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5 14:55: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術教育思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適應社會發展變化,提高自身教育素質
作為中小學美術教育者不是以培養藝術家為目標,而是以有組織的教具為材料,以審美為核心,以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設施并獨具特色的育人實踐活動。而現代社會發展導致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其內涵是雙向的,它既面向受教育者,又面向教育者,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教師的素養包括文化修養、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基本能力,美術教師在如今高科技的時代,更應堅持學習,刻苦鉆研,還應加強文化修養,如能準確地分析藝術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藝術特點等,再者要加強道德修養。
二、創造性教育
兒童要進行繪畫創作,首先要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創作的靈感和思維。音樂中的樂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間的組合才會成為有旋律、節奏的音樂,美術也一樣,不同的個體,通過變化、創造組合在一起,才會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畫面。音樂是有聲藝術,美術是無聲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穿插適宜的音樂,可以營造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激發、促進學生想象力、創作能力的提升。
在人的邏輯思維活動中,含有想象的成分,因此抽象作品中離不開想象思維,并充滿音樂性,音樂直接刺激創造想象,從音符、旋律中創造出抽象作品來。讓學生從心里擺脫束縛,走上創新、創造的道路。
三“、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低年級的美術課選擇一些活潑的方式啟發學生,以提高學習興趣。中年級的學生對事物具有一定的評判能力,但比低年級學生好動;回答問題思路雖廣,但不善于抓住重點,容易走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美術教育;德與才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人的能力,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中具有非凡的意義。在人的教育中,道德素質應該排在首位,也必須排在首位,如果沒有德行,那么他的能力再強,對社會來說,他也是一個無用甚至是一個有害的人?!皫熣?,傳道授業解惑也?!痹谶@里,我認為“道”不僅僅是學術上的道,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道。然而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美術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下,強調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原因。那么,在美術教育中如何貫穿思想教育,根據美術教學以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主要特點,在美術教學中,貫穿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欣賞評述課中的思想教育
欣賞評述課,主要是通過中外歷代的美術作品的簡介和欣賞評述,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欣賞評述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外歷史上一些代表性的作品,通過初步認識,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悟和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
在中學美術欣賞評述教學中,有大量中國歷代以來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比如石器時代的陶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各種壁畫、帛畫、版畫。在這些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作品中蘊含著愛國之情,是進行愛國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在備課時,要意識到這些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情感,進而深挖教材,揭示教材的內在思想內容。在對藝術作品進行賞析的時候,首先要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分析藝術手法的體現和運用。比如,湘教版七年級第一冊中的《梅竹精神》和八年級第二冊《詩情畫意》兩個單元的中國畫課。在學習元代王冕的《墨梅圖》時,要注意到畫上的題花詩“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句詩表現了畫家的高尚氣節和不與當時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愛國情懷。再如,清代畫家鄭燮的《竹石圖》,“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原在亂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边@首詩表現了畫家的剛毅不屈,以竹子自喻來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中國畫是寫意畫的代表作,通過托物和借物來表現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理想。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賞析來了解中國文人的思想情感,以作品中蘊含的情感來影響學生,進而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欣賞教學也可以分為多種形式進行,如結合課本上的圖片和掛圖以及史料典故來分析討論,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所講的內容,也可以適當地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和畫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愛國情感。
