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4 23:18: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融合匯聚、共同創造、不斷發展的文化共同體。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惟一賡續綿延數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走遍天下,無論在哪里,“中華民族”這一名稱定能喚起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文化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亙歷千載環袤五洲,依然顯現著其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蘊積著強盛的民族文化發展動力。
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表現出三個主要特征,即對自身文化傳統的繼承發展、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并進行適應本體文化需要的選擇和汲取、以及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會通創新,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過程。
1、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凝聚力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體現為其民族精神。“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于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于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3)
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陽光包含七種色彩,世界也是異彩紛呈。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他講到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主要有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等,“一是團結統一的傳統。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從遙遠的古代起,我國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共同開發了祖國的河山,兩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員廣闊的統一國家。悠久的中華文化,成為維系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p>
什么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文化傳統,古往今來并無統一的標準或表述?!吨芤住分杏小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肯定我們民族生生不已、欣欣向榮的剛健自強精神。又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我們民族不斷進取的變革意識之寫照?!洞髮W》中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不斷創新之民族精神的精練表述。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4)顯示了我們民族不向惡勢力低頭的英勇氣概。孟子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再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6)、“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7)、“親仁善鄰,國之寶也”(8)、“儉節則昌,佚則亡”(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10)等等,都是中華治國方略的集粹;而“茍利國家,不求富貴”(11)、“務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2)以及諸葛亮《后出師表》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曹植《白馬篇》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陸游《病起書懷》的“位卑未敢忘憂國”、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匹婦有責”等等,都是歷代憂國之士的豪言壯語。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過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則表達了中華士人的崇高人格和理想追求。以上這些無不為民族精神增添光彩。為追求和實現這些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質,無數仁人志士不畏艱險、勤于探索、勇于實踐,流血捐軀在所不惜。但是,也應看到我們民族既有融匯百川的氣概,也有唯我獨尊的心態;有變革求新的精神,也有因循守舊的習慣;有兼容并包的傳統,也不排除“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狹隘襟懷。
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蘊積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表現為獨具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等方面得到充分體現。通過信任、交情、面子、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建立起民族認同的聯系網絡。以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克己忍從、自強不息、忍辱負重、剛健奮進、威武不屈、自勉自勵、堅韌不拔、謙虛謹慎、克勤克儉、仁義忠孝、尊老愛幼、團結互助、以和為貴、尊師重教等優秀民族精神的傳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漢民族與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歷史產物,也是儒家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學說兼容匯通的結果,并在與外來文化的撞擊、交流和整合之中,不斷光大拓揚和演進發展,從而不斷增強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歷史證明,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強盛發達國泰民安的時期,往往就是政策開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齊放的時期。固步自封意味著保守落后,封閉瞞頇必定落后挨打,開放創新才是民族興盛文化繁榮的契機。中國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榮是各民族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的結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獨立個性和存在價值,促進各民族間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不斷完善。
2、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推動力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漢族與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對外開放的文化交流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時代差異外,還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異,在數千年中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因此,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結構。
中華民族文化是各區域、各民族文化的薈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民族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間及民族外兩種類型。古代社會的文化交流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局限,主要限于國內民族與地域間的交流。漢族與各兄弟民族的融合,其并非消彌民族的文化差異,而是民族文化認同的結果,文化認同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過程。中華民族間各民族的認同、親和與交融,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的接觸,無論表現為交易、和親、聯盟的友好方式,還是掠奪、復仇、征服的沖突形式,客觀上都使民族文化得到相互的撞擊觸發與交流影響,有利于促進民族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積育了民族文化發展的養分與動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無論是傳為民族融合佳話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還是民族政權紛爭角力、南北朝廷相峙抵力,抑或蒙古族、滿族一統中華,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發展的歷史軌跡。
我們曾個案研究中國歷史上民族共存的典型時期──“宋遼夏金元”。作為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沖突與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既不同于“三國”漢族政權的鼎足對壘,也不同于“五胡十六國”民族政權喋血爭雄或南北朝的對峙逐鹿,又與“五代十國”的征戰更迭不同。一幕幕酣戰與融合、破碎與創新的史實情景起伏跌宕,勾畫出處于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的不同民族、不同特色的文化,交匯成同一幅波瀾壯闊的民族文化發展的宏偉畫卷。置此四個半世紀于歷代文化沿革脈系,大體依循文化發展的物質、制度和精神的結構體系,從科技文明、禮制風俗、文字教育、文學藝術、、學術思想諸方面,通過對民族文化與時代特征的闡釋,展現中國歷史上最為復雜而特殊的多民族文化差異并存的重要時期。高度發達的兩宋文化居于主導,與各具風格的民族文化同存,共同繪織出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與民族間交流融匯的場景,體現為多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13)
應當看到,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呈現文化發展的主導性傾向,中原漢族文化的高度發達,構成對少數民族及區域文化的涵攝同化力。居于發達地位的民族自覺不自覺地產生民族優越意識,也釀就了文化優越感,以“華夏中心”自居,或強調“華夷之辯”的理念,以及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稱謂等等,都是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礙。沒有民族平等,就談不上相互學習和交流,這在歷史上也是有深刻教訓的。發達的古代文明,也培植了“天朝中心”的自大意識,成為平等交流共同發展的阻力,成為進入近代后“落后挨打”的一個重要原因。不能忘記“天朝上國”的傲慢昏聵與“閉關鎖國”的封閉愚昧,曾帶給中華民族保守落后;而近代西方文化也曾伴著血與火的民族欺辱,留給我們災難深重的史證遺痕。
3、兼融會通是民族文化綿延的內驅力
作為世界上惟一延續千載的民族文化,使人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她是在一種封閉持恒的“超穩定結構”中“長期延續”。其實不然,中華民族文化的兼融會通特質成為民族文化綿延的內在驅動力。
