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嬰幼兒的護理方法

嬰幼兒的護理方法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5 11:40: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嬰幼兒的護理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嬰幼兒的護理方法

篇(1)

【摘要】 目的 提高嬰幼兒CT增強掃描檢查的護理質量,確保嬰幼兒CT增強掃描檢查的成功率和診斷符合率,減少副反應的發生。方法 對300例患兒,利用靜脈手推法注射非離子型對比劑,并采取多種方法保證增強掃描的成功率,所有CT增強圖片質量由2位高年資醫師進行評價。結果 全部病例中298例CT增強檢查均獲成功,其圖片質量均符合診斷標準,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但引起輕度腹瀉6例,大便帶血絲2例。2例檢查失敗,產生運動偽影。結論 利用多種方法提高嬰幼兒CT增強掃描檢查的護理質量,可提高嬰幼兒CT增強掃描檢查的成功率和診斷符合率,同時減少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 CT增強 護理 嬰幼兒

嬰幼兒CT增強檢查是臨床上一個難題,由于患兒年齡小、體重輕、血管細而脆、不能配合等等諸多因素,往往給CT增強帶來不便,因此,在CT增強檢查的全過程中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采取恰當的護理措施,配合適合的掃描方法,可大大提高嬰幼兒CT增強掃描檢查的成功率和診斷符合率。與此同時,采用多種措施,可明顯減少副反應的發生。為了提高對嬰幼兒CT增強掃描檢查護理的認識,現將我院2003年1~12月進行CT增強檢查的300例嬰幼兒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00例患兒中,男165例,女135例;年齡1個月~3歲;其中顱腦病變131例,胸部病變32例,腹部病變73例,盆腔病變36例,骨關節病變28例。

1.2 設備 采用美國GE公司Hisppeed螺旋CT機掃描。

1.3 檢查前的準備 鎮靜制動,對于不合作患兒均采用10%水合氯醛灌腸,并建立靜脈通道,準備好急救用品如氧氣、血壓計、吸痰器、急救藥品等。

1.4 增強方法 [1] 全部病例掃描前行靜脈碘過敏試驗,結果陰性者方可進行。一律采用非離子型對比劑,劑量按1~2mg/kg體重計算,采取靜脈推注法手推注射。掃描前20min推注地塞米松,按0.5mg/kg體重計算。

1.5 檢查中監護 CT增強檢查中嚴密觀察患兒面色、呼吸等情況,保持靜脈輸入通暢。記錄CT增強檢查前、后的心率、脈搏等生命體征情況,以便對比。

1.6 掃描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螺旋方式掃描,層厚為5mm或7mm,螺距為1.0。手推完成后立即掃描。

1.7 圖片評價 由2位高年資醫師進行評價,分別以腦動脈環、胸主動脈、腹主動脈、四肢大血管等作為參考,若明顯強化,則表明CT增強檢查成功,否則失敗或不佳。

2 結果

2.1 CT增強檢查成功率與圖片質量 本組中,檢查成功298例,圖像質量優良;差者2例,有運動偽影。

2.2 造影劑副反應發生率 本組中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但有輕度腹瀉6例,大便帶血絲2例,2天后癥狀均消失。

2.3 生命體征觀察 全部病例掃描前后,測血壓、脈搏、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均穩定,皮膚彈性好。

3 體會

通過本組病例CT增強檢查結果的觀察分析,筆者認為,只要在CT增強掃描前做好鎮靜制動、預防和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措施、把握好掃描的時機,可以明顯提高CT增強檢查的成功率,獲得優質圖片,同時可減少不良反應,現總結如下。

3.1 檢查前建立靜脈通道并做好靜脈碘過敏試驗 [2] 檢查前建立靜脈通道是增強檢查成功的重要保證。一般采用5%葡萄糖維持通道,一方面便于維持血容量、防止病情變化而隨時用藥,另一方面便于在出現不良反應時立即用藥。關于是否作過敏試驗,國外如歐洲、日本等相繼停止進行過敏試驗,但國內幾乎所有醫院都還在進行。一般方法為取30%泛影葡胺1ml靜脈推注,20min后觀察有無全身發熱、瘙癢、皮疹,有無嘔吐等過敏反應癥狀,無反應者方可進行。實踐證明在臨床上仍有實用價值。

3.2 鎮靜制動 對不合作患兒采取鎮靜制動是檢查成功 的關鍵。一般采用10%水合氯醛灌腸,按0.3~0.5/kg體重計算,灌腸后保留10~15min,同時要按緊部,防止排出體外而失效。另外,本組病例中有輕度腹瀉6例,大便帶血絲2例,但2天后癥狀均消失,我們分析系水合氯醛的藥物副反應,但發生率較低,真正原因有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3.3 檢查前30min預防性給予地塞米松 為了預防碘過敏反應的發生,首先了解該患兒有否高危因素,可在檢查前30min左右,口服撲爾敏,或按0.3~0.5mg/kg體重注射地塞米松,以預防過敏反應的發生,效果較好,本組中無1例發生明顯不良反應。

