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3:02: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生態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1.1生態農業的功能
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指導農業生產,利用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能量轉換和生物之間的共生規律促進物質循環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生產和無污染生產,建立多業并舉、綜合發展和良性循環的立體網狀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生態農業旨在建設一種既有利于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又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除了傳統農業具有的自給自足及提供就業與收入等農業基本功能外,還具備一些獨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類功能為經濟功能。生態農業向市場提供優質、安全、營養的農副產品,不僅能滿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還能滿足居民對新鮮、優質、安全、多樣、反季節的綠色食品,以及對方便、深加工農產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態農業通過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拓展農業生產經營范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隨著生產力水平與資金回報率的提高,生態農業不再是需要補貼和日益萎縮的夕陽產業,而是作為一項發達的現代產業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使農業投資不斷增加、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第二類功能是社會功能。作為經濟、社會、生態大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生態農業在傳承傳統文明、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農家樂”、“農業旅游”等經營方式提供的休閑和旅游新場所,既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又挖掘了農業的潛能。農業中特有的風俗、文明也將隨生態農業的發展而延續,因而生態農業傳承了傳統文明,增強了農民的科學與環境意識。生態農業將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方法向傳統農業輻射,帶動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與區域發展;通過提供就業與收入機會,減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壓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第三類功能為生態功能。生態農業具有顯著的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生態功能具體表現為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涵養水源,凈化水體和土壤;維持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1.2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在工業化與城市化背景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人口、資源、技術和制度等條件的約束,生態農業追求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永續利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從農業發展歷史來看,從原始農業發展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必然進程和方向。現代農業在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創造了世界農業的奇跡。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是用機械化替代人力和獸力,用化學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機農業,用高產品種與新耕作法代替低產品種和傳統耕作法,用商品經濟代替封閉式經濟。現代農業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方式使土地生產力和農業生產力得到飛速增長,對解決人類食物供應功不可沒,但在資源、環境、生產成本等方面的負效應也明顯地暴露出來,如能源過渡消耗、水資源無節制使用、生產成本增加、污染加劇等問題。無論是在工業發展還是在農業發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發展與資源、發展與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農業發展途徑和生產方式不完全相同,農業現代化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仍將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主導方向,但需要處理好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避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應將資源環境的合理利用與保護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生態農業以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為主旨,通過采用一系列先進的農業措施來維護生態平衡,生產出清潔產品,使現代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因而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2促進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近年來,江西省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環境條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生態農業建設,使全省生態系統不斷恢復,生態農業產業規模擴大,生態經濟建設成效顯著。江西生態農業建設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著人口與資源矛盾突出、生態農業意識有待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資金短缺等問題。江西省耕地面積變化情況如圖一所示。隨著江西人口增長和耕地面積減少,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積僅相當于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53.3%。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還需多方努力。
2.1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
生態農業的建設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要重視生態農業關鍵技術的開發、示范和推廣工作,加大對農民建設沼氣池等行為的財政補貼力度,引導農村金融機構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農戶和龍頭企業給予貸款支持。建立和完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產品標識制度,鼓勵公眾購買生態農業生產的農產品。保障體系是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應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財政投入,建立生態農業推進組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境管理,為生態農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2.2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就必須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使農業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主動走向農業市場;鼓勵企業建立生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政府在財稅、金融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加強生態農業科學研究,提高生態農業本身的科技水平;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機制;鼓勵各類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
2.3加強 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生態農業意識
農民是發展和實施生態農業的主體。要加快生態農業的發展,還須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重視程度。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舉辦函授班、培訓班、輪訓班等形式,講授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基礎知識;通過生態農業知識競賽等形式,了解發展生態農業的有關政策;通過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區,使農民直接看到建設生態農業對發展生產、美化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潛力,從而有利于激發他們發展生態農業的熱情和信心。
2.4著力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資金短缺是江西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要發展生態農業,就必須著力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可以借助鄉鎮企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讓農村集體經濟有一定的積累資金用于發展生態農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借助旅游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得到發展;引進外商投資,與外商合作發展生態農業;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支持生態農業建設;通過政府貼息、信用擔保、風險投資等多種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生態農業的資金問題。
3結束語
總之,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江西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生態恢復、環境改善等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人口與資源矛盾突出、農業科技含量不高和建設資金短缺等問題。需要通過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強生態意識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實現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域劃分指標體系的構建
1.1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域劃分原則
1.1.1生態關系原則。生態關系是生態系統中各生物組成成分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關系。生態農業系統是一個人工的生態系統,也有其特定的結構和功能,其中各個組成成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人為設定的,人為設定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生態系統功能實現的程度,并最終影響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發揮[11]。不同的生態條件下,采用的生態農業經營模式是不同的,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必然有所不同。在生產實踐中,經常采用增加食物鏈長度及數量的方法來提高農業生態系統對環境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在進行生態農業分區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域生態農業系統中的各種不同的生態關系。
1.1.2一致性原則。一致性原則要求在劃分出的農業區域內必須注意其內部各單元間的一致性,包括自然資源、農業生產結構及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條件等。要求區域間差異最大化和區域內各單元差異最小化。當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生態環境單元,一致性是指在“一定水平”上的相似,因此也稱為“相對一致性原則”。至于保持多大相似程度,則要根據區劃目的、分區對象、區域分異程度、分區等級體系等因素確定。
1.1.3綜合分析和主導因素相結合的原則。農業生態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進行區劃時必須全面考慮構成生態環境的各種要素及其綜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使用綜合性原則,目的是要保證所劃分出的區域是一種具有自身特點的綜合體。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再確定區域分異的主導因素。主導因素原則強調選取反映區域分異主導因素的主要指標作為確定區域劃分的主要根據。
1.1.4共扼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劃分出的區域是連續的地域單元,不能有空間上存在于某區域之外,但又屬于該區的分區單元。
1.1.5保持行政區界的完整性。在許多自然地理區劃中,行政區劃作為一個“人為”的現象。是許多地理學家在進行研究時不予以考慮的。但在許多經濟現象的研究中,行政區劃往往占有重要的位置。農業生產是在自然過程和人類社會雙重作用之下進行的,因此,在進行區劃時應該盡量保持行政界線的完整,便于正確的管理和規劃,避免產生糾紛。由于本文研究范圍較大,同時又考慮到絕大多數縣市生態環境條件存在明顯的差異,因而首先考慮保持縣級行政范圍的完整性[12]。
1.2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以上原則,結合東北地區的實際情況,突出東北地區的氣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環境分異的特點、人類活動強烈程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數據的可得性與可靠性,從自然條件、生態條件以及社會經濟條件等三方面設計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劃的評價指標體系。
2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層次聚類分析法是聚類分析法中比較常用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對一組樣本或變量進行層層分類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首先在聚類分析的開始,每個樣本自成一類;然后,按照某種方法度量所有樣本之間的親疏程度,并把其中最親密或者最相似的樣本首先聚成一小類;接下來,度量剩余的樣本和小類間的親疏程度,并將當前最親密的樣本或小類再聚成一類;再接下來,再度量剩余的樣本和小類(或小類和小類)間的親疏程度,并將當前最親密的樣本或小類再聚成一類;如此反復,直到所有樣本聚成一類為止。對樣本距離測度方法是采用歐氏距離(EuclideanDistance),即兩樣本(x,y)之間的距離是各樣本每個變量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k個變量)。運用層次聚類分析方法進行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劃的具體路線如下:①根據東北地區平原、丘陵、山區分布特征,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不同組合以及農林牧副漁發展水平,較均勻地選擇了41個單元(縣、市)作為一級生態農業區劃分的代表樣點,在定性和定量基礎上,將樣本粗分為K類,計算每一類的聚類中心。②應用歐式距離模型:EUCLID(x,y)=∑(xi-yi)2。計算其他各縣市到聚類中心的距離,根據判別函數逐個將各縣市樣本歸入與其距離最近的聚類中心。③計算新類別的聚類中心,如果與原聚類中心相近,則聚類完成,否則回到第二步重新進行。計算結果最終形成東北地區二級生態農業現狀地域結構。
3評價結果分析
3.1與穩定的農業分界線劃分的東北地區農業地域格局基本一致
東北地區比較穩定的農業分界線有:①東北、北部山區與半山區之間以及半山區與中部平原之間的分界線;②中部平原和西部半干旱區之間的分界線;③三江平原分界線以及以熱量為主導因素南北分異的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的分界線[13]。由這幾條分界線可以把整個東北區域大致分為東部山區—半山區農業區、北部農業區、三江平原農業區、中部平原農業區、西部半干旱農業區、南部農業區。其中北部生態區由大、小興安嶺地區和小興安嶺南部過渡區共同組成。這與由層次聚類法劃分的東北生態農業劃分基本一致。
3.2區域特色明顯
東部生態農業區主要指東北地區東部的長白山區,是山區、半山區林、糧、藥混作生態農業區。三江生態農業區主要是三江平原地區,是以農為主的農林綜合生態農業區。中部生態農業區主要是指東北平原主體區域,擁有自然肥力高,土層厚的黑土層,這為種植業的大規模經營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北部生態農業區是指黑龍江北部的大小興安嶺山區及部分周邊地區,為我國獨有的溫寒帶冷涼濕潤或半濕潤林區氣候,是典型的冷涼生態農業區。南部生態農業區主要指遼東半島以及遼河三角洲等地區,是多雨漁、果、糧復合生態農業區。西部生態農業區主要包括黑龍江三省西部地區和蒙東地區,是半干旱生態農業區。
4結論與建議
東北的振興絕對是繞不過農業的復興。作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東北農業發展不僅要面臨來自生態、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嚴峻挑戰,而且還將經受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只有充分發揮地域生態優勢,打破國際農業貿易綠色壁壘,實現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才能把東北地區建成我國最大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這也是東北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一,發揮區域生態優勢,實施農業生態系統優化管理。東北地區土地、水、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地貌和氣候差異比較大,導致區域生態環境多樣,具有突出的區域組合優勢,開展農業生態系統優化管理,運用生態農業、生態經濟、農業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東北區進行整體化及層層優化設計,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同時,使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把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建立在和諧與穩定發 展的基礎之上,對于東北地區生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雖然東北地區農業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但卻存在著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因而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開發農業自然資源潛力,發展集約、高效農業經營是東北生態農業的一個首要問題。建立起具有相當規模的專業化、區域化農產品生產帶[14]。
