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心理問題調研

大學生心理問題調研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07 16:09: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心理問題調研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心理問題調研

篇(1)

【關鍵詞】大學生 成長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 課程內容

一、大學生心理知識結構現狀調研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自我心理成長分析等方法對某高校在校四個年級的大學生進行了心理學知識結構調研。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知識薄弱,通常將常識等同于科學知識,并應用于自身的學習和生活。同時對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如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概念模糊甚至混淆,對心理學發展和歷史知之甚少。就調研樣本而言,調研結果顯示,86%的大學生不能科學地描述出心理學是研究什么的;92%的大學生不知道心理現象包括哪些內容;94%的大學生承認之前從未接觸過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幾乎沒有大學生能分辨出情緒和情感的區別以及表述心理學發展的歷史等。在應對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需要利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心理問題時,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比較漠然和被動。如機械地應對成長轉折出現的問題、面對家庭變故和危機茫然而唯命、對自身因成長和環境因素引發的心理困擾茫然失措等;調研中大學生最希望得到的心理學知識包括,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42%)、人格和氣質方面的知識(55%)、心理學有趣的實驗和心理學發展的歷史(47%)、變態心理學研究的內容(78%)等;在應對心理問題時,他們關心神經癥類(55%)、抑郁(78%)和性心理(70%)等;需要迫切掌握的心理學技能包括人際交往、壓力管理、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目標管理等技能,絕大多數大學生對戀愛中的技能更加向往。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缺陷

2011年6月,教育部下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強調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各高校根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結合本校實際,制訂科學、系統的教學大綱,組織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課程教育。文件的頒發標志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成為高校必修課的時代到來,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里程碑。各高校均按照文件的要求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規范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從目前學習效果、教師授課和課程內容來講,離科學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還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僅就課程內容而言,其內容存在諸多需要重新設置和調整的方面。

(一)沒有給學生構建完整的心理學知識圖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首先必須介紹“心理”的內容,才能涉及健康的問題,而有關心理現象的內容正是大學生所欠缺的。目前課程內容幾乎只涉及心理健康及心理治療等,對心理學研究的另一方面,即心理現象的科學研究和實踐涉及較少。其結果只能造成大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斷章取義,甚至孤立和片面對待相關心理問題。如“自我”這個概念在心理學中是研究比廣泛的領域,沒有給學生介紹清楚之前,是很難深入涉及“自我意識”以及相關心理健康問題。

(二)教學內容學科化、程式化,與學生實際經驗相去較遠。課程內容選用了與其他學科相類似的模式,即內容介紹學科化和程式化,可讀性和趣味性較差,直接給學生帶來的是枯燥無趣的心理感受。如“人格”在心理學中業已獨立成為一門課程,然而課程內容介紹時比較淺顯,同時與性格和氣質的辨析沒有深入和結合實際。

(三)方法和措施脫離現實,具體技能欠缺。教材在介紹具體的方法和措施時顯得離大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相關技能顯得抽象,操作性不強。給學生的感受是似乎都有理,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如“情緒管理”中不良情緒表現及調適。

(四)同理案例少。教材在列舉案例時,基本是按照醫學案例介紹模式,學生在閱讀時感到煩悶無趣。從而造成可閱讀性和指導性差。同時與時事結合不緊密,沒有發揮啟發性和警示性的作用。

三、課程內容設置創新的途徑

本研究根據實際調研的結果和課程內容中存在的缺陷,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與探索,以大學生成長需要為基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進行了創新實踐,在實際運用中教學效果顯著。

(一)傳授給學生完整的心理學知識圖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以研究正常人群及其心理現象如認知、情感和意志為對象的研究,這類研究主要體現為理論研究。同時還包括以異常心理為研究對象的研究,這類研究主要體現為實踐研究。前者為心理學的科學發展提供了理論和實驗的基礎,后者為人類追求健康和幸福提供了實踐指導。二者分離必然造成知識和技能的脫節,從而人為地割裂知行關系。對于非心理學專業的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只有知曉心理學基礎知識,才能結合相關技能和技巧,科學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心理問題。比如,給學生介紹了情緒產生的心理和生理基礎知識之后,他們就能提高應用相關技能時自覺和主動性。另外,對心理學知識全貌的了解,可以激發學生今后繼續學習和深造的熱情和動力,也可以促進學生涉及和探究哲學、社會學、倫理學、生理學和教育學等其他學科知識。

(二)案例結合學生關注的實際,以保證解決措施和途徑的簡潔、易行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案例作為理論和技能的對照,從而指導和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問題。案例必須具備啟發作用和針對性,以便學生能學以致用。同時案例最好和社會背景相結合,及時反映和跟蹤在社會上有一定震撼性和影響性的實例,比如2013年3月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2013屆畢業生林森浩的投毒案等。

(三)技能教學不能只局限于幾條抽象的歸類和總結,不能介紹是什么,應該介紹如何做,提供的方法和途徑必須具體化、有操作性和模式化。如人際關系中的“贊美的技能”一般教學內容顯得比較抽象。應該在真誠的基礎上,將其歸納和提煉成可操作和可借鑒的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行為模式,讓學生就自己日常生活例子進行操作練習,見表1。

贊美的操作步驟 表1

表述的內容 舉例

1. 描述你觀察到對方可以贊美的現狀(如工作情況、衣著、舉止、言語、成就和創新等) 1. 小王,你關于創業的主題設想太有創意了,符合我們現實條件

2. 描述自己的感受:(1)認知:指見識或知識層面的提升;(2)情感:用積極情緒形容詞描述自己的真實感受 2. 這個主題讓我不僅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而且長了見識,真是讓人興奮

3. 肯定對方的努力:時間努力、情感努力、腦力努力、身體努力、意志力努力…… 3. 你肯定在這方面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4. 表述自己的羨慕和不足:(1)羨慕別人的能力、努力、意志力和創造力,適當做到對方這種努力或能力的延伸和拓展;(2)不足就是坦誠證明自己的差距,甚至空白或盲點 4. 真是讓我很羨慕,這種能力和毅力正是我欠缺的,你在其他方面想必也一定會有所建樹

