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8 05:28: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生素質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目的,以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宗旨。小學數學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科學地設計作業練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措施。本文就小學數學作業中如何滲透素質教育膚淺談一、二。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生、數學作業、自學、開放性、
一、 精心備課 設置作業
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于胸,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還應該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適時調整優化教學目標。其次是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些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些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最后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須體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有效性的課堂教學。
一、增強作業的層次性,既面向全體學生,又發展學生的個性。在生活中,人們常有這樣的感受,當你克服了一個困難時,會由于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滿懷信心地去迎接下一個挑戰。學生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連續幾次不能正確的解答問題,就會對學習產生畏懼,喪失對學習的信心。但是如果總是提出一些很容易解決的問題,也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尤其小學生會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因此,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才能滿足知識基礎不同、智力因素各異的每位同學,才能適應全體學生。容易的問題能使全體學生,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較難的問題可以發展學生的潛能,培養優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增加作業設計的漸進性,揭示解決問題的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設計具有梯度的練習題組,通過練習,使學生思維循序發展,并善于求變,敢于質疑而求真,而不是停留在重復和模仿階段。習題組要從易到難,坡度適中,循序漸進,但又能集中揭示某個解題規律。如下例:①甲數是120,甲數是乙數的,乙數是多少?
②甲數是120,甲數比乙數多,乙數是多少?
⑧甲數是120,甲數比乙數多,甲、乙兩數一共是多少?
④甲數是120,甲數比乙數多,乙數是甲數的幾分之幾?
通過該組題的練習,使學生掌握分數應用題的解題規律。
三、增強作業開放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學中一般通過聯系生活,展示情境;設計懸念,創設情境;編制故事,觸發情感等方式。在講授“比較分數大小”這堂課時,利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西游記》的故事教學,上課開始,教師打開屏幕出現唐僧師徒四人走在炎炎烈日下,被曬得口干舌燥,悟空對師父說:“師父,等俺去給你找點解渴的東西來。”過了一會兒,悟空抱個西瓜回來了。悟空說:“師父和沙僧各吃西瓜的l/4,八戒吃1/3,我吃l/6。”八戒一聽便很不高興嚷了起來:“猴哥,你明明知道我老豬的肚子大,吃的多,你卻給我的最少,自己留的最多,比師父的還多,我要你的那份。”剛說完,悟空就哈哈大筆起來:“真是個呆子!”這時老師適時提出問題:“悟空為什么叫八戒呆子?”短小的故事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心靈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因此,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是新課程中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形式。學生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學貴有疑。在知識的疑點處展開討論,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激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經過學生激烈的思想斗爭,思維碰撞,疑點逐步打開,學生的智慧得到發展。如:在教學“除法的豎式” 時,提出關鍵問題:①商4應該對齊被除數的個位6,還是對齊十位1,或者是對齊個位和十位的中間?為什么?②豎式中有兩個16各表示什么意思,減出來的0又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了解算理,掌握方法。
。例如差比問題可通過下例突破:
例:某鋼鐵廠四月分計劃用煤580 噸,實際只用了446噸,這個月用煤節約了幾分之幾?(解答略)
如果將此題算式(580―446)÷580讓學生改編其它應用題,能使學生深刻地認識此類問題。
五、增加作業的多樣性,減輕學生的疲勞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傳統教學中布置的作業均為筆答作業,單調的作業學生感到乏味,從而使學生厭惡作業,因此,必須對單一的形式作改進,實現作業形成多樣化。例如讓學生自制模型,學生相互間討論某個問題,給出數據自編應用題,讓學生去發現和解決生活實際中的數學問題等。再例:在教學“圓周率”之前,請同學們分別制作直徑分別是1分米、2分米、3分米的圓,測量其圓長,得出圓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圓周率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還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培養了學習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學生多樣化作業的完成,能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又減輕學生做題的疲勞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
六、增強作業解題方法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提高思維的廣泛性和深刻性。設計“對比練習”“一題多解”的作業,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發展思維能力,運用基本技能解決問題能力,選擇最佳解決問題方案的評價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通過此類問題的討論和研究,能提高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深刻性等思維的品質。
七、課題教學中應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數學自學能力。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抽象性強,邏輯思維能力強。因此通過數學學科的教學可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邏輯思維、空間想象等數能力,而學習方法是打開數學大門的金鑰匙。因此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生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而使學生終身受益無窮,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教學應用題時,教給學生分析、綜合的方法、畫線段圖的方法,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教給學生找等量關系的方法
在作業設計時,學生知識遷移運用能力等的發展,也要引起注意。以上作業設計和布置討論的各方面之間不能孤立而行,要綜合而有機的運用。
(責編 張景賢)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也有了更深的含義。小學生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又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他們的健康成長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代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實地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成因的分析,提出幾點促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對策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在這一特殊年齡群體中廣泛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育部公布的我國目前中小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的比例是23.3%。中科院心理所調查的比例是28.8%。”因此,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質教育逐步得到貫徹和落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正日益凸顯為教育的主導觀念。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很難實現。“據調查我國仍有70%的學校沒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問題,深入研究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充實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學科體系,更有助于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在很短時間就能形成的,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自我因素等。其中,學校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部早在1998年8月13日就頒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從那時起,全國各地陸陸續續地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始終沒有真正地開展起來。即使開展了,情況也不是很好。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
筆者通過對交城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調查、分析,總結出在這項工作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學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視
雖然現在我國實行素質教育,但在升學壓力下,部分學校還是以學習為重,不關心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很多小學的領導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沒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更不知道怎樣進行一項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份由江西教育學院教育系對全省425名小學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的調查顯示:僅8%的鄉鎮學校教師回答自己學校有心理輔導室;2%的鄉鎮小學教師回答自己學校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只有6%的鄉鎮小學建立了心理檔案;正在考慮制訂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計劃的鄉鎮小學僅占26%。
2.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不規范
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該由誰負責、應由哪個部門管理還處于模糊狀態,有的由黨委書記負責,有的由校長或分管校長負責,有的由政教處管理,有的由教導處管理,有的由科研室管理,這種學校間管理的不一致帶來了工作上的不一致,很難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筆者調查的2所高中均由政教處管理,這樣就局限了它的范圍,無法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滲透到教學中去,這也就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中應有的作用。同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心理健康教育也很少問津,下來視察也多是形式管理,做做樣子罷了。
3.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家庭是其主要的影響源,大多數的心理健康問題都與家庭有關,父母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狀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成熟和生長發育。但據對泉州地區部分小學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中,認為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占23%,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大約為5%,認為目前學校最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面的占80%。
4.小學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
學校的教師大多數對心理健康教育都存在很大的誤區,他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無,他們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不聞不問,有的教師甚至承認從未發現過學生有心理問題。還有不少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二、促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策略
