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課件

思想政治教育課件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3 17:06: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想政治教育課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思想政治教育課件

篇(1)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課;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1)06-0116-01

思想政治教育課創新是初中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關系著全民的道德水準,因而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課創新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創新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培養符合時代與國家發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創新的原則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創新應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有創新意識、創新個性特征、創新思維品質以及創新技能的學生。為了實現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創新的目標,在教育創新活動中就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啟發性原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過于重視知識的記憶,注重死記硬背、反復練習,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多元發展、開拓發展,不利于學生真正領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因此,思想政治課程創新必須加強啟發式教育、探討式教育,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自覺性。其次,進步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第三,合作性原則。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與思維水平,促進知識的掌握,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合作精神。第四,主體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第五,整體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中必須堅持全面性與整體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促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在課程創新中,必須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進行綜合創新。第六,個別性原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特點、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后,知行統一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必須遵循知行統一原則,切實解決“知與行”、“知與不知”間的矛盾。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創新的策略

(一)教學理念創新

目前,集體灌輸模式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所采用的基本

模式。這種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與內在需要動機,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進行教學理念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當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引導者與組織者,靈活運用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內容創新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應當進行以下創新。首先,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和進程有計劃地安排一些社會實踐內容,如組織學生進行社會服務、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社會實踐內容,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理論聯系實際,用身邊真切的生活實際充分去感受體會,還能夠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其次,加強信念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與時俱進,教師要引導學生堅定立場,堅持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信念。在教學中,將倫理道德、民主法治融入進來以增強學生的責任心與歷史使命感,增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

(三)教學技術創新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媒體主要是文字教科書、黑板、掛圖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媒體也在不斷地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技術正朝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方法不斷發展。在教學中,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結合,具有形象性和直觀性的多媒體課件能夠將抽象的思想政治道理形象化,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進而提高教學效果。電教媒體在傳輸教學信息方面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等特點,能夠增強教學信息的密度,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刺激,從而改善學習的接受效果。多媒體教學還能夠根據具體的教學實際,進行教學情景創設,促進學生自主地內化知識。

(四)評價反饋機制創新

篇(2)

一、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職能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新時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首先應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職能。明確之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媒介的優勢,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正面引導。然后,教師應堅持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后,教師應堅持開放性的原則。

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校園傳媒,借助一些正面的新聞報道,宣揚符合社會理論道德的思想與觀念。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具體的案例;也可以在校園學生的必經之路張貼海報、宣傳頁;同時可以在校園論壇發表相關帖子。通過大力宣傳,引導高校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思維方式,逐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另外,教師應認識到高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差別研究,然后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調查問卷,從多方面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然后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及環境開放性的原則,在校園傳媒教育中,教師可以匿名形式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促使教師與學生真正實現思想上的交流。

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合理使用校園傳媒,可以克服傳統內容單調、枯燥、陳舊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利用校園傳媒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樣化的信息與素材:(1)利用互聯網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2)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3)利用校園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與溝通。

例如,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為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下載與教學相關的資料,并適當為學生做一些延伸。如集體主義價值觀、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等,將其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將自己下載的資料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在課件中可以插入相關案例、圖片、音頻、視頻等,將教學內容化抽象為生動、化枯燥為多彩,將平面化的教學知識變得立體化,便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與理解。另外,教師應認識到校園傳媒的首要作用,是實現現代信息的溝通與流通。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傳播與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補充。

三、加強對校園傳媒的管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園傳媒傳播的具體內容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因此,針對這一情況,相關教師應引起學校的注意,學校應加強對校園傳媒的管理,(1)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校園網運作管理系統,加強學校新聞傳媒的管理。(2)加強對學生個體的管理。(3)利用大眾媒介實現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加強對學校新聞傳媒的管理中,學校可以建立完整、嚴格的采集、編、播、審為一體的新聞制度,并將凝聚師生間的凝聚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統一的思想認知、服務校園內廣大師生的生活與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科學研究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進步,作為評價新聞的價值標準。另外,由于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互聯網的出現多元化與復雜化。不少學生會自己設置網址和出版報刊,在此期間,可能會滋生出一些不良信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應加強對校園傳媒的監管力度,如委托相關專業人士負責管理和審查,從而盡量保證校園傳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最后,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大眾傳媒,如校園廣播、校園記者團、校園網站等,通過這些校園大眾傳媒,為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校園傳媒長期的熏陶下,思想觀念與行為向著正面積極的方向發展,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縱深發展。