二、造型表現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造型表現課也就是技法課教學,主要是通過美術作品的臨摹、寫生與造型表現等課程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初步掌握美術教學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在臨摹作品中,感受藝術品創作的思想文化,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培養繼承發揚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審美觀。中學美術教學中,安排學生進行臨摹和寫生,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機會。在課業實踐中,可以通過學習中國繪畫技法來滲透思想教育。中國畫在材料、題材和技法上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在進行繪畫作品臨摹時,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征。比如,在對某一作品臨摹或某一實景寫生時,教師可以圍繞作品的外在形式,結合直觀的演示給學生講解中國繪畫的藝術特色和獨特的技法運用。中國繪畫注重寫意性,因此,教師在講解時,可以突出繪畫作品所表現的本質意義,通過形式的塑造來表現自己的情感。中國繪畫講究形式美,以線條塑性為主,重視筆墨的勾勒;構圖不受時空的限制,不受焦點的約束,同時也注重畫幅留白的運用。中國的繪畫強調文字、書法的有機結合,在作品的創作上、表現形式上都具有它獨特的個性。教師注重這些講解,學生可以對中國繪畫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從藝術的角度來加深理解,掌握傳統繪畫的技巧。通過中國繪畫的魅力來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進而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素描是一門枯燥的基礎課程,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因此,在學習之余可以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來調節學習的氣氛。
三、削弱“重理性”的道德觀念的灌輸,增強“情感性”教育
提起思想教育,我們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約束學生,用道德的高標準來要求學生。但是通常這種說教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貫穿思想教育,不能以重理性的道德觀念來教育學生,而應采取柔和的手段來進行情感教育。
在教學前,教師要注意對素材整理和分析。教師可以搜集山石、樹木、花草等一些實物,讓學生欣賞這些作品。觀察畫家是如何認識、描述這些事物的,了解國畫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在隨堂練習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自己的審美感知和對事物的認知,讓他們根據課堂上的欣賞和記憶大膽地表現山石、樹木、花草的形象,讓繪畫貼近學生,同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在觀察學生練習中了解學生的心態,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對作品的賞析、模仿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情感上進行思想教育。比如說:在學習七年級第二冊第四課《中國結》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中國結的作品,讓學生自己來講述中國結的產生和發展,從中國結背后的故事來了解它的寓意,從而感受祖國情懷,了解歷代學者文人的中國情結。學習山水畫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圖》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賞之后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講述作品表達的意境和運用的繪畫技巧。讓學生在體味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表現魅力時,感受中國精神的偉大。了解國畫與西方繪畫的不同,在欣賞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時,體驗兩種繪畫的藝術魅力,進而在情感方面激起學生的波瀾。
美無處不在,引申到思想教育上也可以說是教育無處不在。在重視美育的同時,也應加強思想道德的教育。在美術教學中要貫穿思想教育,要深入地研究教材,體現教學的層次性,重視情感的激發,真實地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思想教育的實效。在社會實踐中體會真、善、美,讓學生體驗祖國山河的自然美,激發新一代學生為祖國奮斗的步伐。
參考文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化教育理論、創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師德思想,其中生活化教育理論的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倡導的是把生活與教學進行實際結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的內容包括:解放兒童的雙眼、解放兒童的大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它倡導的是讓幼兒自己來進行思考、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師德思想指的是:教師要對教育事業有赤誠之心、教師要熱愛學生,愛滿天下、教師要友善同事,團結合作、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師德思想強調的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強調教師始終熱愛自己的職業,并具備奉獻精神,為教育事業做貢獻。
二、陶行知思想下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如何教學
那么在陶行知思想下,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應該如何進行呢?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一)美術教學生活化
