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發展城市經濟的措施

發展城市經濟的措施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1 16:38: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發展城市經濟的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發展城市經濟的措施

篇(1)

關鍵詞:西部 城市經濟 可持續發展

城市經濟是指由工業、商業等各種非農業經濟部門聚集而成的地區經濟,是以城市為載體和發展空間,二、三產業繁榮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高度聚集,規模效應、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十分突出的地區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現代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經濟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20世紀初,中國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西部城市迅速發展,以重慶成都等為代表的西部大中城市迅速崛起,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成功典范。然而中國西部城市經濟總量小、產業層次低、輻射作用小,遠遠落后于東部城市且西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和只求速度,不講質量的做法反到阻礙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西部城市經濟的發展方式還有待于改進,實現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西部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經濟的可持續

經濟的可持續是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合理規劃城市產業布局,符合城市經濟發展空間,使城市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其次,加快西部城市經濟結構轉型和優化:1.在穩定農業和工業經濟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高新技術,提高第一生產力的能級。2.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建立以主導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高地。3.調整和完善城市所有制結構,推動以產業結構變動為核心的經濟增長;再次,加快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模式,西部地區這種多元化的經濟發展現狀和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情況,在把握好原有地區的區位優勢以及資源優勢的基礎之上積極引進新的產業,發展特色經濟,從而形成一個資源互補、產業鏈銜接、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最后,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大力培育高素質的人才,為西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儲備人才。

二、政治的可持續

政治作為國家的上層建筑,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反作用,西部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治上的正確指導和支持,實現政治的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1.穩定推進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走國家政策與地方具體情況相結合的道路。2.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完善政府職能,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完善西部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機制和法制,妥善解決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為城市經濟發展鋪平道路。3.加強政府的公正廉政建設,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原則,杜絕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腐敗發生。

三、文化的可持續

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文化的發展也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西部城市文化多樣且底蘊濃厚,有巨大的市場挖掘潛力,然而西部城市文化建設相對落后,沒有形成以西南地區或西北地區為代表文化產業圈。促進西部文化的發展,并大力發展以文化產業為代表的新型產業,不僅可以居民的文化水平,弘揚西部傳統文化,而且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產業結構的轉型。

四、交通的可持續

城市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道路交通建設,西部大開發戰略后,西部城市交通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發展的同時許多問題凸顯出來,如西部地區地形崎嶇,道路建設較為困難且投資巨大,許多小城鎮交通閉塞,城市交通擁擠、交通用地不合理、交通污染嚴重等,完善西部道路交通建設是西部城市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實現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有:1.加大對道路交通建設的投資,實行政府投資、企業投資與民間投資相結合的投資模式。2.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網絡,將城市之間、城市內部各要素之間連接成一個交錯互織的網絡,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及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的能力,建設形成大城市為核心輻射范圍的城市功能群。3.發展以公交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和交通技術相結合的綜合型立體交通體系。

五、生態環境的可持續

城市環境與城市經濟建設相輔相成。經濟發展既是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又是解決環境問題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可持續發展觀認為,謀求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相統一,而西部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如城市的環境效應、城市的大氣水污染效應等。因此,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相同步,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要做到以下幾點:1.改革環境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從立法、執法和守法三個方面加強環境保護。2.發展循環經濟,在物質不斷循環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運用鏈的技術,建立起不同層次的循環鏈接,實現良性循環,達到經濟、社會、環境相統一。3.推行清潔生產,倡導綠色消費,建設生態住宅,發展環保產業。

六、資源的可持續

西部地區有著豐富的礦產、森林、水能等資源,以攀枝花為代表的資源型城市迅速崛起,近年來,由于城市化建設的需要,許多資源型城市經濟的發展超過了資源的再生承受能力,導致資源的破壞和枯竭,走資源節約型城市的道路是資源可持續的要求,實現資源的可持續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根據城市礦物資源種類、儲量、開發程度等,制定一個能夠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發展規劃。2.擴展產業鏈,在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延長產業鏈,發展下游加工業和相關的服務業,建立起資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產業群。3.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衰退產業援助機制.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三大機制相結合的制度,有效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東,彭應登.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7(02)