篇(3)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教育肩負著傳授社會工作技能以及培養高校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工作,而高校學生進入社會所需的各種生存技能中,優良的品格,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主導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也是黨和國家對高校教育提出的高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迫切需要在高校開展這樣的工作。黨的十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須圍繞這24個字開展,在這24個字的引領下不斷的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引領高校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社會對未來接班人的要求。在引領過程中,首先要讓高校大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明白高校教育需要為社會培養什么樣的人,推動我國社會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參與者也要深刻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只做表面,也不同于別的學科,它更注重的是受教育方的思想和意識,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心,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所以,各高校必須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為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更多的人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我國對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大,各大高校也在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但是隨著高校教育不斷受到社會發展的重視,其工作的缺陷和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

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習和教育,其目的都是為了今后的實踐奠定基礎,如果只是注重了理論知識,就變成了真正的紙上談兵。弘揚國家倡導的核心價值觀,讓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校大學生成為既有高文化水平,又有高品質價值觀,能成為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和方向[2]。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速度及其迅猛,導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發展速度無法與社會發展的速度并駕齊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工作明顯與社會發展的實踐脫節,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快速發展的新社會的實踐活動不符,理論得不到實踐,高校的社會職能無法實際,教育目標也無法達到。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視教育內容

一些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出現偏差,無法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建設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或忽視其作用。對于上級領導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敷衍了事,簡單進行教育形式,無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貫徹實施,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不到位導致許多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出現偏差,有些大學生在社會消極方面的影響下得不到正確引導,缺乏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心,沒有信仰、沒有遠大抱負,有的甚至為了自身利益做出違法行為。近幾年,社會媒體曝出的校園犯罪案例逐年遞增,犯罪率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我國正步入國際化的軌道,高校教育免不了受到國際上一些外來思想意識的碰撞,社會意識形態領域變得更加復雜,我們應該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遇到能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認同的思想意識我們應該發揚光大,但是一些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的思想意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參與者一定要謹慎。善于發現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正確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順利開展[3]。

三、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中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高校大學生,因為他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他們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所以大學生在高校接受的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按照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能有效帶動高校的教育發展。作為高校課堂中的靈魂人物,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現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背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調動課堂氛圍,讓枯燥的內容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

(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高校校園文化當中

校園文化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意識理念,對校園文化的建設相當于給高校學生創建了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環境。校園文化的內容相當廣泛,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放在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更多的開展實踐教育活動,提高全校教職工和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度,更能增強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另一方面,高校校園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社團活動,高校學生自愿組織、自愿參加社團活動,體現出社團活動的開放性和趣味性,這樣的組織能讓參與者實現自我鍛煉和自我教育,能有效的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高校社團管理者可以利用社團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趣味性實踐活動。例如:以中國傳統節日或者歷史紀念日為主題,開展主題活動,宣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大學生參加,使大學生在參加活動的同時深入理解傳統節日和紀念日的來歷,增強高校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忘歷史,分清黑白。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影響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和思想,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力,進一步使高校大學生養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4]。

(三)利用新技術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高校大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要求,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生活接觸到各種新鮮事物,所以他們對教師的授課手法以及課堂環境提出更高要求。面對這樣的現狀,高校教育者首先要深入了解大學生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的喜好,根據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心理特征來制定課程,使大學生更易于接受課程內容。另外,教師也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設計一套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作用,課件中加入更多的影像、音頻、動畫等,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教學內容以更形象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易于學生接受。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離不開社會實踐,面對一批即將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學生,學校更應該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由感受思考而產生的理念,最后才成為行動[5]。如果不能與實踐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能成為理論。各高校需要建立實踐教育和體驗教育體系,引導大學生面向社會,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定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走出校園,實踐活動結束提交活動心得,更直接的發現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薄弱環節,有利于今后課程的安排和教育方向的確定。讓大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更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四、結束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重大,并且工作的開展和實現短時間內效果不明顯,所以需要社會各階層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在高等教育成為教育改革重要環節的同時,更要加強高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學教育當中,才能實現高校為社會發展培養全面性人才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麗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探析[J].教育觀察,2015,4(25):10-11.

[2]劉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3(12):101-103.

[3]張冬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7(3):51-53.

[4]張桂芳.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中外企業文化,2014,11(12):22-23.

