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7 16:42: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論文

篇(1)

論文摘要:學校是學生求知的場所,肩負著傳播文明的神圣使命,需要良好的環境和穩定的秩序。校園中的學生無時無刻不與現實社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同時,難免面對各種意外事故。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每年導致9萬人死亡,75萬人傷殘。更令人驚心的是,我國中小學在校生意外傷害的發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遞增。觸目驚心的校園安全傷害數字,敲響了校園安全的警鐘。加強校園安全教育,建立一套科學的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的大中小學約有兩億多名在校學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社會群體。社會是大環境,學校是小社會,是社會大環境的子系統,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小社會的安全與否勢必會影響大環境的和諧程度。

一、我國校園安全教育現狀

近年來,我國很多學校通過加強安全保衛措施,制定安全制度,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環境日”、“形勢報告會”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學生安全保護、防范意識,校園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經常發生的校園安全事故告訴我們,我國校園安全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

1.學校重視不夠,安全措施乏力?,F在,多數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把升學率看做是提高學校聲譽的重要手段,忽視校園安全教育。同時,學校校舍及教學設施陳舊、老化,未及時修復或拆除,或在技術上、設計上存在失誤、缺陷,設施設置不當或使用了不合格產品,極易形成安全隱患,對學生的安全構成威脅,甚至為事故的發生提供客觀條件。

2.安全教育內容較少,方法單一?,F在校園安全教育的內容,大部分停留在傳統意義安全上。學校在進行安全教育時,方法過于單一,形式簡單,一般都是采取形勢報告、班會等形式,容易使學生產生排斥和麻痹心理,教育效果低下。有的教師教育方法不當,簡單粗暴,侮辱、歧視學生,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都可能導致發生安全事故。

3.學校安全法律法規不健全,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亟待優化。這是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法規不健全,責任劃分不明確,責任追究不嚴厲,使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學校模糊甚至淡化了對學校安全工作的認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各環節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從而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

4.制度不嚴,管理不善,安全保護措施不力。目前,安全教育似乎只跟學校安全事故、教訓相關聯,只有當學校發生安全事件,或者社會上出現危害學生安全事件時,安全教育才能得到學校的關注,學校相關部門就會在這一特定的時期內去抓一抓,管一管,只是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表面文章,缺乏制度和理論支持,沒有形成專門的安全教育制度,缺乏長效機制,更缺乏一套科學的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

二、建立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立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是校園安全形勢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校園安全愈來愈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教育部門把學校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采取各種措施,落實責任制,嚴格管理,對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起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主、客觀原因,中小學校的安全形勢仍令人擔憂,校園安全事故仍然頻繁發生。

2.建立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學生時代是人生發展的高峰期,如果從生理、智能、情感和社會需要四個方面來衡定人一生的發展,就會發現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最佳時期。如果校園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甚至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心理陰影,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3.建立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維護社會穩定的保障。校園是社會的子系統,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石。安全穩定工作關系到學校的全盤工作,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

三、建立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科學性是制訂防范指標體系的最基本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指標體系的設計既要能揭示校園安全事故的本質特征,又要反映出校園安全的內在要求。只有堅持科學性原則,獲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觀性,防范效果才能達到。

2.發展性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校園安全事故的類型也在發生改變,很多以前難以預見的安全事故在悄然發生。因此,制定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時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看到事故之間的聯系和趨勢,做到預見在先、防范在前。

3.全面性原則。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各指標之間要相互聯系、相互配合,形成有機的整體。選取時應從防范對象的各個方面著眼,既突出重點,重點指標具有代表性,又兼顧全面,既要考慮事故的預防,也要考慮事故的處理。

4.可行性原則。校園安全事故涉及到校園各方面,具有范圍廣、內容多等特點。在防范指標體系設計時,應考慮資料采集的難易程度和重要性兩個方面,建立的防范指標體系應能方便數據資料的收集,盡量做到指標體系具有較強的可行性,這樣防范指標體系才能比較容易為各個學校所接受。

四、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的內涵

1.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構成。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很多,根據科學性、發展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則,指標體系可以建立預防階段、發生階段、結束階段3個一級指標,組織機構等9個二級指標,安全制度等20個三級指標。