(四)設置課程內容時應考慮大學生的時尚需求,充分發揮心理學知識的作用,以幫助他們科學合理地應對時尚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后果。當今科技和經濟的急速發展,新生事物讓人目不暇接。在享受它們帶來的便利同時,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如微博、微信和網購等。作為特殊群體的大學生,他們不僅喜歡和接納時尚,而且引領和創新時尚,同時也要應對和解決相關心理問題。因此,在設置課程內容時,應針對這種現象,積極運用心理學相關知識和理論,不僅能幫助他們答疑解惑,而且能充分享受時尚帶來的便捷、樂趣和自豪。

(五)重點解決大學生集中體現的心理困擾,并提供有效的應對技能。心理問題涉及面較廣,在課程內容中一般是泛泛而談,其結果只能是基本層面的了解,在解決實際心理困擾時顯得蒼白無力。本研究以調研為基礎,在教學實踐中重點解讀和分析大學生實際面對的心理困擾(大學生經常面對和迫切想解決的心理困擾包括:抑郁(78%)、失落感(81%)、嫉妒(83%)、憤怒(61%)、焦慮(71%)和無聊(63%)等,并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和技能。

大學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自己成長具有意義感,而該課程也可以、也應該,而且必須做到和做好。目前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表現出的漠然態度,其原因之一源于我們的教學漠視了課程對學生成長的意義所在。這里不是課程內容的不斷拓展、補充和篩選,而是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建構課程對學生成長的意義,讓學生感到課程對自身成長有幫助。這種幫助當然不是以抽象、空泛的方式來展示和表達,而是掌握了大學生個體的真實存在和需要,了解各種復雜的心理及情緒構造,我們才可能繞過原來那種以虛構且完美的理性之人來探究課程對學生成長意義的戀棧。

【參考文獻】

[1] (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葉瀾.教育創新呼喚“具體個人”意識[J].中國社會科學, 2003(1).

[3]鄭軍.心靈簡札[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篇(2)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誤區;引導

我國高等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已有了很大發展,無論在理論研究、教材建設、師資培訓,還是教育活動的開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近幾年高等教育的超常規發展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一方面,形勢要求高等院校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又面臨著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形式、手段、有效性等問題的困擾。正確認識和分析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誤區,積極思考相應的對策,有助于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九大”誤區

1.1認識上的誤區: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割裂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聯系。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不正確的觀點:一種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大學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乃至政治觀念上的問題,都歸因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萬能的;另一種是將大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統統視為思想品德問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認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1.2實踐中的誤區:重心理測試、輕科學分析。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等同于心理測試,在所謂的硬件上下功夫,熱衷于搞各種心理測試,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和簡單化,對心理問題的科學分析不夠。

1.3咨詢中的誤區:在心理咨詢中重障礙咨詢、輕發展咨詢。由于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從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入手的,使一些人誤認為高校心理咨詢的對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礙、人格缺陷的異常大學生,而與多數心理健康但面臨著成長與成才、情感與事業、日常生活事件的處理等諸多問題的大學生無關,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和范圍有很大局限,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發揮。

1.4診斷中的誤區:重心理問題診治、輕預防引導。目前,雖然全國大多數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但許多高校卻存在著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準問題,重視個別學生的咨詢診治而輕視普遍防治與引導問題。

1.5研究中的誤區:重心理問題的調查、輕心理求助方式的調研。許多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研究制定相應的措施,很少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幫助與求助方式,如對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是否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詢機構、他們最愿意采取什么樣的求助行為等等研究不夠。

1.6課程開設的誤區:重心理課程的開設、輕心理訓練活動的進行。有些高校熱衷于開設心理知識類的課程,將心理知識教育簡單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輕視心理活動的訓練。

1.7人員使用上的誤區:人人都可做心理咨詢老師,心理咨詢人員不需要進行專門培訓。目前高校中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主要有心理輔導教師、德育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員,而且多數是兼職人員,各方面人員的配合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中一部分專兼職教師,因沒有經過心理輔導的專業訓練,對心理學知識了解不多,對心理測試技術和心理輔導方法不熟,在教育過程中經常受德育思維模式的影響,違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特有規律和要求,對大學生的心理會產生副面作用,所以教師的專業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8學生中的誤區:把前往咨詢輔導的學生看成神經病或精神病。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多數大學生對接受心理輔導還存在著偏見和誤解。大學生普遍認為,前往咨詢輔導的同學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見不得人的隱私或道德品質方面有問題。正因為這些誤解和偏見,大學生對心理輔導的求助率還很低,很多同學寧愿飽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以至影響正常學習、生活、工作,也不愿或不敢前去接受輔導。據資料統計,高校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約占總數的20%~30%,而各高校心理咨詢、輔導機構一年接待的學生只占學生總數的5%左右。

1.9機制上的誤區:心理咨詢人員不是德育教師系列,不需要評職稱。雖然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管理機制、從業人員的編制、待遇、職稱評聘等保障機制都提出了要求。但有關資料顯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卻存在保障機制不完善,從業人員待遇低,職稱評聘無保障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流失,這反映了心理輔導教師所處的不良環境與尷尬地位。

2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1要進一步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和目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首先應立足于教育和發展,即著眼于全體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面向大多數健康正常的大學生,積極開展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宣傳和教育,優化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長、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問題,預防心理問題,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全面發展;其次是咨詢治療任務,通過個別咨詢或治療,幫助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擺脫困惑,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能力,緩解和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健康發展。由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具體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針對全體大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的宣傳教育,增強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的發展和完善;二是針對少數存在輕度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運用心理咨詢等方式方法,積極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惑,防止輕度心理障礙“惡化”發展,提高這部分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增強心理健康水平;三是針對極少數患有嚴重心理障礙或疾病的大學生,通過初步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控制或緩解病情,并積極協同有關專業醫療機構,幫助這部分大學生擺脫或改善心理癥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2要努力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

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兩個方面:第一,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素質,促進人格全面發展。通過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開發和優化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科學精神;要通過傳授心理調適的方式方法,積極開展環境適應、人際關系和情緒情感等問題的輔導,幫助學生學會或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及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康、積極、向上、富有正義感與同情心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第二,加強心理衛生教育,預防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健康的整體水平。要針對大學生心理衛生的基本問題和常見的心理障礙,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了解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增進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徑與方法;并通過解析心理異常現象、原因及表現,使大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心理問題,消除誤解或成見,形成能在必要時主動尋找幫助的意識。轉貼于

