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4:5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新聞心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格式塔心理學也稱為完形心理學,強調“形”的“整體”性。本文主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學中“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論點,以網易新聞專題為例,解析其如何通過整合達到1+1>2的效果,并試圖借用“變調性”理論探討其在媒介中廣泛應用的必要性。
【關鍵詞】格式塔心理學 新聞報道 新聞專題 變調性
一、格式塔心理學簡述
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gy)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格式塔”的意思是“形式”、“整體”、“結構”或“本質”,中文一般譯為“完形”。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任何“形”,都是知覺進行了積極組織或建構的結果或功能,而不是客體本身就有的。
按照厄棱費爾的解釋,格式塔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征:第一個特征是,凡是格式塔,雖說都是由各種要素或成分組成,但它決不等于構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一個格式塔是一個完全獨立于這些成分的全新整體。比如,一個三角形,是從三條線的特定關系中“凸顯”出來的,但它決不是三條交叉線之和。第二個特征是“變調性”,即一個格式塔,即使它在各構成成分――如它們的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變的情況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變。正如一個曲調不管由誰演唱,由何種樂器演奏,它都是這個曲調,不會改變。
二、“格式塔”視角下的網易新聞專題
(一)網易新聞專題的“黏性”
網絡媒體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其時效性不容質疑,吸引受眾的能力較其他媒體有獨特優勢,然而由于其速食文化的特點,網絡媒體在留住受眾能力方面卻深受詬病。
數據顯示,對社會熱點事件快速追蹤及處理的能力,吸引網民對社會熱點事件的關注,是網絡媒體留住用戶的主要原因。由于現在的網民不僅關心熱點新聞,更關注新聞背后的現象,以及熱點事件可能引發的社會效應,因而用戶黏性也成為衡量網絡媒體的重要指標①。
截至2008年11月,萬瑞數據監測顯示,網易新聞頻道的頁面瀏覽量、平均訪問停留時長這兩項反映用戶規模和黏性的重要指標,雙雙高于行業均值。網易新聞在用戶黏性上表現出領先優勢②。
陳力丹先生認為,網絡新聞傳播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拷貝借鑒階段、用戶化階段和網絡原創階段。我國目前的網絡新聞傳播尚處于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過渡時期。筆者認為,網絡新聞專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當前網絡新聞的特色,同時它的質量也是一些門戶網站“黏”住讀者的關鍵。因此,本文選擇網易新聞專題為主要研究對象。
(二)網易新聞專題的整合
1、形式整合:文本、圖片、視頻、flash、三維演示等
網易新聞專題的一般結構是:1)頂部一幅壓題圖片并配有專題名稱,圖片多由網站制作,在顏色、圖像選擇等方面緊扣主題。如“湖北三名大學生救人溺亡――生命止于19歲”專題以黑色作為圖片底色,專題字采用紅色,形成鮮明的顏色對比,圖片左側有3名大學生照片,右側陰影下隱約可見出事地點的圖片;2)對容量大的專題,專題名稱下有內容導航欄,通常以兩三個字作為導航欄目(如“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專題上有以“資訊”、“直擊”、“互動”、“策劃”為主題的導航欄);3)專題正文一般分為三欄,左欄多放圖片、視頻等,中間欄為文字,右欄多為延伸信息,是文字與圖片的組合。
文字、圖片一直是網絡新聞的主要表現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視頻、flash、三維演示等手段也逐漸應用到網絡新聞中。以“網易?國慶60周年報道”為例,閱兵式、群眾游行、焰火表演、晚會的精彩片段被以不同的主題和特色分類用圖片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在專題中。在閱兵式武器展示中,網易獨辟蹊徑地引入3D技術,用三維模擬動畫對武器進行立體展示,更具新意和吸引力。
這種方式的整合使新聞報道更立體化,起到了其中任何一種或幾種方式相結合都難以達到的效果。
2、平臺資源整合:多頻道服務同一主題
網易作為綜合性門戶網站,擁有多個頻道,這些頻道與新聞頻道原本屬于同一層次,然而,在新聞專題中,這些頻道的內容都成了新聞頻道的可用資源。
在某一新聞報道專題中整合不同頻道信息和頻道鏈接是現在網站專題制作慣用的方法,如在“網易?國慶60周年報道”中,關于武器展示的部分就鏈接了網易?軍事頻道。
多頻道服務同一主題,除豐富了專題內涵,也形成新聞專題的特色,同時宣傳了其他頻道,提升受眾對網站的整體形象感。
3、聲音整合:多方人員,多方觀點
網媒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受眾參與性,而網易新聞專題的特色還在于其論壇和跟帖,這種形式更能激發受眾的參與欲。如在“貧困研究生楊元元之死”專題中,新聞事實被置于左欄,部分網友相應的跟帖、評論被置于右欄,強烈的對比既使受眾獲得更全面的認知,又能進一步激發受眾的參與欲,提高新聞的“黏性”。
除整合網友聲音外,網易還在專題報道中融入多方聲音,在事件中加入相關鏈接。如在“無處安放的生命:塵肺病人死亡之路”專題中,鏈接有“張海超開胸驗肺”和“湖南耒陽百余名工人艱難維權”等事件。
如果把網易新聞專題看做一個格式塔,那么以上各種成分就是構成它的要素,當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1+1>2的效果:首先在全方位新聞事實的展示上,其生動性和立體性使其較其他媒體新聞有很大優勢;其次在觀點、延伸消息等方面其針對性和豐富性也是其他媒體新聞難以相比的。
三、“格式塔”在媒體中的運用
在2009年的媒介高峰論壇上,北京青年報副總裁浮新才認為,現在大量的信息碎片已經不能滿足讀者,媒介需要通過自己的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將深度的信息呈現出來③。南方周末副主編毛哲認為,讀者對深度的報道有剛性的需求,即便是綜合性的媒體受到沖擊,作為《南方周末》,由于以深度報道見長,在互聯網時代沒有受到太直接的沖擊④。
當今社會,受眾不僅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甚至還可以目睹新聞現場,媒體的新聞報道更應追求立體化與深度。
根據變調性理論,一個格式塔,即使它在各構成成分――如它們的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變的情況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變。在這樣的語境下,將網絡新聞專題的“格式塔”效應推而廣之,無疑是對新聞報道的立體與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報紙可以打破版面限制,利用拼版、疊版實現版面整合;廣播電視新聞可以運用聲音、音響和畫面等富有感染性和戲劇性效果的表現形式“說新聞”、“聊新聞”、“侃新聞”;媒體在人員調度上,可以打破部門分工,根據需要配置人員,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于一些傳媒集團而言,調動不同媒介的優勢資源在立體度、深度上服務新聞報道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操作模式。
責編:姚少寶
【摘要】在新聞采寫活動中記者占據著主導地位,記者情緒的變化直接關系到新聞活動的開展,所以新聞采寫要做到不偏不倚,記者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要增強移情和應變能力,把握好采訪表情,發揮主動精神,讓新聞報道做到公正性與傾向性的統一。
【關鍵詞】情緒 移情 首因效應
目前,我國新聞界,對新聞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然而新聞心理學較多關注對采訪對象的心理素質的研究,而對記者自身在新聞采寫中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涉及較少。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冷場、尷尬的局面,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調整自己的采訪情緒、表情去應變?記者在新聞采寫過程中,如何讓采訪變得簡單、順利?記者的移情應急能力的提高對新聞工作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將在新聞界前輩的新聞活動中汲取養分,通過研究,一一理清。
一、心理素質在新聞采寫中的重要性
新聞工作者要有適應各種生活環境和密切聯系群眾的本領,能夠在任何艱苦條件下與被采訪者打交道。記者要有敲開采訪對象心靈的本領,讓他們覺得可親可信,有話要告訴你。這與一個人的氣質、性格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新聞寫作的時候,把握好記者自身的心理,這樣有利于記者采寫的新聞不摻雜著個人的好惡,確保新聞報道做到不偏不倚,更好地發揮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作用。
二、新聞采寫中,記者心理波動的產生及原因
記者在新聞采寫活動中,往往會遇到突發事件,如果缺乏臨場應變能力,會給新聞的順利采寫帶來障礙。
1、在一些突發事件中,記者不能駕馭自身的心理
突發事件發生時,記者的采訪是在緊迫的心理下進行,有些記者為了追求視覺的沖擊力,攝制一些血淋淋的畫面,這給新聞事件的當事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缺乏人文關懷。而在新聞寫作時,一味地渲染、煽情,會造成同樣的負作用。
2、記者的情緒影響新聞采寫的順利實現
所謂情緒,從心理學來看,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情緒來源于客觀實際,是對人的認知活動的一種折射。在同一新聞事件中,記者受過去的經驗制約以及不同的認識和愿望系統影響,也會對其作出不同的反應,從而產生不同的情緒。在新聞采寫過程中,記者的這種帶有情緒化的心境會影響新聞報道的客觀,甚至于讓真實也大打折扣,有時還會使新聞采寫變得困難。那么產生這樣情緒的原因有哪些?
(1)記者的激情。所謂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短促的情緒狀態,通常由一個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所引起的。記者在新聞采寫活動中,因為出現了某種不合自己心意的現象,便產生了過度的狂喜、暴怒,這些都是記者的激情的表現形式。
(2)記者的心境。心境是指一種使人的一切其他體驗和活動都感染上了情緒色彩的、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其特點是具有彌散性。所以說記者的心境好壞直接影響其在新聞采寫活動中的情緒色彩。比如,某記者因為某篇新聞報道失實,導致了記者情緒的低落,如果該記者不能很好地調節自身的心境的話,他會在接下來的新聞采寫活動中愈發糟糕,新聞采訪就不會順利進行,新聞寫作也不會如實表達。影響記者心境好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其一、記者自身的心理素質。記者自身心理素質的優劣直接影響了記者的心境;其二、記者自身的修養。這種修養包括思想文化修養和業務能力的高低。
(3)記者的性格。記者性格屬于外向型還是內向型,都會對其采訪情緒產生影響。例如,在某次新聞會上,記者因為搶機位而與別的記者發生沖突,對于,某些性格外向的記者來說,可能與對方商量,而對于某些性格內向的記者來說,可能因為沒有搶占到有利位置而一個人獨自生悶氣,甚至會動粗。這樣,便會影響新聞報道質量,甚至會導致記者在新聞會上空手而歸。
(4)記者的應激。所謂應激指的是突如其來的緊張情況引起的情緒狀態。在新聞采寫過程中,一旦記者遇上突發事件,而沒有較強的應變能力,不能迅速調節緊張情緒,這極易給新聞采寫工作帶來損失,而且還可能使記者的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比如,在某次重要會議上,一位攝影記者在會場拍攝,在轉身時一不小心把某位重要領導的茶杯碰倒,水潑撒到該領導的褲子上。由于情況突然,當時記者就站在原地,動也不動。該領導去更衣間換褲子,導致會議中斷了好幾分鐘,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事后很長時間,這位記者一直不能走出這件事情的陰影,嚴重影響了該記者現場和以后的新聞采寫活動。產生這種應激不及時主要是記者自身的原因,首先是記者在心理沒有應激意識;其次,記者反映能力遲緩,不能及時應對突發事件。
3、記者自身的意志力弱影響新聞采寫的效果
意志力就是堅持到底,不怕困難和干擾。某些記者的意志力薄弱,漸漸成為新聞采寫過程中的攔路虎。比如,記者跟隨登山運動員進行體驗式采訪,在采訪中,某些記者因為怕累,而選擇放棄體驗。即使事后該記者完成了對這些登山運動員的采訪,但報道效果絕對不會有親身體驗后的報道效果好。而產生意志力差的原因主要是記者自身深層次的心理異變。
4、記者自身的心理特征影響新聞的價值
在新聞的采寫活動中,記者自身的心理特征也會影響新聞價值的實現。比如,某記者在一次采訪政府部門的表彰會上,發現身邊的一位同事在這次表彰的名單之列,在妒嫉心理的驅使下,自己便草草應付,同時也削減該新聞的新聞價值。導致該記者做出這樣的原因:其一是該記者自身的思想品質有問題。其二是該記者沒有調整好自身的心態,沒有健全自身的心理。
三、記者對自身心理的調整
在新聞采寫過程中,記者根據不同對象的變化,如何避免心理異變?怎樣才能使新聞采寫活動順利開展?
