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教師專業能力研修總結

教師專業能力研修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02 15:06: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專業能力研修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師專業能力研修總結

篇(1)

一、引入視頻案例研究,創新校本研修模式

在2011年4月,山東省教育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孫建業關于課程視頻的案例介紹給了我們解除困惑的啟發。我校從2011年5月起開始了對“視頻案例”項目的開發和研究,并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和總結,初步形成了視頻案例研究的校本研修新模式,打破了教師專業發展動力不足、提升緩慢的僵局,對于教師專業素養缺失和教學能力不足的校本問題的解決,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實施“兩課”視頻工程,完善“六環節”研究模式

在視頻案例研究過程中,我們先后走過了“常規課”視頻案例研究、“引領課”視頻研究和“六環節”案例課教學研究模式的三個形成階段。

1.“常規展示課”視頻

隨著教育技術裝備的快速發展,自2011年上半年,學校借助“教師人手一機”和“班班通”硬件配備的東風,開展了“看自己展示課教學研究”的活動。把數碼攝像機應用于課堂錄像,實現了由“聽自己課”到“看自己課”的轉變?!俺R幷故菊n”視頻工程的實施,使“自主研修”意識悄無聲息地浸潤到了教師心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師主動研修、自我研修的積極性。

2.“名師引領課”視頻

在“看自己課”的基礎上,我們把“學校名師”評選活動和“名師課堂開放日”活動與視頻案例研究相結合,錄制“學校名課”。 “引領課”視頻工程的實施既給骨干教師提供了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讓教師產生成就感、幸福感,挖掘了專業發展潛力,也使觀課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受到啟發,開拓了教學思路,積累了成功經驗,在全校范圍內營建起“比”“學”“趕”“超”的教師專業發展濃厚氛圍。

3.“六環節”案例課教學研究新模式

我們將“案例課教學研究”與山東省遠程研修模式接軌整合,構建了以團隊合作為基礎,以視頻案例為載體,以課堂教學遇到的各種具體事件為研究對象,形成將教師的學習、工作、研究、發展融為一體的“六環節”案例課教學研究新模式:(1)確定課題,執教人備課;(2)執教人說課,同伴研討并改課;(3)試講,觀課并錄像;(4)評課議課(錄像),再改課;(5)第二次講課,觀課并錄像;(6)再次評課議課(錄像),整理資料,并將教學案例、案例紀實、案例資源整合成案例打包。這是一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自主發展、全員提高的研究過程,教師由單純的教書匠開始向教研員的角色轉變。

三、踐行視頻案例研究,注入教師專業發展活力

“視頻案例”校本研修模式,教給了教師教學研究的方法,喚醒了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賦予了教師研究與成功的快樂,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為學校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1.以視頻案例研究為契機,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課堂教學的校本研修以聽聽課、看看錄像、評評課為主要形式,對實踐層面關注較多,對理論層面的思考較少,難以深層次提升研修活動的質量,視頻案例研究使這一現象得到了有效改觀。首先,通過反復觀看視頻,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了立竿見影的改變,教學基本功得到了快速夯實。其次,視頻案例可以使教師在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上有新的發展,通過研究專題的確立、教學設計的修改、相關理論的學習、專家及同行的剖析、案例問題的思考等,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提高了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能力,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質量。

2.以視頻案例研究為基點,豐富了資源庫建設

我們將“學校名師”的教學經驗分學科進行了整理,每學期都評選出優秀視頻案例,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建立并不斷完善了學校的資源庫,為教師留下專業成長的足跡,也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借鑒。

3.以視頻案例研究為載體,加強了“草根課題”的研究

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際,捕捉課堂實踐中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確立了自己的草根課題,正是這些草根課題的研究,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加速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成長。

4.以視頻案例研究為抓手,加快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在制作視頻案例的過程中,學校從幫助老師總結教學經驗入手,積極挖掘教師的優秀教學成果,通過課堂教學實錄、個人教學經驗介紹和教師點評等程序,把教師的優秀教學經驗錄制下來,作為成果在各教研組之間觀摩、交流,讓所有教師學習別人優秀的教學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師進行視頻案例研究與制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學習、全面提高的過程,有效加快了所有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我校依托“視頻案例研究”,創新校本研修模式,為教師專業發展注入了活力,促進了教師隊伍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篇(2)

本期通過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自主性進行調查,就教師專業素養發展存在的焦點問題和趨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措施,如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控機制、創新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支持系統、反思教師專業發展的研修指導系統、創新教師專業培訓策略等,促使教師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從而提高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27—0011-04

一、調查概況

中小學教師的素質,尤其是專業發展水平如何提升,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家、省、市、區各級各類教師培訓計劃,對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但教師專業發展不只是一個被動或外控地達到社會要求的過程,更應是一個教師自身主動發展、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我追求的動態過程。外在的要求最終要通過教師自身努力并自覺地內化,才能轉化為教師的專業素質。本次調點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意識、專業化發展的自主能力、影響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因素。調查取得的資料、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查研究成果對研究教師教育有著典型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二、區域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主要特征

1.教師的職業專業化意識有顯著增強。本次調查與2008年的《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性研修》(以下簡稱《有效性研修》)專項調查數據比較如下:

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意識到了教師不僅僅是職業,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專業化。教師從朦朧的、被動的專業發展觀逐步過渡到有意識地清晰勾勒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愿景,這是教師逐漸走向專業成熟的重要標志。

2.教師的職業情感呈現正性上升。教師的職業成就感較之以往的調查顯著提升,這表明,近幾年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改革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3.自覺思考并規劃教師專業發展目標。有超過76%的教師都有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且目標自我定位比較高。有32%的教師希望成為校級學科帶頭人,33.5%的教師希望成為更高一級的帶頭人或名師,其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目標定位要高于中學教師,僅有25%的小學教師認為能勝任教學就可以,而中學這一比例達到了46%。但在目標一定的情況下,只有41%的教師認真的規劃過自己的職業生涯,而33%的教師雖然有目標,但在現實和目標之間還缺乏具體可操作的規劃。

4.對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判斷符合客觀實際。有55.5%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順利的適應工作,效果優良。有29%的教師認為基本能勝任工作,但需要一定的提升。

在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方面,有42%的教師認為“專業技能最弱的”是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其次是教學反思能力和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在教師認為自己最應補充的專業知識中排前三位是“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教育科研知識”。

