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金融學畢業論文

金融學畢業論文

時間:2022-03-14 06:15: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金融學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金融學畢業論文

金融學畢業論文:行為金融學理論畢業探討論文

摘要:行為金融學理論著重分析金融市場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資者的失誤偏差和市場的反常,它是現代金融理論的有益補充。行為金融學不僅在學術研究中得到了重視,在實踐中也得到了運用。對行為金融學與現代金融學的關系、行為金融學的基本理論作概述,并探討如何在證券市場投資中實際應用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行為金融;現代金融;防御型投資策略;進攻型投資策略

行為金融學是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更深層次的心理、社會等因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資本市場的現象和問題。在美國和歐洲,行為金融學不僅在學術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它在實踐中也已經得到了應用。個人投資者在應用行為金融學的知識來避免心理偏差和認知錯誤,機構投資者也正在以行為金融學的精髓來發展以行為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為金融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迄今為止,行為金融學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理論。目前絕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確認那些會對資本市場產生系統性影響的投資者決策心理特點以及行為特征。

第一,投資者的心理特點。處理信息的啟發法。現代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金融市場決策者面臨的情況日益復雜。決策者將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啟發法。啟發法是使用經驗或常識來回答問題或進行判斷,它意味著對信息進行快速的、有選擇性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直覺。由于決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啟發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從而造成認知錯誤和判斷錯誤。啟發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這種啟發性方法是一個諺語的起源:“如果它看起來像只鴨子并且呷呷的叫聲像只鴨子,它可能是只鴨子。”在形成預期時,人們通過評估未來不確定事件的概率與其最近所觀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過度,也就是投資者在形成預期時給予新信息太多的權重。二是顯著性。對于發生不頻繁的事件,如果人們最近觀察到這種事件,那么人們傾向于過分估計這種事件在未來發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飛機墜毀的消息頻繁地被媒體傳播,人們將過高估計飛機未來發生墜毀的概率。顯著性可能使得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過度。三是自負。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非常自負。例如,當人們說這件事有90%可能性將發生或這聲明是真實時,那么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負可能使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遲鈍。四是錨定。心理學家已經證明,當人們進行數量化估計時,他們的估計判斷可能被該項目先前的價值所嚴重影響。例如,二手車的銷售商通常是在開始談判時出高價,然后再降價,這銷售商盡力將消費者滯留在高價格上。錨定使得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遲鈍。

第二,后悔。人類犯錯誤后的傾向是后悔,而不是從更遠的背景中去看這種錯誤,并會嚴厲自責。后悔理論有助于解釋投資者延遲賣出價值已減少的股票,加速賣出價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論表明投資者避免賣出價值已減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錯誤成為現實,從而避免后悔,投資者賣出價值已增加的股票是為了避免價格隨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認知不協調。認知不協調是人們被告知有證據表明其信念或假設是錯誤時,人們所體驗的心理和智力上的沖突。認知不協調理論認為,人們存在采取行動減輕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認知不協調的傾向:人們可以回避新信息或開發出扭曲的論據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設正確。如新車買主有選擇地避免閱讀他們其他車型的廣告,而去看他們所選擇車型的廣告。

第四,回避損失。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在經濟活動中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研究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

第五,羊群效應。人們的相互影響對人的偏好改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時尚與盲從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這對經濟決策的形成與改變具有特殊的影響力。在金融投資領域,人們往往是顯著的、非理性的從眾心理特征與行為。

(二)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開始研究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產生系統影響的決策行為特征。,一些決策行為特征已經得到行為金融學家們的公認,并作為對決策者的基本假設:

第一,決策者的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

第二,決策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序或技術;

第三,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盡管這些決策特征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和對市場的影響

尚不十分明確,但實證研究表明,投資者決策行為特征與市場中投資特性是相關的,如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性和價格中的泡沫;投資者中存在追隨領導者和從眾行為;過早的售出盈利投資和過晚售出失敗投資;資產價格對新的市場信息反應過度或不足等。

二、行為金融學在證券市場的實際應用

在證券市場投資中具體運用行為金融學可分為防御型策略和進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為金融學對人的投資心理以及決策特征的分析來控制心理偏差和認知錯誤,也就是在投資中避免犯錯;進攻型投資策略則在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偏差和決策失誤對市場產生的影響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以從中獲利。

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更現實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資策略。個人投資者在資金實力、分析手段與信息獲得與把握上都處于劣勢,因而經常靠打聽小道消息等作為決策依據,行為經常是非理性的。此外個人投資者對自己的資金負責,缺乏來自第三方的監督控制體系,導致個人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認識錯誤,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為金融投資策略來指導投資。進攻型投資策略一般為機構投資者采用,因為在錯綜復雜的金融市場中,要對證券的定價進行判斷非常困難,個人投資者很難在實際中判斷出當前的市場定價是正確的還是發生了偏差,只有掌握著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術的專業投資者才有可能進行判斷。此外,各種定價錯誤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個人投資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無法利用這些偏差和錯誤來獲利。

防御型行為金融投資策略是應用一系列行為金融的知識對自身的投資行為進行內省式的審察和研判,具體可包括:首先要核對信息的來源,核實信息的可信度、實效性等,要密切關注最近有無更新的消息或數字披露,要避免只關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斷自身是否過分自信,特別在最近投資行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時就更應關注這點。第三,要善于比較正面和負面觀點,查明對市場持最樂觀以及最悲觀態度的分別是什么人以及為什么會持有這樣的觀點。第四,要避免錨定效應導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進攻型投資策略。各類投資機構由投資經理們具體負責運作的,投資經理們和個人投資者一樣,在投資決策中也會犯各種心理偏差和認識錯誤,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資策略來加以避免。但投資經理們有著良好的金融投資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他們能更好的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控制。在各類機構中一般都有著良好的管理監督制度和風險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投資經理們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認知錯誤。因而,機構投資者更重要的是利用進攻型投資策略來獲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進攻型行為金融投資策略主要有:

第一,反向投資策略。就反向投資策略,是買進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現好的股票來進行套利.這種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對股市過度反應的實證研究。行為金融理論認為,由于投資者在實際投資決策中,往往過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現,根據公司的近期表現對其未來進行預測,從而導致對近期業績情況做出持續過度反應,形成對績差公司股價的過分低估和對績優公司股價的過分高估,最終為反向投資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機會。

第二,動量交易策略。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滿足過濾準則就買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行為金融意義上的動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對股市中股票價格中間收益延續性的研究。Jegadeesh與Titman(1993)在對資產股票組合的中間收益進行研究時發現,以3到12個月為間隔所構造的股票組合的中間收益呈現出延續性,即中間價格具有向某一方向連續變動的動量效應。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個國家發現了類似的中間價格動量效應,表明這種效應并非來自于數據采樣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時間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資者在購買證券時按照預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地進行,以備證券價格下跌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時間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據投資股票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降低的信念,建議投資者在年輕時股票投資比例可較大,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減少。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混業經營研究畢業論文

提要:我國金融業目前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制度,在我國加入WTO后,金融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外部壓力。在全球主要國家紛紛轉向金融混業經營的大環境下,我國現有的分業經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適應我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壯大的要求。在這種形式下,有必要對我國實行金融混業經營制度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探討。

本文首先從金融分業經營和混業經營的對比開始,分析了這兩種經營制度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強調了混業經營制度對金融業發展的好處。然后介紹了在實行金融混業經營的世界各國主要存在的三種經營模式,為我國實行金融混業經營給出了參考范例。接下來對我國現行的金融經營制度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最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混業經營模式。最后,就實行金融混業經營的過程中必須強調的金融監管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幾年來,關于我國金融業應該實行分業還是混業經營的問題被廣泛討論。我國現行的金融機構分業經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壯大,而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實行的是金融業的混業經營,在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壓力以及世界各國的大環境下,管理機構開始認真研究我國實行金融混業經營的可行性和步驟。實際上我國金融業的分業經營制度也出現了一些松動,中國金融業從政策上、管理上向混業經營轉變的趨勢已十分明顯。在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規劃”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一篇中,就明確提出要“完善金融機構規范運作的基本制度,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這更說明了我國穩步推進金融混業經營的決心。

金融業主要是由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三個行業組成,其經營模式一般分為分業經營和混業經營。其中,分業經營是指金融機構不同時經營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務,一個經營者只在一個行業內經營自身的金融產品。而混業經營則是經營者同時經營多種金融產品,形成橫跨多個行業的綜合性金融機構。本文試圖從分業經營和混業經營的比較開始,探討我國實行金融混業經營的必要性及途徑問題。

一、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的比較。

從金融經營體制設計的角度分析,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各有利弊,不同的經濟金融環境、不同的經營監管條件,決定了不同的經營體制。沒有一種體制能將金融業經營的效率性和穩定性完全統一,所以分業和混業并非絕對對錯的關系,只是哪種更適合當前的條件需求。也正是這種情況,才導致了我國金融業經營體制從混業到分業再到混業的演變。

分業經營體制的優點首先在于其是專業化經營。專業化的金融機構可以在單一業務領域內集中資金、人力等資源專注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對行業的理解優勢,努力在一個行業內做大做強,從而在行業內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其次,金融機構專注在一個行業內發展,可以避免其因為多行業綜合經營而陷入風險過高的關聯業務之中,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業務風險程度。最后,作為相關行業的監管部門,在分業經營體制下進行分業監管,也更容易實施和控制。

但分業經營體制也有其缺陷。首先,分業經營要求金融機構的業務單一,當相關的外部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金融機構容易受到較大影響,即風險過于集中。如前幾年我國證券市場持續下跌,行業長時間處于不景氣,就導致了證券行業的大面積虧損。其次,規模效應較差,由于各行業金融機構之間業務分離,其資源或信息無法共享,導致資金流動性低,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混業經營體制首先是為了解決分業經營體制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的問題。同分業經營相比,混業經營具有眾多優勢,包括不同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效應、資金流動性更高、提高盈利能力等。例如,在混業經營模式中,商業銀行在貸款時和投資銀行在辦理證券承銷時可以互相共享企業相關信息,更充分地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降低貸款和承銷業務的風險;混業經營還可以使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其現有資源,在不同行業之間共享,降低成本,而金融機構的利潤來源也將更多樣化,從而提高其贏利能力并增強其競爭力;混業經營還能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以及更多的跨行業創新金融產品,提高了整個行業的運行效率和促進了金融機構的優勝劣汰。其次,混業經營還可以分散金融機構的風險。從業務多樣化的角度來看,由于金融機構可以從事不同領域的業務,當其中一個部門的業務因為行業周期或其它原因而陷入低谷時,由于還有其他部門或機構的收益沖抵,并且可以及時的在機構內部對業務重心進行調整和配置,所以將不至于使該機構本身產生重大的經營困難甚至生存危機。

混業經營相對分業經營而言有很多的好處,但也因此帶來很一些缺陷和風險。在混業經營體制下,由于存在關聯交易,不同行業之間可能存在風險傳遞的問題,某一項業務的失敗可能會影響到其它部門的效益,導致連鎖反應。另外,混業經營體制的管理難度明顯加大,在機構內部需要同時管理和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不同業務種類,這都取決于金融機構是否能夠調用充分的資源、制定合適的規劃和擁有高效的管理團隊。最后,政府管理部門對混業經營體制下的金融機構的監管難度也加大了,混業經營體制下的監管模式,決不是對現有的分業監管部門進行簡單的合并就可以解決的,為了避免金融機構在進行混業經營的時候出現高風險的關聯交易及道德風險,需要監管部門制定適合混業制度的完整的監管體系,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

綜合來看,分業與混業兩種經營制度各有利弊,混業經營制度使金融機構能夠提供全方位服務,資源共享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強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接受金融服務的消費者也能從中受益,而分業經營制度專注于單個行業的發展,更為強調穩定而不是效率。在實際選擇經營制度時,應該根據當前的金融業實際發展現狀進行充分研究,決不能為了提高效率而忽視了金融穩定的問題。如果當前市場化程度較高、金融機構自身的內控機制完善、經營管理水平較高、政府對金融業的監管體系健全,那么混業經營體制將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二、世界各國金融混業經營的主要模式。

世界各國金融業的經營體制,也經歷了從分業到混業的發展過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歐洲和日本開始逐步放松對于銀行業經營模式的管制,銀行業與證券業之間的傳統區分逐漸的模糊,金融機構經營模式逐漸由分業向混業轉變。美國也于1999年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其核心內容是廢止了已有66年歷史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準許金融控股公司下屬子公司對銀行、證券、保險行業進行混業經營,證券和保險公司也可以通過上述方式經營銀行業務。美國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轉變,標志著在20世紀作為全球金融業主流的分業經營體制已經逐漸被混業經營體制所替代。

