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2 05:04: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大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分析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率先在高校圖書館界開展大學生(研究生)就業信息特色專題服務工作的現狀,發展過程中找出自身不足及原因。探索和研究圖書館在從事這項專題服務中如何完善這項工作、相應對策措施及對全國高校圖書館的啟示。
關鍵詞:華中農業大學;現代信息技術;圖書館網站;就業信息;高等院校
一、引言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硬件建設取得了較大發展,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圖書館網站。“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延伸和拓展了傳統圖書館業務,已成為高等院校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服務的重要手段。”利用圖書館網站提高網絡信息應用檢索能力,已成為高校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三大支柱”之一,如何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站、網絡等信息技術自身優勢,積極配合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努力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是高校圖書館一項重要的特色信息服務工作。
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豐富的信息資源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了廣泛的文獻信息保障和選擇,而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搜索信息提供了便捷支持,寬敞的場所則為就業洽談、招聘等提供了方便。各學科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和暢通的網絡資源,迅速了解用人單位需求動態、各地就業(創業)政策、各個人才網站的就業信息等。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各高校圖書館網站了解不同專業畢業生的求職意向。這大大方便了高校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避免了就業時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不僅擁有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和網絡資源、先進技術設備,而且還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管理隊伍,他們具有熟練的、專業的文獻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儲和利用等科學管理方法和技術,能就某一專題迅速地找尋、組織相關資料,這些為不同年級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開發信息資源保障。
現在高等院校都非常注重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包括就業信息檢索能力),深深懂得學生實驗(實踐)動手能力是走向社會(用人單位)獲得職業機會的核心競爭力,因而既重視生源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強調畢業生的就業率,這是衡量一個大學高層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同樣也是檢驗畢業生能否適應市場需要的一個重要硬件。但是具有這種信息資源優勢的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在為不同專業、層次學生提供就業信息特色服務方面還為數不多。以下就我校圖書館在這方面開展就業信息特色服務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發展對策及對全國高校圖書館的啟示逐一論述。
二、我校圖書館以網站為平臺,大力開展就業信息特色專題服務現狀分析
在高等教育擴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規模的增長幅度大大高于我國GDP的增長幅度,呈現出擴招起步快、增長不平穩、大起大落的態勢。畢業生出現了總量供大于求,即就業中的“賣方市場”,在就業機會一定的情況下,不僅研究生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間競爭也自熱化。固因此,隨著我國招生規模的擴大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高等院校各層次、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矛盾問題已經呈現出來。網上調查:“畢業生就業信息來源呈多樣化,如學校就業指導中心(61.90%),校外招聘會(61.30%),校內招聘會(50.60%),……就業網站(30.60%),……人才中介機構(1.90%)。”從中可看出,大學畢業生通過就業信息網獲得的就業信息服務就占了將近1/3。說明網上就業越來越成為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這對具有普遍上網能力和網頁制作水平的畢業生來說,無疑是非常受歡迎的,并顯示了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開展就業信息特色服務專題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在此背景下,我校圖書館在這個就業信息革命中不可避免地要走進網絡時代、數字時代,迎接就業網絡環境新挑戰。
具有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的高校圖書館,在面對我國大學生(研究生)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全面比較、系統整理和分析研究今后畢業生不同就業行業的就業前景、社會對不同專業之間的人才供求比例和地區高層次人才需求的比例,即:一份適時高質量的就業前景分析和預測報告,對于政府、用人單位、高等院校畢業生、高層次人才市場及家庭和有關專家學者,都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因此,我校新圖書館建成后,根據學校教學科研和新時期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發展以及需要大力進行文獻資源建設,創建了特色館藏(包括就業信息資源建設),文獻資源綜合總量已達250余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10余萬冊,紙質期刊10萬余冊,電子圖書90萬冊,數據庫(含電子期刊)68個,自建特色數據庫5個文獻資源涵蓋農、生、理、工、文、法、經、管等學科,形成了以農業與生命科學文獻為特色,傳統資源與電子資源互為補充,多學科文獻協調發展的多元化文獻信息保障體系。在豐富館藏的基礎上,我館為了更好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讀者就業信息服務工作,從2004年開始參與了我校《畢業研究生就業現狀調研與近期就業前景預測》《湖北省不同專業畢業研究生就業形勢比較研究》、《湖北省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和《網站(頁)上大學生就業信息應用研究》等5個不同層次畢業生就業課題的就業信息專題服務工作。根據不同階段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將不同調查表掛在圖書館網站,對校內外廣大畢業生進行了廣泛調研,以便開展就業信息服務工作更有針對性。同時又為了方便讀者,基于網絡的就業信息服務延伸了圖書館工作,圖書館網絡每天24小時開放,校園網用戶可自由地利用電子文獻信息,訪問校內外各相關就業網站就業信息數據庫,虛擬參考咨詢服務(E—mail,QQ,BBS,FAQ)應用廣泛,已有部分就業信息特色數據庫使用,并且建立了配套的就業專題閱覽室,按照某一專題組織資料,有利于學生讀者的閱讀查找,避免了讀者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專題性收集相關就業信息,無形中給學生讀者指明了目標,減少閱讀的盲目性。同時我館情報人員開展校內外就業情報對口服務,在就業網站導航、就業課題信息跟蹤、網絡就業信息資源利用培訓、就業書刊推薦等方面為校內外開展了更為廣泛深入的服務。
這些做法,說明了我校圖書館網站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深層次就業信息服務工作中,不是就業信息的簡單傳遞者或使用者,而是開發具有較強信息意識和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大量支離破碎的就業信息與數據進行歸納、綜合、分析,使之條理化的有較高信息素養的就業信息咨詢人才。而且我校圖書館網上就業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和就業信息的開發利用相比其他圖書館,有自己的特色,與我校學生工作處(部)開發的就業網站既有區別又相互補充、各有特色。我們認為學生就業工作,同時也是一種就業信息檢索及咨詢教學實踐活動,更是畢業生利用現代技術提高就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開展大學生就業信息開發和利用的思路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力開發校內外就業網站就業信息數據庫,提高就業信息資源建設的數量和質量,促進畢業生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網站網絡就業信息資源。就業信息資源是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建設的基礎,也是大學不同層次、專業畢業生得以利用的必要前提。我們圖書館網站在信息數據庫建設之初,就非常重視這一點。因為學生讀者上網若沒有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就業信息資源,就會對上網大打折扣,也會影響他再次踏入這個網站。所以,必須提高網絡就業信息資源建設的數量和質量,以促進學生讀者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網絡就業信息資源。
2.我校圖書館就業信息數據庫建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與校學工處建設的就業網站數據庫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即各有側重。因此,我們圖書館網站大力開發了這方面的數據庫,與維普、中國期刊網等同視之。這實際上也是完善圖書館數據庫類型,使圖書館網站更能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并在此基礎上逐漸使我館就業題錄+就業文摘庫向就業信息全文庫過渡。而且我們圖書館網站還盡量定位在權威的就業信息平臺及專業的就業機構上,盡量與政府部門網站、可信度高的企(商)業網站、私人網站和有關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網站鏈接,以便學生了解整個就業市場高校的就業情況,至少同一學科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做到知彼知己;@同時與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實現微機信息聯網,達到了就業信息資源共享,并逐步實現了就業信息化。
3.開發和利用就業信息可以廣泛宣傳自己的圖書館網站。我們圖書館將網站作為就業信息活動的傳播者,吸引學生讀者首先做好網絡就業信息宣傳工作,充分利用網站各類宣傳媒體,如圖書館主頁、校報、宣傳欄等,同時發揮學生圖工委骨干作用,增強學生讀者就業信息觀念,培養他們網絡就業信息意識,及時了解網絡就業信息資源的動態。
4.注重對學生讀者網絡就業信息資源檢索能力的培訓,是提高學生讀者利用網絡提高就業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有效辦法。我們圖書館網站配合學校有關部門從大學生入學的第一年起就對學生讀者進行職業信息檢索教育,開始幫助他們對就業市場的狀況進行接觸和了解;第二年幫助學生讀者發現和了解自己的特質、專長和興趣,參加相關活動,進而選擇專業;第三年幫助學生讀者了解用人單位資料、市場需求,參加社會實踐和一些利用就業網站開展的網上就業信息咨詢服務活動,使他們對選擇職業有直接感受;第四年開始對畢業生進行如何寫簡歷、參加面試等有關信息進行專題訓練,幫助畢業生了解需求信息,參加無形就業市場活動實踐。這些已是高等院校開辦就業網站的共識,于是我們圖書館網站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每年對大一到大四的學生讀者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就業信息資源系統培訓,年年遞進,這樣每個年級段的學生都能接受網絡就業信息檢索能力的培訓。從事圖書情報檢索教學的教師更是作為教學重點來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信息檢索能力。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深入開展對學生讀者的信息導向教育,才能使他們了解和認識網絡就業信息的類型、特點、功能和作用,并掌握有關網絡就業信息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檢索方法,這對于提高他們的網絡就業信息獲取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我們圖書館網站創造條件不斷改善各種設備,使學生更方便利用網絡就業信息資源,比如我們新館建設提供了足夠的公共檢索機,連接學生宿舍的網絡設備等。與此同時,我館具有網絡專業知識的圖書館咨詢館員更是積極對學生讀者開展就業信息咨詢服務,并設立了指導站,做好了網絡就業信息查尋后的服務工作(即“售后服務”),幫助和指導學生讀者有針對性地利用圖書館網絡就業信息資源,使他們遇到問題時能得到具體幫助,增強了他們利用網絡就業信息資源的信心。
5.圖書館網站拓寬了就業信息服務領域如就業信息傳遞、代查和代檢等。這類服務不但能充分利用網絡就業信息資源,發揮資源共享的優勢,還可解決大學生就業信息查找中的許多實際問題。避免大學生因查找不到圖書館網站有特色的就業信息資源而放棄利用圖書館網站和查找的就業信息目標。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圖書館網站在無形就業市場中配合學校其他部門進行網絡全程就業指導遠遠不如有形就業市場。我們圖書館面對就業網站巨大的學生人力資源信息數據庫,雖然提出就業信息指導要全程指導,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就業信息資源優勢,從學生一年級開始到畢業,每個年級分別有不同的指導目的、內容設置和培訓技巧,甚至把網站作為一個平臺,將就業指導作為一項教學內容。但圖書館網站在就業信息資源開發上不如傳統信息咨詢服務工作,有些人認為畢業生就業只是少數人的事情,并作為一種行政事務性工作來處理,與圖書館無關,圖書館只要搞好教學、科研文獻保障就可以了。所以網站上進行全程就業指導沒有充分利用豐富的圖書館網絡就業信息資源,來開展深層次的就業信息咨詢服務。沒有與校內外就業網站、用人單位廣泛聯系,更沒有多種形式的合作,其就業信息咨詢服務和指導往往只是一般化,不能根據用人單位進行有針對性指導。
2.圖書館員全員關注就業的氛圍沒有形成。在就業市場中的網絡就業信息越來越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圖書情報人員作為具有較高素質的信息人才參與學生讀者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的發展規劃,是較有優勢的。可是我們圖書館還沒有形成這樣的就業工作氛圍,圖書館內部有些人認為。這應該是學校職能部門、領導和就業課指導老師的事情。所以就業信息資源開發工作的效果受到影響,圖書館網站在就業信息數據庫開發和利用上也得不到持續發展。
3.圖書館網站就業信息定位不明確。圖書館情報人員盡管掌握了信息服務理論知識,但缺乏相應的網絡管理技能,僅僅認為網絡就業信息服務工作只是一些簡單的數據統計和相關政策的解釋,重復一些已有的就業方法、技巧知識和心理咨詢理論。因此,圖書館網站上就業信息內容服務的層次還比較低,沒有明確圖書館網站的定位——以學生讀者的就業信息服務為本,對高等院校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要有深刻的理解。
4.圖書館網站就業信息軟硬件環境有待完備和完善。我們圖書館網站在就業軟硬件環境信息宣傳上還不能夠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即:沒有將農業院校圖書館網站重點突出農業部門如農科院、農業局、農科所、鄉鎮農技部門人才需求信息。只有善于宣傳和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使圖書館網站吸引用人單位和學生讀者,并立足于無形就業市場,增加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其實,高校培養的畢業生相當于企業的產品,是產品就要宣傳和推銷。圖書館網站是為學生讀者服務的,一個網站建設得再好,如果沒人訪問將沒有任何用處。
5.圖書館網站的管理維護、安全和內容的更新得不到重視和保障。圖書館網站需要信息的不斷傳遞,各大高校圖書館網站都是建在校園網上的,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網站的維護管理、信息內容的實時更新及拓展、往來信息的安全性及識別性等還難以做到。可見,通過圖書館網站搜集新就業信息還有一定困難,這除了支撐就業信息數據庫網絡技術設備更新較慢外,還與我們圖書館情報人員自身的現代信息技術有關。
四、結語及啟示
以上現狀和問題對我們高等院校圖書館界的啟示是: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已經成為網絡就業信息環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平臺,如何借助這個平臺有效開發高等院校豐富的高素質人力資源,克服圖書館網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大學生(研究生)就業群體成為用人單位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其圖書館網站在大學生(研究生)高層次入力資源信息開發中要有所創新和發展,具體如下:
