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5:59: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生交通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交通工程設計;科研;教學模式
《交通工程設計》課程又名《交通工程設施設計》,是交通工程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1]。由于《交通工程設計》課程理論概念多、知識結構復雜,一些高校老師提出了該課程改革的設想,探討了多種新型教學模式[2]。但現狀教學改革研究多為單純的案例講解和分析。教學科研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是對科研項目進行教學化再開發,使科研與教學融合的效果最大化[3]。考慮交通學科的綜合性,將科研項目研究全面結合理論教學,有助于《交通工程設計》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交通工程設計》課程特性
《交通工程設計》課程涉及交通專業的交通規劃、交通安全和交通控制等領域,且與光學、電學和管理學等領域知識密切相關,因此該課程知識體系較復雜,公式和原理數量較多,學習難度較大。
二、基于教學科研深度融合的《交通工程設計》教學模式
該教學模式旨在突出學生主體,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交通工程設計方案,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團隊合作的科研精神,同時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探討,引導學生自發進行文獻閱讀,有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一)課堂理論知識教學依據教材內容,結合相關規范和指南,編制多媒體課件。同時采用視頻制作軟件,以駕駛員為第一視角,制作生動活潑的公路沿線交通工程設施視頻。在此基礎上,靈活展示交通安全設施、收費系統、監控系統、照明系統等交通工程設計方案。(二)案例式教學(1)依據教師參與的科研課題,進行典型案例探討。引入“交通安全評價”、“交通安全專篇”等實際工程案例,結合科研成果,在教師進行案例分析后,組織以案例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該學習活動將學生分小組討論,探討實際案例的優缺點,并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2)開展師生專題案例研討會。在講解一定數量的案例后,要求學生歸納該類科研問題,提出《交通工程設計》課程涉及的若干研究方向。(三)科研項目研究(1)應用型科研項目研究。針對《交通工程設計》課程涉及的各個具體交通工程系統,設置特定的科研型課程項目。該項目研究周期短,研究目的明確。例如預先給定校園周邊某條道路的初步設計方案,要求學生依據現行標準、規范和指南,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在課余時間完成現場調研,進而通過路線、路基路面、交叉口、交通特征等交通安全要素分析,進行該道路的交通工程系統設計。(2)研究方法培養。根據學生科研項目研究的進度與問題,教師及時講解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研究方法,并指導學生有效處理相關工程材料,要求學生以標準格式撰寫研究報告和畫出CAD設計圖紙。(3)團隊精神培養。工程項目是團隊合作的結果,要求學生分組完成材料收集和數據調研,并能夠在小組內部形成研討的氛圍。(四)項目成果匯報與點評根據學生的分組情況,推薦一名代表進行項目成果匯報。在匯報過程中,要求其余學生發現項目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疑問,并讓匯報小組現場回答。在各研究小組結束項目匯報后,首先教師總結本次項目研究的經驗與不足,然后各小組進行科研效果自我評判。對學生而言,通過交通工程設計項目研究,可深入理解課程教學內容,同時了解交通工程設計的諸多專業技術。(五)指導學生發表學術論文學術論文是教學科研深度融合的典型成果。通過項目成果匯報與點評,發現學習與科研能力較強的學生,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科研興趣,指導他們參與學術論文寫作。(六)指導學生作好課程學習過程記錄要求學生在聽課與實踐后,完成學習過程記錄。通過記錄與總結,促使學生將該課程知識系統化,并能及時總結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思維活動進一步活躍,保證學習經驗和方法得到穩固發展。課程學習過程記錄包括理論知識總結、案例問題歸納、項目研究經驗、項目匯報方法、學術論文撰寫過程等內容。(七)考核方式改進根據學生的案例探討深度、應用型科研項目研究能力、項目成果匯報效果、學術情況和課程學習過程記錄,給出學生的平時成績。將科研項目的內容適當放入期末試卷中,結合理論知識考核,給出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
三、結語
關鍵詞:杭千高速,交通事故,預防措施
