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08 05:30: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綜合素質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如何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推進綜合素質教育

摘要: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中學生物學的內容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實施健康教育、增強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綜合素質教育 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全體性、基礎性、發展性、全面性和未來性等基本特點。中學生物學內容豐富、綜合性強、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等學科特點,決定了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也成為教師的重要工作。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高中生物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境等方面的內容。因為研究對象就是生物本身的特點、發展規律以及它生存的環境,所以大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例子來說明,這也是生物學科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關鍵。教師應當重視這一點,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舉一些學生都熟悉的實例來說明生命現象,還應多向學生介紹生物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同時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進行探索的積極性。例如,在體溫的調節一課中,就可以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人冷的時候會打顫、起雞皮疙瘩;學了生物的種間關系,就可以解釋大豆與根瘤菌的互利共生關系、蛔蟲與人的寄生關系等;在遺傳變異部分,向同學介B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等多種育種方法,讓同學了解利用遺傳學原理的現代農業技術;另外,通過人們在研究消化的時候發現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過程中發現生長素等例子,可以啟發同學其實許多重大的發現都產生在生活細節當中。只有學生覺得課程內容是生動有趣并且十分有用的時候,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將大大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性。

二、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教師應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發現和思考的學習習慣,并重視學生想象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觀察身邊植物或農田作物的生長,總結影響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并分析合理密植、溫室大棚、增施農家肥等措施是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在神經調節部分的學習過程中,講到反射作為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就讓學生試著舉出生活中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例子,并區別兩者不同;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易操作的的小實驗,如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的鑒定,或一些標本、模型的制作,如DNA雙螺旋模型等,讓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和觀察中,對知識形成具體形象的記憶和理解;遇到需要進行討論或提出設想的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問、各抒己見,給學生提供想象和思維發散的自由空間,在經驗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推陳出新,獲得對知識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這樣的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給予了學生更多的發揮機會,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了科學水平和實踐能力,這也將有利于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生活。

三、實施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健康是良好學習生活的基礎,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由于中學生物學包含的生命的物質基礎、新陳代謝、生長發育、遺傳變異等知識均涉及人類健康問題,所以中學生物教學成為實施健康教育的最適合的入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明白怎樣去解釋和應對生活中遇到的與健康相關的現象和問題,積極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講到生命的物質基礎這部分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如何健康飲食、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物質;進行新城代謝的講解時,順便提到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運動以及如何促進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在闡述生長發育的機理時,不忘告誡學生注意睡眠和鍛煉;另外,生物課堂作為普及生理知識的最佳平臺,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青春期的身體發育和心理變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生物課堂和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在明白原理的基礎上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遠離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四、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部分,培養具備良好個人素養的學生是人與社會發展的共同需要。由于中學生物學研究生命現象及生命與環境關系等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和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教師應在幫助同學正確認知生命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欣賞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在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懷著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同時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關愛、理解、幫助他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另外,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應讓學生了解人與生存環境的相互依賴關系,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用科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建立起保護環境的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有環保素養的社會公民。

總之,生物作為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學生物教師應抓住學科本身的特點,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入手實施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人素養,讓學生在對生物學產生巨大好奇心并不斷深入了解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奧妙,增強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學習的能力和效率,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和價值觀,成為滿足時代和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中職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

摘 要: 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是一個科學、系統、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并且能夠與學校的其它管理活動進行有效的融合。實施素質教育是以發展學生素質為根本,以促進教師成長為目的,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原則。在教學管理中推行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既能有效地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又能有效推進教育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要求 建立

實施素質教育是以發展學生素質為根本,以促進教師成長為目的,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原則。建立綜合組織教育評價體系的目的則是促使學校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學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推進學校持續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全面發展的目的。

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作為規范化的教學教育管理方式,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來越贏得社會各界的認可。中職學校――作為培養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生力軍的搖籃,在復雜的社會分工中無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教育教學中推行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既能有效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又能有效推進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實施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要求

在建立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時,學校應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對評價體系的各項要求和方法進行全面了解,結合學校現狀,建立適合本校的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的作用是改進和提升,核心思想是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健康運行,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評價體系的要求,保證體系的動態適用性。包括以下方面:

(一)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制定教學目標,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好的教學目標具有可預期性、層次性、可行性和靈活性等特點,對課堂教學具有定向、激勵等作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是要面向全體,因人而宜,分層設計,滿足不同狀態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樹立全員發展,但不求一致;全體提高,但不求同步;全部合格,但不求劃一的思想;二是要在設計教學目標、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的基礎上,把握好基礎課程、專業設置和德育工作的內在聯系,使教學和教育能同步發展,形成一定的延續性和關聯性。

(二)切實優化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育工作最活躍的主體部分,素質教育培養目標最終要通過它來實現。優化教學過程,就是根據社會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按照既定教學目標對教學諸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使教學功能得到增強和發揮,反映到學生身上就是學生素質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

教學過程中,一是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逐步推行分層教學,體現出全員參與性,特別是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切實幫助;二是要處理好課堂教學動態性與規范性的關系。教師要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水平,努力把握教學節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時間和創造空間,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是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確立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灌輸學習規律、學習方法和學習藝術,做到備課備學法,講課講學法,將學習的主動性轉移到學生身上,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主動探究。四是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知識結論與學習過程的關系,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加工,呈現給學生知識的結構、前后的聯系及重難點提示,通過知識的掌握達到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

(三)不斷改進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改革課內外教學必然要借助于各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優化教學手段,就是在充分挖掘傳統技術手段作用的基礎上,突出現代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改變強度大、效率低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在課堂教學中,一是要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性質、特點,與教學內容相適應,合理、適度地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借助各種教學媒介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二是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與實踐,努力探索形式多樣、各具特點的整合模式,依托無限的網絡資源,以圖、文、聲、像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使得授課內容豐富而生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形象直觀、交互式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三是把教學手段拓展成為學生的學習手段,變成學生的一種認知工具,著重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營造一個開放的、信息化的教學環境,滿足學生對探究知識的渴望與追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的能力。

(四)推行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教學中,評價無處不在,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言行或者一個微小的眼神都是對學生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對于教學過程、師生互動起著極為重要的調控和促進作用。

課堂教學評價,一是要在科學的評價理念指導之下,以促進學生“增值”為中心,將單一的分數評價轉化為內容具體的診斷反饋,形成一整套能夠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發展性評價辦法。二是要講究評價藝術,引導學生向積極方向發展。課堂教學中,既不簡單地否定,又不一味地表揚;指出學生不足時,既讓學生知道不足在哪里,又要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把握好評價的最佳時機,既讓學生有一個充分思考的時間,又將豐富的教育信息傳遞給學生。三是要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自我激勵和自我調控,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主動地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充分達到自身的最佳發展水平。

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體系自身各種形式的監督,檢查體系是否按計劃運行,判定體系的有效性、適宜性和充分性。

二、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

(一)綜合素質教育體系的保障

由于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涉及學校教學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要求全校教職員工共同參與,在其實施過程中需要完成很多工作,因此,必須充分準備,合理計劃,明確各項任務并做出資源保證。

1.明確職責

在實施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最高管理者的責任,并在工作計劃中明確評價體系是校務管理重要事項之一,把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納入到學校管理決策中,切實保證為建立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及有關活動提供支持,并保證履行職責。

根據學校開展教學工作的特點,對于各層級和各崗位的人員要建立文件化崗位職責,并明確全體人員工作過程中承擔的不同職責,包括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實施、控制和提升。

2.配備必要的資源

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可有效規范教學管理工作,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改善教師工作績效。為保證達到實施體系的目的,學校必須提供體系建設所需的資源,包括人、財、物等各個方面。

在建立和保持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過程中,為保證其適用性和有效性,學校建立專門的機構和明確專門的人員負責體系建立和維護。

(二)初始評審

初始評審是建立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基礎和關鍵環節,一是學習研究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政策法規,把握方向;二是了解學校目前實施綜合素質教育工作現狀,理清思路;三是廣泛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提供理論依據。

初始評審主要內容如下:

1.為建立適合本校自身健康發展要求的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學校應通過初始評審過程,全面掌握本校開展素質教育工作現狀,為學校持續改進綜合素質教育績效確定基準。初始評審的工作過程要規范化。

2.收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其它相關要求,對其適用性進行確認,對已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和評價。

3.對現有的或計劃的實施項目進行效能評估和價值評價,確定現有措施或計劃采取的措施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