1、調整好自身的采訪表情
采訪表情指的是記者情緒的外部反應。它對記者心理的自我調節,搞好新聞報道是大有幫助的,但記者在新聞采寫活動中,也要對采訪表情運用的適度、得當。記者的采訪表情會對被采訪對象產生微妙的附加效應,引起他們產生與記者相一致的心理反應。所以記者適當的調解采訪表情,能有效地引導采訪氣氛向融洽、和諧的方向發展,促使記者后期的新聞寫作順利進行。
(1)采訪領導人、社會名流等上層人群時,記者要做到不卑不亢。在一些黨和政府領導人、社會名流面前,有些記者會感到緊張,說不出話來,新聞采訪便會受到阻礙。而成熟的記者則與其截然相反,語言流暢,動作自然。
(2)采訪社會底層、弱勢群體時,記者要做到不盛氣凌人。在新聞采寫活動中,記者要在心理上以平等的姿態看待被采訪對象,這樣才能促使整個新聞采寫活動和諧。比如說,記者在采訪一位殘疾人時,可能會因為采訪對象的殘疾或者相貌丑陋,而抱之以不屑,甚至蔑視的目光,這樣會傷害到被采訪對象的自尊心,也會給記者后期的新聞采寫工作帶來不便。相反,把該采訪對象當作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與之交談,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采訪特殊人群時,記者的采訪表情要視情況而定。在采訪中,記者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人群。因此,記者在進行采訪時要作特殊處理。比如說,要采訪一個因為救落水小孩而犧牲的群眾的妻子,就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語音和語調。記者在采訪時,語調要低沉,心懷敬佩之情,讓其心理得到安慰,這樣新聞的采寫活動才能順利進展。
2、講究“首因效應”,爭取被采訪對象的信任
首因效應又稱為最初效應,指的是人們交往中的第一印象。被采訪對象可能會根據自己對記者的第一印象而選擇是否接受采訪,或與記者進行深層次交流。所以說,記者要從心理上對“首因效應”足夠重視,這樣新聞信息的獲取才能最大化,新聞采寫活動才能深入進行。
3、充分發揮記者的主動精神
新聞線索是進行新聞采寫活動的基礎和前提,而獲得的途徑,一方面是受眾的報料,另一方面是要記者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出擊。記者要徹底從思想上改變等、靠、要的傳統新聞采寫模式,這樣有利于記者發現、采訪到更深刻、更細膩的新聞。比如說,我國某著名足球報派遣記者去英國采訪有中國球員鄭智所效力的查爾頓俱樂部的英冠比賽。當天的比賽鄭智并沒有出場,于是記者便主動出擊,對此事進行了進一步挖掘,發現原來是因為鄭智腳踝受傷,這樣的新聞報道出來,打消了球迷們的猜測和不滿。
4、記者的預見性心理不可忽視
記者的預見性是指記者在某一新聞事件發生之前就預見到了事件發生的態勢,以及能事先對該新聞事件的發展方向提前作出判斷的能力。這種預見性能力是記者適應當今新聞爆炸時代的客觀要求,也是其新聞采寫能力的重要體現。2008年,我國境內出現了罕見的雪災,全國各大媒體競相報道。所不同的是,有的媒體的預見性較強,事先對有長江中下游有菜園子美譽的和縣作了連續報道,從民生的角度、從國家宏觀經濟角度、從江浙等省的蔬菜市場的蔬菜供應狀況等角度進行報道,穩定了群眾焦急的心理。
由此可見,新聞心理學在實際采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用得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和縣廣播電視臺)
責編:周蕾
論文關鍵詞 傳播心理學 輿論監督 新聞誤讀
論文摘 要 本文以傳播心理學角度出發,以2010-8-19日報道《別克撞上大貨車 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報道兩篇報道為例,首先討論社會中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信息誤讀現象,主要通過傳播心理學四種效應作為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為什么會產生誤讀,以及產生誤讀后會造成什么后果,從而論及中國市民階級社會、網絡媒體輿論監督不斷壯大的同時,提供并且開設相應的信息檢查和辟謠窗口的必要性。
2010年8月19日西部網(陜西新聞網)了一則新聞——《別克撞上大貨車 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講述了陜西西安市戶縣縣長張永潮因檢查縣區農業工作驅車出門,在路上正好遇見交通事故發生,親自下車對事故中的一家三口進行緊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戶在新浪微博中當時網頁的新聞圖片,稱“縣長趕赴車禍現場后,讓隨行人員裝成車禍死傷者以便拍照”。通過新浪微博辟謠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微博辟謠,證明真相,注銷虛假信息的用戶賬號。2010年4月26日《青年時報》新聞《26歲女交警被碾斷胳膊續:肇事車套用副市長車牌》,講述女交警張昂在西安西華門十字檢查違法奔馳越野車時,被拖出約20米后甩在馬路上,該車從她胳膊上碾過后揚長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戶發微博,稱“前日,西安警花張昂攔截高官車輛手臂被碾斷,肇事車號牌屬于陜西華陰市副市長”。 經查,該信息有多處不實,案件實際發生于去年4月,肇事車輛系套用副市長車牌號,車主是公安部b級逃犯,新浪微博辟謠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銷微博用戶賬號。
諸如此類的民生新聞,有時候是真實正面的新聞宣傳報道,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經過一些傳者的加工制作又成為新的“新聞”在坊間流傳,成為不實流言,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影響力大于原新聞,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牽扯其中,隨著中國市民階級輿論監督群體的不斷壯大,網民數量不斷增多,微博運用廣泛,眾多網友對這樣的不實信息大多沒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調查,很容易造成錯誤信息傳播擴大,誤讀的情況屢見不鮮,為什么會出現誤讀這樣的情況呢?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該做到哪些方面的改進,是否應該在各大網站或者公共媒體機構中設立相應的辟謠窗口呢。
一、新聞傳播的信息誤讀現象出現
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會遭到扭曲,信息中也會混入噪音,影響傳播的效果,甚至讓傳播結果往剛好對立相反的方向發展,之前傳播目的達不到。傳播過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擾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產生各種影響,造成信息表達意思出現偏差,對受眾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化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信息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來越快,這樣的不實信息或者經過改編已經扭曲的信息在經由受眾的傳播后波及范圍更廣,影響程度更深。
在《別克撞上大貨車 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此篇報道中,戶縣縣長這樣一個職務頭銜就是一個新聞賣點,這一地方政府要員職務頭銜在人們心中有一個大致的社會印象,這類人員平時的行為和做法在人們心中會留下一個刻板標桿。作為縣長,是一個國家政府工作人員執法行政者的形象,人們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這樣的正面信息,負面信息對受眾的吸引力更大,給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準備和動機。
作為一件發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為樂事件,試想,主人公若不是戶縣縣長或許關注度不會這么高。正是這樣的高關注度的新聞才有形成更多更廣傳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傳次數比同類“助人為樂”新聞更多,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影響和“改編”的可能性更大。在傳播平臺上,各個社會受眾的心理關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識水平和自身行為感受的影響,受到刺激物的影響,對自己看到的新聞進行心理加工和期待,傳播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正是如此,人們認識新聞并不只是單方面接受,而是根據新聞本身的事實結合自己的實際心理和已有知識。
二、受眾的心理改變與再次固守
(一)受眾的心理改變
這樣的誤讀多是在感官和明確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聞圖片中,縣長救助的姿勢和身邊圍觀的群眾,加上拍攝的角度,以及近幾年的社會傳聞渲染,加上社會輿論背景。經過讀者自身實際經歷和思考,漸漸地產生了誤讀的苗頭,自身啟動效應就會慢慢產生出作用,讀者內心的作用會自發的扭曲新聞,逐漸受眾信息固著,不愿意相信真相。讓新聞更加的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逐漸將內心塑造的真實和真相剝離開來,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內心需求融合為一體,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則經常被減少甚至拋棄。
根據這樣的一種現狀,例如當下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網絡媒體微博軟件平臺的維護管理單位更應該引起重視,有足夠充分的準備讓謠言止于一定群體、一定范圍。時刻提醒自己作為管理者身上的責任,切實做好把關工作。
一、傳播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傳播心理學是一門結合傳播學與心理學的綜合類學科,而其創立者正是因為看到了在眾多傳播事件的發生過程中,受眾群體的心理具有可追尋性,從而建立了此門學科,也為如何準確地進行新聞傳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為了更好地利用傳播心理學對目前社會中新聞傳播環節的誤讀現象進行闡析,本文將首先介紹傳播心理學的一些主要研究內容。
(一)研究傳播活動對心理因素的影響
在整體傳播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中,對于傳播活動對于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在傳播心理學看來,傳播工作者在通過對傳播心理學學科知識進行研究討論之后,設計出能夠切實引導大眾心理發展的具有實質心理引導性質的活動節目。而這是因為在相關心理研究中表明,當人們接受到來自于外界具有暗示引導作用的信息時,人們的內心將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其心理層面也會出現一些與傳播者所預期設定相符的變化內容。總體上,整體傳播活動對于人心理的影響是從行為、態度以及認知這三方面進行的。也就是說,傳播心理學所提供的理論依據將為傳播工作者提供項目設計方向,使例如新聞消息等相關傳播內容從影響人的行為、態度、認知來進一步影響人群的心理變化、發展。例如觀眾在電視機前看到了一則關于中國傳統美德的新聞,那么在新聞的正確指引之下,這位觀眾可能會學著從生活行為做起,在自己的個人言行中融入中國傳統美德,而他的整體認知態度也將隨之向其靠攏,從本質上逐漸成為一名堅守,并且弘揚中國傳統美德的社會公民。
(二)研究心理因素對傳播活動的影響
相對地來說,傳播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研究傳播活動對于心理因素影響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研究心理因素對于傳播活動影響的學科。由于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中,人們對于同一現象所產生的心理變化往往是不同的,因而對于傳播者來說,如何針對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來設計傳播過程將對整個傳播活動的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對于電視節目的傳播過程中,女性觀眾比較傾向于家庭倫理劇,而男性觀眾則更喜歡觀看戰爭劇情,因而針對這一心理層面的不同特點,電視節目的編導可以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節目設計。也就是說,通過對于群體心理因素的把握,傳播者往往能夠在傳播活動正式開展之前就能估計到整體傳播信息的主要接受群體以及其群體心理的主要特征。在實際新聞報道的環節中,考慮到各國民眾的生活習性上的差異,新聞傳播者也往往加以區別化報道,以生活習性迥異的美國民眾和中國民眾為例,有關新聞在這兩個國家進行報道時,其具體的報道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具體地說,在對美國民眾進行報道時,往往采用更為直接的方式,而對中國民眾則實施具有漸入性的指引性報告。這種新聞報告中的區別化對待就是對于傳播心理學的一種典型應用,但是無論是在何種形式之下,新聞報道者都必須要保持其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而不能作出具有過度修飾性的報道。
二、新聞誤讀現象所引起的社會影響
由新聞誤讀而引起的對于社會民眾的負面影響是多種多樣的,而總結地說,新聞誤讀所造成的消極性影響主要體現于新聞接受者的認知層面、行為以及態度方面。首先,根據社會心理的觀點,公眾傳播新聞將會對受眾群體的認知層面造成心理暗示,也就是說新聞工作者可以通過傳播一定的新聞內容來指引民眾的認知思維方式。在多數新聞播報工作的開展環節,可以說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特定的新聞事件使受眾人群的心理認知產生其預計的變化。因而當新聞誤讀現象出現的時候,民眾的認知心理往往也可能得到不正確方向的引導。例如在國際新聞的傳播中,倘若國際上對于我國某一具體事件出現了較大范圍的新聞誤讀情況,那么將可能影響國際人民對于我國的認知情況。以釣魚島事件為例,假如國家新聞報道中,世界人民對于事情的真相產生了讀解偏差,那么將可能誤以為釣魚島是日本方面的國家土地資源,而我國則是在進行惡意的侵踏,而這些則都是與歷史事實大相徑庭的。其次是新聞誤讀現象對于受眾群體行為及態度方面的負面影響。以犯罪報道類新聞為例,部分青少年在心智尚未發育成熟階段期,倘若其對于電視報紙中所報道的犯罪新聞進行了偏差性的解讀,認為新聞報道中的犯罪人員的犯罪行為是一種具有英雄氣慨的英勇行為,那么這種誤讀現象將會造成青少年樹立起不正確的價值觀,并且也可能引起青少年盲目的行為模仿,可以說一些青少年的犯罪行為就是由于其本人對于犯罪事件的錯誤理解所引起的。因而為了對青少年等群體樹立起更高的社會價值觀,新聞播報者必須要對其播報事件的真實性負責,并要闡明其新聞重點,避免不正當的表述措辭,以免引起青少年群體的誤解。
三、從傳播心理學角度對新聞誤讀現象進行原因分析
(一)新聞信息中“噪音”過多
此處所說的新聞信息中的“噪音”,是指新聞傳播者在就某一事件進行具體傳播報道的過程中,添油加醋地附加了過多不必要性要素,而這些不必要因素即成為了新聞信息報道中的“噪音”。但是新聞工作者之所以進行這種額外添加行為,卻也是由于社會大眾方面所造成的原因。在目前的社會新聞傳播過程中,研究者發現錯誤的信息有的時候反而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這是因為從傳播心理學上進行分析,錯誤信息恰好能夠使人們的不良情緒得到很好的發泄。例如在一些新聞報道中,其所附加的照片內容可能與實際播報消息并不相符,是傳播者為了加深受眾者對于此條新聞內容的認識與印象而故意設定的,譬如在對城管毆打事件進行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可能事情的真相只是城管對于市民不法行為的嚴厲批評,但是相關新聞傳播著為了更好地引起受眾者共鳴,使該條新聞得到最大范圍內的傳播,可能會故意將新聞配圖扭曲,使人們所接受的是一個殘暴的城管與一個受難市民之間的故事。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一些民眾對于城管的不良情緒得到了很好的發泄,但是這種本質上的報道失真卻對構建良好的城管形象造成了極大的阻力。