篇(4)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課堂教學 實踐活動 校園網絡 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4-0070-03

高校應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愛國憂民、仁愛寬厚、誠實守信、積極進取和理想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當代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中國社會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累形成并支配著大多數中國人的具有積極影響的價值體系、觀念形態、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等的總體表征。[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永恒的魅力,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質

人的素質,起源于先天,在后天的教育、環境影響下不斷豐富、發展。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質是大學生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大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所必備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品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個人修身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博懷,“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的處事原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浩然正氣,“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的優良品德,這些優秀的思想歷經數千年傳承,已滲透到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領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大學生以圣賢作為自身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標,加強道德修養,完善人格操守,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外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促進自身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此外,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深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有利于擴展人文知識面,增強人文素質。

(二)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量西方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不斷涌入,影響著我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和價值取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作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切入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育內容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豐富和拓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使教育更具感染力。例如,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引入中華傳統文化中耳熟能詳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育內容融入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中,貼近大學生的思想情感和現實生活,促使他們在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洗禮、熏陶的同時,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質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

(三)有利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作為思想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務。[2]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內容,以傳統文化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處事準則,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以“言必誠信,行必中正”的人格修養,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仁愛、誠信、友善等思想品格和道德規范,從而推動當代大學生正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主導價值觀一旦成為大學生普遍接受且廣泛認同的主流價值觀,就有利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育主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足

作為具有主體意識的個體,教育者與教育對象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最為活躍的要素,二者共同構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然而,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足。一是教育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足。教育者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控者與引導者,擔負著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都受過專門的培訓,具備相對完整的文化知識體系,但也有部分教育者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學科文化知識不完整,不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二是教育對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學生群體,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最活躍、最根本的因素。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當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觀念日益多樣化,有的大學生推崇西方文化,而對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卻一知半解、知之甚少;有的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缺乏主體性,不能從自身思想道德實際出發,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思想,主動從中汲取營養并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

(二)教育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不夠

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世界觀教育、政治觀教育、人生觀教育、法治觀教育和道德觀教育。[3]然而,這些教育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不夠。首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不夠廣泛。在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教育內容中,少量地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樸素辯證思維、愛國主義精神和優良道德傳統;而在政治觀、法治觀等教育內容中鮮少提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法治觀念。第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不夠深入。在將抽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務轉化為教育內容的過程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教育部統一頒發的教材、學校統一備課的課件資源和幾本教師參考書為資料,而沒有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思想,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三)教育方法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形式單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傳遞教育內容,所采用的手段、方法以及運用這些手段和方法的技巧、技能的總和。[4]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任務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通過恰當的教育方法才能起作用。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經常而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是理論灌輸法,教育者主要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大學生進行“灌輸式”或“注入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理論性強、說教味濃,往往會出現“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睡覺、玩手機、看電腦、聊天”的現象,無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藝術性與感染力;部分高校雖然開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育實踐活動,如參觀歷史名勝、組織社會服務、開展公益勞動等,但缺乏系統化和經常化,不能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產生持續而穩定的影響,且很多實踐活動未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沒有與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不能準確地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從而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環境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欠缺

學校作為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陣地和場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發展的影響作用更加直接和具體。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比較欠缺。一是在校園物質環境建設上,缺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隨著高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高校校園環境建設日益加強,校園物質環境建設的投入逐漸增多,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不少高校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忽略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二是在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上,缺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良好氛圍。一些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比較偏重學科專業的建設,重點突出大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全方位保證教學和科研需要,卻忽視了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有的高校雖然也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但在大學精神、校風、教風、學風和班風建設中,未充分運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途徑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5]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觀念與道德準則,既可以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一)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并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對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是至關重要的。

1.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傳統文化素養

一方面,要加強思政理論課教師的培訓,除了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外,還要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培訓,使教師掌握廣博的文化知識,為他們專業理論的講解提供豐厚的知識背景;另一方面,教師要自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育知識外化為道德行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以深厚的學識修養、堅定的理想信念、務實的工作態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響學生。

2.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充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如在世界觀教育中,融入老子、道家學說的樸素辯證思維,使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政治觀教育中,融入我國古代不同派別,特別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有利于大學生了解我國政治文化,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3.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增強課堂教學實效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時,要有效地運用影視、音樂、動畫等多媒體手段,使課堂教學變得聲色俱全,圖文并茂,激活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要創新教學方式,運用討論式、案例式、問題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實踐活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在大學生課堂教學中展開,而且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展開;不僅要在大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展開,而且要在大學生的校外生活中展開。[6]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還要拓展課外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

