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31 16:22: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

篇(1)

[關鍵詞] 商業銀行 信用風險管理

一、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形成了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由若干全國性、區域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及部分政策性銀行一起組成的銀行體系。銀行業,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不高,銀行面臨著巨大的信用風險:不良貸款額巨大、資本充足率偏低、信貸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通過了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剝離、發行特種國債、實現上市等手段得到了改善,但信用風險的管理仍舊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變。當前,我國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信用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不健全。在我國商業銀行中,負責信用風險管理的主要是貸款部門的信貸員,這遠遠不能滿足實際信用風險管理的需要。

2.信用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我國部分商業銀行貸款的審批與發放主要憑借個人主觀判斷,無論是貸前調查還是貸時審查,都缺少科學而完整的客觀評價,且缺乏完善的貸后檢查機制。貸款資金發放后,銀行極少就企業對貸款資金的使用狀況及企業的重大經營管理決策等進行檢查、監督和參與。

3.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國商業銀行在進行企業信用分析時,采用定性方法者較多,缺乏系統科學的定量分析。對企業信用等級評定也主要是由各個銀行自己進行,主觀性強。另外,我國商業銀行電子化管理起步較晚,很多銀行缺少關于企業詳盡完整信息的數據庫。

二、提高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

1.資本有效配置。隨著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不斷發展,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資本能否足夠應對風險而不被風險所侵蝕,這同時也是監管當局最關心的問題。為了避免銀行資本不足而設置的資本充足率指標是對銀行自有資本的硬性約束,同時也制約了銀行無限擴大杠桿作用的沖動。假設在資本充足率達標的前提下,能夠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進行有效的資本配置,從而節約資本,增加收益,就能成為提高薪用風險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

2.戰略、偏好、架構、過程和文化的統一。風險管理的戰略是指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全局的計劃和策略,無論戰略如何表述,都必須清晰地指明承擔什么樣的風險、承擔的風險水平、預期的風險調整后的收益。風險偏好則是風險管理戰略的具體表現。在承擔風險的水平與收益期望對風險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它體現了銀行總體及各個業務部門承擔風險的性質和水平。而這些戰略和偏好的組合能否成為指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行為的指南與管理組織架構設計和運作是否得當息息相關。管理的架構一定要服從風險管理戰略的需要,合理的架構設計和運作必定是涵蓋了風險管理的全過程。包括識別、度量、監控在內的風險管理過程要保證所有的信用風險都被有效管理,不留“死角”。

3.風險管理工具的綜合運用。如果說風險管理戰略、偏好、架構、過程和文化的統一為強大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功能提供了制度保證,那么各種風險管理工具是實現強大管理功能的技術保證。風險管理過程的不同階段運用不同的風險管理工具,這就決定了風險管理效率的整體不取決于任何先進的風險管理工具的單獨運用,而是所有風險管理工具綜合運用的結果。

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應用前景和發展趨勢

1.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由保守型向進取型轉變,由單純控制信用風險轉變為零為運用信用風險。越來越多的銀行界人士認識到,信用風險是與商業銀行貸款及各種投資業務、表外業務共存的金融風險,商業銀行無法回避。放棄風險同時也意味著放棄可能獲得的收益。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經營范圍逐漸拓展,其面臨的信用風險廣度和深度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于更加巨大的信用風險,應該摒棄保守的回避和分散策略,采取更加積極的、富有進取型的管理手段來管理信用風險,以在可以接受的信用風險暴露水平下,實現風險調整收益率最大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重視信用風險管理的銀行將在長期內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

2.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從內部控制發展到外部交易。隨著國際大型商業銀行有關信用風險管理觀念的轉變,信用風險管理手段和工具也發生了變化。除了采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如嚴格的授信標準、規范的貸款條件、要求提供抵押等內部措施進行信用風險管理外,商業銀行還通過各種交易對手進行交易來實現對信用風險的管理,如采取資產證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來管理信用風險。從發展趨勢看,它們將逐漸取代傳統方式而成為商業銀行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

3.商業銀行從單純的信用風險管理向全面風險管理轉變。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各種金融創新的出現,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不再表現為單一的、獨立的金融風險,而是日益與市場風險交織在一起、信用風險暴露和交易對手的違約都會受到市場風險的深刻影響,商業銀行的很多損失是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客觀上要求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和市場風險管理日益結合。因此,商業銀行應該更加重視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的綜合模型,努力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其他各種風險納入到同一體系。根據全部業務的相關性對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進入全面風險管理階段。

參考文獻:

[1]鄒新月: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特征及其變化趨勢,技術經濟,2002(7)

[2]章 彰 于雅寧:論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新金融,2002(7)

篇(2)

一、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形成的原因

從信用風險產生的深層次分析,有“逆向選擇類型”和“道德風險類型”兩方面原因的影響。

(一)逆向選擇類型。逆向選擇產生的前提條件是交易發生前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信貸市場上存在許多風險不同的企業,由于企業與銀行在信息方面的不對稱,當銀行不能觀察到企業信用風險的真實情況時,銀行只能根據企業平均風險狀況來決定利率水平。低風險的企業由于銀行利率高于預期水平而退出借貸市場,剩下的愿意支付銀行利率的全部是高風險企業,從而抑制資金流向高質量的借款人,使得一些信用質量差的借款人反倒可能取得資金,這必然增加銀行的信用風險程度。

(二)道德風險類型。道德風險產生的前提是交易發生后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擁有較多信息的一方就會利用這種信息優勢損害另一方的利益,從而導致了“道德風險”。借款企業對銀行的道德風險分為三個方面:(1)當企業在貸款后違反契約規定,私下改變資金用途,從事高風險活動或因經營不善而導致虧損,難以還貸;(2)企業故意隱瞞經營收益,有意逃廢銀行債務;(3)企業本來就處于瀕臨破產的狀態,明知其貸款收益不足以支付到期本息,通過政府的干預獲得銀行貸款。