4.對本校所有現行的教學和教育及后勤管理的規章制度和程序進行清理。

5.對現有的教育資源情況是否滿足綜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評價。

為保證初始評審的充分性和準確性,初始評審的各項工作都要進行有效組織,要成立初始評審工作專門組織。

(三)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形成

依據初始評審的結果,根據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實施要求,使綜合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控制及評價等程序性工作形成正式文件,以確保所建立的綜合素質教育體系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遵守。

要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必須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二是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相結合;三是把自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

1.評價內容

(1)學生素質評價的量化標準。“素質”是一個綜合而復雜的內容,它包括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品行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文化課標準單立)等諸多方面。對素質的評價是建立在教育教學標準的基礎上,為便于操作就不能復雜繁瑣,不應抽象化,應體現在具體事件上。

(2)專業課評價的量化標準。專業課評價取有代表性的且易于測試的科目。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可以參考其他評價體系設定等級標準。

(3)身體素質的評價。身體素質評價包括兩部分,即不但考查健康狀況,而且要強調有無鍛煉習慣,因為這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2.評價辦法

評價辦法是與評價的功能、目的緊密相連的,要將結果和過程并重。因此選擇評價方式和辦法應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1)素質評價辦法。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在自我總結評價后,聽取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每個學生具體的評價,按素質評價量化標準,由同學和班主任綜合評分。

(2)專業課評價辦法。專業課考試命題原則是屬達標性測試,覆蓋知識面不小于70%,難度不超過教材中的練習題難度。統一標準答案同班級專業老師交叉閱卷,計百分制。

(3)身體素質的評價辦法。定期體檢,健康情況由健康體檢決定,由校醫如實填寫。突出項目及有無鍛煉身體習慣,由體育教師如實填寫。

3.建立評價專卷

專卷內有綜合成績表,有歷年班主任記錄的主要信息;班主任綜合有關教師、同學意見寫的評語。評語以素質評價內容為綱,側重突出部分填寫。還要對個別突出方面內容進行表述,并以此作為推薦選拔時的輔助參考。被選拔人群中素質、文化課、身體素質三項相近,則要參考評語。

(四)全員培訓

為保證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能夠在整體教學工作過程中得到有效實施,就必須使全體教職員工能夠接受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管理思想,理解評價體系的所有要求。

為提高全體教職員工的綜合素質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意識,確保有能力勝任其承擔的任務和職責,應對全體教員實施必要的培訓,保證讓大家了解本校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目的、意義和評價體系的規范,切實保證在開展具體工作時落實貫徹。

培訓的對象應包括在校全體教職員工。

(五)審核和評審

為對綜合素質教育的有效性進行評價,保證能夠持續適用于學校的健康管理,應對綜合素質教育實施審核和管理評審。為確保綜合素質教育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學校要定期對綜合素質教育體系進行評審。

評審工作應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由學校組織專門評價委員會(校領導、中層領導、專職教師、專職班主任及學生會主席等),通過座談會結合定期考核進行評價。評價目的是為了檢查總結各專業、年級組、各班級及每位教師推行素質教育成果、經驗和問題,以利今后的改進。先由參評對象就各自負責的工作進行陳述后,對評委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評審團共同按學校評估量化標準逐條打分,取平均值。結果由評審團簽字歸檔,做到公正、公開、民主、透明。

(六)改進和提高

1.糾正和預防措施

對綜合素質教育績效監測與測量、審核和管理評審所發現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進行分析,采取糾正措施,消除導致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類似情況發生。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包括:確定造成不符合的成因、分析原因并采取具體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為確保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學校應通過培訓或交流的方式,使全員了解有關要求,并對糾正、預防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跟蹤檢查。

2.體系保持和持續改進

提升教學水平和教育管理質量,造就適應和符合社會發展的技術人才是建立和保持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根本目的,我們應根據社會發展及人才需求的變化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綜合素質教育體系,改進教育學的成效,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發展、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綜合素質教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我們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不斷調整和完善管理體系,確保綜合素質教育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音樂教學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強化綜合素質教育是當前全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內容,它對學生的道德情感、智能思想、身心健康等素質的促進,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視音樂教學與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合格人才,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關鍵詞】音樂教學 綜合素質教育 重要作用

一、加強音樂教學工作與思想素質教育的融合

優美高尚的音樂旋律,蘊含著潛移默化的道德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震撼學生靈魂的有效途徑,往往對學生的奮斗意志起著鼓舞激勵的作用,并幫助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一種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高尚的道德信念。音樂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思想信念,也抒發人們的情感緣源,但是并非抽象地表述,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我們教師在做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工作時,須充分認識到,音樂是一門最擅長表達情感的藝術,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當優美健康的音樂與人的生理心理的節奏、旋律產生共鳴并被陶醉時,很容易激發高尚的、正義的、發自靈魂深處的道德情感,使人充滿對健康高尚人生理想的希望和對愛國奉獻精神的追求。音樂作品中所倡導的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摯愛,更加增強了奮斗者的自信和力量。在雄壯或抒情、優美的旋律里,很容易喚起他們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使命感,從而培養廣大青年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促進音樂教學效果與情感素質教育的同步發展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意素質,使學生的品格和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學生在學業和未來的事業上能否成功,不僅僅取決于智力因素的構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情感素質方面的內蘊。而音樂教育是心靈的塑造,是情感的培養,是個性的發展,是輔助非智力因素養成的好幫手。音樂教育正是在潛移默化的音樂欣賞、器樂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展開無限的想象和聯想,獲得音樂所表現的思想和意境,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培養。在不斷學習音樂的實踐中,通過耐心專注地訓練音樂技能和技巧,培養出堅強的意志與刻苦學習的毅力。如演奏樂曲或表演節目,能否表演出色,必須一絲不茍,熱情積極,全身心地投入訓練與演出。音樂的震撼力、感染性、表現性及形象性,要求學生具備非智力因素的諸要素,從而形成一種堅韌不拔的情意品質,這種品質會賦予他們對學習的高度自覺性和責任心,使學生會思維、會求知、會生存,對他們以后事業和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三、實施音樂教育與智能素質教育相互促進的有效措施

古今中外有很多科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都是音樂藝術的愛好者,音樂對人的意識和思維的激發作用在他們身上得到了神奇的體現,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登上事業成功的頂峰,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除了他們有超群的知識結構、開闊的視野和驚人的毅力外,他們都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不僅從音樂中獲得了高尚的娛樂、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們習慣于在誘發靈感的音樂中,凝聚自己熟慮的科學構想,使自己的思維得到充分的活動和梳理,激發大腦的興奮點,把思維引向深處。音樂啟迪著他們的智慧和靈感,豐富著他們的精神生活,為潛心探索科學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因此,音樂教育有利于發展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是智力良好發展的基礎。在音樂教育中,特別是器樂演奏時,手、腦、眼、耳互相協調和配合,能提高大腦反應能力和耳手的靈敏度,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理解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演奏時手指動作越復雜、越靈活、越嫻熟,對大腦神經系統就越有聯系和得到鍛煉,使大腦靈敏、聰慧,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夯實音樂教學與身心健康教育的情感基礎

科學實踐證明,當悅耳的音樂通過聽覺器官傳入大腦皮層以后,優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經系統,隨著感情的變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緒振奮,同時起到加強血液循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勞的作用。生活中制成音樂椅子、音樂樓梯、音樂噴泉等,使環境與音樂融為一體。而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課間聽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有利于放松大腦神經,使其課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學習效率。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重視音樂教學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多種音樂氛圍,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隨著起伏的旋律、歡快的節奏,使學生們的身心都得到愉悅和鍛煉。這樣在教學音樂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身心健康的體魄。

五、音樂教學工作與德育工作的相互滲透

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和教學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展開的。此外,音樂教材中還教育學生愛家鄉、愛自然、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尊敬師長、互相友愛等,從多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音樂教學應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斷發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作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樂教育,它對于陶冶情操、品行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起到獨特的作用,教師應緊抓旋律、節奏、音色、拍子、曲式、和聲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誘導學生進入歌(樂)曲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讓學生在理解美、表現美、鑒賞美中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進行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時,要注意在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逐步了解音樂語言及表現情感的過程中,激發音樂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音樂欣賞教學通過對古今中外音樂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健康的情趣,開闊視野,提高鑒賞能力,培養高尚的情操。特別是通過對我國民歌、民族音樂的欣賞,使學生熱愛祖國民族音樂文化,激勵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喚起他們愛國主義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心靈的凈化。