1.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校園實踐活動

以端午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為契機,在大學群體中開展緬懷先烈的愛國主義實踐活動;以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開展尊師敬老、弘揚傳統美德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使大學生深入認識并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還可以使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培養大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

2.以文化基地為依托,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本地區現有傳統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基地,組織大學生參觀遺址遺跡、特色建筑,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他們為社會服務的熱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角色體驗、志愿服務、勤工助學等。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與大學生實際相結合,加強感性認識,促進理性思考,增長才干,培養品質,鍛煉毅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

(三)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網絡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日益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因此,高校要加強網絡陣地的建設,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校園網絡。

1.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題專欄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建立了官方網站,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如“裳б蛔觥毖習教育、學講話精神等專欄,但較少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傳教育,依托高校官網、官微、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創造性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校園網絡,占領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如,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論壇,將社會熱點事件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促使學生在討論中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題網站,建立傳統文化學習園地,使學生更多地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制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網絡課程

網絡課程不僅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于一體,還克服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緩慢、容量受限、受眾面窄的缺點,給大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內容展示和更強烈的視覺沖擊。應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制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網絡課程,以實現高校網上思想政治教育與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成效。

(四)促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

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環境的產物”[7]。良好的大學校園環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而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關鍵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高校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校園文化,優化校園環境,積極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作用。

1.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建設校園物質文化

校園建筑是一種文化符號,它承載著大學精神,傳達著教育理念,是校園里無聲的教師,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質的提升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物質文化建設中積極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提高校園物質環境的文化格調,以調動學生思維,起到怡情勵志的作用。如在校園雕塑、長廊、展示廳、陳列室、教學樓、圖書館、校訓標牌中,加入中國古代優秀人物典范、勵志格言等,有利于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因子的育人作用。

2.營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建設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高校應該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讓大學生時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一方面,利用校園媒體積極宣傳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正確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加強包括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在內的校園風氣建設,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練教學理念、打造大學精神,形成教師為人師表、學生自強不息的教風和學風,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張國勝.論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王為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融入思政教育全程[J].中國高等教育,2014(8).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6.

[4]張紅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樣化視角[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106.

[5].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篇(5)

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1.新媒體形式豐富,種類多樣,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運用的平臺得到拓展,從而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網絡論壇、微博、微信、播客等形式多樣的新媒體應運而生。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以理論灌輸為主,并輔以一定的實踐、心理溝通。在新媒體環境下,這些具體的教育形式不應該舍棄,而是應該賦予一種生動的、易于接受的形式來進行,新媒體的出現給這種改變提供了便利。

2.新媒體互動性強,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交流的平臺,提高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尤其是隨著數字報刊、公眾博客、論壇、貼吧等的興起與發展,人們可以在數字報刊上發表個人對時事新聞的觀點,并同時得到相應的反饋,可以通過論壇、微博、微信、空間等多種途徑,對某一現象或某一觀點發表自己的感想,并得到回復,使身在不同地方的網民實現彼此的及時溝通。同時,新媒體的虛擬性使受眾暢所欲言,在一種自由、平等、寬松的環境中,進行自由的交流。如果將新媒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實現課堂內外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利于教育者把握受教育者真實的思想動態,必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新媒體覆蓋率高,而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受眾群體。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較2014年12月增加3,67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隨著手機終端的大屏化和手機應用體驗的不斷提升,手機作為網民主要上網終端的趨勢進一步明顯。”傳統媒體受到時間、版面、技術等的限制,無法任意擴大和豐富所的信息內容,使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互聯網使信息的傳播突破地域的界限,利用衛星、網絡等渠道,可以大大增加傳播信息的容量。隨著智能手機價格的持續走低,上網資費的降低,網民購買力的提高,以及4G網絡在絕大多數區域的全覆蓋,新媒體的使用范圍將會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

新媒體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1.新媒體信息量大,同時信息良莠不齊,其傳遞的不良信息嚴重污染了大學生的精神世界,給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運行造成諸多干擾。新媒體信息中,有的宣揚封建迷信、歪理邪說,有的宣揚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甚至會出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非理性的、偽科學的東西接觸多了,大學生會對正確積極的東西產生抵抗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融入了世界全球化體系,在與世界發達國家進行經濟交往的同時,也伴隨著文化的交融,思想的交鋒與碰撞。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始終堅持為指導思想和主流意識形態,不斷提高受教育者對各種言論的辨別能力,使他們能夠站在理論的高度,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