1.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已經成為大學生(研究生)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平臺,其發展道路不是孤立的,必須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即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之間要加強聯系,廣泛形成各種形式的就業信息數據庫網站(如以上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不同就業信息數據庫和掛在網站上的調查表,然后有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站、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就業網站和中國研究生人才網站先后鏈接了這些調查表,為我校多個就業課題獲取了大量樣本數據,取得了較好服務效果)。同時還要與政府部門人才網站、用人單位人才網站緊密合作,在大學生(研究生)就業信息服務中要努力借鑒傳統的有形人才市場、媒體市場(信息雜志、報紙廣告等)成熟的人力資源開發經驗,在他們相對完善的人才信息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圖書館網絡就業信息環境下大學生(研究生)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的市場化服務,深入開拓網絡就業市場服務和就業信息服務功能,打造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多樣化的發展思路,使豐富的畢業生就業信息互為利用,進一步發揮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的特點和優勢,“使之成為吸引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優勢。”
2.高校圖書館實現高素質人力資源信息開發的網絡化要全面建設以采集大學生(研究生)信息為主的“人力資源信息庫”,構建教育部、各省(市)、全國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三級人力資源開發的信息網絡。要在合理定位各自信息采集重點的基礎上,依托互聯網等各類傳媒、人才市場、中介組織,相互形成優勢互補,匯集一股合力,全面的、深層次和持久性地開發豐富的高校大學生(研究生)人力資源庫,向用人單位提供優質人才信息服務,實現有效就業信息覆蓋。
3.“全員關注就業”的氛圍從圖書館就業情報科研這一角度實現高等院校圖書館網站的發展創新。圖書館全員關注就業應該包括圖書館領導、各個部門負責人、經驗豐富的就業情報咨詢服務人員、學科館員、教學一線的檢索課教師(包括吸納思想政治、人力資源、網絡信息、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心理、法律、藝術、英語、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圖書館一般人員組成網絡就業信息科研隊伍,開展圖書館網站就業信息特色服務工作機制建設、網絡就業信息指導理論研究、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網上職業素質評估咨詢等網絡就業信息環境下的就業科研工作重點,形成這樣的氛圍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研究生)就業理論、就業觀念、就業行為等方面的研究向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層次和各個專業的深入。
4.有資料數據支撐的就業形勢分析和就業前景預測。高校圖書館每年應該要有這方面的調研,因為有數據的就業前景指導才更有說服力,其調查數據可以在各高校圖書館之間相互共享,使其就業信息服務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吸引力。所以高校圖書館有了翔實的資料數據就可以向大學生(研究生)介紹當前的就業形勢,分析用人單位需求狀況,各地接收大學生(研究生)的相關政策及優惠條件以及當地的經濟、社會狀況等。還可以預測今后幾年的就業形勢,使大學生(研究生)充分認識到就業現狀,職業目標準確定位,減少就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5.條件成熟的高校圖書館可嘗試設置專門就業指導管理機構。高校圖書館相對于其他部門具有現代信息技術情報人員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專業人才優勢,順應就業形勢需要,設立就業指導咨詢專門機構,深入開展就業信息咨詢服務指導工作,讓專業人員搜集、整理、加工相關的就業信息資源,使之具體化、專題化。這樣可以彌補學生工作部門深層次就業情報的不足。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數字化建設
摘要:本文探討了如何改善我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現狀,分析了我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使用率低的原因,進而提出提高數字資源使用率的對策。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數字信息資源在圖書館文獻資源體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越來越高。許多大中型圖書館日益重視數字化資源建設.尤其是各大高校圖書館更是把數字化資源建設視為圖書館今后發展的重點。我校圖書館也尤為重視數字化建設,圖書館館藏中的數字資源在迅猛增長。數字資源具有信息海量存儲、檢索快、查找方便、節約空間、及時性強、可多人閱讀、存取方便等諸多優點,越來越贏得廣大師生的青睞。但同時有些數據庫的實際使用情況卻不容樂觀,利用率也不盡人意。
1我館數字資源利用現狀
1.1我館引進數字資源現狀
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是指凡是圖書館購買、租用、受贈和自建的.擁有磁、光介質或網絡使用權的數字形態的文獻資源。我校已購買的數字資源中包括超星電子圖書數據庫、方正Apabi電子圖書、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人大復印資料數據庫、中經專網數據庫:外文數據庫包括CABI、Agris、Agri.cola三大農業外文文摘數據庫、Agricola全文數據庫、美星外文電子圖書、國道數據庫等。
1.2我校讀者數字資源利用現狀
為了準確了解我校數字資源利用率問題,筆者對我校保定東西兩校區學生做了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是否經常登陸圖書館網頁,是否經常使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在學校里查找網上文獻資源是否方便,自己在檢索網上文獻資源方面的能力如何等問題。結果顯示有23%經常訪問圖書館網頁,12%經常使用本館數字資源,18%了解圖書館館藏的數字資源,17%認為在學校查網上文獻資源方便,14%認為檢索網上資源的能力很好。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即便是經常來圖書館學習的人對館藏的數字資源也不甚了解,更談不上利用了,總體說來,我館數字資源利用率較低。
2我館數字資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2.1數字資源本身的因素
數字資源呈離散狀態。從數據庫內容看,每種數據庫有各自的學科范圍,同時數據庫之間在內容上存在著一定的重復和交叉,這些因素導致用戶需了解每一種數據庫涵蓋的學科范圍。有些數據庫中與我校無關的專業內容占去了很大比重,用戶在檢索的時候檢索不到自己所需內容或檢出的相關內容很少,下次可能就不會選擇該庫檢索。
數據庫檢索界面的多樣性及檢索式構造的不統一。現在每家公司的數據庫都有自己獨特的檢索界面。使用者必須熟悉每個數據庫檢索界面的特點,才能查找到需要的內容。雖然都可以刊名瀏覽、輸入檢索詞、選擇不同的檢索途徑檢索。但用戶面對形式各異的檢索界面仍覺得茫然。另外,每個數據庫中檢索技巧都不盡相同,這對使用者來說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精力投入,也會對讀者的使用造成影響。不同的數據庫有著不同的編碼結構和表達方式。沒有統一的分類體系,每個數據庫使用的檢索技術和數據存放格式不同,導致各種數據庫以不同的檢索界面呈現給用戶。另外,不同的電子資源,由于出版廠家不一,閱讀格式不一,當閱讀不同的電子資源時。就需要下載不同的瀏覽器。因此,這些問題都導致用戶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熟悉檢索系統。下載不同的瀏覽器,從而降低了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2.2讀者因素
讀者信息意識比較淡薄,對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了解甚少。他們對數字資源的需求欲不高學生讀者大部分是面臨寫畢業論文的高年級學生.一、二年級學生相對較少。讀者文獻檢索能力的缺乏也限制了對數字資源的使用。面對浩瀚如海的數字資源.如果檢索方法不恰當,對檢索的結果不滿意,將會影響其進一步使用數字資源
2.3圖書館因素
圖書館經費不足導致圖書館軟硬件設備不能很好滿足讀者需求。如全文收錄率較低,造成讀者只能看見題錄或摘要而無法瀏覽全文,進而影響其使用率;服務器配置較低,導致服務性能降低、進而影響讀者使用;磁盤陣列空間不足嚴重影響數據的存儲等。本館數字資源訪問類型多樣,有本地鏡像和遠程訪問及兩種模式并行,因此圖書館的網絡環境也影響讀者對數據庫的訪問。圖書館對數字資源的宣傳、培訓不夠。圖書館購買了數據庫后,忽視了當代網絡環境下信息的獲取方式已發生的巨大變化,網上資源信息龐雜,沒能很好地宣傳、引導讀者使用,從而降低了數字資源的使用率
圖書館館員自身對數字資源的具體內容和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導致在為讀者提供服務時工作不到位,影響讀者對數字資源的使用.進而大大降低了數字資源的使用率。
3提高我校數字資源使用率的具體措施
3.1加大數字資源經費投入,滿足數字資源建設需要
在數字信息資源有償使用、技術維護、設備更新、系統升級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要使館藏數字資源豐富多樣,有力的吸引讀者,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就要加大圖書館經費投入。
在爭取經費的同時。圖書館要保證優先購買讀者最需要的高質量的數據庫,最大滿足學校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加強自主開發有特色的數字文獻庫,增加專業資料數字文獻庫,并增加其全文收錄率,滿足讀者的多方面需求。
圖書館自主開發或者購買相應的數據庫整合軟件,加強異購數據庫,會更便于讀者了解本館數字資源,選擇所需數據庫進行檢索,也方便讀者檢索。
3.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讀者信息素養
調查顯示經常訪問圖書館主頁的不多,因此只是在圖書館主頁上作宣傳是不夠的,應多途徑進行宣傳。如:在學校主頁上增加數字資源的超鏈接;結合傳統宣傳方式,印制《圖書館電子資源及服務指南》在新生入學時與《新生入學指南》一起發給學生,也可以在《新生入學指南》中加上重點介紹圖書館電子資源及使用的內容,讓學生充分了解本館的數字資源.激發其使用欲,進而提高數字資源使用率。
將校文獻檢索課改為必選課,在一年級就開設,提高學生的檢索技能。我校雖已開設文檢課,但系公共選修課,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修該課,導致其檢索技能低,在使用本館數字資源時重重受阻。若改為必選課,學生入學后都學檢索技能,定會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3.3加強讀者培訓咨詢工作,提高數字資源利用率
圖書館應積極對讀者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術的培訓,根據讀者的文化水平、知識結構、上機能力和實際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數字資源讀者培訓班。讀者咨詢,就是把關于數字圖書資源利用的知識、技能以及安全、文明、法制等內容做成超文本文件,放在圖書館主頁中,這樣使圖書館信息專家與圖書館讀者之間就有了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溝通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可及時解答讀者提出的問題,從而提高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3.4提高館員自身素質,加強讀者服務工作
通過參觀、學習、交流等形式拓寬館員視野,提高館員自身素質,鼓勵其學習各種新知識,不斷調整知識結構,掌握新技能,具備為讀者服務的新觀念,進而提高數字資源的使用率。
4結束語
在網絡環境下.我校圖書館應順應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加快步伐,拓寬思路,重視和加強數字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體系的建設.不斷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這樣.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才能發揮其社會價值。我們必須明白:數據庫的購買,必須以讀者的需要和學校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為基礎,才能擁有一定的用戶數,保證一定的利用率,否則,就是以最低的價格參加集團購買,也是一種浪費,不能盲目跟進。數據庫購買以后,應該充分發揮圖書館館員的作用.加大數據庫宣傳和利用輔導的力度,以多種方式向讀者展示數據庫,最大程度利用數據庫,為教學科研服務。相信,隨著我校學術氛圍的日趨濃厚,數字資源利用環境的進一步改善,用戶信息能力和圖書館館員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我校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必將會有很大提高。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 外文期刊 利用率
論文摘要:外文期刊是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教師、科研人員、研究生借鑒他人成果、開拓自己事業的重要工具。通過適時調整采購方案、利用現代化技術、將外文期刊引入課堂教學、加強與讀者的信息交流等途徑,可以有效提高紙質外文期刊的利用率.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外文期刊是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源,能有效地提供各個學科領域的最新知識和學術動態.它具有內容新穎、報到及時、連續完整等特征,是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高校教師、科研人員、研究生借鑒他人成果,開拓自己事業的重要工具.因此,高校圖書館十分重視外文期刊的建設與利用,特別是在如何提高紙質外文期刊利用率方面,我們做了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滿意得效果。
1調整采購方案、搞好外文期刊資源建設
1.1根據學校的學科發展和讀者需求適時調整采購策略
外文期刊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確定合理的采購方案是很重要的。我館每年都根據學校學科的發展和讀者的需求調整采購策略,隨著學校學科發展利用率低的刊堅決砍掉,改訂學科需要讀者呼聲高的期刊。如:2007年我館根據外刊利用率統計和學校學科需要,砍掉了《HumanReproduction)和《MolecularHumanReproduction}等利用率低的期刊.增加了(NatureReviewsDrugDisovery}和(ProteinExpres.sionAndPuriifcation)學科所需的期刊。實踐證明,在制定外文期刊采購策略時,既要機動靈活又要有一定的實用性和針對性。要根據學科的發展和讀者的需求適時調整采購策略,才能保證重點學科或專業的學術地位。改變那種“有書無人看”的局面,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
1.2深入學校各院系搜集訂購意見和建議,把好訂購質量關
各院系的教師、科研人員最了解本學科或本專業學術動態,清楚本專業或本學科的權威或核心期刊.尤其是那些處于國際學術前沿的學者,最了解哪些刊物登載高質量科技文獻,因此,在訂購外文期刊時要綜合他們的意見,采購到質量高且符合讀者需求的外文期刊。
訂購期刊在綜合各學院專家學者意見的同時.還要利用權威性的世界期刊檢索工具《期刊引證報告》(JCR)來合理確定訂購。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通過JCR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況,以及引用率、期刊自引等統計分析。同時利用JCR中的期刊評價指標,還可以正確評估某種期刊在科學交流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我館根據JCR提供的數據,對外文期刊進行質量研究,制定期刊訂購方案,確保訂購那些質量好、教學科研利用率最高的期刊
2利用現代化技術、提高紙質外文期刊的利用率
2.1將館藏外文現刊期刊目次頁上網
隨著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的發展,外文期刊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手段都在從傳統轉變為現代。為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使讀者盡快了解到所需期刊的最新內容.我館利用現代化手段將到館后的新刊目次立即掃描上網,即將當年外刊每期所載論文的目錄在網上公布(見圖1)。讀者點擊“目錄”就能準確了解到新刊的內容,了解相關學科的學術動態。改變了以往新刊到館用電話通知讀者的服務方式。新刊目次頁上網的服務方式加大了外文期刊的宣傳力度,方便了讀者,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
2.2根據讀者需求通過E-mail進行原文傳遞服務