2.3要深入探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建設,立足教育,貴在落實。

(1)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組織機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的系統工程,理應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項系統工程的運作;只有機構落實、人員到位、任務具體,才能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規范、穩定、深入、持久、有效地進行。同時,應保持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相對獨立性,盡量避免該機構與學校管理部門屬掛靠、相鄰或重疊關系,縮短與學生間的距離。加強領導,完善工作體制,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

(2)廣泛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全體受教育者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也應面向全體學生,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教育上,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從中受益,而不能等問題出現以后才去進行心理干預。實踐證明,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選修和輔修課程,同時針對不同大學生群體特點以及學生關心的共同問題,舉辦系列專題講座或報告等,并通過校園各媒體廣泛宣傳,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是提高教育實效的有效途徑,可以彌補有限的課堂教學和心理咨詢的不足。只有形成課內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網絡和體系,才能卓有成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轉變教育觀念,重視、關心和積極參予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是學生日常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特別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各任課教師(不僅僅是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要結合教學實際過程,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貫徹心理學思想,滲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班主任或輔導員不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也要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發揮積極作用。

(4)科學、規范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和咨詢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要從新生入手,通過科學的心理測驗建立學生個人心理檔案;對于測量出的有明顯心理障礙傾向的學生,要建立咨詢檔案,并通過不同形式的咨詢工作,給予及時必要的幫助、輔導;對于日常咨詢中發現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轉到專業衛生機構進行治療。

(5)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監管系統,形成“校——系——班級——公寓——宿舍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保健網絡”。其中“學校”以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為核心,以穩定的專兼職專業教師隊伍為主體,負責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日常心理咨詢與輔導。“系、院”以各系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輔導員和班主任為主體,為本系學生提供幫助、輔導,并解決部分心理問題。“級或班級”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從學生中培養和選拔一批骨干分子或聯絡員,及時反映遇到的心理問題或異常表現。“公寓”管理人員扮演心理觀察員的角色,一旦在公寓發現異常行為學生,承擔救援和上報職責。“宿舍”舍長發揮心理守護員的作用,準確把握學生心態,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援救工作。

(6)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研究工作。只有通過研究才能提出旨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合理化建議,為學校制定相應的學生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據,從而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循環。也只有通過研究,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才能使高校把培養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自我獲取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人才作為自己的努力目標,才能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注重人格、人品、個性、知識、技能、良好身心素質的協調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胡佩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理論與當代[J],2005,(6).

[3]黃賜英.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論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6(2).

[4]常濤,張正明.新時期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4).

[5]彭萍.心理健康課的方法途徑及實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6]楊曉慧.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2).

篇(3)

關鍵詞:心理咨詢;認知;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2)03-0143-01

大學生進入高校后,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單獨面對、處理,對于這些從來沒有真正面對問題的孩子們來說,各方面壓力接踵而來,承受著學習、就業、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壓力, 從而使他們產生某些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高校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4年中央16號文件再次重申重視與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為了更好的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積極推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詢雖然在各高校推廣開來,但大部分高校仍然處于初步階段,存在著許多不成熟之處。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咨詢認知情況的分析,對當前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狀況進行調研,力求發現問題并尋找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對高校心理咨詢的認知

一項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大學生有了心理問題的時候,首選的傾訴對象是朋友( 79.8% ), 然后依次是母親、同學、戀人、父親、同齡親屬,選擇心理咨詢師的僅占3.2%。

筆者對河南三所高校517名大學生做了關于心理咨詢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存在心理困惑的學生,自我解決占46.42%;求助朋友占39.26%;求助學校心理咨詢者僅占5.42%;其他占8.90%。其中某一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 從2005年創辦到2010年,總共只有兩百余名大學生到該中心咨詢, 相對于該校幾萬人的學生總數, 這樣的咨詢量, 顯然不成比例。這些調查的結果可以反映出,雖然很多高校學校都設有心理咨詢室, 但是對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幫助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二、大學生對高校心理咨詢認知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對高校心理咨詢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高校心理咨詢機構缺乏了解,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詢這回事。二是對心理咨詢認識膚淺,不了解障礙性咨詢和發展性咨詢的差別,大多數學生認為需要接受心理咨詢的人是那種心理不正常的, 導致一部分的確有心理問題,需要幫助的人不敢前來尋求幫助。三是是對高校心理咨詢的作用產生懷疑,認為心理咨詢就是陪人說說話、談談心,不會有什么效果和幫助。四是擔心心理咨詢的保密性。

三、高校開展心理咨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加強多渠道宣傳教育,幫助大學生端正心理咨詢態度

要改變大學生內心對心理咨詢的回避心態,必須做好長期的、深入細致的宣傳和教育工作。通過開設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作用;通過廣播、網絡、校刊、校報、講座等方式,積極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全面宣傳和普及心理咨詢的常識,從而使更多的大學生了解心理咨詢的需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內容、方式和原則,糾正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偏見和誤解,樹立正確的心理咨詢觀。與此同時,學校要通過多種有效渠道,擴大心理咨詢中心在高校的影響力,使高校心理咨詢服務深入人心。

(二)咨詢工作要準確分辨來詢者心理問題的性質

高校心理咨詢的工作重點是發展性咨詢,而不是障礙性咨詢, 障礙性問題的解決主要是依靠專門的醫學機構進行心理治療而不是心理咨詢。因此在工作中,心理咨詢工作者應準確分辨來詢者的情況,從而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

(三)心理咨詢師要引導咨詢者正確對待心理咨詢的效果

一些學生認為心理咨詢是萬能的,只要咨詢就能快速解決任何問題。很多咨詢者都希望通過一兩次的咨詢就能解決問題,見不到顯著效果就不再積極參與,甚至不再咨詢。這種想法是不正確也是不公正的。心理問題不同于生理疾病,心理問題非常復雜,導致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連咨詢者自己都不知道;另外,心理問題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與個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和個性特點有關。要改變或消除這些因素所產生的不良影響絕非易事,有些問題的改善甚至需要花費數月、數年的時間。所以咨詢者一定要正確對待咨詢的效果,要有信心、有恒心。

