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態經濟文明

生態經濟文明精品(七篇)

時間:2024-02-02 15:06: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經濟文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態經濟文明

篇(1)

關鍵詞 生態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 X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8-0168-01

生態經濟是在人類面臨環境與發展兩大主題考驗的時代背景下,維系經濟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而選擇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且是人類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選擇。隨著全球性氣候異常變化及自然災害頻發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生態危機的加劇,迫使人類不得不正確應對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進而修復已破壞的生態環境[1]。生態經濟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經濟學名詞和經濟發展所處的一個經濟形態,而是關乎全人類生存與各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命題。為此,對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生態文明的再認識進行闡述,以盡早實現現代經濟向生態經濟的轉型。

1 對生態經濟的再認識

1.1 生態經濟是推進生態文明進程中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理念

其背景是在人類過度開發利用資源,造成環境破壞,以致于自然力通過各種生態災難的方式來告誡和懲罰人類,進而促使人類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行為方式[2-3]。從人類社會發展走過的社會形態和歷史進程看,無論原始文明、工業文明、現代文明,還是現在提出的生態文明,不能僅限于以社會的發展進步來考量,要用人與自然是否和諧相處,發展進步是否違背自然法則和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新理念;特別要認識到,地球和自然界形成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壞,是不可逆轉的,即使要恢復、修復,也需要漫長的過程,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人類自進入工業文明階段以來,它既是人類社會發展最快的時期,但又是破壞生態環境最嚴重的時期,世界各發達國家和我國走過的發展歷程即是明證。雖我國近3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最快,以至于發展速度直線上升,經濟總量成倍增長,但對資源的過量開發利用和環境的破壞較巨大,應引起高度重視,盡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落實可持續協調發展觀。

1.2 全球生態危機的反思

一是每代人都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客觀辯證地去認識全球性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增強使命感,特別是當代地球人,既然選擇了生態經濟的模式,就要全力實施,以對歷史和后代負責。二是反思人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哪些環節出現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比如,站在全人類全世界的角度,我們如何履行氣候框架公約和我國的承諾;站在國家層面,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與先進國家在治理環境方面還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借鑒別國好的經驗和做法,少走彎路;站在自身工作層面,各行業、單位和個人還需要做哪些具體工作,并如何做的更好。

1.3 生態安全是國家的長期戰略

生態安全同國家安全一樣,是重要的、長期的國家戰略。一是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要把環境保護列入國家戰略,上項目、審批項目時,依法把好第一道關口,并采取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二是要制訂詳盡的、超前的環境考評標準,并滲透到各行各業,嚴格依法管理,按崗考核。三是對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地區、一個縣及領導者個人的考核,要采取綠色GDP考核,即按照“經濟總量-扣除資源價值-對環境造成破壞評估值-其他社會價值=GDP凈值”進行考核。四是對致力于保護環境和恢復生態環境的友好使者的直接支出和間接勞動成本等,作為綠色GDP加分,甚至可加大獎勵分值。五是要激勵全社會以消滅自身“碳足跡”和購買“碳匯”等形式,為上代建設者和當代建設者償還生態債務。

1.4 生態債務是良心債

要通過大力宣傳和倡導,使人人都明白由于發展帶來的環境破壞等生態債務,無論國家、企業還是實施主體,要清楚認識到自然資源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共同財富,在占有量上是人人均有且平等占用的,開發利用資源必須繳納資源占用稅、土地征用費、生態破壞必須繳補償費,并將與資源、環境有關的稅費納入基金化管理和使用,重獎納稅繳費和自愿做公益性活動的光榮使者。特別是在生態危機和生態債務債臺高筑的今天,應樹立生態文明從我做起和始于足下的憂患意識,以造福于子孫后代。

2 對生態文明的再認識

(1)黨的十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并把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并納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足以說明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定位。特別是從優化國土空間開放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4個方面做了具體部署。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國土生態安全、促進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改善民生意義重大。

(2)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礎保障和首要標志。人類的生存空間和一切活動都與其所處環境相關,建設好生態家園,彰顯生態文明是人類及各國、各執政黨和人類的共同責任,必須做到義無反顧、責無旁貸。

(3)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代社會,經濟社會要發展,就不可避免地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越是這樣就越要珍惜資源、節約資源、重視生態系統的修復和重建。同時,要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和生態文明理念的形成,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整個現代化建設中,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共贏。

(4)我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對于承擔國際義務和建設生態文明做出莊嚴承諾。做為企業、公民也應勇敢承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3 建設生態文明的對策

3.1 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應立足于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為基本原則。既然人類已認識到生態環境危機帶來的災難,也找到了一個共同選擇的生態經濟發展之路,為了真正按這條道路走下去,必須有相應的約束機制,即制度約束。

(1)立法執法。縱觀發達國家社會管理的經驗,無不是嚴格立法執法的結果。我國目前雖然在建設法治國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立法執法相對于發達國家還不太完善,尤其是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涉及的部門環節太多。為此,要在全國一盤棋的原則下,制訂各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嚴格執法。

(2)完善機制。特別是要完善考核機制。一是考核GDP應以綠色GDP為考核指標,實行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二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激勵機制和誰破壞誰治理意識的形成。三是加大環境治理的財政投入、企業補償及社會融資體系。環境保護是公益性事業,是關乎民生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在這方面政府責無旁貸。

