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藝術賞析論文

藝術賞析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9-11 11:43: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賞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藝術賞析論文

篇(1)

直觀化的語言藝術

海明威小說中語言的直觀是指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并沒有進行隱晦的設計和復雜的表述,而是盡可能通過語言來真實再現當時的場景和主人公的活動。當作者讀到這些文字時,能夠第一時間在腦海中浮現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場景,并且自己就化身為小說中的文字,親自去經歷小說中的坎坷,親自去感受小說中的情感。直觀化的語言給了讀者更多體驗的空間,也給了讀者更多思考的空間。如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中,主人公桑提亞哥回憶從前和一位黑人掰手腕掰了一宿的情景時寫道:“整整一天一夜,他們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一條由粉筆畫成的線上雙手緊緊相握胳膊被拉直向上……他和黑人的指甲縫里滲出血來卻仍然直勾勾地盯著對方的眼睛以至于忽略了屋子進進出出來觀戰的賭徒。”整個句子一氣呵成,中間沒有一句標點符號,當讀者一口氣地讀完這些文字時,其中的緊張、刺激甚至疲憊都能感同身受,直觀化的語言省掉了作者描寫比賽氣氛、選手心理等文字,而更加突出了讀者的思考與體驗。直觀化的語言并非一定要使用長句子,如《老人與海》中描寫老人捕到的大馬林魚拖著自己和小船游了一天一夜時寫道:“他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拉回來,但每次都失敗,也許這一次能成功,拉呀,手不聽使喚了,勉強站穩后,繼續堅持。腿啊,為了我繼續堅持下去吧,頭啊,為了我繼續堅持下去吧,你從沒暈倒過,這一次我一定要把魚抓過來。”簡短精煉的句子真實地再現了老人與大魚搏斗一晝夜后,筋疲力盡卻堅忍不拔的情境。讀者讀完這段文字后無不激動得手心出汗,因為直觀化的語言使讀者如同和老人一樣,經歷了一晝夜的戰斗。再如上文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在描寫姑娘為了讓男青年不要再說的時候竟然接連用了7個“求求你”,姑娘的忐忑和厭煩躍然紙上,比任何修飾都起作用。海明威通過直觀化的語言,將復雜的心理變化處理得清晰、細致,在提高了小說的可讀性的同時,也為自己獨特的語言藝術添了濃重的一筆。

口語化的語言藝術

毫無疑問,從語言的發展角度來看,先有口語,然后才出現了書面語,后經過發展形成了各自的語言系統。雖然書面語在行文上更加規范、規律,但正是由于其統一性和規范性,使得讀者在讀了一段時間后會產生思想的僵化,失去興趣。而口語由于更加貼近人們思維表達的方式,所以更能刺激大腦中的語言細胞,使人更易興奮。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什么人們看一本學術著作比看電視更容易疲倦和困乏的現象。海明威的小說對美國口語進行了加工,形成了其獨具一格的語言藝術。在海明威的小說中,我們很難看到類似一個學問家的長篇大論、旁征博引,而是以清新、簡潔、具有人物性格特點的口語來完成對故事的真實再現。這一則因為海明威小說中的主人公多為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口語化的語言更貼近人物的真實生活;二則在海明威眼中,清晰、直接的口語比繁瑣冗長的書面語更能貼近人們的思想。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說中我們一方面能夠看到如上文所述的通過單詞“and”所連接的長句,另一方面便是不受拘束地使用一些人們口語中常用的粗話。如在他的小說《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中,當妻子回來后,麥康伯問妻子去哪里了,妻子欺騙他說去外面透透氣時,麥康伯脫口而出“你干的好事,真該死”。一句簡單的口語將男主人公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讓讀者在體會到男主人公的憤怒和暴躁之后能夠發出會心的一笑,寫得太貼近生活了,太親切了。這就是口語的魅力。在表現人們說話的感情力量時,口語的優勢是書面語無法企及的。類似這種口語化的表達在海明威的小說中隨處可見,本文在此不再一一舉例。

可視化的語言藝術

正如前文所述,海明威并不是哲學家,也不是藝術家,所以在他的小說中我們看不到如同哲學家一樣對生活的深刻思考,也看不到如同藝術家一樣對生活的抽象表達,而是看到關于對生活最準確的表達和對事情最精細的刻畫。正因為如此,海明威的小說才被人們推崇為是可視化的語言藝術。無可爭議,小說是一種文學藝術,通過小說,作者向讀者傳達他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對于如何傳達這種思考和感悟,不同的文學家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看到尼采對生活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對生活天馬行空的描繪。但這些作品在帶給讀者啟迪和教育的同時,也限制了讀者的思考和感悟。而海明威的小說卻淡化了對讀者的教育和指導,將他所要表達的思考和感悟化作一幅幅可視化的場景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在讀完之后自己去感悟,去體會,去思考。人們對情感的獲得是通過感官對外部事物的感知,并經過思考而獲得的。雖然有些經驗和感覺可以通過別人的直接傳遞來獲得,但其效果就弱很多。所以人們常說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須親自嘗一嘗。海明威的小說最大限度地對客觀事物進行了描繪,而且語言精準,從而給讀者真實、強烈的視覺沖擊,以至于很多經典的片段都無法用電影手段完整、真實地再現到熒屏上。如在海明威的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上》中,一棵含羞樹的樹蔭里面有一個男人正躺在一張帆布床上,他抬頭投過樹蔭向陽光照耀的平原望去,看到了三只大鳥慵懶地蜷伏著,轉過來看到另外一些鳥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急速掠過時投下了疾速異動的影子。這樣一段文字即使單獨地拿出來看也是一幅寧靜的田園畫面。而放在整個小說中,讀者可以更加連貫地在腦海中閃過故事的畫面。至于其中的感覺,海明威從來不會告訴讀者應該是什么樣的感覺,而是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就像一個高超的烹飪大師,他不需要夸耀自己所做菜肴的優點,而只需要用心做好,將菜端到消費者的面前。再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寫道:“由青銅器鑄成的紀念碑,在雨中閃閃發光。天空下著雨。雨水打在棕櫚樹上滴了下來。石子鋪的路面上積聚著一灘灘的積水。夾雜著雨水的海水洶涌地沖了過來,又順著海灘滑了回去,稍過一會兒便再一次滾滾而來。”這段描寫中的紀念碑、棕櫚樹、積水和雨水、海水動靜結合組成了鮮明、豐富的景物色彩。而這段描寫也從此被封為小說中經典的描寫雨中海濱的文字之一。這些看似簡單的描寫實際上是作者高超語言駕馭能力的體現,海濱的雨景我們隨處可見,但能形成文字并讓人讀過之后如同身臨其境的并不多,能讓人回味無窮的更是只有海明威級別的語言大師才能完成的壯舉。

