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科學技術對自然的異化

科學技術對自然的異化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1 16:14: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技術對自然的異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科學技術對自然的異化

篇(1)

關鍵詞:技術;技術異化;勞動;勞動異化;資本

當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技術的成功支持下,人類開始對自然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技術似乎已真的使人類變成了宇宙間真正的王者。然而,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帶給人類的并不僅僅是福祉。它在顯示人對自然偉大勝利的同時,也使人與自然的沖突愈加顯著,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也接踵而至地暴露出來。面對當代技術近乎裂變式的發展,人們清醒地看到,如果人類真的不能對它實施有效的控制,那我們就有可能失去駕馭技術發展的自由,存在著一種使其變為異己力量的危險。因此有必要對技術異化的根源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加深我們對技術異化的認識,為應對技術異化現象提供理論依據和行動方案。

一、技術異化的表現和后果

技術本是人類勞動實踐的創造物,是為人類目標服務的。但在人類利用技術改造和控制自然而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中,技術以相應的力量反控制人類,給人類自身帶來危害,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技術異化。技術經人類創造出來之后,逐漸擺脫人的控制。正如哈瑞•雷德納所指出的:“人類已經設計出一種系統地統治、控制和處置所有事情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剛開始時是指向自然的,但是他們發現現在這種方法也轉向自身……。”[1]技術的異化似乎成了當今社會最突出的現象,它對人的主體地位、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都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技術異化使人的主體地位受到挑戰。在異化過程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的力量或觀念力量的奴役,從而使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地強化,甚至畸形增長[2]。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牢牢地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分工角色上,不斷重復同一件工作,因而使勞動成為一種機械性的、非創造性的勞動,工人“終身專門服侍一臺局部機器”,這樣,大工業將人變為了機械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的發明是為了將勞動者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然而,在機器化的生產中,工人成了機器的附屬物,不是機器為人服務,而是人為機器服務。工程技術人員也是技術發明和技術維護的“片面角色”。

技術異化危及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機器技術的進步打破了依賴自然而生存的農業時代的平衡,使人類走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生存模式。盡管這是一種進步,卻也為破壞自然和統治自然開辟了道路。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對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致使人類對自然生態平衡的干預大大地超過了自然界自身的復原限度,使不同層次的自然平衡都瀕臨自我修復的“極限”。技術異化對自然的破壞導致了一系列對人類長遠生存發展不利的后果,如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等。

技術的異化使技術成為了統治人的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對自然的征服力量大大地加強了,但是這種征服最終是以人對人的統治為代價的。也就是說,統治集團借助技術將其自身的意志和需要,內化為一種社會及個人心理,使科學技術控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哈貝馬斯的“交往異化論”認為,在晚期的資本主義社會,“技術統治論”觀念對人的壓抑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技術對日常生活領域的侵蝕,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使人類的異化越來越普遍[3]。

二、對技術異化根源一般解釋的缺陷

技術異化現象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基本特征,已引起許多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學者甚至科學技術專家的深深憂慮,他們紛紛對技術異化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并尋求解決途徑。一些學者認為技術是導致文明墮落、道德淪喪的根源,技術應對工業社會中人的種種異化現象負責。以早期的人本主義者如哈貝馬斯和埃呂爾等為代表,他們將技術異化歸結為技術本身的展現。例如哈貝馬斯突出地把科學技術直接作為他的批判對象,并認為科學技術必然產生消極作用,這種消極作用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4]。因此,悲觀主義派如以“羅馬俱樂部”的米都斯為首的一些學者,他們為了防止全球性嚴重后果的發生,提出了“零增長”的方案,即停止增長,“需要使社會改變方向,向均衡目標前進而不是增長”[5]。

針對這種觀點,有學者們認為,面對異化現象,指責技術本身是錯誤的,這種錯誤的原因在于對技術本質的認識發生了偏差。“技術就其本質而言,是人類的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是從來也不可能完全獨立于人類,成為自主自律的力量。”[6]技術異化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異化,是一種人的異化。技術異化是由于受到錯誤價值觀的指導而導致的,體現在技術的發明創造和使用過程中。技術異化的產生要歸因于技術以外的因素,是由于人類對技術的不適當、不合理的應用造成的。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不適當、不合理的應用,主要有認識的和社會的兩方面原因。國內還有學者認為,應把技術異化與社會價值觀結合起來進行研究,認為技術異化的主要社會根源在于價值觀上的個人主義,生活觀上的享樂主義,方法論上的科學主義及發展觀上的經濟主義等。

毋庸置疑,學者們對現代技術的反思和批判是發人深省的,對確立全新的技術理念和生活目標具有極大的啟示作用。但是對技術異化的根源的解釋,多數還局限于現代技術應用及其后果方面,還只是就技術來解釋技術現象。技術是人類生存實踐的產物,技術形態和應用后果都是社會建構的,技術異化的根源也在于社會應用技術的主導模式。因此,分析技術異化的社會生產制度,才能深入探究技術異化現象的本質性原因。

三、馬克思的勞動異化思想

“異化”是德國古典哲學術語,馬克思一直給予高度關注,并汲取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異化觀的合理成分,賦予了異化完全嶄新的內容。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

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工人及其產品的異化這個經濟事實出發,概括了異化勞動的四個基本規定。

1.從生產結果看,勞動者的勞動和他的勞動產品相異化

馬克思認為,勞動產品是勞動的結晶,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勞動產品本應該屬于工人,但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異己的東西,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獨立力量,是同勞動對立的”[7]44。就是說,工人勞動的產品不僅與工人相脫離,而且變成與工人相對立的東西。勞動所帶來的后果,對于不同的人來說竟是如此不同。“勞動為富人生產了珍品,卻為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卻為勞動者創造了貧民窟。”[7]46馬克思認為,這一切后果包含在這樣一個規定中:“勞動者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關系就像同一個異己的對象的關系一樣”[7]45。

2.從生產過程來看,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活動相異化

馬克思認為,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本身與勞動者相異化的結果就是勞動的產品同勞動者相異化。馬克思認為,勞動本來是人的本質,是一種區別于動物的自由自覺的活動。人在勞動中肯定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智力。而異化勞動則使勞動變成了外在于人的東西,工人的“勞動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種被迫的強制勞動。從而,勞動不是需要的滿足,而只是滿足勞動以外的其他各種需要的手段”[7]47。勞動生產了美,但是在勞動者的體能、腦力上生產了畸形;機器養肥了資本家,同時也造就了除勞動力外一無所有的工人階級,勞動者在勞動中被異化了。

3.從人的類本質上看,人的類本質與人相異化

這是馬克思根據異化勞動的已有的兩個規定推導出的第三個規定。首先,馬克思認為“人是類存在物”,勞動,即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的類生活,也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最根本的標志。人類通過改造對象世界,使人類的類本質對象化,在改造無機自然界的過程中得到確證。在異化勞動狀態下,人對人的類本質的體現完全發生了變化。“異化勞動從人那里剝奪了他所生產的對象,從而也剝奪了他的類的生活、他的現實的類的對象性,而把人對動物所具有的那種優點變成缺點。”“異化勞動把自我活動、自由活動貶低為單純的手段,從而把人的類生活變成維持人的肉體生存的手段。”[7]51工人在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使工人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把工人變成單純制造剩余價值的機器。

4.人與人關系相異化

這是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這一事實所造成的直接結果。馬克思認為:“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關系只有通過人同其他人的關系才得到實現和表現。”[7]52也就是說人同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他同他人的關系,才能成為對象性的現實的關系。他指出,如果勞動產品對工人來說是異己的,作為一種異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對立,那么,“這只能是由于產品屬于別人而不屬于勞動者。如果說勞動者的活動對他本身說來是苦惱,那么,這種活動就必然給別的什么人帶來享受和歡樂”[7]53。至于這另一個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工人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所生產出來的資本家。從而,私有財產是與外化勞動相伴而生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后果。

在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中他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或使用“技術異化”概念,但已經注意到了技術異化現象,他把技術異化現象包含在勞動異化之中給予了分析。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異化和人的本質的異化必然存在著技術的參與。機器的應用直接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引起工人勞動力的貶值,從而增加了剩余價值,提高了資本家的利潤。同樣,馬克思也不認為技術異化是獨立的現象,而是把技術異化歸屬為勞動異化的一種衍生形式,由于勞動異化了,才導致技術也異化了。