為了進一步深化外文期刊的服務工作,我館對校內廣大師生開展了館藏外文期刊的原文傳遞服務。當讀者在“現刊目次頁”中檢索到所需文獻的題目后,若需要原文可在網上提出申請,核實情況后將原文掃描并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讀者(見圖2,點擊“申請”核實身份)。開展外文期刊目次頁網上及館藏外文期刊的原文傳遞業務,使讀者能快捷、準確地獲取本學科最新的信息和發展動向,也提高了高校圖書館外文紙質期刊的利用率。
3將外文期刊引入課堂教學。加強與讀者的信息交流
3.1將外文期刊引入課堂教學
為了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我館工作人員深人到各學院將和其相關的外文期刊目錄送到專業外語教師手中,專業外語教師可利用閱讀課將學生帶到外文期刊閱覽室。先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期刊,然后給他們出若干題目,要求學生在閱讀外文期刊的基礎上完成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自己對館藏的掌握.向學生推薦合適的外文期刊,并介紹外文期刊的檢索方法。學生通過查找、閱讀外文期刊,就可以逐漸熟悉和了解外文期刊,培養起閱讀外文期刊的興趣和信心。這樣,外文期刊的利用率便會明顯提高。
3.2密切聯系讀者,加強與讀者的信息交流
外文期刊是教學、科研的重要資源之一。為了使外文期刊的讀者不只局限于一小部分相對固定的人群,而讓大部分讀者了解外文期刊并為之所用,我館外刊室的工作人員主動與讀者取得聯系,充分了解他們的需求動向,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并結合我館的實際情況,不斷改善服務手段。如:將預訂的外文期刊目錄及館藏目錄送往各個教研室和科研機構,讓廣大教師、科研人員對館藏外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將外文期刊工作與學校科技處的相關工作相結合.緊密配合相關科研課題,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期刊信息,開展代查、代譯等工作。
一、成人教育的辦學現狀、困難和問題
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省外甚至國外許多成人教育辦學機構不斷涌入云南,良莠不齊的辦學實體和花樣迭出的辦學形式使得成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招生無序競爭、人才培養質量不高、辦學信譽不佳的現實困境。近幾年更讓農業院校感到困惑和危機的是,隨著農業在職人員和農村新型農民接受大學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省內高校不斷開設農科類成人教育專業,開放大學、網絡教育也擴大農科類招生規模。云南農業大學成人高等教育面臨與省內外大學的競爭,面臨傳統成人教育與現代網絡教育的競爭。目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除醫學等特殊行業外,成人生源已經逐年下滑,生源質量相比過去也有所下降,而云南農業大學成人教育管理機構和教學學院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危機認識不深、開放辦學思想不解放、競爭意識不強、教學質量抓得還不夠扎實等問題,成人教育面臨生存和發展的雙重危機。處在社會轉型發展促使教育轉型發展的當口,只有學校領導和職能管理部門看清形勢,正視現實,繼續關注和重視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組織力量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強化改革措施和手段,加大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云南農業大學成人教育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在非學歷繼續教育方面,云南農業大學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承擔云南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云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云南省農村婦女聯合會科技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的培訓任務,每年開展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培訓、農業與農村基層管理干部培訓、農業科技人員技術培訓、新型農民培訓等,每年培訓規模800人左右,培訓計劃和培訓經費由主管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制訂和撥款。為拓寬培訓市場,近幾年也主動為浙江、廣西等省(區)農業部門、水產部門的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員開展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培訓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培訓辦學經驗。與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相比較,培訓教育(繼續教育)這一塊是指令性或任務性的工作,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欠佳,不利于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由于師資和辦學條件不夠高端等原因,作為地方省屬農業大學,非學歷繼續教育在短時期內較難形成品牌和規模效應。長遠的科學規劃、規范的辦學體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非學歷成人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成人教育學院名義上是管理繼續教育的職能部門,但由于學校授予的管理權力有限以及缺乏明確統一的管理制度,學校各教學院系和處(部)都可以舉辦非學歷繼續教育,自主招生,自行管理,各自為戰,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和管理處于碎片化的分散狀態。從理論上看,非學歷教育市場廣闊,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轉型發展的新增長點,但由于辦學體制不規范,沒有實行統一歸口管理,校內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部門無序地展開內部競爭,有利益的大家爭,無利益的大家推,辦學質量難以保障,難以形成好的社會效益。
二、成人教育的辦學定位、目標任務和發展思路
1.辦學定位
堅持“立足云南、服務三農、面向基層、開放辦學”的辦學思想,充分發揮校內外教育資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適應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需要的多層次、多形式、多規格的辦學模式,改革和探索現代遠程教育,深化函授教育教學改革,嚴格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努力擴大辦學規模,鞏固本專科成人學歷教育,發展專業學位成人研究生教育,積極探索境外聯合辦學,大力開展短期培訓等繼續教育,做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確保規模、質量、效益協調發展。
2.目標任務
通過改革和努力,實現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層次提升為重點,增加辦學形式為生長點,鞏固函授教育,推行網絡遠程教育,搞活自學考試,加大大學后繼續教育的發展,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效益明顯、特色突出、質量優良的成人教育辦學體系。各類成人教育在籍學生保持在15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4000人,專業學位研究生3000人,各類專業資格證書培訓等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2000人。
3.發展思路
一是處理好發展與速度的關系。既要做到持續發展,又不盲目追求發展速度。二是處理好規模、質量、效益的關系。應堅持規模是基礎,質量是關鍵,效益是發展的思想來指導成人教育的發展。三是處理好辦學層次與類別的關系。應在發展函授學歷教育的基礎上,注意拓展自學考試、網絡教育、遠程教育、境外聯合辦學、短期培訓等。同時還要注意提升成人研究生等學歷層次,拓展辦學空間。四是處理好發展與創新的關系。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求發展,不求創新,不可能有競爭力,也不可能有持續的發展,必須在發展中不斷追求創新。創新應著重從觀念上、體制上、項目上和服務手段上去創新。
三、成人教育的發展對策
1.深化成人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根據云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具體結合成人學員的工作實際和學習特點,遵循成人教育注重實效和少而精的教學規律,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性教學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著力培養鄉土型和實用型人才;要以彈性學年制和學分制教學改革為契機,完善本、專科人才培養方案,為成人教育的教學改革和成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成人高等教育的專業教學計劃要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做適度的動態修訂,針對成人函授教育集中面授時間短、業余學習為主、學生具有工作實踐經歷等特點,堅持精選教師、精選課程、精選課時、精選教材,緊密聯系學員的工作和學習需求,突出應用性,精簡可開可不開的課程,重點開設結合生產實際的能夠學以致用的專業核心課程。堅持夠用為度、按需施教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保證基礎課,突出主干課,加強實踐環節,按照學科類和專業模塊式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增加應用性實踐教學的比重,開展實效性的畢業設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為擴大學生知識面和突出專業學科發展趨勢,適當增加選修課開設比例,拓展學生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合理地調整學科專業結構
緊密結合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人才市場信息,根據成人教育的發展定位、特色和培養規格,整合學科優勢,強化專業方向。通過加大學科專業調整力度,積極拓展非農專業,徹底改變過去專業數量多、學科狹窄的局面。同時,加大專業建設力度,樹立專業品牌意識,突出專業特色,通過建設品牌專業,提升專業競爭優勢,形成以農科為優勢、適應市場需求、覆蓋非農學科的成人教育學科專業體系。
3.改革和完善成人教育管理運行機制
通過不同類型普通高校長期以來的辦學實踐證明,自身積累和良性發展在成人教育管理運行機制中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當前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趨勢,普通高校改革和完善成人教育管理運行機制,應當堅持教育發展規律和遵循市場經濟規則,從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出發,明確各方職責與分工,兼顧學校、各學院、教師、函授站(點)各方利益。要從完善成人教育經費管理辦法等方面入手,建立起能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切實有效的成人教育管理運行機制。在具體管理要求上,應堅持把提高教育質量放在成教工作的首位,注意加強和突出各教學過程和環節的全面系統管理,認真抓好專業建設、學籍管理、考務管理和函授站(點)建設與管理,樹立成人教育的辦學品牌,保障成人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4.改革傳統函授教學模式,發展現代遠程網絡教學
積極籌辦網絡遠程教育,加快現代化視聽設備和現代信息技術處理設備的建設,完善成人教育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與利用,構建系統化成人教育教學信息技術平臺,加強多媒體網絡課件建設,改變過去單一函授教學、集中面授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融合傳統函授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提高教學管理效率與水平,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優質教學資源作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5.拓寬辦學渠道,開展在職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
隨著云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提升,報考和希望接受成人在職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生源不斷增加。為了滿足社會和農村基層的發展需要,加快云南農業大學在職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同時提升學校成人教育的層次,成人教育學院應加強與研究生處和有關學院的合作,充分發揮成人教育的網絡體系、辦學經驗及本專科畢業生的生源條件,積極開展成人在職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
6.加強成人教育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
為適應現代成人教育的發展,應建立和完善成教師資隊伍的選拔與建設機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從而保證成人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要選聘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承擔成人教育教學工作,保證副教授以上教師授課率達到70%以上;要加大外聘教師人才庫的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增強成人教育與社會、科研、生產、實踐部門的聯合,壯大成人教育教師隊伍,完善教師結構;在管理隊伍建設上,要堅持使用、培養、提高共同發展。各學院、各函授站(點)不僅要加強管理隊伍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的培養,還要注意提升這支隊伍的學歷、職稱和管理水平,穩定形成一支業務精干、管理有力的專兼職結合的成人教育管理隊伍。
作者:周玉國 向麗紅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摘要:高等教育國際化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和行動。近些年,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成績顯著,表現為: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逐年提高;出國留學生及留學歸國人員逐年增加;來華留學的學生人數增加顯著;中外辦學項目增長穩步。就云南農業大學而言,其國際化辦學既有成績,也存在困難,建議通過制定教育國際化發展中長期規劃等改革措施推進今后的國際化進程。
關鍵詞:高等教育;國際化;內涵;必然;現實
全球經濟一體化推動了高等教育國際化。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視野下,高等學校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吸收、借鑒世界各國先進的辦學理念、經驗、資源以及教學管理方式方法,有利于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包括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質量、社會服務質量),創建高水平大學。事實上,國際化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亦是高等學校改革發展的重大推動力。
一、何謂高等教育國際化
20世紀90年代,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國際合作與交流是大學的第四大職能,是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形式。這是世界性教育機構在政策文本中關于教育國際化的較早說明。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呼吁全世界各國必須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認為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美國教育學者阿特巴赫則認為,教育國際化是指在教育目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把國際性、跨文化的內容融入其中。在我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陳昌貴、張民選、王留栓、盧鐵城等學者就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等問題有較系統的理論闡述。目前,學術界對高等教育國際化基本達成共識,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從國際視野下來審視自身的高等教育發展狀況,在此基礎上引進、借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質教育資源以及教育教學方法、教育管理水平為我所用,從而使自身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斷發展和提高,其目標指向是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優質人才,產出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高水平教學科研成果和社會服務成果。從實踐層面看,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課程內容、教師發展、校本管理、教育技術、學生核心素質養成等方面有效融合國際元素,培養具有寬闊國際視野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性
