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7 10:21: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文化與營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文化營銷;觀念創新;知識營銷;關系營銷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08)45-0014-02
隨著21世紀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來臨,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特別是在我們國家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時期,企業的文化與營銷的結合對產品銷售有重要的影響。為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買方市場的形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買方市場特征日漸明顯,但是在消費質量、消費層次和消費水平以及產品多樣化和服務方面,還沒有達到完全買方市場的層次。
(2)加入WTO后的激烈競爭。我國加入WTO后,進一步開放了國內市場并且降低了關稅,這導致了更多的國外企業和國外產品進入了我國市場,從而使得國際競爭國內 化。
(3)知識經濟的挑戰。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競爭力大小取決于其創新力的強弱。企業創新力包括多個方面,營銷創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業只有大力開展營銷創新、營銷多元化、營銷文化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
2企業營銷存在的問題
(1)企業現代營銷觀念淡薄。受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一些國有企業對買方市場仍然奉行傳統的營銷觀念,缺乏創新意識,對市場環境的新變化缺乏敏銳的洞察力。
(2)品牌管理落后。不少企業品牌意識比較淡薄,品牌營銷缺乏經驗,品牌命名設計的雷同現象嚴重。
(3)產品創新不足。傳統的產品開發方式在知識化、信息化的環境下暴露出來的弊端十分突出。企業只有通過產品創新才能應對來自市場的各種挑戰,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
(4)營銷創新的方法滯后。我國企業的營銷方法仍然陳舊,營銷方法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大影響了企業的自身發展。
3加強企業文化與營銷策略的結合
3.1創新觀念,提高文化品位
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營銷觀念的不斷解放和創新,只有觀念更新,才有可能促進企業在市場上的領先。
(1)親情營銷,重塑營銷理念。20世紀的市場營銷觀念強調的核心是顧客至高無上,把顧客當“上帝”。而親情營銷理念強調把顧客當“朋友”或“親人”而不是“上帝”,通過建立一種新型的親情(魚水)關系,把企業與顧客之間的距離最大限度地縮短。
(2)全球營銷,擴大營銷范圍。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式下,各國企業和產品紛紛走出國門,在世界范圍內尋求發展機會,許多產品都已成為全球產品,許多支柱產業也已成為國際支柱產業。
(3)知識營銷,提高營銷技巧。知識營銷是營銷理念的深化與知識經濟發展二者相碰撞的結果。首先,知識營銷是營銷理念從占領到培育和締造市場的必然產物。它將市場看作為動態的和上升的。
3.2拓寬市場,增加目標聚集
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教授在其《競爭戰略》一書中指出,企業的市場競爭戰略有三種:總成本領先、差異化和目標聚集。筆者認為,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尤其要倍加關注的是后兩種競爭策略。著眼于21世紀,企業應高度注重拓展下列市場:
(1)高科技市場,趨勢強勁。高科技市場是發展前景極為廣闊的市場,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潛量,且涉及許多個行業,大有拓展價值。
(2)農村市場,空間巨大。我國約有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總數達9億之多,由于城鄉之間的差別,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大約相差10年,因而農村市場大有發展潛 力。
(3)旅游市場,前景良好。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將選擇外出旅游,進而增加旅游消費,旅游產品將成為21世紀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4)文化市場,促動發展。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同時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度,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充分重視發展文化產業和拓展文化市場,把它作為發展市場經濟的“助燃劑”,即“文化搭臺,經貿唱戲”。
3.3改良產品,塑造企業形象
(1)提高產品標準。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一方面應按照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嚴把質量關,符合ISO9000、ISO14000等國際認證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應以消費者要求為最終標準,力求使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要。
(2)增加產品品種、花色、樣式。數字化的經濟模式使得產品生產不僅越來越多樣化,而且越來越容易。由此而引發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技術的高度發展,一方面降低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市場上會出現越來越多同質性很強的商品;同時,先進的技術又加速了產品的發明創造,使得一種新產品在市場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只有不斷更新換代才能在市場上站穩。
(3)創新產品包裝。創新包裝要與產品的特性和價值相符,進行適度包裝,包裝材料的選用也要從有利于環保出發,盡量節約有限資源,應注意糾正對“包裝”的變異理解,防止“貨賣一張皮”的現象蔓延。
(4)更新產品品牌。一方面,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競爭的變化,對品牌的設計和使用加以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爭創全國名牌和國際名 牌。
(5)滿意產品服務。服務是有形產品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滿足。
參考文獻:
[1]張志勇.新時期營銷環境變遷與營銷創新[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19):43-44.
