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區別
時間:2023-09-06 16:52: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區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校后勤飲食服務中心;基層管理人員;鄉紳;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后勤飲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的內涵與特點
高校后勤飲食服務中心是高校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全校師生的飲食服務工作。其食堂員工流動性大、普遍素質不高,且多數來自農村地區。而基層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素質,擔負著食堂成本核算、日常管理等繁重的任務且工作時間較長,但與其他多數員工一樣屬于臨時工,工作關系無法確定,就連福利待遇、組織生活與正式工也有著很大區別。
二、鄉紳的內涵與特點
“鄉紳”一詞,自明清以來開始頻繁出現,其內涵是一個不停變化的過程。但是總結其不同歷史時期的共性可得出:鄉紳是國家權力末梢的自治主體,充當國家在鄉村治理中的人。
三、高校后勤飲食中心基層管理人員與鄉紳的共同點
1.基層環境特點
根據戶籍信息統計,百分之九十的基層管理人員出自農村,其文化程度一般為初中到高中,整體素質偏低。帶有根深蒂固的農村思S方式和行為方式。雖然到城市中來工作,到高校飲食部門來擔任檔口班組長,但其本質是放棄了耕地的農民,在經營檔口期間逐漸養成了小商販的狹隘利益觀,而這種利益觀與學校的管理在根本上是矛盾的。同時,食堂較為封閉的環境也滋養了這種落后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使他們的階級思維慣性體現得較為明顯。
2.人文環境特點
從基層操作人員的人文環境來看,與“鄉紳所處的環境如出一轍”,正是典型的熟人社會環境、人情社會環境。并且帶有濃重的“鄉土政治”傾向。“鄉土政治”往往造成政令的失效與形同虛設。檔口班組長集團、基層管理集團、上級領導集團恰恰形成了上文所述的“社會”“鄉紳”“皇權”三足角力的局面。古時,皇權與社會的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在檔口班組長與上級領導集團之間反復上演。而起橋梁作用讓三者發生聯系的便是“人情社會”。 而作為整個后勤權力末梢的基層管理者便發揮著“鄉紳”的作用。但是借鑒以往“鄉紳”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四、管理風格與員工工作態度的轉變
基層的人文環境與人自身的條件由于其歷史的沿革無法改變。那么,在后勤改革環境下,改變基層管理者的管理風格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管理風格是管理者以追求領導有效性為目標,以領導行為為基本表現形式,以管理活動過程為載體,在影響下屬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可塑性和個性化特征的管理行為模式。鄭伯壤等認為家長式領導與西方領導理論存在本質的區別,家長式領導更加強調上司與下屬的關系建立在清楚的上下關系與角色套路的基礎之中,強調在一種人治的氛圍下,顯現出嚴明的紀律與權威、父親般的仁慈及道德的廉潔性。這種領導風格更加注重領導與員工之間關系的建立,強調領導與員工之間建立的關系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交換關系,而是一種交織著關懷、權威等情感的復雜交換關系。這種員工與領導、員工與組織之間的復雜的關系即為員工關系。因此,員工與管理者形成何種類型的關系便受到領導風格的影響。
因此,檔口班組長作為飲食中心的一部分,除了物質上的滿足,還渴望從飲食中心獲得一種類似于“家”的感覺。其工作滿意度的高低,與飲食中心和員工、員工和員工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形成的氛圍,即員工關系密切相關。這個特點也決定了管理目標與管理者的和諧與否成為影響檔口班組長工作滿意度的一個重要方面。
借鑒“鄉紳階級”的特點與基層管理的智慧,管理者注重與管理目標建立良好的管理關系,處理好日常飲食管理工作,可營造舒心的工作環境,使學校后勤工作人員形成工作向心力,共同為建設“和諧校園”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皖北鄉村治理 困境 協同治理
皖北地區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和六安,土地面積占全省的41%,總人口接近全省的55%,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糧食主產區,但由于皖北鄉村治理中各種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與全省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皖北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以阜陽市為例,阜陽下轄8個縣市區,172個鄉鎮、辦事處,擁有584.8萬畝耕地,人口930萬,其中,農業人口占840.1萬,也就是說存在800多萬農民的收入增長問題,這對于一個區域來說,不僅會影響農業的自我發展和農村的穩定,而且會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建立一個治理結構完善的皖北鄉村社會,對全省甚至全國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鄉村治理是指運用公共權威對鄉村社區進行組織、管理和調控,構建鄉村秩序,推動鄉村發展。一方面,鄉村治理區別于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在鄉村治理視野中只是一種民主化治理模式的設計和實踐,而鄉村治理是包括自治權力在內的各種權力對鄉村社會的治理活動。另一方面,鄉村治理又不僅限于村莊內部的封閉式治理。
