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

時間:2022-05-03 10:22: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中國環境問題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對中國農村環境問題成因及治理原則的思考

摘 要: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發展給人民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已嚴重威脅到了數億農民的生活、健康、生命。特別是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工業廢水、廢氣、生活污水、垃圾污染觸目驚心,愈演愈烈的農村環境污染已與我黨倡導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農村建設的目標顯得格格不入。

關鍵詞:農村;環境問題;成因;治理原則

一、中國農村環境問題的成因

(1)農業生產對農村環境的污染

規模化養殖業對農村環境的污染。幾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從財力與政策方面扶持畜禽養殖業向集團化、規模化、工廠化發展。客觀上,養殖業發展所產生的糞便已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因畜禽養殖業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已成為目前迫切解決的污染問題。例如,新河縣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因畜禽養殖業面源污染趨勢越來越嚴重,它已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自2008年以來,新河縣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各類農業經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到2013年,新河縣的養豬、養牛、養羊等場所已達到二千多家。養殖場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污染物。經有關物所檢測,農村污染物中氮、磷在整個污染源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在農村來自農田化肥流失與生活用水的排污量有4000萬噸,而畜禽養殖業的糞便排污已達9500萬噸,污染物排放總量已遠遠超過工業污染排放量。

(2)農田施肥、農藥等農業生產物

資所造成的污染。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與外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農產品高產質優,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高效農藥、化肥和農業薄膜等具有高殘留、高污染特點的農業物資。據不完全統計,河北省化肥使用量位居全國首位,但是化肥利用率卻低于其他省份,這樣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嚴重污染了農村生態環境,直接危害了河北省土地、水源、其他生物、大氣與人們身心健康。2013年我省對邢臺市污染源結構進行了實地監測。其監測結果表明,新河縣農業用肥流失的氮污染物占全市氮污染負荷的40%。來自農業用肥流失的磷污染物已占全市年均磷污染負荷的20%。

(3)生活污水與垃圾對農村環境污染

隨著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村人口越來越密集。農村經濟發展促使人口居住更加集中。高密度人口生活場所極易造成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它嚴重影響了農民生活環境。但是由于資金緊缺,缺少污水處理技術等外在因素。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廠的處理水平已不能符合當前實際需要。一部分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生活垃圾補直接堆放到街道或村邊,直接對農村環境造成污染。村辦企業對農村環境的污染村辦企業在短期內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突出貢獻。它解決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也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了直接途徑。但是,村辦企業大多規模小、工藝落后、設備簡陋、高消耗。大多數企業沒有必備的治污設施,村辦企業的快速發展對農村環境造成極大污染。

二、中國農村環境問題治理原則

(1)堅持城鄉統籌的原則

我國城鄉之間雖存在必定的地域分隔,但城鄉環境同歸于一個全體,二者相互影響,不可分割。但是我國環境保護長時間偏重城市,使得村莊環境不斷惡化。為了改進村莊環境,推動城鄉環境保護共同開展,應徹底改變環境保護重城市輕村莊的傾向,把城鄉環境保護放在同等重要方位統籌規劃、全面管理。應加強機制建造,擬定環境衛生標準與責任區準則,廣泛開展美好村莊評比活動;加大環保資金支持和環保設備投入,建立健全多樣化投融資渠道;完善村莊環保法律法規;抓好村莊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工程建造,加強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開展農民環境保護組織,加強村莊環保宣傳教育工作,盡力營建大家齊動手,人人都參加的良好氛圍,表現鄉民自身力氣美化生活環境。

(2)堅持和諧開展、環境(部分)優先原則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開展的基本條件,但是跟著經濟的飛速開展,資本過度消耗、生態環境惡化以及自然災害頻發,已成為我國面對的一個重大疑問。因而,堅持經濟建造與環境保護和諧開展是施行可持續開展戰略的需求。可持續開展即是既能滿意當代人的開展需求,又要滿意子孫完成資本永續使用的環境。因而,村莊社會的開展就必須完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甚至在一些特別層面,充沛杰出環境效益優于經濟效益的準則。日本專家巖佐茂指出,環境與經濟之間和諧開展有兩種方法:一是以不構成經濟增加妨礙為前提去和諧環境與經濟之間聯系,即以經濟增加為主統籌環境保護;二是完全以環境保全為出發點去和諧經濟開展,即是在優先思考環境保護的前提下與經濟開展相和諧。事實上,如何和諧環境與經濟開展一向即是困惑我國的一個疑問,最少就當前來說,我國沒有依照咱們所期望的那樣去完成環境保護與經濟開展的和諧。而且,在我國,不是一切的村莊都必須有,堅持環境優先,是在部分地區首要確立環境優先的準則,即環境(部分)優先。

(3)環境管理的漸進性與連續性相結合原則

近五十年來,我國村莊不惜犧牲環境,片面追求經濟增加的做法,必定致使村莊環境惡化的緩慢積累。同樣地,對村莊生態環境的修復管理也只能是一個從量變到突變的突變進程。村莊環境管理的連續性指的是當代人在擬定環境管理計劃進程中,應同時思考子孫人環境管理方法的銜接性,盡最大可能防止子孫人在環境管理中面對妨礙性艱難,所以說它具有連續性。要徹底改變村莊遍及的生態環境問題,就必須堅持漸進性與連續性相結合的準則。

(5)鄉民自治的原則

環境保護應以教學為本。要做鄉村環境保護工作,就應向鄉民宣揚環保知識,推行環保技能,努力進步其環保認識。首先,在鄉村各中小學開展綠色進校園活動,經過征文、繪畫、廢物利用手藝制造等競賽活動,進步中小學生的環境認識,培育其社會責任感,構成正確的環境觀和行為規范,做到環保作業從娃娃抓起;其次,對廣闊鄉民加強宣揚引導,進步農民環保認識。發動鄉民自覺參加鄉村環境保護工作,引導鄉民重視、理解與支撐環保工作,提高鄉村全體環境質量,厚實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和生態文明建設。

(6)加強行政管理監督和科技規劃宣傳原則。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資源、環境差異較大,應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既有效利用資源,又切實保護環境。應加大對農村環境的綜合管理和整治力度。如加大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治理和綜合利用力度;結合村莊建設規劃編制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計劃,以人畜糞便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為重點,明確綜合整治任務;對有污染的鄉鎮企業,加強督促檢查,促使其達標排放;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長期嚴格監控,對新建產業,嚴格把關,尊重“環境優先”原則,嚴禁新建重污染企業。

結束語

我國農村環境面臨的形勢非常嚴重,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經濟要快速發展,農村經濟已經成為其制約瓶頸,如要打破此發展僵局,農村的環境治理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對農村環境的治理不僅是從簡單的自然環境的治理,更是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環境問題報道研究

摘 要:近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一系列惡性生態環境問題在中國各地日益突出。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已直接威脅到中國人民的人身安全。

迄今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體對中國環境越境污染進行密切關注并報道,例如: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西北地區沙漠化、霧霾天氣及沿海地區污染等環境問題對日本本土環境的影響進行了密切關注和持續報道。日本媒體格外關注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并援引本國經驗,圍繞中國環境治理提供對策。本文擬通過從2013年度《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中摘取整理出有關中國環境問題的報道,從外媒視角,疏理出日本媒體對中國環境問題的關注點和評論性報道,同時針對這些素材,試分析日媒對中國環境問題報道的意義及對受眾的影響。

關鍵詞:中國環境問題;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環境治理;受眾影響

一、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環境問題的關注

2011年以來,霧霾天氣頻發,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將霧霾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這種伴隨著嚴重空氣污染的天氣現象危害增加,引發了全社會對于“PM2.5”的熱議。我國環境新聞報道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30年的發展變遷,曾經視為社會的邊緣議題的環境問題也逐漸上升為社會的核心性議題,環境新聞報道也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報道領域。

日本《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在中國環境報道問題上做的遠遠比中國的主流媒體多,由于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今年來又發生了幾起越境污染事件,因此日本媒體格外關注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迄今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體對中國環境越境污染進行密切關注并報道,例如: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西北地區沙漠化、霧霾天氣及沿海地區污染等環境問題對日本本土環境的影響進行了密切關注和持續報道。媒體報道一方面傳播中國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也對中國的媒體受眾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大眾傳播媒介應怎樣做好環境報道,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成為學界和業界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文擬通過分析2013年度《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出版的中國環境報告,試圖提取出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環境問題的關注點,并淺析其報道對中國受眾的影響。

二、研究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環境報道的意義

分析2013年《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不難發現,兩者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報道均聚焦于霧霾問題。目前從國內媒體報道來看,關于霧霾報道的研究大多數只是將霧霾報道作為一種重服務性的氣象新聞研究,而忽略了霧霾問題作為一種環境新聞報道所呈現的特點與趨勢。同時,即使《南方周報》等主流報紙將霧霾問題作為環境問題報道,也只是從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分析霧霾報道的一個方面,整體分散且缺乏系統性。因此,有必要學習并研究國外媒體對中國霧霾的相關報道,呈現霧霾報道從主體到內容再到傳播效果的全面內容。

日本主流媒體《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關于中國環境問題報道較為系統,同時《讀賣新聞》做的關于中國環境問題報告,系統地揭示了中國近幾十年來因看中經濟發展而忽略生態環境而引發的一些列環境問題,從人口爆發到三峽大壩,從稀有動物瀕臨滅絕到土壤沙漠化,但占用最多報道篇幅的還是大氣污染。2013年環境問題首當其沖的莫過于霧霾問題。

環境問題是全球關注的話題,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意識形態差異,國內外媒體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報道視角。國外媒體對中國霧霾問題報道的研究能夠反思我國霧霾報道乃至環境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完善我國環境新聞的傳播機制。

三、日本主流媒體對中國環境報道的受眾影響

第一,日媒對中國環境的負面化信息導致口罩以及空氣凈化器等產品的熱銷。在日本主流媒體的關于霧霾的報道中,大多數是關于霧霾的形成與對人類造成的危害。霧霾本身是一種污染危害,帶有一定的負面性,容易引起受眾的恐慌心理,于是紛紛去選擇購買口罩和空氣凈化器。第二,提高公眾對霧霾的關注度。2013 年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等機構的《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績效評估》顯示 67.96%的參與問卷調查的居民都表示在出行前優先考慮空氣質量之后再決定是否出行。公眾通過借助新科技參與實時播報,查看城市空氣質量,空氣質量關注度明顯上升。第三,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日媒體長時間對于霧霾知識的普及報道,彌補了大眾對霧霾無知的空白。媒體不同于平民百姓以訛傳訛,能夠通過查找新聞事實,闡述霧霾治理措施,使受眾能夠將生產生活活動與霧霾污染之間建立聯系,從而理性反思,主動思考改善霧霾狀況的舉措。

四、中日兩國媒體對環境問題報道之比較

目前看來,中國媒體對日本的報道量要遠遠少于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量。而且中國媒體對日本的報道更多是和歷史相關的報道,而日本媒體卻格外關注中國的社會現實,特別是經濟的發展。近年來,由于環保問題已變成核心議題,因此日媒的焦點又聚焦在環境問題上。中國媒體在環境方面的報道依然存在不足,應該進行更加準確、全面而又真實地進行報道,引起民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思考,也是今后環境合作中應充分考慮的課題。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出口貿易與環境問題探討

摘 要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和全球范圍內環境保護浪潮的興起,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貿易與環境問題日益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關注。一些國家還利用貿易措施來影響其他國家的環境政策。從2010年召開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就可以看出環境問題不僅成為當代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重要議題,更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領域中的焦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飛速增長是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的,粗放型的外貿增長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與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國貿易與環境沖突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 環境保護 出口貿易 資源枯竭 貿易與環境沖突

一、貿易與環境的關系

人類對環境與國際貿易之間關系的認識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最初,環境問題被認為是一國國內問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問題關注的焦點逐漸從國內問題轉變為全球問題。熱帶雨林的減少、臭氧層的消耗越來越引起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造成環境退化的原因有許多。從社會層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長加速了自然資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從經濟層面看,環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場失靈,而市場失靈是由于市場不能正確地為環境資產定價,進而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造成環境惡化,尤其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環境資源具有很強的非獨占性,如空氣、水、公海的魚類等,無人需要為其承擔資源枯竭所造成的損失。所以,在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貿易和環境會發生相互影響。