杭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以其方便、快捷的優點,在經濟生活、旅游發展、商品交流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高速公路運輸過程中重大、惡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深入分析發生在杭千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探討其內在的規律性,對有效預防杭千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提高杭千高速公路行車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杭千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的原因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來說引發事故的“導火索”大多是交通違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1、駕駛員整體素質有所下降
近十年來,我國汽車駕駛員培訓出現了一些新特點,現有的汽車持證駕駛員中,既有通過嚴格專業訓練培養出來的,也有短期“速成”培養出來的,更有通過“人情關系”培養出來的。由于我國汽車駕駛員構成成分的復雜性和培訓的“多樣性”,使得我國汽車駕駛員整體素質不高的特征得以凸現。
高速公路絕大多數交通事故是人的因素造成的。且主要為駕駛員駕駛過程中的不當行為所致,而導致駕駛員駕駛過程中不當行為的產生有著復雜的多種原因。
2、違規駕駛操作的原因
(1)超速行駛引發事故。部分駕駛員對高速公路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認為在高速公路行駛就應該快,加之路況好、視線好,為追求刺激而盲目超速行駛,將安全拋之腦后。而在霧、雨、雪天超速行駛,因路面濕滑,更容易發生事故。
(2)低速行駛引發交通事故。低速行車造成的“流動障礙”是司機無法預見的,也無法設置提醒、特別是一些低速行駛的車輛如果燈光不全,以及隨意變更車道、制動過急就更易造成事故。通常高速公路的最低限速為60公里/小時。
(3)違法停車引發事故。除車輛發生故障無法正常行駛外,高速公路上是禁止停車的。有的車輛在夜間行駛時發生故障,停在路邊進行修理,未在車身后設置任何警告標志,有的甚至把車輛停放在行車道上,成為引發交通事故的一大隱患。
(4)未保持安全車距引發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車輛時速在100公里/小時時,與前車行車間距必須保持100米以上。但是有些駕駛員對保持車距的必要性不以為然,存有在普通道路跟車的習慣,有時甚至發生群車連環追尾事故,而危害最大、后果最嚴重的主要也是此類事故。
(5)疲勞駕車引發事故。
疲勞駕車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幾種:一是高速公路平坦舒適、道路寬闊,兩側只有整齊劃一的邊坡、護墻、護欄、防眩板及各種標志等,景色單調,缺少刺激,加上長時間精神高度集中、操作單調,極易導致生理和心理疲勞。二是一些駕駛員連續長時間開車,導致疲勞過度,加之受生物鐘的影響,在高速行駛時尤其是夜間極易產生頭暈目眩、神倦力竭的疲勞感,隨之就會產生反應遲鈍、動作遲緩等危險信號,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6)長期占用超車道引發交通事故。
在高速公路上,不少司機無視按規定車道行駛的規定,長時間、長距離占用超車道行車,阻礙了后面欲超車的車輛。至使超車車輛在車陣中左沖右插,頻繁變道,甚至從緊急停車道超車,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極易釀成事故。
(7)違法超車、倒車逆行引發事故。
在高速公路上逆行、掉頭、倒車是高速公路上比較常見的幾種違章,也是極易引發事故的幾個因素。而不按規定超車是一種嚴重侵犯干擾其他車輛享有正常行駛路權的違章行為,對高速公路的車輛安全通行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8)輪胎突爆、制動失靈引發交通事故。
在行駛中突遇輪胎爆裂,會使車輛突然改變方向,車輛失去控制和平衡,輕則側滑,嚴重的直接翻車。車輛制動一旦失靈,無法達到車輛減速或停車的目的,車輛失去控制,很容易造成撞擊車輛或碰撞固定物的交通事故。
(二)車輛因素
車輛性能不能滿足高速公路對行駛車輛動力性、制動性、操縱穩定性的要求,給交通安全造成隱患。主要表現在:
1、“病車”上路引發交通事故。行駛車輛的車況性能差,達不到高速公路安全行車的技術要求,一旦進入高速公路將是巨大的事故隱患,隨時可能釀成慘禍。
2、機件失靈引發交通事故。這類事故在高速公路上比較常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輪胎突爆、轉向失效、燈光失效、制動失效及機件故障等。
3、超載運輸引發交通事故。高速公路車速較快,車輛的裝載是否符合規定,將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一些車主為謀求利益而忽視交通安全,隨意超載,從而引發交通安全事故。
(三)道路因素
道路環境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因素造成交通事故:施工路段安全措施不力引發交通事故、路面散落物引發交通事故、路況條件差引發交通事故。杭千高速千島湖支線因隧道多、橋梁多,危險路段落差大,時速限為80公里,有的地段甚至限速70公里。而總有那么一些自以為自己開的是什么靚車就以為人人都要按照他的意志行事的車主,對這些地段的限速大加責難而旁若無人地超速顯擺,是遲早有一天要自食惡果的。
(四)氣候因素
在高速公路行車,雨、雪、霧天氣對交通安全的影響遠遠大于一般公路,特別是大霧、暴雨等天氣,不僅事故多發,往往會引發“二次事故”。霧天對高速公路行車是最具惡劣影響的自然氣候現象之一,被稱為“高速殺手”。冰雪不僅使駕駛員的視線受阻礙,而且造成路面極滑。一旦車速控制不當,車間間距保持不夠,極易導致車輛跑偏打滑釀成事故。
三、預防杭千高速交通事故的措施
作為一位交通運輸管理工作者,我們要在充分借鑒國外加強事故規律性研究的基礎上,從我國高速公路運輸交通安全現狀出發,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尋找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對策,積極主動地預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筆者認為應當做好以下方方面面的工作:
(一)調研分析,強化規律性研究
開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調查研究分析,全面準確地把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對事故防控、勤務運作、宣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一要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勢定期分析制度。要對轄區路段事故發生的路段、時間、季節、人員、車型等分布特點及規律進行科學分析研究,總結事故發生的原因,及時提出對策措施。二要建立個案調查分析制度。對重特大交通事故,要及時組織調查分析,查找薄弱環節和漏洞,分清在監管環節中的責任,及時指導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預防工作。三要建立情況通報制度。根據事故發生的規律、特點,從路面管理、事故處理、宣傳教育等方面,落實管理責任,就一條路或某方面交通安全形勢進行通報,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警力下沉,嚴格查糾各類交通違章(加強執法管理)
結合公安系統基層基礎年活動的要求,應把定點勤務與巡邏勤務、白天勤務與夜間勤務、日常勤務與特別勤務、交叉勤務與聯合勤務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了,使警力跟著重點時段、路段走,警力跟著重點違法行為走,警力跟著惡劣天氣走,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路面交通管理,從而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論文參考。
(三)強化宣傳,營造遵紀守法氛圍
要抓好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需要從高速公路宣傳入手,讓社會各界群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其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利用廣播、電視、電臺、報紙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高速公路安全法規和行車常識;可以通過對沿線村鎮的走訪以及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文明學校的創建活動,加強對高速公路沿線居民、學生的交通法規教育,使之全面了解高速公路交通法規并且自覺遵守等等。
(四)聯勤聯動,積極應對惡劣天氣和突發事件
一要進一步與路政、收費站、服務區等部門積極協調,大力實施“聯合指揮、聯合巡邏、聯合執法、聯合施救”機制,二要與旅游、氣象等部門配合,進一步完善霧、雨、雪等惡劣天氣下的交通事故的預防。論文參考。三要建立起一個高效運作的集傷員急救、消防、現場清理和快速勘察于一體的高速公路快速救援聯動機制。
(六)排查隱患,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
這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保障。一是要不斷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對公路設施不全的路段要增設、修復有關設施,對設置不合理的設施要予以調整,對破損的防護網要及時修補,使道路上交通標志齊全、標線清晰、路口設施規范。二是要對一些設置不當的標牌、標志進行重新布置,增加一些動態信息標牌,以利駕駛員隨時了解道路前方的交通狀況。三是在交通事故頻發的路段要增設路況信息顯示屏或設置明顯的警告標志、減速帶,適時提醒過往駕駛員謹慎駕駛,注意行車安全。論文參考。四是建立經常性的事故隱患排查機制,通過經常性的排查及時發現危險隱患和事故黑點,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通報有關部門限期整改,加強對危險路段和事故多發點段的管控,有效預防和減少上述路段交通事故的發生。
(七)增配裝備,加速交通科技運用
根據公安部制訂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科技發展規劃,各地交管部門要通過加大投入、加強科技應用,不斷提高科技化水平,努力實現辦公自動化、通訊網絡化、裝備現代化。要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業務軟件應用平臺、通信平臺,以數字通信取代人工信息傳遞;要加大對測速儀、酒精檢測儀、數碼相機、攝錄機、移動或固定查詢終端等科技裝備的投入,充分利用交通違法信息異地交換平臺,加大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執法效果。
(八)動態管理,加快建設高速公路全程監控系統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依托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建設高速公路監控系統,構筑高速公路全方位、立體數字化平臺,及時、準確的了解高速公路上的實時動態,把管理手段從“經驗管理”提升到“數字化管理”,實現向科技要警力。