一、皖北鄉村治理所面臨的困境
(一)鄉鎮財政危機嚴重
多年來,我國把政府價值取向定位成“經濟建設型”而非“公共服務型”,為了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一種“壓力型”的目標任務體制。鄉鎮政府為了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發展目標和任務,就要為國家從村莊里吸取資源。鄉鎮政府自己的財政支出很大,財源又有限,也只有從農村汲取。為此,鄉鎮政府必然會加強對村級組織特別是村委會的滲透、影響和控制。根據我們對皖北地區2個縣4個鄉鎮的調研,皖北地區鄉鎮的鄉村兩級80%左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做計劃生育工作,提供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的財力十分短缺。皖北地區鄉鎮政府既要保證完成上級規定的稅收上繳任務,又要保證鄉鎮自身的工資發放,往往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壓力。目前皖北地區各鄉鎮政權吃“財政飯”和“事業飯”的人普遍較多,鄉鎮財政面臨危機。面對生存困境,我們發現,基層組織正在出現一種令人憂心的變化,在許多情況下,基層組織變成了自己利益的代表。皖北地區鄉鎮財政危機的出現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鄉鎮政府沒有足夠的稅源,穩定性較差,征收難度大,增收潛力小,因為很多稅源已被工商、土地等部門所汲取;與此同時,鄉鎮必須承擔過多公職人員的工資,以及辦企業和興教育而遺留下來的債務。為擺脫財政危機,一些基層組織本身甚至成為鄉村沖突的直接制造者。
(二)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矛盾激化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黨支部是鄉鎮黨委在村級的人,村委會是代表村民利益的自治組織,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并對村民負責,鄉鎮政府與村委會的關系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這一制度安排使村委會更多地成為村民利益的當家人,而非鄉鎮政府在村里的人[1]。在皖北地區,基層黨內民主很不健全,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關系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現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情況是村黨支部沒有重視村委會的法定職權,隨意干涉村委會內部事務,使村委會長期無法行使法定職權,黨支部書記和成員形式上是由村中黨員民主選舉產生,但實際上還是由鄉鎮黨委決定和任命;另一種情況是村委會主任認為自己是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的,自己應當向村民負責而不是向黨支部負責,因而不接受黨支部的領導,特別在黨支部貫徹上級指示時,當這種指示與農民利益發生矛盾時,村委會從維護農民利益角度出發不愿意執行來自上級的指示,自然和黨支部的矛盾就進一步加深。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矛盾表現了村莊內部自上而下國家授權與自下而上民間授權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國家統治權力與社會自治權力的關系。“兩委”矛盾從本質上看是村內外交錯影響的各種具體矛盾的集中體現,而矛盾存在的關鍵是村民群眾地位沒有真正確立。
(三)農村精英外流增加了鄉村治理的壓力
按常理,流動會促進一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農村人口流動對鄉村治理本身并不都是樂觀景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鄉村治理陷入一種“治理性困境”,出現了有流動而無發展的鄉村發展“空心化”態勢[2]。絕大部分農村流動人口是鄉村青年勞力和知識精英,并非從絕對意義上講的剩余的那一部分人。大批農村精英外流,促使皖北地區“鄉政村治”下的“草根民主”表現出一種實質枯萎態勢,漸發蛻變并引發鄉村政權出現一種有增長無發展的“內卷化”趨向[3]。農村人口流動雖然減輕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負擔,但也增加了鄉村治理的壓力。在每年有超過上千萬外出務工人員的皖北地區,人口流動進一步加大了村民收入水平的差異,進而造就了新的村莊精英。這些新的村莊精英以經濟實力較強為主要特點,他們的經濟收入主要不是在村莊內獲得,在村莊的時間不多,與村莊和其他村民之間的關系往往不再是直接的利益關系,從而對于和自己利益相關不大的村莊事務缺乏參與熱情。皖北地區人多地少,人口的大批外流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越來越多的村莊成為典型的“空心化”,進而使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面臨著“決策什么”和“管理什么”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支撐村民自治的機制被架空,實現農村社會治理的民主化的自治功能成為空談。
