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美術本科畢業論文

美術本科畢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0-31 14:15: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術本科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美術本科畢業論文

篇(1)

一、問卷的對象和主要內容

不可否認,大眾化背景下的中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確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的問題,論文的質量有明顯的下滑趨勢。2007年12月,《中國青年報》組織了一次關于本科畢業論文的調查,在2243名受訪者中,71.3%的人認為本科畢業生對畢業論文不重視,42.5%的人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應取消。[1]也有專家學者認為“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不高,而且弄虛作假和形式主義傾向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摻水’論文泛濫,不如取消本科畢業論文。”[2]

相對于重點高校而言,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區域的劣勢和辦學經驗的不足,經費來源渠道單一,師資力量偏低,條件保障有限,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面臨更大的困難,存在更多的問題。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本科畢業論文研究的成果是比較豐富的,但從某一層次或某一類型的角度對進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見。盡管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本科畢業論文存在諸多共性,但其差異性也十分明顯。因此,我們把研究的對象定格為地方高校。準確說是地方普通高校,不含地方重點高校。考慮到對象的同質性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我們又將研究范圍鎖定在傳統的“文學類”本科專業,包括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類、藝術類等專業。

為此,我們設計了“地方高校‘文學類’學士學位論文寫作問卷調查”,在孝感學院和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兩所地方院校展開調查,涉及漢語言文學、廣告學、對外漢語、廣播電視新聞學、英語、法語、美術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音樂學等十個本科專業。涵蓋了這兩所地方高校現有畢業生的所有“文學類”本科專業。

本次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關于畢業論文存廢的調查”,設計了“您覺得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是否有必要?”、“有學者提出本科學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建議取消畢業論文寫作,您認為呢?”二是“關于畢業論文的寫作的調查”,共設計了“您認為在論文寫作前是否有必要開設專門的論文指導課?”、“您真正用于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累計多長?”等7個問題。三是“關于畢業論文指導的調查”,設計了“您認為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指導幾位同學比較合適?”、“您愿意選擇哪一種類型的老師指導自己的論文?”等 6個問題。四是“關于論文質量的調查”,也設計了 “您在寫畢業設計(創作)或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您對您的畢業論文的期望值是什么?”6個問題。

二、對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

2011年5、6月份,我們在孝感學院和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文學類”專業開展調查,利用2011屆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進行的間隙進行問卷,共發下問卷750余份,收回574份,回收率76.5%。在回收的問卷中,孝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111份,孝感學院外國孝感學院語學院159份,孝感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102份,孝感學院音樂學院79份。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語言文學系123份。

在第一部分“關于本科畢業論文存廢的調查”中,盡管社會上關于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轟轟烈烈,沸沸揚揚,但接受調查的大學生還是表現出應有的冷靜和理智。在“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否必要?”的調查中,認為“沒有必要”、“有必要”、“可有可無”的分別占12.89%、73%、14.11%;在“有學者提出本科學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建議取消畢業論文寫作,您的觀點是( )”問卷中,認為“沒有必要應該取消”、“不應該取消”、“無所謂”的分別占21.25%、63.59%、15.16%。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認識到本科畢業論文的價值和重要性,認為應該保留畢業論文的聲音還是比較強烈的,但不可否認,認為畢業論文沒必要、無所謂、應該取消的也占有相當的比例。而在“有些藝術類專業堅持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并舉,您認為( )”的調查中,認為“應該”、“可根據專業和學生實際任選其一”、“無所謂”分別占18.64%、72.82%、8.54%。

在第二部分“關于畢業論文的寫作的調查”中,有78.28%的學生學習過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有81.68%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畢業論文寫作前開設專門的論文指導課程。在“何時開始準備畢業論文”、“論文選題何時確定”的調查中,回答“第七學期”的分別為64.98%、64.57%,回答“第八學期”的也占17.68%、11.87%。而在“第七學期”以前的僅占20%左右。在“真正用于畢業論文寫作時間”的調查中,回答“半月以內”、“一個月左右”、“一學期左右”、“ 一年左右”的分別為14.36%、50.26%、31.87%、3.5%,這充分說明,學生用于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是相當有限的,這在音樂學專業表現更加突出,在79份問卷中,半月以內完成的31人,一個月左右完成有33人,分別占39.24%、41.77%。

在第三部分“關于畢業論文指導的調查”中,在“是否認為學生與論文指導老師之間應雙向選擇”的問卷中,認為“是”的為80.28%,說明學生還是相當認可實行雙向選擇的;在涉及指導教師指導畢業論文數量多少為宜時,74.96%認為“5位以下”, 22.43%認為“6-10位”,僅有2.61%認同“11-15位”。在“愿意選擇哪一種類型的老師指導自己的論文”的問卷中,選擇“學術水平高、指導能力強、嚴格管理型”、“學術水平高、指導能力強、嚴格但不乏親和力型”的分別占26.75%、66.61%,而選擇“比較放任松散管理型”的僅為6.64%,這說明學生還是愿意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指導,但最受歡迎的是水平高能力強、管理嚴格由尊重學生的指導教師。在問及“在畢業論文寫作中指導教師給予的幫助”時,80.8%的學生認為是“大”;在調查指導老師是否認真負責時,81.87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指導教師是“認真負責、有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這兩項調查說明“文學類”專業學生對指導教師的指導是認可的,這也透露出地方高校“文學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總體面是好的,是有責任心和責任感的。

在第四個方面“關于論文質量的調查”中,認為院系畢業論文管理“嚴格而應該”、“不嚴格”、“一般”分別為59.69%、7.85%、32.46%,這說明院系畢業論文管理還存在明顯的問題,嚴格管理的只占60%。在問及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期望時,回答“能及格就行”、“真正反映大學四年的學習水平”、“希望達到優秀論文” 分別為26.31%、53.31%、20.38%,說明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期待是正常和正態的。在問卷中令人堪憂的是論文質量,在調查學生的寫作態度,認為“比較認真”、“不認真”的分別為61.89%、14.34%,認為“認真”的只占23.79%;在問到是否存在抄襲時,認為“嚴重”、“一般”分別為16.26%、65.21%,而認為“不嚴重”只有18. 53%;這從側面說明,本科畢業論文中相當多的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態度還是有問題的,也存在著較嚴重的抄襲現象。在調查中,還有一個問題是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在“您在寫畢業設計(創作)或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的問卷中,有39.77%的人認為“面臨就業壓力,無心寫作”,15.14%的人認為“不知如何寫作”,19.46%的認為“考研、實習與畢業論文相沖突”,9.15%的認為“找不到所需資料”。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認為“就業、考研、實習”是畢業論文寫作中遇到最大困難的達59.23%,這說明就業、考研、實習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沖擊是巨大的,也是當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碰到的最大難題,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保障就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三、建議和對策