生活化教育是陶行知思想下的一大理念,在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美術的生活化,總是拿出一個模型來讓幼兒進行臨摹,這種教學的模式無法讓幼兒意識到生活的藝術,所以,教師一定要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實現幼兒美術教育的生活化。舉例而言:在教幼兒進行花草樹木的繪畫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學校周圍的小花園里去觀察每一朵花的顏色、形態,每一棵樹的高度、葉子的形狀、枝干的多少,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進行實地觀察,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繪畫,這樣的形式就是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它提倡教師把教學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切實讓幼兒體驗生活中的美。
(二)以幼兒為教學的主體
很多美術教師認為幼兒沒有獨立學習的能力,他們是無法獨立完成一幅美術作品的,他們更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作出來的繪畫可能與實際不符。由于這種思想的存在導致一部分幼兒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包辦一切”,幼兒需要什么顏色的畫筆、每一筆應該怎么下手都要橫加干涉,這樣的教學形式泯滅了幼兒的天性。所以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幼兒為教學的主體來進行,首先在幼兒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時教師不要過多干涉,幼兒可能會認為藍色的花兒比紅色的花兒更好看,綠色的湖水比藍色的湖水更動人,教師不要去干涉幼兒的這種思想,而是積極引導幼兒進行自由發言、自由暢想,充分開發幼兒的大腦,喚起幼兒的審美意識;其次,教師在幼兒進行美術繪畫時也不能干涉太多,例如在引導幼兒進行繪畫時有的幼兒可能會把小草畫成紫色的,會把人的頭發畫成綠色的,教師不要去指責幼兒畫圖的不準確,可以盡情發揮幼兒的天性,讓幼兒通過美術創作來發散思維。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講,教師在繪畫過程中一定要以幼兒為教學的主體, 解放幼兒的天性,提升幼兒的美術意識。
(三)教師要切實改善自身的行為
在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幼兒所造成的傷害,很多教師會以“你這樣畫是不對的,這個太陽的位置怎么會在小草的下邊呢?”類似這樣的語言來批評幼兒,導致很多情況下幼兒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對待美術,因為自己所創作的繪畫總是被批評,久而久之,他們也就失去了美術學習的興趣,所以,在陶行知思想教育模式下,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不斷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為,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 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額,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師不注重自己的行為,隨地亂丟垃圾、破壞環境,導致幼兒模仿教師的行為,殊不知我們大自然也是一幅美術作品,教師的這種行為只會使得美術的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效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品德的修養,提升幼兒的美術學習能力。
(四)利用游戲提升幼兒的美術興趣
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倡趣味性教學,也就是讓幼兒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那么教師應該如何來吸引幼兒的美術興趣呢?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幼兒階段的學生聽不懂那些大道理,如果教師一味地讓幼兒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進行美術學習的話可能教學的效率并不能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游戲來提升幼兒的美術興趣。教師可以開展一個“我愛繪畫”的小型比賽,讓幼兒隨意進行創作,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并最終把幼兒的作品一一列舉出來,小朋友??可以隨意進行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對于被喜歡數量最多的作品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獎勵。幼兒階段的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都比較強,這種教學的模式能夠吸引幼兒的美術興趣。
三、陶行知思想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羅恩菲德;兒童中心主義;小學美術教育
中國小學美術教育自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借鑒一些國外的美術教育理論,至于如何借鑒西方國家美術教育的精華來解決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的―些問題,以及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美術教育者是需要我們一代代人的不斷探索。其中羅恩菲德的兒童中心主義為當代我國小學美術教育改革所用,并且以其不足之處作為警示。
一、羅恩菲德的兒童中心主義
羅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猶太人,出生在奧地利的林茨。其著作《創造與心智的成長》是戰后最有影響的藝術教育方面的書籍,同時也標志著羅恩菲德倡導的以兒童為中心的美術教育思想的成熟。羅恩菲德的美術教育思想受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和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觀的影響。其美術教育思想以兒童為中心,即兒童中心主義。其美術教育內容可以用一個中心,四個支撐點來概括,即是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發展階段觀、藝術治療觀、啟發式教學理論和視覺一觸覺理論為支撐點。(如圖1所示)