1.貿易對環境的影響。通常人們習慣于把貿易對環境的影響歸結為三個方面:(1)結構效應。結構效應產生于貿易活動所導致的全球范圍內的專業化分工。即開展貿易活動之后,原來自給自足的國家能專門生產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并出口,同時進口產品。專業化分工和生產提高了生產活動的效率和規模,提高了各國的消費水平。對于一國的環境而言,如果擴大的出口部門的生產活動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規模縮小的進口競爭部門,則該國的結構效應就是正的,反之則是負的。(2)規模效應。規模效應主要反映經濟活動的規模變化,通常被認為具有加劇環境惡化的作用。在生產活動污染系數一定和產業結構布局一定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在促進經濟活動規模擴大的同時,也增加了對環境的污染。因此,貿易的發展對環境影響的規模效應是負的,即對環境是有害的。(3)技術效應。技術效應體現了產業生產技術的改進。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國政府會實施更加嚴格的環境標準與法規,以使企業生產的產品對環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2.環境對貿易的影響。首先,各國制定的環境法規和國際環境公約在一定程度上給國際貿易帶來影響,如產品的環境技術標準對產品的生產、工藝、材料、品質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使企業出口產品的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客觀上起到了限制貿易的作用。但同時,嚴格的環境措施也可能給貿易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出口企業在達到較高的環境標準后,由于領先于其他的競爭者,則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如近年來歐盟實施的“環保標簽”的認證,使很多得到認證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拿到了進入歐盟國家市場的“通行證”。

其次,各國政府實施的綠色補貼影響著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各成員方允許政府對環境保護提供綠色補貼或環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落后,資金匱乏,在利用此規定對生產者提供補貼中處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國環境標準不一致,標準較高的發達國家利用對外投資的機會,有意識地將一些污染行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更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由于外來投資而加劇惡化。

當然,貿易和環境之所以發生沖突在很多情況下是由于政府沒有充分重視環境問題的結果,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國際合作才能解決的環境問題更是如此。

二、中國出口貿易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沖突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出口貿易有了長足的發展,出口貿易額從1978年的97.5億美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15779億美元,不僅出口數量大,而且增速驚人,這種高速增長拉動了相關產業特別是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發展。由此可見,我國出口總量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我國環境質量為代價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出口結構對環境的影響。中國現行的貿易出口結構存在著諸多不合理因素,給我國的環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首先,從出口商品結構來看,我國出口商品中工業制成品比重遠遠高于初級產品的比重,2009年中國制成品出口在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級產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盡管這個數字意味著中國出口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但它也意味著更多的環境成本留在了我國。本文所說的環境成本是指生產和制造工業產品過程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這些都成為出口這類產品的環境成本和環境負擔。工業制成品出口相對于初級產品的出口,環境成本更高,對環境的影響更大。同時,在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結構中,具有優勢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業,而那些對環境污染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環境友好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則較低。目前,我國出口比重最大的五個工業部門是紡織業、化學工業、金屬冶煉、交通運輸與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而這五個工業部門正是污染密集型行業。這就意味著相關的幾個行業產品出口量越大,對我國環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從出口企業結構來看,2009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918億美元,外資企業出口額在我國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資企業對中國外貿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必須承認,由于我國與發達國家環境標準不一致,使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發達國家污染企業新廠址的所在地。據統計,進入我國的外資企業將25%的資金投向了污染型產業,如近來社會反響極大的大連PX項目的投資。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外商還將本國淘汰的、污染環境嚴重、禁止使用的產品、技術和設備以投資的名義轉移到我國,給我國環境造成了更壞的影響,給人民的生活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2.出口貿易方式對環境的影響。在我國出口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方式在所有貿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貿易方式下,進口的中間產品在國內加工成最終產品然后再出口,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劇了環境污染的程度。同時一些洋垃圾也打著中間產品的旗號進入到我國,這些都加劇了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危害。尤其是對危險廢棄物的堆放、拆解、處置等更嚴重污染了當地的水質、大氣、耕地,并危及我國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三、對策建議

中國出口貿易要實現良性發展,確保在世界出口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須走出口貿易增長與環境優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1.加強環保的國際合作,提升整體環保水平。從全球來看,發展國際貿易和保護環境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多,各國的環境貿易措施不斷升級,由此引起的貿易糾紛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貿易與環境問題上的分歧,就必須加強與聯合國環境署及其他國際環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各種關于貿易與環境問題的雙邊和多邊談判。一方面,國家要積極參與環保的國際科技合作,鼓勵本國環境專家加強對外學術交流,積極探索合作開發環保產品,同時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適用的環保技術和設備,提升本國環保水平;另一方面,國家應充分利用國際上保護發展中國家免受發達國家歧視和限制的保護條款,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合作,彼此借鑒,共同提升環保水平,聯合起來同發達國家談判,共同為取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條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進國家間生態標志和其他環境標準的互認,協助我國外貿出口企業通過ISO14001認證。

2.加強保護國內環境,鼓勵發展環保產品。在積極遵守國際上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的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資源及人民、動植物的安全與健康,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為此,需要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環境貿易措施體系,合理規劃我國的環境發展。要關注其他國家在我國以投資的方式轉移的污染企業、廢物作為資源進口等問題,同時要提高我國進口產品的檢測標準,認真對我國的貿易政策進行環境評估,進一步完善貿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機制,處理好保護環境和促進貿易發展的關系。

同時,要對相關的出口企業,施行環境準入制度,通過設立較高環境和資源耗用標準及進一步擴大出口征稅范圍等措施,減少新增產能,達不到標準的企業應予以關閉。同時也可將污染企業的信息公之于眾,通過公布環保黑名單等形式,使國外進口商獲知污染企業的不良行為,停止進口其產品。這樣的措施不僅有利于國內環境保護,也有助于樹立我國在國際貿易中良好的環境形象,減輕國際輿論的壓力。

3.實現出口產品環境成本內部化。造成環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市場失靈,而市場失靈是由于市場不能正確地給環境資產定價,進而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造成環境惡化。中國出口商品的低價格一直是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但完全是以犧牲我國環境為代價的,因為其中并未包括環境成本。也就是說,我國環境的惡化沒有通過轉移環境成本給國外消費者而獲得補償。國外消費者免費享受了我國的水、空氣和生態環境,而我國人民卻不得不承受環境惡化帶來的后果。從長遠看,產品成本中考慮環境成本是歷史的必然。因此,國家應采取措施盡快實現出口產品環境成本內部化。運用排污收費、環境稅收、排污許可證交易、押金、環境損害責任保險等經濟調節手段,促使企業改變其污染環境的行為,降低成本,提高環境競爭力,促進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4.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倡導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為了提高公眾對各種消費品和其生產設施的環保性能的認識,幫助消費者了解消費品生產商在改善其產品和生產設施的環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應引導消費者正確選擇對環保有益的消費品,針對像個人護理產品、家居清潔劑、汽車修理用化學品、非農業用殺蟲劑、非工業用膠黏劑和密封劑、氣霧型噴漆、建筑用涂層等不利于環保的商品消費進行指導,減少對這類產品的消費,促使企業放棄生產污染環境的產品,達到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目的。

5.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結構。我國長期粗放式、數量擴張型的外貿增長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結構使我國在外貿總量增長的同時,并未獲得很大的貿易利益,相反卻付出了資源流失與環境惡化的巨大代價。因此,要緩解我國貿易與環境的沖突,首先必須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結構,而技術進步是提升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根本途徑。國家可利用當前國際產業結構轉移的機遇,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先進技術;增加人力資本投入,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運用財政手段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等方式促進技術進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降低出口產品的能源與原材料消耗。

因此,合理的環境貿易措施對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和改善環境、節約資源、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環境問題是壓力也是動力

近年來,中國發生了很多霧霾天氣事件,從社會一般層面來講,對環境形勢的看法比較負面,大家都感覺很糟糕,并且是越來越嚴重。但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狀況呢?我們需要全面科學地對其進行評價。否則就很容易在政策上出現偏差,影響未來各種政策的實行。我認為,可以用十六個字綜合判斷中國的環境形勢,這就是趨穩向好、形勢嚴峻、風險增大、利害分化。

這個判斷中,最有爭議的就是趨穩向好,有人可能會說現在外面這么嚴重的霧霾,你還說趨勢向好,沒有道理。我想強調的是,這里的趨穩向好是指一種動態連續的觀察,是指近幾年全國的環境形勢有趨于穩定開始改善的態勢。特別是,過去問題比較突出的城市地區、工業園區、大河流域等地區環境治理開始有所好轉。過去一些城市就是簡單搞搞廣場、花壇這些環境建設,現在也已經大規模進入生態化理念的時代,每個市長書記都要在城市里搞大面積水系公園這類生態系統,他們認為這才是現代的城市理念。

總體趨穩向好,但并不否認形勢十分嚴峻。這就好比一個病人,經過醫生的治療、手術等,他的病情能有所好轉,但他還是一個重癥病人,還需要繼續治療。現在中國的環境大概就是這樣一個狀態。

去年年初,在黃浦江水源區發現了上萬頭的死豬漂在水體中間,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觸碰到了我們的一個道德底線。

另外,從大氣污染來講,問題也比較突出,PM2.5已經成為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詞語。從全國情況來看,去年年初以及最近一段時間,也一直發生嚴重的霧霾天氣,本來霧和霾屬于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污染物排放量比較大,在這種霧霾天氣的作用下無法擴散消解,所以形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污染城市排名,全球1100城市北京污染排1035名。

當然,最為突出的可能是農村環境問題,過去農村都是青山綠水,但是現在我們很難再說農村就等于環境好,很多地方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特別是對土地粗放的開發利用,幾乎不留任何原生態的開發利用方式,這是不可持續的。

隨之而來的便是風險增大,這個比較好理解。因為我們現在的經濟系統運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出問題可能性就大了,這是一種自然規律。就跟開車一樣,跑的公里數多,發生剮蹭的情況可能會比你開得少的時候要多,這就是我們當今的這種環境形勢,風險非常大。

關鍵是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環境事件導致的后果是引起社會不公平。過去環境問題是所有人共同承擔,但是現在不是,現在環境的污染是由當地的民眾來承擔,而享受經濟發展好處的人不承擔環境的后果,甚至有的人移民了。所以近幾年來環境污染相關的事件影響社會安定、穩定的情況比較突出。這表明中國進入環境事故的高發期,風險明顯增大。

中國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突出,解決起來也最難。但是反過來講,越是最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越有動力、越有積極性。

去年是中國發展環保事業40周年,做好環境形勢評價非常重要。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環境保護有一個目標叫做明顯改善環境質量。如今,距離十二五結束只剩下一年多的時間了,我們能不能明顯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十二五原來提出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

(摘自《小康》)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WWF在中國 環境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NGO共同面對

從社會發展角度看,環境問題是全民問題,不能由政府單一面對,所以這個領域有很大潛力和空間,NGO本身就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同時政府應該營造一個enable(賦能)的環境,讓有意愿、有使命的機構、組織、個人能夠發揮作用應對社會問題。

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會標是一只大熊貓,正是這只憨態可掬的熊貓,WWF得以在80年代成為第一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保護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致力于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2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10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絡。它在中國的落地始于1980年的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從大熊貓保護擴大到物種保護、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科學發展與國際政策等領域,WWF在中國的業務領域的變化不僅反映了中國在經濟發展中面對環境問題的轉變,也同步見證著三十年來中國NGO自身的成長和社會建設的趨勢。

WWF在北京的辦公室坐落在天安門東勞動人民文化宮內的文華宮。宮外亭臺樓榭,紅墻灰瓦,宮內則是穹頂圓柱的歐式風格,長廊里擺滿了西洋油畫和大理石的雕塑。中西合璧的環境隱喻著這三十年來WWF在中國的融入。作為首家受邀入華的國際保護組織,WWF的落地曾面臨著怎樣的身份轉變?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的騰飛,國際非政府組織對中國的援助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本刊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WWF的首席運營官王超。

基本所有的國際機構都把中國放在首要位置

WWF作為第一家被中國政府邀請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的背景是怎樣的?