(二)新聞媒介之間缺乏統一性
隨著媒體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的過程中,新聞傳播者所能利用的媒介類型是各種各樣的,電視、報紙、電臺以及網絡都是常用的新聞傳播媒介。根據傳播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不同的媒介傳播之下,受眾者對于同一新聞事件的反響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對于新時代的年輕一代來說,他們所熟悉與接收的新聞傳播媒介已然傾向于網絡媒體,而對于老一輩的傳統知識分子來說,報紙新聞則是他們更為青睞的傳播媒介。正是因為人們對于不同媒介的認識不同,所以如果同一事件在各類媒介中得以報道之后,人們對于此事件的理解的分析往往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就小月月事件來說,在同一家庭中,年輕一輩從網絡視頻中得知該新聞事件之后,可能會將理解重點放在對于冷漠路人的批判,而老一輩則可能從報紙上得知新聞之后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對于幼兒安全的保護問題中。從新聞播報的本質來看,新聞工作者是為了讓廣大民眾對于現實社會中日常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具有更為詳細的了解,而各種各樣的媒介更是為了拓寬受眾范圍而產生的。但是當各種新聞傳播媒介之間的認知缺乏統一時,當同一事件對于不同人群的信息傳播重點出現較大偏差時,新聞工作者往往難以達到最初的傳播目的。
(三)受眾群體的主觀信念在作祟
盡管熟話說,流言止于智者,可是在現實的新聞傳播環節中,當與實質新聞消息出現嚴重偏差的流言,在人與人之間得以廣泛傳播之后,卻往往難以得到有效的制止,而難道這是因為目前社會中缺乏智者嗎?本文認為,這是因為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當新聞傳播工作中受眾群體出現認知偏差之后,即便新聞傳播中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公開的糾正、澄清工作,但是由于民眾作為個體其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網友及報紙瀏覽者在得知新聞事件之后,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得出其主觀性的結論,而這一結論是難以再通過外界的信息更正發生改變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流言總是難以得到制止,甚至其傳播者的態度總是信誓旦旦的原因。當一條新聞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時,每一個新聞轉述者都會以堅信自己認知的態度進行進一步的新聞傳播,因為他們不愿意進行自我否定,他們始終以捍衛自己認知的態度進行傳播。而這時這種來自于廣大民眾的主觀信念在作祟,使得新聞傳播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誤讀現象得以發生,甚至說這些誤讀現象都是部分新聞轉播人員故意而為之的。
四、結語
正是因為民眾心理活動與傳播活動這兩者之間是存在相互影響性的,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對于傳播心理學知識的掌握來更好地進行社會新聞傳播工作,從而從最大程度上降低新聞的誤讀現象。另一方面,為了使新聞播報過程對整個社會群體負責,我們必須從政策執行機構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傳播類法規,對整個傳播過程進行強制性的規范化工作,其次,其具體的主流傳播媒體更應該樹立起社會責任心,要明白傳媒的公眾力量和義務,應該使傳媒力量成為促進社會健康健全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不是成為引導民眾錯誤思想行為的源頭所在。而作為各類新聞的接受者,民眾也應該樹立起明確的是非觀,避免人云亦云,也應避免過度的自我主觀意識,要在接受新聞事實的基礎之上,對具體事件做出正確性理解分析。
作者:谷文靜單位:山東煙臺職業學院
一、利用心理學知識把握受訪對象的心理情緒
(1)分析受訪對象的個性類型
不同個性的受訪對象應該采取不同的采訪方式。記者應該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在對受訪對象采訪之前進行個性分類,從性別、年齡、著裝、職業等方面來判斷。一旦得出結論,就可以針對不同個性的受訪對象采取相應的采訪方式。例如,對性格外向的受訪者,只要適當加以引導,保持公平公正的旁觀者態度就可以了。而對性格內向的受訪者,記著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微笑,增強受訪者的自信心。從受訪者的專業領域或者受訪者感興趣的事物來展開話題。等雙方關系拉近之后,記者就可以對受訪者進行采訪了。
(2)注意觀察受訪者的言行舉止
采訪過程中,記者應該密切注意受訪者的一舉一動,隨機應變。受訪者的某些細微動作很可能透露出受訪者當時的心理狀態,記者應該掌握采訪中的主動權。當察覺到受訪者緊張情緒的時候,應該通過說笑來轉移受訪者的注意力,緩解受訪對象的不安。同時注意采訪的用詞和語氣,多給受訪對象傳遞鼓勵的信息。
二、受訪對象產生抵觸心理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抵觸原因
很多受訪者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都會產生抵觸情緒,作為記者應該運用心理學知識推測出受訪者抵觸采訪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來說,受訪者的抵觸情緒無非兩種。一種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而拒絕;另一種則是對采訪有心理陰影,認為采訪結果會對自己或家人不利。
(2)解決方法
首先,記者應該意識到被采訪者并沒有必須要接受采訪的義務,他們完全有權利對記者提出拒絕。記者與受訪者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不應該覺得理所當然,用質問的語氣對受訪者進行采訪。記者應該抱著一種誠懇的態度對受訪者進行采訪。針對那些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的受訪者,記者只需要多和對方進行溝通,順著對方的話題進行交流,像普通人的聊天一樣,有可能受訪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順利完成了采訪。而針對那些對采訪有陰影的受訪對象,記者首先要做的應該就是消除對方的心理陰影,讓對方卸下心防。例如,記者可以告訴對方,只要受訪者不想泄露身份,記者完全可以將其畫面進行馬賽克處理,聲音也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總之只要讓受訪者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接受采訪不會有任何危險就可以了。
三、科學合理地運用心理學進行新聞采訪
(1)記者應做好采訪前的心理準備
作為記者,掌握心理學不僅僅是為了對受訪者進行采訪,在采訪之前,記者本身也應該給自己做一個良好的心理建設。這是為了使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冷靜解決,便于采訪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記者的采訪環境也多種多樣,記者應該有迅速適應環境的基本能力,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
(2)不能濫用心理學知識,注意適度原則
作為記者,掌握適度的心理學專業知識是必需的,然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不應濫用心理學知識。以免對被采訪者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導致被采訪者的邏輯混亂,下意識順應記者的思維來回答問題。這對采訪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都有很大影響。因此,記者在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受訪者進行采訪的時候,一定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心理學知識,以求在適度的基礎上達到最好的采訪效果。
四、結語
心理學知識作為記者采訪的有力武器,應該在記者圈大力推廣。同時,新聞工作者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好適度原則,引導受訪者真實、客觀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目前,我國新聞行業的采訪心理學還不夠完善,但隨著新聞工作者對心理學的認識和不斷實踐,相信采訪心理學的水平也會不斷提高。巧妙地運用它,讓記者的采訪工作更有效率。
作者:鄒繼紅 單位:吉林經濟廣播電臺
心理學是一門以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為研究內容的學科,主要涉及人格、能力、動機、情緒和認知等幾個方面。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不僅是個人,同時也涉及各個社會領域。新聞采訪作為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需要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各種各樣的人群,這就要求新聞采訪者在具備良好的溝通和交往能力的同時,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從而把握被采訪者的心理規律和心理活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采訪的質量。
一、利用心理學,實現采訪雙方的“共情”,實現良好溝通
新聞采訪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靜的景物,新聞記者可直接攝取;另一方面是動的行為,主要包括事物的發展和人的活動等等,這一方面需要記者通過交流來獲得。如果記者在交流溝通過程中無法掌握被采訪者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就不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從而無法實現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這就要求記者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在采訪過程中分析被采訪者的心理規律,對被采訪者的意志、興趣、理智等進行判斷。這種對被采訪者心理規律的分析和判斷,不僅涉及心理活動的共性分析,也涉及其心理活動的個性分析,對被采訪者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判斷。所以采訪中,打開采訪對象的心扉是架起記者與采訪對象之間的橋梁之一。只有綜合把握被采訪者的心理活動和情感,并進行靈活的調節,新聞采訪者才能夠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自主判斷,實現與被采訪者的情感上的共鳴,使其更加樂于接受采訪,積極配合,以提高采訪的效率。
二、運用心理學,將被采訪者進行分類
新聞采訪涉及到的對象是十分廣泛和復雜的,且被采訪者在地位、文化、年齡和職業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心理狀態必然會有所區別,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另一方面,新聞記者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觸和訪問較多的對象,且不同對象之間的心理和行為有很大的區別,具有極強的多樣性,這就要求新聞采訪中必須具有敏捷的才思和較好的應變能力,能夠在采訪過程中將被采訪者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被采訪者進行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對話,從而做到有的放矢,以充分挖掘被采訪者身上的新聞價值。被采訪者健談那是最好,反之,就需要與其打心理戰術,能說而不跟你說,說明你的心理戰術還沒有成功。我在采訪《永嘉女子金雪娥為救四川小女孩遇難》稿子主人公金雪娥的兒子王威時,他當時正哭的傷心,對于記者提出的問題,他一概不理,于是我拿了紙巾給他然后坐在他身邊一邊摟著他,摸摸他的頭一邊拿紙巾給他擦眼淚,并不時地告訴他你媽媽是好樣的,我們都很敬仰她。小家伙問我們真的嗎?我當時就流著眼淚告訴他,是的,寶貝,你還有我們。然后話題就打開了。所以我覺得只有采訪不到位的記者,沒有采訪不到的對象。記者要在采訪過程中充分注意被采訪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根據這些特點作出及時的判斷,以提高采訪的效率和質量。
三、運用心理學知識,掌握被采訪者的態度
新聞采訪的對象可以劃分為“不合作型”與“合作型”兩類。“不合作型”是指對采訪行為持不合作態度的采訪對象。通常可以劃分為真不合作和假不合作兩種,前者一般對采訪十分反感、厭惡,只是消極地對付,甚至拒絕接受采訪。這一類型的采訪對象通常對新聞采訪持有一種主觀的、錯誤的看法,或者是認為采訪結果會對自身不利;而后者對采訪的不合作態度則僅僅是一種表面的虛假現象,并非是其真實的想法。在采訪中,經常遇見這類對象,尤其是糾紛當中。面對這兩種對象,首先要消除他的心理陰影。今年初我就采訪了這樣一位對象,安置房買賣中,本來說好的價格,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原房主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要求加價格,對方同意后最后居然還不賣了。采訪過程中,我多次被原房主拒之門外,然后我就在他家樓下蹲守,他下來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陰魂不散啊,還在?我立馬說,我覺得買房的人說的話不大可信,想聽聽你的想法。他馬上就來精神了,把他的意愿跟我說了,現在房價都在漲,他覺得應該加一點。我說,是的,有必要的。隨后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告訴我,說他自己也覺得不合理,不好意思提出,所以就故意刁難一下,讓對方知道。結果對方居然找了記者曝光他,讓他很氣憤,就發生了后來一系列的事情。于是,我就開始跟他解釋,我們是就事論事,如果他不愿意,我們會把聲音技術處理,不讓別人聽得出。后來這件事情得到圓滿解決。現在這個采訪對象成了我們廣播的忠實聽眾,還不時給我們提供新聞線索。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聞采訪過程的復雜性和社會性決定了新聞工作者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在采訪過程中把握好被采訪者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引導被采訪者客觀、真實地講述新聞事件,從而提高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并挖掘出更具價值的新聞內容,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采訪的效率。
[內容摘要]新聞敏感是記者素質的核心。傳統理論多從新聞學的角度研究新聞敏感;本文旨在從心理學視角對其進行探析。通過比較學術界幾種常見和尚存爭議的觀點,指出這幾種觀點的融合性特征;并且進一步闡述了新聞敏感產生過程中感知與思維,直覺與實踐,人格與感知、思維之間的辯證關系,綜合探討了新聞敏感的心理發生機制,尤其是人格、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對新聞敏感的制約,進而指出培養新聞敏感的途徑及關鍵所在。