所謂兒童中心主義是指在教育教學中,教育資源、教育目的、教育技術、教育過程等設計實施以被教育者的個體感受、理智發展、人格形成等為核心。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目標著眼于學生個體的自由發展,不提倡教師按教育模式或計劃對學生實施強制規范改造,認為強制規范容易導致學生個體產生病態心理,這就有悖于教育的目標和個體的發展。兒童中心主義堅信自然的發展就是最好的發展,兒童中心主義教育目的重點不是純粹地傳授知識,而是給予學生一種生活體驗和對知識經驗的自我建構。在這―過程中,學生自身發展的最重要原則是民主、自由。教師的身份是引導者,而不是傳授者、規范者。兒童中心主義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完全平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多樣化的課程設計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和需求。兒童中心主義下的教學論并不期望受教育者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教育民主和自由才是更重要的教育目標。
二、兒童中心主義對中國小學美術教育的影響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小學美術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也有―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通過吸收西方美術教育思想精華,建立、健全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事業。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發展更加迅猛,在吸收借鑒西方的美術教育理論的基礎上,開始研究適合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理論體系。楊景芝教授在研究羅恩菲德美術教育思想之后,提出:“我認為發展和建立適合中國兒童成長的基礎美術學科教育體系,正需要結合羅恩菲德的兒童中心主義教育理淪的核心內容,結合我們自己的實踐,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術教學體系?!备母镩_發之后的中國對羅恩菲德的兒童中心主義美術教育思想也進行了介紹和品評。進步主義教育學派把兒童美術心理與心智成長相結合,用美術開啟了兒童創造潛力,重視美術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一方面,在美術教育上無疑是一種進步,起到了推動和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教學內容要完全根據兒童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靈活選擇,這樣導致了教學缺乏連續性的科學體系,在美術活動中有的只強調過程,不考慮結果,比如只強調兒童在美術活動中進行游戲或情感發泄,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受兒童中心主義的影響,部分小學的美術課程形同虛設,小學寫生教學被認為是太過重視技能訓練,忽略了小學生的情感表達,所以寫生內容大幅減少直至基本沒有寫生課;另外在兒童中心主義主導下,我國小學美術教師既要教師完成美術理論知識傳授,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又要滿足學生個體需求,這在大班教學中是難以兌現的,容易給小學美術教師造成職業困境。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初等教育系,遼寧錦州121000)
摘要:中國美術教育正是由師范美術教育發展而來的,從南京兩江師范學堂的國畫科的設立,至今百余年的歷史進程中,師范美術教育扮演著不同的時代角色。在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呼聲下,師范美術教育無論是在其性質還是在教育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創新師范美術教育需要在正確認識師范性的基礎上,探討積極有效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 :師范美術教育;歷史傳承;現狀特點;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65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12—0084—02
收稿日期:2014—06—15
作者簡介:范寧江(1971— ),男,江蘇寶應人。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初等教育系,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一、我國師范美術教育的歷史傳承
回溯我國師范美術教育的發展歷程,在百余年的發展中,美術教育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師徒教學方式被現代規?;逃〈?,美術教育不再是個人修養的必需品,而是現代社會化、職業化的美育需要。在強化美育的過程中,學科化、系統化、規范化知識的引入使教學內容實現了向教育大眾化的過渡。隨著西方美術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引入,作為肩負中國美術人才培養使命的各高等教育主體,在模仿、實踐、改革的過程中,急功近利的多,缺乏長遠的思考;務虛的多,求真的少,特別是在對我國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挖掘和發展上,顯得尤為匱乏。創新是推進民族精神發展的有效手段,為適應新的時代需要,師范美術教育更應該在兼顧學科教學與學生培養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師范美術教育首先是對“師”的要求,其后才是對“藝”的要求,而師范性是根本,是實現師范美術教育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當前師范美術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師范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在概念及內容上都存在著差異,而師范美術教育更應將教學、科研與創作進行有機結合,為師、為學、為藝。縱觀當前師范美術教育發展的現狀,其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師范美術教育脫離師范教育的實際需要
從事師范美術教育的工作者由于對師范性認識不夠,片面強調專業性,過分重視美術技能教學,從而偏離了師范的師范性特點。
(二)師范美術教育的理念及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在師范美術教育實踐中,由于過多地引入專業美術教育教材及課程設置,導致其無法從當前中小學美術師資人才需求方面來建構課程體系;同時,在美術教學技法及理論應用方面,忽視中小學生對美術教育的認知實際,沒有從美術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融合中來統合。