3.2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迫切要求政治改革進程的加快。否則管理上就難以適應,比如城鄉二元結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資源配置與管理、社會事務管理等,往往政出多頭、人浮于事等現象嚴重,需要從體制管理等政治層面加以改革。

3.3 強化“科技興國”戰略

科技強弱代表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未來發展的潛力。一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國防安全建設,特別是國防科技,只有國防強盛,才能為發展贏得和平環境。二是要加大生態安全建設,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等同樣是國家的戰略要求,必須從科學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創新力度,以引領和支撐發展。三是在科技興國戰略中,尤其要重視尖端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及全民整體素質的提升[4]。

3.4 履行自身使命

一是積極宣傳、倡導環境保護理念的全民養成。二是作為森林是陸地生態主體建設者的一員,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三是從消滅自身“碳足跡”做起,改掉不良生產生活方式,積極投身減排等公益性環境保護中,獻智出力,爭做貢獻。

4 參考文獻

[1] 譚艷華.論生態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D].重慶:重慶大學,2011.

[2] 張小蕾.發展生態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J].經濟研究導刊,2009(13):19-20.

篇(2)

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問題頗多,這些問題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之間存在沖突與相悖,對于未來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是巨大威脅。

(一)發展理念落后我國縣域經濟在發展理念方面比較落后,長期以來,在政績考核重心為GDP的情況下,各縣級政府都將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片面追求經濟總量的提升,忽視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質量,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舉例而言,一些縣級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往往不顧本地區的生態承載力,一味引進三高一低的產業,給地區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危害。

(二)生態經濟滯緩生態經濟發展滯緩是很多縣域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態經濟本身屬于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廣義層面的生態經濟是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高度統一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特性的經濟。縣域經濟在生態經濟發展方面重視不足、基礎薄弱,生態農業、生態觀光等產業發展比較滯后,縣域經濟發展缺少新的增長極。

(三)發展模式粗放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比較粗放,只重視經濟總量,忽視經濟質量。這種經濟發展模式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構建資源節約型產業相悖,容易導致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不強。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粗放還表現在低水平重復性建設、傳統產業占比過高、科技水平整體偏低、生產設備落后等方面,這些經濟問題往往意味著更多的資源消耗、更多的環境污染,會給生態文明建設帶來更大的阻力。

(四)人力資本不足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人力資本不足,尤其是一些新興的高科技行業發展更是嚴重依賴于人力資本。當前我國縣域在人力資本方面儲備不足,不僅難以吸引優秀人才的流入,同時本地區一些優秀的人才資源也不斷流失,給地區經濟發展轉型、產業升級、生態產業發展等帶來危害,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

二、生態文明視角下縣域經濟的發展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應重點從多個方面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更新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發展要更新發展理念,樹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并重的理念,進一步提升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不僅要“金山銀行”,更要“綠水青山”。在政績考核模式方面,政府要將綠色GDP納入到政績考核中去,將環境保護作為一個堅決不能突破的底線,在生態保護方面進一步發力,力爭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齊頭并進。

(二)發展生態經濟縣域經濟發展要將生態經濟作為一個重點,將生態經濟打造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高科技新興產業等,壯大生態經濟規模,發展生態經濟的帶動及輻射作用。在生態經濟發展中,政府要創造良好的生態經濟發展環境,從財稅、土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動生態經濟更好地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轉變發展模式縣域經濟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摒棄以往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推進集約經濟模式。經濟模式的轉變要從產業布局、技術創新、設備更新等方面著手,從產業布局方面來看,要逐步淘汰落后產業,引入高附加值產業;在技術創新方面,要依托技術創新來提升生產效益,減少污染;在設備更新方面,要鼓勵企業進行設備更新,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實現發展模式轉變。

(四)加強人才引進縣域經濟發展要高度重視人才引進,意識到人才在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構筑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吸引更多的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在人才引進方面,政府要在公共產品服務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不僅要依靠薪酬待遇來吸引人才,還要給人才提供良好的公共產品,如教育、醫療等,營造一個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社會氛圍,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的工作滿意度。

篇(3)

關鍵詞:生態文明 市場經濟 發展 解讀

一、引言

與傳統市場經濟不同,生態市場經濟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解決市場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而提出的新興概念,通過對建設生態市場經濟來促進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可以相互協調的發展。可以說,生態市場經濟是21世紀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是當前時代的主流經濟體制。只有加快開展生態市場經濟的步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如今日益遭到破壞的環境問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以國家,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在開展生態文明下的市場經濟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生產者與經營者存自私的本性導致生態經濟根本不可能實現。只有以國家調控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保證生態經濟體制能夠真正的發展。

二、建立市場經濟的必要性

當前人們普遍認為生態市場經濟并非使是某一類的經濟問題,不能將生態市場經濟僅僅認為是環保經濟產業或者生態農業等,生態市場經濟新時期提出的一種新的經濟體制,它包含了所有的經濟活動,指明市場經濟所涵蓋的任何活動都要在保證生態環境不被破話的前提下進行,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都加入環保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市場經濟能夠安全、健康的發展,人類也才能從中獲益,得到更為優質的生活。因此,積極開展生態市場經濟已經成為了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傳統市場經濟導致環境日益惡化