WWF進入中國前有一段故事。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的第一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宣告,大熊貓已經瀕危,當時國內正在出臺保護熊貓的相關計劃,一位美國記者聽說后提醒中國政府WWF的LOGO是只熊貓,可以考慮合作。之后國務院環保辦開始和WWF談判如何進入中國保護熊貓,這個談判過程很曲折。八十年代初期,中國還沒有海外基金會,也沒有NGO,就算是商業性質的機構也很少,其間出現很多困難,最終還是談成了,1980年,WWF成為了第一個被中國邀請進來的國際NGO組織,開始在四川進行大熊貓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從此以后,WWF在中國的工作從大熊貓保護拓展到物種和棲息地的保護,又拓展到森林、濕地、氣候變化、環境政策等領域。

在中國,WWF的落地面臨著哪些政策環境的適應?

作為第一家引進中國的國際性非政府機構,WWF的歷程對中國改革開放至今的社會發展有一定指示性作用。上世紀80年代進入初期是探索合作階段,包括基金會本身也在探索發展模式。1996年工商注冊,得到很多政策優惠;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出臺,被視為中國基金會行業重要的轉折點。2006年,WWF才真正作為基金會注冊成一個代表處。其間當然也有曲折,不過個人認為中國社會組織、公民社會的發展算是越來越開放的。

中國用更短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程,環境代價較大,很難由政府單獨面對。針對國內環境問題,WWF主要從兩個方向提供解決方案:一是自下而上,通過試點項目提供好的實踐經驗,一是自上而下,倡導和推動出臺好的環境政策。環境問題本身也是一個重大社會問題,食品安全、空氣污染、氣候變化這些環境問題都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不單是政府,還要動員全社會力量,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參與,所以社會組織顯得比較重要,現在政府轉變職能也反映了這個趨勢。

外部環境的變化對WWF在中國的策略調整有什么影響?

影響太大了,現在基本所有的國際機構在策略上都把中國放在首要位置,WWF也是這樣。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在國際上影響越來越大,中國自身發展也帶來很多機會,從扶貧、發展轉向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這兩個主題都是全社會的問題。對NGO來說,中國有越來越大的舞臺、空間和前景,盡管中國社會發展相對經濟發展而言有些滯后,但這種滯后帶來很多機會,NGO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二是目前中國對全球環境的影響跟美國相當,但中國在國際上能扮演的角色和產生的影響有所差距。在國際社會中,NGO有著很重要的角色,很難看到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里沒有NGO的聲音。從這兩個方面看,國際NGO都會從戰略上重視中國的位置。但是挑戰也挺大,首先是法律體制和政策環境,但我認為這反而是機會,空間越大,越有機會拓展潛力。

國際NGO把中國放在首要位置,是指在項目和資金上會優先考慮中國嗎?

資金是一個方面,包括WWF在內的很多國際機構認為,中國的崛起和國際機構在中國的作為能改變國際機構的景觀。以前很多國際機構的資金來自歐美發達國家,未來這種資金組合可能會改變,但這是比較長遠的愿景。國際機構在中國會是怎樣的發展路徑,未來中國政府對國際機構的視角和期待等問題都還處于探索之中。

整個環境沒能讓企業意識到責任

WWF這些年來是如何根據環境問題的變化調整在中國的戰略方向的?

WWF剛進入中國時,中國經濟尚未發展,我們作為一個動物保護機構和當時的林業部合作保護大熊貓。1998年大洪水之后,我們開始做濕地保護工作,物種保護也從單一的大熊貓保護轉向大型景觀區保護,比如岷山、秦嶺。現在我們由單一物種保護轉向由其代表的生態系統保護,提出“旗艦物種保護”的概念,即通過保護該物種保護其代表的生態系統,促進生態系統功能發揮,比如通過保護長江江豚、東北虎和大熊貓來保護不同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生態文明根本在于保護僅存生態系統,使其更好發揮功能。1990年代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突出。在以GDP發展為重的現實下,我們一方面注重自然理性,一方面提倡綠色發展,比如低碳城市探索,綠色GDP發展指標研究,以及把生態足跡概念引入中國綠色GDP發展框架,希望政府能夠考慮經濟、社會、環境三方發展平衡。另外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很多自然資源來自國外,我們也意識到中國在國際社會對環境的責任。我們啟動了“中國領跑世界革新”項目來推動中國在海外投資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跟商務部或相關林業協會合作,推動中國在海外投資的企業能認同并采納可持續標準。去年我們開始推一個市場轉型的項目,在中國引進和推廣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標準,比如FSC(森林管理委員會)、MSC(海洋管理委員會)、ASC(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RSPO(棕櫚油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認證。因為有些自然資源來自海外,中國企業又是主要的采購商,我們希望他們選擇可持續認證的商品,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從項目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從單一物種保護機構變成綜合環境保護機構,一方面與傳統環境保護伙伴合作,另一方面與新興政策、商業力量合作,推動環境向可持續方向發展。這是我們業務的變遷,也是中國的崛起和國際責任變大對我們業務調整的影響。

與商業力量合作,督促企業投資采納環境標準目前困難嗎?

確實有困難,其實不是他們沒有意愿,而是整個環境沒能讓他們意識到責任。政府作用也很重要,很多企業都跟政府有聯系,比如很多涉外企業都跟商務部打交道。從提升企業社會責任來講,中國主要行業的市場轉型,如何在貿易理念中增加環境意識,這是未來的趨勢,要政府、企業和NGO共同面對問題,我覺得在中國剛開始的階段,難度有點大。

你認為目前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中國企業對社會責任理解還處在初期階段,認為慈善就是捐錢。實際上企業和NGO合作還能改善自身實踐技能和環境管理。在初期階段,輿論監督會促使很多企業完善自身的環境管理。我們推動的合作項目希望改善企業供應鏈管理,減少碳排放,提高水效水能,保護所在水源地的環境。目前我們的多數合作對象是跨國公司,希望跟中國企業有更多合作,需要他們意識到和NGO合作不僅僅為了宣傳品牌,而是真正做出改變。

在你看來,中國目前的環境問題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從技術層面看,國際環保機構在中國有很大發展空間。如果把中國的環境問題放到歷史視角中,會發現像倫敦、舊金山、紐約、洛杉磯等城市也經歷了這個過程,倫敦是最典型的,很多人會把當時的倫敦和今天的北京做比較。歐美發達國家對城市環境的治理有挺多經驗可以分享。從社會發展角度看,環境問題是全民問題,不能由政府單一面對,也要讓社會力量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這個領域有很大潛力和空間。NGO本身就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現在我們也能看到,從本土、草根、基于社區的NGO到國家的、乃至全球的NGO正慢慢形成序列。很多環保議題需要NGO慢慢做起來,中國社會發展也在呈現這種趨勢。同時政府應該營造一個enable(賦能)的環境,讓有意愿、有使命的機構、組織、個人能夠發揮作用,共同應對這些社會問題。

中國NGO走向國際是大勢所趨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長,很多海外基金會認為中國“不差錢”便停止援助,WWF對中國的援助情況如何?

這是全球趨勢,最開始是國際援助、貸款慢慢減少,第一批國際援助離開了,慢慢退出扶貧領域。許多國際機構以援助型為主,會關注需求更大的國家和地區。WWF在資源上不算外援機構,我們注重環境問題,提供相關的試點經驗和解決方案,而中國在這方面有需求。我們期待中國不僅僅接受資源,還能自己擁有資源,甚至去援助其他國家。未來中國資源組合會發生改變,這是未來十幾年的趨勢,也是國際機構所期待的。中國社會資源巨大,有很大空間可開發,這些都會和體制、政策等整體環境聯系在一起。

現在中國區有自己的資源嗎?

有一些,但捐款較少,其實跟政策有關,WWF目前還不能公募。其實資源也不僅僅表現為動員資金,也表現為動員社會的環保意識,比如推動“地球一小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可以有更多資源來回應自己的需要以及國際社會的需要。今后“生態文明”會是非常重要的環境議題,在這個框架下,無論是國際NGO,還是本土的環保機構,都有許多開展工作的空間,共同為實現“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近幾年總部在中國的投入有什么變化?

總部把中國放在投資的第一位,希望在中國建立和增強機構的能力,包括品牌影響以及未來動員資源的能力,都希望有戰略性的投入。

在中國投放的資金是在增長還是縮減?

總體來看是在增長,雖然近幾年全球經濟不太好,但在中國的投入并沒有減少。

NGO人才會是未來最大挑戰

你比較期待看到怎樣的政社關系?

我認為政社關系是一個相互支撐的關系。我從事十幾年的NGO工作,其實NGO 的資源配置、管理模式、運營理念都跟政府不同。很多人會負面地把這種差異看成對立,我覺得這反而是差異性優勢。政府是垂直結構,有很強的動員能力,NGO 強調草根和自下而上,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間是可以互補的。關鍵是改變觀念,正因為存在差異所以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雙方是互補、相互支持的關系。NGO和政府在環境問題、氣候變化、物種銳減等重要議題上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形成伙伴關系并發揮協同作用。社會問題通常是系統性的綜合性的問題,只有通過協同才能有效解決,整個社會發展方向也是這樣。

目前,廣東已經率先開放社會組織登記政策,云南高調提出社會建設,你如何看待這些政策信號?

云南的登記制實際效果與注冊差不多,有試點意味。其實政策都是提供一個體制的環境,讓NGO的運作更有效順暢。另外,這些開放的政策信號有助于提升社會對NGO的認識。現在NGO的人力資源瓶頸較大,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國際NGO都存在人才問題,這其實跟社會意識有關,沒有優秀人才很難吸引資金,機構本身也存在專業性問題。對政府來說,如何營造環境很重要,因為社會本身動力很大,只需要釋放它,很多創新自然就會出來,現在很多社會創新還是受制于政策。今后WWF會和政府有很多機會合作,特別是在城鎮化方面,中國未來很大一個增長點在城鎮化,環境的挑戰是最主要的問題,目前我們已經在上海和保定試點低碳城市,未來也希望能在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和各級政府有更多合作。

你怎么看待中國NGO今后發展的趨勢?

有兩個趨勢。一是中國國際化,中國NGO會走向國際,大型NGO和草根NGO都會有國際視野。二是國際NGO融入中國,“融入”比“本土化”更確切,融入但不影響其國際視野和國際聯系,看上去像是中國NGO,同時它又是國際網絡中的一員。NGO的治理是大問題,比如如何監督理事會;另一個問題是管理領導,NGO在中國較新,稍具規模的一般有政府背景,而草根NGO生長環境近幾年才好起來,形成環境特殊;在發達國家,很多經商從政的人才會到NGO相應領域工作,在中國還沒形成這個趨勢,所以人才會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從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看中國生態環境問題

【摘要】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思想與內涵極為豐富和精湛。伴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也紛至沓來、不容樂觀,日益成為束縛中國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約束。為保證中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實現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順利的物質變換。因此,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被學術界重視起來,并且進行了深入研究,賦予其重要的生態意義。中國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就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為指導,掌握馬克思主義物質變換思想的來源、內涵,重視其對中國的生態意義,尋求解決在中國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異化的路徑。走遵循自然規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的道路,致力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持續繁榮。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物質變換 人與自然 中國生態環境

馬克思主義是近千年以來最偉大、最有影響的思想,為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作出了不朽貢獻,其理論內容包羅萬象。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不難發現,無論是《經濟學批評大綱》、《資本論》還是《自然辨證法》、《反杜林論》,其中涉及“物質變換”的思想不勝枚舉。研究物質變換思想,可以助益于實現人與自然物質變換的平衡、建設生態文明。中國生態環境問題并不是時至今日才出現的,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大國,一直致力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在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每況愈下。同志在黨的十八大中指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關系到人民的福祉、關乎到民族的未來,是中華民族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問題作出的莊嚴承諾。由此,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同時,這也彰顯出在物質變換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可持續發展的嚴重性,人與自然的平衡關系遭到了嚴重破壞,改善中國生態環境迫在眉睫。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是實現人類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就應該在物質變換思想的指導下,遵循自然規律,變“征服自然”為“善待自然”,正視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探尋改變物質變換斷裂的途徑,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一、物質變換的來源與內涵簡述