第三,在振興東北的歷史機遇面前,東北農業發展要破除省、市、縣等行政區劃的界限,把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考慮,合理安排,發揮各地區位優勢,整合農業資源,建設以品牌農業和綠色農業為標志,以糧食、畜產品及其加工業為載體的現代農業,把東北地區建設成為國家糧食安全基地與綠色農畜牧業基地。
1基本現狀
全縣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幾種。
1.1以農業種植、加工為主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模式
2011年全縣完成總播種面積2.7萬hm2(含復種),其中:糧食作物0.77萬hm2,經濟作物1.86萬hm2,耕地種草及其他0.77萬hm2。蔬菜、番茄、草畜、制種、棉花、釀酒葡萄6大主導產業基地面積達1.91萬hm2,占總播種面積的70.5%。農民從6大產業中獲得的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5%以上。把注重發揮資源優勢和著力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作為發展生態農業的著力點,積極發展無公害食品。形成了年加工葡萄酒0.5萬t、面粉10萬t、玉米種子6.5萬t、草產品20萬t、番茄醬3.1萬t、籽棉0.6萬t、蔬菜0.3萬t的無公害生產能力。全縣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45家,發展農產品加工個體戶99家,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31個,建成省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形成加工能力100.25萬t,全縣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了49.7%。通過采取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措施,使農產品質量得到明顯提高,農業標準化和品牌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縣建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面積達到2.15萬hm2,標準化生產面積2.44萬hm2。其中設施農業面積達0.15萬hm2,以精細、安全、無公害為目標,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積極申請注冊涉農商標19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0個、綠色產品1個,認證無公害基地3個。
1.2以林業生產為主的生態環境模式
以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為中心,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和黑河流域濕地保護工程五大工程。全縣完成退耕還林0.367萬hm2,完成三北防護林人工造林4.65萬hm2,封灘育林(草)3.166萬hm2,治理沙漠3.367萬hm2,治沙造林0.107萬hm2,與20世紀80年代初相比,綠洲向沙區推進5~10km。實施黑河流域濕地保護工程,使濕地保護面積達1.7萬hm2,為大批候鳥提供了棲息、停歇、遷徙的理想場所。
1.3以畜牧飼養為主的資源綜合利用模式
畜牧業是全縣農業中的重要產業。2011年全縣畜牧業產值2.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2.1%,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1546元,占人均總純收入的23.8%。近年來,縣上加大扶持力度,采取財政貼息、發放貸款等額等措施,支持發展養殖業,走糧(草)—畜(禽)—沼—果(菜)循環發展的路子。
1.4以沼氣建設為主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
高臺縣抓住國家加大對農村沼氣建設投資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三位一體(沼氣池+豬圈+廁所)”生態模式10560個;沼氣用戶已達1.1萬戶,占全縣總農戶的25%。如:黑泉鄉定平村郭光壽的溫室辣椒今年長勢好,光使用沼渣、沼液這一項就比別人的溫室少投入300多元的化肥錢,收入比別人的溫室整整多1000元,病蟲害也比往年明顯減少。如今,象郭光壽這樣集“養殖—沼氣—糧”、“養殖—沼氣—果”、“養殖—沼氣—菜”等生態經營模式的農戶在高臺農村越來越普遍。這種集能源、生態、養殖、種植為一體的生態家園建設模式,把沼氣建設與環境整治、村鎮規劃、污水治理、生態村、文明村建設結合起來,與改廚、改廁、改圈、改水、改院等結合起來,與發展庭院經濟結合起來,不僅改善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使農民群眾走出了一條家居清潔、庭院經濟高效、農業生產無公害的生態發展之路。
1.5以秸稈利用為主的環保增收模式
通過秸稈還田、氨化后作為牛羊的飼料、食用菌種植等模式的利用,解決了農民以往“一燒了之”的做法,過去麥收、秋收后焚燒秸稈污染環境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同時秸稈的綜合利用明顯地提高了農戶的收入。
1.6以休閑、旅游為主的觀光農業模式
高臺縣著力打造“紅色勝地、文物古跡、湖泊水面、生態觀光”四大旅游品牌。依托312國道,開展綠色通道建設,栽植紅柳、松柏、棗樹苗等苗木,形成了大通道、多樹種綠色屏障;依托祁連葡萄酒業公司開發“三園觀光”區,建成啤酒花生產基地133.3hm2,釀酒葡萄基地485hm2,形成集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旅游莊園。
2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臺縣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建設水平還不高,規模不大。當前制約全縣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突出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一是高臺縣生態農業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在理論上沒有形成自己明顯的技術體系,在實踐上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需要有多元化的技術和相關的政策支持。二是現階段農民的素質相對較低,大部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不相符。三是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短,不夠緊密。由于市場、價格等方面的因素影響,農戶和企業利益“兩張皮”的現象依然存在,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循環連接機制。四是農業結構調整不平衡,特色優勢不明顯,部分農產品價格波動大,“賣難”問題仍然存在。五是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不夠強。盡管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近40家,但是,大部分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缺乏市場競爭力。六是污染生態的現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群眾仍然存在“重發展、輕保護,重經濟、輕生態”的錯誤認識,化肥、農藥、農膜使用超標,家禽、家畜散養、放養破壞植被資源的現象屢禁不止。
3高臺縣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3.1強化組織,完善機制
生態農業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建立統一協調、分工管理的運行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體系,落實生態農業建設的各項規劃 。
3.2加強宣傳,增強意識
盡管《農業法》對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有原則性的規定,但還需要各種媒體廣泛宣傳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和重要性,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認知水平,自覺提高發展生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意識。
3.3創新思路,完善模式
進一步借鑒縣內外發展生態農業的先進理論與模式,總結和完善本縣發展生態農業的現有模式,不斷創新思路,積極探索資源節約型、農業循環、生態安全的新模式。
3.4加大投入,持續增長
要依據市場規律,發揮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生態農業。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資為導向,以農民與企業投入為主體,信貸投入為補充的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生態農業發展投入機制。
3.5抓好典型,帶動全縣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點上求突破,在面上求發展,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當前,特別要注意支持生態農業示范區試點建設,使其成為生態農業建設的樣板,為全縣生態農業建設提供經驗。
3.6多措并舉,三效統一
一是要把畜牧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的重點,引導發展以食草家畜為主的節糧型畜牧業,大力推廣“畜—沼—果(菜)”等生態循環模式,促進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延長農業效益產業鏈。二是加強生態園區、旅游景區、休閑農莊的規劃與建設,將種植、養殖、綠化、觀光、采購等內容結合起來,發展循環型的旅游農業。三是不斷深化傳統產業,開發新興產業,把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有機協調起來,絕不能以犧牲環境來謀求發展。以達到經濟、社會、生態的三效統一。
1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域劃分指標體系的構建
1.1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域劃分原則
1.1.1生態關系原則。生態關系是生態系統中各生物組成成分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關系。生態農業系統是一個人工的生態系統,也有其特定的結構和功能,其中各個組成成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人為設定的,人為設定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生態系統功能實現的程度,并最終影響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發揮[11]。不同的生態條件下,采用的生態農業經營模式是不同的,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必然有所不同。在生產實踐中,經常采用增加食物鏈長度及數量的方法來提高農業生態系統對環境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在進行生態農業分區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域生態農業系統中的各種不同的生態關系。
1.1.2一致性原則。一致性原則要求在劃分出的農業區域內必須注意其內部各單元間的一致性,包括自然資源、農業生產結構及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條件等。要求區域間差異最大化和區域內各單元差異最小化。當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生態環境單元,一致性是指在“一定水平”上的相似,因此也稱為“相對一致性原則”。至于保持多大相似程度,則要根據區劃目的、分區對象、區域分異程度、分區等級體系等因素確定。
1.1.3綜合分析和主導因素相結合的原則。農業生態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進行區劃時必須全面考慮構成生態環境的各種要素及其綜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使用綜合性原則,目的是要保證所劃分出的區域是一種具有自身特點的綜合體。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再確定區域分異的主導因素。主導因素原則強調選取反映區域分異主導因素的主要指標作為確定區域劃分的主要根據。
1.1.4共扼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劃分出的區域是連續的地域單元,不能有空間上存在于某區域之外,但又屬于該區的分區單元。
1.1.5保持行政區界的完整性。在許多自然地理區劃中,行政區劃作為一個“人為”的現象。是許多地理學家在進行研究時不予以考慮的。但在許多經濟現象的研究中,行政區劃往往占有重要的位置。農業生產是在自然過程和人類社會雙重作用之下進行的,因此,在進行區劃時應該盡量保持行政界線的完整,便于正確的管理和規劃,避免產生糾紛。由于本文研究范圍較大,同時又考慮到絕大多數縣市生態環境條件存在明顯的差異,因而首先考慮保持縣級行政范圍的完整性[12]。
1.2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以上原則,結合東北地區的實際情況,突出東北地區的氣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環境分異的特點、人類活動強烈程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數據的可得性與可靠性,從自然條件、生態條件以及社會經濟條件等三方面設計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劃的評價指標體系。
2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層次聚類分析法是聚類分析法中比較常用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對一組樣本或變量進行層層分類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首先在聚類分析的開始,每個樣本自成一類;然后,按照某種方法度量所有樣本之間的親疏程度,并把其中最親密或者最相似的樣本首先聚成一小類;接下來,度量剩余的樣本和小類間的親疏程度,并將當前最親密的樣本或小類再聚成一類;再接下來,再度量剩余的樣本和小類(或小類和小類)間的親疏程度,并將當前最親密的樣本或小類再聚成一類;如此反復,直到所有樣本聚成一類為止。對樣本距離測度方法是采用歐氏距離(EuclideanDistance),即兩樣本(x,y)之間的距離是各樣本每個變量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k個變量)。運用層次聚類分析方法進行東北地區生態農業區劃的具體路線如下:①根據東北地區平原、丘陵、山區分布特征,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不同組合以及農林牧副漁發展水平,較均勻地選擇了41個單元(縣、市)作為一級生態農業區劃分的代表樣點,在定性和定量基礎上,將樣本粗分為K類,計算每一類的聚類中心。②應用歐式距離模型:EUCLID(x,y)=∑(xi-yi)2。計算其他各縣市到聚類中心的距離,根據判別函數逐個將各縣市樣本歸入與其距離最近的聚類中心。③計算新類別的聚類中心,如果與原聚類中心相近,則聚類完成,否則回到第二步重新進行。
3評價結果分析
3.1與穩定的農業分界線劃分的東北地區農業地域格局基本一致
東北地區比較穩定的農業分界線有:①東北、北部山區與半山區之間以及半山區與中部平原之間的分界線;②中部平原和西部半干旱區之間的分界線;③三江平原分界線以及以熱量為主導因素南北分異的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的分界線[13]。由這幾條分界線可以把整個東北區域大致分為東部山區—半山區農業區、北部農業區、三江平原農業區、中部平原農業區、西部半干旱農業區、南部農業區。其中北部生態區由大、小興安嶺地區和小興安嶺南部過渡區共同組成。這與由層次聚類法劃分的東北生態農業劃分基本一致。
3.2區域特色明顯
東部生態農業區主要指東北地區東部的長白山區,是山區、半山區林、糧、藥混作生態農業區。三江生態農業區主要是三江平原地區,是以農為主的農林綜合生態農業區。中部生態農業區主要是指東北平原主體區域,擁有自然肥力高,土層厚的黑土層,這為種植業的大規模經營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北部生態農業區是指黑龍江北部的大小興安嶺山區及部分周邊地區,為我國獨有的溫寒帶冷涼濕潤或半濕潤林區氣候,是典型的冷涼生態農業區。南部生態農業區主要指遼東半島以及遼河三角洲等地區,是多雨漁、果、糧復合生態農業區。西部生態農業區主要包括黑龍江三省西部地區和蒙東地區,是半干旱生態農業區。
4結論與建議
東北的振興絕對是繞不過農業的復興。作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東北農業發展不僅要面臨來自生態、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嚴峻挑戰,而且還將經受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只有充分發揮地域生態優勢,打破國際農業貿易綠色壁壘,實現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才能把東北地區建成我國最大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這也是東北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一,發揮區域生態優勢,實施農業生態系統優化管理。東北地區土地、水、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地貌和氣候差異比較大,導致區域生態環境多樣,具有突出的區域組合優勢,開展農業生態系統優化管理,運用生態農業、生態經濟、農業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東北區進行整體化及層層優化設計,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同時,使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把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建立在和諧與穩定發展的基礎之上,對于東北地區生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 義。
第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雖然東北地區農業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但卻存在著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因而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開發農業自然資源潛力,發展集約、高效農業經營是東北生態農業的一個首要問題。建立起具有相當規模的專業化、區域化農產品生產帶[14]。
第三,在振興東北的歷史機遇面前,東北農業發展要破除省、市、縣等行政區劃的界限,把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考慮,合理安排,發揮各地區位優勢,整合農業資源,建設以品牌農業和綠色農業為標志,以糧食、畜產品及其加工業為載體的現代農業,把東北地區建設成為國家糧食安全基地與綠色農畜牧業基地。
一、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基本現狀
近年來,壽光市旅游業的發展緊緊圍繞“突出農業生態特色,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總體思路,以做大做強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目標,打響了“魅力菜鄉,生態壽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高科技、生態型、鄉村化的旅游發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發展成為集品種技術研發推廣、農業觀光旅游、會議展覽舉辦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是壽光市乃至山東省蔬菜產業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問題的資料來源及說明
本次調研活動包括到壽光市鄉鎮(洛城街辦)走訪調查,對蔬菜高科技示范園負責人、相關管理部門、農戶進行了深度訪談。
(一)以下為數據分析結果
基本情況調查:
絕大多數農戶對新農村建認比較了解,對新農村建設充滿信心,但是對生態農業旅游產業不是很了解,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分析,能加大農戶對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的了解。