由此可以看出,在貸款發放前和貸款發放后,銀行都處于“劣勢”。貸款發放前,銀行了解企業的信息不全或者不真實;貸款發放后,企業信貸資金的運用和回籠,銀行無法控制。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來改變銀行在信貸博弈過程中的不利地位,降低信用風險的發生。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未建立起有關信用資產歷史數據庫。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缺少企業詳盡完整的信息數據庫,缺乏模型分析,無法迅速傳遞、反饋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時解決商業銀行經營中的風險隱患。

(二)我國商業銀行內部評級體系尚不成熟。從評級要素的設計看,多側重于財務指標分析,而忽略了財務信息的質量問題,忽略了企業發展前景在信用評級中的作用,因此不能反映企業未來的資信質量。從評級時間看,對企業的信用評級每年進行一次,不利于銀行及時了解企業的信用等級變化,不能為風險管理提供動態信息。

(三)信用風險管理人才嚴重匱乏。現代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門技術性非常強、非常復雜的新興管理科學,要求銀行風險管理的人員必須具備很高的素質,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然而,我國信用風險管理人才與風險管理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顯得相當匱乏。

(四)金融市場中介服務機構不健全。國內不具有針對我國具體情況提供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使用的數據商業信用評級機構,也不具有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評級標準和評級方法,以使銀行內部信用評級能與之銜接的商業信用評級機構。

三、改進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建立良好的信貸文化。成功管理信用風險的第一要旨是堅強有力的信貸文化。在一個優良的信貸文化中,可以讓管理者充分理解:風險和回報之間的權衡、預期損失的思想、規定的回報率、可持續增長的經濟限制以及投資組合管理的原則。我國銀行業往往風險控制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我們最缺的不是規章制度,最缺的是理解、支持并最終能貫徹執行的信貸文化。優良信貸文化的建立更多的是對信貸人員從道德層面上說的責任心的一種要求,一定要認識到在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上達到謹慎均衡的重要性。

(二)通過立法,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防范銀行信用風險,社會的信用環境很重要,所以立法要先行。在現階段,需要同時考慮經濟和社會的力量,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為有效防范信用風險打下基礎。其次,要建設信用記錄制度。根據過去的記錄和經驗對借款人進行評價。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建設信用記錄制度的經驗,按市場化運作,建立經營銀行信用信息的專業化公司,開展聯合征信業務,從企業、銀行、稅務等部門全方位地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誠實守信情況等綜合信息,形成客戶信用調查報告,同時建立企業信用公共信息平臺。

(三)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1、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與企業在整個信貸過程中的信息溝通狀況,按一定的分類標準確定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取舍或進行合理定位。對那些銀企信息交流渠道暢通的客戶,銀行信貸可定位于積極介入;對那些銀企信息交流渠道較為狹窄的客戶,銀行信貸可定位于限制性介入;對那些銀企信息交流渠道閉塞的客戶,銀行信貸應定位于不介入。

2、加強行業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風險管理基礎數據庫。商業銀行必須按照行業進行適當分工,通過對不同行業的長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業的基本特點、發展趨勢和主要風險因素,可以為借款人在同一行業內部和不同行業之間的風險比較創造必要條件,從而為信用級別的決定提供參照。同時,完善客戶基礎數據庫,為信用風險評估的順利開展和信用管理結果的檢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完善內部評級系統,提高信用風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在采用信用評分方法等傳統模型計量信用風險、強化貸款五級分類管理的同時,借鑒國外先進模型的基礎上開始著手建立符合自身實際需求的風險管理模型,在實踐中漸進地總結和完善自己的評級體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評級管理系統。

1、確定借款人。大多數國際性銀行采用一維的評級系統,即僅對借款或交易對手進行評級。有一些銀行則使用二維的評級系統,即既對債務人評級,又對金融工具評級。

2、選擇評級方法。可供選擇的方法有以統計為基礎的方法。

(五)建立外部信用評級機構,并對其嚴格監管。一是完善評估機構的準入機制,通過立法加強對評估機構的管理;二是建立評估機構的行業協會,并由行業協會公布最高信用等級的評估標準,各評估公司參照執行;三是由行業協會及時公布評級機構評出的信用等級的違約率統計,對不重視評級質量的評級機構及時取消其認可資格;四是可考慮定期隨機抽取被評級的對象接受兩家評級機構的評級,這樣可以增加對評級機構的約束;五是設立相應的專家委員會,對資信評估機構的工作質量定期進行監督,以促進評級機構的行業自律;六是加強評估公司外勤人員管理和素質教育,組織評估公司評估人員業務考試,實行持證上崗制度。通過上述監管措施,評級機構為了保持自己在市場及投資者中的威望,扭曲評級結果的沖動將會有所收斂。

篇(3)

【關鍵詞】信用卡 信用 風險管理

信用卡業務的運營中,風險主要存在于發卡行、持卡人與特約商戶三者之間。發卡行鼓勵持卡人正常的消費透支,但伴隨而來的就是持卡人的惡意透支行為。銀行對于透支的催收不及時,對于惡意拖欠卡債的追索缺乏力度,以及風險保障的機制不健全等都是形成信用卡風險形成的原因。各大商業銀行不僅要增加信用卡的發放量,發展和擴大信用卡業務規模,同時還要竭力識別、控制并化解信用卡透支所造成的信用風險。

一、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風險類型

從信用卡業務風險的來源出發,可以將我國信用卡業務風險分為三種,即外部風險、內部風險和技術性風險三類。

外部風險是相對于內部風險來說的,它是獨立于銀行體系之外的,不易被銀行所控制的風險。包括信用卡信用風險、欺詐風險及特約商戶操作風險。

內部風險具有隱蔽性強、難以防范、數額巨大等特點,甚至還可能累及其他金融業務,因此比外部風險更具危害性。具體包括決策風險和操作風險。

技術性風險主要指業務系統風險、設備性能風險和軟件設計風險。如POS和ATM等計算機終端設備不夠完善而帶來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信用卡信用風險