2.新媒體的虛擬性使大學生長期處于理想的虛擬社會,極有可能會喪失在現實生活中進行人際溝通、交往的能力,進而產生對現實的抵觸,也就會產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大學生渴望他人的傾聽,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新媒體的虛擬性恰恰給這種心理提供了無限滿足的空間。在網絡中,他們能夠找到很多虛擬的朋友,大家就某一個問題展開溝通,無拘無束,甚至會得到很多人的追捧,從而產生極大的內心滿足感、優越感。而當他們面對社會現實,以“現實人”的身份和他人互動時,言行受到拘束,溝通產生障礙,出現心理無法承受甚至言行失范的現象,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這種不自在、不認可會使他們對現實失去信心,產生逆反心理,迫使他們重新再回到網絡世界,進而產生惡性循環。社會的進步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新媒體的使用已經深入到大學校園的方方面面,既然新媒體的使用有利有弊,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使新媒體為我所用的過程中,必然要規避那些消極的方面。如何運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大學生積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如何在運用新媒體的過程中揚長避短,這些都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進提出了新的挑戰。

新媒體背景下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路徑

結合新媒體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大學生的特點,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新課堂,開展理論教育新形式。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眾化,高校招生規模擴大,思政課課堂多采用大班授課,教師全程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的灌輸。近年來,高校把多媒體引進課堂,把圖像和視頻融入課堂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但多媒體的使用效果卻不是很好。學生只是為了獲得必要的學分,養成了抄課件的習慣,不能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課堂學習,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時,思想理論教學內容很多,課時卻很少,導致課堂容量很大,教師的講解只能是蜻蜓點水,無法深入展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大學生對思想理論課表現出了消極的學習態度,沒有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缺乏活力。因此,要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政課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可以把數字報紙、數字雜志這類新媒體引進課堂,及時更新教學素材,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人們生活的密切相關,充實課程資源,用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大學生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運用多媒體,打造類似于微博、微信、QQ等新的課堂即時交流平臺。當教師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對其他觀點進行評論,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為主動。教師也可以隨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因材施教,啟發受教育者積極思維,使教育變得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

2.打造思想理論課信息反饋平臺,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饋。新媒體的虛擬性及其匿名性,可以保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饋的真實性,受教育者可以擺脫各種顧慮,暢所欲言。同時,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可以保證信息反饋的速度。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我們有必要建立思政課信息反饋平臺,以授課班級為單位,教育對象可以隨時發表自己對課程的看法、自己的收獲以及對課程的建議,采取課后作業的形式,保證信息反饋量的要求。授課教師根據反饋的信息,把握學生的思想反應和發展動向,及時改變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素材、教學形式,以獲得學生對思政課的認同感。

3.建設有特色的校園網絡文化,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隱性教育”作為一個專門術語,發端于1968年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杰克遜的專著《班級生活》 一書中關于學校的“潛在課程”以及1970年美國學者N.V?奧渥勒提出的“隱蔽性課程”的研究。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了對隱性教育的探討和研究。所謂隱性教育,就是教育者為了使受教育者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教育過程中,隱藏教育的實質內容和教育目的,通常在課堂之外開辟“第二課堂”教育,將教育內容滲透到受教育者的娛樂、輿論、管理等日常生活中,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教育對象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受到熏陶,促進其思想的轉變,提升思想覺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的隱蔽性、教育方式的靈活性、教育過程的愉悅性、教育載體的多樣性、教育對象的自主性而備受推崇,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新時期要運用新媒體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在校園網絡文化中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校園網絡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布局。學校可以根據自身辦學特色,或者結合國家重要節日,通過新媒體舉辦各種融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網絡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目的在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寓教于樂,通過間接的方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實現“無教之教”。

4.建設即時性的交流平臺,改進疏導教育法。采用疏導教育法,最重要的是要創造民主的條件、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于講真話。新時期開展疏導教育,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線上交流。一方面,建設及時交流平臺,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表意見和看法的機會,讓學生及時說出自己的心聲,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并鼓勵他們彼此分享。對錯誤的思想認識允許講出來,并及時給予正面引導。另一方面,可以建設校園心理咨詢網站,使學生以匿名的身份把心里的困惑講出來,促使其心理沖突的緩解。教育者同樣采取匿名的身份及時對教育對象的問題進行判斷、澄清、疏通、引導,給予教育對象以關懷、鼓勵和信任,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提升教育的成效。