5.具有較強的反思意識,但缺少系統反思的能力。

數據表明絕大多數教師都有反思的習慣。但在反思的方式上,相當部分教師的反思都是刻板的、固化的按照要求行事,缺乏自己對教育更深層次的追問和思索。

6.區域城鄉研修協作體助推教師專業自主發展。調查顯示:涪城區建立的城鄉教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作交流、共同發展”協作機制,對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彰顯教師個體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重要意義。通過城鄉協作,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訓,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發展成果。以主題序列化、過程常態化研修,充分發揮研修協作體對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助推作用,激發了教師成長內因,促進了智力對接,實現了互助成長。

三、影響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不利因素

1.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淡漠。在問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時,選擇“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爭當更為優秀教師”不足30%,選擇“自己對學習本身感興趣”的為21%。其余的老師則是為了“職務職稱晉升” 、“適應新課改要求”或迫于“學校領導要求”。

長期以來,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更多地是由學校、教研機構、教育主管部門出政策、措施,教師長期處于“被控制”、“被管理”、“被發展”的地位。這種外控式的教師專業發展,使教師在其專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視,也使得部分教師缺乏自身對專業發展的理性追求,自主發展意識薄弱,表現為從眾,隨大流。

2.專業發展缺乏終身發展,終身學習的信念。調查中,有59%的老師認為工作前5年參加專業培訓和比賽的時間最多,其次是第5至10年,而工作10年過后,參與的時間就越來越少。很多教研活動除了部分名特優教師外,年輕人占了主體,而中老年教師往往是這些活動的旁觀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

(1)是中老年教師得到晉升的機會很少,自身再成長緩慢。再加上大部分中老年教師已評上中高職稱,他們中一部分人就遺失了學習的動因。

(2)是教師專業發展給教師帶來的提高是綜合性的、長期性的,很難立竿見影,而很多中老年教師認為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能已經固化,短期內難以見成效,不如緊抓學生的學習來得效益高,因此,對專業學習與發展顯得熱情不足。

3.工作壓力大,缺乏專業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有超過61%的教師認為自身“工作重,自我充電時間少”。大多數老師每次外出參與培訓的時間有2~3天,還有33.5%的教師沒有時間外出學習。大多數老師,每周的周課時為12~17節,有的達到25節課以上。教師是從事體力勞動的腦力工作者,職業熱情、專業抱負被“繁瑣”、“雜亂”一一蠶食。久而久之,勢必陷入“越忙效果 越差——效果越差越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投入越多時間越沒有時間思考”的怪圈。

4.校本研修助推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效能未能有效顯現。各學校的校本研修大多依托于教研活動一周開展一次,將“研修”就等同于“教研”,縮小了“校本研修”的內涵與外延。有40%的老師認為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還有20.5%的教師認為研修活動是以應付考試為中心,形式單一,活動內容不是教師所需,尤其是中學教師持有這種觀點的很多,達到了36%。而作為校本研修的重要內容——教育教學研究,參與面較低,只有30%的教師經常參與,61%的教師偶爾參與,9%的教師從未參與。特別是學科的研修活動,顯得隨意性大,大多數教師只是被動的接受教研組的安排和任務布置,而沒有成為校本研修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與創造者,教師感覺收獲甚微,對教育問題的研究往往流于形式。而在部分農村學校,有的學科教師人數少、課時多,連基本的校本研修時間、氛圍都難以保證,更不能開展教育研究活動。

5.教師專業自主權少,教師自主發展受到制約。調研中我們發現,中小學教師在實際職業生涯中,主要任務是教,按照教育行政部門選定的教材去做,按照教學研究部門提供的教學參考資料、介紹的教學方法和編制的考試試卷和標準答案去教。至于為什么要教這些,為什么要這樣教,怎樣教得更好,教師沒有更多的思考。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師能參與到校本教研、學校管理以及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事件的規劃、決策,而大多數教師由于缺乏應有的專業自主權,在教學活動中就會缺失主體地位,專業自主發展也就難以產生。

四、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思考

1.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控機制,喚醒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這需要挖掘教師發展的內驅力,建立一種內控機制,即依靠教師自己通過自我發展規劃、自主學習、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自我反思等方式,發掘和提升教師自己的實踐理論,從而促進自主發展。

首先,提升教師的專業情意,這是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其次,引導教師制定詳細的專業發展規劃,激發專業內驅力。學校要以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的制定為載體,通過“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和準備——實踐和行動研究——總結提升”等環節,引導教師制定自己的專業發展愿景,從而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教師根據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征對照列出自己專業發展所處的階段,以了解自己專業發展的狀況,從而使自己對專業發展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使自己的發展更有目的、更具有方向性。

2.創新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支持系統,預留教師自主發展的空間。

(1)依托校本研修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平臺。校本研修重點關注課堂、關注教師需求,開展對教師需求的研究,關注教師“問題解決”的過程,對于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進而提高教師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非常重要,是決定校本研修效果的關鍵所在。

(2)構建學校主流學習文化,營造良好的專業自主發展外部環境。教師參與專業發展的主動性與其工作的學校環境密切相關——學校的主流文化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對教育的興趣和期待、對專業發展的渴望都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場景中形成的,是在充滿情感、合作和理想的特定的學校文化環境中逐步發展的。

(3)學校管理體現教師為本,尊重教師自主發展的權利。學校的管理宗旨是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為教師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困難和生存枷鎖,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與支持,讓教師能靜下心來閱讀、教學、反思、研究。其次,建立參與式的管理模式,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通過參與式管理,搭建起教師專業實踐平臺,為其專業成長提供適合的溫度和土壤,教師的個性才能張揚,水平才能發揮。此外,學校的管理考核以團隊考核為先,重視考核的激勵作用,盡量使教師的專業發展投入與收益趨于平衡。

3.反思教師專業發展的研修指導系統,區域推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

(1)關注教師差異。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帶有明顯的個人特征,基層研修機構必須加強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和教師已有實踐性知識系統的研究。只有關注到培訓對象的差異性,改善研修活動,才能使教師變成各類研修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教師的專業發展才能邁上獨立自主的軌道、取得研修的最佳境界。

(2)回歸課堂情境。教室是教師在學校的基本活動場所,課堂教學是教師最基本的專業活動形式,因此,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應該根基于教師課堂上的專業生活,培訓工作重心應該下移到學校,回歸課堂情境。將學校的培訓、科研、教學實踐研究指導作為工作的第一現場,使研修活動“落地生根”,讓教師在課堂實踐中“觀身自照”,使教學實踐既有理論指導下的行為跟進,也有經驗層面的、可操作的行為跟進。

(3)解決現實問題 研修活動沒有主題就等于“瞎子摸象”,研修人員要關注研修資源的開發,通過深入學校調研、深入課堂聽課或通過向教師問卷調查,了解和掌握課改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和本區域教師急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據此歸納提煉出研修活動主題,使研修活動更具有問題性、現實性和民意性,也賦予了教師更多話語權。促進教師在區域研修及自我研修中完成個性化的發展。

