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8 17:47: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建筑的定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新疆大型公共建筑;建筑節能;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A
一、大型公共建筑相關理論概述
1.1大型公共建筑的定義
公共建筑主要包含辦公建筑、商業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衛建筑、通訊建筑以及交通運輸建筑。
a.辦公建筑:寫字樓、辦公樓、行政大樓等。
b.商業建筑:商場、百貨大樓、銀行、交易中心等。
c.旅游建筑:賓館、酒店、娛樂會所等。
d.科教文衛建筑:科技館、博物館、醫院、大劇院、體育館等
e.通訊建筑:程控交換機房、數據中心等
f.交通運輸建筑:機場、車站、地鐵等
不同規模的公共建筑,其室內人員、燈光和辦公設備的密度不同,全年的用能特點和能源消耗總量也不同。根據建筑的用能特點,將公共建筑劃分為普通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且采用集中空調系統的各類星級酒店、大中型商場、高級寫字樓、車站機場及體育場館等。普通公共建筑則是指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下或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但未采用集中空調的各類辦公建筑、科研教學和醫療建筑等。
1.2GB50189標準目的
GB50189標準目的,在保證系統室內環境參數條件下通過:
a.改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
b.優化采暖和通風空調系統設計。
c.提高空調采暖設備和照明設備效率。
使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風和空調及照明的總能耗與基準建筑相比降低50%,
基準建筑八十年度初的公共建筑。
1)透明幕墻:可見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內的幕墻,非透明玻璃幕墻。
2)窗墻比:窗戶洞口面積與房間立面單元面積之比。
3)體形系數:f =建筑物外表面積 /建筑物體積。
體形系數與建筑造型有關,體形系數越大,傳熱損失也就越大,故建筑外形盡可能簡單,減少過多凹凸面設計。
4)綜合部分負荷性能系數(IPLV):
基于冷水機組在各種負荷下運行時間比例,進行加權計算的綜合部分負荷運行效率。
IPLV=2.3%xA+41.5%xB+46.1%xC+10.1%xD
5)可見光透射比:
透過透明材料的可見光(380~780納米)光通量與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見光光通量之比太陽光譜300~2500納米
二、公共建筑發展簡史
建筑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居住問題,原始人群時期《易系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后圣人易之為宮室。《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在周口店山頂洞人居住過的洞穴中,發現赤鐵礦染紅的石株,說明原始人已有愛美的觀念和原始的宗教意識。仰韶文化遺址;功能分區(居住區、制陶窯場和公共墓地等);西安半坡遺址聚落房屋布局以“大房子”(12.5mx14m)為中心展開;“大房子”可能是氏族公共活動(氏族會議、節日慶祝、宗教活動等)的場所。另外,居住區的周圍有一條深寬各5-6米的壕溝,是防衛用的。居住區內和溝外分布著窖穴,是氏族的公共倉庫。居住區溝外的北邊是公共墓地,東邊是窖場。
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現狀分析
本次對新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調查采用普查和重點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作者于10月1日至5日期間,在新疆烏魯木齊中心城區20座典型建筑入戶調查(其中15座是屬于大型公共建筑),深入了解了幾類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情況。
其中綜合性商務樓指的是匯集商業、辦公、娛樂、居住等多種功能的建筑物單體或建筑群,而其他三種類型建筑——寫字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教學樓則功能相對較為單一,通常為單體建筑。
四、各類型建筑能耗特點及差異
1.1商場類建筑
商場營業時間每天長達12個小時以上,且全年營業。由于內部發熱量大,空調開啟時間也較其它公共建筑長,調查中了解到烏魯木齊市一些商場的制冷機從3月下旬開啟運行到11月上旬。因此其單位面積的電耗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是最高的。
1.2賓館飯店類建筑
賓館飯店類建筑與商場和寫字樓不同,雖然營業時間長,但由于受到旅游季節變化和入住率波動的影響,多數時間是在部分負荷下工作。
通過查閱資料文獻,我發現一般旅游城市的賓館飯店用電量跟旅游淡季旺季關系密切,在旅游旺季,空調系統需長期運行,總體上來看是賓館類建筑的用電高峰期,而當旅游淡季時用電量則較低。總體來看用電高峰和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同樣,出現在夏季和冬季。賓館類建筑風機盤管功率雖小,但數量多,且一般賓館冬夏均采用風機盤管系統,故其耗電量也不容忽視。
1.3 辦公樓類建筑
辦公樓類建筑,全年使用時間約為250天,每天工作8小時,設備全年運行時間為2000小時左右。由于人員數量決定電腦等設備的開啟數量,室內照明相對固定,故寫字辦公樓類建筑室內熱擾與人員數量密切相關。
對于大型公共建筑而言,能源消耗情況非常復雜。建筑物的空調、照明、辦公設備耗電三者性質不同。例如空調系統用電決定于運行方式和物業管理水平,而照明和辦公設備用電則在很大程度上和建筑使用者的節能意識有關。對上述三者應采用不同的政策和管理手段。由于建筑物實際能耗和使用條件、入住率、設備效率衰減等諸多因素相關,只有實現建筑內各耗能環節分項計量,才可能真正把實際各類系統的能耗狀況和合理的用能配額相比較,確定差異如何形成,明確進一步的節能潛力。
五、新疆地區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節能設計
由于新疆是我國的北方省份,位處我國高緯度地區,全年大部分時候溫度都比較低,特別是冬季天氣更加嚴寒,為此全疆所有縣都必須進行采暖,全年365天中其采暖時間接近半年。新疆地區的采暖方式主要有熱水采暖和蒸汽采暖兩種;新疆夏季和南方城市類似,氣候炎熱,年降水量少,日照時間長。鑒于新疆特殊的氣候環境和國家節能減排策略的推進,為減少建筑耗能,新疆特開展公共建筑節能行動,在公共建筑的設計上以冬季的防寒為主,兼顧夏季的隔熱的分針執行。
1.1體形系數
何為大型公用建筑的體形系數,它指的是大型公共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體形系數越小表示與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建筑總體積的比值就越小,這樣建筑與外部大氣的傳熱減少,因而,在大型公共建筑的設計時要設計體形系數小的建筑減少其外表面與室外空氣的接觸。新疆地區屬于嚴寒地區,與外界的傳熱系數大,其對體形系數應該要小于0.4。
1.2門窗節能技術
門窗因其隔熱能力較差,是建筑與外界大氣傳熱的一個重要途徑。門窗縫隙是冷風滲透的主要通道,改善門窗的絕熱性能是節能工作的一個重點。首先要控制窗墻比,北向、東(西)向、南向窗墻比應分別控制在 0.2、0.3、0.35;其次,要提高門窗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加強戶門和陽臺門的保溫,改善窗戶保溫效果,如增加窗玻璃層數、加膜或采用各種新型建材節能窗等。
1.3屋面節能技術
在節能設計中重視頂層住房冬冷夏熱問題,根據不同的屋頂采用與之相適應的的保溫材料。
六、新疆地區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對新疆既有的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難度大、任務重、任務急。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城市的運作成本,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這對緩解城市能源緊張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疆地區公共建筑節能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技術途徑包括:空調通風系統、智能照明系統、系統負荷匹配、圍護結構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分項計量。
七、總結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數量巨大,浪費嚴重,耗能高。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對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設計嚴把死守,而且對既有的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要做好節能診斷和規劃,全面考慮建筑的實際情況和使用要求,綜合運用各項節能技術來降低建筑的能耗。同時也要重視基礎數據的分析和后期的運行管理。
參考文獻:
[1]張海濱. 寒冷地區居住建筑體型設計參數與建筑節能的定量關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梁境. 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監管模式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9.