5.充分利用新媒體的開放性,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由于新媒體的使用不局限于課堂,這樣就使學生有了更多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獲取渠道,學生可以按照自身的興趣有選擇性地、自主地瀏覽信息,充分發揮其主體地位,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新媒體所具有的開放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當今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和渴望獲得的自由、共享,也正為實現自我教育帶來契機。

篇(6)

論文摘要:為了使基礎教育滿足時展的要求,國家大力推進墓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從課程設置、教材制定、課堂教學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重新設計。本文在分析現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途徑的探討應運而生,對我國長期以來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被動等頑疾展開了嚴峻的挑戰。

一、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不符合高中生的實際。

在現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很多內容沒有貼近高中學生的生活和心理感受,雖然通過新課程改革已經部分消除了“成人化”色彩和“假、大、空”的特點,但由于教材還是免不了跟著高考的指揮棒走,所提的思想政治教學要求還是不能緊密聯系高中學生的實際,難以對高中學生起到真正的素質教育作用。

(二)傳統教學方法仍占據主導地位。

相關調查顯示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仍然占居主導地位,缺少社會實踐活動法。調查還顯示,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并不真正了解研究性的教學方法,對新型教學方法認識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常常可以發現,盡管教師講得滿頭大汗,口干舌燥,卻不能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和熱情。“你教我聽”,“你寫我抄”,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積極主動參與的精神。

(三)信息化教學方式只流于形式。

目前思想政治課教師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多為個人制作,而多數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這方面知識水平有限,所制作的教學課件質量不夠高。其次,有些老師把多媒體上課作為表演場面,只有偶爾上公開課、研究課和觀摩課時,才采用多媒體上課來“裝點”門面。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體系的構建

(一)教材建設應和課程建設同步進行。

客觀地說,如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的內容已經比較注意反映時展的要求,教材經常修訂,幾乎屆屆都是新教材。盡管如此,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滯后的情況依然存在。思想政治課是供高中生學習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就要從高中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能脫離高中生的實際進行課程設置和內容安排,應該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思想政治課教學當中課程的設置要有整體性,教學目標要有連貫性,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而教材編寫則要體現思想政治課的特征,即思想性、實踐性、綜合性和人文性。此外,教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針對高中學生的實際,不斷開拓創新,激發他們思想政治課學習的興趣。

(二)傳統教學方法應向研究性學習方法過渡。

研究性學習是我國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中被特別強調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目前在中學各學科教學中都開始實施,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也有部分教師開始嘗試。“研究性學習”方法有助于使學生由接受性學習轉為自主性學習,由單一發現性、封閉性學習轉為綜合、開放性的學習,由掌握知識到轉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課題學習方式就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布置和安排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分小組或個人就某些時事問題進行一些課題研究,引導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讓學生在自主研究和合作中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變,有利于實現學生由“苦學”到“樂學”的轉變。

(三)正確發揮思想政治教學中多媒體的作用。

多媒體網絡課件是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的綜合,教學內容的濃縮,需要注意的是今后高中思想政治課課件的設計不能僅僅是把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手段再現出來,如果材料只是單一的文字、書本內容的濃縮,缺少動畫、圖像、視頻資料,就不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功能讓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產生興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注意政治學科的特點,選擇一些具有時效性的、有價值的新聞報道或時評作為輔助教學材料。比如《漢川大地震獻愛心》等。把它們以適當方式引人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會用課本相關知識來理性地分析社會熱點問題。

篇(7)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新方向探索

1思政教育的意義

我國正在創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不僅僅局限于民族之間的和諧,也包含了生活方式的和諧,更加重視于人們思維方面的和諧,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使學生在德、智、體、美中能夠全方位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提高大學生的內在素質還要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發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積極性,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新一代高科技高水平高素養的一流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其中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綜合素質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陳舊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跟不上大學生成長的步伐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人才促進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性意義,對在校大學生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復雜的社會,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發展,體現出高尚的素質教育情操,發揮出所在潛能為國家為社會創造價值做出貢獻,在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據大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石,面對不同的問題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深入的貫徹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思政教育創新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廣大人群來說帶來了好的一面也帶來了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看到全國各地發生的事,領略到異國他鄉的風俗習慣以及人文風情,還可以了解到相關的政治事務,遇到什么難題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與應用.那么不好的一面相對大學生而言如果不好好把控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導致與現實生活逐漸脫軌便會為以后踏入社會墊下隱患,所以需要有人給予正確的引導.