含蓄的語言藝術

海明威喜歡用直觀、可視化的樸實語言將要表達的內容完整道出,而對于表達的情感卻留給讀者去品讀,所以對情感的表達形成了他作品中獨特的語言魅力。海明威的語言雖然直觀、質樸,但這并不妨礙他表達復雜、豐富的情感,他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都含蓄地融合在可視化的語言中。而作品中的含蓄在留給讀者無限的思想空間的時候,也使得讀者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就如同看一部優秀的電影,或者思考我們所經歷過的片段,在經過一次次的歷練后我們醒悟:“哦,原來生活是這樣的”,或者“原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覺是這樣的”。如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第十個印第安人》中,在描寫男主人公得知女友另有所愛時的傷心情景時寫道:“他聽見父親吹滅了燈,回屋休息,他聽見了外面樹林里刮過一陣風,并感到風穿透紗窗吹了進來。他蒙頭躺了好半天,想去忘卻她,最后入睡了。半夜醒來,聽到林間的風聲,湖面的水聲,又開始想她,然后又入睡了。早上,風更大了,高漲的湖水漫過湖濱,他醒來了好半天才想起來,自己的心碎了。”這段幾乎被很多電影引入的情節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它真實地再現了幾乎每一個失戀人所經歷的傷心和心碎。其中對傷心欲絕的含蓄表達更是將小說的情感推向了高峰。

篇(2)

課文“面”的處理藝術

“面”的處理實際上就是對文章思路的理解與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導。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層次結構,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內容。

小說和戲劇的“面”就是作品的情節。情節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歷史,只有先理解情節,才能理解人物。處理這類課文時,首先讓學生理解情節,欣賞情節,概括情節,把握作品的基本內容。情節熟悉了,才能為后面“點”的賞析打好基礎。例如教學《陳奐生上城》一文時,先要讓學生在自學討論的基礎上理解情節,感受陳奐生上城的行路和心路歷程:

從鄉下進城(悠然)―自卑;

在車站生病(突然)―惶惑;

到賓館住下(偶然)―懊惱;

由城里回村(飄然)― 神氣。只有熟悉了這些內容后,“點”的教學才有可能。

散文講究形散神聚,理清散文的思路,就是要弄清散文“形”的變化。如教學《故都的秋》時,首先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五幅“秋景圖”: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教議論文時,首先要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議論結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如《燈下漫筆(節選)》的議論結構:我們變成奴隸后萬分喜歡(是什么)――中國歷史就是想做奴隸而不能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兩個循環時代(為什么)――我們要創造第三樣時代(怎么樣)。

課文“點”的處理藝術

課文的“點”是指根據課文教學目標確定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教學基點。教學重點是體現教學目標的內容要點,教學難點是落實教學目標中的教學障礙,教學基點是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點(也簡稱“雙基點”,新課標為“知識和能力”)。如果說課文的“面”還只能使學生認識課文的表象,那么課文的“點”就能使學生認識課文的本質。但是“點”是在“面”的基礎上提煉組合的,應以“面”托“點”,以“點”帶“面”,點名結合,相輔相成。

小說、戲劇的“點”是作品中突出地表現人物性格的精彩語段。處理教材時,教師就要緊扣這些語段,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表現出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厚度。如教學《陳奐生上城》時,在弄懂了基本情節后,應以陳奐生住賓館的細節描寫為“點”來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對陳奐生“交五元房錢”前后的心理和動作描寫的對比賞析,來把握陳奐生善良質樸而自私狹隘的性格特點。

散文短小精悍,一般要短文細教。它的取“點”范圍較大,一般是文章的形神聚合處,基點凸現處,難點突出處。這些“點”不像小說、戲劇你那樣相對集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個部分。因此教師要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去發現他們。不同的教師會取“點”不同,這就反映出教學能力的差別。如教學《荷塘月色》時,文章主要的“點”應在描寫荷塘與月色的三個短落(4―6)中確定。這里的講點很多:比喻的明與暗,比喻的形與神;描寫對象,描寫角度,描寫順序,描寫作用;景與情;煉詞煉句;等等。這些理解、分析綜合、鑒賞等能力的訓練,都是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的典型“例子”。除了這些主要的“點”之外,課文前面的“文眼”、景物襯托、心理獨白和文章后面的“六朝采蓮”的聯想以及結尾的卒章顯志也可作為“點”,因為這些對理解散文的“神’和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篇(3)

本文運用建構主義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在教育哲學的層面分析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建立新的學習觀點與理念并用其反思評鑒美術學院藝術考察課程活動式教學實踐。

一、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學習理念

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只有通過把個人世界里的經驗組織起來以提高個人面對世界的效能,學生才能主動地建構自己學習的求知方式”。①建構主義的情境式學習是通過問題解決而進行的,是一個建構過程。學習者與環境互動并主動地對外在的經驗加以篩選、組織和整合,學習者無須依賴一些既定的程序來進行心智活動。社會文化觀強調實踐活動對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把活動與社群文化有組織地聯系起來,并強調認知過程從屬于社會過程和文化過程。學習活動與社會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關系。學習是因共同參與實踐社群文化而產生的。建構主義觀與社會文化觀相輔相成。在實踐中面對特定情境時,尋找有意義的解決方法。學習應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相互撞碰、開放式學習。學習者依據自己的活動,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生成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樣的學習是創生式學習,筆者稱為“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