(一)信用風險的概念

信用風險是指因持卡人信用不良、違約拒付而產生的壞賬風險。發卡銀行發放信用卡給客戶的主要依據是客戶當時的經濟狀況和信譽程度。如果客戶申請信用卡時的經濟狀況欠佳,無力還款,就很可能引發信用風險。

(二)信用風險的評價指標

信用風險對發卡銀行來說,是其風險損失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發卡銀行應該做到能夠及時識別信用風險,及早防范與控制信用風險。對于信用卡信用風險的大小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指標來進行評價。

1.持卡人負債比率。在完全信息的情況下,當持卡人的資產負債率低于規定值,銀行才會給持卡人提供信用。現在中完全信息的情況是不存在的,但這代表了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2.持卡人工作單位的信用。大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以及資產報酬率三個指標是銀行提供信用時首先考慮的三個重要指標。基于降低風險的考慮,銀行其實更愿意為大型企業的員工提供信用。因為持卡人所在企業規模的大小對銀行來說相當于信用擔保的作用。

3.申請人可支配資本的數量。發卡機構在發放信用卡時,通常會審查申請人可支配資本的數量。只有資本額大于一定數量,才能從銀行得到信用支持。

三、商業銀行信用卡信用風險防范

(一)加速社會征信體系與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的建設

1.社會征信體系的建設有利于提高發卡銀行征信部門的運作效率,節約信用交易的成本。如果由各發卡銀行獨立完成調查和評估受信人的資信狀況和履約能力,不僅信用成本高,且難以保證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了風險控制能力。

2.征信體系的建設有助于聲譽機制在信用卡風險管理領域內更大的發揮作用。只有在完善的征信體系中,才會提高信用卡持卡人建立聲譽的積極性。

3.個人信用體系就是一套詳細記錄消費者歷次信用活動的登記查詢系統,是社會征信體系的基礎。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可以作為商業銀行放貸的基本標準,從源頭上發揮防范信貸風險。

(二)加強立法建設

社會信用體系與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離不開法律的約束與個人的自律。因此加強信用卡信用風險的防范,一定要加強立法約束與誠信教育。加強立法建設,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的完善需要法律支持,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的建設必須依靠法律手段推進。

(三)樹立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

1.樹立正確的信用風險管理理念。商業銀行應從信用卡的產品特點出發,正確掌握信用卡業務的本質,認清信用卡的資產業務本質,樹立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理念,不能照搬借記卡的經營思路,從而忽略了信用風險的管理。

2.實現信用風險管理運作的集中化。相對于分散運作的方式,信用卡業務的經營運作更適合進行集中化運作。信用風險管理運作的集中化有利于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單筆業務處理時間和成本,實現信用卡業務的標準化作業流程。

(四)轉移信用卡風險

信用卡風險轉移是信用卡發卡機構依據對信用卡風險防范和控制的認識,將風險轉嫁給他人,減少自己損失的一種風險防范的方法。一般我們可以將信用卡風險轉移給第三方,如擔保人和保險公司

1.向擔保人轉移風險。由于信用卡的擔保人與發卡機構簽定了擔保協議,當其擔保的持卡人不能按時償還發卡機構的債務時,擔保人負有替其償還的責任。

2.向保險公司轉移風險。降低信用卡風險的另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即為建立信用卡保險機制。發卡機構可與保險公司合作,對持卡人欠款行為和信用卡被盜、遺失或冒用進行保險。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信用風險轉移業務的一些弊端,信用卡信用風險轉移要以承擔信用風險金融機構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為前提,因此更容易造成信用事件的連鎖反應,這將使信用風險在金融系統中分布的情況更加復雜。信用風險轉移業務的目的是分散信用風險,但最終有可能造成信用風險的重新集中。

篇(4)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管理;機制

一、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信息數據庫

任何信用風險量化技術,都需要龐大的歷史數據庫作為支撐。技術或軟件可以買到,但每個國家在每個時期的歷史數據是不同的,是無法用錢買的,必須依靠自己積累。目前制約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提高的關鍵之一就在于基礎數據庫。基礎數據庫不統一和準確性比較差,從而使分析結果缺乏可信度,而且對于高層次的風險分析無法展開。按照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對金融機構衡量風險的要求,銀行的歷史數據至少要達到10年,顯然中國的商業銀行是無法滿足的。目前各銀行已經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統,以收集客戶信息,提供綜合查詢和統計報表等功能為主,大部分商業銀行缺少企業詳盡完整真實的信息數據庫,銀行間無法迅速傳遞、反饋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時降低商業銀行經營中的風險,甚至有些客戶經理為了完成一個項目虛報客戶信息,給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隱患。基礎數據庫不統一以及準確性比較差,從而使分析結果缺乏可信度。

(二)內部評級體系尚不成熟

商業銀行缺乏對評級結果的檢驗,未進行信用登記遷移,特定等級的違約損失率等的統計,無法做到對預期損失的事先量化,使信用評級只是一種形式,并沒有發揮它真正的作用。從評級要素的設計看,多側重于財務指標分析,而忽略了財務信息的質量問題,有時虛假的財務信息給銀行帶來的損失遠遠超過缺乏財務指標分析帶來的損失;忽略了企業發展前景在信用評級中的作用,如企業所在行業發展狀況,市場預期狀況,以及不能反映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從評級時間看,對企業的信用評級每年進行一次,不利于銀行及時了解企業的信用等級變化,不能為風險管理提供動態的信息。銀行應該及時地對企業進行信用等級的評定。這些都是商業銀行內部評級體系的缺點。