(二)新農村建設與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產業發展前和發展后,農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變化,大多數農民認為:
新農村建設后與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發展之后,農村的生產發展總體情況是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生產力發展方向是農村生產規模擴大,更加生態化,技術化。但是旅游業發展相對滯后,希望有關部門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大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產業。
三、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農業旅游是現代旅游產品中一項頗具開發潛力的產品。目前,在傳統觀光旅游降溫的情況下,人們紛紛選擇生態農業旅游作為產品開發的新熱點。與此同時,由于一些地區對于生態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規劃,使得開發帶來的負效應甚至超過了其帶來的積極影響。
存在的問題:
1.產品類型單一,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不強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需求急劇增長,這為生態農業游客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生態農業旅游優良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風格、低廉的價格對游客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但是,經營者競爭意識淡薄,忽視對生態農業旅游產品內涵的挖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多數產品以觀光層次為主,游客選擇范圍小;在內容與形式上重復開發和模仿建設傾向明顯,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
2.行業管理力度不夠目前,生態農業旅游通常各自為陣,經營者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協調發展觀念,而旅游行業管理機構還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旅游管理體制。
3.農民素質的影響。提高農產品質量,只能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而農民是科技文化知識擁有量最少的群體。調查顯示,在轉移勞動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質較高者居多,而留下來的農業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勞動力將會出現文化素質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現象,這勢必會成為影響壽光生態農業加速發展的重要障礙。
4.龍頭企業小規模的多,大規模少。目前來看,全市批發市場、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團、金正食品公司等幾家龍頭企業規模較大外,總體上規模偏小,水平偏低,帶動優勢不明顯,與建設新農村新形勢的需要還有差距。還有一些企業缺乏自主創新,依賴性強,存在盲目跟風的問題,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經營風險比較大。
四、提出對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態農業旅游景點,增加產品類型多樣化,發揮特色優勢,增加知識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選擇范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農業旅游,要根據當地的旅游實際,規劃農業旅游,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綜合規劃,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規劃。
第二:增加行業管理能力,增加行業之間的聯系,促進旅游一體化建設,發揮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的優勢作用,增強政府等有關部門對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的管理。同時在增強行業管理的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
第三:提高農民的素質。加強科技文化培訓教育,增強農民的勞動技能。一是打破傳統的培訓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培訓機制,如推行培訓教師進村、媒體資源進村、人才培養進村等形式開展培訓。二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絡等宣傳媒介的作用,向農民宣傳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以及市場競爭的成功案例。
第四:加強政府對小企業的引導,加強企業與農民的聯系。同時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避免盲目跟風的問題,增加產品銷售渠道不,減少經營風險等,充分發揮企業對生態農業旅游的引導作用。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和無公害生態型農業、加強農業化基地管理、大力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本文對目前我國在生態農業方面存在著理論不完備、技術不完善、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不適應、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組織建設不足、推廣力度不夠等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生態農業 問題 對策
目前,我國在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試驗示范、推廣普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不能否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成為限制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理論基礎尚不完備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
1 基礎理論有待完備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這些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知之甚少。單一學科、單一的理論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和處理我國當前存在的生態農業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對于這一復雜系統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較深入的了解,但生態農業必須要從系統的、綜合性的角度進行處理和研究,要從生態的前瞻性、協調性、地域性、層次性、穩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進行考慮;必須超越生物學、生態學、社會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界限,需要跨學科,多界面的專家人士來參與,利用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各要素之間的耦合、結構優化、科學分類、科學評價,發掘各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生態農業存在的更多關系來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理論體系。
2 技術體系要不斷完善
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類型和數量、水溫、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并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而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也是非常困難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未來的生態農業將結合現代科技及應用技術裝備起嶄新生態體系。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并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關系,解決這一復雜的關系需要利用傳統技術的發展和引進高新技術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資可持續農業”生產方式是一項重要的途徑,具體措施:①將固氮技術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運用到農業生產中;②減少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③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動物內部生物學遺產學的潛力;④將種植業和畜牧業最優化地結合起來;我國目前沼氣池的建設是一項具體的基礎的農業生態生產方式,要不斷地提倡和鞏固;⑤注意節約和保護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學資源等等,其中目前我國推行的沃土工程是一項非常有效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不斷完善和優化技術體系將是生態農業一項主要的發展方向。
3 制定政策、強化服務、轉變職能提高生態農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沒有政府的支持就沒有生態農業的真正普及和發展,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有效激勵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基層的農民來說還存在著知識水平有限,發展生態農業意識不夠等諸多問題,提高廣大農民的自覺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要不斷地為他們提供高水平的培訓和學習的機會。當前我國在生態農業保障體系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需要深入地貫徹實施。政策方面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服務與技術同等的重要,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需要進一步的落實。在我國許多地方還不能為農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政府應轉變職能加大對有關生態農業的投入,金融部門要對生態大戶提供信貸支持、簡化手續,提高和優化服務體系,讓其帶領農民調整結構,組織生產,化解自然和市場風險。建立各種生態農業服務體系,穩定農業服務人員,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
4 提高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加大推廣力度
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根據市場要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資源特色的市場容量大、競爭力強、對農業產業具有帶動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技術改造,提高加工能力,組織建設市場、企業、基地和農戶緊密相連的體系,搞好生態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對于已經成熟的產業化體系要加大推廣力度,積極同龍頭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縣所、縣校合作,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科技教育水平,增強農民對市場化的需求。
5 其他方面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非農業強國,對于現在世界上農業現代化的趨勢應有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信息服務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于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另外,盡管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態農業應當更趨向于開發一種機制,以使農民們自愿參與這一活動。要想動員廣大的農民自覺自愿、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能力建設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人口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估計,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 繼續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也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來實現。正如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所指出的那樣,新的挑戰和問題的綜合與相互依賴的特征,與當前的組織機構的特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這些機構往往是獨立而片面。
加快基礎理論的研究,采取“低投資可持續農業”生產方式,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提高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深入貫徹落實政策和推廣,增強農民意識和自覺能動性。我相信在通過這幾方面的努力,我國的生態農業將會得到更好的改觀,保證農業生產向著持續、穩定高效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五化即硬化、美化、亮化、文化、綠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玉環縣發展生態農業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1發展生態農業的有利條件
玉環縣陸地面積378km2,淺灘涂面積240km2。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征。常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光、熱、水三因素配合良好,利于各種作物生長。境內常年無霜期為252~266d,這對作物生長非常有利。生產的玉環盤菜、楚門文旦、環環剪豆、長柿、廣柑等農產品知名度高,產量高,效益好,深受城市居民喜愛。玉環縣堅持“優質、生態、高效、安全”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廣各類農業技術,把產前、產中、產后納入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玉環優勢農產品、主導產業等都制定了農產品地方系列標準,使農產品按標生產。同時,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認證,截止目前,玉環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5萬畝,無公害農產品達到20個,有機食品達到6個,綠色食品達到9個。從源頭上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開展農業生態整治,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環節。因此,玉環縣積極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工程、測土配方工程,科學使用化肥、農藥,大力提倡應用有機復合肥料,加強農業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銷售農資物品。一是實施沃土工程,推廣平衡配方施肥。近幾年,玉環縣對4萬畝耕地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建立示范方10個,面積3900畝,使每畝耕地平均減少化肥用量9kg,因產量提高實現畝增收92元,農民累計增收500余萬元。二是實施三大工程,控制農藥污染。近幾年來,玉環縣積極實施水稻重大病蟲綜合防治工程、農作物重大病蟲無害化治理工程和農藥減量控害增效工程,高效低毒農藥大面積推廣,推廣率達到90%以上;實施區比非實施區的畝純農藥使用量減少31.24%。近年來,玉環縣以鄉村生活、田園風光、漁村風情等打動游客的休閑觀光農業不斷發展,順應了都市人向往體驗幽靜田園生活的需求,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態旅游點和農業休閑觀光項目。如玉環漩門灣觀光農業園、“三潭茗園”農莊、清港垂釣園等農業休閑觀光項目;坎門后沙生態風情、大鹿島生態旅游、古城旅游度假、海上生態捕漁體驗和樂清灣水上游樂等生態旅游項目。同時,各個農業示范園區結合自身特色,發展體驗農業、采摘農業,也深受城市居民喜愛,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拓展了農業發展空間,提升了農業發展層次,成為玉環農業的新亮點。
2發展生態農業的制約因素
由于玉環城市化和工業化水平高,農業資源過度開發,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再加上外來人口多,地域的人口承載力有限,較大地制約了生態農業的發展。一是土地資源量偏少,人均占有量僅0.27畝,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且重用輕養,致使耕地蓄水保肥能力降低。二是水資源緊缺,人均水資源量低,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5,而且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每年都較長時期處于嚴重狀態,今年經常性出現缺水現象。三是農業生產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和污水灌溉,以及受廠礦企業排放的工業廢水和城鎮居民生活廢水的影響,水體、生物、土壤、大氣等各個層面的直接、復合、交叉、循環的主體污染嚴重,已成為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阻礙因素。大部分的農民習慣于傳統的耕作方式和生產經驗,對高效生態農業的重要性、緊迫性、必要性認識不足,品牌意識、市場意識、環保意識、質量意識不強,農業經營方式仍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為主。應用現代先進技術的積極性不高,農產品品牌市場效益低,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科技轉化增值的效率不高,不同程度地制約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和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玉環縣農產品規模偏少、經營分散、量少質低,品牌產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優勢產品、拳頭產品和特色產品。有的有牌無品,有的有名無牌,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廖廖無幾,缺乏有效的農產品市場競爭力。4農業標準化推廣力度不夠。玉環縣對農業標準化認識不夠,存在著重標準制訂、輕標準實施,農民對標準化的理解程度以及接受能力有限,使推廣實施范圍和建設速度受到影響。即使獲得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認證的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包裝、流通等環節中,仍是傳統生產方式,科技含量不夠,標準化程度低。
二、玉環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建議