通過以上“地方高校‘文學類’學士學位論文寫作問卷調查”的分析,盡管我們只選取了2所學校,但這2所學校分別是地方高校二類本科和獨立學院性質三類本科院校,目前,中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主要也是由這兩類構成,窺斑見豹,從中不難看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一些成績和不足。

從以上的數據和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普通高校“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這一層面而言,總體狀況還是比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因此,只有創新機制,注重改革,加強引導,才能改變現狀,保證質量。

首先是開好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與指導課程,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從問卷結果分析,地方普通高校相當一部分專業都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也有些專業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在問卷中有21.72%的學生沒有學習畢業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即便是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課程的專業,大多在6-7學期,時間偏晚。為了提高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水平,我建議都必須將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課程納入正常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而且最好在第5學期前完成。而且,畢業論文寫作課程必須完成三項任務:讓學生了解本科畢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認識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和價值,消除在畢業論文上存在的錯誤認識和糊涂觀念;讓學生熟悉本科畢業論文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構成,了解各環節的內涵和要求,掌握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技能;讓學生學習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規定,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要有正確的認識,樹立誠實守信的價值觀。

其次,要加大本科畢業論文改革的力度。針對地方普通高校“文學類”本科專業的實際,對現行的畢業論文進行大膽改革。

一是對藝術類專業實行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表演)任選其一。由于新世紀持續高溫的“藝考熱”,導致了地方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比較而言,藝術類專業的師資力量偏弱,物質保障也相對困難,加之藝術生的文化素養偏低,要在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創作)兩線作戰,其困難可想而知。還有藝術類專業傳統的“重技輕文”,學生普遍選擇以犧牲畢業論文而保全畢業設計(創作)。因此,為了保證畢業論文(設計或創作)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建議藝術類專業改變目前普遍的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創作)并舉的局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選其一。

二是形成本科畢業論文的替代機制。設計科研學分替代畢業論文,學生在專業方面取得重大成績的,可以用專業方面的成果代替畢業論文,如語言文學類專業的文學創作、翻譯,音樂舞蹈類專業的藝術表演,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各類新聞報道,還有學生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和發明專利等。達到規定的科研積分的學生,畢業論文經批準可以免做。

再次,化解畢業論文與就業、考研、實習之間的矛盾,為畢業論文提供必要的時間保證。

從問卷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就業對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影響巨大,而考研和實習也對畢業論文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主要是由于這四項工作在時間上高度重合,其重要性上各不相同:就業是大學生的終極目標,考研是提升自身實力的重要手段,畢業論文和實習是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影響學生能否順利畢業和拿學位的關鍵性因子。從目前的實際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大多集中在畢業年級,而考研和就業也貫穿這一年的始終,復習備考――考試――面試――錄取環環相扣,而準備就業材料――跑人才招聘會――面試――試用――上班也是不斷循環。加之中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四綜合癥”,因此,學生在本科畢業論文方面的精力投入是相當有限的,論文時間難以保證,論文質量自然受到嚴重的影響。

本科畢業論文與就業、考研、實習的沖突由來已久,它是地方普通高校面臨的一個難題。雖然這一問題早已顯現,但長期以來未得到根本解決。有些專業盡管也采取了一些應對之策,但限于種種因素的制約,也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這一矛盾。從目前的現狀分析,化解這一矛盾無外乎朝著兩個不同的向度發展:一是如前所述的改革,改變畢業論文的現有模式,以改革促發展;一是將畢業論文提前至第6學期進行,實行“錯峰”,提前盡管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但可以基本上消除現行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加強管理,注重引導,實行獎懲并舉。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下滑,除了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和指導教師等方面的原因外,管理的不科學不到位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子。要改變地方普通高校的現狀,要解決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扭轉論文下滑的趨勢,就必須加強對畢業論文的管理,增強管理的科學性和人性化,為畢業論文營造良好的氛圍。

首先是加強管理的科學性。要改革以往管理中不合時宜的政策,管理中心要下移,要賦予教學院系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度。要實行分級管理,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和監督,院系的主要任務是落實和推動,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形成上下齊動,共同推進的局面。

篇(2)

客體因素

1.部分指導教師缺乏責任心,你抄襲我應付,教師和學生彼此心照不宣。很多學校迷信老教師的能力,規定只有副高以上職稱的老師才可以指導論文。這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可忽視的局限性。不可否認,高職稱老師的論文寫作經驗豐富,理論知識充實,有利于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但高職稱師資有限,一個老師同時指導幾十甚至上百篇畢業論文,指導效果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一部分老年教師對網絡了解不多,有些因為身體原因而不能長時間對著電腦,但現在社會知識的更新,文化的傳播很多是通過網絡途徑來實現的,于是難免出現學生從網絡上下載論文而不被指導老師發現的狀況。2.就業壓力。巨大的就業壓力使多數學生忙于找工作、考研、考編、考公務員,而無心專注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學生往往東拼西湊,倉促成文,應付了事。網絡時代信息泛濫,誠信缺失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網上販賣論文的信息使那些缺乏道德約束和試圖不勞而獲的學生有機可乘。3.畢業論文答辯程序流于形式。畢業論文的答辯時間一般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期末,此時多數學生已經和就業單位簽訂了協議,很多學生對畢業論文只求過關,不求優秀。加上就業率已成為高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學生朝夕相處的老師豈有不放之理?另一種情況,許多參與答辯的老師,除了對自己指導的畢業論文較熟悉外,答辯前對其它學生的論文往往沒有來得及翻看,只憑學生答辯時的表現,難免給出不恰當的評判。還有些老師顧及同事情面,對不是自己指導的論文,即使發現抄襲或其它不妥之處,也睜只眼,閉只眼,不做深究。