(三)未建立嚴格的呆帳準備金制度

商業銀行尚未建立起嚴格的呆賬準備金,沒有根據不同的風險級別來設置不同的呆賬準備金制度,也沒有根據不同風險級別設置計提的呆賬專項準備金,因此沒有真正按實際風險提供風險補償準備。商業銀行貸款呆賬準備金按年初各項貸款余額的1%計提呆賬準備金,但這一年中發生的業務帶來的資金運動產生的風險資金并沒有計提準備金,因此,也會給銀行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

(四)信用風險管理人才嚴重匱乏

中國銀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的人一般是信用評級人員,在職責上缺乏必要的分工和制衡,影響到評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而且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這將直接影響到信用風險管理的結果。由于中國商業銀行開展信用風險管理的時間不長,無論是管理經驗的積累,還是管理人才的培訓,都十分匱乏,嚴重制約了國際先進管理在中國的應用,同時中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雖然擁有數量龐大的員工隊伍,但是專業化程度低,風險管理的專業化人才更是匱乏。

二、優化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的基本思路

(一)借鑒西方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機制

1、健康的風險管理文化和理念。每個員工都必須牢固樹立風險管理理念,并將個人收入與業務經營成果掛鉤。一家銀行長期以來形成的銀行文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銀行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從而直接影響銀行的風險偏好和資產質量,最終會影響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水平。良好的銀行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靠銀行一代又一代銀行管理人員用自己的言行培養,尤其是銀行董事會和銀行管理層,要系統設計銀行的信貸制度框架,帶頭貫徹培養銀行的風險防范意識,培養正直、坦誠的個人操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誠信守約的良好銀行內部文化。還應該明確各個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在風險管理控制流程中的責任,強化個人責任追究制度。

2、完善風險管理工具。國外很多先進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和理念還尚未在中國銀行業風險管理過程中得到很好的發展。目前,國際金融市場上,一方面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層出不窮,金融創新業務在銀行業務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金融風險與市場不確定性不斷增強,銀行風險管理日趨復雜。然而,中國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遠遠落在了西方國家之后。中國商業銀行應積極吸收西方商業銀行的先進風險管理工具以及風險管理的技術經驗來提高中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在借鑒西方先進經驗時,不能全盤照搬國外的風險工具及技術,必須結合實際,找出真正適合中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具。

3、建立健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現代商業銀行強調風險管理組織具有“三性一化”的特征,即統一性、獨立性、垂直性和扁平化。集團董事會下設的集團風險管理委員會作為全集團最高的風險管理政策審議機構,不僅全面負責確定全集團風險管理戰略,并實行集團風險管理戰略。實行集團風險管理委員會-集團風險管理部-分行風險管理部-基層行風險管理部的垂直性監督管理,并在基層分設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以及操作風險管理部門,上級風險管理機構負責對下一級風險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任職資格、任職期限及任職績效進行審批和考核,并對他們進行監督和管理。

針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比率及信用風險居高不下的現狀,是否具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決定銀行安全的關鍵。英、美等國金融監管當局早已將內部控制納入考評體系,作為重要考慮因素。中國銀行應當按照有效性、審慎性、及時性及獨立性等原則構造起行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把內控制度滲透到各個業務過程和操作環節,覆蓋所有部門和崗位。每當一筆業務生成,其處理程序中都含有稽核功能和授權限制,當超出限制的范圍,電腦就會自動攔截,顯示并送往主管稽核部門,由主管部門負責復查,通過復查后由主管部門授權,才能繼續業務操作。中國四大商業銀行的信貸內部控制應盡快向電子化方面發展,及時、準確、全面反映各項業務的開展情況及風險狀況,并及時向監管當局報告業務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盡量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銀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只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科學規范、能夠自動糾正錯誤的結構,才能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時,一方面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合理有效的績效評價制度和激勵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員工的行為與銀行的經營成果緊密結合,確保落實銀行經營目標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必須完善稽核評價機制。依據審慎會計原則加強透明度建設,在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建立起董事、經理人員的薪酬與銀行績效和個人業績掛鉤的激勵機制,以鼓勵董事勤勉盡責,保持經理人員的穩定以及上進心。

(三)適度運用破產方式

企業破產是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一種現象,是正常的。但是破產這種經濟調整方式會對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的不良影響。超出常規濫用破產的方式,不管在何種社會制度下,都將是災難性的。它不僅會阻礙經濟的發展,還將進一步削弱中國本來就相當淡薄的信用觀念和信用約束機制,惡化信用秩序。因此,只能對那些確實已資不抵債、名存實亡的中小企業,在履行法定破產程序、法院依法宣告破產后對其實施破產。在企業適度應用破產方式的同時國家也應適當提高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呆賬準備金的提取比率,以減少企業破產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對于資產、債務在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盡量不采取破產方式,以避免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四)提高資本充足率

隨著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不斷拓展,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資本在應對風險的同時不被風險所侵蝕,同時又能使銀行的盈利能力達到最優狀態,這是優化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避免銀行資本不足而設置的資本充足率指標是對銀行自有資本的規定性的約束,同時也制約了銀行資金在創造的能力。假設在資本充足率達標的前提下,即理論上認為商業銀行的資本已經能夠應對風險的前提下,對資本進行有效的配置,從而節約資本,增加效益,就成為提高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途徑之一。同時我們可針對中國商業銀行計提呆賬準備金比例偏低,呆賬準備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依照西方國家實施信貸資產質量分類制度的經驗。

(五)規范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標準,通過強化信息披露方式,促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進一步透明化,接受社會各方力量的監督,避免認為干預,取信于民,使商業銀行在股市中有更大的競爭力和可信度。銀行應該按照由內到外逐步公開的原則,穩步推進國有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工作;銀行內部稽核部門也要進一步嚴明紀律,發揮審計檢查的功能,提高信貸信息的準確性。

三、結論

從歷史的角度和世界范圍來看,風險控制是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相對落后,而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資金實力雄厚,市場形象良好,管理經驗豐富的外資銀行將大量涌入,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各商業銀行有必要未雨綢繆,從現在開始建立其內部評級系統,開展數據信息的收集積累工作,建立中國自己的信息數據庫,并同其他多種措施相結合,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強化自身的盈利和競爭能力。同時,外資銀行混業經營模式對中國銀行的沖擊,《新巴塞爾協議》對風險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對銀行這一個特殊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強,都對中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中國商業銀行應當借鑒國際上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強化信用風險管理,開發適用的信用風險管理模型,以適應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信用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有機的組成部分,信用風險管理不應游離于整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之外。

參考文獻:

1、蔡玉林,劉冰,徐晶.中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財經信息資料庫,2004(15).