[2]田天沐.對企業營銷創新的思路構思來源的研究[J].市場周刊,2007(4):78-79.
[3]朱冬林.營銷創新重在營銷觀念創新[J].現代管理科學,2007(2):22-23.
[關鍵詞] 企業文化品牌建設邏輯關系整合對策
全球企業競爭的革命,已由規模效益競爭轉向企業文化和品牌的競爭。無論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還是國內知名的企業集團,都具有優秀的、適合本企業經營發展的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品牌及其品牌文化,也要靠先進的企業文化,這是因為品牌的精神力量是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經營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行為規范、群體風格的外化體現。品牌的價值是時間的積累,也是企業文化的積累。因此,我們要建設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企業,就必須兩手都要硬。一手抓企業文化建設,一手抓文化與品牌的整合。
一、對文化和品牌建設的思考
“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后, cultura一詞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cultura 。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
品牌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種極富經濟內涵的文化。文化內涵是無形價值,品牌的文化內涵越深,企業創造的無形價值便越多,有時企業文化創造的無形資產會大于企業的有形資產。品牌是市場競爭的強有力手段,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塑造品牌形象的過程中,文化起著催化劑的作用,使品牌更具有韻味,讓消費者回味無窮,牢記品牌,從而提高品牌的認知度、知名度、美譽度,最終提高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當一個企業開始創建品牌時,文化必然滲透和充盈其中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創建品牌就是一個將文化精髓充分展示的過程。市場營銷和品牌競爭的實踐也證明:文化內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品牌競爭力的原動力,是品牌價值的核心資源,是企業的一筆寶貴財富。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按照品牌影響力的三項關鍵指標:市場占有率、品牌忠誠度和全球領導力,對世界級品牌進行了評分,最新了“2006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與上屆榜單相比,谷歌(Google)從第三名躍居到第一,沃爾瑪(Wal-Mart)從第九名上升到第二,微軟(Microsoft)排名下降一位,名列第三。上屆的冠軍可口可樂(Coca-Cola)則降至第四。中國有海爾(Haier)、聯想(Lenovo) 、央視(CCTV)、長虹(Chang Hong)、中國移動(China Mobile)和中鐵工程(CREC)6個本土品牌入選。2006年又有2個中國本土品牌入選:中國移動排名第360位,中鐵工程排名第476位,但沒有一家中國企業進入前五十名, 排名最高的是海爾,位居86位。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今年以6個品牌成為入選品牌數前十名的國家。
全球網絡搜索引擎巨頭Google的品牌完全依靠網民的口碑樹立起來的。Google的品牌象征著創新和向上,它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專注和執著,正如評論所說,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通過對排行榜的分析,可以看出,歐美發達國家的品牌占據了排行榜的絕大多數,國內企業品牌無論是入選數量還是名次與之相比差甚遠,這說明中國企業離“品牌強國”目標還差得很遠。
二、關于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的關系
品牌在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時候,實際上更多的是品牌所內涵的文化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當今世界,已是個多元文化的世界。在歐美品牌、日本品牌、韓國品牌打入中國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時候,在看到這些品牌在經營業績、市場份額和巨大利潤的獲取等表層成功背后,實際上是品牌文化的成功,更是品牌背后所代表的國家文化的成功,和品牌能否融合本土文化的成功。
以韓國企業為例,這幾年來韓劇成功俘獲了國內青少年觀眾的心靈,除了韓國在文化上俘虜國人之外,韓國品牌更是俘虜了眾多的中國人。三星、LG、現代以及眾多美容、化妝品、服飾、食品等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搶占了巨大的市場份額。統計資料表明,1998年~2004共7年間,中韓雙邊貿易年平均增長率為9.64%。2005年中韓雙邊貿易1119億美元,同比增長24.3 %,提前三年實現1000億目標。
韓文化為什么被中國人廣泛接受,是因為韓文化同樣是受儒家思想深刻影響的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很多共通之處,并且融合了很多西方先進文化的元素,代表的是一種包容創新的先進文化。所以國人很容易被其感染,對韓國品牌接受程度非常高。總體而言,在建設企業文化與創建品牌時,我們認為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相通點
一家企業的文化,是這家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式的體現。 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都不能脫離公司的產品和經營,都要服務于企業的發展,因此,其核心含義應該是一致的,或者是相通的。
2.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各自的核心含義不同
企業文化是企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重點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理念和行為方式的塑造,是企業生產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品牌文化則以品牌個性、精神的塑造和推廣為核心,使品牌具備文化特征和人文內涵,重點是通過各種策略和活動使這些消費者認同品牌所體現的精神,然后形成一個忠誠的品牌消費群體。
品牌文化要借助大眾文化和消費者心理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群體。不同的行業可能表現有所不同。比如商用轎車,瞄準商業人士,基本上都是體現一種成功者的風度、氣質和不屈精神;麥當勞、肯德基瞄準少年兒童,賣的是美國式的快餐文化;星巴克則瞄準都市白領,塑造了一種緊張中偷閑、講求情調和品味的咖啡文化等等。
3.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作用不同
企業文化是對內的,主要是為了明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指導原則,并形成一套以價值觀、理念為核心的制度和規范體系,以此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但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對企業管理有幫助,也具有了品牌效應。為什么那些成功的企業越來越把自己的成功歸結于公司的文化,更是生動的佐證。
品牌文化是“品牌”與“文化”的有機融合。品牌文化的作用是為了打造企業的品牌,主要應該是營銷管理的職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品牌文化本身就是打造品牌的一種方式,以前沒有這個概念,但不是一樣有很多優秀的品牌嗎?之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企業提品牌文化的概念,是因為文化這個概念越來越得到關注,全球化的進程暴露出一系列文化的沖突問題,如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本土化問題,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方式問題等等。惠普與康柏合并的不成功、TCL收購湯姆遜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其實質也是源于不同的文化沖突沒有很好的解決。現在世界級的優秀品牌,往往誕生在那些西方發達國家,這些企業進入中國,本身就帶來了文化的沖擊,洋品牌與本土品牌的競爭,其深層次是文化的競爭。
4.企業文化與品牌的側重點不同
文化強調內部的效應,基本屬于管理的范疇,品牌強調外部效應,基本屬于經營的范疇。外部效應內部化,內部效應外部化,這是企業發展的趨勢。所以企業文化是品牌建設的手段,它能保證品牌建設的方向是朝著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的方向前進,并且能協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動態平衡。因而從根本上講企業文化是本是源,品牌是標是流,只是事情的目的不是為本,而是為流。那么客戶如何區分不同的文化呢,品牌就是區分的標桿。
三、企業文化與品牌的互相促進整合的對策