現如今,全世界所有國家都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環境問題,由于傳統市場經濟難以與生態環境相共融,導致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生態環境遭到的破壞日益嚴重。雖然人們在思想上已經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生態市場經濟的發展無法真正的落實下去,導致環境問題久久無法得到解決,所以,為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使市場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健全的生態市場經濟體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們日益重視的生態環保問題。

(二)傳統市場經濟加劇了資源的枯竭

很早我們就認識到,地球上的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論是否是可再生資源,對其開采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否則必然會早點自然的反噬。人類的發展必須要遵從自然的發展規律,要在地球能夠承載的范圍之內發展。只有做到環境與經濟體制的相互促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經濟與自然資源之間存在的沖突。

三、構建生態市場經濟應具備的條件

目前部分企業或者國家對構建生態市場經濟缺乏實踐,認為不具備建立的條件,事實上,構建生態市場經濟并不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只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就能建立生態市場經濟,這點我們必須要明確。

(一)具有充足的思想認識

當前生態環境被破壞的現象日益嚴重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人們對其重視程度不高,在思想上沒有形成環保的理念。實際生活中,由于部分群里或民眾對資源的有限性、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導致其出現錯誤的消費觀念,對周邊環境進行掠奪性開發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是導致當前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所以開展生態市場經濟首先要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提高其思想認識,只有全民協作,全面參與,才有建立生態市場經濟的可能。

(二)建立生態市場經濟政府必須要參與其中

生態市場經濟并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一個群體可以單方面建立起來的,他必須要全人類共同參與其中,這就對政府的職責有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政府必須要在身體力行的同時,要針對當前的市場經濟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政策。只有官民通力協作,規范各行各業的故障制度,才能保證生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

要建立生態市場經濟,保證生態環境與市場經濟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就需要一定的科學技術。要針對當前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研發工作,使得對環境具有破壞性的商品能夠通過科學技術找到可以替代的商品。要加大對資源的利用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當前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這也是當前開展生態市場經濟中遇到的最難的問題。

四、如何開展生態市場經濟

開展生態市場經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確才能保證生態市場經濟得以正常的發展下去。研究開展生態市場經濟的途徑主要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要進行生態市場經濟制度的創新

要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生態市場經濟中一些突發性事件的預警工作以及相關的應急制度。要有憂患意識,對生態市場經濟體制中可能出現的危機或負面問題要有一定預知,同時針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要深入基層,做好調研工作,對基層市場經濟的動態要有一定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對市場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突發性事件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相關政府部門要針對生態市場經濟建立一支對各類突發事件均能有效解決的專業團隊。

其次,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快生態市場經濟下的各類生態資源的產權體系,只有對現已擁有的各類資源有明確的劃分,建立起完善的產權管理制度,才能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在對現有資源進行產權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一點,資源的使用時以服務于全人類為宗旨的,是服從于市場經濟調配的,所以對資源建立的產權必須是可以轉移的,不能固定的只屬于某個人或某一群體,只有做到資源合理流通,才能使其服務于市場經濟,才能保證生態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

(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市場經濟

可持續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所以再進行生態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必然要依據國家發展的方針政策,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市場經濟。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日益加深。雖然短期內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喜人的成果,但是長遠考慮,這種市場經濟體制必然會使其無法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要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區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市場經濟體制,找到適合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道路。只有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發張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要求相關部門必須要掌握生態市場經濟的發展理念,了解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張方式。作為政府部門,要依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收益分出一部分用來進行環境整治工作,這樣通過政府就將市場經濟與生態環境僅僅的相結合在一起。生態系統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經濟發展又能反饋給生態環境,從而保證了生態市場經濟健康、持久的發展下去。

(三)政府部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

針對我國現如今的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政府部門要對自身的職責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現有環境問題,政府要綜合全面的對其進行政治,同時還要起到對周邊企業的監督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同時出臺有效的處罰措施,才能保證生態市場經濟走向正確的軌道。同時,政府還應加大對生態保護問題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增加環境整治的資金投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還要對民眾做好宣傳工作,只有民眾觀念的轉變,全民參與環保,才是對生態環境最好的回報。生態市場經濟也能從中獲利,更好更快的發展下去。

五、結束語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必須要針對本國國情,要注意與西方資本注意國家相區別,建設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市場經濟體系。雖然在構建生態市場經濟體系的過程中社會主義國家比資本主義國家有一定的優勢,當萬事無絕對,要以持續發展觀為知道思想,積極吸收其他國家的先進理念和措施,去粗取精,在努力縮短與其經濟上的差距的同時,保證生態系統能夠健康的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變遷,在生態市場經濟的建設中,我們必將走在世界的前沿。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水循環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

中國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明確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必要資源,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紐帶。如今,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構成的水危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為了緩解水危機,保證水資源的持續利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從持續發展的角度建立科學的水資源管理體系,探求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的良性循環,實行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發展水循環經濟對實現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水循環及水循環經濟

水循環是以河川流域為主的以及通過降雨~地下滲透-流出~蒸發等現象所形成的自然水循環系統。由于增加了人為的因素,自然水循環擴大成為社會水循環。有效建立水資源的社會水循環系統是綜合考慮社會需要、經濟健康和環境要求,這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社會水循環與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水循環經濟是一種先進的水資源經濟發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會水循環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的,遵循循環經濟的思想,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始終貫穿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重視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律體系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減輕和降低污染來實現社會發展的最終可持續性。