(一)國際化是國內外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對外開放的總體要求。會議就指出,“構建更加均衡、協調的國內開放區域格局,在提升沿海開放、向東開放的同時,大力實施向西開放,在西部地區建立一批特殊經濟區,開放開發試驗區、重點邊境口岸,打造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擴大內陸和沿邊開放”。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對外開放,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成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應有之意。另一方面,近些年來國際形勢風云變幻、錯綜復雜,處理好國際關系、發展經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問題。而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民間外交中歷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一定意義上說,高等教育對外開放,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有助于處理好國際關系。2014年3月,主席訪問歐洲,在比利時歐洲學院演講時提出,到2020年中歐留學生數量要達到30萬人。這為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發展提出新的要求,也為建立良好的中歐國際關系創造了條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和2014年主席先后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議(簡稱“一帶一路”),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重視。2015年2月,在考察云南時要求,把“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按照國家的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主動服務和融入中央“一帶一路”戰略,利用云南獨特的區位優勢,推動亞洲區域合作升級,建設孟中印緬經濟帶,打造沿邊開放新高地。所有的這些,都對云南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發展和國際化提出了新要求,也為高等院校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二)國際化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綱要》),專門用一章的篇幅來闡述擴大教育開放,首次提出“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綱要》指出,要“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探索多種方式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學校和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事實上,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當前的發展新潮流,不可逆轉。當今時代,任何大學的發展都不能忽視、漠視甚至無視高等教育國際化。因此,國際上一些著名大學都制定了國際化發展戰略。日本東京大學為了增強全球意識,提升學術與科研能力,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專門制定了“森林計劃”。實踐證明,該計劃加速推動了東京大學的發展。再如香港科技大學,這所創辦于1991年的年輕大學,在短短24年后就成為世界排名前35的大學,可謂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我們發現,它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躋身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行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校在發展戰略上始終堅持國際化的辦學理念,用國際化思維來推進強師資隊伍建設(如全球選聘教師)、擴展學術研究空間(如瞄準國際前研課題)、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從而使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快速并顯著提升。由上可見,走國際化道路正在成為多數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發展戰略。
三、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基本概貌及云南的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成績顯著,表現為:
(一)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逐年提高
近幾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等大學排名中,我國大學的國際排名逐年上升,表明國際競爭力加強。如2012、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位于第50強左右。
(二)出國留學生及留學歸國人員逐年增加
近幾年,國際交流人員大幅度增加,如2012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和各類留學歸國人員分別達到3996萬人和2729萬人。
(三)來華留學的學生人數增加顯著
如2012年,在華的外國學生達到3283萬人。他們來自194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地區)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學機構中學習。
(四)中外辦學項目增長穩步
截至2013年1月,全國依法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共有1780個。從合作對象國看,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如我國與英國的合作項目有152個,與澳大利亞的合作項目有113個、與美國的有108個、與俄羅斯的有87個,與加拿大的有48個。中外合作辦學正在穩步向前推進。就云南而言,云南省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長足發展。2013年,來滇留學生人數為3萬人。云南省在緬甸、越南、老撾、意大利設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處,合作共建了8所孔子學院。全省現有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7個,其中云南財經大學5個(3個本科生項目、兩個碩士項目),云南師范大學2個。當然,云南與發達地區和省份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今后,如何推動云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需要政府、高校共同謀劃和推動。
四、云南農業大學教育國際化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當前,云南農業大學面臨“一帶一路”戰略與“孟中印緬”經濟帶建設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云南農業大學應該認真審視自身的國際化辦學現狀,采取相應對策,主動融入國家和云南省發展戰略,推動學校的新發展。
(一)發展現狀
歷史上,云南農業大學是云南省最早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之一,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已滯后于省內一些高校。現在,云南農業大學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偏少,僅有74名,有學歷生、語言生,還有少量的學分交換生。在國際農業科技推廣與農業培訓方面,云南農業大學與國際組織和國外大學在科研上有一些合作交流。但在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合作交流還不多,有待進一步拓展。
(二)存在的問題
(1)國際化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尚未被充分認識和深度接受。(2)學校層面和學院層面缺乏教育國際化發展的規劃。(3)一些部門和學院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教育國際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參與積極性不高。(4)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以及與之配套的政策和措施還有待完善。(5)外事工作隊伍、國際合作與交流隊伍建設水平不高,專業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對策建議
(1)強化我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觀念,有步驟、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我校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如推動師生國際交流、開展課程國際化建設等。(2)大力宣傳,營造國際化辦學的氛圍。如在校報和學報上開辟宣傳教育國際化的理論專欄,舉辦系列講座、專題論壇等。(3)制定教育國際化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對學校國際化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分層設計。(4)建立健全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以及配套的相關政策和措施,調動全校參與國際化辦學的積極性。(5)加強課程建設的國際化,如構建國際化課程大綱、開發國際化教材等。(6)加強科研與學術合作的國際化,包括科研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農業科技的國際應用與推廣、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共建實驗室等。(7)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的國際化。為教師創造條件出國留學、進修,提高他們的教學、科研和外語能力。引進高水平的外籍教師,帶動各學科的教學和科研。(8)推動生源的國際化。大力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留學生教育和跨境(境外)辦學,開展本科生、研究生國際互換以及聯合培養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科研學者互換等工作,提升我校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9)舉辦形式多樣的國際論壇和國際會議,營造國際化氛圍。
摘要 本文介紹了東北農業大學獸醫專業實踐教學管理情況,并進行了效果分析。獸醫專業實踐教學經過九五、十五,直至十二五幾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基本形成了“課程實驗+綜合實驗+臨床實習+畢業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形成了完善的課程體系、教材建設體系及教學管理方案。培養的本科生實踐能力顯著增強,綜合素質也普遍提高,就業率達百分之百。
關鍵詞 獸醫 實踐教學 改革 效果
為全面提高我國獸醫從業水平,并與國際獸醫制度接軌,2008年農業部推出執業獸醫考試制度,要求今后從事獸醫相關工作的獸醫必須通過執業獸醫考試,主要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整體提高我國獸醫理論知識水平,提高我國動物疫病防控效果;二是適應國際動物及動物產品貿易相關檢驗檢疫要求,提高我們與國際交流專業水準;三是適應畜牧業發展需求,適應現代飼養業對獸醫人才的要求;四是規范獸醫從業,用專業的水準去開展工作。從國家的出發點來看,對獸醫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獸醫從業人員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斷更新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能力。對今后的獸醫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我們獸醫專業教育面臨的新的挑戰,東北農業大學獸醫專業教育一直注重理論和實踐教學并重的教學理念,特別在實踐教學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
1獸醫專業實踐教學基本情況
我校獸醫專業實踐教學從九五期間通過參考國外教學模式,結合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了以培養學生扎實理論知識和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建立了“基礎理論課程實驗+綜合實驗+臨床實習+畢業實習”的實驗教學體系。理論課程的實驗是使學生將理論知識由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的關鍵一步,因此要求學生通過課程實驗對醫學的理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實踐操作技能,在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師不僅僅講授傳統的實驗方法,還要融入新的方法,以便使學生更加適應現代養殖業對獸醫專業的要求。獸醫綜合大實驗是制定“721”培養模式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在學生已經將所有基礎理論課程學完之后,學生在臨床實習前,開展的一個綜合實驗教學環節,該課程由學院統籌管理,課程由傳染病診療綜合大實驗和普通病綜合大實驗兩部分組成,以疾病為中心調整教學資源,使教學活動更接近臨床實際病例,利用綜合性實驗提高學生對臨床病例的診療能力。除了綜合性大實驗之外,臨床教學實習及畢業實習是畢業前要另外完成的兩個實踐環節,整個實習過程時間接近一年,學生要到基層養殖場、獸醫站、獸醫相關研究所、獸藥廠、動物衛生防疫站等單位實習,全面接觸畜牧業生產中遇到的具體真實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培養出適應畜牧業發展需要的獸醫人才。平時還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科創實驗、拓展訓練等形式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提前進入社會,了解畜牧業發展需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2獸醫專業實踐教學實施情況
2.1在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方面
以符合時代要求,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為宗旨。在十一五基礎上重新調整培養方案,調整教學計劃各課程學時比例,教學內容重點是夯實理論基礎知識、規范實驗操作規程、強化綜合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臨床實習要求和標準,形成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理論教學為主、課程實驗、課程綜合實驗、課程實習、臨床教學實習、畢業生產實習實踐教學為輔的理論實踐并重的教學體系。該系體在保證專業課程理論學時的基礎上,加大實踐教學比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及科研能力與素質培養。同時通過整合已有教學改革成果,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強化課程建設,目前學院有13門精品課程,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6門。
2.2在教材建設方面
積極申報立項或參與國家級及省級規劃教材,十二五主編或參編教材16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2013年全院獲得農業部教材辦批準新編和修訂主編教材7部。除個別課程外,大多數課程使用近3年內編寫出版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教材。
2.3在教學管理方面