(四)心理咨詢師要嚴格控制每次咨詢的時間

心理咨詢必須遵守時間規則。一是對咨詢時間予以限定,可以讓咨詢師和咨詢者雙方充分珍惜并有效利用這一時間,不易導致咨詢者漫無重點的重復問題或描述。二是控制單次咨詢時間,能夠使來訪者在咨詢間隔期內充分消化咨詢內容,以便下次咨詢時能有所改善。三是限定咨詢的時間,也是要讓來訪者學會尊重別人和遵守規則,促使咨詢者更清醒地認識現實。咨詢時間一般規定為每次1小時左右,初次咨詢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咨詢次數一般為一周一次或兩次。

(五)區分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

許多人對心理咨詢工作認識不足,認為心理咨詢就是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誰都能做,不一定非要進行心理咨詢。的確,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有相通之處,但心理咨詢與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區別,德育和心理咨詢有聯系但絕對不能等同起來。盡管心理咨詢與高校德育總體目標是一致的,但其側重點、內容、形式等均有較大的不同。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品德與認知上有問題的學生,主要調節學生的思想認知;而心理咨詢的對象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工作重點在于心理上的溝通,注重咨詢雙方的傾訴、接納、關注、同情、支持等心理過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強調榜樣的作用,要求學生向先進人物和事跡學習;而心理咨詢強調咨詢者關注自己的成長與進步,一般強調不盲目與他人比較。再次,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告訴對方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心理咨詢工作以尊重對方的人格、順勢交流為原則,基本上不給予咨詢者具體的指導,咨詢內容保密性很強。

四、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發展對策

(一)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普及調查,構建心理健康檔案

構建大學生心理檔案,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提升大學生應對各種現實問題的心理素質和處理能力。另外,通過高校心理普查,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密切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態勢。對普查中篩選出的心理高危人群及時地進行評估、干預,定期追蹤觀察,確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指導和幫助。

(二)加強心理咨詢專業化建設,提升心理咨詢專業化水平

高校心理咨詢室要盡量按照專業的標準來建設。很多學校不注重心理咨詢室的建設,認為有間房子,擺置桌椅就可以了。其實咨詢室的建設對于咨詢者非常重要。很多咨詢者來到咨詢室,沒有安全感和舒適感,咨詢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心理咨詢室要明亮、溫馨、舒適,空間大小適中,在這些環境下進行咨詢,大學生才能夠更加容易敞開心扉去訴說,有利于咨詢工作順利開展。

目前高校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很少,大多是兼職人員。因此,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必須逐步增加專職人員,同時重視加強自我培訓,提高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對從事者進行系統的心理學基礎知識學習,強化培訓咨詢技術,通過專門講座提高咨詢工作者的業務能力。

加強心理咨詢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建設大學生心理檔案管理系統,完善心理咨詢預約制度、保密制度、材料保管制度等。

(三)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 積極推廣網上咨詢

大學生心理出現問題時,回避性與需要性并存。一方面,當心理出現困惑時,大部分學生掩蓋自己內心,沒有勇氣去咨詢室尋求面對面的幫助;另一方面,在心理壓力下,又有強烈的被他人同情或認同的心理需求,渴望與人傾訴與交流,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幫助。網上咨詢特別適合于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卻不愿走入咨詢室、不敢面對咨詢者的學生。學校應重點建設高校心理咨詢網站,普及心理常識,講解心理案例,開設交流論壇,提供在線及預約服務,充分發揮網絡作用,更好更全面地開展校園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 趙杰紅.基于學生視角的高校心理咨詢工作遇冷原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9):20-21.

篇(4)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危機 應對危機方式

1 調查方法及內容

本次調查對象為2010級、2011級兩個年級的學生。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共發放問卷700份,回收648份,有效問卷648份。大一收回問卷413份,大二收回問卷235份。調查問卷的發放兼顧了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科和專業,具有一定代表性。

1.1 大學生對心理危機的了解

(1)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調查表明,435名學生認為處世樂觀、熱情誠懇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典型特征,占67%。13%的人認為心平氣和、與世無爭、樂于助人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的典型特征。398人偶爾遇到過心理問題,113人認為自己沒有遇到過心理問題,58人認為自己經常遇到心理問題,占9%。328人認為自己現在的心理狀況比較健康,占50%,244人認為自己的心理狀況很健康,占38%。44人認為自己當前的心理狀況不健康。(2)關注心理危機的必要性。228名學生對心理危機聽說過,占35%;217名學生對心理危機不了解,對心理危機方面的知識很陌生,占33%。對心理危機非常了解的人有24人,占4%。在對大學生是否需要關注心理危機的調查中,300名學生認為大學生非常需要關注心理危機,占47%;272名學生認為大學生對心理危機需要一般關注,占42%;只有7%的人認為大學生不需要關注心理危機。有353名學生認為自己在人生成長過程中偶爾有過心理危機并為此困擾過,比例占55%;有148名學生認為在自己的成長中沒被心理危機困擾,占23%。(3)心理危機對身體的影響。489名學生認為心理危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影響,主要影響自身的情緒,占76%;79名學生認為心理危機對自身有負面影響,導致其無心學習,占12%。在心理危機對身體的影響中,272名學生認為心理危機會帶來睡眠障礙,占42%;252名學生認為心理危機導致身體倦乏,占39%。這說明心理危機會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1.2 大學生心理危機源調查

(1)考試的影響度。370名學生在考試前有時會心情緊張,占57%;119名學生有時在考試后會心情緊張。77名學生考試從不緊張。(2)前途和就業的影響度。334名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和就業偶爾感到困惑和擔憂,占52%;152名學生經常對自己的前途和就業感到困惑和擔憂,占23%;57名學生從來沒擔心過自己的前途和就業問題,占9%。這說明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前途和就業問題困惑和擔憂過。(3)經濟方面的影響度。341名學生覺得生活中的經濟壓力一般,占52%;142名學生認為生活中的經濟壓力很大,占22%;89名學生認為沒有經濟壓力。(4)感情、友情的影響度。466人認為自己很少有感情、友情困擾的時刻,占73%;118人認為自己經常有被感情、友情困擾的時候,占18%;認為自己很少和不會被感情、友情困擾的人數占9%。(5)人際交往的影響度。240名學生認為自己在人際溝通上有時存在障礙,占38%;228名學生認為自己在人際溝通交往上障礙比較少,占35%;68名學生認為自己在人際溝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礙,占10%。(6)各因素的影響度。334名學生認為學習就業壓力最大,占51%;157名學生認為家庭變故帶來的壓力次之,占24%。