主張任何事物的產生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二者是辯證統一的,協同起作用。技術一經產生就存在著異化的可能,社會應用為技術異化提供滋生的土壤,沒有人類社會的應用其負效應也不可能顯現出來。因此,探討技術異化的根源,要把技術層面的原因和社會應用環境制度方面的原因結合起來。

四、技術異化是勞動異化的衍生形式

1.分析技術異化的基礎

馬克思將異化與對勞動的分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和異化勞動理論,其中就包含了技術異化思想的萌芽。在馬克思看來,作為勞動產品的科學技術本身并不是一種消極的統治人的異己力量。技術產品對人的奴役的根源在于它的資本主義運用,而不在于技術產品本身。研究馬克思的勞動異化思想,對我們進一步探究技術異化的根源,尋找消解或緩解技術異化后果的措施,都具有基礎性的重要意義。

筆者認為,技術異化的根源在于勞動異化和以資本為核心的生產方式,技術本身的因素是通過前兩者體現出來的。

2.技術異化的前提條件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工廠制度的建立和機器技術大規模應用于生產,是技術異化產生的前提條件。技術是勞動的產物,技術產生后,不僅作為勞動產品而存在,它還將作為勞動條件投入到生產中去。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單個的或成組的勞動者必須用自己的手工工具來完成每一個特殊的局部過程,不但勞動者要適應生產過程,生產過程也必須適應勞動者。而當機器大規模投入到生產中后,這種依據經驗的分工原則失去了作用。“在這里,整個過程是客觀地按其本身的性質分解為各個組成階段,每個局部過程如何完成和各個局部過程如何結合的問題,由力學、化學等等在技術上的應用來解決。”[8]417“在工場手工業中,工人是一個活機構的肢體。在工廠中,死機構獨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當作活的附屬物并入死機構。”[8]463

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異化為勞動者的異己力量,作為勞動產物的“技術”便也與勞動者相異化。

3.技術異化的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推行是技術異化產生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使勞動產品隸屬于資本,資本家利用占有的生產資料去剝削工人,獲得利潤,工人由于失去了勞動生產資料而處于受資本統治的地位。馬克思指出:“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是:機器本身對于把工人從生活資料中‘游離’出來是沒有責任的。……矛盾和對抗不是從機器本身產生的,而是從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產生的!因為機器就其本身來說縮短勞動時間,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延長工作日;因為機器本身減輕勞動,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提高勞動強度;……因為機器本身增加生產者的財富,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生產者變成需要救濟的貧民。”[8]483

機器技術作為資本的助手必然與“勞動”相沖突,進而也要與“自然”相沖突。

4.技術異化是資本增值的必然選擇

技術異化是技術作為資本的成員的內在要求。由于勞動已經異化,技術作為“死勞動”和資本的助手才成為自然和勞動者的異己力量。技術是人類為了滿足增長的需要而把自然轉化為人工物的手段,資本家卻將技術當做提高利潤的武器。資本的增值需要自然界為其提供生產原料,自然力成為“資本獲取超額利潤的自然基礎”,最大限度地榨取自然資源是資本的本性,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以破壞可再生資源為代價的。資本榨取自然的“價值”,必然通過技術來實行,科學技術也是在資本的支持下快速發展,技術對自然的破壞性利用是執行資本的意志。同時,人類以多大的力量控制自然,自然就以多大的力量反作用于人類,這種自然對人的反作用也表現為技術異化的后果。因為技術是利用自然資源的條件和手段,技術應用“破壞”自然,實質是技術與自然作為隸屬資本的一部分,聯合起來完成資本剝削勞動和資本增值的使命。

5.技術異化是勞動異化的必然體現

今天,勞動仍然受雇于資本的本質結構使技術異化猶存。現如今雖然勞動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勞動必須受雇于資本和適應資本要求的本質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們必須通過勞動(工作)來獲得維持其生存和發展的生活資料,正是人的滿足生存需要的實踐活動以及人在歷史活動過程中對物質生活資料的永無止境的追求,才使技術成了不可或缺的東西,才對技術抱著特別重要的期翼和苛求。科學技術雖然逐漸獨立,也還是某種特殊勞動的產物,在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受制于資本(資金)追求利潤的目的,承擔著實現經濟增長的總目標。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遵循一個原則-最小投入與最大產出的效率原則。在這一效率原則的支配下,技術系統將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屬物,人的體力和智力不得不依賴于越來越復雜的機器才能提高效率,從而使多數人失去了其應有的創造性,成為機械系統的奴隸。因此,只要勞動異化還存在,技術就必然異化,技術異化是勞動異化的必然體現。

總之,技術異化是勞動異化的重要方面和內在因素。馬克思認為,勞動過程的技術結合[CD2]即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生產資料同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能的勞動者的結合,決定勞動的社會結合-即勞動者之間的分工與協作。在階級對抗的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科學技術在增強了人改造自然、創造財富的能力的同時,“技術的勝利”必然使勞動失去自主性,使人更受異己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甚至科學技術還成為意識形態,使勞動者在受技術統治時還稱贊技術。勞動異化之所以出現,不僅僅是因為勞動是為他人(雇主)進行的,而且也因為勞動對絕大多數勞動者來說是機械的、非創造性的勞動,而這種勞動是通過技術完成的。

五、解決技術異化問題的條件和途徑

技術異化的根源在于勞動異化和技術為資本增值服務。科學技術成了資本對勞動剝削的工具,成了資本主義政治統治合法性的根據。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科學、技術是從屬于資本的,“資本不創造科學,但是它為了生產過程的需要,利用科學,占有科學。這樣一來,科學作為應用于生產的科學同時就和直接勞動相分離……”[9]。因此,解決技術異化問題的根本條件,是逐步消除勞動異化和資本對技術的控制。在現代歷史階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勞動異化的基礎還不能徹底改變,技術異化現象作為勞動異化的體現還不能根本消除。但是,可以通過改善技術與勞動、技術與資本、技術與自然的關系狀況,限制技術異化的程度和范圍。

技術來源于勞動,因而從根本上也屬于勞動,技術與勞動應該也可能建立一種和諧的、互相協作的關系,這樣技術才能夠健康、迅速地發展。現階段技術雖然仍被資本(資產)用做增值的手段,但它已通過科技勞動者的理性活動和科技立法滲透到勞動當中,而不是作為異己的力量與勞動相分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由于存在著社會分工,勞動異化現象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勞動者在一定程度上仍與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但勞動者的地位提高,使技術與勞動的對立得到了相應的控制和調節。

在市場經濟階段,技術既是生產手段也是資本(資產)增值的手段,但是,技術服務于資本的方式和范圍可以受到約束。例如,通過立法、民主協商、倫理觀念等影響技術開發應用狀況,削弱資本對技術的支配控制,使技術并不是唯一地、首要地為資本增值服務,技術也為社會和諧發展和勞動者福利增長服務。

技術作為增加利潤的生產手段與過程,必然要改造自然、制造產品和干擾自然進程,但是,技術改造自然的方式和程度可以有選擇地實行。盡量開發利用與自然和諧的“綠色技術”,就是一種改善技術與自然關系的有效舉措。通過推行自然環境保護立法、自然環境倫理、綠色消費觀念、技術民主決策、環境保護運動等,可以限制技術對自然的破壞的范圍與程度。

參考文獻:

[1]RednerH.Inthebeginningwasthedeed:reflectionsonthepassageoffaust[M].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2:5.

[2]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Ⅱ[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1090.

[3]FeenbergA.Alternativemodernity:thetechnicalturninphilosophyandsocialtheory[M].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5:79-86.

[4]毛勒堂,董美珍.對“科技批判”的批判[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3,20(2):5-7.

[5]米都斯.增長的極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0.

[6]韓孝成.科學面臨危機-現代科技的人文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14.