關鍵詞:大型公共建筑;分項計量;能耗監測系統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ongqing city large scal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metering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energy monitoring,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s in the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tual cas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energy management function.
Key words: Large scale public building; sub-metering;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中圖分類號:G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08年我國的能源消費總能耗為29.1億噸標準煤,其中建筑能耗約占27%。大型公共建筑約占總建筑面積的4%,但能耗量卻占到了建筑能耗的22%。因此開展建筑節能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對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監管。根據對重慶市各類大型公共建筑的不完全統計,電能消耗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超過了80%, 燃氣、燃油以及水資源的占比較少且結構單一,只需要對總表進行計量即可,而電氣系統則結構復雜,支路眾多,因此電力系統的分項計量是能耗監測系統的重點和難點。
1 重慶市能耗計量現狀
重慶市屬于夏熱冬冷地區,年平均氣溫19℃,夏季超過30℃的時間超過3個月,空調負荷在整個電力消耗中占較大的比重,然而我市的公共建筑大都只對總量進行計量和統計,沒有對能耗的用途即照明插座用電、空調用電、動力用電以及特殊區域用電進行分項計量,所以無從了解建筑用能的實際構成。并且主要依靠人工抄錄進行統計,電力參數的測試主要是機械式電流、電壓表,這種統計方式有較大缺陷:一是表計精度對測量結果影響大; 二是能耗數據計量的頻率不足,一般情況是按月度進行,無法詳細、深入分析用能狀況;三是對能耗狀況的分析和節能建議依賴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態度,大多數的建筑業主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2.能耗監測系統
能耗監測系統是指通過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裝分類和分項能耗計量裝置,采用遠程傳輸等手段及時采集能耗數據,實現重點建筑能耗的在線監測和動態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的統稱。
分項計量是指根據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各類能源的主要用途劃分如:空調用電、動力用電、照明用電、特殊用電等,進行能耗數據的采集和整理。
由以上國家相關導則對能耗監測系統及分項計量的定義可以知道:
(1)能耗監測系統需要對分類和分項能耗進行分別統計,分類能耗主要指能源的種類如:電力、燃油、燃氣和水資源,分項能耗以能源的主要用途來劃分,涵蓋四個大項,也可根據業主的要求建設更深入、細致的分戶計量采集端,從而實現對科室對基層組織用能的有效監管。
(2)能耗監測系統應當具備遠程傳輸和及時采集能耗數據的能力,通過遠程傳輸可以組成更大的網絡,形成系統內甚至市級、部級、國家級的能耗監測平臺,可以對能耗數據進行傳輸、存儲、分析、監管;及時采集數據的能力保證了數據的真實、可靠和完整性。
根據對重慶地區8000棟建筑的調研情況,實施了能耗監測分項計量工程的建筑有210棟,僅占2.63%,能耗監測系統尚未在重慶得到普及。
3 能耗監測系統在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中的應用
既有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指對已建成的公共建筑采取一項或多項節能措施如:墻面、屋頂的保溫改造;窗結構或材質的改造;電力系統改造;水泵變頻調速;空調系統能效改造;高效照明燈具的替換等。
下面通過能耗監測系統典型案例探討如何建筑管理者利用能耗監測系統找出能源使用的某些利用效率不高的環節,對癥下藥開展節能改造工作。
3.1幫助管理層進行決策分析
建筑能耗主要是電力、燃氣,極少量建筑采用煤炭、燃油作為鍋爐及食堂炊事用能。不同類型的建筑電力和燃氣的所占比例不同,根據對重慶地區20棟機關辦公建筑的調研,電力約占建筑能耗的80%,燃氣約占20%;學校建筑中電力約占48%,燃氣約占52%;醫院建筑電力69%,燃氣約占31%。因此管理層在做出節能改造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在整個建筑能耗當中那類的能源消耗最大,然后判斷此類能源中哪項能耗最多,節能空間最大,從而采取針對性節能技術和節能措施。
3.2 實時監測,及時發現能耗問題
能耗監測系統有實時在線、遠程同步瀏覽的特點,由于建筑能耗受用能設備的裝機功率、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影響,也呈現規律性變化。如安裝有空調的建筑,夏季和冬季的制冷和采暖負荷將導致空調用能在總能耗中的占比大大提高;如工作時間能耗量比下班時間大等。
由于能耗監測系統可以記錄每天每個小時的能耗量,所以能夠明確各個時間段的用電情況,作為節能分析的必要依據。
表1 辦公樓某日全天分項能耗統計
時間 照明能耗 空調能耗 動力能耗 特殊能耗 總能耗
0:00 53.70 2.80 0.90 2.70 60.10
1:00 24.38 0.30 0.30 0.90 25.88
2:00 19.23 0.59 0.30 0.90 21.02
3:00 12.38 1.91 0.60 0.90 15.79
4:00 24.16 0.60 0.30 1.20 26.26
5:00 18.53 1.89 0.30 0.60 21.32
6:00 18.30 0.30 0.30 5.10 24.00
7:00 25.73 0.60 0.60 10.20 37.13
8:00 34.14 1.91 1.50 9.90 47.45
9:00 57.92 0.59 2.40 12.60 73.51
10:00 40.63 1.91 1.80 14.70 59.04
11:00 72.25 208.30 2.10 9.90 292.55
12:00 40.88 144.60 2.10 10.80 198.38
13:00 37.16 147.50 0.90 9.30 194.86
【關鍵詞】節能材料;建筑工程;公共建筑;應用技術
前言:建筑業做為國民經濟中重要支柱型產業,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重在逐年提升。加強新型節能材料的研究,不斷提高節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水平以及建筑節能標準,對促進節能減排、推動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廣泛應用,切實提升管理、設計、施工人員對建筑節能的理解和執行能力,可有效推動建筑節能技術的自主創新與發展,提高建筑節能技術水平,促進我國建筑節能目標的實現。
一、建筑節能簡述
1.建筑節能的定義