2.指標體系的內涵解讀

⑴預防階段。預防階段主要包含4項二級指標:組織機構、事故監測、事故預防和周邊環境和7個三級指標。

組織機構是加強校園安全的前提。校園安全的建設首先,要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校園安全領導機構全面負責學校的安全工作,研究制定學校安全防范措施,檢查安全崗位責任落實情況。其次,是負責校園安全的專、兼職管理人員,應有相應的資格,要有一批熱愛校園工作、有奉獻精神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始終參與到校園安全建設中來。同時,還必須有健全的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學校安全建設工作的各個環節均有章可循。

事故監測是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的基礎。學校應成立一個隸屬于學校安全領導機構的工作小組即事故數據統計分析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由學校醫療衛生部門、學生工作部門、后勤服務部門、保衛部門等部門組成,負責長期、連續、系統地收集疾病、健康狀態、傷害事故及相關因素的資料。數據收集得內容應全面、系統,并對數據進行分析,數據分析的結果提交至學校安全管理機構以便進行評估,為學校安全管理機構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提供依據。

事故預防主要針對各種類型的校園安全事故建立事故預防系統,根據校園安全事故一般分類法,主要分為擠踏傷害事故預防、交通安全事故預防、中毒安全事故預防、活動安全事故預防等。事故預防要求對每類校園安全事故都建立詳細的安全標準,建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要進行演習。

周邊環境主要包括校園治安情況、校園人員流動情況、周邊經營狀況等進行掌控,排除可能存在的校園安全事故隱患。

⑵發生階段。發生階段主要包括應急保障、協調控制、應急救援等3個二級指標和6個三級指標。

應急保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有信息保障,學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實校園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傳遞、報送、處理等各環節運行機制,保持信息傳輸設施和通訊設備完好,保持通迅方便快捷,確保信息報送渠道的安全暢通。要有處理安全事故的物資保障,特殊應急物資應由專人保管,保證物資、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資存放合理,保持通道暢通,物資運輸便利、安全。同時組建校園安全事故應急預備隊,一旦啟動預案,立即投入使用。

協調控制是指校園安全領導機構接到報案后,應立即派人到現場指揮協調,對現場局面進行控制,根據事態的發展適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

應急救援是處理校園安全事故的關鍵。它要求學校必須具備處理各種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學要要建立專門的應急機構,建立各種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演練。

⑶結束階段。校園安全事故發生以后,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有利于學??偨Y經驗,吸取教訓,杜絕今后安全事故的發生。信息交流首先應該保證信息暢通,信息要能及時反饋到校園安全領導機構,信息全面、客觀、準確、及時。

學校應定期進行自我檢查與外部審查。首先,學校安全管理機構應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對校園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尤其是各項計劃措施的落實情況。同時,學校安全管理機構應根據檢查組的檢查結果,傷害數據統計工作小組上報的數據分析結果,以及外界情況的變化,如:事故源的變化、技術發展情況、學校安全目標與指標的要求、家長和師生的希望與建議、對持續改進的承諾等。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對校園安全建設項目及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進而對學校安全整體目標進行評審,以便確定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和目標,及時制定新的計劃與實施方案并予以實施,從而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當然,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也還不盡完善,需要學校各部門高度重視起來,提高對學生安全事故的預見能力,把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斷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應對校園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從而減少和杜絕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齊連義:《校園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探析》,《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9。

[2]鄭大瑋:《校園安全減災教育不容忽視》,《城市與減災》,2003.6。

篇(2)

關鍵詞:比較政治學;大國崛起;對外戰略;和平崛起;馬歇爾計劃

比較政治學是需要以問題為導向的政治學學科分支之一,從其學科化的歷程來看,其發展與興盛得益于國家地位的提升以及國家“外向化”程度的增長,受現實政治需求的影響較大。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直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國內的政治經濟發展,國家戰略的外向性并不明顯。但現階段,中國崛起成了不可否認地事實,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從全球比較的視野來審視自己的國家。伴隨著這一需要的同時,比較政治學也將開創學科發展的新時代,從而為中國對外戰略的實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一、比較政治學的現實意義

比較,是一個古老的概念,源于簡單的觀察,是人類意識形態生活中最早的形態之一,之后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不斷發展,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再到奴隸制社會之后封建社會,到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并存的現狀,當人類開始用比較的方法認識社會組織形式的時候,就產生了比較政治學這門學科。