[7]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2)

一、科技異化之內涵分析

“科學”和“技術”并稱“科技”,是人們對世界的經驗認識和實踐的觀念總結。在現代科學技術日益趨向一體化的視域內,“科技”常被作為人類實踐意識和價值觀的總稱。“異化”一詞最早起源于拉丁文,在馬克思那里,它是“人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變成了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在異化活動中,“人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而喪失能動性,使人的個性只能片面甚至畸形發展”[1](P131)。根據上述界定,筆者對“科技異化”做出如下定義:所謂“科技異化”,就是人們利用科學技術創造出的對象物,不但不能對實踐主體產生積極作用,反而壓抑和束縛了主體的本質力量,從而讓科技的性質從“為我”蛻變為“反我”。不可否認,科技是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優秀成果體系,是社會發展與進步有力的助推器,但在異化的時代,科技已演變為一種不依賴他而在他之外的存在,科技進步的成就背后,負效應的陰影也逐漸顯現。愛因斯坦曾經作出這樣的寓言:“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完全取決于人自己。”

二、科技異化的內在機理

1.自身異化———關于“我是誰”的拷問依據馬克思的觀點,人的發展與生產力發展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關系: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創造物質生存條件,人的全面發展又成為社會技術進步的推動力量。但在科技異化的背景下,科技開始對作為實踐主體的人產生侵害,進而改變人類自身的生理特性,支配并威脅人類的發展。故而,科技異化的第一步便是人類自身的異化,這一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科技驅動對人生理機能的“改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壽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長,生命質量也有了極大提高。然而,這一過程也帶來諸多問題:克隆技術讓低級的無性繁殖介入有性繁殖過程,這種發展階段上由高等向低等的倒退威脅到“人之為人”的本質;轉基因技術將人工修飾過的基因進入生物基因組中,引起生物體乃至人體性狀的改變,動搖了“人是自然產物”的固有觀念;人工智能將某些人類特有的智力活動在人腦之外的環境模擬出來,引發了對“人是理性的動物”的質疑[3](P228)……當人由“萬物之靈”的至高地位逐步淪為技術的工具性產物之時,人的本質也將受到嚴峻挑戰,人類的生命倫理觀和人道主義原則也將遭到沖擊,最終損害人的價值與尊嚴。第二,科技引啟人類生物性狀的蛻變。人類智力和體力的解放無疑是科技進步的福祉,但人類主體發展的限制和對物化工具的依賴也因科技而起:數字技術使信息傳輸和處理更加深入和高效,同時也威脅到接觸信息的人的獨立思考能力,長此以往必然導致人腦批判創造功能的銷靡[4];高技術器械和現代工具的出現,讓人的肌體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也導致了人肌肉組織的萎縮;各種人工合成的補品和營養元素逐漸介入人類的飲食文化,豐富人們餐桌的潛在后果是人類消化功能的退化;高科技面料和空調設備讓人們在嚴寒氣候中得以生存,同時造成人體自身調節能力衰退。由此可見,科技力量固然帶來人類生活的便捷高效,但由此產生的人體機能下降、記憶衰退及精神荒蕪問題卻是高科技無法規避的負面效應———凡此種種,無不是科技異化進程中科技價值和人文精神的分裂、科技與人本原則的背離的外顯形態。如果說在人類社會形成的初期,人類因自身認知能力的限制而無法正確區分出自身與外在世界而導致異化現象,那么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之中,高度理性的人仍因不能分辨自我與外在而受到科技改造,這不能不引啟我們的深思。

2.環境異化———生存危機之痛作為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科技具有自然和社會兩大屬性。也就是說,科技不僅要依賴于對物質世界的充分認識,而且必然要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然而,現代社會背景下的科技活動日益彰顯改造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巨大力量,其迅猛發展速度加深了科技和自然界的矛盾,加劇了人類社會遭受科技掌控的危險。一方面,科技異化直接誘發自然環境的惡化。對人類來說,自然就是包括大氣、水、土地和礦藏等自然因素的生存環境,它們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的繁衍活動,是人賴以存續的物質基礎。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已經逐步將科學技術應用到生產和生活實際,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資源,但現代科技日益與資本相結合的發展勢頭,也使科技日益趨近功利化和非理性化: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濫墾濫伐行為,直接導致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和荒漠化現象日益嚴重;由于工業產業的振興和不斷推進,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等氣候異常現象頻繁發生;由于人類對生態平衡的不斷挑戰,物種滅絕、資源匱乏和能源危機此起彼伏。恩格斯曾預見性地提出警告“:我們不要過分地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5](P519)如若人類無休止地假借科技名義對自然資源進行毀滅性掠奪,則勢必會把人類自身推往萬劫不復的深淵。另一方面,科技異化間接改變社會環境的原貌。當今時代,作為工具理性的科學開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塑造出科技理念指導下的全新社會:數字化、標準化的經濟模式消解了差異和個性,形成生產效率迅速膨脹與人性價值快速萎縮的鮮明對比;科技理性取代了個性和感性因素,社會政治變成由規范化制度和法律章程操縱的理性模型;社會生活中個體的人成為了科技體系的附屬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為受機器體系阻隔的純粹的物質關系,間接導致人性冷漠和人際疏遠。無怪當代哲學家舒爾曼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無疑將被現代技術控制和決定。”[6](P1)長此以往,人類改造社會的主體地位將逐漸被科技取代。

3.何去何從的未來之路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科技的發展“代表著一條抽象思維能力迅速進步的指示線,它已導致具有最高完善性的純粹理論結構”[7](P9-10)。同樣,作為人類理論的思維基本形態,哲學的存在和發展為人類社會創造了高度的文明。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和哲學的發展開始呈現不平衡態勢,科技的發展日漸成為推動哲學的進步的力量。科技的日益強大的進程使人類對其產生了非理性崇拜而置人文思維于不顧;科技開始與道德疏離,科學邏輯也逐漸和價值分裂[8](P25)。如同實證主義代表人物卡爾納普所言:“科學以‘表述’方式陳述經驗事實,藝術以‘表達’的方式表現情感。若哲學履行科學的表述職能,那么它給予的只是幻象而并不給予任何知識;若哲學履行藝術的表達職能,那它既不像藝術一樣震撼心靈,又無任何真理意義。那么,哲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9](P223)如果說哲學使人對自身反思和總結,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所在,那么科技則使哲學淹沒在科學邏輯的權威之中,人類也就走下了自封的神壇,成為科技意志塑造下的存在物。“科技把人變得更像技術,人把技術變得更像人時,人就是技術或技術就是人之間的糾纏,使得技術的本質和人的本質之間產生出本質上的混淆。”[10](P222)科學技術已經異化為另一種意識形態,使人類主體逐漸“被其異化了的存在所吞沒”[11](P9):這種社會意識給人類帶來不安和焦慮,使人淪為沒有自由、沒有幸福的“單向度的人”。久而久之,人類將質疑自身理性思維而盲目依賴科學精神,人類固有的哲學邏輯也必定被科技邏輯所代替;摒棄了“人之為人”的哲學根本,人類將不再具有獨立思想性和批判性,人類共同體終將在科技異化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三、科技異化的消解路徑

認清科技異化的表現形式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科技異化影響,是當今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科技不是永恒真理,也不是萬能鑰匙,科技的最終目標是要服從并服務于人類和人類社會。故而,科技異化不可能依靠科技自身解決,而是需要人這一實踐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消除科技異化的負面影響。

1.人本至上:從“凌駕于人”到“服務于人”人既是科技的發明者,也是科技存在的根本目的。因而改變科技異化的失當現狀,必須堅持合乎人類主觀目的的實踐原則。一方面,要把科技建立在人的基礎上,始終讓科技圍繞人的生存和發展進行活動,從而使科技復歸人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要把科技與人的主體實踐目的、實踐方式相結合,讓人類通過科技創新的方式豐富自身文化生活,創造較高水平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體操作層面上,首先要弄清發展目的和發展方式的問題,從源頭上明確方向,避免走入科技異化的困境;其次,兼顧人的自身特性,讓科技進步與人的身心健康同時推進;再次,要以人的道德和文化為準繩,防止任何形式的科技異化人文精神的現象出現。總之,只有堅持人本原則,科技才能克服凌駕于人類的狀態,真正成為“人”的科技。

2.生態為先:從“粗放索取”到“理性維護”“生態”是生物的生活狀態,即生物的生存狀況及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之中,人與自然無疑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因而,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相互依賴、辯證統一的關系,才能規避當前生態危機的風險,同時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風貌。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之下,利用自然的過程也考慮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擺正科技這一工具的位置,拋棄原有的“科技中心論”和“唯科技論”的錯誤認識,把索取自然、破壞自然的消極行為變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積極行動,以求科技的長期繁榮和人類的持久進步;此外,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還要不失時機地采用先進技術手段,大力開發生態技術產業,將科技轉變為造福人類、優化環境的有利工具,以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篇(3)

[論文摘要]: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文章在肯定科學技術進步作用的前提下,著重從三個方面分析了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的異化問題,即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異化的表現、對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的不同立場和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的異化的產生根源。