當前世界上主要的混業經營模式可以分為三種。

(一)全能銀行模式(UniversalBank)。這種模式以德國為代表。該模式強調商業銀行的“全能化”或“綜合化”,即商業銀行沒有業務范圍的限制,通過在一個法人實體內下設不同的業務部門,分別從事不同行業的業務,使金融機構能提供最廣泛的金融服務,包括資本市場服務,貨幣市場服務,外匯市場、不動產市場、保險市場及其他資產、衍生工具交易等服務。在這種模式下,銀行內部的各個部門可以共享資源,充分發揮混業經營的優勢,使自身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但是也由于各部門之間聯系緊密,一旦某一部門出現嚴重違規操作問題,很容易影響到整個集團的安全。

(二)銀行母公司模式(Bank-parentCompany)。這種模式以英國為代表。在這種模式下,銀行作為母公司存在,通過出資設立多個子公司涉足證券、保險等其它領域。這時銀行與其它種類業務活動的一體化目標只能部分實現,其規模經濟效應不能達到最大化效果,而如果子公司出現問題,同樣會對母公司的經營產生影響。

(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FinancialHoldingCompany)。這種模式以美國為代表。該模式首先需要成立一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擁有銀行、證券等金融業務子公司,不同子公司從事不同種類的金融業務,每一個子公司都有自己獨立的資本金、管理隊伍、會計標準等,在法律上相對獨立。這一模式的特點在于控股公司可以通過資本的調度和不同期限綜合發展計劃的制定,調整集團在各個金融行業中的利益分配,形成最大的競爭力;子公司之間可以簽訂合作協議,實現客戶網絡、營銷能力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共同開發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進而降低整體經營成本,加快金融創新;各金融行業既自成專業化發展體系,彼此之間沒有利益從屬關系,又能互相協作、凝聚競爭力,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專業化與多樣化的有效統一。

三、我國金融經營現狀、混業經營的必要性及合適模式。

在我國現行的分業經營體制之前,實際上是有過混業經營的歷史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一些新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較為廣泛(如交通銀行),涉及銀行、證券、保險、投資、房地產、租賃、信托等多種業務,而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等機構,更是集“金融、生產、貿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經營實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四大國有銀行也都提出了“全方位、多功能發展”的口號,紛紛突破行業分工的界限,開始向房地產、保險、投資等領域拓展,事實上形成了金融業混業經營局面。

但由于當時我國金融業發展水平較低,金融機構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監管機制也尚不完善,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弊端日益顯現。在利益驅動下,大量信貸資金涌向外匯、房地產、股票證券、期貨市場,嚴重擾亂了正常金融秩序,部分金融機構違規經營現象嚴重,金融風險問題突出,部分信托投資公司的資產質量較差并發生嚴重虧損。鑒于此,政府于1993年開始整頓金融秩序,并與當年底了《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國有商業銀行不得對非金融企業投資”,“國有商業銀行在人、財、物方面要與保險業、信托業和證券業脫鉤,實行分業經營”。1995年,國家先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法律,標志著我國金融體制分業經營的格局基本確立。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重申了“分業經營”原則,使我國的分業經營體制得到進一步完善。

在當時的金融環境下,金融機構本身的欠缺以及監管不完善的狀況,實行金融機構分業經營是合理并且合適的。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加入WTO之后金融機構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原有的分業經營制度導致的效率偏低、發展緩慢的弊端越發顯現出來。面對這些挑戰,我國金融機構要想生存和發展,要想做大做強,唯有積極創新,主動應對,不斷提高金融市場運作效率,最終在混業經營體制下形成自身優勢的競爭能力。混業經營將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提高金融市場一體化的進程,有利于促進金融資本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有利于優化資產結構,壯大金融企業的規模,增強我國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

要實行金融混業經營,首先就需要選擇一種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混業經營模式。前文已經提到,目前世界各國實行的金融混業經營模式主要包括以德國為代表的“全能銀行”模式、以英國為代表的“銀行母公司”模式和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學習和借鑒金融業發達的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施,是我國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的必須途徑。

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10月30日了《2006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報告》認為,中國金融改革和風險處置取得突破性進展,金融業發展邁出重大步伐,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明顯增強。此外還全面闡述了中國金融業綜合試點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下一步著重要做好的幾項工作。《報告》表示,當前適合我國國情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時,將允許有實力的大金融機構探索跨行業投資其他金融機構的方式開展綜合經營。

央行報告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混業經營模式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我認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既可以滿足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內在需求,同時又能盡可能的使混業經營下的經營風險以及監管難度降低,既考慮了金融風險問題,又滿足了金融效率的需求。一個金融控股公司下屬的各行業子公司相對獨立,可以盡量避免風險在各個子公司之間的傳遞。一個純粹控股公司下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同時又實現了在同一利益主體下互相協作的混業經營的局面,也便于我國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的分業監管體系繼續執行對不同行業的監管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監管水平,同時在管理實踐中逐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和途徑,為綜合監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積累經驗。

其次,近年來金融體制改革雖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金融業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并未得到根本的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金融監管效率低、市場分割嚴重、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不到位等現狀都提醒我們,金融混業經營是發展方向,但在制定轉變模式過程中必須考慮部分條件的不成熟,選擇不激化矛盾并能在過渡進程中逐步解決矛盾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產權關系清晰,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各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這可以推進金融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和經營體制轉變,建立完善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抑制金融機構的盲目擴張沖動,也使集團下的子公司具備了更高的控制經營風險的能力。

最后,目前我國金融行業已經存在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金融機構,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金融混業經營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如中信、光大、平安等。例如中信控股公司通過投資和接受中信集團委托等方式,控股或參股中信實業銀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誠人壽保險公司、中信信托有限公司、中信期貨經紀公司、中信資產管理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企業,涉及銀行、證券、保險等多個領域。中信控股公司本身不直接經營業務,在投資決策、風險控制、財務核算、產品創新、發展規劃方面起實質性領導作用。類似的成功經驗,可以為我國金融業轉向混業經營,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根據以上所述,我認為,目前我國金融業在向混業經營制度轉變的過程中,應選擇“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四、混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監管問題。

金融混業經營體制在整合金融資源、擴展業務平臺、加快金融創新、提高金融產出效率的同時,也對當前的金融體制和金融監管帶來了日益嚴峻的挑戰。如何借鑒國外相對成熟的監管模式,并結合我國金融業發展現狀以及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建立以中央銀行為主、各金融監管機構為輔的職能清晰、協調配合、便捷高效的金融混業經營體制下的風險監控和防范體系,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上世紀90年代初以前,證券、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監管,隨著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相繼成立,不同的金融業務就由不同的監管部門來管理,形成了現行的分業監管體制。這一監管體制在我國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的時代是合適的。但是金融混業經營的逐步推進必然會對金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對一個長期以“分業監管、機構監管”為監管分工基本思路的國家而言,各金融監管部門之間能否加強協調與合作,推進金融監管由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轉變,將會直接關系到在探索金融混業經營的道路上能否平穩前行。

在“十一五規劃”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一篇的第四節“完善金融監管體制”中就提到,“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加強風險監管和資本充足率約束,建立健全銀行、證券、保險監管機構間以及同宏觀調控部門的協調機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金融監管體制的成熟做法,可以建立以人民銀行為核心,由銀監、證監、保監部門組成的傘狀監管結構。在傘狀監管結構中,人民銀行作為總體監管者,負責對控股母公司和整個金融集團綜合層面的監管;而銀監、證監和保監作為功能監管者,分別負責對所屬行業的子公司進行監管。在這種監管結構中,各金融監管部門之間需要建立完善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經常聯系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等協調機制。

整體來看,這種傘狀監管結構要達到以下幾方面的監管目標。

首先,對控股集團設立和準入的監管。人民銀行作為傘形監管框架的核心監管者,主要負責對金融集團和母公司的監管,明確市場準入資格、控股范圍、模式、比例等方面的要求,確保金融控股公司的設立是符合要求的。

其次,加強對關聯交易的認定和處理。關聯交易的缺乏管理是混業經營模式下最容易出線問題和漏洞的方面之一。監管者要細化金融控股公司內部關聯交易的定義和分類,對集團內部關聯交易類型、交易方式、金額等做出限制性規定;密切關注集團內部大額的商品、資金等項目的往來,并要求被監管者對可疑交易項目進行解釋。此外,還應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加強信息披露、對公司高管進行嚴格考核。

第三,監管機構之間形成緊密合作。在傘狀監管制度下,作為監管領導者的人民銀行,要與各行業的分業監管者(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對于監管結果或發現的問題,監管者之間要建立規范的信息交流渠道。人民銀行負責統籌協調各功能監管人的監管行為。分業監管者根據金融業務的分類,按業務性質實施功能性監管,并向人民銀行報告監管結果,人民銀行進行綜合分析,并向功能監管人通報,以便及時采取處置措施。

合適的制度對于金融業的穩定快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環境下,我國逐步實現金融混業經營已是大勢所趨。但也應注意,混業經營制度運作要求金融機構本身具備較強的風險意識和有效的內控約束機制,監管部門的金融監管體系完善高效、法律框架健全。而我國目前金融領域問題還很多,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資產質量不高、信貸風險高和運作效率低下的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中國金融業應以加入WTO為動力,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步伐,加快有關法規的制定,探尋最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混業經營實施路徑。只有在此基礎上推行金融混業經營制度,才能為我國的金融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使我國金融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理論應用畢業論文

摘要:行為金融學的興起揭開了金融學前沿理論的主流---數理金融學正在發生新的飛躍,而實驗經濟學和金融物理學的出現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變革。國外對金融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正日益蓬勃發展,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尚屬初步階段。可以預料:中國學者的金融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其細化研究和綜合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金融物理學;實驗經濟學;鞅論;流形

自從戈森定律的興起,再加上英國的杰文斯、奧地利門格爾和瑞士的瓦爾拉斯在19世紀70年代掀起“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基礎理論便發生了第二次飛躍。經濟學基礎理論第一次飛躍是由傳統的勞動價值論轉到基數效用價值論的飛躍,第二次飛躍是基數效用論朝著序數效用論的轉換。而序數效用論之萌發也即是人類開始重視心理效用在經濟生活中的體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如火如荼。行為經濟學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標志著學者對經濟生活中的心理效應的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與此同時,作為行為經濟學主要的、成功的運用來看,行為金融學在對主流金融學(又稱標準金融學)的批判與質疑中成長壯大,在股票市場實踐中顯示了強大的力量。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并不只由證券自身包含的一些內在因素所決定,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參與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行為金融學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心理學分析所起的作用。行為金融學融匯了心理學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現在信仰(過度自信、樂觀主義和如意算盤、代表性、保守主義、確認偏誤、定位、記憶偏誤)以及偏好(展望理論、模糊規避)在行為金融學的應用。從而,行為金融理論包含兩個關鍵要素:(1)部分投資者由非理性或非標準偏好驅使而做出非理性行為;(2)具有標準偏好的理性投資者無法通過套利活動糾正非理性投資者造成的資產價格偏差。這意味著非理性預期可以長期、實質性地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行為金融學在理論和實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從而逐漸為經濟學的主流所接受。自誕生起就被奉為經典的現代金融理論受到的挑戰一直未停過,主要是行為金融學對其理論前提“理性人假設”、“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甚為激烈。在對傳統主流經濟(金融)學的批判中,一大批行為經濟(金融)學家成長起來,并獲得了世人的承認。主流金融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主流金融資產定價理論在實踐和解釋金融市場“異象”中遇到了巨大困難。主流金融學--資產定價理論主要包括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股票資產定價模型理論及套利定價理論。主流金融學中的資產定價理論是以有效市場假說為隱含前提,建立在數理模型和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不能較好地說明實際投資過程,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在實踐中也存在較大的不足。而行為金融理論對作為主流金融學理論基石的有效市場假說進行了有力的批駁與質疑。

黃樹青在《行為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論爭》一文中,提到De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為金融學家在不遺余力地為行為金融學吶喊。而行為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爭論的起點是1973年——1974年紐約城市電力公司取消紅利支付導致中小股東揚言采取暴力行動;其爭論的核心是市場有效性---過度反應和滯后反應;其爭論的新發展主要表現在:行為資產定價模型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對立;行為金融組合理論與馬柯維茲資產組合理論的對立;如何看待泡沫與風險補償的對立等。而劉志陽在《國外行為金融理論述評》(載于《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3期,頁碼:71——75)一文中,首先指出了EMH理論形成過程中,奧斯本和法瑪的貢獻最大。奧斯本提出隨機游走,法瑪在這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接著指出了行為金融理論的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為以下階段:(1)早期階段(2)心理學行為金融階段(3)金融學行為階段。并認為行為金融理論的理論基礎是:(1)期望理論;(2)行為組合理論。同時,指出了投資行為模型應分類為:(1)BSV模型;(2)DHS模型;(3)HS模型;(4)羊群效應。最后提出了行為金融實證檢驗:(1)小公司效應;(2)反向投資策略;(3)動態交易策略;(3)成本平均策略和時間分散化策略。而與此同時,學者衛瓏在《關于中國資本市場問題的研究綜述》(載于《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3期)一文中總結了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們諸如樊綱、吳曉求、梁定邦、吳敬璉以及厲以寧等人對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看法以及他們對其主要問題的研究。但在這一文中,沒有絲毫跡象表明這些專家學者們運用行為金融學等基礎理論對中國股票市場進行研究,而是總結了這些專家在這方面的定性分析。從中可以保守地推出:至少在中國著名的學者圈子里,引用比較前沿的數量方法來研究中國股票市場的數目不容樂觀。換言之,我們還是將國外金融學前沿理論基本處于引入的初級階段,基本上是對國外的金融學前沿理論做綜述而簡單介紹之,將其運用到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分析很少,做綜合分析的就更少。目前,國內學者引入金融學前沿方法對中國股票市場研究的主要有:張本祥(《非線性動力學的理論及其應用——資本市場非線性分析》;吉林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孫博文(《中國股市波動的混沌吸引子的測定與計算》[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1,5);金學偉(《用分形理論看當前股市》)等。