對策

改善高師畢業論文的尷尬現狀,全面提高高師畢業論文質量,需要從主客體兩方面入手,多方面共同努力。(一)大膽改革畢業論文形式,改善“八股化”文風曾有學生問,是否可以不把畢業論文寫成學術論文,而是就個人對繪畫的感悟寫一些賞析類的文章?這種疑問,道出了畢業論文形式的規范化而導致文風“八股化”的尷尬。雖然固定的格式和章法對論文的寫作不無裨益,但文風“八股化”、章法“套路化”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想要有“學術見地”,就必須摒棄小女子情節或大俠風范,所有和幽怨、唯美、詩情或幽默、犀利、豪爽相關的字句都要拋之腦后,換上冷冰冰的,所謂專業化、學術化的論證。改善文風“八股化”,就必須大膽改革,不再拘泥于傳統畢業論文的模式,而代之以豐富多樣又具專業特色的形式,讓畢業論文掙脫“學術性”的樊籬,代之以更多的“應用性”。具體可分兩步:首先根據專業特征,把一部分特殊專業如音樂、美術等專業的畢業論文由強制性的必修課改為選修課,讓學生把精力投放于更能體現專業特色和提高專業水平的畢業創作和畢業演出中去。一部分對理論興趣較大,同時也具備相應文學素養的學生,則可選擇做畢業論文。這樣才更符合“培養專業化人才”的教學目的。并非人人都有心思來做學問,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來做研究的。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文采出眾。藝術類學生入校時文化課基礎相對較差,加上在畢業論文寫作的同時,還要忙于畢業創作和畢業演出,他們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疲于應付。其次,對于一般專業,除了選修畢業論文外,還可根據專業特征靈活規定,如文學院學生可以寫詩歌,但要求在一定水平的刊物上發表出來;英文專業學生可翻譯著作,環藝專業學生可做畢業設計等等,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要從根本上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必須從畢業論文寫作的主體(學生)著手,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如果寫作主體沒有相應的能力,一切的外在施壓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具體做法如下:(1)鼓勵學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2)在大學課程中加入論文指導的課程,由在學術和文學方面造詣較深,并且有論文指導經驗的老師主講。筆者現任職學校已推出此措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加強平時專業論文寫作的訓練,給學生施加壓力,促其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研究,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論文寫作能力。(3)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師范專業的學生,將來若要為人師表,自己首先要“身正”、“學高”,才能做好表率,教育好祖國的下一代。(三)提供相應條件,給學生動力支持1.學校方面:首先,加強管理和監督機制。其一,提高教師責任心,對于不負責任,學生經常聯系不到的指導老師要及時更換。學生答辯前,參與答辯的教師必須熟知畢業論文內容。同時,加強青年教師論文指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校可以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委派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幫扶,青年教師自身也要主動努力,提高畢業論文指導能力。這樣有利于減輕老教師的工作量,從而解決上述矛盾。其二,根據各專業特征,完善論文評價機制,細化論文評分規則并公示,其中指導老師占50%,答辯組老師占50%,這樣可以避免許多“感情分”。同時省內外多家高師院校可以聯合,采取隨機、匿名抽查的方式,對畢業論文進行復核,杜絕抄襲。以前我校曾有各指導老師之間互查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的制度,對抄襲的論文,不僅學生需要重寫或不予畢業,指導老師也會被牽連受到處分。但由于同事之間或礙于情面,或為避免矛盾,最終使復核流于形式。其次,加強產學研的結合,服務地方經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2007年2月,教育部下發的教高[2002]2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各本科高校應“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學校可通過校企聯合或服務地方文化、經濟等形式,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專業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做科研的興趣,為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提供現實依據和實踐經驗,使其有感而發,言之有物。2.社會方面:(1)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就業環境。(2)嚴厲打擊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兜售畢業論文的行為。(3)各用人單位招聘時間應和學校協調,待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真正畢業之后進行。

結語

篇(3)

字乙軒,山東民族畫院畫家,受教于天津美院李孝萱先生門下。

現居北京。

丁學軍官方網站:

/

雨石

一九六三年出生于上海,現居江蘇無錫。一九八四年畢業于江南大學。先后從江南書法家張懷仁,畫家王汝霖先生學習傳統書法、繪畫。

展覽

一九九八年,無錫個展。二年,揚州八怪紀念館雙人展。二五年,紹興年名家邀請展。二六年,常州『劉海粟紀念館名家展。二八年,北京宋莊美術館『憶江南水墨展;北京宋莊『國畫名家十人展。二九年,北京宋莊『水墨為上名家邀請展。二一年,無錫『梁溪書畫六人展。二一一年,無錫 『雨一車三人水墨展;『致遠堂名家邀請展;『大成堂青花瓷器作品展。

出版及刊載

個人畫集《中國當代翰墨名家雨石集》(二四年);作品集《山水》(二五年);二六年作品在《藝術界》專版介紹;二七年作品在《收藏導報》、《鑒真》專版介紹;二八年作品在《畫風》、《國畫大家》專版介紹;二一年入編《中國畫藝術年鑒》。

崔強

一九七四年生,河北行唐人。一九九五年畢業于河北工藝美術學校,一九九九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任教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文學碩士學位,副教授、國畫系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

杜尾頑

字居尚。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琴會會員、福建古琴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

一九九六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首屆中國畫大專班。

二五年結業于杭州師范美術學院何水法中國花鳥畫高級研修班。

二七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推薦具有市場潛質的中青年畫家。

王牧羽

原名王強,中國當代水墨畫家。一九七五年生于山東,二六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二一年入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劉進安現代水墨工作室學習,拜著名水墨畫家劉進安先生門下,任中國現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員,現居北京。

展覽與獲獎

二五年,中國畫作品《下午茶》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山東展并獲獎。

二六年,完成論文《中國傳統繪畫的中和美學觀》,獲藝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優秀獎。

二八年,《中國書畫》雜志編輯出版王牧羽個人作品年歷《牧羽集》。

二九年,作品《小娜和冰冰》、《彩彩、小薇和美麗》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山東展。

二一年, 『水墨party當代水墨畫聯展。

二一一年,『首師水墨作品交流展;『疊加與互現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宇辰水墨邀請展;『首師水墨—劉進安現代水墨工作室宇辰邀請展;『美術報藝術節獨立單元·學院新方陣青年藝術家新作展。

出版

多幅作品發表于《東方藝術》、《中國書畫》、《70后水墨》等雜志。

張越

一九七二年生,現生活工作于北京、太原。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美術系,就學于中央美術學院。現為山西太原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展覽與獲獎

二一二年,『非常融合—當代中國工筆畫名家新作展。二一一年,『解語花—張越工筆畫作品展;『文脈心象—當代百家扇面邀請展;『水流花開—北京女藝術家巡回邀請展;『學院新方陣—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新人新作—當代青年畫家作品聯展。二一年,『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二七年,『百花迎春—中國優秀女畫家作品展;博鰲亞洲論壇『藍海藝術展。作品《邂逅》榮獲『全國青年國畫年展銀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紅了櫻桃》榮獲『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優秀獎(最高獎)并被張家港博物館收藏。二七年,作品《踏莎行》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年中國畫年展銅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楊運高

祖籍廣東信宜,一九七九年生于廣西象州,二四年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近期展覽

二一年,『2010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傳承藝術中心二十周年慶作品展;『聚焦新銳楊運高山水畫作品展;《紅河魂之隧道》參加『山與海漓江畫派美術作品展。

二一一年,《紅河魂之隧道》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紅河魂·2011楊運高山水畫作品展;『藝術北京2011—當代藝術博覽會;《紅河魂》參加『歷屆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作品匯展。