三、對師范美術教育中問題形成原因的分析
從近現代師范美術教育的發展來看,其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師范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美術人才培養目標認識模糊
我國早期在引入西洋美術教育思想的過程中,對傳統師徒講授方式的改革促進了西洋美術規模化的發展。如對日本師范美術教育體制的引入,其在課程的設置及教育目標的明確上,更加側重于師范性;在師資能力培養上,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美術教學能力,更要兼具其他學科教學能力。我國師范院校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還有很大差距,專業美術院校也承擔著師范美術教育的任務,對于身處專業美術院校的師范教育來說,其總會受到專業美術教育的影響,這些影響也使得師范人才培養的目標變得模糊。
(二)執教者自身的素養使其具有藝術家的傾向
當前,師范美術教育將美術家作為重要的師資力量,忽視了其在教學中對教育理論及教育思想的應用。早期的國畫教師由國畫大家來承擔,西畫教師也多由西方藝術家來擔任。這種師資結構在推廣美術教育的先進經驗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于適應我國國情的師范美術教育則影響不大。如徐悲鴻的美術創作思想對我國美術教育的影響較大;林風眠在推動中西美術藝術流派發展上的功勞也是卓著的,但其教育思想并未對我國的師范美術教育起到促進作用。
(三)進入新世紀后,中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美術教育作為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也需要與時俱進,但師范美術教育仍停留在專業美術教育層面上
作為擔負中國近現代師范美術教育發展重任的美術師資,更需要在國內外美術教育實踐中認清自己,明確“該學習什么”、“該做什么”。
四、推進師范美術教育改革創新的有效對策
師范美術教育要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構建起獨具特色的美術教育精神品質和語境。要推進師范美術教育改革,必然要從理念創新上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一)注重人文素養教育,增強師范美術教育的師范性
師范美術教育作為職業教育,應該面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增強學生對美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而現行的師范美術教育多從美術實踐技能上突出美術知識,課時安排普遍與專業美術教育一致,由此帶來的對專業美術技能的學習,勢必會影響到將來從事中小學美術教師職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并不反對加強對師范美術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但要建立在其具備未來美術教師職業能力的基礎上,使師范美術學生能勝任教師崗位。美術教育承載著提升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對學生的主觀情感和認知的培養,因此,在推進師范美術教育創新的過程中,更應該加大對師范美術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其具備能夠滿足中小學美術教學要求的綜合素質水平。
(二)注重師范美術教育與中小學教育實踐的縱向聯系
師范美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滿足中小學美術教學需要的教師,而明確中小學對美術教師的能力要求是師范美術教育的基礎?;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師范院校與其他院校在師資培訓中,都要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明確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設置,改進課程教學方法,做好師范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對接。一方面,要從美術課程的美育要求出發,突出師范美術教育課程的專業化傾向,切實從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參與性以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方面出發,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以此來增強中小學學生運用美術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鑒優秀的教育經驗,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師范院校美術教育課程應該從教育實習和教育見習上來增強師范生的綜合能力,增加教育實踐課程的時間,改進課堂教育教學方法,促進模擬實習、見習和實習的有機結合。
(三)強化對中國傳統美術文化的學習和繼承
傳統藝術是本土美術文化的載體,對民族特色美術文化的學習和繼承,不僅是對多元文化的有效保護,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理念具有重要意義?;A教育美術師資的培養要在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中,重視中國傳統繪畫和民間美術形式,如學習國畫中素描、色彩的運用,
學習和關注
剪紙、花燈、石雕、皮影等民間藝術。
(四)提升師范美術教育師資的綜合素養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觀念的更新,傳統的師范美術教育教學在教法和理念上都缺乏對學生的關注,師生間缺少有效的互動。而教師要創新師范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更應該從美術教育思想上加強學習,增強“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師道意識,熱愛美術教育事業,強化業務知識學習,實現師范美術教育師資隊伍水平的共同提升。
[
參考文獻]
[1]韓安榮.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境況和未來發展探議[J].藝術教育,2011(4).
[2]路煒峰.現代高等美術教育的范式困惑與對策探討——兼談“本土現當代美術教育數據庫”建設[J].西北美術,2011(1).
[3]馮民生.中國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全球化時代中國高等師范美術教育論壇”綜述[J].美術,2010(12).