1加強組織領導。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一項涵蓋面廣、投資量大、質量要求高的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著眼長遠、科學謀劃、形成合力、穩步推進。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建設生態縣的戰略高度出發,狠抓落實,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浙江農民信箱,開展多形式宣傳,普及生態農業知識。堅持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方法,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進一步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發展生態農業的良好氛圍。
2開展規范管理。按照“標準化生產,關鍵點控制,投入品監管,安全性保障”的要求,嚴格把控農產品質量,實行全方位的質量監控,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圍繞主導產業和拳頭農產品,組織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農業質量標準運行機制,使生態農業按標生產、按標包裝、按標加工、按標上市。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按照“集中、權威、高效、便捷”的要求,加強對農產品的監督管理和檢測檢驗,著重抓好各個環節的網絡建設,嚴把農產品質量關,保障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生態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3應用農業科技。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要推進技術創新,走“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的農業發展路子。加強種子種苗工程建設。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名特優新為重點,以優化品質、品種為突破口,加快新品種的引進、繁殖、培育、示范、推廣,提高生態農業發展水平。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按照“強化公益性服務、搞活經營性服務”的原則,大力鼓勵農業科技人員主動走向發展生態農業的主戰場,通過創辦生態農業的示范園區、示范基地、示范企業,促進生態農業的推廣應用。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實行產學研結合,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應用,著重在農業污染治理技術、種養設施栽培技術、農產品加工包裝保鮮技術等方面 實現突破,提高農業資源的科技貢獻率和勞動生產率。加強農民技術培訓,以科技入戶工程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為抓手,采取面對面授課、手拉手指導的方式,開展生態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專業技能,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4培育經營主體。按照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加強管理創新,擴大企業規模,提升產品檔次,強化品牌培育,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生態農業的精深加工水平。按照“政府指導、規范管理”的原則,在多部門推進、多主體參與、多層次發展、多領域拓展的同時,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化和規范化建設,建立管理運行機制,構筑合作網絡,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堅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規模經營、優質高效”的原則,建設一批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增強帶動、示范、輻射作用。堅持“資源優化、要素整合、優勢互補、市場拓展”的原則,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實行跨區域經營農業,再造一個玉環農業。
5打造農業品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品牌是關鍵。要增強品牌意識,樹立品牌觀念,采取措施,實施農業名牌戰略,做大做精做響一批農業知名品牌,使無牌變為有牌,貼牌變為創牌,有牌變為名牌。利用農業品牌優勢,整合各類品牌,不斷拓寬市場,提高市場覆蓋面。進一步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專業營銷大戶的營銷作用,搭建構筑信息平臺和營銷網絡,開展連鎖經營、產地直銷、電子商務等手段,多形式、全方位、寬領域的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舉辦參與各類展示、展覽、展銷活動,提高玉環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6優化農業生產環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要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發展環境,玉環縣要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積極引導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生態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起“政府引導、市場推進、多元投入、公眾參與”的投入機制,為生態農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改變臟亂差狀況,達到布局優化、環境綠化、道路硬化、衛生潔化、路燈亮化、河道凈化,提高農村的生產生活質量。以農田林網化為載體,大力實施綠色通道工程、生態公益林工程、沿海防護林工程、平原綠化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以重點水利工程為重點,帶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業生產條件,增強抗災能力和發展后勁。以清潔化生產和循環經濟為契機,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控制,減少環境破壞,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增強生產功能,實現生態安全,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環境資源優勢
(一)氣候資源優勢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10℃的積溫為8200℃。充裕的陽光和熱量,多雨濕熱的氣候條件,為海南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提供了“天然的大溫室”。
(二)作物資源優勢
動植物藥材資源豐富,有“天然藥庫”之稱。4000多種植物中可入藥的多達2000余種,占全國的40%。藥典收載的有500種,經過篩選的抗癌植物有137種,南藥30多種。作物種類多、生長繁殖快、具有較強的稀缺性是海南省熱帶作物資源的優勢和特色,也是海南省發展生態農業的優勢所在。
(三)土地資源優勢
海南本島現有面積約3.40萬平方公里,加上其他島嶼,全省土地總面積3.42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熱帶土地面積的42.5%。海南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積約為5.32畝,遠高于全國1.5畝的平均水平,而且地處熱帶,開發利用價值更高。
(四)水資源優勢
海南本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有154條,其中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地表水水質優良,根據2000年的監測,71.2%的河段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Ⅰ、Ⅱ類標準,11.9%的河段達Ⅲ類標準,16.9%為Ⅳ類標準,Ⅴ類或劣Ⅴ類水質未發現。
(五)生物資源優勢
森林面積廣闊,2007年高達19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57.1%,是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公布18.21%)的3倍多[2]。海南省植物種類繁多,是中國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產地。
二、環境問題
(一)土壤破壞嚴重
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減少農作物損失,人們常為作物施一定量的化肥和噴灑少量的農藥,但如果過量施用或不按照規定的方式方法施用,那么就會給土壤及作物造成一定的污染。土壤中大量殘留的化肥和農藥會影響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土壤生物在分解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會改變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造成土地更加貧瘠、耕地大量流失。使用農膜對作物早熟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但因過量使用且回收率低,會在土壤中大量殘留,從而嚴重影響土壤的通氣透水等物理性質,阻礙土壤中養分的遷移,并因此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畜禽動物的大量排泄物,如果不及時轉化處理,也會對空氣和水源造成污染;而且畜禽會大量啃噬植被,造成牧區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海南省水利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1年第三次全國土壤侵蝕遙感調查,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積為437.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29%[3],主要集中在海口鴨程溪、文昌寶陵河、澄邁黃龍嶺及儋州螞蝗嶺一帶。
(二)熱帶雨林破壞嚴重
世界熱帶雨林的面積僅占全球面積的7%,目前正以每年0.6%~l%的速度消失[4]。新中國成立之初,海南擁有天然林面積為120萬公頃,覆蓋率為35%。但國家“大生產”以及隨后的建設需要,海南熱帶雨林遭到大量砍伐,到1956年海南天然林總面積為86.3萬公頃、覆蓋率為25.7%,1979年天然林總面積為38公頃、覆蓋率下降到11.2%。海南原始林覆蓋率從1987年的7.2%,到現在僅有4%。近年來,海南省制訂并出臺了一系列“退耕還林”、“退塘還林”的政策,但盜伐原生林、強砍海防林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熱帶海洋污染嚴重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大量繁殖形成的各種礁體,海南是我國珊瑚礁最豐富的地方。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南省珊瑚礁面積和長度都不同程度地減少了,其中面積減少了55.5%、長度降低了59.1%。致使海水不斷入侵,逐漸吞沒沿海的一些村莊和樹木,土地沙化變得更加嚴重。海南是我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生態條件最好的地區,它是阻止海水侵蝕的天然屏障,是魚、蝦、蟹、貝等生物繁衍的場所和鳥類的樂園,是食蟹猴的棲息地,這些形成了海南獨特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但因多年的亂砍濫伐,現在海南紅樹林面積只有3930公頃,是上世紀50年代初的1/3[5]。海水養殖業對紅樹林、青皮林等防護林砍伐和破壞也很大;同時高位池養殖投放在池中的飼料及魚蝦排泄物對周邊的地表水、地下水及周圍的耕地造成較大污染,嚴重影響居民用水和農業耕作;漁民使用的炸魚、毒魚等非法捕撈方式,也嚴重威脅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對海水造成嚴重的污染。
三、環境保護與生態農業發展建議
自1999年海南生態省建設以來,各級農業部門緊緊圍繞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突出抓好生態農業發展重點,促進了生態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生態農業立法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質量安全體系逐步建立,無公害生產基地逐步建立,沼氣帶動作用不斷顯現,畜禽產品品質全面提高。目前,海南省生態農業縣和生態村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總體上看還處于初級階段,生態示范點、生態村的建設還處于摸索階段。為加強海南環境保護,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結合海南省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發展,建議如下。
(一)提高公眾生態農業和環境保護意識
發展生態農業,公眾的意識很重要。要加強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公眾對農業及農業生態環境的認知程度和緊迫感,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要改變以前“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的老路子,轉變長期以來單純向自然索取而不重視維護、協調的觀念,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發展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國際旅游島建設時期,一定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單項與綜合的關系,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任期行為”。在弄清整個生態環境允許情況下,掌握能夠開發的農業土地現有面積、所占的比例以及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要充分考慮到土地過度開發可能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要高度重視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的敏感和脆弱區域,切實發展好、保護好;同時還要加強水源地生態林保護、江河湖邊林地林木保護,以及東寨港等生態自然林地保護、物種多樣性保護。
(二)科學制定海南生態農業發展規劃
要緊緊抓住國家重視農業發展、農村進步、農民富裕的基本國策 ,特別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國務院關于促進熱帶作物產業發展等國家政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發展現代熱帶農業、建設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任務,圍繞確保熱帶農產品有效供給、熱帶農業穩定發展和熱區農民持續增收的重大需求,著眼海南經濟建設長遠需要,立足資源優勢和發展實際,在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國際旅游島建設新需求,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在各市縣的具體生產實踐中開展熱帶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研究。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細化海南生態農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海南生態農業發展指明方向。具體應包括生態農業總體布局、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配套技術、綜合效益分析、市場前景預測、組織管理形式、社會服務體系、產業化模式、區域協調以及生態農業制度創新等內容,這是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三)集成先進技術支撐生態農業發展
一是加強生態農業基礎技術研究。加強科研單位與農業高校的聯合、協作,組織科技攻關,重點是加強熱帶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生物災害防控研究,開展熱帶農林重大病蟲草害流行規律及成災機理研究,突破重要有害生物、危險性外來入侵生物的有效監測、預警與防控等技術。開展轉基因作物監測、監控與環境安全評價研究。開展生物災害的生物防治研究,研發新型生物農藥產品。創新熱帶農業產地環境的評價、污染監測與修復技術。合理開發利用熱帶生物資源應用于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和改善,建立基于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的農林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確保農業生產安全。二是加強良種良苗工程建設。根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以名特優新稀作物為重點,以優化品種資源為突破口,加快新品種的引進、培育和繁殖,加強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服務工作,推動生態農業高水平發展。三是加強農業先進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要激勵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主動走進農村,面向生態農業發展的主戰場,通過開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試驗示范,讓廣大農戶和企業看到發展生態農業能夠帶來的效益。海南省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為海南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海南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協調發展,需要大家在今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中不懈努力。
天水市發展生態農業必要性分析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傳統農業面臨諸多問題,天水市農業生態問題嚴重,也面臨著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㈠改善脆弱的生態環境欠發達地區傳統農業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發展生態農業可以減緩甚至消除傳統農業的弊端。一是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保護環境。在天水地區推廣“糧草間作”、“糧經套種”、“林糧間作”等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二是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保護自然資源。天水地區與其他地區一樣面臨著資源短缺的困境,而這一困境在農業發展層面上,只有通過發展生態型循環農業來解決。三是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土地的休整和土壤的改良。由于欠發達地區農民的思想觀念落后,科技對農業生產的作用水平很低,化學肥料的過度使用,導致土地板結嚴重,缺乏肥力。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通過種養結合,平衡施肥與土地輪作,合理使用生物肥和有機肥,才能徹底改變土壤的資源條件和肥力結構。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依據,在某一定區域內,因地制宜的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2]。追求和諧的自然秩序,產生了生態上自我維持的低輸入和效益的高輸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產生最大的生產力。天水市生態環境脆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問題嚴重,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投入已經無法適應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發展生態農業,能有效的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使用效率,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㈢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發展生態農業,能夠有效地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優化農業投資結構。天水市屬于欠發達區域,農業占GDP的比重較高。201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57.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2.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48.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7︰39.8︰41.5。在經濟總量增長的同時,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改善生態環境,而且能有效的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區域經濟內產業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整體經濟的協調。