居于中華民族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是藉“百家爭鳴”而催生,與釋、道之學辯詰交流而發展的。自先秦孔孟始,儒學歷數千年流變、演化,直至,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地不界南北、時不限千年、人不論朝野、族不分“華”“夷”,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地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結構的深層積淀,表現出強大的文化會通和整合功能。但這并不等于說中華文化只有儒學一家,春秋戰國儒、墨為顯學而諸子并立;秦代“事皆決于法”而漢初大興“黃老之術”;隋唐盛佛學、宋明興理學而“三教合流”……。僅說儒學,孔子歿后,“儒分為八”;新儒學也有程、朱、陸、王之別,何況還有“荊公新學”、“浙東之學”、“泰州之學”等先后并立。確切地說,從不存在“獨此一家”,即便在儒學立于“獨尊”的漢武帝時期,武帝本人也不信儒,所“尊”者不過“儒術”,而時政多用法家學說,所用之人桑弘羊、孔僅等都是商人出身,采用的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皆法家主張。更何況歷代統治不外“內圣外王”、“儒表法里”的范式,士大夫也多“以佛修心、以儒范行“。雖無絕對的“儒一家”,卻并不影響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
至于漢族文化在與兄弟民族的文化長期交流、學習、兼融中得以增加養分,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就是不斷兼采眾長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會通過程,成為文化綿延的強大內驅力。在漢民族為主體的民族文化體系建立之后,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系,絕非各少數民族單純喪失其民族文化特性而片面消融于漢族的過程。各地方言、民俗、習慣等等的差異,都可視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若干民族特性的歷史遺跡。這是中華文化綿延數千年,大而彌德、久而彌新的生命力之所在。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空氣和土壤,有自己的載體和靈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以及尊重和學習其他文化的義務;都有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進行發展創新的責任;也有共同繁榮人類文化進步的歷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發展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卻同處并存相互聯系,都是其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結果。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靜止和封閉的狀態中發展,都是其內在的新舊更替、進步發展的矛盾運動和外部的文化觸擊沖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
4、整合創新是民族文化長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基本特性集中體現為文化的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通過涵延傳播、汲取更新來實現新文化建設。開放與交融是民族文化不衰的動因,整合創新是民族文化長存的生命力。
中華民族內的學術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間的交融會通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而與外來文化的撞擊吸收、整合創新是其強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梢哉J為中國也有“開放”的傳統,彪柄史冊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華文化主動向外交流主要經歷了三次:從西漢張騫、東漢班超通西域,晉法顯到印度取經、唐玄奘西行、鑒真東渡,到明代鄭和“七下西洋”,都是中華民族積極的對外交流。此后國門更進一步打開,反映了國人“睜眼看世界”的強烈愿望。(14)
中華傳統文化發展史中汲取外來文化,先后也形成幾次:漢唐時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唐宋時阿拉伯文化的東漸,明清之際西方耶穌會傳教士引入西方文化的沖擊,都是中華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大規模交匯。(15)
外來文化的傳入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了新養分。例如光輝燦爛的唐代文化既是中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結合,也是中華文化與中亞、西亞以及其他文化的匯聚,更是兼融會通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凝聚而成的文化高峰。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若再從李唐統治者是否有少數民族血統來分析其政策面,則不僅是文化的融聚,恐怕連血緣都有融合的趨向。然而,吸收外來文化進行民族文化的整合創新,并沒有改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質,卻為之增進了新鮮養分。諸入佛教文化與傳統儒、道文化的整合,人文哲理的思辯與宇宙生成的探索,將傳統儒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產生了新儒學即宋明理學。再如,西方傳教士的東來,并沒有使基督教精神取代儒學正統,卻帶來天文、數學與科技文明的近代文化沖擊,有助于中國近代的啟蒙和步入現代化的進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文化總是多因并存的,百花齊放才會發達昌盛。
二、民族文化發展的特性
民族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懊褡搴臀幕莾蓚€密切聯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文化,而文化則是構成民族的要素?!?1)本文在兩個層次上使用“民族”概念,一是泛指相對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的中華民族,再一是具體用于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各兄弟民族。
1、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這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屬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間和具體的歷史時間之中,蘊涵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這一文化發展的時代性質。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現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質,又依其時代性而融匯成人類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身發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文化傳承積淀與特定地域文明的特點,表現為該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類型。時代性則體現人類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發展由低向高的發展方向和文化之間傳播、交融與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系,表現為人類文化發展階段的標識和特定的文化類型所展示的時代風貌與精神。
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民族性存在于時代性之中,時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絕然獨立的文化屬性。正由于二者的統一,衍生出文化的整體性與獨立性、連續性與階段性、自主性與互賴性、兼容性與選擇性等等的有機共生。這些特性又表現為民族意識與全球意識、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民族意識是民族文化的本質特征所在,全球意識則從世界和人類文化發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視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時代精神則代表人類文化發展的方向和歷史演進的階段特征與風貌。
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較好地結合其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不斷地更生創新,既能保持和發展其優秀的文化傳統,又能積極地有效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實行這樣的文化創新,就要對本民族的文化發展進行歷史的、客觀的甄別認識,存其精華,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以適應時展的需要。這樣的文化創新,必須立足于全球意識的高度,從人類文化發展的方向中,把握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因此需要積極借鑒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并能與本民族文化發展的實際需要有效結合。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也是一個多元的復合文化形態,構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發展史。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漢族文化與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同時又保有自己的民族個性,在祖國的百花園中各顯異彩,使中華文化絢麗多姿。中華各民族雖然經歷各異、發展階段也不同,但隨著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民族團結的加強,各民族的共同進步,是必然的歷史趨勢。繁榮各民族的文化,推動中華民族的文化建設,是各民族的時代任務,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要求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改革與開放相結合的原則。文化的民族性,決定了改革是中華文化繼承與發展的根本途徑,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是文化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文化的時代性,決定了開放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人類文化發展做出貢獻的必由之路。
2、涵延性與主導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種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與傳承延續、傳播吸收等特性;主導性則是指文化的多元復合結構中,必然呈現該文化的主導傾向,包含明顯的價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與主導性并存,反映著文化存在的結構特性。文化是一個涵延廣博的概念,有其豐富的內涵,諸文化因素多元交匯,文化傳統的歷史延續同文化發展的時代新質共集于一定的社會空間。文化創新是以一定的優秀文化傳統之弘揚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獨創出來;并且,文化演進還是文化發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過程。正是在繼往開來與傳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實現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發展。
從文化的涵延性來看,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發展非常典型地證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觀存在。中國傳統文化無論從悠久的歷史傳承還是從廣博的豐富內涵以及遼闊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鮮明的典型性。中華文化是各區域、各民族文化的薈萃,中原華夏文化與帶有區域特征的吳越、巴蜀、荊楚、齊魯、燕趙、嶺南文化等等并存,同時又是和蒙、藏、回、壯等五十多個民族的文化共生演進的。中華文化既是華夏民族與周邊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也是儒家文化與諸子百家學說思想兼容并進的發展過程。從文化的主導性而言,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不衰,其交融會通的強大生命力之中,展現出立于主導地位的、與時展相適應的文化特質。那就是,儒家文化吸收各家各派思想文化而發展──歷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等各時代的交融、整合、演變,一直居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主導地位,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導性特性。