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廣泛地使用了“物質變換”的概念,但它并非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獨創。“物質變換”源于德語Stoffwechsel一詞,最早出自德國生理學家希格瓦勒,原為新陳代謝的意思。雖然國內外學者對于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物質變換”的概念不容置喙,但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物質變換”的來源并未達成一致。以法蘭克福學派的施密特為代表,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來自于當時的自然科學唯物主義者摩萊肖特和畢希納以及謝林的自然哲學;而以美國學者福斯特及日本農學家棰名重明為代表的一派,則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概念源于與馬克思處于同時代的德國農業化學家李比希;也有人介于這兩種觀點之間,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受到以上雙方思想的共同影響而來。總體看來,第二種觀點較為大多數學者認可,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受到了李比希的“歸還定律”的影響,使馬克思在級差地租、人與自然、商品交換等理論中彰顯出物質變換的思想。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主要包含三種含義:第一種意義上的物質變換,馬克思主義認為是自然界內部單純的物質變換。這種物質變換是發生在無人類干預的自然系統內部,屬生物學上的新陳代謝,也是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如馬克思認為“機器由于自然界物質循環的破壞而解體。鐵會生銹,木會腐朽……”。第二種意義上的物質變換是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變換。人作為有機生命體,為了生存要通過勞動這一中介實現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即實踐活動不僅是人猿相揖別的關鍵,而且也是聯系人和自然物質變換的紐帶,正是勞動才得以讓人類維持自身有機的物質循環,讓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維持生命繼續存在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第三種意義上的物質變換是社會的物質變換,也就是社會經濟系統中的商品流通。馬克思指出“交換使商品從把它們當做非使用價值的人手里轉到把它們當做使用價值的人手里……這個過程是一種社會的物質變換。一種有用勞動形式的產品代替另一種有用勞動形式的產品。”(923)馬克思主義物質變換的三個方面涵蓋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它們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自然界是人無機的身體,同時,人的各種生活資料及用于交換的生產資料也源于自然界,人離不開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界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由此看來,馬克思主義物質變換的三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因此,所謂“物質變換”,就是指人類通過勞動這一中介與自然界不斷地進行物質交換,以實現物質的循環往復、不斷再利用的過程。然而,人類在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當中,沒有尊重偉大的自然規律,物質變換出現了巨大的裂縫,物質變換受阻。

二、改善中國生態環境問題: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

(一)革新觀念,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

思想決定行動,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人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動,有正確的思想才會有正確的行動。依據馬克思主義物質變換的思想,只有正常持續地實現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人類才能在地球上永恒地生存。馬克思在使用物質變換概念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正常的物質變換被擾亂的現實,但那時生態環境問題并非是那個時代的主要矛盾。可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以及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要致力于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就首先要革新觀念,讓人與自然界之間合理物質變換的思想深入人心,樹立人與自然平等的觀念。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自然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而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自然是屬“人”的自然,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依靠自然界進行生產與生活,所以兩者是統一的,而并非是對立的。人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人與自然和諧的物質變換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的主要內容和理想目標。可以說,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人類在認識、利用、改造和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不斷發展、不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物質變換的歷史。馬克思早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未來社會是“人與自然界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實現了的人道主義”。既然要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就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端正對自然的態度,擺正人所處的位置。恩格斯也早就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519)這說明我們應該和自然界進行和解,應該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當然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物質變換并不是要我們放棄對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要在遵循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發展的基礎上,以合乎自然發展規律的方式,以最無愧、最適合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物質變換,以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

(二)調節國內經濟物質變換,助益于生態環境建設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對資源與環境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中國的經濟起飛比較晚,生產和消費方式也較落后,經濟復蘇發展對自然資源進行了嚴重破壞。回顧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代價,不難發現在社會經濟和國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環境惡化的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過度開發土地資源、破壞自然植被和亂墾濫伐等現象,極大程度上忽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自然環境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另外,中國各省市的經濟增長方式都顯得比較粗放,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卻很低,從而導致污染排放嚴重,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社會和經濟的損失。

在現代科技突飛猛進、全球經濟空前發展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真正崛起不僅是物質世界、精神世界的崛起,而且也包括生態上的崛起即綠色世界的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的真正崛起,就要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因此,物質變換的順利實現就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利于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維護自然生態的動態平衡。根據馬克思主義物質變換的思想,要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減少經濟發展對自然生態的破壞程度,就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相對于產業內部而言,綠色經濟的實現方式具有多樣性,我們要減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在中國國內要調節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也不能忽視產業間的物質變換。只有產業之間的物質變換進行的順暢,物質資源消耗減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因此,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既要大力促進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又要促進第二產業的集約化發展,減少物質消耗。

(三)改善國際經濟物質變換,致力于生態環境建設

要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不僅要調節國內經濟的物質變換,還要重視改善國際間經濟的物質變換,維護國際間物質變換的動態平衡。中國一直追求“經濟增長至上”,長期依賴外國的科學技術,科技開發率低,總是“中國制造”而不是“中國創造”,“中國制造”雖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力推動器,但很大一部分“中國制造”卻也嚴重危害了中國的生態環境。中國要改變一味重視經濟增長而實行的外發式的發展模式,不能為取得短暫的、一時的經濟利益,而利欲熏心、不顧一切、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眾所周知,工業文明的能源基礎是以化石燃料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使得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是不可持續的,從大自然界中獲得的物質能源無法歸還給大自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受阻。目前,在信息時代,各個國家推崇的是以非化石燃料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中國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發展低污染的生態經濟,變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受阻為物質變換順暢。

但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中國采取了以出口為導向,以外資為動力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向境外出口了大量農產品、工業制成品尤其是發達國家借助于中國要發展經濟的時機,向其轉移資源消耗多的工業,甚至多種戰略性資源都以礦產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國外,導致了物質資源的大量流失。因此,要改善國際經濟的物質變換,就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減少對外向型經濟的依賴,將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國內需求上。刺激內需,提高內地居民生活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這才是解決中國生態環境問題,實現國際經濟間物質變換平衡的必然選擇。

三、結語

總而言之,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對于探索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路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才能合理調節國內及國際經濟間的物質變換。以達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共同進步、協調發展、共存共榮。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順利實現就能保證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及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受阻則會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就會出現生態危機。所以,一旦發現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不順暢,就應該修復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裂縫,致力于建設更適合我們生存、生活的生態環境。因此,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變換思想,在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成為社會焦點問題的中國無疑具有獨特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生態環境問題與低碳經濟發展

【摘要】近些年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經濟發展綿連著愈加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本文首先論述我國生態問題產生的起因,其次介紹發展低碳經濟的益處,最后論述發展低碳經濟應當注重的因素。

【關鍵詞】生態環境;低碳經濟;綠色GDP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

這些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態環境建設也有巨大進步,但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是經濟發展面臨著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突出表現在,資源約束趨緊,石油和一些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明顯過高,不少城市缺水嚴重,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氣增多,環境群體性事件頻發。

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態脆弱,加之我國發展很快,發達國家幾百年逐步顯露的問題,在我國被壓縮到幾十年集中顯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坎,要求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發展低碳經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快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帶動環保和相關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加就業;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道德素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為子孫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更具有現實緊迫性,不僅可以促進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我們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增強危機意識和緊迫感,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落實節能減排的目標和任務,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態環保力度,全面節約利用資源,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動低碳發展。

加快發展低碳經濟,關鍵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發展低碳經濟,轉變思維方式是前提。沒有思維方式的轉變,就難以擺脫對傳統發展方式的依賴。在以往經濟發展中,我們比較注重遵循經濟規律,但對自然規律尊重不夠,一些地區不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肆意開發,對自然造成傷害,削弱了可持續發展能力。要認識到,只有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發展低碳經濟,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的可持續。

加快發展低碳經濟,要高度重視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調整經濟結構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題中應有之義。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加注重調整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更加注重推動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建設等環節的節能增效,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要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要以節能環保為重點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繼續淘汰落后產能,著力構建有利于節約環保的產業體系、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加快發展低碳經濟,還要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這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要努力形成同傳統工業文明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大量占用自然空間不同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發展方式。在現代化建設中,要盡可能集中集約利用國土空間,減少對自然生態空間的占用;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產業以及循環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充分利用節能減排技術和生產工藝進行生產制造;倡導和推行綠色消費、低碳消費、適度消費。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基于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的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研究

摘要: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是關于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以及物質循環再利用的理論觀點,是馬克思生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研究中國環境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工具。物質變換的實現對于生態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解決中國生態生態環境問題,需要運用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促進生產領域、消費領域、流通領域的物質變換,促進產業內部、產業之間、地區之間、能源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循環,進而實現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物質變換;中國;生態環境;環境產業

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生態環境的惡化則是人與自然關系矛盾激化的反映。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是實現人類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必須在生產領域、消費領域以及流通領域實現物質變換。因此,解決中國生態環境問題,應以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為指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內部物質變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之間物質變換,減少物質資源消耗;改變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國內外物質循環;發展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實現環境與能源之間的物質變換。

一、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的內涵及其實現途徑

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的根本關系是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所謂“物質變換”,就是指人類通過勞動與自然界不斷進行物質交換,實現物質的循環往復、不斷再利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包括人類從自然界獲取資源,然后把它們加工成為人類所需要的新形態——也就是產品——的過程,也包括將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以及產品使用消費之后的殘骸釋放到大自然之中的過程。”物質變換不僅是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于人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的必要性,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個小孩都知道的。”因此,人類要維持生存與發展,必須持續不斷地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一旦物質變換受阻,再生產就難以為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難以實現。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主要是通過勞動來實現的。馬克思指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

對于物質變換的實現途徑,馬克思主要從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提出了物質變換的實現方式,即促進生產排泄物和消費排泄物的循環再利用。馬克思認為:“對生產排泄物和消費排泄物的利用,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而擴大。生產排泄物是指工業和農業的廢料。如制造機器廢棄的鐵屑是生產排泄物,但它在回收后又可作為原料進入鐵的生產中。消費排泄物則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費品消費以后殘留下來的東西。它對農業來說最為重要,可在利用這種排泄物方面,早期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上浪費很大。”生產排泄物可以參與第二產業即工業的物質變換,而消費排泄物則可以參與第一產業即農業的物質循環。這是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在循環經濟中的具體運用。

對于廢物的循環再利用,馬克思還結合產業部門進行了具體分析,指出物質變換既可以在同一部門內進行,也可以在不同部門間得以實現:如“在制造機車時,每天都有成車皮的鐵屑剩下。把鐵屑收集起來,再賣給(或賒給)那個向機車制造廠主提供主要原料的制鐵廠主。制鐵廠主把這些鐵屑重新制成塊狀,在它們上面加進新的勞動。他以這種形式把鐵屑送回機車制造廠主手里,這些鐵屑便成為產品價值中補償原料的部分。就這樣這些鐵屑往返于這兩個工廠之間,這當然不會是同一些鐵屑,但總是一定量的鐵屑。”這是物質在同一生產部門內的變換和循環。再如,“進入直接消費的產品,在離開消費本身時重新成為生產的原料,如自然過程中的肥料等,用廢布造紙等等。”“產品的廢料,例如飛花等,可當作肥料歸還給土地,或者可當作原料用于其他生產部門;例如破碎麻布可用來造紙。在前一種情況下,一個生產部門的一部分不變資本,就可以直接同另一個生產部門的不變資本相交換,例如棉花同用作肥料的飛花相交換。”這是物質在不同部門間實現變換和循環。顯然,物質變換有利于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間接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物質變換無處不在。馬克思主要從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對物質變換進行了重點闡釋,但這一理論同樣適用于其他領域。筆者認為,要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除了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需要實現物質變換外,流通領域也需要實現物質變換。流通領域的物質變換要求在生產與消費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乃至能源與環境之間也要實現物質變換,達到動態平衡。人類對能源的消耗應該以大自然的承受能力為限。一旦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大氣自身的凈化能力,全球氣候就會變暖,這會嚴重危及生態環境。