科學技術本來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積極成果,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造福于人類的事業、服務和滿足人的各種需要的手段,然而,在一定的條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可能貽害自然、社會和人自身,從而使文明遭受破壞,這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的異化。

一、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異化的表現

科學技術異化不僅表現在對物質文明的破壞,同時也發生在對精神文明的侵蝕。一方面,科學技術異化對物質文明的破壞是伴隨著科技發展及其對自然界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產生的。隨著二戰以后工業的突飛猛進,人們像自然環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和噪音越來越多,使人類賴以生存環境受到極度的污染,使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在物質文明領域,現代科學技術異化造成環境污染、生態平衡失調、能源危機和人口膨脹等嚴重問題,造成了人類物質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惡化,使人類的生活質量下降,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物質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異化對精神文明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伴隨著科技發展可能出現某些消極道德現象,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和個性扭曲。

二、對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的不同觀點

伴隨科技進步而出現的全球問題、不同的學者對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對人類的未來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主要有“科技樂觀派”和“科技悲觀派”。

1. 悲觀主義

科技悲觀派的主要代表是羅馬俱樂部。以羅馬俱樂部學者及其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為代表。認為人口、資源消耗、糧食生產、工業發展和環境污染是按指數增長的,無限的增長與有限的環境(地球)構成的矛盾必然導致“增長的極限”;如果維持現在的人口增長率與資源消耗速度不變,那么,很可能會導致世界人口和工業生產能力發生崩潰。他們提出“零增長”,即停止增長。認為只有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改變社會運行的方向,向均衡的目標前進,才能擺脫危機。否則,如果人類沒有意識到改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沒有為這種改變做出實際的努力,仍按照“慣性”思考和生存,將加劇危機,把人類拖向滅亡。他們在預測人類社會未來狀況時,對科技的作用持消極否定的態度。

2. 樂觀主義

科技樂觀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國的康恩、托夫勒、貝爾等人。他們批評羅馬俱樂部“悲觀派”的觀點,從所謂“樂觀派”的立場出發,得出一系列同《增長的極限》相反的結論。康恩在《今后二百年》等著作中,堅決反對限制增長的辦法,主張用發展新技術和保持經濟不斷增長的辦法使當前的“失調性問題”得到控制。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認為技術的發展是最根本的決定因素,甚至是決定全局的因素,他堅信科學技術能夠促進生產力和社會發展。貝爾在《后工業社會的到來》這本書,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科技樂觀主義認為科技決定一切,科技發展使人類社會能夠和克服由于科技進步而造成的問題,他們在面臨新科技挑戰的時候,表現出樂觀的情緒。

科技悲觀主義和科技樂觀主義是對科學技術的兩種極端的看法。二者的不足之處恰恰在于他們對本來是正確的東西作了片面地夸大。除此之外,還有處在兩個極端之間的很多不同派別和觀點。

三、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價值異化的根源

1. 科學的應用過程中本身存在著科學異化的可能性

科學技術本身是人類活動的精神產品,如果不進入應用過程,它就永遠無法實現其滿足人類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功利價值,但是科學技術一旦進入應用過程,情況就很不相同了。科學技術作為人的工具,即能夠以建設性的方式被利用,也能夠以破壞性的方式被利用;既可以為創造性的目的服務,也可以為毀滅性的目的服務;既可以從善,也可以從惡。科學技術成果一旦同實踐要素結合起來,就直接延伸了人的能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取決于工具。刀子在人類生活中是有用的,但也能用來殺人。”[1]貝爾納撰文說:“我們對于徹底毀滅的威脅,絕不能漠然視之”,“以裂變以及而今又以氫彈為代表的毀滅性武器,威脅著全人類。”[2]托夫勒指出:“我們的技術能力在增強,但是它所產生的副作用和潛在的公害也在不斷增加。”[3]一言蔽之,科學技術到底能夠給人類帶來什么,關鍵在于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以及人們為什么和怎樣利用它。有人把科學技術比作一把雙刃劍,一刃對著自然界,一刃對著人類自己。正是科學技術利用的這種雙重效應,為科學技術應用過程中異化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2. 人們認識上的不完善為科學技術異化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科學的應用作為人類實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總是在一定認識的指導下進行的。長期以來,人們用以指導科學應用的認識卻是極為片面和短視的,它往往過分看重了人類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斷從自然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的一面,片面地以為人類是自然界的主宰,卻忽略了人類社會對于自然界的依賴以及這種索取活動受自然規律限制的一面;它往往只矚目于科學應用能夠帶來的各種眼前的直接功利價值,而對科學技術應用的長遠后果缺乏自覺意識;只看到本地區、本民族、本國家的局部利益,看不到全人類存在著共同的利益。正是這種“人類中心主義”,使得科學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異化不斷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

3. 社會制度方面的缺陷加劇了科學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異化

雖然科學技術本身沒有階級性,但如何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使其服務于什么樣的目的,總是與一定的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利益相聯系的。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缺乏健全的道德監督和法律控制,濫用科技成果的行為往往不能受到應有的譴責和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科學應用過程中的科學異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最終一定能夠克服各種科學技術異化現象,使被科學技術異化嚴重分裂了的科學技術價值體統一起來,使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真、善、美的完整統一體。

參考文獻

[1] 《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56頁,商務印書館出版,1979,10.

[2] [英]M.戈德史密斯,A.L.馬凱主編《科學的科學》,第248頁,科學出版社,1985,6.

篇(4)

經歷上世紀60年代西方生態學者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及其產生的根源進行探究后;70年代法蘭克福學派沿著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道路、從資本主義技術理性視角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進行了深入探究;70年代后期,生態又從多角度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進行了系統剖析。

吸取生態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根源分析的合理內容,立足于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理論上,本文筆者試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文化三個方面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加以揭示,以為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啟示。

    ―、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經濟根源

    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經濟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其手段是分工的深化,其特征表現為利潤最大化。剖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可以把握其生態危機的根源。

(一)資本主義的剩余價值

    生產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生產包括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兩種生產方式。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不斷發展,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方式的主體地位逐步讓位于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方式。這是由于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方式的增長潛力有限,通俗地說,勞動者一天只有包含必要休息在內的二十四小時。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方式的增長潛力不斷拓展。降低勞動力價值的途徑不外乎降低勞動者及其家庭所需生活資料的價值,而生活資料價值的降低則寄望于其生產效率的提高。提高生產效率可用單位時間生產更多的產品數來詮釋,當然也可用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時間縮短來表達。

實現生活資料生產效率的提高,可從生產生活資料的相關要素來人手。生產生活資料需要土地、水、空氣等自然資源,需要科學技術與企業家才能。為了單位時間生產更多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所有者自然會大量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比如,在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表現為破壞生態環境去大量開墾耕地、破壞土地生態去過度利用土地;在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表現為破壞生態環境去大量開采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生態過度利用水資源;在空氣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表現為對空氣物理性污染與化學性污染不斷加劇。

可以想象,由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技術類型已不斷提升生活資料生產中對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其開發與利用程度。而且,在企業家組織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生活資料生產中對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不斷精致。顯然科學技術與企業家才能投人到生活資料生產中促進單位時間的產品數增加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形成對土地、水、空氣等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

這種過度開發與利用不斷累積,勢必形成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加劇,破壞生態系統正常的物質與能量的循環,導致生態危機。

(二)資本主義的分工深化

分工受制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反過來又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之前,分工發展比較質樸。.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分工飛速發展。以蒸汽機為標志的工業革命的到來,資本主義分工深化不僅體現于生產部門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體現于生產領域的日益拓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資本主義分工由國內漫延至國際。

分工拓展了生產領域。被譽為黑色金子的煤,其成規模開采與利用始于18世紀。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其成規模開采與利用始于19世紀。海洋資源內涵也不斷豐富,海洋資源生產領域不斷拓展。

分工促使生產部門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工業流水線又稱為裝配線,指每一個生產單位只專注處理某一個片段的工作。其起源于1769年英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的埃特魯利亞陶瓷工廠。韋奇伍德把原來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制陶工藝細化為幾十道專門工序,每道工序分別由專人完成。這樣一來,傳統意義的制陶工被后來的挖泥工、運泥工、扮土工與制坯工等工匠所代替。制陶工場的工人按統一的勞動節奏勞動,生產更多的產品。