就文化發展而言,影響主導性的有各種因素,如受時代的政治、經濟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影響,同時還受到文化涵延性的制約。從縱向的文化傳承來看,主導性離不開文化傳統的繼承發展;從橫向的多元交匯來說,主導性又與文化諸因素密不可分,受到文化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準以及同期外來文化及異民族文化的沖擊與影響。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正是在自身不斷發展和吸收外族文化精華的整合中壯大的。
中國歷史上佛教文化的傳入、阿拉伯文化的影響、西方傳教士的東來等等,都為文明古國帶來了新的文化要素。但是,外來文化并不能改變中華文化的主導性,無論在民族文化的交融中,還是在外來文化的撞擊下,中華文化都不曾被“同化”;而且傳統時代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也一直未曾改變,直至西方資本主義興起之后,人類歷史進入新紀元,西方列強的炮火震驚了千年古國,中華民族開始了現代化的艱難歷程,儒家文化才讓位于現代文明。但是,直至今天,儒家文化傳統中的合理因素依然受到世人重視,尤其針對“后工業社會”的一些弊病更顯示其獨特價值。應當說,除了儒家文化的合理性諸要因外,中華民族文化本身所特有的各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文明所蘊涵的生命力這一點值得認真研究。史實證明:文化的涵延性與主導性必然適應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文化的基本特性決定文化存在的結構特性。
3、兼容性與選擇性的一致
如果說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是文化發展的基本屬性,涵延性與主導性的并存則從文化的結構功能上規范了文化存在的特性;那么,兼容性與選擇性的一致就是文化發展過程中文化演進的特性。
兼容性不僅包括了涵延性所規范的文化多元復合與傳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發展中精華與糟粕、進步與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區分出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又有許多無法絕然判定的交匯復合內容,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或具體的狀況情形下,精華與糟粕的判定受到時代的局限,也受到評判主體的制約。無論道德評判還是歷史評判,都離不開人的價值取向標準和用以評判的參照系標準。進而言之,文化發展是新陳代謝的過程,進步與落后是相對的,精華和糟粕也往往雜陳,這就提示了兼容性與選擇性之重要,而且兩者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一致的。
我們知道,居于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學,從來都是在與諸子百家的交融會通中發展的,這反映了文化的多元兼容性。再如進步與落后問題,一般認為十八世紀始中國從先進國家變為落后于西方的東方國度,實際上,就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無論經濟發展還是文化程度都沒有停滯落后,恰是由于西方社會這一時期的突飛猛進,先進的社會形態取代了黑暗的中世紀而顯現出強大的生機,相形之下,把古老的中國拋在了后面,這說明參照系之于評判的重要意義。
選擇性指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選擇、吸收所需養分以補充、壯大本體文化、排斥不適應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內在機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選擇、排斥功能,具有客觀規律性的特點;又由于文化選擇是作為文化主體的人進行的,從而也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意義。選擇性同樣不能獨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響。文化的選擇、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規范下實現的,選擇的結果不是使文化成為單一因素,而是豐富和發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樣受到選擇性的制約,選擇的結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種文化因素根據民族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則失去生命力,這就是民族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
西方國家在步入近代時主要選擇自由、平等、博愛作為啟蒙思想的基礎,而中國的志士仁人則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開始中國的。這說明文化的選擇性受到文化的民族性和歷史傳統、承繼狀況以及現實需要等等的制約。從中世紀“神”的迷霧中,爭取的首先是“人”的存在;而在專制與迷昧的黑暗中奮爭的中國人,首先要選擇“德先生”和“賽先生”。
作為文化主體的人,在進行文化選擇的時候,受其主、客觀的種種制約,因此,選擇是在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之間進行的。選擇性決定文化的發展方向,也受到文化傳統的規制。當選擇不適應民族文化發展需要時就會失敗,選擇不符合時展要求時,背歷史潮流而動的選擇會受到阻礙或懲罰。因此,選擇是以人類進步文化、代表時展方向的文化同民族文化的發展實際需要相結合的有機過程──即文化創新過程。這一過程符合文化發展的兼容性與選擇性一致的特性,要求以認知民族的文化傳統及對文化發展趨向的把握為前提,也要求以文化主體──人的自身現代化為基礎。把握本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和有生命力的因素,積極進行與外來文化、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攝取和整合,這當中選擇性是關鍵。
就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來看,不能正確認識文化發展的特性,必然導致理論上的錯誤和實踐中的失敗。無論是“本位文化論”還是“歐洲中心論”、是“華夏優越論”還是“民族虛無論”、是“全盤西化”還是“中體西用”等等,在理論上都是片面割斷文化特性的關聯,實際中都偏入了歧途,有過深刻的歷史教訓。
三、民族文化發展與區域經濟振興
談民族文化問題,不能不聯系到區域經濟。法國學者佩魯指出:“經濟體系總是沉浸于文化環境的大海中,在這種文化環境中,每個人都遵守自己所屬群體的規則、習俗和行為模式?!?16)反之,研究民族經濟更需要重視文化因素的作用。
1、民族文化與經濟發展
人的經濟活動,都是由特定的民族集團在特定的地域上進行的。一定地域中的民族,構成生產力的主體成份。不同民族在特定環境的適應方式與改造過程中產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質,生存環境和經濟生活的多樣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態的個性特征?,F實的物質生產活動中產生的特定民族文化意識,又成為影響該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經濟生活的要素。由民族文化特征所賦予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行為偏好、選擇方式等等,成為民族特定的文化價值標準,對民族經濟生活起到約束作用。我們在研究民族文化的發展特性與動力的時候,很有必要分析其基礎──民族的經濟活動。
民族文化大抵可分為三個層次:物質文化──適應民族共同體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物質財富;制度文化──維護民族共同體秩序和組織結構的規制形態;思想文化──反映民族共同體價值取向、思想觀念、道德意識等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質。由此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對民族經濟發揮作用。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不同的民族文化意識外化為不同的經濟觀念與準則。以一定的經濟生活為基礎的民族文化,反過來又規定著民族的經濟活動秩序,使之呈現其民族性特征。
盡管同一區域內的不同民族在發展階段與所處地位上是不同的,其經濟利益的獲取也是不均衡的,民族自治區域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民族同其他民族實際上的數量和經濟發達程度等都有差異;但各民族的特性又受到時代性的制約,不同發展階段中的民族,共處于同一時代之中,時代的發展對各民族的進步提出要求。
一定的區域融匯了不同民族的活動,歸屬于不同民族集團的人的民族意識和經濟狀況及其變革,成為區域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要因。在經濟的分析中結合民族文化要素來闡釋,尋求符合各民族集團共同利益以及民族集團內部絕大多數成員利益的經濟發展之路十分必要。隨著民族文化與區域經濟等研究的發展,民族經濟研究也日益成為重要的課題,一些學者投身于“民族經濟學”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17)但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需要從理論上和實踐中不斷深入。對于民族文化與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更是需要下大氣力的課題。
2、“區域民族經濟”概念
應當看到,民族區域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生產方式受到自然環境與歷史發展階段以及民族文化傳統等等的制約,因而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既是整個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組成部分,又是本民族傳統方式與水平的承續與演進;既受先進民族和地區經濟文化的影響,呈現出共同發展的時代性;也表現本民族文化固有特質和生產生活方式與水準的特殊性。
我曾提出“區域民族經濟”概念。這一概念,是指特定區域中的民族經濟,不同于區域經濟或民族區域經濟。這一概念,有利于研究一定區域內不同民族的經濟狀況和問題,因為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是與漢族交錯雜居的,即使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區即民族區域,各民族之間相對集中聚居,卻也呈現出不同的民族經濟特色。尤其是我國的區域經濟問題大抵以特定“區域”為基點,因此深入界定特定區域內的民族經濟是重要而必要的。(18)
迄今為止,有關區域經濟的研究成就顯著,但大體存在兩方面的不足:一是強調區域經濟,卻不很注意區域經濟與區域民族經濟的差異;再就是注重經濟發展,卻忽視經濟與文化的有機關聯,尤其是區域民族經濟發展與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及民族特性積淀的聯系。這樣的不足還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問題,在國家政策制定與發展戰略模式選擇等決策中也很明顯。國家的民族政策雖然注重少數民族政治權利的平等,重視少數民族的社會救濟和解決其貧困人口的生活問題等等,但就經濟發展戰略而言,多是以區域經濟而不是以民族經濟作為發展基點的。以區域作為考量經濟發展的單位,研究其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應有位置或發展力度,無論均衡抑或傾斜的戰略,都缺乏從理論上深入到區域中的民族經濟層面,因而直至今天,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各民族經濟自身的變革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隔離與落差。
正是在這種區域性的而非民族性的經濟發展格局和理路中,國家對于民族區域的投資和技術注入,包括扶持城市經濟和國營大中型企業的發展等等,雖然對于發展區域經濟起到了作用,但與當地的少數民族經濟之間依舊存在隔離,形成不同的發展體系,區域經濟的發展與民族經濟的相對貧困成為反差共存體。這樣的“二元化”或“多元化”區域經濟發展結構,不利于帶動少數民族經濟的自身變革,嚴重的還與當地的民族經濟發展相抵觸。先進的經濟要素向少數民族區域的植入,形成傳統的民族經濟結構與新的經濟因素之間的各種問題。如果不注重培植民族經濟從傳統向現展的基礎,不提高民族經濟自身的變革條件,勢必造成城市與企業的獨立發展同少數民族農牧經濟較為落后狀況的繼續延存和并立。那么,區域民族經濟的發展也將繼續失衡,呈現出固化性的“二元結構”。發展先進的國營大中型企業與城市經濟,并使之與分散落后的少數民族農業和畜牧業并存,這不是區域民族經濟發展進步的健康模式。
3、區域經濟與民族振興