二、皖北地區鄉村有效治理的對策選擇――協同治理
(一)協同治理的內涵
鄉村治理的現實遭遇使很多研究者開始反思中國的鄉村社會到底適宜一種什么樣的發展模式。農村稅費的改革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變化,于是鄉村社會的治理不再單純地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來分析情況,大家開始關注權變的、多元的、互動博弈的治理理念。所謂協同治理,是指由政黨、政府、社會團體、機構、公民個人等社會多元要素參與合作、相互協調,共同治理社會公共事務,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最終達到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之目的。協同治理模式使得各種要素通過某種途徑和手段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其所發揮的整體功能總和大于各子系統單獨的、彼此分開時所發揮功能的代數和,即協同治理過程中利益主體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知識、技術等優勢,發揮出對社會公共事務“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理功效。在這種新的治理模式下,政府與人民的關系是互動的,治理不是單向度的,而是采取互動的方式;政府不是控制社會而是進行治理;不是政府一個權威中心單獨治理,而是與社會公眾機構、民間組織之間保持協同、合作,以實現公共管理事務效益最大化,達到“共贏”的目的。
(二)協同治理的可行性
單一的治理機制存在著諸多問題,若僅依靠政府或國家,會出現結構性、制度性和政策性等政府管理失效的情況。通常來說,政策性失效會削弱社會安全,但不會直接導致社會不安全。然而,周期性的政策失效必然會導致制度失效,甚至影響到整個治理結構的運行。為解決鄉村治理的新問題,由以政府單一主體為中心的傳統行政管理范式轉向協同治理的范式成為一種必然選擇[4]。同時,鄉鎮政府、村莊精英和普通村民作為我國鄉村治理的主體正在逐漸成長和壯大,為我國鄉村的協同治理提供了可能。在“鄉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下,鄉鎮政府已由原來“三級所有”體制時期農村行政結構的最上級,變成政府權力延伸到鄉村社會的最后一級,其功能主要是提供適合本轄區范圍內生產和農民需求的公共品和服務、建立健全基層行政管理監督網絡、搞好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等。村莊精英居于中介地位,其行為狀態構成了村莊權力互動的交叉點和集合部。村莊中一些具有經濟頭腦和一技之長的村民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引導下,通過勤勞、努力率先富了起來,村莊精英呈現多元化格局。而普通村民既無力把握村政,又無力把握市場,要具備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渠道和能力,就必須從高度分散的狀態中組織起來。因為組織是一個群體權利的保障,可以提高群體在社會規則中的談判地位,強化農民與政府、社會的對話權能。而且村民通過組織可以獲取政治參與意識和能力,提高經濟技能。通過組織使農民擁有實現權利的載體,這不僅可以增強其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主張權利的“話語權”,而且可以在“鄉政”和“村治”之間架構有效的溝通橋梁。
三、結語
農村社會治理的民主化是鄉鎮政權、村支部和村委會的共同訴求。鄉鎮政權、村支部和村委會之間的利益博弈并非零和博弈,一方利益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另一方利益的受損。從長遠發展而言,鄉鎮政權、村支部和村委會追求的目標一致,它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是暫時的。因此,在實施村民自治、完善鄉村治理時,要有長遠的、戰略性的眼光,采取參與主體多元化的協同治理的鄉村治理發展模式是皖北地區鄉村治理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賀雪峰,蘇明華.鄉村關系研究的視角與進路[J].社會科學研究,2006,(1).
[2]徐勇.掙脫土地束縛之后的鄉村困境及應對――農村人口流動與鄉村治理的一項相關性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2).
[3]鐘海,陳曉莉.農村人口流動視閾下的鄉村治理困境及對策[J].西華大學學報,2007,(12).