所謂建筑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的理解就是減少能量的散失,現在則普通稱為“提高能源利用率”,即在能夠保證提高建筑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包括熱水供應、采暖、照明、電梯、家用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源消耗。
2.建筑節能的發展現狀
截至2010年底,全國城鎮節能建筑占既有建筑面積的比例為23.1%,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為99.5%,施工階段比例為95.4%。根據節能規劃,至2015年末,城鎮新建建筑需執行不低于65%的建筑節能標準,城鎮新建建筑95%要達到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要求。在政策保障,技術引導下,各省市加快建筑節能改造,新型材料在建筑中得到廣泛推廣。當前我國新型節能材料發展較快,由于其具有節能性、綠色性、復合性和工業性等優點,以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對提高企業效益、降低施工強度,提高人們生活舒適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建筑節能尚存在諸多函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仍需不斷完善建筑節能法規,各地區執行建筑節能標準水平仍不平衡,建筑節能應用推廣任務依然繁重等。
3.在建筑工程中運用新型節能材料的重要意義
(1)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服務品質也提出更高要求。在建筑中應用新型節能材料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系統效率,促進建筑節能向綠色、低碳轉型,切實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2) 國家通過制定建筑節能標準及相關法規,從可研、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竣工驗收備案等各個環節對項目節能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管,客觀上也要求建設者掌握建筑的能耗水平及特點,積極引導和推廣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促進了節能潛力向現實節能的轉化。
(3)另外新型節能材料具有許多傳統建材不可比擬的優點。比如新型裝飾材料輕質、高強、多功能特點可滿足不同建筑風格設計需求,新型建筑構件的標準化、通用性、可置換性極大了提高施工工藝水平和作業效率等。深入推進節能材料的應用,已成為未來建筑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二、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1.新型節能材料的種類有很多,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節能材料。
(1)泡沫玻璃,泡沫玻璃是一種性能優越的輕質高強建筑裝飾材料,具有阻燃、吸聲、保溫、防潮等特性,其抗壓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有較強的抗滲防水能力,在建筑中做為保溫隔熱材料廣泛使用,還可以代替磚和砌塊作為屋面、天棚和墻體等保溫隔熱構件。
(2)膜材料,復合膜材料是一種新型的環保節能材料,它有許多的優點,包括:機械強度高、透光性好、抗紫外線、保溫、防火、耐久等優點。建筑上用的膜材料按照材質不同,分為PVC類膜材料和PTFE類膜材料,它的透光率很好,所投射的光在建筑內部產生均勻的漫射光,可以滿足室內白天的光需求。它較低的熱傳導性和光吸收率和較高的反射率,大大降低了太陽的輻射,并且由很好的保溫隔熱功能。
(3)石膏建材,石膏建材的重量較輕,耐熱耐火性好,無毒無害,加工工藝簡單,生產能耗低,具有調節空氣濕度和防輻射的功能,是一種典型的綠色建筑材料。
(4)聚氯乙烯材料,以排水管為例,聚氯乙烯排水管具有重量輕、價格便宜、不涂漆、使用壽命長、不結垢、安裝方便等優點,可以代替鑄鐵管用于排水管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與圍護結構中的應用
2.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與圍護結構中的應用
2.1 新型節能門窗和屋面
由于門窗經常發生熱傳導和物熱交換,熱能消耗就比較大。為了保證玻璃的隔熱性和氣密性,減少熱量的流通,可以采用節能門窗,如中空玻璃、節鍍玻璃,Low-E光化玻璃,膜玻璃、真空玻璃、帶薄膜型熱反射玻璃等。為減少屋面熱量損耗,可在防水層和層面之間設置吸水率低、導熱系數小材料,提高屋面的節能保溫性能。在利用新型能源材料的同時,也應該把其他能源和節新型技能技術結合起來使用,如太陽能、地下熱(水)能、風能等。例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工程,其建筑主體風格、節能環保、通透性和舒適度集中體現了新型節能材料的諸多優點。
2.2 新型節能墻面
新型節能墻面的品種較多,主要包括磚狀類材料、板狀內材料、塊狀類材料三大類,比如:摻廢料的粘土磚、復合板、建筑砌塊等。由于新型節能材料的結構在建筑構造上有許多的優點,比如容量輕、導熱系數小、防水、隔音、保濕性能好、吸濕和易加工等,同時可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在建筑中得到廣泛使用。比如在滿足建筑材料等級的要求下,在輕剛龍骨紙面石膏板隔墻中加入保溫材料,提高墻體保溫隔熱效果。
2.3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由于我國建筑行業對于高質量建筑防水材料的需要,防水密封材料的研究進展較快,防水材料更加豐富,。例如瀝青油氈、建筑防水涂料、紙胎油氈、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堵漏和剛性防水材料等產品。它們具有質地輕,韌性好,耐腐蝕等特點,不僅適用于住宅建筑、廠房,還適用于公共建筑以及建筑物的內外裝修、隔斷等。
2.4 公共建筑維護結構
由于公共建筑自身的定位不同于住宅建筑的需求,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的標準也不相同,公共建筑的材料消耗更加大,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公共建筑用能嚴重浪費的現象。公共建筑節能主要為提高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降低采暖、通風等系統的能源消耗。
做好圍護結構設計是公共建筑節能的關鍵。建筑圍護結構對于設置有兩個方面的要求:室內保溫和結構承重。通常可以把單一的磚砌體用來作為維護結構,加氣混凝土墻面或者屋面等;如果有特殊功能要求時,為了達到建筑室內保溫隔熱的效果,可以在結構承重墻體的上增加圍護材料,采用輕質保溫材料,能盡量減少墻體結構的自重。同時暖通空調,水電設備管線預留,需做好與圍護結構構造節點。通過優化節能設計,做好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提高公共建筑節能標準。
公共建筑的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受到文化、社會歷史、建筑技術以及使用功能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外立面造型、圍護結構的材料及構造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建筑某部分透明幕墻的熱工指標也許會難以滿足大面積玻璃幕墻作為大型建筑外部圍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盡量采用保溫隔熱性強、玻璃材料透光率高的材料,還可以把其他能源和新能源的玻璃材料結合起來使用。例如:北京南站的主站屋頂,它主要采用的就是的太陽能光電板,它的整體面積大概占整個建筑屋頂采光面積的50%,有320kw的總發電量。大面積太陽能光電板的應用,產生電能可供其他的電氣設備使用,采用光屋頂的應用可以采用大面積玻璃,這