中華民族的振興是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步,現今進行區域發展戰略的調整轉變,特別應當重視落后地區許多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事實;要協調區域間經濟的均衡發展,必須重視區域內民族經濟的特點,努力提高民族經濟自身發展的實力,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在如何發展少數民族經濟上下功夫。近年,貧困問題受到重視,中國的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分布在中西部地區,而且高度集中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幾個省區。1993年國務院制定《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確定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全國共592個,其中少數民族地區就有257個,占總數的44%。有研究表明:“我們無法否認少數民族的貧困問題是極為突出的?!贝搜芯窟€進一步指出:少數民族與漢族在語言、風俗、習慣和心理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與中西部漢族人口相比更不容易參與現代社會經濟活動,難以分享現代經濟發展的利益,這是其貧困發生率高于同一地區漢族群體的重要原因。(19)
區域民族經濟的發展,受到區域自然物質條件和生產發展水平的制約,也為一定的民族文化傳承和習俗特征所支配。研究經濟問題,應當結合民族文化、傳統觀念、習慣心理等“非經濟因素”,因為經濟活動與經濟行為是由具體的歷史文化傳承和民族文化積淀中的人來進行的,其行為規范、消費偏好、價值觀念等等,無不受其經濟思想和觀念的支配,經濟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盡管“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表《國富論》之前的1759年,就寫了《道德情操論》,直到本世紀初馬克斯·韋伯強調宗教文化因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經70年代以來東亞經濟“奇跡”要因探討的催生而經濟與文化的關系受到注重,但經濟學本身對此的研究依然很薄弱,而探討經濟文化一體性的努力更是難度極大。(20)
不能將民族經濟問題僅僅看成是區域經濟問題,要充分重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民族經濟問題,協調各民族的經濟發展和利益均沾關系,促進團結進步共同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民族問題不容忽視。這個問題不僅關系到民族團結、協調發展提高綜合國力,而且關系到國家繁榮、社會穩定的大局,是整個中華民族經濟騰飛、國力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學中有個“木桶原理”,即一個木桶的容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以說“經濟生活中,一切是由短線決定的?!?21)這個原理用在這里不一定合適,但可以用來作為考慮民族經濟發展的一種參考:某一民族經濟落后雖然不能決定區域經濟的發展,但能影響其發展水平,不能忽視中華民族經濟發展是各民族的共同進步。民族經濟的基礎一般比較薄弱,技術落后人才缺乏,自然和生活條件較差,貧困面大,產品單一競爭力不強。但大多具有資源、人力以及特色產品等方面的優勢。因此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優勢產業和名優產品,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應選準開發項目,培育主導產業;發展旅游業和各種貿易,以市場為導向建立經營機制。同時加強扶貧攻堅,強化民族經濟的造血機能,加速自身發展,“練內功”與“求外助”相結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有利時機,爭取政策扶持,擴大開放引進外資,與先進地區聯合協作,使當地的資源優勢同內地、沿海地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結合起來。深化改革促進兩個根本轉變,加速農牧業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和進步,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加強民族經濟自身的變革力度,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積極進行少數民族人才的培育,縮小民族間的經濟文化差異,是區域民族經濟振興的關鍵。強化民族經濟的發展機制,在民族區域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區域經濟良性循環的重要環節。應當強調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互助,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進步和區域民族經濟的和諧發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各民族平等、和諧的民族關系成為共同繁榮進步的重要保障。
市場經濟作為開放性經濟形態,有利于打破封閉落后狀態,超越民族與地域界限,共同進入統一市場;有利于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優化配置,促進民族區域的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為民族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F在,國家更加重視中西部的發展問題,這就為區域民族經濟變革展現了更為廣闊的前景,為區域民族經濟的振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把握時機發揮優勢,發展經濟振興中華是中華民族的時代責任,也為理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民族文化的發展特性與動力,不應忽視其基礎──民族經濟的發展與振興。
人類文化是全人類共同創造的財富,多民族國家的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創造匯聚而成,從而具有共通的基本屬性;基本屬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在民族文化的發展中,主要表現為──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涵延性與主導性的并存、兼容性與選擇性的一致。這三者往往交織疊合、密不可分,但又有各其偏重與特性。
注釋:
(1)趙光遠主編:《民族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諸形態》,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
(2)參見翁獨健主編:《中國民族關系史綱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3)龐樸:《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載朱家楨、厲以平、葉坦主編:《東亞經濟社會思想與現代化》,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頁。
(4)《論語·子罕》。
(5)《孟子·滕文公下》。
(6)《尚書·五子之歌》。
(7)《左傳·襄公十一年》。
(8)《左傳·隱公六年》。
(9)《墨子·辭過》。
(10)《孟子·盡心下》。
(11)《禮記·儒行》。
(12)《墨子·兼愛下》。
(13)參見葉坦、蔣松巖:《宋遼夏金元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參見拙作:《“國”是鎖不住的》,載《中華讀書報》1999年4月28日。
(15)關于中外文化交流問題,前人做了大量研究,例如任繼愈教授提出中華民族對外文化交流,共經歷了漢、唐、1840年至1949年三個階段,此后至今為第四個階段。見葉坦、趙光遠主編:《文明的運勢──中日民族性諸形態比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序》第1-2頁。
(16)弗朗索瓦·佩魯:《新發展觀》(中譯本),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頁。
(17)如施正一等:《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概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5年版;高言弘主編:《民族發展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黃萬倫等:《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新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0年版;陳慶德:《民族經濟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
(18)參見拙作:《區域經濟與民族振興》,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8年第4期。
(19)康曉光:《中國貧困與反貧困理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150頁。
關鍵詞音樂藝術音樂文化文化文化相對主義
在當下有關中國音樂文化與西方音樂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國音樂文化是否可走現代化發展道路等問題的爭論中,“音樂文化”是一個被大家頻繁使用的名詞,但同時也是一個被誤解,誤用最多的概念。最為常見的誤解之一就是將它的內涵等同于“音樂藝術”。在某些學者的言論中,“音樂藝術”與“音樂文化”常常被混為一談,不加任何區分。于是便出現類似“音樂的現代化”,音樂價值的相對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表述。
一、“音樂藝術”與“音樂文化”概念的提出
嚴格的講,“音樂藝術”所指代的是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即由有組織的音樂所構成的聽覺審美對象。對這種藝術形式的價值判斷,尤其是審美價值的判斷,無論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間,還是在不同時代,不同流派之間,都難以形成一個劃分高低優劣的統一標準,只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因此,在“音樂藝術”這個概念所限定的層面上,我們可以說:“音樂的價值是相對的”。
然而,“音樂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已遠遠超出了“音樂藝術”所限定的范圍。音樂文化包含音樂藝術,但卻并非指音樂藝術?!耙魳肺幕嵌喾N性質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樂現象的綜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現象,這些現象與音樂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們也有著自身的特征、性質和作用??傊?,“音樂文化”是一個大的概念,而“音樂藝術”是一個較小的概念,我們不能用小的概念來涵蓋大的概念,我們必須懂得,我們探討的是“音樂文化”這個概念屬下的諸多文化現象,而不是某種藝術形式的審美屬性和藝術品位。
文化,按照廣義,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類的創造,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音樂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具體形態,它必然也是物質、制度、觀念的綜合體。從歷史的,文化人類學的全部觀點來看,審美價值是音樂文化多種價值中的一種,而不是其全部價值或唯一價值。因此,我們不能夠僅僅從意識的,藝術的,審美的層面去看待一個國家的音樂文化,更要結合著物質的,制度的,觀念的層面去看待一個國家的音樂文化。
二、中國音樂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音樂文化發展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到了二十世紀初期,音樂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應用于課堂。但是,中國的音樂教育課程設置從近現代到如今近百年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已經不能適應當今世界音樂文化發展。這也就是說,中國音樂文化與當今世界上發達國家音樂文化之間存在著水平上的差距。
中國的音樂文化無論在物質的,制度的層面,還是在觀念的,意識的層面,都沒有能夠適應當今世界音樂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沒有能夠充分的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樂教育為例:就物質層面而言,教育設施的匱乏,辦學經費的短缺,師資力量的不足,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就制度層面而言,中國的教育體制亟待改革,大量音樂人才的分布與流動極不平衡,一些專業音樂院系人滿為患,而大量的音樂普及教育崗位則無人問津;就觀念層面而言,音樂教育觀念陳舊、閉塞、學術視野短淺、狹隘。以上三個層面是阻礙音樂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樂文化與傳統音樂文化之間的摩擦