1、推進平安建設常態化。按照建設平安的要求,扎實推進我辦平安單位創建,努力減少非正常上訪事件的發生,抓好各種形式的平安創建活動不斷擴大平安創建覆蓋面,提升平安建設的層次和水平。
2、推進工作平臺規范化。加強本辦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建設,設立綜合治理辦公室,副主任任辦公室主任,綜合股負責日常管理事務。整合全辦力量,落實保障措施,規范運行機制,建立資料臺賬將其打造成為加強社會管理、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平臺。
3、推進鄉鎮管理網格化。根據本辦各股室的職能,對各鄉鎮涉及扶貧和移民工作推行網格化管理,細化任務,明確責任,做到把矛盾糾紛在源頭解決。
二、加強源頭治理,推進社會矛盾化解
1、實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把社會穩定風險作為重大決策、事項、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和決策的必經程序,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涉及社會和諧穩定等,必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立項、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等原則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及風險性評估。
2、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面加強與其他部門及鄉鎮的聯系。堅持定期排查制度,臨近重大活動、節假日、社會敏感期,開展重點排查。
3、強化應急處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突出矛盾糾紛,完善苗頭隱患排查、研判、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完善處置應急預案,強化應急保障,確保指揮順暢,反映靈敏,運轉高效。
三、堅持打防結合,維護社會穩定
1、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堅持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放在首位,嚴密防范“”,“全能神”等組織及其他有害組織違法犯罪活動,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理各類敏感事件。
2、整治突出治安問題。開展扶貧系統社會治安突出問題排查,解決一批影響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突出治安問題。加強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定期組織有關專項整治;加大暗訪督查力度,對治安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事件,實行警示和掛牌督辦,限期整改。
四、強化宣傳,營造“平安、法治”氛圍
1、完善綜治宣傳工作機制。健全集中宣傳與經常性宣傳相結合工作機制,經常性的開展辦務綜治宣傳月活動,適時報道平安建設先進事跡和經驗。
2、提升綜治調研工作水平。針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加大調研創新力度,提出新思路、新對策,多出經驗,力樹典型,不斷提高我辦綜治水平。
3、推進法治理念宣傳教育。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政策、法規研究和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氛圍。綜治活動和本辦“三送”活動相結合,組織開展送法活動進村入戶。
五、嚴格考核獎懲,抓好綜治責任落實
——民主法制示范村典型 材料
__鄉東__村委會位于__縣南部,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600人,黨員28人,1個治保調解委員會,5名治保成員,有一支由8人組成的夜間巡邏隊,2支由35人組成的業余文藝宣傳隊。我村自開展“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動以來,在__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講政治、保穩定、求發展”為工作思路,全力打基礎、用心抓落實,積極推進了全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創建活動,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目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0年被評為“市級平安村”,多年無刑事案件發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村兩委主要抓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依靠法制宣傳、社會穩定、經濟繁榮
創建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設,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發展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是全力維護基層穩定的一項新舉措和有效途徑。村兩委班子充分認識到民主法制建設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宣傳發動到位、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我村委會成立了以主任為組長的“民主法制示范村”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認真學習、擴大宣傳,做到人人皆知、人人懂法。三是按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的要求,村委會與4個生產組簽訂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禁毒責任書》,4個生產組又與185戶農戶簽訂責任書。多年來我村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治保調委會的職責》、《村規民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等36個制度,做到制度上墻,有章可循,管理規范。
二、抓住“四議兩公開”,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我村借2008年村委換屆這一契機,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提高農村干部群眾參與監督意識。一是抓好民主選舉環節,加強組織建設,通過民主選舉優化了村委干部結構,加強了基層村民自治組織建設;二是抓好民主決策環節,完善村民自治機制。村民委員會進行決策時,充分發揚民主,對涉及到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必經村委研究,由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三是抓好民主管理環節,依法規范村民自治。村內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制定并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有關生產、財務、治安、計生、黨員干部目標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了村級民主管理的水平,特別是黨員目標崗位責任制的創建得到了各級的肯定;四是抓好民主監督環節,實行村務、財務兩公開,實行村民自治后,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逐步規范,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村內財務及村務,做到給農民群眾一個明白,還基層干部一個清白,推動了農村基層廉政建設,密切了干群關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機制不斷優化。村民自治制度的實施,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政治熱情,調動了村民民主參與的積極性,為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為“民主法制示范村”創建活動奠定了基礎
我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為重點,開展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工作。為保障農民當家作主,有的放矢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普法工作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相結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中,村內治安熱點問題得到及時整治,各類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違法青少年得到幫教。為了防止“__功”、“門徒會”等組織的破壞活動,村內加強了對本質危害和外在表現的宣傳教育,使村民能分清正常與區別,自覺抵制的侵蝕,教育廣大群眾不聽、不信、不言、不傳,為營造良好的農村法制環境奠定了基礎。通過開展“送法下鄉”、“法律進村入戶”及廣播、法制文藝、召開群眾會等宣傳活動,提高了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增強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和保障了農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四、人民調解見成效,社會穩定帶動經濟發展