3.4 采用快速均勻注射和螺旋掃描 對于嬰幼兒,我們不主張使用高壓注射器,一律采用手推法推注。注射速度控制在0.7~1.5ml/s之間,注射完畢立即進行螺旋掃描,層厚5mm或7mm,螺距1.0。多排螺旋CT效果尤佳,可獲取良好的圖像。掃描應穩、準、快,避免重復掃描。

3.5 絕對選用非離子型造影劑 [3] 對于嬰幼兒應絕對使用非離子型造影劑,避免副反應發生,同時應減少造影劑量,主張以1~2ml/kg體重劑量為宜,最大用量應低于60ml。

3.6 急救措施 在CT檢查時要備齊急救藥品及器械,注射造影劑時應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一旦發生副反應應立即停止注射,并及時處理。

3.7 掃描后觀察 CT增強檢查完成后30min內不要立刻離開,應繼續觀察患兒的面色、呼吸、心率、血壓,30min后一切正常方可離開。

參考文獻

1 李果珍.臨床CT診斷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3-34.

篇(2)

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廣東省惠州市516000

【摘 要】目的:通過對我院嬰幼兒濕疹治療效果觀察,總結嬰幼兒濕疹的臨床治療方法,為嬰幼兒濕疹的治療提供臨床參考。方法:隨機選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間收治的80例嬰幼兒濕疹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臨床治療過程和結果。結果:在80例嬰幼兒濕疹患者的臨床治療中,78例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療,治療效果好,療程短,總有效率達到了98%。結論:藥物的治療,再輔助以飲食指導和精心的護理,能有效治療嬰幼兒濕疹,可以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嬰幼兒濕疹;藥物治療;飲食;護理

嬰幼兒濕疹是兒科的常見病之一,易復發,病情反復,它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臨床以皮膚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出伴劇烈瘙癢為主要特征[1],引起嬰幼兒濕疹的原因大多是乳母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外界溫濕度的改變、對嬰幼兒護理不當及過敏性體質,一般在嬰兒出生后1個月-2歲期間出現濕疹,兒童期的濕疹多是嬰兒期濕疹的延續,在嬰幼2歲期間濕疹會基本痊愈,受嬰幼兒生理特征影響,患兒會焦躁不安,持續哭鬧,如果因難以忍受瘙癢用手抓撓,會使表皮潰爛,造成更嚴重的感染,因此對于嬰幼兒濕疹的及時治療、飲食指導及精心護理工作非常重要。[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間收治的80例嬰幼兒濕疹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最小的50d,最大23個月,平均年齡10個月,病程為32d至10個月不等。其中病情較輕者30例,僅出現紅斑、脫屑和丘疹等癥狀,病情嚴重者有20例子,除病情嚴重者病變部位覆蓋較廣外,其余病例的病變部位多集中在臉部,胸部,肩頸等。

1.2治療方法

外用藥治療:對急性濕疹或有嚴重皮損的可直接將藥涂于患處,一天兩到三次,可處理亞急性或慢性濕疹;一日兩次用艾絡松或地塞米松乳膏來處理干性濕疹,用40%氯霉素氧化鋅軟膏外涂一日兩次來處理濕性濕疹,能達到殺菌、收斂及氧化的作用。濕疹嚴重、吵鬧不安嬰兒,可口服抗組胺藥開瑞坦口服液,l日1次。若患者癥狀較輕可不用藥物治療,通過飲食指導及精心的護理即可;在喂養方面建議以母乳喂養來減輕濕疹程度,母乳喂養媽媽要注意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等,常食綠豆和絲瓜,如懷疑某食物過敏,一定要停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魚、蝦等海產品和柑橘等食物;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患兒為避免牛奶蛋白過敏可選用氨基酸配方奶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對于一些嬰兒食用可能過敏的食物要嚴格控制,注意合理搭配食物,忌食辛辣、腥膻、刺激性及高油膩飲食,如蔥蒜、韭菜、辣椒、香菜等;忌過早添加輔食。

在嬰幼兒濕疹的皮膚護理方面,首先要禁忌辛辣食物對皮膚的刺激,勤剪指甲,以淺色純棉或真絲制品為貼身衣物的選擇,不對皮膚做過多包裹以免對皮膚產生刺激。

1.3觀察指標

在經過藥物治療,飲食指導及精心護理之后,我們對嬰幼兒濕診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觀察。觀察的內容主要包括了嬰幼兒的行為特征即哭鬧情況,睡眠情況,搔抓情況等等,還包括濕疹病變自身的情況即濕疹創面大小、深度、色澤、滲出及肉芽組織生長情況,療效判定標準等等。