天水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天水市雖然具有發展生態農業的諸多優勢,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㈠自然環境的制約生態農業的發展要以良好的自然環境為依托,天水地區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境內山脈縱橫,地貌區域差異明顯。雖然存在地域多樣性,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態農業的發展。一是脆弱的生態環境對發展生態農業有重要的影響。天水地區屬于西部欠發達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主要表現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問題嚴重。二是可供耕種的土地面積有限。天水市位于秦嶺西段,山脈溝壑相間,而且山峰陡峭,耕地數量極為有限,僅限于河谷洼地以及很少的較為平緩的山坡地。㈡農業科技發展滯后天水地區雖然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業基礎優勢明顯,但是傳統農業的發展對自然環境依賴嚴重,農業技術缺乏創新。一是天水地區地理范圍廣闊,山脈眾多,人口分布較為分散,邊緣地區農民文化程度很低,農業生產還是原始的家畜農墾模式。耕地嚴重依賴傳統的人力或畜力的曲轅犁,運輸主要靠人力扛、畜力拉馱等。相對較發達地區,近年初步引進了旋耕機、三輪農用運輸車,逐步改變著農民的耕作方式。而在偏遠山區,現代化的農具使用極為有限。二是天水地區農業的耕作依然是傳統的粗放型農業耕作方式,農民主要依靠擴大種植面積來增加農業產出,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對農民增產的作用明顯,但是農民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沒有科學的指導,基本處于盲目狀態。三是天水市農業耕作地有一半左右屬于山坡地,農業基礎設施落后,山地的種植沒有合理的水利建設和技術的指導,基本處于靠天吃飯的原始狀態:雨水充足年份豐收,而雨水不足年份則歉收,甚至有時顆粒無收。㈢農業投入資金短缺農業是一個社會效益大、比較效益低的弱質產業,與其他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相比,投資農業生產短時期內難有巨額利潤[3]。長期的逐利行為,使得在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農業投入不足的問題,從而導致基礎設施薄弱。天水市農村生產性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速度緩慢嚴重制約著生態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農業投入資金的不足。㈣農業產業結構失衡在欠發達地區,一般都存在第一產業比重過大、農業效益低和農業人口比重過大等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4]。天水市2011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7︰39.8︰41.5,農業中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仍占農業發展的主導地位,農民家庭所占有的生產資料幾乎全部投入到農業生產,收入的主要來源在于家庭所經營的農業收入。這種單一的種植結構不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和勞動力優勢的發揮,也難以實現農業的機械化與產業化。農業結構失衡的直接結果是農業產業鏈短、農產品附加值低。㈤農業市場不完善欠發達地區農業發展以傳統的小農經濟為主要模式,農業的生產、銷售等產業環節都由以農戶為單位主體的農民個體經營,農業經營分散。天水地區農業在種植上,缺乏有效的市場需求信息和政府的科學指導,農民僅僅依賴自己的傳統經驗,基本不會去考慮土地的合理輪作。農業市場 機制建設不完善,農民基本處于自產自銷狀態,偏遠地區還存在著物物交換,沒有市場信息交流平臺。另外,大部分農民缺乏新觀念,農業生產經營觀念上封建傳統的小農觀念根深蒂固,農業生產缺乏創新,普遍存在農業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
天水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天水市具有發展生態農業的獨特優勢以及現實的迫切性,關于天水市發展生態農業,作者有以下的政策建議。㈠加強科技發展與創新在天水市發展生態農業既有有利條件,也有不利條件,這就要求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實踐中,要加快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發揮其優勢,克服其不利因素,促進天水地區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一是提升作物的自然環境適應度。發展生態農業,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行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科學育種,使種植養殖模式適應天水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實現生態農業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二是改革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工具是農業發展水平的象征,在天水等欠發達地區農業生產還主要依賴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生產工具落后。發展生態農業,要綜合運用技術創新,實現生產工具的改革與創新,實現農業生產的規范化、技術化、機械化、現代化生產。三是提高農業產出率。推進科技創新,新品種的研發與推廣,有機肥的合理使用,合理的土地輪休模式,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科技的進步能夠有效地提高農業產出率,增加農民收入。㈡推動農業發展改革,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天水市種植業和養殖業在農業生產中占有絕對的比重,單一的農業結構制約著天水經濟的發展。發展生態農業,要切實做好農業發展道路的轉型,推動農業改革,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天水市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舉措。一是天水市要依托本地區域資源優勢,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新型產業,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的轉變。二是天水市要大力開發本地的歷史文化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努力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經濟效益顯著、發展前景廣闊的產業發展格局[5]。三是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綠色品牌,興建綠色農產品研發生產基地。㈢多方籌措資金,加大農業投入發展生態農業需要資金的投入,但完全依賴政府投資來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發展生態農業是完全不夠的。天水市在發展生態農業上,應加大農業投資。一是要進行多元化融資,天水市在發展生態農業,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動員全社會的資金力量,采取國家支持一點、地方政府投入一點、涉農企業融資一點、農民自籌一點的辦法緩解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的資金不足問題。二是要優化農業投資結構,用有限的資金投入產出最大的經濟效益。㈣加強觀念創新以及市場建設生態農業是一個新的概念,在天水地區發展生態農業,一方面,要更新觀念,樹立生態農業發展意識。大力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大對生態農業發展的宣傳,使農民真正認識到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另外,政府要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普及生態農業知識,提高農業發展的生態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推進市場改革,創造生態農業發展的市場條件。首先,政府要加強市場的引導,使市場需求合理化、規范化、生態化,從需求的角度刺激生態農業的發展;其次,市場信息與市場產品相匹配,農民可以有效地根據自己的生產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的生產資料。最后,建設一個良好的市場交流信息平臺,為天水市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一個有效地生態農業市場。㈤統籌農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天水市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區域,其自身的生態農業的發展不僅影響天水市本身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而且也影響整個國民經濟。首先,天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要與自身的優勢相協調。天水市有勞動力豐富、國家政策的支持、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農產品品牌等優勢,發展生態農業,要發揮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其次,天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要與天水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天水屬于欠發達地區,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天水地區發展生態農業,要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再次,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發展生態農業,要統籌區域經濟的各個方面,做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最后,天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要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天水市的經濟作為一個整體,要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階段相適應,達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高效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建設途徑探討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國務院領導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紀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歷史階段,現代化的農業應該是高效的生態農業。”這就為發展現代農業指出了方向。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對農產品和食品的要求不僅優質化、多樣化,而且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的是生態、安全問題,并作為市場的首選目標。同時,國際貿易已把食品安全及其生態環境作為農產品和食品進出口的根本條件。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對于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發展現代農業,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生態農業內涵
生態農業是指遵循生態學規律和經濟學規律,吸收傳統的農業經驗,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通過現代管理手段,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使其具有生態合理性、資源利用高效性、發揮農業多功能性,形成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的農業體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產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農業特點
生態農業是在農業進入現代化建設階段產生的生產轉型模式,目的是推進和維護農業生產與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以下四個基本特點。
(一)生態農業是保障農業資源與農業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農業強調農業生態本質,強調生產系統的良性循環,強調系統功能的穩定性、持續性。因此,要求在結構上,體現多層次、多產業復合;在效益上,體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并重,在資源利用上,體現“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發揮資源自然生產潛力,充分利用和保護資源。
(二)生態農業是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的農業。生態農業既吸收了傳統農業技術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又吸取了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生態技術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轉化率和廢棄物的再循環率等,通過現代管理協調農業生產、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利用及其保護關系,以提高農業生態經濟生產力和農業綜合生產力,實現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
(三)生態農業是從生產到消費環環相扣的標準化農業。生態農業從源頭開始,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備、銷售和出口等各個環節,都是按照生態農業的要求,根據國內、國際實際情況,制定各類標準,包括土地、水、投入品、技術、設備、基礎設施、產品及其包裝等,都有明確的標準,并從田間、基地到餐桌,各個環節都建立了全面質量監控體系,對農產品進行全過程檢測檢驗、層層把關。
(四)生態農業是推進生態和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農業把農業生態系統的運行,切實轉移到良性的生態循環和經濟循環的軌道上,以生態建設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經營方式為手段,龍頭企業與農戶緊密結合,因地制宜實現種養加、產加銷、農工貿一體化、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發揮生態農業多樣性、層次性、區域性的優勢,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發展生態農業勢在必行
國務院領導多次指出:“要把生態農業建設與農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與發展無公害農業結合起來,把我國生態農業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實踐證明,粗放型、掠奪型的農業增長方式,已成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耗竭資源的重要源頭,將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需求、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國實現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一)發展生態農業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需要。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粗放型農業生產方式已難以為繼。
農業資源數量不斷減少、質量不斷下降。我國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還在以每年500萬畝的速度減少。全國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占國土面積的15%,1/3的國土受到風沙威脅。全國平均每年旱澇災害造成1000萬噸糧食損失和3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工業“三廢”對農業環境污染正向整體蔓延。我國因固體廢棄物堆棄被占用和毀損的農田面積已達200萬畝以上,8000萬畝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氣污染。全國利用污染水灌溉的面積已占全國總灌溉面積的7.3%,比10年前增加了1.6倍。由于大量工業污水排放入海、入江,每年造成漁業經濟損失達幾十億元。
農業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趨嚴重。目前我國平均每公頃化肥施用量達400公斤以上,已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目前,全國農藥年使用量已達120萬噸以上,農藥的50%左右進入土壤、水體,污染農田面積已達1.36億畝。地膜、農業廢棄物如秸稈、畜禽糞便等污染也呈加劇趨勢,給人民生活和經濟建設帶來了嚴重影響。
農業生態惡化對農產品的污染加劇。據農業部對工礦企業區、污灌區 主要農畜產品污染情況典型調查表明,其污染超標率達18.5%。許多城市郊區和公路沿線的耕地重金屬污染嚴重超標。農業環境和農產品污染,造成農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每年出口農產品因農藥殘留退貨的達500多起。
農業生態惡化導致農業發展后勁不足。目前我國大部分草地已經或正在退化,草地退化、沙化、堿化面積每年以200萬頃的速度增加。由于生態惡化造成自然災害頻繁,由上世紀50年代每年1000萬至20xx萬公頃發展到90年代的每年3000萬至5000萬公頃。90年代中期以來,北方地區發生“沙塵暴”的頻率越來越高。
(二)發展生態農業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需要。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出現新的趨勢,大致經歷三個階段:一是溫飽階段,人們追求的是“吃得飽”,表現在農業生產上只追求農產品產量;二是總體小康階段,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后,人們開始追求“吃得好”,表現在飲食結構上,肉、蛋、奶消費比例明顯增加;三是全面建設小康階段,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普遍提高,對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更加敏感,不僅要求“吃得飽”、“吃得好”,更加追求“吃得科學”,特別關注食物對人健康、營養、安全和生態的要求,關注生產環境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以及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粗放型農業生產方式,越來越不能夠滿足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特別是對農產品生態、安全問題需求,越來越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在這種形勢下,發展生態農業迫在眉睫。