二一二年,『山川煥顏楊運高小幅精品展。

獲獎

作品曾獲中國美術家協會『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黎昌杯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金獎;『第六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優秀獎(最高獎)。

賈秋玉

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

現為天津城市建設學院教師,

現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

竇良羽

一九七六年生于山東樂陵。

二年本科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二一至二四年任教于洛陽師范學院。

二七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

現任職于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主要個展:

二五年,『所見所聞(上海1918artspace)。

二六年,『童年(北京show畫廊)。

二七年,『在·見(天津美術學院)。

二一一年,『童年往事(天津九思藝術空間)。

二一二年,『兒童時代(上海M50畫廊)。

主要聯展

二五年,『上海青年美術大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篇(4)

[論文關鍵詞]高師美術教育 培養目標教師教育 教學過程

近年來,高師美術教育在“藝考熱”、擴招熱及火爆的藝術品市場推動下,其辦學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多數高師院校打破了單一培養教師的傳統,面向市場設置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形成一種辦學模式多元化的強勁態勢。同時,在基礎教育新課改和以數字化為特征的信息技術推動下,教師教育專業化、教學過程數字化兩種趨勢也十分明顯給高師美術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培養目標趨于多元化

(一)設計藝術成為高師美術教育新的生長點

傳統上,我國美術教育大體延續著美術學院工藝美院和高師美術教育三大類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術學院設置國、油、版、雕、史論等傳統專業,培養專業美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工藝美院以實用設計門類劃分專業,培養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高師美術教育大體沿襲了美術學院的專業設置,以培養各級各類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為專業培養目標。但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種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社會對純藝術類人才需求量不斷縮小,中小學美術教師在大中城市也漸趨飽和,而設計類實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遞增。至90年代,設計類專業成了中國美術教育的熱點。全國各大美術院校都爭相開辦設計類專業,而高師美術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繼增設了“平面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以教育部屬六所師范大學為例,華東師范大學設有綜合繪畫、美術教育和環境藝術設計三大學科,并按“綜合繪畫和美術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向招生;東北師范大學設有美術教育、油畫、水彩畫、中國畫、雕塑、環境藝術與服裝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與電腦美術設計等7個系,其中只有美術教育系為師范類專業;陜西師范大學設油畫、國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四個系,并按照美術教育、繪畫、裝潢設計三個專業培養人才;北京師范大學下設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專業,專門培養從事美術、書法、藝術設計教學、創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級人才;西南大學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繪畫及雕塑四個本科專業,只有美術學為師范類專業;華中師范大學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其中藝術設計為非師范類專業;華南師范大學現有美術學、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三個本科專業,設有美術教育、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新媒體藝術等系,多數為近年來新興的非師范類應用型專業。

高師美術教育培養目標的多元化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席卷全國的大學綜合化總趨勢的一部分。從高師美術教育的角度看,這種綜合化趨勢是從兩個層面展開的:一是美術教育的綜合化。在以往,美術學專業有師范類與非師范類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中,“師范類”被“教師教育”所代替。這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而是為培養主體多元化開辟了道路。當前,不少藝術學院都開設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其在師資、科研、教學基礎等方面的優勢立刻顯現出來,并對師范院校的美術教育形成了強勁的挑戰。二是教師教育綜合化。近年來,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趨勢。1991年,在歐洲教師聯合會上,由歐共體12個成員國60位專家共同提出了“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口號,認為“大學應該在教師培養和培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國,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鼓勵綜合性高等學校和非師范類高等學校參與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工作,在有條件的綜合高等學校中試辦教育學院。2003年11月,全國一百多所非師范類院校召開會議,共同《非師范院校積極參與教師教育的行動宣言》,明確指出:“中國教師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從數量滿足向質量提高轉變的歷史新時期。實現這種轉變,鼓勵師范院校綜合化和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綜合性大學辦教師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其辦學經費充足、硬件設施先進、學校認同感較好等優勢,他們的畢業生后勁足、適應性強,更加受到中小學校和同行的好評,這也成為高師院校實現培養目標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養目標多元化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專業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科專業的綜合化。但在現有的高師本科教學模式下,學科專業化和教師專業化二者間存在著不可協調的矛盾,因而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也是大勢所趨。主要途徑有:一是形成“大美術”的理念。今天,美術在人們的觀念中除了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外,還有建筑設計、工業造型、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環境設計、廣告設計、染織設計、裝潢藝術、多媒體網頁設計等等,在這些專業中還可以分出多個分支,它們都是美術的范疇。二是實行按院招生制度。當前,多數高等師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實行按院招生制度。學生入學后不分專業,統一進行基礎教學,在充分了解各專業的具體情況及就業形勢之后,再由學生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不少高師院校,已經開始試行彈性學制和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學師資、“3+1”的中學師資培養模式。小學師資前兩年學習基礎公共課和主修專業,后兩年進行輔修專業和教育理論的學習與教學實踐;中學師資前三年進行基礎公共課、主修課程和綜合課程的學習,最后一年學習教育理論并進行教學實踐。(2)輔修及雙專業、雙學位模式。許多高校都允許學有余力、并對教師工作感興趣的學生選擇輔修教育類課程,修讀雙專業并獲得雙學位,為其以后取得教師資格證打基礎。(3)“4+X”的教師教育模式。其中,實行“4+0”模式者,學生畢業即就業;實行“4+2”模式者,學生本科畢業后再讀兩年碩士學位,培養目標是重點中學的骨干美術教師;實行“4+3”教師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碩連讀的辦法獲取碩士學位,學生畢業后可以到美術類高校擔任專業課教師。

二、教師教育趨于專業化

(一)“教師專業化”已經從理論走向現實

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注重技能訓練,因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其職業意識更傾向于是一個畫家而非美術教師。這種狀況隨著教師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隨著“教師專業化”理論的提出而有所改變。教師專業化理論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卡爾·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來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組相繼發表的《國家為21世紀準備教師》兩份報告,指出公共教育質量只有當學校教育發展為一門成熟的“專業”時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國,1993年頒布的《教師法》明確提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2000年,《職業分類大典》也將教師歸人“專業技術人員”。從2001年4月1日起,國家首次全面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這些都從法律和制度層面奠定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教師專業化是針對其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性不突出,以至于產生較大的職業可替代性提出來的,意在提高教師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和專業地位。盡管與“畫家”的名頭相比,美術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比較低。但隨著教師專業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術教育必將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職業而獲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進專業發展是高師美術教育的義務