2水循環經濟發展效益特征分析

水循環經濟發展的效率特征強調在水資源利用過程中注重節水。節水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綜合措施減少用水過程中的損失、消耗和污染,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高效利用水資源。效益特征要求科學、合理地配置水資源,構建節水型經濟系統和節水型社會系統,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一方面要求根據不同用戶對水資源的要求,分質供水,循環用水,實現水資源在用戶系統內多次再利用與再循環的目標。另一方面要求因地制宜地通過結構調整優化配置水資源,將水資源從低效益用途配置到高效益領域,提高單位水資源消耗的經濟產出,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3水循環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分析

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的,有物質方面、精神方面、制度方面的,每個方面還有很多具體內容。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紐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要求水資源利用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也是水循環經濟模式追求的最高目標。水循環經濟模式的發展目標必須追求水資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續性三者的統一,要求水資源利用與管理模式必須按照這一特征重新構建。因此,水循環經濟的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是高度統一的。

4大力發展水循環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對水資源的數量和水環境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要解決水資源短缺與水環境污染問題,發展水循環經濟是必然選擇。

(1)切實提高生態倫理責任意識,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是從工業文明社會過渡到生態文明社會。正確處理好與自然的關系,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責任意識,可以使人們明確人類活動和水自然循環的相互關系,重新審視過去粗放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關系中實現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2)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和工業產業結構,優化用水方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統籌考慮城市和農村生活實際需要,把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不同作物進行合理搭配,優化配水。水資源條件好的地方以水稻、經濟作物為主,水資源條件差的以棉花、豆類、小麥、高粱等為主。要在有條件的地方和郊區發展節水種植,推廣噴灌、滴管、滲灌等節水灌溉措施。

建立節水型經濟結構合理調整工業布局。對供水緊張的地區,通過關停并轉嚴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項目,控制建設耗水型大的項目,如限制發展造紙、化工等用水大戶,主要發展電子、機械、高新技術等產業,實現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同時要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取代耗水多的生產設備,改革用水工藝,并實行一水多用,循環使用。

(3)因地制宜地創建綜合水循環系統,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

建設供水、排水、污水收集、中水回用實時信息監測網絡系統,完善取(用)水口自動監測管理系統,實現監測數據的自動采集、傳輸、處理,促進污水資源化;逐步建立城市雙管道排水系統,分質供水,優水優用,劣水劣用,按質論價,特別是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經處理后可以通過中水管道集中供應工業用水和環境用水,應積極推廣中水項目,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4)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優化水資源配置效率

要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三條“紅線”。在實際管理中,要強化取水許可和排污許可制度,建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用水、節水評估制度,用水、環保審計制度,浪費、污染懲罰制度;加強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和年審工作,嚴格取水許可審批。通過政府的有效控制,在用水的源頭上解決無節制用水和不平衡用水的問題。

(5)完善循環水成本價格機制和循環水利用優惠政策,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

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區分水資源的不同用途,制定出詳細可行的飲用水和循環水的成本和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實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和階梯式水價制度;制定具體的循環水開發和利用的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循環水項目的財政投入和補貼政策等,鼓勵高層建筑、辦公場所、社區內部、娛樂場所、運動場地、農業灌溉及綠地澆灌等進行循環水利用以及工廠內部循環水利用。

5結語

(1)水循環經濟模式的發展目標必須追求水資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續性三者的統一,這與生態文明建設和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是高度統一的。

(2)建設生態文明,需要發展水循環經濟,其中綜合水循環系統創建是發展水循環經濟的有效技術手段,優化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是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落實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是實現水循環經濟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馬忠玉, 蔣洪強. 我國水循環經濟若干理論問題及其發展對策[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6(3)

[2]Marsalek. J., K. Sch8efer, K. Excall, L.Brannen, B Aidun. Water Reuse and Recycling[R]. Manitoba: CCME Linking Water Science to Policy Workshop Series, 2002

[3] 賈紹風, 王國. 社會經濟系統水循環研究進展[J]. 地理學報, 2003,58(2)

[4] 鄭必清. 生態文明的時代性和水環境建設[J]. 消費經濟, 2008,24(1)

[5] 陳勇機. 發展水循環經濟的思路與對策[J]. 西安郵電學院學報, 2009,14(4)

[6] 郝火凡, 趙普敏. 對流域水資源管理與水循環經濟的幾點思考[J]. 甘肅科技, 2003,19(7)

篇(5)

關鍵詞:西部;農業循環經濟;農業生態文明;建設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可見,堅定走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被提到了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和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的重要高度。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西部地區在我國的版圖上跨度很大,自然條件有很大差異,由于歷史的和經濟上的原因,西部地區的農業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建設直接關系著我國西部乃至全國農業生態文明的整體建設步伐。

二、西部地區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制約因素

(一)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較嚴重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全國對森林資源進行了長達40多年大面積的掠奪性采伐,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森林遭到破壞后,涵養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氣候變得更加惡劣,會導致洪澇、干旱或沙塵暴的發生。西部地區農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長期沿襲著開荒種地的原始農耕模式,牛羊的生產絕大部分還停留在放牧式飼養上,加之個別地方由于急于發展,過度開采,超載放牧牲畜,造成森林、矮桿植物和草山的破壞甚至毀壞。據統計,西部地區以川滇地區天然林區森林資源破壞最為嚴重,森林單位蓄積量年均遞減2.5%以上;其次是新疆天山地區和四川盆地周邊山區。由于森林覆蓋率過低,加之歷史上毀林濫墾、陡坡開荒,使山區失去涵養水源和調節水源的功能,加劇了水土流失。西北地區占西部總面積57%,而水資源量只占18%,水能資源只占24.4%。干旱缺水日趨嚴重,據統計,90年代初以來,西部地區農田每年受旱面積達86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劇趨勢。

