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文化產業發展論文

文化產業發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11 11:33: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產業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化產業發展論文

篇(1)

如果說1995-2001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的準備醞釀探索的階段的話,那么,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進入小康社會,當代中國文化產業已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新階段。1994-2001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醞釀探索的起步階段,在這七、八年中,我國文化產業界逐步轉變了觀念,初步探索了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道路。從歷史看,我國文化產業的理論研討的起步與歐洲、日本、韓國相比并不晚,但在觀念上卻徘徊多年,造成實踐上長期猶豫不決的局面。歐洲、日本和韓國90年代中期先后致力于發展文化產業,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進會議在其重要報告《新文化立國:關于振興文化的幾個重要策略》中,確立了日本在未來21世紀的文化立國方略。其后,韓國也提出,知識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產業是最適合韓國的產業。政府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政策,將文化產業培育成21世紀在韓國經濟中起先導作用的國家基干產業。方針政策確定之后,日韓兩國的文化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游戲軟件、動漫畫、日劇韓劇等文化產業迅速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振興本國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對文化產業的關注和討論是較早的,《中國文化報》早在1994年就率先舉辦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征文和討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做了理論上的探索。但總體發展階段的限制、計劃經濟框架下的文化體制和觀念的陳舊滯后,嚴重束縛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使我國文化產業在總體上呈現為徘徊不前的局面。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巨大的機遇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的機遇與挑戰,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從世界來看,近年西方文化產業正醞釀著更大的發展,當代信息產業正在向創意產業(創造性產業)快速邁進,在美國,新經濟中的文化要素構成了創造性經濟的重要戰略目標,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國正在迅速崛起,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商機。

從我國來看,經濟全球化與加入WTO,為我們參與世界文化產業競爭創造了條件,也逼迫我國文化產業不得不進入國際大循環。從現實條件來看,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迅速進入小康社會的現實態勢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內在的需求;特別是高新技術如IT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科學基礎與技術保障。文化產業需要高新技術,高新技術也迫切需要文化產業(內容產業、創意產業)發展的支持。而文化創新則和技術創新一起,構成了我國未來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不竭動力。

同時,作為成長中的經濟大國,中國面對未來世界,需要也必須規劃和大力建設發展中的文化大國和文化產業大國,重建“中國形象”和中國產業形象。發展中的經濟大國必須輔之以新的文化形象與文化策略。中國需要全面重建文化。而在文化建設中,首先推進國內文化經濟與文化產業改革并準備外向的產業發展姿態。

那么,中國成長為未來世界文化產業大國是否具有可能呢?在當代世界文化產業發展中,美國實際上是一國獨大?,F在能夠與美國抗爭的只有歐洲法、德,未來可能在文化上具有發展潛力的是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在要素組合中目前中國處于相對有力的位置。這包括1.中國作為發展中經濟大國的綜合國力的提升;2.中國作為文化資源大國具有巨大潛力;3.中國在經濟領域改革的成功范例和經驗;4.中國近年網絡等高科技發展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5.中國文化產業具有巨大的待開發人力資源;6.中國自身具有的巨大文化市場,等等。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首先是觀念上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文化無關國計民生的“形象”,全面調整對文化在社會轉型與總體結構中位置及意義的認識。文化作為發展的手段盡管很重要,但它最終不能降到只作為經濟發展的手段或促進者這樣一個次要的地位?!鞍l展可以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薄拔幕膭撛煨允侨祟愡M步的源泉。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對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币虼?,“文化政策是發展政策的基本組成部分”,“未來世紀的文化政策必須面向和更加適應新的飛速發展的需要”。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文化和文化力的競爭。

其次,我們必須把文化作為生產力來重新認識,探索發展先進文化生產力的道路。文化生產力觀念表明,今天的文化作為一種大規模的社會生產,它就天然地具有社會生產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換、消費等基本環節,具有市場條件下經濟運作的全部過程。而第三代生產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經濟化、科技化”和“經濟、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之產生的當代文化經濟科技的一體化趨勢。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文化的經濟功能和經濟、科技的文化含量。同時,文化作為先進生產力,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當代世界興起的先進生產力是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文化生產力。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總是在先進文化的開啟和引導下向前發展的。當代經濟、科技與文化的一體化包含的兩大趨勢——經濟的產業下游化與公民需求上游化、高級化,就是以人的不斷變化提升的需求為根本的。所以,當代以體驗經濟,心理產業,精神經濟、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為趨勢的文化經濟或新經濟

但是,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問題與困境。這主要表現為我國現有的文化產業基礎十分薄弱,體制上延續計劃經濟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著的四大壁壘:所有制壁壘、部門壁壘、行業壁壘、地域壁壘;市場化程度很低;并且,毋庸諱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著文化產業發展與主導意識形態的協調等眾多問題。

運用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開展文化體制創新

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們必須在三個代表的指引下,全面貫徹16大精神,落實16大提出的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決策。堅決沖破一切妨礙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文化發展的做法與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運用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開展文化體制創新。

制度決定長期的社會經濟績效。目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與文化體制改革出現不對稱或不平衡,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文化體制改革滯后或嚴重滯后,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與文化產業之間不平衡,要求對文化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而文化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必然要求文化體制改革。

文化體制的首要問題是計劃體制與市場方式的矛盾,文化的市場改革將成為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體制改革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體系內思考和規劃。穩步有序地向國內外各種所有制的經濟實體放開文化市場準入限制;努力鍛造在內外兩個市場上具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文化企業。政企分開、管辦分開、現代企業制度等在經濟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改革實踐應在文化領域積極推行和實踐,經濟、管理領域各個環節的成功經驗和大量人才應全方位進入文化創新領域。總之,應借鑒世界各國文化管理上的經驗,逐步消除壁壘,在市場經濟的主導框架內推動體制改革。