針對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筆者就每個方面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建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學校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建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上,學校要不拘泥于學習輔導,還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年級進行有針對性的人格輔導、生活輔導和職業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以發展性教育為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的教學、管理、德育等方面的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學校要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堅持把課內心理教育和課外心理教育連在一起,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
2.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運行機制和督導機制
通過對交城縣小學的調查,發現初中沒有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也只是搞形式,并未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工作的體系中。為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有效地展開,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切實轉變觀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首先要健全組織體系,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整體規劃,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科研組,并給予其經費支持,探索適合的課程和教材,給每個學校配備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并且要組織心理健康教師的培訓等,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有序、實效運行。其次要健全制度體系,完善本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制訂心理健康教育規章制度,制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入編制度、考核制度等。最后就是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督導評估體系。
3.培養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家長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參與對子女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學校教育的效果。但由于家長不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教育觀念落后,不會教育孩子,有時甚至起反作用。因此,學校要針對家長的情況,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方法,對家長進行教育,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幫助他們形成心理健康意識和正確的教育方式,使他們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對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教育。
4.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學校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有一支具備心理學專業知識、有較高心理素質以及有心理輔導技巧和能力的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教師本來就是教書育入的主體,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事情,也是每個教師都應承擔的責任。有的教師自己心理有問題,就會不自覺地對學生進行不正確、不規范的教育,有的教師甚至由于自己心情不好就對學生發脾氣,使學生心理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學校要組織學校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教師和學生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系,而且各科教師也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健康的課堂氣氛,并且要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巧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摘要:在中小學生中進行寫字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觀念、培養學生頑強意志、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對素質教育發展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加強 寫字教學 促進 教育 發展
漢字在世界各種文字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它是人們仰觀俯察、博采眾美的結果。書法,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既有實用價值,又有欣賞價值。千百年來,我國歷代文人騷客對漢字書寫都給了極高的評價。漢代楊雄說:“書,心畫也。”清代劉熙載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也。”等等。這些無不說出了寫字與做人的密切關系。因此,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繼續加強漢字書寫教學和訓練,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推動我國素質教育進一步發展。
但是,我國現在的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不僅僅是社會上,甚至是一些老師、學生對于寫字教學也都還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特別是現代科技的發展,更使一部分人忽視了對漢字書寫的教學和訓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人(特別是一些“聰明”的學生)誤以為以后大都使用電腦,手體書寫好壞都無所謂,因此不再重視漢字的書寫練習。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學校還在片面追求高分數、升學率,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外作業,學生做作業只是急于完成任務,而忽視漢字的規范書寫。其三,一些老師的素養不高,對學生不能正確指導,學生也就對寫字產生不了興趣。所有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學生的書寫水平,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大大減緩。大大阻礙了我國素質教育前進的步伐。
根據我近幾年的探索、實踐,在中小學加強學生寫字教學和訓練,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一、寫字教學和訓練是繼承和發揚我國書法藝術的優良傳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途徑。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之一。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在歷朝歷代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學習和欣賞這些不朽的作品,是對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同時也會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生在寫字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反復強化這一情感,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情感教育的一種具體可感的教育形式,更適合中小學生的心里接受能力。
第二、寫字教學和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美學觀念和審美情趣,是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的比較具體、真實的途徑。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思想的完美結合及集中表現,無論是篆書的婉通,隸書的方峻,楷書的端莊,行草的飛逸;無論是秦漢尚勢,晉代尚韻,宋代尚意;無論是王羲之、顏真卿、米芾、王鋒;無論是歷代書法家們的風格、流派、筆法以及他們用墨的干濕濃淡,作品的排列章法,都無一例外的體現了時代的審美特征和書家的靈性和情感。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是時代傳統文化和作者美學觀念的完美結合。因此,對中小學生進行寫字(書法)教學和訓練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中小學生感受美學――欣賞、體驗美學。在欣賞中感受,在練習中體驗,兩者互相促進,完成感受美的意境的過程。我認為這是一種既具體又真實的美學經歷,無疑在中小學生的幼小心靈中所形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寫字(書法)教學和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踏實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
寫字(書法)教學和訓練一般都須從楷書學起,而“楷”是整齊規矩、可做楷模的意思,漢字橫平、豎直、方正的特征,都要求學生在起步的時候就認認真真、踏踏實實、一絲不茍來完成。而要做到真正有所成就,甚至形成自己的風格,那就必須天天練習,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成功,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頑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習慣。而這種踏實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和頑強的意志力,在老師平時的作業檢查和寫字訓練的督促與鼓勵當中就能及時的得到培養和鞏固。
第四、在寫字(書法)教學和訓練中增長知識和陶冶情操,互為促進。
我國歷代書林高手無一不是文學名家,學生在欣賞和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沉醉于筆墨世界之時,玩味這個世界所表現的歷代詩文,增長知識,修身養性,就會更覺愜意。如“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使人頓覺宇宙宏闊。欣賞的《沁園?雪》,既能使人感覺到宏偉的、磅礴的氣勢,感受到祖國山川的壯麗,更能使人感受到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的那種寬闊、博大的胸懷和遠見卓識。而且學習書法藝術,欣賞、臨摹古人作品,是與先賢們進行心靈上的交流。這往往比只讀他們的詩文有更微妙、深切的感受。這樣就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欣賞藝術,在藝術欣賞感悟中激發學習興趣,陶冶情操,互為促進。
當然,我們在寫字教學中不必強求每個學生都發展成書法家或藝術家,但對書寫規范、整齊、美觀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卻是每個學生必須做到的,而且是處在中小學的識字階段的每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因此,在我們推廣素質教育的今天,尤其要在基礎教育階段重視寫字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素質,推進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
摘要:前國家領導人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持久動力,沒有創新的民族是難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由此可見,創新決定著我們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我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進行創新教育。因此,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僅關系到教學的質量,而且關系到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異想天開創新能力創新意識
一、 什么是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含義創新意識是指人們在社會實際活動中,主動開展創新活動的觀念和意識,表現為對創新的重視、追求和開展創新活動的興趣和欲望。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因此,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打破等級觀念,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以學生自由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要讓學生敢于“異想天開”。
二、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些素質與生俱來,人皆有之。但有些素質是需要后天的培養,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小學時期是一個人創新的萌芽時期。他們的創新與見解盡管顯得那么的不完善、粗糙,有時甚至表現得是那樣稚嫩,但教師要一往情深地去關愛孩子們這些難能可貴的創新苗頭。歷史上許多科學家成才的事實證明,往往是老師或同學一句鼓勵性的話語,學校一次鼓勵性的行動,啟發和造就了他們輝煌的成就。創新教育不是冰冷的智力活動,而是火熱的情感能動過程。因而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時就要消除代溝,消除師道尊嚴,為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和諧、暢所欲言的良好環境,使學生創新的種子在心坎上萌發。因此,要使得學生要健康成長,就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特別是展開異想天開的創造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如何在培養創新能力。
首先,在學習中要敢于質疑,決不要停留在人云亦云照本宣科上。有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某校一位老師在講“開卷有益”一詞時,將“卷”字之意解釋為“試卷”,而有一位同學卻敢于質疑,隨即站起來向老師指出這種解釋是錯誤的,“開卷有益”中的“卷”應是書本的意思。大概這位老師認為學生冒犯了他的尊嚴吧,并沒有認真想一想這位同學的說法是否有道理,而是批評這位學生在老師講課時亂發言,仍然堅持自己的錯誤解釋。結果期末考試恰好有這個詞的解釋,那位受到批評的同學自然答對了,而那些唯老師解釋是聽的同學自然是“全軍覆沒”,無一人解對。由此可見在教育教學中,要十分重視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哪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簡單否定和諷刺挖苦,而要正確引導,耐心解答。同時,在教學中要注意,并不是通過傳授知識來消滅問題,恰恰相反,是通過傳授知識來引發更多的新問題,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