(二)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西部地區由于歷史和氣候的原因,農業生態環境較差,加之耕地條件差,化肥的使用量大,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江河和塘庫水體的污染及部分地區水源的水質惡化;同時不合理的施肥還造成土壤表層板結、土壤酸化等嚴重問題。目前農村點污染與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與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日益突出。

(三)農業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較突出

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時我們也使用了世界化肥總消費量的31%,全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農藥殘留超標使農產品污染等問題十分突出。同樣,西部近年來,農藥施用量也呈增長趨勢,一些農藥甚至能在土壤中長期殘留,這些農藥的殘留物還可以通過水的傳遞,將污染擴散到很遠的地方,造成農產品嚴重污染。這些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直接危害國民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所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三、以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基本對策

(一)大力宣傳、強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理念

西部各地、各部門要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宣傳活動,如舉辦專題講座、印發宣傳品、經驗交流會和采用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等手段進行全方位教育宣傳,只有廣大人民群眾從思想上充分認識農業循環對于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科學道理和經濟、社會效益,才能轉變單純追求GDP的觀念,提高西部地區各級干群增強農業資源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讓農業循環經濟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廣大農民群眾之中,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等活動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逐步形成有利于西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價值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按照農業循環經濟“3R”原則,促進農業資源循環利用

按照“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農業循環經濟“3R”原則,西部地區盡量減少進入農業生產的物質量,節約和保護農業資源,減少土壤、水體和農產品中的有害殘留;提高農業機械、農業基礎設施等的利用效率,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如推行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變廢為寶;從深度和廣度開發農業資源再利用價值,實現土地、土壤、森林、草地、水體以及動植物等資源的良性再循環。同時在農業資源開采、生產消耗、廢物產生和消費等環節,應特別重視循環型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提升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規模,逐步建立起西部農業資源全面的高效再循環利用體系。

(三)科學規劃,探尋適宜西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模式

西部各地區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差異明顯,農業類型多樣,不同區域有不同農業生產類型,為此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不可搞“一刀切”,應根據西部地區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既要考慮整體布局,也要考慮本地特點,探尋農業循環經濟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模式,如可以在具有區域特殊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資源條件的區域,以農村特色農業型發展模式為主,建立高效獨有的農業生態系統;在平原經濟區域可以以農業生態產業園模式和農村庭院模式為主,即在農業生態產業園內通過對一定地域空間內不同農業企業間,以及其他企業、居民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能源的輸入與輸出進行優化,從而在該地域內對物質與能量進行綜合平衡,利用農村庭院這一特殊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資源條件,獨立地形成一個無廢棄物的循環式結構。

(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確保西部農業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

科技創新是確保西部農業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撐,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科技創新力度,大力開發和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和旱作節水農業技術、農林牧品種遺傳改良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綠色耕種技術、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以及大力發展建造水源涵養林、護坡林、護堤林、防風林等防止水土流失技術等。同時必須正視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容量,按照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實施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工程和凈土、凈水、凈氣的“三凈田”工程;加大江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的科學性、持續性,進一步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并同時做好農民的后續保障工作;創新手段,提高檢測技術技術水平,進一步制止工業污染對農業環境的損害,加大農業污染的治理力度;進一步明確農產品準入標準,完善農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系統,確保西部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及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完善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及法律保障制度

西部地區應加快完善現有國民經濟核算、價格、財稅、金融等與建設西部農業文明不相符的體制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法律保障制度,立法機構要組織專門人員,根據不同制度的性質和種類,加快步伐對已有的制度進行完善,對還沒有的制度加快制定,同時規范執法行為,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嚴肅查處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和生態破壞現象,確實保障西部地區以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實施,并取得積極成效。

作者:方杰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十八屆五中全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吳季松.循環經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任正曉.農業循環經濟概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4]張梓太,張乾紅.論中國農業發展機制的生態化-兼論農業與生態環境關系原理[C].2007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

[5]胡美倫.對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新西部(理論版),2014(16)

[6]周立,潘素梅.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農業發展[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

[7]方杰.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

[8]方杰,曹邦英,涂文明,劉應洪.基于循環經濟理念的四川農業生態文明建設路經研究.發展研究,2010(12)

篇(6)