1.4治療標準

依據相關治療標準:將濕疹全部消退,相關瘙癢癥狀全部消失視為痊愈;濕疹基本消失,相關癥狀得到很大程度的減輕視為治療顯效;濕疹無消退或消退面積不足百分之三十視為治療無效。

2結果

在80例嬰幼兒濕疹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其中治愈49例,顯效29例,無效2例,78例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療,治療效果好,療程短,總有效率達到了98%,在78例患兒中出現病情反復10例,再經過二次治療和護理后已經痊愈。

3討論

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病,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我們生活中常叫它“奶癬”,在醫學臨床中1~2個月嬰兒最容易感染濕疹,病情發生易反復,時輕時重,表現為有幼兒出現皮疹,皮膚發紅,皮膚粗糙脫屑,病發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遇濕熱會使病情表現更加明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論從飲食還是衣物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嬰幼兒皮膚過敏和感染的可能性,嬰幼兒濕疹的發病率在近些年來呈上升趨勢,也引起了家長和醫院臨床上的重視。[5]

治療嬰幼兒濕診多采用藥物治療、飲食及護理的指導多種方式相結合,能盡快緩解嬰幼兒濕疹,效果明顯且不易復發,通過臨床治療的效果發現,此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80例嬰幼兒濕疹患者的臨床治療中,78例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8%。

除去醫學臨床上的治療,對于嬰幼兒濕疹的預防和護理工作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臨床觀察上來看,通過日常的精心護理可以加快嬰幼兒濕疹的治療時間,提升治療效果;而通過對幼兒濕疹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可以降低嬰幼兒濕疹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鐘成梁,張淳,胡思源.中醫藥治療小兒濕疹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03:219-221.

[2]劉奇.濕疹方合解毒散治療小兒濕疹(濕熱型)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3.

篇(3)

【關鍵詞】 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圍手術期;并發癥

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嬰幼兒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國發病率約為0.6%~1.0%[1]。其中主要的治療方法仍是手術治療,但術后并發癥較多,病死率高。特別是術后肺部并發癥,嚴重影響著患兒的術后恢復。因此,研究預防嬰幼兒先心病術后肺部并發癥的護理措施,進行科學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是提高心臟外科護理技術的重要內容。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對106例嬰幼兒先心病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嬰幼兒先心病患者106例為A組,男64例,女42例;年齡11 d~3歲,平均(1.32±0.78)歲;體重3.78~15.56 kg,平均(8.79±2.24)kg;其中室間隔缺損75例,房間隔缺損5例,室間隔缺損合并房間隔缺損7例,法樂氏四聯征10例,法樂氏三聯征2例,大動脈轉位4例,卵圓孔未閉3例。2004年4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嬰幼兒先心病患者198例為B組,男性117例,女性81例;年齡7 d~3歲,平均(1.45±0.26)歲;體重3.09~15.24 kg,平均(8.35±2.17)kg;其中室間隔缺損133例,房間隔缺損12例,室間隔缺損合并房間隔缺損13例,法樂氏四聯征17例,法樂氏三聯征6例,大動脈轉位9例,卵圓孔未閉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疾病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法 患兒手術前肌內注射或靜注氯胺酮2~8 mg/kg,經口或鼻行氣管插管,術中使用斯托克體外循環機行體外循環。一般心臟畸形者采用淺低溫循環,復雜畸形者采用中或深低溫循環;非紫紺型患兒均行畸形根治術,紫紺型患兒行姑息性手術。A組進行圍術期護理干預,B組采用常規護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術后肺部并發癥資料比較,見表1。A組106例患者術后肺部并發癥21例,占19.81%。其中低氧血癥6例,占28.57%,胸腔積液合并低氧血癥3例,占14.29%,肺間質水腫合并低氧血癥3例,占14.29%,肺不張2例,占9.52%,肺炎合并低氧血癥2例,占9.52%,其他肺部并發癥5例,占23.81%。

3 討論

3.1 術前護理 ①嬰幼兒先心病患者一般體質較差,術前易患呼吸道感染,值班護士要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心率、體溫、四肢活動、紫紺等,同時對患兒的家屬做好相關知識宣教,嚴格控制術前呼吸道感染。②吸氧。嬰幼兒先心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術前吸氧可以改善機體缺氧。③加強體療訓練。選擇在餐前30 min,以不少于10 min左右交替扣擊、振顫患兒胸背部,對可以合作的患兒可訓練呼吸并鼓勵自行咳嗽。④患兒術前禁食,可預防術中因麻醉誤吸引起術后吸入性肺炎。

3.2 術中護理 ①手術操作力爭輕柔、熟練,手術室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②正確選擇氣管插管的管內徑及長度。一般管內徑:1~6月/3.5~4.0 mm,7~12月/4.0 mm,12~24月/4.5 mm;管長度(cm)=年齡(歲)/2+12。③體外循環期間嚴格監測變溫毯術中溫度并平穩復溫,嚴格控制晶體輸入,膠體滲透壓>16 mm Hg。