二、藝術考察課程中學習者與教師的關系

教學變成考察活動,教學不再是說教,而是協作和幫助,教學成為考察活動的組織和協作式的框架與在具體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成考察者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與考察成為主動參與、主動進取,在興趣與激情的引導下,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與考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中碰撞創生出自己的學習考察成果。教師變成考察者的協助者和服務者,與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方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與學習者、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成果,當然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與考察活動的咨詢者和解決問題的協助者。

下面筆者具體列舉一些藝術考察課程課例:

1.課程簡介

藝術考察是藝術情景式實踐教學。運用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感知與體驗使學習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的動態關系,擴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全面藝術素質與文化修養。在國內選取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碑林、專題博物館、民居、帝王宮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學目標

擴展學習者的藝術視野,感知與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學會對各門類藝術的賞析、考證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對藝術的研究能力與審美能力。通過訪問民間藝人、著名畫家、民俗專家,以畫速寫、做筆記、記錄影像等動態情景式學習方式獲取藝術資料,為各門美術專業課搜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的一系列活動,學會欣賞、感知、探究不同時代的藝術品,獲取優秀藝術經驗與豐富的藝術知識,培養學習者熱愛優秀的中國文化,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與藝術的關系。提高學習者生動準確地感知考察對象藝術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記錄與把握藝術要領的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舉一反三、實事求是、應目會心以及應物象形的藝術思維與實踐能力。

4.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專題博物館、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請專業導游或當地專家、學者講解其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教師作為學習者的首席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在聽完介紹之后教師與學習者討論、探究、訪問并進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實情景中教師給學習者傳授搜集考察資料的方法。

(1)學習者根據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選擇藝術考察的側重點,如游歷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2)學習者訪問民間藝人,欣賞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方法,獲取藝術靈感。

(3)參觀考察不同專題博物館,提高審美欣賞能力,提高藝術視野和藝術感知能力。

(4)學習者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素材,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整理考察記錄。

5.考察延伸與藝術考察報告和撰寫考察學術論文

(1)學習者通過不同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方式如速寫、筆記、影像等,仔細分析并深入細致地整理自己獲取的信息資料。

(2)把藝術考察的對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探究,深入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征。

(3)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

(4)藝術考察外出時間為15天,回校整理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完成考察報告和撰寫學術論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及藝術考察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學生按照課程要求撰寫考察報告與學術論文,教師根據文章質量、課堂表現與考察態度情況,給予綜合評價,以百分計入成績。教師根據質性與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分數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客觀地填入下表。

三、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

美術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中國畫等專業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史,加深對國學包括儒、釋、道文化的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美術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建筑等綜合概念。開設藝術考察課程主要是開闊學生藝術審美視野,感知不同地域風土人情,賞析經典藝術品,提高藝術審美能力。通過速寫、筆記、影像等記錄方式,為專業課收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活動培養學生以優秀的中國文化為底蘊,開拓創作思路。藝術考察課程中,教師以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參觀名勝古跡、洞窟壁畫等,培養學習者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創作、互動、整合、展示的綜合性藝術和文化素養。教師引導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或藝術環境中了解與國畫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鼓勵學習者接觸多樣的文藝形式,豐富文化素養,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情境與藝術考察活動中提高體驗藝術的綜合能力,并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情感、態度等綜合人文素養。

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更應該明白自己將來做中小學美術教師或藝術教師,要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美術與藝術史與發展軌跡,這些具體的美術史與藝術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態的存在于地面、地下與民間。所以給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藝術考察課程更顯重要。

結語

篇(4)

關鍵詞: 普通高校 音樂鑒賞課 現狀分析 發展對策

當代高校教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審美教育必不可缺。在綜合類大學中,藝術公選課作為審美教育的主要載體成為在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而音樂鑒賞課在所有藝術類公選課中最受學生歡迎。

高校音樂鑒賞公選課開設對象為非音樂專業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增強音樂素養、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授課方法、課目設置多元化、加強課程改革對推動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的現狀分析

1.開設音樂鑒賞公選課符合當前高校培養綜合素質大學生的教育要求。

伴隨我國經濟文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性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廣博的人文素養,一專多能成為選擇的標準。從學校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培養能夠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才,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是高校發展的基礎。但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要,軟硬實力兼備,既有優秀的專業素養又可通過良好的人文素養彰顯個人魅力的綜合性人才則是高校謀求自身發展的重點。因此,音樂鑒賞課成為人文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

2.開設音樂鑒賞公選課符合當代大學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學生渴望成才,渴望獲得社會的認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機會,對自身綜合素質的要求亦隨著社會的需求不斷提升,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素養有主觀愿望。這種愿望從追求個性張揚,正向積淀成熟魅力而邁進,這一發展的觀念使得學生不再滿足本專業學科知識的默默學習,而是希望通過廣泛涉獵人文藝術、體育等學科培養自身多才多藝的綜合能力。“高雅音樂”在社會發展中也正由少數人的純粹的“藝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平臺,成為人們證明自己個人修養的標尺之一;大學生愿意通過音樂鑒賞課提高自己的音樂藝術修養。

3.目前音樂鑒賞課內容的基本設置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開設的音樂鑒賞課大多以名作賞析為主體,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歷史時期、地域特點、風格流派劃分單元,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授課。各單元的名作賞析均選擇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并貫穿相關音樂常識、人文知識,將知識點融入具體作品并延伸到課外審美實踐中。

存在問題:通過與學生日常的溝通交流和專題問卷調查,結合實際教學效果發現雖然課程內容的設置將音樂的發展重要階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傳統”;學生對有關曲目都有耳聞,也能夠認同這些名曲的欣賞意義;但缺少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拉美音樂、潮流人物等,與時代貼近不夠,內容設置呆板,缺少“時尚”及“雅趣”。雖然學生喜愛的未必是高雅音樂的代表,但它們貼近生活、貼近心靈、貼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鳴的特點,成為當代大學生喜愛的理由,自然也就成為音樂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內容。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明顯反映出學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想要了解音樂知識,但傳統的內容專業性太強,不容易理解,而學生自身又對流行音樂缺少甄別能力,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4.目前音樂鑒賞課教學的基本方式及存在問題。