[關鍵詞]新聞敏感;感知;思維;人格
對于新聞從業者來說,新聞敏感至關重要,它是記者的基本素質之一,是其職業個性的集中體現。是否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記者的職業“命運”。高度的新聞敏感是一個記者在政治上業務上成熟的標志。
對于新聞敏感這一概念,以往學術界大都是從新聞學角度進行闡釋,不同作者在表述上也很接近。如:“新聞敏感是記者編輯發現和判斷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的能力。”⑴隨著改革開放的演進,以及心理學理論、知識日益深入人心,有的學者開始從心理學視角來審視新聞敏感的內涵,發現其中有不少詞匯屬于心理學范疇。以上述界定為例,其中像“發現”、“判斷”、“能力”這幾個關鍵詞,均可歸入心理學范疇。這說明“新聞敏感”這一概念帶有新聞學和心理學交叉學科的性質。
由于新聞敏感對于新聞從業者的極端重要性,由于以往在新聞界主要是從新聞學角度看新聞敏感,所以本文擬主要從心理學視域對新聞敏感作一分析,旨在豐富、補充新聞敏感的內涵,以使新聞從業者從理論上多角度地認識、把握這一概念,并在新聞實踐中主動培養這種素質。
一、有關“新聞敏感”的幾種界定
分辨學術界對新聞敏感的幾種界定,可以對比出從新聞學和心理學角度研究“新聞敏感”的差異,從而確定從心理學視角進一步闡釋這一概念的必要性。
(一)側重于新聞學角度的界定
1.“新聞敏感,指新聞工作者發現、判斷有價值新聞的能力,是一種職業敏感。”⑵
2.“新聞敏感是記者對社會形勢的敏銳的洞察力,對客觀事物的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以及對報道對象的迅速而準確的反映能力。”⑶
這兩種定義的共同之處在于,從新聞實踐的角度出發,初步涉及到新聞敏感的一些心理學特征。無論是對“敏銳的洞察力”,還是“判斷能力”和“反映能力”,新聞研究者雖然停留在表述上,少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但是,“新聞敏感”本身所具有的學科交叉性——新聞學領域的“新聞”和心理學領域的“敏感”,決定了從心理學這一新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非常必要。
(二)側重于心理學角度的界定
1.感知論。該論點把“新聞敏感”歸入社會認知領域。具代表性的有:
“記者采訪屬于社會活動,在采訪中出現的心理現象自然也就屬于社會心理。而社會心理的內在過程是從社會認知開始的。社會認知的最初階段是社會知覺,在此基礎上形成社會印象和社會判斷。記者面對紛紜復雜的社會現實,迅速、準確地選擇出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進而判斷、預見自己所選擇的新聞事實的社會反響。記者這一系列的心理過程,既是他的認知過程,也是其新聞敏感產生的過程。”⑷
這種明察秋毫的社會知覺顯然與新聞敏感的心理過程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系。新聞敏感始于社會知覺,進而發展成為社會印象和社會判斷。這也是意識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自覺的,又是新聞敏感產生的必然過程。
2.思維論。該論點認為新聞敏感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
(1)“記者的新聞敏感依賴直覺,然而這不是一般人所具備的直覺,而是經過長期和反復的新聞實踐和職業訓練才獲得的直覺。這種直覺是新聞從業人員所特有的一種濃縮的、簡化的思維形式。”⑸
(2)“新聞敏感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發端于直覺,是邏輯思維的凝結、概括和簡縮。從形式上看,它似乎沒有中間推理的過程,但實際上它正是這一過程的‘概括化’和‘簡縮化’。”⑹
他們認為,傳統的研究把新聞敏感局限于“感知”這一領域里了。僅僅將其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感覺能力”,而沒有上升到思維的高度。其實,思維論持有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來闡釋新聞敏感本無可厚非,然而他們卻將“思維”與“感知”對立起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難免有些偏頗。當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虞達文認為新聞敏感是邏輯思維的濃縮,實際上是“濃縮”了直覺與邏輯思維的關聯性,模糊了“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之間的區別,有待商榷。
另外,有一些界定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思維”這個字眼,但其中卻包含了這層意思:“新聞敏感指新聞工作者對客觀事實的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是新聞工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能力,對事實發展變化的反應能力,對新聞線索的識別能力,以及對新聞事實的分析能力的綜合體現。”⑺
這里,“判斷”、“識別”、“分析”,都屬于思維的范疇。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定義同時又提到“觀察”能力,屬于感知范疇。可見,實際上這是一種對新聞敏感集感知論、思維論于一體的綜合性定義。這種帶有綜合論色彩的觀點并不少見,但是,它們一般卻只能為新聞敏感勾勒出一個模糊的心理輪廓,沒有明確地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3.人格論。該論點將新聞敏感放在了“人格”這個非智力因素的背景下去考察。
“人格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問題。對于記者來講它不僅直接影響新聞敏感的強弱,而且直接對記者所有的新聞素質都有制約作用。”⑻
劉京林引用了美國心理學家凱勒關于“有色鏡頭”的觀點。該觀點認為人格就像“有色鏡頭”一樣具有認知過濾的作用。這種“心理組織結構”直接制約著新聞敏感的強弱。該觀點指出了一個影響新聞敏感發生的非智力因素(人們進行各種活動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總稱),對新聞敏感的心理機制研究有很大價值。
其實,無論感知論、思維論還是人格論,都是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從不同角度來闡釋新聞敏感的。三者統一而各有側重,它們是一個問題的三個層面——從感知到思維,再到整體的人格因素,層層遞進,相互影響。下面,就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來進一步考察新聞敏感的心理機制。
二、新聞敏感的心理機制
探討新聞敏感的心理機制,有助于從心理學視角剖析這一概念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豐富和補充以往學術界單從新聞學方面闡述這一概念的不足。
新聞敏感作為一種非常復雜的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理解和分析。感知論強調的便是新聞敏感認識過程中的感性因素,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理性因素。其實,記者通過社會知覺選擇了報道對象,并將該事物與自己頭腦中積累的各種印象進行比較、分析,從而作出一定的判斷時,該心理過程已經滲入了思維的作用。
而思維論則主要從新聞敏感表現為一種“直覺”說起,將其歸為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我們知道,直覺的產生并非毫無根據,必須是當記者經歷了多次感知之后,將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的科學知識,以經驗結論的形式保存于頭腦之中。當他們一旦與有關的事物(即原型)接觸,直覺便產生了。由此可知,思維并非孤立存在,它是建立在感知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心理活動。
前文已提到,人格論的作用在于強調動機、世界觀等非智力因素,與感知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一樣,對于新聞敏感的發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合前述,我們不難看出,3個觀點雖立論不同,且各有側重,卻并不彼此沖突。感知論中的感知和思維論中的思維有必然的聯系,通過對直覺與實踐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聯系,綜合理解起來更加全面、豐富;而人格論則從整體上給前兩者以補充。
下面,我們分別就新聞敏感產生過程中的兩對關系進行考察。
(一)感知和思維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1.感知、思維與新聞敏感
如前所述,感知論強調了認知事物的最初階段。因為感知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聯系;而思維論則強調了認知事物背后的分析、判斷過程。因為思維是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觀事物共同的、本質的特征和內在聯系。
雖然感知和思維在表述上截然不同,但二者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感知是新聞發現的開始,記者、編輯必須在社會生活中接觸到大量的事實,并在腦海中留下鮮明的印象,才有可能進一步思考,從中選擇出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來。因此,感知是思維的基礎,是新聞敏感產生的感性階段。離開了感知,新聞敏感將無從談起,而思維也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某些思維論持有者否認傳統研究過感知因素的肯定,將新聞敏感孤立在思維的層面上,實際上是抹煞了感知對思維的基礎作用。
每天發生的事實如此之多,如果一個記者只是泛泛地用眼睛進行觀察,僅僅停留在感知的領域而不對感性材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比較、判斷,那么,他對這些事實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抓住其本質和規律,也就更無法提煉出其中的新聞價值來了。可見,思維是認識的理性階段,是更復雜、更高級的認識階段,感知需要而且必須上升到思維的層面上來。其中,新聞敏感的產生過程,就是對所感知的事實進一步比較、判斷、篩選的思維過程,也就是從感性走向理性的過程。
199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胡家麒在云南邊陲瑞麗市采訪改革開放后小城的變化。在采訪了很多人和事之后,他卻總是不滿意,覺得這些事例不能深刻反映小城的變化,表現方式也雷同。于是,胡家麒到街上閑逛散散心。在買西瓜時,他聽到的是河南話;理發攤上聽到的卻是上海腔;在賣工藝品的小店里見到的又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無意中一個靈感跳了出來:南腔北調,這不正是往日封閉的小城在今天改革開放形勢下的寫照嗎?于是,他用錄音機記錄下了這豐富多彩的音響,用7種聲調組成了現場報道《南腔北調瑞麗邊貿街》。這個報道獲得當年中國廣播獎現場報道一等獎。⑼
在這個例子中,記者聽到的“南腔北調”是感性認識;而從這豐富多彩的音響中想到瑞麗小城的重大變化,則是一個“概括化”、“簡縮化”和“知識遷移”的過程。這個思維過程與感知的過程密不可分。只有注意到了各種音響的存在,才能將這種現象概括為小城變化的有力證明;反過來,如果這種感知不上升為思維,那么,那些音響就永遠只能是沒有意義的聲音而已。
感知和思維共同支撐新聞敏感發生的全過程。思維是從感知的基礎上產生的;抽象和概括后的現象才具有更廣泛的社會認識意義,感知必須上升為思維。感知和思維共同存在于新聞敏感的全過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page_break]
2.直覺、實踐與新聞敏感
在上述思維論中,學者著重批駁了“天賦說”的觀點。資產階級學者約斯特在《新聞學原理》中說:“記者需要一種天生的鑒別力,判斷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而更有人甚至把新聞敏感稱作記者的“第六感官”,這就把新聞敏感神秘化了。
批駁這種觀點的關鍵,在于對直覺、實踐與新聞敏感的關系進行全面的認識。“天賦說”本質上夸大了“天生的”直覺的作用。實際上,直覺既非天生,也沒有那么大的作用。
“新聞敏感依賴于直覺,發端于直覺”(虞達文),即便如此,“直覺性”只是新聞敏感的開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心理咨詢百科全書》對直覺的解釋是這樣的:“一種非邏輯形式或未經邏輯推理而洞察事物的特殊思維,可在知覺的基礎上產生,也可在表象或內部言語的基礎上產生……其主要特點為(1)以經驗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產生(2)需要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想象;(3)產生迅速而突如其來,是一種瞬間的判斷,是智力活動的飛躍。”而這種“頓悟”是“記者頭腦中潛藏著的某種信息(即主體信息),突然與外界的有關信息(即客體信息)發生聯系和撞擊之后,在極短的時間內所產生的一種思想認識上的突破和飛躍。”⑽
這種頓悟思維其實就是直覺,雖然表現為“突如其來”的“瞬間”的飛躍,但都要以由經驗、實踐等所構成的“主體信息”為基礎。只有經驗、實踐積累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狀態時,新聞敏感才能被直覺的火花所燃亮。正如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所說:“在觀察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對記者來說,“有準備的頭腦”就是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開放式的思維和積極的心理準備。
例如,1995年《焦作日報》的記者鄧少勇到沁陽市搞工業調查。在參觀企業時,途經一個建筑工地。一位隨行領導介紹說這是新建的科技大樓。正在監督施工的沁陽科委主任也過來介紹說,沁陽市從1990年開始把“科技興市”叫響,經過5年的努力,國民產值增長量中的科技因素已占到36%。記者聽到這個情況,馬上想到沁陽的經濟發展現狀正好是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理論的最佳佐證。他馬上寫出消息《沁陽經濟發展中科技含量已占三成》發表,此文獲河南省好新聞消息類一等獎。⑾
在這個例子中,鄧少勇原先采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沁陽的科技狀況。而當他聽到有關領導介紹的情況之后,馬上來了靈感,頓時想到了鄧小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并結合他以往的采訪經驗,寫成了一篇優秀的消息。這個發現,表面上看起來是記者靈感突發,偶爾得之;實際上卻是源于記者平時的理論和實踐積累。這正是直覺與實踐關系的最好說明。
新聞敏感實際上是一種社會感知。脫離了知識經驗的積累,直覺思維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法轉化成新聞敏感。持“思維論”的學者對于直覺和思維關系的論述,對“感知論”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和完善。從實踐角度來說,在充分積累知識、廣泛參與社會實踐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是新聞從業者培養新聞敏感的切實途徑。
(二)人格與感知、思維的關系