內容產業的歷史性登場

當代中國文化產業已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新階段。這一新階段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內容產業的歷史性登場。

近年來,現代傳播媒介的高速發展,寬帶技術、多媒體傳播、數字化與互聯網的興起,對傳統的經濟與文化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種飛速發展的電子、數字通訊、信息技術給當代社會產業結構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文化市場發生了急劇變化。不僅文化藝術領域內部發生了行業內的大調整、大改組,新的藝術傳播媒介如電視、衛星電視及網絡文化的發展,使得像電影這樣一些昔日文化藝術界的“龍頭老大”風光不再,轉而成為電視業、音像業的補充,而且網絡文化從根本上為人類創造了新的數字化生存的新方式。法國學者阿曼德.麥特拉在其《國際圖象市場》一文中指出的:“文化部門的不斷的商品化以及相應的新傳播技術的發展,已將文化置于產業結構與政治結構的中心。對于歐洲大部分國家來說,這是一種十分新近的情形。文化與產業之間的關系已經逐漸進入原先只集中于文化與國家關系的論爭之中,并且已產生與現存文化定義的決裂。”這就是說,現代傳媒高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當代文化的發展和藝術文化生態格局正在產生著以往所無可比擬的巨大影響:當代科技的發展引起當代社會主導傳媒形式的變化,而主導傳媒形式的變化則引起了原有文化生態格局的全面變化。高新技術的產生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不僅導致所有傳統文化形態的“升級換代”和現代更新,而且創造了大量嶄新的文化形式。

知識經濟與數字化曾使世界欣喜若狂,巨量的資金投入了網絡業,全世界各行各業都爭相到網絡業來“燒錢”。在知識經濟的泡沫吹破之后,人們痛定思痛,深刻地認識到,在新一輪新技術革命的經濟環境中,文化發展如果不與這種高新技術與經濟的革命性突破相結合,就會被飛速發展的現實世界淘汰出局。反之,在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達成之后,在傳播或發送的方式解決之后,傳播或發送什么就顯得極為重要。作為“上帝”的消費者他們需要什么消費什么,成了發展的關鍵。沒有千百萬人需要或喜愛的文化的內容或節目,高新技術與新經濟就沒有了市場,沒有了市場也就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事實證明,正是缺乏文化產業的有力支持,知識經濟才落入低谷,面臨著嚴重的危機。無疑,當代新一階段的技術革命迫切地需要文化產業的支持。因而,從一定意義上說,網絡等媒介產業的生存能力取決于“內容”的創造和消費。從發展的環節看,內容產業成了文化經濟傳播交流的“基礎的基礎”。

因此,建設與未來世界新的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相協調的新的文化產業形態——內容產業與創意產業,就成了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文化產業需要高新技術,高新技術也需要文化產業——內容產業。于是內容產業便歷史地、合乎邏輯地登場了。

什么叫內容產業(或譯節目產業)?簡言之,內容(content)即流過那條“粗管子”——光纖寬帶電纜的所有節目。歐盟“Info2000計劃”中把內容產業的主體定義為“那些制造、開發、包裝和銷售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產業?!眱热莓a業的范圍包括各種媒介上所傳播的印刷品內容(報紙、書籍、雜志等),音響電子出版物內容(聯機數據庫、音響制品服務、電子游戲等)、音像傳播內容(電視、錄象、廣播和影院)、用作消費的各種數字化軟件等。所以主導的內容產業就是視聽傳媒業。這些產業是經濟價值的生產者,不管是通過票房收入、轉播權等的產值的直接增長,還是以不同的方式出售媒體產品獲得收益。

篇(2)

關鍵詞: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方向

 

一、城市休閑文化及休閑文化產業

在城市生活領域中,休閑已經成了基本和主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事務之余,以文化創造、文化享受為出發點,以身心放松、消遣娛樂和個人拓展為利益目標,選擇娛樂、運動、社交和學習等方式,體驗和實踐著個性化的生命狀態和行為方式,追求快樂,完整、全面、健康地發展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各種休閑消費在城市產業中的市場份額最大,休閑市場已成為城市產業市場的主流,具有最大、最現實的市場價值。據美國權威人士預測,休閑、娛樂活動、旅游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專門提供休閑的產業在2015年將會主導勞務市場,在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將占有一半的份額,新技術和其它一些趨勢可以讓人把生命中的50%的時間用于休閑[1]。

“休閑文化”是指與“休閑”密切相關的一切人類活動及其表現。它包括休閑的方式與內容、休閑的民族特色、休閑的作用和功能、休閑的歷史走向等等。而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方向,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物質的、精神的)密切相關的文化領域,特別是以娛樂業、服務業等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一般包括國家公園、博物館、體育、影視、交通、旅行社、餐飲業、社區服務等多方行業的綜合產業群。

二、休閑文化產業的價值和產業發展模式

休閑文化產品消費掉的并非單純的物質性產品,隱含了“消費同時產生體驗”的消費過程。消費轉型引起的文化需求是休閑文化產品商業價值的重要來源。在當今社會物質產品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訴求易于滿足,而情感訴求則需要深入的探究和開拓。因此休閑文化產業的價值就在于極大地發掘這種內在的訴求,滿足人們情感需求,從而達到引導消費的目的。