1.3 大學生應對危機的方式

(1)社會支持度。在對大學生周圍親密朋友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只有11個人一個親密朋友也沒有,僅占2%,選擇3—5個親密朋友的有295人,占45%,選擇1—2個、6個或6個以上的分別為147人和193人,占23%、29%。說明98%的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親密朋友,建立了心理問題疏通的渠道;(2)學生在平時遇到各種困難或不愉快時,有191人選擇壓抑(喝酒、睡覺、讓自己忙碌、假裝高興等),占30%,這部分學生在遇到困難或不愉快時較為消極。有147人選擇轉移(唱歌、跳舞、聽歌、購物等)占23%,說明這部分學生有自己處理問題的途徑,能排解自身出現的問題。有126名學生,占19%,選擇發泄(哭、找人傾訴、大叫等)的方式解決問題。有183人選擇順其自然,占28%,這部分學生心態較好,能正確對待問題;(3)面對出現的心理問題,有53%的學生選擇了傾訴,通過向家人、朋友、老師、陌生人訴說自己內心的問題,排解或尋求幫助,說明大部分學生能通過有效的方式調節自己的心理問題。有224人選擇了自己沉默不語,占35%,這部分學生面對心理問題時選擇自己調節,而這種方式很難保障學生自己調節的結果;(4)傾訴對象的選擇。 在對傾訴對象的選擇中,有439名學生選擇了向朋友傾訴,占68%;選擇向親友傾訴的有142人,占22%。選擇向陌生人傾訴的有49人,占8%。僅有16人選擇向老師傾訴,占2%;(5)家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情況。不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家長占11%,很少關注的有216人,占33%,有35%的學生選擇一般關注,22%的學生選擇非常關注。(6)父母與孩子的談心次數。在對每學年學生與父母談心次數的統計中顯示,選擇6次或以上的有228人,占36%;選擇3~5次的有164人,占25%;有190人選擇2次或以下。

進一步分析影響和父母談心的原因可以看出,有262人選擇不習慣和父母說心里話,占41%。選擇和父母有代溝的有188人占29%,選擇父母忙的學生有124人占19%,選擇完全沒有必要的有72人占11%,即共有59%的學生因為客觀原因無法與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

2 調查中反映的情況

2.1 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需強化心理危機教育

從上述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心理健康的典型特征比較了解,對心理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對自我心理健康的評價中,約88%的人認為自己心理健康,心理的評價呈正面性,說明學生對自我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評呈滿意狀態。33%的學生對心理危機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學生對心理危機的了解僅停留在概念層面上,或者不了解。但89%的學生認為應關注心理危機,認為心理危機會給自己的情緒、身體、學習生活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2.2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主要來源是學業壓力

在對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乃至心理危機的主要因素調查中,可以看出,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生活中人際關系緊張帶來的交往壓力、戀愛問題等都或多或少會給大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困擾,乃至造成心理危機。而各因素中334名學生認為學習就業壓力最大,占51%;157名學生認為家庭變故帶來的壓力次之,占24%;人際交往、情感、經濟等方面帶來的壓力大小基本相同。

2.3 學生排解不良情緒的方式需引導,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有待提高

調查表明,在遇到困難或不愉快時,有30%的學生用壓抑的方式對待不良情緒和問題,此類學生處理問題較為消極,這類學生也是心理問題易發人群。面對出現的心理問題,35%的人選擇了自己沉默不語,這部分學生面對心理問題時選擇自己調節,而這種方式很難保障學生自己調節的結果。學生選擇排解不良情緒的方式中有些是不健康的,需要老師或同伴的引導。選擇主動進行心理咨詢的為40人,占6%,表明現在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識不足,不愿意主動向心理咨詢機構求助。

2.4 同伴群體和朋友是大部分學生傾訴對象的首選

有53%的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選擇向家人、朋友、老師、陌生人訴說自己內心的問題,排解或尋求幫助。在傾訴對象的選擇中,68%的學生選擇向朋友傾訴,22%的學生選擇向親人傾訴,這說明學生隨著年齡的成長、生理心理的成熟,同伴群體在其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增強,僅有2%的學生愿意向老師傾訴,說明學生對老師在心理上仍存在一定的距離感,不愿意與老師有深層次的溝通與交流。

2.5 社會支持系統中父母的作用不顯著

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可以使壓力事件的強度降低,而不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其作用則相反。親密的、可信任的關系可以有效緩解壓力或情緒。調查表明,父母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中的作用不顯著。33%的家長很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190名學生認為自己一年中和父母談心的次數少于2次。共有59%的學生因為認為與父母有代溝、認為沒有必要等原因而很少與父母談心。這些學生在遇到困難或心理困擾時,父母并不是他們的首要求助對象。

3 調查啟示

3.1 學校方面

3.1.1 學校應立足教育,重在預防

(1)加強對學生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工作。從調查中可以發現,33%的學生通過瀏覽網站獲取一些心理學相關知識,30%的學生從書籍期刊上獲取心理學知識,而通過參加培訓獲取知識的學生僅為2%,這說明學生愿意了解心理學知識,學校應加強心理學知識的普及,通過開設相關課程、舉辦知識競賽、開展相關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心理學知識。(2)多形式開展輔導項目。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學生最需要輔導的項目是學業職業生涯規劃,人際交往技巧,自我認知輔導,分別占到了26%、24%和22%,這說明學業、人際關系是目前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也是學生最想得到指導的項目。37%的學生希望心理工作者能與同學多溝通,35%的學生希望能夠“舉行心理健康講座與咨詢”,進一步了解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從而引導自己及時調整心理上出現的問題。

在產生心理問題之后,選擇何種心理輔導與治療方式上,34%的學生選擇面談,30%的學生選擇網絡。面談可以讓學生當面發泄情緒,適合相對來說性格比較開朗的學生。而網絡則可以讓學生避免直接面對心理工作者時的尷尬心理,適合性格比較靦腆容易害羞的學生。

3.1.2 建立預警干預系統

學校在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應建立相應的心理危機預警干預系統。包括預警方式,預警對象,預警指標,信息評估等。預警方式包括以下幾個方式:(1)班級同學基層組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第一時間發現相關學生的心理波動情況;(2)大學生心理社團:大學生自己的組織,可以平等地跟大學生進行心理交流;(3)輔導員和任課教師:跟蹤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4)高校心理救助中心。(5)定期開展心理測評,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通過合理的預警途徑,對預警對象進行排查。同時通過調研,可以將學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視為最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代表性因素,作為預警指標。