庭院經濟是伴隨自給自足經濟而出現的、在傳統的家庭副業基礎上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演變產生的一種新型的農村經濟形式。庭院經濟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自然資源和閑散勞動力,通過系統組合,用較少投入獲得相對較高的經濟回報。此外,部分庭院經濟通過適當改造,能盡快生產出各種名、優、特產品,經濟效益高。據統計,一個普通庭院通過3年~5年的時間就可以較快地改造成為高效的院落生態系統,其持續有序的運作,有助于農民增收。增加耕地面積,減緩人地矛盾。我國人多地少,有70%以上人口住在農村,但居民住宅卻相對分散,庭院大都有空地且占地較大,擠占了耕地面積,庭院與農業爭地矛盾相當尖銳。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在農村產業結構中,糧食種植一直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多種多樣的庭院經濟可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單一經營為多種經營,從生產原料到產品的初加工、深加工,促使原材料多次增值。庭院種、養、加相結合的立體生產形式,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多次轉換和再利用,同時凈化、綠化、美化環境,促進了良性循環的發展。如家庭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了無公害有機肥料,而畜禽糞便和作物秸稈的科學處理和施用,解決了農村生活能源緊缺問題,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和環境衛生條件,并實現了小型化、科學化生產經營格局,為農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當前我國農村庭院經濟發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阻抗作用,例如,對農村環境造成直接污染。這主要表現為選取了不適合庭院發展項目,比如一些地區在庭院中進行工業生產或者變相工業生產,對農村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農藥、化肥等一些化學生產資料的過度使用對農村環境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污染,危害到廣大農民自身的安全。優化我國的農村庭院經濟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科學、合理規劃農村庭院經濟布局。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庭院經濟規劃,突出當地特色和生產規模,確定生產項目,發展庭院經濟。在制定目標時,應注意目標的可行性和操作的適用性,切實圍繞經濟效益的原則要求,引導農民通過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整個農業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方向發展,使農業結構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徹底改變農業生產落后的狀態。要立足區域資源優勢和農村社會經濟,確定生產項目,選準突破口,以一業為主,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同時要確定分期開發的重點產業,提出庭院經濟分期開發規劃。

第二,零散經營過度為規模經營。“一鄉一業”與“一村一品”的規模開發已凸顯規模效應。在拓展農村庭院經濟之際,要貫徹因地制宜、對外合作、拓展業務、引入項目的原則,尤其是引入加工企業和商貿公司,有目的地發展訂單農業,完善公司+農戶模式,讓更多的剩余勞動力參與庭院農業開發,提升開發效益,特別是加工技術引入,加快轉化,使更多產品變商品,拓展更大利潤空間。

篇(7)

(湖南省寧鄉縣職業中專學校 湖南 寧鄉 410614)

摘要:在全社會倡導生態文明的今天,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仍然在某種程度上對生態文明的價值指向有所違背和偏離,忽略甚至放棄生態文明教育。事實上,生態文明教育在理論上可以成為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引導機制,在實踐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區域旅游經濟的宏觀管理機構和市場主體應進一步明確和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意義和作用,為區域旅游經濟注入新元素,不斷提升發展的層次和品位。

關鍵詞 :生態文明教育;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價值指向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1-0160-04

作者簡介:姜賽飛(1974—),女,湖南寧鄉人,碩士,湖南省寧鄉縣職業中專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生態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高校生態道德教育途徑探索與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2B26);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校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引領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研究——以衡陽為例”(項目編號:2011C023)

生態文明教育和發展區域旅游經濟,是近些年來討論較多的話題,但討論的重點似乎只集中在其中一個方面:要么著重在生態文明教育,要么傾向于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筆者試圖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理論思考和探究。

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現狀:缺失生態文化意蘊

總體而言,當今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呈現出平穩運行的態勢。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體說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忽略整體的和諧規劃

在我國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某種程度上存在著對整體主義原則認識的缺乏。整體主義原則強調系統內外各要素、各環節、各關系的統一與流暢。在生態文明意義上則表現為生態整體主義,它是相對于人類中心主義而提出來的。在人類中心主義的理論框架中,人是諸事物的中心,所有的思考點和落腳點都圍繞人類來進行。在人類利益單一并且不能保證實現的情況下,人類中心主義曾經有一定的影響。然而,在突出生態文明的今天,人類中心主義顯然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時代需要一種能環顧人類、自然與社會的新的理論原則,這種新的理論原則就是生態整體主義。生態整體主義的核心觀點是“生態平等”,也就是主張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都自有其價值而處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態文明的基本價值取向,理所當然地應當涵蓋對于萬物價值合理性的突顯,以揚其平等性。然而,需看到的是,在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進行謀劃的時候,這種整體主義原則被有意無意地放棄了,而經濟利益的獲得被夸大,獲得的方式被曲解,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績宣揚的成分。在這種思想驅動下,植物的生命、動物的權利、大地的尊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傷,人與社會、他人的關系也出現異化。這些與生態整體主義原則的缺失不無關聯。

(二)缺少生態文化構思

這種忽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區域旅游經濟雖然帶有地域性,但區域經濟的發展仍然離不開國家整個旅游經濟的發展和各區域旅游經濟的良性互動。在國家旅游經濟趨好的情勢下,一般而言,區域旅游經濟也會有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當區域旅游經濟被吸納到國家旅游經濟范圍內的時候。就目前看,區域旅游存在著各自為政的情況。各區域旅游不僅和國家旅游有脫節的現象,即便是各區域旅游之間也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按照國家旅游經濟的方向看,應是全國一盤棋,有著統一的規劃和管理,而實際情況卻與之相反,缺乏全面布局的構思。第二,就區域旅游經濟來說,很多時候也缺乏實際的全局構思。