在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從本質上看仍屬于職業教育,其課體系基本上是參照美術學院繪畫專業設置的,教師專業化程度很低。為此,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從三個層面來提高未來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一是加強專業課教學。教育部于2005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明確指出,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初步美術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礎教育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根據這一目標,《課程方案》從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提出了五條規格要求并從課程體系中辟出一個專門領域——“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其中“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與“美術教育實習”為必修課,“中國美術教育史”、“教學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外國美術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為選修課,其目的就在于體現課程的師范性。二是增強人文內涵。多年來,我國的高師美術專業一直以培養畫家、雕塑家和設計師為取向,注重專業技能課訓練,忽視美術史論課學習,這種知識結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新頒布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也指出:“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征。”這在美術課程觀上是一個重大突破。在新課程方案中,美術欣賞課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僅需要教師對美術實踐有親身體會,更需要教師具備全面的文化素養,因而需要在美學、美術理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乃至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有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還應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成為一個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人。三是要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一般說來,教師的知識可分成兩類,即“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其中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在教師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師美術《課程方案》中的實踐性課程達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會實踐(軍訓、社會調查、就業指導、勞動等)、畢業創作、畢業論文答辯、藝術實踐、藝術考察等,這些都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專業發展。

三、教學過程趨于數字化

(一)數字化改變了人們關于美術的感知方式

一般認為,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藝術形象。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人們關于美術作品的感知方式越來越技術化了。上世紀90年代后,數字化的印刷、攝影技術高度成熟,大幅廣告、精美照片、時尚雜志、網絡世界、數碼影像等,凡是能夠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廣為采用,以致導致人們普遍的審美疲勞。而關于美術創作的經典手法,也被數字化時代顛覆了。以前,從設計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對手繪技術要求很高。現在,人們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擺脫了鉛筆紙張、直尺圓規、顏料調色盒等繪畫工具限制。即使是一個沒有受過專業美術訓練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繪圖軟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滿意的圖片來。不僅如此,數字時代還促生了以美術學為基礎的創意產業,尤其是廣播、電視、動漫、環境、設計、廣告等新興產業的迅速成長,對高校美術教育形成了強大的拉動。為適應這一需求,許多高師類院校都開設了基于信息技術的藝術設計專業。比較典型的有;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主要培養能在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三維動畫創意及制作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圖形圖像制作專業,主要培養能在電影、電視、廣告、新傳媒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后期合成、電腦剪輯、特效制作以及影視作品技術處理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游戲動畫設計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在游戲制作領域勝任原型設計、模型制作、紋理制作、動畫調試等崗位的工作,并進行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這些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結構與傳統美術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他們所從事的美術活動很難以傳統的美術概念來界定與歸類,但往往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也引領高師美術教育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篇(5)

關鍵詞:高師美術教育培養目標教師教育教學過程

近年來,高師美術教育在“藝考熱”、擴招熱及火爆的藝術品市場推動下,其辦學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多數高師院校打破了單一培養教師的傳統,面向市場設置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形成一種辦學模式多元化的強勁態勢。同時,在基礎教育新課改和以數字化為特征的信息技術推動下,教師教育專業化、教學過程數字化兩種趨勢也十分明顯給高師美術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培養目標趨于多元化

(一)設計藝術成為高師美術教育新的生長點

傳統上,我國美術教育大體延續著美術學院工藝美院和高師美術教育三大類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術學院設置國、油、版、雕、史論等傳統專業,培養專業美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工藝美院以實用設計門類劃分專業,培養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高師美術教育大體沿襲了美術學院的專業設置,以培養各級各類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為專業培養目標。但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種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社會對純藝術類人才需求量不斷縮小,中小學美術教師在大中城市也漸趨飽和,而設計類實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遞增。至90年代,設計類專業成了中國美術教育的熱點。全國各大美術院校都爭相開辦設計類專業,而高師美術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繼增設了“平面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以教育部屬六所師范大學為例,華東師范大學設有綜合繪畫、美術教育和環境藝術設計三大學科,并按“綜合繪畫和美術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向招生;東北師范大學設有美術教育、油畫、水彩畫、中國畫、雕塑、環境藝術與服裝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與電腦美術設計等7個系,其中只有美術教育系為師范類專業;陜西師范大學設油畫、國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四個系,并按照美術教育、繪畫、裝潢設計三個專業培養人才;北京師范大學下設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專業,專門培養從事美術、書法、藝術設計教學、創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級人才;西南大學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繪畫及雕塑四個本科專業,只有美術學為師范類專業;華中師范大學設有美術學、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其中藝術設計為非師范類專業;華南師范大學現有美術學、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三個本科專業,設有美術教育、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新媒體藝術等系,多數為近年來新興的非師范類應用型專業。

高師美術教育培養目標的多元化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席卷全國的大學綜合化總趨勢的一部分。從高師美術教育的角度看,這種綜合化趨勢是從兩個層面展開的:一是美術教育的綜合化。在以往,美術學專業有師范類與非師范類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中,“師范類”被“教師教育”所代替。這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而是為培養主體多元化開辟了道路。當前,不少藝術學院都開設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其在師資、科研、教學基礎等方面的優勢立刻顯現出來,并對師范院校的美術教育形成了強勁的挑戰。二是教師教育綜合化。近年來,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趨勢。1991年,在歐洲教師聯合會上,由歐共體12個成員國60位專家共同提出了“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口號,認為“大學應該在教師培養和培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國,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鼓勵綜合性高等學校和非師范類高等學校參與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工作,在有條件的綜合高等學校中試辦教育學院。2003年11月,全國一百多所非師范類院校召開會議,共同《非師范院校積極參與教師教育的行動宣言》,明確指出:“中國教師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從數量滿足向質量提高轉變的歷史新時期。實現這種轉變,鼓勵師范院校綜合化和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綜合性大學辦教師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其辦學經費充足、硬件設施先進、學校認同感較好等優勢,他們的畢業生后勁足、適應性強,更加受到中小學校和同行的好評,這也成為高師院校實現培養目標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養目標多元化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專業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科專業的綜合化。但在現有的高師本科教學模式下,學科專業化和教師專業化二者間存在著不可協調的矛盾,因而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也是大勢所趨。主要途徑有:一是形成“大美術”的理念。今天,美術在人們的觀念中除了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外,還有建筑設計、工業造型、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環境設計、廣告設計、染織設計、裝潢藝術、多媒體網頁設計等等,在這些專業中還可以分出多個分支,它們都是美術的范疇。二是實行按院招生制度。當前,多數高等師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實行按院招生制度。學生入學后不分專業,統一進行基礎教學,在充分了解各專業的具體情況及就業形勢之后,再由學生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不少高師院校,已經開始試行彈性學制和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學師資、“3+1”的中學師資培養模式。小學師資前兩年學習基礎公共課和主修專業,后兩年進行輔修專業和教育理論的學習與教學實踐;中學師資前三年進行基礎公共課、主修課程和綜合課程的學習,最后一年學習教育理論并進行教學實踐。(2)輔修及雙專業、雙學位模式。許多高校都允許學有余力、并對教師工作感興趣的學生選擇輔修教育類課程,修讀雙專業并獲得雙學位,為其以后取得教師資格證打基礎。(3)“4+X”的教師教育模式。其中,實行“4+0”模式者,學生畢業即就業;實行“4+2”模式者,學生本科畢業后再讀兩年碩士學位,培養目標是重點中學的骨干美術教師;實行“4+3”教師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碩連讀的辦法獲取碩士學位,學生畢業后可以到美術類高校擔任專業課教師。