休閑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為原材料的。它有自己的一套實現商業價值的產業模式。休閑文化還具有較強的產業牽動性和“波及效果”[2]論文的格式。發達國家休閑產業發展模式是在物質產業獲得根本性發展后,文化產業緊隨其后發展起來的。當前我國物質產業比較發達,但是文化產業沒跟上。如何把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資源提升為文化產業的要素,值得深入研究。文化產業的發展,必然要依托新的產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文化傳承與時尚的有效組合[3]。通過組合文化資源樹立國家的文化形象,進而帶動一國文化與非文化產品出口貿易的大幅增長。

三、金華市城市休閑文化產業的狀況及基礎

金華市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金華市著力打造文化精品,發揮產業優勢,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文化產業又得到新的發展,目前,文化產業已成為金華市的主要產業之一,并正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根據第一次經濟普查數據測算,2004年金華市休閑文化產業增加值53.06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5.7%,分別比全國和浙江省平均高3.5和2.5個百分點;休閑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8.5萬人,占二三產業全部從業人員的7.6%;2007年金華市休閑文化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從業人員近三十萬人,休閑文化產業增加值達85.26億元,比2004年凈增32.2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5.8%,比2004年上升0.1個百分點發展方向,比浙江省地級城市平均值高3.3個百分點,占浙江省休閑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3%,比GDP占浙江省的比重高6.5個百分點。

 

指標

2004年

2007年

增加值(億元)

從業人員(萬人)

增加值(億元)

占全省

比重%

金華市

浙江省

金華市

浙江省

金華市

浙江省

核心層

11.20

95.66

2.87

18.47

19.66

142.84

13.8

外圍層

4.11

48.61

1.55

12.72

7.88

83.15

9.5

相關層

37.75

233.34

14.08

78.90

57.72

369.94

15.6

文化產業合計

53.06

377.61

18.51

110.09

85.26

595.93

14.3

GDP

925.58

11648.70

/

/

1465.75

18780.44

7.8

占GDP的比重%

5.7

3.2

/

/

5.8

篇(3)

論文摘要: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這是成都市委、市府提出的未來重點工作之一。在現今國際國內環境下,發展文化產業不僅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多樣性需求,而且它對地方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有著巨大作用。那么,怎樣才能促進成都文化產業在已有的基礎上,盡快發展、壯大起來呢對此本文將作一些個人探討。

2004年成都提出“文化強市”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都文化產業已經呈現出基本態勢,不僅成都市文化產業所占比重,超過了全市GDP在全省的比重;而且成都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高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然而,與成都這樣一個文化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與國內一些已經形成特色和品牌的城市相比,成都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尚需大力、快速發展。成都文化產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并使之成為成都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體制制約和機制不夠靈活的制約。由于成都的文化市場開放度不高,行業壟斷、地方壟斷、國有壟斷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就導致成都文化企業的市場化運作能力較差。文化產業資源配置也沒有完全市場化,由市場決定并選擇文化投資主體、經營主體的機制也還沒有完全建立。全市文化管理部門仍然存在條塊分割、劃分過細和交叉行政、政事、政企、官力、不分,文化及相關產業主體不明確、“執法機構”職能單一、缺乏城鄉文化統籌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強有力的政策扶持,政府管理組織和方法等方面也有與當前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的情況。

2.文化生產布局結構的不合理。由于文化資源的長期按計劃分配,沒有建立由市場決定并選擇文化投資主體、經營主體的機制,文化產業資源配置沒有走向市場化,這就造成了文化生產布局結構的不合理,形成大企業不強,小企業不專,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重復建設的局面。

3.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不強、品牌文化產品稀缺。成都可以打造文化品牌的資源很多,除了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金沙古蜀文化、大熊貓文化三大文化產業品牌外,還有三國文化、詩歌文化、道教文化、民族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水文化、以及眾多歷史文化名人等等。但是在創新方面還做得不夠,而創新對每個文化企業來說又是命運攸關的問題,因為沒有創新的企業必然沒有活力。成都平原博大精深、異彩紛呈的文化張力還遠遠沒有在成都的文化產品中表現出來。

4.民間資本的投入太少。由于管理文化的傳統思維和對風險的考量,成都市文化產業項目,無論是市級、區(市)縣級,乃至鄉鎮級眾多文化產業項目,大多是政府文化建設的內容,對成都市民營文化企業的建設以及作用的發揮缺乏應有的關注。民營文化企業和國有文化企業在獲得政府的文化建設投資項目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促進成都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在考慮成都現實供需關系、借鑒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經驗和遵循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文化資源,激活需求,加大供給,拓展市場上下工夫。從世界文化產業的成果,以及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案例,結合成都市這幾年發展文化產業的經驗,筆者認為成都市文化產業要加快發展,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并不斷創新機制

文化體制改革,說到底就是一種制度創新,而制度創新的實質則是要為新興產業發展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成都市文化產業要船陜發展,無疑應首先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將不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清除,并建立起各項配套的政策環境。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理順政府和企業的關系,真正建立起“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只有建立起了有序的管理體制,創造好了一個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運行宏觀環境,才能促進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成都市雖然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也初步建立起了政府宏觀調控和企業自律發展的機制,但要促進成都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還必須加大和深化體制改革。尤其是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在一些場合還含混不清,政府管理會有意無意的介入其中,干擾了企業的工作,企業很難依法,以市場和效益來決定。因此,進一步調整理順兩個關系,是成都市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理順關系的同時,健全各種配套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情。要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應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研究引導消費和鼓勵投資的政策措施,從供需兩方面形成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做好土地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等多方面的政策配套,使之在成都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具有可操作性,從而促進文化消費,鼓勵文化投資,壯大文化市場。有了成規模的市場,成都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就有了保證。