伴隨生產部門內部分工越來越細,生產部門同類企業逐漸分離、同一企業新部位逐漸產生。這些新企業新部門擁有專業化的機器設備,專業化的工藝流程,專業化的生產工人、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當然,生產部門專業化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在工業化初期,是從部門專業化、產品專業化開始;到工業化中期和后期,發展到零部件專業化、工藝專業化。

國際分工是各國社會分工的延伸和發展,是超越國界的專業化分工,是一國國民經濟內部分工向國際領域擴展的結果。國際分工的產生和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其社會經濟條件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展水平,其自然條件指自然資源。隨著資本主義分工深化,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提高了,在追逐剩余價值動機驅使下,資本主義國家對自然資源掠奪不斷加劇。

(三)資本主義的利潤最大化

資本所有者生產的唯一動機是利潤最大化,由此構成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重要經濟根源。

利潤是剩余價值轉化形式,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和剩余價值數量上是等值的,只不過剩余價值是相對勞動力資本來說,利潤是相對全部預付資本來說。

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資本所有者會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成本的降低無非從生產要素與生產過程兩個角度來著手。從降低生產要素的成本來說,在降低勞動力成本的同時,會盡可能地使用廉價的自然資源。根據價值規律,自然資源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為了降低自然資源的價格,勢必不斷增加自然資源的供應。由此,造成對自然資源不斷地開發。自然資源是自然的有機組成,人為剝離的后果自然是擾亂生態平衡。

常識告訴我們,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不斷開發自然資源,必定會有自然資源枯竭的時候。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開發自然資源的原則不是生態破壞最小化,而是利潤最大化。“資本害怕沒有利潤和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丨0%的利潤,它就得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這樣,幵發過程中為服從利潤最大化原則,對生態平衡的擾亂程度勢必更大。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交往中,掠奪自然的觸角已由國內伸到全世界。這樣,原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出現的能源短缺和資源枯竭問題正波及全球,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問題。

二、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制度根源

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經濟根源是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產生的決定性方面,它決定與支配著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其他根源。當然,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其他根源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經濟根源無疑也產生著影響和作用。

資本主義制度是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又一根源。解讀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制度根源需要分析資本主義制度的合法性危機。W75對此,我們應簡單回顧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盡管今天資本主義制度面臨質疑,但當年資本主義制度的的歷史進步性無疑是巨大的。這一點,可從馬克思的論述來理解,“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制度的精髓是政府履行“守夜人”的角色,讓市場自由活動。亞當?斯密反對國家干預市場自由活動,指出:應當聽任市場自由活動,如此“君主們就被完全解除了監督私人產業,指導私人產業,使之最適合于社會利益的義務。”他認為如果政治家企圖指導私人應如何應用他們的資本,那不僅是自尋煩惱”,而且是僭取市場主體的權力,“是再危險也沒有了”。

但是,在不干預市場經濟活動理念指導下,經濟生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20世紀二三十年代,席卷資本主義世界的嚴重經濟危機激發了人們對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制度的反思。

凱恩斯主義在如此背景下產生,它深人地影響了資本主義制度。凱恩斯主義的精髓是主張國家干預經濟,市場力量部分讓位于政府力量。[力12在凱恩斯主義理論指導下,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廣泛干預社會經濟生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

但是,資本主義“對使用行政計劃來確保資本運作的需求在不斷增大”,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則要求國家干預有一定的界限,禁止對資本主義矛盾有計劃地加以協調。”“由于國家已經卷人生產過程,因此,它就改變了資本實現過程本身的決定因素。在階級妥協的基礎上,行政系統獲得了一種有限的計劃能力。這種計劃能力可以在通過形式民主獲得合法性的架構內,用于被動地避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維護集體資本主義的利益一方面與個別資本集團的利益發生矛盾和競爭,另一方面與各種大眾集團以使用價值為取向的普遍利益發生競爭。”[4]65由此,構成資本主義合理性危機的一個原因。至于另一個原因,是“由于國家彌補自我封閉的經濟系統的弱點,承擔起協助市場的任務,因此,國家控制手段的邏輯就迫使國家不得不允許越來越多的外部因素進人系統”。

正是由于資本主義的合理性危機,孕育了資本主義的合法化危機。如此情形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統治不再以價值規律(雇傭關系)這樣一種匿名方式來進行,實際的‘權力格局’直接決定了各階級之間的利益關系。正因為如此,國家必須對這種‘權力格局’的正當性作出證明--證明其干預行為具有某種正當的規范基礎”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無法對其行政行為的正當性作出論證,由此構成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危機。

身處合法性危機的資本主義,不得不傾向于采取非政治性的社會補償政策來維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當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人民許諾提供越來越多的商品和財富的同時,人們對經濟增長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一種習慣性期待。在資本主義國家試圖不斷弱化群眾的政治意識過程中,必須不斷向外擴張、對自然界進行無節制地開發。可想而知,結果是資本主義制度和有限的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加劇。

三、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

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是控制自然的觀念、消費主義價值觀以及科學技術的異化。

(一)控制自然的觀念

人類進化過程中,人與自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原始朦昧時期,人還沒有自我意識,人與自然天然渾成。隨著人類的進步,人與自然關系在統一中呈現比較強烈的對立性。

尤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時期,人類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對抗自然的能力也在顯著提高。在與自然對抗中,人類逐步產生控制自然的觀念。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斯就把控制自然的觀念理解為生態危機的最深層根源。他明確指出:造成生態危機的真正根源是千百年流傳下來,厚厚地積淀在人們頭腦中的控制自然的觀念,而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也正在于改變人們原有的控制自然的觀念。

在這種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作用下,人類工具性地對待人之外的存在物。由此,人和自然的關系只是一種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人們習慣于從實用角度理解自然界和處理這種關系。從歷史維度來看,控制自然的觀念雖然鼓舞人們相信人類可以根本改變生存的物質條件,但同時也使人類利用自然力的性質發生改變,產生了消極方面的影響。萊斯認為,這種負面影響體現在人們把全部自然(包括人化自然)作為滿足人貪婪欲望的材料來加以理解和占用,從而威脅著一切有機生命的供養基礎、生物圈的生態平衡。

(二)消費主義價值觀

消費主義價值觀同當代生態危機有內在的聯系。消費主義是20世紀20年代產生于美國的一種主張消費至上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它設想人們把消費當做人生的最高目標,鼓勵人們拼命掙錢、及時消費。

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人類經濟活動基本形式的生產與消費關系是,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的需要,消費的目的是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這就是說,消費的目的不是個體的窮奢極欲,也不是一代人的奢侈浪費。

消費主義價值觀盡管是錯誤的,但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末日心態下不斷蔓延。在消費主義價值觀的引導下,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然生理需要,而是為了滿足被現代文化刺激起來的表現欲望。由于消費主義價值觀把物質消費活動作為獲得滿足的唯一形式,當代西方社會勢必要把如何保證物質條件作為關注的中心。這些物質條件的保障既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又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勢必掠奪自然、導致嚴重的生態破壞后果。在高生產、高消費的經濟模式中,資本主義工業體系勢必產生大量的生產廢品和生活垃圾,加劇生態后果的嚴重程度。

(三)科學技術的異化

今天,科學技術對社會生產的影響日益巨大。科學技術首先是以觀念形態呈現出來的。無可質疑,觀念形態的科學技術投人到社會生產中,表現出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正是由于其巨大的作用力,它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其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作用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資本家逐利動機下,科學技術成為了資本家掠奪自然環境的幫兇。人類生存環境破壞的嚴重狀況,正是由于不合理使用科學技術。

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科學技術時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是資本家逐利動機下的溫和行為所致。而帝國主義資本以國家政權特征的逐利動機下所開發的核武器等反人類的科學技術產品則是科學技術異化的極致。

科學技術表現為人類發展的敵對力量,就是科學技術的異化。雖然我們不能把生態危機歸因于科學技術本身,但是我們不能脫離社會生產關系和社會的政治制度來談論科學技術的異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政治制度是資本主義科學技術異化的土壤,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科學技術異化的必然結果。

四、啟發

分析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根源的目的是為了從中獲取啟示,避免我們國家出現生態問題,同時促進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上面的分析從側面給我們一個理論依據:在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產生的土壤。確實,在成熟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也不可能出現生態問題,但在不成熟不是十分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存在生態問題的溫床自然很正常。對照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根源,反思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存在的生態問題,我們應當加強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市場經濟的管控。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根源之本是其經濟根源,而經濟根源的本質不過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剩余價值產生基礎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資本主義分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利潤最大化的結果,資本主義的利潤最大化不過是私有制基礎上資本貪婪本性的表現。為避免出現生態問題,就要從所有制層次來著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充分發揮多種所有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性,但如此作為的前提是,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理想的國情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其歷史合理性。我們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在配置資源當中的積極作用。但市場經濟在配置資源當中有失靈的時候,尤其是在生態成本外溢中更加明顯。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積極作用的同時,管控其對生態發展不利的影響。