其次,要敢于想入非非,言他人所未言。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老師講解有關薔薇的知識,之后教師問同學們:“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個學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個學生回答:“是美麗的花!”第三個學生答非所問:“我想我應該想辦法培育出一種不帶刺的薔薇。”這則故事中的第三個學生就是我們經常遇到的被視為異想天開的學生。無疑,這個學生的見解是不是更有一些創新意識呢?在人類歷史上,許多偉大的發明或發現都來自科學家的“突發奇想”的“異想天開”。最原始的飛機就是源于鳥兒飛翔而產生的異想天開的偉大實驗。所以,學生一定善于標新立異,與眾不同。
第三,要敢于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這是的人生態度寫照。我們從中不難看出,自信在人生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心想事成”和“夢想成真”,不都是以自信為成功的前提嗎?所以,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在學習和工作中充滿自信的去標新立異,去異想天開,從而樂此不彼地創新在創新,正是我們成才的必由之路。
以上綜述,“對‘異端’不能一棍子打死”豐富的想像力是構成創造能力的重要成分,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培養。我們應該看到調皮、好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也是創造力發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也就是說要給學生足夠的愛,給學生足夠的寬容,給學生一點“放肆”。因此,要打破任何束縛學生思維活動的桎梏,鼓勵他們“異想天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一些“奇特”的想法,或表面上看來毫無道理的說法不要輕易地下結論,也不要輕易地說“不”,更不要輕易地說“錯”,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 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注重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創新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正因為如此,學生決不可忽視對自己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自我培養和鍛煉。那么,敢于進行發散性思維,對學習,對知識,對實踐敢于異想天開則是培養創新意識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和鍛煉方式。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各抒己見,歡迎學生提出自己與別人或與書本不同的看法,形成一個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良好環境、氣氛。只要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埋在孩子們心底的智慧種子,就一定能生根、開花、并結出豐碩的創新之果。
【摘要】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加快了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進程。小學生教學是我國的基礎教育教學,實現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為我國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的一些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在實施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的時候,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小學學校根據我國的素質教育方針,針對目前小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措施,實現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關鍵詞】小學生 素質教育 措施 全面推進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小學學校根據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按照素質教育的內容,實現對小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目標,應該主要是對小學生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按照要求,結合小學生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有效的措施,實現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才能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在小學教學過程中,一些小學的學校為了吸引生源,只重視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鍛煉,不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過程中,小學學校應該樹立素質教育意識,明確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例如,一些小學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片面的注重及格率、提升率和優秀率,把這些作為對小學教師進行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小學的教師為了符合這些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行“滿堂灌”的教學策略,在課外組織學生補課,為學生留大量的課外作業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死記硬背,不能完全理解教學內容,不利于小學教學效果的實現,也不符合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
2.教學內容不全面。全面實現小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小學學校全面的落實小學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計劃,按照規定的課程實現對小學生的教育。一些小學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會考試的學科,對于不需要進行考試的學科不能完全落實。而且,學校比較重視語文和數學這些基礎學科,對于思想道德和體育等學科不夠重視,師資力量不足,致使這些不被重視的學科,教師整體素質偏低。這種情況,會導致學生不能夠全面的發展,不利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
3.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我國的小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一些小學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不能全面的實施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而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對教學知識的傳授,不能實現對小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達不到小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例如,小學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片面化,只重視智育,忽略了德育、體育和美育在小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存在為應試而教育和為應試而學習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實現小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全面推進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措施
1.明確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原則。在新的課程標準改革下,小學學校應該在應試教育過程中,重視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在實施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小學學校應該對素質教育的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原則進行明確。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缺乏清晰科學的內涵,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一些小學學校錯誤的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實現對小學生的減負,給學生一定的權利;還有一些小學學校只是做“面子工程”,并沒有完全的落實素質教育的內容。因此,在實施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時候,小學學校應該先對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原則進行明確,有針對性的實施素質教育。
2.學校明確對小學生的教育目標。根據我國的素質教育要求和內容,小學學校可以設置有效的小學生素質教育目標。例如,小學學校為了貫徹實行素質教育,確立了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素質教育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學校順應我國的教育潮流,對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從不同的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證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例如,小學學校一方面根據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要求,增加音樂、體育、美術和思想品德等可側很難過,保證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轉變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為啟發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德育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十分重要。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對實施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應該深入的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對素質教育進行全面的了解,明確素質教育的目標。而且,教師還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進行完善和改進,大量的應用具有啟發性和鼓勵性的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獨立的思考。德育對小學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在全面推進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小學學校應該重視對小學生的德育,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同情心和愛國心等。
三、總結
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按照我國的素質教育要求,根據目前小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現狀,制定有效的措施,通過不同的方法,實現對小學生素質的全面推進,才能提高我國小學的教學水平,促進小學教學的發展,為我國的教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摘 要:生命教育在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中占據重要位置,是學生生命意識不斷加強的前提條件,對學生自身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生命教育與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的融合與發展”這一課題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命教育;實踐活動;融合發展;發展方向
1.生命教育在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中的滲透
(1)以生活實踐活動為基礎開展生命教育滲透過程。其開展的目的在于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內心受到啟發,進而對學生自身能力培養及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然而實踐活動的開展應立足“以生活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效實施,使學生通過生活影響自身思維以及行動,促使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這是新時期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開展的根本。在實踐活動中,將生活元素進行有效搜集并加以充分的研究,總結出生活與生命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從而帶動學生樹立珍惜生命且創造生命價值的觀念,為生命教育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2)結合學生身心發展“差異性”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中小學生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不同,同一階段的學生之間身心發展過程也會存在相應的“差異性”。然而在素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具體差異應進行充分的觀察,確保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生命教育滲透過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使學生自身生命意識能夠得到普遍提高。由于學生身心發展不同的特點所在,對于生命的認識角度也會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進行生命教育滲透也應結合不同基礎展開,使學生逐漸認識生命、感受生命價值,最終創造生命價值。