(4)充實研修團隊 基層學校教師普遍感到,有教研員參加引領的區域教學研修活動最受歡迎,基層學校教師的受益程度也最大。應該進一步充實區域層面的兼職研修人員,將區域內有特色、有能力的名、特、優教師凝聚在一起,既能彌補專職研修人員與一線教學脫離的實際問題,有效提升學科研修團隊的實踐智慧。同時,能以區域學科集中研修和引領為載體,為區域名優、骨干教師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5)引入研修菜單。在區域研修培訓機制中,應嘗試并堅持菜單式培訓方式。針對處于不同專業追求、不同發展階段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培訓菜單,并且建立教師自由選擇項目培訓制度。允許教師對培訓活動進行選擇, 擴大教師自由選擇的權利與機會,可以使教師在專業發展的內容、何時、何種方式等方 面有自主權。同時,自下而上的“菜單式”選修方式,其核心就是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原則,能進一步觸動研修人員通過開展主題明確、過程縝密的研究活動來推動教師發展,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針對性更強,對教師的幫助也就更為實際。

4.構建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支撐系統,保障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持續性。

首先,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發揮引導、規范、激勵、服務的作用,降低管理的重心。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心下移到基層學校。教育行政部門要用交流、督導、評價、經費下撥等方式去推動校本研修的開展,多維度評價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

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解決好資源配置問題。在資源配置上,既要體現“教育平等”、“均衡發展”的理念,更要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弱勢學校”,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提高制度效能。

最后,抓住事業單位勞動人事制度深化改革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改革的政策機遇,在教師中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使教師在自身的專業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外在激勵和肯定,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

只有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研修機構、學校以及全體教師多方配合、多管齊下, 才能形成一個更健康、更有效的教師專業成長氛圍,促進區域教師專業自主發展,使教師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網絡 遠程 研修 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網絡遠程研修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以虛擬班級為單位,按學科統一編班,每100人編為一個班級,每個班級配備1名班主任、2名指導教師。在專家團隊和班主任、指導教師指導下,通過視頻授課、文本學習、在線研討交流、提交作業、互動評論等方式,集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學習為一體,以解決自己面臨的真實教學問題為目的的教師專業發展方式。

一、研修環境 建立校園網并能實現寬帶上網。45歲以下的教師最好能達到信息技術中級水平,35歲以下的教師最好能達到信息技術高級水平。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和良好的網絡環境,為開展遠程研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健全制度 為加強對遠程研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遠程研修的實效性,需制定《遠程研修平臺使用手冊》、《班主任手冊》、《指導教師手冊》、《學員手冊》、《班級制度建設》等,對指導教師、班主任和參訓學員提出了明確要求。

三、研修方式 學員在收看視頻的基礎上,在網上閱讀相關文章,完成相關專題要求的作業,提交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反思總結,作業由指導教師進行批閱,學員在網上與指導教師及其學員之間進行論壇交流。集中研修階段,安排專家與學員互動,邀請課程專家,在線集中解答學員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并與學員進行網絡在線互動交流。

四、研修管理 在研修過程中,班主任把常規班級建設和管理的經驗用于遠程研修學員班級的建設和管理,通過對班級學員的調研,根據每位學員的專業興趣,將學員分成若干學習研討小組。在研修活動中,班主任和指導教師重點抓了視頻學習、文本學習、提交作業、在線研討交流、參與評論等五大環節的管理,通過遠程研修解決學員教學中的現實問題。

在集中研修階段,每個班級每周提交一期學習簡報,在崗實踐研修階段,每3周提交一期學習簡報,由市專家組進行篩選、編輯,對優秀簡報在網上進行交流。

在研修過程中及時提供和反饋各區縣、鄉鎮遠程研修的基本情況,每學習一個模塊總結一次。培訓結束后,對遠程研修的情況進行評比表彰,對在培訓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區縣、鄉鎮、指導教師、班主任、管理人員和優秀學員,進行表彰獎勵,對遠程研修工作效果較差的區縣、鄉鎮在全市進行通報。

五、研修考核 為確保遠程研修取得實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促使教師積極主動的研修學習,對學員在研修階段的考核分為五個部分,滿分100分。其中網上觀看視頻20分,作業考核20分,網上與專家互動、交流、發貼評論20分,教學實踐活動(教育敘事研究、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提交)20分,個人工作室建設20分。

六、校本研修 參訓學員網上集中研修結束后,由任職學校安排10個月的在崗實踐研修,其主要任務由四項:第一,讀一本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專著。參訓者選擇一本適合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的、有價值的教育理論書籍,制定讀書計劃,系統地學習閱讀專著,并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讀書心得體會;第二,完成一項教育調研。參訓者就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某一個問題做一項有價值的調研,對調研材料進行研究、分析、比較和探討,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形成調研報告;第三,出示一節示范課。參訓者將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學理念和實踐研修的成果應用于教學中,在任職學校出示一節示范課,由學校負責人組織點評和研討交流,在同行的評價過程中,使參訓者再反思、再提高,通過示范課展示起到相互促進的目的;第四,做好課題結題工作。參訓者根據在集中研修期間申報的課題,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研修成果,以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達到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目的。

篇(4)

一、園本研修內容與主題要有利于教師專業化成長。

精心設計園本研修內容是有效開展專題研究的保證。園本研修內容的設計力求從教師需要和感興趣出發,關注教師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滿足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研修內容的選題要有價值、要小而有層次性,逐漸深入。在教師更新知識、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技能、學會學習與反思的目標引領下,研修內容都是通過細心考慮、精心選擇的。比如:在園本研修活動中對《指南》的學習和貫徹,注重先從自學、外出學習、專家講座等理論學習到理論考試,再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心得體會、進行教學設計活動、上研討課、集中交流討論、課后分析和反思等,邊學邊研,鼓勵教師共同參與、多問、多議、多講,積極思考,從而加深對《指南》的理解,使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又如在《幼兒園活動區課程的研究》專題中,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內容:“如何合理設置區域”、“活動區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如何對區域活動進行指導”、“如何培養幼兒的活動常規”、“活動區活動如何與課程整合”及“如何評價”等,使教師多途徑地發現問題,學會同種類型合并問題、分類分層聚焦問題,聯系實際確定問題并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教學研究的過程,就是教師發展和成長的過程。

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園本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教研組活動是園本研修的主要培訓模式。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是教研,教研的主要成員是教師。教師在教研組活動中參與的時間比較充分,機會較多,比較愿意提出想法和觀點,是積極主動的受訓者。