文化與品牌的必然聯系,事實勝于雄辯,現在企業界流傳著一句話,“一流的企業賣文化,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三流的企業賣技術,不入流的企業賣產品。”話雖然有些偏頗,但卻道出了企業文化與企業品牌之間的關聯性,值得我們深思。《財富》雜志評出的全球500強企業均有強勢的文化,500強的評委也總結出這些企業成功的關鍵是靠文化。杰克?韋爾奇也認為,企業文化是永遠不能替代的競爭因素,企業靠人才和文化取勝。缺乏文化底蘊的品牌建設是蒼白無力的,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去創品牌,就好比搭建空中樓閣,建設得越宏偉壯觀越容易倒塌。對此我們認為企業在創建品牌是特別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樹立特色品牌形象
特色一般是指特殊的資源依托性、特有的產品性質、特定的市場占有率、特有的全局適應性。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忠實程度,從而影響該品牌的市場份額乃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消費者事先難以了解和評價企業所提品的價值。因此,企業應樹立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以將有關產品的實際價值和特色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
2.根據目標市場定位品牌
由于消費者年齡、性別、個人愛好、收入水平、家庭狀況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對消費的需求存在明顯差異,對同一品牌的取舍傾向也是不同的;一個品牌要想同時滿足所有消費者,甚至使他們都形成對產品和品牌的忠誠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國企業必須根據消費需求的差異性,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把整個目標市場劃分為若干個子市場,對不同的子市場定位不同的產品和品牌,并有針對性的滿足消費者,以使企業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營銷目標應具有國際視野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品牌全球化是國際企業面臨的必然課題。而中國企業由于受傳統的小生產習慣的影響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局限,只求在小范圍內的市場份額,因而互相分割市場,區域名牌現象嚴重,難以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基于這樣一種格局,中國企業品牌理念急需調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放眼國際,使企業營銷目標全球化。這是品牌目標全球化的著眼點,也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第一步。目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下,中國企業正其時,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日本企業如SONY等發展過程中,在創建品牌這一環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目標具有國際視野便是其中一條。
四、結語
關鍵詞: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企業價值觀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蘊
(一)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處于一定經濟社會文化背景下的企業組織在長期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培育的、獨特且為企業全體員工共同持有、共同遵守的企業精神、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1]73。企業文化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企業文化是一種觀念形態,這種觀念形態通過人的活動,物化在人的活動對象之上。從本質來看,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人格化,也就是企業的人格化[2]208。
企業文化可分為由表及里的四個層次,即表層次的物質文化、淺層次的行為文化、中層次的制度文化、深層次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由企業職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是由企業法律形態、組織形態和管理形態所構成的外顯文化;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等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是企業精神和價值觀的折射;精神文化是企業的群體意識,包括企業哲學、宗旨、道德、精神和價值觀等內容。其中,企業哲學是企業經營的指導思想,企業宗旨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企業道德是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精神是企業風貌的體現,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基石和核心。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長時期形成并蘊涵于企業內質中,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并使企業長時期在競爭環境中取得主動,獲得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能力[3]221。核心競爭力有“軟”、“硬”之分。軟核心競爭力主要是指企業對于不斷變化競爭環境的洞察力、反應力、組織力,硬核心競爭力主要是指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的開拓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內涵是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好于和高于競爭對手的不可替代的價值、產品、服務和文化。核心競爭力不僅表現為關鍵技術、關鍵設備、管理水平和企業運行機制方面的經營特長,更為重要的它是各種經營要素和組織能力之間的有機融合,是企業在特定經營環境中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合力,是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和基礎。概括地講,核心競爭力具價值性、獨特性、延展性、關聯性、積累性、動態性等特點,也具有“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流不掉”等特點。
二、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聯
(一)企業文化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1.企業文化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凝合劑
企業文化是企業提倡和擁有的共同價值體系,是全體員工認同、能予以持續保持、傳遞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企業文化用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共同的信念、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影響、引導員工,使之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企業文化是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的重要(甚至是主要)手段,是實現人本管理的核心和靈魂,是發揮人才體系效能的驅動器。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將企業各種資源、各個部門、各體系有效地融合起來,使之在統一的經營理念指導下,充分發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心往一處想,勁向一處使”,從而逐步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企業文化是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基因
企業文化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企業價值鏈中最難模仿的部分。企業一旦建立了以優秀的企業文化為基礎的差異化,也就建立了核心競爭力差異化。這種基于企業特色文化的核心競爭力差異化是特定企業的特定組織結構、特定企業文化、特定企業員工群體等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是在企業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逐漸形成的。這種獨特性對于競爭對手來說難以模仿、克隆和超越,即便能模仿和超越,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
(二)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創新是企業創新的精神支柱,是企業制度創新與經營戰略創新的理念基礎。企業文化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以實現其對企業內外部競爭環境的適應性。良好且具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可以使物質資源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實現最優配置和價值的最大化,從而增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美國著名企業文化專家沙因在《企業文化與生存指南》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活力之源和動力之源,未來企業競爭的根本必然是企業文化的競爭。