針對非藝術專業的學生,為了上好音樂鑒賞課,任課教師都會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多元化的視聽展現,每一個專題都想辦法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進行導入(如中國民歌賞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聲《勞動號子》),力求課堂教學簡潔直觀。在賞析音樂作品過程中,淺音樂技法分析、重音樂人文交流,即盡可能地把每一首音樂作品作為散文、抒情詩賞析,使學生通過情感共鳴認識到音樂的美,實現心靈的升華。

存在問題:音樂作品本身雖然有其主題,有其表現的思想內涵,但它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抽象藝術。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指出:“如果你對音樂沒有欣賞力,沒有感情,那么你聽到最美的音樂,也只是像聽到耳邊吹過的風,或者腳下流過的水一樣。”所以,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應該是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欣賞方法,從官能欣賞、情感欣賞到理性欣賞的不斷升華,然后感受一首音樂作品對自我的心靈沖擊與靈魂凈化。據問卷調查統計(以西安在校大學生為例):在高中上過正規音樂課的學生不足10%,在初中上過正規音樂課的學生不足50%,大多數學生沒有樂理知識基礎、不識譜,聽覺上沒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師僅憑借課堂講授、知識點的灌輸只能完成知識和方法的引導。實際的音樂鑒賞課堂不同于音樂會,不同于CD播放,一是課堂上只欣賞片段,二是學生以前未必聽過,感官刺激不足、情感體驗無法得到共鳴,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所以賞析課其實是無賞淺析。也有些教師為了迎合學生而降低知識標準,在課堂上隨意播放一些不經甄選的流行音樂、影視音樂或通俗的音樂劇等,如此種種均與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的音樂美育的初衷相去甚遠。

二、對音樂鑒賞課進一步改進的設想

1.課程內容改進的設想。

首先,以往總是基于學生沒有音樂基礎等思想,對所有曲目的賞析過程都是淺嘗輒止,學生不懂之處永遠不懂。由于不懂之處太多教師講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終收獲甚微。其次,課程涉及曲目內容過多,僅一個學期就要學習古今中外各時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內容龐雜,學生不易疏理。再次,為了吸引學生,引入過多逸聞趣事,影響學生對音樂本質的關注。故在以后的課程內容設置方面設想做以下改進:第一,在音樂作品賞析之前深入淺出,以實例對照學習基礎樂理知識。第二,曲目數量減縮,著重分析重點作品且分析透徹反復聆聽,讓學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礎上學會聆聽音樂。第三,將音樂與文化、音樂與科學有機結合,并針對工科、理科、文科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2.課程教學方式改進的設想。

(1)加強課堂討論環節。結合知識點,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賞析及討論。討論學習是一種習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是習慣就需要培養。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也設置這樣的環節,但由于學生不習慣討論或對作品一無所知、言之無物而很少有人參與,沒有氣氛此環節形同虛設,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無法調動。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使用技巧調動學生積極性,如設置預聽環節、讓學生課前準備交流資料等以保證課堂討論環節的順利實施。

(2)搭建網絡教學交流平臺。一是教師與學生網絡教學溝通,二是學生專項課目的心得交流平臺。網絡交流學習可以使學生縱向延伸既有知識,橫向拓寬未知領域;同時,教師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進行解答,使學習更具實效性;再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一個人知識技能的提高更多地來自于同伴之間的獲取,這一點教師望塵莫及。

(3)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在教學中設置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即由學生自己完成課堂講授。有這樣一節課:教師課前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這堂課效果非常好,老師的導語一結束立即就有學生要求上講臺,上臺的學生大多精心準備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紹的是巴赫的《G弦詠嘆調》,她是在電影《七宗罪》中聽到的這首旋律,非常喜歡,隨后查找樂曲出處再截好視頻,粘貼樂曲相關資料,最后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很多學生口才很好、講述條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學生的風采,不時贏得在座聽講同學的掌聲及喝彩。這正體現出教與學互動的實效性,歷來教學互長,教與學的角色互換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成效。

三、對音樂鑒賞課的多元化課目設置的探討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總結得出:音樂鑒賞課是以“學生所熟悉的”為媒介實施“教師所要講授的”,最終使學生經歷“深入了解自身所喜愛的”這樣一個藝術實踐過程。因此音樂鑒賞課應拓展延伸設置多元化的課目。可開設以音樂基礎知識為主的“音樂入門”綜合課,亦可開設針對學生興趣的“歐美流行音樂”鑒賞課,還可開設時尚的“影視音樂賞析”課及崇尚傳統的“戲曲音樂”鑒賞課、突顯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樂志”,也可將“中外名曲賞析”分成“中國音樂作品賞析”及“西方音樂鑒賞”兩門課程,等等。

音樂的美好可以帶給更多的人以歡樂。正如古羅馬美學家朗吉弩斯所說:“和諧的樂調不僅對于人是一種很自然的工具,能說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種驚人的力量,能表達強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傳給聽眾,使他們如醉如狂地歡欣鼓舞。”(《論崇高》)因此通過公共音樂鑒賞課程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美的聽覺;以杰出音樂作品中對美好事物的贊頌、內心情感的表述引發學生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陶冶情操、提升審美情趣,最終達到普通高校產出“專業素質過硬”、“人文素質優異”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廖家驊.音樂審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8.

[2]卓菲婭·麗莎著,于潤洋譯.論音樂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10.