以全面服務教學為宗旨,制定完善教學管理文件,逐步實行電子檔案管理體系。對教師管理,要求教師嚴格執行學校及學院下發教學文件,教學評價排在后面的教師要進修提高。在實踐教學管理方面學院制定一系列教學管理文件,主要有實驗動物從業人員資格證、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證、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本科生實驗原始記錄本要求標準、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與實施細則及實驗相關標準操作規程匯編、動物醫學學院文件關于購買實驗動物及開展本科教學相關要求文件、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教學科研管理文件匯編、實驗動物廢棄物存放登記表、東北農業大學實驗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匯編、東北農業大學易制毒化學品使用管理記錄等管理規定,全面規范實踐教學全過程。對學生的管理,除執行學校的相關教學管理文件外,學院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獸醫專業自己的教學管理文件,特別在實踐教學方面,制定詳細的實習文件,包括實綱、實習內容、實習安排、實習規范;實習日志、記錄、臨床病例報告、論文撰寫格式與規范等。在檔案管理方面,實行紙介與電子檔案同步保管的文件管理制度。建設配套了專業電子檔案室,保存自2011年起全院所有檔案文件,針對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十二五專業建設方案,每學期都要更新,同時由主管院長親自負責,成立了以實驗技術人員對教研室主任負責的全院電子檔案資料收集整理隊伍,保證專業建設信息的暢通。在安全管理方面制定實驗動物從業人員資格證管理制度、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本科生實驗原始記錄要求標準、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與實施細則及實驗相關標準操作規程匯編、動物醫學學院關于購買實驗動物及開展本科教學相關要求文件、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教學科研管理文件匯編、實驗動物廢棄物存放登記表、東北農業大學實驗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匯編、東北農業大學易制毒化學品使用管理記錄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文件,確保教學安全有序進行。在合作辦學方面積極探索多渠道辦學,目前和北京生泰爾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沈陽和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綠達森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合作,實行對口培養,如生泰爾班就是成功合作的典范,十三五期間將繼續深化合作辦學方式方法,探討有效辦學模式,為企業定向培養專業人才。
3對我校實踐教學管理實施效果分析
學生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明顯提高,通過嚴格教學過程管理、教學硬件和軟件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獸醫專業培養的學生基本理論知識扎實,實踐動手能力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明顯。主要表現在每年獸醫專業學生幾乎是100%就業,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積極聯系我院要求推薦報考該單位研究生,用人單位提前來我院招收畢業生,用人單位對本校培養的獸醫專業人才質量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對學生在創新能力、專業素養方面給予了肯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政治方向正確,熱愛崗位工作,具有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也有很強的團隊協作意識,能很好地融入工作單位的協作環境中;其次專業知識掌握得十分扎實、知識面廣、動手能力強,能適應不同工作崗位需要,具有遠期發展的可塑性。最后是學生悟性高、接受新鮮事物快,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
此外十二五期間學生20余篇。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獎68人次,其中國家級比賽獲獎27項。申報東北農業大學科創基金26項,獲專利1項。從歷年學生參加各種比賽、科創基金、社會實踐及就業情況來看,學生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十分扎實,在工作崗位或臨床實踐中能夠靈活運用專業知識;另外學生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不僅理論功底深厚,還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多用人單位對我學院的畢業生評價較高;最后一點是學生在單位總體發展較快,短期內能夠承擔重要任務,這些都歸因于他們良好的培養背景。
4今后實踐教學的發展任務與方向
通過對我校獸醫專業前些年教學發展經驗的總結,以及對培養過程中存在不足的分析,為更好適應現代畜牧業對獸醫人才的需求,今后的教學管理工作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在教學管理中更加重視實驗、實踐兩個教學環節,夯實實踐能力基礎;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效績評價體系,調動教師積極性、引導學生重視實踐學習環節;大力進行資源整合、建立開放共享機制,打破原有部門問的封閉思維模式,把教學資源整合到一起,提高各種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凝練本校的教學特色、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立足本地區畜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完善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
摘 要 根據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的要求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結合自主學習理論,文章提出了在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自主學習研究,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實現教學模式改革的創新,完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內容。
關鍵詞 電子信息工程 自主學習 大學教育
自主學習理論是目前教育研究領域比較熱點的研究內容,在大學本科教育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相對于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更多的是強調培養大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自學能力,這也是未來社會競爭和國家競爭對大學生的要求。面對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大歷史使命,大學教育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學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自主學習不但對大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幫助,而且是學生個體終身學習和提高的基礎,是學生完善自我性格和人格的一個有效的手段,是一種創新形式下的高級學習,學生有意識的通過自身調節來明確教學目的,組織教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改善知識結構,最終成長為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者。當然,目前的大學教育中,自主學習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應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是主流。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不進行自主學習的教育實踐是不行的,盡管有種種認知和形式上的障礙,同時人們的意識還不是非常明確,所以大學的教育教學模式急需改革。當然傳統教學模式也有其優勢,我們進行大學教育教學改革是要立足于現有教學成果的基礎之上,吸收先進教學理念,為我所用。為了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我們必須對農業大學電子工程專業自主學習模式進行研究,這對提高農業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自主學習理論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來控制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進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通過自學來完成自己的學業,而是強調必須以學生本人為學習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利用學校和社會的各種資源,以我為主,激發潛能,是與被動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模式并不是簡單的自學,它是更大的一個教育范疇。
它可以分為三點:一是對自己的學習任務進行預先規劃和安排,做好總體設計;二是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監督、考核和評價,做自己學習的主考官;三是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控制、調整和完善,不斷通過學習實踐來改進自己的學習。針對不同研究者的出發點不同,對自主學習的定義也不可能一致。
Zimmerman對自主學習的定義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歸納,提出自主學習應具有的三個特征:(1)強調在學習中的自我認知、自我指導和自我計劃等方面的自我調節策略的運用;(2)強調自主學習是能夠進行自我控制學習方向的反饋循環過程,認為自主學習者能夠完全根據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路徑進行學習,并且根據學習過程中的反饋不斷反復調節自己的學習路徑;(3)強調自主學習者應該明確如何使用學習方法和策略,并且根據具體的學習實踐做出正確的反應。①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們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學精神,能夠運用比較科學的學習技術和方法,及時準確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于思考,積極主動,勇于攀登科學高峰,敢于解決困難,在學習中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進取精神。②
大學教育的改革,就是要發揮大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挖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未來的本科教學過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考試方式的導向作用對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本科教學的課程不同于一般知識型課程,通過探討以自主學習模式的方法改革,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③
2 自主學習理論在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具體教學實踐
電子信息工程作為信息技術領域中的主干專業,主要研究信息產生、信息傳送、信息處理與信息應用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和工程問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一個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直接面向生產和技術實踐。因此需要我們非常重視專業培養當中的實驗和實踐教學,通過實驗和實踐教學使本專業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術開發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夠獨立地完成與電子信息設備系統的生產、設計、開發、集成和運營有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農業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教學工作直接面向農業信息化和自動化的創新實踐的前沿工作,特別是對電子信息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圍繞安全可靠、整合先進的信息化理念、綜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現代農業技術創新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模式上與一般工科院校有明顯的區別。
隨著自主學習理論的提出和興起,很多研究者發現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完善健全人格,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學習心理。本項目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對農業大學中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于自主學習理論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進行了研究。自主學習模式的特征主要有內容的開放性、學生的平等性和過程的自監督性等。該模式下的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呈現出明顯的自我導向特征,要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構建自主學習的新模式,首先必須建立開放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們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活動,自主地安排學習內容和進度,自主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次教師必須轉換角色,減少對學生們的干預,從一個主導者轉變為監督者、輔助者和引導者,相信學生。教學實踐證明采用自主學習模式進行學習的大學生比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熱情和更好的學習效果。本項目研究結果結果可以為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3 自主學習應遵循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一是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也就是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前,必須要明確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要明確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方向,否則就會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亂碰亂撞,浪費時間和精力,反而還一無所獲。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必須在自主學習前確定和規劃好選題,明確教學目的,規劃教學任務,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同時,教學內容應該有教育性,能讓同學們知道主要是解決什么問題,同時寓教于樂,讓同學們產生興趣,從而激發主動進行學習的欲望,達到教育目的,提高學生的認識。
二是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新課程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正確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之所以和傳統的課堂填鴨式教育不同,在于它主要是激發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根據教學目的,自由地選擇教學內容和學習方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個人的教學計劃,在老師的輔助幫助下,主要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和實踐,一定要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完成教學計劃,不能還象過去那樣過分依賴于老師,要運用自己的頭腦,發揮主觀能動性,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學習,實現學習的目的。