(三)沒有和諧文化支撐

文化意涵是旅游發展的潛在動力。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到何種程度,與該地區固有的文化內涵有著很大關聯。傳統文化的采掘與提煉以及新文化市場的建立,對于旅游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識到這一點并能正確實施,自然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依舊缺少旅游經濟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為了獲得旅游利潤,一些部門機構對于當地名人的思想觀念附以主觀性的解釋說明,使其籠罩在強烈的商業色彩之中。至于這種思想觀念是否果如其說,則缺乏細究和探討。此外,為吸引游客,部分旅游區域杜撰文化名人,或者虛構所謂的地方特色文化,要么虛有其名,要么名不副實。更有甚者,以歷史上的反面人物作為宣傳標桿,無視其歷史影響和民眾接受度,大談其文化價值。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偏離了文化歷史的真實,而且使得通過文化意涵支撐區域旅游經濟的初衷無法實現。

我們說,當前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總體上呈現出較為平穩的運行態勢,但并不否認在運行態勢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原因在于把區域旅游當作財富經濟迅速增長的發力點,存有速利主義傾向,或者有通過發展區域旅游經濟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愿望和想法,可由于生態文化觀念淡薄、合作意識不強、利益分配沖突、整體規劃失調,從而出現一些不曾預想到的問題。

生態文明教育的獨具價值:彰顯和諧人文關懷

在倡導生態文明、發展生態經濟的背景下,生態文明教育是區域旅游經濟提升品位的內在需要,其價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獨特性。

(一)中和倫理價值:生態文明教育的質核要求

“中和”語出儒家經典《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從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識的中正平和狀態,更指由此而成的人與天地萬物的有序排列與生長狀態。需指出的是,這種有序排列與生長狀態,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狀態而言,在此基礎上再向外推擴出“天地位”、“萬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們可以把這種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稱之為中和倫理。在這種動態的中和倫理秩序中,強調的是以主體“我”的完備為排列秩序的起點,但這又不會導致自我中心主義的形成,因為主體的完備是為了指向外在的倫理秩序,以期實現由內而外的價值目標,而這正是中和倫理的價值所在。

與中和倫理價值相應,在生態文明教育的質核要求上,兩者顯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從生態文明的質核看,它要求“實現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雙重和諧的目標,進而實現社會、經濟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突出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協同發展和長遠規劃。在這種關系鏈中,人始終處于關系鏈條的核心,并始終作為諸關系的首發者而存在。不管怎樣,人作為靈動主體的一方,他總是試圖靠近自然、社會以及他人,通過與自然、社會、他人的和諧共存來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個由自我——自然——社會——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環軌跡。顯然,前后兩端的“自我”,內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邏輯價值的起點,主動實踐的意味居多;后者是倫理價值的滿足,它經歷了一個價值完善的過程。這種生態倫理價值的前進路線,與中和倫理價值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者說,生態倫理文明教育的實際價值指向就是中和倫理價值觀。中和倫理價值要求從主體的人出發架設起人與萬物的合理倫理秩序,生態文明教育主張以人為首發要素,通過人的作為實現自然、社會與他人的和諧共存,兩者在理論實質與前進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審美藝術價值:生態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說,中和倫理價值體現的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本質規定,那么審美藝術價值則成為生態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這里所說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環境賦予人的視覺之美。視覺之美要成為一種審美藝術價值,顯然不能著意于外在環境對人的感官的簡單投射。毋庸置疑,當原初生態以其天造地設、自然渾成的面貌特征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所感嘆贊美的,不僅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發的對于人的心靈的啟發與思索。進一步說,視覺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對人的靈魂深處的觸發,從而導致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念的產生。對于人為修飾的旅游區域而言,視覺之美也應該具有同樣的審美效果。這樣,生態文明教育中關于審美藝術的內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與主體之間的審美渠道。這里所說的建立審美渠道,不僅在于確保外在環境的原初、質樸與優美,也指擔保人之心靈對于這種原初、質樸與優美的觸機與感應。對于兩者來說,是由自然之美蕩漾起人之視覺之美,并擴展出人的心靈之美,其間呈現的是一個自然流動并充滿愉悅享受的審美藝術過程。

作為一個旅游區域,視覺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則是這個旅游區域所具有的文化蘊涵。這里所說的文化蘊涵,既指在歷史變遷中沉積下來的思想體系與觀念系統,也指在自然、社會和人之間形成的整體協調氛圍;既指具有國家范圍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獨具特色的地方區域文化之支脈;既指已經成熟穩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將會出現的現在文化與未來文化。文化的多樣性內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與豐富,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生態文明教育獨有的方向,這個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區域的所有文化資源,或者形成一種新的旅游文化觀念,以期促成該旅游區域審美藝術價值的建立。實際上,文化因子對于人的審美藝術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會輕易改變。不妨這樣說,視覺之美帶給人的只是一種淺層次的藝術體驗,而文化蘊涵帶來的審美享受則是具有廣遠深度的內心體會。這種文化藝術上的審美藝術價值帶有自覺的意義,表現為人文關懷和追求,有時甚至表現為一種靈魂深處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對于生態文明教育來說,這增添了難度,但其意義和作用也正體現在這里。