二、教師教育趨于專業化

(一)“教師專業化”已經從理論走向現實

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注重技能訓練,因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其職業意識更傾向于是一個畫家而非美術教師。這種狀況隨著教師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隨著“教師專業化”理論的提出而有所改變。教師專業化理論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卡爾·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來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組相繼發表的《國家為21世紀準備教師》兩份報告,指出公共教育質量只有當學校教育發展為一門成熟的“專業”時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國,1993年頒布的《教師法》明確提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2000年,《職業分類大典》也將教師歸人“專業技術人員”。從2001年4月1日起,國家首次全面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這些都從法律和制度層面奠定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教師專業化是針對其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性不突出,以至于產生較大的職業可替代性提出來的,意在提高教師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和專業地位。盡管與“畫家”的名頭相比,美術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比較低。但隨著教師專業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術教育必將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職業而獲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進專業發展是高師美術教育的義務

在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從本質上看仍屬于職業教育,其課體系基本上是參照美術學院繪畫專業設置的,教師專業化程度很低。為此,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從三個層面來提高未來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一是加強專業課教學。教育部于2005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明確指出,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初步美術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礎教育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根據這一目標,《課程方案》從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提出了五條規格要求并從課程體系中辟出一個專門領域——“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其中“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與“美術教育實習”為必修課,“中國美術教育史”、“教學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外國美術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為選修課,其目的就在于體現課程的師范性。二是增強人文內涵。多年來,我國的高師美術專業一直以培養畫家、雕塑家和設計師為取向,注重專業技能課訓練,忽視美術史論課學習,這種知識結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新頒布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也指出:“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征。”這在美術課程觀上是一個重大突破。在新課程方案中,美術欣賞課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僅需要教師對美術實踐有親身體會,更需要教師具備全面的文化素養,因而需要在美學、美術理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乃至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有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還應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成為一個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人。三是要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一般說來,教師的知識可分成兩類,即“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其中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在教師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師美術《課程方案》中的實踐性課程達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會實踐(軍訓、社會調查、就業指導、勞動等)、畢業創作、畢業論文答辯、藝術實踐、藝術考察等,這些都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專業發展。

三、教學過程趨于數字化

(一)數字化改變了人們關于美術的感知方式

一般認為,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藝術形象。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人們關于美術作品的感知方式越來越技術化了。上世紀90年代后,數字化的印刷、攝影技術高度成熟,大幅廣告、精美照片、時尚雜志、網絡世界、數碼影像等,凡是能夠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廣為采用,以致導致人們普遍的審美疲勞。而關于美術創作的經典手法,也被數字化時代顛覆了。以前,從設計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對手繪技術要求很高。現在,人們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擺脫了鉛筆紙張、直尺圓規、顏料調色盒等繪畫工具限制。即使是一個沒有受過專業美術訓練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繪圖軟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滿意的圖片來。不僅如此,數字時代還促生了以美術學為基礎的創意產業,尤其是廣播、電視、動漫、環境、設計、廣告等新興產業的迅速成長,對高校美術教育形成了強大的拉動。為適應這一需求,許多高師類院校都開設了基于信息技術的藝術設計專業。比較典型的有;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主要培養能在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三維動畫創意及制作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圖形圖像制作專業,主要培養能在電影、電視、廣告、新傳媒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后期合成、電腦剪輯、特效制作以及影視作品技術處理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游戲動畫設計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在游戲制作領域勝任原型設計、模型制作、紋理制作、動畫調試等崗位的工作,并進行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這些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結構與傳統美術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他們所從事的美術活動很難以傳統的美術概念來界定與歸類,但往往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也引領高師美術教育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篇(6)

地點:鄧遠清工作室

受訪人:鄧遠清

SHMJ:快畢業了,一定很緊張吧?要搞畢業創作,還要寫論文。

鄧遠清:臨近畢業所以我這幾天特別忙,一直在準備畢業創作和畢業論文,昨天夜里忙到凌晨兩點多。

SHMJ:看到你這些畫與以往作品有所不同,這些作品都是紙本的嗎?

鄧遠清:都是紙本。以前用的是熟宣,接下來會多用一些生宣,因為在生紙上畫畫更鮮活。藝術是需要“生發”的,在熟宣上從“起形”到“完成”你都知道每一步的結果“按部就班”就行了,而生宣能帶來許多不可復制偶然性、唯一性。

SHMJ:這樣的嘗試會對你以往技法的突破,當然這也會給你帶來創作上的快樂。

鄧遠清:是的,做底色時你可以像小孩子那樣自由愉快的去揮灑。

有的作品事先起了草圖,而有些是完成底色后根據畫面的趨勢自然衍生出來的。原來我過多的依賴小稿,實際上是對自己創作激情的消耗,所以現在我在畫之前只準備大概的草圖,最后的效果我想在畫面的過程中尋找,而不是先把它設定好。但大型創作另當別論……

SHMJ:你作品底色別強調“水”的因素,是根據畫面的需要嗎?

鄧遠清:呵呵,它就是一汪水。我屬于那種懷舊的人,想通過畫面上的這汪水來表現過去的一段時光或是一個場景,把那些留存在我記憶里頭的東西訴諸在畫面上。古代有一種說法――水是人和另外一個時空對接的媒介途徑。尚?高克多的《奧菲爾》中“死神”愛上了“奧菲爾”,他們每一次相會的時候都必須通過鏡面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古時候“水”就是“鏡子”。水既可以代表“過去”也可以代表“新生”。我就想通過水跡的形象來表現自己對過去的追憶。

SHMJ:看得出,你在創作的時候做了很多嘗試。

鄧遠清:只有進行各種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繪畫語言方式。有時候一幅畫失敗了也不要急著扔掉,細細看,也許就在某個不起眼的地方有你需要的東西。

SHMJ:聽說江宏偉老師畫畫時,作品不滿意了,就放在一邊,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就可能成了一個新的發現。

鄧遠清:把你需要的效果放大,反復試驗,最后能找到你所滿意的效果。我剛入中央美院中國畫材料工作室的時候,導師胡偉要求我把以前的東西暫時放一放,后來我根據工作室的特點畫了一批潑墨的花卉。現在這批作品還沒有發表過,都在我電腦里可以給你看看。

(起身把電腦拿來,找到潑墨作品的照片)

之后我又做了另外一些潑湯抽象作品拿給胡老師看,胡老師卻要求我把工筆的東西找點回來。

SHMJ:胡老師會看重學生自身的條件,來因材施教。

鄧遠清:是的,他非常清楚學生的想法。如果學生開始自滿了他會一句話把你點醒,讓你沉下去。一段時間我自己感覺良好,挺滿意自己畫的東西,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結果讓老師給“打擊”得不行。后來,只好老老實實的在工作室待著,按工作室的要求來做。

SHMJ:你還有一些作品是用宿墨畫的,也是在嘗試嗎?