(三)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的互動機制
運用企業文化構建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從企業管理各方面、各層次中所蘊涵的軟性精神因素出發,尋求一種釋放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在核心競爭力培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核心競爭力在企業文化的導向和推進之下,使企業得以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內在驅動力和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力,全面推動企業朝著科學化、制度化、人文化的方向發展。
在企業能力體系中,核心競爭力是母體、是核心,具有溢出效應,具有從“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最終產品”的延展過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和提升過程,也就是企業通過一系列創新活動(包括文化創新)增強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能力以及在原有競爭領域中持續保持獨特競爭優勢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和提升,有利于企業文化的發展和升華,有利于企業獲得持續的文化認同。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兩者自始至終都處于一種互相滲透、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相輔相成關系。
三、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契合
一個族群的文化決定了這個族群的命運,把握文化即把握命運[4] 1。因此,企業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文化的決定性作用,實現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有效契合。
(一)契合要義之一:“文而化之”
某些企業把企業文化簡單等同于標語口號、企業環境、員工文化生活等,這種簡單理解和淺層面的闡釋是脫離文化要義、內核和真諦的[5]19。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超脫客觀的理想信念和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方針。企業文化是凝結在產品上的人類智慧和精華,是滲透到企業運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為規范和群體風格。因此,企業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標語上、掛在嘴邊,不能僅僅寫在文本里。企業文化不是文字典籍的傳誦,而是在企業長期運作的過程中深深根植于員工頭腦深處并在整個企業得以認同的價值觀念、生存哲學、思維方式和言行習慣。
從長遠來看,經濟競爭是最高層次的文化競爭。文化,“文”而“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文”是為了傳播,“化”是為了實用。“文而不化”空洞干癟、廢紙一張;“化而無文”,雜亂無序、無章可循。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不僅要體現在企業精神層面,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滲透和體現在企業的物質層面、行為層面和制度層面,必須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二)契合要義之二:全面提升企業的文化力
企業文化力主要包括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精神力量、以科技教育與人才開發為基礎的智力因素、以信息技術現代化和國際化為載體的文化網絡和以各種形式融入企業管理的文化因素。企業文化力的核心是人的素質和人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創造力。企業文化力能夠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各要素的素質與功能,并使之形成優勢組合,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6]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轉化為經濟力。企業文化力作為企業一種新的生產資源,遠勝于利益、權力、社會所催化出的競爭力。
因此,企業只有通過全面提升企業文化力,突破傳統管理模式中那種僅以解決現實問題為著眼點的短視行為,注重企業的長遠利益,才能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契合要義之三:建立學習型組織
以知識和技能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能量源泉,正是企業的專有知識使其核心競爭力表現得與眾不同和難以模仿。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本質是知識,建立學習型組織是核心競爭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具有對新文化、新知識的終身學習能力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創建和培育學習型組織是企業文化建設和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企業要獲得持續競爭優勢,關鍵在于著力培養組織的系統觀察和思考能力,培育集體學習能力,并將這種學習優勢轉化為創新能力。企業既要通過不斷地組織和學習獲取具有自身特殊的知識,又要根據內部資源特點,去選擇、利用外部資源,使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有效整合,而這一過程的前提就是企業知識和能力的積累。
(四)契合要義之四:文化營銷
現代市場營銷是物化營銷和文化營銷的結合。營銷過程在實物上表現為產品傳遞以滿足需要的過程,而在內層方面則是一種文化價值的傳遞和達到滿意的過程。文化營銷的本質目的在于激發產品的文化屬性,構筑親和力,把企業營銷締造成為文化溝通,通過與消費者及社會文化的價值共振,將各種利益關系群體緊密維系在一起,發揮協同效應,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整體競爭力。文化營銷具有統領與傳播企業文化的作用,具有增強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能力和人文競爭力的作用。消費文化是“因”,企業文化是“果”,文化營銷是“橋梁”。企業必須實施文化營銷戰略,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市場營銷組合,全面構筑適用于消費者的企業文化,以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和社會。
參考文獻:
[1]胡宇辰.企業管理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劉燦.現代企業理論基礎教程[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3]梁家驊.企業生態與企業發展:企業競爭對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臺礦,邢臺 054000)
(Xingtai Coal Mine of Jizhong Energy Resources Co.,Ltd.,Xingtai 054000,China)
摘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實現自身的發展,企業需要將自身的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進行融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既存在聯系也存在區別,有許多共同之處,也有一定差別,通過將二者進行融合,可以進一步強化企業的競爭力。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own development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enterprise needs to integrat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improve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a certain extent. There are some contact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can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關鍵詞 : 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enterprise culture;human resource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02-0156-02