總之,高速公路的事故防范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如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做好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工作,促進經濟發展,這是每一位交通管理人員的責任,需要在長期的工作中予以不斷地探索和完善。我們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注意運用新思維、新觀念、新手段、新科技來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才能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校園;交通安全;問題;對策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important places of inheriting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nation cultivat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pen running mod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becomes more and more widening, the communication with socie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clo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 ownership in China increasing, the campus traffic safety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urrent college campus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ampus; Traffic safe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文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校是傳承社會文明,是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場所。當下,我國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305所,在校本科生人數21446570人,研究生1404942人;另據2012年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目前的汽車保有量8500多萬輛,居世界第二,私家車保有量達7206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73.2%,國家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反映在高校汽車通行量的增加上[1]。校園內因車輛超速行駛、違章停車所引發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加強校園交通安全管理刻不容緩。
一、高校校園交通現狀
1、高校校園交通出行特點
(1)高校校園出行時間、地點相對集中。以師生為主體的高校,校園內人員居住密集,學生上下課、教職工上下班以及用餐時段相對比較固定,校園每天早7:30-8:20,9:45-10:10,中午11:30-12:20,下午15:30-15:40,16:30-18:00,21:30-22:10等時段內,在學生宿舍、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場所周邊的主要路口路段,常常形成校園交通高峰期,人流、車流的交織行使,致使學校校園交通形成“無序”的狀態。
(2)停車時間相對集中。高校校園教學區多呈現白天人流、車流量大,停車位置緊缺;高校內職工宿舍區多呈現早晚車流量大,下班時間后停車位緊缺的現象。
2、校園車流量逐漸大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說層次的不斷提升,學校的各種培訓、學術會議、國際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進校的人員及各類車輛急劇增多。根據北京海安停車公司對北京50所高校的調查顯示,平均每所高校日進出校門的機動車高達2113輛、非機動車位3560輛、人員為11863人次[2]。加之,一些社會車輛穿行校園、進入高校內臨時停車,以及施工車輛、電動車、自行車、行人等爭道搶行、超速行駛、違章停車,對校園的交通安全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給校園環境安全穩定帶來極大隱患。
3、高校道路狹窄,車輛亂停放
由于我國高校辦學的歷史較長,因受制于當時社會經濟和交通的整體發展水平,在校園規劃設計上缺少應有的停車場和交通設施,沒有專用的、配套的地下停車場,且交叉路口較多。隨著“城市居民全民學開車”,汽車已走入家庭的背景下,人員和車輛激增,導致校園泊車車位緊缺,迫使機動車輛隨意停放,占用消防通道、公共場所和道路,使原來狹窄的道路的通行能力大大降低,使得加強校園交通安全管理已迫在眉睫。
4、校園交通設施設計滯后
由于目前有的學校校園仍保留學校建校初期的設計模式,校園道路相對較為狹窄,并且未劃分設置非機動車和機動車車道;有的高校在主要路口路段未設立交通信號燈;有的學校校園道路設施,交通標志還很不完善;部分高校校園道路在規劃設計中,學校根據學校的自身情況自行設計校園內的交通標線、標識與公共道路還存在很大的差異。
5、校園交通安全無法可依,執法主體不明確