關鍵詞:煤炭企業;綜合治理;改革發展;影響;措施
中圖分類號:F42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6-0128-01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外環境日益復雜,煤炭企業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尤其是在綜合治理面對著較為嚴峻的形勢。因此,需要找出影響煤炭企業穩定的因素,并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切實的維護企業改革成果,不斷提升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影響。
一、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對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煤炭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工作需要加快前進步伐,煤炭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主要針對治安綜合治理開展,這是一項加快經濟建設、促進繁榮發展的重要工作,被全社會廣泛認可。煤炭企業要向在改革發展中不斷壯大,就必須認識到綜合治理的重要作用,大的方面它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的方面,它是服務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維護煤炭企業穩定和發展大局的重要措施。因此,煤炭企業必須從企業發展的角度考慮,認識到綜合治理工作的對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做好工作,為企業改革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
二、阻礙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工作的因素
影響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工作的因素較多,除去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和現實存在的問題,還有企業內部人員的違法行為,這些因素相互之間有一定的關聯,如果不能及時化解,極易出現嚴重問題。
1.煤炭企業中出現的違法犯罪行為
近些年,煤炭企業出現一些違法犯罪的問題,這些違法犯罪分子嚴重的危害了治安秩序,給煤炭企業治安造成危害,而且給煤炭企業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破壞了企業良好的生產環境和生產經營秩序,嚴重阻礙了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工作開展。
2.煤炭企業內部職工的素質問題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和改革的原因,職工對企業改革發展有意見有看法,需要有人去解決處理,這就需要及時幫助職工解決思想疙瘩,理順情緒。但是要是不能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當,一些職工就會容易情緒化,極易出現過激行為,就會在綜合治理工作中出現不穩定因素。
3.煤炭企業自身的內部治安防范工作不到位
在煤炭企業內部,只有加強內部治安防范,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各種案件的發生,這也是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一些煤炭企業內部治安防范工作不到位,在防火、防爆、防盜、防災害方面工作不到位。而針對企業內部各種矛盾和民事糾紛沒有預見性,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也沒有相應的預案,容易事故擴大化,不利于企業內部秩序的穩定,給綜合治理工作帶來消極作用。
4.煤炭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未能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可見制度對工作開展的重要性,而在煤炭企業,企業的重心在企業的生產經營,而對綜合治理工作缺乏相應的支持,自然也就沒有將綜合治理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于是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相應的規范制度來約束和管理,不能同企業改革和發展計劃、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不能實行目標管理,不能有效的全面的開展煤炭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
三、提升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對企業改革發展影響的措施
1.完善企業領導責任制
煤炭企業在改革發展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在綜合治理工作中,就必須完善各級領導責任制,能夠明確各個部門在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和協作配合,健全企業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等制度,著力解決齊抓共管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形成工作合力。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實行領導問責制,從根本上改進綜合治理的考核體系和方法,力爭科學合理的發揮領導責任制的作用。
2.堅持以人為本,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煤炭企業內部職工的一些矛盾需要及時進行化解,這樣才不會導致問題的集中爆發,能使得企業的改革發展順利開展。因此,在綜合治理工作中,要以人為本,從群眾的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無論大小事,都要努力解決好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針對職工關心和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區別不同情況,認真研究解決,堅決克服對群眾麻木不仁、不負責任、簡單粗暴的作風。并且充分發揮企業基層群眾的作用,組織一些基層調解人員,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時進行調解,這樣能使得一大部分矛盾和糾紛能夠在初期得到解決,避免了事態的嚴重化,也避免發生,為企業改革發展打好良好基礎。
3.完善煤炭企業綜合治理方面的制度建設
只有在綜合治理工作中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才能確保綜合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提升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影響。因為煤炭企業治安綜合治理的思想建設,就是要用科學的綜合治理的理論與知識武裝頭腦,制定并組織實施企業治安責任制;煤炭企業治安綜合治理的制度建設,是要建立健全有關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企業治安綜合治理制度建設就是要建立健全綜合治理的規章、制度體系。這樣全方面進行思想、法律和制度體系的建設,才能確保企業改革發展順利進行。
4.加強煤炭企業綜合治理宣傳教育工作不松懈
要想更好的開展綜合治理工作,那么思想工作要做到位,只有在平時堅持不懈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憲法宣傳、職工形勢任務教育和反宣傳教育,提高職工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識別真實面目和抵制防范的能力,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用法守法的社會氛圍,為落實依法治企創造良好的環境。那么煤炭企業的內部人員才能從內心意識上去遵紀守法,才能在日常行為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通過多種多樣的宣傳形式,針對當前的熱議話題進行討論,這樣才能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才能更好地開展企業改革。
(華南師范大學校長辦公室,廣東廣州,510631)
[摘要] 傳統管理與現代治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概念性差別,一般管理強調自上而下的高校垂直監管,高校治理比較關注和其制度運行存在利益關聯的群體利益訴求,在多元利益群體參與中,平衡高校管理價值,提升其管理效率。高校實行多元化參與治理模式,對高校群體利益沖突、決策信息不對稱以及學術原則缺失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極為有利。現代大學制度下我國高校從“管理”到“治理”的改革,一方面需要改變其管理理念,另一方面還需要管理體制的支持與變革。
[
關鍵詞] 大學制度;高校改革;高校治理;管理理念;制度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4)04?0028?02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6-26
[作者簡介] 林聞凱(1979-),男,廣東揭陽人,華南師范大學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管理與研究.