(三)發展生態農業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發展生態農業,能夠緩解農業資源過度消耗、農業生產過度開墾、亂砍濫伐、過度放牧、過度捕撈等,對于適應氣候變化有著明顯優勢;能夠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包括化肥農藥、畜禽糞便、作物秸稈、農用塑料薄膜等;能夠降低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的依賴性,治理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農產品消費帶來的污染;能夠改善廣大農民居住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生態農業的發展,是全面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能夠推動相關領域產業循環發展,使農業融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經濟之中。
(四)實施生態農業是加快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需要。生態農業適應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通過生物鏈加環和產業鏈延長,可實現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產業化經營。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基地(中介組織)+農戶”等多種模式,使龍頭企業和農戶收入大幅度增加。據有關部門調查,常規小麥、綠色小麥、有機小麥畝均凈收益比為1∶1.29∶3.38,玉米為1∶1.14∶1.39,茶葉為1∶1.5∶4.3。實踐證明,生態農業不僅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而且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現階段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必然選擇。
(五)發展生態農業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需要。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進一步開放和國內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農產品買方市場特征更加明顯,世界性綠色食品消費浪潮和農產品貿易“綠色壁壘”同時興起,使出口的農產品質量門檻越來越高,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這些趨勢表明:以綠色食品消費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核心,深入推進生態農業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結構調整,走生態農業發展路子,是世界各國提高農業競爭力的共同選擇。
發展生態農業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狀況與整個國民經濟及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伴隨著現代農業建設的全過程。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很多,可以歸納為“四個制約”。
(一)發展階段制約。農民文化知識水平較低,生態農業觀念淡薄,要徹底轉變農民千百年來重產出、輕生態生產行為的慣性,必將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我國農產品種類豐富,從農田到餐桌要經過多個環節,不可能一蹴而就。從各地實踐看,一些地方發展生態農業僅局限于小規模試點,進行大規模產業化生產還較少。
(二)潛在風險制約。在新形勢下建設現代農業,必須面對工業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和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所帶來的問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面臨多種污染物的危害,有的源于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有的源于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有的人為非法添加,消除風險隱患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三)技術支撐制約。一是生態農業技術研發不夠。廣大農村缺乏農業污染防治、病蟲害防治等先進適用技術。二是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不夠。目前,我國登記使用的農藥有600多種,列入國家藥典的獸藥有1500多種,每種都有嚴格的使用技術規范。有關調查顯示,近50%的農民在使用農藥和獸藥時,得不到有效的技術指導,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掌握程度更為有限。三是嚴重缺乏自主創新的檢驗檢測設備。當前,我國農產品檢驗檢測設備主要依靠國外進口。
(四)管理保障制約。農業生態環境工作基礎薄弱,行政監管力量、執法力量嚴重不足,普遍存在缺人員、缺手段、缺經費等問題。生態農業標準體系不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基礎差,工作水平低,尤其是基層檢測機構表現更為突出,常常出現“檢不了、檢不出、檢不準”等問題。農產品優質不優價的情況屢見不鮮,缺乏市場動力機制。生態農業建設初期,普遍缺乏資金投入。
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建議
發展生態農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關鍵在于創新體制機制,增加資金投入,強化技術支持,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有效發展機制,使投入的資金和技術真正發揮作用。
(一)積極宣傳生態理念,實施生態農業發展戰略。生態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現階段,我國人均gdp已超過3200美元,人們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標準發生了根本變化,生態安全已成為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應抓住這個關鍵時期,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生態農業理念,使消費者更加青睞生態農產品,使農業生產者更加自覺地發展生態農業。
(二)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梯次推進生態農業建設。要根據各地實際,研究制定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一要著眼于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與條件,二要著眼于優化農產品質量結構、區域結構和市場結構,三要著眼于消除潛在危害因素。東部發達地區,要重點防治城市和工業污染,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止農業環境惡化和農產品污染。西部生態脆弱地區,主要是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與條件,利用生態環境優勢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應用綜合措施改善和恢復生態功能。
(三)大力強化科技進步,加快生態農業技術推廣。要從生態農業涉及學科多、領域廣的實際出發,培養和組建高水平的生態農業科技隊伍,長期跟蹤研究制約發展的技術難題。要大力普及生態農業生產技術標準化,要編著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生產操作規程和技術手冊,普及農業投入品安全、合理使用方法,強化生產指導與服務。
(四)積極健全制度,提高生態農業管理水平。要抓緊建立農產品風險評估制度,建立健全生態農業生產檔案制度,建立生態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探索建立產地證明方式和信息追溯平臺,通過市場機制引導優質優價。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著眼長遠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在“三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內容豐富,涵義深刻,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要求下,既要發展農村生產力,又要調整完善農村生產關系;既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又要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既要加強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又要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我們知道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占全國絕大多數的農民群眾少不了,而當前的“三農”問題是否能夠解決,是農村社會是否和諧的關鍵,也是整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關鍵。因此是否能夠解決“三農”問題,切實增加農民的收入,是關系到和諧社會建設大局的問題,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應著力解決的大問題。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如何構建新農村、如何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解決目前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問題,我認為可以在建設農村生態農業經濟上做文章。
在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中,就目前農村工作的實際而言: “生產發展”、“村容整潔”是最直觀的,也是農民最容易感覺得到的,而要在農村實現“生產發展”、“村容整潔”這個目標,從而推進整個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生態農業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什么是生態農業經濟
要認識生態農業經濟,首先要認識什么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在我國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但雖已發展了20多年,仍還是處于搞試點的階段,這主要因為我們對“生態農業”概念的認識比較狹隘,沒有在公眾理念上達成廣泛共識。完整的“生態農業”是指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內循環、能量層次利用的生態學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相結合,充分發揮地區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可持續的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可持續狀態和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這個概念是目前我國學者廣泛認可的一種,因此,生態農業經濟就是以生態農業發展為載體而成長起來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從上述可知生態農業經濟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綜合性。就是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從而達到經濟上的增長;二是多樣性。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農村經濟的發展都能揚長避短;三是高效性。通過農業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降低農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四是持續性。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從而提高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內在要求
(一)農民增收的需要
“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民增收難問題。我們西部地區,由于地理、歷史等原因,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普遍承續著傳統的農業生產習慣,這種傳統的農業生產習慣,在無形之中嚴重的影響和控制著農業工作者和農業生產者按照長期以來形成的固有方式指揮著農業生產,其使用工具的落后、科技含量低劣、生產力水平低下、不注重生態環境,思想觀念落后,小富即安的特征,嚴重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自然導致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滯后,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自然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在國家實施大面積退耕還林以后,傳統的農業生產格局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從耕地中走出的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涌現,給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如何利用現有的有限耕地,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實際,我們要在極少的土地上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就只能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要求,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觀念上、技術上、生產方式上去打破農業上沿傳下來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習慣力量。根據當前實際,發展農村生態農業經濟無疑是增加農民收入一條有效途徑。
(二)生態農業內在發展的需要
生態農業有著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安全要求越來越高,對綠色食品的社會需求逐日增加,尤其是現代食物觀念的引入,對農業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發展生態農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二是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促進了以勞動密集型的中國傳統農業與現代高科技的結合,形成了現代科技農業(現代農業),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經濟有著堅強的科技支持;三是生態農業注重保護自然資源和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四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是切實保
證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有效途徑;五是發展多種農業經濟經營類型,發展多層次的農業經濟結構,有利于引導集約化生產和農村適度規模經營及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牧業、種養加、貿工農有機結合,推動農業產業化、社會化、商品化和生態化發展。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需要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發展農村生態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現階段“三農”工作的總目標。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通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精神,落實中央“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確保糧食穩定增產、農業效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生態農業經濟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以農村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為切入點,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循環農業的發展,實現家居環境清潔化、農業生產無害化和資源利用高效化;大力開發農村清潔能源,積極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建設鄉村物業,推動生態產業發展,構建物質能源高效轉化利用的生態產業鏈,推進相關產業在區域內的聚集和循環式組合,從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發展農業生態經濟的思路
(一)以“水”為主,著力抓好農田基本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必須首先解決“水”的問題。這就要對水源實行全流域統籌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同時要嚴格控制農藥對農業造成的污染,推行禽畜糞便資源化,提升地力;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和經營,完善配套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河流出險保障工作,推廣節水灌溉。要大力加強中低產田造,重點治理中低產田土,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逐步提高單位面積的
產量,促進農民增收。
(二)以“林”為主,著力抓好生態建設
生態建設,離不開綠化工作,要建設生態農業經濟,就要按照中央和省的有關規定,搞好生態林業建設。要堅持貫徹落實國家退耕還林方針、政策,重點抓好退耕還林還草、荒山造林,搞好國家天然林保護、鄉村綠化工程和封山育林,發展高產、優質、高效林業。種植適宜經果林,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著力培育山野菜等,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同時荒山造林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要與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和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使荒山、疏林地、灌木林地等披上翠綠的盛裝,同時農民群眾的收入增長得到很好的保障。采取各種措施,盡快營造一個清新、自然、和諧、美麗的人居生活大環境。
(三)以“畜牧”為主,著力抓好綜合養殖生態工程建設
發展生態農業,畜牧發展相當必要,要不斷調整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發展和培育畜牧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推進草地畜牧業向商品化、專業化和現代化轉變,并且把草地畜牧業和草地旅游業有機結合起來。同時抓好沼氣建設及沼肥的綜合利用,實行“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搞好農村改圈、改廁、改灶,優化農村用能結構,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四)以“家”為主,著力抓好生態家園建設
生態家園的基本要求是實現農田林網化、水渠潔凈化、庭院立體化、鄉村花園化。鄉村道路暢通,森林繁茂,花草點綴,環境優美。農房前屋后栽花種草,果、畜、禽、魚、菌、沼立體化循環種養配套,發展庭院生態經濟。通過營造綠色環境,發展綠色產業,開發綠色產品,使農民享受綠色生活。要疏通水網,開挖水渠,將原來分散獨立的坑塘串聯貫通,形成項鏈狀。要整修河岸,清除垃圾淤泥,構成鄉村美景。要改善水染源。村民住宅要分組建設,建設組團綠地。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朗讀,不斷改善農村公共設施,包括道路硬化、供排水、文體設施、公共綠地、供電設施及信息通訊和治安、環衛等,不斷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各族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五)以“景”為主,著力抓好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