(3)轉變傳統實踐活動模式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滲透。中小學生傳統實踐活動開展模式主要是以課堂形式為主,學生與社會及生活接觸過程較少,很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所在。在當代教育發展過程中,對于學生實踐活動開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體現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已經成為實踐活動開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學生生命教育的滲透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使學生能夠珍惜生命、超越生命最終將生命的價值體現逐步“最大化”。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為學生正確生命價值取向的形成創造良好的“保障性”條件。
2.新時期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發展新方向
(1)有效運用“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開展中小學生生命教育。“人本理念”是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生命教育開展的重要思想,也是立足學生發展角度對學生進行有效生命意識培養的核心理念。在此之中應將“人本理念”進行充分運用,這樣學生在接受生命教育過程中才能夠體會生命的意義所在,實踐教育活動的特點在于通過實踐過程讓學生能夠產生足夠的興趣,對學生的感受過程打下更為深刻的印記。而“以人為本”的有效運用則是對學生整體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過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啟發,實現生命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價值。
(2)培養學生意志品質,促進素質教育實踐活動融入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創造生命價值,且逐漸超越生命價值。對于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學生探索精神培養的關鍵所在。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優越性,通過探索實踐活動對學生意志品質進行積極培養,并且結合探索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過程,這樣的實踐活動開展具有科學價值,也是對學生生命意識進行不斷探索發展的根本環節。
(3)轉變傳統素質教育實踐活動方式,提高學生“生命意識”。在素質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活動方式的轉變主要在于對組織形式以及活動環境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創新,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生命意識”的形成提供有力保證。可以將“生活體驗式”教學模式以及“課外探索”教學模式加以充分運用,在此之中對學生開展有效的生命意識滲透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參與”與“體驗”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重要性,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意識”。
總之,生命教育與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的相互融合,對學生素質教育過程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對學生正確的生命意識以及生命探索過程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石橋市素質教育實踐學校)
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個人潛能的發揮,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能夠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體現,也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首要任務。本文從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自信能力、道德修養、創新意識三個方面,就如何加強小學生素質教育進行了探討和淺析。
素質教育道德修養創新意識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它體現基礎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要求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這是我們基礎教育改革的時代主體和緊要任務。素質與素質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人的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育。有什么樣的素質,就應有與之相對應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不是靠老師單方面的行動,應是靠多方面的行動,家庭、學校、社會都應加強小學生素質教育,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能力
1.要尊重學生個性思維。自信心是小學生學習和產生創新意識,發展實踐能力的原動力。小學生有一個和大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時間和獨立價值,他們以孩子特有的眼睛觀察世界,以兒童的思維認識世界,以純真的童心感受世界。小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對他們的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在充分認識學生潛能基礎上,應該尊重和理解孩子這種獨特的價值和心理特點,不能對他們要求過多,不能像要求成人那樣要求孩子,這是孩子養成自信的基礎。贊賞學生的每一個優點,這樣學生天生具有的自信,就不會被壓抑和打擊,才能積極地面對世界,充滿自信,通向成功。
2.要激勵學生獲得賞識。美國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自信,我們就必須相信他們。”斧頭雖小,也能砍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給學生創造一些動手的機會,并經常委托他們幫老師做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事,做完后老師應表揚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果學生僅僅擁有得到家長、教師的賞識和鼓勵而形成的自信,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受不住挑戰,這種自信是不牢固的,只有真正挖掘出學生的優勢和潛力,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才能鞏固他們的自信。所以,教師要善于從學生身上發現他們的優勢,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開發出每個學生內在潛能,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3.要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勇于展現自我,是人生的價值所在,是每一個自信的現代人所應有的品質。學生年幼,通過展現自己獲得成就感,對于他們樹立自信顯得尤為重要。但現在的學生,大多由于膽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表現自己。教師就要扮演推進器的角色,為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舞臺,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證明自己“能行”的大舞臺。
二、要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
1.要讓學生養成生活習慣。中國是古老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小學生要從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做起,講文明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與他人進行人際交往、合作學習的基礎。作為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使學生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質。學校是小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陣地,老師應對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養成好習慣”。
2.要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適當擴大小學生的知識,以形象的事例教育他們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不那樣做,逐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例如,培養小學生尊敬老人,不光是要求小學生每天向老人問早、問好,把好的東西讓給老人吃,而且要向小學生講清尊敬老人的道理,使他們懂得老人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
3.要讓學生懂得文明用語。小學生講文明禮貌用語,有利于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友好、合作、互助、和諧的關系。講文明首先應該懂得尊重他人,從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友愛同學做起,這也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文明習慣的養成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教師和家長要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正確的引導。只有人的素質得到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才有望得到提高,人人和諧,社會才能和諧。
三、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要激發學生創新精神。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認為,創新精神是最重要的,創新精神強而天資差一點的學生,往往比天資強而創新精神不足的學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績。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始源于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小學生往往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好奇,有著特強的探究欲望。小學生如果對某一科學知識有了好奇心,也就有了學習的內在動力,他就會主動地去探索,去研究。作為教師,老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的這一好奇心,鼓勵他、幫助他,讓這一創新的火苗發揚光大,使他的好奇心得以升華。
2.要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在教學中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驗現實或某個典型角色,通過身臨其境來獲得對實際的真實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創新意識,主動獲取知識。如學習了長、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后,創設一個工廠的設計室情境:請若干名學生分別扮演設計師和顧客;顧客提出不同要求,請小設計師滿足顧客的要求:用同樣大小的一塊長方形鐵皮做一個無蓋鐵皮盒,容積要盡量大;在不浪費一點材料的情況下(可以焊接)做一個最大容積的無蓋鐵皮盒;在材料不浪費的情況下,焊縫要最短。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決定長方體容積的三要素長、寬、高及它們之間的主要關系理解得更深刻,增添了學生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客觀的需要產生強烈的不安現狀,執意于創造要求的內在驅動力,喚起他們的創新意識。
3.要發展學生創新潛能。探究式學習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所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在小學自然科學教學的過程中尤為突出重要。其實兒童生來就是一名探究者,也可以說是一種天生的本能,他們對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一個小學生能夠把爸爸剛剛買給他的復讀機全部拆散,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都持責怪、打罵的態度,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盡管是一種“破壞”,但他表現出來的卻是一種探究的欲望,創新的精神。而教師在學生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精心組織探究活動,正確指導學生去探究,使兒童的這種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斷地得到發展,促成兒童從自發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學的探究,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摘 要:小學教育學生步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兒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系統學習知識的開始。班主任工作既是班級領導者、活動組織、教育者,班主任素養是班風形成的導向,班風是學生人格形成的土壤。為此,班主任是小學生人格形成的引路人。該文就班主任的素養對小學生的成長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班主任素養 小學生人格 素質教育
小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基本道德觀念,基礎心理素質的關鍵時期。此期間,是兒童的身心快速發展,缺乏對真與假,對與錯、美與丑的識別能力,對身邊事物好奇,善于模仿的關鍵時段。由于班主任性質決定每天大部分都工作在學生中間,班主任處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一個細微的動作及表情,都凸顯在全體學生觀察之中,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為此,班主任的素養對學生人格形成的影響起到重要作用。
1 只有班主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學生才能攝取到正能量