除了上面已經提到過的,國外學者運用行為金融學等前沿理論對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研究主要有:Kahneman和Tversky的期望理論;Kahneman和Tversky的遺憾論;Shefrin和Statan的行為資產定價模型和行為金融組合理論;LeRoy和Porter對過度反應的研究;Bernard和Thomas對反應不足的研究;Tversky和Shafir對分離效應的研究;Tversky和Kahneman的可行性試探法的研究等。除此之外,實驗經濟學的興起為行為金融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了又一強大武器。實驗經濟學對經濟人理性假設提出了強烈的挑戰,使得過去奉為經典的“大數定律”和“大拇指法則”遭受到根本的震撼,從而提出了一個假設:在不同的測度空間下,原有的經濟研究將發生面目全非的變化。而這一假設與西方學者們大量引入鞅論、測度論和分形以及流形等理論到股票市場分析當中來是相互呼應的。我們知道,在Grassman空間下與在Hausdorff空間下以及Wiener空間下,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標量來刻度得出的結果是不同的,甚至迥然相異。正如在同一反饋函數,對初值的精度稍有不同或者迭代次數不同,得出的結果或許一個是收斂的,一個是混沌的。當然,金融物理學的興起也促進了金融學研究的革命性變化。金融物理學對經濟學的另一個基本假設(信息充分)提出了嚴重的挑戰。關于對這一假設的研究很早的時候就有肯尼斯*J*阿羅的經典著作《信息經濟學》,隨后又有斯蒂格勒等諾貝爾獲得者對二手市場的信息占有的研究;接著到了信息濾波經濟理論時代。其主要理論為維納濾波理論和卡爾曼濾波理論。維納濾波理論比較集中地表述在維納——辛欽定理中,其主要是采用偏差反饋方法,用于濾波處理。卡爾曼濾波理論是本世紀60年代初提出來的。1960年和1961年,美籍匈牙利學者卡爾曼和美國學者布希提出了遞推濾波算法,成功地將狀態變量方法引進濾波理論當中來。目前,對濾波理論在經濟學中的拓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主要有穆斯和盧卡斯等人。穆斯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基礎上提出了信息濾波;盧卡斯在繼承魏克塞爾價格理論基礎上,考慮了信息濾波與混淆問題。而搜尋理論實際是濾波理論在現實中的一個具體體現;統計濾波理論是以國民經濟核算為基礎的一種濾波理論。而金融物理學引入纖維束等革命性工具對傳統金融學進行改造,也是對原有信息理論分析的一種深化。金融物理學和實驗經濟學是推動行為金融學向前發展的兩個輪子。因為,行為金融學的視角從是行為的角度來考察金融領域的。而分析人類行為,主要從物理的角度和心理的角度來刻畫。而金融物理學正是從物理的角度來考察金融問題的,同時另一方面,實驗經濟學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察的。總之,這些領域的基本原理基本上都能在數學上找到比較合適的表達方式,從而推進金融學研究和金融學前沿理論在股票市場的運用所采用的一般形式的數學化。

沿著這些大師們的足跡,我們可以判定:未來的金融實踐活動將越來越超乎一般人的設想,金融學前沿理論的應用將越來越綜合化。考慮到國內學者現在的研究趨勢,對于金融學前沿理論在中國股票市場分析中的應用,大致可以做如下展望:(1)Shefrin和Statan的行為資產定價模型和行為金融組合理論。采用Shefrin和Statan的行為資產定價模型和行為金融組合理論來分析中國股市投資者的選股優化問題;(2)Arrow的風險配置和信息相互關系模型。采用Arrow的風險配置和信息相互關系模型來探析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和信息之間的非線性相關性;(3)采用金融物理學中的資金流動態模型來解剖中國股票市場定價問題;(4)利用遍歷模型和最優停時模型來探求中國股票市場的漂移系數、股票價格優化以及股市政策效應分析;(5)利用數學模型、非線性模型和混沌模型以及分形模型考察中國股票市場的復雜性行為;(6)利用序方法、卡爾夫算子以及微分流形模型探索中國股票市場的局部均衡問題;(7)利用生物學和心理學基本原理來驗證實驗經濟學在中國股票市場的分析效果。總之,中國學者將金融學前沿理論應用到實際經濟工作分析當中來還任重而道遠,有待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交流合作,去挖掘和探討金融學前沿理論并將之運用到實踐當中來。

金融學畢業論文:數學金融學畢業論文

繼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后,1998年美國又發生了長期資本管理(LTCM)基金事件。兩者均由突發事件所引起,造成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機。突發事件在金融領域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它是數學金融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從LTCM事件談起

1997年亞洲爆發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機,至今仍余波蕩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說雖然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卻在于美國的量子基金對泰國外行市場突然襲擊。1998年9月爆發的美國LTCM基金危機事件,震撼美國金融界,波及全世界,這一危機也是由于一個突發事件----俄羅斯政府宣布推遲償還短期國債券所觸發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對沖”(hedge)基金,資金額為35億美元,從事各種債券衍生物交易,由華爾街債券投資高手梅里韋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數學金融學家斯科爾斯(M.S.Scholes)和默頓(R.C.Merton),他們參與建立的“期權定價公式”(即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為債券衍生物交易者廣泛應用。兩位因此獲得者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LTCM基金的投資策略是根據數學金融學理論,建立模型,編制程序,運用計算機預測債券價格走向。具體做法是將各種債券歷年的價格輸入計算機,從中找出統計相關規律。投資者將債券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美國的聯邦公券,由美國聯邦政府保證,幾乎沒有風險;第二類是企業或發展中國家征服發行的債券,風險較大。LTCM基金通過統計發現,兩類債券價格的波動基本同步,漲則齊漲,跌則齊跌,且通常兩者間保持一定的平均差價。當通過計算機發現個別債券的市價偏離平均值時,若及時買進或賣出,就可在價格回到平均值時賺取利潤。妙的是在一定范圍內,不管如何價格上漲或下跌,按這種辦法投資都可以獲利。難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資金增長高達300%。不僅其合伙人和投資者發了大財,各大銀行為能從中分一杯羹,也爭著借錢給他們??率筁TCM基金的運用資金與資本之比竟高達25:1。

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8月俄羅斯政府突然宣布推遲償還短期國債券,這一突發事件觸發了群起拋售第二類債券的狂潮,其價格直線下跌,而且很難找到買主。與此同時,投資者為了保本,紛紛尋求最安全的避風港,將巨額資金轉向購買美國政府擔保的聯邦公債。其價格一路飛升到歷史新高。這種情況與LTCM計算機所依據的兩類債券同步漲跌之統計規律剛好相反,原先的理論,模型和程序全都失靈。LTCM基金下錯了注而損失慘重。雪上加霜的是,他們不但未隨機應變及時撤出資金,而是對自己的理論模型過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資金以期反敗為勝。就這樣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虧損高達44%而瀕臨破產。其直接涉及金額為1000億美元,而間接牽連的金額竟高達10000億美元!如果任其倒閉,將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嚴重的信譽危機,后果不堪設想。

由于LTCM基金虧損的金額過于龐大,而且涉及到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德主,這對數學金融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華爾街有些人已在議論,開始懷疑數學金融學的運用性。有的甚至宣稱:永遠不向由數學金融學家主持的基金投資,數學金融學面臨挑戰。

LTCM基金事件爆發以后,美國各報刊之報道,評論,分析連篇累牘,焦點集中在為什么過去如此靈驗的統計預測理論竟會突然失靈?多數人的共識是,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本身并沒有錯,錯在將之應用于不適當的條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發生之前四個月著文分析基于隨機過程的預測理論,文中將隨機過程分為平穩的,似穩的以及非穩的三類,明確指出:“第三類隨機過程是具有快變的或突變達的概率分布,可稱為‘非穩隨機過程’。對于這種非穩過程,概率分布實際上已失去意義,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預測理論完全不適用,另辟途徑,這也可以從自然科學類似的情形中得到啟發。突變現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羅斯政府宣布推遲償還短期國債券這一突發事件,導致了LTCM基金的統計預測理論失靈,而且遭受損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華爾街的一些大銀行和投資公司也都損失不貲。

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可以認為是,一種在具有不確定性的債券市場中尋求無風險套利投資組合的理論。歐式期權定價的經典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基于由幾個方程組成的一個市場模型。其中,about無風險債券價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關;而about原生股票價格的方程,則除了與平均回報率b有關以外,還含有一個系數為σ的標準布朗運動的“微分”。當r,b,σ均為常數時,歐式買入期權(Europeancalloption)的價格θ就可以用精確的公式寫出來,這就是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由此可以獲得相應的“套利”投資組合。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自1973年發表以來,被投資者廣泛應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成了期權投資理論的經典,促進了債券衍生物時常的蓬勃發展。有人甚至說。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開辟了債券衍生物交易這個新行業。

筆者以為,上述投資組合理論可稱為經典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它盡管在實踐中極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應用時如不加注意,就會出問題。

局限性之一:經典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基于平穩的完備的市場假設,即r,b,σ均為常數,且σ>0,但在實際的市場中它們都不一定是常數,而且很可能會有跳躍。

局限性之二:經典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假定所有投資者都是散戶,而實際的市場中大戶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在不成熟的市場中,有時大戶具有決定性的操縱作用。量子基金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即為一例。在這種情況下,b和σ均依賴于投資者的行為,原生股票價格的微分方程變為非線性的。

經典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基于平穩市場的假定,屬于“平穩隨機過程”,在其適用條件下十分有效。事實上,期權投資者多年來一直在應用,LTCM基金也確實在過去三年多中賺了大錢。這次LTCM基金的失敗并非由于布萊克‐斯科爾斯理論不對,而是因為突發事件襲來時,市場變得很不平穩,原來的“平穩隨機過程"變成了“非穩隨機過程”。條件變了,原來的統計規律不再適用了。由此可見,突發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統計規律在新的條件下失效。

突發實件的機制

研究突發事件首先弄清其機制。只有弄清了機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預警的辦法及因此之道。突發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領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術領域中。而且各個不同領域中的突發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機制可大致分為以下兩大類。

“能量”積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發生,是地殼中應力所積累的能量超過所能承受的臨界值后突然的釋放。積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發也屬于這一類型。如果將“能量”作廣義解釋,也可以推廣到經濟領域。泡沫經濟的破滅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積累型,這里的“能量”就是被人為抬高的產業之虛假價值。這種虛假價值不斷積累,直至其經濟基礎無法承擔時,就會突然崩潰。積累的虛假價值越多,突發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經濟在1990年初崩潰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復,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產所積累的虛假價值過分龐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彈的爆發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彈的裂變反應中,一個中子擊中鈾核使之分裂而釋放核能,同時放出二至傘個中子,這是一級反應。放出的中子再擊中鈾核產生二級反應,釋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類推,釋放的核能及中子數均按反應級級數以指數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這是一種多級相聯的“級聯放大”,此外,放大電路中由于正反饋而造成的不穩定性,以及非線性系統的“張弛”震蕩等也屬于“放大”型。這里正反饋的作用等效于級聯。在、經濟及金融等領域中也有類似的情形,例如企業間達的連鎖債務就有可能導致“級聯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閉而引起一系列債主的相繼倒閉,甚至可能觸發金融市場的崩潰。這次LTCM基金的危機,如果不是美國政府及時介入,促使15家大銀行注入35億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閉而引起“級聯放大”,造成整個金融界的信用危機。

金融界還有一種常用的術語,即所謂“杠桿作用”(leverage)。杠桿作用愿意為以小力產生大力,此處指以小錢控制大錢。這也屬于“放大”類型。例如LTCM基金不僅大量利用銀行貸款造成極高的“運用資金與資本之比”,而且還利用期貨交易到交割時才需付款的規定,大做買空賣空的無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桿作用”投資所涉及的資金高達100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一旦出問題,這種突發事件的震撼力是驚人的。