關鍵詞:美術教育;歷史發展;價值;變遷
在學界關于美術教育的歷史發展和價值取向問題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和經驗。但從美術教育價值取向上,國內的研究目前仍處于對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解釋、辯證和劃分階段。如何將美術教育的歷史性發展與不同階段的價值取向相互關聯起來進行研究,將有助于把握美術教育的發展進程和脈搏,從而不將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當成是孤立的問題對待。正是基于此種現實需要與研究現狀,本文擬以“概述美術教育的歷史發展和價值變遷”為題,進行比照分析,希望以此來促進當代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確立,促進美術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與繁榮。
1 美術教育的歷史源起與發展
1.1 美術教育的形成
隨著人類審美意識的萌發和深刻,人們用美術手段裝飾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隨之而來的是,人們需要將自己的經驗橫向傳播,縱向傳承,口傳、身受等方式催生了美術教育。由拜師學藝的形式開始,逐漸發展成為有計劃、有目的、有標準、有組織、有場所、有評價的形式化美術教育。這些方式現代仍然存在。中國美術教育按歷史斷代劃分,有古代美術教育、近代美術教育和現代美術教育幾個階段。眾所周知,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基礎要素支持的,盡管這些要素需要我們一層層的追溯到很遙遠的時代,甚至要透析其中的文化原因,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在這些歷史發展的軌跡中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源和佐證,正如我們所要論述的美術教育歷史與發展,從存在中找到我們需要論證的具體內容并在其傳承中找到邏輯即可。美術教育的歷史起源顯然出現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社會活動,這種社會活動依存于人類自身的進步,究其關鍵要素就在于教育在人類社會發展中體現出了具體的價值。我們經常會討論美術教育的價值問題,關于其取向如何,如何通過教育來達到發展的目的,這同樣反過來支持了美術教育的歷史起源問題。所以,研究美術教育的變遷問題關鍵在于研究其歷史的起源和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價值。
美術教育從具體層面上講同其他各類教育方式是一致的,本質上都是一種思想和意識上的培養,比如說游戲有游戲的發展方式,巫術也存在巫術的產生基礎,美術教育的關鍵在于其思想來源和意識上對人類產生的貢獻。
1.2 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演化
中國古代美術教育大致可分為兩種:以博雅為目的,和以實用為目的美術教育。以博雅為目標的古代美術教育又可分為宮廷畫(或院體)與文人畫之分。以實用為目標的美術教育,傳授方式多采用師徒或家族傳承;注重技藝的訓練與精湛。中國近代美術教育存在兩種教育觀念:一是以圖畫教育為特征,我國學校美術教育的地位由此確定;二是以美育觀念為特征,近代教育學家曾經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觀點,主張美術教育要摒棄純粹的實利主義。以實用為目標的美術教育漸變為兼及審美需求與體驗的教育。中國現代美術教育以1949年建國為分水嶺,美育被國家定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經歷了模仿、提高、深入、完善等過程,美術教育改革也加深了廣度、力度和深度,美術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視野不斷擴大。
2 當下我國美術教育的現狀
2.1 傳統的延續
現實背景下,我國美術教育一個重點就是要大力建設發展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承續了美術教育“教化和共性”的特征。同時,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習者個性得到重視和尊重,有關鼓勵個性發展的美術教育價值取向也被認同與接受。這種價值取向積極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實踐,鼓勵學生發揮個性追求。至于有關謀生與追求利益的美術教育價值取向,可以透過美術專業報考與招生火爆現象,以及全國各大高等院校紛紛開設美術專業等現象了解。
2.2 存在的問題與矛盾
隨著國家經濟的日趨繁榮,人們對審美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角度的增長,一種有關謀生與利益實現的美術教育價值取向在當下我國美術教育領域內流行。這種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出現,平衡了為了表現而表現,為了個性而個性的極端美術教育價值取向,極大地豐富了美術教育活動的物質空間與生存基礎。然而,這種價值取向也容易走向另一種偏激功利主義,從而給當下我國的美術教育事業帶來負面影響與損失。最明顯的一個例子,便是中考、高考前的各種美術考前強化班。家長和學生追求的不是審美熏陶與個性表現,而是前途命運。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美術教育領域內,在美術教育價值取向上,我們所面臨或者說需要好好考慮把握的一個主要矛盾與問題,便是如何平衡各種有關美術教育價值取向之間的關系問題。
2.3 對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建構與思考
當前,因受時代與社會發展的多元和開放的文化背景,我國美術教育領域反對將美術學科教育課程再禁錮于單一化、風格化、樣式化的藩籬,從尊重人性鼓勵個性的層面,提出和實踐一種有關表現與個性發揚的美術教育。我們暫且放棄遵從那種價值取向之爭,結合世界和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歷史和演進,便不難理解和明白,那種非此即彼的價值取向之爭以及無原則的折中思想,對美術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不良的影響。遵從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應該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種中庸之道符合孔子的思想,但絕不是簡單的二元之間的簡衡和折衷。
如前所述,中庸之道認為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會產生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辯證統一關系??鬃訌娬{“過猶不及”,思辨事物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事物的發展是一種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式的發展。因此,美術教育也應符合這種規律。只是我們要把握好尺度,采取積極主動調整的態度,當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發展越過了中心線后,不能讓其自由發展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而是要及時對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發展的方向做出調整和改變。