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一方面要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創新機制,加大文化企業的內部運行機制的創新。在確立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目標下,切實轉換機制、創新體制。成都市在轉換機制上做了許多工作,通過文化資源整合、單位重組,基本完成了成都市文化單位的轉制。但目前看,轉制后的企業效益不顯著,產品不豐富,且社會影響力不夠、文化產業的吸引力不強,這些都說明我們的體制機制還不夠靈活、對市場的了解不足、適應市場的能力不夠,創新還不夠,還沒有激活創造力,必須加大機制的創新力度。

(二)促進文化龍頭企業的形成帶動文化產業鏈發展

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離不開有競爭力的企業的支撐。因此,加快發展有實力的成都文化企業,是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從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看,強大的文化產業企業,不僅具有市場競爭力,而且能帶動文化產業鏈的形成和發達。我們從擠身世界500強的文化企業,不難看出,它們涉及行業廣泛,如迪斯尼從影視、音樂到公園、玩具,具有很強的文化資源整合能力、創造力,能以市場的需求,提供文化產品,從而擁有巨大的世界文化市場占有率,賺得豐厚的利潤。它們的活力能將眾多的行業聯系到一起,形成網狀式的產業鏈,帶動一片產業發展,而不僅僅是一條產業鏈發展。這是因為文化產業的特性,即它的創意性所決定的。由于文化產業是具有創意性的產業活動,它的每項創意都可能形成一條產業鏈,比如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創意,就形成影視、書刊、玩具等多條產業鏈,而這些產業鏈又都交織一起,共同緣自于“米老鼠”的創意。因此,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企業,使之整合文化資源,形成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不失為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的重要途徑。

(三)拓寬文化產業融資渠道大膽引進民間資本民營企業

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成都文化產業要加快發展,必須解決資金瓶頸問題,拓寬資金來源和渠道。從統計的數據和公布的報告看,成都文化產業的融資渠道十分單一,重大文化項目和文化創作主要還是靠政府投入,國有文化企業是成都文化市場的絕對主體,民營和私營文化企業弱小、稀少,與此同時,國有文化企業的融資能力有待提高,民間資本的引進有待政策和機制,這就造成了成都在發展文化產業上的資金限制,這與成都這樣的大型歷史文化名城,在發展文化產業上所應該具有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差異甚大。成都市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就要探索融資渠道,大力引進民間資本。在這一過程中,需著力探究和解決國有文化企業的融資和民間資本的引進兩個問題。解決國有文化企業的融資通暢,按照國際慣例和我國的企業改革經驗,應努力加大文化產業大型企業集團的股份制改造,在制度、機制健全的前提下,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提升國有文化集團的融資能力。對于民間資本引入文化產業的問題,應在保證弘揚先進文化、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開放民間資本的投入,放松對民間資本經營文化的過多限制和干涉。讓民間資本能在堅持正確文化方向的前提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產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口味、不同愛好、不同欣賞水平的需要。

(四)扶持優勢北產業發展創造品牌文化產品

發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成都文化產業,必須因勢利導,順勢發展優勢文化產業行業。根據我國對文化產業的分類,文化產業被分類為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層,成都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表明,包括三層全部的眾多的成都文化產業行業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成都文化產業行業發展的差異性極大,而成都市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可齊步同行,而必須采取扶持優勢文化產業首先加快發展,進而帶動相關行業與產業發展的發展戰略。那么,哪些行業可稱為優勢行業,而優先發展,重點扶持呢?筆者認為,成都文化產業優勢行業的確立,一是要看它的歷史業績;二是要看它的潛力;三是要看它與成都文化產業戰略發展定位的關系。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旅游觀光、文物博物、會展廣告、電子娛樂等行業,在成都文化產業發展中堅實突起,顯示出了獨特的行業競爭力,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幾年的統計中,這些行業的增加值之和,都超過了成都市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一半,是成都市發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首先應著力發展的優勢行業。

篇(4)

論文關鍵詞:“印象•,劉三姐”,產業融合,實景演藝,文化旅游創意產業

一.前言

隨著旅游產業不斷擴展和復制,旅游者漸漸產生審美疲勞乃至厭倦,尤其在經濟高速運轉的今天,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工作的壓力,其需求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同類產品的增加,導致旅游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迫使他們急切尋找、選擇和創新差異化的旅游產品,力爭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在“推”和“拉”的雙重動力作用下,必須實現旅游業態創新,旅游業態創新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業態融合是旅游業態創新的最主要形式和發展趨勢,產業融合是為適應產業發展或為加強各行業企業間的競爭合作關系在技術創新的推動下而發生的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通過相互交叉、相互滲透,逐漸融為一體,形成新產業屬性或新型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其本質是對傳統產業組織結構和形態的突破和創新。旅游產業融合是順應國內旅游產業發展趨勢和游客需求而提出的一種旅游產業發展新理念,是旅游產業化的新路徑,其創新對于突破原有旅游資源的限制,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拓寬原有的傳統營銷渠道,提升旅游產品內涵市場營銷論文,打造旅游產品精品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旅游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以旅游產業融合模式發展起來的旅游業越來越多,主要有文化產業、農業、創意產業中演藝業及網絡游戲業等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其中,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是整個旅游產業融合模式的主流。本文以“印象?劉三姐”為例,提煉其產業融合模式,并以此為視角,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同時為相關旅游業提供借鑒。