六、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育越來越需要生動活潑、充滿激情和創造性的富有娛樂功能的教育方式,也迫切需要將音樂教育理念滲透到德、智、體各個方面的教學工作中,以完成對當代學生高尚人格和健康靈魂的塑造。重視音樂教學工作的改革,關鍵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跨世紀建設人才的核心價值體現。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加強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教育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患者對健康的需求不斷變化,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單純生理上的護理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護理工作應該與時俱進,轉向到對患者身心健康的整體護理模式,為此必須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教育,讓他們掌握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以便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服務。

關鍵詞: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教育

一、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學歷偏低和知識結構、護理理念的落后是現有的護理人員素質上存在的缺陷。

(一)學歷普遍較低

在我國,護理人員的學歷普遍比較低,尤其是在中小型醫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與發達國家做一下粗略的對比。發達國家的注冊護理人員一般高中畢業后接受護理專業教育,要求的學歷在大專及以上水平。在美國,早在2000年時,醫院護理人員中7.6%為研究生畢業,35.7%為本科畢業,38.4%為大專畢業,只有18.3%的人相當于我國中專學歷。我們國家,盡管近幾年高等護理教育擴大了招生量,專科及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數量呈上升趨勢,但中專學歷所占的比重還過大,估計在70%左右,甚至還有少量在職護理人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護理教育。

(二)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

現代護理是全方位的高質量的護理,要求護理人員不僅具有醫學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心理學、社會學、美學和文學等知識。顯然,目前我國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沒有跟上新型護理模式的發展步伐,護理人員的基礎知識以政治理論和思想品德為主,文學、社會學、人際交流與溝通、美學、禮儀等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明顯不足;醫學基礎知識占的比重過大,有關勞動衛生、職業病和社會醫學的知識以及其他與護理密切相關的知識所占比重偏低;護理專業知識中有關臨床護理的知識仍按臨床分科進行劃分,沒有突出護理的內容和特色,有關老年護理、社區預防保健護理和精神護理的知識不足。現有的護理人員工作上依從性太強,主動性不強,觀念停留在普通生理護理上,還遠不能滿足新型護理的要求。因此,他們缺乏社會學和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缺乏與病人的溝通能力與技巧,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二、 缺乏綜合素質教育的后果

(一) 與患者溝通方面

由于缺乏文學、社會學、人際交流與溝通、美學、禮儀等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護理人員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說話缺乏藝術性,缺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其結果是患者不樂意接受醫護人員的建議,不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容易造成醫患之間的誤會,在誤會產生時由于缺乏消除誤會的語言溝通技巧,不但不利于誤會的消除,還可能加深誤會,使本來可以避免的誤會擴大化,給本來就脆弱的醫患關系蒙上一層陰影。反過來,如果護理人員具有文學、社會學、人際交流與溝通知識,就會利用這些知識,從各個方面對患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患者的心充滿溫暖,激發他們的感恩之心,就會把誤會消滅在萌芽狀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目前比較緊張的醫患關系有所化解。

(二)在護理方面

由于護理人員普遍缺乏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不能洞察患者在心理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患者狂躁不安時,或者內心空虛時不懂得怎樣安慰他們,不懂怎樣緩解他們的內心壓力,沒有語言的技巧消除他們對病情的擔心和恐懼。因為現在患者對護理方面的需求已經不只是對機體護理,而是從機體到心理到精神全方位的需求。如果護理人員掌握了這些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那么在患者有這方面的需要時就會及時給予心理護理,安撫他們,消除他們對自己病情的擔心和恐懼,緩解他們內心的壓力,讓他們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治療和恢復。因此,他們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他們的病程就會縮短,住院費用就會減少,他們對治療結果的滿意度會大幅度提高,醫患關系就會變得融洽。

三、解決方法

從大的方面來說,應該提高護理人員的學歷,加大護理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力度,逐步減少專科生,尤其是中專生。學歷提高了,護理人員掌握的知識廣度和深度就會擴大,從事護理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才會滿足患者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需求。

加強在職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讓在職的護理人員明白目前護理工作的變化,認識到自己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還不能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讓他們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護理知識,還要掌握社會學、心理學、文學和美學方面的知識,要求他們積極配合本醫院和本科室的綜合素質的教育,掌握人際交流和溝通的技巧,能夠與患者進行無障礙的溝通,在護理工作中邊學習邊實踐,逐步提高綜合素質。

加強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已經勢在必行。社會在發展,患者對護理的需求也在變化。為了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日益增長的需求,護理人員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更新觀念,積極配合和接受綜合素質的教育,使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多層次與全方位的服務。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加強局部解剖學實踐教學中的綜合素質教育

【摘 要】在局部解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操作技巧,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改革考試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創新和科研思維意識,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把素質教育貫穿于教學始終,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局部解剖學;實踐教學;綜合素質教育

人體局部解剖學是研究人體各局部由淺入深的組成結構、形態特點及其層次和毗鄰關系的科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形態學科,是臨床醫學,特別是外科學、婦產科學等手術學科重要的基礎學科。因此,在局部解剖學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把培養醫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現代醫學對人才的培養要求,不僅僅是一個技能型人才,更要是一個綜合性人才。因此,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精神,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與技能培養相互滲透,為培養具備綜合素質、合格的醫學工作者打下堅實基礎。

1 以理論指導實踐,加強尸體解剖操作技巧

局部解剖學在一年級春季學期開課,學生經過了一個寒假,對所學習的系統解剖學知識有所遺忘,因此,在實驗操作前,安排一定學時對相關的系統解剖學知識進行回顧,對局部解剖學知識進行詳盡講解,根據已做好的示教標本對操作內容做重點講授,要求學生將操作重點、需要尋找的重要結構、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做好筆記,最后通過觀察操作視頻,明確程序,統一手術切口,逐層找出相應的結構和內容,注意觀察其位置和毗鄰關系。每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學生親自動手,在一定時間后各組進行輪換,爭取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機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難題,由實驗教師進行啟發、指導,但一般不代為操作。如果在操作時,發現與教材內容不同的結構時,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使學生對變異甚至畸形有進一步的認識,拓寬學生視野。

2 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勇于獻身醫學事業的精神

2.1 當代大學生多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在比較優越的生活環境中成長起來,有很多學生思想上存在著怕臟、怕苦、怕累的傾向。學生在初次接觸尸體標本時,多數會產生恐懼心理;同時,尸體經過甲醛灌注和浸泡,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加之有些學生剛到大學,學習目標并不明確,多種因素導致有些學生在操作時“溜邊”,把注意力放在手機等電子產品上,甘愿做一個旁觀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明確前進的方向,以身作則,幫助其逐步樹立吃苦耐勞的品質。

2.2 在每年清明節當天,利用學校的遺體捐贈紀念堂作為平臺,舉行對捐贈遺體的祭奠儀式,觀看其生平事跡,教導學生尊重遺體捐贈者,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而且要把這種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全校范圍內發起自愿遺體捐贈倡議,解剖學教師首先要簽訂遺體自愿捐贈協議。還可以把歷史上許多解剖先驅的解剖實例講給學生,使之知道解剖實驗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為醫學事業獻身的高尚情操。

3 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剖學作為一門形態學科,主要是通過尸體解剖過程掌握器官的形態、位置和毗鄰關系,但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往往被忽視。在觀察解剖局部結構的同時,讓學生多思考解剖結構和周圍結構的相互關系,并從疾病的發生、發展、手術學等多角度分析它的臨床意義。例如在女性盆腔解剖中,觀察子宮動脈和輸尿管的毗鄰關系,來體會子宮切除手術中結扎子宮動脈的操作要領,避免發生醫療事故;觀察男性左、右睪丸靜脈的走形區別,來解釋為什么男性睪丸靜脈曲張容易發生在左側等等。因此,在局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有意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逐步獲得提高。

4 改革局部解剖學考試方法

過去一直采用一張理論卷就決定了學生成績的方法,這樣導致學生習慣于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對標本的學習和動手能力不重視,最終成績雖然很好,但實際動手能力不高,操作技巧差,無法適應臨床工作需要。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扭轉重理論輕實踐的學習風氣,我們結合實際將學生成績改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占70%,實踐占30%,其中實踐評價又分為操作分和每次實驗課得分及最終的標本考試三部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愈發重視,提高職業教育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被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們適時的又調整了實驗課學時數和實驗課比例,變為理論和實踐各占50%。這樣不僅能考查出學生的成績和能力,更能促進他們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過硬的動手能力,學生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通過每次實驗課的小考,使學生對每一堂課都能認真對待。每天下午實驗室開放,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觀察標本,并安排教師進行指導,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5 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團結協作精神是完成各種醫療工作必不可少的。在尸體解剖過程中,我們將每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第一和第二小組在操作的時候,另外兩個小組的同學必須在一旁仔細觀察,然后在適當時機進行輪換,這樣可以保證解剖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小組內部之間做好分工,協調配合,遇到問題時討論研究解決方案。因此,在教學工作中如何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小組之間如何進行合理分工,有序安排,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學資源,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