1.連環跟進式教研。在教研活動中,由同一位教師接連上課,每次上課都進行深入的觀察、分析、比較,并提出改進建議,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提高教學水平。比如:新教師周云飛,她對小班故事《可愛的小動物》活動就上了多次,從第一次的老師講幼兒聽到后來的幼兒積極參加活動,每一次都比上次有進步。實踐證明,大部分老師針對故事都采取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以,我國就抓住這個問題,開展幼兒故事教學研討,通過不同模式的教學活動的比較,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2.案例式的園本研修。即以一個個真實的課堂教學為素材,以教研組或全體教師為主體開展的教學研究活動。

教師的專業發展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同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特點、進程、速度等都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求園本研修在開展過程中充分考慮教師專業發展的個別化要求。如何滿足教師的各種有差異的需求,讓教師在園本研修中都能獲得發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問題為核心,開展案例式研究。

(1)同課異構

同課異構即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使用同一教學內容呈現不同的教學風格。授課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自身特點,采取適合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實施教學,全體教師在聽課后進行比照、交流、分析、總結,從而幫助授課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比分析,直觀展示不同的教師在執教風格方面的個性化差異,有助于授課教師在比較中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要注重引導授課教師分析問題存在的成因,讓教師在質疑中學會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地解讀教學背后的教育理念。

(2)一課多研

針對同一活動內容,由不同的教師或者同一教師進行三次以上的教學實踐,促進教師教育行為的跟進,為教師解決某一問題尋求行動策略,獲取實踐智慧。在實踐中,我們要求每個備課組每月選定一個教學內容,通過集體備課教學實施交流研討再教學實施的方式進行教學觀摩。在這樣一個邊討論、邊修改、邊實踐的過程中,切切實實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使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不斷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

實踐證明,教研組是開展園本研修的實體,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依托,能幫助教師明確專業化發展的方向。要在發現問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改善實踐這一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不斷地改善教師的實踐行為,提高教師的素質。

三、重視園本研修過程的實效性,逐步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目標。

注意園本研修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讓教師在園本研修中主動參與、共同學習,體驗到自我成長和發展的快樂,園本研修的過程是關鍵。

1.組織保證。園本研修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建設、辦園水平的提高。要優化園本研修,健全組織是最有力的保證,也是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的體現。為此,我園成立了以園長擔任主要負責人,副園長、主任、教研組長組成的園本研修領導小組,并制定培訓制度,使得園本研修組織機構呈網絡管理,培訓成員職責分明。

2.倡導互動。我園在園本研修中尊重教師的人格、挖掘教師的潛能、鼓勵教師探究,促使他們在培訓中感悟到主動學習的真諦,增強自身反思實踐的能力;我國采取專家與教師、園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互動的形式,倡導教師多向交流——講困惑、講心得,讓每個教師都參與評課,在濃烈的研討氛圍中、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頓悟,促使教師學得活、用得活。

3.考核激勵。完整的園本研修活動,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其既是對園本研修結果的檢驗,更是對園本研修實施情況的調控。在園本研修中,我園注重發揮考核的激勵作用,堅持平時考核和終結考核相結合,獎金與分數相結合,促使教師主動學習與培訓。

篇(5)

關鍵詞:校本研修;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5-010-1本著“讓每位教師都發展”的理念,我校充分發揮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本體功能,立足專業發展,聚焦校本研修,以厚實積淀的校園文化給予教師立身的底蘊,以團隊協作的良好氛圍給予教師靈動的信息,以學習研修的非凡高度給予教師教育的智慧,打造“思想過硬、品格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以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內力驅動鑄師魂,繪愛生服務亮麗風景

師德素養是教師素質的核心和靈魂,我校全體教職員工努力塑造良好師德形象,讓高尚師德成為育人最強音。

關注全體教師職業認同。關注教師專業發展,首先要關注職業認同。我校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引領教師以一顆活躍豐盈的求知心,一顆樂以師道的孺牛心,一顆循循善誘的赤子心,實現教學相長,踐行職業幸福。教師間敬業的責任感與熾熱的愛生心互相感染,點燃了對職業的熱愛之心、崇敬之情。職業的價值認同讓教師有了成就感和歸屬感。

強化師德教育建設目標。為增強新時期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校堅持“德為師之本”,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全方位開展師德教育,舉辦“我身邊的師德故事大演講”,開評“感動校園雙十佳教師”,以凡人之舉教育感染教師,增強教師的事業心的責任感,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打造愛生服務師德品牌。我校先后推出的“一縷陽光”師德品牌、“愛心”教師志愿者服務品牌、“七彩同盟”教師社團文化品牌……彰顯了教師健康快樂、寓學于樂、樂此不疲的精神風貌,催生了校園內美好師魂的凝聚,在師生和家長、學校和社會間建立起團隊優質服務的形象。

二、研修學習煉師能,提教書育人精湛技藝

多途徑的校本研修引領著教師站穩講臺、帶好班級、積累經驗、反思成長,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體實踐中實現專業發展。

崗位培訓練就班主任帶班實力。為了使每位班主任都能適應崗位要求,做好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指導者,開展了班級管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突發事件處置等內容的崗位培訓,練就帶班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磨課”行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我校關注每位教師的課堂,實施以“創新教學理念,提煉課堂特質”為主題的“磨課”行動計劃,“一課一技術”、“一課一建模”、“一課一精彩”、“一課一觀點”四種類型的“磨課行動”,反復磨練中,扎實的學科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開闊的實踐視野逐步提升。

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科研水平。我校著力進行案例研究、行動研究,引導教師把問題變成課題,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進行了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課題研究成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加速器,一些骨干教師通過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

讀書言說提升教師文化品味?!凹毸L流讀好書”引領教師把學習作為自身需求,且讀且思,且思且行,提高并不斷完善自我?!俺扇纭毖哉f論壇,教師們抒發讀書心得,闡述獨特見解,表達思想,分享感想。

拓展學習增強教師信息化素養。組織開展以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重點的系列培訓活動,如“電子白板走進常態課堂”、“超大IPAD,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校本研修,提升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

三、搭建平臺展風采,助教師專業持續發展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經歷反復學習、實踐、研修。我校積極搭建平臺,激勵教師學習創新、進步成長。

申報平臺。大力推行校級骨干教師申報認定工作。期初教師針對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選擇申報發展型、實踐型、研究型教師;期中完成相應的目標任務;期末考核組嚴格考評,并獎勵完成申報任務的教師。教師在“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環境和氛圍中發展提升。