3.2 學生方面

3.2.1 培養自我維護能力

心理堅強程度的提高有賴于個體的經歷和心智的成熟,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獨立思考,自我總結,調節情緒。高校定期開展的心理講座,組織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多加歷練,在心理教育活動中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排遣抑郁的方式,健康發泄不良情緒。

3.2.2 建立主動與被動表達自我的平臺

這個平臺的建立離不開學校的引導。學校應選擇合理合適的方式收集大學生心理狀況信息,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進行跟蹤和監測。在這個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通過主動和被動的方式表達自我心理現狀。

主動方式有:大學生通過總結和自我評價的方式,向學校相關部門反映心理問題。被動方式主要有:高校采用各種方式調查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或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或進行心理座談會,或建立心理排查網絡系統,鼓勵大學生積極反映自身和同學的心理難題。

3.3 家庭方面

家庭要善于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營造和諧的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心理問題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現于學校。家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所了解,主動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增加與孩子談心的次數,定期地與大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生活和學習近況,并且努力掌握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掌握其心理情況。

篇(5)

【關鍵詞】 SCL-90;三好大學生;家庭環境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橫斷面研究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8)003-0214-04

SCL-90 Results of the Excellent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

YANG XinHua , Qu ZhengLiang, ZHU CuiYing, et al

Center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SCL-90 of the excellent students of universit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SCL-90,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Chinese version) and Selfesteem Scale were administered to188 excellent students and 212 ordinary students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sults:(1) There were 10.1% of the excellent students who had var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at of ordinary students (11.3%, P>0.05). The score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 SCL-90 of the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students(1.8±0.6/1.9±0.7,t=-2.65, P=0.008),anxiety was distinc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s (1.8±0.7/1.6±0.6,t=2.61, P=0.009).(2) the cohesion, active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factor in FESCV of the excellent students got higher scores than those of controls (8.0±1.4/7.6±1.7, 5.2±2.3/4.5±2.2,P

【Key words】 SCL-90; excellent university students; FESCV; life events; selfesteem; crosssectional study

提起心理健康問題,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那些學習成績不佳、不善于與人交往的學生,卻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優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而在心理健康調查和心理咨詢實踐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優秀大學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往的文獻較少涉及優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對優秀大學生人格特征的實證調查發現優秀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有其獨特的人格特點[1,2]。那么,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到底如何?心理問題又會表現出怎樣的特點?有哪些因素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本文調查三好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以揭示三好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特點及影響因素,為高校加強對三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從2003-2005級564名校三好大學生中隨機選取188(3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大二67人,大三55人,大四66人;女生95人,男生93人;年齡18-24歲,平均21±1歲。校三好大學生是根據學校評獎評優的相關規定由自己申請,班級提名,學院推薦、學校評定的學生。三好大學生的標準:其綜合考評總分位于班上前10名,學年度平均成績達80分以上,英語、計算機通過規定級別。以學院為單位隨機抽取212名普通大學生為對照,標準是從未評選上優秀和獎學金的學生,排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重點關注的學生。其中大二72人,大三65人,大四75人;女生110人,男生102人;年齡18-23歲,平均21±2歲。兩組的年級、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顯著性(P>0.05)。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員主持,于2006年11月22日分別對兩組被試進行集體上機測查。

1.2 工具與方法

1.2.1 癥狀自評量表(SCL-90)[3]

1.2.2 家庭環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CV)[4] 該量表由90 個條目,分為10 個分量表: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和控制性。每個因子分為低中高三段,其分值越高表示程度越高。

1.2.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5] 該量表共有27 個項目,包含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因子、健康適應、其他6個因子,按照事件發生的心理感受按1-5級評分。用來測試中學生和大學生生活事件發生頻度和應激強度,其統計指標包括時間發生的頻度和應激量兩部分。分值越高,表示發生的頻率越多。

1.2.4 自尊量表(SES)[6] 該量表包括10 個題目。采用1-4點記分。總分范圍是10 ~ 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漢化后的分半信度為0.90,重測相關系數為0.88,與SEI量表相關系數在0.58-0.60之間。

1.3 統計方法 進行t 檢驗、矯正t 檢驗、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2 結 果

2.1三好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SCL-90評分差異比較

根據已有標準, 以SCL-90中任一因子分≥3分視為有心理問題發生[7]。結果188名三好大學生中可能有心理問題者19人,占總人數的10.1%,其中男生11人(57.9%),女生8人(42.1%);普通大學生可能有心理問題者24人,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χ2=0.15,P=0.696)。三好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敏感得分低于普通大學生,而焦慮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學生,見表1。

2.2 三好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日常生活事件及自尊量表評分差異比較

表2顯示,三好大學生的自尊量表得分高于普通大學生;兩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評分差異均無顯著性。

2.3 三好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家庭環境量表評分差異比較

表3顯示三好大學生在親密度和娛樂性兩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普通大學生。其他因子兩者間差異均無顯著性。

2.4三好大學生家庭環境、生活事件和自尊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分析

用三好大學生在自尊量表、家庭環境和青少年生活事件分量表上的得分與SCL-90的總均分作相關分析。結果SCL-90總均分與情感表達、親密性、知識性、組織性因子和自尊總分呈負相關(r=-0.20, -0.26, -0.16, -0.25, -0.24, -0.48,P

2.5 家庭環境、生活事件、自尊與心理健康狀況的多元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影響三好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用SCL-90總均分作為評定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對三好大學生組和普通學生組的家庭環境、青少年生活事件各因子和自尊分別做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影響三好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因子是:自尊、人際關系壓力、其他生活事件、學習壓力和道德宗教觀。影響普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因子是:自尊、其他生活事件、矛盾性和人際關系壓力(見表4)。

3 討論

本文用SCL-90對三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查,發現可能有心理問題者為10.1%,已有用SCL-90對大學生群體的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3.79%~26.14%[7,8],本研究的檢測結論也在這個區間,說明三好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一樣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本研究中三好大學生的焦慮因子分高于普通大學生,而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分低于普通大學生。原因可能是三好大學生有過分關注自我傾向的特點,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更積極主動。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三好大學生自尊水平高于普通大學生,但各項生活事件兩者之間沒有差異,顯示日常負性生活事件并沒有因為其學習成績優秀而減少發生,他們和普通大學生一樣要面對學習、考試、工作、人際關系等壓力,但具體原因還需深入探討。