6 激發學生自主創新和科研思維意識

現代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對醫學生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也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也越發受到重視。學生在尸體解剖的過程中,通過自我觀察去發現問題,特別是一些變異的情況,學生通過學習相關課程,查找文獻,尋找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步領會解剖學和臨床其他各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掌握前人的研究方法,熟悉研究思路,拓寬知識視野,也能更好的掌握此領域的最新動態。

在職業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一直作為教學的重點,但素質教育也不可或缺,把素質教育寓于局部解剖學實踐教學之中,素質教育和動手能力培養相互滲透,可以極大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培養合格的醫療工作者打下堅實基礎。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獨立學院團學工作中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探析

內容摘要:團學工作是我國高校設立的以學生管理為主要目標的重要部門,是促進大學生成人成才的助力。高校通過團學工作來宣揚社會主流思想和科學的價值觀念,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高尚的情操。本文主要探討獨立學院團學工作與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分析團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就如何利用團學工作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兩點建議。

關鍵詞:團學工作 學生 綜合素質

一.團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許多高校尚未認識到團學工作的重要性,團學工作隊伍成員的培養也還沒引起廣泛的關注。大多數人都在對團學干部隊伍的理解上出現了極大的偏差,將團學干部隊伍看成是高校學生管理的輔助工具,團學工作始終堅持以領導的觀點為核心從而展開各項活動。這種做法不僅難以發揮學生組織的功效,還嚴重打擊了學生參與團學工作的積極性,限制了學生的創新實踐空間。另一方面,負責團學工作的教師對團學干部的培養也不夠重視,有的只是利用活動前幾天對學生進行粗略的培訓說明,在培訓課上簡單的介紹一下團學干部的工作內容、職責等等。但實際上學生最缺乏的是對于如何具體開展團學工作的認知,比如活動方案的設計、總結報告的撰寫、怎樣去應對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意外情況等等,從而保證和提高團學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團學工作忽視了對學生實用性技巧的培養。而且團學工作主要是以課堂授課的形式培訓團學干部,然而這種方式只對新的成員奏效,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此產生厭煩的情緒,會造成代課或是逃課的現象。這些問題都削弱了團學工作的中堅力量,并成為了團學工作長遠發展的絆腳石,不利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阻礙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如何提高團學工作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1.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高校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而團學工作作為高校學生管理的基礎部門,理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一些列活動。團學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上。首先,要促進學生對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和理解,要宣揚科學合理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貫徹“八榮八恥”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弘揚我國偉大的民族精神;引導學生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更好的成人成才。只有確立了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培育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要注重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團學組織應當根據現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觀念對其教育形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創新,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來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創新管理。團學組織對學生理論灌輸的同時可以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擴充教育內容,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綜合素質高的全能型人才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團學工作應當致力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大力倡導學生在參與團學工作的同時,注重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既要嫻熟的掌握專業知識,又要深刻的領悟黨團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在未來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團學工作內容中加入社會的新鮮元素,使學生能夠及時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團學工作幫助大學生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工作能力和思維方式,這對于將來學生在正式工作中的表現有著積極意義。團學組織應當定期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變化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服務,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團學工作的開展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團學工作應當首先進行良好的團學干部隊伍建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充分發揮團學工作的功效,使之成為高校教育的推動力,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成才成人。團學工作應當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方向,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活力的成長環境,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提高自聲的競爭優勢。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高中音樂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高中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同時也是對素質教育的補充和完善。在提升高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創新能力素質,審美素質,文化素質等當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闡述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高中加強音樂藝術教育的四項建議。

關鍵詞:音樂藝術教育;素質教育;功能;價值

強化綜合素質教育是當前全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內容,它對學生的道德情感、智能思想、身心健康等素質的促進,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視音樂教學與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合格人才,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一、高中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音樂教育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能跟我自身學習音樂有關系,對于音樂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所以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認為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絕對的重要作用。

1、音樂可以陶冶情

音樂是滋潤心靈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感及審美趣味方面自然起著別的藝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音樂教育應讓高中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樂,多讓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作品,因為這些健康的音樂作品能夠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2、音樂可以寓教于樂

音樂在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并不是靠強制的方式,它依靠音樂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來表情達意,因而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細胞,震撼學生的心靈,對學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滲透和影響是很大的。

3、音樂還可以啟迪智慧

有人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音樂可有可無,學它會浪費時間。我對于說這種話的人,非常厭惡。恰恰相反,音樂是啟迪智慧的鑰匙,能促進智育的發展。

4、音樂還可以促進身心健康

不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叫做音樂治療法嗎,可以用音樂來治療一些疾病。學校的音樂教育可以與學生的身體運動結合起來,比如自由體操、廣播操,不僅發展學生音樂感受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體質,使身體健康充沛。舞蹈表演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把抽象的音樂通過形體來表現,促使學生頭腦變的靈活,身體協調。

這樣看來,學校的音樂教育有著這么多的功能,而這些功能正是素質教育下希望學生能夠實現的目標,如此說來,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實現中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強化高中音樂教育的若干建議

雖然音樂教育在強化高中生素質教育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國在校高中學生的音樂教育又十分不足。據調查,在校學生中60%以上的學生不會識五線譜,不會視唱,70%以上的學生連一門樂器也不會演奏,這對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既然音樂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必須在學校加以普及音樂教育,使音樂教育對高中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為此,我建議:

1、采取各種措施

進一步促使學校領導重視音樂教育,對音樂教育在師資、場地、圖書資料、音像設備等條件上要有足夠的保障,音樂課程要進入培養計劃,成為高中生的必修課,不能可有可無。當然,每個學校有自身條件,不能“一刀切”,否則也可能產生消極的作用。

2、在音樂教育的方法上

要從音樂基礎學習開始,既然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生音樂基礎知識較少,就勢必要從基礎進行教育,如果一開始把音樂教育定位過高,學生學習起來必然感到吃力,產生畏難情緒,推廣也就有困難。通過基礎培訓,使學生產生興趣后,就可以使他們走向音樂欣賞的道路。

3、在音樂教育的內容上,要以民族音樂為主

奧爾夫和柯達伊的音樂教育體系產生于截然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但他們都以一種民主進步的思想從不同的角度實踐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結合,對我國的中學音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如果沒有自己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所有的音樂教育就毫無意義,就只能為外國音樂提供一個“容器”而已。我們的音樂教育要找到通向最自由、最充分地發展民族音樂個性的道路。必須使之牢固地建立地民族音樂的基礎之上。作為高中生,他們已經在民族音樂的熏陶下應該也有差不多十年,對民族音樂環境十分熟悉,民族音樂的樸實、古老和趣味性為大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發揮的極大空間,能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人生體驗。通過民族、民間歌曲有目的地安排各種音樂要素的學習。讓他們在民族音樂的海洋中遨游,能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對音樂的認識程度更加深入。

4、音樂教育要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

音樂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和良好的形式,但它不是唯一的,不能割裂其與其它藝術形式如舞蹈、美術等的關系,否則,教育效果就會受到影響。音樂教育要與其它藝術形式的教育相配合,讓學生在整個藝術教育的環境中獲得感情和心智的溝通和發展,使他們在藝術的環境中成長,培養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意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育越來越需要生動活潑,充滿激情和創造性的富有娛樂功能的教育方式,也迫切需要將音樂教育理念滲透到德、智、體各方面的教學工作之中,來完成對當代學生高尚人格和健康靈魂的塑造。重視音樂教學工作的改革,關鍵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跨世紀建設人才的核心價值體現。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改革實踐

摘要:以廣東某高職院校為例,從更新教學理念、科學設置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優化師資團隊、創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完善學習環境等方面入手,探討現階段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根源,提出在實際教學中應采取強化相應的政策指導、注重師資團隊的建設、合理設置教學評價等方式,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綜合素質;改革實踐;教學理念;課程體系;師資團隊建設

近年來,國家和廣東省下達的一系列關于教育體制綜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以及培養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等文件中,如《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的意見》(粵府〔2012〕107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關于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質量若干意見的通知》(粵府辦 〔2012〕103 號)、《廣東省教育廳關于2013年普通高校進行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專業技術素養的訓練和技術應用與實踐創新能力,也須重視職業崗位對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綜合素質培育需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師資培養、師資結構調配、考評機制等方面進行綜合構建。