3.3 術后護理 嬰幼兒先心病患者因心血管畸形造成血流動力學改變,易出現肺部并發癥,如低氧血癥、肺炎、肺間質水腫及合并癥,因此術后的護理對預防肺部并發癥至關重要。①保持呼吸道通暢值班護士要每4 h重復吸凈口腔、鼻道分泌物。對有咳痰能力患兒要鼓勵其咳嗽、咳痰,對痰多不易咳出或無咳痰能力者,使用震動排痰機協助排痰;術后吸氧,術后早期給予鼻導管或面罩吸氧,后期缺氧改善后可小流量持續吸氧,嚴防長時間高濃度吸氧引發呼吸抑制。②呼吸機的管理有資料報道,呼吸機輔助呼吸時間與肺部并發癥有密切聯系[2]。本組全部病例均采用嬰幼兒專用呼吸機,呼吸頻率設定:

參 考 文 獻

[1] 姬尚義,沈宗林,楊建安,等.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1018例外科治療.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5,11(1):10-12.

[2] 劉愛萍,熊浩,柳霞.ICU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病因素及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現代護理,2008,14(4):462-463.

篇(4)

【關鍵詞】 嬰幼兒;喂養指導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7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2957-02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新生兒在出生后4-6個月應給予純母乳喂養。自我國開展促進母乳喂養的新模式,提倡愛嬰活動以來相繼實施了母嬰同室、早開奶、早吸允以及按需哺乳等臨床護理方法,提高了母乳喂養成功率。但至今我國各地區出現的普遍現象:4個月以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仍低于60%,6個月以內純母乳喂養率低于30%,導致嬰兒患病率和死亡率無法控制在最低范圍內[1],關于促進母乳喂養的報道文獻很多,系統地分析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文化程度、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等對持續繼續母乳喂養的影響,對于嬰幼兒喂養指導至今仍是臨床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為了再次探討嬰幼兒喂養狀況的促進問題,我們采取臨床對照的方法,對嬰幼兒喂養指導的方法進行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8例嬰幼兒及母親進行討論分析,其中足月兒67例,早產兒21例,年齡在1天-8個月,其中男性48例,女性40例,隨機將其平均分為兩組,一組嬰幼兒及母親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為對照組,另一組嬰幼兒及母親實施有效的嬰幼兒喂養指導及方法為觀察組,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身體情況、喂養情況以及母親的文化程度等一般臨床情況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有效的喂養指導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新生兒時期的喂養指導 選用對應母乳喂養可以減輕新生兒的喂養不耐受癥狀,如母乳喂養不足,可以選用早產兒配方奶進行喂養。對于體重極低的早產兒最好在生后4h開奶喂養,如發生喂養不適癥狀停止喂養。根據新生兒及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可以給予早期微量喂養和非營養性吸吮(NNS)[2]。采取胃管進行鼻飼喂養,在胃管分次喂養的同時給予NNS,這樣可以促進新生兒的胰島素和消化酶的分泌,加快胃腸道的成熟發育,提高喂養的耐受性,根據新生兒的耐受情況適時增加能量攝取量,促進吸收和消化的營養調節,并有助于從胃管喂養過渡到由口進食。此時期的新生兒喂養指導注意告知產婦在喂養過程中密切觀察有無不耐受喂養情況,進行早發現早處理,防止新生兒的營養缺乏癥和胃腸道功能的嚴重并發癥。指導產婦在喂養時的正確方式方法,采取半臥姿勢,良好的喂食時間是小于5-20min,以免嬰兒發生疲勞。每次喂養后使嬰兒立起輕拍背部,減少返流發生,防止誤吸的危險。

122 母親的營養情況 產后擁有足夠的乳汁是母乳喂養成功的重要保證,產后母乳喂養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產后的乳量不足[3]。進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促進母乳喂養的主要措施,健康指導中飲食指導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保證產婦的攝入量充足,是保證母乳喂養的前提條件。產婦在產褥期的合理營養對恢復起到重要的作用,足夠的食物需要,有助于產婦保持健壯,并能有足夠的精力及體力堅持進行母乳喂養。產婦在哺乳期每日膳食的標準為:主糧450g,牛奶250-500mI;動物脂類產品400g,豆制品50-l00g,蛋類l50g,水果l00g,蔬菜450g,使用的植物油20-30g。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多次強化的飲食方面的指導,使產婦在哺乳期能夠合理地營養進食,產后的乳汁分泌充足明顯地提高了母乳喂養的成功率。

123 合理更添輔食 嬰幼兒喂養時不論選擇何種喂養的方式,在4-6月后要開始適量、適時、科學、安全以及衛生地添加喂養的輔食,避免嬰幼兒出現鈣、鐵、維生素、鋅等微量元素的營養缺乏。