二、物質變換對于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物質變換的順利實現對于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利于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要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必須做到物盡其用,減少生產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避免消費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物質變換的實現有利于維護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而物質變換受阻則成為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物盡其用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法則

資源環境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必須以自然界承受力為限。物盡其用,促進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和物質循環,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馬克思認為,無論何種廢物都具有再利用的必要。“所謂的廢料,幾乎在每一種產業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每種物都具有多種屬性,從而有各種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產品能夠成為很不相同的勞動過程的原料……在同一勞動過程中,同一產品既可以充當勞動資料,又能充當原料”。“一種已經完成可供消費的產品,也能重新成為另一種產品的原料,或者勞動使自己的產品具有只能再作原料使用的形式,這樣的原料叫半成品,也許叫做中間成品更合適些,例如棉花、線、紗等等。”

不僅廢料如此,事實上任何物品如果不加利用,它都可能成為事實上的廢物。“機器不在勞動過程中服務就沒有用。不僅如此,它還會由于自然界物質變換的破壞作用而解體。鐵會生銹,木會腐朽。紗布用來織或編會成為廢棉。”所謂利用,就是通過“活的勞動”,使“它們由死復生,使它們從僅僅是可能的使用價值變為現實的和起作用的使用價值。”物盡其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就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物質變換的實現有利于維護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

在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如果被消耗掉的自然物質最終能被循環利用,則會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有利于再生產的順利實現。“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將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在流通領域,如果商品能夠順利地銷售,產銷能夠順利銜接,則物質變換在社會領域就能得到順利實現。這有利于減少資源浪費,間接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同樣,如果各地區之間的貿易能夠保持動態平衡,則各地區之間資源與能源的物質交換就能順利進行,從而有利于實現地區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

(三)物質變換受阻成為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中國經濟結構失衡、地區差距擴大、對外向型經濟過度依賴以及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過大等問題日漸突出。其主要表現是: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過于突出,不可再生資源消耗過大,可再生有機物質利用不足;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沿海地區遙遙領先于內陸地區,造成國內資源交換不平衡;國際貿易中,產品出口大于產品進口,資源外流情形比較嚴重;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占比較大,可再生能源占比過小,造成大氣污染嚴重,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導致各產業之間、地區之間、國內外之間、能源環境之間物質交換和物質循環得不到順利實現,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近些年來,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生態破壞表現為植被減少、生物物種銳減;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情形越來越嚴重;降雨量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暖、極端惡劣氣候現象頻繁出現等。而環境污染則表現為工業“三廢”排放導致大氣、水源和土壤污染;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導致農產品污染等。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惡化正是物質變換受阻的重要表現。

環境問題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人類能否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問題。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是馬克思生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認識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理論工具。盡管馬克思的物質變換理論是以資本主義為例進行闡述的,但它對于我們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效促進物質變換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運用這一理論,對于探求解決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路徑方法,促進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三、促進物質變換是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關鍵所在

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是認識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成因,以及在此基礎上尋求解決問題路徑的重要理論依據。要解決中國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問題,消除影響物質變換實現的各種不利因素,必須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內部的物質變換

根據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在現代科技突飛猛進、全球經濟空前發展的背景下,要促進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減小經濟發展對自然生態的破壞程度,發展循環經濟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所謂循環經濟,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指發展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經濟。“廢料”作為自然資源的一部分,對于特定一種用途或目的來說沒有使用價值,但在另一種用途或目的中卻具有較高的或必不可少的使用價值,完全可以被再利用,“使它們從僅僅是可能的使用價值變為現實的和起作用的使用價值。”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途徑多種多樣,既可以在同一生產部門內參與生產再循環,也可以在另一個生產部門參與生產再循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產業之間實現生產再循環。

循環經濟也是指在保持生產擴大和經濟增長的同時,通過建立“資源—生產—產品—消費—廢棄物再資源化”的物質清潔閉環流動模式,盡可能地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可見,循環經濟通過物質的循環再利用,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資源消耗,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間接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當然物質的循環利用必須在工業上具有經濟性與技術可行性;在生產和消費上具有安全性。

長期以來,由于環境意識落后,科技和資金投入的不足,我國經濟發展采用了粗放型生產模式,國民生活養成了用完即棄的生活習慣,從而導致了大量工業和生活廢棄物的產生。這些廢棄物未經很好地利用就排放到大自然中去,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嚴重影響了自然生態的再生產。然而,我國具有發展循環經濟的巨大潛力:首先,工業廢棄物數量多,這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資源條件。其次,我國人口眾多,居民生活垃圾數量龐大。如生活垃圾可用于垃圾發電,廢棄的家用電器:家具等則可參與循環再利用。再次,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業生產也產生了大量廢棄物。如牲畜糞便既可以發展沼氣,也可以用作農作物肥料。農作物秸稈則既可壓制成家具板材,也可以用于發展生物能源,成為提煉乙醇的原料。最后,國外擁有發展循環經濟的成熟技術,我國可以走引進消化之路。這樣可以大大縮短研發周期,盡早產生經濟和生態效益。

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促使物質的多重屬性得到充分開發,是實現物質變換、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方式,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自然生態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之間的物質變換,減少物質消耗

中國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還必須依賴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只有產業之間物質變換順暢,物質資源消耗減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因此,既要加快第一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之間的物質變換,又要促進第二產業的集約化發展,減少物質消耗。

1 加快第一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之間的物質變換。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共和國成立至今,長期實行重工業優先發展的經濟政策,導致第二產業發展異常突出,形成了重化工業、鋼鐵、水泥等污染嚴重、資源消耗多的資源密集型產業,對生態環境影響極大。重工業消耗的大多是無機物質,不可再生,不利于與其他產業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重在大力促進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長期以來,農業發展嚴重滯后。改革開放前,國家對農產品價格采取了剪刀差政策,將大量農業資金輸送給了工業。改革開放后,農村地區實行了家庭承包責任制,制度效應有限,農業發展長期停滯。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三農”的投入,然而農業落后的整體面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科技力量薄弱,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不高,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部分品種已經被國外操控。因此,在政策、資金和技術等方面必須加大對第一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地流轉,推進農業產業化,培育農村資本市場。農產品屬于可再生資源,農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促進產業之間的物質變換,而且可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世界經濟發展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經濟發展模式。信息咨詢產業、文化產業和金融服務業已經成為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第三產業物質消耗少,產業附加值高,經濟貢獻率大。因此,我國亟需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大文化、教育、創意、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投入和創新力度。要積極引導居民改善消費結構,擴大對服務產品的消費,為第三產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2 促使第二產業發展走集約化道路,減少物質消耗。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極其低下。在發展第二產業時,必須注重資源的節約。目前,我國資源能源消耗過大,尤其在發展房地產業和汽車業的過程中,鋼鐵、水泥、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消耗速度過快,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因此,要減少資源的消耗,促進物質的循環利用,必須走產業集約化發展道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第一,在房地產領域大力推行經濟適用房建設,限制超大型住宅的開發。房地產業是資源密集型行業,不符合國情的房地產開發政策將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首先,房地產業不受限制地發展必然會過多地擠占耕地。考慮到我國人均耕地很少的實際情況,必須限制大面積商品住宅和別墅建設,大力推行經濟適用房,以便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讓更多的人改善居住條件。其次,房地產業技術門檻低,其過度發展會吸附大量鋼筋水泥等自然資源,從而使得資源配置效率總體下降。再次,房地產高價泡沫削弱了公民綜合消費能力,使得文化和教育消費受到抑制,這不利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只有綜合考慮國情,大力發展經濟適用房,才能解決龐大人口的住房問題,減少資源能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道路資源占用。中國人多地少,私人汽車的過度發展將占用大量道路建設用地,消耗土地資源。同時,汽車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增加污染排放。一個既符合國情又有利于環境保護的交通解決方案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發展了,社會總資源的利用效率就會得到顯著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會相應提高,物質循環問題也就更容易實現。

因此,通過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改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能夠消除導致各部門間物質循環的障礙,減少物質資源消耗,使產業發展與物質變換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三)改變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國內外物質循環

要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還必須在地區之間、國內與國際之間維持物質變換的動態平衡,避免國內物質向國外過多地凈流失。長期來說,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必須建立在擴大內需基礎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采取了以出口為導向,以外資為動力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此,中國向境外出口了大量農產品、工業制成品(尤其是資源消耗多的輕工產品),甚至多種戰略性資源都以礦產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國外,導致了物質資源的大量流失。為了滿足生產需求,中國加快了國內資源開采,消耗了大量資源和能源,造成了大量污染。與此同時,中國進口產品中,除部分附加值較高的成套設備外,大多是金融、會計、法律、管理投資咨詢等第三產業服務類產品,以及知識產權等非物質產品。因此,這種貿易格局必然會造成國內資源向國外的單向外流,不利于國內物質變換的實現。因此,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減少對外向型經濟的依賴,將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國內需求上。這既是縮小國內地區經濟差距,提高內地居民生活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解決中國環境問題,實現國內物質變換平衡的必然選擇。

擴大內需包括擴大對國內第三產業產品的需求、擴大內地居民的需求、擴大廣大農村的需求。擴大內需的關鍵在于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提高農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以廣大農村的發展作為帶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引擎。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農業產業化和經營集約化,加快生態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為第二產業提供更多可再生原料;二是加快農村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城鎮建設,增強農村后續發展能力;三是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村醫療保險、養老保障、社會優撫和社會救助能力;四是大力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加快各種職業培訓教育、農村文化建設,大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農民作為中國人口主體的地位暫時不會動搖,他們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所在,也是國家內需擴大的主要方向。包括廣大農村在內的國內消費能力的提高,將極大地改善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的局面,有利于促進國內物質循環。

(四)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促進能源與環境之間的物質變換

能源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兩者之間物質變換實現程度決定生態環境的好壞。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會造成局部地區的大氣污染,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還會導致氣候變暖,對全球環境造成破壞。當前,由于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超出了環境自身的凈化能力,能源與環境之間的物質變換遭到破壞。而且由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將會造成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使能源與環境之間的失衡進一步加劇。

要促進能源環境之間的物質變換,減少能源的使用對環境的破壞,必須同時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大對傳統能源節能減排的力度,另一方面改變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 加大對傳統能源的節能減排力度。近年來,隨著國內工業化的發展以及全球加工業向中國的轉移,中國在快速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同時,能源消耗也史無前例地增加。近年煤、電、油、運全面緊張,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并已達到56%,能源安全及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均受到嚴峻考驗。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必然導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溫室、有害氣體大量產生,直接造成環境污染。

為此,必須對傳統產業進行節能減排改造,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能源潔凈化程度,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在節能改造方面,一方面要加快設備的改造和更新換代,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能源的循環再利用技術改造,使工業能源能夠被循環利用。在能源潔凈化方面,國家應加強煤電一體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要大力推廣脫硫技術,最大程度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2 改變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降低傳統能源對環境污染的程度,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能源消費的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這既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解決能源短缺的必然選擇。所謂清潔能源,就是對環境污染小,能夠實現能源消費與環境保護相統一的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核能等。而新能源則是指傳統能源以外,能夠經過開發應用于實際生產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再生能源,它們本身也可能就是清潔能源。改變傳統的能源結構,關鍵在于降低石油和煤炭的使用比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目前世界上石油消費主要用于兩方面:一是用作交通運輸的燃料;二是用于提煉合成材料。要降低石油消費,必須在交通運輸上積極尋找替代能源,以降低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如開發新能源汽車。在開發新能源方面,要結合國情,因地制宜。

綜上所述,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對于分析中國環境問題的成因以及尋求解決環境問題的路徑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物質變換在生產領域、消費領域、流通領域以及產業之間、地區之間、能源環境之間的實現,是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物質變換的實現對于貫徹落實科學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淺談中國城市舊城區中的“空巢”老年人居住環境問題

【摘 要】在今后的半個世紀里,我國老齡人口將會經歷一個飛速增長的階段。由于我國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將會先于其他地區面對老齡化問題,而我國絕大部分城市老人現階段都居住在社區中,特別是中小型城市中更是出現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現象。因此本文以在城市居住社區中如何為“空巢老人”提供適合的居住建筑和生活環境進行研究。