影響新聞敏感的因素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智力因素。包括上文論及的感知和思維;二是非智力因素。它是由動機、信念、興趣、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等心理要素組成的。現實生活中,很可能許多記者的智力因素不會存在特別大的差異。然而,往往只是少數優秀的記者采寫了多數的好新聞,原因何在?記者之間的差異大多出在非智力因素上。社會責任感強、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強、有正確世界觀的記者具有比其他人更強的新聞敏感。他們才是新聞界的精英。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他們在新聞敏感產生的全過程中共同發生作用。智力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發生作用;非智力因素雖然在認識過程中并不直接發生作用,但是它們制約著感知、思維的智力效果。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說智力因素對于人的實踐活動起著執行操作系統,即對所接受的信息起著接受、加工、處理、掌握的作用,那么,非智力因素則是動力調節系統,它對智力活動起著始動、定向、維持、調節的作用。”⑿如果說在新聞敏感產生的過程中,記者用感官來觀察、搜集大量的事實材料,然后運用思維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整理、加工,識別出其中的新聞價值是一個純客觀的操作程序;那么,這個記者為什么會迅速觀察到這個事實而不是忽略過去,為什么在瞬間“頓悟”出了“這個”有價值的角度而不是在其他平庸的角度上泛泛做文章,這里就有一個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這里,我們要引出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人格。人格是一種綜合性衡量標準,是一個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記者的人格是產生新聞敏感的“幕后一只看不見的手”,它影響著新聞敏感強弱的程度、持續的時間、正確與否的方向性以及應變的靈活性。如果將新聞敏感的產生比作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那么,感知、思維就相當于反應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應最終發生的催化劑。如果沒有催化劑的加入,化學反應就無法發生;如果催化劑變了質,那么,這次反應也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甚至與初衷背道而馳,走向反面。在一種健全人格的激發下,感知和思維才能相互作用,產生新聞敏感;如果沒有這種人格背景,一切的感知和思維過程都是沒有意義的,新聞敏感也自然無從說起。
在人格的諸多因素中,與新聞敏感聯系最緊密的是動機。“動機是發動行為使其達到某種目的的內部心理動力,或曰內驅力。”⒀動機對感知和思維等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目標導向上。動機的產生源于人的需要與某種具體目標的結合,因此,當人的需要很低級,并且目標也并不高遠時,只能產生微弱的負面動機;反之,則會產生強烈的正面的動機,從而對社會產生積極作用。記者的新聞活動也是如此。如果記者只是抱著交差、應付的思想,對許多事情都無動于衷,缺乏強烈的發現、挖掘有價值新聞的動機,他的新聞敏感就無從產生;相反,記者懷著一股激情,抱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投入工作,那他不抓住好的新聞便心里不安,不把有價值的新聞報出來,便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記者就會不停地去思考、探求、創新。這樣,記者培養新聞敏感便有了動力。
獲1998年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電視短新聞《農機下鄉了》,其采制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片反映了在送農機下鄉的支農過程中,某些單位和個人大搞形式主義的問題。記者應邀參加農機下鄉活動,最初的動機是想宣傳一下這一利企利民的好做法。但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卻發現了諸多名不符實的現象:下鄉車隊不直接下鄉,而是在城市繁華區、政府機關門口敲鑼打鼓;最需要農機的農民,卻因怕浪費時間而匆匆離去;為顯示活動結果,還特意安排“托兒”買農機,等等。于是,記者心生憤慨,抱著對新聞真實性負責的動機,抱著堅決揭露社會腐敗現象、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一改拍攝初衷,將新聞定位在揭露某些人下鄉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這一惡劣行徑上。從而對整個事件進行客觀真實的報道,終于挖出一條揭示形式主義的好新聞。⒁
在完成這個報道的過程中,,記者的敏銳的觀察力以及應變能力固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當時記者沒有懷著一股對黨的新聞事業負責的動機和強烈的社會正義感,那么,這條針砭時弊的好新聞就不會問世——記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敷衍一下回去交差了事。
另外,記者的政治敏感與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聯系。政治敏感源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時局政策的準確把握。其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便屬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疇。一位記者只有對國家強弱、人民貧富懷著憂患意識,才會隨時關注當下黨的方針、政策、路線,才會對周圍群眾關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才會全局在胸、高屋建瓴。
可見,無論人格、動機還是政治敏感,這些非智力因素都推動著新聞敏感的產生。它們能夠激活感知、思維,使之處于良性的認知狀態中,主導新聞發現的全過程。因此,只有具備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動機,才能充分調動感知和思維能力,產生高度的新聞敏感。
三、如何培養新聞敏感
正如上文所述,新聞敏感之于記者,猶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記者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寶貴素質。缺乏這種素質,記者的職業角色將變得模糊不清。那么,該如何培養這種素質呢?
首先,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神秘化傾向,認為新聞敏感與生俱來,無從學起,無法培養;另一個是技術化傾向,視新聞敏感為一項技術,勤學則易成。其實,新聞敏感既不神秘,也不是一項技術。之所以稱之為素質,必然要經過長期的磨練和培養,只有用心,才能有循序漸進的提高。
(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敏感是關鍵
非智力因素對于新聞敏感作用重大。其中,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敏感更為突出。政治敏感是新聞敏感的核心。記者要識別某個線索或事件的新聞價值,可以從新鮮性、顯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種要素去判斷,但是關鍵的要素是重要性。這種價值取向正是以政治因素為依據的。1996年9月,同志在視察人民日報社時指出:“新聞事業能不能辦好,關鍵在有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新聞隊伍。”他要求“努力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在這里,“政治強”被列在諸多要求中的首位,指的就是要具備很強的政治敏感。也就是要熟悉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分清現實社會重大原則問題上的是非界限。只要記者不斷地學習、領會新的政策精神,不斷了解、摸清變化中的情況,他的政治敏感就能不斷提高。
社會責任感是記者對黨、對人民、對社會負責的一種強烈動機。雖然責任感、動機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聞,但是,它卻對記者捕捉新聞起著關鍵的作用。記者的責任感越強,不但觸發新聞敏感的機會越多,而且產生的動力也越大,促使記者去捕捉新的信息的能動性也就越大。
(二)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必不可少
直覺只有與豐富的知識以及從實踐中積累來的經驗相遇,才能擦出新聞敏感的“火花”。新聞發現與平時積累直接相關。對記者來說,積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頭腦里引起的反響就不一樣。如果記者不注意在實踐中積累有關信息,那么,外界的信息再強烈、再珍貴也是枉然。而且,一個空洞的頭腦是無法進行思維的。積累貧乏的記者,思維的空間也是狹隘的,不容易產生聯想,更難以產生創造性思維。比方說,農村里兄弟之間分家的事兒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了。可是,河南省中牟縣廣播站一位記者,卻從這樣看起來平常的事情中,抓到了一條在全國獲獎的好新聞——通訊《“田三萬”分家》。記者在回顧這次采訪的經驗時認為:“只有熟悉生活,才能從廣闊的生活海洋里,抓出‘活魚’來。”
這確實是經驗之談。這位記者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又有十多年的農村基層干部經歷,對農村有比較多的了解。在分家方面,互相之間各不相讓,吵吵嚷嚷的事不乏其例。可是,作為科技專業戶的田家四兄弟現在分家,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兄弟之間互相推讓財產,妯娌們爭著奉養婆婆——見到這種場面,記者過去的生活積累就像“融雪后的小河,汩汩流出”。由于頭腦里這方面的積累多,記者的聯想也十分活躍——只有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富民政策的貫徹和兩個精神文明一起抓,才會出現上述的新鮮景象。試想,如果農民窮得叮當響,即使想推讓財產又哪里有。因此,這個事實充分說明了農民富裕以后,精神面貌上的深刻變化,有力批駁了“為富不仁”的舊觀點。
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經驗積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聞出現在身邊,記者也只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只有廣泛地參與社會實踐,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在關鍵時刻,產生新聞敏感。
[摘要]采寫新聞報道,既要弄清事實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記者在新聞實踐活動中,必須依賴辯證邏輯思維的方法,同時要求深悉心理學以應對被采訪者,提高新聞采訪的質量。本文作者試對采訪心理進行全面的闡述,旨在探討心理學在新聞實踐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新聞采訪;心理學;“首因效應”
業內有句俗語:“沒有采訪就沒有新聞。”在每件新聞事實中,都有著“人”的身影在閃現。也就是說,記者“認識客觀事物”的采訪活動,必須要與形形色色的“人”——采訪對象打交道,進行語言、行為、表情等的交流。而語言、行為、表情等是采訪雙方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這就要求記者很好地把握心理活動。有經驗的記者,采訪中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到采訪心理學,適時調節好雙方的心理,以實現“心”與“心”的溝通,獲得良好的采訪效果。
采訪心理學,是以普通心理學為基礎,根據新聞采訪的特點,研究新聞采訪過程中的讀者、記者和采訪對象的心理活動的科學。本文筆者聯系自己的采寫實踐,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事前了解被采訪者所屬的群體心理
由于生活經歷、職業需要、所處環境、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等不同,采訪對象既有群體心理,又有個性心理。所謂群體心理,就是某些身份、處境、工作相同的人群的共同心理,例如:一般干部善于歸納分析,談話較有條理,遇到矛盾和糾紛,較能冷靜處置:演員、教師善于言談,語言流暢,較為熱情有耐心:科技人員、專家態度嚴謹認真,講話講究分寸:普通市民群眾初次與記者見面容易拘謹靦腆,熟悉后一般能熱情傾談,等等。所謂個性心理,就是每個人特有的心理。任何個體都是從屬于特定的群體,對采訪對象心理的分析與處理應是多方面的。這種對不同群體的心理共性認識,可以幫助記者在較短的時間內與受訪者在心理上接近,建立交流的基礎,為進行成功的采訪做好鋪墊。
二、初次會面善用“首因效應”
進入采訪階段,記者的表現會給對采訪對象的心理發生“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稱“最初效應”,是人們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指“在人們交往中,這種比較重視前面的信息,據此對別人下判斷,而在最初(原始)的印象形成之后,他對后來的信息就較不重視的現象。”記者能否在最初的幾分鐘內以自身形象獲取采訪對象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雙方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有助于采訪活動的順利進行。除了天生的外貌之外,得體的著裝,和藹的態度可以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接下來很重要的就是你內在的東西,你的學識、氣質、修養等等,通過你的言談舉止,成為對方對你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這種學識、氣質、修養不是刻意打扮出來的,是要長期培養的,也是優秀記者應具備的素質。
要產生良好的“首因效應”。拉近與采訪對象的心理距離十分重要。通過采訪準備中對人物特點的把握,在采訪開始時就對方感興趣的或者雙方有共同點的話題進行交談。也就是說尋找接近點作為開場話題,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離,使采訪順利進行。
三、注意觀察受訪者的心理變化
交談中,記者要對受訪者的細微表情或者一舉一動時刻關注,并能“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在記者與受訪者的采訪交談中,彼此的一些神態、表情、細微動作等,都是傳遞心理活動的信息。這種信息在心理學上稱為非語言信息或“微表情”。
微表情,是心理學名詞。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里,臉部會“泄露”出其他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續1/25秒,雖然一個下意識的表情可能只持續一瞬間,但很容易暴露情緒。
記者要對這些表情或者細微動作傳遞的信息有所了解,才能掌握采訪的主動權如果受訪者兩手不自覺地不斷搓動。表示他情緒比較緊張面對這樣的情況,記者可以用說笑或者適當的肢體接觸來降低其緊張程度如果受訪者在回答時下意識地瞟一眼記者手中的筆記本,表示他可能是沒有自信,或者是對自己的回答沒有把握,這時,記者可以肯定地點頭或者用肯定的眼神來鼓勵對方。
四、達到“共情”。有利于更好溝通