[2]馮云廷.城市經濟學[M].東北財經大學.2008

篇(2)

關鍵詞:城市經濟學;公共政策;應用經濟學;城市化;經濟發展

一、城市經濟學的誕生

就歷史而言,城市經濟學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與經濟理論從微觀經濟學到宏觀經濟學再到中觀經濟學這一發展歷程一脈相承的。1965年美國湯姆遜的《城市經濟學導言》問世,標志著城市經濟學在美國首先誕生。雖然城市經濟學作為中觀經濟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只是經濟學體系中的后來者,但它一經產生就體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和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此后,城市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西方得到較快發展。20世紀80年代,城市經濟學在我國興起和傳播,經過20多個年頭的風雨歷程,城市經濟學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發展,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二、城市經濟學的性質

城市經濟學是發展中的經濟學。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了一系列實際問題,但傳統經濟理論面對這些城市問題卻束手無策。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在各國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僅是國民經濟的支點、區域發展的中心,更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紐帶。與此同時,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也日趨復雜和深化,使得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區域、城市管理、城市經營、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

城市經濟學是綜合性邊緣學科。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為城市系統,重點是城市經濟系統,而城市經濟系統是多層次的,它包括微觀城市經濟系統、宏觀城市經濟系統和城市經濟管理系統,研究對象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城市經濟學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是一門邊界寬廣的學科。它是把許多的部門經濟學應用到城市經濟系統之內,并對其內涵和外延加以豐富和發展所形成的綜合性學科。

城市經濟學是公共經濟學。世界范圍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使城市公共經濟關系顯得更為復雜和重要,公共經濟對企業經濟的促進和制約作用已經日益明顯。城市經濟學以其獨特的視角,“不僅從企業角度出發,而且,更多的是從城市和區域經濟整體運行盛壅塑 皇出發研究經濟問題。因此,公共部門的投入產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構成了城市經濟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城市經濟學重點研究城市公共經濟的地位、作用、內容體系,提出調控的方法和公共經濟政策,如通過對城市土地的開發與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文化設施、公共福利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和住宅建設等問題的研究,為政府配置公共經濟資源,提高公共經濟效益提供理論和決策依據。因此,城市經濟學是完全不同于企業經濟學的治市經濟學,是市長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城市經濟管理是城市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經濟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業為核心的微觀經濟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國民經濟管理為內容的宏觀經濟管理。城市經濟管理將微觀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城市管理職能也大大地豐富了傳統管理學職能的內涵,所以,城市經濟學是新型管理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也是應用經濟學。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而不是理論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是為了把握城市系統經濟運行、經濟關系及其規律,并以此來指導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的實踐。

三、對城市經濟學的認識

筆者認為,城市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日趨活躍。我國城市經濟學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觀層次和空間范疇上對城市經濟問題進行了跨學科、跨部門的綜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樣化和研究手段的現代化。近年來,我國的城市經濟學研究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出現了“個性化研究”的方式。與“個性化研究”方式相對應的是“群體化的跨空間協作研究”也正在興起,出現了跨地域乃至跨國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這與網絡化數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密不可分。城市經濟學研究方式的個性化、多樣化,有力地促進了學科發的創新與突破。城市經濟研究的對外交流與國際合作日趨活躍。

我國城市經濟學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城市經濟學理論體系建設存在不足,城市經濟理論基本觀點的表述存在不規范,城市經濟理論研究與實踐部分分離。城市經濟學研究存在薄弱環節。對城市化問題、城市經營與管理問題的研究存在不足,對城市競爭力問題研究不足。