【關鍵詞】城市;空巢;老年人;居住環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關心當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生活條件是一件全社會都應該做的事情。有關專家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8%,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的老齡化對社會的各個領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體現在與其息息相關的居住環境當中。

1 中國目前“空巢老人”現象的原因以及其居住環境特點

1.1 “空巢老人”現象的原因

中國素來有句古話:“父母在,不遠游”。指的是,讓年輕人在父母還健在的情況下,不要出門遠行或者客居他鄉。但是,在現如今,年輕人為了謀求自己的發展和事業理想,已經不再能夠留在家鄉,守候在老人的身邊,因此,“空巢”老人現象隨即產生。

“空巢”現象大多發生在中國的二線城市以及二線以下的城市,而且城市大多位于中部以及中西部地區,因為這些城市往往存在經濟欠發達、新型產業不足、教育資源不足、對勞動力需求較少等原因,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難以在當地獲得足夠的教育資源,以及年輕人得不到充足的就業崗位,因此選擇向東南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流動。這就導致這些城市的人口結構出現了失調,年輕人外出求學或者工作,老年人被留下下來。

1.2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方式的特點

在心理方面,“空巢”老年人相對而言在心理上是比較孤獨的,由于長期和子女分開,產生思念子女的心情,在心理上出現失落感,神情恍惚,生活缺少了目的性。因此,導致他們的情緒萎靡,缺少交流,對社交活動的積極性降低,外出次數減少。

在生理方面,首先是老人的視力退化、生理適應能力降低,一些老年人還患有青光眼、白內障之類的眼病,因此他們對環境中光線的要求比其他年齡層的來說要高。其次是聽力衰退,老年人一般對高頻聲音感知較差,因此他們在與人交流中經常以靠近談話人的方式來彌補聽力衰退的不足。并且,老年人的身體靈活性以及體力已經遠遠不如年輕人,因此在一些室內外空間和構造方式上都要特別設計,比如,道路以及人車混行的道路;樓梯踏面、體面尺寸、坡道鋪地、室內家具尺寸、衛生間位置等。

1.3 目前國內老年社區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通過房地產開發模式新建的郊區大型養老社區,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配套較差、環境較為封閉、人口構成單一、與老人原有生活割裂、不方便子女照顧等等。甚至一些項目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以“養老”為賣點,目的是換取政府在政策、土地、稅收等方面的支持,以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其品質、服務和社區氛圍往往與養老社區并無多大關系。

隨著國民經濟以及城市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在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原來幾代人擠在一個狹小居住空間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在一些舊居住區,隨著購置新房,家庭中的年青一代逐步搬出,而老人由于多種原因,往往還留守在原來的社區中,實際很多舊居住區從人口年齡構成上已經變成了“空巢社區”。

根據本人對長沙市區老年區的走訪和調查,房齡超過30年的舊小區,多數缺乏電梯,很多居住在較高樓層的老人由于行動不便,甚至幾個月都不下樓。但是裝一部電梯通常需要15萬元~16萬元,安裝后還需要日常運營費、更新大修費。這些費用無處解決,從而導致一種現象,很多舊居住區的“適老改造”,往往只能無奈地避開這些難點,僅停留在小區的公共綠化、老人休閑活動設施、建筑入口的無障礙坡道建設上。

2 分析我國老年社區和國外老年社區的區別和差距

由于養老意識的差異,致使國內、外在老年住宅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運營模式。以美國為例,他們的老年公寓是收費的,老年人只需繳納個人收入的1/4—1/3,如果不夠1000美元,剩余部分則有政府進行補貼。國內老年公寓收費的,一般為固定的收費標準。國外老年公寓服務管理人員很少,通常只有 3-4人,主要依靠老年人自治、自理和社會義工,通常來老年公寓免費提供服務的志愿者很多,有時由于報名的人太多,都安排不過來。而國內的老年居住社區,一般為舊城區中低層收入者的私人住宅,或者是由一個大型公司收購后,租賃給需要的老年人。一般情況下,會有年輕人一起居住,并且缺少必要的社區服務管理人員。

國外的老年公寓大都會選擇在距離市中心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這樣方便老年人與家里團聚、方便老人購物、休閑、鍛煉、娛樂等。國內的老年公寓建設比較隨機,政府無統一的城市規劃,大多建設老年公寓的項目多是在城市的遠郊,整體的環境狠優美,但市政配套設施比較落后,尤其缺乏相應的醫療設施。

3 改善“空巢”老年居住環境問題的探索

探索模式1 集中老年社區模式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認為可以借鑒美國社區老人養老模式,采用酒店式的管理模式,將老人集中起來,然后安排固定的專業工作人員照看。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讓這些老人有一個集體的生活,讓他們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接觸,避免老人產生孤獨感。另一方面,集中照看可以降低看護老人的成本,也可以請到很專業的護理人員,讓有限的護理人員能夠照看到更多的老人。并且,集中式的老人社區,由于老人的人數眾多,可以建設高質量的醫療機構和公共保健設施,提高這些設施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集中模式的醫療設施和機構都可以設置在集合社區的底層或者旁邊,這樣就可以讓“空巢老人”在發病的情況下,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治療。

探索模式2 獨立電子化自助老年住宅模式

目前世界上得的電子智能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而且越來越多的被用于建筑設計當中,日本和中國一樣同屬亞洲國家,在一些生活習慣上有很多相通之處,但由于日本的人工費用很貴,雇人看護老人的方式變得非常昂貴,因此日本老年人住宅的電子智能化程度很高,這特別體現在老齡人住宅和為老齡人提供的公用設施上,使得老齡人能夠在生活中充分實現自助和自理。

4 結語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空巢”老人的現象逐漸成為社會的焦點。作為從事建筑學和城市規劃的人員來說,無論是借鑒國外的成功案例,還是自主思考符合國內狀況的解決方案,都要從實際出發,分析對象現實狀況,充分利用周圍的地理、人文環境,來改善“空巢”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狀況,相信解決類問題也將成為未來人居環境研究的熱點。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及其應對措施

摘 要:從工業革命完成開始,現代化發展就逐漸席卷全球,中國先后失去兩次現代化發展的機遇,終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候迅速崛起。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吸收了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發展極其迅速,但是,在迅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要面對很多發展困境。其中,環境問題成為最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好環境問題,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現代化;中國;環境問題;污染;應對措施

現代化又叫近代化,是從農業到工業的整個現代轉型過程的總稱。現代化經常被用來描述現生的社會和文化變遷的現象。根據馬格納雷拉的定義,現代化是發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達的工業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現代化通常包括技術、工業、政治、城市等方面的發展。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心態等等都隨之發生變化。

一、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中國現代化的開端始于鴉片戰爭,是外力的推動,是強行被納入世界現代化的歷史體系。1840年到1895年,中國現代化第一次機遇形成,但是由于上層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現代化政權領導,下層又缺乏一個強大的現代化的民間推動力量,所以,中國失去了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機遇。

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了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世界局勢相對穩定,這是中國第二次現代化發展的機遇。但是,政府在發展路線上犯了“左”的錯誤,中國又喪失了第二次機遇。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現代化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中國第三次啟動了現代化的腳步。

二、現代化發展對中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中國發展現代化,直接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下進行,所以中國進步極快。但是,在這種飛速的發展中,隱藏和遺留的問題也一時間積聚起來,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問題開始慢慢顯露出來。環境污染、道德淪喪、拜金主義、信任危機等等阻滯了現代化的繼續發展。其中,環境問題最先暴露出來。環境是發展的根本,是發展的基石,所有的一切發展都要以環境為基礎。

(一)人口問題

人口爆炸是現代化本身造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安定、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中國人口在短短幾十年內迅速暴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人口的19%,相當于歐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的人口總數。現代化使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環境破壞三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人口增加,必然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制造更多的污染,占有更大的活動空間,為資源的占有發生更多的爭奪,帶來政治、經濟、社會尤其是生態方面的嚴重后果。

(二)環境污染

從中國進入現代化發展,就開始對自然進行大規模的利用和改造。在非工業時期,人類與自然之間存在的關系是協調的,但是現代工業文明打破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人類企圖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世界現代化進程初期,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大規模砍伐森林,開發牧場和農田,將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擴張到世界各地。在中國現展的進程中,也重蹈了西方的覆轍,砍伐森林,占用耕地,開發農田,導致綠色森林數目銳減,水土流失,沙漠化嚴重。

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急于求成,飛速地發展工業。工業廠區將大量的廢渣污水有害物質排放到江河湖海中。自然系統本身是可以降解和自凈外來物質的,但如果排入自然生態系統的有害物質過多,超出自然系統的調節功能,就會破壞生態平衡,使人類和生物受害。2000年6月28到29日,我國江蘇東海縣石梁河水庫春天放養的1200箱30萬尾半成魚,由于受上游工業污水襲擊,相繼死亡。這是該地漁民自1999年以來第三次遭此厄運。面對水污染造成的災害,漁民欲哭無淚。除此之外,飛速的發展還帶來了噪聲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等一系列污染。拿大氣污染做例,中國大氣污染屬于煤煙型污染,以粉塵和酸雨危害最大。中國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最嚴重,其中心區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頻率高于80%以上。中國環境科學院和清華大學2003年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酸雨給中國每年帶來1100億元的損失。雖然這些年中國政府一直在治理,但是每年由酸雨造成的損失仍然是巨大的。

本來,地球是具有自我平衡和修復功能的。但是,地球的平衡和修復功能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地球便無法進行自我修復,從而產生無法挽救的困境。由于科技革命的興起,現代化的普及,再加上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急于趕超發達國家的心態,中國的環境污染遠比發達國家更為嚴重。

三、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

環境破壞使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陷入困境,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德國學者莫特爾曼指出,“西方世界毀滅第三世界的自然環境,并且迫使第三世界毀滅它自身的自然環境,相反的,第三世界自然環境的破壞——如雨林的濫伐和海洋的污染——通過氣候轉變反撲到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率先死亡,然后是第一世界。窮人率先死亡,然后是富人。小孩先死亡,然后是大人。”

保護環境的目的,一是為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二是保護人類所需要的資源。這樣人類發展與自然才能相輔相成。

(一)建立監測系統,及時掌握環境變化情況。利用科學技術監測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以便在最快時間內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遵循“防勝于治”的原則,盡最大的可能預防污染的發生,加強污染源的現場勘查,而不是一味等污染發生了才思考應對方案。在防治污染過程中,結合當地具體情況,注意抓主要矛盾,處理好相應關系。

(二)合理規劃城市總體布局。居民區的設置應當遠離噪聲頻發的地方以保證居民的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機場等噪聲嚴重的地方應該設置在遠離市區的地方。在市區內,要合理控制交通噪聲,正常工作和休息時間內控制大型車輛的行車。

(三)植樹造林,綠化環境。中國政府應當加強監管措施,對污染嚴重的工廠進行合理控制,對車輛激增現象進行調控,減少廢氣排放量,提高空氣質量。大量植樹造林,只有保持森林的完整,這樣才能達到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美化環境、減弱噪聲等目的。

(四)保護生物多樣性,挽救瀕危物種,維持生態環境的和諧性。生物圈有著自己固定的食物鏈,食物鏈任何一環斷開,都有可能造成生物圈的紊亂,人類處在食物鏈的最高層,如果不注意保持下面食物鏈的鏈接,人類就可能會失去整條食物鏈從而將自己孤立起來,對人類自身造成巨大威脅。

(五)保護飲用水源,加快污水處理機制的建立。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水資源匱乏,一旦水資源出現極度缺失,中國發展就會失去現有的穩定和進度。

保護環境,防治要結合。除了政府部門要加大治理環境污染的力度,我們作為中國公民也要為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負責任。日常中,我們要節約用水,盡量利用太陽能,將垃圾回收分類,保護珍稀動物,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使用節能型物品,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參與宣傳環保行動等等,只有在我們每個人的觀念里加強環保意識并付諸行動,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才能將中國現代化進程繼續推進下去。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出口貿易與環境問題探討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深入的不斷和全球范圍內環境保護浪潮的興起,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貿易與環境問題日益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關注。一些國家還利用貿易措施來影響其他國家的環境政策。從2010年召開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就可以看出環境問題不僅成為當代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重要議題,更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領域中的焦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飛速增長是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的,粗放型的外貿增長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與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國貿易與環境沖突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環境保護;出口貿易;資源枯竭;貿易與環境沖突