金融突發事件之復雜性

金融突發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術的突發事件復雜得多,其復雜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多因素性對金融突發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諸因素外,還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心理等多種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為經濟因素--俄羅斯政府宣布推遲償還短期債券,而俄羅斯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占分額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風波,是因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資者突然感受到第二類債券的高風險,競相拋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可見心理因素不容忽視,將其計及。

非線性影響金融突發事件的不僅有多種因素,而且各個因素之間一般具有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即為非線性的關系。例如,大戶的動作會影響到市場及散戶的行為。用數學語言說就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并不等于各個因素分別作用時結果的線性疊加。突發事件的理論模型包含非線性項,這種非線性理論處理起來要比線性理論復雜得多。

不確定性金融現象一般都帶有不確定性,而突發事件尤甚。如何處理這種不確定性是研究突發事件的關鍵之一。例如,1998年8月間俄羅斯經濟已瀕臨破產邊緣,幾乎可以確定某種事件將會發生,但對于投資者更具有實用價值的是:到底會發生什么事件?在何時發生?這些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發事件的機制不像自然界或技術領域中的那樣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綜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其機制固然是由于房地產等虛假價值的積累,但由此觸發的金融危機卻也包含著銀行等金融機構連鎖債務的級聯放大效應。預警辦法

對沖基金之“對沖”,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對沖”來避險(有人將hedgefund譯為“避險基金”)。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原本設計為避險的基金,竟因突發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風險。華爾街的大型債券公司和銀行都設有“風險管理部”,斯科爾斯和默頓都是LTCM基金“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對突發事件作出預警是他們的職責,但在這次他們竟都未能作出預警。

突發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傳統的平穩隨機過程的預測理論完全不適用。這只要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駕駛汽車,想對突然發生的機械故障做出預警以防止車禍,傳統的平穩隨機過程統計可能給出的信息是:每一百萬輛車在行駛過程中可能有三輛發生機械故障。這種統計規律雖然對保險公司制定保險率有用,但對預警根本無用。因為不知道你的車是否屬于這百萬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屬于這百萬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時會發生故障。筆者認為,針對金融突發事件的上述特點,作預警應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說過,在“能量”積累型的突發事件發生之前,必定有一個事先“能量”積累的過程;對“放大”型的突發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種放大機制。因此在金融突發事件爆發之前,總有蛛絲馬跡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積累越多,放大的倍數越高,前兆也就越明顯。采用這種辦法對汽車之機械故障作出預警,應實時監測其機械系統的運行狀態,隨時發現溫度、噪音、振動,以及駕駛感覺等反常變化及時作出預警。當然,金融突發事件要比汽車機械故障復雜得多,影響的因素也多得多。為了作出預警,對多種因素進行實時監測,特別應當“能量”的積累是否已接近其“臨界點”,是否已存在“一觸即發”的放大機制等危險前兆。如能做到這些,金融突發事件的預警應該是可能的。要實現預警,困難也很大。其一是計及多種因素的困難。計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復雜。而且由于非線性效應數學處理就更為困難。計及多種因素的突發事件之數學模型,很可能超越現有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但計算機的發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簡后繁、先易后難?不妨先計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據計算機技術的進展逐步擴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難。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應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腦中的活動,直接定量極為困難,但間接定量還是可能的。可以考慮采用“分類效用函數”來量化民眾的投資心理因素。為此,可以將投資者劃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如散戶和大戶,年輕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險型等等,以便分別處理。然后,選用他們的一種典型投資行為作為代表其投資心理的“效用函數“,加以量化。這種辦法如果運用得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資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盧卡斯(R.E.Lucas)的“理性預期”也是一種處理心理因素的辦法。

其三是報警靈敏度的困難。過分靈敏可能給出許多“狼來了”的虛警,欠靈敏則可能造成漏報。如何適當把握報警之“臨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預警分級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懷疑對金融突發事件做預警的可能性。對此不妨這樣來討論: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發事件就不會憑空發生,就應該有前兆可尋,預警的可能性應該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學就不是一門科學,預警當然也就談不上了。筆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領域也不例外。

因應之道

研究金融突發事件的目的在于因應,因應可分為事先與事后兩種,這里主要討論事先的,因為事先防范可以減少損失。事先的因應之道應根據突發事件的機制:對于“能量”積累型的,可采用“可控釋放法”,即在控制下多次釋放小“能量”以避免突然一次釋放大“能量”。就近國務院下決心對某些存在嚴重問題的金融機構逐個進行整頓,就起到了可釋放“能量”的作用,這對防止金融突發事件是有益的。對于“放大”型的,可采用加入阻尼法,在核裂變反應中,常采用插入能吸收中子的鎘棒等辦法以減緩核反應。在由電感和電容所構成的振蕩電路中,加入電阻就可以對振蕩產生阻尼作用。在放大或控制電路中引入“負反饋”,也可起到阻尼作用。類似辦法可用于因應金融突發事件。例如:全球金融機構的計算機聯網固然有利于國際貿易但也使金融投資者易于興風作浪,他們可跨越國界幾乎瞬時地調撥幾十億美元進行投機,造成像1997年東南亞那樣的金融危機。最近美國有人提議:可以仿照對進出口貨物征收關稅那樣,對這種跨國巨額資金調撥收稅,這就是一種防止金融突發事件的阻尼作用。當然,阻尼不能過分否則就會阻礙資金正常流通,妨礙經濟的發展。更好的辦法是“選擇性阻尼”,即只對那些應予抑制的加以阻尼。這在技術領域中是有先例的,在金融領域中是否可行?值得考慮。

研究突發事件對于數學金融而言,是一個新的領域。金融突發事件本身非常復雜,對之進行研究絕非易事。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問題,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時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以起拋磚引玉,共同開展對這一重要課題的研究。還應該指出:這次LTCM基金事件引起的金融風暴表明,全世界的大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部門”也未能對突發事件作出預警。可見面對這一難題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可以是我國進一步發展數學金融學的契機。

金融學畢業論文:淺談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摘要]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本科學生金融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考核。論文選題是論文的基礎步驟,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好壞。本文在詳細分析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金融本科學生論文選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和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或者由于選題不當導致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質量低下,因此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十分必要。

一、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是確認研究對象和準備學位論文的前提性和關鍵性步驟,無論進行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首先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選題如同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成功一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選題隨意性強

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不少老師存在“重研究生論文,輕本科論文”的思想,對本科論文的指導欠認真,指導次數少,與學生交流少,對學生的選題不重視,往往是讓學生自行選題,而沒有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建議,或者是擬定的參考選題多年不變,早已失去選擇價值;另一方面,本科學生“重工作,輕論文”,整天忙于應聘、實習、考研,認為自己的學業已經完成,畢業論文只是走過場,因此論文選題很隨意,欠缺思考,只為應付了事。本科論文的開題報告本應是學生初步確定選題和教師對之提出建議的關鍵環節,但在教學中,存在不少學生遲遲不交開題報告甚至論文完成才填寫開題報告的情況,論文開題流于形式。

(二)選擇“大而泛”的宏觀性課題,導致寫作中難駕馭

宏觀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領域,一個方向性的問題,根據金融本科生的學識水平和對本科畢業論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這樣的選題所必需的專業基礎和研究能力,不僅收集材料存在困難,而且寫出來的東西往往缺乏深度。如“關于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選擇”、“論金融風險和監管”、“商業銀行業務發展探討”等,就屬于太宏觀、太大的題目,貨幣政策目標包括最終目標、中介目標、近期目標,涉及財政政策、利率、貨幣政策等等問題;金融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操作風險等等;商業銀行業務包括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表外業務等。就每個具體問題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個問題寫作,如: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是以利率還是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

(三)不注意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選擇已經過時淘汰的題目??

論文選題應注重研究課題的實用價值和理論價值,避免選擇已經完全得到解決的常識性問題。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正處于不斷的改革和發展之中,金融體系不斷變革,許多新政策、新機構、新工具不斷出現,應該說金融體制改革為金融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論文選題空間。但一些學生不關注經濟發展動態和金融改革創新的動向,對新事物視而不見,在畢業選題時,查找的資料過于陳舊,如2006年還有學生選擇“加入WTO后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進外資銀行,提高銀行競爭”等早已過時的題目,這反映出學生沒有關注外面世界的變化,抄襲幾年前的文章。

(四)選題過于平淡,缺乏創新

學術論文講究原創性,人云亦云,乃論文之大忌。當然,對于本科論文過于強調原創性不太現實,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創新是不可能的,但論文中應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否則這種選題沒有意義。有些金融學生論文選題缺乏前沿性、挑戰性,無新意,如“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及對策”、“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途徑”、“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防范”、“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研究了多年,有關論文已很多,當然這些選題并不是不能再寫,而是應從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討和挖掘,否則簡單的重復沒有意義。

(五)選題不切合實際,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號

有些學生在選題中不切合實際,盲目求“新”。如“國有商業銀行跨國經營問題”、“組建跨行業戰略聯盟”、“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戰略”等。商業銀行國際化無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長期不能實現,因為銀行國際化的前提是企業國際化,企業實現跨國經營。目前全球500強,幾乎都是跨國性的,進入我國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資銀行紛紛登陸中國占領市場。而我國規模大、跨國性企業不多,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銀行談何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呢?在我國金融期貨的推出一直審慎,尚在試點中,探討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戰略不符合我國實際。

二、對金融本科學生選題的幾點建議

金融本科論文選題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教學實踐過程,上述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解決,基于前文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教師和學生應重視本科論文的寫作

本科畢業論文雖然屬于學術論文,但撰寫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過程的一個步驟,不僅是為了傳播學術信息,推進學科的發展,更重要的目的還在于梳理、總結學習成果,反映學生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其他專門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予以充分的重視。

(二)重視論文開題環節,提倡集體指導選題

建議在本科論文選題之前,由專業教師就選題的原則和應注意的問題給學生作專題指導,并就開題報告的規范書寫、論文寫作規范等問題給學生作統一講解,改變過去單個教師“一對多”指導模式,實行集體指導、集中指導,教師組(教研室)共同協商研究本科論文的指導問題,避免由于教師個體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學生論文選題質量。

(三)提高學生獲得學術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導學生多方位收集資料,為選題打好基礎

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各種新政策、新舉措層出不窮,而金融學生選題陳舊反映出學生對新信息的掌握較欠缺。因此建議:一是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網絡系統、報刊雜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關注學術研究發展信息;二是鼓勵金融學生參加教師的研究課題、各種學術研討會;三是經常性地要求學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開討論、思考。

(四)選題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學術價值和社會實用的結合

學術價值是選題的著眼點,學位論文應“為時而著,為事而作”,金融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研究應講求應用性,即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當前,我國金融領域中新問題層出不窮,論文選題應結合我國轉軌經濟的特點和金融體制改革的現實,在借鑒國外做法的基礎上,選擇有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研究,揭示金融發展規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學生應從自身學識水平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選擇熟悉并感興趣、有獲取資料的條件,并估計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的論文題目。

(1)論文選題“宜小不宜大,宜專不應泛”,可小題大做,勿大題小做。選題過大,會面面俱到,不著邊際,什么問題都談到,什么問題也說不清楚,難以將論題說深說透。選題過窄過小,發揮的空間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難。金融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科研能力選擇大小適中,難易適中的題目。在實際中,有些選題很好,但受知識、水平、資料有限,難以完成,最好放棄,不要好高騖遠。

(2)所選題目要有一定數量與質量水平的文獻資料作為研究基礎。論文的選題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前人文獻資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選題目應涉及的內容、歷史和現狀,這樣才能找到選題的新視角。因此,擁有大量翔實、豐富的文獻資料有利于高質量金融論文的寫作。

3、注意選擇自己熟悉及興趣的問題

論文選題應從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人手確定選題。熟悉的問題一般就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或實踐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斷的專業學習和一貫的信息收集使其準備了厚實的理論基礎,有利于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升華的認識,較容易寫得深入、寫出創新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才會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鉆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獨到見解,可望成為一篇較高質量的論文。

金融學畢業論文: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特征分析

摘 要:以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金融學專業為例,通過對該學院的金融學專業2011――2014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統計分析,試圖通過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崗位、就業流向和就業與專業設置相互影響等方面對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特征做初步的分析。

關鍵詞: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特征

我國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是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重慶市獨立學院有7所,在校生約9.67萬人,占普通高校約17% 。金融學專業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國內金融市場發展迅速,熟悉金融業務的應用型人才需求明顯。但近年,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明顯低于某些工程學類的畢業生,引人深思。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以下簡稱派斯學院)是依托重慶工商大學組建的獨立學院,現在校生9千余人,其中金融學專業本科生1253人。本文以派斯學院金融學專業為例,通過對該學院金融學專業2011――2014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體現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特征。