樣可以更好的在白天增加建筑室內的采光面積,以達到節能省電的目的。
3.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配套工程中的應用
給排水工程中使用新型管材取代傳統鍍鋅鋼管,采用節能水泵,配置延時自閉水龍頭,熱水系統根據水溫進行自動控制,空調、通風、制冷設備選用低噪聲節能設備。散熱器安設熱量分配表和溫度調節閥,根據需要控制供熱量。變電所設置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降低系統電能損耗,提高供電系統供電效率。選擇高光效節能燈具,提高發光效率,降低配電支線損耗。
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光致變色玻璃這種新型節能材料可根據太陽光線強度、室內溫度、室內光線強度等參數來自動調整反光板的角度,其主要目的是提供適當的室內光,減少眩目陽光,最大限度減少燈光系統、供熱和制冷系統的電能消耗。
三、新型節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展望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型節能材料應用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國家產業政策進一步扶持和建筑行業的共同努力,以提高我國整體建筑節能水平。新型節能建筑材料的應用,無論是對個體建筑還是對公共建筑而言,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新型節能建筑材料的推廣,對社會資源綜合利用,引導我國城市建設向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愛珠,淺談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J].科技傳播2010(19)
[2]楊杰浩,淺析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新型節能問題 [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5)
1.1海南省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2012年6月,海南省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并開始實施《海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46-024-2012),該標準將綠色建筑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的概念涵蓋了節能,宗旨是以盡可能低的消耗及環境影響獲得更舒適、更健康、更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建筑空間。現在試行的《海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46-024-2012)是在總結近年來海南省綠色建筑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標、多層次的綠色建筑綜合評價標準,并以此構建了符合海南省實際情況而定制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該指標體系包含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6類指標,每類指標都由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組成。控制項為評價綠色建筑的必備項目,一般項為實現難度及指標要求中等的項目,優選項為實現難度較大、指標要求較高的項目,按照標準中明確列出的指標規定對綠色建筑評價進行評級,由低至高劃分為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海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兩部分,圖書館屬于公共建筑,該標準是海南省建設廳用來衡量和評價綠色建筑的標尺,旨在大力推進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充分發揮和調動全省發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積極性,鼓勵綠色建筑在全省范圍內快速健康發展。
1.2海南高校圖書館綠色建筑要求
1.2.1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堅持實施求實的原則,對項目的節能減排現狀及前景進行預測。圖書館建筑為公共建筑,在設計之初充分考慮建筑節能,從建筑的日照、采光、通風、遮陽及綠色建筑技術措施方面,使各項技術與建筑完美結合,設計能達到《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海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03-2006).通過本項目的實施,預計每年可節約用電354.78萬千瓦時,折合標準煤436噸。
1.2.2堅持科學合理原則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制定節能減排技術路線。圖書館建筑的節能減排技術路線是從源頭上控制能耗,即設計之初全面考慮影響建筑能耗的各因素,通過節能設計,節能施工、節能驗收、節能運營管理來全過程控制建筑能耗。
1.2.3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擬定節能減排技術措施。海南地處夏熱冬暖地區,充分考慮本地區的氣候特點,夏季炎熱,空調能耗較高,冬季不需要采暖,因此設計需全面考慮夏季遮陽,過渡季節的自然通風,結合海口市的氣候特點,在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及環保方面采取適合本地的技術策略。
2海南高校圖書館綠色建筑實踐
海南高校圖書館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綠色建筑技術,參照《海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及運營管理方面優化建筑設計。近年來,在海南各高校圖書館建設中,建筑業者進行了許多有益的綠色建筑實踐,下面以海南師范大學擴建圖書館為例,介紹如何實現圖書館建筑節能。
2.1制定節能減排目標
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海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03-2006)、《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設計標準》(JGJ75-2003)、《海南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DJ01-2005)制定節能減排目標,并且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對建筑進行節能計算,在項目規劃報建階段,以能耗定額或者統計數據為依據,對項目能耗進行估算,制定的節能減排目標。例如生活污水采用污廢分流制,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出水應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48-1999)的要求,中水回用于綠化用水,每日用水量25.06m3/d,每年可節約用水0.73萬立方米。生活污水排水量為278m3/d。沖廁所的節能型沖便器每次沖水量不大于6升/次,普通的沖便器每次沖水量為9升/次,每年可節水0.25萬立方米。
