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9 04:30: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內科護理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在護理學科逐步發展的過程中,護患關系的改善是當前醫院發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為適應醫學模式的改革的需要,護理專業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技術型人才。而護理倫理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本文就護理倫理教育在那可護理學教學中的滲透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護理倫理;內科護理;滲透
優秀的護理人員,在全面掌握醫學知識的與精湛的護理技術的同時,還應當具備崇高的道德情操與良好的倫理規范。因此,在內科護理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護理專業教學應當對護理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護理倫理教學與專業思想教育。教師對學生進行護理道德灌輸與影響的同時,還應當注意到護理倫理的教育對護理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內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將護理倫理教育教學貫穿于內科護理教學中,可以促使護理學生更加規范自身行為,判斷善惡,繼而提高護理倫理行為抉擇能力??梢?,護理倫理教育對全面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調整認知結構
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與精湛的護理操作技巧,同時還應當具備崇高的道德情操與良好的倫理行為。所謂的護理倫理其實就是在護理實踐中調整人們的相互關系。護理倫理已經成為判斷平凡護理工作與高尚道德情操的標準。在內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實行護理倫理教育,可以促進護士在遵循倫理規范的基礎上展開護理工作,解決護理倫理的問題,有利于和諧護理環境的建設。同時,加強護理倫理教育,可以促進護理科研探索,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護士生在經過倫理教育后,就會將護理實踐與護理倫理相互統一,提高護理質量,促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護理人員。護士生的護理倫理理念是建立在社會到的基礎上,并在護理專業技能學習中逐步建立。內科護理專業教育如果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如果僅僅是開設護理倫理教學是很難達到的。還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灌輸道德意識,促使護士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倫理觀念。就當前護士生的成長環境而言,性格活潑、可塑性強、接受能力強,但是在護理工作認知方面缺乏應有的能力。不少護士生認為護理工作就是簡單的打針、鋪床、發藥。在接收專業學習的時候關于疾病的產生與發展并未予以重視。同時不少護士生認為護理屬于伺候人的活,缺乏學習熱情。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在內科護理專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護理倫理教育調整護士生的認知結構。向護士生不斷強調護理工作在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如針對老年糖尿病,護理人員在展開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對疾病的發展程度與減退、患者心理特點等提供細致的護理,以此獲得患者的信任。因此,內科專業護理教師在向護士生傳遞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案例將護理倫理知識滲透于其中,強化專業教育的同時,逐步樹立正確的護理倫理理念。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從護士的臨床表現就可以了解到,護士的護理道德意識比較薄弱。這主要是因為護士生在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針對此種情況,內科護理專業教育需要通過教育促使護士生樹立正確的倫理理念,同時通過教育來不斷加強、鞏固。唯有如此,護士學生才能夠在后期的護理崗位中體現出良好的護理倫理素養,妥善處理好臨床護理中的倫理難題。針對此項教學,可以強化護理倫理理念,提升內科護理學的吸引力,增強護士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任何教師都應當明白,課堂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在書本上,還應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到課堂中,強化護士學生的倫理道德。為促使學生在學習相應的護理知識的過程中,能夠與當前臨床醫學和社會熱點相聯系,增強學生的倫理感,可以將與之相關的社會熱點講解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感知到倫理道德在職業中具體表現。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入相應的社會熱點,引發學生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病例導入于其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臨床中具有典型性醫德案例引入教學中,促使護士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并進行分組探討。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護士學生的護理倫理素質。
三、培養護理倫理情感
在受到外界刺激產生心理反應的表現就是情感。護士生就是今后的護士,會在其護士工作中接觸到不同疾病種類的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表現出萎靡不振,生命垂危。部分患者由于飲食困難需要幫助,有的患者由于大小便障礙需要導尿、灌腸、有的患者由于化膿性傷口需要護理等等。如果護士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良好的職業情感,那在護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很難面對這些患者,難以完成護理任務。而護理倫理情感則是在基本同情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責任感,最后會升華成為事業感。而這些情感的變化,需要內科護理專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內科護理學教師也應當認識到課堂教學是建立護理倫理教學的重要平臺。內科護理專業屬于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師為滲透倫理教學,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護士學生的臨床代入感,同時也不會產生任何的醫療風險。如,介紹糖尿病血糖測量護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血糖測定。測定血糖的時候,引導學生注意溝通與心理護理。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責任感與榮譽感,并在后期的護理工作更懂得包容。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內科護理專業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專業教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護理倫理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將護理倫理教育滲透于內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綜合水平具有促進性的作用。
【摘 要】內科護理課程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核心課程,內科護理課程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護理人才的培養質量。在目前的內科護理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人文關懷培養不足就是其中之一。如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教育,不斷增強學生在護理過程中的人文關懷意識,是內科護理學教師應當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目前內科護理教學中人文關懷培養不足的問題,闡述如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加強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內科護理;人文關懷;培養;策略