13 效果評定 兩組嬰幼兒的4個月前的純母乳喂養情況為母乳喂養成功率,以及平均每天的體重增長情況。

14 數據處理 經數據統計進行數據分析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l30進行統計分析(P

2 結 果

兩組嬰幼兒進行比較,觀察組的母乳喂養成功率以及嬰幼兒的體重增長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 討 論

綜上所述,對于嬰幼兒采取有效的喂養指導能夠明顯地促進嬰幼兒的喂養狀況,只要針對嬰幼兒出現的喂養問題積極采取糾正的措施,能夠使嬰幼兒喂養存在的問題及時早期地進行解決,從而達到嬰幼兒早期科學的喂養方式,使嬰幼兒預防營養性疾病的發生得到有利的保障,對嬰幼兒的成年后的各種飲食行為方式、慢性病的發生以及發展定會產生深遠的影響[4]。

參考文獻

[1] 顧月琴中西醫結合治療嬰幼兒重度營養不良合并感染[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

[2] 田加珍,田小蘇李琳183名產婦住院期間母乳喂養的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08(7)

篇(5)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資料80例為我院兒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嬰幼兒,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齡2個月8例,2~3個月20例,4~6個月23例,7~9個月14例,10~12個月15例,12~36個月8例。

1.2輔助檢查 所有病例進行血常規檢查、糞常規檢查、腹部X線透視、心電圖檢測、超聲心動圖檢測、心肌酶檢查。

1.3病例診斷 結合病史采集及輔助檢查結果,區分功能性還是器質性疾病以及疾病的輕重緩急,明確診斷。

1.4哭鬧原因分析 將80例嬰幼兒的463次哭鬧全過程進行觀察,結合疾病診斷結果,將哭鬧原因歸納及分析。

2 結果

哭鬧原因及出現時間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嬰幼兒哭鬧按照原因可以分為兩類,一種為非病理性哭鬧,另一種為非病理性哭鬧[1]。

非病理性哭鬧中,饑餓性啼哭是最見的原因,多見于母乳不足或者人工喂養時奶粉調配過稀,如改善喂養、滿足嬰兒需要,哭鬧一般會立刻停止[2]。此外,嬰幼兒所處環境舒適度的改變、溫度不適宜、衣著不適、看見陌生人等,也會引起嬰幼兒發生非病理性哭鬧。非病理性哭鬧時嬰幼兒一般情況正常,體格檢查無異常發現,當上述原因去除后哭鬧即止[3]。

本組資料中由饑餓性啼哭、生理性夜啼及夢魘引起的哭鬧計37例,占樣本總數的46.25%,屬于非病理性哭鬧,在父母的呵護和加強醫院護理下,一般均能減少[4]。

病理性哭鬧原因比較復雜,凡是能引起身體有不適的任何疾病均可致嬰幼兒哭鬧。腹痛為嬰幼兒哭鬧最常見的病因,一般由腸痙攣、腸套疊、蛔蟲病等引起[5]。主要表現為哭聲尖銳、患兒四肢亂動,經喂奶或撫抱后,哭鬧仍劇烈不止[6]。

分析80例嬰幼兒哭鬧時間多在48h以內出現,達92.5%,其中病理性哭鬧48h以內出現36例,占45%;非病理性哭鬧48h以內出現32例,占40%。而且,48h以內12~48h時間段,嬰幼兒兒哭鬧出現61例,占76.25%,其中病理性哭鬧出現31例,占38.75%;非病理性哭鬧出現25例,占31.25%。因此,對于嬰幼兒哭鬧,要關注48h、尤其是12~48h之內的觀察。

本研究發現,生理性夜啼最重要的是詳細的問診和體格檢查,這是兒科醫生的基本功,也是防止漏診、誤診的基本保障。由于嬰兒病理性哭鬧可見于內、外科等多種疾病,例如小兒心律失常[7]、小兒嵌頓疝[8]、濕疹[9]。因此,兒科醫生必須掌握能導致嬰兒哭鬧的各種常見病、多方病的臨床特點。診斷應根據哭鬧發生的時間、性質、伴隨癥狀及間歇期的表現,并認真、全面地進行體格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從而區分嬰幼兒哭鬧是非病理性還是病理性[10-13]。如果是病理性,要接著區分其為功能性還是器質性疾病,最終確定治療方案。

總之,臨床上鑒別嬰幼兒病理性哭鬧與非病理性哭鬧十分重要,而病史、體格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是鑒別的主要方法[14-17]。對于嬰幼兒的哭鬧,醫護人員應該多觀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合理地應用各種輔助檢查。有條不紊的診治程序可有效防止漏診、誤診,避免貽誤時機,給治療帶來不必要的困難。

參考文獻:

[1]王永莉.嬰兒及學齡兒哭鬧的病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9):90-91.