2.2根據場地條件確定設計策略
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創建于1949年,于2004年進行新館擴建,竣工后投入使用,館舍總用地面積9637.9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950平方米。設計之初,新館擬建場地的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有大量雜草及灌木。在深入調查海口的自然條件和現狀后,確定了如下設計策略:盡量維持現狀資源,充分利用場地的有利地形條件和良好的通風環境,加強室內自然通風,改造北部及周邊雜草及灌木,調節微氣候,重視室外場地和建筑周邊的綠化,并通過立體綠化和室內外綠化相結合的辦法,改善場地生態環境,提高建筑的舒適性,同時針對海南夏熱冬暖的氣候特點,建筑護結構采取保溫隔熱和遮陽措施,空調采用多聯機制冷。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綜合運用生態設計策略,在有限的投資條件下,采用普通技術實現了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目標,營造出健康舒適的學習環境。
2.3利用生態技術實現節能
圖書館建筑不僅要考慮以人為本的功能和可變性的建筑設計,也要考慮周邊環境及氣候條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使建筑節能、環保。在圖書館方案設計中,利用的主要生態技主要有:
(1)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
(2)遮陽技術;
(3)自然通風技術;
(4)自然采光技術;
(5)節水技術;
關鍵詞:大型超深地下建筑;地下公共建筑;防水設計
概述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的日益緊張。未來城市建設的可持續性的發展方向之一便是向地下發展。目前已有許多城市在嘗試結合開放綠地建設地下公共建筑項目,如地下商業、劇場等。車庫、民防等對防水要求不很嚴格的地下空間的設計已為大家所熟知,其成功案例也很多。但要求嚴格、超大超深、體系復雜的大型地下公建卻很少見。現以上海文化廣場設計為契機,對大型超深地下公共建筑工程防水設計作深入的研究,以期為類似項目設計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設計背景
上海文化廣場早年屬于法租界,為法商賽狗會,供跑狗賭博之用,解放后成為上海市群眾性文化活動中心,是老一代上海人聽報告、看演出的集中場所。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于市場的演化及城市的發展,其文化演出功能日益退化,這塊位于永嘉路和陜西路地塊的文化地標沉睡多年。本項目周邊環境幽雅,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上海不可多得的具有文化藝術沉積和歷史象征意義的地區。在城市文化需求的催生下,上海市政府決定對文化廣場進行改造。規劃設計將其定位為一個以文化功能為主的開放式城市綠地。“以綠為主,文綠結合”是這個項目實施的基調和出發點。經過改造,這里將搖身變成為一片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的都市森林和擁有2000個座位的音樂劇演出劇場。為更好地體現“以綠為主”的規劃定義,劇場主體建筑部分設設于地下。
工程概況
根據建筑總體設計方案,文化廣場是一個龐大的現代化建筑群。劇院主體建筑位于地面以下。劇院總面積為64927 ㎡,其中地上7823 ㎡,地下57104㎡。本項目地下建筑共有5層,觀眾大廳位于地下7.5m~-12.0m,舞臺位于-12.00m,舞臺臺倉位于地下22.00m,為目前當前國內埋深最深的劇場之一。本工程+0.00標高相當于絕對標高4.80(吳淞高程),常年地下水水位標高為2.30(絕對標高),地下室底板最深處相對標高為-23.50m。
設計難點
(一)本工程為大型超深地下建筑,且地下空間為大型劇場,任何程度的墻面滲水將帶來不可估量的藝術和經濟上的損失。
(二)本工程底板錯落變化較大,側墻結構類型非常復雜。
(三)本項目地下室外墻距地鐵保護范圍線最近距離為13.86米。地鐵公司要求其30米范圍內毗鄰的地下建筑嚴格不出現滲水,否則將引起隧道變形而造成嚴重的生命安全威脅。
設計思想及設計要點
結合防水設計要求及本工程特殊性,在一級防水要求的基礎上采用多種組合設防的方式,我們提出“多道設防、堵疏結合、強化細節”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思想。
(一)地下室底板的防水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高低錯落變化較大,且有樁頭、基坑、埋管等錯綜復雜的節點。底板防水采用三道設防,從外到內依次為:膨潤土防水毯(柔性防水)、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底板(剛性防水)、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漿(柔性防水)。
底板防水做法構造如下:
從上至下: ⑴ 室內裝飾面層,⑵ 20厚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漿,⑶ 結構表面基層清理,⑷ 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底板,⑸ 20厚1:3水泥砂漿保護層,⑹ 膨潤土防水毯,⑺ 100厚素砼墊層,隨搗平,⑻ 素土夯實
(二)地下室側墻的防水
本工程地下室側墻有三種類型,分述如下:
1、類型一:地下連續墻+ 內襯磚墻
側墻防水采用兩道設防,從外到內分別為: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墻(剛性防水)、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漿(柔性防水)具體做法如下:
從外到內: ⑴ 1000厚自防水鋼砼連續墻,⑵ 10厚1:2水泥砂漿粉平,⑶ 20厚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漿,⑷ 300寬空腔,內設排水溝,⑸ 200厚離壁磚墻,⑹ 內墻裝飾面層,連續墻頂施工縫留設于頂板梁底標高處,設膨潤土止水條,后在其上澆筑300厚防水混凝土,頂板防水材料下伸到施工縫下300處用密封膏封牢。
2、類型二:鉆孔灌注樁+ 剪力墻+內襯墻
側墻防水采用三道設防,從外到內分別為:膨潤土防水毯(柔性防水)、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剛性防水)、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漿(柔性防水)。依鉆孔灌注樁與剪力墻距離不同,又分兩種類型,具體做法如下:
2-1、灌注樁與剪力墻間無回填土(樁與剪力墻間預留距離為300)
從外到內: ⑴ 鉆孔灌注樁,⑵ 20厚1:2水泥砂漿基層粉平,⑶膨潤土防水毯,⑷ 20厚1:2水泥砂漿保護層,⑸ 40寬間隙在砌保護墻時用砂漿填縫,⑹ 200厚混凝土砌塊保護墻,⑺ 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剪力墻,⑻ 10厚1:2水泥砂漿基層粉平,⑼ 20厚聚合物防水砂漿,⑽ 300寬空腔,⑾ 200厚離壁襯套磚墻,⑿ 5厚1:1:6混合砂漿打底,⒀ 7厚1:1:4混合砂漿粉面,⒁ 膩子嵌平后,做防霉涂料二度,