中國的音樂文化,需要在物質的、制度的、觀念的各個層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鑒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優秀成果,從而盡快跟上當今世界文明發展的步伐?,F代化的音樂文化是開放的,其信息傳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圍的廣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種傳統文化中的人們帶來各種新意的、富有個性的藝術形式。中國近百年來音樂文化的發展變遷事業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不向世界敞開國門,如果徹底拒絕現代化的進程,或許我們的音樂文化會保持更純正的中國口味,會贏得那些喜歡異國情調的老外們更多地贊嘆。但是這樣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必須放棄發展的機會和選擇的權利,我們就只能為別人去做傳統的守護神,而不能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創造者。
當然,新文化的產生并不意味著必須將傳統文化一概“淘汰”。舉個例子來說,一對年輕人結婚,如用傳統的拜天地,坐花轎的方式來舉行他們的婚禮,這一舉動顯然有著傳統的中國味道,從而得到旁人的贊美和羨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長不顧“婚姻自主”的原則,硬要按照中國傳統的老規矩為自己的兒女包辦婚姻,這就有理由遭到人們的反對。再假如那位先生還想效法舊時代“一妻多妾”的傳統,要給自己添上幾房“姨太太”,那么這一行為不僅要為已經“西化”了的中國人所不齒,而且還要受到國際法律的制裁。這個例子說明,傳統文化中與現代文化不相抵觸的東西,自然可以繼承和發展,反之,便決沒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國音樂文化發展道路探索
20世紀的中國新音樂是整個新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選擇“新方式”來做事情,過生活的結果之一?!靶聦W堂”的建立,“學堂樂歌”的興起以及其成熟的發展,中國的無調性作品,中國的十二音作品的陸續出現,等等。所有這一切,均說明我們中國人“聽音樂”,“做音樂”的方式有了明顯的質的改變。這些行為令那些不習慣接受中國新音樂的外國學者感到費解。其實趙元任先生早已說得明白:“中西音樂有異,中國音樂有自己的‘國性’,只得保存跟發展。但我們中國人得在中國過人的日子,我們不能全國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種學博物館的服裝,專預備你們來參觀?!笨梢?,那種要求我們中國人的音樂文化永遠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僅是不現實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國音樂主要是以本土繁衍、變異的方式在發展。直到清末,外來音樂文化,尤其是西洋音樂文化與日本近代音樂逐漸傳入,音樂由此興起。而這種現象確實為中國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知識經濟發展加劇了東西方音樂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揚中華傳統音樂文化、使中華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綻放異彩是音樂教育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電子出版物和遠程教育的發展,東西方音樂文化將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樂文化的歷史命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方面各民族音樂文化在沖突和融合中會增加統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繁榮和生存面臨著威脅。全球信息網絡一體化極易使西方社會的人生觀、價值觀長驅直入。在這場以文化滲透為主要途徑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戰”中,中華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會價值觀關系到國家的興衰、統一的成敗。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產力。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氣概,中國人民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為此,我們要主動出擊、積極應戰,大力開發音樂文化信息資源。將偉大的民族精神、將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音樂文化信息送上國際互聯網,使中華燦爛文化綻放異彩;激濁揚清,用中華文化抵御外來腐朽的文化的侵蝕,在我們民族的精神廣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萬里長城。
五、中國音樂文化發展倫理思考
但是,還有一些人反對將音樂納入現代化進程,這類人被稱為“文化相對主義者”。他們以“文化相對主義者”作為理論依據。在這里,我們應當看到,“文化相對主義者”原本是強調不同文化之間的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各盡所長,共同發展。就這一點而言,我們應當贊同。但同時也應當看到,一些“文化相對主義者”否認存在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否認人類文化發展的共性,否認社會歷史進程的階段性、規律性、否認生產力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對此,我們必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必須深入細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現象以及這些文化現象的哪些價值具有相對性,共通性,普遍性,進而在中國音樂文化與西方音樂文化相比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決不能一概而論,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對主義者”的學者們卻沒有這樣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對主義”在他們的手上完全變了味,走了調,成為一種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們以一種對立的心態,來看待中西方音樂文化的相互影響,彼此通融的歷史與現實,以虛無主義的觀點來否定現代化對于人類文化的普遍意義。由此可見,這些學者手上的“文化相對主義”,其實只是,狹隘民族主義及“國粹”論的結合物,它既不新鮮,也不先進,用它來解釋文化歷史現象,或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必將造成觀念上的混亂和行動上的失誤。
總之,文化、音樂,都是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紀的中國音樂文化首先是為20世紀的中國人民而存在。中國音樂文化朝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自主的,正確的選擇,同時,也是21世紀中國音樂文化發展的必經之路。現代化進程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新型的、開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時也是在審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樂文化。它是中國音樂文化與世界音樂文化之間完美的交融。中國的現代化任務任重而道遠,而中國音樂文化的現代化則是整個社會現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之一。
參考文獻
[1]中國音樂詞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2]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1完善的市場體系
發達國家體育產業普遍是一個復合型結構,既包括與體育相關的物質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也包括體育服務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他們對體育產業的理解遵循消費“決定論”即體育消費決定體育市場,體育市場決定體育產業。其體育產業鏈相當完整,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核心產業、中介產業和產業三部分的完整結構。
2發達的體育競賽
表演業競賽表演是在約定時間、約定地點向消費者提供競賽表演產品的核心服務輔以一系列的附加服務所構成的,能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現場觀看比賽需求的服務產品組合。在競賽表演發達的美國,職業化和商業化程度非常之高。僅棒球、籃球、橄欖球、冰球和足球5個項目就擁有近800個職業隊(含少量加拿大的球隊)。美國職業體育的總收入大約在30億美元左右,而到了90年代中期,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70億美元。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又超過100億美元;全美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總產值1986年約為94億美元,1998年猛增至1296億美元,12年間激增近13倍[1]。在英國,2001年8月,英超與天空電視臺所簽的三個賽季的電視轉播合同身價己經暴漲到11億英鎊。2000-2001賽季英超年度總收入為16億歐元,而在這其中,電視轉播費收入就占了39%。[2]“2007-2010賽季,逾17億英鎊的電視轉播費用”[3]成為英超經營的經濟基礎。而創立于1877年的溫布爾登公開賽,作為商業化運作最早、最成熟的網球賽事,1879年掘出了它的第一桶金———116英鎊,2006年,溫網為全英網球俱樂部的盈利為2554萬英鎊[4]。
3成熟的大眾體育健身娛樂業
2009年,全世界約有128000家健身俱樂部,會員超過11900萬。全球健身俱樂部產業的規模將近700億美元[5]。法國的體育產業以健身娛樂業為主,據法國青年與體育部1998年的統計,現有各類體育俱樂部17萬個,注冊會員達1250萬人,體育人口占法國總人口的73.9%,龐大的體育人口基數,為大眾體育消費水平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美國社區中一般都建有休閑體育場、兒童游戲場與公園的綜合體系。并專門建有社區體育中心,設置具有多種功能的各類體育設施,以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為社區居民服務。據2004年1月份的統計數據表明3940萬人去健身房鍛煉。截止到2005年1月份,美國的健身俱樂部數量已經達到26830個[6]。在澳大利亞,依靠各類社團和社會力量來開展各類休閑體育活動,2002年澳大利亞體育人口比例為77%。澳大利亞有110個社會團體,5萬多個各種俱樂部,一般都設在體育場或者體育中心,包括技術輔導、組織群眾體育活動、場地設施維護以及向社會集資等工作[6]。其中有60%-70%的俱樂部分布在鄉村,每年有2億人次參加各種類型的休閑體育活動和比賽。這些龐大體育健身娛樂群體,為體育文化產業提供了有利支撐。
4健全的學校體育教育和競賽體系
國外完善的學校體育教育體系既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體育人才,又促進了大眾體育消費。學校體育是美國整個體育系統發展的基礎。美國很多優秀體育人才都是由綜合院校而非專業體校培養的。具有代表意義的NCAA(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成立于1906年,目前擁有1200多所大學、聯盟和單項協會成員,每年大約有44900名男女運動員參加NCAA的各個項目的比賽,并培養了大批優秀運動員。以NBA為例,NCAA每年穩定地為NBA輸送優秀的籃球人才,據統計,76%的現役NBA球員來自NCAA,而在NBA近三年的招募中,年均82.9%的新招球員來自于NCAA[7]。在英國,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相對較高。1到13年級學生當中,有50%每周參加至少3小時體育課和課外體育。在2008到2009年度中學生每周平均花費115分鐘時間在體育課上。66%的1到13年級學生會參與某種形式的校內比賽。99%的學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運動日或類似活動。至于校際比賽,42%的學生會參與。學校平均提供18.6種不同的體育項目。每個學校平均與8.2個俱樂部建立了聯系。
5先進的高科技技術