1 高職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

1.1 部分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綜合素質教育狀況

本研究從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NSTL電子期刊數據庫等多種途徑對中外高校綜合素質教育及有關文獻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和研究。

1.4 我國高職教育綜合素質的現狀

我國高職教育受技術理性教育思想的影響較深,在技術理性的視角下,專業活動是一種應用科學理論和技術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專業知識具有等級性,研究與實踐是可以分離的。高職教育學制短、投入少、師資不足、就業壓力大,相當部分高職院校過于強調專業、技術教育和知識的工具價值,高職教育顯現的教育導向,功利性、工具性、實用性,導致了在教學中重視專項能力的培養、輕視人文教養、重專業技能、忽視素質教育等弊端,培養的學生人文素質欠缺、適應能力差,引起社會反映高職人才培養水平不高。

2 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對策

2.1科學設置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高職人才培養應該是“素質與能力并重”,人才培養的核心必須適應并滿足社會需要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一個合格的職業人,必定具備從事職業所必須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素質教育要全面考慮受眾的需求,結合職業活動進行。課程設置應結合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發展,盡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提升的綜合素質。

廣東某高職院校的培養質量調研報告顯示,大多數畢業生有過離職,主動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發展空間不夠(39%)、薪資福利偏低(32%),專業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54%)。主動離職會影響學校的聲譽,用人單位認為本校畢業生缺乏忠誠度;被動離職反映了畢業生沒有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該校2011屆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為54%,比全國骨干校(46%)高8個百分點[2]。

2.2 優化師資團隊

教師無疑是高職院校辦學的核心主體之一,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強勁的人格魅力、誠摯的敬業精神、嚴謹的工作態度等。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需要制定一個完整的培養計劃,其中體現職稱晉升、專業培訓、道德修養以及年齡梯度等,并在可行政策的保障下逐步實施。

2.3創新教育內容和方法,拓展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進行了多年的素質教育,其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基本上均停留在傳統的教條化的教育模式上,傳授的內容相對滯后,與現實生活和科學社會的發展相距甚遠,致使相當部分學生為完成學分采取應付狀態,經常會出現教師在講臺上慷慨激昂,而學生在下面玩手機、發短信、昏昏欲睡,師生互動的場景很少出現,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今很多學科領域的發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可以通過引入中外文化、傳承經典與發揚內在精神、介紹前沿科技的發展等方式,優化學生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育成。

2.4 創建完善的素質育成的學校環境

良好的環境,能促進人格塑造的自我完善,是培養整體素質高而同時又具備一技之長的高素質學生的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的中國在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或多或少的對精神文化的教育有所忽視,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享樂主義、物質主義的風潮,這些現象在學習、工作和家庭生活領域都有體現。高職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三觀的養成教育中,將會受到不小的干擾。

2.5 制定合理的管理體系、制度及教學評價方法

綜合素質課首先是綜合各學科體系里內容和基本知識構成的課程,文理農工醫的基本知識都是個人綜合素質的構成元素,各學科領域知識的有機融合呈現在素質教育課堂中是相對獨立的,因此,合理的管理體制和機構架設是必須的。高職院校的“產品”是具備高技術技能型高素質學生,因此,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體系維護的措施和手段,重視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加大對綜合素質教育方面的經費投入,完善學校綜合素質教育設施,師資隊伍建設培養的規劃、實施方案及經費保障,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素質育成的一個重要條件。成立綜合素質教育學院(或通識教育學院、系),賦予學科化的角色定位,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促成師資的引進和培養常規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實踐。

兩千七百年前偉大的祖先管子就論述過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關鍵詞―“以人為本”(“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引申一下是,要想成就事業,必須從以人為本開始。現在的評價方法,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上體現不足,學生的潛質難以激發,對學生的發展缺乏指導意見,老師教學手段和方法改進缺失動力。

充分挖掘育人資源、實現育人功能是評價課程教學效果的重點。從教學角度和學生個體角度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應建立一個科學的、常態化的評價機制,確保過程科學、有效,以此進高職院校綜合素質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養。

3 結 語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要提高綜合素質教育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就必須不斷的創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積極探索,緊跟時展步伐,不斷總結,汲取經驗進一步優化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高職教育所培養出的學生才是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術高技能型的高素質人才。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傳媒類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規律探尋

摘要: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是教育之根本。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教育核心問題的關鍵。當代大學生,尤其是藝術院校大學生,外在的文化生活看似豐富多彩,但內在精神生活呈現出不均衡發展狀態與諸多問題。如何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文素質全面的應用型人才,是高等藝術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藝術實踐;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

關于素質的定義,人們見仁見智,做出了多種界定,目前我們見到的關于素質的定義有幾十種之多,基本意思是指“作為活動主體自身所具有的條件”。由于學術界對素質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不同,但基本意思是指依據人和藝術持續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體美等諸方面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出發點,注重開發人的潛能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高校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繼續,但又區別于基礎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

二、我國藝術高校教學的現狀

要深入了解我國藝術高校教學現狀,需要就高校、教師與學生三個角色進行分析。首先,從高校角度來看,我國高校一般都設有校級藝術團隊,團隊中也會有一支水平較高的隊伍。各院系的文藝部也擁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團隊。一般來說,校級的藝術團隊有專業教師指導,因而藝術水平較高;而院系級的團隊則缺乏教師指導,水平略低。另外,除了學校有組織的藝術活動以外,學生自發組織的活動較少。從教師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國各大非藝術類高校很少有將藝術專業教學作為一門真正的課程的,也很少有教師將藝術類專業作為一門學問去研究。高校尚未將藝術類教學納入普通教育的行列,只是在專業教育中有所展現,這不僅是我國藝術教育的遺憾,也讓廣大學生失去了欣賞藝術、增強藝術素質教育的機會。從學生角度看,雖然高校倡導素質教育很多年,但是沉重的學業壓力和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都迫使學生必須首先完成好專業學習。舞蹈作為一門實踐類課程,學好也需要很多的時間,這是不少學生不愿意花費的。還有部分學生相對缺乏藝術天分,沒有藝術基礎,也不愿意與底子好的學生一起進行訓練。

其次,我國高校在藝術教學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舞蹈、表演、戲劇等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類專業的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著密切聯系。而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藝術文化建設不受重視,投入嚴重不足等現象,集中表現為教學研究經費幾乎沒有;老師數量不足,;缺乏可供學生進行實踐課程的場地等。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基本沒有學習過與相關的專業知識,對藝術的認識非常淺薄;不少有天賦的學生也沒有被挖掘出來,無法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發展。

另外,目前我國高校的藝術教學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高校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文化素養有待提升。我國高校藝術專業的教學體系不健全、教學內容不完善、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單一,老師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偏低,都制約著我國藝術類專業教學的發展,不利于大學生藝術修養的養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加強藝術院校素質教育的意義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十八大報告中這一精辟論述,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統領下,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今,部分大學生人生目標及方向缺失,學習目的不明確。尤其是藝術院校的學生,自律意識比較薄弱,心理健康也存在著諸多隱患,多數學生業余生活與網絡為伍,溝通能力欠缺,挫敗意識較強。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醒與思考。筆者認為,貫徹人文素質教育刻不容緩。素質教育必須貫穿學生學習的始終,長抓不懈。

四、提高綜合素質教育的措施

1、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確人生目標

愛國主義教育,是人文素質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樹立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教育。

2、關注學生健康成長,加強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

由于藝術類學校不斷擴招,每年都有部分畢業生就業存在較大壓力。教師應該主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并鼓勵和幫助他們發揮專業優勢和特長,使學生學會自我規劃并提高自我生存能力。另外,通過班級組織開展一些交流活動,用各種健康、豐富的業余活動,給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不但有助于克服學生的自卑情緒,也解決了其業余時間沉溺在網絡游戲狀態的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其與他人和諧相處的美德。

3、拓展素質教育,強化校園環境硬件與軟件建設

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是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努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環境。

4、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有利于開展人文素質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高質量的教學工作取決于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校應適當調整教師政策,緩和教師的職業與心理壓力,使其職業滿意度得到提升,讓教學恢復生機勃勃的創新景象。教師也以教育事業為本,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中,在體驗職業的崇高情感、道德情感和心靈升華的過程中完成教育任務。