比較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意識形態研究學科,有三點核心的要素作和其他學科的區分概念,第一,顧名思義,比較的研究方法必須始終貫穿每一項研究工作,在進行研究工作的時候,使用比較方法進行時,必須在理論上有合理科學的理論依據,以使得該項研究有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所以比較方法是一種可以包容其他學科原理和理論的研究方法,可以依據現代社會所新發現的任何具有科學性的理論概念和事實。作為比較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必須是具有實際意義的獨立的政治實體,現今社會形勢下的比較政治學可以概括為“對民族國家的比較”。只有跨國的政治比較才屬于比較政治學,這是其學科邊界。在這一理論意義下我們可以理解為研究對象是民族國家,但是這并不是說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是以上述對象為唯一。在研究的事實上,所有的在同一個民族國家框架和情境下的每一個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都可以成為研究對象。第三,作為一門以比較方法貫穿始終的研究學科,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這是一門經驗科學,每一項研究都不能在推斷中尋找理論依據而是必須以已經發生的事實為依據,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才是唯一的可取之道,通過對已經發生的事實的描述和研究來陳述比較政治現象,是本門學科的第三個要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比較政治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再到豐富發展的過程。日益提升的國家地位,對外戰略的提出,為中國比較政治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動力: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議題。

二、中美崛起對外戰略比較

大國崛起的概念是二戰以后興起的研究現象,通過對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發展興衰史進行總結研究,意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進行總結。改革開放以后,伴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上升,西方社會開始流傳“中國”的聲調,在此情況下,我國國內研究學者開始把目光投向大國崛起的研究領域。大國崛起一般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等九個資本主義大國興衰的歷史過程。

美國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從殖民地迅速崛起,并在后崛起階段持續走強??v觀美國崛起歷史,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使其占據了有利地緣政治條件,除了這一主要原因之外,在制定國家對外發展戰略方面,美國審時度勢,也做出了正確的決策。比如,建國初期,處理與霸主英國的關系,冷戰后對蘇聯的遏制、對歐州的援助關系。中國崛起的歷史情況遠比美國的復雜。但比較幸運的是,中國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崛起環境,除了獲益于冷戰結束之后總體向好的國際和區域安全與經濟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要歸結于對外政策的轉變(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對周邊和西方國家的威脅降低,也使中國對它們更具經濟吸引力。

中美在崛起的過程中都需要處理與霸權國、與其他大國和與周邊國家這三個方面的錯綜復雜的關系,也都有與之相應的對外戰略的提出。本文通過對“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提出背景、目的、方式分析比較后發現,兩者有著本質差異。

(一)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復興方案”。通過捐贈、貸款、有條件補貼等形式對二戰后的歐洲進行直接的經濟、物資援助,但和西歐相關接受援助的國家簽訂美援的相關協定,這些條件對美國當時國內大量的過剩產能提供了出路,由于,美國在二戰中大量的軍事工業產品可以隨時轉成民用工業和產品,面對西歐二戰后的一片殘破,這些產能對西歐來說正是他們缺少的,雙方一拍即合,這一計劃既能為西歐在戰后的重建提供急需的物資和財政支持,又能讓美國在戰后的經濟發展中后勁更足,在此基礎上,西歐避免了向東歐和俄國那樣的社會主義革命的發展和發生,保護了西歐的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定,維護了美國的霸權地位。

(二)一帶一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因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稱之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基于國際戰略的考慮,中國一再反對在兩者之間劃等號――馬歇爾計劃的成功實施,確立了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而中國當前面臨的政治經濟環境不同于二戰結束以后,中國是當前國際經濟和政治秩序的參與者而不是挑戰者。

(三)兩者的比較

“一帶一路”略與馬歇爾計劃之間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這種相似性主要體現在經濟層面,在政治及其他層面,兩者是不同的。

1、經濟層面的相似性

都是在全球經濟低迷和國內產業結構急需調整中提出的戰略構思,主要體現在海外存在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本國擁有充足的資金、過剩的商品和閑置的生產能力,積極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等方面。

(1)大規模的國際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增長。在二戰中,歐洲國家的基礎設施遭到大規模的破壞,但是自身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外來資金的援助。當前的亞洲,中亞、西亞和南亞等國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廣大亞洲發展中國家迫切的需要改善本國落后的基礎設施現狀。