新產品的研發是體育產業的生命線,也促進了體育文化產業的重組。首先,體育賽事競賽觀賞性是其產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運動成績的提升則是對競技體育更快、更高、更強的詮釋,也是提高體育競賽觀賞性的一個賣點。其次,新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傳統的體育產業出現質的變化。而生物、力學等高科技的介入,使得健身娛樂業的器械裝備也迅速發展。良好的運動器械既提高了運動質量,又有效地減少了運動損傷。
6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
歐美體育產業的發達既與其完善的市場體系密切相連,也與政府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西方國家特別重視依法治國,通過法律手段對企業活動和市場進行管制,而且執法嚴格,真正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體育產業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混合,具有較明顯的公共物品性質,既要考慮體育產業的商業性和贏利性,還要考慮其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政府需要承擔公共物品的管理和供給責任。
7規范的體育傳媒業
1.民間舞蹈是人體動態文化
民間舞蹈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用人類自身的形體動作和思想情感表現社會生活,體現民族歷史,傳情達意,抒懷。民間舞蹈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緊密相連,早在史前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來表達他們最激動的感情,舞蹈活動幾乎滲透到勞動、狩獵、爭戰、祭祀和等一切領域。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原始舞蹈也隨之發展分化,一部分成為為奴隸主表演的舞蹈,以后發展為宮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隸們的舞蹈,從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由于各民族歷史發展不平衡,許多少數民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書中留下它們的蹤跡。然而極為寶貴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間舞蹈,經過數百上千年的傳承演變,至今仍流傳于各民族群眾生活中,尤其是地處邊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直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仍較多地保留著原形態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質。它們的表演形式、風格特色及其內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涉及到民族歷史、、生產方式、風土民情、道德倫理、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民間舞蹈是社會文化交織融合的總匯演。
2.民間舞蹈的文化結構
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在長期的創造、傳承和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結構。從文化人類學和民俗學的視角,通過文化層次分析法來剖析研究,以便使我們更為準確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質。
任何文化的產生、發展、演化都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民間舞蹈的時間性,即民舞文化的縱向面,展現民舞產生、發展、變遷的過程,可稱之為“時間文化層”,即其歷史層面。從時間文化層來分析民間舞蹈的形態,可分解為“原生形態”和“變異形態”二種形式。二種形態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條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態環境、社會歷史背景、民舞群體的民族心理和審美心理等方面的綜合互動作用。原生和變異二種形態的演變,不是簡單的更替,而是累積和融合,它表現為原生形態舞蹈的基本節奏、步伐、動律和體態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內涵,有選擇的保存和新形態的重新整合。民間舞蹈的空間性,即民舞文化的橫斷面,展示民間舞蹈的結構、表演環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稱之為“空間文化層”。從空間文化層來分析民舞結構,可分解為“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二種構架。表層結構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見的物質性、動態性等符號,符號象征物具有指稱、意味和記憶等功能。深層結構是指民舞主體即特定民族群體的、民族心理、審美情趣等無形的意識形態,它是蘊藏在民族群體頭腦中的宗教觀念、價值觀念、生死觀念等。
二、民間舞蹈與當代社會轉型
1.“社會轉型”簡說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現象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其變異性是永恒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在社會轉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為首要任務的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社會進入了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型的加速期。何為社會轉型?社會學家認為:“‘社會轉型’意指社會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或者說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說詳細一點,就是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半封閉的傳統型社會,向工業的、城鎮的、開放的、現代型社會的轉型。當我們說社會轉型時,著重強調的是社會結構的轉型。在這個意義上,‘社會轉型’和‘社會現代化’是重合的,幾乎是同義的。”〔1〕社會轉型期不是一切都變,也不可能一切都不變,哪些該變,哪些不該變,都有一個向度的問題。本篇論文無意去探討“社會轉型”這一社會學術語,而是想通過吸收社會學家的科研成果,在當代我國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從人文學科透視、分析傳統的民間舞蹈生存與發展的現狀,剖析其變異原由,使我們能較為全面、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些現象。
2.民舞生存空間的變化
我們知道,歷史上由于我國各民族地區社會結構、經濟類型、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制約,千百年來民間舞蹈是在特定時空、特定群體中傳承的,這個“特定時空”大多包括宗教儀式、祭祖祈神、年節聚會、生產勞動、婚喪嫁娶、談情說愛等各種民俗事象;這個“特定群體”是指各民族的廣大民眾。尤其是地處邊疆的少數民族人民,他們總是喜愛用本民族的民間歌舞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情感,就是在勞動小憩或親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間歌舞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生產的快速發展,通訊、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別是在一些交通較為便利,自然和文化資源豐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他們在發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業、民族貿易等地方經濟中,接觸了外界,開闊了視野,他們還通過電視、電影、廣播、報刊、電腦網絡等現代化傳媒方式,認識世界,了解經濟文化的最新信息。當代色彩紛呈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西方的迪斯科、現代舞、卡拉OK等娛樂方式迅速傳播,尤為青年人所青睞,傳統的民間舞蹈不再是群眾唯一的娛樂形式。在社會轉型加速期,由于傳統文化因素和現代文化因素的摩擦,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擊,文化娛樂形式的多樣性和普及性,特別是價值觀念的轉變等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間舞蹈文化正在發生著程度不同的變化,這一變化呈多元、多樣、復雜性的發展態勢。
三、民間舞蹈的時空移位與新包裝
1.民舞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90年代,我國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的對外聯系,為該地區的社會進步和文化變遷創造了條件。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奇山異水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風情,深厚的文化底蘊,因而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這些民族地區發展的首選項目,旅游業的發展使該地區走出封閉的山寨,逐漸擺脫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與此同時,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興建民俗村、民族園、風情園的熱潮,這些旅游景點規模不等,他們將各民族風格獨特的建筑薈萃一起,并配上身著盛裝的本民族群眾載歌載舞,動靜結合,交相輝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內飽覽民族風光。這一時期利用傳統的民俗節日,采取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據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節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間的民間舞蹈在旅游景點或節日活動中,展現風土民情,渲染節日氛圍,增加活力和參與性,加強與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創造寬松和諧的氣氛等,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時空的移位
民間舞蹈多與信仰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儀禮民俗緊密相連,其表演的時間性和空間性無不受到民俗活動時空的制約。長期以來各民族各地區都形成了獨特的節日、祭日,并從常日中突出出來,且以年為周期,循環往返,周而復始,不同的節日、祭日還形成了程式化、儀式化以及禁忌等約定俗成的風習。然而旅游景點的民族節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時節性和空間性的局限,反復再現節日民俗事象和民間歌舞等場景,使民間舞蹈賴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時空發生了變化,其內容逐漸脫離了原有的含義,成為旅游觀賞文化的組成部分。以貴州雷山郎德村為例:這一帶風俗約定,農歷六七月間吃新節后才開始吹蘆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據說是春天后吹蘆笙驚
動谷神會造成糧食歉收。過去對違者處罰很重,要本人宰牛掃寨發誓不再違犯。作為旅游點開發后,現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論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們照常吹蘆笙跳《蘆笙舞》迎接。過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節”(吃牯臟)才敲擊的銅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響。〔2〕滇東南彝族地區也有此風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宮節”后不能再敲擊銅鼓,理由也是銅鼓聲會驚動谷神而使莊稼歉收,如今也已改變。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勝地,石林周圍居住著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細人,邊彈大三弦邊跳《阿細跳樂》,是他們的代表性舞種。改革開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傳統習俗過火把節,沒有表演成分,沒有商業性質。節日期間或花好月圓之際,撒尼、阿細青年男女總要會聚一起,圍著篝火跳樂(月),他們以舞蹈的方式自娛自樂,表達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近十多年來,節日活動產生了質的變化,節日期間國內外、省內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來,其人數無數倍于當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舉火把游弋田間驅瘟逐疫的火崇拜儀式,變成了廣場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圍著篝火自娛自樂、談情說愛的《跳樂》,變成商業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緣群體和地緣群體為節日的主體,變成數倍于本族人的外來者。