0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在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企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以此希望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和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對于企業來說,就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而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通過教育和培訓,幫助員工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同時,通過績效考核與評估等,進一步激發員工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企業組織內部的人,在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逐漸成為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關注的對象,通過對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進行管理,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在企業組織內部,人一方面是企業文化的來源,另一方面是企業文化的承載主體,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企業文化規范的對象依然是人。在共同的經營理念的指導下,企業全體員工通過共同的實踐,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形成共同的信念。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通常情況下,其工作重點是研究、分析、解決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例如人與企業、人與崗位是否適應、是否匹配的問題。企業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其目的就是不斷挖掘員工的潛力,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同時調動職工勞動的積極性,進而確保企業獲得相應的收益。建設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通過對兩者進行統籌安排,有機融合,共同開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企業高效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1 企業文化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靈魂
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企業文化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正確的指導,在企業文化管理理念的指導下,逐步形成企業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同時發揮積極的作用。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企業的使命與文化是整個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在設計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方面,例如,在人員招聘、選拔、獎懲等方面,企業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人力資源管理,把人視作管理的主要對象和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尊重個人價值,運用各種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過程中,對全體員工進行積極的引導。同時強調,通過勞動員工不僅可以享有獲得報酬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享有參與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并獲得榮譽的自我實現感。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需要正確的管理理念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引導,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企業文化發揮自身的支撐作用。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文化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著企業的誕生,在經過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提煉出來的,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指導。同時企業文化的本質和精髓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得以充分的體現,企業文化一方面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指導,另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靈魂和精神支柱。通常情況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能夠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進而便于組織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2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文化實現的手段
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文化是客觀存在的,一方面是積極向上的,符合人們心愿的,另一方面是消極落后、不盡如人意的,或者是積極、消極兩個方面兼而有之。在執行過程中,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效果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文化是否優秀進行檢驗,同時對管理理念的正確性進行核實,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向做出相應的調整,進一步使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通過對企業的使命、精神、目標和價值觀等進行提煉,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思想產生影響,在一定的管理思想指導下,人力資源對員工的行為通過制度進行規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的經營管理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在企業中,員工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為了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要求員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并通過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的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越來越多的企業普遍采用這種知識經濟所倡導的“人本”管理模式,并將其作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關鍵。借助企業文化活動,員工積極參與管理。在工作過程中,工作的著眼點一方面需要掌握某種技能,另一方面實現自我的發展與完善,同時積極構建和諧關系。“人”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出發點和目標,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員工的才能,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中,幫助企業員工健康成長。由于企業員工之間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形成適應人力資源管理的不同模式。
3 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相互結合,強化競爭力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全體職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通常情況下需要將企業的經營宗旨、經營理念等企業形象不斷地向員工、社會公開,這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所在,而人力資源管理則是圍繞企業中人的因素建立相應的價值體系,對企業的發展起著引導、凝聚作用,以及規范作用。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氛圍,用何種文字、通過何種方式表述不重要,重要的是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調動職工工作的創造性,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將職工與企業建立成利益共同體,甚至命運共同體。