班主任政治素養對學生的影響滲透于教學及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對學生的成長的影響起到重要的作用。
1.1 班主任要以真摯的愛,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提高工作的凝聚力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情感生活中創造性應。良好的政治素養班主任必須做到“愛生如子”,才能得到學生的信賴。當下的小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普遍生活在家庭嬌慣氛圍之中。入學后由家庭嬌慣環境轉為學校集體活動是學生思想的一個轉折點,勢必出現諸多的不同心理狀態。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關注他們課堂學習,課間活動,思想情緒等等,如:不愛學習、紀律松懈、情緒低落、小同學之間的摩擦等。尤其對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更應加大關注的力度,及時做好耐心細致的引導工作,解決他們學習和思想上存在的問題。要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切合實際的解決他們存在的問題。用辛勤勞動,真摯的愛,去感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會對學生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向心力,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慈愛,珍惜同學之間的友愛,體驗到班級集體的溫暖。激發他們學習知識、參加活動熱情,形成一個和諧向上的班級學習環境,凸顯班主任工作的凝聚力。
1.2 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為學生樹立榜樣
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師的以身作則歸納為“共操,共學、共守”。班主任每天大部分都在學生中間,每一個微細的活動,都在同學幾十雙精細、敏捷的眼睛嚴格的監督之下,學生對各種微妙的變化富于敏感,通過他們的觀察能摸捉到一切最細微的事物。作為他們日常生活行為的模仿的依據。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各項制度的制定者,實施者,也是制度的踐行者,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行。如:到校時間是基本的紀律要求,班主任每天第一個走進教室,是給學生做出表率,會激勵學生自己的遵守到校時間。課間隨時撿起地上紙屑,是對丟紙屑學生一種無聲的批評,會觸動學生提高維護班級環境的意識。班主任在班級的表率作用,勢必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正面的效應,發揮的作用優勝于班會批評教育效果。班主任嚴于律己,率先垂范作用,對學生熏陶產生效應是潛移默化的,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的影響。
1.3 公平正義,一視同仁,得到學生的敬佩
班主任的政治素養是職業道德形成的基礎,是自覺抵制和會不良風氣侵襲的屏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實施過程中,都是對其個人政治素養的具體考量。如:教室學生座位安排是否公平合理、班干部選拔是否民主、小紅旗手的評比是否切合實際、課堂提問與課間輔導是否一視同仁等,各項工作如果處理不當,都會在學生心理產生負效應,在他們剛剛步入社就在幼小的心靈中留下陰影,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為此,公平正義,一視同仁,無私奉獻,不為私利,一身清白,兩袖清風,一片丹心,埋頭耕耘,使學生分享到公平的愛,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成為學生人格形成的引路人。
2 良好的業務素養
豐富的文化內涵,做好學生智力開發的向導。
素質教育是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育,是注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要把握學科的新發展與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性,做好教學知識的延伸,在教學中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
2.1 教學理論扎實,教學方法創新,提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班主任具有堅實的教學理論基礎和教學改革的新思路,能夠獨立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思路,新理念指導教育實踐,形成有創建性的教育理念,探討設計適合小學生對很多新事物的興趣好奇的心理的教育風格及模式,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使教育活動充滿生機活力,在討論中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氛圍,在討論中激發他們學習知識、探究知識奧秘的樂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2 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內涵,具有綜合運用能力,才能立足教學的前沿
討論式教學是要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集中精力集中開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討論中可能提出天真的和個人觀點是無邊無際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加大知識的儲備,要具有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做到精心的為學生積累“一桶水”讓他們取之不盡,讓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及時、靈活、科學的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用深刻的哲理啟迪學生的智慧,使教學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多慧曾對班主任評價:“他們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為此,小學教育是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的基礎,班主任的身教勝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令其不行。為此,班主任的素養對學生的成長的影響十分重要甚至可達到終身。
摘要: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子目標,是一項全新的教育實踐。當今獨生子女多,由于教師、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致使學生出現畸形心理的現象越來越多。為此我們必須認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應對策。
關鍵詞:攀比心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創設良好氣氛
一、個人主義,攀比奢侈心理
青少年中存在自私、內向、孤僻、自尊過分強烈,挫折承受力極低等現象。在校園里,學生的異常行為也時有發生,一句話不投機或一件小事有矛盾便惡言相向甚至拳打腳踢,遇到困難便畏縮不前。唯我獨尊,攀比奢侈心理:由于當今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這種家庭塑出許多畸型心理的學生,表現在只是片面強調自我,忽略了“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看不到自我的價值正是通過他人和社會的認同來確定的,從而使自我意識得不到鍵康的發展。由此而出現的任性、依賴、脆弱、無視他人與社會的自我中心等心理傾向。許多學生不懂得節約,亂花錢,浪費很嚴重,學生攀吃攀穿心理嚴重。因此,加強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只有重視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才能使素質教育全面有效的得以提高。
二、心理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1、教師應將心理素質教育當作學生成長的第一需求
開展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這是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二是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培養合格的跨世紀的接班人,這是心理素質教育要達到的核心目標。開展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這是心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培養合格的跨世紀的革命接班人,這是心理素質教育要達到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以上兩個目標無疑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對大多數教師來說還只是處于嘗試階段,在師范院校所學的教育心理學等知識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實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還有待于教師在工作中去進一步學習、探索、歸納、總結出一套對現實工作行之有效的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知識、方法和技巧。
2、家庭教育應成為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堅實基礎
按照傳統觀念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一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影響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續。家庭教育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發展的可能和特點,要求在具體實施家庭教育時,重視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尊敬長輩,文明禮貌,培養良好意志和性格;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樂觀進取、朝氣蓬勃,與他人建立正常友誼,做事有條理,適應環境變化,并能采取相應措施去對待各種問題;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和體育鍛煉,培養孩子多種興趣、愛好和能力。
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各種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懂得社會規范,追求社會目標。學會社會生活方式;會學習,會勞動,會生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這是新時期國家公民的素質要求,是我國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是家庭教育基本的、總的目標和任務,該目標在教育方針統一下與學校教育相一致的。因此,學校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教育的良好配合,就會徒勞無功。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錯位和反差會使學校教育辛辛苦苦得來的教育效果得不到鞏固,甚至會被沖銷。只有優化家庭教育實現雙向配合,教師克服追求分數的“功利”心態,將心理素質教育當作學生成長的第一需求,家長重視孩子的做人培養,使家庭教育成為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堅實基礎。
三、創設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心理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心理素質教育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智力因素培養,而且更應重視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愉快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對生活充滿自信,樂觀向上;同時要防止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發生,善于解決存在于學生身上的心理疾病,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教育應以育人,教師要充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能力做好他自己的事情,逐漸改變傳統教育片面的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的教育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供更多一點的時間和機會去鼓勵和啟發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獨立思維和獨立操作過程中對自己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自信,逐步消除我不如人的自卑感,從而對自己完成任務,取得更好的成績有足夠的信心,并樂于自我表現,達到開發學生智力潛能和處理問題潛力的目的。
四、創設良好的和諧氣氛,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
每個班級會由于集體目標和集體領導的影響,以及集體成員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班級集體自身的氣氛。這種氣氛對于小學生具有直接的影響。一個具有積極向上的良好氣氛的班集體,會促使其成員奮發上進、不甘落后;而如果班上多數人都消極怠惰,那么即使少數同學想要好好學習,也會因為難以抗拒壓力和誘惑而最終陷于“同流合污”境地。
因此,我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不懂的可以幾位同學一起討論探索或請教老師,班干部更要起模范作用,形成積極學習的班集體氣氛。但是,出現了同一層次的學生在一起,并且有些能力強的學生出現了驕做、看不起別人的心理。針對這些情況,開展“一幫一”、“友好待人”等主題班會,讓學生與原交往圈以外的同學接觸,讓學生中聰明者不驕傲自滿,而是繼續努力、樂于助人;思維不夠敏捷者也不自卑,而是虛心誠懇。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人,詩意地棲居在地球上。但當人類在地球上刻下了一個個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標記中,應牢記和諧才是快樂的,幸福的。
【摘要】人才培養已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持續動力,品德素質教育對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品德素質教育從孩子抓起,老師將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本文從引導學生多方面吸取信息、樹立遠大理想,學生學會處理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環境的關系,學生學會駕馭自己三個方面,來淺析小學生德素質教育。