(2)本國擁有充足的資金、過剩的商品和閑置的生產能力

南北戰爭結束后,美國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大障礙被清除,第二次工業革命隨后大規模開展,以制造業為首的美國經濟全面工業化開啟,十九世紀末,美國一舉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由于美國遠隔重洋,雖然以主要參戰國的性質進行了兩次世界大戰,但是戰火沒有燒到美國本土,美國本土工業因此大發戰爭橫財,隨著兩次戰爭后德國、英國、法國的徹底衰落,美國成為全球資本主義世界全面的霸主,戰爭結束后,沒有了巨大的消耗來源,巨大的工業產能使得美國本土市場急劇飽和,美國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市場來化解國內的過剩工業產能。

目前,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盡管中國國內市場巨大,但是中國地方政府高企的債務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持續的工業產能,無法完全被消耗,制造業產能擴展過速,國內過剩的產能難以被化解。

(3)積極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

美國在實行馬歇爾計劃時首次正式提出“歐洲一體化”的觀念,為歐洲的復興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帶一路”特別強調沿線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標準、技術的對接,逐步建立起歐亞非互聯互通的網絡。

2、兩者的不同性

(1)運行機制強調平等互利

馬歇爾計劃將歐洲整體納入其主導的自由經濟政策秩序之下,維護了美國的經濟霸權,確立了美元的霸權地位。作為一項政治和安全戰略,出臺的背景是美蘇圍繞戰后歐洲形成的政治真空進行爭奪,所以制定之初就將蘇聯排除在外,具有明顯的謀求勢力范圍的特征。

相較之下,當今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一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與其他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各國只有共同發展,才能實現長遠發展?;诖耍耙粠б宦贰睉鹇允紫葟娬{弘揚古絲綢之路和平友好、開放包容的精神,任何有合作意愿的沿線國家都可以參與,是一項完全開放的合作倡議。

(2)合作內容更加豐富

中國政府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認為應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方式,其實已經基本指明了“一帶一路”戰略的合作內容。

(3)開創經濟合作新模式

“一帶一路”區域內的國家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比較落后,如何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實現區域經濟合作,作為南南合作的偉大構想,既是對理論界的挑戰,也對實際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馬歇爾計劃只是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是在美國的主導下支持歐洲經濟恢復。

三、馬歇爾計劃對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啟示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在很多方面與“馬歇爾計劃”存在差異,但兩者都是在產能過剩背景下促進出口增長和就業增加,在借鑒“馬歇爾計劃”成功的經驗的同時,也要根據當前的國際國內實踐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重視國家層面的整體規劃,成立國際層面的協調機構

客觀準確定位自己,審慎地處理好與世界霸主美國的關系。受各種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一帶一路”戰略面臨重重困難。而目前的中國只是具備了資金和產業實力,軍事和政治影響力還比較低。因此,如此大規模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在國內,需要成立強有力的機構。在國際上需要成立一個跨國家的區域性協調機構,處理諸如國際鐵路、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事宜,以及其他需要協調的事項。

(二)國內率先完成產業升級,構建“利益共同體”

從國際分工看,中國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業為主,與“一帶一路”區域的很多國家大多是直接競爭關系。中國想要順利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使其他國家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受益,必須進行產業升級,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對外直接投資順利的保證。

(三)構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組合,政府和市場齊頭并進

目前,“一帶一路”戰略主要由政府積極推動,但是,再好的規劃也需要企業的配合,市場才是戰略實施的主體。在馬歇爾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在政府推動之下,大量的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參與其中,使大量的過剩產能和美元流向西歐國家。當前,中國企業在把握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關系、輸出中國的文化和理念、加強與所在國民眾的溝通等方面,可以肩負較大的責任。另外,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提高自身決策能力的同時,也需要處理好與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關系,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實踐探索逐步解決。

(四)促進金融服務業的支持,加大人民幣國際化的力度

當美國將自己包裝成一個捐助者的形象,以一種近乎饋贈的方式,使大量的美元注入歐洲的同時,馬歇爾計劃大大促進了美國對西歐的商品和資本輸出,更為用經濟手段控制歐洲打下了基礎,因而顯示了“美元換盟友”的效果。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基礎設施建設將是重中之重,而基礎設施建設最關鍵的是資金問題。當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領域、投資領域以及儲備貨幣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都非常小,還需要在貿易等方面加大人民幣國際化的力度。

四、結論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直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國內的政治經濟發展,國家戰略的外向性并不明顯。這一背景下的中國比較政治學成為我國的政治學學科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比較政治學對于他國政治的研究不是為了推廣自己的制度,而是為本國的建設提供經驗和借鑒。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西方國家曲解和誤讀中國,而且中國的現實國情,為中國比較政治學的發展也創造了條件。