對于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研究的角度不同,往往會有不同的結論。有位企業家曾說:“人們不會做你提倡的事,只會做你考核的事情”。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管理理念與管理手段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異同點,應給予正確的認識,對優秀的企業文化進行提煉,同時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讓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結合,進一步發揮各自的優勢,彼此之間通過互為依托,通過優勢互補,鞏固和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則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上的約束力量,通過形成一種規范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規章制度的不足。建設企業文化需要與企業管理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同時提升企業的品位,強化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邢金蘭.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的關系[J].發展,2011(01).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影響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與精神支柱,也是一種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中最模糊的領域,在企業員工的行為中凸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文化就是為達到管理目標而應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業文化能夠作為管理的一種手段。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存關系密切,企業文化的建設必然已經成為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 企業戰略制定受企業文化的影響
企業的價值觀不是一簇而就的,它是企業經過長期經營過程中總結而形成的共有價值觀,是代表著企業內外部資源的價值取向。企業經營行為的選擇就是依據企業價值觀而定的。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方針并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就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將企業的特色凸顯出來形成企業所有成員共同價值信念,并且它能夠促進企業制定出與眾不同的戰略。企業戰略的制定是建立在組織成員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信仰上,它是一種集體行為的過程,以組織成員的意愿為基礎,在特定文化的指導下,開展企業文化。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制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地已經被企業文化所替代,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確保企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
二、企業文化對企業行為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無論是哪個企業,企業員工數量占企業人員總數量的比例較大,因此,在企業的整個運營過程中,企業員工行為是非常重要的。規范所有員工的行為有利于促進企業的順利運營,而要求員工能夠很好地遵守和貫徹企業的規章制度以及企業的經營戰略是規范所有員工的最主要準則。企業制度和企業戰略選擇如何才能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存在于員工的思想中,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內在約束?這只需員工的價值理念能夠認可企業制度的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企業要想保證企業規章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最終的有效實施,企業員工必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內在約束。作為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企業文化,其必然從內在性的方向上對企業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成為規范企業員工行為的約束力。
三、企業文化對市場和產品的作用
(一)市場作用
市場受著某些特定的環境影響與供給的支配,如果企業的文化與市場不相融,甚至是沖突的,必然會使企業處于困難和危險的境地。例如,當一個企業服務定位于“產品領先者”的細分市場時,而這個市場的需求特征是“時尚”,那么其企業文化的內涵就應該體現出“創新”、“差異”、“個性”等。只有在這樣的企業文化的作用下,該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主導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細分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競爭從根本上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只有企業文化與所處市場的主體文化相適應,相輔相成,才能取得主動權,如果企業文化與市場不相適應,則要對該文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產品作用
企業產品的發展,實質就是文化質衍生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文化系列化的過程。企業文化表現在產品上主要就是無產品發展,企業基本文化的產品就是“核心產品”。從這個意義說,產品即是文化,文化就是產品。企業應該在市場上打出自己的品牌,力創“品牌文化”,努力提高其產品的文化價值即“無形價值”。只有企業文化與產品相互協調,相互支持時,企業能力才能實現產品最優化。否則,互相沖突、互相制約、互相干擾、互相抵消,則企業能力勢必削弱,其效用一定大打折扣。
(三)團隊作用
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十分尊重人的感情。因此,在企業中釀造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和睦相處的氣氛,形成了一種團體意識。一個組織或者企業,沒有這種團隊意識,終究無法生存。這種企業文化使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之間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共同的價值觀造就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從而整個企業上下一致,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的整體。這種團隊互相勉勵,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就能在市場競爭中應對自如,無往不勝。因為這種原因,企業的領導及管理者之間、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的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為了減少這些矛盾的發生,可以在員工之間開展“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爭當發展排頭兵”主題競賽活動,將企業文化和經營發展有機結合。具體包括“創建先進營銷團隊,爭做市場銷售狀元”、“創建青年文明崗、爭做服務標兵”、“創建先進網絡團隊,爭做建設維護先鋒”、“效率我當先,爭做綜合管理能手”和黨員“3G業務發展”主題競賽活動。將企業文化滲透的員工的工作中。總而言之,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借助于企業文化進行自我調節,自我化解,自我消融。企業與社會、企業與顧客、企業與國家之間有時也會存在某種不協調、不適應,而最好的辦法也只能利用企業文化進行調整。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是企業長青的根本,是企業管理的關鍵因素。企業文化作為一種高層次的現代管理方法,充分調動企業中的文化力量是企業文化的精髓,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動力。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相輔相成,企業管理需要企業文化來推動,而企業管理又能夠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的建設一定要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來進行制定,優秀的企業文化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和良好的經營狀況,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麗潔.構建優秀企業文化提升我國企業的競爭力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04).