城市經濟學基礎研究。一是在重視對特定城市進行實證研究的同時,關注統領全局的城市經濟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背景下,對城市化和城市經濟運行的規律性研究及城市經濟學理論、方法、工具、經濟模型的研究。其趨勢是完善城市經濟學基礎理論體系,明確城市經濟學的性質、研究對象、范疇、結構等問題,創建相關經濟模型,提高研究的規范性和增強其實踐的可操作性,規范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規范相關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經濟學學科體系與內容上,我們應融會多個學科的理論方法來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涵和外延。如可探討建立科學的城市政治經濟學,包括城市及城市區域的生產系上層建筑、社會福利和行政區劃等在內的問題,將制度性和社會性因素視為經濟分析的內生變量,將所有權的分配、經濟組織結構乃至社會政治制度結構都理解為城市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包括城市發展政策、城市產業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戶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會治理的方針政策等。要加強以生產力為轉移的城市化規律的研究、以經濟發展水平為依據的發展階段性的研究和國情與地區差異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進程中的具體措施,特別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發揮。

我們要研究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發展的契機,加快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問題。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較少關注落后地區的城市化問題,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發展的成本效益進行分析。從宏觀的角度看,應加強對不同地區城市規模結構的發展規律、不同地區城市規模效益的發展規律、不同地區區域差別擴大與縮小的發展規律、不同地區大城市化與城鎮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區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規律等問題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較研究。如發達國家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可資借鑒;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做法和經驗也極具參考價值。

城市化不單單是一個經濟過程,也是一個國民生活方式轉變、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加強城市化對國民生活觀念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設的規劃研究。應加強城市建設創新性與國際性關系的研究;加強民間建筑與公共建筑協調性的研究;加強城市建設方法論的研究以及城市規劃法制性與指導性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

筆者認為,城市規劃建設與城市管理問題研究可羅列以下三點:

一是,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中政府的職能與定位。這是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和基本問題,相關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還不夠清晰明確,指導實踐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強。

二是,城市經營與管理過程中“三個效益”的統一問題。下一步的相關研究將集中在確立實現“三個效益”統一的原則和相應機制的形成與完善上。

三是,城市發展中的文化傳承與保護。在追求所謂“現代化”的過程中,需要從經濟學角度確立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機制,平衡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與城市文明的建設。研究精神文明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進措施;建樹“倫理經濟”和“道德經濟”的產業文化觀念;剖析城市環境的人文價值和經濟價值;科學制定城市文化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發展城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新途徑。

篇(3)

【關鍵詞】城市經濟;基礎設施;關系;前提條件;促進措施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涵蓋了多個方面,交通、通信、醫療、公共設施等都可以算作基礎設施建設的范疇。在城市經濟的發展中,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外來資本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但是外來資本在投資決策上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視,其會根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行投資決策。這是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僅反映城市當前的發展現狀,也表現了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因此,必須明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內涵關聯與影響,從而準確把握城市經濟的發展方向。

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增長的關聯影響

(一)宏觀層面的關聯影響

在宏觀層面,要對經濟增長和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關聯形成有效認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第一,產出、生產率與基礎設施存量之間的關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出是政府公共財務支出的重要部分,根據研究發現,在通信、交通等方面的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直接的正相關,但是與私人投資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在基礎設施的產出與支出之間,存在一個彈性系數,對其關系進行了衡量。

第二,在不同經濟水平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程度對經濟增長的刺激效果不同。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增長具有刺激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地區,這種刺激效果并不一樣,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在偏遠的大西北或是等地,即時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完善,但是其受制于大環境的影響,經濟增長并不會很明顯。而對于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而言,其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較為完善,即便再進一步,對經濟增長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相反在中等發展地區以及周邊經濟環境較好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反而更高。

(二)微觀層面的關聯影響

從微觀層面來看,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表現在多個方面,其可以從更加細小的環節為經濟增長提供助力。

首先,基A設施建設有利于降低經濟活動的成本負擔。比如在基礎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方面,在房地產開發區域,若是政府提前規劃了菜市場、超市、學校等基礎設施,那么企業在興建住宅的時候就不用考慮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自然也就節省了這方面的成本。再比如城市綠化,若是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加強了對綠化的建設,那么不少企業、小區等都可以節省綠化方面的成本。此外在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相應減少經濟活動在這些方面的成本支出。