老師遵照教育部規定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對學生進行要求,還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對集體國家負責,胸懷開闊,充滿信心,意志堅強,有廣泛興趣,潛心實干的一代新人,其核心和本質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質,如何教會學生做人。每個人都有無窮無盡的潛力,良好的品德素質為其奠定基礎,挖掘得當,將會展現出杰出一面。
1引導學生多方面吸取信息,樹立遠大理想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途徑很多,而小學生對一切新事物都有好奇心。作為老師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好奇心,平時我會鼓勵學生多看新聞,多看有關科技動態方面的書籍和電視節目,而且還可以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與自己的感想寫在日記本上。在班會課上留十分鐘讓學生登臺演講,告訴大家自己搜集到的最有價值的信息。
同時,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我還經常向學生介紹一些從書報上了解到的適宜學生的文章,讓學生開拓視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目的并不僅僅是上學、讀書、做題、考試和升學。而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為適應和創造更現代的文明生活服務的,誰擁有知識還會創新,誰就將會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從而使學生把自己的學習與社會的文明發展聯系起來,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
2學生學會處理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環境的關系
正確的理想和動機是建立在正確的認識基礎上。學生置身于社會和人群中,其思想、世界觀、人生觀總受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要處理好這些關系就需要學生對未來世界和自我有一定認識。所以我經常和學生一起探討未來世界的事情。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談論未來的生活和環境。讓學生把渺小的自我投入到未來的世界中時,能夠辨證的看待自我。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表現的不在自卑,而是饒有興趣的津津樂道,那些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更對未來充滿著希望,使學生的目光不再短淺,不至于把人生的道路看得過于難、過于昏暗,不至于在學習的挫折和失敗面前過于憂慮、煩悶。
學生的心理世界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對身邊發生的一些事也特別敏感,所以經常會有學生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打出手,這及讓家長擔心又讓老師頭疼。這些事情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思想觀念,而要處理好這些事情。首先,要培養學生寬廣的胸懷。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女生在幫另外一位女生值日時,不小心碰倒了講座上的墨水瓶。班上的同學便議論紛紛,有的譏笑、有的埋怨。這時我抓住時機,首先表揚了這個樂于助人的學生,對班上的其他學生進行批評,并指出墨水瓶是這個同學不小心碰倒的,只要吸取教訓以后小心就是,而有的同學心眼太小,連好心的同學犯錯誤都容不下,沒有明辯大是大非的頭腦。我還講了一個關于寬容大度的故事來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決不能讓自己的胸懷像馬蹄坑一樣狹小,而要千方百計把自己的胸懷開拓成游泳池,開拓成湖泊,開拓成大海,甚至使胸懷比天空更廣闊,這樣才能明確人生的意義。這使學生堅信一個信念,一個人如果沒有寬廣的胸懷,即使你僥幸當上了部長、科學家、也會為蠅頭小利,斤斤計較而難有大的作為。這樣學生中間因小事而發生的矛盾少了,學生不再為小事憂慮而無心學習,反而學習勁頭足了,效率高了;其次,還要鼓勵學生多與別人合作。我經常給他們講一些由于合作而使整個集體、國家取勝的事情,讓他們懂得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讓他們在理解和取長補短中不斷成長,在合作中分享快樂。
現代的學生接觸的信息多,頭腦敏感。曾經有個學生在造句的時候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班李明的家很富裕,我很羨慕他。”這是一個學習很好,腦子聰明的學生寫的。我便在他的本子上寫了“你學習很好,李明也很羨慕你。”同時我發現,班上家庭條件不太好,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的學生,要不疏于學習,生活懶散,要不學習比較認真,但沉默寡言。這樣的狀態對學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引導學生要面對現實,用自己正確的認識撥開心中的迷霧。給學生們講一講附近學生都聽說過的育才電腦學校的創辦人(他是一個面部殘疾的人,但他的文章寫的好,自己開辦了電腦學校,培養的學員均找到了好工作。)的故事。讓學生們探討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受到的啟發,讓學生認識到: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先天的自我和環境,但我們要用自己最大的勇氣和毅力去面對,并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它,去追求自己向往的新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有意義。
3學生學會駕馭自己
小學生是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的群體。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會經常犯錯誤,而以往老師處理的方式是進行批評教育和寫檢討。而受批評的學生有時是真正認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但在心理上會更加傷感,與老師的心理距離拉大。所以,我采取讓學生寫心理分析的方式,讓學生寫當時與同學發生矛盾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寫自己有怎樣的念頭,最終是哪個念頭戰勝了哪個念頭?現在自己是怎樣想的?有個學生寫心理分析時,還起了個題目《兩個我》,最后還寫了要把心中那個愛沖動的“我”判死刑。我當時指出了他的缺點后又表揚了他文章寫的好。他不好意思的笑了。通過寫心理分析,學生在今后與別人產生矛盾時,就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比較客觀的判斷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要想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就需要我們老師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引導學生,對學習和生活樹立正確的觀念,雖然有時學生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只要老師采取理性的思考和卓有成效的方法,就會看到學生可喜的變化。
摘 要: 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夯實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在加強美術基礎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應用意識,在與實踐應用結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教師可利用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進一步提高技能,通過趣味性的美術教學實踐,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創新探索精神。通過不同方式的引導與支持,充分挖掘小學生的藝術潛能,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小學美術 教學實踐 素質教育
一、營造有利于創新思維發展的教學環境
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新型教育環境,使數字化教學方式成為強化美術教學效果的新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將傳統教學方法解決不了的難題變成可能,為學生創設奇特的藝術實踐情境。計算機輔助教學恰好能夠提供這種條件,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使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發展。它具有多變換的優勢,不僅可以擴展認知領域,提示教材內在的邏輯關系,而且教師可以變換地講解、提問、設疑,啟發學生勤于思考,拓展思維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是一項集科學性、系統性、長期性、連續性和艱巨性的教育任務,創新意識存在本末、輕重、緩急之分,要把總結與反思當做培養創新意識的出發點,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深刻分析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綜合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創新教育與教學實踐每一個環節的工作,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弄清問題的根本原因,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才能確保未來參與實踐的創新能力和素質。在美術教學中,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美術教師應利用計算機與生活、計算機與社會、計算機與環境和趣味活動等有利條件,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指導理論、不同的課件設計原則。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用計算機,需要根據理論的指導原則,將課件定位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等方面,在小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還要展開小組討論,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小學美術教學。教師可結合生活實踐創設一些小學生相對比較熟悉的情境、動畫,設計不同的問題,引導他們共同探討核心問題,讓他們暢所欲言,大膽想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提的問題精巧而不多,但學生說得多,互相討論得多,老師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孩子的具體動向,認真對待小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解答,對孩子們的熱情予以鼓勵和表揚。要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計算機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提高學生素質,實現最終目標,為強化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二、開拓想象空間,強化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按照教學大綱執行教學任務時,自身素質、業務水平一定要高,給學生營造有利于促進能力培養的想象空間。教學內容能當班做完的不推到下一班,能盡快做完的不拖沓做完。讓那些不愛交流的學生盡快熟悉環境,這是小學美術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否則學生會越來越不想學習美術。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他們營造和諧溫馨的生活、學習環境,引發他們自由大膽交流,可以有效教育那些碰到問題往往選擇逃避的學生,培養他們獨立面對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積極應對的信心和能力。無論干什么工作,思想態度都決定一個人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能,一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小學美術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快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這一切都需要在和諧的環境下進行。語言交流是構建和諧環境的心理基礎,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根本,只有基礎牢,一切效果才有保障,確保基礎扎實,工夫一定要下到實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適宜環境,教師需要以民族文化精神為核心,強化創新精神的培養,以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宗旨。
三、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美術實踐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勵下,積極開拓思維。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創造性教學,需要借助許多條件,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層次、多方式、多順序、多途徑地提示認知對象,進行思維訓練,以啟發學生快樂生活、快樂學習為中心。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本質需求,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確定每一次具體教學活動的主題內容,并且利用計算機創設與主題相關的文化情境。根據教學需要,進行有效的信息資源收集、優質課件設計,對本次教學活動所需信息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力求計算機信息資源在本活動過程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教師應該明確并且想辦法突破重點和難點,盡可能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興趣,使他們的知識積累趨向趣味化。數字化信息技術有利于把圖、文、色按照奇特的設想構建成理想的美術載體,創作更好的美術作品。根據教學需要,對新媒體技術進行高效率多角度的開發利用,更加有利于突破傳統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難點,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膽創新。這樣的教學實踐有利于學生對一些復雜的美術規律進行科學探索,有利于加強理解和強化記憶,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并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多媒體技術為輔助教學手段,以學科整合為美術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構建有利于創新思維的探索與學習空間,利用多媒體技術繪畫作為輔助現代美術教學的方法,推進美術教學現代化進程,強化教學效果,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美學欣賞能力。小學美術教學在教學改革創新等方面要進一步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美術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摘 要:思想品德是人們在生活中應當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可見,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自己的探索和實踐,淺顯地提出了在教學中要從樹立新“學生觀”、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品德與社會課的建設、發揮少先隊作用四個方面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質。