“共情”指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心理學上的“共情”法,要求記者全身心地聆聽對方的表達,不僅聽取其口語表達的內容。還包括觀察非語言的行為,如動作、表情、聲音語音語調,不僅如此,還需要有適當的反應。表示聽了并且聽懂了。這種傾聽要全神貫注,不打斷對方講話,不做價值判斷,努力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及時給予語言和非語言反饋,這樣,可以使對方感到自己被接納、被理解和被尊重,從而產生一種愉快,有助于相互進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溝通。
一代名記者穆青被人尊稱為“人民的記者”,許多人向他討教采訪的技巧,他總說:“有感情,沒技巧。”穆青的采訪許多時候就是通過與被采訪者的“共情”來完成的。如,他采訪植樹模范潘從正時,與他一起植樹;他采訪被打成“黑勞模”的任羊成時,未等任羊成講完自己的故事,他早已淚水盈眶……這種對勞動人民深深的感情,不僅為他采訪到許多真實感人的情況提供了可能,也使他與許多采訪對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五、突發事件采訪要注意運用心理學
突發事件通常會給人視覺上、精神上很大的沖擊,因此記者在趕去采訪時要首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掌握一些調整方法,使采訪基本上應在一種平和又不失緊迫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另外,通常情況下,突發事件的當事人因精神受到強烈刺激,情緒不是很穩定,此時,一定要掌握好當事人的情緒特點和心境,才能與當事人更好地溝通,也才能設身處地地感受當事人的心理,提出能被對方接受的采訪問題,使采訪順利進行。
媒體要放在首位的就是將人文關懷貫穿在整個的采訪活動中。采訪時要依據當事人或當事人親友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采訪時間、地點與方式,與此同時還要結合受眾的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采訪方向,培養他們正面健康的心態,安撫其不穩定情緒。媒體既是社會的守望者又是社會輿論的導向者,身兼重任的記者在采訪時必須站在人文關懷的立場,從人性化的視角出發,即使在報道災難、危機和戰爭時也不能例外。
總之,在新聞采訪中。記者要注意心理知識運用的技巧。這有利于順利地完成采訪任務,當然,對采訪中心理學知識運用的技巧,具體更詳盡的需要新聞工作者在實踐中進一步揣摩,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新聞心理學原理,隨機應變,才能使新聞采訪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摘 要 本文以傳播心理學角度出發,以2010-8-19日報道《別克撞上大貨車 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報道兩篇報道為例,首先討論社會中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信息誤讀現象,主要通過傳播心理學四種效應作為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為什么會產生誤讀,以及產生誤讀后會造成什么后果,從而論及中國市民階級社會、網絡媒體輿論監督不斷壯大的同時,提供并且開設相應的信息檢查和辟謠窗口的必要性。
關鍵詞 傳播心理學 輿論監督 新聞誤讀
2010年8月19日西部網(陜西新聞網)了一則新聞——《別克撞上大貨車 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講述了陜西西安市戶縣縣長張永潮因檢查縣區農業工作驅車出門,在路上正好遇見交通事故發生,親自下車對事故中的一家三口進行緊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戶在新浪微博中當時網頁的新聞圖片,稱“縣長趕赴車禍現場后,讓隨行人員裝成車禍死傷者以便拍照”。通過新浪微博辟謠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微博辟謠,證明真相,注銷虛假信息的用戶賬號。2010年4月26日《青年時報》新聞《26歲女交警被碾斷胳膊續:肇事車套用副市長車牌》,講述女交警張昂在西安西華門十字檢查違法奔馳越野車時,被拖出約20米后甩在馬路上,該車從她胳膊上碾過后揚長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戶發微博,稱“前日,西安警花張昂攔截高官車輛手臂被碾斷,肇事車號牌屬于陜西華陰市副市長”。 經查,該信息有多處不實,案件實際發生于去年4月,肇事車輛系套用副市長車牌號,車主是公安部B級逃犯,新浪微博辟謠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銷微博用戶賬號。
諸如此類的民生新聞,有時候是真實正面的新聞宣傳報道,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經過一些傳者的加工制作又成為新的“新聞”在坊間流傳,成為不實流言,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影響力大于原新聞,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牽扯其中,隨著中國市民階級輿論監督群體的不斷壯大,網民數量不斷增多,微博運用廣泛,眾多網友對這樣的不實信息大多沒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調查,很容易造成錯誤信息傳播擴大,誤讀的情況屢見不鮮,為什么會出現誤讀這樣的情況呢?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該做到哪些方面的改進,是否應該在各大網站或者公共媒體機構中設立相應的辟謠窗口呢。
一、新聞傳播的信息誤讀現象出現
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會遭到扭曲,信息中也會混入噪音,影響傳播的效果,甚至讓傳播結果往剛好對立相反的方向發展,之前傳播目的達不到。傳播過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擾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產生各種影響,造成信息表達意思出現偏差,對受眾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化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信息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來越快,這樣的不實信息或者經過改編已經扭曲的信息在經由受眾的傳播后波及范圍更廣,影響程度更深。
在《別克撞上大貨車 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此篇報道中,戶縣縣長這樣一個職務頭銜就是一個新聞賣點,這一地方政府要員職務頭銜在人們心中有一個大致的社會印象,這類人員平時的行為和做法在人們心中會留下一個刻板標桿。作為縣長,是一個國家政府工作人員執法行政者的形象,人們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這樣的正面信息,負面信息對受眾的吸引力更大,給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準備和動機。
作為一件發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為樂事件,試想,主人公若不是戶縣縣長或許關注度不會這么高。正是這樣的高關注度的新聞才有形成更多更廣傳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傳次數比同類“助人為樂”新聞更多,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影響和“改編”的可能性更大。在傳播平臺上,各個社會受眾的心理關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識水平和自身行為感受的影響,受到刺激物的影響,對自己看到的新聞進行心理加工和期待,傳播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正是如此,人們認識新聞并不只是單方面接受,而是根據新聞本身的事實結合自己的實際心理和已有知識。
二、受眾的心理改變與再次固守
(一)受眾的心理改變
這樣的誤讀多是在感官和明確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聞圖片中,縣長救助的姿勢和身邊圍觀的群眾,加上拍攝的角度,以及近幾年的社會傳聞渲染,加上社會輿論背景。經過讀者自身實際經歷和思考,漸漸地產生了誤讀的苗頭,自身啟動效應就會慢慢產生出作用,讀者內心的作用會自發的扭曲新聞,逐漸受眾信息固著,不愿意相信真相。讓新聞更加的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逐漸將內心塑造的真實和真相剝離開來,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內心需求融合為一體,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則經常被減少甚至拋棄。
根據這樣的一種現狀,例如當下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網絡媒體微博軟件平臺的維護管理單位更應該引起重視,有足夠充分的準備讓謠言止于一定群體、一定范圍。時刻提醒自己作為管理者身上的責任,切實做好把關工作。
[摘 要]本文試圖通過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析我國突發新聞事件報道的有關規律,從受眾需求心理的角度去踐行我們新聞報道,并總結其新聞報道所要遵循的原則,是我國突發新聞事件報道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心理學;新聞報道;事件;電視
一、解讀受眾需求
需求是人的機體由于缺乏某種生理或心理因素而產生的與周圍環境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是人們對于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要求獲得補償的主觀感受。它反映人們對外部環境的一種客觀的依賴關系。受眾的需求正是這種內心對外部生活探求,而新聞提供的信息就是通往受眾內心的橋梁。
(一)受眾需求特點
受眾需求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受眾需求的層次也在提高,然而,“人的需要不是由低向高簡單地機械上升,而是一個高低層次的集合體”。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傳媒機制決定了受眾接觸到傳媒的局限性。因為,在那段時期,宣傳黨的基本思想、基本路線是根本,即媒體的教化作用占據主導,而受眾由于受到當時物質條件的影響,只有小部分人能接觸到電視這種媒介,因而,能夠在露天環境下看場電影就很滿足了,所以當時沒有職業、年齡、愛好等方面的分眾化受眾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受眾也對信息的接受很少有持異議的,而在當代信息社會條件下,在傳媒產業中,分眾化發展已成為趨勢,受眾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視,受眾也有了發言權,一些媒介機構通過收視率調查表,分析受眾的愛好和發現受眾對信息的接收已不完全處于被動的局面,受眾的需求品味越來越高,對媒體報道的品質更為看重。對信息的篩選、加工能力增強,因而對媒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受眾心理需求分析
受眾求真心理再次與真實成為新聞的生命理論契合。各家媒體只有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也才能吸引受眾,感染受眾,打動受眾。特別是突發新聞事件信息的傳遞一定要真實,一旦發出虛假信息很容易引起社會恐慌。目前,我們并不能做到新聞報道的絕對真實,因為受到各大媒體機構的價值觀以及新聞媒體行業規范并不健全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報道中添枝加葉,捕風捉影,憑空編造假報道時有發生,受眾對這些假報道的傳媒機構失去信心,以致造成對整個媒體行業公信力的懷疑。
受眾通過各種媒體關注突發新聞事件,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外部世界的新事物,增長新的見識,這就是其求新心理的表現。受眾的求知心理、求異心理也與突發新聞事件報道全面且具有時新性的特點不謀而合。所以在進行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中要充分考慮受眾的心理需求,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受眾對突發新聞事件的認知
受眾對突發新聞事件的認識程度決定了突發新聞事件傳播的信宿與信源能否形成積極的反饋效應,這個過程包含了信息的傳遞,即對突發新聞事件的傳遞方式,受眾對突發新聞事件信息的認知以及受眾對突發新聞事件報道的接受程度分析。
(一)突發新聞事件的傳播
新聞事件的傳播,由于其影響面廣、社會意義重大,從傳者角度看突發新聞事件一定要確有其事,不能杜撰,捕風捉影。且應從以下三方面滿足受眾的需要:
1.受眾能隨時接收到事態發展的最新情況。
2.受眾能及時看到現場報道的畫面。
3.傳媒機構對突發新聞事件提供有深度的背景資料分析、原因闡釋和專家評論。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突發性新聞事件曝光量增大,而這種情況不僅是在我國,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皆是如此。正是借助媒體的力量,受眾每日才不斷的了解到國內外的突發新聞事件。媒體的責任觀決定著信息的準確度,也決定著媒體自身的發展。
(二)受眾對突發新聞事件的信息過濾
受眾的心理現象有需求、接受動機、反饋意識,此外還包含了受眾對接受信息的再加工,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其選擇性心理即對新聞事件過濾傾向性。這其中包括了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
在認識選擇性注意前,先要了解一下注意的內涵: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兩個基本特性,那就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有選擇地反映一定的對象而離開其他對象,表現出心理活動的選擇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停留在一定的對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強度和緊張度。集中性使個體的心理活動不僅離開無關事物,而且抑制了無關活動。在突發新聞事件的信息出現后,受眾第一時間的目光集中在新聞本體上,即事件是什么事情,這是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接受需要的體現。對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滿足了受眾的求新心理需求,這時的選擇性注意無疑會集中在對突發新聞事件的最新情況的進展方面。
選擇性理解是受眾對信息過濾的第二個過程,在研究大眾傳播效果中,各種調查顯示受眾對傳播內容持懷疑態度的人在增長,特別是文化素養較高的受眾層,這一點在網絡上得到了有效的印證,當突發新聞事件發生后,特別是涉及到國家有些辦事機構不作為時,還出來“辟謠”或“澄清”,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其在民眾中的公信力。因而在一些草根名博上便提出異議,那么支持者眾多,借以表達受眾對事件的解讀。
選擇性記憶是信息篩選后進入大腦后的最后一關,由于“人基本是單信道的信息處理機。他必須連貫地吸收輸送給他的信息,并借助某種掃描過程,才能把觀測到的眾多的刺激轉換成一系列有次序的操作”。
(三)受眾與突發新聞事件報道的反饋機制