其次,提高國際競爭力。經濟一體化促使貿易活動成為了跨國行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致力于海外市場的開發,與國際上的其他企業展開激烈的競爭。這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就成為了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近些年我國在通信、交通、倉儲技術等方面的巨大進步,使得相關的基礎建設更加完善和全面,企業經濟活動能夠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如此就大大提升了經濟活動的競爭力。

二、城市經濟增長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前提條件

(一)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外來資本的進入,想要獲得外來資本的青睞,就必須著眼于投資者對城市基礎設施的要求,針對性展開基礎設施的建設。所以,要實現城市經濟增長,一個必要前提條件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滿足投資者的需求。這是因為一方面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可以降低本地企業在這方面的成本支出,從而減少其經濟成本,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從而吸引外來資本。另一個方面則是因為基礎設施在滿足投資者需求后可以提升其使用率,從而增進產業和資金的流入。

(二)協調相關的因素

城市經濟增長是在多方力量作用下完成的,這其中包含了許多相關因素,而這些因素的效用存在很大差別。具體而言,首先應該對私人部門與公共部門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深遠的內涵,公共部門與私有部門混雜,職能存在重疊,這就容易導致基礎設施建設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到經濟增長。因此只有事先協調好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的關系,才能避免相關問題。

其次,協調需求者負擔結構。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果可能被需求者直接消費,也可能作為中間產品進入到再生產過程,進而被消費者消費。在被消費者消費的情況下,實際上是對消費者潛在福利的侵犯,降低了其消費能力,從而影響到經濟增長,因此需要平衡需求者負擔結構。

(三)選定資本進入區域

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其對城市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資本進入的區域上應該合理選定,確保其能夠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增長。在西方學者眼中,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吸引資本集中在選定區域,并且將會引導工商企業在產業上實現重新布局,從而實現高品質基礎設施的區域經濟發展。在城市經濟增長的研究中,就應當明確資本進入區域對經濟增長的具體影響,從而合理引導,強化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三、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經濟增長的措施建議

(一)規劃科學合理的基礎設施發展模式

在城市化進程中,對于基礎設施的要求已經成為了必然問題,但是由于城市進程的加快使得資本往往集中在工商業的活動當中,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在國內外工業加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壓力就更加明顯。但是,基礎設施建設本身不具備較高的資本系數,其附加值比較低。因此如果將大量資本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當中,那么就會阻礙工商業的發展,不利于城市經濟增長。

在不同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所能夠產生的經濟效益是不同的,在發達地區、如北上廣深等城市,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收益率相對較高,因此可以優先考慮。但是根據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增長形勢來看,基本上每5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國民經濟周期性波動,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平均周期是接近的。具體可以歸納為:經濟高速增長基礎設施需求提高基礎設施瓶頸收縮經濟增長回落被動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基礎設施瓶頸緩解經濟增長回升。從這樣一個過程可以看出,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周期性相對變化的規律,據此就可以科學合理制定基礎設施發展的模式。即讓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需求相契合,展開長期預測和規劃,根據投資需求和投資周期的差異,確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最佳時機,削減中間環節,促使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保持高度同步。

(二)從基礎設施建設的其他方面促進城市經濟增長

除了要科學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案之外,還可以從其他方面推動經濟增長的速度。

第一,對于經濟基礎較為良好的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應該秉承高水平、高質量、高技術、高便利的目標,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較大、人口流動復雜的城市,更需要加強環保類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應該注意,基礎設施的建設雖然能夠擴大城市需求、優化城市環境,但是基礎設施建設本身屬于一種投資行為,會引發其他的濟活動或是投資行為,從而可能導致城市在擁擠、污染方面的治理成果被抵消。

第二,加強對私有資本的引入,讓私有資本成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資金支持。資金短缺的問題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私有資本的引入會造成基礎設施建設復雜化,容易產生一些意外問題。對此,在私有資本的引入上,就應該對“度”合理掌握,尤其是在參與環節、參與角度以及參與程度等方面要嚴格把控,避免資本進入過深,導致基礎設施表現出某些私有屬性。具體而言,在私人資本愿意進入的領域,政府應該大加鼓勵和引導。而對于私人資本不愿意進入的領域,則應該由政府為主進行投資。