要廣泛利用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以市場經濟為主導,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金融資本為基礎,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集農業生產、生態、生活合一的區域,在實現高科技、高效益、集約化、市場化的現代經營活動的同時達到美化景觀,保護環境,提供觀光旅游并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
四、新農村生態農業經濟建設如何開局
結合農村實際,現階段應以農村為載體,以大力發展沼氣生態農業經濟為突破口。以新農村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以生態農業經濟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
池在生產生活用煤上和照明上可減少約1500元支出。同時,利用沼氣池建設發展種養殖業,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總體上而言,農村發展沼氣,一是減少煤炭、木材等常規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護森林資源、保持水土、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改善農村生活用能結構和治理污染,改善農村面貌,節省勞動力,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三是減少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農田肥力狀況的改良,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加農民收入;四是把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有機的連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實施大規模退耕還林的山區實施沼氣戰略,無疑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怎樣發展沼氣生態模式農業經濟呢?結合退耕還林的實際,可以發展“豬-沼-果”生態模式;同時以沼氣為載體發展多種種養業,比如“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或者“五配套”生態農業模式等。
(1)“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
(2)“五配套”生態農業模式
這種模式也較為適于西部地區。它的做法是:每戶建一個沼氣池、一個果園、一個暖圈、一個小水窖和一個廁所。實行入廁、沼氣、豬圈三結合,圈下造沼氣池,池上養豬等,還可以在豬圈上設置籠養雞,形成雞糞喂豬,豬糞產沼氣,沼液肥果林的循環農業生態經濟模式。
上述兩種模式是農村生態農業經濟的雛形,是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最適宜的方式。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農業的投入逐漸加大,在農村逐步開辦農產品加工業,使農業的產業化得到更大的發展,加大對農村農民群眾的市場教育,使他們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增強他們的市場意識,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力,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摘要:
農業堅持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道路。生態農業綜合功能強大,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功模式。該文簡述了東平湖流域基本情況,分析了該流域實行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針對該流域實際,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提出了該流域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的總體設想與目標、規劃布局及模式、重點工程、保障措施。
關鍵詞:
生態農業;開發建設;可持續發展;東平湖
東平縣地處魯西南,總面積1343km2。耕地6.8萬hm2,轄14個鄉鎮(街道),716個村(居),總人口8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0萬人。全縣山區、平原和庫區各占三分之一。東平湖位于縣境西部,黃淮兩大流域交叉處,西近京杭大運河,東近大汶河,北通黃河。總面積627km2,占東平縣總面積的8.8%,以二級湖堤為界將其分為新、老湖區兩部分。其中:老湖面積209km2,屬黃河流域,常年蓄水,新湖面積418km2,屬淮河流域,滯洪農耕。境內有黃河、大清河、匯河、金線河等河流18條,湖河相連,河流總水面35.28km2,占東平縣總面積的2.6%。東平湖流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適宜。全年日照時數為2417h,年均溫13.3℃,無霜期231天。大于0℃的積溫為4994℃,大于10℃的積溫為4492.8℃,多年平均降雨609.16mm。能夠滿足種植業不同輪作制度生產的需要。流域內糧、棉、油、桑、菜、果,牛、羊、豬、雞、免、鴨等農業生物品種資源豐富多樣,門類較全。東平湖盛產鯉魚、鯽魚、烏鱧、甲魚、毛蟹、湖蝦及蓮子、菱米、芡實、葦子、蒲草等水生動植物產品。東平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山東省淡水漁業基地縣、山東省生態農業示范縣。東平湖是《水滸傳》中描寫的“八百里水泊”唯一遺存水域、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4A旅游景區、國家濕地公園、中國美麗田園。湖產蓮子彩繪榮獲農業部主辦的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大賽金獎。
1必要性及重要意義
首先,東平湖流域澇洼地改造后的臺面水面種養單一,構建不合理;農業生產效益不高,群眾收入低而不穩,貧困面積大。其次,農民過量施用化肥、隨意使用農藥的現象還比較嚴重,秸稈焚燒時有發生,隨意堆放的現象還比較普遍,農業生態環境仍然比較脆弱。再次,東平湖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樞紐,擔負著蓄水調水的任務,需要優良的生態環境。因此,東平湖流域轉變發展方式,治理面源污染,加強環境保護,勢在必行。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建立一種既有利于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又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發展生態農業是解決東平湖流域上述存在問題和需求的有效途徑。東平湖流域實行生態農業開發建設,對于促進轉方式調結構,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形成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水質為目的的具有水泊湖區特色的良性生態環境,實現該流域農業持續高效發展,確保北方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總體設想與目標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南水北調東線流域環境治理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著眼于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堅持生態優先、全面協調、綠色循環、持續發展,以生態環境保護、農業減量投入、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修復為手段,強化科技支撐,加大創新發展,社會廣泛參與,成果全民共享。針對東平湖流域實際確立“建設五個生態農業區,實施六項重點工程,采取六項保障措施,達到一個總體目標”的生態農業發展思路。通過生態農業開發建設,使東平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資源充分利用,生產節本增效,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保證南水北調工程水質要求,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總體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同步提高的綜合高效生態農業區目標,促進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
3規劃布局及模式
3.1濕地生態休閑觀光保護區
該區主要包括臘山洼、金山洼、小清河入湖口濕地及稻屯洼,面積0.67萬hm2,是凈化、保護湖水環境的屏障。區內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濕地公園、水滸英雄聚義島、水滸影視城、水滸大寨等休閑旅游景點,是環湖游、湖中游的中心區域。生態農業開發建設應該加強野生鳥類、天然草木植被保護,實行輪牧、圍欄和封育,加強鼠害及蝗蟲防治,禁止開荒種地,防止亂開發。擴大蓮藕、菱角、芡實、蘆竹、蒲草種植,搞好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生態休閑農業。
3.2“上田下塘”立體生態種養示范區
該區主要包括新湖、商老莊、州城、東平、戴廟等鄉鎮(街道)。區內對澇洼地綜合治理和改造,形成了池塘和臺田面積0.93萬hm2。目前臺田多單作大豆、玉米、小麥等,部分植桑養蠶;池塘多單作稻、藕、魚等。生態農業開發建設應該大力推廣上糧(桑)下魚、魚藕混作、稻蟹混作、稻鴨混作、糧糧(菜)間套等立體種養生態模式,實現種間互補,共生互利。利用塘泥肥田,實行物理、生物防治,嚴控化肥、農藥使用,發展生態循環經濟。
3.3優質小麥、玉米標準化生態生產區
該區主要包括新湖、州城、彭集、東平、接山、大羊、梯門等鄉鎮(街道)面積4余萬hm2。生態農業開發建設應該結合實施相關項目,發展優質小麥4萬hm2、優質玉米2.67萬hm2,優質品種分別控制在3~4個以內,優質小麥商品率達到60%以上,優質玉米訂單達到95%以上。通過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病蟲草害綜防等技術,減少污染,提高品質,逐步使小麥、玉米達到無公害生產標準。
3.4綠色花生標準化生態生產區
該區主要包括彭集、沙河站、州城等鄉鎮(街道)。區內建立了0.53萬hm2綠色生產基地,有山東省定點花生專業批發市場1處,有專業脫殼加工戶達3000多家,有兩家較大型企業從事花生油加工。生態農業開發建設應該進一步建立完善投入品專供及產品監測體系,教育農民嚴格操作規程,嚴控農藥、化肥使用,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增施有機肥。
3.5優質大蒜標準化生態生產區
該區主要包括斑鳩店、舊縣、銀山、戴廟等鄉鎮(街道)。區內種植大蒜0.67萬hm2,其大蒜質優聞名國內。斑鳩店鎮已注冊“斑鳩店”牌商標,并獲得了國家級無公害認證。生態農業開發建設應該嚴格標準化管理,實行定點監測。通過應用頻振燈物理殺蟲、生物防治,減少農藥用量及推廣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等措施,使其達到綠色基地標準。
4重點工程
4.1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程
一是重點提高秸稈肥料化利用水平。特別是在湖東主糧區大力抓好小麥、玉米機械收割粉碎秸稈直接還田技術。同時,在果菜主產區,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二是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在畜牧規模化養殖區,推廣秸稈青貯氨化技術。三是提高秸稈基料化利用水平。在戴廟鎮、舊縣鄉食用菌主產區,推廣秸稈養殖食用菌技術。
4.2農田“兩減三保”示范工程
以減少化學農藥、化肥使用量,保產量、保質量、保環境為重點,在全縣每個鄉鎮(街道)按高標準建設“兩減三保”的示范典型區。一是建立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預報制度,制定農作物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規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廣以殺蟲燈、性誘劑、粘蟲板、防蟲網和生物農藥為主要內容的綠色控害技術,結合農業病蟲害專業化防控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有害生物專業化統防統治。三是積極開展土壤養分抽樣檢測,大力推廣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
4.3農業標準化工程
大力發展“三品一標”,重點抓好斑鳩店大蒜,沙河站花生、西瓜,彭集圓蔥、花生,大羊核桃以及庫區蓮藕、大豆等品種的基地認證、鞏固、升級與管理工作,加強生產過程監控,嚴格按《規程》進行生產。在湖東主糧區建設小麥、玉米基地;在平原鄉鎮,以沙河站鎮、彭集街道為重點,建設綠色花生基地;在庫區以斑鳩店鎮、銀山鎮、戴廟鄉、舊縣鄉為重點,建設無公害大蒜基地。
4.4退耕還濕工程
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實施“退耕還濕還林”政策,制定用于湖區“退耕還濕”生態補償機制,積極引導農民在湖灘地、河灘地調整種植結構,改種一些有經濟價值的濕地作物,積極發展干果、苗木、休閑農業、培育人工濕地等產業,實現規模化“退耕還濕”。重點在稻屯洼、入湖口及出湖口實施此項工程。
4.5水陸復合立體種養生態工程對庫區澇洼地實施生態改造,形成“上糧下漁”的總體格局,并對其基面、水面子系統及其聯系系統布置復合立體種養,實現多層次、多業結合、種間互補,促進良性循環。重點在沿湖鄉鎮特別是在新湖鎮、商老莊鄉實施此項工程。
4.6農業休閑功能拓展工程
組織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最美休閑鄉村、美麗田園創建及休閑農業創意精品推介和休閑農業示范園區提升,不斷拓展和培育農業休閑資源,進一步創新機制、完善標準、優化環境、規范服務,促進“三產”融合發展。重點在沿湖鄉鎮實施此項工程。
5保障措施
5.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縣政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工副縣長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及鄉鎮(街道)負責人為成員的生態農業開發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局。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包工程責任制,層層分解落實任務,實行一個模式,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涉及鄉鎮(街道)也分別成立相應組織。
5.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宣傳車、專題講座、以會代訓以及利用現有的典型和成功經驗等,深入宣傳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的意義、作用、前景,達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在全社會形成以發展生態農業為抓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共識和良好氛圍。
5.3建好體系,增強功能
縣農業局成立由農技研究推廣中心主任任組長,業務科站長及中高級農藝師為成員的技術指導組,負責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的宣傳、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機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配套完善土肥、植保實驗室,建立無公害、綠色生產專營農資營銷網點。
5.4搞好示范,抓點帶面
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提高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的科技含量,并且圍繞關鍵問題,組織科技攻關,注意總結推廣成功經驗,以農業科技入戶的工作機制抓好生態農業開發建設,充分發揮科技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從試點村抓起,逐漸向鄉鎮區域擴展。
5.5強化技能,提高水平
將縣、鄉農技人員,按區域、產業組織起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專家講座、印發資料、培訓班等形式,對其開展繼續教育、科技培訓,加強生態農業知識教育,提高參與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的技術水平,確保發揮綜合效益。
5.6依法行政,嚴格管理
認真貫徹有關法規法律,依法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縣政府對各項事業發展統籌規劃,使之與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相協調。對以犧牲環境、破壞農業資源換取利潤的,堅決采取嚴厲制裁措施。對造成嚴重損失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在生態農業開發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作者:張清杰 單位:山東省東平縣農業局
摘要:
基于大別山區具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巨大資源,在其傳統農業耕種背景下的低收入狀況和沒有密集工業的現實情況下,必須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耦合的新型產業鏈。本文主要闡述對大別山區重點發展生態鄉村旅游,修建線路、打造生態農業園、建設農家樂項目,達到生態農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的效果。通過對安徽大別山區發展生態旅游的SWOT分析,了解整體的發展格局,從而使大別山區生態旅游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大別山;資源;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
一、大別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以來,大別山區主要以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結合,致力于發展生態農業,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條件,在種植林業的基礎上,實現茶葉、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農產品的同時生產,使這些地區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一發展模式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大別山是華中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保護大別山區的生態環境,有關部門提出要建立嚴格的保護機制,禁止各類行為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鼓勵和引導社會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環境條件較優的地區率先開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工作。2015年,中國旅游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目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出境旅游消費國,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由于中國旅游業發展較快,農家樂等農業試點也取得較好的收入,為更好的實現大別山區的經濟發展,將采取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發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別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的意義