讀書平臺。深入開展閱讀教育經典活動,深刻理解并牢固樹立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促進教學觀念的更新;閱讀教育名家、教學名師的著作,與大師間接對話,提升教學理論素養。

研討平臺。開展觀摩名師課堂教學或課堂實錄、聆聽名師報告、與名師對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以話題研討為平臺,引導教師深入研究課堂,在“教學細節與教學理念”、“我心目中的課堂教學關鍵詞”等研討中,提高教師借鑒學習、遷移運用、研究創新的能力。

篇(6)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校本研修作為一種新型的學校文化構建和教師專業發展范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并已成為我國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校本研修,簡單點理解就是以校為基地的師資培訓或教師教育,即學校以教師互教互學為基本形式,與教學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師教育活動。校本研修要求學校依據內涵發展的需要,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機統一,最終實現學校的良性發展。

目前關于校本研修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不在少數,但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動,各所學校仍然處于經驗摸索階段。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橋下小學以校園網為根基,以教育博客群為載體,建立起了內容豐富的校本研修社區,真正實現了教師的自主參與和群體參與,形成了“人人都是研究者”的良好教研氛圍。同時,通過創新校本研修管理機制,創生出“青藍”教師研修工作室和“靈江爭鳴”主題研修模式等一批校本教研特色品牌,創建了多元化的研修模式,形成了具有該校特色的教師提升發展性培訓研修成長機制。編者希望,通過推廣該校開展校本研修的寶貴經驗,能夠讓校本教研真正成為每所學校、每個教師的內在需要,從而創造素質教育的生動實踐。

【摘 要】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良田沃土”。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研修也被賦予了新內涵。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讓校本研修綻放它的“研、訓、修”功能?本文立足研修主體――教師發展的層次需要,移植“提優補差”理念,從研修機制、研修模式、層次培養三方面進行引領新方法的探索,從而使校本研修建設出現新氣象,提升新品質,鋪就教師專業成長的幸福階梯。

【關鍵詞】以人為本 研修機制 研修模式 梯式培養

中午11:45,離校本研修開始時間還有十五分鐘,青藍工作室里已座無虛席,承擔本次研修試課的老師早已準備好“說課稿”和研討記錄,等待大家“剖析式”指導。

以上鏡頭采自筆者所在學校的一個校本研修現場。進入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橋下小學,你會訝異地發現:教師參與校本研修活動的熱情度超高,人人爭上研修課,人人爭著交流自己的想法。而更有意思的是,在研修形式上竟然還實行“主餐”、“輔餐”、“套餐”等餐式制……幾年下來,教師專業成長快速,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省教科研先進集體。

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良田沃土”。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研修也被賦予新內涵,成為教師專業發展最直接有效的“直通車”。新時期下,如何讓校本研修立足于研修主體――教師的專業差異,全方位激發了各層次教師的發展需要,綻放校本研修的“研、訓、修”功能?這就需要學校管理者以新理念刷新管理思想,聚焦課堂,立足人本,關注教師的層次需求,創新引領機制,鋪就專業成長的幸福階梯,引領教師走上高效的專業發展之路,開創質量提升新局面。

一、創新研修機制――點燃激情

研修機制猶如風向標,時刻把舵著校本研修的過程績效。一所學校的校本研修機制能否發揮其效能,關鍵是看它是否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否利于教師教學個性的張揚,是否能夠點燃教師專業發展的激情。為激發教師研修的內驅力,開發教師專業發展潛能,學校立足教師心理需求,盤點過程績效,剖析過程疏漏,去除框框“腫瘤”,改革管理模式,高質化校本研修運行機制。

1.改革管理模式。優質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是校本有效研修的基石。2007年10份,學校充分挖掘校本研修管理人才,進行了校本研修機構的改革創新,構建了一種新型的基于教師發展主體模式的校本研修管理體系。

此校本研修管理體系,隸屬于五級管理體系。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是此管理體系中最高管理層,由校長擔任組長;四個研修中心隸屬二級管理層,從教學、教育、科研、網絡四個層面向下屬研修單位提供業務提升的引導和過程落實顧問的服務;為了縮短學科內容差異上的磨合時間,方便年級集體備課,成立了4個研修工作室和12個研修小組。此管理體系創新研修管理模式,實現了研與質的高效融合,使教師專業發展開始走向校本“研修、科研、培訓一體化”。(模式構建如下圖)

2.優化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是校本機制建設的一部分,它既是學校對教師的行為期待,也是教師對自己的行為期待。為使研修制度幫助教師尋找最近發展區域,激發內在自我需要的萌動力,我們淡化它的“束縛功能”,放大其“人文魅力”。操作上,我們三管齊下:第一,在“精”字上作文章。剔除專職應付檢查的“外觀制度”,重組原始積累的“過時制度”,完善過程沿用的“有效制度”,使制度還原它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第二,在“新”字上動腦筋。隨著教學理念的刷新,研修管理模式的革新,研修過程專業素養的更新,研修制度也進行推陳出新。我們圍繞“新”理念,制定《2008~2009年校本研修工作規劃》,新增《名優教師培養制度》、《青年教師教學獎評比制度》、《校本研修成果獎勵制度》,以學年為單位,以新的視角及時修改相關條例,確保制度的引領性、前瞻性,使制度亦“與時俱進”。第三,在“評”字上下功夫。我們關注教師的心理需求,改進考評方式,消除扣分項目,采用加分制;淡化甑別功能,放大激勵影響;淡化單一評價,實行多元考評;淡化終端評價,強化過程獎勵;以獎代罰,以加代減,提高制度的人性化影響。

3.規劃專業發展。校本研修的關鍵是聚焦課堂,關注每一位教師。所以,我們研修機制的改革主要立足教師實際需要、聚焦課堂,同時關注教師專業的目標化、規范化建設,為每個教師的層次發展提供一個可操作的基本模式,使校本研修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質需求。過程中,圍繞校本研修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三大要素,進行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劃。其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操作上,我們關注教師自我業務能力的分析、個人教學風格的定位、業務發展意向。研修組討論建議,幫助教師制定《三年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近三年專業成長目標、努力方向,從而在課堂實踐、同伴互助、過程反思中進一步積累業務素養和專業技能。當過程階段目標在實施中超越預定目標時,則可以修改發展目標,更新發展計劃,尋找新的起始點,加快專業成長的質量和進程。自我發展計劃和實踐提高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關系。

二、多元研修模式――各得其需

研修實踐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累積進程。在操作形式上,根據不同的教師群體,不同的研修內容,不同的研修時段,我們關注不同層次教師的成長需求和消化吸引效能,提供多元化研修菜單,使各層次教師各取所需,各積所長,以期縮短教師個體發展的差異,實現教師的多元發展,