[2] 洪昭榮.創新變革的策略思維[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3] 楊月坤.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7,(12).
如今知識更新換代加快,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實現知識型企業的轉型,要實現這種轉型便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科技型人才,因此企業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尤為重要。因此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進而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至關重要。企業文化主要包括行為、物質、精神和制度四個方面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以企業價值觀為基礎的企業發展內核。創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充分激發出企業員工的工作學習熱情,刺激其勞動積極性,正面引導企業員工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企業穩健發展,實現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機結合,促進企業的文化與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實現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和特色企業文化統籌兼顧,促進企業發展,大方面來說可刺激中國市場經濟,為國內企業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縱觀我國國內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尚未意識到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創造企業自身特色文化的意識,對人力資源的管理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正確管理模式系統,并沒有進行嚴格規劃,造成企業競爭力較弱。反觀現在國內有名的企業“海爾”。是由一個連年負利潤營銷的瀕危小企業轉變為如今全國知名的大品牌企業,原因則是它在領導者所創造的優秀企業文化下逐漸發展茁壯。因此,創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而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發展的必要資源,對于實現企業科學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合理發揮人力資源,實現資源最大利用化,對企業轉型有著積極影響。實現優秀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的有機統一,讓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員工的工作生活中,對于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有著深遠影響。因此,以企業文化為導向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系統的管理,是實現企業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建議
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起著基礎性的建設作用,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一個鮮明的企業文化進行引導滲透。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應注意以人為本的管理宗旨,充分認識到知識型人才、勞動型人才等的區別,注重引導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內部的和諧良好的競爭工作氛圍,實現企業員工在合作中進步的良性循環。接下來針對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幾點研究建議。
(一)創造優秀企業文化,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一個企業要想發展首先需要具備吸引人才的文化實質,并能產生一定的市場經濟效益,因此創造屬于自己的特色企業文化及其必要。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站在市場發展的角度,聯系發展目標宗旨,創造出屬于企業自身的特色文化,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豐富企業精神內涵,規范企業員工行為準則。打造企業文化首先需要建立端正的企業價值觀,圍繞企業價值觀為核心逐步打造包容兼顧、獨具內涵的企業文化。發揚企業精神,鼓勵員工在企業精神的影響下樹立工作價值觀,帶動企業追求精品、追求卓越、求真務實,實現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精神有機結合,保證企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緊跟市場發展潮流,實現企業文化的基礎建設。企業還需要誠信經營,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利益,堅持為人民集體服務的企業宗旨,保證工作質量,樹立誠信經營的良好企業形象,同時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為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創造基礎前提。
(二)建立正確獨到的人才觀
人才資源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優秀高素質的人才資源可以說是企業發展的血液,為企業提供知識科技基礎,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做出貢獻。因此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需要樹立獨到的人才觀,善于納賢,為企業輸送新鮮的血液。在招聘企業工作人員時,應該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選用責任心強、專業知識素質能力過硬、具有創新能力、善于團隊合作、能吃苦耐勞的優秀人才。舉個例子,日本的享譽世界的電器制造公司:松下公司,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就具有獨到的人才觀。他的觀點認為,人才的質量決定了公司的質量,人才是推動公司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他十分重視企業員工選拔,并且他認為,只有擁有集體意識、對工作有熱情、具有創新意識、能夠自主經營的人才可以擔當公司重任。這樣獨特的人才觀使得松下公司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優秀企業。企業應該善于選用人才,并考慮企業員工的自身特點,安排適合其發展的崗位,實現人才的全面發展。
(三)實現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相互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
企業文化的打造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做保障前提。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促進企業文化的豐富有著重要意義,而日漸豐富完善的企業文化對企業人才資源管理又有著導向作用。因此企業應該把握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平衡點,鼓勵企業工作人員參與到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來,促進企業文化不斷創新豐富。同時人力資源在優秀企業文化的引導下逐步建立自身工作價值觀,工作積極性提高,鉆研探索興趣被激發,從而進一步主動建設企業文化,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真正實現了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良性循環,這就需要企業家善于在企業員工的工作生活中加強企業文化的滲透,同時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將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統籌兼顧。
三、結語
關鍵詞:企業生態;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研究