一、高校從管理到治理轉型的必要性
(一)高校實行多元參與治理模式,有助于高校社會功能的更好實現
高校組織實現有效治理的基礎是能夠充分認識高校組織自身的特性。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高校組織特性進行了解釋,其中著名社會學家伯頓就從社會學視角對高校組織特性進行了詮釋,即:教育系統中的高校體制,其實也可稱維系與支持,對創造正規組織有很大幫助。而在正規的高校組織中,本身所含的高深知識操作屬于一種特有的活動內容,與其它社會組織有一定區別,而高校組織中的獨特技術則是教學與研究,屬于高深知識的具體操作活動,具體是由高校專業教師依照轉移知識而進行傳播與研究的教學規則[1]。雖然現階段高校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且高校科層制行政層級也逐漸增多,然而,因為很多科研與教學專業活動基本上都是在科研基層研發出來,為尊重高校學術活動規律,基層就逐漸成為高校組織的重心,而以專業知識為核心的高校學術權力,也逐漸演變成高校組織管理的核心力量。就本質而言,充分認識研究與教育活動本身,以及不同的知識群體,對把握辦學活動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復雜性和了解高校辦學環境條件變化是十分必要的,各社會群體在各個歷史時期對教育的需求同樣有所變化。因此,高校需要形成一種忠誠于學術與專業的堅實力量,以實現高校不斷追求知識與真理的理想,對教學服務社會與教育運用知識的組織功能進行有效維護。
(二)高校實行多元參與治理模式,有助于高校對環境與自身變化作出快速反應
相比于科層管理依賴高層決策,高校多元參與治理模式更適合高校組織治理決策的實現。在現代化公共管理決策中,突出橫向博弈治理模式,關注活動利益相關者和活動參與者之間的利益訴求問題。由于這些訴求可以同時將利益群體客觀環境反映出來,為了將訴求直接、及時地反映在決策中,高校治理結構必須將利益群體不同的權力囊括在內。在高校傳統管理模式中,操作層面和決策層面相分離,通常會無限放大決策中所存在的單一利益驅動與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在現實中,很多大學的辦學活動又屬于一種系統活動,涉及到政治與經濟體制、社會文化傳統以及社會人口結構等各個領域,同時涵蓋各層次教育管理者、用人單位、學生、教師以及不同參與群體等,其中系統驅動力與系統性特征就在這些參與者特定利益訴求中包含著。如果高校行政權力過大,很可能會導致一些高等教育系統中的變化無法在決策中及時反映出來[2]。而現代化高校多元參與治理體制,能夠盡可能減少或者消除由于某單一權力擅自裁量而導致的諸多負面影響,這就能夠保證高校管理決策對復雜環境與自身變化及時、客觀作出反應,同時提出具有很強適應性的行動措施與行動計劃,使高校管理效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高校實行多元參與治理模式,對平衡服務對象多變的教育需求極為有利
現代化市場經濟環境中,各個社會群體利益者從不同角度利用并參與教育的現象逐漸增多。一些教育投資者想要在高等教育投資中索取更多經濟利潤,高校學生也希望能夠在接受高等教育時收獲具有高含金量的學歷文憑,高校教師希望自己能夠有高收入以及更好的專業發展機會,而高校自身則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政府資助、更優質的發展環境及社會形象等;作為為高校提供各種社會資源的政府,則希望高校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力資源,以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若沒有合理、穩定、有序的體制規則來有效規范高校辦學過程,任何一個群體在獲取控制高校的權力時,均有將其利益置于其它利益訴求之上的可能性。
二、高校多元參與治理模式的體制建構