篇(5)

關鍵詞:清代;知識女性;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4-0228-03

嚴格的清代知識女性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發展于90年代,繁榮于21世紀近十余年。目前學界對清代知識女性的研究主要在作品解析、人物考述、思想意識、文化生活、家庭教育、婚姻與交際等方面,成果喜人。尤其是近十余年,論著日豐,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大陸學者為主,兼顧海外學術成就,試對近二十余年來的研究成果作一綜述,以供學界討論批評。

一、大陸學述成果研究追述

清代知識女性研究是女性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清史研究的薄弱環節。為使清代知識女性受到應有的關注,大陸學者們做出了不懈的探索。

(一)知識女性專題研究

1.時期的知識女性。論及這一時期知識女性的文章非常多,大多認為時期以女學生和女教師為主體的知識女性,已向近代轉型,他們對起推動作用,但其社會地位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他們的自我解放思想和政治意識開始覺醒,交際與活動空間不斷擴大。沈智在著述里,曾對知識女性的辦刊活動進行了詳細剖析[1]。李蘭萍對女知識分子的精英――晚清留日女生的特點及其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探究。魏中林、花宏艷《晚清女詩人交際網絡的近代拓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指出晚清女詩人的文學與交際網絡包括家族網絡、媒介傳播網絡、以學校為核心的私誼網絡和以社團為載體的會社網絡。在晚清女性自我意識和政治的覺醒、婦女解放運動和社會角色的建構幾方面論文也不少。王慶宏從清末婦女解放的背景、內容和特點及其影響都做了詳細的分析,指出婦女解放思想片面追求男女平權,婦女解放主體局限于小資產階、資產階級范疇[2]。沈蓓緋《與近代女性社會角色的建構》(《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12期)則從女性主體意識、政治意識、家庭角色重塑方面探討了知識女性社會角色的建構。

2.知識女性的特點與生成因素。喬玉鈺《一生幾許傷心事, 不向空門何處消――明清才女的皈依佛、道之風》(《古典文學知識》2006年第2期)指出明清相當一部分才女皈依佛道的現象及其原因。楊銀權認為清代知識女性的知識通過家庭、婚姻生活、交游等途徑獲得,清初和清末知識女性關注社會事務的特點鮮明[3]。郭蓁《論清代女詩人生成的文化環境》(《山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8期)認為良好的家庭熏陶是清代知識女性們生成的一重要因素。此外,郭英德認為清代女子“才德不相妨”觀念的流行,為普及女子文學教育提供了機緣。

3.作品出版與文化生活方面。張聆雨將清代知識女性的作品出版途徑歸納為:男性親屬、老師或藏書家、好友等非親屬女性、作者本人刊刻四種[4]。蔣勇軍的《清末民初女子文化生活與女性意識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以知識女性為研究主體,介紹了清末知識女性接受教育、創校、辦刊、舉辦慈善事業、開展文娛活動、反對封建文化陋習等文化生活。而崔景博士論文則從文學創作、交游活動、女性形象及生存環境、女性書寫的流傳于傳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5]。韓淑舉《明清女性閱讀活動探析》(《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年第1期)一文,研究了清代知識女性的閱讀書籍種類及其閱讀特點。

4.家庭角色與職業方面。關于清代知識女性的家庭角色問題,不少學者在論著里有涉及,但專門論述的文章不多。侯杰、秦方以《大公報》幾位著名女編輯、記者為例,探討他們的人生歷程、婚姻家庭,以此解讀清末知識女性的家庭角色[6]。逯慧娟的《略論清末民初知識女性的職業狀況》(《石家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指出清末知識女性向教育、醫療、出版社等領域滲透獨立謀生,總結了其職業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5.思想觀念方面。李靜、劉蔓通過對《名媛詩話》的研究,認為傳統知識女性對“貞節”觀念是十分認同的,盡管無奈,但他們還是以守寡、殉節、傷害身體的方式來表達對“貞節”的恪守,往往將不幸歸結于命不好[7]。張磊在《中國近代知識女性的教育觀》(《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9年第3期)闡釋了近代知識女性的教育觀,即興女學、男女同校、掌握知識是男女平等的基礎。 段繼紅在其論文中揭示,清代知識女性渴望尋求志同道合、同聲相應、注重精神和情感交流的理想婚姻[8]。段繼紅、 高劍華《清代才女結社拜師風氣及女性意識的覺醒》(《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指出,清代才女沖破傳統拜師結社、廣泛閱讀,女性意識開始覺醒。鮑震培的《從彈詞小說看清代女作家的寫作心態》(《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孟梅的《論明清女性劇作家的“謫仙”情結》(《藝海》2012年第9期),則從寫作心態與作品中飽含的期盼去挖掘清代知識女性復雜的內心世界。

(二)人物研究

清代知識女性人物研究已有一定數量頗見功底的文章問世,其中群體研究的文章較多,為數眾多的廣大知識女性仍被冷落于角落,個案研究亟待深入。

1.比較研究。李瑋瑋的學位論文部分章節從宗教、詞情、愛情、友情幾方面對三位女詞人做了比較研究[9]。徐莉梅《吳藻、沈善寶研究》(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通過對兩位知識女性的詩詞研究,探討了兩人迥異的創作心態及其原因。

2.個案研究。詞人:清代詞人中受關注較多的是顧春、吳藻、賀雙卿、呂碧成、熊璉、徐燦等人。對顧春的研究文章很多,其中呂菲的《論清代北京滿族女作家顧春的文學創作》(《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對其作品進行了賞析。對賀雙卿其人有無問題,學界仍有爭議,但肯定者為多數,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其人與作品的整理與研究日盛。對呂碧成的研究也不少,主要是從其詞作,其人與國際素食運動的關系,中國知識女性的轉型這些方面對其進行了探討。對吳藻的研究主要是從生平考述、其悲苦人生和作品這幾方面。