結束語

素質教育的實施,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應強化培養學生社會責任和進取精神。教師必須從實際入手,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感,使其明確人生目標并實現人生理想,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全面素質的新世紀人才。教師也會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整個過程中收獲和體驗實施素質教育的幸福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實施素質教育,任重而道遠。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淺談中學美術教育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作用

摘 要: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恢復美術課應有地位,充分挖掘美術教育教學資源,推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我在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開啟了學生智育的天窗,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了動手能力,開發了學生體育潛力。

關鍵詞:中學美術 推動 學生綜合素質

在中學美術教育中,在追求“名校”和“名師”的今天,忽視了美術教育的應有作用和教學地位,學生素質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一個社會和國家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更是世界政治和經濟、科技頻繁交往對我們提出的嚴峻挑戰。我們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恢復美術課應有地位,引起教育教學工作者的足夠重視。我執教中學美術以來, 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最大限度發揮美術教學在綜合教育中的作用,將美術教育滲透到德育、智育、體育等各個領域,不斷改進教法,立足于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對美術的認知規律,使美術教學深入學生內心世界,引航心智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本文談談中學美術教育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作用,供大家參考,并逐步完善。

一、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美術可以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優化美,感悟生活中美的無窮力量,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德育課大多數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來進行德育教育的,學生喜歡形象思維,他們喜歡通過生活中的立體畫面、色彩來吸收信息、加工整合信息,作為自己心靈的導向。以藝術為載體把生活中高深的道理形象地展示出來,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會在學生心里掀起一陣陣波瀾,改善修復美化學生心靈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記得我在美術課上展示了岳飛像,講述岳飛的故事,一個民族英雄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學生的心靈。岳飛,北宋杰出愛國將領,率軍抵抗了金兵的入侵,被奸臣秦儈所害致死。講到這里,正是展示岳飛畫像最好的時機,學生看到岳飛身材高大,威風凜凜,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貫長虹,孤膽豪氣輝日月,岳飛馳騁疆場、氣吞山河的壯舉躍然紙上。我又展示了岳飛墓像,把岳飛和秦儈對比,西湖岳飛墓有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一種對愛國志士無比崇敬、對賣國行徑無比鄙視的情感在學生心中掀起狂潮,給學生樹立了正面的愛國形象。

二、美術可以開啟學生智慧的天窗

美術教學離不開學生到生活中尋找、加工美術素材,因此美術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美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黃土地,古今中外著名畫家的杰作都是對生活的深度思考所創造出來的,徐悲鴻畫馬、達芬奇畫蛋、齊白石畫的飛鳥等都來自于對生活感悟所得。比如“踏花歸來馬蹄香”,這個表現手法,需要人們巧妙思考。我試著要學生思考,學生說踏畫歸來這樣表現:畫一匹馬在花叢中奔跑。有個學生這樣問道:“那究竟是歸來還是奔去呢?”學生進一步思考,可以畫一匹馬在花叢中奔跑,畫夕陽落在草叢中。又一個學生問道:“中國古代不是有個‘早出晚歸’的說法嗎?有了夕陽正好說明晚歸呀。”馬蹄香”最難表現,學生最終思考出在飛揚的馬蹄周圍畫幾只蝴蝶,因為蝴蝶嗅香。在美術課上學生需要思考,在生活中積累經驗,精準表達才行。比如我教學畫月亮一課時,學生開始畫一個圓,討論時十分激烈,有學生問道:“一個圓如何證明它是月亮,為什么不可以說它是太陽呢?”緊接著又改進畫法,圓圈周圍畫幾多云。有個學生又提到:“太陽周圍也可以有云呀?”畫一個半圓在周圍添畫幾顆星星,有個學生提出不對,因為月圓常常是月亮最明亮的時候,然而星星就是最少的時候,半月月光朦朧,星星常常是最多的時候。曹操詩云:“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學生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激發了學生畫畫的情趣,開發了學生的智力。

三、美術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要學習美術理論,而且要學生親自動手畫畫。還有很多美工制作作品,不僅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還需要學生之間強有力的合作,需要手、腦、心并用。比如我在教學色彩與光亮時,要求學生用不同的顏色表現不同的亮度,不同的圖形、不同的側面要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出來,給人們鮮明的立體感。色彩的調試、畫筆的運用、手法的輕重都需要一定技巧,美工作品的制作更是如此。比如要求大家制作一臺模型車,首先要設計車子的模型、車身大小和比例,然后找出相應的制作材料和剪刀、釘錘、尺子、萬能膠水等工具、材料,要求大家分工合作,共同配合,商討制作、修改、完善的方案,才能盡快完成模型車的制作。

四、美術可以推動學生體育的發展

體育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它是基礎中的基礎,學生離開一個強健的體魄搞教育那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美術可以驅動學生體內的潛能,可以美化體育動作,提高人體運動的審美觀,提高體育鑒賞能力。例如:我在上課時展示了拳擊手的動作和肌肉力量,學生看到圖片,發達的肌肉給人一種力量美,一種昂揚向上的力量,一種戰無不勝的信心,催化、驅動學生的體能,搏擊拳術動作嫻熟,這種運動美學給了學生強大的正能量。

總之,美術在中學教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只要我們用心挖掘,立足于學生心理和認知規律,找到學生的情感切入點,科學實施教法,就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外科帶教中實習醫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的培養

在社會的發展之下,人們對于醫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這些綜合素質包括職業道德、健全的人格、人文素質、臨床思維、創新精神等,臨床實習作為培養醫生的重要之路,需要實現理論與實踐進行密切的結合,在這一學習階段,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實習醫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分析外科帶教中實習醫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的培養方式。

外科帶教實習醫生綜合素質教育醫學院校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綜合能力強、素質過硬、知識面廣泛以及基礎知識扎實的高素質醫學人才,臨床實習作為培養醫生的重要之路,需要實現理論與實踐進行密切的結合。在這一學習階段,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實習醫生的綜合素質,那么應該如何提升其綜合素質呢?

一、培養實習醫生的職業道德

培養醫學人才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一個合格的醫生必須要有過硬的醫德,醫師的遵旨是為患者服務,為此,在外科帶教的過程中,必須要幫助他們樹立起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意識。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將這種教育貫穿在實際的案例教學中,將職業道德培養具體化、細節化。

此外,帶教老師還要意識到,在實習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盡快的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而帶教老師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因此,外交老師自身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自身做起,發揮出榜樣的力量,除了要為學生展示出醫生的工作形象之外,帶教老師還要為學生深刻的灌輸醫生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讓他們對醫生這項職業有正確的認識,提升他們參與這項工作的積極性。

二、幫助實習醫生塑造出健全的人格

醫生必須具備的一個素質就是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外科中,他們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問題,這就對醫生的心理素質與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基于這一因素,在日常帶教活動中,教師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實習醫生塑造出健全的人格,讓他們可以更好地面對工作中的突發事件。

三、培養實習醫生的人文素質

在社會的變遷之下,醫學模式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目前的醫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社會醫學模式,就現階段來看,我國醫學院的教學主要集中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上,培養內容很少涉及到心理學、哲學與倫理學,實質上,這些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日后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未來階段下,學生應該積極的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努力適應現代化社會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醫學道德、溝通技巧、心理素養等內容的培養,多應用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外科帶教實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知識的傳遞,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工作不是簡單的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不能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疾病的治療上,還需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關懷患者、體恤患者,學會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此外,帶教老師還需要將教科書上的病例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

四、培養實習醫生的臨床思維

醫生工作的靈魂就是臨床思維,這種臨床思維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帶教老師需要加強對實習醫生臨床思維的培養,多提問,充分調動其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他們自行分析事物的本質,在這一過程中,帶教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建立好科學有效的查房制度,根據教學目標來選擇一系列的典型病例,與學生共同來分析疾病的發生原因、發病機理、診斷方式、鑒別方式以及治療措施。

此外,帶教老師還要做好臨床帶教工作與課堂教學的銜接工作,培養學生的縱向思維,發展學生的橫向思維,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思維模式,這對于他們后續工作的開展是十分有益的。

五、重視實習醫生技能素質的培養

第一,重視學生的書寫訓練。

文書的書寫是醫療工作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習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帶教老師需要對學生開展體格檢查、病史采集的指導工作,對學生的文書書寫情況進行及時的審查,及時的為學生指出錯誤,提升他們的書寫質量與效率。

第二,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

在實習階段中,帶教老師需要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幫助他們掌握相關的檢查需求,詳細的掌握好檢查方式的注意事項,注重分析各項檢查結果的真實性,讓學生能夠快捷、迅速、全面的獲取到病癥。此外,在外科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還要注意對學生手術操作規范的培養,讓學生深刻的掌握好無菌操作法、止血技術、切開技術、分離技術以及縫合技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在其中,通過錄像、圖片、多媒體及時來為學生傳遞相關的資料與技術。