在現代大學制度下,高校從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的改革,其本身就是創新與改革高校組織體制的過程,將高等教育體制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充分體現出來,由此就涉及到教育組織控制手段與內外關系結構問題。高校學術權威制度、法人制度以及問責制度,是高校多元參與治理模式的制度性安排[3]。之所以這些制度安排是多元參與治理的制度規則,其主要因素是高校對內外環境變化的理解,以及對高校自身特征、傳統辦學理念的反思。
(一)建立高校法人制度,確保高校辦學自主權建設高校治理結構的基礎與前提條件是組織
本身所具有的獨立性。唯有在高校辦學自主權實際運行與真實存在的前提下,我國高校才能依照外在影響與自身規律,對學校長遠發展與學校日常工作相關的實踐活動進行合理安排。我國在1999 年頒布的《高等教育法》明文規定,“所謂大學,就是面向社會群體自主辦學的受到法律保護的法人實體。”然而,高校法人具體包含哪些基本內容,學校法人的約束條件與主要權利有哪些關鍵性問題卻未在文件中作明確規定,這就導致高校法人體制僅僅停留在空洞的憲法文件中[4]。《高等教育法》實施若干年后的現在,除了高校對他人權益造成侵害時,必須以法人身份承擔相應責任外,在高校對外關系與日常運行上,特別是與政府關系中,并未充分實施或體現高校法人的獨立性。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充分表明,提高高校法人自我完善與自我組織的能力,是應對高校復雜組織管理的最好對策。此外,法人囊括在內的個人自主權力并非內在于個體,個人屬于一種社會屬性,即行動者是否能動與自主,是一種社會規則問題,也就是體制安排問題。因此,不斷對《高等教育法》中的高校法人制度予以落實,根據國情對高校法人體制的主要制度規則、基本宗旨、實施機制與原則等進行設計,是為高校現代化治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體制保障的必要舉措。我國《行政許可法》在2004 年生效,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政府的權力,而這一社會結構關系的改變,不僅從某方面證明了大學自治組織能力和權力的重要性,而且還證明了社會上存在適當大學法人制度的必要性,重新規范與界定了社會、高校與政府之間的關系。
(二)建立制度安排,確保高校治理中學術權威的作用
在傳統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若要實現從縱向行政命令轉化為現代化橫向高校多元參與治理模式,必須對高校管理決策參與人員及人員權限進行體制規范。高校組織性質、其中利益相關者的作用程度,都是對高校治理結構設計造成影響與制約的關鍵性因素。高校屬于一種學術組織,高校專業教師被稱為不可缺少的利益相關者,同時也是最能夠影響高校組織運行效果的一種社會群體。因此,在現代化高等教育體系中,高校組織始終堅持相關體制安排與教授治學教育理念,像教員大會、教授會以及教員參議會等體制形式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由于分科研究與教學的大學高深知識操作模式,使得很多大學組織結構逐漸顯現出松散、扁平的結構特征,使高校管理更復雜,而且這些復雜的結構并不是靠科層制權威就可以解決的,高校管理必須學術與行政雙重運作。因此,大學與學院中很多決策并非由學校管理者制定的,而是教授等高校工作人員共同協商制定出來的。作為學術型組織,高校的專業權力逐漸成為權威治理的合法性存在,這一模式既是傳統使然,同時也是高校工作性質使然。
參考文獻:
[1] 張佳春,李壽喜,陳月圓.國外高校治理結構變革及其啟示——以2006 年《牛津大學治理(白皮書)》為案例[J].財會通訊,2010(3):120-121.
[2] 許青云.論我國大學內部治理關系及治理模式思考[J].消費導刊,2009(6):147-148.
[3] 陳通,任明,宮立新.法國大學治理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36-137.