三是要培養學生們的自控性。所謂自控性,實際上就是學生們自己控制自己進行相關學習的能力。傳統的課堂教育,對學生的自控性認識不足, 所以老師既是課堂的講授者,同時也是課堂的組織者,還是課堂的秩序維護者。所以,學生們只能日復一日地被動學習。新的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使他們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當然,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教師作為課程的組織者和監督者,一定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放任自流,但是也不能包辦代替,一定要取得平衡,關鍵是針對學生特點,預測在某個階段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應隨時把握學生思想的脈搏,根據典型問題,有針對性地確定課題內容,依靠學生發揮自控性,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四是要遵循客觀規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精神,但是也要估計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心理。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因為眼前的困難和挫折而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一定要科學設計教學內容,諄諄善誘,步步深入。一定不要拔苗助長,或者撒手不管,否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挫折心理和畏難情緒,進而影響自主學習的進行。一定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多做思想工作,善于引導,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在學習實踐中注意解決這些問題。教學內容一定要由簡入難,學習內容不要過多,要漸入佳境,使學生樹立信心,激發他們的斗志,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活動實現統一,使課堂教學將學習、實驗和實踐融為一體,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工作過程緊密結合起來。
4 對未來教育教學的思考
要真正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師的教學理論,改變教師的教學習慣。課堂教學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和能力,使大學生實現從“讓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思路的轉變。使大學生培養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和優良的學習品格,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勇于攀登科學高峰,實現自身價值。在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教學經驗,要幫助學生培養自學能力,糾正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有溝通能力去解決自主學習模式實施過程中的一系列難題,實現學生的成長和能力的培養。
【摘 要】 本文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介紹了教師評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教師評學評價結果分析情況。認為,該校教師評學評價指標科學有效,評價方式操作簡便,評價組織體系健全給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同時指出,評價結果反映了任課教師對每個班級的學習狀態的滿意程度,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學校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及管理的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據。
【關鍵詞】 高校;教師評學;體系構建;評價分析
從世界各國教育管理體制的發展來看,教育管理權限下放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而在這一過程中,建立教育保證體系是在學校有較大自主權的時候,政府能夠控制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教師評學研究由此發端,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新熱點。美國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典型代表,已經成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也是第一個開展高等教育教師評學的國家。經過近100多年的理論研究與評估實踐應用,美國高等教育教師評學制度已經發展得相當科學、有效和規范,在高等教育評估方面取得了豐富的值得借鑒的經驗。
教師評學是任課教師對所任課程的班級學生學習情況做出的基本看法和整體評價,是學校進行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教師評學不僅是教學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有效收集有關教學一線信息的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廣大教師更加關注學風狀況、促進積極主動學習的有效渠道,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評學體系的構建及實施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評估學習效果和學習態度為手段,發揮評估過程中鑒定、診斷、導向和激勵等功能,通過鑒定,以一定的指標體系衡量學生是否達到了規定的培養要求,通過評估指數的顯示和現象的診斷,找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通過激勵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培養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求實,全面發展,功底深厚,基礎扎實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從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上反映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促進學校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推動教學改革和管理改革的深化。
一、教師評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在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倡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大環境下,學校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完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及監控體系,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以全面提高教學效果,以及更加準確地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學生評教”的基礎上,建立“教師評學”制度,實現了教學活動的雙向評估。
1、評價指標科學有效
教師評學評價指標的確定不僅決定了教師評學工作的科學有效性,同時關乎著評價結果是否在教學工作中具有導向作用。本著以上原則結合本校的實際,設計了《新疆農業大學教師評學綜合評價表》,評價指標主要涵蓋學習態度、課堂行為、紀律狀況和學習效果四個方面,十個具體二級指標。
2、評價方式操作簡便
為了加強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和簡便性,采用網上評價的方式,在教務系統上架構教師評學體系模塊,做好基礎數據的鏈接和導入,任課教師通過自己的職工號和密碼登陸系統,完成本學期對所教授課程的班級評價,所有教師評價結束后系統完成數據的統計匯總。
通過實踐發現該體系操作簡便,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為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狀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3、評價組織體系健全給力
由教務處教學質量科制定教師評學的實施方案,負責教師評學工作的組織實施及評價結果的統計、分析、總結、反饋,各學院、系部作為反饋信息的接收者和有效信息的利用者,使過程評之可行,結果評之有用。
二、教師評學評價結果分析
以某一學期為例,對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全校應參加評學教師778人,涉及2864門次課程,實際參加評學教師643人,涉及2456門次課程,參評教師比例為82.65%。此次評學共評價4180個班次,被評價行政班級380個,覆蓋了全校所有在校班級。
任課教師主要從學習態度、課堂行為、紀律狀況和學習效果四個方面10個小項對所教授課程的教學班進行評價,10個小項每項滿分10分,總評滿分100分。
1、一級指標各項評價情況
從學習態度、課堂行為、紀律狀況和學習效果四個一級評價指標來看,各教學單位的教師對教學班級各項指標評價平均分均在80分以上,優良率100%,但綜合得分90分以上只有一個教學單位,優秀率為5.26%,各項一級評價指標教師對學生的紀律狀況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為89.73,優秀率為63.16%;其后依次為學習態度88.19和課堂行為86.95,優秀率分別為26.32%和10.53%;而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情況,各教學單位教師的評價則均為良好,平均分為84.15,由此說明,學生在學習效果上還未達到任課教師的期望值,任課教師認為學生在學習效果上有待進一步努力和提高。
2、二級指標各項評價情況
根據十項二級指標評價結果來看,教師對指標第8項的學生上課出勤情況滿意度最高,認為學生出勤率較好,因非正式組織的集體活動沖擊課堂教學行為較少;其他九項指標評價均為良好,其中指標第10項的學生學習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分值最低,由此可以反映任課教師認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對學習內容的探究和創新意識不夠,與此同時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能力也有所欠缺,在以后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引起重視。
評價結果反映了任課教師對每個班級的學習狀態的滿意程度,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教師的“教”與“學”有機結合的效果,同時可以發現和評價教學管理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對今后從嚴肅課堂紀律、加強專業和課程建設和合理制定教學計劃等教學管理及學生工作管理方面為學校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與學生評教相得益彰,實現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提高的目的。
東北農業大學分營以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為己任,旨在引導青少年了解前沿科技知識,品味大師成長歷程,感悟科學精神道德,立志勇攀科技高峰,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打下堅實基礎。科學營精心策劃組織了一系列富有鮮明特色的營隊活動:“東農講壇――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教授講述當下的現代農業科技熱點”;“人文講座――專家教授為學生普及人文科學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科技支農實踐,果蔬、植物辨識等農業技術實踐”;“體驗食品原材料配制、食品烘焙、酸奶制作”;“奇妙的克隆技術”。小營員們還走進黑龍江墾區,參觀黑龍江省科技館、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等,感受現代農業科技的無窮魅力。
活動簡介
本次活動名稱為“‘奇妙的克隆技術’實踐體驗”,實驗內容為“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是指將供體細胞核移入到去核卵母細胞內,在卵母細胞胞質的作用下,經過激活形成重構胚的一種技術。
奇妙的克隆技術實踐體驗專門邀請東北農業大學胚胎工程實驗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龍江學者”劉忠華教授為營員作了“克隆、干細胞、基因編輯和生物醫學革命”的生命科學專題科普講座,讓營員們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學及胚胎克隆技術領域的相關知識。
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優勢為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實踐保障。多年來,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利用動物胚胎工程技術、植物生物技術和微生物工程技術為農業重大問題提供理論保障和技術支持,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生命科學領域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學院擁有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測測試中心、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省農業生物功能基因重點實驗室、中加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等。劉忠華教授等人獲得了國內首例成體體細胞克隆豬和首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豬等科研成果。在華人取得的世界首例克隆哺乳動物研究中,東農學子約占30%。生命科學學院堪稱培養“國際胚胎工程精英的搖籃”。
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更直觀、更具體地了解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學習克隆、干細胞、基因與生物醫學基礎知識,營員們在生命科學學院胚胎工程實驗室利用體視顯微鏡觀察豬卵母細胞,并用自己制作的“口吸管”進行提取。通過觀察,顯微鏡下的卵母細胞結構清晰可見,且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實踐體驗用營員們最大限度可以接受的教學方式,幫助他們走進生命科學,將嚴謹的理論與趣味的實驗相結合,這也是學校針對營員設置科學體驗活動的重點與特色。
實驗名稱
豬卵母細胞的提取、轉移及體外培養。
實驗目的
利用豬卯母細胞學習了解并掌握克隆技術中的細胞抽取及轉移方法。
了解豬卯母細胞體外成熟技術并利用體視顯微鏡觀察豬卯母細胞鏡下形態。
實驗儀器
體視顯微鏡、二氧化碳培養箱。
實驗步驟
制作口吸管并練習使用。
用配有18號針頭的lOmL注射器抽吸卵巢上3~6iilin的卯泡內的卵泡液,將抽取液放于15 mL離心管中,37℃水浴靜置。
靜置后棄去上清,加入HEPES重懸沉淀,再靜置15min,重復3遍。
將重懸液放入直徑90mm的塑料培養皿中,在體視顯微鏡下,用口吸管挑選卯丘細胞包裹3層以上、胞質致密且均勻的卵丘細胞-卵母細胞復合體COCs,用HEPES洗滌3遍。
轉入培養箱中(飽和濕度、39℃、5%CO2)至少已經平衡2h的培養皿中的成熟培養液滴內,用胚胎級礦物油覆蓋;然后轉移到成熟培養液中繼續培養。
活動效果
奇妙的克隆技術實踐體驗讓營員們了解了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向全體營員進行了生命科學展示。在活動過程中營員們結合自己掌握的生物學知識,根據教師的指導,透過體視顯微鏡真切地觀察豬卵母細胞,并利用二氧化碳培養箱進行體外成熟培養,整個實踐體驗活動有序進行,營員們在實驗過程中對奇妙的克隆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次奇妙的克隆技術實踐體驗活動寓教于樂,知行合一,在營員了解生命科學知識的同時使科學營活動充滿樂趣,為科學營的開展塑造了良好的精神風貌。此項活動,成功為全體營員搭建了生命科學實驗研究的平臺,為廣大青少年普及了科普知識,讓營員們意識到原本看似遙遠的科學研究、科研實驗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活動培養了營員們“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意識,履行了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實踐體驗活動引導營員們崇尚科學,激發了營員們對科學的興趣,鼓勵營員們立志從事科學研究事業,培養營員們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令我難忘的,當然還有科學營最耀眼的明珠――科學精神,我們聽取了有關農業前沿科技的多個講座,也參觀了學校多個重點實驗室,親自進行了實踐體驗,親手做出了食品,看到了真的卵細胞,我們還參觀了科技館和市農科院。這些經歷讓我發現,科學并不是枯燥的,我不僅得到了新知識,還在探索中收獲快樂,收獲友誼……不會被遺忘的,還有東北農業大學分營全體營員和東農科技之夢,通過科學營之旅,我們有理由相信,現代農業科技使我們的科學越來越好,農業大學也將是我們今后報考的重要選擇!我們會將友誼牢記在心,將青春與理想獻給科學,為民族振興,為科技強國‘中國夢’攜手奮進!”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高校校園快遞需求的不斷增長是必然的,給廣大學生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文章首先介紹了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的發展情況,并對其分布、日工作量、人員結構、人員工資、派送方式等進行具體分析,而后展開市場調研,針對以青島農業大學學生為對象的調查問卷以及對商家的采訪進行分析,找出阻礙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發展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青島農業大學;電子商務;校園快遞