2-2、灌注樁與剪力墻間有回填土(樁與剪力墻間預留距離為1000)
從外到內: ⑴ 鉆孔灌注樁,⑵ 回填土分層夯實,密實度85%,⑶ 100厚混凝土砌塊保護墻,⑷ 20厚1:2水泥砂漿基層粉平,⑸膨潤土防水毯,⑹ 20厚1:2水泥砂漿保護層,⑺ 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⑻ 10厚1:2水泥砂漿基層粉平,⑼ 20厚聚合物防水砂漿,⑽ 300寬空腔,⑾ 200厚離壁襯套磚墻,⑿ 內襯墻表面處理,⒀ 5厚1:1:6混合砂漿打底,⒁ 7厚1:1:4混合砂漿粉面,⒂ 膩子嵌平后,做防霉涂料二度。
3、類型三:地下連續墻+ 剪力墻(雙墻合一)
側墻防水采用三道設防,從外到內分別為: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墻(剛性防水)、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剛性防水)、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漿(柔性防水)。具體做法如下:
從外到內:⑴ 自防水地下連續墻,⑵ 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剪力墻,⑶ 10厚1:2水泥砂漿基層粉平,⑷ 20厚聚合物防水砂漿,⑸ 5厚1:1:6混合砂漿打底,⑹ 7厚1:1:4混合砂漿粉面,⑺ 膩子嵌平后,做防霉涂料二度
(三)地下室頂板防水設計
本工程地下室頂板大部分區域均會種植綠化,其防水采用三道設防.從外到內依次為: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兩道(柔性防水)、自防水混凝土結構頂板(剛性防水)。具體做法如下:
從上到下: ⑴ 回填土(種植土),⑵ 土工布一層,⑶ 25厚塑料疏水板,外伸出地下室外墻300外,⑷ 100厚C20砼保護層,內配?6@200雙向鋼筋網,外伸地下室側墻300,并以i=0.3%坡向排水點,⑸ 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兩道,下伸至地下室側墻施工縫300以下,用密封膏封嚴。,⑹ 自防水混凝土結構頂板(表面要求平整),⑺ 室內頂板裝飾層。
結束語
地下建筑工程具有節能、節地的的優勢,是未來城市建設的一種可倡導的發展方向。大型超深地下公共建筑工程的防水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但不管地下建筑體系如何,“多道設防、堵疏結合、強化細節”的設計方法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繁復的大型超深地下公共建筑工程的防水設計問題,從而為地下建筑取得具有地面建筑一樣的空間優勢,從而地下建筑空間的利用也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節能
中圖分類號: TS958 文獻標識碼: A
一、概述
目前,全國現有房屋建筑面積已達430億平方米。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中,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問題十分突出。相關部門的調查數據表明,2009年建筑耗能占全社會耗能總量的比例由1978年的10%上升到30%左右。我國每年竣工建筑面積約為20億m,其中公共建筑約有4億m。2萬m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積占城鎮建筑面積的比例不到4%,但是能耗卻占到建筑能耗的20%以上,中國工程院的相關人士在對居民住宅、公共建筑的用電量進行比較之后發現,一些寫字樓、飯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單位平方米年耗電量在100度~300度之間,是居民住宅的10~15倍。在公共建筑(特別是大型商場、高檔旅館酒店、高檔辦公樓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約50%~60%消耗于空調制冷與采暖系統,20%~30%用于照明。
在我國現有的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據測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是現在的3倍以上。在國家大力推行節約型社會之時,酒店、大型辦公樓、商場等能耗量較大的公共建筑開始意識到設備運行中能耗過高的問題。因此,做好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管理工作,對實現國家建筑節能規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二
二、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結構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是基于自動化控制系統基礎上一套計算機智能化的管理軟件平臺。該系統通過對建筑物內各類能耗參數的收集、分析,運用科學算法發出合理的操控指令,通過樓宇控制系統實現其動作。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以計算機、通訊設備、測控單元為基本工具,為大型公共建筑的實時數據采集、開關狀態監測及遠程管理與控制提供了基礎平臺,它可以和檢測、控制設備構成任意復雜的監控系統。該系統主要采用分層分布式計算機網絡結構,一般分為三層:管理層、網絡通訊層和現場設備層 。
1)管理層
站控管理層針對能耗監測系統的管理人員,是人機交互的直接窗口,也是系統的最上層部分。主要由系統軟件和必要的硬件設備,如工業級計算機、打印機、UPS 電源等組成。監測系統軟件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對采集的現場各類數據信息計算、分析與處理,并以圖形、數顯、聲音等方式反映現場的運行狀況。
監控主機:用于數據采集、處理和數據轉發。為系統內或外部提供數據接口,進行系統管理、維護和分析工作。
打印機:系統召喚打印或自動打印圖形、報表等。
模擬屏:系統通過通訊方式與智能模擬屏進行數據交換,形象顯示整個系統運行狀況。
UPS:保證計算機監測系統的正常供電,在整個系統發生供電問題時,保證站控管理層設備的正常運行。
2)網絡通訊層
通訊層主要是由通訊管理機、以太網設備及總線網絡組成。該層是數據信息交換的橋梁,負責對現場設備回送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和傳送等工作的同時,轉達上位機對現場設備的各種控制命令。
通訊管理機:是系統數據處理和智能通訊管理中心。它具備了數據采集與處理、通訊控制器、前置機等功能。
以太網設備:包括工業級以太網交換機。
通訊介質:系統主要采用屏蔽雙絞線、光纖以及無線通訊等。
3)現場設備層
現場設備層是數據采集終端,主要由智能儀表組成,采用具有高可靠性、帶有現場總線連接的分布式I/O控制器構成數據采集終端,向數據中心上傳存儲的建筑能耗數據。測量儀表擔負著最基層的數據采集任務,其監測的能耗數據必須完整、準確并實時傳送至數據中心。
三、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建設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建立,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能源規劃(Energy Planning)
根據建筑具體情況,全面規劃智能建筑的能源使用,建立建筑能源使用模型。包括建筑物綜合節能解決方案,各系統集成,太陽能、地源熱泵等新能源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模型。