當前,高校校園是交通法規的真空區域,對于高校校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職權、車輛行使速度、交通違法處罰具體細則,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無法可依是各高校面臨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3]。”公安機關據此認為校園道路不屬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管理范疇。面對校園內車輛超速行使、逆行、亂停亂放,甚至無照在校園內駕駛等校內日趨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各高校僅依靠本校制定的校內機動車管理規定,由于高校保衛部門沒有交通執法權,僅能對校內交通違法行為采取勸導,管理缺乏法律約束力,無法得到有效制止和管理。
二、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的幾點對策
1、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3]。”學校應切實將交通安全納入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圍繞“關注交通、關愛生命”主題,充分借助和利用校園網、校園廣播站、宣傳櫥窗、電子顯示屏等媒介載體,采取專題講座、報告會、演講會以及征文活動等形式,營造濃厚的交通安全宣傳、學習氛圍。積極組織師生參與“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提高全體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安全防范能力和道路交通的公德意識,切實使師生將交通安全意識入心、入腦,時刻繃緊交通安全無小事這個弦。加強對校內教職工駕駛員的教育管理,積極開展對學校駕駛員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操作規程的宣傳學習,提高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減少和杜絕校園交通違章和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盡早出臺校園交通安全法規
早在2002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700余名代表提出了21份關于校園安全立法的議案[4]。至今我國還未出臺一部校園安全法,在校園交通問題日益嚴重的形勢下,筆者建議當務之急,是將交通法規的作用范圍延伸到校園來,并盡早建立一部專門針對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法律規范,明確校園內的交通執法主體,加強對校園內超速行駛、違法駕駛、違章停車的檢查力度,使校園交通也能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三、科學規劃,設立和完善交通安全設施
設立和完善交通安全設施,是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安全、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高校應加大對校園交通安全在基礎設施、人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應根據國家標準和校園交通實際需求,科學規劃學校校內的停車場和機動車行車線路,合理布局校園現有道路上設立交通標線、交通信號燈、減速帶和交通指示標志;進一步的規范校園交通秩序、及時消除校園交通隱患,不斷滿足校園交通需求。
四、實施校園智能車輛管理
對于歷史悠久的校園來說,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引進先進的車輛管理系統,能夠有效的改變傳統的校園交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模糊的管理方式變成量化的管理內容,管理效果更加顯著[5]。針對校園內交通出現的新情況,學校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在校門口、校園主要路口路段、交通事故多發區域、停車場等區域安裝視頻監控探頭、智能讀卡器、車輛號牌自動識別器等先進設備,學校交通管理部門加強對出入校園車輛采集信息分析、研究和總結,細化工作措施,堵塞漏洞,有效控制車輛,減少和避免校園交通事故發生。
總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高校交通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盡早制定校園法規,將校園安全管理納入法制軌道,需要學校加大對校園交通安全管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更需要社會公眾和高校師生的積極參與,共同創造文明、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合力打造平安和諧的教書育人環境。
【參考文獻】
[1]劉艷華,中美高校校園交通管理比較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234.
[2]魏志編,平安校園建的實踐與探索——北京高校保衛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選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20.
[3]中國法制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4] 劉建、李想, 各種車輛進出高校屢屢引發交通事故——維護校園交通安全無“法”可依 [N] .法制日報,2013.2.22:004版.