21世紀的中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人的保健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在日常的就醫過程中,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其次,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變革,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在醫療市場的競爭中,醫療水平是基礎,而服務水平則是一種新型的競爭手段。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水平,使中國的醫療領域服務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行業的競爭力,是醫學教育工作者應當解決的問題。因此,在內科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不斷融入人文關懷的內容,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
一、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必要性
當今時代,和諧社會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斷創新和努力,爭創成為服務型的團體和組織。在醫療領域,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已經是醫療服務者工作的重點。誠然,就醫的患者,都是處于人生中最脆弱的時刻,如果醫療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能夠適時給予人文關懷,就能夠讓病人感覺到人性的溫暖,從而使醫院獲得較高的榮譽。
美國學者Leininger博士曾經說過:沒有關懷就沒有護理。對于護理職業而言,人文關懷是核心,護理的本質就是對患者的關心和照顧,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人本主義精神。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本著對生命和健康的尊重,認真對待每一名患者,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因此,在當今時代,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增強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培養,不斷增強學生的人本意識,樹立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提高醫療護理服務水平。
二、如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
1.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尤其重要。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利用身邊比較有感染力的事例,在內科護理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此外,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充分體會到人文關懷的實際意義。要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和能力,教師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困難,在學生面臨困難時,施以援手,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人文關懷的力量,從而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懂得人文關懷,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做到對患者的關心和愛護,提高護理服務水平。
2.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內科護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不斷向學生灌輸人本服務意識。護理本就是一個服務型的職業,護理的對象是比較特殊的。因此,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尊重人、關心他人的優良習慣,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會本著對患者關心的態度,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照顧患者的習慣,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3.創新教學方法
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傳統的內科護理教學,教師只注重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服務意識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而不利于培養優秀的服務型人才。而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專業知識作為基礎,還需要良好的服務態度作為保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一些先進的事例,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在護理工作中,先做人、后做事的真理。
4.在情境模擬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
情境模擬教學法是當今時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模擬教學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充分體會到人文關懷的實際意義。例如,教師在講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時,可以先搜集相關的病理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播放,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患者的痛苦和親人生離死別的畫面,讓學生在這種震撼的氣氛中,充分感受到作為醫療工作者應當給予患者以人文關懷。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采用分小組活動的形式,結合醫學實例,讓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和護理人員,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作為患者就醫的不易,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本關懷意識。
總之,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本關懷意識和能力。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應當不辜負天使的稱號,真心誠意為患者服務,做到關心患者、愛護患者,促進醫療衛生行業護理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本文就內科護理教學中學生人文關懷意識的培養問題,闡述了幾種教學方法,或有不足,僅供參考。
摘要:當代社會環境之下,中職衛生類學生缺乏患者所需人文關懷能力。為此,將臨床實踐與人文關懷理論體系相結合,幫助學生認識并掌握患者心理與需求。以科學有效管理模式與培訓方法為基礎,提升學生人文關懷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程度,為護患之間和諧關系的形成提供良好條件,為學生專業能力深入培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內科護理教學 人文關懷能力 實踐
護理人文關懷特指護理工作者服務于患者的才能與本領,是評定綜合護理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著名醫學研究學家Waston院士曾明確指出:人文關懷是護理實踐的核心。護理人文關懷是充滿愛心的人性互動,具有幫助他人達到社會文化上生理與心理健康的作用。至今為止,護理界普遍將人文關懷定義為三層涵義:第一,護理行為。護士照顧患者,必須采用合理的護理行為,滿足患者需求;第二,關愛行為。在對患者實施護理工程中,支出關愛情感;第三,謹慎態度。對自身行為負責。因此,如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成為了當前醫學教育普遍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人文關懷教育在課堂中的運用