反饋,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羅伯特·維納在其《控制論》中首次提出的。反饋“指的是送出去的電波或信息的回流”。反饋是衡量傳播活動效果的參考量,特別是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轉型期,伴隨著利益群體的不斷分化,社會矛盾的增多不可避免,與此同時人們的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也在加強,對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也愈發的關注。特別是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反饋信息的時效性更強。反饋機制能夠有利于傳播者改進傳播內容,提高傳播效能的發揮,也有助于傳播者檢驗和證實傳播效果。
新聞受眾的反饋是完善新聞傳播活動的先決條件。在信息全球化以及新媒體興起的時代,由于信息傳遞渠道的多元化,受眾參與意識的增強,以及網絡反饋機制的日益完善。任何沒有反饋渠道的信息在當代傳媒環境是沒有市場的更不用提及競爭力。中央電視臺、省級衛視電視臺等傳媒機構也意識到受眾反饋意識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待突發性的重大新聞方面,為了能夠得到受眾的反饋信息,采取了多種手段,特別是建立起網站,通過受眾的留言、參與調查問卷等方式使得信息的反饋渠道暢通無阻,從而也為其全面、及時、客觀、透明的報道開辟了新的道路。新聞傳播活動的目的是要受眾接受新聞傳播的內容,并產生相應的預期效果。
摘要:新聞心理學又稱傳播心理學,涉及到新聞學與心理學兩方面,它以研究傳播者和采訪對象以及新聞受眾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為主,作為心理學的新興分支,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正式引入新聞心理學,獲得了眾多新聞理論研究人士和新聞從業者的關注和研究。在實際的采訪中,一名記者要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如何適時的調控自身以及受訪者的心理狀態,從而達到采訪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是新聞從業者渴望掌握的一門技巧。如何掌握它為我所用來提高采訪的效率和效果,這就需要我們從新聞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中去歸納和總結。
關鍵詞:新聞心理學;采訪;信息
新聞采訪作為新聞活動全過程第一階段,是記者通過交流溝通獲取受訪者提供的具有新聞價值的客觀事實,并進行翻譯加工保存的一個過程。在實際采訪中,記者與采訪對象的心理活動通常會貫穿整個新聞采訪活動,也影響著采訪的成敗。所以研究采訪心理找出內在規律并根據情況適時調整是一名優秀的記者應具備的素質之一。
一、保持合理的“心理定勢”
“定勢”概念由德國心理學家繆勒和舒曼提出,定義為“由一定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決定同類后繼心理活動的趨勢”。通常,記者在采訪前都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對線索的分析,對受訪者的背景了解等等,由此形成采訪計劃、采訪提綱等,不管是網上查閱還是短暫的冥想,這即是行動上的準備,同時也是心理準備的過程,即通過心理想象拉近與采訪對象的心理距離,從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勢”,以便在接下來的采訪中良好的心理狀態,獲得較好的采訪效率和成功率,因此心理定勢可以稱之為記者采訪前的“預習”部分。但現實中采訪活動是瞬息萬變的,時刻都會有新的信息加入,而“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時常會讓記者的采訪程序化、進而循規蹈矩,難有突破。在現實中,有的記者包括作者本人在拿到一個選題后,時常受到心理定勢的影響,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認定新聞事件的走向,自覺不自覺的放棄對其他細節的追問,造成采訪的主觀傾向,甚至報道失實。可見,心理定勢是一并雙刃劍,運用得好采訪工作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則會給采訪帶來負面效應。因此,我們應該合理運用“心理定勢”,既要作充分的準備,也要避免慣性思維,循規蹈矩,同時在采訪中保持新聞敏感,及時補充和修正有關信息,不讓“心理定勢”之外的信息漏過,從而保證采訪的全面性與真實性。
二、第一印象與“最初效應”
“最初效應”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第一印象,因為,所以第一印象往往會給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進而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交流對象的判斷。采訪活動中,隨著記者與采訪對象見面,受訪者的心理必然發生“最初效應”,被采訪對象會根據記者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來判斷是否接受采訪,或在多大程度上敞開自己的心扉。所以,最初效應是記者贏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礎,在新聞采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
我國新聞學的代表人物邵飄萍就非常重視“最初效應”,他說:“容貌要整潔與高尚,使人一望而為正派之人;須發冠無過舊之怪狀,尤當避紈绔子弟之作風”這種儀表上的要求是迎合受訪者的心理需要而制定的,是為了縮短受訪者與記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在受訪者的心中樹立良好形象,在邵飄萍看來,記者的相貌衣著、言談舉止可以使采訪對象產生好感和信任之情,會積極配合記者的采訪活動。
除了衣著、打扮等外在內容與談吐修養等內在品質,產生良好的“最初效應”,拉近與受訪者的心理距離對記者來說非常重要。尤其針對那些采訪配合度較差,難以敞開心扉的采訪對象,采訪應避免單刀直入,可以先從受訪者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事物開場,當受訪者心態足夠放松達到受訪的狀態之后,再切入正題,采訪水到渠成。筆者有位同事曾作過一篇《寬甸烤煙種植喜獲豐收》的報道,在從沒有接觸過的鏡頭前受訪的農民們顯得比較緊張,看到這種情況,這位同事沒有一上來就詢問生產的問題,而是跟大伙坐到一起,先卷上了一根旱煙點上,嘮起了家常,這樣舉動讓煙農們放松了下來,話題自然從家長里短轉回到了采訪的烤煙豐收上,拿回了一篇生動的報道。“卷汗煙”“嘮家常”這些行為無疑給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最初效應”為采訪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三、用客觀的眼光分辨“光環”
當我們抬頭望月時,由于光暈的影響月亮總是會被擴大一圈,這種錯覺被引用到心理學當中叫做“光環效應”或者是“暈輪效應”。
“光環效應”是指對某個人的某個方面有了好的或壞的印象后,便對這個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認識和評價,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產生的一種知覺偏見。“光環效應”與“心理定勢”不同,筆者認為,它是一種更加延展的心理活動,更容易影響到我們分析處理問題的客觀性。在我們日常采訪中“光環效應”帶來的影響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先進人物采訪中的“高大全”現象,先進人物必然是頂著這樣那樣的“光環”與接受采訪的,而記者也很容易被“光環”所吸引甚至是錯誤引導,忘記了要采訪的是人物本身而不是“光環”,從而難以獲得“光環”以外的新鮮信息。或者采訪中受到矛盾雙方各自“光環”的影響,使采訪有了傾向,在還原事實本質的時候不夠公證,進而影響到新聞的真實性。被譽為美國電視新聞史上常青樹的《60分鐘》節目十分值得我們借鑒,在這檔節目中,你時常會看到對一些世界級的明星、政要等的采訪,但是在巨大的光環下,欄目卻能人物的本身展示給觀眾。美國電視最高獎――艾美獎的評委們評價《60分鐘》“用簡單而有效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進入了人物內心,編排自由、富有活力,開創了一種新的節目樣式”。在筆者看來,《60分鐘》能成為新聞業的旗幟和長青樹,因為它拋開了采訪對象的“光環”,(下轉第163頁)(上接第161頁)拓寬了新聞的視野,重新詮釋了新聞的本質,保證公正客觀的新聞本質。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合格記者,我們要做到的是見“光環”卻不為“光環”所動。
四、“共情”是“走、轉、改”的心理基礎
有句成語叫感同身受,在新聞心理學中可以理解為“共情”,它指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對受訪者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有研究顯示:初次見面的兩個人在信息表達中,語言占7%,態度占38%,而表情動作占55%,由此可見人與人初次接觸中90%以上的信息是靠非語言方式實現的,而這些非語言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認為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是一種比語言更加真實的表達。心理學上的“共情”法,要求記者全身心地聆聽對方的表達,不單單是聽,更要從動作,表情,聲音語音語調等收集信息,并做出語言和非語言的回應是表明自己在認真的傾聽。這種傾聽要全神貫注,可以使對方感到自己被接納,被理解和被尊重,從而產生一種愉快,有助于相互進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溝通。
聯系當前,“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正在全國媒體中轟轟烈烈的開展,如何才能寫出“接地氣,有人氣”的新聞報道,筆者認為僅有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樣軀體活動還是不夠的,一定要在采訪中做到“共情”,這是一種雙向互動,“共情”會讓采訪對象甘于吐露心聲,也會使記者更加真實的了解采訪對象,從而寫出反映基層群眾的酸甜苦辣新聞。
五、在一些較難溝通的采訪中,記者中應該學會合理運用心理學技巧
邵飄萍在《實際應用新聞學》中寫道:“外交記者之訪問,最希望其人之健談,但具體問題,外交記者不可不預行設擒縱之法,至談話時乃用擒縱之方法……”意思是:采訪中,當采訪對象談話奔放時,記者要采取“擒”即設法控制對方,按照自己的節奏和預先策劃進行;當采訪對象問十句答一句時,要采取“縱”法,即營造良好氛圍,喚起采訪對象最佳心理狀態,并利用巧妙提問,激發采訪對象的興奮點。許多心理學的知識。不表采訪之意是為了放松采訪對象的心理“不述己見”戒備,達到傾訴流暢的目的。“擒住問明”則是在受訪者猶豫之時,用主動發問攻破對方的心理防線。
心理學技巧的運用在采訪中是非常有價值的。采訪活動中采訪對象通常會有三種不同的心理,樂于接受積極配合,中規中矩的配合,再就是防范甚至抵觸。前兩種的采訪困難不大,但應注意對方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加以合理的引導,采訪出自己想要的內容情況。第三種情況也是采訪的難點,通常會出現在一些監督、曝光或者受訪者有顧慮的采訪中。此時,記者應該采取主動,以恰當的表情,神態,語言,行動影響對方,平復對方情緒,消除雙方交流的心理障礙,獲得信任,引導對方進入良好的溝通狀態。
采訪考研的是人與人溝通的技巧和能力,因此,筆者認為記者應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學常識和技巧,用新聞心理學來武裝自己,并在采訪中充分的、巧妙的運用它,我們的采訪效率將進一步提高、采訪也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觀獲取新聞信息的感受是檢驗電視節目質量的尺度。因此,觀是評論電視節目優劣的最有權威、最有說服力的裁判員。要想辦好電視節目、提高節目質量就不能不研究觀對節目的心理效應,研究這個問題的科學,就是觀心理學。觀心理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分析、研究和掌握觀不同的個性特征、求知欲望和收看傾向,了解觀收看興趣,根據觀的不同情況,滿足其需要。并加強收視指導,改革電視宣傳工作,使電視更好地為廣大觀服務。
人們打開電視機,收看電視新聞后,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這種心理效應,會有三種程度不同的效果。一種是觀通過收看新聞,提高了認識,看清了方向,開闊了眼界,激發了斗志,得到了樂趣,受到了鼓舞,獲得了新聞信息需要上的滿足,在心理活動上,產生了新聞的順向效應。另一種情況是,觀看到后認為是一種有問題的或很反感的新聞。產生了與其觀點上相反的作用。這就是新聞的逆向效應。再一種情況就是這條新聞既沒有引起強烈的順向效應。也引不起什么逆向效應,即為中性效應。
作為電視工作者應該努力追求在觀心理上的產生順向效應,避免中性效應,摒棄可能產生的逆向效應。對于具體新聞活動來說。就是應該研究我們的電視節目收看對象是誰,傳播的內容是否適應他們的需要,播出以后會在觀中產生什么樣的心理效應。
我們先了解一下觀心理效應的需要特性,這種特性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觀新聞需要心理上的廣泛性
電視新聞的公開性就決定了它的廣泛性,它可以不分區域,不分種族,不分社會階層,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語言相通。都是觀,這就構成了電視新聞的廣泛性。電視新聞需要心理上的廣泛性,不僅僅指的是觀多的廣泛,而且每個觀的心理需要也是廣泛的。生活中的觀,總是需要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凡是觀所關注的,能引起其興趣的。觀都希望電視給予及時的傳播,傳播形式越好,觀越愛收看。觀的需要盡管是各種各樣的,但總地劃分起來,可以分為:一類是物質需要,就是觀的生產、生活、社會活動的物質需要,并由此而產生的對電視宣傳心理需求。另一種是精神上的需要,比如藝術、文化、科學知識以及美學上的需要,并由此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
二、觀新聞需要心理上的特殊性
新聞的社會需要雖然是廣泛的、普遍的,但就其每個地區、每個社會集團,乃至每個人的需要又有其特殊性。這種各自的特殊的需求必然反映出各自的心理活動。作為新聞又必須以此為目的來滿足這種千差萬別的心理需要上的特殊性,因而電視新聞的改革也必須從此處著手了。
人們對新聞的需要,是隨著地域、民族、社會階段、社會制度、個人的年齡、性別、能力、文化、職業、思想意識、修養而各自不同,他們的新聞需要的心理活動當然也就不一樣。我們的電視節目如不研究這些千差萬別的個性需要給予滿足是不行的,搞千人一面、“萬一心”也是行不通的。
三、觀新聞需要心理上的變異性
人類對新聞宣傳需要上的心理活動也有很大的變異性。因此。在電視節目需要上也應該是因時而變的。固定的、一成不變的電視節目是不會受到觀歡迎的。如果電視節目天天總是一樣,不會也不懂滿足變化的社會和各種人的心理需要,就會使觀產生厭煩心理情緒,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逆反心理,當然觀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四、觀新聞需要心理上的可塑性
一條新聞后,對觀思想心理有何影響及影響的程度大小是可變的,它會隨著觀的社會地位、個人修養、道德觀念、心情的好壞等因素而變化。具體地說,它可影響和引導觀的世界觀、道德觀、思想認識、信念、情操、感情、志向等。影響積極的,社會效益就好;影響消極的,社會效益就不好。然而人們接受影響、教育、熏陶的心理也是可變的,既可向好的方向發展,也可以往壞的方面變化。認識了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的新聞宣傳改革要面對實際,用最科學的宣傳內容,最好的宣傳形式,善于啟發、引導觀、使觀產生積極向上的順向心理效應,推動兩個文明建設。
五、觀新聞需要心理上的反抗性
有些新聞由于失實。使觀產生了一種不信任感,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抗。還有些新聞宣傳使觀產生了一種逆向效應,也就是你說好他就總想到壞。這些逆反心理的出現,有觀的社會經驗、個人心境上逆反情緒等諸多因素。但主要的是和我們的編輯、記者,反向宣傳的指導思想有關系。你往反方向去搞,還怪受反方向去看?