國家地位日益提升的基礎上,對外戰略的提出也為中國比較政治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動力:它不僅為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而且也為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議題。

本文以“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為例,通過比較政治視角對其加以客觀剖析,兩者在解決資本過剩和產能過剩上有共同點,但之間有著本質差異。中國應該在借鑒馬歇爾計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根據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制訂有效的策略:重視國家層面的整體規劃,成立國際層面的協調機構;國內率先完成產業升級,構建“利益共同體”;構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組合,政府和市場齊頭并進;促進金融服務業的支持,加大人民幣國際化的力度。(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

參考文獻:

[1] 尼考勞斯?扎哈里亞迪斯,《比較政治學:理論、案例與方法》,寧騷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1。

[2] 郝詩楠,《“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新機遇與新議題》,探索,2015.5。

[3] 林躍勤,美國大國崛起及其對金磚四國的啟示,湖南商學院學報(雙月刊),2010.10。

[4] 史長虹,《美國崛起留給我們的歷史啟示》,科技信息。

[5] Odd Arne Westad,Restless Empire: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London:The BodleyHead,2012)。

[6] 巴里?布贊邁克爾?考克斯,《中美兩國“和平崛起”之比較》,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2014.03。

[7] 李昀,《美英史學界關于馬歇爾計劃的研究》,世界歷史,2010 年第4期。

[8] 孟琪,《馬歇爾計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比較與借鑒》,閱江學刊,2015.8。

[9] 李莉,《馬歇爾計劃與早期歐洲一體化進程》,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10] 王義桅,《論“一帶一路”的歷史超越與傳承》,學術前沿,2015.05上。

[11] 王義桅,《一帶一路:機遇與風險》,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序論。

[12] 張潔,《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1。

[13] 金玲,《“一帶一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國際問題研究,2015年第1期。

[14] 何維達、辛宇非,《“馬歇爾計劃”的成功經驗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啟示》,學術論壇,2015.8。

[15] 崔斌,《美國崛起過程中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策略》,2009.9。

[16] 孟祺,《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演變――基于貿易附加值的視角》[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4.6。

[17] 歐陽瀟瀟,《美國:從美元到世界――淺析“馬歇爾計劃”》,中國商界,2008.8。

[18] 潘維,《比較政治學及中國視角》.國際政治研究,2013(1)。

[19] 李輝、熊易寒、唐世平,《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3.第165期。

篇(3)

論文關鍵詞:研究,高層,滅火

城市的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和大勢所趨,火災已成為此類“摩天大樓”致命的“殺手”,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現實難題。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層建筑鱗次櫛比,呈現出數量越來越多,高度越來越高,結構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越多樣的趨勢,使得城市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

近年,一些城市發生的高層、超高層建筑火災案例反映現實狀況不容樂觀:年發生數量多,經濟損失重,人員傷亡大,社會影響深等。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例如,2008年1月2日,新疆德匯國際廣場批發市場發生的火災,過火面積達65000多平方米,價值數億元的商品眼睜睜地化為烏有,大火持續15個小時,3名消防員英勇獻身;

2009年2月9日,北京中央電視臺新址附屬文化中心30層高159米的在建大樓發生火災;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區膠州路728號一幢28層的高層公寓發生火災,造成58人遇難,56人失蹤的慘劇。

大量的案例表明,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往往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人員傷亡和社會影響,甚至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筆者通過實際調研分析,探索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制定科學合理的火災撲救措施,對于避免火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1、現代高層建筑火災的新特點

1.1、火勢迅猛,煙火蔓延途徑多,易形成立體火災。有些高層建筑周圍有裙房,而按規定主體建筑至少留有1/4邊不設裙房。建筑形式多樣化,有四方形、塔形、階梯型、凹形、人形等,結構體系有框架、筒體等;豎井、管道多,如樓梯間、電梯間、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等,特別設有共享空間的高層建筑,煙、火蔓延途徑多,形成立體火災、“跳躍”式燃燒和煙囪效應。試驗證明,煙氣豎向擴散速度為3—4米/秒,100米的高層建筑在25--35米/秒左右,因此,火災發生后,煙氣即順垂直通道從底層擴散到頂層。