一、注意豐富教學內容與提煉社會課觀點
豐富教學內容和提煉社會課觀點是相輔相成的兩方面。社會課教材與教學不是同一概念,由于教材內容有限,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補充現實生活中的新鮮材料、新鮮信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領受到社會和時代的脈搏及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對認識和參與社會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渴望。反對滿足于課本上有限的篇幅和照本宣科。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交流信息。課前就某一專題搜集圖片、資料、見聞;課堂上互相交流、主動參與教學,發表各自的見解。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發展了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生逐漸學會用因果關系的方法把握事物,學會越來越細致地觀察外部世界的事物及現象。
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提供這些材料的同時應注重把豐富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即從豐富多彩的社會知識中提煉社會課觀點,始終把社會常識放到社會背景下去認識。抓住小學社會課特點,把握社會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及區別。如:同樣講“交通”,思想品德課側重如何遵守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而社會課則側重交通與生活的關系,培養小學生乘坐車船的能力;思想教育方面則從交通管理的角度來講交通安全的問題,包括一些工程技術和法制手段。
二、注意運用課堂操作、社會實踐和專題研究等多種教法
小學社會課與其他學科一樣有許多教學方法,如講授、討論、模擬游戲、角色扮演等,但因社會課具有社會性,所以應注意用課堂操作、社會實踐和專題研究等多種教學方法,以便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積極響應教育局的各項方針政策,抓住教育大討論的發展契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打造“文化品位深厚,教育質量一流,辦學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教育名校,保持學校高位發展態勢,實現學校辦學聲譽的最優化,開創三中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探索三中的改革之路,打造三中的管理模式。
2、以提升教學質量為重點,抓好常規教學工作,力爭在教育教學質量上有新突破。
3、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建設書香校園、快樂校園、文明校園、美麗校園,提升師生精神動力。
4、加強課程改革力度,改進評價機制,做好教師發展性評價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5、中考成績比2010年提高5%,七、八年級總成績繼續保持全縣第一。
5、加快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切實提升辦學核心競爭力,堅持優質特色發展、特色創建和多樣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發展內涵。
6、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學習型、知識型、科研型師資隊伍。
7、加強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8、嚴格教師績效考核,強化過程管理,做到公正公平。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能力。
1、強化領導隊伍建設,民主決策,細化分工,創建學習型、務實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的領導班子。
2、抓好行風建設,提高教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內涵,全面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引導教師成為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3、健全教師培養制度,抓好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職員工素質,努力營造一支業務精湛、真誠奉獻、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4、健全學校制度,科學管理,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實施方案》、《量化積分方案》、《評優評先方案》。
(二)、不斷學習提升德育理念,牢固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尊重學生的尊嚴和人格,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選擇。
1、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政務處、團支部、班主任隊伍育人功能。
2、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明確學校德育目標。
3、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重視班主任的培養,引導班主任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成才觀、學生觀。
4、規范住校生管理,完善各種制度,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培訓。
5、重視學校德育的科學研究。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好方法,提升德育工作的藝術和水平,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和經驗交流活動,研討主題班會課及典型德育事例,總結德育經驗,積極撰寫德育論文,促進德育隊伍從經驗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轉變。
6、強化預防為主的德育過程管理,積極有效地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定期召開各年級學生家長會,加強教師與家長的聯系;重視家訪、電訪、約見家長等,重視學生安全教育和養成性教育。
7、團支部繼續做好“每生每周節省一角錢,貧困學生留校園”的愛心助學活動,幫助生活貧困或遭受意外事故的學生繼續留校學習。