鄧遠清:是的,這一批作品畫了幾十張,但都不太大,花蕊的地方用了金屬材料,老師看了以后感覺很好。如果沒有這批作品,就不會有今天的變化。從水墨入手,做了一系列這樣的訓練,在水墨里再找顏色。那時候我還畫過一系列綠顏色的花卉,胡老師看了后問:是不是北京的空氣環境變好了?我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想是不是我畫的太綠了。

SHMJ:看你的畫,能明顯感覺到是一位女性畫家的作品。

鄧遠清:是吧,以前也有人這么說過,可能是我的作品里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氣息和情緒。我是2010年暑假創作班的時候來到的北京,后來又繼續讀了現代工筆畫院的首屆工筆畫高研班。那時一直想有個機會來北京學習,看到現代工筆畫院招生,授課教師幾乎都是挺牛的名師,班主任是方政和老師,所以一到暑假就迫不及待地來了北京。

(正聊著,裱畫的師傅把裱好的作品送過來)

鄧遠清接過畫告訴我:這三幅畫是為了“中央美院研究生畢業作品展”準備的,是一個系列,投入時間挺長的,今年1月份就開始準備了。這三幅作品的制作方法和以前的作品不一樣。我沒有在色彩變化很大的底子上畫畫的經驗,處理起來很麻煩。特別是第一張,畫完了感覺又不滿意,就洗了再畫,結果還不滿意,又再洗,這樣反復了好多遍,一籌莫展,很痛苦……找到辦法時高興得在畫室里蹦,買了好多零食獎勵自己。畫這批作品的體會就是,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SHMJ:我想你在創作的攻堅階段同時也在享受著整個探索過程。

鄧遠清:其實最痛苦的也是那個過程,讓我感覺最愉快的是當時豁然開朗,找到了解決方法。我以前在四川美院是美術教育專業,學的東西挺多:水彩、油畫……都畫過不少,我很喜歡水彩的輕松、抒情,而畫水墨相對考慮的會多一些。

SHMJ:水彩畫沒有太多的約束,當代水墨和傳統水墨有所不同,實驗水墨更看重觀念,注重人的情緒……你還記得為了繪畫曾經要放棄過什么東西嗎?

鄧遠清:是的,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學會“取舍”――有“舍”才會有“得”。本科畢業后,我在西華大學從事專業課教學有十三年,教學對我的繪畫也有很大的幫助。我的作品中呈現的事物不多,更多的是想通過畫面傳達某種情緒,基本都是自己對生活的一些體會。我向往的是一種心靈的平靜安寧,希望通過我的畫面給人帶來這種安靜的感覺,讓觀者在嘈雜的都市生活中能感受到心的寧靜。還有很多創作計劃還處在草圖階段,等待實施……

SHMJ:了解了你的經歷才知道,工筆畫創作并不是你的唯一選擇。水彩、油畫、水墨對你今天的創作都有影響。

鄧遠清:工筆以前畫得比較少,來北京之前也畫油畫,現在把工筆畫作為專業方向。我認為繪畫其實是相通的,僅僅是材料的使用不同而已,而材料是表達情感的一種載體。我在畫工筆之外很關注其它的一些繪畫形式:當代油畫,水墨,數碼影像,裝置等等,我都比較感興趣。我最遺憾的是沒有深入學過版畫,好在央美有過一個“對位―系列工作坊”的活動,很幸運跟著央美版畫系教授楊宏偉學過一點木刻版畫,對我幫助很大。版畫需要換一種思維去創作,用平面的,點、線、面去經營畫面,對于我的工筆創作來說有很大的啟發。

SHMJ:每一次嘗試對你都是一次收獲。

鄧遠清:呵呵,我的學習狀態還好,接受能力還行吧,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收獲。我現在對版畫的關注比較多,忙完這段時間想去系統的研究一下版畫。工筆畫家需要版畫家的歸納處理能力,畫面需要主觀的處理,如果什么都寫實那就沒意思了。

SHMJ:還記得你剛來畫院是什么樣的狀態嗎?

鄧遠清:當時有三百多個畫家在畫院學習,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感覺大家都畫得特別好,基本功也扎實,畫面東西很多、很細、很繁密。我希望和他們畫的不一樣,想“偷個懶”,于是促成了作品《上弦月下弦月》。畫面中東西很少,四條屏就只有四枝花背后是夜色中的城市,挺有意思的。特別幸運的是在這里遇到了很多好老師,有王天勝院長,江宏偉老師、安佳老師、唐秀玲老師、王冠軍老師等,他們給了我很多建議幫助,方政和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對我這幅作品幫助特別大。

SHMJ:《上弦月下弦月》是你來北京創作的第一幅工筆畫,是嗎?

鄧遠清:是我來北京以后的第一幅工筆畫創作。以前也畫過一些工筆花鳥題材的創作,但基本不是這種風格。

SHMJ:畫這張畫的時候,你說是因為“偷懶”畫得比較簡潔,那么現在是否繼續延續這樣的風格?

鄧遠清:畫面不一定非要畫滿才有說服力,有時候一句話比千萬句更有用。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不語,沒有語言也把要說的講明白了。畫面里的事物不在數量的多少,只要能確切地表達情感就足夠了。我喜歡簡潔并且能表現意境的作品,在我的工筆畫里,我想讓大家觀看我的作品時能感覺到內心的寧靜,讓都市的煩躁、浮華都在畫的面前消失。我對佛教很感興趣,曾經看過一個修行者寫的書,名字我記不清楚了,其中有一段說一群小孩從外面回來想喝水,但是只有一大瓶檸檬汁,前面的孩子喝上面非常清澈的部分,到了最后一杯的時候,只剩下最后的底了,那個小孩就不高興了,他就告訴小孩,把檸檬汁放一放,讓它澄一澄,它會就變得清明透徹了,這話里很有禪意的。行政那會兒比較累,經常到附近的龍興寺去,寺廟梧桐樹林里有個茶館,要一杯茶,靜靜地看著熱水倒進去,茶葉翻滾舒展,然后慢慢的沉入杯底,茶絮就像點燃的香,慢慢的走……散開……再沉下去……靜靜的坐在那里,止語,體會寧靜。

SHMJ:你對佛教感興趣,這非常好。畫畫的人就應該有佛教人的心性,內心安靜,畫畫就純粹。

鄧遠清:確實是這樣,那段時間非常喜歡這樣靜坐,坐到讓自己通身都透徹了,那個過程很享受。

SHMJ:你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玻璃器皿,它所吸引你的是來自器皿本身的屬性還是另有情節?