按照世界能源委員1979年提出的“節能”定義: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來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即盡可能地減少能源消耗量,生產出與原來同樣數量、同樣質量的產品;或者是以原來同樣數量的能源消耗量,生產出比原來數量更多或數量相等質量更好的產品。以此延伸開來,建筑物的節能可以定義為:在基本不影響建筑物功能和舒適性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能耗。所以,判斷一個建筑物節能與否,節能多少需要有個參照物,通過和參照物比較才能得出結論。對于改造的建筑,通常可以用同一氣候條件下的歷史能耗數據作為參照。而新建建筑則相對比較復雜,日前在實際工程中常見下列幾種方式:
類比法:以類型、規模、功能相仿的建筑的能耗作為參照。主要適用于連鎖酒店、連鎖超市、連鎖商場等建筑條件相仿,管理模式相同的同一集團或管理公司旗下的建筑物。
測試法:在建筑物正常運行后,分別在各氣候條件下測試采取能耗管理措施和未采取措施的日能耗數量。通常可以在夏、冬兩季各選擇數天,采取隔日測試法,即第一天,測試采取能源管理措施日能耗量;第二天,關閉能源管理軟件測試日能耗量;以此類推。這種方式缺陷是測試的時間跨度偏長。
計算法:通過為建筑建立模型,設定參數,模擬計算出該建筑物的能耗。這種方式優點很明顯,通過模型能對建筑物的各設備能耗全面計算,為能耗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導。但采用不同的軟件計算出的能耗值有差距,目前對計算出的能耗值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均存在爭議,計算結果能否作為節能合同內的節能率計算依據是主要的分歧點。
2、能耗監測(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
監測建筑物內的能耗使用,具體到各系統分項監測,環境參數與設備運行參數,對機電設備進行動態管理。數據可通過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AS系統)采集。
數據的采集和存儲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數據內容主要包括:實時監測建筑分類 、分項能耗情況,及時報告能源及設備運行狀況,包含建筑物環境參數、設備運行狀態參數、各設備能耗數據等。獲取的參數越多、運行的周期越長,越容易得到準確的結論。但若參數過多,又會造成建設成本的大量增加,因此可根據各建筑物的具體情況把數據分為:系統運行所必須的基礎數據和輔助數據(可選數據),在管理效果和建設成本間取得平衡。
3、能耗分析(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
根據能耗監測數據,進行能耗分析。沒有大量的數據就無法進行有效的分析,沒有有效的分析就無法得到正確的能源管理措施。對智能建筑中各系統,各設備用能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與模型數據,歷史數據進行綜合比較,為節能運行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對建筑的能耗數據統計、分析,結合模型建筑物能耗對比,確定建筑物能耗對比,確定建筑物的能耗狀況和設備能耗效率,從而提供建筑物能源管理優化措施。能耗數據分析模塊是能耗管理軟件的精髓所在,目前市場上各家軟件的算法不盡相同,其效果還需市場驗證。然而,以模糊語言變量及模糊邏輯推理為基礎的計算機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將極大推動能源管理水平。
對建筑能耗數據進行歷史能耗分析、能耗比例分析、能耗分布、能耗排名等各項能耗分析,并通過圖表進行展示,幫助用戶直觀了解能耗變化情況,把握重點能耗;
系統具有能耗標桿庫,將用戶能耗情況與標桿值進行對比,實現能耗對標,幫助用戶了解與同行業能耗水平之間的差距;
系統可通過對用能費用預算完成率、用能結構、管理節能情況、安全情況及設備情況等各項評價指標的分析,對用能情況進行評估打分,有助于提升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
能源管理報表:用表格和圖片的形式體現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情況、設備能耗、設備運行效率、能耗歷史曲線等,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求。系統一般應能提供WEB服務,獲得授權許可的遠程用戶能通過瀏覽器了解建筑物的能源使用狀況
4、節能控制(Energy saving control )
根據能耗監測與能耗分析,通過樓宇智能化控制各系統設備,達到經濟運行,合理運行,降低能耗。建筑物的節能措施主要通過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AS系統)來執行。能源管理平臺和BAS系統的完美結合,是能源控制和管理措施實現的保障。目前,能源管理和BAS還分屬不同智能化系統,兩系統的相互融合應該是智能化系統發展的方向。
節能控制采取的主要方法:
1)時序控制法:根據大樓工作作息時間按時啟停控制設備,如風機、照明等。
2)運行模式控制:根據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工作模式設置設備運行數量與工作模式。如:夜間工作模式、節假日工作模式等。
2)溫度―時間延滯法:根據大樓內溫度保持的延滯時間,提前關閉空調主機或鍋爐達到節能之目的。
3)調節供水溫度:根據室內外實際溫度調節空調系統的供水溫度,設定合適的供水溫度減少系統主機的過度運行,實現節能。
4)經濟運行法:在室外溫度達到13℃時,可直接將室外新風作為回風;在室外溫度達到24℃時,可直接將室外新風送入室內。在這樣的情況下,系統可節約對送回風系統進行處理的能源。
5)設備等壽命運行:對樓內冷熱源主機、泵機、風機等設備進行等時間交替運行,延長設備的運行壽命,節省維護費用。
5、節能改造(Energy sources reconstruct)
系統能夠記錄每一次節能改造的過程及成果,使原來無法說清楚的能源管理,變得可量化、可比較、可評價。
四、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建設展望
針對能源需求日趨緊張的情況,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與環保,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建設部科技司司長賴明曾大致估算了建筑節能這個市場的市場值,“建筑節能勢在必行,建筑節能市場容量很大,據測算,有5000億元的空間。”有專家表示,“在建筑節能方面,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統計表明,我國節能減排市場每年至少有3000億~5000億元的市場需求,2020年我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至少是1.5萬億,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市場前景是很廣闊的。
對此,認為建設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將有如下幾個方面特點
1. 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可以節約20%-30%的能源成本控制;從建筑設計階段-建筑使用-建筑節能改造,進行全面的能源管理,包含建筑結構,建筑設備,建筑使用管理等全方面的能源控制,真正做到智能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節能降耗控制;
2. 快速安裝調試、便捷管理。操作界面更加靈活,便于人機交互。靈活科學的安裝控制方案可減少30%-50%的安裝和重新配置時間;