一、就業率相對較高

該學院金融專業以培養應用型金融人才為目標,要求學生具備金融基礎知識,并精通和熟練各大金融機構一線崗位技能,由學生轉變為職業人。根據重慶市市教委當年5月底公布的數據,派斯學院金融專業的一次性就業率高于重慶市平均就業率,2011年――2014年,分別高出6.9%、-0.81%、22.63%、2.5%。

較高的就業率與派斯學院培養理念和課程體系分不開。該學院注重基礎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例如,在大一學生剛進入校園時,校方就有意識的灌輸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多方面擴大就業途徑,所以學生在大二時就能通過各種途徑拓展自己的能力素質,如利用寒暑假到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實習,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并努力考取各種相關證書,如銀行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保險從業資格證等金融專業相關證書。

二、就業崗位以中小企業應用型崗位為主

從就業崗位流向來看,派斯學院2011――2013屆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流向中小型企業和技術崗位的分別為111人、108人、112人,分別占當年畢業生的85.3%、67.5%和73.6%。而這三屆畢業生流向機關、國企和事業單位的畢業生人數僅占當年畢業生的1.53%、5.55%和5.26%。明顯,該學院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第一次就業的去向以中小型企業應用型崗位為主,而去往機關、大型企業、事業單位比例小。據調查,這三屆的畢業生中,去往中小型企業和技術崗位的同學從事財會、證券與銀行柜員等技術性的一線崗位工作。可見,形成“先擇業,后就業”的觀念,積極尋找就業機會。

三、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

從就業集中區域來看,派斯學院2011――2013屆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比例達到64.6%、 53.7、67.76%。從就業城市比較,重慶市成為畢業生首選就業地,2011――2013屆畢業生在重慶就業比例達到了33%、30.24%、36.84%,這個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城市。在東部發達地區,該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主要集中去往浙江、江蘇、上海等地。

形成上述區域特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在學院所在地尋找工作機會,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尋找合適的就業崗位更便利,降低了尋找工作的成本;第二,重慶市直轄以來,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對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而言有著較多發展空間與機遇。同時,相對于北上廣而言,重慶市的外來畢業生相對較少,就業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更適合于帶著“非名校、非高學歷”標簽的獨立院校畢業生就業;第三、與生源地有關。選擇去東部發達地區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就業的畢業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其生源地在該省市。

四、就業形勢日趨復雜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派斯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就業形勢日趨復雜。表現為,在該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總體平穩的形勢下,金融學專業的就業率正呈現下降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整體就業形勢復雜而嚴峻。二,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構成變化和用人單位的觀念固化沖擊獨立學院該專業的就業率。三,獨立學院自身原因。因此,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就業工作需要因應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的需求,科學規劃,未雨綢繆,切實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013年底派斯學院提出了新的金融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是針對畢業生以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重慶為主要就業目的地來設置的。結合重慶市建設“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和建設以結算為主體的“中國內陸金融中心”的大背景,派斯學院提出實行“三軌合一”的特色金融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為了適應當前就業市場的需要而為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量身訂造的,使得他們能夠相對靈活的應對職業發展要求,增加就業途徑。

雖然在就業市場上有非常多的因素影響著獨立學院學生的求職成功,但是派斯學院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能夠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定位,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較為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也為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金融學畢業論文:論金融學畢業實習與大學生創業競賽的融合

摘要:我國金融學本科院校畢業實習這一教學環節的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文章從當前我國部分金融學專業已開設的金融學畢業實習的現狀出發,分析當前普遍存有的問題,建議學校可以將畢業實習同大學生創業競賽相結合,積極促進學生與真實工作環境的融合。

關鍵詞:金融學;畢業實習;創業;競賽

當前金融學本科院校在安排學生的畢業實習時普遍有一種感受:安排學生在校內實習就像是聚會,而安排到校外則像是出去旅游;集中實習成本較高,而分散實習則收效一般,且不便于控制管理。導致該類問題出現的原因來自于各個層面,比如學校、實習單位以及畢業實習指導教師等,但究其根本原因則在于學生沒有真正認識到實習對于自身素質完善的重要性,也沒有體會到學校在安排實習時所付出的人財物等巨大成本,他們更沒有真正參與到實習活動中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如何讓金融類準畢業生的畢業實習環節高質量完成,還要從學生這一內因出發,文章將對此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我國金融學畢業實習現狀分析

1.現狀分析。當前我國國內大部分金融學專業本科院校,都設置有畢業實習這一環節,其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使得學生驗證、鞏固在校所學的銀行、證券或保險理論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了解社會對本專業的需求,增強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南京審計學院的金融專業規定,畢業實習在原則上由學生聯系實習單位,完成銀行、證券或者保險某一金融領域的實習;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為讓金融學專業學生盡早明確自己的畢業論文調研方向,而設置的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畢業實習,等等。通過畢業實習這一環節,學生們可以了解到實際的、具體的銀行、證券或保險業務,感受金融業氛圍,為即將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業務上和心理上的準備;還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業務結合起來,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最后,通過畢業實習還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存有的問題。這些畢業實習的目的都是為了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盡早熟悉工作崗位對人才的要求標準,幫助學生盡快實現角色轉變。但是在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存有以下問題:

第一,實習單位不正規。由于當前就業形勢所迫,部分分散實習學生自己聯系的實習單位,往往是一些不太正規的中小企業,大學生們往往容易忽視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對自我權益的維護,導致很多企業在用人后不按照先前口頭商議的約定來支付實習生應得的報酬,侵害學生的權益。

第二,實習內容不對口。當前,金融學實習生往往較難找到與自己所學專業完全一致的實習崗位,再加上我國金融機構數量有限,并且大多數金融機構比如銀行等,由于本身行業特性的限制,一般不會安排實習生進入核心部門實習。在這種情況下,實習生就無法接觸到金融機構中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核心業務,畢業實習也就往往流于形式,無益于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目前國內院校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一般都安排為4周至6周左右,較短的實習時間會導致實習單位不會或很少安排實習生的上崗技能輔導或培訓。這樣,就會出現學生剛剛接觸實際業務不久而實習就要結束的尷尬局面,從而也就導致了學生較難從實習中真正獲得對日后工作生涯有幫助這一結果的出現。由此看出,開設金融學專業的院校亟待尋找一種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

二、我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現狀分析

創業計劃,是一無所有的創業者就某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新產品或者服務向風險投資家游說以取得風險投資的可行性商業報告。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比賽,它也不是單純的、個人的、集中在某一個專業的學生競賽,而是一種以實際技術為背景,跨學科的優勢互補的團隊之間的綜合較量。創業計劃競賽的發展源于美國高校,以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等為典型代表,在這些商業計劃競賽的運作下,誕生了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例如雅虎(Yahoo)、網景(Netscape)等公司。在國外高校商業競賽發展的浪潮下,我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也蓬勃發展。現開展的大學生創業競賽有“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杭州市“賽伯樂杯”創業大賽、“賽扶”國際大學生企業家聯盟比賽等。這些創業計劃競賽大多是在政府或相關部門支持下將具有發展潛力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吸納到當地創建公司,在公司初創期提供許多優惠政策進行扶持,幫助公司實現正常運營,同時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三、金融學畢業實習與大學生創業競賽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金融學畢業實習可以同大學生創業競賽相融合。這種融合并不是“一刀切”,并非要完全拋棄原本的集中或分散的實習方式,這種融合是一種實習方式多元化的嘗試,是體現實習靈活性并使得這一教學環節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的改革。以某大學一名金融學專業學生為例來說明融合后的畢業實習模式的安排:在大一階段的專業導論課上,老師向學生介紹了他們將要在以后四年中參加的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習的性質和形式,同時也告知學生,由于畢業實習的特殊性,學生可以自愿選擇以參加創業計劃競賽的方式來獲取相應的畢業實習學分。這名金融學專業學生在大三學年的第一學期參加了“挑戰杯”創業大賽,那么他可將其參賽證明等文件遞交學校,證明已參加社會實踐這一教學環節,從而該學生可以在原本設置的畢業實習期間內籌劃找工作、準備畢業論文或者創業的相關事宜。而如果這名學生沒有參加比賽,那還可以按照先前的規定,在大四階段完成分散或集中畢業實習。這種融合后的新模式對學生、院校以及社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①學生的專業知識將重新熔煉;②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得到提升;③院校更易于控制和管理畢業實習。

盡管將畢業實習同大學生創業競賽結合后還會存有一些問題,比如如何區分和篩選出哪些是適合學生參加并能發揮畢業實習功效的競賽;創業競賽雖然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商業運營,但是學生還是處于一種競賽氛圍下,與真實的創業環境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學生從什么時間參加創業競賽以及參與多長時間都還有待商討。但是,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美國高校等成功模式,借鑒“賽扶”的運作模式等來逐步引導金融學畢業實習同大學生創業競賽的逐步結合。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畢業實習是高校實踐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文章以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為例進行研究,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存在學生缺乏實習積極性、實習單位接受熱情不高、畢業實習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問題,需要做好畢業實習前的準備和動員工作、加強畢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完善畢業實習管理體制。

關鍵詞:金融學 畢業實習 實習模式 實習管理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國際化,行業競爭日益加據。為了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各金融機構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具備實踐和創新能力。作為金融人才培養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須順應這種需求,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畢業實習是整個大學期間教學工作中最系統的一次實踐,是大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的一次預演,是他們參與實際工作、提高業務技能的一個最為關鍵的環節,其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本文以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為例,分析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提高畢業實習質量的有效途徑,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業務素質。

一、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自1994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以來,一直在探索提高畢業實習效果的實習模式,目前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實習、“委托承包”實習、“就業”實習、分散自主實習四種模式。在學校、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實習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實習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屆的金融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實習得以順利進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1.學生缺乏實習積極性

通過對歷年畢業生訪談記錄看,基本上30%的學生缺乏畢業實習的積極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就業形勢影響學生實習的積極性。根據人保部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為630萬人,比2009年的611萬多19萬人,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學生都放棄了畢業實習,把時間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業難的影響,金融學學生擇業由以前的“專業對口” 演變為多元化,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可能不從事本專業工作。這一部分學生認為既然不從事該專業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費時間實習,這樣勢必影響一部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2)對畢業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本專業的實習能夠認真對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充分認識到畢業實習的重要性,認為實習環節可有可無,把實習當成是最后一次長假,沒有進行真正的實習,利用弄虛作假的手段來應付教師的檢查,例如,做假的實習鑒定、拼湊實習報告、抄襲實習周記。

2.實習接收單位熱情不高

畢業實習已經成為每一位學生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階段,但是現有的大學生實習基地在數量上都很難滿足大學生的需求,更不要說在類型與實習生的專業和就業取向對口了。很多金融機構如銀行不愿意接收大學生實習。其主要原因有:(1)接納實習單位要抽出骨干力量來指導,給單位增加了任務,帶來了麻煩;(2)有的實習可能要影響實習單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學校對實習單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幫助,單位和職工只是盡了義務,而無任何實惠可得。據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組對106家用人單位的調查,愿意接受大學生實習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雖然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在武漢、荊州、洪湖等地有實習基地,但每個基地由于規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學生實習,導致許多學生不能在金融機構進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實習,而轉向其他單位,。一些金融單位雖然接收了畢業生進行實習,但實習的金融單位主要依靠單個教師的個人關系進行聯系和維持,學校沒有進行資金和榮譽的投入,造成實習單位員工指導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金融業務(特別是銀行業務) 對安全性、精準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業務人員不會對實習生進行實際操作的培訓,更不會放手讓實習生獨立去操作一項業務,實習生更多的是承擔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比如引導客戶填寫表格或單據。這些實習內容與平常所學知識關聯度不強,不能體現金融專業的特色,與學生的心理預期相差甚遠,學生產生失望的情緒,難以達到理想的實習效果。

3.畢業實習管理體制不完善

畢業實習應該是一種對用人單位和實習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資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際關系的經驗性、個體隨機行為,不是學校和企業之間一種簡單的“對口實習”任務,而是涉及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大學生的一種規范、系統的常規化制度行為。但就目前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學生畢業實習管理體制而言,存在不少問題,不能滿足大學生素質提高和技能培養的需求,影響了畢業實習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實習時間選擇不當,實習期間過短

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學期開學后的第四周開始,這個時期學生面臨畢業論文撰寫、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試面試的壓力,雖然有的學生認識到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但沒有心思參加;有的學生選擇參加實習,但在實習期間精力不集中,在實習期間頻繁請假,學生奔波于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既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又給實習單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學校統一畢業實習期間為四周,時間過短。實習單位認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學生是無法全面、熟練地掌握業務的,認為學生實習僅僅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所以不重視學生實習,對學生不會嚴格要求,盡心指導。