1.可能性。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先了解農業的多種功能,農業不僅為我們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還具有休閑旅游、原材料供給、增加就業、提高收入、生態保護等功能。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促進生產結構轉型升級。如今,旅游業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在經濟產業中,其規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進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機制為大別山區的脫貧致富提供了可能,也為其他相似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范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對國民經濟的不斷調整,我國人均GDP得到顯著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改善,溫飽已不是問題,生活質量的優越性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由于閑暇時間的增加和帶薪假日及雙休制的實施,旅游活動成為人們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業逐漸成為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旅游消費與需求也呈現出日益大眾化、生活化和個性化的特點。在過去的幾年里,每逢節假日,旅游人數必然會達到高峰,各旅游景點、名勝古跡都會人山人海,近幾年來,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田園風光,休閑度假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人們通過這種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領悟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還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達到修身養性、健康娛樂、豐富生活、提高素質的綜合效果。旅游業正不斷地向人們展示其極其美妙的發展前景。生態農業的自然風光、燦爛悠久的人文歷史文化、淳樸的民族風情等特點,是發展農業觀光、休閑度假、生態旅游業的基石。
2.必要性。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必備武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在提高經濟水平的同時,必須要注重節能環保。我國傳統農業和旅游業轉變為具備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響應了我國的國策,生態農業主要是通過農業機械化、土地規模化、技術創新和技術集約化的途徑來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農產品的原生態水平和農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態旅游業提倡擯棄傳統旅游業無序無節制地消耗資源,提倡在旅游承載力約束下進行旅游開發,從而提升旅游產品的高品味性、環保性和經濟效益。本項目研究對正處在經濟轉型的大別山區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發展生態農業,大別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遠離工業密集區,土壤、空氣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樣化,種群間制衡機制完備。完全可以把大別山區所具備的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和經濟優勢,通過發展生態農業與旅游業,拉動大別山區的經濟水平。
三、大別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大別山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且不受工業區的污染,各類特色農產品例如茶葉、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種殖,使之為大別山地區的發展貢獻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別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進新的發展模式,利用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機制,重點發展生態鄉村旅游,以休閑為目的,以城市游客為對象,開發兼具觀光、休閑功能的旅游產品,增進體驗式旅游,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等發達地區的“后花園”。具體項目措施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線路的基礎上,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鋪設通往各潛在景區的旅游線路。同時在線路周邊,建設休閑旅游項目,達到避開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區合理布局一批特色農業經濟區域,打造一批觀光采摘的特色農業生態產業園,如生態果園、生態茶園等,可以讓游客體驗到鄉土風情。第三、建設一批集觀光、養殖、垂釣、農莊、餐飲及消費為一體的“農家樂”等休閑觀光農業旅游項目,如在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等庫區發展“漁農樂”項目等。
四、安徽大別山區發展生態旅游的SWOT分析
1.機遇。
1.1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政策扶持。由于大別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豐厚、地理位置優越,國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視當地的農業與旅游業項目的開發,2011-2020年,這十年將會把大別山區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批復指出要將大別山片區建設成為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示范區、國家重要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區、紅色旅游勝地和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華中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隨著國家將旅游業提升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安徽省及各地方市縣更加重視旅游產業發展,紛紛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編制地區產業發展規劃,扶持山區旅游業發展。且隨著長三角經濟區的打造,區域內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為大別山區生態旅游的發展帶來機遇。
1.2生態旅游消費觀念不斷增強。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也在不斷困擾著人們,特別是身處工業密集區的城市居民背負著巨大的安全隱患的壓力。因此人們開始渴望鄉村生活,追求綠色產品,隨著這種新的趨勢,生態旅游業逐漸取代以往的黃金周游、跟團游,生態旅游、休閑旅游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這為安徽大別山區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機遇。
2.挑戰。
2.1同質化競爭激烈。隨著這種生態旅游消費觀念的演變,全國各省市也在逐漸開展生態旅游項目的建設,安徽大別山區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但總體來說,這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安徽大別山區的旅游資源與片區內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較大的同質性,不僅擁有較為類似的自然資源,甚至文化資源也比較接近,受到周邊生態旅游區替代性競爭的壓力與挑戰。
2.2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矛盾。各地區在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難免會因法律法規不完善、開發規劃思想不足,造成盲目開發,導致生態系統破壞。隨著生態旅游的開發,景區規模的擴大、游客數量的增加,旅游管理發展的滯后,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環境的污染、對自然景觀完整性的破壞,甚至生態平衡的打破。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生態旅游資源利用期限和生態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影響并制約大別山區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趙雅楠 單位:皖西學院
摘要:
生態農業經濟是指農業再生產中生態與經濟的內在聯系及相互結合的統稱。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農業已經擺脫了過去舊的發展模式,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努力發展農業生態經濟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農業生態經濟離不開農業生態環境的支持,但在現實中,我國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形勢和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并提出了改進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
生態農業經濟;農村生態環境;關系影響;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村不僅是農民進行生產、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們食物的來源之地,是保證國家和諧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為我國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來源保障。但與此同時,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人口增長、環境污染、森林破壞、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使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農村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內涵
要正確認識什么是生態農業經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經濟學原理,組織和管理農業生產建設,將傳統農業、現代科技和綠色發展理念有機結合,將農業向合理生態轉化,農業回歸自然,實現農業高產高效與可持續發展兼顧的一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而生態農業經濟就是以發展生態農業,使農村經濟、農業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相協調為基本原則,以不超出自然生態系統承載力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為基本方向,在確保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生產過程和資源利用高效化,確保開發產品優質化、無公害化,促使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由生態經濟的內涵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態農業經濟的特點,主要包括:協調性,生態農業經濟講求的是農業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以及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適宜性,生態農業經濟是通過多種技術裝備,使農業發展適應區域環境條件、自然資源條件以及當地發展實際情況,從而使區域各項資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農業經濟發展能夠揚長避短,優勢盡顯;持續性,生態農業經濟重視的是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講求的是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的長期整體效益,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技術裝備和發展策略進行不斷的改進和調整,因此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長期持續性。
二、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研究
1.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基礎。
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生態環境的支持,農村生態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資源,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農業生態環境中每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有可能對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產生各種影響,如果耕地和水土資源等被破壞、被污染,必定會影響農業生產的產量和農產品的質量;同樣,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也必然會極大地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因此,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村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
在農業生態資源有限和農業生產技術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內,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存在矛盾的,但從長期來看兩者又是相互促進的。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條件,從而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而農業在發展的同時,又會為農村生態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促使農村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因此兩者是互為支持,互為促進的。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在發展農村經濟的時候,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重視農村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堅定不移地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能使農村與農業長期健康發展。
三、當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
1.耕地資源緊張,耕地質量不斷惡化。
耕地資源是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護耕地也是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但我國當前卻面臨著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耕地質量不斷惡化的問題。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26億公頃,但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屬于坡耕地,耕地資源較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粗放的開發、過度地侵占濫用和各種污染問題,使得可用的高質量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仍然在不斷地減少。
2.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兩方面。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廢棄物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沒有固定的垃圾傾倒區域和專門的垃圾處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隨意亂扔,生活廢水不經處理就隨意進行排放;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產生的大量工業廢水也通過各種流通渠道對農村水體環境產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種形式的污染,這些都屬于外部污染的范疇。而自身污染則主要來自于農業生產過程中,隨著農業生產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自身污染的情況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濫用農藥、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污染;二是農業生產殘留,如秸稈、畜禽類糞便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污染。我國本身農業用水就非常緊張,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農村有5000萬人口和3000萬牲畜面臨著飲水不足的威脅,受旱農田達到了3億畝,而各種污染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活動。
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措施
1.提高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提高人們生態環保意識是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關鍵。農業生產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需求,但長期以來,人們在農業生產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壞式的開發,使農業生產超出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花費了不少精力,但治標不治本,建設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因此,必須設法從提高環保意識入手,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2.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
雖然我國近幾年來陸續頒布了一些涉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整體而言,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還不十分健全,主要體現在監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強等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難以及時跟進,使得一些方面還存在著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加強法律法規執行力度,才能從法律制度上有效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相關投入。
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村生態建設。興修農業水利工程,促進水資源合理保護利用;加強垃圾回收處理和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以及相關的資金和技術裝備投入,促進環保技術裝備升級改造,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提供有力支持。五、結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多、制約條件多。因此,我們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各種有利條件共同發揮作用,牢固樹立起“既要農業經濟發展,又要農村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作者:張彩霞 馮俊霞 王尚 單位:河北省委黨校邯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