(一)營造人文關懷氛圍
授課老師在內科護理學第一節課中,應用具體、生動的語言與豐富的表情,加上極具感染力的臨床實例,為學生詳細介紹內科護理學習方法和學習特點。提前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并主動向學生提供聯系方式,使全體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氛圍中喜歡上內科護理學。
(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在上課前幾分鐘內提前進入教室,與學生進行溝通,聯絡師生感情,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師生交流。多談論學生感興趣話題,課下以朋友身份多與學生交流,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的動態,以實際行動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
(三)管理與理解相結合
現代學生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具有孤僻、獨尊心態、依賴心強等特點。對此,教師應主動接近學生,給予學生信任。在相信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努力達到學習目標前提下,嚴格要求學生,并親臨指導、監督;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做到管理、理解之間有機結合。
二、在課堂中培養人文關懷精神
(一)先做人再做事
教師在內科護理學各章節教學過程中,可帶入先進實例,以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引導學生了解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例如,肺炎病人的護理這一節課可以將世界名著《最后一片葉子》的內容融合到教學之中,幫助學生體會人道利他價值觀。
(二)以學生為中心
內科護理教學需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多站在學生角度進行思考,通過自身實際行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精神。比如在呼吸衰竭患者護理教學中,除教導學生常規護理內容之外,追加部分內容:“當呼吸衰竭患者是在座各位的親人,你們會如何進行護理?!睂W生通過這種情景模擬,容易體會到病人家屬心中那份急切與期盼心情,這種心情一旦埋進心中,不需多久便會成長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使“仁愛”之心獲得升華。
(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1.體驗式教學法。以學生經驗與體驗為出發點,結合專業知識與生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眼、手、腦相結合,鼓勵學生放飛心靈,親身體驗。在視聽感受中,通過親身經歷或媒體教學,激發學生人文關懷情感。例如,為學生播放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教學錄像,當畫面出現患者表情痛苦與患者家屬哭泣時,示意學生安靜、肅穆,并要求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提升學生對患者人性關愛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活力,促進師生、學生之間交流有效進行,對培養學生之間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呼吸系統實驗教學中,模擬臨床案例,為小組提供高仿真模擬人作為學習道具,將小組討論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
3.個性化教學實驗。教學實驗服務于實踐操作,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人文關懷精神是內科護理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例如,在高血壓健康宣教課中,讓教師扮演高血壓患者,使學生對教師實行健康宣教。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溝通,并注意學生宣教用詞,提醒學生盡量使用平和、婉轉詞匯。
(四)規范人文關懷能力評價標準
將人文關懷能力評價添加到內科護理學課程評價體系中,具體評價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三類:臨床個體案例報告、小組合作學習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全面考核學生健康教育能力、情感交流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以及醫德修養綜合素質水平。
三、實踐效果
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均反映在課堂中所學知識能順利運用到實習活動中,二者聯系緊密。學生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與溝通技巧,使患者感受到輕松、自然的護理氛圍,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帶教老師也對學生禮貌、和藹的態度贊不絕口。實習結束后,學生均提交3份人文關懷能力評價報告,課程教師通過仔細閱讀發現學生在工作中能切實做到為患者著想,并將人文關懷理念貫徹到護理全過程之中。
四、結束語
人文關懷將“以人文本”理念充分體現在專業護理過程中。內科護理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精神能夠加深學生對內科護理過程的理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優質護理水平。
【摘要】目的:分析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臨床病例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的護士200名,根據不同帶教模式把200名實習護士分為兩組,一組選取100名實習護士應用傳統帶教的護理教學模式設為傳統組,另一組選取100名實習護士應用臨床病例護理教學模式設為病例組,比較兩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成績、臨床病例護理評分,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的護理評價。結果:病例組理論知識成績與傳統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病例組臨床病例護理評分優于傳統組,病例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評價好評率高于傳統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神經內科;護理教學;臨床病例
現代護理教學是為了培養全面的護理人才,使護理人員可以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臨床病例,可以將理論與實際聯合在一起,以此提高實習護士臨床的綜合能力[1]。應用臨床病例是把實習護士引入到特定的護理場景內,以病例相關問題對實習護士引導,使實習護士掌握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臨床病例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充分調動實習護士的學習興趣,在臨床教學中在掌握理論知識要點同時,也可以掌握整體知識,提高實習護理實際應用的能力[2]。為探討臨床病例對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本次研究中,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的護士200名,其中病例組應用臨床病例護理教學模式取得理想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的護士200名,根據不同帶教模式把200名實習護士分為兩組,一組選取100名實習護士應用傳統帶教的護理教學模式設為傳統組,另一組選取100名實習護士應用臨床病例護理教學模式設為病例組。傳統組男5例,女95例;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2.5±1.1)歲;其中80名為??粕?0名為本科生;病例組男6例,女94例;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1.9±1.3)歲;其中82名為??粕?8名為本科生;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傳統組由教師教學,以帶教老師為中心,根據教學科目為實習護士進行教學指導。病例組應用臨床病例護理教學模式,將100名實習護理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10名實習護士,帶教老師在講解前,準備好病例與相關PPT、視頻資料等,準備病例相關經典臨床護理問題,引導學習對理論觀點與臨床護理實踐結合在一起,對不同類型和病情進展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教學是以病例為中心,以實習護士作為主體開展研究式教學,指導實習護士要做好課前預習,再進行課堂講解,最后分步驟對病例進行討論和講解。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成績、臨床病例護理評分,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的護理評價。其中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護理評價可以分為好評、中評與差評。其中好評指護理方式理想,患者情緒和護理依從性好;中評指選擇合理護理方法,患者情緒與護理依從性一般;差評指患者情緒和護理依從性差[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P