2015年“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再次刷新單一電商平臺單天交易的世界紀錄,其旗下各平臺總交易額達到912億元。可見,現在互聯網是大趨勢。學生是受網絡影響最深的群體同時也是最先掌握新科技的群體之一,隨著越來越龐大的學生群體加入網購陣營,高校校園對快遞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數據顯示,在我國網民中,學生群體所占的比例最高,為25.2%。這一現象在為高校校園快遞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困難和挑戰。
1 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發展現狀
高校校園快遞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蓬勃發展起來的各大快遞公司在高校校園內所經營的收發郵件的業務。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蓬勃發展起來的,其基本發展情況從以下五個方面概述。
1.1 快遞點的分布
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的種類還是比較齊全的,除了包括各大快遞外,還有菜鳥驛站、智能儲物柜等,其分布如下:
(1)固定快遞點。青島農業大學分為東苑和西苑,其中東苑的快遞點分別位于:韻達(潤興一樓);順豐(潤興前垃圾站旁);圓通(海都一樓皮皮茶飲);中通(海都負一樓書店);申通(海都北門);匯通、國通、天天(九號樓前東苑開水房);中國郵政(五環體育場旁);京東(海都負一樓臺球桌旁);另外,海都負一樓小商店中還有很多如宅急送、快捷快遞、鐵通等小快遞。西苑的快遞點分別位于:天天(學苑商場天天數碼內);圓通、申通(學苑商場群星數碼內);中通(西南叁自選餐廳內);韻達(頤海苑餐廳內)。
(2)菜鳥驛站。東苑還有菜鳥驛站位于海都餐廳(百世鄰里點),所謂菜鳥驛站是由菜鳥網絡牽頭,建立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為網購用戶提供包裹代收服務,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務。
(3)智能儲物柜。青島農業大學的智能儲物柜有兩個:一個是中國郵政位于東苑五環旁邊;另一個是在西苑學生澡堂旁邊的速遞易。
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分布
資料來源:根據青島農業大學地圖整理。
由下圖可以看出,在青島農業大學中,東苑的快遞點要遠遠多于西苑,這就造成了西苑同學十分不便。以上所述均為有固定快遞點,而還有一些,如唯品會、當當等都是在東苑三號樓前,沒有快遞點,這種情況對東苑同學都非常不便,更不必說西苑了。
1.2 人員結構狀況
這些固定點的工作人員除了承包此點的人外,一般是大一、大二的在校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勤工助學。平時不忙時大約兩個學生,中午或者晚上一般需要四個學生甚至更多。
1.3 日工作量情況
(1)非固定快遞點。如唯品會等在三號樓前臨時派送,一般每天30~50件快遞不等,若遇到“雙十一”“雙十二”等則增加一倍甚至兩倍。
(2)固定快遞點。通過詢問韻達的工作人員,得知一般淡季一月1.7萬到1.8萬件快遞,旺季一月2.6萬到2.7萬件;相比于這兩者中國郵政則遜色許多,其工作人員表示平均來說一天50件左右。
(3)菜鳥驛站。申通的工作人員表示他一天有700~800件快遞,而整個菜鳥驛站(即中通、圓通、申通)一天總共有1800~2000件快遞。
(4)智能儲物柜。東苑的中國郵政智能儲物柜,幾乎每天都會有人使用,但使用的次數屈指可數。西苑的速遞易智能儲物柜尚未使用。
1.4 快遞派送方式
(1)非固定快遞點。對于沒有固定快遞點的就是由快遞公司派專人派送,電話通知時間地點來進行領取。
(2)固定快遞點。對于有固定快遞點的就由點的工作人員,首先將快遞單按照運單號或電話號碼排次序,然后將快遞按照快遞單的順序進行整合分類,等到學生們取快遞時只需根據運單號或電話查找快遞單,再根據此找到快遞。
(3)菜鳥驛站。青島農業大學的菜鳥驛站并沒有完全實現其作用,分為菜鳥驛站中通、圓通、申通店,學生的快遞還是需要到不同地方去取。
(4)智能儲物柜。就中國郵政而言,學生有想要取件的可以24小時隨時使用,使用時只需輸入密碼即可取件,并且是免費存放12天,超過12天則會電話通知取件并且收取一定費用。青島農業大學郵政智能儲物柜尚沒有寄送服務。
1.5 人員工資情況
通過對韻達快遞的工作人員的采訪,得知他們的工資8元錢一小時,時間比較自由,一般每天工作兩小時以上,沒有固定的時間點,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
2 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青島農業大學學生關于校園快遞滿意度的問卷調研,以及對學生使用頻率較高的韻達快遞、使用頻率較低的中國郵政、菜鳥驛站以及沒有固定快遞點的快遞進行采訪。發現了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面臨的諸多問題。這一類問題若得不到妥善解決,勢必會阻礙校園快遞業的發展。
2.1 派送“最后一公里”問題
2.1.1 學生無法按時取件
首先,青島農業大學至今仍然存在快遞員“擺地攤”現象,不僅影響校園秩序,而且加上很多時候學生不在學校或不方便收取快遞,更加降低了快遞的派送效率。其次,由于要求取快遞的時間與學生們學習、午休、兼職等時間發生沖突,導致學生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取件。
2.1.2 快遞宣傳力度不足
首先,學生們對智能儲物柜的認識不深,很多學生不僅不會使用,而且對青島農業大學唯一的儲物柜也未從聽說,可見其宣傳力度還不夠。其次,青島農業大學的一些小快遞,位置比較偏僻,有些同學根本不知道它的具體位置。最后,有些同學不標明快遞地址是東苑還是西苑,使快遞員在東、西苑均有該快遞時,派送混亂。
2.1.3 快遞場所分布分散
有的學生購買物品較多需要同時取2份以上快遞,而快遞點又分布在不同地方,加上高峰期排隊不能及時取到所有快遞,給雙方均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且不說快遞一個在西苑一個在東苑,哪怕是住在西苑的同學要去東苑拿快遞,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2.2 服務質量問題
2.2.1 快遞服務效率、態度有待提高
就其效率來說,工作人員無法長期從事這一工作,不斷更換新的工作人員,導致工作人員經驗不足,其效率難以提高。有的快遞工作人員由于工作不認真造成短信的發錯或者漏發,甚至直到幾天后學生們上門來找才意識到自己沒有通知到。就其服務態度來說,高峰時期一時忙碌找不到快件,態度較為惡劣,而就其服務想要投訴也投訴無門。青島農業大學大部分快遞點都不提供小刀、膠帶、垃圾桶等,造成快遞點周邊四處都是袋子紙殼,十分破壞校園環境。
2.2.2 快遞服務種類有待增加
就其服務種類而言,青島農業大學學生對快遞多樣化業務的需求遠遠大于供給。青島農業大學雖然快遞點眾多,但是其業務一般只有收發快遞而沒有其他業務,業務內容過于單一,面對青島農業大學如此龐大的市場,單一業務是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需求的。此外,對于商家來說,僅僅提供單一服務無法吸引廣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從而有礙于其蓬勃發展。
2.3 快遞安全問題
從收件方面來說,可能面臨的信用問題有:由于派件人員在相當忙碌時沒有查看校園卡等相關證件而使得某些學生渾水摸魚;校園快遞一般都是核對完基本信息后直接簽收,因此若有快遞損壞,那么賣家完全可以說已經檢查無誤才簽收而拒絕賠償;代收快遞丟失或損壞,責任歸咎給誰學生們不得而知。從寄件方面來說,可能面臨的信用問題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工作人員不檢查甚至不詢問直接寄送學生物品;存在不道德的快遞人員私自拆開學生所寄物品,侵犯學生隱私;寄件過程中任意抬高價格,造成學生們的不滿,降低其信用。
3 促進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發展的對策
在日趨激烈的網絡環境下,校園快遞作為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述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顯現,現為促進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的發展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
3.1 多樣化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3.1.1 推廣智能儲物柜
對于“擺地攤”的快遞員而言,他們每天送的快遞并不多,因此若設立智能儲物柜則會方便許多,物流配送人員在配送時時,若方便領取則領取,不方便領取則可以使用智能儲物柜將快件掃碼,存放在儲物柜里。但是其成本較高,所以不僅需要智能儲物柜與快遞公司能良好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夠的學生使用,很多同學都表示希望有自提自取服務,但是我校已經有的中國郵政儲物柜知道的卻寥寥無幾,因此智能儲物柜的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
3.1.2 推出“送貨上門”服務
針對青島農業大學學生的需求――如某些學生希望交納一定費用然后將快遞送貨上門,青島農業大學可以建立一個專門派送快遞的小隊伍,賣方雇用派送人員,買方額外支付一定費用,這樣不僅可以部分免去高峰時期的擁擠,而且還為那些無法及時取快遞的同學提供便利。當然,這種配送模式首先要得到學生們的首肯,即愿意支付一定“跑腿”費用,同時也要得到快遞點的支持,即愿意提供配送工具及一定薪酬。
3.1.3 整合校園快遞場所
青島農業大學的快遞點非常分散,學生取兩個以上的快遞很麻煩,因此對快遞點的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東苑比較常用的申通和韻達快遞相距要走10~15分鐘,而西苑和東苑大約需要走半個小時之久,如果加以整合,在東苑和西苑分別設立一個快遞整合點,那么對雙方都是有利的。為了使整合后的快遞點高效運作,這就要求同學們在收發快遞時表明東、西苑,便于配送。
3.2 完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
3.2.1 提高工作人員服務效率,改善服務態度
首先,在對快遞工作人員進行招募的過程中,應該提高工作人員的聘用標準,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可以實行差額工資制,并對長期工作的員工提高工資。其次,各個快遞點周邊也應該配備好小刀、膠帶、垃圾桶等,方便同學們及時拆取快遞且不惡化校園環境,完善校園快遞服務質量。另外,學校應定期對各個快遞點進行檢查,按月評選“服務最優快遞”并予以表彰。引導物流、電商等相關專業的學生積極到快遞點進行實習,相關專業的老師也應該積極指導,為校園快遞獻計獻策,促進學生們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3.2.2 提供校園快遞特色服務
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除了提供日常的取件寄件的單一業務外,還應提供如寒暑假寄送行李優惠服務、校園內禮物寄送服務、特定包裝服務等。例如,學生們呼聲較高的“寒暑假寄送行李優惠”服務,據了解,在大學生畢業季圓通、韻達等是有這種優惠活動的,這一類活動廣受好評。因此,如果在寒暑假也提供優惠活動,可以是降低運費、也可以是在宿舍樓下收取快遞或提供包裝袋等,那么不僅會使學生得到便利,快遞點又有了新的發展機會,實現了雙贏。因此,需要快遞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3.3 加大懲罰力度,規范校園快遞秩序
信用問題在學生方面,學校應該加強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從思想上杜絕不誠信行為,不做偷取他人信件和郵寄違法物品的事,違反者應給予相應處分。幫助他人領取快遞的同學也應認真負責,若確實是自己代領出現問題,也應主動承擔責任。在快遞點方面,應該對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堅決杜絕私拆快遞和亂收費現象,一有違反者,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或開除。對于代領快遞的同學,應該詳細記錄學號和手機號,以免日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有些快遞屬于貴重物品或易碎物品,若學生要求先檢驗后簽收,那么工作人員不應該拒絕,要對每一個快遞每一個學生負責。
4 結 論
本文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通過市場調研的方式對校園快遞的現狀加以分析,找出校園快遞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總的來說,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發展迅猛,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青島農業大學校園快遞仍需不斷完善、不斷革新、不斷進步,使其在“互聯網+”的引導下走得更遠。
摘 要:文章以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為例,從大學生的教學科研活動、社團活動、個性化成才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系列實踐活動。
從2004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承辦“全民讀書月”以來,2006年又成立了“科普與閱讀委員會”,2009年正式命名為“閱讀推廣委員會”。[1]由此可見,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從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角度看,應大力開展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的“第二教育課堂”,只有把閱讀推廣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才能出色完成這一光榮使命。
1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必要性
山西農業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農業院校,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高超農業專業技術和高尚學風人才的教育責任,因此,需本校圖書館供給大量文獻信息及國內外農業的最新科研動態,給予大學生全面的學習科研指導。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聞著紙本書的清香,卻抵抗不住電子屏的誘惑,淺閱讀、功利性閱讀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大學生在閱讀選擇上也存在著一定的迷茫性,作為高校的圖書館應發揮閱讀推廣的天職,向大學生傳遞正確、合理的閱讀方式,引導大學生進行積極健康的閱讀。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中心,為了在變革中實現圖書館服務的價值,有機地融入學校的整體戰略發展過程中,有效地證明了自身的生存價值。
2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實踐
2.1 在教學科研活動中開展閱讀推廣實踐
山西農業大學是百年老校,圖書館擁有許多有關專業教學科研的圖書和數據資料,理應為大學生的教學科研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技術的支持。2014年,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主動打破舊的服務模式,大膽引進新的服務理念,擴大學科館員隊伍,提高學科館員素質,采取學科館員直接進入所服務院系的服務方式,同時,多方位找準切入點,使閱讀推廣服務真正地嵌入大學生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具體實踐過程是:在原有的圖書館參考咨詢、業務培訓、專題講座等基礎上,由館長與各個院系的領導直接對話溝通,利用各院系資料室的場所和設備,讓學科館員真正走出圖書館,走進院系,每天花1.5個小時與師生進行實時、面對面服務。此外,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網絡實時咨詢服務,互動交流,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推送到各院系的教學科研中,為大學生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2 在社團活動中開展閱讀推廣服務實踐
大學生社團活動已經成為構建校園文化的主力和解讀校園文化的向導。高校圖書館應積極主動地將閱讀推廣活動融入大學生的社團活動中,并將此活動常態化。[2]這樣能使大學生的潛能在社團活動中得以發揮,不僅陶冶了大學生的情操,而且提高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實踐的具體過程是:學校圖書館主動與學校的各類大學生社團活動組織聯系,為社團活動提供大量的有關社團宣傳資料和活動場地,并提出指導性的建議,使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與各種特殊節日、紀念日結合在一起。如:在“讀書月”活動中,舉辦推薦書目、讀書沙龍、讀書講座,獎勵優秀讀者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推動閱讀推廣工作。在誕辰紀念日,圖書館與學生馬列社團合作,為學生社團提供生前的資料和書畫展覽廳,組織馬列主義小組的學生學習和討論,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有利于大學生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與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結合起來,使他們的人生態度更加積極向上。