詩人:對清代女詩人的研究成果斐然,研究較多的是沈善寶、惲珠等人。張佳生對滿族女詩人進行了宏觀研究,列出的清代女詩人達幾十人之多,并對比較著名的女詩人進行了評述[10];朱吉吉的《清代滿族女詩人研究》(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則更為細化,采用個案方法,對清初期、中期、后期的女詩人進行研究。經過梳理,萬鵬、陳玉玲發掘出若干名不見經傳的清代無為女詩人[11]。聶欣晗的《清代女詩家沈善寶研究》(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是沈善寶研究的一部力作。高春花的《清代女詩人惲珠生平家世考略》(《蘭臺世界》2011年第23期)對惲珠的生平及惲氏家族進行了考述;杜家驥先生考證了那遜蘭保的生平、其家族與清廷的關系,對史籍和論著中的錯誤進行了辨析,并以那遜蘭保及類似史事為例探討了漢滿蒙血緣、文化交融的現象[12]。其他在專篇論述中被研究的女詩人也有不少,列舉如下:駱綺蘭、汪端、陳靜淵、王淑昭、錢鳳綸、席佩蘭、薛紹徽、楊繼端、謝浣湘、汪韞玉、佟佳氏、張令儀、錢孟鈿、方維儀、刁素云等。

畫家:白英追溯了為慈禧的宮廷職業女畫家繆嘉蕙的生平往事,開啟了對清代女畫家的研究[13]。彭建的《清姿秀骨 俊逸脫俗――清代女畫家廖云錦賞析》(《收藏界》2012年第3期)對廖氏畫韻的賞析,使女畫家的性情躍然紙上。

科學家:沈雨梧教授的集學術性與普及性合一的女科學家傳記著作,記錄了天文、數學、物理、中西醫學、紡織學等各學科的31 位清代女科學家[14]。李敏《始信須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清代女科學家王貞儀的成才之路》(《高師函授》1986年第1期)介紹了清代著名女科學家王貞儀的生平、家世、婚姻及其作品。

其他領域:對其他領域的清代知識女性也有專門的論述。清代女史家有清代李晚芳、陳爾士,戲曲家有王筠,清末著名辦報人有胡彬夏和晚清女權主義者唐群英等,而屠揆先的《清代女中醫曾懿及其簡介》(《中醫雜志》1981年第4期)則向我們介紹了清代女中醫曾懿及其醫學成就。

3.群體研究。有關清代知識女性群體的研究,一些論文用力較深。《清代女詩人研究》[15]一文,對詩人及其創作進行了整體和個案研究;汪青云的《清代女性詞人研究》(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研究了女性詞壇的盛況、詞人的生存狀況、創作等內容;《關于隨園女弟子的成員生成與創作》(《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和張遠鳳的《清初“蕉園詩社”形成原因初探》(《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是對詩社成員群體研究的代表作。郭蓁認為,清代女詩人群體凸顯出地域性、伉儷詩緣、家族化、邊緣化、多孀居者等特征[16]。馮曦緣《試論近代女性創作群體的分類》(《甘肅高師學報》2010年第1期) 對晚清女詩人進行了分類研究。

(三)地域性研究

清代知識女性區域研究中,江南市鎮是學者們研討的中心,對蘇州、常州、吳地、浙江、徽州、桐城、杭州、上海等地知識女性研究的論文很多,且大多是碩博論文;而對邊疆地帶知識女性的研究薄弱。在清代知識女性的分布上,付瓊、曾獻飛認為清代女詩人主要分布在江南,呈現從沿海到內陸、從南到北遞減的特點;從各省分布看,可分為名府中心型和首府中心型,清代女詩人群體的分布區與進士群的分布大致吻合[17]。王細芝《清代閨秀詩人的集中分布及其成因》(《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也對此問題進行了類似的探討。花宏艷《晚清女詩人地域分布的近代化》(《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指出,晚清女詩人的地域分布繼承了清以來閨閣文學的地域優勢,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湖南、廣東近代化較早、較深入的地區女詩人的數量大幅增長。

(四)知識女性創作研究

總體看來,清代知識女性的研究主要是文學工作者對女性文學作品的賞析展開的,這方面的文章十分多,大多是從創作的成就、特征、藝術風格等進行探討,史學視角下的研究極為不足。王瑜《清代女性詩詞成就論》(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對清代女性詩詞的成就分類進行了探析,并對其成就的局限性和原因發表了看法;張宏生《清代婦女詞的繁榮及其成就》(《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對清代知識女性的創作成就予以贊揚,對女詞繁榮原因闡釋了自己的見解;馮曉東、饒晨曦、申國娥《清代女詞人創作特征研究》(《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第8期)一文指出,清代詞人有一門風雅、才名意識、群體唱和三特征。此外還有對女性彈詞小說和女性書信體散文書寫的研究文章,不再贅述。

二、港臺地區研究成果

近二十年來,港臺地區清代知識女性研究比較深入。香港黃嫣梨女士通過四位女詞人的創作和遭遇,透視清代婦女在國家、社會、婚姻、宗教觀等方面的思想轉變[18]。中國臺灣鐘慧玲的《清代女詩人研究》(里仁書局,2001)末章,賞析了金逸、徐昭華、汪端等閨秀的文學創作。中國臺灣女學者華瑋的《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一書,是明清婦女戲曲創作與批評的主要成果。王力堅的《清代才媛與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2006)從詩詞、話、書簡、戲曲幾方面對清代婦女文學進行了研究;他的《從看家庭對清代才媛的影響》(《長江學術》2006年第3期)一文則探討了清代知識女性的生成問題。

三、國外研究成果

國外學術界對清代知識女性的研究視角新穎。美國學者高彥頤從女性視角進行研究,一改認為五四時期中國女性才開始解放的傳統史觀,認為明末清初的知識女性并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飽受壓迫,他們反而是舊社會的積極構建者[19]。美國耶魯大學康正果先生的《與?邊緣文人的才女情結》(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一節,對清代女詩人賀雙卿做了專論。《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后的中國婦女》([美]曼素思著,定宜莊、顏宜威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通過(1683-1839)對清代江南女性的人生歷程、寫作、娛樂、工作、虔信的探討以強調女性史在中國史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中國女性史》([日]山川麗著,高大倫、范勇譯,三秦出版社,1987)的第七章,談及了清代知識女性的覺醒等內容。美國女漢學家孫康宜,在其著述里對清代薄命才女―寡婦詩人的文學成就進行了概括[20]。此外,美國學者魏愛蓮教授對清代才女的文學生活亦有相關著述。美國白馥蘭的《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江湄、鄧京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書,指出女性科技強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女性角色與性別規則,認為婦女非男權的犧牲品,而是中國傳統文化形態與社會秩序的積極參與者。

四、結語

近二十余年來,清代知識女性的研究工作成績斐然,但亦有薄弱環節。人物個案研究極其匱乏,少數民族、文學領域之外的知識女性群體研究尚需深入。地域性研究不均衡,多聚焦江南,對東北、西北、西南、中部地區知識女性關注不夠。研究視角較窄,多從文學賞析角度研究,史學視角下的研究不足,缺少對“人”的關注。此外,研究重兩頭輕中間,忽視了對清中期知識女性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沈智.前后的女子報刊[C]//紀念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1981.