1.2、人員疏散困難,傷亡嚴重。高層民用建筑容納人數多在千人以上,因此,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將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區,而且在慌亂中,心理壓力大難免會發生擠傷、摔死等慘劇。美國消防組織曾做過一次模擬測試,點燃一只廢紙簍,發現僅2分鐘煙探器報警,約3分鐘后起火,房間達到使人致死溫度,同時樓內充滿有毒氣體,約4分鐘樓內過道被煙火封堵而徹底無法通行。

測試結果表明:樓房內一旦起火,4分鐘后逃離現場的可能性很小,加上由于濃煙烈火急需升騰,嚴重影響人們的視線,使人看不清逃離的方向而陷入困境。救援人員多在4分鐘后才到達現場,受難者由于當時的心情十分焦急,往往會作出不理智的舉動。

1.3、火災撲救難度大。由于我國技術條件的限制,救援裝備滯后;登高車輛少,高度有限;大功率供水能力有限;消防員自身防護裝備有限;高層建筑周邊情況復雜,舉高車架設受條件限制不能展開;玻璃幕墻受高溫火焰的作用,易形成“玻璃雨”,造成人員傷亡;如果燃燒時間過長,鋼混和鋼結構建筑均會有可能出現建筑物整體或局部的倒塌現象;部分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不完善等都會影響火災撲救,都導致了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度的增加。

1.4、裝修材料多且防火性能差。高層建筑的裝修面積大,使用的裝修材料生產廠家多,質量參差不齊,材料的防火性能魚龍混雜。高層建筑的柱子、頂梁、墻面、吊頂裝修材料用量極大,尤其是墻面、豪華吊頂面積大,夾板和夾層裝修用材較多,如果選擇材料耐火性能低下,遇火源極易引起火災。另外,防火性能較好的材料通常價格較為昂貴,為節約費用,或缺乏消防安全意識,裝修單位往往會私自使用一些未經阻燃處理的木條、墻毯等廉價的不防火、不阻燃的裝修材料。由于室內大量可燃物的存在,降低了房屋的耐火等級,為高層建筑埋下火災隱患。即使使用了合格的裝修材料,但由于大多數裝修材料是可燃的,當高層建筑使用中發生火災后,裝修材料自身會增加室內火災荷載,延長燃燒時間,燃燒溫度升高速度較快,將會導致建筑物內的承重構件垮塌,而增大火災損失。例如2008年10月9日,哈爾濱市正在建設的28層高層建筑物“經緯360度”發生的火災就是因電焊工違章電焊,引燃天棚上的裝修材料導致火災。

1.5、滅火用水量大,供水難度大。用于滅火、冷卻和控制蔓延擴大的消防用水量市相當大的,除依靠建筑物本身的供水能力外,還要由消防隊千方百計往高樓接力供水。目前,我國的登高消防車多為22米,消防云梯一般為30—48米,普通消防車向室內消防系統輸水的供水高度約50米。因此,發生火災的建筑的高層部分無法依靠室外消防設施協助救火,50米以上部位已超出室外消防設施的供水能力,只能完全依靠“自救”滅火。另外,高層建筑樓層高,水帶鋪設越高,水壓越大,水帶容易爆裂。受消防車功率限制,供水高度有限。

2、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2.1火勢和煙霧擴散渠道多、速度快。

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通風管井、電纜井、排氣道及其他立體豎井,數量多且分布廣。而且,高層建筑多采用易燃建材裝修,燃燒時發煙量大。據消防科研部門測試證明:在火災燃燒的猛烈階段,延期在水平方向上的擴散速度為0.5-0.8米/秒;煙氣沿樓梯間等豎向的垂直擴散速度為3-4米/秒。500°C以上的熱煙所到之處,既為使可燃物起火而蔓延。按照估算,一幢高度為100米的建筑,若無阻擋,只需30秒左右的時間,煙氣就可由底層順豎井蔓延擴散至頂層。同時,高層建筑頂部一般無遮無擋,高空的強勁風力進一步加速了火勢的蔓延和擴散。據測定:在10米高處的風速為5米/秒。而在60米高處的風速為12.3米/秒,在90米高處的風速為15米/秒。由于建筑物高處的風力作用,使著火物所需的氧氣供應充分,火場熱對流加快,加之樓內外的溫度增大,“煙囪效應”也隨之增強,燃燒愈來愈猛烈,火勢蔓延更為加快。