六、重視實習醫生創新素質的培養

醫學技術一直都是處在不斷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一個優秀的醫生必須要具備創新精神,他們要勇敢的打破傳統,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因此,在外科帶教過程中,如果學生提出一些不恰當的問題,教師也不能責怪,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好他們的創新精神,在重視學生技能素養、職業道德素養、技能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也是推動醫學技術水平發展的源動力。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高職圖書館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職能定位

摘 要:高職圖書館在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文化素質的提升、信息素養的提高與心理素質的加強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高職圖書館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職能定位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高職圖書館中存在職能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學生漠視圖書館的存在,圖書館管理與教育體制脫軌,圖書館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等問題,并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 綜合素質教育 職能定位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而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要數量不斷增大,對綜合素質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具有高等職業技術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提升高職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就要充分高職學校各個組成機能的優勢,發揮各個機能的培人育才的作用。高職學校的圖書館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它在高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1 高職圖書館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職能定位

1.1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高職學校培養的是可以從事一線生產工作的綜合型技術人才,他們不僅要擁有理論知識儲備、操作技術,還要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優良的思想道德素質。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多方面的參與和努力,而學校的圖書館借助于人們的書籍的神奇力量,既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反思的安駁幕肪?又可以讓學生沉浸于靈魂洗滌的美妙過程。圖書館中藏有大量的書籍,這些書籍中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先輩的哲學智慧,學生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自身的思想境界將會潛移默化的得到提高,無形中培養了優良的思想道德素質。

1.2 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補充途徑

高職學生文化素質由知識理論與操作技能兩部分組成。高職學校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教學課堂,而學習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操作間實訓。然而,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無法將全部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傳授給學生,并且教師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是十分有限的,實訓教師的操作技能也并非是一流的,那么,如何彌補這些欠缺與不足呢?學校的圖書館就是另一位老師,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了解到教材里、課堂上沒有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可以了解到高超的操作技能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要點,因此,圖書館是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補充的重要途徑。

1.3 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適宜場地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信息檢索與信息利用能力,并且具備較強的信息敏感度,具備信息數據匯集、處理與分析能力。在圖書館中,學生不僅可以傳統的紙質閱讀書籍,還可進入互聯網,通過網絡查找其他電子資料。互聯網上可以提供最為全面的信息資料,也提供了豐富的、多樣的信息查詢功能。例如,定題檢索、信息咨詢、文獻源確定、讀者查詢等。與生活中的互聯網的使用相比,信息素質的培養多是有目的的利用互聯網查找所需要資料的,對學生的日后工作與學習會產生很大幫助,對此,圖書館是最適宜的場地。

1.4 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

伴隨經濟的發展,人們自我追求也不斷提高,從而人的壓力也不斷變大,當前高職學生雖然比其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稍好,但是走入社會之后,仍然會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經過調查研究,高校畢業生在環境適應性、人際關系交往、應急問題的處理等方面都存在問題。而圖書館是高職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在圖書館內學生不僅可以自由的享受知識帶給他們的快樂,更會讓培養他們具有一種樂觀的心理狀態,堅強的品質、積極進取的精神。學生無論是在圖書館學習,還是在圖書館閱讀書籍、檢索信息,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一個拼搏進取過程,而最終獲得成功也會讓學生增強自信。

2 高職圖書館在綜合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知識技術同時具備的復合型人才,相對于其他高等院校,它所招生對象的知識理論層次相對較低,人才培養過程中,也更加重視學生的操作技能的提升。然而,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并沒有體現高職教育與其了高校教育的這個區別,無論是館內藏書的涉及領域,還是館內的其他資源結構都沒有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做出適當的調整,圖書館似乎是“獨樹一幟”,與高職教育遙不可及,它既沒有走進學生的生活,更沒有走進學生的心理,圖書館沒有發揮其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2.2 學生漠視圖書館的存在

如上所述,圖書館在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具有一定的職能定位,因此,高職學校應積極的倡導學生走進圖書館,在圖書館中學習、閱讀、查找信息。這是一個獨立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主觀能動性等多方面的素質。然而,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漠視圖書館的存在,不能看到圖書館特殊的職能作用,不喜歡在圖書館里學習。這從另一側面也反應出,高職學生在學習壓力相對較小的環境中,對學習的不重視,不重視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對于他們來說,圖書館只是學校的一個“擺設”。他們既沒有形成到圖書館學習的習慣,也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更沒有培養起平和、認真的學習心態。

2.3 圖書館管理與教育體制脫軌

圖書館內藏有大量的珍貴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資料會教育改革相契合將可以實現優化教育體制,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為教師教學工作的工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圖書館內的藏書并非只能單一的從學生層面入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它還可以被學校、被教師所使用,與教育工作結合到一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工作開啟另一扇大門。

2.4 圖書館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很多人都認為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簡單,任何人都經過簡單的培訓都可以適應這些工作。而圖書館管理人員自己也是這樣認為,他們將自己的工作定位于圖書館衛生的監管,圖書館書籍的整理,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服務等,因此,他們根本不注重自身圖書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注重圖書館理論的學習,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最終就形成了,學生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要求低,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也不提升的一個“假平衡”現象。

3 解決高職圖書館在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3.1 促進高職圖書館職能作用的發揮

高職圖書館在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職能作用的發揮體現在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科學文獻素質的提高、心理素質的加強與信息素養的提升。發揮這些職能作用,要通過一系列的具體行動來實現。首先,學校與教師鼓勵學生閱讀哲學類、歷史文化類等方面的書籍,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優秀的品德得到培養;其次,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時,多讓學生通過圖書館資料的查詢來完成,讓學生體會到圖書館內藏書是其學習的有益補充;再次,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活動籌建的過程中,讓學生到圖書館內尋找資料與素材,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應對壓力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也就得到了加強;最后,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日常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來嘗試著自已來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信息利用能力。

3.2 鼓勵學習走進圖書館

改變高職學校學生沒有在圖書館學習,利用圖書館提升自已學習能力、知識水平與操作技能的習慣,學校就應開展各種各樣的宣傳活動,鼓勵學生們走進圖書館,只有學生走進圖書館才能夠感知圖書館的魅力,才能體驗到圖書館可以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身心感受。例如,可以組織“讀好書,好讀書”的讀書活動,可以組織“圖書館的一二三”演講活動,開展圖書館知識競賽等。同時,圖書館也要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們讀書學習的良好環境,設立滿足學生需求各項服務功能。

3.3 與教育科研工作相結合

圖書館應明確的看到自身在教育教學中的任務與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僅要在新生入學期間,向學生進行文獻檢索培訓課程,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可以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鼓勵一線教師利用圖書館開始科學研究,一線教師的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等與圖書館共同協作完成。優化圖書館的資源,讓圖書館資源與教育教學工作實現整合。

3.4 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吸引高學歷、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加入到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來,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圖書館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與考核,將培訓情況納入到考核機制中。重視圖書館管理人員服務思想意識的提高,完善服務體系,健全服務內容,為高職圖書館職能作用的發揮提供堅實的基礎。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加強高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 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

摘 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既是時代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需要。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必須把人文素質修養作為高職業學生成才的重要目標予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對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本文通過對人文素質教育迫切性的認識,提出了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高職學生 人文素質 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 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國,第四大客源國,旅游業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新興支柱產業之一。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對旅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們不得不思考高職教育如何從過去單純的重技能培養轉變到今天必須重素質的培養模式上來。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曾經指出“旅游是帶有很強的文化性的經濟事業,也是帶有很強的經濟性的文化事業。” 旅游學科的邊緣性,要求其從業人員應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既有管理學,心理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又有豐富的人文,歷史知識底蘊與良好的審美修養。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很多高職類學校,在課程設計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即偏重于專業本身尤其是與技能發展相關的的內容設置,而對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文學,美學等知識的課程安排則相對不足, 各個高職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輕素質”、“重教育、輕德育”、“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這勢必會導致旅游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的不合理,并終將影響專業發展的后勁。

一、加強高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已成當務之急

一方面是因為旅游業日益發展,需要更多的旅游人才,更重要的是因為原有的旅游從業人員知識老化,封閉,不適應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另一方面,從行業性質上看,旅游業是一個特殊的綜合性的服務行業,現代旅游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活動,它是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涉及幾十個行業和部門。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寬廣的知識面,良好的文化修養。第三,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高等院校也已經從現實主義出發,增設了許多與高職院校里類似的課程。而許多本科畢業生也放低了就業的眼光 ,愿意到服務行業總從基層做起 。 因此,加快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使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以提高旅游專業人員的素質,培養合格的旅游專業人才,以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加強高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