(二)完善政府經濟職能、完善政府公共職責保障機制、完善行政權力結構與完善政府自身建設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建立市場化的宏觀調控體制過程中,增強包含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中長期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在強化宏觀調控中政府的獨立地位的過程中,增強包含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在建立現代市場監管體制過程中,確保包含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市場監管的有效性。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職責分工及其保障機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務型政府要求的績效評估體系和行政問責制度。構建行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集中解決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群眾意見大、制約政府公共權力規范行使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建立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陽光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法制政府。

(三)揚棄控制自然的觀念,摒棄唯消費主義價值觀。人是從自然中分離出來的靈長動物,是人成其為人的進步。人來自自然,但不能凌駕于自然。人離不開自然,受制于自然。自然有其特定的發展規律,人類不能控制自然,更不能取勝于自然。“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同時,消費主義價值觀為消費而消費,導致消費

方面的無節制。我們應當摒棄消費主義價值觀,對消費進行有節制地健康地引導。加強對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以人文精神引導,推進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篇(5)

【關鍵詞】技術異化;價值判斷;科學價值觀

一、技術異化的內涵及外在表現

(1)技術異化的內涵

異化理論是在文藝復興以來的近代西方哲學里逐漸形成起來的。異化的一般含義是指主體轉化為否定自身的客體。黑格爾用“異化”明主體與客體的分裂、對立,提出“人的異化”理論。費爾巴哈第一次把人的本質和異化聯系起來,他認為宗教、神是人的本質的異化。而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僅僅是宗教的異化,更根本的在于勞動異化。的觀點認為,異化作為社會現象是同階級一起產生,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

馬爾庫塞的“技術異化”思想深受馬克思異化思想的影響,同時也受到黑格爾、海德格爾、盧卡奇等人思想的影響。馬爾庫塞認為,在西方發達工業社會,技術已經從人的解放力量轉變成對人的控制力量。馬爾庫塞認為:“我們的社會的特點在于,它在絕對優勢的效率和不斷增長的生活標準這雙重基礎上,依靠技術,而不是依靠恐怖來征服離心的社會力量。”[1]在技術理性的同化與整合之下,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全面異化。這就是馬爾庫塞所謂的技術異化。

(2)技術異化的外在表現

技術異化的外在表現概括地說就是在技術的整合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意識形態的一體化,在這種情形下,人變成單向度的人,社會變成單向度的社會。單向度的人是指人作為一種自由的存在者成為失去超越維度和批判維度的人。單向度的社會指的是不同社會階級與階層在生產與生活方式上的同化或一體化;政治、經濟、文化只有與現有制度相一致、一體化的一個方面、一個向度。馬爾庫塞認為,在發達的工業社會,技術的進步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但是,由于它的制度和社會結構不能利用這些條件讓人達到真正的自由,相反,社會愈富裕對人的制約就愈大。人在經濟領域失去了自由,政治領域失去了選擇,在思想文化領域失去了否定性與批判性,從而不得不依附于整個社會的統治。

二、現代社會中技術異化的原因

(1)人與自身目的的異化

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讓人們不斷的豐富和拓展著科學知識,技術被視為推動社會發展最有效、最快捷的工具。一項技術的出現是為了滿足一定的功能,科學技術帶著明確的目的性被人類運用到生產生活實踐之中。人類發明新技術、運用高科技無非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自身,希望通過機械化生產來提高社會生產力,通過信息化交往來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過宣傳媒介方便人們獲取信息等等。人類發展技術的目的是幫助自己擺脫對未知的恐懼,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為自己創造一個舒適和優越的生存環境,獲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滿足。然而,在某一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類科技實踐活動及其產物卻完全背離人創造它的善的初衷,反過來成為支配和控制人的異已力量,對人們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2)人的價值理性的異化

針對早期資本主義社會工業化進程所產生的社會問題,馬克思指出,“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是:機器本身對于把工人從生活資料中“游離”出來是沒有責任的。矛盾和對抗不是從機器本身產生的,而是從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中產生的。”[2]在他看來,人的存在是人的理性和意義的發源,因為人的存在,世間萬物才有了意義。同時,人是具有價值理性的存在,人類通過對自我意識的內在把握建立起一種合目的的價值觀念,指導著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然而,人類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逐漸將手段視為目的,迷失了自身的價值理性,把工具本身當成人的理性。技術主體價值理性的異化使人們將個人的價值追求置于社會、自然以及他人的利益之上,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失當價值觀使人類面臨嚴重的思想危機和生存危機。可見,人的價值理性的缺失是技術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異化的主體性根源,技術的高度發展使技術理性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這種力量具有建設性,更具有破壞性,它使人擁有了巨大的物質力量,但同時也不斷失去了駕馭這種力量的能力。

三、技術異化現象對我國發展路徑的啟示-----以科學的價值理性指導技術的發展和運用

(1)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社會生產

人類發展技術的最大目的是為了實現自身自由全面的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要恢復技術的人性發展,就必須以科學合理的價值理性來指導社會生產。在馬爾庫塞看來,揚棄技術異化就要改變現狀,將價值理性放在技術理性的核心位置。“科學和技術的歷史成就已經使得價值向技術任務的轉化(價值的物質化)成為可能。結果,至關重要的是用技術的術語把價值重新定義為技術過程中的因素。”[3]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對價值理性做出重新認識與評判。

用“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理性指導人類的生產實踐。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類通過生產實踐創造物質條件和精神文化,實現生命的延續。用可持續的發展觀念來指導生產實踐,意味著長遠的人文精神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滲透。技術的出現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極大的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人類的現代化發展以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但人類在發展技術的同時,必須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以長遠利益為目標,不能破壞生態平衡以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為發展代價。

(2)以倫理價值觀引導重大技術的研發方向

在價值要素中,馬爾庫塞很重視藝術的作用。他認為,真正的藝術作為人把握世界的一種特定方式或人的一種生存方式,比較集中表現出人的創造性本質。按照馬爾庫塞的思路,如果我們能夠將價值與藝術整合到科學和技術之中,并作為科學技術的內在要素,實現技術理性、科學理性同價值理性、藝術理性的統一,我們就可以揚棄技術的異化。

用倫理價值觀來引導科學技術的運用是當下技術主體接受教育培訓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對青年科學家而言,必須從職業道德、專業技能、研發成果等各個方面進行科學的價值理性引導和積極的倫理道德觀滲透,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技術實踐中賦予技術成果正面的倫理價值,從源頭上消除技術異化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篇(6)

我國古代傳統的生態自然觀崇尚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提倡的是天、地、人的和諧統一,代表一種萬物包容、相伴相生的思維觀念,其中蘊含的哲學思考與倫理觀念在當下也同樣具有現實意義。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在宋代時有了進一步的新發展。宋代哲學家張載明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與自然是統一的。“天人合一”觀從起源、后經過莊子、孔子等學者的推動發展,再到宋代使其的相對成熟,體現了我國古代學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積極探索與發展,天人合一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核心底蘊,也以此為基礎逐漸發展形成了生態道德觀,無不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在西方哲學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是馬克思關于自然觀的論述。馬克思的多部著作中都涉及到生態自然的相關論點。人化自然觀點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的普遍性在實踐上表現為整個自然界,人依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是人的生產材料和勞動對象。”從馬克思的觀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人類的生產生活要依靠自然界。人類通過生產實踐活動與自然發生對象性關系,自然界是人類汲取生產生活所需資源的源泉。