第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養護等方面的新技術,提高建設水平和基礎設施的附加值。目前城市基礎設施中不少項目都存在附加值較低的問題,導致資本不愿意進入。因此需要加強對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提高基礎設施的附加值,使外部資本原因進入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從而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實現經濟發展。

第四,需要嚴格審慎對待外部資本的進入,對外資的利用應該關注對技術的共享利用,而并非單純的建設數量。只有掌握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技術,才能在經濟活動中掌握主動權。

結束語:

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經濟增長之間在宏觀與微觀層面都具有緊密聯系,在明確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條件基礎上,應該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結合區域實際編制合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同時還需要從私有資本引入、加強技術創新以及嚴格對外資等方面做好管控,以便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切實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體育產業作為社會經濟生活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和突出。體育的商品或服務的消費過程如此,全運會、世界杯、奧運會等重大國內和國際賽事表現得非常具體,同時,體育商品的生產過程和提供方式也帶來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從目前來看,體育與城市發展的高度相關可以從熱衷申辦運動會略見一斑。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各大城市對申辦高規格、大規模運動會的熱情和積極性呈持續上升的狀態,越來越多的城市激烈競爭舉辦運動會的權利。其原因是運動會對東道主城市帶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對于招商引資,開展多種多樣的商業活動是不可多得的機遇。

二、體育與我國城市發展現狀分析

研究體育與我國城市經濟發展的關系,首先必須明確“體育”的基本內涵。一般地,國際公認的“體育”概念其內涵可分為“大眾體育”和“運動競技”兩大部分[3]。我國的競技體育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城鎮居民的體育發展卻令人堪憂,發展極不平衡。

我國的大城市主要是直轄市、省會,是高校、企業集團集中之地,是該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基于這些方面的需要,大城市均修建了很多體育場館,這是中小城市所無法比擬的。同樣,作為社區的體育健身中心,由于經濟因素,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經濟不發達城市之間也存在較大差距[1]。

我國體育消費作為一種“新消費”,水平還相當低,人均體育經費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僅為0.5元,而日本為20元人民幣[3]。盡管1985年到1997年全國居民娛樂、教育文化服務占工資支出的8.1%提高到10.7%,提高了2.6%,但從靜態分析,增長幅度還不快,而且地域之間發展不平衡,體育消費需求緩慢[6]。以家庭體育健身器材擁有量為例,1997年每百戶家庭體育健身器材擁有量,全國平均為1.62件,上海市2.15件,廣州市5.72件,武漢市5.39件,合肥市1.04件,蘭州市為0.85件[1]。而中等偏上收入戶、高收入戶、最高收入戶的擁有量分別是全國水平的30%、43%、120%。可見,全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別是小城鎮居民每百戶的擁有體育健身器材量遠低于全國的平均值。

居民健身意識不強。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休閑時間的增加,人們的健身意識會不斷增強,但目前居民健身意識令人堪憂。以河南居民為例:根據2006年的摸底調查,只有28.5%的成年居民每周參加1次以上的體育鍛煉。河南城市社區活動點,雖然由2000年的2343個增加到2006年6月的3320個,增長了41.7%,但調查發現,對體育鍛煉無興趣的男性和女性仍占大多數。

城鎮居民人均活動場地嚴重不足。從我國體育場館開放和經營情況看,數量和利用率很低。有數據表明,我國體育場館遠沒有達到國家相應的建設要求。在城市的體育場館中,只有44.1%對社會全部開放,21.3%部分開放,34.6%的體育場館尚未開放。全國公共體育場館目前基本全部開放,但公共體育場館僅占全國體育場館總量的2.3%。從居民活動區域看,目前平均每個街道、鄉鎮只須2.77個體育活動點,體育活動人數一般為31—100人,而且主要由鍛煉者自發組成[2],同時缺少體育輔導員,這些均無法滿足城鎮居民健身要求。