2、陳國輝,劉宗業,劉麗杰.風險度量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關鍵[J].金融會計,2006(7).

3、劉芳.中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金融與經濟,2005(5).

4、付謠.中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9).

5、于兆吉,杜寶貴,郭金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J].財經園地,2005(10).

篇(5)

關鍵詞 金融危機 商業銀行 信用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波及范圍之廣、 影響程度之深、沖擊強度之大,為上世紀 30 年代以來所罕見,演變成為 21 世紀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受害較深的是被稱為經濟血脈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作為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其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是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信貸管理機制不完善和外部監管不力等。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再一次為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敲響了警鐘。

一、金融危機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關系

信用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日益成為金融風險生成的主要根源之一。首先表現在信用的相互依存性和普遍性。如今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作為各國經濟聯系紐帶的信用的破壞必然會引起整體的反應。金融危機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關系還體現在大量金融風險產品的創新與金融業的過度競爭。銀行盈利水平因存貸款利差縮小而下降,導致許多金融機構通過尋求各種高風險業務來獲得較高收益。在這種趨勢下大量傳統的金融機構進入風險投資行業。還有,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趨勢和金融市場的證券化,銀行面對許多信譽較高的大公司轉向金融市場直接直接融資的情況,銀行的經營風險變大。另一方面,銀行業不斷進行金融創新,但信用監管制度卻跟不上金融創新的步伐。投資者因為傳統的貨幣概念和測量口徑趨于失效,受蒙騙上當,使信用風險日益增加,造成了金融危機的發生。金融危機使得商業銀行海外業務明顯放緩,債券等投資業務大幅虧損,信貸業務明顯減少。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狀

(一)風險管理手段落后。

國內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上的方法局限于財務指標、比率等靜態分析上,與國外銀行大量應用風險計量模型量化風險的管理手段相比,依然停留在主觀經驗判斷層面,缺乏科學的計量、監測、風險識別、控制、報告等手段。銀行缺乏相應的數據庫支持和專業的風險管理系統,缺乏精通風險計量技術和風險管理理論的專業人才,沒有一支專業人才隊伍。

(二)未形成全面的風險管理文化。

全面風險管理文化是在在管理層風險偏好內,既定風險戰略下,全行員工在風險管理層面上形成的共同的行為指向和價值觀。由于我國銀行風險管理起步較晚,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對風險管理理念還普遍比較滯后,風險管理理念還沒有深入到銀行的日常工作中。在觀念上沒有把控制風險和創造 利潤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與國際先進的商業銀行相比,我們的全面風險管理的文化理念還不夠普及,全面風險管理理論的認知范圍、認識程度、理解層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西方商業銀行把控制風險和創造利潤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把風險管理上升到銀行發展戰略的高度,并將風險管理納入其發展戰略計劃中,制定銀行的風險管理戰略。

(三)風險管理組織不完善。

我國現在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工、農、中、建四大行是脫胎于計劃經濟時代的銀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還沒有建立,其深層次的金融產權制度改革進度緩慢,落后的管理方法、管理組織結構、管理流程也成為建立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的障礙。在機構上缺乏創新性工作所需要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仍按行政職能設置崗位,普遍沒有建立風險管理委員會之類的全面風險管理部門。沒有獨立垂直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機構改革不到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推行也就不能有實際的進展。

三、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對策

(一)強化風險管理手段。

首先要做好風險管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才能達到銀監部門的風險定量管理要求。通過市場信息和銀行內部操作信息,收集大量和連續的客戶信息,并通過數據清洗、整合、反欺詐等手段,提高數據可靠性和可用性,為下一步模型應用奠定基礎。其次要用內部模型法(VAR)計量市場風險,用標準法計量操作風險,做好量化風險模型的選擇和應用準備工作。國內銀行業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和數據準備情況,還要通過引入國外先進銀行的模型開發思想和技術路線,在銀監部門的監管下摸索開發出符合國情的風險量化工具,并妥善應用。

(二)建立風險管理文化。

建立風險管理文化,管理層要有具體的風險控制政策和清晰明確的風險管理戰略,并將其有效傳遞至每名員工,每名員工在業務處理過程中要自覺防范風險,管理層要自上而下不斷強化并推動員工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還要樹立銀行風險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全面風險管理意識,推動全面風險管理意識的培養。并且要提高員工風險識別與防范的技能和水平,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員工素質。還要建立通暢的風險事件報告渠道及風險信息傳遞渠道。

(三)完善風險管理組織。

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組織,首先,在總行設置首席風險官和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對董事會負責,是整個銀行風險管理的最高決策和管理機構,由銀行的一位分管風險的行長作為首席風險官,負責制定全行的風險管理方針、總體戰略、政策和目標。其次,在總行設立不同的風險管理部和風險經理,最后在各分行設立風險管理部。

四、結語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更應當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的觀念,將眼光放遠,建立和完善全面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提高自身競爭力。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2010秋5班)