3.民舞形態的新包裝
民間舞蹈在新的時空環境內,展示給游人的舞蹈形態大多是經過加工后的新包裝,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經改編更加光彩奪目,顯示出民間舞蹈無窮的魅力,此種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義。旅游景點的民間舞面對的是廣大游客,經過加工改編后的民間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觀賞性,強化了原民舞的風格韻律,動作變化更為豐富優美,既保持了民間舞蹈的“土風”味,又適應旅游文化的藝術欣賞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動的一例。傣族人民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說“沒有歌聲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沒放鹽巴一樣”,“看不見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德宏地區成為國內外旅游和經貿的熱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食糧的需求越加迫切,舊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團和群藝館的舞蹈家們,在原民間舞的基礎上,從中加以精選、提煉,整理改編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韌性起伏的動律特點,又規范發展了動作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眾的認可,特別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
全國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開展,有力地促進民間舞蹈的收集、整理與改編,使一些瀕于失傳的民間舞蹈獲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礎較好的民間舞更加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龍鼓舞》是青海省黃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會時祭祀神靈、禳災驅邪、保佑村民人壽年豐,青壯年男子手持單面鼓在神師的引領下邊擊鼓邊跳。經整理加工,將流傳下來的13段(套)動作,更趨完整規范,以雄健粗獷的跳躍擊鼓動作,表現了請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鷹、駿馬、海螺、太極等形象,無論從動作的發展、隊形的變化或情緒的渲染,使這古老的舞種得以新生。陜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燈》、山東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樹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間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節奏、步伐、動律、體態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傷筋骨強化精華的加工,在服飾、道具、音樂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強了表演性和觀賞性,適應了當代審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間舞又回到民間,從而帶動了民間舞蹈形態從原生或半原生形態向變異形態的發展演變。
四、多元、多樣、復雜性:90年代民間舞蹈的發展態勢
我國社會轉型的加速,促進了傳統民間舞蹈文化的變遷。90年代這一發展呈多元、多樣、復雜的發展態勢,即民舞文化內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時空的多樣性,民舞群體觀念的復雜性,以便適應社會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內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間舞蹈文化的變遷,首先表現在其內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當代社會多元文化的相互滲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錯、新老混雜。青海玉樹草原的賽馬會是康巴藏區遠近聞名的草原盛會,每年于七八月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時節,都要在玉樹結古鎮草灘上進行民族歌舞、格薩爾說唱、賽馬、射箭等表演,以及貿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樹當地的藏傳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節日賽馬會進行展演,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數百年來,《羌姆》作為藏傳佛教法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方式始終恪守傳內不傳外的原則,即遵循在寺院內由喇嘛僧侶表演的規則。現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眾性民間歌舞聯合演出,從而使《羌姆》沖出了寺院的禁錮,增強了表演性、娛樂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懾感,把宗教和世俗的關系拉近了,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區很有積極意義??梢哉f,這是新時期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實的結果?!肚寄贰贩ㄎ璧淖兓粌H體現在表演時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簡化,更重要的是加強了人神同樂、宗教世俗化的發展。
民間舞蹈的內涵和功能是通過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體現的。貴州黔東南苗族地區的“鼓社祭”(俗稱“吃鼓臟”)是其最為隆重的神圣節日,它是一個由血緣家族、宗教為核心的“江略”(類似軍事聯盟的氏族組織)舉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動,每隔12年舉行一次,屆時眾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時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像。在踩鼓時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繞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孫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孫子?!?〕80年代以后,苗區的生產單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經濟的私有化,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勞動,再一次呼喚人們的勞動互助,這種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緣關系的人們之間發生。由此給人們提出了恢復“江略”團結的需求,通過鼓社祭,人們在祭祀祖先時同跳《踩鼓舞》,共飲“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緣的圈子里,使人們獲得“江略”認同感的滿足。從苗族鼓社祭的活動中,我們看到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跡,又有加強群體之間的心靈交流增強認同感的心理需求,還有擊鼓而舞的愉悅。多元多層文化內涵和功能的特點在當代民間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間的多樣性
民間舞蹈生存傳衍的空間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隨著當代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這一空間呈現出多樣、交叉的立體式形態。絕大部分的民間舞蹈仍然在原產地傳承發展,它們較多地保留著民舞的原生形態,或原生和變異并存的狀態,只要這個地區和民族繼續保留著適合于民間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動空間,民間舞蹈將與人民永存。作為某一特定民間舞蹈形態和風格的傳衍,往往伴隨著一個時代的需要或結束而延續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貿集會或各種文化節,擴大了民間舞蹈傳播的空間,經過加工整理的民間舞蹈,增強了表演性和觀賞性,當其反饋回群眾后起到升華提高的作用。當然,這種改編應該十分慎重,不負責任瞎改亂編只能糟蹋民間舞蹈的精華,尤其給青年人造成誤導,成為披著民間舞外衣的假冒偽劣產品。
3.舞群觀念的復雜性
民間舞蹈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指民舞的載體——舞群的思想觀念,即其、價值觀念、婚姻觀念、生死觀念、審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觀念受到社會主體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制約,舞群的年齡、職業、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對其思想觀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約作用。一切文化觀念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原生形態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萬物有靈觀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極強的功利性和實用性。“從原始社會解體到奴隸制或早期封建社會,祖先崇拜是壓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動”〔4〕人們以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獲得祖靈的庇護,避免災難,因為祖靈是直接掌握人們命運的。祖先崇拜的意識根深蒂固,在少數民族的生活中通過傳統的祭祀年節和民間舞蹈,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土家族《跳擺手》祭“八部大王”,瑤族、畬族《跳盤王》祭始祖盤王,苗族“吃牯臟”跳《木鼓舞》、《蘆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儀式和舞蹈。許多少數民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他們把民間舞蹈視作民族歷史的教科書,通過民間舞向族民傳授民族歷史知識,使子孫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產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物質成果。但是,人們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靈的庇護,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業發達,家族興旺,尋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過參加祭祖民俗活動,同胞共跳擺手舞、蘆笙舞,與祖神進行勾通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寄托的觀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續。當然,中國民眾也在努力使民間信仰適應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鄭杭生.中國文化模式轉型中的幾個問題[A].人類學與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2〕楊正文.黔東南苗族社區的變遷態勢[A].人類學與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3〕楊@①國.苗族舞蹈與巫文化[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1.