一、貿易與環境的關系

人類對環境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認識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最初,環境問題被認為是一國國內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問題關注的焦點逐漸從國內問題轉變為全球問題。熱帶雨林的減少、臭氧層的消耗越來越引起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造成環境退化的原因有許多。從社會層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長加速了自然資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從經濟層面看,環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場失靈,而市場失靈是由于市場不能正確地為環境資產定價,進而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造成環境惡化,尤其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環境資源具有很強的非獨占性,如空氣、水、公海的魚類等,無人需要為其承擔資源枯竭所造成的損失。所以在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貿易和環境會發生相互影響。

(一)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通常人們習慣于把貿易對環境的影響歸結為三個方面:

1.結構效應

結構效應產生于貿易活動所導致的全球范圍內的專業化分工。即開展貿易活動之后,原來自給自足的國家能專門生產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并出口,同時進口產品。專業化分工和生產提高了生產活動的效率和規模,提高了各國的消費水平。對于一國的環境而言,如果擴大的出口部門的生產活動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規模縮小的進口競爭部門,則該國的結構效應就是正的,反之則是負的。

2.規模效應

規模效應主要反映經濟活動的規模變化,通常被認為具有加劇環境惡化的作用。在生產活動污染系數一定和產業結構布局一定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在促進經濟活動規模擴大的同時,也增加了對環境的污染。因此,貿易的發展對環境影響的規模效應是負的,即對環境是有害的。

3.技術效應

技術效應體現了產業生產技術的改進。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國政府會實施更加嚴格的環境標準與法規,以使企業生產的產品對環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 環境對貿易的影響

首先,各國制定的環境法規和國際環境公約在一定程度上給國際貿易帶來影響,如產品的環境技術標準對產品的生產、工藝、材料、品質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使企業出口產品的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客觀上起到了限制貿易的作用。但同時,嚴格的環境措施也可能給貿易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出口企業在達到較高的環境標準后,由于領先于其它的競爭者,則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如近年來歐盟實施的“環保標簽”的認證,使很多得到認證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拿到了進入歐盟國家市場的“通行證”。

其次,各國政府實施的綠色補貼影響著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各成員方允許政府對環境保護提供綠色補貼或環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落后,資金匱乏,在利用此規定對生產者提供補貼中處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國環境標準不一致,標準較高的發達國家利用對外投資的機會,有意識地將一些污染行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更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由于外來投資而加劇惡化。

當然,貿易和環境之所以發生沖突在很多情況下是由于政府沒有充分重視環境問題的結果,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國際合作才能解決的環境問題更是如此。

二、中國出口貿易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沖突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出口貿易有了長足的發展,出口貿易額從1978年的97.5億美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15779億美元,不僅出口數量大,而且增速驚人,這種高速增長拉動了相關產業特別是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發展。由此可見,我國出口總量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我國環境質量為代價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 出口結構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現行的貿易出口結構存在著諸多不合理因素,給我國的環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首先,從出口商品結構來看,我國出口商品中工業制成品比重遠遠高于初級產品的比重,2009年中國制成品出口在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級產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盡管這個數字意味著中國出口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但它也意味著更多的環境成本留在了我國。本文所說的環境成本是指生產和制造工業產品過程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這些都成為出口這類產品的環境成本和環境負擔。工業制成品出口相對于初級產品的出口,環境成本更高,對環境的影響更大。同時,在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結構中,具有優勢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業,而那些對環境污染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環境友好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則較低。目前,我國出口比重最大的五個工業部門是紡織業、化學工業、金屬冶煉、交通運輸與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而這五個工業部門正是污染密集型行業。這就意味著相關的幾個行業產品出口量越大,對我國環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從出口企業結構來看,2009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918億 美元,外資企業出口額在我國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資企業對中國外貿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必須承認,由于我國與發達國家環境標準不一致,使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發達國家污染企業新廠址的所在地。據統計,進入我國的外資企業將25%的資金投向了污染型產業,如近來社會反響極大的大連PX項目的投資;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外商還將本國淘汰的、污染環境嚴重、禁止使用的產品、技術和設備以投資的名義轉移到我國,給我國環境造成了更壞的影響,給人民的生活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二) 出口貿易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在我國出口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方式在所有貿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貿易方式下,進口的中間產品在國內加工成最終產品然后再出口,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劇了環境污染的程度。同時一些洋垃圾也打著中間產品的旗號進入到我國,這些都加劇了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危害。尤其是對危險廢棄物的堆放、拆解、處置等更嚴重污染了當地的水質、大氣、耕地,并危及我國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三、對策建議

中國出口貿易要實現良性發展,確保在世界出口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須走出口貿易增長與環境優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加強環保的國際合作,提升整體環保水平

從全球來看,發展國際貿易和保護環境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多,各國的環境貿易措施不斷升級,由此引起的貿易糾紛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貿易與環境問題上的分歧,就必須加強與聯合國環境署及其他國際環境組織的交流與合作,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各種關于貿易與環境問題的雙邊和多邊談判。一方面,國家要積極參與環保的國際科技合作,鼓勵本國環境專家加強對外學術交流,積極探索合作開發環保產品,同時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適用的環保技術和設備,提升本國環保水平;另一方面,國家應充分利用國際上保護發展中國家免受發達國家歧視和限制的保護條款,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合作,彼此借鑒,共同提升環保水平,聯合起來同發達國家談判,共同為取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條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進國家間生態標志和其他環境標準的互認,協助我國外貿出口企業通過ISO14001認證。

(二)加強保護國內環境,鼓勵發展環保產品

在積極遵守國際上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的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資源及人民、動植物的安全與健康,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為此,需要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環境貿易措施體系,合理規劃我國的環境發展。要關注其他國家在我國以投資的方式轉移的污染企業、廢物作為資源進口等問題,同時要提高我國進口產品的檢測標準,認真對我國的貿易政策進行環境評估,進一步完善貿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機制,處理好保護環境和促進貿易發展的關系。同時要對相關的出口企業,施行環境準入制度,通過設立較高環境和資源耗用標準及進一步擴大出口征稅范圍等措施,減少新增產能,達不到標準的企業應予以關閉。同時也可將污染企業的信息公諸于眾,通過公布環保黑名單等形式,使國外進口商獲知污染企業的不良行為,停止進口其產品。這樣的措施不僅有利于國內環境保護,也有助于樹立我國在國際貿易中良好的環境形象,減輕國際輿論的壓力。

(三)實現出口產品環境成本內部化

造成環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市場失靈,而市場失靈是由于市場不能正確地給環境資產定價,進而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造成環境惡化。中國出口商品的低價格一直是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但完全是以犧牲我國環境為代價的,因為其中并未包括環境成本。也就是說,我國環境的惡化沒有通過轉移環境成本給國外消費者而獲得補償。國外消費者免費享受了我國的水、空氣和生態環境,而我國人民卻不得不承受環境惡化帶來的后果。從長遠看,產品成本中考慮環境成本是歷史的必然。因此,國家應采取措施盡快實現出口產品環境成本內部化。運用排污收費、環境稅收、排污許可證交易、押金、環境損害責任保險等經濟調節手段,促使企業改變其污染環境的行為,降低成本,提高環境競爭力,促進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四)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倡導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

為了提高公眾對各種消費品和其生產設施的環保性能的認識,幫助消費者了解消費品生產商在改善其產品和生產設施的環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應引導消費者正確選擇對環保有益的消費品,針對像個人護理產品、家居清潔劑、汽車修理用化學品、非農業用殺蟲劑、非工業用膠黏劑和密封劑、氣霧型噴漆、建筑用涂層等不利于環保的商品消費進行指導,減少對這類產品的消費,促使企業放棄生產污染環境的產品,達到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目的。

(五)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結構

我國長期粗放式、數量擴張型的外貿增長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結構使我國在外貿總量增長的同時,并未獲得很大的貿易利益,相反卻付出了資源流失與環境惡化的巨大代價。因此,要緩解我國貿易與環境的沖突,首先必須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結構,而技術進步是提升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根本途徑。國家可利用當前國際產業結構轉移的機遇,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先進技術;增加人力資本投入,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運用財政手段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等方式促進技術進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降低出口產品的能源與原材料消耗。

因此,合理的環境貿易措施對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和改善環境、節約資源、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進入環境問題敏感期

多數人認為中國的生態環境總體上較十年前有所退化,八成人擔心十年以后喝不到干凈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氣。經歷了2009年環境健康事件的接連爆發,中國公眾對環境問題更加敏感和警覺,垃圾危機一觸即發,1/3以上受訪者表示有過環保抗議行動

中國公眾對綠化的感受最好,對自然水體的感受最差。

相比較而言,多數人認為綠化較10年前好,而生活用水的質量、江河湖海的狀況、空氣質量、以及生物環境,都較十年前有所退化。其中,公眾感到退化最嚴重的是空氣質量和江河湖海的水。

對于10年以后的狀況,中國公眾對綠化最有信心,對飲用水和空氣質量都深感憂慮。

2010年4月,《小康》雜志社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對中國公眾的生態環境感受及十年以后的想象進行了調查。經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加權處理,并參考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數據和大量社會信息,得出2009~2010年度中國生態小康指數為62.7分。

本次調查以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作為總體樣本框,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首先將城市按照地區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然后在每類城市群中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確定目標抽樣城市,對該城市的實名固定樣本組進行隨機問卷發放。

早在2003年3月,國家主席就曾經說過:“環境保護工作,要著眼于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然而7年過去了,這些目標仍舊是人們所擔心的。

“中國的環境壓力和面臨的形勢,確實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近十年來,中國的環境形勢局部在改善,但是在總體上,處于退化的趨勢。”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在去年12月《小康》雜志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如是指出。

經歷了2009年環境健康事件的接連爆發,中國公眾對環境問題更加敏感和警覺。本次調查中,覺得自己目前正在受到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的,均達到受訪者總數的八成以上;覺得自己受到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的,達七成以上。而且有八成人覺得所遭受的環境污染對自己的健康威脅“比較大”或“非常大”。

“城市速綠”的代價

從公眾對幾個環境指標的評價上看,對綠化的好評最多。而且和10年前相比,六成以上受訪者認為綠化越來越好。其中,城市受訪者對綠化進步的感受更為明顯。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2010年3月的《200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09年,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37%,綠地率33.29%,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9.71平方米。和10年前相比,這三個指標都有較大進步。

但是在“城市速綠”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大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為眾多業內人士所詬病的“大樹進城”問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蔣高明和鄭延海在“2010中國環境綠皮書”中對近10年來因“大樹進城”造成的鄉村生態破壞深表痛心。2009年6月,“大樹進城”被叫停,但“許多大樹、古樹都已‘命喪黃泉’――大樹在移栽過程中的死亡率高達50%~70%,鄉村山坡水土流失,鳥獸失去家園,與其改善的城市局部環境相比,可謂得不償失。”

不過總體而言,不論城鄉,中國公眾對中國的綠化還是抱有很大信心,有七成以上的受訪者想象10年以后,中國的綠化狀況會更好。

近八成人擔心 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凈的水

與對綠化的樂觀相比,中國公眾對于水,既不滿意,也沒信心。四成多受訪者感覺生活用水質量在下降,感覺自然水體發生退化的比例更高達六成以上。近八成人擔心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凈的水;九成人擔心水資源更加匱乏,以至出現飲水困難。

“中國的水危機是在加劇,湖泊和水庫尤其嚴重。”中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總干事李波說,這個判斷建立在對歷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政府工作報告”的分析之上。

“自然之友”李翔分析了官方報告中對中國水質狀況描述上的變化。20年前的官方報告稱:“我國江河湖庫水質基本良好”,十15年前就變成:“我國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年前的說法是:“七大重點流域地表水有機污染普遍”,去年則成為:“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嚴重”。