2 結果
2.1比較兩組實習護理教學效果
病例組理論知識成績與傳統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病例組臨床病例護理評分優于傳統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比較兩組教學模式好評率
病例組好評82名,中評18名,差評0名,傳統組好評52名,中評38名,差評10名,病例組實成立護士對教學模式評價好評率高于傳統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護理工作是以維護患者健康,促進患者臨床康復為目標,完善護理服務體制,可以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高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護理人員的培養主要在解決護理問題的能力上。所以,護理人員的臨床教學中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從傳統經驗式帶教向病例式教學模式轉變,幫助實習護士掌握臨床護理措施和護理技能,可以獨立操作護理程序,正確應用臨床護理評價,以此培養實習護士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4]。
臨床病例教學是幫助護理人員確定教學方向與教學目標,指導實習護士掌握基礎和疑難護理問題,找出臨床護理重點與難點,使實習護士可以掌握學習重點。改變傳統帶教模式的照本講解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實習護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由被動接受教學轉變為主動提出項目與內容,結合臨床病例,主動找出改善患者臨床問題的方式,將理論知識通過病例護理中的問題傳遞給實習護士,從而提高實習護士對理論知識的理論,加強實踐臨床護理操作能力,以此提高教學模式好評率[5]。
總之,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臨床病例護理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實成立護士理論成績,提高實習護士臨床病例護理評分,提高實習護士對教學模式的好評率,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應運而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如何引導學生將智能手機的便捷性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成為國內外學者和手機開發商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基于筆者的教學實踐,以此探討智能手機輔助內科護理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智能手機;內科護理教學;輔助模式
智能手機與電腦類似,有獨立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安裝第三方服務商程序,利用通信網絡接入無線網,智能手機可以看作是電腦與手機的完美結合。每一次科技的發展都會帶來教育模式的改革,智能手機作為信息技術的代表,對課堂教學也產生了一些影響。近年來,筆者將智能手機應用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筆者現將自己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一、智能手機在內科護理課堂預習中的應用
內科護理的專業性非常強,教材中的知識相對有限。在課前,教師需要在網上為學生收集資料,費時費力。近年來,智能手機中出現了大量的軟件,利用智能手機開展課前預習也成為可能。筆者建立了微信群,在上課前將需要預習的資料在微信群中,引導學生利用智能手機來查詢資料,讓學生將自己獲取的資料發到教師郵箱,抽查學生的預習。同時,筆者在微信群中共享視頻、圖片、病例等資料,讓學生進行共享和交流,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奠定好基礎。這既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智能手機在教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課堂上應用時,教師需要將學生分組,每一個小組使用一部智能手機,由教師統一安排。內科護理教學課堂任務繁重,信息量大,一些疾病學生理解下來相當困難。學生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將課堂內容記錄下來,可幫助學生節約課堂筆記時間,尤其是針對總結性知識點、對比性表格,拍照功能的適用性更好。在課后,教師將相關資料分享至群共享,讓學生下載和保存,可以隨時進行翻看和復習,優化了學習效果。
此外,護理專業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具有臨床護理技能的實踐性與應用型人才。鑒于內科護理教學的特殊性,教師需要加強教學活動與臨床實踐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實現臨床實踐與教學活動之間的親密對接。例如,在講解關于胰腺炎患者的護理時,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的視頻通話功能讓學生觀摩護士的護理過程,講解胰腺炎患者的護理要點,讓學生對這類疾病的護理產生直觀認識。這樣的措施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要求,實現了學校教學與臨床之間的有效對接。
利用智能手機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護理要點,也可以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如筆者就利用智能手機開展了角色扮演,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拍攝,在拍攝完成后學生自己添加旁白和字幕,上傳到微信朋友圈讓大家一起學習,這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表演欲望。
三、智能手機與三維人體解剖軟件的結合
內科護理與解剖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必須要清楚各類疾病的解剖定位,才能夠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利用教材、板書、模型和掛圖只能為學生展示二維結構,沒有立體感可言,學生往往感覺抽象難懂。為此,筆者應用智能手機下載了三維人體解剖軟件,利用三維技術展示出了動態性的解剖模型。這一軟件中,男性和女性人體解剖結構圖都有,還詳細標注了身體部位。學生可以利用軟件來放大、旋轉和平移人體解剖,實現透視操作。此外,解剖部位不僅有中文標注,也有英文標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復習所學的知識,還可以鍛煉自己的英語水平,相當于隨身攜帶人體解剖模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益。
四、小結
應用智能手機輔助內科護理教學模式,讓內科護理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拓展了學生的課后學習渠道。因此,將智能手機應用在內科護理教學活動中是非??尚械摹5?,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智能手機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嘗試階段,依然有一系列尚未解決的問題,如手機軟件的局限性、學生的“手機控”問題、網絡垃圾對學生的不良影響等。這還需要教師進行不斷探索與完善,從而將智能手機的教學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優化內科護理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