家庭環境量表的測量結果表明,三好大學生的家庭環境特征在親密性和娛樂性得分高于普通大學生。家庭的娛樂性和親密性的增加有助于減少情緒波動性、人際敏感、抑郁等情況的發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正向的幫助作用[9]。提示三好大學生的確有一些優勢環境。

相關分析發現自尊、負性生活事件中的各因子與三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呈中度相關,家庭環境量表因子與心理健康之間也存在一定相關性。這說明家庭環境、負性生活事件、自尊與三好大學生某些心理癥狀的形成有著內在的聯系。進一步回歸分析發現自尊、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壓力、其他以及道德宗教觀對三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與普通大學生相比自尊、人際關系壓力和其他負性生活事件同樣對三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影響,不同的是家庭中的道德宗教觀和學習壓力對三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影響,而影響普通學生的是家庭環境特征的矛盾性,學習壓力并沒有進入其回歸方程。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家庭、自尊水平的高低、日常負性生活事件存在相互影響[10],本調查結果與其一致。

綜上所述,三好大學生也存在心理問題,他們比普通大學生要遭遇更多的焦慮;家庭環境因素、負性生活事件和自尊是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高校要進一步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詢活動,不僅要關注那些障礙性問題,更要關注包括三好大學生在內的正常學生的心理發展。

參考文獻

1 明,金瑜. 普通大學生、優秀大學生及優秀大學生干部人格特征的比較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18:44-58.

2 秦啟庚,王新法.貧困優秀大學生的人格特征研究.心理科學,2004,27:1509-1511.

3 張明園.著.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湖南: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16 - 271.

4 費立鵬, 鄭延平, 鄒定輝. 家庭環境量表中文版.見:汪向東, 王希林, 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9,(增刊):134-1421.

5 劉賢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9,(增刊):106-108.

6 季益富, 于欣.自尊量表.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318-320.

7 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研.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 331-333.

8 秦瑞蓮,曹曉平.遼寧省三千名大學SCL-90測定結果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7,11:295-297.

9 周祖英,曹藝,龔鴻曾,等.初中預備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家庭環境的關系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397-398.

篇(6)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問題

近年,許多學者采用各種方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大學生的心理上存在著一系列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強,情緒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有障礙,等等。

而這一切也讓有關專家憂心不已,楊叔子院士曾經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現問題,對社會的危害越大。”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復雜、多變,具有獨特性,其引發原因多種多樣,在具體處理過程中應全面細致地分析其誘因,以便對癥下藥,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分析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緩解心理壓力已經成為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從歷史文化方面。受中國悠久的文化和封建歷史影響,使中國人在骨子里有一種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內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對心理學的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層面,造就了西方人張揚個性,提倡人權的特點。然而,進入新紀元后,社會的飛速發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驕子們的思想中匯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對立的文化特點,使大學生在人格與道德方面倍受沖擊,而脆弱的心理防線也隨之崩塌。使許多人產生了浮躁的心理,無所適從,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壓力,產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醫,甚至不敢去就醫。

2.從學校環境方面。高中時期的學習、生活環境與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學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問題,只重視升學率。而將學生的生活能力的培養,心理素質的培養,品德的教育等問題放在次要位置,有許多中學根本就沒有將學生的生活能力培養,心理素質培養,品德教育問題列入議事日程。這種高中教育的現狀,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當受到過這種中等教育的學生升入大學后,角色、地位及學習和生活環境與高中時期有著極大的改變。必然對大學生活產生極大的不適應;而中學生中又有許多是獨生子女,不論其家庭是貧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寵兒,由于聰明、學習好,受到老師及親友的過多關注。進入大學后,當這一切不復存在時,就會產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靈會變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這個年齡段正處于青春躁動期,渴望友誼、愛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溝通、交往,不會主動地去理解他人。他們也必然會對大學的生活感到很不適應。第一,大學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獨立的處理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問題,但據調查,有相當多的學生以前在家里沒有洗過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對父母有較強的依賴性。第二,大學中評判學生優劣的條件已不再是單純的學習成績,而已包括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這種標準的多樣化,使部分成績優秀而其他方面較差的學生感到不適應,其自尊心受到強烈的震撼,心理上產生失落和自卑。第三,現在的大學對學生學習要求嚴格,若幾門功課不及格就會面臨失去學位,降級甚至遭遇退學的危險,這就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加之大學中主要是靠學生的自學能力來進行學習,與以往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很不一樣。使很多學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樣進行學習,而感到茫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情緒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導致心理異常。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3.從家庭方面。家庭是始終伴隨人類從嬰兒,少兒一直到成人時代的重要外在因素。眾所周知,人類的價值觀,人生觀都以少兒時期的思想觀念為基礎。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較開朗,心理承受能力較好,父母關系緊張的家庭,孩子的脾氣也趨向于暴躁。而大多數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點。很多大學生家庭的不幸福,會使他的心理產生陰影,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逐漸顯露甚至演變成嚴重的心理疾病。同時,對獨生子女的溺愛也直接導致了大學生過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問題。

根據上面所述情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解決:

1.從歷史文化方面,轉變思想,老師應耐心地引導學生對外來文化仔細篩選,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讓兩種文化在大學生的思想中融會貫通。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即將產生的,或者已經產生的心理問題。使人們認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一個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體不適一樣,應該及時去就醫以求得咨詢、疏導,對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會和學校要給予更多的尊重、理解、關愛。

2.學校教育方面,第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充實高校課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徑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強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縛,走到學生當中去,走進學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做細,做實,做好,給學生們更多的心理關懷。根據大學生的特點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講座,普及和增強他們的心理衛生知識,以便于他們在產生心理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治療和疏導。第二,輔導員在加強心理教育這個工程上,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數同學們的心目中輔導員是他們最可信賴的人,輔導員是他們心靈中的依靠,他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輔導員。所以,輔導員來做學生們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輔導員應該將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質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因此,輔導員應深入到學生當中去,貼近同學、了解同學,進行大量的調研工作,及時的發現問題,及時做好學生們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及早發現,及時疏導,及時解決,是解決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篇(7)

關鍵詞 民辦高校 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民辦高校因為發展年限短、發展資金短缺等原因,在發展初期很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增加,民辦高校也將心理健康工作視為了發展的一個重點方面。