(2)缺乏完善的畢業實習考核機制,成績不能體現實際實習情況

雖然在畢業實習管理辦法中對師生在實習期間應履行的職責都做了規定,如要求“學生不得無故不參加實習,凡無故不參加實習的時間超過規定實習時間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評定實習成績”,這些規定流于形式、沒有具體的、量化的指標,對學生沒有約束力。目前對畢業實習的考核首要標準是實習鑒定表是否有實習單位的公章和學生所提交的實習報告,對學生形成綜合成績,而對學生的日常實習表現沒有體現在實習成績中,這樣給一些根本沒有參加實習的學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學生隨便找個單位蓋上公章、拼湊實習報告,最后形成一種不公平的現象:造假學生比那些踏踏實實實習的學生的成績高。

二、提高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實習質量的措施

畢業實習在高等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識向能力、素質轉化的有效途徑。要提高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實習質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畢業實習前的準備和動員工作

畢業實習前的準備和動員工作是畢業實習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學系應充分向學生介紹實習單位的性質及實習崗位對學生的要求,以便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縮短學生對工作崗位的距離感,降低學生對實習的恐懼感;簽訂協議書,實習前學校要與實習單位簽訂實習協議書,明確實習單位、學校、學生三方的權利和義務;發放實綱、實習計劃和日程安排;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選出或指定負責人,負責人要切實負起管理與協調、溝通的責任,定期與不定期地向負責實習的教師匯報實習情況。召開由院(系)主要領導參加的實習動員會,對學生進行動員,向學生宣布實習紀律、要求以及成績的考核標準和辦法,條件允許時,也可請實習單位的領導和有關人員參加動員會,從思想上、組織上和業務上保證實習的順利進行。

2.加強畢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加大對畢業實習基地經費的投入

由于畢業實習基地一般都是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因此學校要加大經費投入,減輕實習單位的負擔,提高實習單位接受學生實習的積極性。目前實習單位的指導人員都是無償提供業務指導,可以由學校設立優秀實習指導獎金,對實習單位出色的指導人員進行獎勵,提高他們指導業務的熱情。

三、重視與畢業實習基地的聯系

目前,學院和畢業實習基地的聯系基本處于平時不聞不問,臨時突擊公關的現狀,每年等到學生實習之前才和實習單位聯絡,這樣學院和實習基地之間缺乏交流,關系很疏遠。學院應和實習基地建立一定的聯系機制,并與實習基地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加強交流合作。如學校可以考慮定期召開實習基地聯誼會,組織實習基地負責人座談,聽取他們對實習基地建設的意見。學校還可以和實習基地進行密切的雙向合作,利用學校擁有的科研、技術優勢為實習單位提供相應服務,為實習單位培訓干部和業務骨干,促進實習基地的發展。學院可以考慮聘請實習單位的專家擔任學校的兼職教授,為學生做學術報告,參加學生論文答辯,不斷鞏固雙方的合作基礎。

3.完善畢業實習管理體制

(1)調整畢業實習時間

以往金融學畢業實習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學期開學后第四周進行,時間約1個月。考慮到學生這一階段面臨撰寫畢業論文、就業、研究生面試等問題,學校應考慮適當調整畢業實習時間。學校可以將畢業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結束后的暑期進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據和學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學生想找單位實習,但很少有學生如愿,如果學校安排學生在暑假進行集中實習,可以滿足學生的愿望;其二,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在專業知識、動手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還有一年的時間進行充實和提高,學生在大四學年的學習目的會非常明確,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其三,可較好地解決與找工作、畢業論文設計間沖突的問題,保證充足的實習時間和較高的實習效果。

(2)建立健全畢業實習考核機制

目前學生畢業實習考核主要由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意見兩部分構成。對集中實習的學生來說有考核的依據,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標,考核的隨意性、主觀性強,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建立畢業實習考核的量化指標,保證考核的客觀性和公平性。對自主實習的學生來說,應加強對過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實習單位的地址、聯系人等情況,隨時對他們的實習情況進行抽查;和實習單位進行座談,了解學生的實習表現;要求學生通過電話或互聯網每天向指導教師匯報實習情況等。

金融學畢業論文:指導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幾點體會

摘要: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 是大學生能力的綜合考察。民族院校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學生選題大而空泛、寫作過程中創新與分析問題能力不足以及論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究其原因,是有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一些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指導投入不夠、學校對畢業論文答辯等管理流于形式等。解決這些問題應從學校、教師學生等多方面促進畢業論文的質量提高入手。

關鍵詞:金融學;畢業論文;綜合能力

一、民族院校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選題大而空泛,與實踐嚴重脫節

好的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學生缺乏正確的選題方法,選題隨意,選題范圍重理論輕實踐,或好高騖遠、求大輕小。例如,金融專業的同學前幾年喜歡選諸如“加入WTO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我國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學選“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還有些同學選題猶豫不決、隨意換題,不少老師都抱怨學生選題不和導師商量,當導師不同意時甚至隨意從網上直接下載論文,結果不但影響了選題的質量,又不利于導師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創新與分析問題能力不足

金融學專業的本科畢業論文也應遵循社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實踐中,不少學生只為交差過關了事,不僅相關文獻閱讀十分有限,如有的參考文獻幾乎都是網上轉載的各類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筆者甚至發現有個別同學的參考文獻竟然是學院自己辦的內部雜志上的文章,既不權威又不準確,有的參考文獻幾乎都是幾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對于文獻調查等基本收集資料的方法不會運用。同時,論文寫作過程中又缺少相關的調查和實證分析,要達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創新自然就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三) 論文結構不合理、語言表述欠規范,極個別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表達能力有限

按照我國大學本科畢業論文的相關要求,筆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畢業論文管理的相關規定,但不少學生卻達不到這些要求。例如,筆者所在學校在論文評閱環節要求:(1)內容:立論正確,方案設計、論證、計算正確;內容完整充實,論文結構合理;結論正確;工作量足、難度適當。(2)水平:有獨特的見解與創新,或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對所學專業知識有較好地運用;取得階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學術或應用價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參考文獻完整且符合要求;語句通順、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數據、圖表完整,圖紙規范。而不少學生在論文寫作中,或者出現頭重腳輕,即前面的概念、發展歷程、問題現狀等羅列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應的對策部分十分簡略;或者是另一極端,前面的分析介紹簡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議對策動輒十幾條,甚至有的問題分析和后面的建議幾乎沒有直接關系,論文質量堪憂。筆者還遇到過極個別的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比較有限,完成規范的畢業論文有相當的難度。

二、影響民族院校金融學畢業論文質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論文寫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隨著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從四年級上學期開始直到畢業,除了考研的同學外,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個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畢業論文撰寫正好是這段時間。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都知道,畢業論文成績對找工作并沒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大部分學生對論文并不重視,投入的時間十分有限,甚至個別學生在答辯前兩三周才與指導老師聯系,論文寫作的質量自然無法保證與提高。筆者每年指導的學生中,總有個別同學忙于實習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與老師聯系,考慮到就業的壓力等老師往往無法嚴格要求學生。筆者所在學院的老師還發現,對畢業論文投入較多精力的學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實得較早的學生,自然畢業論文也寫得比較規范;那些工作一直沒有落實或落實較晚的學生,很難把主要精力和時間花在畢業設論文撰寫上,論文選題和質量自然存在不少問題。這在二本院校中應該不是個別現象,尤其是民族類高校。

(二)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指導投入不夠

影響大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指導教師投入精力的多少。畢業論文指導一般從學生選題、擬訂論文提綱、收集資料到規范寫作、反復修改等過程中都要給予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而現在高校教師本身也存在攻讀學位、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等壓力,再加上論文指導的報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臨指導動輒10來個學生的畢業論文,實際分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指導論文的時間、精力必然相當有限。如筆者所在的學院,老師平均指導的學生通常在10個左右,甚至有些學院的個別教研室老師指導學生有時多達15個以上,教師的指導任務相當繁重。盡管畢業論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學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時間才聯系導師,這時在正常的教學、生活之外,導師的指導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老師也是希望論文只要過得去就行,論文質量的提高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

(三)學校對畢業論文答辯等管理流于形式

與國外高校的“寬進嚴出”不同,國內高校多年來普遍實行“嚴進寬出”原則,只要學習成績、學分修夠了,很少有高校在學生臨近畢業之際在畢業論文環節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對論文自然采取東拼西湊的態度,畢業論文答辯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現在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反過來使學校在論文質量把關和就業率壓力之間偏重就業率的提高,自然就會更加放松論文答辯及其管理環節。因為高校每年都面臨一次就業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標、招生計劃等的變化都與就業率直接相關,論文質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筆者所在的高校,畢業論文成績=評閱成績(60%)+答辯成績(40%),且答辯成績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辯中,即便對極個別答辯學生想給低分,考慮到就業形勢以及民族類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文化基礎等綜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畢業論文管理的一些建議

在面臨持續的嚴峻就業形勢下,民族類高校畢業生質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學校要加強論文質量的全過程管理

民族類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培養模式和辦學條件,努力探索切實有效的畢業論文質量管理途徑,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提高。如保證一定的經費投入,適當提高導師指導畢業論文的報酬,努力提高教師積極指導論文的積極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廳(局)對畢業論文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抽查和評優等,在職稱評聘、教學工作量計算等方面向畢業論文工作有所傾斜;再如,進一步落實畢業設論文寫作與實踐的聯系, 加強民族高校與民族地區生產部門、企業之間開展協調工作,為學生論文選題、寫作等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另外,民族類高校有些漢語水平確實較差的學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語言寫作和答辯,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樣搞一刀切,真正發揮論文寫作環節對學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寫作應早作準備

針對目前就業與論文寫作的沖突,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寫作也應宜早不宜遲。如果前面幾年的學習中沒有思想準備和材料積累,僅在幾個月乃至最后一學期或一年的時間里,要完成從選題、研究到寫作的全過程,確實很難指導或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如在專業課學習階段,就應先學習一些指導論文寫作的有關論著,提高文字修養;還要選讀一些本專業的優秀論文,從中學習寫作經驗和了解學術動態;掌握做簡單的文獻綜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對本學科領域中自己感興趣的某些專題或方面,有意識地積累資料,為論文寫作進行各方面的準備,還可適當緩解導師集中指導的繁重任務。

(三)學生要正確認識論文寫作與就業之間的沖突

客觀地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學生沒有就業壓力,可專心致志做畢業論文;而在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學生應聘時若已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工作會落實得較早、較容易。而畢業論文的寫作,正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基本要求。所以,學生應正確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否則對其就業、畢業論文完成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本科專業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重要性探討

摘要:撰寫畢業論文作為金融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學生完成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運用金融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重要過程,還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練。因此,金融學本科專業學生認真撰寫畢業論文對自己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重要性

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是高等院校依據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對本科學生進行綜合性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過程。然而,由于金融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主要以課堂理論為主,實踐動手鍛煉相對較少,這給學生造成了畢業論文僅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錯覺;還有,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這使得學校的教學工作也不得不以學生就業為主,而找工作與畢業論文寫作在時間上重疊,考慮到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于是學校對學生畢業論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學生在思想上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致使畢業論文質量出現下滑的現象。

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迅速發展,使得社會對金融學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所以金融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人數相對于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數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為了端正學生對畢業論文不正確的態度,切實扭轉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態勢,使他們能夠及時適應社會的需要、真正認識到金融學本科專業畢業生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一、撰寫畢業論文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集中訓練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環節。這個階段,在金融學專業老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選題、填寫開題報告、搜集資料、撰寫論文,這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持學生對所研究金融問題的興趣、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又要使專業指導教師利用自己淵博的專業學識和認識問題獨特視角,對學生的研究給予正確的指導,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頓開茅塞之感。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學專業指導教師應向學生說明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其次,以學生為主展開畢業論文寫作的各項工作。在此期間,除了指導教師定期檢查督導每個學生的研究進展情況外,學生應主動向指導教師匯報畢業論文的情況,及時將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反映給指導老師,盡快得到正確的幫助建議。再次,指導老師對學生的研究成果給予初步的基本評價。最后,該成績也是每一個學生能夠順利畢業的必要成績之一。在指導老師認為研究成果達到畢業論文的水平后,由學術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組成答辯專家小組,通過答辯形式對學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統科學的評價。符合金融學專業學士學位畢業論文要求的,作為學生畢業論文的最終成績。

二、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金融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重要過程

本科畢業論文包括開題報告和論文正文兩大部分。通過填寫開題報告,每個學生可以選擇確定各自適合的論文題目;了解關于該金融問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找出該論文研究的切入點;設計論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內容;明確研究方法等等。在這個階段,學生運用所學金融知識判斷和界定所關注的問題,將自己研究的內容劃定在金融學領域,以符合所學專業的要求。通過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掌握關于該金融問題研究的發展脈絡及進程,了解相關學者在研究本問題時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結論等,從而保證自己的研究具有相應的理論基礎,也確保使通過自己的研究,將人們對該問題的認識向前推進一點。通過對論文基本內容的設計,學生運用金融學的理論,對所研究的金融問題形成一個比較概括性的認識。

在論文正文寫作階段,學生要首次獨立地思考如何圍繞開題報告確立的研究題目和研究內容展開研究工作,比如,根據開題報告要求,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如何搜集相關資料?運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學專業知識,如何對已獲得的資料進行處理、提煉?根據金融學相關理論的要求,如何運用掌握的資料說明、支持文章的觀點?