[2]孔德鳳,馬莉.實用新生兒護理[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4.

[3]王愛玲,趙青華.嬰幼兒哭鬧原因觀察與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03,10(10):40.

[4]黃電芳.新生兒哭鬧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0):213-214.

[5]武慶斌.嬰兒常見的胃腸道不適及處理[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01):1-2.

[6]白學斌.小兒哭鬧原因辨析[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1,24(4):25-26.

[7]范小燕.新生兒心律失常42例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04):117-119.

[8]蔡巧怡.小兒嵌頓疝手術治療后的整體護理措施探討[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01):40-41.

[9]周文英,呂霞.嬰兒濕疹的家庭治療及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2,25(01):113.

[10]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6.

[11]彭明琦,張譯文,孫真真,等.南京兒童醫院近3年急診患兒發病情況分析[J].現代醫學,2015,02:139-144.

[12]陳明.針對性護理干預減輕嬰幼兒預防接種注射疼痛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8:2547-2548.

[13]陳玉芳,李春梅,王芳芳,等.我院687例門診患兒布拉氏酵母菌散劑處方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23:48-49.

[14]張美倫.中醫腹診在嗜肝性病毒病的臨床應用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15]寧克穎,武治國,張文生.嬰幼兒靜脈采血部位的選擇與效果觀察[J].安徽醫學,2013,11:1643-1646.

篇(6)

【關鍵詞】 嬰幼兒;氯胺酮;基礎麻醉;護理

氯胺酮基礎麻醉作用快,鎮痛效果好,蘇醒期短,臨床上常用于不合作患兒的診斷性操作及短小手術麻醉。嬰幼兒因其解剖、生理、藥理方面與普通患者相差甚遠,各系統調節功能差,所以手術不安全因素明顯高于普通病人。如術中觀察及護理不當,易發生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行氯胺酮基礎麻醉的113例嬰幼兒,經精心治療護理,效果良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113例,男78例,女35例,最小年齡2個月,最大36個月,體重最輕5.5 kg。其中纖支鏡檢查2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2例,淋巴結活檢3例,淋巴結病灶清除術106例。

1.2 麻醉方式 所有病例均采用氯胺酮靜脈注射。

2 手術期不安全因素

2.1 認知能力有限和不合作 嬰幼兒缺乏語言系統能力,不能正確表達疾病的癥狀及部位,不易合作,給核對工作帶來困難。

2.2 墜床,皮膚完整性受損 手術室的陌生環境易引起嬰幼兒驚恐、易動,若保護措施不當,可能發生墜床;嬰幼兒皮膚黏膜嬌嫩,若吸痰時負壓過高,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損傷。使用高頻電刀時,負極板接觸不好或發射頻率過高,均可引起皮膚完整性受損。

2.3 低溫致并發癥 嬰幼兒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健全,易受環境溫度影響[1],特別是結核病患兒其消耗性疾病使產熱有限而散熱較易。術前消毒時,身體部分暴露,消毒液揮發帶走體熱均可使患兒術中低溫。而術中低溫是潛在的致命性并發癥,不僅影響呼吸功能,還可發生術后肺炎等并發癥,體溫過低時可致心搏驟停。

2.4 呼吸循環障礙 術殊的擺放,胸腹部受壓可致肺活量降低。氯胺酮可使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分泌物吸引不及時可致呼吸道阻塞。氯胺酮靜注過快時易致一過性呼吸暫停,嬰幼兒禁食禁飲時間過長可致血容量不足,出現休克。輸液過多過快易引起心功能下降。為嬰幼兒穿脫衣服或操作時,動作幅度過大可致心率突然改變,有心跳驟停的危險。

3 護理對策

3.1 不斷完善護理常規制度,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定期開展護理人員法律、法規的培訓,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完善護理常規制度,規范護理操作,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

3.2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術前1日護士持手術通知單到病區,核對病區、床號、患兒腕帶、姓名、年齡、住院號、手術名稱及部位。遇有左右雙側部位手術時,核對管床醫生用防水記號筆做好手術側標記。術晨親自接病人,攜手術通知單與接送病人交接班本,與病房護士認真核對,確認后入手術室。入室后與麻醉師再次核對,手術開始前與主刀醫生最后核對確認患者及手術部位。

3.3 實行專人護理,責任到人 接嬰幼兒可讓家屬陪同抱至手術室門口。使用推車時,推車兩旁拉上護欄,使患兒頭部朝推車者一方,護士立于頭部。遇不合作患兒可使用約束帶固定身體。重危患兒由醫生共同護送。移動患兒至手術臺或推車上時及時踩剎,防止墜床致摔傷。

3.4 密切觀察病情,加強與麻醉師配合,防止并發癥 巡回護士與麻醉師在術中密切觀察面色、生命體征、SPO2的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配合麻醉師采取措施對癥處理,防止并發癥。術前準備并檢查負壓吸引裝置,確保吸引通暢。