(三)生態經濟價值:生態文明教育的利益訴求

生態經濟價值作為一個問題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環境的不適應。由于人們對外在自然的干預日趨緊張,導致人與自然的問題也日益增多,生態經濟價值就是為挽救人與外在環境的不適應而提出來的。它要求在人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過程中避免因人類的過度干預而改變外在環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經遵循中和倫理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前提下,我們所說的生態經濟價值,亦指生態環境給予人類的某種利益回報。也就是說,生態環境可以滿足人們因對它的適度改造而帶來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環境的關系,在理論上可以表述為主體和客體的對應。與這種對應相應,則有主體價值和客體價值之別。所謂主體價值,是指作為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體現,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滿足。客體價值則是指外在環境作為一種實際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發揮作用,而是在納入主體的意識范疇和行為實踐之后,其自身的屬性滿足了主體的某種需要。這種滿足就包括客體對于主體的物質利益訴求。我們不妨以區域旅游地為例對此稍作說明。當一個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在經過一定的管理程序后,這塊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被當作旅游場地呈現出來的時候,其中的物質利益需求可能就成為管理部門的考慮內容。特別是當這塊自然環境附有人為加工痕跡并且一開始就被賦予一定經濟利益目的時候,這種考慮就顯得更為明顯而迫切。也就是說,人們是懷著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經濟效率來管理、經營這塊自然環境。

然而,需指出的是,對于生態文明教育而言,無論是主體價值的滿足和客體價值的實現,它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貪求“純功利主義經濟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態經濟效率”。因為在生態經濟效率模式下,它強調人類對經濟效率的追求必須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統一以及生態經濟效率的產生過程對良好社會秩序和優美自然環境的依賴性。這實際上意味著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的過程中,應同時兼顧與自然、社會之間的協調一致。我們主張合理利己的物質需要,也認為這種需要的滿足是以不損害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穩定為前提。在這個意義上,生態經濟價值才會有適當體現,也才符合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在要求。

生態文明教育的中和倫理價值、審美藝術價值、生態經濟價值,構成了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價值指向,也是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倫理方向。

就生態倫理學的基本立場而言,在于主張“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到倫理思考的框架內,即要求人們在道德上不僅僅要關愛人,而且要擴展到關心生態系統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對它們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來約束自己對待大自然的行為”。生態倫理學的這種基本立場,也正是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場,兩者共生于生態倫理學的理論框架。

生態文明教育服務區域旅游

經濟的有效方式:無縫對接、合作雙贏

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實質是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協調好彼此之間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會、他人與自身既保持屬于自己的獨特性,又能與諸因素和諧共存,而這正是生態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態文明教育與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共生于生態文明的的倫理框架,統一于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實踐。生態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場恰好迎合了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因此,生態文明教育引領和推動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在理論上是可能的,在現實中是可行的。發揮生態文明教育在區域旅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首先,確立教育與經濟和諧發展的目標。無論是生態文明教育,還是區域旅游經濟發展,都應把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存作為首要目標。如前所言,在這種關系鏈中,人往往因其靈活主動的特性而處于核心地位。這種地位本有利于通過人的活動滿足自然和社會的互動,形成一種合理的自然倫理秩序。可是,如果過分強調人的存在價值與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會的實際意義,就違背了生態整體主義原則,導致生態的不平等。這與生態文明教育和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基本立場不相符合。因此,對于區域旅游經濟發展而言,必須貫徹生態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經濟發展有據可循;生態文明教育也不是無的放矢,它必須具有相應的實際內容,同時為這些實際內容提示方向途徑。兩者的最佳結合點便在于對人與自然、社會的理性把握,既照顧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維護自然的尊嚴和社會的價值。

其次,明確生態文化引領支撐的作用。生態文明教育要給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文化支撐。生態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種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濃縮已有的知識精華,另一方面在于產生新的知識領域;而它的輸送形式,不僅表現在不同的文化場合,也突出地顯現在各種經濟安排之中。生態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時間上雖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識容量卻涵蓋古今中外,并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產生許多新的邊際學問。從其輸送形式看,也愈發呈現在各種經濟安排之中,區域旅游經濟對于文化的內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們前面提到,當今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存在著文化底蘊不足的情況,而生態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識濃縮的形式為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知識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過知識創新的形式為旅游經濟展示文化發展的前景,同時也能讓旅游經濟的發展兼具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雙重意義,以此避免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因文化底蘊不足而帶來的窘境與迷茫。

最后,重視手段與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態文明教育與區域旅游經濟發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態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脫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來的遲滯與落后,而達到這種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與創造;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一條區別于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適合區域特色的生態經濟發展之路,以擺脫經濟發展的單一形式,而達到這種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變革與創新。在思想與經濟互為條件的情形下,已很難分清兩者在目的上的顯明界限。對于實現這個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論特質和思維行程則更為明顯。實際上,在生態文明教育和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相互影響的今天,這種“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將越發顯示出理論意義與現實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曾繁仁.人與自然:當代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美學與文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裘曉雯.武夷山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環境容量分析[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2):97.

[3]鞏英洲.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M].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72.

[4]廖建榮.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5(1):5.

[5]向玉喬.生態經濟倫理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倫理尊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可以直接看的无码av| 少妇又紧又深又湿又爽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午夜dv内射一区区|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无遮掩60分钟从头啪到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s级爆乳玩具酱国产vip皮裤|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新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黑人巨大xxxxx|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护士脱了内裤让我爽了一夜视频|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下载 |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 拔萝卜视频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丰满女人又爽又紧又丰满|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国产真人作爱免费视频道歉| 国产欠欠欠18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