因此,撰寫畢業論文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金融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實際金融問題,并初步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練

獲得一份適合所學專業、令人心儀的工作,是每一個即將畢業大學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時下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用人單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馬上就能勝任相應的工作,能夠獨當一面。但是,應該看到的是,在職場上,同一個單位中,每個員工都想表現出自己的優秀品質,因此職員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應該屬于文案性質,有的時候,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就被指定完成項目課題的申請、結項或其中某一環節的工作。而撰寫畢業論文恰好就是系統地培養和鍛煉學生這方面能力的過程。學生填寫的開題報告就相當于課題的申請書;畢業論文正文就大致相當于課題的研究報告。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困難和疑問,就可以理所當然的從專業指導教師那里獲得答案和指導,從而使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鍛煉。反過來,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利用這段時間,那么,其科研能力得不到鍛煉;在職場中也很難得到同事的系統指導。這樣,該學生就不可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就會影響到該單位對他(她)的評價。所以,為了能夠勝任未來工作的要求,學生就必須認真對待畢業論文寫作。[責任編輯 陳鶴]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本科專業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重要性探討

摘要:撰寫畢業論文作為金融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學生完成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運用金融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重要過程,還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練。因此,金融學本科專業學生認真撰寫畢業論文對自己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重要性

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是高等院校依據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對本科學生進行綜合性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過程。然而,由于金融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主要以課堂理論為主,實踐動手鍛煉相對較少,這給學生造成了畢業論文僅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錯覺;還有,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這使得學校的教學工作也不得不以學生就業為主,而找工作與畢業論文寫作在時間上重疊,考慮到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于是學校對學生畢業論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學生在思想上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致使畢業論文質量出現下滑的現象。

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迅速發展,使得社會對金融學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所以金融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人數相對于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數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為了端正學生對畢業論文不正確的態度,切實扭轉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態勢,使他們能夠及時適應社會的需要、真正認識到金融學本科專業畢業生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一、撰寫畢業論文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集中訓練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環節。這個階段,在金融學專業老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選題、填寫開題報告、搜集資料、撰寫論文,這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持學生對所研究金融問題的興趣、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又要使專業指導教師利用自己淵博的專業學識和認識問題獨特視角,對學生的研究給予正確的指導,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頓開茅塞之感。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學專業指導教師應向學生說明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其次,以學生為主展開畢業論文寫作的各項工作。在此期間,除了指導教師定期檢查督導每個學生的研究進展情況外,學生應主動向指導教師匯報畢業論文的情況,及時將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反映給指導老師,盡快得到正確的幫助建議。再次,指導老師對學生的研究成果給予初步的基本評價。最后,該成績也是每一個學生能夠順利畢業的必要成績之一。在指導老師認為研究成果達到畢業論文的水平后,由學術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組成答辯專家小組,通過答辯形式對學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統科學的評價。符合金融學專業學士學位畢業論文要求的,作為學生畢業論文的最終成績。

二、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金融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重要過程

本科畢業論文包括開題報告和論文正文兩大部分。通過填寫開題報告,每個學生可以選擇確定各自適合的論文題目;了解關于該金融問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找出該論文研究的切入點;設計論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內容;明確研究方法等等。在這個階段,學生運用所學金融知識判斷和界定所關注的問題,將自己研究的內容劃定在金融學領域,以符合所學專業的要求。通過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掌握關于該金融問題研究的發展脈絡及進程,了解相關學者在研究本問題時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結論等,從而保證自己的研究具有相應的理論基礎,也確保使通過自己的研究,將人們對該問題的認識向前推進一點。通過對論文基本內容的設計,學生運用金融學的理論,對所研究的金融問題形成一個比較概括性的認識。

在論文正文寫作階段,學生要首次獨立地思考如何圍繞開題報告確立的研究題目和研究內容展開研究工作,比如,根據開題報告要求,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如何搜集相關資料?運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學專業知識,如何對已獲得的資料進行處理、提煉?根據金融學相關理論的要求,如何運用掌握的資料說明、支持文章的觀點?

因此,撰寫畢業論文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金融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實際金融問題,并初步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練

獲得一份適合所學專業、令人心儀的工作,是每一個即將畢業大學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時下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用人單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馬上就能勝任相應的工作,能夠獨當一面。但是,應該看到的是,在職場上,同一個單位中,每個員工都想表現出自己的優秀品質,因此職員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應該屬于文案性質,有的時候,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就被指定完成項目課題的申請、結項或其中某一環節的工作。而撰寫畢業論文恰好就是系統地培養和鍛煉學生這方面能力的過程。學生填寫的開題報告就相當于課題的申請書;畢業論文正文就大致相當于課題的研究報告。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困難和疑問,就可以理所當然的從專業指導教師那里獲得答案和指導,從而使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鍛煉。反過來,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利用這段時間,那么,其科研能力得不到鍛煉;在職場中也很難得到同事的系統指導。這樣,該學生就不可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就會影響到該單位對他(她)的評價。所以,為了能夠勝任未來工作的要求,學生就必須認真對待畢業論文寫作。

金融學畢業論文:畢業生就業情況下金融學論文

一、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2001級至2010級畢業生。針對畢業生的個人情況、在校時情況、工作發展狀況以及對母校的建議等方面,共設44題。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放電子問卷200份,有效回收135份,回收率為67.5%,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考慮到每一年級的問卷回收數量不同帶來統計結果的偏頗,故我們對畢業生樣本采用分類統計的方法進行,力求全面客觀。

(一)對畢業生就業意愿的調查研究

在是否考研的選擇上,過半的畢業生在畢業后選擇就業,2001~2003年期間的畢業生對于繼續深造的熱情相對較高,2008年金融危機后畢業生畢業后選擇考研的人數又有所上升。大部分的金融學畢業生將發展地區選在河南省內,有近三分之一的金融畢業生就業地點選在生活條件好、發展空間大的大中型城市。部分金融學畢業生選擇中西部城市,這與政府近年來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有關。在工作機構的選擇上集中在國企、民營、事業單位以及國家行政機關,說明工作的穩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完備是畢業生考慮的首要條件。

(二)對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調查研究

證書獲得量最多的是英語四六級證書和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專業方面的證書,銀行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和保險證相對較多。對于就業政策關注度,上大學之前就關注就業政策的學生僅占到5.2%,可見大學生對于就業信息、就業政策的關注度仍有待提高。獲得獎學金的次數能體現學生的進取心及學習能力。近兩成的畢業生獲得3次以上獎學金,近一半的畢業生拿過獎學金,說明大家對于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較好。

(三)對畢業生自我認知的調查研究

對比分析得出,畢業生認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而用人單位認為最重要的能力卻是工作態度,其次就是專業技能以及工作經驗。大部分畢業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經有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企業所能提供的薪酬距離大部分人對未來的期望仍有一定距離。

二、影響金融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

本文假設大學期間的課程設置以及職業規劃對就業狀況有影響,將課程設置、職業規劃定義為自變量,將就業意愿與就業能力定義為因變量,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對相關因素逐個分析和解釋。

(一)課程設置

通過對課程設置與是否考研、就業地點、就業單位分別做單因素方差分析,課程設置對于就業意愿影響不是很明顯,但在均值上兩者存在一定差異。注重實驗實習以及基礎知識的畢業生更加傾向于考研,說明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畢業生未來是否選擇直接就業有一定的影響。注重課外科技活動、社會實踐的畢業生中相較其他畢業生有更多的人選擇去大城市就業,可以看出實踐能力的以及課外創新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對于未來就業地點的選擇。注重畢業設計及論文的畢業生畢業后選擇在事業單位、國家行政機關等相對穩定有保障的機構工作。

(二)職業規劃

通過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意愿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選擇就業的意愿隨著規劃程度的減弱而減弱。通過對職業規劃與政策關注度做單因素分析,得出的結論較為明顯。有職業規劃并且基本按照規劃發展的畢業生在上大學之前就開始關注就業政策。從均值分布上可以看出這一點的顯著性,考慮到樣本的數量,應該更加謹慎的認為,兩者間的關系強度不是很強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響。對職業規劃與所獲獎學金次數單因素分析的結果,并沒有顯示越是有職業規劃的畢業生獲得獎學金次數越多,兩者并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

三、金融學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能力有待提高

專業類從業資格證的持有相對較少,其中較多的是證券從業資格證。此外,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比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學生時期仍比較安逸,在經濟上仍依賴父母,對于就業壓力感知力差,對就業政策也就缺乏準確的了解和認識。在金融學剛畢業大學生表現出來的問題中,經驗不足,缺乏職業技能占這兩項占比重比較大,說明大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訓的不足。目前畢業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為對崗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對企業用人標準不太了解,工作經驗不足、缺乏職業生涯規劃。

(二)大學生自我認知與企業需求存在差異

在對以往工作不滿意的調查中,近一半的人認為與自己期望差距過大。大部分畢業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經有較大的提升,但與其對未來的薪酬期望仍有一定距離。以河南省為例,近年來河南省的經濟快速發展,金融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對求職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部分金融機構對于大學培養出的金融人才持有懷疑態度,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在于文憑證書,而是更加看重高精尖的專業素養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英文水平,甚至包括精通電腦操作以及法律知識。高校的人才供給與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未形成有效對接,很多職位沒有合適的人才填補仍處于空缺狀態。

(三)課程設置及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在影響就業的因素當中,自身素質對畢業生就業影響最大,其次是就業觀念,學歷層次對就業也起到一定的影響。目前畢業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為對崗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對企業用人標準不太了解,工作經驗不足、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由此看來學校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就業觀,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單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課程設置對于就業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職業規劃對于畢業生就業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四、促進金融學畢業生就業的建議

(一)大學生能力的提升

大學生應該對于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認識,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專業嚴謹的科學態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尤其是專業方面創新意識的培養,多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灌輸。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也顯得尤為重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畢業生仍有人在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問題上感到困惑。在畢業之際做好進入社會心理準備。大多數畢業生就業問題與其對自我認識不足、工作期望過高有關。提前關注就業政策、就業信息,對自己準確定位,對未來的職業生涯進行合理的規劃,可以有效的減少面臨就業時的困惑與不安。

(二)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在專業課的設置上應切合實際,以就業為導向將專業培養課程進行調整。當下,用人單位對于金融學畢業生的質疑,計算機、法律、數學專業畢業生與金融學畢業生造成就業壓力,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重視課程設置與改革。金融學越來越傾向于融合發展,離不開數學、科學以及人文自然知識。高校應當重視對金融學人才在數學研究領域的深度培養,教學期間看重學生對于問題研究的科學性、嚴謹性,注重突出能力的培養。當前,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大數據時代的引領下,現代信息技術是金融學專業長遠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學生應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以適應社會需求。金融學的教育必須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教育,加強金融學與時代背景的融合,優化金融學教育。

(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完善

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課程對于大學生的指導意義越來越重大。對未來有全面合理規劃的畢業生日后的職業發展較為順暢。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應強調目標的重要性,詳盡計劃的必要性以及實施方案的延續性。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在課程設置上多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升應變能力,從而適應社會需要。加強與政府社會就業指導部門的有效結合,完善畢業生信息,主動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綜合畢業生職業生涯發展軌跡,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以及心理輔導。

作者:周書晴 楊晗 孫德琳 何寧 周祎 單位:河南大學經濟學院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本科學生金融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考核。論文選題是論文的基礎步驟,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好壞。本文在詳細分析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金融本科學生論文選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21號)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和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或者由于選題不當導致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質量低下,因此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十分必要。

一、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是確認研究對象和準備學位論文的前提性和關鍵性步驟,無論進行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首先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選題如同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成功一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選題隨意性強

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不少老師存在“重研究生論文,輕本科論文”的思想,對本科論文的指導欠認真,指導次數少,與學生交流少,對學生的選題不重視,往往是讓學生自行選題,而沒有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建議,或者是擬定的參考選題多年不變,早已失去選擇價值;另一方面,本科學生“重工作,輕論文”,整天忙于應聘、實習、考研,認為自己的學業已經完成,畢業論文只是走過場,因此論文選題很隨意,欠缺思考,只為應付了事。本科論文的開題報告本應是學生初步確定選題和教師對之提出建議的關鍵環節,但在教學中,存在不少學生遲遲不交開題報告甚至論文完成才填寫開題報告的情況,論文開題流于形式。

(二)選擇“大而泛”的宏觀性課題,導致寫作中難駕馭

宏觀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領域,一個方向性的問題,根據金融本科生的學識水平和對本科畢業論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這樣的選題所必需的專業基礎和研究能力,不僅收集材料存在困難,而且寫出來的東西往往缺乏深度。如“關于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選擇”、“論金融風險和監管”、“商業銀行業務發展探討”等,就屬于太宏觀、太大的題目,貨幣政策目標包括最終目標、中介目標、近期目標,涉及財政政策、利率、貨幣政策等等問題;金融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操作風險等等;商業銀行業務包括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表外業務等。就每個具體問題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個問題寫作,如: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是以利率還是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

(三)不注意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選擇已經過時淘汰的題目??