二、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

人類自進入工業文明以來,“人定勝天”、“萬物皆備于我”等夸大人的作用的思想盛行。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使人類愈加功利主義,對待技術發展持盲目樂觀態度。當今世界,人類所涉及的一切無不打上技術的烙印。“技術已經構成了這樣一種新的特別的環境,并且人類必須生存于其中”。技術的二重性即技術善惡價值的兩重性,告誡人們,技術在給人類帶來物質生活極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同時打開“潘多拉”魔盒,各種災難也會紛至沓來。嚴重的霧霾污染、化學污染、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瀕臨枯竭……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事例正是人類不當發展的反射。人與自然關系從最初的和諧統一逐漸走向了分裂對立,人與自然關系走向異化。馬克思曾指出: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科學技術在創造了屬于人類自己的自然環境,取得了所謂的對抗自然界的勝利,卻也是遭受到了自然界的報復。技術價值的樂觀主義者們,如培根、圣西門、霍布斯等樂觀地認為,科技帶來的一切問題都能依靠科技本身去解決。這實際上是一種盲目的技術崇拜觀,他們把技術認為是救世主,把技術過于理想化、神圣化。技術悲觀主義論者,如中國古代先賢老莊,就認為技術是道德淪喪的元兇,西方以盧梭為代表,在人類沉浸在科技帶來的財富與生活的巨大改變時,首先對技術提出了批判。自此以后,對于技術的批判不曾間斷,并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漸增強,因為“技術正在變成全球性的力量,它開始染指于人類歷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類歷史注入極不穩定的因素”。極端的技術悲觀主義者倡導放棄技術,遠離現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狀態。技術中理論者則認為技術沒有善惡之分,即在政治上、倫理上都是中立的。這樣的觀點也是有失偏頗的。技術具有雙刃劍的作用,在探討技術價值時要用辯證的思維分析。

三、技術的合理運用

技術是存在理性的,我們在利用發展科技時,要考慮的是如何適當地、合理地利用科學技術,努力減弱技術的負面效應。技術運用的合理性體現在技術發展既要體現物性又要合乎人性。技術發展的物性即指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應符合事物的本質規律,合乎人性即要充分考慮人類發展的真正需要與目的。技術的發展首先要以事物的客觀規律為基礎,聚焦人類發展的需要,尊重的人類生存發展。技術的發展如若違背客觀規律,技術的應用必將產生社會負效應,這不利于人類的長遠發展與生態建設。當然,人們在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時,也應依照人類的所需,有目的地利用改造自然,使事物的發展符合規律性與人的主體性,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技術的雙刃劍作用,即技術的正負效應。技術的不合理運用給自然生態以及創造、利用技術的人類本身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環境的惡化不僅僅帶給自然界致命的破壞、全球因化工污染、核泄漏等患病致癌的人數也逐漸增大,這是人類自己種下的因結出的果實,最終還是由人類自身來承擔。但是,技術的發展的雙重性也給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緩和帶來了新契機。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綠色科技逐漸成為了人們的關注點。如新能源的開發,新型綠色科學技術的研發等在節約自然資源、治理生態污染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我們在發展科學技術時應注重利用技術的正面作用,緩解生態失衡與人類發展的尖銳矛盾,以求二者的統一和諧發展。實現科技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相互協調,統一發展,離不開全球的共同努力,自然環境為人類世界共享,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會人都應切實為消除人與自然的矛盾,與之和諧相伴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國近年來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觀思想正是對人類活動與自然一種積極的發展模式。“十”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再一次重申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四、總結

篇(7)

一、早期技術美學:形式上人性化設計和工效主義本質的對立

技術美學的早期萌芽從19世紀中葉就開始了。1857年,英國藝術理論家羅斯鏗兩次發表講演,論述了藝術與效用的關系。他認為,工業藝術、日用藝術是藝術大廈的基石,這種藝術的基礎是人的天賦、美與效用三位一體,藝術的主要任務是同工業技術相結合,產生效益,使國家變得光明,人們生活變得美好。羅斯鏗還認為,機器生產不僅會毀滅藝術,而且摧殘勞動者,把他們變成機器。他主張返回到手工勞動中。—這個結論自然是錯誤的。同一時期的美國建筑師和藝術家莫里斯則從工場勞動實踐中探索技術和藝術結合之路,讓工人們按照藝術家設計的圖案制作地毯、壁紙、窗簾和器皿等。用這種壁紙和家具裝飾的房間,很快成為當時美國的一種時尚。后來,這種生產模式發展成為機器工業生產中的藝術設計,又稱“迪扎因”(design)。

Design之所以不叫設計或者圖案,是因為它不是一般的工業設計或者草圖,而是指藝術化、新奇的、巧妙的、美的設計。在20世紀初的德國建筑學界,成立了工業和藝術的聯盟,通過兩者結合,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這個組織影響很大,近1000名藝術家、企業家、大學教師和博物館工作人員加人其中,創辦了許多展覽會和設計競賽。到20世紀20年代,德國有了培養工業藝術設計的學校,即“鮑豪斯,’(建筑之家)。這類學校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探索工業生產中美的形式、科學原理和工效原則的統一。技術美學也在這時興起。1944年12月,美國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技術美學組織。藝術原理不僅應用于生活用品設計,而且進一步擴大到生產工具和生產過程設計。二戰以后,捷克藝術家圖奇內通過分析生產工具、機床和儀表的使用情況,根據勞動中人的身體參數、姿勢、動作、生理特點和心理因素,設一計出工具、機床和工作艙室儀表、手柄、按鈕、杠桿的最合理布局,使人在工作中動作最自然,效率最高,而身心疲勞程度又最小,這就產生了人體工程學。

人體工程學(El’gonolnica),或者人體工藝學,來源于希臘語中erg洲(工作)和nomo。(規律)的組合,它是一種綜合科學,是技術科學、心理學、生理學、解剖學、生物學的交叉學科。它主要研究人機系統中人的行為、條件怎樣和技術相協調,從而把勞動條件、生產活動對人的神經系統和工作能力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比如,早期的飛機設計師在設計駕駛人員的操縱裝置時,就是按照人的活動的身心特點設計的。手柄操縱桿有上下、前后、左右三個自由度,能圍繞三個軸心轉動。當飛機要升高時,駕駛員就把手柄拉向自己身旁;當飛機要降落時,則把手柄向外推;當飛機左右轉彎時,手柄就向左右轉動。這種操作符合運動邏輯和人的習’質心理,因而容易掌握,不易出差錯。反之,在駕駛輪船時舵輪的轉向和船的轉向是相反的,這樣的操作系統就要經過嚴格培訓和適應練習才能熟練掌控。

人處在一定生產環境中,有最佳的人機和諧結構參數,它取決于人的身高、體重、心跳次數等。人體測量數據包括身高、手長、腿長、肩寬、人的體積、體重(質量)、體力和活動范圍等,這些數據對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來說是不同的,在設計、制造產品時應符合使用對象的特征。勞動中的物質要素包括: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形成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的其它物品。技術美學要求它們功用完善,又符合審美要求。這樣構成人機系統,既可以減少體力耗費,提高勞動效率,又可以使勞動令人愉快,改變人們對勞動和生產的態度。人體工程學還研究生產環境中色、光、味、聲等審美心理作用,布置色彩、照明、聲音、氣味、清潔衛生等協調和諧的環境,都可以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

回顧技術美學的興起和發展,它起源于對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非人性化的反思。由于大量使用機器代替人的手工勞動,雖然在某些行業中減輕了人的體力耗費,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在生產過程中,人又不得不服從機器運動的要求,在一定意義上,人成為了機器的奴隸。工場手工勞動時代工藝操作的藝術性讓位于科學和技術,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也抹殺了產品的個性。這一切都有著人被異化的色彩。

在馬克思的著作中,“異化”是用來表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工人活勞動異己化的本質。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把屬于自己的活勞動物化到自己生產的商品中去,使之對象化、客觀化。“這一事實不過表明: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勞動的產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周但是,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反比”。這實際上是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但在后來,西方者(如盧卡奇、沙夫、哥德曼)那里,異化成為理論的核心概念,批判異化勞動則是出于人道主義立場。盧卡奇認為,科學技術被應用于生產過程,包括生產管理過程(如泰羅制),生產者不僅在肉體能力上被異己化,而月_在精神(心理)上也受到操縱,成為客觀生產體系的一部分,主體仿佛變成了消極的、非能動的旁觀者,人被異化成機器{習。這是西方工業化中廣泛存在的問題。

在人和自然的關系中,傳統工業化導致人與自然的對立,產生人口、資源、環境同社會發展不協調、不和諧。生態主義、可持續發展理論、后現代主義思潮從不同角度關注這個問題。進人信息化社會后,技術的人文關懷成為新的自然觀和科學技術觀的重要內容。