山西農業大學閱讀推廣協會(讀書社團)由學校圖書館直接領導。為了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圖書館老師經常邀請數據庫培訓師對學生進行培訓。成立以來,讀書社團共組織和策劃了46次培訓,共計1,851人參加了萬方、維普、Web of science、 Emerald等數據庫的培訓。讀書社團還長期組織和號召廣大師生捐贈自己喜愛的圖書,并將所有捐贈圖書放在圖書館設置的圖書漂流室進行閱讀借閱。從2008年至今,漂流圖書累計上書8,938冊,借出圖書4,021冊,圖書漂流室的設置,提高了閑置圖書的利用率,同時也將閱讀的快樂傳遞給了更多的讀者。
2.3 閱讀推廣在大學生個性化成才過程中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他們雖然有了一定的價值判斷能力,但最終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形成,還處于個性成長時期。大學圖書館應該根據不同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群體的需求特點,因勢利導,正確引導大學生進行閱讀,使大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各方面獲得健康而全面的發展,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杰出人才,真正有效地發揮圖書館在教書育人中“第二課堂”的作用。
2.3.1 大力推廣大學生經典著作的閱讀。眾所周知,經典著作蘊涵著人類文明的精華。在大學生中推廣閱讀經典著作,讓大學生在優秀文化的沖擊和碰撞中汲取養分,能為其成長為思想成熟、思維理性、人格完美、道德完善的棟梁之材奠定良好扎實的基礎。圖書館應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經典著作閱讀推廣實踐:①注重對新生的閱讀推廣宣傳工作。在新生入學時,圖書館應為剛進入大學的大學生安排多場經典著作的專家講座,讓他們一進校門就置身于經典著作閱讀的強烈氛圍之中。②建立閱讀推廣長效機制。學校圖書館組織成立大學生讀者協會,協助圖書館完成各項閱讀推廣工作,并且形成常態化推廣。③實行“閱讀學分制度”。[3]為了扭轉經典著作在大學生中的閱讀低迷之勢,圖書館積極爭取學校的支持,于2012年9月,制定了《山西農業大學大學生必讀書目》,要求在校大學生至少要選擇其中的8本書,讀一本書要有不少于2,500字的讀書筆記或小論文,合格者記學分2分。④適時送上“床頭書”。為了讓大學生利用夜間閑暇時間閱讀經典著作,促使大學生心靈的回歸和身心成長的健康,館長親自與全校各院系聯系,讓他們以班級為單位,按每人一冊發放圖書,并且讓圖書在宿舍間進行有規律輪換,同時,做好圖書的流動記錄,確保利用圖書和愛護圖書。
2.3.2 對大學生網絡閱讀進行正確指導。高校圖書館在不放松紙質圖書閱讀推廣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網絡閱讀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新生在經歷了人生的重要歷程――高考后,進入心目中的大學,身心得到了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放松,并且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利用手機上網瀏覽的大學生達到90%以上,iPad、筆記本等移動設備上網率達到了65%以上。[4]網絡閱讀對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習興趣的激發、知識面的拓展、人際關系的互動等雖然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網絡中的信息并不全部是純潔、健康的,為了防止不良網絡信息毒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大學生在網絡社會中健康成長,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閱讀推廣指導工作。學校圖書館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網絡閱讀推廣實踐:①圖書館利用開展講座、辦班等形式,通過發放宣傳單、網絡互動,向大學生介紹、推薦優秀網站,進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文明意識,指導大學生養成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習慣。②在圖書館范圍內,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屏蔽、過濾等措施來凈化大學生網上閱讀環境,遏制“網毒”和垃圾信息,使大學生在閱讀時免受惡意網站的侵害,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③設立多媒體閱覽室,利用數據庫、電子書刊、軟件庫、興趣討論組等引導大學生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接觸網絡,為大學生提供較為完善的、健康有益的、融引導性與知識性為一體的綜合性網絡信息服務,讓他們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中學習、創新和探索。
3 結語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在開展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方面雖已初見成效,但在推廣深度和廣度上仍需進一步拓展。比如:尚未開展“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閱讀推廣工作僅限于服務全校的師生讀者,很少參與社會閱讀推廣的實踐等,因此,圖書館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嘗試性地拓展工作范圍。
摘要:課堂教學是目前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主要手段之一,為提升煙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實效,對煙草專業種植類課程進行了全方位的教學改革研究,在課程實踐教學、考試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煙草專業;種植類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試方式
課堂教學是目前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主要手段之一,故課程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反映學科發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方法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手段,而適宜的考試方法對檢驗學生學習的實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合理評價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1]。
一、煙草專業種植類課程教學改革背景
1.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教育質量是國家教育發展的立足之本,在新形勢、新任務下,指出,要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當前,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創新已經成為大國競爭的制高點,人才競爭愈加激烈。新形勢下,世界各國競相聚焦教育競爭力,高等教育能否持續發揮人才培養正能量,關鍵看教學改革創新的深化程度,教學改革的目的應該是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學做人、學做事,并借助他們的人品、學識、創新意識以及能力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2]。
2.行業發展的需要。高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是向社會和行業輸送合格人才,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與用人需求的有效對接是有效緩解學生有業可就的最佳途徑,也是高校服務社會、擔當社會責任的使命所在。煙草行業雖是一個傳統產業,但也是一個充滿潛力、隨著社會需求而不斷變化、發展的產業。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全球煙草行業競爭的加劇,行業發展新政策、新戰略不斷出現,那些知識面較窄、適應能力差、創新能力低的員工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煙草企業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業發展對人才的更高要求也促使課堂教學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行業符合度以及就業競爭力[3]。
二、煙草種植類課程存在的問題
煙草種植類課程是煙草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主要包括“煙草栽培學”、“煙草遺傳育種學”、“煙葉調制與分級”、“煙草病蟲害防治”、“煙草栽培生理”課程。該課程群對學生專業基本知識的構建及技能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同屬于煙草種植類課程,故各課程之間存在部分教學內容相同或重復教學的情況。同時,雖然各門課程結合各自特點也做了一定的教學改革,但是這些教學改革處于“各自為政”的階段,且各門課程改革的力度及效果不一,沒有體現出煙草種植類課程群改革的系統性及協同性,使得該課程群的教學改革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更大的效果。
三、煙草種植類課程改革實踐
1.創新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煙草行業發展非常重視創新,注重對行業問題的研究及新技術的推廣。作為為煙草行業培養、輸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高校,只有不斷更新相關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使課程理論教學與行業發展最新前沿無縫結合,才能使所培養的學生更快適應及滿足行業需求。充分發揮教研室對課程教學的管理地位[4],定期組織集體備課,對教學大綱修改、課程考試方案的制定、教學內容的整合、教案的更新、課堂教學的設計和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考核試題的選擇和學業成績評定等內容進行討論研究。通過教研活動優化、篩選教學內容,把以往各課程教學內容重復部分進行合理劃分,明確到相應的課程。及時補充更新教學內容,讓教學內容與社會經濟、行業發展態勢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煙草行業發展趨勢及生產實際,及時補充煙草最新研究進展和熱點、前沿問題。
2.改革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突破“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建立師生互動、學生積極參與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5]。將創新理念與創新意識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課程特點,探索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觀摩、教學比武等方式,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為教學的主導,在課堂開展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研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把老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聯想創造能力、持續鉆研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合作能力及社交能力[6]。
3.強化課程實踐教學,延展學生學習實效。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有力保證。煙草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應用性學科,課程實踐也是煙草專業種植類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改革以“煙草種植綜合實踐”為主體,以“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為引領,構建了“知識與能力并重”的課程實踐教學新體系,該體系由設計性綜合實驗、課程實習、煙草種植綜合實踐3個實踐層次組成。課程實驗教學逐漸由單項驗證性實驗向學生自主設計課題的創新性、綜合性實驗轉變,通過對具體實驗方案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探索的熱情和創新精神。
4.創新考試方法,提升學生學習實效。傳統的考試內容就是考書本、考筆記,學生在期末考試時只要死記硬背就基本可以過關,側重理論知識的考核而忽略了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考核,難以正確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故考試方式改革要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進行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按“實踐性課程和理論性課程”兩類課程群逐步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考核體系及考核方式。一方面調整平時和期末成績比例,注重平時考核及過程管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如實踐性課程群成績評定比例改革為:平時成績占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具體分配如下:教學方法改革(考核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占20%、實踐教學占20%(其中實驗10%、實習10%)、期中考試占10%、平時作業及考勤占10%。而理論性課程群的成績評定比例改革則為:平時成績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具體分配如下:教學方法改革占20%、期中考試占20%、平時作業及考勤占10%。另一方面在試卷中增加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部分專業課程在試卷中增加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培養學生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以達到深化理論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也有的專業課對學習效果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從原來單一的課程結束時的一考定音轉變為加強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尤其是結合課程的教學改革目標注重綜合能力的考核。其中“煙草栽培學”考核改革取得了明顯的實效,創新性地改變以往以知識記憶為主的客觀題型考試,結合生產案例,建立了以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的“案例分析”考試模式,突出對學生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四、課程改革成效
1.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及綜合能力。通過煙草專業種植類課程的系列改革,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了學生對知識從“學”到“用”的遷移能力,提升了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應用能力;學生從論文撰寫、案例分析到組隊討論、課堂展示及討論等教學方法的開展、考核中得到了鍛煉、交流與啟發,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組織表達及協調能力,達到了提升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提高了學生就業時專業考試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面試時的自我表達能力。
2.提升了煙草專業的影響力。煙草種植類核心課程“煙草栽培學”在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其建設成果獲得了云南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并獲批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其建設成果和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在“煙草栽培學”課程建設的帶動下,學校增加了對煙草專業課程建設的投入力度,在原有“煙葉調制與分級”為校級一類課程建設的基礎上,“煙草遺傳育種學”又獲準為學校一類課程建設,一類課程建設占比為60%。
3.增強了煙草專業種植類課程間的系統性及協調性。打破教學理念,改革課程教學為“實踐―理論―實踐―理論”分段式教學模式。即在大二下學期學生先進行煙草種植綜合實踐教學,各課程在該階段進行課程實習以及開展部分實驗課,讓學生對煙草栽培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大三上學期進行課程理論教學,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大三下學期進行為期9個月的生產實習,全面深入掌握煙草大田生產各環節,實習結束后再安排理論課程教學,并針對學生畢業實習期間發現的實踐問題進一步進行討論、講解,不斷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自我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