3. 在整個樓宇生命周期內可以靈活改造,建立能效控制中心,持續監控能源使用效率;
關鍵詞:暖通設計;高層建筑;存在問題
1、引言
隨著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建筑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高樓大廈也如雨后春筍一般。暖通作為建筑的一部分,其設計方案對高層建筑的優劣關系重大。如何對高層建筑暖通空調設計方案進行科學的比較和優選,是暖通空調設計人員在實際設計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個重要技術難題。本文分析了高層暖通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高層建筑的定義
高層建筑是近代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勵化,促使了近代高層建筑的出現和發展。
世界各國對高層建筑有不同的定義,有的是以層數劃分,有的是以高度(米)劃分。我國定義的高層建筑,分為兩類,一類是居住建筑,基本以層數劃分,即指10層及10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另一類工業廠房、庫房和公共建筑,以高度劃分,即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兩層及兩層以上的廠房、庫房和公共建筑(不包括單層主體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當建筑高度超過100米時,我們習慣上稱為超高層建筑。
3、高層建筑暖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貫徹執行暖通設計規范、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暖通空調工程的設計中,對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以下簡稱《設計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以下簡稱《高規》)、《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制圖標準》(以下簡稱《制圖標準》)、《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以下簡稱《設計深度規定》)等有關規范、規定、標準,發現目前暖通空調設計人員在貫徹執行現行規范、規定、標準方面,在系統設計、設備選型、管網布置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問題。
⑴供暖熱負荷計算有漏項和錯項《設計規范 》規定 ,冬季供暖系統的熱負荷應包括加熱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 但有的工程在計算供暖熱負荷時卻未計算這部分耗熱量, 致使供暖熱負荷出入較大。
⑵供緩管道敷設坡度不符合規范要求《設計規范》規定,供暖管道的敷設應有一定的坡度 ,對于熱水管坡度宜采用 0.003,不得小于 0.002。然而,有的工程供暖供回水管坡度只有 0.001-0.0015。 當然,如確因條件限制,熱水管道甚至可無坡度敷設,但此時應保證管中的水
流速不得小于 0.25m/s。
⑶通風空調系統防火閥的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高規》中規定,風管不宜穿過防火墻或變形縫,如必須穿過時,應在穿過防火墻處設防火閥;穿過變形縫時,應在兩側設防火閥。然而,有的高層建筑,風管穿防火墻處未設防火閥,有的風管穿過變形縫時僅在一側設有防火閥,而另一側則未設。
⑷防煙樓梯間前室送風口風量的確定有問題根據《高規》規定,可以推算出各層前室送風口的風量應為L/2(20 層以下)或L/3(20 層以上,L 為前室總加壓送風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煙樓梯間前室送風口的風量卻標注為L/n(n 為建筑物層數),顯然小了許多。誤將防煙分區排風量的計算混同于排煙風機風量的計算。有的工程排煙風機水平方向擔負面積大小不等的2~3 個防煙分區的排煙,設計上錯誤地將排煙風機風量按其所擔負的2~3 個防煙分區總面積每m2 不小于60 m3/h 計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m2 不小于120 m3/h 計算,致使排煙風機風量偏小,難以滿足防火使用要求。 高層建筑排煙系統排煙口選型不當。《高規》規定,(通風空調)風管穿過防火分區的隔墻處應設防火閥。筆者認為,排煙風管不宜穿過防火墻,如必須穿過時,應在穿防火墻處設當煙氣溫度超過280 ℃時能自動關閉的防火閥,并與排煙風機聯鎖。然而,有的工程在設計時對此有疏忽。
3.2在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⑴冷凍水系統設計不合理
冷凍水系統設計存在不合理之處:①有的冷凍水系統由1 條主立(干)管引進,分幾個環路,分環上不設閥門,給系統運行調節、維修管理造成不便;②有的空調系統為雙側連接,兩側熱負荷及空調器數量相差懸殊,而供、回水支管管徑卻相同,兩側水力不平衡,難以按設計流量進行分配;③空調水系統同程、異程混用,給調試、維護帶來一定的困難。
⑵供暖入口設置過多
設置供暖入口時,既要考慮室內供暖系統的合理性,又要考慮與室外管線銜接的合理性, 不能只圖室內系統設計方便、省事,而不顧及室外管網系統。 然而,有的工程供暖入口設置過多。 如某 7 層綜合樓,室內供暖系統分為 10 個環路 (1-2 層 4 個,3-7 層 6 個), 供暖入口設置亦達10 個之多,同外線銜接點過多,幾個方向均有,不僅給外線施工造成麻煩,也給將來室內系統調節帶來不便。
⑶空調系統的選擇不合理
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間要保持恒溫恒濕,設計師簡單地考慮從系統中分離單獨地成為一個支路,增加了運行維護的難度,也加大了能源的消耗。這樣的系統滿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又如某工程設有指揮大廳、會議廳、計算機房等,此類性質的用房,理想的空調系統應是低速風道系統,而設計卻采用了風機盤管系統。
⑷排風系統設計不合理
如某工程地下室的暗廁(衛生間)等若干個生活用房和設備用房設一排風系統,水平風管長 60m,斷面只有200mm×200mm,風阻較大;選用屋頂風機排風,卻將風機安裝在外墻上,顯得很不協調。還有的工程的地下室設若干個包間(均為暗房),各包間均采用吊頂排氣扇,排風經數十米長的水平風管排出室外, 風管斷面僅有 150 mm×150 mm,
阻力大,排風效果差。
⑸平衡閥的設置存在問題
空調冷凍水系統宜設置平衡閥,一般應設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僅用普通的閥門代替平衡閥,有的在新風機組冷凍水供、回水管上均設置了口徑與管徑相同的平衡閥。
⑹風口的位置設置影響建筑美觀
如高層建筑,廁所排風系統未設專用的風道,而是各自獨立,在外墻設置風口,大大影響了建筑美觀。還有的工程,新風口的位置布置不合理,也影響了建筑美觀。
4、結束語
對照有關設計規范、規定、標準,本文列舉了目前高層建筑暖通設計在設計規范、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工程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希望同行能在問題點上多加注意,善于改進。
參考文獻:
[1] 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韋潔,于海.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設計要點分析[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