鄧遠清:玻璃特別透撤、清爽,我希望我的人生也能那樣簡單、純粹。有的朋友說我就像一個玻璃杯,透明得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我也特別喜歡喝老家成都的花茶,泡在玻璃杯里說是品茶,其實就是享受清閑時光。

SHMJ:你的作品具有當代性,形式是新的,然而畫里的氣息卻是很典雅、古意。

鄧遠清:是的,我從傳統里尋找繪畫的語言,觀念卻是全新的。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題目是《當代語境下的工筆畫》,寫這篇論文的時候,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看了很多畫,包括傳統的、現代的,突然有一種感悟,畫工筆畫技術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思維,你的觀念,假如還停留在古代的情節里面,你畫的會傳統些,要是把現代的新觀念放在畫里,作品就會顯得很當代。搞當代藝術的新銳畫家們,他們大都受“包豪斯”的影響,他們畫的東西都特別簡潔,借鑒很多平面設計、工業設計方面的元素,去掉了很多繁瑣的東西。工筆畫應該有另類的思維,除了繪畫的觀念、畫面的構成形式外,工筆畫在材料上也應該有所突破。

篇(7)

關鍵詞:工作室;校企合作;教學改革;實踐技能

一、產品設計專業主干課程介紹

產品設計專業的主干課程包括工程制圖、設計工程基礎、產品效果圖、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模型制作、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基礎形態設計、設計方法學、人機交互設計等。其中,《產品開發設計》是產品設計專業課的主干核心課程,交叉整合了消費者行為學、經濟學、營銷學、知識產權等相關學科。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企業中新產品開發的環境、動機、流程等方面的知識,因此重視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是產品設計專業的共識。產品設計專業實踐性很強,學生除理論課學習外,還參加多種實踐教學科目,如美術實習、工程材料實習、金工實習、產品設計實習、產品結構實習、工業設計工程基礎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主要實驗環節包括:模型實驗、工程材料實驗、木工實驗、金工實驗、產品結構實驗等。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是一項創新工程,只有通過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方法相結合,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實踐方法,才能順利完成專業學習的教學任務。

二、工作室制度下主干課程的校企共建教學優勢

正因為產品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目前國內有許多院校開展了校企合作模式,通過和企業進行實踐合作來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而工作室制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專注力。工作室制度以往更常見于研究生培養階段,而在本科階段運用工作室制度在我國還不多見,但其優勢還是顯著的。(一)促進教學與課程體系建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相結合,加強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工作坊式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根據產品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強調具體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前瞻性;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設計競賽,提升專業總體競爭力,打造專業建設平臺。(二)促進教學團隊建設依據教學改革和教學任務,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可以提升設計教學和設計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發展。從企業聘任專業功底深厚、業務精通、實務能力強的自身設計能力,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由教學水平高、專業能力強、學術造詣高的教師領銜,形成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團結合作的教師群體,提升團體的凝聚力。(三)構建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產品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言,實踐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因此,有效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如何構建符合產品設計本科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產品設計專業教學體系的建立應遵循實踐性、規范性和系統性的原則,結合產品設計本科實踐教育的特征,尋求實踐教學方法的創新。將課程實踐與理論學習有機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維護建設好現有的實踐教學基地,同時增加不同類型的行業企業,讓學生有所選擇,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有計劃地邀請相關企業部門的領導擔任客座講師。

三、工作室制度下主干課程的校企共建教學措施

(一)我院自2012年開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制度以來,進行了大力改革。學院建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產品設計專業主干課程教學方法研究。近幾年來,制定或修訂了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本科學生課外創新實踐學分實施細則、實踐教學管理辦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實驗教學管理辦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辦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與教學管理評估實施辦法、實踐教學建設與質量監控管理辦法、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管理與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教學規章制度,這為項目的實施和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二)探討提高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建立完整的理論教學體系,使課程建設更適合企業的需要,滿足學生在企業穩定就業,以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需要。(三)從專業建設方向出發,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的人員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調整專業和兼職教師隊伍比例,加大雙師型比例,根據行業發展要求不斷更新其知識與能力。(四)加大與企業的聯系,在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盡量對合作模式進行創新。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考慮專業發展持續性、教師繼續教育與學生就業的穩定,加大與企業的聯系。精選2-5家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建立學生實習基地,借鑒其經營管理模式、培訓體系,利用其市場優勢,形成企業資源、學校資源共享、制定共同培養人才的方案,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增強人才適應性,使學生學有所用,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五)實行課題工作室制度,進行科學研究,鼓勵教師與企業進行合作,承擔設計課題,同時撰寫與課題有關的學術論文,總結經驗并運用于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六)明確工作室管理制度。包括組織工作室成員會議,制訂工作計劃,確定成員階段工作目標。召開階段性工作情況匯報會,督促檢查工作的實施情況。定期召開工作室總結會,總結經驗成果,梳理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

四、教學成果

我院積極推行“實際、實用、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強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產品設計專業在全國設計大賽中累計有70余人次獲獎,多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獎”。與知名公司、企業建立合作,例如:聯想、美的、格蘭仕、紅古軒、碩美科等,將課堂內容與實際項目結合,進行產、學、研系列化服務。同時和其他院校進行項目合作,例如銀川大學經管學院等,共同開發新產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交流合作實踐能力。圖1為我院產品設計專業校企共建的部分成果。

五、工作室制度下主干課程的校企共建教學意義

現有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培養體制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學科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程分割,無法滿足培養市場對設計人才的需求。設計專業培養的應是通才,將設計方法和多種學科交叉運用于產品之中,因此全面系統地掌握設計相關的主干課程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對高素質雙師型師資的培養,強化教師的實踐經驗,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有利于學生學習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知識;通過具體教師負責具體工作室,責任到位,有利于培養教師和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工作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加大與企業的聯系,在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盡量對合作模式進行創新,有利于讓學生能夠學習到真正貼近實踐、貼近市場的知識。

六、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好日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1|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被仇人调教成禁脔h虐|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 欧洲 无码 在线观看| 日产学生妹在线观看| 麻豆亚洲一区|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色135综合网| 巴西free性video极品| 国产初高中生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手机视频|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超碰97资源站|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国产麻无矿码直接进入|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欧美丰满老熟妇aaaa片| 暖暖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