2.2滅火裝備施救高度有限,難以撲滅高層建筑火災。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一般采用內外結合的方式滅火,即消防云梯車戶外射水和救援人員室水相結合。但消防云梯車也不是萬能的,目前,全球消防體系能夠提供的最高云梯約130米,而國內最高的云梯只能舉高101米,實際使用中,通常消防云梯車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在這個基礎上,高壓水槍還能噴射出10米左右的水柱。但目前全球高層建筑最高已達到101層、492米,遠遠高出云梯車的滅火能力范圍。如果著火的摩天大樓超過云梯滅火高度,則無法從室外進行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除非讓消防員冒險進入火點,人工啟動大樓內部的消防栓,或動用直升機,否則只能依靠樓內自救。

2.3高層建筑火場供水效率不高。消防部隊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主要應利用建筑內消火栓滅火或通過水泵接合器給消火栓供水滅火。但從實戰情況看,固定消防設施利用率偏低。另外,消防泵壓力不足、水帶承壓不夠、鋪設方式不合理等情況,都可能造成高層供水壓力不足或供水失敗。

3、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措施

3.1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遵守的基本原則

3.1.1、集中優勢兵力,加強第一出動的原則。因為在高層建筑內人員密集,發生火災時蔓延速度快,撲救困難,人員易造成大量傷亡,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集結足夠兵力,快速抵達,才能確保及時營救出被困人員。同時控制住火勢,抓住滅火救援的的主動權。

3.1.2、堅持“救人第一,救滅結合”的戰術原則。正確處理救人與其他滅火救援行動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救人與滅火應同步部署實施。針對高層建筑內人員集中、發生火災后煙霧大、毒氣多、人員容易恐慌、疏散困難、搶救人命任務重的特點,消防隊到場后,首先要消滅人員被困地點及疏散通道的火勢,驅散煙霧,打開疏散通道,迅速救出被困人員。同時派出搜索分隊,深入著火層及著火層以上樓層逐層搜尋、引導或搶救疏散被困人員。在力量允許的情況下,同時還要及時深入著火層以下各層,搜尋受火勢威脅的人員,進行引導疏散。

3.1.3、“以固為主,固移結合”的撲救原則。針對高層建筑內部情況復雜、火災發展蔓延速度快、外部撲救困難的特點,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迅速關閉空調通風系統,將室內消火栓處的水槍、水帶與消火栓連接,開啟消火栓滅火。同時利用室內消防電梯、儲水系統快速投入救援工作。當室內固定消防設施不能完全撲滅火災時,就要快速組織外部移動式消防裝備進行火場供水,確保火場上不間斷用水的需要,實現救援行動中固移消防設施的有機結合。在借助消防電梯登高時,必須要在低于起火樓層二層以上的地方下電梯,然后利用通道到達起火樓層救援被困人員,尋找著火源,并利用建筑消防設施進行滅火。

3.2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戰術措施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基本戰法:一般可采取內攻外堵、上截下防、阻止蔓延、分層消滅的戰術措施。作戰部署應以內攻為主,把主要力量部署在起火樓層,實施近戰,直接撲滅火災。高層民用建筑的耐火性能比較好,且內部設計安裝有固定的消防給水系統和其他消防設施,因此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方法和普通建筑火災的撲救方法有所不同,指揮員在組織指揮撲救時,應確立救人優先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內攻為主和充分發揮固定消防設施作用的原則。

3.2.1、利用內部固定消防設施,及時處置初期火災。高層建筑起火后,如果在初期火災時間內不能及時撲滅,火勢就會沿樓層外部、樓內通風管道、豎井、樓梯、電梯井等迅速向上下蔓延,形成立體燃燒。因此,利用本單位的消防組織和職工,及時撲救初期火災,有秩序地疏散人群,將火災撲滅在萌芽狀態十分重要。

3.2.2、適應立體作戰需要,部署消防力量。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力量的編成,應按照高層建筑的功能、體量、火災特點,火災事故的等級和規模,現有滅火力量和作戰能力,在火災撲救中所承擔的任務來進行,平時加強協同配合演練,戰時實施分級力量調派,重點加強第一出動力量,強化第一時間段的救人和滅火行動。

按照高層建筑火災級別制定以下力量編成,供參考:

編成一:對于50m以下高層建筑火災,出動5-9輛消防車,其中,舉高消防車1-2輛,水罐消防車3-5輛(含泡沫車),搶險救援車1輛,照明車、后援車和指揮車根據需要調集。