關鍵詞:“學生觀”;師德師風;品德與社會課;少先隊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思想品德是人們在生活中應當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本文根據自己的探索和實踐,淺顯提出了在教學中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質的觀點,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一、新“學生觀”的樹立
目前,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獲得,也是在學習化社會中成功前進的永久性指南。長期以來,思想品德的實施和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無法協調統一,至今仍有不少學校將思想品德教育視作道德灌輸課,整體呈現出重形式、輕實效,重書本、輕實踐,重說理、輕行為訓練,重泛泛而談、輕現實辨析的現象。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改變傳統觀點,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學生觀”的樹立,不僅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更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施。通過新“學生觀”的樹立,讓學生在思想面貌大為改觀,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勞動,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強調學生素質和諧發展。
二、切實抓好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師表,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廣大教師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努力提高道德素質,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模范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儀態端莊,衣飾整潔,舉止文明,語言得體,以自己良好的言談舉止和形象熏陶感染學生。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
三、重視品德與社會課的建設,是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當今社會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其本質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目標的教育。而事實客觀公正地告訴我們:思想品德課極其重要,它是關系到將學生塑造成具有什么樣思想道德面貌的人的原則問題。品德與社會并不是以單一的知識教學為主的課程,而是一門以社會生活為主線,集地理知識、歷史知識、社會知識及法律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其內容豐富,知識面廣,蘊含著大量的教育信息,可以這么說,它不僅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口,也是向學生展示世界、社會的大舞臺,更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歷史知識包含著大量的教育因素。如,學習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時,要了解走向世界的歷史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揮課堂教學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
四、發揮少先隊的陣地作用,是提高思想品德素養的有效手段
少先隊是少年兒童的先進組織,因而少先大隊部要有先進的思想覺悟,在班級、在學校起帶頭作用。少先隊的教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先隊教育寓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對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個更加寬廣、生動的課堂。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少先隊的教育優勢,廣泛地開展各種活動。
1.各中隊輔導員要上好每周的主題隊會課
隊會課應該有豐富、鮮活的內容,如,學習少年兒童的先進事跡,有目的地組織隊員在班內開展有關理想的演講會,出宣傳板報,寫一些激勵學生上進的古詩詞、名言警句等,這樣對學生的理想道德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2.少先隊精心設計德育活動
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將學生自我活動引向新的境界。如,一周一主題隊會課、一月一主題板報、雛鷹爭章活動、紅領巾監督崗、爭創文明班級活動等,通過充滿個性化的課外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學生人格的養成、道德的完善和學業的進步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3.少先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利用國慶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觀看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大片,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使他們從小就樹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遠大的理想。
總之,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建設,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重視陶冶、養成,要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讓學生實現從思想道德向道德實踐的轉變,推進素質教育。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膠州鋪集張家屯小學)
現在,很多鋼琴班、美術班、舞蹈班等等各類培訓班如雨后春筍似的出現,家長瘋狂地讓孩子去參加名目繁多的培訓,認為這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質教育呢?《現代漢語詞典》中“素質”包含的兩層意思:①指事物的本來的性質和素養;②指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性特點。“事物的本來的性質”對人而言,指的是道德品質,素養就是各方面的能力。可人們說“素質”時往往忽略了“本來的性質”,單方面去培養能力,事實上這兩方面都很重要,前者應該遠重于后者。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看到現代中小學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具有下列特征:講究生活條件,追求享樂,但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精神不夠;思想較為復雜,但考慮問題簡單;社會實踐欲高,但辨別是非能力差;求知欲強烈,書本學習興趣不高,自學能力弱;自我意識強,認識自我差,愛國、集體、奉獻、互助精神不足;身心脆弱,創造意識不強,對人生社會意義理解不深。總之,他們雖然生活在現代,卻難以勝任現代社會的要求。根據社會發展趨勢,當代中小學生需較好地具備下列素質才可成為未來社會合格的有用人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維素質、實踐素質、競爭素質、審美素質、創造素質、人格素質。因此,我們認為,現代教育體制和教育教學應注下列幾方面的問題,方能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與能力。
1 歷史教育和現實生活的結合
讀史雖然可知今,但往日的歲月畢竟已進過境遷,距我們較為遙遠陌生,一味地大談歷史之燦爛,英雄之豪壯,時間長了,難免會產生抵觸心理,感覺枯燥乏味。現代中小學生更關注,關心的還是眼前的生活,所以,應對現行教材有關內容進行調整,加入一定的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積極內容,通過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對比分析,讓學生從生活入手,參照歷史,思考未來,這才能真正起到讀史的作用。在獲得知識(直接知識)的同時,又可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及美好傳統的思想教育。這樣,他們學起來才有興趣,有感受,并能轉化應用,否則, 我們也就失去了有中國特色主義教育的真正意義。
2 生活、學習、勞動、體育鍛煉幾者間的有機結合
要想培養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單靠書本的教學明顯不夠,而現代中小學生的勞動只是打掃教室,體育鍛煉就是跑幾圈,拋拋籃球,之外就是起床、上課、睡覺。這是根本培養不出良好品行意志行為的。學校生活雖然單一,但如果我們把它當作一個整體來看,你會發現,它還是多姿多彩的,他們的衣食住行,玩樂喜好,苦痛友情等也是一個完整的復雜而真實的社會環境,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有計劃按步驟巧妙地進行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應該能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的。學校不是真空,而是社會的縮影,我們不能把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各方面截然分開,應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在這個巨大的熔爐中,去鍛煉他們,改善他們,這才是現代教育的最佳教育模式。
3 教材、教師、教法、學法的相互結合
教材在有關內容的編排上,既要考慮到知識的內在聯系,更要照顧到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身心特征,要改變那種死板乏味的教材編排方式式,加入一些生動活潑、形象幽默的形式與內容,增強教材本身的生動性、吸引力。教師在努力提高自身專業修養和能力的基礎上,更應從實踐出發,抓住學生的個性特征,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與要求,科學合理靈活地組織教學,不可用一陳不變的教法,在客觀上抑制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還要把學生的被接收轉變為主動吸收,發揮出他們各自的聰明才智,在自覺自愿的渴求中,學習知識、培養素質、形成能力。
4 家庭、學校結合,構成統一的教育網絡
現在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的,是與孩子朝夕相處的父母。當孩子在學校得不到認可和鼓勵的時候,父母要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和發展潛力,讓孩子感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當孩子在在學校因為成績好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有些沾沾自喜的時候,父母要適當地提醒孩子,幫助孩子在更多方面完善自身素養。因此,父母應主動與學校聯系,建立與學校的溝通機制,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相互平衡、相互促進。
當前還許多家長卻只看重了學習教育,當孩子要做一些家務或自我勞動時,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什么事都不用管,不用做,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家長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相反,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接受系統的社會教育。孩子終究是要長大成人、走向社會的。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孩子較為系統地接受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人格成長、社會道德形成、社會認知和行為、科學素養等一系列科學的社會教育體系的培養教育,使孩子的社會態度、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能力與他所生存的時代和社會脈搏和拍,最終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秀社會人。
摘 要:意志品質的培養是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小學生學習、生活成功的保證。教師對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培省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鍵詞:意志品質;小學生;培養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新課改的積極倡導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被列為教師工作的重點。小學是兒童意志品質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一、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的重要性