篇(6)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次貸危機

風險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管理的核心,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在當前情況下,尤其要加強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這是因為:首先,存貸利差還是我國商業銀行當前經營收入的主要利潤來源,信用風險的加大會減少銀行的盈利,惡化銀行的資產質量,增加銀行的壞賬呆賬,使得銀行經營發生困難;其次,在次貸危機的發展蔓延下,我國的經濟受到影響,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利潤下降,使得企業的財務狀況堪憂和信用質量下降,加大了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因此,在目前情況下,關注次貸危機的進一步影響,監視銀行的資產質量,防止銀行呆賬壞賬的大量出現,加強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2008年9月,以雷曼破產和兩房被接管為標志,美國次貸危機進入了更為嚴重的時期,迅速沖擊著全球的金融市場,使得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了劇烈的動蕩,各國央行紛紛降息和注資以穩定金融市場,重振投資者信心。我國也受到了次貸危機的巨大影響,主要表現為:(1)我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年初的雙防(防通貨膨脹和防經濟過熱)到年中的一防一保(防通貨膨脹和保經濟增長)再到年終的一保(保經濟增長),以及現在的雙保(保增長保就業);(2)宏觀經濟政策本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貨幣政策由緊縮性貨幣政策轉變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開始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投資支出,減少稅收,提高出口補貼;(3)我國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準備過冬,說明次貸危機已開始影響實體經濟,各企業紛紛出現了經營困難和流動性不足,尤其是出口企業,需要大量的融資。在目前情況下,向銀行貸款融資是最好的選擇。

在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很大的信用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原有的貸款面臨著日益增大的信用風險。由于次貸危機的沖擊,經濟增長放緩,很多企業出現了訂單減少、存貨增多、生產萎縮、資金周轉困難等經營問題,甚至出現破產倒閉,尤其是中小企業,使得商業銀行的已經貸出的款項無法按預期收回,這些貸款隨著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的加深信用風險日益增大。(2)新增貸款的信用風險大。由于金融危機導致的宏觀經濟的不景氣,企業經營的困難會日益加大,其經營風險也會加大,當然,銀行向其貸款的信用風險也就越大。一般情況下,發生金融危機期間,由于銀行堅持貸款審批條件會出現惜貸的場面。但我國的商業銀行基本上都屬于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在國家政策面前,商業銀行會降低貸款審批條件去支持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如為不嚴格符合貸款條件的經營困難企業或者信用級別低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甚至為了配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為風險很大的正進行產業轉型的企業或新建企業進行貸款。(3)金融危機期間,社會資產價值縮水,這也會導致商業銀行各類資產信用風險加大,一旦真的發生違約事件,銀行資產難以保全,發生損失的程度加大。例如抵押貸款和質押貸款,如果貸款違約,由于抵押物或質押物資產縮水,不能夠完全清償銀行的貸款,銀行就會發生損失。

根據以上分析,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加大,為了銀行的穩健經營,勢必要加強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就此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強商業銀行存量貸款資產和新增貸款資產的質量控制

對于還沒有到期的存量貸款資產,應密切監測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如果企業生產的是沒有什么市場的產品。生產落后,應同意其破產,并進行破產清算以保全銀行資產或減少損失;如果企業很有發展潛力,只是出現了暫時的資金困難,銀行應允許其提出貸款展期申請,甚至于對其新增貸款以幫助其度過難關,企業救活了,銀行的資產也就安全了,這是個雙贏的結果;對于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業,銀行可采取增加抵押和擔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風險。

對于即將發放的新貸款,銀行應嚴格執行貸款審批條件,加強銀行的內控制度和強化外部監管,做好貸前調查和審查,加強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過程及方法的監督、檢查和引導,建立完善的銀行內部風險評估體系。應主動積極爭取支持國家建設的大型項目貸款融資,對于國家出臺的降低貸款條件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銀行應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為具體的措施和細則,對于數額比較大的貸款,應組織銀團貸款以分散信用風險。

2 大力降低信用風險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效率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主要問題是管理成本過高且效果不明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科技支持落后,我國商業銀行要不斷的加大對信息系統的投入。使得信息管理延伸到商業銀行業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建立起功能強大的信息數據庫,實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從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二是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落后,必須加強制度建設,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高效、規范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信用風險管理體系應該包括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政策體系、決策體系、評價體系等內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建立起高效并且相互監督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關鍵。 3 創建自己的信用風險實時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

信用風險管理事前預防效果最好,實行謹慎的貸款政策,但是,過于謹慎的貸款政策在減小了信貸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利潤。其次是信用風險管理的事中監測,一旦監測到某種貸款信用風險過大,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分散和轉移。一旦信用風險發生,雖說進行事后的補償是必須的,但已發生了很大的損失。所以,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實時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內在要求。

4 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切實加強法人治理結構。減少行政干預,維護商業銀行微觀主體經濟責任

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進行了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與國外的商業銀行相比,在資本結構中,我國的商業銀行國有股或集體股獨大,導致所有人缺位,銀行的領導也是由政府任命的,銀行內部按照行政級別管理,貸款的發放人為影響因素很大。銀行管理層的信托責任不強。易受政府控制和影響,這會導致銀行的信用風險增大,我國本世紀初兩三年銀行壞賬比例很大,國有企業貸款不還,就是因為銀行承擔了政府進行經濟改革的成本。

篇(7)

1. 信用風險比較嚴重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對信用風險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技術等方面的落后,信用風險管理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缺乏有效管理,在實際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信用風險總體規模巨大

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主要體現在不良貸款當中,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貨款一直是比較嚴重的。中國政府在1998年發行特別國債2700億元,以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即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的資本金。1999年又成立信達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從四家銀行向資產管理公司剝離近1. 4萬億元的不良資產,減輕了銀行的負擔,從2000年起基本遏制了銀行不良貸款率較快增長的勢頭,并從2001年開始出現不良貸款率與不良貸款余額雙下降的局面,2003年12月,由匯金公司向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注資225億美元和200億美元,2005年4月向中國工商銀行注資150億美元。盡管如此,截至2007年底,全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仍高達為6.7%,不良貸款額為12009.9億元,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8.0%,總額為11149.5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情況好些,不良貸款總額為860.3億元,比率為2.1%;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11.5億元,不良貸款率3.0%;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30.6億元,不良貸款率4.0%;外資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2.2億元,不良貸款率0.5%。全部不良貸款中82.8%都是可疑和損失類貸款,按照五級分類標準這些貸款是必然要遭受損失的。