大學生邁進大學校園相對初高中來說課余時間較多,有較多的精力去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新的東西,因此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對大學生思想造成沖擊,阻礙身心成長與自身的發展,相對而言有較多的大學生認為國外的月亮始終比國內的圓,對國外文化有著較高的信仰與尊崇,本身中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信仰、以及對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理解有著較大的差別,從我國的歷史性問題看出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戰爭略,直到現在也從未停止過思想侵略,大學生作為推進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成為了西方國家進行思想侵略思想轉變的主要對象,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難題.

如今社會中大學生過于普遍,人才比比皆是,當他們走出校門面臨就業時發現自己在校內所學的知識在面臨工作抉擇的時候用處不大或者毫無用處甚至專業不對口時便會產生壓力、焦慮、不安,形成校內外心理落差,現大學生有較多的獨生子女,因從小生長在優越被滿足的環境下成長普遍有著較強的自尊心,對事物要求較高的虛榮心總想著畢業后能夠有更好的工作更豐富的待遇對自己定位較高而現實無法滿足時信心上承受打擊從而心理上無法健康成長加上其依賴心理獨立能力較弱孤獨無助感倍增,再加上現大學生中父母、社會、學校對其期望都較大,父母方面認為只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就能夠出人頭地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老師方面希望自己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教導下學好專業上的問題面臨社會時能夠靠自己專業的知識立足于社會,社會方面希望大學生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以豐富的專業知識為企業創造價值,然而這些所謂社會的期望、父母的期望、老師的期望給各大學生帶來了多少思想上與心理上的壓力,因此這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難題.

3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發展方向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網絡越來越發達,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進入了信息化與多元化的時代,陳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無法給大學生們帶來課堂興趣,面對網絡信息的普及,因此,正面的負面的消極的積極的都從網絡上呈現在大家眼前,在實際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遇到各種問題也都會通過網絡來進行學習與應用,然而互聯網在現時代中發揮著不可替代且重要的意義,在新時期中我們要根據現時代的特點來進行思政教育的創新,具有針對性的創新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3.1 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應充分結合現時代信息化技術在新時代思政教育實際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單單依靠在教室內拿著書本照本宣讀或在黑板上寫寫畫畫來進行課堂陳述了,這種過于老舊且枯燥乏味的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需要,當下時代互聯網如此發達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聯網的發達來給學生進行思想灌輸,但教育工作者需對互聯網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各大學生合理正確的使用網絡,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性與指導性的熱點政治新聞來讓學生站在政治上的角度思考與分析提出各自的觀點,如此一來便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營造課堂的活躍氣氛就不容易發生走神或者跟不上課程進度等現象,在傳達思政教育的同時又能了解當下的政治熱點.

信息化的時代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創新出更多的教育方式,如通過微博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在微博上可以發視頻,推薦有關思政教育課堂輔導作用的課件同時學生在利用微博娛樂的同時還可以關注到一些熱點新聞,向學生推送一些能夠產生積極作用引導學生走向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一些教育性內容,或者我們可以通過微信或者 QQ 把同學全部聚集到一個群里針對某個事件提出各自的觀點,還可以在微信里建一個公眾號教育工作者不定期的發送一些思政教育的輔導課件,QQ 與微信傳輸都較為方便.

3.2 堅決貫徹馬克思思想主義 學習馬克思思想主義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決貫徹馬克思思想主義,以馬克思思想主義為指導方針,領會其中要領,體現出所具備的主導型和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三個部分組成,理論、方法論、應用,根據這三個部分作為發展的全面性考慮,而不是單一的考慮某一方面.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蜜芽|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欧美顶级metart裸体全部自慰|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md0077饥渴少妇|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爆乳一丝丝不挂裸体大胸美女写真 |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v| 不卡av电影在线| 性天堂av系列|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野外3pgay激情男同|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二区aⅴ污介绍|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日本亲子乱子伦xxxx50路|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欧美激情做真爱牲交视频|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9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国内永久福利在线视频图片| 人与禽性视频77777|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高清破外女出血av毛片| 欧美男男作爱videos可播放|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