(三)、改革課堂教學,推進素質教育,突出教學實績。
1、狠抓集體備課,嚴格執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每一備課組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時間不得少于三節課。備課組長根據教師特點分配備課任務,每位教師根據任務撰寫備課提綱,教研活動中備課組對備課提綱進行討論審核,共同修訂補充,經備課組審核通過后,主備人再對備課提綱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教案。每個備課組必須案、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檢測。所完成的教案以電子檔案的形式上傳教務處存檔。
2、加強教學管理,加強教學檢查。
3、切實抓好九年級畢業班工作。教師要重視個別指導,要采取“分層教學”的輔導方式,爭取大面積質量的提高。
4、積極探索總結教改、教研經驗,加強教研成果交流,積極撰寫教研論文。
(四)完善后勤保障機制,抓好常規保障工作,提高師生滿意率
1、加強后勤管理,提高服務工作實效。總務部門要規范和細化后勤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后勤人員樹立“服務教育,服務師生”的觀念,增強職業道德,明確崗位職責。
2、抓好校園環境建設。采用多種形式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師生環保意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建設潔美優雅的校園環境。
3、加強食品安全衛生法規教育,積極做好各種傳染病的防控和宣傳教育工作,牢固樹立安全衛生意識,尤其要加強學生食堂管理,落實責任,保持良好的食品衛生和食堂環境衛生,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4、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要加強對水、電、辦公用品的管理和學校物品采購、發放、保管等環節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采購,專人負責保管,專人負責發放;
5、繼續做好水電管理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切實加強水電設施的安全
檢查工作,完善消防設備建設,盡力排除安全隱患;節假日、星期天以及夜間都加強巡查,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上午好!
時光如波濤,飛逝如東水,我們播種著希望,收獲著成功, 2011學年度上學期在全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園滿結束了!
本學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江夏區教育局“培名師、育優生、出高質、創名校”十二字方針,落實科學發展觀,讓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走進新課堂,以一主多輔互動式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讓師生在情感交疊中和諧發展,整體提高教學質量。
回味一學期的學習和工作,每一天都有我們的奮斗,每一天都有我們的思索,每一天都有我們的收獲,每一天都有我們的成長!全校師生精神振奮,團結一心,抱著“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工作信念,積極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班主任心中時時刻刻都裝著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把把學生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重,科任教師用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去雕琢和感化每一個學生。全校師生忘我的工作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在這里,我代表學校向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全體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全體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一、本學期取得的主要成績
本學期,五里界中學被區繼教中心授與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先進單位,何學文老師參加武漢市歷社優質課評比獲市二等獎,吳啟盛老師被區教科室優秀教育科研工作者,在三賽兩評活動中,徐偉、譚衡、吳啟盛、文再群獲區級獎。方亮撰寫的《物理新課程改革試驗教學反思》論文獲省三等獎,吳啟盛、向守瑜、譚衡、何學文、周桂萍、龍芬老師在校本教研網上發表教科研論文共青團28篇,向守瑜老師在江夏教育信息網、江夏共青團網、江夏熱線發表通訊報道30篇。
學生參加我愛科學征文,國際楚才作文競賽,藝術小人才(硬筆舞蹈、音樂、硬筆、繪畫、戲曲)比賽,市科學探究竟賽,獲國家、省、市、區各級獎共計62人次,今年中考過一中線學生人數36人,超額完成區教育局下達的目標,過普通高中學第一次劃線學生人數154人,普高升學率48.3%,保持連續多年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在江夏區兄弟學校中絕無僅有,教學質量這面大旗永不倒,在東方高高飄揚。贏得了家長的滿意、社會的贊頌。
期末考試同年級同學科相比,考得好的班級語文學科有:...以上代課教師分別是:...。...老師所代的九(6)班數學學科中考成績創造了歷史上最好成績,擔任班主任所在班級升入一中學生人數23人,大大超額完成任務,成績顯赫。
以上這些教師教學質量意識強,肯在學生身上花時間、具有實干和苦干精神,教學方式靈活,注重研究教法與學法,大膽探究“一主多輔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全員參與學習,注重教學各各環節的落實,講究課堂教學效率,選擇的習題具有針對性,訓練到位,有效練習,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研究學生、對學生考題逐人逐題分析,利用課堂反饋本、錯題檔案本,跟蹤學生,對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糾錯及查漏補缺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宣布七、八年級學習標兵名單(田校長頒獎)及優秀學生名單并頒獎(七年級何主任、八年級涂校長)。
希望與要求
1、增強法制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視交通及其它安全。一般不單獨出門,確需外出,應經過家長同意,特別應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事故發生。