造成我國城市體育目前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1.由于計劃經濟的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中認為體育僅是一種公益性事業,是國家投資的必然行為,這種慣性思維阻礙著體育在城市經濟中的正常發展。2.人們參加的是簡單的活動,所以居民在體育用品消費方面較少。3.體育公共設施缺乏,加之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率較低,造成我國體育場地服務供給與居民需要之間的矛盾。4.政府機關官員缺乏體育對城市經濟發展作用的認識。

三、體育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影響

許多國家發展體育的經驗證明:在一個國家經濟能力許可范圍內,發展體育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國民收入方面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資金和高科技的其他經濟部門相比,通過發展體育來發展經濟,具有較大優勢。

發展體育可以加快城市化進程。在和平年代,體育賽事是城市塑造形象最有效的催化劑之一。它不僅能刺激和打造城市文化,體現城市活力,豐富城市經濟結構,而且還能加快城市化步伐,對城市進行擴容。眾所周知: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原是廣州市的荒郊,由于成功舉辦了全運會,如今成了廣州市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發展體育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其一,發展體育最明顯的經濟作用就是促進體育產品的消費,而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城市;能增加當地財政收入。其二,發展城市體育能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體育具有健身、娛樂、休閑、競賽等特點,能推動城市旅游、商業、交通、電信、新聞出版、餐飲等相關服務行業的發展。其三,體育能體現增加體質、提高素質、形成技能——提高生產效率與效益,從而達到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體育的發展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體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于體育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從體育產品技術含量上講,體育產品的生產一般為勞動密集型生產,如體育服裝、鞋類、球類的制作以及體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其次,體育還帶動和促進相關行業人員的增加。同時,為廣大婦女和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提供就業機會。這對緩解當今日益突出的城市就業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無疑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體育的發展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事實已證明:當今無論是世界性的,還是洲際性的比賽,以及國家和省級的大型運動會或單項比賽,都將加快該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體育場館、道路交通、旅游設施,賓館、飯店、城市綠化等等,這不僅能大大提升該城市的品味,而且還能改善該城市的軟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發展體育有利于擴大城市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體育運動是國內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匯的過程;是城市間合作與交流的“紐帶”。城市體育的發展,既可以吸引外來技術、設備、人力、管理經驗和資金;還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高,但質量過硬的產品,通過體育媒體的宣傳而進入國內,甚至國際市場。

誠然,體育發展對城市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給城市經濟及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其一,大型賽事的體育場館大多是為競技體育而建造的,項目設置專業性強,功能單一,除承擔部分訓練和比賽任務之外,多數處于閑置狀態。所以,我們的設計和規劃必須突出體育館的公益性,特別注意大型體育設施的后續效應。其二,舉辦大型賽事,需修建大量場館及道路、停車場、旅館、餐館等基礎設施,勢必減少耕地面積,加重城市污染,減緩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因此,在賽事中應樹立環保理念所謂“綠色體育”概念。其三,商業運作要適度

四、體育與城市經濟協調發展對策

體育應與城市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協同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一個城市的資源分布、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人文環境等諸多因素,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發展。而作為城市經濟組成部分的體育,它的發展也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

體育運動項目的開發須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城市體育應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經濟發達地區城市體育的發展應以信息、高技術為主發展體育產品,建立社區俱樂部;經濟欠發達的城市應以競技體育帶動群眾體育的發展;經濟不發達的城市競技體育方面應以民族傳統體育為主,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大眾化,體育用品業的生產則應以生產少數民族體育用品業為主,在社區體育方面,應采取百花齊放的方針。

體育在城市經濟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體育的發展對城市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應必須引起足夠的注意。

其一,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因地制宜發展體育項目。每個城市都應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做到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要預測市場對體育的需求,通過市場調研摸清開發哪些項目,參加體育活動人群的來源,體育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以及周圍一定距離內有無競爭(同類體育)項目點等等。要以較小的投資和較短的周期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優先開發那些地理位置優越,人口居住密度大,流動人口多的地方,便于人們前往進行體育消費。同時,還應注意體育的超前發展戰略研究和制訂正確可行的長遠發展計劃,切不可盲目地開發體育運動項目,體育場館的建設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開花。