(2) 存款活期化、貸款長期化,銀行存貸款期限錯配差距加大

雖然存貸款期限主要屬于銀行流動性指標,但是由于中長期貸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的存貸款結構也能反映出信用風險的大小。商業銀行經營的一個基本要求是要根據吸收存款的期限來合理配置自身貸款等資產的期限,從理想的狀態來說,短期貸款/短期存款、中長期貸款/長期存款的比例應該大致與各項貸款/客戶存款的比例相當,但從下表可以看出,2004年以來,銀行存貸期限錯配趨勢明顯,從風險角度來看,存款活期化趨勢嚴重,銀行資金來源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而大量增加中長期貸款就會給銀行運營帶來潛在風險。

2007年我國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合計277,746.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18,898.0億元,比上年增長16.9%,中長期貸款額138,581.0億元,比上年增長22.6%,中長期貸款在新增貸款中占比較高。全部貸款比上年增加39466.7億元,其中25571.2億元為中長期貸款,占全部新增比例64.8%。而2006年和2005年的新增貸款中,中長期貸款占比分別為63.8%和65.3%。貸款期限的延長,令奉行謹慎原則和一向以發放短期貸款為主的商業銀行積累了大量潛在風險,因為中長期貸款比短期貸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風險。

(3)信用風險比較集中

在信用風險的分布上,國有商業銀行占據了絕大多數,2007年其不良貸款余額達到全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87.9%,經濟體系中的信用風險大多集中到國有商業銀行。此外貸款投向過于集中而且行業重疊,銀行信貸在各個區域及各個行業分布呈現明顯的不平衡現象。2007年末,商業銀行貸款投向位居前5的幾大行業(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批發和零售業)的貸款余額占貸款總額的比例接近58%。同時,商業銀行的大部分貸款都投向了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有59%的貸款投向了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山東、福建地區。貸款集中度過高,一旦地區或行業出現周期性衰退將引發大量信用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

2. 新的信用風險不斷產生

如果說巨額的不良貸款主要是歷史形成的,不能說明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缺乏有效控制,那么我國商業銀行在經過多方面改革后的今天,尤其是工、中、建三大銀行在股份制改革前經過財務重組,政策性剝離大量不良貸款之后,至少應該控制新的不良貸款產生的速度,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據銀監會統計,截止2008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2654.3億元,比去年同期(12517.8億元)新增136.5億元,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1,173.8億元,比年初增加24.3億元,不良貸款率7.35%;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731.6億元,不良貸款率1.59%;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00.8億元,不良貸款率2.54%;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08.8億元,比年初增加73.7億元,不良貸款率4.44%。這說明即使經歷了多方面的改革,我國商業銀行總體上依然缺乏對信用風險的有效控制,新的信用風險在不斷產生。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 信用風險過程事前階段的問題和原因

在信用風險過程的事前階段,識別信用風險,防止引入高風險業務是信用風險管理的指導思想。信用風險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不確定性,獲取翔實的信息是化解信息不對稱的根本出路,是信用風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方面征信系統建設滯后,影響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的識別;另一方面有的信用風險并非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而是人為主觀引入的,在貸款發放前,銀行或者銀行的具體工作人員就知道該業務具有較高信用風險是不該開展的,然而實際中卻順利地通過了各個環節,這種風險單單依靠健全征信系統是難以防范和化解的。實際中這種情況往往被認為是操作風險,但是最終發生資產損失是與信用風險相同的,所以人為主觀因素也是引入信用風險的一個主要原因。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在做出信貸決策時由于受到來自政府、股東、上級、自身利益等多方面的影響,明知信用風險很高卻會批準該項信貸業務,只要這種情況引起足夠的重視,這種信用風險是最能防范和化解的。

2. 信用風險過程事中階段的問題及成因

(1)信用風險未實現動態評級

我國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評級以前實行的是貸款的四級分類方法,這是一種完全靜態的方法。目前實行的五級分類方法,己經不單單以貸款逾期的天數劃分某筆貸款的信用等級,但是對每一筆貸款的評級分類并非真正動態實時進行的,而是按期間(如會計報告期)分類的,依然屬于靜態方法,而且有可能出現借款人單筆貸款的信用風險不大,借款人所有貸款總的風險卻很大;前一筆貸款風險不大,這一筆貸款風險很大;昨天風險不大,今天風險很大的現象。有的商業銀行在貸款前對借款人采取綜合信用評級統一授信,但貸款發放后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的變化依然難以監測。不能準確掌握借款人信用狀況的變化,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借款人可能在下一個評級時間前已經破產。

(2)信貸資金使用缺乏監控

如果借款人對信貸資金的每筆使用都能被商業銀行觀察到,商業銀行就有能力及早發現并糾正借款人的高風險投資行為,從而控制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然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缺乏對信貸資金使用規模、資金流向、使用效率的有效監控,借款人的高風險行為不能及時被銀行觀察到,等到銀行獲知信貸資金的使用風險過高時,往往風險損失已經發生。因此商業銀行有必要采取相關技術對信貸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監控,在信用風險發生前將其及時遏制。

(3)缺乏必要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和有效的管理工具

目前,我國還沒有商業銀行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信貸資產的信用風險評價基本是各家銀行自己的主觀判斷,無法做出令外人認可的客觀評價,因此信貸資產無法量化定價從而也難以進行交易,信用風險就不能在不同主體間進行轉移,大量的信用風險只能由商業銀行自己承擔。此外缺乏信用風險度量模型使商業銀行不能對信用風險規模進行精確度量,不利于控制風險操作的決策。并且缺乏信用風險度量模型使得商業銀行無法用內部評級法計算監管所需資本金規模,無法享受內部評級法所帶來的資本節約收益。