二.“印象?劉三姐”產業融合模式現狀分析

篇(5)

文化產業振興高校中文教育困境出路

一、前言

高校學生的中文教育成為我們需要關注和研究的課題。因為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不僅僅是文化部門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研究的重點,教育更不能忽視。文化發展依靠文化產業,而文化產業屬于創意產業,根本的發展動力在于創新,而它發展的支撐點正是文學的創意寫作,所以在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中高校中文的教育是原動力。

二、高校中文教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自然帶來文化的繁榮發展,但高校中文教育的問題也要引起重視。其中,中文專業的現狀是文學創作方面的人才的匱乏,而中文專業的人才已經不適合社會的需求,我國中文教育模式一直承襲著傳統模式,但傳統模式的中文教育模式已不再適合社會新的形式,因為當前國內外的高校中文教育的外部和國際環境都發生了變化。

國內的環境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改革,人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社會對文化產品的需求更高了,從而需要更多的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和快捷。

然而,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社會和國家做支撐,而文學創新寫作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只有發展文學創意寫作,才能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傳統中文教育的教學理念不重視自主創作和創意寫作。在社會注意新形勢下,學生自然找工作困難,傳統中文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而高校中文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標是培養人才。專家也提出,中文學科可以促進地域文化的開發和保護,地域文化可以提升中文學科的競爭力。可見,中文學科在改革和發展上有更多可供挖掘的資源,這需要教師和學生以及學者以改革創新的眼光去積極地探索和發現。

當前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應從客觀實際出發,在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其創造性,體現出中文教育課程的時代特點。在過去,高校中文教育擔負起了傳揚和集成民族文化的重任,而今后,若能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中文教育改革,將對高校學生的整體能力和綜合素質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同時,推動漢語國際化理想的進程,促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三、對高校中文教育的建議

1.傳統教育觀念的轉變

我國中文教育進行改革實是大勢所趨,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培養作家是困難的,成為一個作家是需要天賦的,但是新興復合型創意作家是可以培訓的,但在很多國外的高校已經把創意寫作作為文化產業的發動機,開設了相關的創意寫作的課程,招收相關方面的碩士。

2.改變培養目標

在文化產業和社會經濟大的趨勢作用下改變培養目標,培養復合型寫作人才是改變傳統中文學個的一個有效方法。傳統中文學科重在培養基礎型人才為目的,對學生的創作能力培養不夠重視,不能給學生自由創作的發展空間,這樣學生在社會上缺少競爭力,最終導致我國高校覺得中文教育沒有出路。

社會文化產業的興盛發展,文化產業需要中文專業培養新型的寫作人才,與傳統中文專業的寫作有極大的區別,新型文化產業的寫作人才具有更好適應文化產業和經濟的特點,并促進整體文化產業發展的專業人員。

3.改變教學體系

改變教學的體系,理論建設與創作能力并重,傳統中文教育一直以傳統理論為主,不重視技能的培養。要改變這種現象,應將創意寫作的課程作為中文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來學習。中文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培養文學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具有寫作能力的人才。當今社會普遍認為會寫作的人不在中文系,這就給中文教育的教學改革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中文教育要更貼近中文,而不僅僅是理論的灌輸。培養寫作型的人才,這是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務。國外創意寫作產業發展的很迅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制度上的完善。

4.評價體系的完善

中文教育屬于人文學科,其特點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具有很強的形象和主觀性,對學生應采取效果考核,過于整齊的量化考核不適合中文專業。中文專業和其他學科一樣,只重視知識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中文專業學生的考核主要是讀寫的考核,尤其是創作能力的考核,是根本無法量化的,而且創作能力是一種很個性化的勞動。中文專業應像設計類專業一樣加入入學考核,作為藝術類學科成語之一的文學專業卻進行量化的考核,是不能挑選出文學藝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的。

5.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

當前,教師職能的改變也是教學改革的另一大難題,中文教師職能的改變在于自身探索、科研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結論

以上是對中文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中文教育創新的要求,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新形勢,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只要有創新型人才,就能實現理論與實際的融合,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實現文化的改革和創新,從而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也是當今社會相對受關注的課題,成功的改革還學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曲博.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3.

[2]李立.普通理工科高校中文專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語文學刊,2013,1(7):110-111.

[3]范笑仙,劉穎,李曼.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1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綜述[A].

[4]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質量提升與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1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11.

篇(6)

關鍵詞:寧波日報 文化產業鏈 產業政策

2003年9月,中國文化部將文化產業界定為:“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睆漠a業類別特征及其重要地位來看,我們可把文化產業劃分為圖書出版業、報刊業、廣播影視業、音像產業、網絡產業、廣告業、旅游業、藝術產業、體育產業等9大類,它們構成了當代文化產業的核心和支柱。而實際上,文化產業的范圍遠不止這些。

提煉報道角度 深挖產業亮點

文化產業涵蓋面之廣、跨行業之多、發展潛力之巨大是公認的。如何在千頭萬緒中提煉報道角度,獨具慧眼地挖掘其中的熱點、亮點,凸顯文化產業“圖畫”的焦點,為受眾一目了然地解讀這幅“圖畫”,成為受眾真正欣賞領會這幅圖景的基礎。

文化產業的“亮點”就是其特色,報道角度可從其特色中提煉。在新聞報道中,切入點越小越具體,主題就越鮮明,越能從一個側面體現文化產業作為朝陽行業所呈現出的蓬勃生機。

以寧波文化產業為例,在短短幾年時間,寧波文化產業迅猛發展,從單一的影視、文具制造、工藝美術等,發展到初步形成了現代傳媒、演藝、會展、文化旅游、動漫游戲等一批現代文化產業群,媒體面對這樣龐大的產業格局,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提煉報道角度,重點挖掘其中的顯著特色,“窺一斑而知全豹”,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宣傳效果。