2009年的官方報告稱,我國七大水系Ⅳ類以上水質的斷面為45%。“也就是說,近半數的江河水是不能飲用、身體也不應直接接觸的,其中,一些是連工業和農田灌溉也不能用的。”李翔說。

更為危機的是湖庫水。太湖、滇池、巢湖、西湖、東湖、大明湖,以及門樓水庫、大伙房水庫、嶗山水庫,均始終或多年保持在劣Ⅴ類水質,即水質已經差到基本毫無用處。

2008年3月,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赴太湖地區調查太湖藍藻爆發的原因。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峰介紹說,當地人反映,自來水發臭,湖里很多魚都已絕跡。“化學農業污染是造成太湖藍藻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方立峰說,太湖流域耕地化肥施用量已達667公斤/公頃,其中65%~70%進入水和空氣成為污染物。太湖水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約50億元。

“中國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制定了減少農業污染的措施。”方立峰說,但其中的一些措施并未得到落實,尤其是生態農業并沒有得到有效推廣。

每個人都是吸塵器

中國公眾對于空氣質量,同樣是憂心忡忡。本次調查顯示,超六成人認為近10年來空氣質量發生了退化甚至惡化。多達八成人擔心10年以后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氣。

2009年的官方報告稱:“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但是部分城市污染仍重。”“自然之友”顧問、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李解釋說,2008年是歷史數字當中最好的,優于二級的達標的狀況在72.8%。但是他提醒大家注意,“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粒物是沒有列入監測指標的,而這恰恰是毒性最強的顆粒物。2008年有媒體曾報道過,城市灰霾天年奪命30萬。”

不少專家警告說:“每個人都是吸塵器”,每人“每天要過濾15立方米的空氣”,尤其要警惕汽車尾氣對生命的危害。一項針對中國部分城市兒童鉛中毒的調查顯示,北京6歲以下兒童有近7%血鉛超標,汽車尾氣污染是主要原因。

環境健康事件進入高發期

4月份的一天,“自然之友”調研部的張伯駒接到了一個來自貴州黔東南州的電話。有人反映,一個占地123公頃、耗資100億元的造紙廠將落戶他們所在的玉屏縣上游的舞陽河畔,而對于該項目的環評過程,許多當地民眾并不知情。建廠的消息引起了民間的反對聲浪,人們議論說:“黔東南州要以破壞環境的代價來換取GDP”,“拯救舞陽河,誓死保家園”的抗議活動隨之而起。

張伯駒說,每當接到類似的電話,他們總是要先勸投訴者千萬要理性,盡量不要在法律框架之外做出行動。但事實往往是,合理合法的渠道卻并不有效。據說玉屏縣“四大班子”曾向省里提出過“遷址”要求,但被要求“顧全貴州經濟發展整體利益”。

國家環保部副部長潘岳2006年曾披露過一個數據,“污染對公眾健康的危害將引發社會的強烈不滿,環境污染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遞增。”

本次調查中,表示有過環保抗議行動(投訴、舉報、發控訴帖/博文、集會、訴訟等)的受訪者,達1/3以上。

“環境群體事件近年凸顯,固然與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媒體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有關,”浙江財經學院社工系童志鋒指出,“但如果不是污染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以至于危及到當地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受損者也不會起來抗議;另外,地方政府無視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也是群體性事件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在環境群體性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目前看來還堅不可摧的、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績觀。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教授王燦發認為,正是由于我們30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環保投入嚴重不足、環境執法不嚴,而同時又由于環境污染和破壞后果的顯現有一定的滯后性,才導致了去年多起由環境污染導致的健康受損事件的接連爆發。

也有專家指出,今后若干年,環境健康事件都有可能頻繁發生。

垃圾危機“一點就著”

5月在南京天井洼、9月在北京阿蘇衛、10月在江蘇平望、11月在廣東番禺,去年,由于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選址和建設,引發了多起群體性事件。“2009年是中國垃圾危機的爆發年。”張伯駒說。

中國公眾前所未有地關注垃圾問題。本次調查中,九成受訪者對垃圾處理問題表示“關注”。且和10年前相比,超過八成人表示對垃圾處理問題的關注度有所增加。

去年,隨著“垃圾發電黃金期千載難逢”等主張被媒體報道,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建設垃圾焚燒廠的勢頭愈加強勁,圍繞垃圾焚燒的爭議也日益升級。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垃圾處理正在演變成為社會敏感問題,一碰這個問題,社會公眾反應強烈,在新建垃圾焚燒場、規劃處理場新址等環節,群體性事件出現“一點就著”的苗頭。

那么,垃圾焚燒廠對人體健康到底有沒有害?觀點針鋒相對。

2010年4月8日,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稱,現在人們在炒作垃圾焚燒廠對周邊的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是一種誤導。“西歐發達國家的垃圾處理廠,大都建在城市中心,無非是把這些垃圾處理廠卡通化了,做得非常漂亮,連小孩子都非常喜歡……只要嚴格按照規定去做,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是非常低的。”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2009年11月18日,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常聘專家趙章元作客人民網時指出,國外技術較好的垃圾焚燒廠旁邊就是小學和幼兒園,這種說法是早已過時的廣告詞。

“由垃圾焚燒產生的二英污染了周圍的環境,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焚燒大國。據國際二英會議報告介紹,日本全國的二英濃度平均值超過歐盟許多國家五倍多。”趙章元說,“所以說,把垃圾焚燒廠建在居民區中是有教訓的。”

本次調查中,有近七成人認為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廠等垃圾處理設施,對附近居民的健康會造成不利影響。認為“如果嚴格按照標準建設,則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的只有兩成多。

據統計,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增長率為10%以上,每年未被處理的垃圾約有2000萬噸,全國600多座城市當中的2/3已被垃圾包圍。但同時,由于民眾抵制和選址困難,新規劃的垃圾焚燒設施遲遲難以動工,導致一些地方在垃圾處理問題上進退兩難。

“如果只把出路放在末端,垃圾永遠處理不完。”張伯駒說,政府動輒投入幾個億去建一個焚燒項目,而對于垃圾的前端減量、分類、回收、轉運、管理和再利用工作,卻遠遠沒有做到位。

10多年前,臺灣也曾啟動“一縣市一焚化爐”的龐大計劃,招致全島民眾反對。此后民間社會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并取得成效。如今焚化爐面臨垃圾不夠燒的困境。一位臺北環保局的工程師曾對媒體表示:“應該是在建造焚化爐之前先做垃圾減量;如果不減量,以我們的環境承受能力,能蓋多少座?”

“海峽對岸的對抗垃圾焚化爐的經驗是:減量、分類、資源化,才是垃圾政策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張伯駒說。

(感謝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呂慶提供的支持)

“小康生態調查”問卷由《小康》雜志社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設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實施調查。

本次調查采用了基于實名制的NetTouch網絡調研方法,以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作為總體樣本框,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首先將城市按照地區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然后在每類城市群中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確定目標抽樣城市,對該城市的實名固定樣本組進行隨機問卷發放。

調查執行時間為2010年4月,最終回收有效問卷量為1068份。采用統計學誤差估計公式進行估算,本次調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將估計誤差控制在3%。

問卷同時在“新浪調查”推出,3000多位網友參與答題,數據用于比較。

中國環境問題論文:中國生態環境問題及城市規劃應對之初探

【摘要】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舒適的生活,還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生態環境問題。如何用城市科學合理的規劃來應對生態環境問題是當今我們要解決的事情,本文將結合生態學,把生態環境和城市規劃聯系在一起,從而有了城市生態規劃的新觀念,之后以城市生態規劃為基礎,提出一些改善生態環境的解決辦法,為如今的城市規劃指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關鍵詞】生態環境;城市規劃;對策

人類社會的兩大主題是發展與環境。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同時,社會經濟更是加速發展,但城市周邊的生態環境造到了破壞。有些城市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只顧眼前經濟效益,忽略了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城市的許多資源都被浪費,環境被嚴重污染等。如今,我們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做到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在優化城市生態、經濟、社會環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重視保護好城市周邊的生態環境,把城市建立成為一個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良好的城市規劃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條件,在此前提下進行的城市建設才會取得理想的結果。

1.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

1.1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如今,我國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但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卻是:環境總體在不斷惡化,局部在逐步改善,破壞速度比治理速度快,生態赤字持續擴大。表現為:水土流失的現象非常嚴重;沙漠化快速地發展;森林、草原大面積減少;生物滅絕的速度加快;水體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湖泊面積縮小等的問題明顯加重;大氣污染加重、廢渣的不合理排放。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同時已經造成社會財富和經濟的損失。經濟趨勢的預期和目前的經濟指標制定都直接受到生態環境惡化的影響。七十年代末,我國的城市數量為190個,而到了二十一世紀,這個數目已經變為670個,其中城市人口達200萬或以上的有14個,還有兩萬個建制鎮。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的同時卻帶來諸多問題。[1]

1.2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

目前,諸多原因造成了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現象。三大壓力是其主要原因:人口壓力,我國人口數量的迅猛增長,阻礙了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生態環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人類迫于生計,圍湖造田、開荒毀林、破壞植被、濫挖亂采等。人類在獲取利益與生存的同時,諸多活動均超出生態系統的承載力、輸出能力和支付能力;工業化壓力,我國工業化的起步時間遲,起點較低,卻面對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任務,以高資本的投入為基礎,勉強支撐著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以環境、資源消耗高的代價來換取社會經濟的繁榮,這樣失之遠謀。目前只重視經濟,忽視生態的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受到短期性經濟的干擾非常嚴重;市場壓力,我國的市場經濟正在轉型。市場經濟就會產生諸多外部正的或者負的經濟效應,環境污染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大自然是人類的公共財產,它提供(例如大氣、水等)的,對人類都是有好處的,如果想要更多的人享受到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就不應該破壞它。但如果沒有人類的公共財產,不僅人們的利益會有損失,其他生物也將受到嚴重傷害。如今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依照我國的情況來看,市場或者個人都不會提供相關的服務和治理的費用,只有政府提供相關的服務和治理的費用。在面對市場經濟壓力的同時,政府要積極地防治環境污染、治理好國土資源。為了能及時改變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我們應當立刻采取行動,否則生態赤字的日益擴大將會使我們目前所獲得的成績大打折扣。

2.城市規化應對生態環境問題

2.1重視城市規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城市是一個地域的經濟與活動中心,在影響生態環境的變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可以促進提高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的進步和城市體系與功能的完善,并改變人們的觀念、思維及交往和生活方式。但隨著工業不斷地發展,城市規模的持續擴張,及人口數量、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遞增都嚴重地影響到了給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人們的生活質量。

2.2重視可持續發展觀

目前,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已有100種,無論從何解釋可持續發展觀的定義,但其真正的內涵都是在不斷地強調人類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并保護好自然環境,為我們的后代留下較好的資源、環境條件,讓人類社會更加和諧地發展。以可持續發展觀為基礎,進行生態環境研究。城市可持續性有環境、社會、經濟3個方面,而環境是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應充分重視城市可持續性的研究。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建議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時間尺度、空間尺度等方面,加強有關生態環境的研究。

2.3重視城市產業的轉型

構建生態循環的經濟系統、推行科學的清潔生產。本世紀80年代初,西方國家提出了清潔生產的概念,并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在工商界逐步得到實施。循環經濟的微觀基礎是清潔生產,而清潔生產的最終目標是循環經濟。從當今的社會生產來看,清潔生產說的就是高產出、低污染、低消耗。我們要重視由生產本位經濟模式向職能經濟模式的轉變,交換價值是前者的中心概念,而使用價值是后者的中心概念。[2]

3.小結

目前,我國面臨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解問題的特點、表現及性質,研究城市規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作用,要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控制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就需要多行業、多部門、多學科的通力合作。我們還應充分地認識到城市規劃只是應對環境問題的一個部分,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應該從實踐和理論這兩方面進行系統科學地考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午夜神器|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内地级a艳片高清免费播放| 性欧美巨大乳|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 男女肉粗暴进来动态图| 白又丰满大屁股bbbbb| 被教官按在寝室狂到腿软视频|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dj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 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和邻居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