1.研修主餐:“靈江爭鳴”主題研修模式的探索與完善?!盃庿Q”主題式校本教研模式是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為教師提供一個“爭鳴”的平臺,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的一種校本教研活動模式。它的主要優勢是學習與研討貫穿于每個板塊,教學與科研緊密相融,上課者與聽課者互為相長。此研修模式適用于人數較多的研修組。

(1)模式簡介:“靈江爭鳴”主題式校本教研模式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研究探討――交流設計――課堂展示――反思評議――完善提升”共五個板塊,呈現出螺旋上升型的結構特征。(如下圖)

“一般情況,“靈江爭鳴”主題式校本研修活動模式一個周期歷時三周,每個板塊解決一個任務,每一周完成一或二個活動板塊。在主題構建上主要分同課同主題、同課不同主題、同主題不同內容、同內容不同層次四種形式組織活動。

(2)成效分析。扎根每一節課,關注每一位教師,創設開放的環境,倡導開放的心態,形成“教、研、修一體”的校本教研文化,這便是“靈江爭鳴”主題教研模式的與眾不同之處。與傳統校本教研相比,它主要有以下改進:

改進一:變“無主題”為“有主題”。研究主題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從學校主干課題或教師個人專題中分解提煉;二是從日常教學的課堂中擇取,重點關注那些較有爭議的現實問題。

改進二:變“單槍匹馬”為“同伴互助”。整個流程始終注重“同伴互助”作用的發揮:相互交流學習所得,相互交流教學方法,集思廣益,提升自己。在“爭鳴”中“碰撞”,在“碰撞”中“成長”。

改進三:變“課后評議”為“現場評議”。依托校園無線局域網平臺,利用QQ群聊的形式,在“教師研修群”中,對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現場即時評價。它真實再現課堂教學成效,定格瞬息的教學靈感、聽課智慧,使思維碰撞、新策略衍生。

改進四:變“漫游式反思”為“主題式反思”。每次課結束,組織反思交流評議。先由執教教師進行主題發言,對教學作自我反思;再由教研組成員結合自己本次的研究主題進行專題發言。

2.研修副餐:“二度設計”對比研修模式的引進與探究。“二度設計”是指第一種教學設計之外的教學設計,這里的“二”是個虛指,是指二或二次以上的同內容不同預案的再設計。它是以“教師主體發展”新課程理念為依據的新型構想,是面對新課程動態變化的課堂教學情況的一種應對策略,是促進教師創新,提高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1)模式簡介。根據不同的情態,它有課前、課中、課后三種方式。

課前“二度設計”――胸有成竹:它指在上課之前的第二種教學方案,關注學生思維的方向性、方法的可行性,考慮是肯定還是否定或是引導。

課中“二度設計”――動態生成:一般指在上課中的第二種應變的教學策略。這種設計具有靈活性和生成性,往往帶有一定的突發性,許多精彩的課堂效果往往因這臨時調更的“二度設計”而趣味橫生、動態生成。

課后“二度設計”――反思改進:意指上課之后反思改進中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具有彌補和改進等功能,能短時解決一個教學問題,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又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是家常式研修的一種好模式。

(2)成效分析。經過近兩年的實踐研究,“二度設計”研修模式已初顯成效:其一,它使校本研修改變了安排時“輪流坐莊”,過程中熱熱鬧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過場形式,體現對精益求精、不斷完善的追求。同時,通過“二度設計”活動,過程教學靈感、聽課智慧在同伴的課堂亦得到實現,同伴互助作用突顯。第二,它刷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使教師能有理、有節、有效地處理好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再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三,因為其操作簡易,程序簡潔,又直面一線問題的解決,研討周期可長可短,空間彈性大,所以它適用于每一年齡段每一學科的老師,更適合人數少的短線學科研修組。

3.研修輔餐:“自助餐”活動平臺研修模式的創新與研究。根據不同的對象,我們嘗試采用“自助餐”的形式為每位教師搭建研修活動平臺,將理念清洗和實踐引導相結合,理論學習和活動反思相結合,實踐驗證和互動交流相結合,以滿足各層次教師的不同需求,實現校本研修的人文性。

(1)專家引領平臺:組織教師專業學習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學校多次邀請省、市、縣近30位教育教學名家來校講座、現場作課,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采取“出去學習,回來交流”形式組織教師赴外地學習,使教師開拓眼界,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2)論壇講座平臺:為讓各層次的教師都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我們組織教師專題論壇講座,讓不同層次的教師都有參與專題思考、專題實施、專題研討、專題講座的機會,以實現多元發展、層次發展目標。

(3)錄像反思平臺:課堂實錄是一面鏡子,它客觀地記錄了教師的教學具體過程。我們基于教師人人發展的理念,定期為每個教師錄制課堂實錄,然后讓教師對照自己的課進行反思。這樣可激發教師興趣,讓教師在特定的情緒中去檢討自己的問題,認真改進教學。

(4)教學比武平臺:讓教師在競賽中磨練,在展示中提高,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最見成色的一項舉措。我們通過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活動、新生代青年教師比武、名優教師教學風格研磨提煉等活動平臺,強密度教師學習,緊教學技能切磋,提業務素養積累。

(5)博客研修平臺:2008年3月,我們構建了基于教師博客的校本網絡研修社區。基于教師博客的校本研修社區實際是由教師個人博客組成的網絡平臺。從規劃上分為三大群落:第一個群落是專業體系的建立,由學科網頁構成;第二個群落是富有個性化的個人空間類,儲備內容貼近教師本色的思想,體現個人成長的足跡;第三個群落是區域教研――各級研修圈子的建立、完善。博客研修平臺進一步開拓了研修空間,便捷了互動交流,使研修真正成為個體完善所需。

三、“分格”研修對象――梯式發展

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關注不同層次老師的需求,促進教師立體化的發展,引領教師在自身成長中找到坐標,燃起自主發展激情。我們根據教師不同學歷、資歷和駕馭教育的能力,分成“合格”培養層、“升格”培養層和“風格”培養層三個層次。實行分層要求,分類培訓,提升目標追求,激勵跨越式發展,構建學校專業人才成長的“三格”培養模式。