收看電視有很大的隨意性,它是觀自覺自愿的行為活動,有絕對的自由和選擇性,不好看,不愿看,可以隨時把電視機關掉,不受任何限制。因為看電視不是開會,不受任何組織、社會紀律、道德觀念的約束。這個特殊、隨意的選擇性,就要求我們的新聞改革,抓住這個特點,掌握觀的心理活動規律。努力在觀隨意性心理活動中爭取陣地,擠進去,為其服務,進行良好思想意識的宣傳和滲透。
現代電視節目改革的方向是,在使觀接受新聞宣傳中。不斷尋求簡行方便、節約精力、善看樂受,有一定的吸引力,不斷尋求挖掘觀的心理需要與興趣,較好地完成黨的宣傳工作任務。
摘要 本文以協警從“救人”到“抓小姐”事件為例,從傳播心理學角度分析造成新聞誤讀的因素以及反映出來的相關問題,最后淺談了一下減少新聞誤讀的措施。
關鍵詞 傳播心理;新聞;誤讀
2004年3月14日,昆明一女子企圖自殺時被消防隊員救下。云南《都市時報》攝影記者黃興能,當時拍下3名聯防隊員將女子帶走的照片并發在網上。該照片從此在網絡上以驚人的速度瘋傳,并且,“協警救人”漸漸被誤讀為“城管抓攤販”、“協警抓小姐”。在照片傳播至今6年間,盡管拍照的記者和相關媒體都作了澄清,卻始終無法阻擋流言的傳播。本是正面新聞卻被曲解為負面消息,眾多網友對這一錯誤訊息卻深信不疑。為什么會產生這種誤讀呢?
1 傳播中的編解碼混入大量噪音
信息是在被傳播的過程中被扭曲,被混入大量噪音的,產生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錯誤信息滿足了人們發泄不良情緒的心理需求,具有傳播價值
照片信息之所以被扭曲,是由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執法者諸如城管、民警等在執法過程中的粗暴行為讓大家對他們產生了刻板印象。基于這一觀點,相對于宣傳執法者的新聞,大家會對執法者的負面信息更加感興趣,也更傾向于相信,給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基礎和動機。
接著就涉及到傳播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即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識別不僅依賴于當前的信息,而且依賴于人們已有知識和經驗以及刺激物之間的了聯系和關系。
在這一事件中,啟動效應體現在信息扭曲者在網絡上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很自然地就聯想到城管抓攤販時的粗魯行為,又或者根據照片中的女子形象聯想到“小姐”,就容易將眼觀和想象進行同化,按照自己的思維將信息加以潤色,使之更加符合個人心理活動,也就產生了對原始信息的扭曲。
我們看到,照片信息在被誤讀后,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有關該照片的真實報道。被扭曲的照片信息由于滿足了受眾的心理需求,比真實的信息更具傳播價值,更具吸引力。
2)傳播過程中有多個傳播者,信息被一再扭曲
在新聞照片被誤讀的過程中體現了信息扭曲效應:信息在傳播過程中被若干傳播者層層過濾,有時會產生扭曲現象,甚至最終背離信息源的原始信息,以至面目全非。人們更傾向于夸大或增值那些符合自己既有觀念的信息,并樂意對其進行繪聲繪色的傳播。傳播的過程說簡單一點就像是我們都玩過的一個叫“傳話”的游戲,原始信息由第一個人告訴第二個人,然后依次傳下去,經過若干人后,最后一個人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與原始信息有一定出入的。參加傳話的人越多,信息走樣的程度就越嚴重,最后就出產出一條面目全非的信息。
3)扭曲信息被反復提及,加強受眾記憶,形成群體極化效應
雖然說流言止于智者,但是在網絡大環境中,智者或者由于社會趨同性也被同化,或者干脆淹沒在錯誤信息的大潮中,難以造成影響。
從媒體本身來講,網絡由于其言論相對自由,以其草根媒體的身份成為了廣大受眾發泄情緒的載體,很多傳統媒體不會去揭露的事實也都是網絡最先的,這表示網絡在揭露社會黑暗面上有著更強的能力,也更具可信度。這就造成了信息者不僅可以扭曲信息,甚至可以編造信息,一般也不會遭到問責,而且被扭曲的信息很快就被大家相信,并且爭相轉載。
網絡媒體享網站、論壇數量很多,受眾面廣,轉載十分便捷。
2 受眾信念固著,不愿相信真相
流言是否能止于公開呢?這一次沒有。我們注意到,在傳播過程中,有論壇工作人員發表聲明進行糾正,報紙攝影記者自己也出來澄清,但都沒有被網友廣泛地接受,遠不及誤解版的流傳范圍廣,大家還能堅持相信錯誤的新聞。在人際傳播中,人們往往不愿意進行自我否定,這里我們談談信念固著效應,所謂信念固著效應就是一旦人們為錯誤的信息建立了理論基礎,那么就很難再讓他們否定這條錯誤的信息。它的心理機制是思維定勢,讓人們對某類事情形成一種定勢后,就很難改變固有的認識。網友們對照片錯誤理解的堅持,不僅因為他們認定照片中的執法者形象完全符合自己心目中這類人的特點,而且因為他們不相信主流媒體和記者對事件的解釋,反而認為他們在隱藏真相。可見,要想把白的說成黑的,大家一般都信,但是要想把黑的變回白的,最終只能是越描越黑。
3 媒介博弈,凸顯網絡媒介影響力
可以說,在傳統媒介和新媒介的一次博弈中,傳統媒介敗下陣來,報紙上刊登的真實信息遠沒有被誤讀的信息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照片說明被扭曲后,也沒有人去注意報紙站出來的更正新聞,甚至在照片的拍攝者本人站出來說實話時,還有人問他收了多少錢幫城管說話,可見報紙的記者也沒有得到受眾的信任。最終,還是一位網友通在微博上發表了報道的截圖和原文,這條微博被廣泛傳播后,才將真相大白于天下。不得不說,新媒體的力量著實強大。
最后,結合整個事件的分析,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我國的政策執行機構應當多進行自我檢討,在執法的過程中應注意態度和方法,從而在百姓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形象;
第二,我國的主流媒體應滿足民眾對信息,尤其是對監督政府信息的高度渴求,努力提高傳統媒體本身的公信力,從根本上避免民眾產生盲從心理,從而被流言蜚語所迷惑。
災難新聞一般指火災、水災、海難、空難、地震、車禍、爆炸、臺風等天災人禍的報道。如近年來,我國各大傳媒有關’98抗洪,9.21臺灣大地震,11.24煙臺“大舜”號特大海難,上海麗都酒家爆炸事件的報道。這類新聞視其傷亡人數、財產損失以及事發地點的顯著程度來決定其新聞價值的大小。
心理學中,將人、物、觀念及各種關系構成的社會環境分為物質環境(感性世界)、信息環境(拷貝世界)和心理環境(心理世界)。災難(感性世界)帶給人們的情感情緒反映(心理世界)是悲痛、頹喪、焦慮、不安、恐慌等,但處理恰當的災難新聞(拷貝世界)卻可以轉變受眾的這些消極不良的情感和情緒,使悲痛得到安慰,焦慮得到紓緩,驚恐得到平復,從而使受災的人們在困難中振奮起精神。因此,恰當的災難新聞的報道應該成為我們新聞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而言,災難新聞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時效性
時間是新聞的第二生命,對災難新聞來說尤其如此。這不僅是為了滿足受眾先睹為快的閱讀心理,更重要的是滿足受眾尋求安全的心理需求。
有些人主張涉及面廣的自然災難,新聞傳媒可以盡快不遺余力地加以報道,如’98抗洪,9.21臺灣大地震這樣的消息。但對于牽涉到某些利害部門的人為災難,應隱而不發或稍后再發,并認為這種有意采用低調、淡化或回避的處理方法,可以達到控制受眾心理朝著有利于社會穩定的方向發展。事實上,對災難新聞而言,此種傳播策略可謂得不償失。首先,災難不論大小,總是危及到一部分受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早一點把相關信息傳遞給受眾,受眾就能盡早衡量自己所處環境的危險程度,調整自己的行為,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人命關天,災難新聞刻不容緩。其次,某些地方控制災難消息的渠道,卻不能阻止其他地區媒體進行報道。媒體不聞不問、漠然處之的態度一方面使得小道消息、流言蜚語盛行于世,擾得人人憂心忡忡;另一方面受眾由此產生的憤懣情緒因為得不到正當的表達和疏導,勢必越積越甚,造成社會動蕩。
真實性
對災難新聞而言,其對真實性的要求遠比一般的社會新聞更加嚴格,特別是在我國,具有官方背景的主流新聞媒體,長期以來在受眾中已形成這樣一種心理定勢:媒體上的內容代表黨和國家的意見,是有權威的,可以信賴的。災難新聞一旦失實,后果將是嚴重的。因為受眾依據媒體對災難的失實報道采取行動遭到失敗后,對黨和政府的支持程度將急劇下降,甚至產生逆反和抵制心理。日本阪神地震中,該國政府即統一向外界新聞,也是為了避免新聞媒體各行其事,出現不實報道而阻礙救援和自救工作。
在這里,我們強調的真實性,除了新聞的幾個要素要準確,反復核實之外,還包括有關報道應全面客觀,反對兩種態度:一是報喜不報憂。這會使受眾誤以為災情微不足道,放松了警惕。事實上,一定的緊張情緒,加之適當的指揮,可以形成極強的團結力,有利于戰勝災難。此外,身處災難中的人困難重重,可媒體上卻是一片“形勢大好”,現實與媒介內容上的反差,會使受眾心理得不到平衡,產生郁悶、不平,甚至憤怒。二是報憂不報喜。救災工作千頭萬緒,特別是’98抗洪、9.21臺灣大地震這樣嚴重的災難,不能因一時的疏忽和過失抹殺了全部救援工作的努力,揭露丑陋陰暗的事實應有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激怒受眾,激化矛盾。記者應調動人們冷靜的思考力,讓人們對災難事件有一個真實全面清醒的認識。
科學性
在災難發生后,一般受眾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情緒。恐懼是由于缺乏準備,不能處理、控制或擺脫某種危險環境時所產生的心理。焦慮是由當前對未來活動的料想而引起的一種不安、憂慮、緊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妨礙人去客觀地認識事物,使生活效率降低,也不利于受眾接受新聞內容,從而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所以新聞媒體在報道災情進展和善后工作的同時,應對災難產生的原因作出科學的解釋,告知受眾今后的預防措施和擺脫險境的方法。這樣,不知所措的災民可以消弭一部分心理上對災難的恐慌和無助感,沉著面對災難,開展自救工作。一般的受眾也可以從中得到相關的防范知識,防患于未然。
98抗洪報道中,CCTV“焦點訪談”請了許多水利專家、氣象專家和醫療專家到節目中來。9.21臺灣大地震后,臺灣各大報也特邀了許多地震專家、建筑專家和心理專家撰文。新聞媒體通過這些科學知識的傳播,在引導受眾認清威脅來源的真正原因、鼓勵受眾克服恐懼和焦慮的情緒、采取有效的行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人性
災難無情人有情,對災難的報道還應見事見人,以人為本,把受眾的內心體驗放在心上。首先,要描繪出災難面前的人性善惡。在抗災救難中,救死扶傷,舍己為人的感人場面是常常有的,推卸責任的丑惡現象也確實存在。讓人性善的一面得到張揚,激勵生存者;讓人性惡的一面受到鞭撻,教育重蹈者,是新聞媒體崇高的社會職責。
其次,媒體還應身體力行,直接參與對普通災民的關懷,為受災群眾尋求社會的幫助,如公布慈善捐款熱線,熱心組織義演義賣等社會善舉。媒體高揚人性真善美的旗幟,對于理順災民的情緒和情感,增強他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感、認同感,以及穩定人心,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后,媒體除了真實及時地報道災難,理智科學地分析災難之外,還應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去體驗災難帶給人們心靈上的創痛,時時不忘傾注一種人文關懷。然而我們有些媒體在報道中渲染的卻是災難慘烈、恐怖、血腥的一面,給受眾投下長久的心理陰影。去年11.24“大舜”號海難的報道中,廣州某報在11.26的頭版頭條刊出的一幅照片,是一遇難者沖到灘涂上嚴重變形的殘肢,鮮血淋淋,慘不忍睹。今年1.7廣州另一張報紙在頭版、二版,以“無情火海吞噬五尸六命”、“九月胎兒昨燒死母腹中”這樣聳人聽聞的大行標題來報道一起火災事故,令人觸目驚心。根據心理學研究報告,不論是直接受災、目睹災難或參與救災的人員,有30%―58%的人會出現創傷后壓力癥候。對創傷事件的相關刺激或者受難經驗的不斷重復,將強行喚起幸存者痛苦的記憶,出現恐懼、緊張、失眠、憂郁的癥狀,甚至產生自殺、精神病等問題。對一般受眾而言,這種災難新聞也將帶來厭惡、不安的情緒,從而影響接受消息的真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