如在寧波目前40多家動漫游戲、影視制作等內容制造性文化產業個體中,民和集團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合作出品的動畫電視系列劇《少年阿凡提》,先后獲得全國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廣電總局授予的“國產優秀動畫片”一等獎等;以著名導演安建為代表的寧波廣播影視藝術中心出品的《至高利益》《天地糧人》《北風那個吹》《向東是大海》等先后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等;寧波涌現了“海倫鋼琴”“音王音像”“大豐實業”“千玉琉璃”等一批在全國知名的文化品牌……在報道時就要注重角度和主題的提煉,不僅僅重點報道其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而且對隱藏其后的寧波文化企業在產業提升、打造品牌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寧波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等亮點也同時關注。

增加報道深度 解讀產業關聯

傳統文化行業一般唱“獨角戲”,各自為政關聯性不大,但文化產業則不同,除了“內容為王”的特質外,還離不開科技等與文化的融合,隨之出現的是一條上游原創研發、中游生產制造、下游銷售發行的文化產業鏈。積極探索打造中國現代文化產業鏈之路,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文化產業建設的重點,因而增加報道的深度,深層次提煉、梳理、揭示文化產業鏈的活力和存在問題,客觀解讀文化產業的新業態及發展新動向,是讓受眾真正理解文化產業圖景的關鍵。

無論文化產業鏈軌跡如何,只要循著產業鏈發展延伸的各個方向,在報道深度上做文章,運用解釋、分析、預測等多種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多方面解讀,就能把握文化產業鏈在自己的發展軌跡中彰顯的活力,把握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以電影產業為例,全球知名電影公司,如迪士尼、米高梅、時代華納等無一不形成了既生產內容、又發行各種產品的完整產業鏈,與之相比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面臨著何種機遇與挑戰?2013年1月,《泰囧》票房達到124億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國產片票房冠軍;2月,周星馳導演的《西游·降魔篇》狂卷票房12.5億元;3月,《北京遇上西雅圖》拿下5.2億元票房;4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近7億元;5月《中國合伙人》票房突破5億元……其中在2013年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創下了超過50億元票房的新紀錄,眾多主流媒體不僅客觀報道這些耀眼的數字,更冷靜地把脈中國電影產業鏈?!耙驗樵谶@種情況下,主流媒體不僅可以發揮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還可勇于擔負起引領媒體輿論的重任,彰顯主流輿論場的威力。”《人民同報》的《2013中國電影很給力莫把驚喜當常態》、《中國電影涌動“新浪潮”》等報道,《南方日報》的《國產電影:狂飆或泡沫?》等報道,分析國產影片市場份額的提高與影片質量的提高、營銷宣傳的渠道多元化、城市影院迅速建設等密切相關,并敏銳捕捉到新創作群體和新電影形態的出現,同時提出了“比票房更重要的是口碑,口碑有效引導票房,研究觀眾和市場勢在必行”等觀點,為中國電影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對策和思路。

再如寧波文具產業在全國異軍突起,不僅擁有“貝發”“廣博”“威路”等響亮的品牌,而且有100多家文具企業在國外設立了150多家分公司,成為寧波作為“中國文具之都”強有力的支撐。對這一特色文化產業?!秾幉ㄈ請蟆房l《廣博搭乘創意快車領舞文化產業》《貝發制筆服務支點撬動行業升級》《寧波文具向“微笑曲線”兩端突圍》《供應鏈“鍛造”產業競爭力》等數十篇深度專題報道,把整個行業放在全球視野下進行深度關注,對寧波文具產業的新產業模式、提升研發與營銷高附加值的做法、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等作出客觀報道和理性思辨,其中有別出心裁的策劃和獨辟蹊徑的提煉,也有生動精彩的透視和有理有據的分析。

這些深度報道不是簡單地呈現事實,而是從知性走向理性,通過調查、研究,多維度、多向度地對文化產業鏈進行深度剖析,從而透過紛繁復雜的表象,看到其中千絲萬縷的關聯和最根本的發展規律。

拓展報道廣度 把握產業全景

我國文化產業正步入黃金機遇期,產業的發展有強勁發展勢頭,同時應清醒地看到,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要實現2020年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如產業發展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法規支持;各城市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定位不強,產業集群效益不明顯;產業面臨融資困難,急需資金支持;缺乏高層次的文化創意人才,等等。因此,拓展報道廣度,認真分析和把握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遭遇的瓶頸,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從政策、資金、人才等多方面進行觀察與分析,成為文化產業報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產業政策“站得高、看得遠”,但在闡釋文化產業政策時,容易陷入“文山會?!奔罢叩目菰锖蛦握{之中,同時“曲高和寡”容易脫離讀者、脫離實際工作。如何讓政策更通俗易懂、更深入人心?這就要讓新聞事實說話,因此,這類報道要注意運用平民視角,遠離專業術語、拒絕晦澀。以《寧波市“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為例,《寧波日報》推出落實“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系列報道,發出《我市文化發展“1235”工程亮點紛呈》《“十二五”文化發展藍圖上的明珠》《眾手描繪文化產業發展新藍圖》等報道,沒有簡單地羅列數字和術語,而是以訪談、解讀、個案等多種鮮活的報道形式,深入淺出地“翻譯”宏觀政策,立刻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