企業生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企業對自身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對企業發展方向的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文化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思維方式,這一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因此,綠色企業文化戰略應該在企業生態和企業文化相協調的基礎上確立。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關系
企業生態是將自然生態理論應用到企業范疇而產生的概念。企業間也有著和生物間相似的關系。企業間的生態關系和生物間的生態關系一樣,各企業之間存在著競爭,但同時也有一定的合作關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所在的生態環境。而企業文化具體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專屬于企業的價值觀念和企業精神。企業文化的層次較為豐富,包括物質、制度和精神等幾個主要方面。企業文化除了對企業成員有一定的約束作用,還對企業成員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企業生態決定和影響著企業文化。企業家的精神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企業家為了實現企業盈利會在實際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通過企業精神向企業成員傳達一種文化意識,從而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在優化企業結構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促進企業文化的不斷發展。不同企業因其獨特的經營背景而產生不同的企業文化。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面臨不同的生態變化,這就促使企業為了適應各種生態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的進行創新和發展。企業員工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文化的落實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員工不同的需求層次會對員工的實際工作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企業文化具體落實的障礙。企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企業文化的具體踐行。制度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對員工起到一定行為約束的作用。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的一種軟性制度。企業文化的落實關鍵在于企業制度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企業文化對企業生態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企業文化也屬于企業生態元素的一種。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相互關系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相互作用中,企業家的作用至關重要。企業文化的落實對組織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企業文化可以體現并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對企業生態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體現在企業生存能力的持續性方面,一個是體現在企業在外部環境中的適應能力方面。
二、綠色企業文化戰略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需求的不斷增加,企業生態文化的概念自然而然的產生。企業為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出了綠色企業文化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綠色企業文化具體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為企業成員認可并實行、具有一定企業特色的、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及其與企業成長關系的看法和認識的總和。綠色企業文化重點關注企業是否能夠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同時承擔其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環境污染的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企業活動有直接關系。大多數企業在重視企業利益的同時忽略了對環境和生態進行保護的問題。現在已進入低碳經濟時代。這一時代的到來對我國企業來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應該在對低碳經濟和節約能源等方面具有一定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同時,企業還應該積極提高自身企業的低碳技術,制定企業低碳經營的具體制度,切實做好低碳戰略部署,加快企業的轉型速度,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加大綠色文化戰略實施的力度。另外,企業還應該在提升自身環保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將綠色企業文化的理念納入企業文化的范疇,開展有效的企業生態綠色文化的建設,從而使企業文化和企業生態二者協調發展。綠色企業文化概念的提出和落實是企業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這一理念的踐行可以為企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健康的文化氛圍,這對企業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其發展過程中,除了爭取企業利益之外,企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企業的重要責任之一。如果企業只顧企業自身的利益而忽視環境破壞和生態污染的嚴重后果,這對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會造成嚴重威脅。因此,企業的社會責任除了創造一定的經濟利益之外,還要重點關注企業經營是否對企業生態和外在環境帶來了不良影響。在當下的生態環境背景下,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實行勢在必行。這是當下企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企業文化戰略的必然選擇。首先,綠色企業文化有助于提高企業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其次,綠色企業文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命力。同時,還可以將企業員工緊密聯系在一起。企業提倡員工重視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可以使員工體會到企業對員工生產環境的重視,這對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綠色企業文化對企業形象的樹立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綠色企業文化的重點在于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具體落實不但幫助企業在各個生產經營環境都產生一定的綠色管理效應,而且還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二五”計劃中,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都被列為重點的發展目標。因此,綠色企業文化戰略是我國當代企業文化戰略的必然選擇。
三、結語
本文結合當下實際對企業生態和企業文化的關系進行了闡述,同時還對綠色企業文化戰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我國企業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該在爭取企業利益的同時承擔起生態保護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該避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大力倡導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的理念,努力推動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具體落實。
作者:時鈴 單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軍.基于企業生態的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