1.新老師的“合格”培養。對于剛入校的新老師,為了縮小“磨合期”,我們分三個方面對他們進行強化培養:一是由教導處組織培訓,集體觀看介紹學校的專題片,學習學校的辦學理念、十項工作制度,解讀相關考評獎勵制度,熟知學校工作常規崗位職責;其次,組織骨干教師組建調研組,進駐課堂現場教學調研,“望”、“聞”、“問”、“切”,為新教師教學引導技能“把脈就癥”,及時提出相關改進建議,同時幫助制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第三,通過“同伴引領互助”協議的簽定,以“師徒協議”形式,加強崗位責任心和業務能力培養,傳授班主任工作藝術和組織能力,使新進的老師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團隊的步伐,縮短個體差異。

2.青年老師的“升格”培養。青年老師是學校發展最有活力最有潛力的一支生力軍。為了讓青年老師脫穎而出,我們鼓勵青年教師“升格”前進:第一,制定三年成長計劃,確定三年目標和年度發展目標。一方面給自己的專業成長找準一個方向點,另一方面過程組織“回頭看”反思式總結活動,及時更新前進起點。第二,推出“名優教師建設工程”、“星級老師評比制度”,讓每個青年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專業發展航標,朝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邁步,享受過程提高的快樂。第三,創設條件,內引外培。我們提供了許多校本或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以學習促提高,以培訓促獎勵,把前沿的信息、獨到的見解、鮮明的觀點、實用的做法呈現在青年教師面前,引領他們快速成長。

3.骨干教師的“風格”培養。如何讓骨干教師有更高一層的奮斗激情,有高層發展的動力?根據學校教師隊伍專業現狀,我們制定《橋下小學名師培養計劃》加速骨干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第一步,選苗子,進行人員篩選:根據每位青年教師在各項基本功比賽、教學比武、科研積累的成績,確定年輕有為、有培養潛力、上進心強的青年骨干老師作為歷煉培養的對象。第二,搭臺子,進行全面“補養”:歷煉“教學基本功”,參加各種“教師基本功大賽”;錘煉“教學策略”,加強課堂調研、診課活動,進行主題研修課的研磨,二度設計的雕琢,送教下鄉的錘煉,摸索教學課堂教學的策略;提煉“教學思想”,加強教學科研理念的學習和洗理,刷新自己的教學思想,以新理念新思想統籌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策略。第三,定調子,進行風格塑造:客觀分析青年骨干教師的業務特長和教學優勢,邀請本縣教研室和本市名師進行課堂診課活動,幫助提煉出骨干教師的教學風格。同時鼓勵課題研究,為骨干教師的快速成長創造條件。

研修的本質在于提升各層次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培植積極向上的專業源動力。它的經營,不僅需要規范管理,還需要與時俱進,更需要堅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新時期的教師校本研修,更應關注教師層次需求,優化“提優補差”策略,創新研修模式,拓展研修平臺,鋪就專業成長的幸福階梯,引領教師走向高效的專業成長之路,使學校真正成為孕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片沃土。

參考文獻:

[1]朱小燕.什么樣的培訓教師喜歡[J].江蘇教育,2007,(3):55-56.

篇(7)

幼兒教育 幼兒教師 置換脫產 培訓模式

一、研究背景

幼兒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就是從農村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遴選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到高等院校和優質幼兒園接受脫產研修培訓,且高等院校等比選派學前教育專業高年級優秀師范生,對口到被置換教師所在幼兒園頂崗實習。為深入了解云南省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培訓現狀及培訓需求,全面總結國培計劃幼兒園置換脫產研修教師培訓經驗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培訓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切實提高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整體提高幼教質量,我們對“國培計劃(2012)”云南麗江師專培訓點的農村幼兒園置換脫產研修學員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對象、方法及內容

1.研究對象

選取2012年參與麗江師專培訓點的云南省農村幼兒園置換脫產研修學員92人作為本次問卷調查的被試。

2.研究方法

(1)問卷法。研究主要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培訓專家、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效果、培訓期望等項目,一共24道題目。

(2)文獻法。在收集已有研究和分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問卷項目。在研究結果分析及需求判斷時,參閱了有關文獻,在比較同類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中肯的結論。

3.研究實施

初步編制問卷,在統計分析、修訂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問卷,最后實施測試。問卷測試安排在集中培訓的匯報總結階段,在培訓間隙,以直接發放問卷的形式,發放問卷92份,回收92份,問卷回收率100%。數據采用 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三、數據結果及情況分析

(一)參訓幼兒教師基本情況

我們從性別、民族、年齡、教齡、職稱、學歷等六個方面了解參與問卷調查的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基本情況。參訓教師中女性87名,占94.6%,男性5名,僅占5.4%。性別比例失調,女性數量遠遠多于男性數量。從民族分布看,一共涉及11個民族,人數居一、二、三、四位的分別是漢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和怒族(并列第四),漢族與少數民族各占50%,體現出云南農村幼兒教師民族多樣性特征。年齡在20~35歲的教師占到72.2%,可以看出在農村幼兒園中青年教師是主要力量,年齡結構年輕化。從教齡上看,43.5%的教師教齡在5年以下,這部分幼兒教師是處于新手向熟練教師轉變和過渡的重要階段,是幼兒教育專業態度、信念及專業知識、能力形成的關鍵期。教齡在6~l5年的幼兒教師占34.7%,正處于專業發展穩定成熟期,具有長足的空間和發展潛力。從職稱結構看,大多數教師都在小教二級和小教一級,分別為33.7%和26.1%,兩個級別的占了59.8%,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未定級人員,13人,占14.1%。從學歷方面看,大多數教師的學歷都在??萍耙陨希?8.2%,但仍有21.8%的教師高中、中專學歷,有待于學歷提高。

(二)培訓內容

從培訓內容專題與學員的專業發展的匹配程度看,學員既關注專業理論知識,如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和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130人次,占21.60%,也關注專業能力及自我教育,如幼兒保健、急救、護理和教師心理健康與心理維護方面,144人次,占23.9%。

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整體評價,優評占到42.4%,且優秀和良好的評價率達98.9%,無差評。就具體培訓內容而言,學員對培訓內容滿足需要、實用性、前沿性和時代性等方面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然而,對于培訓課堂的討論方面卻不容樂觀,僅有15.2%的優評,還有2.2%的差評。第一階段集中大班面授,人數多,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課堂討論很難有效開展。

(三)培訓團隊

培訓專家團隊成員既有省內外高校學科專家,更有一批幼兒園一線園長、優秀骨干教師,為培訓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及課程資源。學員對培訓團隊的整體滿意度高,達到96.7%。但在對學員的需要水平的了解、培訓目標的清晰性、針對性方面,關注不同學員的需要、提供個性化服務,及時對學員的問題和作業進行反饋、評價客觀合理等三個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和改進。