其二,注意與體育相關配套的建設。體育的發展,需要其他部門的支持與配合。為了更好地使人們從事體育鍛煉、休閑與觀賞,就需要取得交通運輸、服務接待、社會治安、餐飲、檢疫等部門的有機配合,形成一個以體育為中心的服務網絡,讓前來鍛煉、休閑、觀賞的人們心情舒暢,實現健康發展、服務大眾的要求。

其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體育產業是一個服務性行業,其服務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體育事業的興衰。體育機構的工作人員應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做到服務周到,態度良好,以優質服務待客。為此,要做好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培訓工作,制訂和完善各種責任制,推行體育服務領域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工作。此外,還應加強安全防范工作,使消費者有安全感和舒適感。

參考文獻:

[1]韓丹.對我國“體育產業”與“產業化”10年的反思和評價[J].體育與科學,2003,1:3.

[2]方新普等.體育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控制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1:39.

[3]李志偉等.試論現代奧運會的社會功能及人文價值[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3:8-9.

篇(5)

關鍵詞:城市規劃經濟效益城市經濟

1、引言

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定地域范圍內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規劃作為一定時期內指導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調控城市空間布局尤其是土地使用分配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的一種手段,其對城市經濟效益產生著十分深刻的影響。

2、城市經濟效益的涵義

何謂城市經濟效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城市的本質和特性說起。首先,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綜合實體,它既是一個經濟實體,又是一個社會實體,歸根到底是物質實體,包括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領域,既有物質生產,又有精神生產。其次,城市是一個有限度的空間,這個空間在不擴大面積的條件下,使用一點就會減少一點,其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再次,城市的基本建設是百年大計,一旦建成,不能任意改變或推倒重來,必須慎重決策,謀略長遠。第四,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宰者是人,是具有一定勞動技能和知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最終還要看整個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在物質文化生活方面是否得到改善和提高,是否能夠創造一個給人以生存和勞動的優良環境。由此可見,城市經濟效益是指整個城市投入與產出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具體地說,就是要從城市的總體出發,花費最小的代價(包括活勞動消耗和物質消耗),取得最佳的綜合效益,進而為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居住、學習、勞動、交通、休息、社交等各種活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3、現代城市規劃對城市經濟效益的提升作用

城市規劃為城市綜合實體科學合理地安排空間場所,指導城市經濟的發展模式和結構調整,對城市經濟效益具有強大的助推作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國民經濟與城市化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規劃已經成為城市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從而打破了城市規劃僅僅是建設規劃的概念,使城市規劃更加深入研究城市經濟效益問題,注重城市規劃對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事業的影響與協調作用,從中探索提升城市經濟效益的最佳途徑。

3.1、正確確定城市性質是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重要關鍵

城市性質一般是指一個城市在全國或某一地區的主要功能與作用。縱觀國內外城市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的歷史發現:哪個城市能從實際出發,正確確定城市性質,并且根據城市規劃的合理定性來確定城市的經濟結構,就能發揮優勢,揚長避短,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提高城市經濟效益,城市本身就能隨之穩步發展。反之,若不考慮客觀條件,以主觀意志強加給城市某種性質,則城市不能發揮優勢,城市經濟效益就不會高,城市本身也就不能健康發展,甚至會造成全局性僵局。因為“城市的性質對城市的發展方向具有質的規定性和對城市規模具有量的規定性”,它制約著城市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決定城市經濟和基本建設的投資方向,確定城市的職能。因此,它對城市的發展不是起暫時的作用,而是起長期的作用,是一個戰略性因素,是決定城市發展成敗的關鍵。

從城市發展的實踐來看,城市性質取決于以下四個因素:

(1)資源條件,包括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它是開發城市的主要依據和組織生產、保障生活的物質源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它對于開發城市的自然資源,加速社會再生產的過程,縮短城市之間的距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歷史基礎和現狀條件。城市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生產能力與所積累的經驗,以及經濟、文化、科技、衛生、環境、生活傳統習慣等條件,目前達到的水平,對城市的發展也會產生很大的制約作用;