1民辦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民辦高校主要為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民辦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關系著學生自身及家庭的幸福,同時也關系和影響著我國健康人才的培養。因此,加強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應當是民辦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狀況

盧琰曾使用SCL-90問卷對一所民辦高校的3300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結果顯示,27%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總體上來說民辦高校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一般是自卑心理、焦慮心理和逆反心理。對于不同的專業、年級、性別來說,心理問題又有不同的因素,結合調研,筆者認為民辦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現狀有如下:

2.1性別因素明顯

從性別上看,個體咨詢女生顯著多于男生。受性別特質影響,女生較之男生而言,往往更加敏感,更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郁情緒,除去本身的學習壓力外,宿舍關系、班級成員關系和戀愛關系都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女生的情緒。且女生在遇到壓力時更傾向于找人訴說,也就是說女生更容易接受傾訴與勸慰的方式來緩解心理壓力。

2.2專業因素

咨詢人數中文科生所占比例顯著大于理工科,大于音體美。原因在于文理課程設置不同,不同的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帶來了學生思維方式的不同,文科生比理科生更為感性,并且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以及就業環境也造成了文科生的心理壓力大于理科生。

2.3心理問題的年級區別

低年級學生咨詢人數多于高年級,不同年級之間除了咨詢人數的差別之外,在咨詢主題上也有所不同:大一的學生更多關注人際交往、環境適應的問題。大二的學生更多的會出現情緒和情感問題。大三到畢業前夕,由于就業壓力和適應社會等問題的影響,這段時間大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比例會增加。

3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不足

3.1心理咨詢體系不完善

當前民辦高校雖然已經開始關注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但是由于辦學條件、辦學資源等方面限制,學校內關于心理咨詢室的組建往往都缺乏獨立性和專業性。所謂的心理咨詢室要么是一個空殼子,要么只是一個咨詢師加一間辦公室,遠遠達不到心理咨詢的獨立性、系統性的要求。而且,而我國民辦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老師因為工作量等原因,常常需要兼任其他行政事務而不能專心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使得心理咨詢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3.2心理咨詢老師專業性不足

除了資金限制外,發展年限短、缺乏自己的師資培養一直是困擾民辦高校發展的嚴重問題。這點在心理咨詢師的配備上也同樣有所表現。心理咨詢師配備不足基本上是每個高校在心理咨詢工作方面的基本問題;除了數量問題,從專業性而言,心理咨詢老師往往缺乏實際的咨詢經驗、不具備對心理咨詢中較為復雜問題引導、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專業性的缺乏往往成為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最大不足,使學生心理問題的深入、持續性解決得不到滿足。

3.3心理健康工作目標單一、問題解決持續性不足

(1)當前民辦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基本遵循的是消極心理學或者病理心理學的模式,這種解決往往只注重當時的效果,即為解決學生心理的矛盾重點使學生渡過眼前的困難是其工作的重點,但是,心理的問題往往并不全是短時間疏導可以解決的,其需要對學生保持一種持續性的關注、對學生心理保持一種持續性的評估、防范,而這一點,對于心理咨詢師資嚴重不足的民辦高校而言,更是難以完成的。

(2)如上文所言,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工作的處理重心在于“治療”,這種心理健康工作重在事后的處理,而不是事前的防御,民辦高校的心理工作這既不能從根本上預防問題的出現,也不能發展學生積極的心理潛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在心理咨詢工作方面是極大的不足。

3.4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缺乏科學認識

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咨詢與矯正,但此模式僅滿足部分學生的需求,缺乏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輔導與訓練,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

3.5心理咨詢往往無法得到家長的支持

如今,在承認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還并不完善,對于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還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的同時,還應該認識大學生在學校中展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同家庭環境教育的缺失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直接受家庭因素影響的,因此不能是在學生發生了意外事故后家庭因素才被重視或者被動的參與進來,而是一開始就要向家長取得配合聯系,讓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中來。

4關于民辦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4.1加強宣傳樹立對心理咨詢的正確認識

在學校常規教育活動中,為學生開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講座、海報或校園廣播等形式,全方位的為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科學的、正確的認識和了解相關信息,能夠正確的對待心理健康問題,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糾正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錯誤認識,消除學生對心理咨詢的偏見認識,為學生提供信心,學生能夠自助發現問題并主動的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4.2提升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任課老師,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以及負責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取決于這些人員的專業素質。

首先,應配備一些專職且具有專業背景的人員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師工作,確保教師們能專心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因其他行政工作而過多分心。其次,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骨干人員必須參照國家相關部門對于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規定,要求持證上崗。其他兼職或行政人員需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師相關培訓才可上崗。最后,輔導員和班主任都需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修養。同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和心理咨詢中心保持密切聯系,隨時關心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4.3加強與家長宣傳力度

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到家庭因素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同學校聯手共同預防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在事件發生后,家庭能扮演好好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者,學校工作的支持者的角色。

4.4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方便對心理問題的跟蹤處理

學生在校不僅僅要記錄其學習成績、獲獎懲罰等行為表現,還應該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對問題學生的心理進行心理軌跡的記錄,以便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對問題學生進行跟蹤式的解決,防止心理問題的反復。

參考文獻

[1] 李萍.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發展問題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01).

[2] 王莉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論團體心理咨詢[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3] 張延朋.心理健康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1(36).

[4] 高東.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研究[J].華夏醫學,2011(05).

[5] 李英達,董寧.大學生焦慮與自我評價的相關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3).

[6] 吳煜輝.大學生自我分化現狀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醫學與社會,2010(12).

[7] 黃琦,寧方波.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及應對策略[J].科技信息,2010(34).

[8] 張珊莉.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廣州醫學院為例[J].青年探索,2010(06).

[9] 高培.中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展情況探析[J].知識經濟,2011(07).

[10] 紀國和,楊天嘯.團體心理咨詢理論的發展趨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3).

[11] 黃希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2] 鄭希付.健康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超碰|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手机版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艳妇臀荡乳欲伦69调教视频|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九色|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国产我和子的与子乱视频|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色两性网欧美| 欧美xxxxx高潮喷水麻豆|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欧美肥妇多毛bbw|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入口 |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双乳被老汉揉搓a毛片免费观看|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再深点灬舒服灬受不了了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