關鍵詞: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1礦區地質環境現狀
1.1礦區地質環境概述淮南礦區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有礦井9座,截止2004年9月累計產煤5.262億噸,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淮南礦區位于淮河兩岸,地跨淮南市的五區一縣和阜陽市的穎上縣。礦區處于淮河沖積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20~26m之間。區域內水系均屬淮河流域。天然河道流向一般沿區域地勢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注入淮河。礦區內除淮河以外,主要河流有西淝河及其支流濟河和港河、架河、泥河、黑河已經人工開挖的有高新河、永幸河、光輝河等。
礦區內淮河防洪與農田水利設施多,農田水系縱橫交錯,基本形成適宜農業耕作的水利網絡。絕大多數耕地夏季種稻,冬季種小麥。
淮南煤田煤層賦存于淮河及其沖積平原之下,第四系松散層厚20~483.5m,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厚。屬水體下開采的礦區。
礦區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年際分布不均,淺層地下水水質良好,水源充沛,補給條件較好,目前礦區利用地下水不致引起地面沉降。
礦區開發引起地表塌陷下沉,擾亂水系,損壞耕地、村莊、河道、提防及其它建筑物受到破壞。礦區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主要為:地面塌陷、固體堆積占地與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變化等方面。
1.2地表塌陷淮南礦業集團所屬9座礦井、工業和生活居住等地面設施占地2624.2公頃(39363畝)。
9座礦井礦區總面積為301.12km2,截止2004年9月底開采塌陷面積達62.10km2,占礦區總面積20.59%。其中又有約17.7%為積水區,即積水累計總面積達10.97km2。積水范圍隨降雨量大小而變化。
隨著煤礦開采的延深和規模擴大,塌陷范圍逐漸擴大,據1997年以來的統計,1997年1月至2004年9月塌陷區增加了24.8km2,年增長率為5.15%。
開采塌陷區尚有15個村莊正在或有待搬遷。
開采塌陷區內,地形、地貌改變破壞了水系,影響河堤長度為15.1km,灌溉渠道5.9km,影響鐵路線長度7.41km。
1.3固體堆積物
1.3.1煤礦開采,每年要排放大量的煤矸石,選煤廠也有相當的矸石排放,電廠排放粉煤灰。造成固體堆積物占地和環境污染。
據初步統計,目前現存矸石山(場)23處,占地63.9公頃(906畝),固體堆積物總量為1898萬m3。
1.3.2淮河以南的礦區,煤層傾角較大,多煤層聯合開采,全部煤層開采后下沉量大,一般在10m以上,最大下沉量達18m。塌陷盆地積水深淺不一,農民進行粗放式養魚。可耕地的質量下降,造成農業減產減收。
淮河以北廣大礦區,煤層傾角平緩,基本屬單一煤層方式開采,回采后形成碟形塌陷區盆地,最大下沉量達4.5m,地下水埋深較淺。因此,盆地中間積水,積水范圍大小受降雨量控制,變化比較大,盆地的邊緣下沉量小呈緩坡地仍可耕種,但不宜種水稻,造成農業減產,盆地的邊緣帶與積水區之間,地面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基本上為棄耕絕收地帶。
1.4地質環境改變對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1.4.1對大氣的影響煤礦生產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氣是一種有強烈溫室效應的氣體,瓦斯氣向大氣牌坊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給空氣造成污染。
1.4.2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煤礦開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堆積導致耕地減少,土地質量下降,農業減產,造成農村搬遷。
1.4.3對城市環境的影響煤礦開采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成山,導致市容臟亂差,影響市民生活,制約城市發展。
1.4.4對煤礦企業的影響為了減少村莊和城鎮搬遷,降低生產成本,煤礦企業不得不改變開拓布置方式,甚至放棄準備煤量,影響了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制約了企業自身發展。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原則
2.1以人為本、防災減災所有的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的對礦山職工和礦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因此礦山環境治理首先要保證礦區免遭礦山開發誘發的各種地質災害的危害,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2.2因害設防、綜合治理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特點、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點和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采取攔、排、護、整、填、植等方面的綜合治理措施對礦山環境進行治理。
2.3注重效益、分期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應遵循生態社會效益優先的同時,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區別不同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時根據資金情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危害大小、輕重緩急,分期、分階段進行治理。
2.4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礦山環境治理只有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緊密結合,才能達到礦山環境治理的最終目標。各種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質災害。但其缺點是投資過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彌補工程措施的缺點,其投資較小,能改善小氣候的特點,使其廣泛應用于礦山環境治理中。
3礦區地質環境治理的基本設想
淮南礦區地處華東,是富饒的淮河平原,是我國重要產糧基地,土地十分珍貴。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地質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法規制約。因此,煤礦開采地質環境的恢復引起了各級部門和煤炭企業的重視。塌陷區回填復墾是煤炭企業、地方政府和礦區農民長期以來的共同愿望,不塌陷影響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的不良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淮南礦業集團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示范工程項目。
實施示范工程的指導思想:治理與開發相結合,變害為利,企業、地方政府和農村基層組織緊密合作,中和開發現代化生態企業,建設小康型農村。新晨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煤礦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土地的破壞十分嚴重,是一個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共同關注的問題。
《環境保護法》、《土地法》和《礦產資源法》等國家法規,都要求礦山開采保護地質環境,實現治理恢復“占補平衡”的最終目標,這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
我們將吸收有關兄弟單位回填復墾試驗的成功經驗,結合淮南礦區的具體地質環境,按照國家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政策,實施示范工程項目。主要項目有:謝李示范工程,塌陷區回填后作為城市綠化地、改善生態和小氣候;張集示范工程,結合農村搬遷、小城鎮建設、改變農業結構相結合,由單純的種植,變為種植和水產養殖、農魚產品加工相結合的農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