信用風險管理工具是商業銀行具體管理信用風險的手段、途徑、渠道和標的物,充足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能使商業銀行方便地對信用風險進行控制、分散和轉移,降低信用風險,加強資產安全,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普遍缺乏足夠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制約了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工具方面不僅幾乎沒有任何自主的創新,甚至發達國家己經在使用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在我國也沒有出現。這種嚴重缺乏信用風險管理工具的情況對于商業銀行完善信用風險管理無疑是巨大的制約因素,必須加以改變。

3.信用風險過程事后階段的問題及原因

在信用風險過程的事后階段,及時采取措施降低風險損失,同時總結經驗避免生類似信用風險的重復發生是該階段的工作重點。然而一方面大量不良貸款難以化解,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缺乏對信用風險的事后責任評價,不利于控制同類信用風險的重復發生。

(1)處置不良貸款手段單一,大量不良貸款難以化解

理論上一般有五條途徑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貸款:(a)從利潤中提取壞賬準備沖銷;(b)注資;(c)資產負債表重組,如債轉股;(d)外部解決,如賣給資產管理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e)司法訴訟。然而過低的利潤率、復雜的重組程序、不健全的法制環境、不良貸款出售的非市場化等因素,使得我國商業銀行幾乎只依靠將不良貸款政策性地出售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方式來處置不良貸款,無法滿足降低信用風險的實際需求。具體而言,200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684.2億元,不良貸款率6.17%,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1149.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8.05%,而資產利潤率最高的商業銀行不超過1. 4%,依靠利潤沖銷遠遠不能滿足化解不良資產的需要。

政府的注資大大改善了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提高了資本比率,但是注入的資金既不能全部用來沖銷不良資產,又根本無法從數目上滿足化解龐大不良資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作為自負盈虧的商業銀行,長期無償獲得國家的財政注資顯然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市場機制。債務重組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緩解或減少銀行的損失,但是欠賬不還的客戶多半是出現了財務危機,復雜的重組過程和無法預見的后果都阻礙了商業銀行對此種方式的選擇。司法訴訟會耗費較長時間和精力,還要到其他各方面的

干擾,即使銀行勝訴還有漫長的執行程序,這期間有眾多未知因

素影響著最終的結果,也不是效率較高的途徑。這四種方式在實

際中都很少使用,相對而言,把不良資產賣給資產管理公司是無疑是最直接和簡便的處理方式,但非市場化的行為成本太高,銀行要承擔較大的損失,損失一般要超過本金的50%。并且如果商業銀行就此養成了習慣,出現不良資產就不計成本地一賣了之,而不是從源頭上控制不良貸款的產生,則違背了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初衷,新不良資產的產生會陷入無法遏制的惡性循環。其實降低不良資產、控制信用風險的關鍵是杜絕新的不良資產大量產生,而不是把重點放在歷史不良資產的處置上。盡管如此,因為銀監會對商業銀行改革的具體要求中不良貸款率是一個核心指標,不良貸款的處置仍是商業銀行的主要任務之一。

(2)信用風險缺乏事后責任評價

信用風險發生后,商業銀行應該對事件責任進行客觀評價,明確相關責任。對于工作人員的主觀責任必須嚴格根據制度進行處理,對于信貸業務流程中出現的客觀程序性責任,有必要調整相應流程,改進操作程序,避免類似事件重復發生。然而目前商業銀行缺乏對信用風險事后責任的評價和認定,很能準確劃分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信貸業務流程不能及時得到更新和完善,相關責任人員不能受到應有的獎懲,不利于對信用風險有效管理。

三、結論和建議

綜上所述,為了改善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我們需完善如下工作:

1.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關于信用風險管理的理論知識,并結合實際,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商業銀行風險度量和管理模型。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和研究機構開發了一系列的定性主導風險管理模型和定量主導風險管理模型,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檢驗和良好的效果。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起步較晚,同時即將面臨國際商業銀行的激烈競爭。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學習和引用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關于信用風險管理的理論知識。

2.建立和完善信用評級制度,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提供客觀公正的企業信用資料。

在信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客觀公正的企業信用評級數據是完成信用計量的關鍵。但我國各大評級機構目前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各銀行的內部評級機構也無法實現信貸風險的事前控制。目前我國的資信評估業(包括銀行內部信用評級)的現狀是,實際運作不規范,銀行與企業共謀現象嚴重,暗箱操作和尋租行為應運而生,不少銀行款項的貸出與企業的信用評級脫節;資信評估機構各自為政,沒有一套統一的評估原則,評定標準和數據指標的定量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評級結果相當混亂,資信評估機構依附于其他經濟實體存在,在評估時常常牽涉許多行政因素,無法獨立開展評估業務,造成信用信息失真。

3.重視信用文化建立和內部信用制度創新

從信用風險管理的方法來看,美國為首的西方商業銀行首先重視的是內部信用制度創新,也特別重視信用文化的管理,模型只是西方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工具之一。美國商業銀行的內部信用制度創新為美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模型的產生創造了條件,這些創新包括以內部轉移定價系統為中心的內部交易信用制度,以風險利潤為中心的內部委托信用制度。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積極引進西方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模型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內部信用制度的創新,積極培養良好的內部信用文化,為信用風險模型的研究和發展創造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多水多www偷窥小便|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 少妇伦子伦情品无吗|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奇米影视色777四色在线首页|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亚洲 欧美 自拍 美腿 卡通| 蜜桃精品成人影片|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网站|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官网第二页|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顶级欧美熟妇高潮xxxxx|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在线 |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av麻豆网|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 综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极品少妇被黑人白浆直流|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