〔4〕蔡家麒.論原始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我國已經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現代化建設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我國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個背景下,現代的群眾已經不像計劃經濟時期一樣,對文化活動沒有過多的要求,隨著時代生活的發展,群眾自身也在發展變化,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應該體現出這些變化。現代群眾的自身素質很高,相關組織者可以舉辦業余的音樂、舞蹈大賽等。這樣的比賽,既能使群眾之間的感情拉近,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尤其是一些老年群眾,通過這些活動,也可以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所以看待群眾文化,首先應該從群眾發展的角度來看,不能以傳統的群眾觀點來看待群眾文化。
二、從人為本的角度來看待群眾文化發展
群眾文化的開展主要為了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使群眾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該做到以人為本,也就是以群眾為主體,組織者應該深入調查群眾的業余愛好以及征求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保證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得到群眾的歡迎。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文化活動也比較單一,其主導是政府,政府辦群眾看,就是這樣的模式,但是盡管如此,因為當時群眾自身的活動非常少,所以即使是非常單一的群眾文化活動依然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市場經濟時代的帶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滿足傳統意義上群眾文化形式,因此群眾文化組織者應該做到以人文本,以群眾為主導來組織文化活動,這樣才能真正的體現出群眾文化活動價值。要想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充分了解群眾喜歡的文化活動形式,這樣組織者在制定群眾文化活動方案時,能夠有的放矢,無論是活動內容,還是節目組織,組織都能夠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安排,這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一定非常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培養群眾的興趣,相關負責人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出來來培養群眾的高雅興趣,這些興趣的培養應該從娃娃做起,比如某地開展戲劇進校園的活動等;平時也可以開展一些體育活動,體育活動通常情況下都比較輕松,也是人們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能夠充分的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還能夠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三、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待群眾文化的發展
目前我國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通常都是政府撥款或者企業贊助,但是新時代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或者企業,而是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文化與經濟本就是一體,經濟的發展會帶動文化,文化的發展會使經濟更加的繁榮,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群眾文化應該找到與經濟相對應的結合點,隨著經濟的變化,及時的做出調整,避免出現之后的現象,因為滯后現象越嚴重,越難以受到人們群眾的歡迎。相關責任人應該找到群眾文化發展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做出相應的調整,抓住群眾文化的重點與難點,與群眾做好溝通,逐一解決遇到的問題。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與經濟活動相互結合,這樣相關企業能夠起到宣傳的作用,群眾文化活動也得以順利的開展,群眾文化市場也不再是簡單的一個領域。
四、從市場與文化政策的角度來看待群眾文化的發展
無論怎樣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都要符合市場的要求,按照我國的文化政策去執行,只有滿足這兩者的要求,才能真正的組好群眾文化活動。第一,應該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群眾文化注重的是社會效益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這并不影響其獲取經濟效益,群眾文化應該在市場經濟的引領下,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通過文化活動的開展獲得經濟效益。群眾文化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精神產品,這種精神產品完全可以在市場的運作下獲得經濟效益,這不影響其在社會效益上所發揮的價值。第二,與文化政策相協調,文化政策是發展群眾文化的關鍵,它是政府對文化實施科學化管理的一種行為。同時它是一個個國家、一個社會對文化所實施的戰略性的布局。根據政府的文化政策總思路、總目標,我們要制定出一套經過實證分析、科學論證的群眾文化發展戰略來,使得群眾文化的建設有目的、有規劃、有效益的展開。當然群眾文化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對群眾文化現行的基礎、結構、設施、人員、資命、投入作一番宏觀的調查找出其發展的內在、外在要素及問題所在,方能根據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和事業結構變化作出相應的分析報告及發展模式的總體報告來,才能真正符合社會需要,才能與文化政策相一致。這樣,群眾文化才能有廣闊的發展前途,才能找到自己的獨特工作領域,才能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五、結語
班級作為一個正式群體有自己的發展過程。群體的五階段發展模型指出群體的發展經過了形成、震蕩、規范、執行和解體五個階段。高校班級由于特殊性與一般群體的形成過程稍有不同,班級文化又是伴隨著班級的發展而逐漸形成。這里借鑒群體的五階段發展模型來研究班級的發展進而探索班級文化的形成過程,如圖1所示。
1.1前期交流階段該階段介于學生在知道將來所在學校所在專業甚至所在班級之后與班級正式形成之前的時間段,大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準大學生需要通過對即將生活的新環境的提前了解來減少突然置身新環境中的不適應。互聯網快速發展,讓處于該階段的準大學生只需簡單的個人信息注冊,就有很大的可能通過社交網絡尋找即將在同一所高校同一個專業甚至是同一班級的同學。如果條件允許,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入學前就可以見面。
1.2班級正式形成階段新生入學后的第一次班會標志著班級的正式形成。班主任與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的正式見面與自我介紹相互認識,同時同學們還可以與入學前在社交網絡中就已經認識的同學正式見面。此外,班主任在首次班會上傳達自己的教育理念。
1.3班級制度建立階段雖然在前一個階段班主任就已經對班級制度做出一定的解釋,但是班級制度的正式建立還需要班主任與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在班級正式形成后不久,班級成員相互之間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學們迫切希望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班干部。在班干部的選舉過程中,班主任由于全局觀的考慮與主觀因素的影響會傾向選擇人格特質相匹配的同學擔任班委,而同學們出于服務同學與鍛煉能力等因素會自發競選班委。因此班主任的權威與同學們的意愿需做出相應的妥協,由此產生第一屆班干部。班干部協助班主任在學校規章制度的框架下與班級全體成員共同制定班級的制度。
1.4相互適應階段在班級制度建立后,班干部將其付諸實施,由此班級進入相互適應階段。該階段與群體發展的五階段模型中的動蕩階段類似。這一階段班級面臨三個主要矛盾:一是在班級發展的目標體系以及各目標之間的優先順序的矛盾;二是班級成員對班干部的期望以及班干部對自身角色的理解上的矛盾;三是班級成員與制度本身的矛盾。
1.5班級文化形成階段矛盾的哲學觀點說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因此相互適應階段的矛盾不會消失,只會不斷發展或轉化成新的矛盾。當這些矛盾達到一個均衡的狀態時,班級文化隨之形成。這時班級成員的目標、行為與意識形態相對一致。
2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引導策略
2.1前期提供正式的網絡交流平臺在互聯網時代,利用好網絡可以帶來諸多便利,準大學生在入學之前會自發地利用社交網絡結識將來的同學。從高校班級文化形成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出發,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建設“班級社交網絡空間”(如QQ群),給盲目的準大學生提供一個前期交流的正式平臺。關于此類信息在學校網站上,并且動態更新,可以讓絕大多數學生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所在班級,從而加入到自己的“班級社交網絡空間”。這樣的正式的平臺,既有助于準大學生們提前了解班主任、同學甚至任課老師的基本信息,消除或減少準大學生突然置身高校新環境的陌生感與不適應,又可以防止的準大學生或無關人員自發建設“空間”的盲目性與錯誤引導。班主任也可以提前對學生有基本的了解,對同學們進行合理引導,為日后的班干部選拔、活動開展等班級工作提供幫助。
2.2重視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班級制度建立階段,選拔的班干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近期班級工作能否有效開展。班主任應讓班級成員意識到班干部是服務同學的群體,沒有特權。班干部要有為集體服務的精神和熱情,能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團結同學,同時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方面的特長。如果采用完全民主的方式或是班主任專斷的方式都無法選出高素質的符合要求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選舉要在班主任與同學之間取得一定的妥協。班干部是班級制度的主要實踐者,他們在如何協調好班級成員之間多元的目標、自身與班級普通成員、普通成員與班級制度之間的關系之間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重視班干部的后期培養,讓他們在思想素質、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上均有突破,讓他們成為溝通學生與老師的橋梁。讓班干部帶動身邊的同學,進而引領班級全體成員,增強班級凝聚力。
1.加強對群眾文化的認識與領導。在基層文化建設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發展時間相對較晚,因此多數地區的群眾相關工作者以及其領導在認識基礎文化的時候都是比較片面的,除此之外,他們還不夠重視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其時間的緊迫性。所以,在培訓教育活動和相關的宣傳工作的進展中都應當適當的加大力度,促進群眾對基層文化的深度認識,提高工作人員的覺悟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建設的層次來展開基層文化的建設工作,加大文化領導者對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發揮基層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2.整合地區群眾文化資源。首先,對地區的企業、學校及其所囊括的相關場地、工具設施進行整合,江地區的人才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促進基層文化的持續有效發展。此外,定期舉行相關文化活動有利于加大群眾文化的知名度。其次,地方文化志愿者在基層文化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應當充分的整合該資源,對各個志愿資源團體做到充分的調動,在各個文化培訓場所的輔助下,建立群眾文化服務基地。
3.積極探究群眾文化生活。社會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經濟文化的全球化發展,我國也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也無不在推動者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將文化和信息資源做充分的整合是地方文化部門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這樣對文化的信息化發展有一定的額促進作用,有利于文化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此外,相關部門也不能落下民間文化的建設工作,設置相關的獎勵措施,為群眾文化的良性發展作出作為。
4.引導基層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管理?;鶎尤罕娢幕ㄔO的直接實施者和受益人就是群眾,因此,群眾應當是這項工作的主體,這樣能夠加強群眾文化的生命力和號召力。具體的無非就是豐富載體和形式,吸引群眾,讓他們通過參與其中來實現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升華。
5.創新基層文化建設的制度。發展與創新息息相關。當前,大多數鄉鎮文化服務中心人員單一,省卻了相關部門的歸并步驟,沒有充分發揮大文化專業技能的重要作用,所以凌亂的局面出現在多數的群眾文化管理過程中。為了實現農村文化事業長期持續有效發展趨勢,首要必須要做到基層文化機構的強化,其次腳踏實地的落實鄉鎮文化服務工作,再者使其建設、管理的各個步驟都避免缺人、缺經費、缺標準等情況。
6.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隊伍管理。實現生活方式的積極健康、優良傳統的繼承發揚、文化理念的宣傳貫徹和現代文化素養的傳播提升時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幾個重點。基層群眾文化隊伍要具備豐富的內涵和高度的知識水平,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建設理念和管理方式,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設和文化隊伍的管理過程中應當根據上述的幾個關鍵點展開。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管理,為地區甚至是國家的繁榮作出貢獻。
二、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