(四)培訓形式

培訓遵循的基本形式是理論學習―觀摩研討―跟崗實踐―匯報交流―總結反思―返崗實踐―成果展示。在具體的培訓形式方面,學員傾向于選擇示范公開課觀摩,以及學前教育前沿話題專題討論、與專家互動的方式,見表1。

(五)培訓組織

集中培訓階段主要采取“領導小組”下的首席專家制、班主任負責制,并配備教學管理、生活后勤管理團隊,承擔參訓學員集中培訓期間的教學、學習、生活、學籍等管理工作。跟崗實踐階段,采用“雙導師制”及“雙管理制”,并通過學員實踐手冊、指導記錄表、反饋記錄表等做好實踐過程監控。從問卷分析來看,學員對培訓組織的優評和良好占到91.9%,見表2。

(六)培訓期望

1.培訓形式。學員期望多采用實地考察、觀摩和學前教育前沿話題專題討論,與專家互動的方式進行培訓,這兩種培訓形式占六種形式的45.8%,見表3。

2.培訓內容。學員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設計范例與課例、教學示范與研討活動、幼兒園跟崗實踐等內容的期望值比較高,占了培訓內容60.8%,見表4。在培訓內容的設計、選擇方面,應關注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內容以及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的內容。

3.培訓時間、時段。有94.6%的學員認為,培訓時間長度為10天或者30天較好,見表5;75%的學員認為,培訓時段安排在學期中或寒暑假是比較好的,見表6。

4.培訓團隊。一線骨干教師、教育學方面的專家和高校學科專家是學員相對滿意的培訓團隊結構,占了63.5%,見表7。

四、農村幼兒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模式討論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當前農村幼兒教育領域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是農村幼兒園數量逐年增多,但規模偏小,層次偏低;另一方面,是學前教育專業師資普遍緊缺,目前農村在崗幼教師資多數為中小學轉崗教師,學歷基本達標,但實際專業素質偏低,骨干教師缺乏,教育觀念滯后,教改意識不強,更缺乏競爭意識,工作無緊迫感。再者,教師參與的在職培訓機會少,形式單一,培訓時間偏短,培訓內容主要是幼教理論和幼教政策法規。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相對滯后成為農村幼兒園教育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構建以提高師德理念和專業能力為核心的、有效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成為現實需要。置換脫產研修培訓項目就較好地適應了當前農村幼教師資培養實際需求。

(一)培訓理念

培訓理念是貫穿整個培訓過程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培訓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應從注重教育理論、知識、方法的培訓,轉向注重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習意識、學習能力以及教育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的培訓,合理構建以專業理念與師德為核心、貫穿學員為本、終身學習、自我教育為主的培訓理念體系。

(二)培訓目標

培訓目標是培訓成功的關鍵性導向因素,培訓目標設置應遵循培訓學員的“最近發展區”與現實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與專業能力為宗旨,采取綜合式培訓,提升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職業素質以及科學、合理地組織實施保教工作的能力,在園本培訓和教研中發揮示范作用。具體目標:(1)深化對職業的理解與幼兒發展的認識,提高“師德為先”的實踐品質,轉變教育理念;(2)系統提升職業素質以及科學、合理地組織實施保教工作的能力;(3)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充分發揮其榜樣示范、專業引領、輻射影響的作用,真正實現“種子”教師的培養。

(三)培訓需求判斷

培訓需求判斷是任何培訓的先期工作,是培訓目標確定,培訓計劃設計、實施,培訓開展,培訓評估的必要內容。對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法等方法獲得其需求。

(四)培訓團隊組建

培訓團隊是實施有效培訓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培訓順利開展,目標達成的決定性因素。農村幼兒園教師置換研修脫產項目的培訓團隊成員主要以幼兒園骨干教師、高校學科專家為主,同時還應有教育學專家、政策課標制訂專家、教研員等。具體任務分工方面,幼兒園骨干教師、教研員以技能操作、實踐指導等為主,其他專家以理念培養、理論建構等為主。

(五)培訓課程設置

培訓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充分結合《“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內容以培訓課程為載體,培訓課程以培訓模塊為形式,培訓模塊最后通過培訓專題來實現。專業理念與師德的課程模塊可以由多個專題構成,如可以選擇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與維護、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與實踐、《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等多個專題。專業知識有幼兒發展知識、保育知識和通識知識三個課程模塊,分別由若干個專題構成。專業能力的課程模塊可以由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組織與管理、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各領域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和評價反思、家園合作、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七個模塊構成,每個模塊下又有若干個專題構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課程模塊下的各專題,要把《‘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中規定的內容專題與供學員按需自選的專題有機組合。

(六)培訓形式

培訓是要達到理念養成、理論知識獲取和專業技能的熟練掌握。理念、理論知識方面主要采用大班集中講授,討論互動等形式,打破培訓者的“獨白”式,走向“對話”的培訓形式,共享培訓的話語權,真正實現以培訓對象為本的培訓。專業技能培訓,通過與培訓基地合作,采用跟崗實踐的形式,并選擇優秀幼兒教師作為實踐指導教師,旨在通過“帶教”“帶學”“帶研”,讓學員在觀察、體驗、踐行和反思中實現“做中訓”,提高學員設計、組織、實施、評價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加強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的能力,向優秀幼兒園、優秀幼兒教師學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為形成各自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打好基礎。跟蹤培訓由學員自主地進行各項教學技能的訓練,導師通過電話、網絡、實地指導等形式提供專業指導,促進學員內化受訓內容。

(七)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是通過收集培訓成果以衡量培訓是否有效的過程??梢詮囊韵聨追矫嬲归_培訓評估:運用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得培訓對象對培訓項目的滿意度;通過筆試、情景模擬活動等形式了解培訓對象對理念、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內化情況,這是培訓評估的主要內容;運用360度測評的方式獲取培訓對象在實際工作中的理念、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貫徹、運用變化;培訓項目給培訓對象所在崗位的績效帶來的變化或提升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培訓評估,對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目標設定及達成,培訓計劃實施,培訓內容選擇,培訓團隊組建,培訓形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反思、提升,最終促進培訓內涵建設。以上培訓模式的構建,其中合理的課程設置、優秀的培訓團隊和有效的組織管理是最為重要的??傊?,提供“高品質、易操作、可選擇”的培訓課程和資源,腳踏實地地讓接受培訓的、現在和未來的幼兒園教師真正“有所得”。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色综合网站|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990531| 四虎免费大片aⅴ入口|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成片免费观看|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免费看男女做羞羞的事网站| 成全免费高清动漫电影|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我把护士日出了白浆|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vr成人片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沙发| 日产精品卡三卡在线|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俺也去俺也去电影网|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 亚洲无线码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