3.5 加強術中的全程管理

3.5.1 巡回護士在安放手術時動作輕柔,四肢不可過度牽拉,避免神經損傷。固定患兒時使用厚包布將患兒身體與床的金屬部分隔離,遇術中尿濕及時更換,保持干燥,防止電線短路燙傷。使用高頻電刀時選用一次性嬰幼兒雙極負極板,平整貼于肌肉豐富處。高頻電刀的發射頻率從最低使用參數開始逐漸調節,防止負極板接觸不良或發射頻率過高引起灼傷。使用高頻電刀后,輕輕從負極板四周揭去負極板,防止由此引起的皮膚破損。避免將強光直接照射嬰幼兒的眼睛。

3.5.2 防止血容量不足或輸液過多、過快 嬰幼兒禁食時間過長可致血容量減少。小于6個月的嬰幼兒禁食4 h、禁水2 h,6個月~3歲的嬰幼兒禁食 6 h、禁水3 h。按患兒入室前復核體重,根據每小時液體維持量明確輸液速度。小于10 kg嬰幼兒每小時輸液量:體重(kg)×4 ml,10~20 kg嬰幼兒每小時輸液量體重(kg)×2+20 ml[2]。嬰幼兒麻醉期間保持輸液暢通是保證手術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患兒穿刺成功后應將輸液管道固定穩妥。

3.5.3 重視手術期保暖 手術室溫度是決定嬰幼兒體溫的重要因素,患兒年齡越小,體溫越易下降。保持手術室室溫24 ℃~26 ℃,濕度55%~65%。消毒鋪巾動作迅速,減少身體暴露時間,術中沖洗液加溫至38℃后使用。手術完畢及時用溫水擦拭皮膚上的消毒液及血跡。經常觸摸患兒皮膚,保持溫暖。以上措施可有效防止術中低溫,減少術后并發癥。

3.5.4 保持呼吸道通暢 呼吸系統并發癥是嬰幼兒麻醉最常見的并發癥[3]。根據患兒大小選擇合適的面罩及吸痰管,吸痰前充分給氧,吸引負壓在0.02~0.03 MPa,吸引時間小于10 s,吸引動作輕柔,減少對呼吸道黏膜損傷,在吸引過程中密切觀察面色、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停止吸痰,給予吸氧。復蘇期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送患兒回病房時,備好氧氣枕及簡易氣囊,以保證護送途中安全。

4 結果

113例中,1例術中出現呼吸道梗阻經及時清理呼吸道及充分給氧等處理,安全渡過手術期,術后隨訪無后遺癥狀,余患兒無并發癥發生。

5 討論

嬰幼兒的生理功能尚未發育健全,對缺氧的耐受力差,患兒的語言表達及整個手術過程的配合均存在一定難度使得手術期護理難度高,因此,保證術中的安全,預見性地發現病情變化以及并發癥的發生都是護理的重點,在具備熟練的業務操作技能的同時需要高度責任心,敏銳的觀察力及應變能力,術中主動密切地配合手術者及麻醉師,嚴格執行各種護理操作常規,保障手術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李秋.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實用醫技雜志,2006,13(2):172-173.

篇(7)

[關鍵詞] 嬰幼兒;硬膜外麻醉;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 R473.72[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3(c)-097-01

嬰幼兒是指從出生后到3歲的兒童,其中嬰兒是指從出生到1歲,包括從出生到28天的新生兒,幼兒是指1~3歲的兒童。嬰幼兒在解剖、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與成人有著巨大的差異,如肺泡、心肌結構發育都不完善,耐受麻醉力差。脊椎間隙相對較小,脊神經、鞘膜相對較薄,硬膜外麻醉時麻醉作用出現早,麻醉平面也容易升高。因此,手術室護士在麻醉期間必須準備充分,精力集中,嚴密觀察,隨時對麻醉做好護理支持,確?;純旱陌踩?。

1臨床資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手術室共進行133例嬰幼兒硬膜外麻醉,年齡出生后1~30 d 5例,1個月~1歲49例,1~3歲79例。其中,女性47名,男性86名。

2麻醉前的準備

包括:①協助麻醉師檢查麻醉機的性能,備好型號適宜的氣管導管、面罩、喉鏡、牙墊、氣囊及急救藥物,防止麻醉過程中發生意外。②保持呼吸道通暢,基礎麻醉用藥后會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發生喉及支氣管痙攣,麻醉前應準備好吸引器,細吸痰管、小兒肩墊。③建立靜脈通道,連接推藥用的三通接頭及微量泵延長管,有利于靜脈給藥與搶救用藥并保持循環功能的穩定。④協助擺放麻醉,并站在患兒的面側維持固定,防止躁動及墜床。⑤穿刺時隨時觀察患兒的面色、表情、呼吸及脈搏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麻醉醫師并配合搶救。