論文選題應注重研究課題的實用價值和理論價值,避免選擇已經完全得到解決的常識性問題。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正處于不斷的改革和發展之中,金融體系不斷變革,許多新政策、新機構、新工具不斷出現,應該說金融體制改革為金融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論文選題空間。但一些學生不關注經濟發展動態和金融改革創新的動向,對新事物視而不見,在畢業選題時,查找的資料過于陳舊,如2006年還有學生選擇“加入WTO后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進外資銀行,提高銀行競爭”等早已過時的題目,這反映出學生沒有關注外面世界的變化,抄襲幾年前的文章。

(四)選題過于平淡,缺乏創新

學術論文講究原創性,人云亦云,乃論文之大忌。當然,對于本科論文過于強調原創性不太現實,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創新是不可能的,但論文中應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否則這種選題沒有意義。有些金融學生論文選題缺乏前沿性、挑戰性,無新意,如“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及對策”、“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途徑”、“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防范”、“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研究了多年,有關論文已很多,當然這些選題并不是不能再寫,而是應從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討和挖掘,否則簡單的重復沒有意義。

(五)選題不切合實際,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號

有些學生在選題中不切合實際,盲目求“新”。如“國有商業銀行跨國經營問題”、“組建跨行業戰略聯盟”、“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戰略”等。商業銀行國際化無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長期不能實現,因為銀行國際化的前提是企業國際化,企業實現跨國經營。目前全球500強,幾乎都是跨國性的,進入我國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資銀行紛紛登陸中國占領市場。而我國規模大、跨國性企業不多,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銀行談何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呢?在我國金融期貨的推出一直審慎,尚在試點中,探討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戰略不符合我國實際。

二、對金融本科學生選題的幾點建議

金融本科論文選題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教學實踐過程,上述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解決,基于前文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教師和學生應重視本科論文的寫作

本科畢業論文雖然屬于學術論文,但撰寫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過程的一個步驟,不僅是為了傳播學術信息,推進學科的發展,更重要的目的還在于梳理、總結學習成果,反映學生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其他專門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予以充分的重視。

(二)重視論文開題環節,提倡集體指導選題

建議在本科論文選題之前,由專業教師就選題的原則和應注意的問題給學生作專題指導,并就開題報告的規范書寫、論文寫作規范等問題給學生作統一講解,改變過去單個教師“一對多”指導模式,實行集體指導、集中指導,教師組(教研室)共同協商研究本科論文的指導問題,避免由于教師個體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學生論文選題質量。

(三)提高學生獲得學術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導學生多方位收集資料,為選題打好基礎

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各種新政策、新舉措層出不窮,而金融學生選題陳舊反映出學生對新信息的掌握較欠缺。因此建議:一是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網絡系統、報刊雜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關注學術研究發展信息;二是鼓勵金融學生參加教師的研究課題、各種學術研討會;三是經常性地要求學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開討論、思考。

(四)選題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學術價值和社會實用的結合

學術價值是選題的著眼點,學位論文應“為時而著,為事而作”,金融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研究應講求應用性,即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當前,我國金融領域中新問題層出不窮,論文選題應結合我國轉軌經濟的特點和金融體制改革的現實,在借鑒國外做法的基礎上,選擇有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研究,揭示金融發展規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學生應從自身學識水平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選擇熟悉并感興趣、有獲取資料的條件,并估計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的論文題目。

(1)論文選題“宜小不宜大,宜專不應泛”,可小題大做,勿大題小做。選題過大,會面面俱到,不著邊際,什么問題都談到,什么問題也說不清楚,難以將論題說深說透。選題過窄過小,發揮的空間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難。金融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科研能力選擇大小適中,難易適中的題目。在實際中,有些選題很好,但受知識、水平、資料有限,難以完成,最好放棄,不要好高騖遠。

(2)所選題目要有一定數量與質量水平的文獻資料作為研究基礎。論文的選題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前人文獻資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選題目應涉及的內容、歷史和現狀,這樣才能找到選題的新視角。因此,擁有大量翔實、豐富的文獻資料有利于高質量金融論文的寫作。

3、注意選擇自己熟悉及興趣的問題

論文選題應從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人手確定選題。熟悉的問題一般就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或實踐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斷的專業學習和一貫的信息收集使其準備了厚實的理論基礎,有利于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升華的認識,較容易寫得深入、寫出創新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才會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鉆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獨到見解,可望成為一篇較高質量的論文。

金融學畢業論文: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于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以及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查,是培育以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二四]二一號)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以及教學效果的首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癥結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1步,選題是不是恰當,抉擇著論文的成敗以及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常常不知如何著手,或者者因為選題不當致使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者質量低下,因而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10分必要。

1、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選題即選擇鉆研課題,是確認鉆研對于象以及籌備學位論文的條件性以及癥結性步驟,不管進行任何1項鉆研,都必需首先肯定所要鉆研的問題。選題猶如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抉擇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而咱們必需穩重對于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于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勝利1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1個首要緣由就是因為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思想上不夠注重,選題隨便性強

在實際教學中,1方面不少老師存在“重鉆研生論文,輕本科論文”的思想,對于本科論文的指點欠當真,指點次數少,與學生交換少,對于學生的選題不注重,常常是讓學生自行選題,而沒有給予相應的指點以及建議,或者者是擬定的參考選題多年不變,早已經失去選擇價值;另外一方面,本科學生“重工作,輕論文”,終日忙于應聘、實習、考研,認為自己的學業已經經完成,畢業論文只是走過場,因而論文選題很隨便,欠缺思考,只為應付了事。本科論文的開題講演本應是學生初步肯定選題以及教師對于之提出建議的癥結環節,但在教學中,存在不少學生遲遲不交開題講演乃至論文完成才填寫開題講演的情況,論文開題流于情勢。

(2)選擇“大而泛”的宏觀性課題,致使寫作中難駕馭

宏觀性鉆研的常常是1領域,1個方向性的問題,依據金融本科生的學識水祥和對于本科畢業論文篇幅的請求,本科生缺少鉆研這樣的選題所必須的專業基礎以及鉆研能力,不但搜集材料存在難題,而且寫出來的東西常常缺少深度。如“關于我國貨泉政策的目標選擇”、“論金融風險以及監管”、“商業銀行業務發展探討”等,就屬于太宏觀、太大的題目,貨泉政策目標包含終究目標、中介目標、近期目標,觸及財政政策、利率、貨泉政策等等問題;金融風險包含信譽風險、活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操風格險等等;商業銀行業務包含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表外業務等。就每一個具體問題就是1篇文章,所以最佳就其中1個問題寫作,如:我國貨泉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是以利率仍是以貨泉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

(3)不注意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選擇已經經由時淘汰的題目??

論文選題應重視鉆研課題的實用價值以及理論價值,防止選擇已經經完整患上到解決的常識性問題。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正處于不斷的改革以及發展當中,金融體系不斷變革,許多新政策、新機構、新工具不斷呈現,應當說金融體制改革為金融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論文選題空間。但1些學生不關注經濟發展動態以及金融改革立異的動向,對于新事物視若無睹,在畢業選題時,查找的資料過于陳腐,如二六年還有學生選擇“加入WTO后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國有商業銀行股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引進外資銀行,提高銀行競爭”等早已經過時的題目,這反應出學生沒有關注外面世界的變化,抄襲幾年前的文章。

(4)選題過于清淡,缺少立異

學術論文講求原創性,人云亦云,乃論文之大忌。固然,對于于本科論文過于強調原創性不太現實,要想1整篇文章都有立異是不可能的,但論文中應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否則這類選題沒成心義。有些金融學生論文選題缺少前沿性、挑戰性,無新意,如“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及對于策”、“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途徑”、“商業銀行信譽風險的防范”、“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經鉆研了多年,有關論文已經良多,固然這些選題其實不是不能再寫,而是應從全新的角度或者使用新法子去探討以及發掘,否則簡單的重復沒成心義。

(5)選題不切合實際,提出1些空而高的口號

有些學生在選題中不切合實際,盲目求“新”。如“國有商業銀行跨國經營問題”、“組建跨行業戰略同盟”、“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出產品的發展戰略”等。商業銀行國際化無疑是方向,但目前甚至長時間不能實現,由于銀行國際化的條件是企業國際化,企業實現跨國經營。目前全世界五強,幾近都是跨國性的,進入我國的就有三家,所之外資銀行紛紜登陸中國占領市場。而我國范圍大、跨國性企業不多,進入世界五強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銀行談何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呢?在我國金融期貨的推出1直審慎,尚在試點中,探討金融衍出產品的發展戰稍不相符我國實際。

2、對于金融本科學生選題的幾點建議

金融本科論文選題是教師以及學生互動的教學實踐進程,上述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應從多方面采用措施解決,基于前文分析,筆者提出下列建議:

(1)教師以及學生應注重本科論文的寫作

本科畢業論文盡管屬于學術論文,但

撰寫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進程的1個步驟,不但是為了傳布學術信息,推動學科的發展,更首要的目的還在于梳理、總結學習成果,反應學生對于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其他專門知識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師以及學生都應予以充沛的注重。 (2)注重論文開題環節,倡導集體指點選題

建議在本科論文選題以前,由專業教師就選題的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給學生作專題指點,并就開題講演的規范書寫、論文寫作規范等問題給學生作統1講授,扭轉過去單個教師“1對于多”指點模式,履行集體指點、集中指點,教師組(教研室)共同協商鉆研本科論文的指點問題,防止因為教師個體的鉆研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學生論文選題質量。

(3)提高學生取得學術鉆研信息的水平,指點學生多方位搜集資料,為選題打好基礎

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各種新政策、新舉措層見疊出,而金融學生選題陳腐反應出學生對于新信息的掌握較欠缺。因而建議:1是教師應指點學生如何通過網絡系統、報刊雜志等渠道搜集、收拾最新金融信息,關注學術鉆研發展信息;2是激勵金融學生參加教師的鉆研課題、各種學術研討會;3是時常性地請求學生就新的金融政策開展討論、思考。

(4)選題中注意的方面

一、注意學術價值以及社會實用的結合

學術價值是選題的著眼點,學位論文應“為時而著,為事而作”,金融學是利用經濟學的1個分支,金融學鉆研應講究利用性,即擁有社會實用價值。當前,我國金融領域中新問題層見疊出,論文選題應結合我國轉軌經濟的特色以及金融體制改革的現實,在鑒戒國外做法的基礎上,選擇有學術價值以及現實意義的課題鉆研,揭露金融發展規律,探求真諦。

二、注意實事求是

金融本科學生應從本身學識水祥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動身,選擇熟識并感興致、有獲取資料的前提,并估量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的論文題目。

(一)論文選題“宜小不宜大,宜專不應泛”,可小題大做,勿大題小做。選題過大,會見面俱到,不著邊際,甚么問題都談到,甚么問題也說不清楚,難以將論題說深說透。選題過窄太小,施展的空間很小,獲得突破性成果10分難題。金融學生要依據自己的科研能力選擇大小適中,難易適中的題目。在實際中,有些選題很好,但受知識、水平、資料有限,難以完成,最佳拋卻,不要好高務遠。

(二)所選題目要有必定數量與質量水平的文獻資料作為鉆研基礎。論文的選題應是站在偉人的肩膀上,通過前人文獻資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選題目應觸及的內容、歷史以及現狀,這樣才能找到選題的新視角。因而,具有大量翔實、豐厚的文獻資料有益于高質量金融論文的寫作。

三、注意選擇自己熟識及興致的問題

論文選題應從自己的專長以及興致人手肯定選題。熟識的問題1般就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或者實踐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斷的專業學習以及1貫的信息搜集使其籌備了厚實的理論基礎,有益于進行深刻鉆研,提高升華的認識,較容易寫患上深刻、寫出立異點。興致是最佳的老師,感興致才會深刻思考,才能深刻研究下去,才能構成自己必定的獨到見解,可望成為1篇較高質量的論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干天干啦夜天干天2017|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丿按摩 |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国产av综合av |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日本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 |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一二三生产区的精华液有什么功效|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 成人免费a级毛片|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 欧美老熟妇喷水|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丁香五月天缴情综合| 四川少妇被弄到高潮|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双乳被老汉揉搓a毛片免费观看| 天天干天天日夜夜操|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百度|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