專家的建言獻策因其指導_生、前瞻_生、針對性等特點,對把握文化產業發展全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篇(7)

(一)基礎理論研究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文化工業”理論中指出,文化產業的最終產品就是迎合大眾消費需要的各類產品,也就是大眾文化(非同今天所指“大眾文化”)。按照機械化流程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樣進行流通和消費,同一性代替了異質性,產業化的文化成為了不可感知的同質文化。在被同質化過程中,作為文化商品的文化多樣性和內涵豐富性蕩然無存,同一性降低了思想深度,泯滅了藝術個性,限制了文化的自由和批判精神,由此淪為國家進行思想控制的工具?;艨撕D桶⒍嘀Z哀嘆這同一邏輯,堅持對“文化工業”進行猛烈的價值批判,試圖喚回傳統時代文化藝術的精英文化,而非當代遍存各個領域的大眾文化。在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斯科特?拉什看來,20世紀中期,在上層建筑的統治領域,文化以強調符號表征和意識形態(representation)的形式較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文化產品較少見于日常生活,更多的是經濟商品。這種情形從1945年一直持續到1975年。然而到了2005年,以信息、旅游、體育和建筑等為代表形式的文化產品隨處可見。拉什認為“文化產品不再是稀有物品,而是橫行天下。文化無處不在,它仿佛從上層建筑中滲透出來,又滲入并掌控了經濟基礎,開始對經濟運行和日常生活體驗兩者進行統治”。同為法蘭克福學派的本雅明在其《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中認為,復制技術使“藝術品從少數人壟斷和欣賞中解放出來,為多數人所共享,給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不同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批判態度,而是給出了理性判斷。法蘭克福學派作為開創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的先鋒,其開辟作用是“難以繞過的理論高峰”。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原始的資本積累是文化工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大多數文化產品生產者都以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自己的行為目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因而,一味迎合消費者需要就成了文化工業不加改造無需創意的流水線生產。這樣,缺乏自由創造的文化產品就在現代機器化批量生產的流水線上就被格式化為同一性商品。1963年,晚年的阿多諾在《文化產業的再思考》一文中總結道:“我們用‘文化產業’代替了‘大眾文化’……文化產業是把人們熟悉的傳統文化融入了新特質,為大眾消費而量身定做的文化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費的性質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原定計劃而制造的?!迸c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理論的批判立場不同,本雅明則對文化產業和文化工業持樂觀態度,承認大眾文化的積極價值和歷史意義,認為藝術品的復制可以把藝術從宗教儀式的古老傳統中解放出來。由此引起了后來法蘭克福學派內部及二戰后其他學派圍繞大眾文化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的論爭,經過長期的嬗變和演進,文化產業的內容日益豐富,理論研究也日漸成熟。文化產業概念和文化產業理論的發展演變過程恰恰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文化產業認知的不同見解。繼法蘭克福學派之后,西方文化產業理論出現了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兩條研究路線。肇始于英國伯明翰學派的文化產業的基礎理論認為,文化產品中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即影視、音像、動漫、出版等作為其主要研究對象,側重意識形態領域的文化理論思考。該學派以辯證眼光看待文化產業,對發展文化產業持肯定態度,給予文化產業更多的理性思考,對文化產業內涵進行了重新定位,對文化的本質做出了新的詮釋,肯定了文化產業在推動工業化進程、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對文化產業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通過對文化產業的符號生產機制和原則的系統研究,雷蒙德?威廉姆斯在他的《文化與社會》中鮮明指出,不能只關注和理解部分文化,要積極拓展文化定義,將完整的文化生產納入研究的視野。斯圖亞特•霍爾認為大眾對文化產品的消費過程并非一個既定意義上的簡單接受過程,同時還應當包括對于文化產品消費所具有的意義選擇和復雜重構的過程。這一結論標志著傳統的文化批判理論已經不應該繼續成為阻礙文化產業發展的障礙。