[2]王慶宏.時期知識女性的婦女解放思想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1.

[3]楊銀權.清代知識女性的知識養成及特點[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4]張聆雨.清代女性著述出版途徑考[J].古典文獻研究,2012,(0).

[5]崔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學生活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

[6]侯杰,秦方.知識女性在近代社會轉型中的家庭角色分析――以女編輯、記者為實例[J].南方論叢,2003,(2).

[7]李靜,劉蔓.從《名媛詩話》看清代女性文人的貞節觀[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1).

[8]段繼紅.修到人間才子婦, 不辭清瘦似梅花[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3).

[9]李瑋瑋.清代三位杰出女詞人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9.

[10]張佳生.清代滿族婦女詩人概述[J].滿族研究,1989,(1).

[11]萬鵬、陳玉玲.清朝無為女才人考證[J].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8,(12).

[12]杜家驥.清代蒙古族女詩人那遜蘭保及其相關問題考證[J].民族研究,2006,(3).

[13]白英.繆嘉蕙――為慈禧的宮廷女畫家[N].成都日報,2007-02-26:B02.

[14]沈雨梧.清代女科學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15]段繼紅.清代女詩人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6,(6).

[16]郭蓁.清代女性詩人群的總體特征――以清初至道咸詩壇為中心[J].齊魯學刊,2008,(5).

[17]付瓊,曾獻飛.論清代女詩人的地域分布―以《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所收詩人為例[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1).

[18]黃嫣梨.清代四大女詞人―轉型中的清代知識女性[M].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

篇(6)

電大論文開題報告系(部):中文系

專業:漢語言文學

學科:中國現代文學

學生:XXX

指導教師:XX

一、論文研究的來源及意義

對于20世紀90年代初才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詩人汪國真來說,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學生,可謂耳熟能詳,汪詩因此有一大批忠實的讀者。汪詩不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種明白曉暢的表達方式,而且汪詩更有一種超然、豁達、平易、恬淡的人生態度,這種人生態度來自于詩人汪國真對中國宋元以來傳統詩歌的那種豁達、飄逸和灑脫的人生哲學的二次創造。詩人汪國真的這種人生態度被現今社會稱為汪國真式的人生態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夠讓廣大的青年人在復雜的生活中得到極大的啟迪,堅實理想信心。

本篇論文通過對汪國真詩歌的藝術特點進行研究探索,旨在為廣大的文學研究者提供一些膚淺的價值理論,讓更多的人廣泛地認識并認同這位上世紀盛名卓越的抒情詩人及其詩歌特點,明確汪詩在詩壇上的地位,從而期望有更多的讀者和文學愛好者對汪國真及其詩歌添加關注的眼神。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汪國真作為當代一位抒情詩人,他完全不同于聞一多、徐志摩、顧城、舒婷等這些早期中國詩壇上的領軍人物,汪國真的詩歌創作階段比較晚,將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詩歌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語言抒發著平凡的人、事、物,樸實無華卻雋永深刻,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詩風是難能可貴的,因此其詩歌在廣大的讀者中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盡管如此,現今中國文學界對其詩歌的研究屈指可數,缺少廣泛而有力的學術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國外這塊廣褒的文學土地上,依然沒有他光輝的影子。當然,這種現狀的產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詩的影響力幾乎只局限于青年人這一層面上,詩歌內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體味,因此在創作上不必進行權威的學術解析;二是現今文學界里,詩歌這以文學形式的地位每況愈下,已經處于文學的低潮階段,其發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約。所以,對于汪國真詩歌的研究,我覺得應該著力加強。

三、論文研究目標

本論文研究目標是:對汪國真詩歌的特點進行探究,凸現汪詩的藝術魅力,進而弘揚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價值與地位,使廣大社會認同詩歌來源于生活,卻更深層次地反映生活的觀點。

四、論文研究內容

汪國真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蜚聲文壇的著名中年詩人兼書畫大家。汪詩能從平凡的事理發現偉大,從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題昂揚,寓意深刻雋永,表現出詩人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學功力。本文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汪國真的時代背景;

2、關于汪國真創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國真詩歌的特點及研究;

汪詩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題材上較有針對性、篇幅短小、明白曉暢、精煉而富有哲理、充滿了音樂美、詩中小我與大我并存,等等;

4、汪國真及其詩歌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價值與地位。

五、論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對比研究、研讀歸納研究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論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開題報告并提交導師審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寫作論文初稿并提交導師審閱

20XX年3-4月,根據導師的意見和建議,對論文進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論文參考文獻

01、《詩學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詩歌美學》,謝利文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03、《詩論》,朱光潛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04、《謝冕論詩歌》,謝冕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05、《中國古代文論精選》,北京大學出版社

06、《汪國真詩文集》,汪國真著,廣東旅游出版社

07、《從席慕容、汪國真到洛湃》,楊光治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08、《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國真抒情詩精選賞析》,王昆編著,中國婦女出版社

10、《尋找詩歌史上的失蹤者》,姜紅偉著,黃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叢》,若冰主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2、《現代詩歌創作論》,薛世昌著,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13、《后現代主義視野中的美國當代詩歌》,王卓著,山東文藝出版社