在美術教育價值取向建構過程中,美術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應主動承擔起指導和推動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建構任務。常銳倫說過,中小學美術教育從事的是人生的美術教育,區別于專業學校的職業美術教育。美術學科的“雙基”目標的提出便是中庸之道的最好例證。知識基礎:是以與目標密切相關和必備的,且對其后學習美術有普遍意義的知識為基礎。造型基礎:是以對美術和學習美術有普遍意義,在任何空間皆可以和容易運用,長久時間不過時,諸多職業可以其作為表達手段的內容為基礎。這是我們當前美術教育價值取向建構中所需要的積極思想和實踐,能為我們提供實實在在的參考。
如果說對我國新時期的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發展趨勢做出預見性的思考,堅持運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來建構一個相對平衡、穩定,并能滿足新時期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美術教育價值取向,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 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2] 李福順.中國美術史[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 問題 解決策略 創新
近些年來,不少家長和學生在面對文化課考試的巨大壓力下選擇了美術專業,美術日益成為高考的熱點,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同時,各種順應美術專業發展的行業,如藝術設計、動漫設計等紛紛出現。這些現象都在昭示著美術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容小覷的力量。
一、新時期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定位不清
目前,不少高校沒有明確自己的美術教育培養目標,不確定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于此同時,美術教育沒有重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部分高校受到了社會思潮的影響,追求教學內容的數量化,片面強調知識的全面性,從而導致學生出現“面面俱到、面面不精”的尷尬情況。造成這些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校美術教育定位不清,高校美術教育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畫技,還要促使他們成為文化修養良好、審美情操健康的人。
2、教學風氣落后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浪潮的席卷,社會思想日益多元化、復雜化。社會中不乏功利與浮躁的風氣,這股不良風氣也影響到了高校,在美術教育過程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教授的內容略顯空洞俗套,教師大多只注重訓練學生的繪畫技巧,忽視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還有部分高校工作者由于受到社會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追逐名利,沽名釣譽,不潛心鉆研教研工作,這些現象會導致學生模仿教師,忽視美術本質的感悟、體會,使得他們用膚淺的畫技裝裱自己,個人修養卻沒有得到明顯提升。
3、忽視文化課
高校美術教師過于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忽視文化素質教育,這樣在“技術至上論”思想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想象力貧乏、思想空洞,美術作品中缺乏自我的靈魂,更不用談什么人文力量的存在。其實,美術教育不僅是一種視知覺訓練,它更多地是反映人類生命的意義,塑造人類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缺乏人文素質熏陶,就不會了解藝術的文化內涵,不能掌握藝術作品的文化精神,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二、如何創新高校美術教育
1、端正教育目標
不可否認,高校美術教育的初衷是培養出一批能夠從事美術事業的合格人才。但是時代在不斷發展,高校美術專業生如果只有熟練繪畫技巧,卻沒有創造性思維,只能稱之為“畫匠”,并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美術人才。高校美術教育必須端正教育目標,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傮w而言,高校美術教育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拓寬他們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凈化教學風氣
首先,合格的美術教師要有廣泛的專業理論知識,懂得藝術教育的規律,這樣才能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其次,教師要擁有獨特的智能素質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抵制得住外界的誘惑,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的智能素質包括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立體思維想象力等。再次,高校美術教師還要擁有靈活的教育教學素質,包括審美教學能力、組織教學能力等。美術教師應該善于通過審美施教,使學生逐步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提升審美表現、審美想象等審美素養。
3、強化教學實踐
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美術教育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很多藝術感受。然而,高校美術教育集知識性與實踐性于一身,必須強調實踐特性,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有些實踐課程不能依靠網絡來實施。第一,高校美術教育必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在教學活動中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不一樣的實踐活動,比如出外寫生等。第二,不斷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學生終究要走上社會,為社會服務,社會實踐就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方式,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去美術文化機構實習,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總之,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各項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教育事業也正如火如荼地發展,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高校美術教育要緊隨時展的步伐,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并積極創設有利于知情合一的美術教育氛圍,以此為社會輸送兼備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高校美術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