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3 20:53: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紫砂壺“七賢竹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時光流轉,時代變遷,在那波折的歷史中曾涌現出許多的文化工藝品,它們在時代中產生,又隨著時代流逝,無數曾驚艷時光的藝術品最終銷聲匿跡??捎幸环N工藝品,它誕生于民間,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終而達到繁榮的境界,屹立于當今文化藝術之林,它就是宜興紫砂壺。紫砂壺因茶而生,最初只是簡單的實用器,體現了古代民間特有的質樸和醇厚,可同時那質樸中所流露的高雅靜逸又讓人愛不釋手,在傳統手藝人和文人雅士的合作下,它凝結了工藝性、趣味性和文化性,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藝術品,它集金石書畫于一體,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和兼收并蓄的情懷開拓創新,展現出其它工藝品所不具備的精神和生命力,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無限魅力。
欣賞一把紫砂壺,首先要欣賞它的造型,造型是作品的第一要素,優秀的造型給人以舒適的審美體驗,讓人愛不釋手,在反復把玩欣賞中感受到壺的價值,從而給人以愉悅的精神享受,達到怡情養性、陶冶情操的作用。造型是一把壺的基礎,造型的設計不僅注重單部位的漂亮、突出,更注重各部位的和諧搭配、虛實相應、統一協調,如此才能呈現出氣質美。紫砂壺的創作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歷史,其題材豐富,作品“七賢竹節壺”(見圖1)是以著名的竹林七賢的歷史人物為題材創作設計的,此壺將歷史題材融于作品中,展現出竹林七賢的風骨和情懷,豐富了作品的意趣。欣賞作品,此壺以圓器為基本形制,整體造型如同一節粗壯的竹竿拔地而起、茁壯生長,圓潤而渾厚有力的身軀彰顯著歲月感,給人以生命的張力和蓬勃的氣息,壺身底部和肩部皆飾以竹節線,線條清晰,凸顯出硬朗感,在設計上體現出上下呼應的特點;流、把、鈕皆模擬竹節的形態設計而成,明朗的竹節線彰顯著生命的活力,形象逼真、活潑靈動;竹節壺把與上揚的壺流相呼應,提升作品的氣勢;壺鈕為橋鈕,圓弧自然柔和,恰到好處地銜接起壺把、壺流,給人以和諧之感;壺蓋蓋面微微鼓起,展現出飽滿的生命氣息。整壺造型比例協調、結構精巧、穩定大方,質樸又不失清秀,同時作品在裝飾上采用刻繪的技法,在壺身飾以七位賢士在竹林間聚會的場景,有的談詩論道,有的飲酒撫琴,有的烹茶賞景,有的縱歌跳舞,好一個快意人生。在壺的另一側,又配以題詩“規呈月正圓,勢動龍初起。焙出香色全,爭夸火候是”,題詩體現了茶的色香味,將飲茶的意趣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品刻繪細膩、畫風靈動、題詞瀟灑、筆走龍蛇,為作品平添了一番文人之氣。整壺造型與裝飾相結合,頗有一番高雅的意趣,既表現出竹的氣節與清雅,又襯托出竹林七賢快意的生活,此番情趣融于作品中,使得作品呈現出質樸清幽、別致脫俗的格調,給人以無窮意境。
2紫砂壺“七賢竹節”的文化意境
魏晉年間,有七位士人常常聚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人稱他們“竹林七賢”。據說,他們在竹林中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撫琴賦詩、談玄論道,過著瀟灑愜意的生活。隨著時光推移,他們被視為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一個象征,讓后人津津樂道并紛紛效仿?!爸窳制哔t”雖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卻不同于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也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當代美學家李澤厚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次“人的覺醒”,是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但其實,這些探索和追求的代價是自我的割裂,是世人的不解,是對主流價值觀鮮血淋漓的反抗。他們生活在三國分裂后的亂世,當時的英雄們正忙著爭斗、忙著結盟、忙著權謀,忙著一將功成萬骨枯,而當時的名士們呢?統治者忌憚他們的影響力,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里,生命變得這么不值錢,但恰恰就是因為生命不值錢,他們才突然覺得生命無比值錢。也許我們現代人看他們的時候會覺得很怪異和荒誕,但在那個亂世里,他們其實是在用坦率、直接和瀟灑去做著人生的各種試驗,希望在亂世中活出一份人的尊嚴。“既然政治殘酷,儒家式微,那就到山林去,去尋找老莊,去思考宇宙和人生,去及時行樂?!彼麄円粋€個寬衣大袖、風流倜儻、飲酒縱樂、彈琴長嘯,組成了當代名士第一團體。欣賞紫砂壺“竹林七賢”,讓我們仿若穿越時空、回到歷史,看到那些名士們的風骨與風流,他們在最混亂、最苦痛的年代,不拘禮法與世俗,不畏強權、不追名逐利,堅守自我,活出了瀟灑自由的人生,它讓我們看到,人生不止一種活法,無論我們面臨著什么困境,只要本心足夠堅定,就能活出快意人生。
3結語
紫砂壺形態各異,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審美情趣,從北宋發展至今,它從質樸的實用器到實用觀賞價值兼備的藝術品,它已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既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又充盈著非同凡響的藝術格調。身為一名現代紫砂手藝人,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熱情,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養,為作品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煥發作品的生命力和精神力。
參考文獻
[1]鮑青,勇躍軍.紫砂“竹林七賢”組壺的設計理念[J].江蘇陶瓷,2011(2):21-22.
作者:張雪超 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