在全面建設“省級高職骨干院校”的進程中,我院不僅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還高度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和人的全面發展。 結合我院“文化先行,內涵強效”的實踐,我院文化建設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學院制訂了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大學生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道德養成、基礎教育和職業發展三個平臺”。以道德養成為主線,以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道德養成、基礎教育、職業發展為教育平臺。以道德養成為主線,培養學生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其次,提出基礎教育平臺。基礎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基礎。文化水平的高低和知識技能的掌握,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否認,文化程度越高,就容易掌握技能,反之就越困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許多經濟學家的調查研究表明,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效率成正比,具有高職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員,工作效率是一個普通初中生的三倍。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以達到能夠終身學習的效果,即加強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第三,把職業發展列為人才培養模式的始終。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學院重新審視并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理論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式、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等,從而逐步實現辦學模式職業化、教學內容技能化、管理標準規范化、學生實踐能力優化 ,促進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多樣化,盡可能實行校企合作,校企互融的培養,積極拓展辦學空間,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育質量。

三、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1.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對目前職業技能課程設置比例過高的現狀,應從以下幾方面調整課程設置。一是要合理設計,并加大有關職業素質方面課程的比例。在設計上因專業而異,根據實際工作崗位的要求,有側重的合理的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或審美素質等素質教育進行搭配,使不同專業的學生切實具備從事該行業的綜合素質。二是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對課程進行動態管理,隨時增減調整課程,保持課程體系的靈活性。

2.建立向素質教育傾斜的高等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在進行職業教育課程整體劃分的同時,也應逐步完善和創新高等職業人才素質培養模式。將文化素質教育納入專業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不同專業、不同生源開設有針對性的文化素質必修和選修課程,特別是增加選修課數量,讓學生有足夠的課程可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特長發展;聘請校內外人文藝術教育方面造詣較深的教師、專家學者舉辦精彩人文講座,開拓學生視野,擴大學生知識面;通過課外活動,比如每年都舉辦“ 文化藝術節”、“讀者節”、 動漫設計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 專業技能知識競賽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勵學生在社團活動和各項比賽中提高素質;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增建大學生文化廣場,優化美化校園,提升校園育人環境的品位、格調。

3.提高校園文化的品味,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廣闊的空間

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有利于培育學生理性的人文精神,讓人文精神與現代科技對話,讓民族傳統與西方文化對話,讓大學文化與社會生活對話,讓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外化為校園文化的高雅活動形式,從而對高職學生的人生價值觀、人格塑造、道德行為等起到啟迪、感化、升華的作用,為學生培養自身的人文素質提供廣闊的舞臺。

4.要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內化環節

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不僅是整潔美觀的校園,更是一個文化學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場所。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還指學校在堅持人才培養方向的前提下,能夠允許并鼓勵學生按他們自己的個性去發展。學生只有理解了校園人文環境中包蘊的這些人文精神與理想,才不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無動于衷,才會更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努力從中汲取養分。

另外,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和較高業務水平、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高職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只有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操作技能,并有著良好的品格和氣質的職業教師,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純粹以技能為核心的高職育模式,既不適合學生個人的發展需求,也不符合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高職畢業生應該是健全的。未來的企業家和員工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健全的人格、足夠的智慧,才能使企業保持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建立起創新精神和能力。因此,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不可推卸的神圣職責是在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育人方面。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基于素質教育的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研究

摘要: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于理工科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對素質教育的探究也更加深入,本文主要的探究視角是理工科大學生在素質教育下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筆者在本文中主要從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心理素質方面、交流溝通方面、創新能力方面以及動手實踐這四個方面探究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1]。

關鍵詞:素質教育;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

0. 引言

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已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學術界以及公眾對素質教育的認識逐漸加深,我國實行素質教育以及進行教育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競爭的核心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今的社會發展不僅需要專業型的人才,更需要復合型的人才,復合型的人才不僅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1.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理工科大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

在素質教育的推行和要求下,21世紀所需要的人才是智商與情商兼備的復合型人才。智商主要指的就是一個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等。情商主要是指一個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能力、情緒的控制能力、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以及團隊的合作能力等方面。智商和情商的高低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高低,也說明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一個人的能力的高低影響大。在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理工科大學生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習好專業知識,更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創新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等,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其適應素質教育的培養要求,也對理工科大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理工科大學生自身要重視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盡快讓自己成為一個復合型的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

2. 探究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要求

2.1心理素質是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中的核心內容。所謂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發展的內部根據和內部動力,心理素質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心理素質也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專業技術知識學習以及實踐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對實踐中的突發事件的應激性反應較影響較為明顯。心理素質的高低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的核心內容,為一個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奠定一定的基礎,是發展其他能力的基礎和前提[2]。

2.2交流溝通能力是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交流溝通能力是一個人在成長和發展中的基本能力,一個人能否將自己的思想與觀點明確、有效地傳遞給他人主要是看這個人是否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高速發展以及信息化的不斷加速,國家與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良好交流與合作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所以說有效的交流溝通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我國的傳統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視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書寫能力,對于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比較忽視。有很多的理工科的學生不能進行高效的溝通與交流,不能有效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思維,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實行過程中要更加重視理工科大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

2.3創新能力是理工科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中綜合素質能力的靈魂。創新能力不僅是理工科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中綜合素質能力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和發展的靈魂。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要適應現代知識型經濟發展的需要,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與進步也對人才的創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理工科大學生要發掘其巨大的創新潛能,為實現自我價值、服務社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也要求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老師要時刻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挖掘。

2.4實踐動手能力是理工科學生創造財富的根本途徑。理工科學生不僅要全面掌握專業技術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大學課程中,理工科學生的學習內容中不僅包含專業的技術理論知識,也有大量的實驗與實踐課程,意在培養理工科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將來理工科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就需要把自身學習的知識通過動手操作轉化為一種能力,并且通過動手實踐完成來工作中的各項任務,創造財富來實現自身的價值,所以說實踐動手能力是理工科學生創造財富的根本途徑[3]。

3. 理工科大學生在現階段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方向

3.1心理素質能力。當今社會很多在城鎮生活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促使很多學生獨立意識與獨立能力較弱,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進入大學以后,很多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依然較弱,自我的控制能力較差,面對困難容易采取逃避的方式或者逃避的態度。由于心理素質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實行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心理素質訓練項目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

3.2交流與溝通能力。有效的交流與溝通有助于對方明白你的思想或想法。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會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現在很多的大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與相處過程中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來處理人際關系和人際問題,這是不利于人際交往與溝通的。在傳統的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很多理工科大學生只注重專業技術知識的學習,不善于交流與溝通,導致其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能有效的與他人進行溝通與合作。由于交流溝通能力的重要性,理工科的相關教育工作者應開設相關的交流溝通課程,加強學生對交流溝通的認識。理工科的老師要建立交流溝通課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題的研究當中,通過一系列交流項目讓理工科大學生認識到交流溝通的重要性,讓他們主動來提高自己的的交流溝通能力。

3.3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效發掘創新能力也有利于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過分重視應試技能,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扼殺了很多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素質教育的培養過程中可以改革學校的教學方法或者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可以開展多樣的設計大賽,或者關于創新能力的比賽來挖掘和拓展理工科學生的創新能力。

3.4動手實踐能力。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書寫能力,對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忽視,導致很多理工科大學生對純理論的知識掌握的不錯,但是對需要動手實踐的課程或者項目掌握的較差,這突出反映了傳統教育留下的弊端。在素質教育過程中,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以及提高理工科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實踐活動,讓理工科大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檢驗和驗證真理,這樣有利于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4. 結束語

本文筆者主要是基于素質教育來探究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問題,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的探究也需要不斷地深入。本文主要是對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對理工科大學生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任務也任重道遠。(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赤裸人妻撅起肥白大屁股| 中国老太婆grdnnytube|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私人影院|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人妻在厨房被色诱 中文字幕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国产精品丝袜高跟鞋| 男人吃奶摸下挵进去啪啪软件| 亚洲色欲色欲www| 挺进邻居丰满少妇的身体|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黑森林精选av导航| 五十丰满熟妇性旺盛|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 无套内射视频囯产|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中文在线√天堂|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猛少妇色xxxxx|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