14、《中國新時期詩歌研究資料》,郭旭輝編,山東文藝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選》,海子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16、《郭沫若經典作品選》,郭沫若著,當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選》,徐志摩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篇(7)

新課標下,高中教育不再是傳統的應試教育,而是強調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發展。新課標也對高中美術鑒賞課做出了重要的改革,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思維。在此要求下,老師只有善于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及美術大家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使得學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內涵,培養學生的鑒賞思維能力。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關于培養學生美術鑒賞思維的教學方法。 

一、了解過程,引導創新 

老師引導學生鑒賞一幅美術作品不僅僅是欣賞它的外在畫面,而是要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時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時代意義。在了解作品的時代意義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對作品進行在創新,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蒙娜麗莎》這部經典作品時,我先為學生講解了這幅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這部偉大作品的作者——達·芬奇。我為學生們講到《蒙娜麗莎》創作于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非常強調尊重人的情感以及對人的力量的贊美,反對宗教以某種方式束縛人的精神和思想情感。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就是達·芬奇,他在創作《蒙娜麗莎》這幅在作品時可謂是精益求精,從人物的坐姿到人物的一顰一笑都精雕細琢,達·芬奇也巧妙地利用他的煙霧狀筆法畫出了這幅經典作品,讓人對蒙娜麗莎耐人尋味、難以捉摸的微笑產生無限遐想。但是杜尚在這幅堪稱經典的作品上為蒙娜麗莎畫上了兩撇胡子,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在此之后就出現了后現代主義,杜尚也被稱為后現代主義的鼻祖。就這樣,我告訴學生們我們鑒賞作品不僅僅是欣賞它的美,還要在欣賞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在創作,此后學生們也想出了使時裝模特、老師與《蒙娜麗莎》進行結合。 

二、尊重個性,自圓其說 

現代的新式教育不單單是學生接受知識,老師輸送知識的過程,而更加強調的是讓學生獨立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對于美術鑒賞這門比較特殊的課程,老師更應該引導學生發表自己對于作品的想法,并且老師在鼓勵學生積極探討作品時,也要指導學生有理有據地闡述觀點,自圓其說。 

例如在鑒賞《場景Ⅱ》時,我先告訴學生們現代主義不再以寫實為基礎,而是將客觀的事物用主觀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表現作者的思想以及情感。抽象派是其中一個重要流派,我們鑒賞的這幅是冷抽象主義代表作家蒙德里安的經典作品之一。在介紹完外國現代主義的特征之后我就讓學生觀察作品并就其發表自己的觀點。其中一位學生回答到:“老師,我認為蒙德里安的這幅作品表現的并不是那么完美。”于是我就問他:“那你覺得這幅作品哪方面表現得不是特別好呢?”于是該學生回答:“雖然抽象主義的特點之一是不用客觀的形象來變現作者的內心情感,但是蒙德里安的這幅作品僅僅用簡單的格子和色彩來表現他的思想,對于那些不懂得抽象藝術的人來說很難欣賞這種藝術的美,更不用說走進作者的內心了。”聽完學生的敘述后,我點評到:“同學的評論有理有據,確實有許多人認為抽象藝術就是亂涂鴉,但是作者蒙德里安把繪畫語言限制在垂直線和水平線,三原色和黑白灰系列,在創作時對每一種色彩的選擇以及線條的勾勒都是經過思考和精心組織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當時的背景來了解作品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樣只要你們有自己的理由,我也會尊重你們對作品的看法。” 

老師通過美術鑒賞課,讓學生賞析各種名作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欣賞作品的美,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表達出對作品的真實思想。 

三、作品對比,發現差異 

美術課堂鑒賞美術作品時,有時必然會將作品放到一起進行對比,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們比較出作品的優劣,而是讓學生在進行作品對比的過程中尋找其中的差異,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特點,最終提升美術鑒賞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宗教雕塑時,我讓學生們欣賞了云岡石窟釋迦佛像、龍門石窟盧舍那佛像和麥積山石窟佛像,然后請他們仔細觀察這三尊佛像的外在特點有何不同。一位學生回答:“盧舍那佛面部形象與早期的云岡石窟佛像相比,明顯中國化了,看上去更加恬靜、祥和,給我的感覺更加睿智、博大、莊嚴、高貴。”我說這位學生回答得非常好,佛教傳入后,為了在中國立足,佛教從內容到藝術形象都開始了一個不斷漢化的過程。盧舍那佛所體現的氣度也正是盛唐時代精神的寫照,它超越了宗教的局限,在成千上萬件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后來有學生補充道:“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佛像都比較健壯、豐碩,而麥積山石窟的佛像則瘦了些。”接著又有學生發現了服飾的差異,說:“麥積山石窟的佛像,衣紋褶皺像層層疊加的荷葉花瓣,更好看,而之前的佛像衣紋有點像面條,稍顯遜色。”我肯定并贊賞了這幾位同學細致的觀察力,早期的佛像承襲印度經由涼州地區傳播而來的模式——健碩的體態、緊貼的袈裟。后來受南朝士大夫秀骨清相審美觀的影響,外貌則變得清瘦、俊逸,衣紋褶皺也由泥條式變為更富于裝飾性的階梯疊加式,世俗的審美改變了異域的造像面貌。通過對這幾尊佛像的對比,學生們不僅發現了它們的外在差異,同時也感受到了一些內在的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三级网站|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75|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 337p粉嫩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看黄网站又黄又爽又色|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首页 综合国产 亚洲 丝袜|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入口|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观看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 欧美大胆a级视频免费|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动态图| 黑人大战中国av女叫惨了|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丁香五月|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 一边摸一边吃奶一边做爽|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乳乱公伦爽到爆| jαpαnesehd熟女熟妇伦| 夜夜爽8888免费视频|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中国少妇内射xxxxⅹhd|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黑色包臀裙秘书啪啪| 起碰免费公开97在线视频|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岛国岛国免费v片在线观看| 9九色桋品熟女内射| 放荡的闷骚娇妻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