2、有計劃地認真完成署期作業,開學報到時交班主任。看健康有益的影視節目和書刊,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嚴禁到游戲室、網吧等場所。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公益活動,增強勞動觀念,養成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4、成立學習小組。自培或培訓補習薄弱學科。
(1)貫徹“能力為核心,就業為指導”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新思路,修訂培養方案
近年來,高校軌道交通類安全工程專業就業渠道日趨廣泛,究其工作性質,大致分為“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技術,施工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檢測及監控,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故障分析與診斷、檢測與處置,運用維護安全管理”等五類。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既要滿足培養這五方面工作能力的要求,又要重點突出。按照“能力為核心,就業為指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修訂教學計劃,重視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意識培養,按照“加強基礎、拓寬選修、突出個性”原則,堅持實踐教學和素質培養四年不斷線,使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計劃中得到保障、貫徹和執行,改善以往學生“理論強、實踐弱”,“高分低能”缺點,增強學生適應工作崗位能力,培養適應我國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安全發展需要、具備從事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用維護安全設計、檢測、評價、監察和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滿足現代軌道交通安全工程師的知識和能力要求。
(2)面向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建設和運用維護實際,研究由淺入深、由內到外實踐性教學體系
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實踐教學按照由淺入深、由內到外的順序逐步發展。由淺入深,主要是指實踐環節的展開從強化軌道交通類安全工程專業基礎的實踐環節,包括基礎性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開始,逐步進行到以拓寬和加強專業背景、培養綜合能力的專業實習與綜合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從以增強專業與軌道交通工程背景為主的專業工程實踐,逐漸步入到以培養學生設計、開發能力為主的科技競賽,最終進入到以培養科研創新能力為主的科技訓練。由內到外,主要是指實踐教學活動逐步從校內與課內擴展到課外與校外,充分利用已有或在建的實踐基地,實現內外教學在時間、空間和資源方面的互補。
(3)打破單一實踐教學環境,研究能實現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的開放式實踐新教學模式
目前部分高校軌道交通類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實踐環節綜合性不夠強,過多地強調某一門課程或教學某一方面的能力培養,缺乏連續性、綜合性和創造性。因此,為進一步加強對軌道交通類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自主創新等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打破單一的實踐環境和教學內容,從課程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到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構建多層次、多學科、多領域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4)轉變傳統的教學輔導模式,提倡學生自主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動力
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輔導為主,忽略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改變這種模式,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各環節的實際操作及實驗數據的分析比較,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學生將抽象的專業理論具體化為可操作性的實踐理論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專業知識、技能競賽、科技創新活動、社會調查;讓學生走出校園,同其他學校進行比較,尋找差距,增強自信心、自主性、創新性,使學生不僅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設計與實踐應用能力,還有分析和創新能力。
(5)探索與創新理念相適應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監控體系,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提供保障
秉承“明德求索、鍥而不舍”校訓精神和“嚴謹治學,嚴格要求”優良傳統,探索在學校總體框架下的、與實踐環節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質量考核標準,形成“以教學目標監控、教學過程監控、教學結果監控為核心,以教學信息監控為紐帶,以常規教學管理監控、教學督導監控、評價激勵監控為手段”的實踐教學監控體系,從而為特色化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二、結束語
(1)按照培養軌道交通類安全工程專業人才標準,找準市場需求,凝練專業特色,優化實踐教學人才培養計劃。
(2)建立基本技能、專業實驗技能、技術應用與創新性能力訓練的“三模塊”實踐教學體系,即“基本技能模塊、專業實驗技能模塊、技術應用與創新能力訓練模塊”,從而強化實踐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3)進一步完善高校“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實踐(簡稱“理實”)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