(二)應用理論研究

基于文化產業基礎理論的前期研究,文化產業應用理論側重研究文化產業在現實發展進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展動力、發展優勢和劣勢、制約因素、發展戰略等較為具體的內容。20世紀末,隨著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學科的發展和相關知識體系的豐富完善,增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研究,其研究內容涵蓋了概念界定、行業劃分、運行機制、產業政策、品牌戰略、文化園區、產業價值鏈和發展戰略等多個方面。主張把文化產業推向市場,不但要按照文化藝術規律進行創造,還要按照一般商品的生產模式進行生產。英國著名的媒體理論家尼古拉斯•加納姆(Gan-hamNicholas,1983)從經濟學角度對文化產業作了深入研究并對其進行了深刻闡釋。他認為文化產業采用了特有的生產方式進行符號化的生產和傳播,這些符號化的表現形式就是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產業是指那些“使用工業化大企業的組織和生產模式,生產和傳播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社會化機構。如報刊、音像制品出版部門和商業性體育機構等”?!皟r值鏈分析法”最早由查爾斯•蘭蒂(CharlesLandry)在20世紀末引入文化產業研究領域中,強調指出由創意形成、文化產品生產、文化產品流通、文化產品傳播和消費者接受這五個基本環節構成了產業價值的整個鏈條,其開創價值不言而喻。20世紀中期,阿芒德•馬特拉特和赫伯特•席勒一致認為,要打破觀念,大膽將傳統文化融入全球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進而實現創新發展。1968年德國作家恩澤斯伯格(Enzensberger)在其出版的《意識工業》一書中認為文化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的產業形式。隨后,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也提出了“信息工業”這一概念。隨著高新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內容產業、創意產業、文化旅游業為代表的與文化產業相關聯的新興產業相繼出現,大大拓展了文化產業的研究領域,進一步豐富了文化產業的門類,逐步加深了學術界對文化產業的認識,并進入到理性的發展軌道上,克服了非是即否的極端思想認識,人們對大眾文化的認識和判斷從激烈批判到辯證看待,從拒絕排斥到寬容接納,從大眾文化的單一概念到文化產業的豐富內涵,都直接導致了在后現代社會文化視域下,不能孤立地把文化產業與經濟、社會等其他領域隔開,要聯系起來分析其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尤其注重文化產業發展對經濟、社會帶來的根本性變化,要深入分析經濟社會進步對文化產業的可喜轉變,這種轉變進一步拓展并繁榮了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爱斘幕灰暈檎麄€社會經濟政策的一部分時,被阿多諾賦予否定性色彩的文化產業開始獲得了新的積極的含義”??v觀國外研究成果,西方文化產業理論研究側重從文化產業運營的角度深入研究文化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并由此帶動產生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從研究對象看,尚未形成統一的文化產業概念和權威的界定。世界文化產業的全球發展不平衡源于世界各國不同的發展目標,因研究視角的差異而導致對文化產業概念、分類、內涵等諸多方面存在極大不同。從研究取向看,突破了政府對民間私營企業和公共公益事業采取不同政策的限制,開始重視發展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文化,把提高人們精神文化水平、滿足群眾文化消費需求、提高文化影響力作為今后文化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從研究領域看,隨著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數字新媒體技術為傳統文化產業注入了活力,一方面使得傳統文化產業必須改造升級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催生了許多不同于傳統形式的新興文化業態,文化產業逐漸成為涵蓋影視、美術、音樂、舞蹈等傳統行業和旅游、建筑、體育等新興業態的“大文化產業”,門類更為齊全,內容更為豐富,日益呈現出高知識高文化的新技術特征。從研究方法來看,研究方法較為單一,注重文化產業的一般共性和概念總結,沒有充分擴展到國際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缺乏經典案例分析,對各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差異和經驗得失的總結分析研究較少。

二、中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

文化產業理論研究是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十多年來,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都將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重點,著力提升本國文化軟實力。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起步雖晚,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較低,但文化市場廣闊,文化消費需求不斷擴大,在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的推動下和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引導下,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逐漸成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文化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這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也為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帶來了重要的發展契機。

(一)文化產業理論體系形成初期

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起步較晚,對文化產業概念和基礎理論的理解,多停留在借鑒和轉述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缺乏原創性和針對性,對文化產業的概念界定也有多種看法。為了加強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以理論研究帶動實踐應用,加快文化產業全面發展,1998年文化部增設文化產業司,分別與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設立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2006年,又分別與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云南大學等六所高校合作共建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旨在通過廣泛調研和組織,進行文化產業基礎理論和重大課題研究,一方面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另一方面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智力支持,進一步拓寬理論研究視野,從學術研究和產業實踐等方面加強了與國內外文化產業理論研究團體和文化產業實體的聯系與合作。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文化領域研究成果獲得突破性進展,文化產業理論體系逐步形成,發展文化產業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學術界通過理論研究為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提供了有益的決策咨詢,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研究日漸呈現出開放性、綜合性、應用性和戰略性的特點??傮w上看,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工作者立足于中國實際,在嘗試建構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基本理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能夠客觀分析當前國內文化產業理論研究和產業實踐的發展現狀,體現出研究者從實際出發做出的理性判斷。但是,由于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起步比較晚,在理論突破和理論創新方面嚴重落后于實踐的發展,在認識上也有一些模糊不清之處,理論應用于實踐往往捉襟見肘,前瞻性研究較少。具體來說,對于文化產業及相關概念的研究,我國學界引用最多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產業的定義。此外,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對創意產業概念的表述以及韓國關于內容產業、美國和日本關于版權產業的提法等,都對我國形成文化產業概念和基礎理論產生了較大影響。我國文化產業的定義最早被界定為“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在文化產業性質的闡釋上有兩種代表觀點,一種將重心放在產業上,側重其經濟屬性,另一種是側重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文化產業的雙重屬性在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形勢下顯得至關重要。既有產業屬性,又有意識形態屬性的文化產業,因其自身具備的戰略資源以及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力量而具有高度的戰略價值,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一直是理論研究關注的焦點。戰略研究關涉文化產業發展宏觀全局的重大問題。政策戰略、市場戰略、人才戰略和產品戰略等根本性問題都構成了戰略研究的中心內容。因此,文化產業戰略研究成為我國在社會關鍵轉型期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新興戰略產業的重要選擇。胡惠林指出文化發展戰略確定應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在這樣的戰略前提下發展文化產業,才能確保國家文化的安全,他對綜述研究方法上的研究以及在全面分析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等方面的一系列思考,都為中國文化產業理論和應用研究探索出了新的范式。其他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祁述裕主編的《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報告》從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切入點,通過案例分析和對比研究,全面總結了我國同外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差異和提高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發展戰略。由文化部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編著的系列論文集《中國文化產業評論》則站在時代前沿集中展示了特定歷史時期我國學術界專家學者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文化產業偏向“應用型”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另类zozozozozo交|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国产精品一亚洲av日韩av欧|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狠狠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不卡 |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性少妇中国内射xxxx狠干 | 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 男人扒开女人双腿猛进视频|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1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孕妇|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一| 黄页网站视频|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色欧美与xxxxx|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