二、信息化和高技術的人性化

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從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轉變。此時,美國社會學家奈斯比特首先提出了高技術的“人性方面”。相對于高技術而言,傳統技術是一種“強迫性技術”,它迫使人們服從機器快節奏運轉,集中上班工作的需要,不同個性、不同家庭消費同一種商品。但在高技術條件下,由于電腦和網絡的廣泛使用,不少人又可以重新選擇在家里工作;但同時,又可以滿足人們聚會、交流情感和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愿望。電視技術、避孕技術、醫療技術滿足了人們諸多方面情感生活的需要。計算機還解放了人們的繁重勞動,使人們能更快更好地從事學習和創造。奈斯比特說:“我們周圍的高技術越多,就越需要人們深厚情感。那就是為什么提倡既有紀律又有責任的人的潛能運動是高技術和深厚情感的方程式中至關緊要的一部分。發掘人的潛能,我們參與人種的進化工作。我們發展內在知識、智慧,也許是我們技術探索指出的方向所需要的乙”“高技術和深厚情感。這個原則象征著我們物質和精神現實之問需要平衡。”閉

信息時代的到來意味著“物本主義”時代的結束。一方面,滿足人們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基本物質需求已經不是主要問題,與此同時,由于社會知識、信息的生產、傳播、存儲、轉換、交換已經成為社會活動的重要內容,人們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呈迅速上升趨勢。適應這種社會生產和生活背景的發展變化,人在獲取、交流存儲、使用和創新知識信息方面的能力成為人的基本生存、發展素質,影響人們生存發展狀況。于是,各種各樣個性化的知識信息需求、精神情感需求成為社會文化潮流,引領著社會時尚,影響著社會大趨勢。如多媒體技術滿足了人們多維感官立體互動、把抽象的理論用形象化的藝術融合為一體的要求;網絡技術滿足了人們擴展交往空間、實現快速信息交流與信息檢索、獲取的要求,滿足了人們參與、互動、自主表現的愿望;虛擬技術滿足了人們通過新的實踐形式指向未來、主動探索的要求。

社會信息化和高技術的第一生產力作用還推動了人們價值觀的變革,物質財富中心主義為“知識中心論”所取代,社會生產中“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逐步超越了“以物為本”、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經營哲學。由于技術創新的節奏加快,產品和技術方面的競爭趨勢是暫時的,只有建立在先進理念基礎上的卓越的文化,才能供生產經營主體獲得一種起決定作用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三、當代技術人性化的趨勢

當代技術人性化的趨勢主要體現在技術戰略、技術觀、方法論和價值觀等幾個方面。

1.從技術戰略上看,技術目標突破的選擇更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21世紀重大技術創新的突破口,一方面會延續20世紀末形成的高新技術若干支柱領域迅速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會整合出一些有戰略意義的新的方向。一是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會有新的突破。運用新的技術原理研制的芯片可以使計算機計算的速度有很大提高,在人工智能技術上會有新的突破,如人機對話、模糊識別、計算機情感化等。生物芯片可能被植入生物機體內,有效控制生物材料,如修補生物神經并研制出真正具有人或動物反應能力的機器人、機器生物等。二是生命科學技術的突破將使困擾人類已久的許多問題輕而易舉地得到解決。蛋白質技術的突破可以解決生命細胞、組織蛋白質的結構、合成技術,使人工蛋白質成為21世紀人類的戰略資源,這對于解決人的健康、醫療難題,認識生命的本質和規律有重要意義。這個領域的新進展,其意義將不亞于19一20世紀免疫技術、微生物學和抗霉素的發明。干細胞技術的突破使人類可以培育出修復人體組織的各種元細胞,肝病、血液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病等醫學難題有望解決。外科手術所要求的各種器官置換可望得到實現,與蛋白質和基因有關的人類疾病將會得到有效治療,長壽也將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生物技術為解決與人們生存發展關系密切的農業、環境等問題開辟了新途徑。

2.從技術觀上看,將從人類中心論轉向人與自然平等和諧論的生態技術觀

“人類中心論”是古代人文主義的核心思維,在當時是有重大進步意義的。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說:“人類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5,這種觀念對批判宗教神學“以神為中心”的唯心主義自然觀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在技術發展以后,人類處處以自己的眼前需要為目標,通過改造、甚至征服自然達到自己的目的。正如湯因比所說:“自從我們的祖先作為人開始生活以來,人類就一直不斷地改變著自然環境,以求使其更符合人類自身的要求。不僅人類是這樣,其他的許多生物也有同樣的行為。”[6]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對自然破壞日趨嚴重。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報復和懲罰著人類。

馬克思在19世紀曾指出人與動物生產應有本質區別,在于“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都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_且懂得怎樣處處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閉只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的狹隘性,才造成了傳統工業社會人與自然的嚴重對立。從海德格爾到后現代主義者,都對傳統技術觀進行了反思,認為它們從根本上是出于機械還原論的思維方式看待自然,從而把人異化為機器。當代人類面臨的日益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挑戰讓人們深刻反思這種技術觀,從而提出“技術生態化”目標。

技術生態化主張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充分吸收工業技術體系的合理成分,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按照生態學的規律,建立以生態化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技術為中心的生態產業技術體系。如英國學者舒馬赫主張,未來的技術是“朝著有組織、溫和、優美的新方向前進”,這實質上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首先,它能滿足人們的真正需要,給人帶來美好而安全的環境。其次,它的生產是個性化的、小規模的。再次,它是富于人性和創造性的,也是代價低廉的。這就要求我們評價、選擇技術,要注意同生態環境相容。技術的構造原理要建立在生命科學尤其是生態學的基礎上,要強化對技術和生產的環境生態評估,完善技術使用后果的監測機制,通過崇尚、學自然,使技術體系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性,實現生產的高效益和低污染。據美國環保部門調查,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原有的污染環境的產業采用新一代生態技術后,污染率減少10%一10。%,相應的投資回收期只有1個月到36個月。如藥品產業用水溶劑代替有機溶劑,廢物減少10%;設備生產采用過濾技術,溶劑油減少l(X聯,;汽車工業用風力清洗取代苛性堿清洗,汽車污泥對環境的污染減少l。儀湯;膠片顯影工藝中采用電子回收離子交換法,85%的顯影液和95%的定影液中重金屬得到回收再利用。

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和浪費的能源工業,如果能用新一代生態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在未來幾十年內,能源的價格有望降低到傳統能源的70%一10%。因而生態化技術又是最廉價的。

3.從方法論上看,技術人性將走向科學、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在人類文明的萌芽時代,科學、技術和藝術是未曾分化的,人們的技藝和經驗知識融合為一體。當時人類的大腦也許還沒有充分的分化和分工。從近代科學興起時開始,科學成了一種理性化的智力活動,技術則是一種實用的技能。但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中,學科領域的相互交叉滲透促進了科學技術的整體化,科學技術的社會化、人性化又促進了自然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相互滲透。科學技術創造活動中藝術思維對實現創新成果是必不可少的。科學技術既要借助于藝術形式形象生動地表述自己抽象的內容,以促使它走向社會,同時科學技術主體—科學技術工作者、運用科學技術的人,只有借助于藝術思維和藝術形式才能使科學知識活化,獲得應用的張力。

藝術、人文社會科學也離不開自然科學和技術。藝術是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它離不開社會化了的科學技術。從社會生活的外貌到深層的文化,當代科學技術深深地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藝術借助于高新技術表現自己,創新自己的形式。數字電視大大擴展了人們的藝術視野,色彩斑斕的藝術形象使人獲得高于生活的藝術享受,不少人花在電視上的時間占據了閑暇時間的大部分。高保真音響設備使人的音樂審美需求空前提高。新出現的電腦、網絡藝術、多媒體藝術、DVD藝術向人們打開了超越時空距離的藝術世界。藝術家不僅用傳統技術、技法搞創造,而且也越來越多地用高科技手段創作藝術品。用電腦查詢、下載信息、寫作、閱讀、設計、組合、制版、嘗試效果、創造特技等等,不僅提高了創作的效率,也創造出許多新鮮的藝術效果。技術設計要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就必須更美。技術史學者認為:“工程師,即使不是真正的審美者,但他所建造的結構和所設計的機器中,也總是具有豐富而正確的審美經驗在內的。”[s1不論是高速公路的彎道,還是靈活動感的科學解說圖形,往往都反映設計者的創造有令人贊嘆的美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mv在线天堂mv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日本六区小电影|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精品一区国产vr|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 欧美 自拍 美腿 卡通| 后入到高潮免费观看|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伊人一本到本勒蕉在线| 国产95在线 | 欧美|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аⅴ天堂最新版在线中文|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日本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