以及配套的警戒、偵察、供水、破拆、救生、排煙、通信等器材。

編成二:對于50m~100m高層建筑火災,出動10-30輛消防車,其中,舉高消防車3-8輛,水罐消防車6-20輛(含泡沫車),通信指揮車1輛,搶險救援車、照明車、后援車和根據需要調集。以及配套的警戒、偵察、供水(氣)、破拆、救生、排煙、通信等器材。

編成三:對于100m~200m高層建筑火災,出動20-50輛消防車,其中,舉高消防車5-10輛,水罐消防車20-30輛(含泡沫車),搶險救援車2-3輛,通信指揮車1輛,泡沫消防車、照明車、后援車根據需要調集。以及配套的警戒、偵察、供水(氣)、破拆、救生、排煙、通信等器材和保障物資。

編成四:對于200m以上高層建筑火災,出動50輛以上消防車,其中,舉高消防車10輛以上,水罐消防車30輛以上(含泡沫車),搶險救援車3輛以上,后援消防車3輛以上,通信指揮車1-2輛,照明消防車根據需要調集。以及配套的警戒、偵察、供水(氣)、破拆、救生、排煙、通信等器材和保障物資。有條件的可以調集消防直升機。

3.2.3、搞好火場偵察。高層建筑的火場偵察,是撲救火災的重要環節,火情偵察準確,能為指揮員的科學指揮提供依據。因此,公安消防部隊到達現場后首先要利用大樓消防控制中心的各種消防設備顯示系統和閉路監視系統,向現場職工、單位負責人了解相關情況,還要組織偵察小組,攜帶好照明工具、氧氣呼吸器、安全繩等,必要時用水槍掩護前進,深入重點區域偵察,迅速查明高層建筑的起火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和數量,火勢蔓延方向,起火樓層及其上、下有關各層受火勢威脅的程度,通行道路、救人任務和方法等情況,以確保安全?;鹎閭刹煲灤┱麄€滅火戰斗的始終,根據偵察來的信息,隨時掌握火勢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搶救措施。

3.2.4、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疏散和搶救人員。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要有效地組織疏散群眾和救出被困人員,是一項十分難巨的任務,因此應組織精干的搶救力量,攜帶救護和破拆工具,深入起火樓層,仔細搜索被困人員。執行救人任務,不能少于2人,事先要約定聯絡信號,互相照應,應攜帶救生器材,以備救人自救,進入有煙火的區域,要配戴空氣呼吸器等防護器材。

3.2.5、保持不間斷火場供水,滿足火場用水量。高層建筑發生火災,能否及時而不間斷的將水輸送到滅火陣地,滿足火場所需的水量和水壓,是戰斗成敗的關鍵。尤其是基建工地發生火災后,火勢蔓延迅速,且周圍消防水源缺乏,施工工地上固定供水系統未建成或不完善,當供水高度超過單車供水高度時,采取沿樓層鋪設水帶或在樓梯間垂直鋪設水帶的供水方法,較難保證不間斷供水,此時,應采取多車藕合供水或消防車與手抬機動泵串聯供水的方式。若缺少耐高壓水帶,則宜采取最后一種方式,以確保安全使用。

4結論

4.1、科學合理的分析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對指戰員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提供了依據;

4.2、高層建筑功能、結構和內外部環境的復雜程度,固定消防設施實際能發揮的作用,相對落后的消防車輛裝備成為制約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幾個主要方面。

4.3、堅持“以固為主,移固結合”的火災撲救原則,加強消防部隊應對高層建筑火災的預先謀劃,合理編配高層建筑火災的力量編程,是解決高層建筑火災的幾個著手點。

參考文獻

1 滅火戰術/公安政治部編.—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9。

2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2006 年修訂版。

3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

4 陳寒根.略述高層建筑火災中的直接供水技術.新安全東方消防.1996年09期。

5 伍和員.略述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戰術措施.中國警察網—電子版—消防周刊03版.200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女人喷潮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高清理伦片a| 国模肉肉超大尺度啪啪|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 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 欧洲美女熟乱av|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暗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嫰阝| 色先锋玖玖av资源部|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丰满大乳乳液| 掀开奶罩边吃边摸下娇喘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国产无人区码卡二卡三卡| 成人午夜特黄aaaaa片男男|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性欧美暴力猛交69hd|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少妇系列之白嫩人妻|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caoporm超免费公开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