3穿刺中的護理

3.1基礎麻醉下穿刺的擺放及配合

嬰幼兒多無自制力或自制力較差,在進行硬膜外穿刺前行基礎麻醉,使患兒在睡眠、肌肉松弛的狀態下進行硬膜外穿刺。這就需要護士熟練掌握擺放原則和方法。在穿刺過程中既不影響患兒的呼吸、循環功能,又能保證麻醉穿刺穩固的需要。由于嬰幼兒身體、組織柔嫩,而黃韌帶富有彈性,穿刺針到達硬膜外腔后有明顯的落空感,使穿刺針相對固定而挺直。在穿刺時,隨著穿刺的擠壓,脊柱向腹側彎曲,這就需要支持護士在術者穿刺時維持對應的原。此時可用扶患兒雙膝的手輕輕頂住患兒腹部,但要求一定不能推患兒,也就是固定不能移動。因嬰幼兒從皮膚到硬膜外腔的距離僅有0.6~1 cm,所以,需要配合護士有豐富的經驗,穿刺時既要維持住原,同時又要隨時觀察穿刺的深度,“感覺”有落空感時要立即停止用力。在協助新生兒硬膜外麻醉時,一定要等藥物全部推完,拔出針后才能將手放松患兒,不要急于貼針孔敷料而使患兒扭動,造成穿刺針脫落。

3.2全麻氣管插管下穿刺的擺放及配合

氣管內插管+硬膜外麻醉的復合麻醉,是便于管理和安全穩定的麻醉方法。對于一般情況較差或行開胸手術的患兒,往往先進行插管全麻,然后再進行硬膜外穿刺。給此類患兒穿刺時,既不要讓患兒頭前屈,也不能后仰,使氣管插管保持平直以保持正常呼吸。否則可能導致導管位置過深或脫出。由于患兒已行全麻插管,此時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自制簡易呼吸囊保留自主呼吸的患兒,要注意呼吸囊的起伏波動情況;使用呼吸機的患兒,要注意呼吸機的工作狀況。同時要注意觀察有無脫管現象,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1]。

3.3對腹脹患兒硬膜外麻醉的配合

當新生兒腹部膨隆明顯(例如巨結腸危象患者),此類患者往往腹脹明顯甚至腹部皮膚發亮,這時輕微的擠壓都可造成嘔吐或呼吸困難。配合硬膜外麻醉操作時應注意使新生兒雙膝彎曲,貼近腹部時要適度,維持穿刺,將脊柱固定即可。此時可將患兒肩及臀部稍向腹部彎曲,在穿刺時適當頂住患兒胸部,切忌將患兒雙膝用力擠壓腹部,以免造成嘔吐及意外的并發癥。

3.4清醒患兒硬膜外穿刺時的護理支持

由于患兒處于清醒狀態,一般不會影響呼吸,配合者可使患兒頭盡量前屈,使下頜貼近胸部皮膚,此時脊柱間隙呈最大程度暴露。但此類患兒由于術前禁食及病痛等原因,往往哭鬧厲害,肢體躁動,這時我們給患兒安撫吸吮,多數患兒可停止哭鬧,利于固定[2]。另外,新生兒痛覺的發育尚未健全,往往是穿刺針已進入皮膚,甚至穿刺已成功時患兒才有感覺,開始哭鬧。此時應提醒麻醉醫師,固定穿刺針的雙手不可過緊,只需輕輕扶住穿刺針即可。因為新生兒輕微的躁動,都可將穿刺針帶出或穿透硬膜外腔,故要等配合護士重新固定患兒后,麻醉醫師方可繼續操作,以免操作半途而廢,甚至出現全脊髓麻醉的嚴重后果[3]。

4討論

嬰幼兒由于其生理特點及藥理學特點,在硬膜外麻醉期間護士必須勤觀察、巧用力,做好護理支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患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崔文賢.新生兒硬膜外麻醉的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0,16(10):22.

[2]江連山.58例嬰幼兒硬膜外麻醉體會[J].醫藥月刊,2008,5(3):141-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人禽杂交18禁网站免费|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情侣作爱视频网站| 亚州少妇无套内射激情视频|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中国少妇内射xxxx狠干| 天堂а√在线地址| 九色porny丨国产首页注册| 欧美变态另类牲交|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人妻在厨房被色诱 中文字幕 | 擦老太bbb擦bbb擦bbb擦|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久久性色欲av免费精品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免费超爽大片黄| 丁香五月亚洲春色|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毛片内射久久久一区|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激情 人妻 制服 丝袜|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亚洲av日韩av在线电影天堂|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 99在线视频 | 传媒| 在线高清理伦片a|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国产漂亮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性色欲av免费精品观看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9久9在线视频 | 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