意志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集體體現。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意志具有重要作用。一名只具有良好的智力,但缺乏堅強的意志的學生是很難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小學是意志品質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重視對小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培養將對其一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學生意志品質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自身發展的成敗。這一點在許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回想一下那些有志者的成長歷程:他們的成功之路上也曾坎坷曲折且布滿了荊棘。然而他們用堅強的意志沖破層層阻力和障礙,用堅強的意志支配著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可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條件,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意志品質應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二、小學生意志品質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積極的意志品質包括: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韌性和獨立性。談到意志的獨立性,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個個充滿依賴性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他們一生下來就一切事情都由家長包辦代替,依賴感越來越強。缺少了獨立做事的能力和習慣,意志的獨立性也得不到很好的發展。當他們步入校門面對要獨立完成的學習和工作任務時會感到無助,逐漸產生了討厭學習、學校的情緒。如果教師不積極正確地引導,這種消極的意志品質就成了他們發展途中的絆腳石,使學生不能沿著良好的人生軌跡去發展。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在極為優越的生活條件的慣寵下、在家長細心的呵護下,他們的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越來越濃。這使他們失去了意志的獨立性和堅韌性。其主要表現為:遇到稍復雜的問題時就嫌麻煩,做起事來沒耐性、沒長性,隨便應付了事;遇到困難和突發事件時優柔寡斷、懶于動腦;不能自己支配自己,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更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缺少自覺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任務的重壓下,許多學生幾經掙扎后還是選擇了放棄學業,暫求眼前的享樂。
另外,小學生意志的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很薄弱。學生們每天完成的學習任務,幾乎很少是靠學生自覺來完成的,也很少是自己設定的學習內容,而都是由老師和家長牽著來完成的學習任務。設想一下:如果老師每天不檢查作業,家長也不督促,又有多少學生能默默地完成作業呢?即使完成了作業又有多少學生能自覺地學習其他內容呢?學生已經習慣了在老師和家長的指揮棒下學習了。其實許多學生有自覺學習的意識,可是他們缺少意志的自制性,享樂主義在心里已占了上風。在享樂與勤奮的抉擇中自己不能支配自己、控制自己,更不能命令迫使自己做好該做的事情。結果,有許多學生在父母面前披著學習的外衣,做筆成樣,荒廢了學習時光。
綜上所述,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靠后天的教育培養。只有學校攜手家長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健康的發展。
三、培養小學生意志品質的策略
1.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學生,促進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教師本身必須具備意志品質的堅韌性。(1)教師必須給學生做好榜樣,在課堂上把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質充分地展示給學生。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比如,教師帶病上課、批改、輔導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做事情的果斷性、忍耐力、自控力都能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意志品質教育。(2)教師可以讓學生經常搜集有關具有堅強意志品質的典型人物事例,組織學生定期開展講故事活動。對感染力強的故事情節,可以讓學生模擬表演,并組織學生討論剖析人物的品質特點,談談聽故事后的感受、對照主人公找自己的差距。使學生從中認識到自身意志品質的薄弱性,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是自身健康發展的前提。
2.給學生創設鍛煉意志的機會
意志品質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期間要讓學生通過許多復雜而艱辛的事例來磨煉自己的意志。比如,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參加一些公益勞動、幫助老弱病殘做善事、分角色管理班集體、扮演殘疾人體驗生活等,以此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但是無論開展哪項活動,都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自我鍛煉意志的目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做好自我反思、檢查、監督、鼓勵和自我驗收,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自覺性和自制性,讓學生學會迫使自己去做自己不情愿而又必須做的事情。
3.對學生加強目的動機教育
許多學生做事一貫茫然順從,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做一些應付性工作。每天做什么事都是老師和家長預先計劃好的,至于做事的目的乃至于要達到的效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也就是說有的學生學習動機根本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幫助學生制定短期和長期的發展目標,構思自己的偉大理想,規劃自己的人生軌跡,制定自己的遠期和近期的發展計劃。教師同時要督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實施,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總之,意志品質是小學生基本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有了良好的、積極的意志品質將來才能成仁成才。因此,在素質教育中一定要重視對小學生進行優良的意志品質的培養。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四中學小學部)
【摘要】素質教育應該主要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新理念。它主要是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提高人的能力和發揮人自己的潛能。心理素質的培養,則是事實素質教育的根本之一。如何培養好學生的心理素質成為教師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心理教育素質培養 自信心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與模式,它是指以全面提高孩子思想品德和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健康的身體、心理、勞動和生存能力的一種教育,是以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為目的的基礎教育。心理教育是當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發展,也是當代學校教育的一種新的發展。同時也是當代社會對心理學和學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在當代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因為心理教育的一些內容和目標,心理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是其他幾種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耐心心理素質的培養,則是心理教育的根本之一,那么根據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呢?
一、智力因素
從心理教育的觀點來看智力,它便具有了新的教育內容和意義,隨著心理學本身的發展,對智力的理解也已經得到了加深與擴展。按照新的心理學智力理論,除了傳統的記憶、思維、邏輯、語文和數學能力外,人們的自我認識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音樂和藝術的感受力,身體的感受力與靈活性等,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就是說,對以上這些方面的培養,也都會促進人的智力的發展,因為它們本身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這樣,在心理教育的意義上,對智力的培養也就應該增加新的內容。同時,就這些所增加的有關智力培養的新的內容而言,它們的作用不但在于提高表面的智力,同時也在于拓寬與優化智力發展,同時也是人的整體發展的素質或基礎。
例如:優化教學活動的結構。要優化課堂教學中的心理結構,首先要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全面開展心理活動,有利于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課堂教學心理氣氛,使學生養成“樂學”的心理素質。要把教學活動從學生單純的認知活動轉到全面的心理活動的軌道上,引入情感個性品質因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學生自主、獨立、創造性地參與學習,養成“善學”的品質。
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的心理活動實現三個轉化:(1)把人類社會學已經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為個體知識;(2)把凝聚于知識之中的人類心理活動方式轉化為個體的心理素質;(3)把蘊含于知識之中的社會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轉化為個體的價值觀和品德,從而發展自己的整體素質,達到“優學”的目的。
總之,不僅要逐步建立一個能夠使學生“樂學、善學、優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要使學生在課外學習活動中也能夠養成“樂學、善學、優學”的學習心理模式,從而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非智力因素
心理教育更為直接的教育作用:人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期望以及人的個性品質等,都是心理學研究的主題。目前美國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提倡“成就動機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國民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和內容。因為心理學家認為,積極乃至社會群體的“成就動機”的提高,將會促進個體和社會整體水平的發展。而這種成就動機教育。正是心理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體現。因為成就動機是指為了維護自尊心和提高個人地位而努力學習與工作的動機。通常,個人的地位與他人的成就相稱。因此.對差等生的教育工作之一就是讓他們取得成功體驗,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抱負水平,以改變他們對學習的消極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
同樣的例子“欲求水準”的研究與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成功與失敗,以及對成功與失敗的感受;與其本人的欲求水平有關,甚至是由其本人的欲求水準所決定的。在對欲求水準研究的基礎上,便可以進行有關欲求水準的心理教育,其直接教育目的和效果,表現在通過提高學習者的欲求水準,便可以提高其學習的動機和學習效率。同時,通過學習者的欲求水準,還可以提高其對生活的態度和感受,還可以提高其自信心。
三、自信心
自信的人能夠相信自己的價值能力,即使通過社會阻力也不輕易改變信念或放棄工作。只要有了強烈的自信心,你想成就的任何事,都會有希望。馬克思曾說:“在科學的人口處,正像在地獄的人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試想一個人還未開始做什么事情,就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沒有一點韌勁,他就很難有什么成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創造性’。”膽怯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它會磨滅人的毅力,阻礙想象力的擴展和創造精神的發揮。
自信心的培養常見的有:(1)為自己的能力劃一條界線;(2)自我欣賞與自我鼓勵;(3)在失敗與錯誤中記取教訓;(4)發揚優點,堅持長處;(5)認定目標,堅持到底。
總之,自信是一個人個性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一個人心理生活中的關鍵問題。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兒童認識自己的內心體驗,認識自己的情緒情感,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發展,在心理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增加兒童對自己的認識和對自己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個性品質
人們都希望自己有所作為。可見,事業對培養自己成熟的個性也有極為重要的聯系。愛因斯坦曾說過:深入研究科學創立者的個性發展,可以解釋和分析科學的內容,但是在這種片面客觀的敘述中,某些步驟有時可能看來是偶然的成功……只有對他們的智力發展進行深研究的情況下,才能理解這些步驟是怎樣成為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由此可見,培養成熟的個性。實際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階梯。
外國心理學家指出:個性的成熟是受多方面的制約和影響,主要制約和影響個性成熟的有四種類型:(一)氣質(基礎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二)心理過程的特點;(三)經驗水平(習慣、技法、經驗、知識等);(四)信念、愛好的傾向性(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苦樂觀、興趣、志向等)。
總之,人格品質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過后天環境影響和教育熏陶逐漸形成的。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應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使學生不僅掌握一定的政治觀點和道德準則.學會為人處世。如何做人,而且形成良好的個性特點,將來才能真正成為21世紀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五、結論
心理教育是當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發展.也是當代學校教育的一種新的發展。同時也是當代社會對心理學和學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發揮心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有效作用,積極直接的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包括學生的心理危機.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