(4)城市在區域經濟或全國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要把城市放在一定區域范圍來看其起的作用和區域生產力布局對其提出的要求,這樣既把城市作為全國經濟體系網絡中的一個聯結點,又有利于充分發揮城市本身所特有的優勢和作用。

根據以上四個因素的全面分析和綜合權衡來確定城市性質,就會符合客觀實際,并能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城市經濟結構和發展目標,提高城市經濟效益。

3.2、科學規劃城市空間模式是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根本要求

經濟發展或增長的過程,實際上是經濟結構不斷演化的過程,也是經濟活動內容不斷增添的過程;而產業結構是一個城市經濟結構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結構關系。因此,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經濟的增長不僅直接取決與城市現狀的產業結構,而且還受制于產業結構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建設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由于資源在城市經濟三個產業部門的分配比重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經濟效益。因而,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能夠使資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經濟效益,進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來臨,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著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時期,每個城市的規劃必須符合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目的。城市規劃依據城市當前階段產業的部門構成狀況與空間布局結構,根據未來城市產業結構整合的目標,在城市的不同地區實行支持性和限制性等措施改變城市空間區位屬性,即可引導產業部門空間結構的變化,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整合。通過規劃新的城市空間結構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以達到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目的。

3.3、科學規劃城市基礎設施是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重大舉措

經濟增長表現為經濟增長率的提高,經濟增長率直接取決于資本的增長。在市場化的經濟條件下,城市的經濟增長仍然也離不開高效率的資本投入。資本是決定城市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也是對經濟發展最具有持久性的因素,而城市規劃則是一種最好獲得資本的戰略手段。基礎設施是城市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載體。一個城市和地區的現代化,首先是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包括:道路、供水、能源,電、氣、電信、通訊網絡、排污與污水處理;街道與綠化、公共空間與休息場所等。各種設施的布局、規格與等級的確定,相互之間的連接與協調,關系到能否形成一個高效運轉的體系,直接影響到城市各項社會、經濟活動。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原因:一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需求導向作用,對制造業和建筑業的發展,會產生極大的需求。二是基礎設施的完善,是諸多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例如,高速公路對汽車制造業的發展,大型客機對跨國旅游業的發展,都是必要的條件。城市基礎設施無論是作為直接投入生產的中間產品,還是作為供給居民消費的最終產品,都會成為吸引資本的重要因素。實踐表明,基礎設施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將會促進個體和群體部門的投資欲望,刺激城市企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高級化。因此,科學規劃和積極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我國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重大舉措。

3.4、通過規劃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是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城市發展也走上了一條市場化道路,與此相聯系的是城市土地有償使用模式基本形成。市場經濟是配置資源的有效手段,但是調控措施的滯后性和市場行為的盲目性加之土地資源本身所具有的不可移動性、不可再生性和用途難以改變性使市場經濟不能有效地對土地資源加以配置。這就從客觀上需要通過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調控,以彌補市場經濟的先天不足。即: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保證耕地動態均衡的情況下,對城市土地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從而平衡耕地、建設用地及其他用地的供給總量,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把市場調節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有力補充,在對城市土地整體規劃的框架內,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快推進城市土地資源經營的市場化,通過“規劃+市場”的土地經營理念,激發土地市場的競爭活力,充分發揮城市有限土地的作用。這樣,既調控土地資源的開發,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率,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

城市規劃對于城市土地的規劃安排與控制以及開發管理,實質上是對土地權利的安排和調控。按城市規劃來安排和管理城市用地,一方面可以指導、調節城市土地的有償使用,充分發揮土地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以及所反映出來的價格杠桿作用,克服過去無償使用土地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城市土地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巨大價值和作用。隨著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收益是現代城市公共財政的一大支柱,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給城市經濟發展帶來蓬勃生機。

城市規劃就是通過以下過程來實現土地的有效收益。第一,由簡單的滿足城市基本功能的需求,轉變為對土地配置的高效利用,使土地價值升值。第二,采用土地集約化規劃,除了公共設施用地外,以土地價格分等定級的辦法,按級差地租有償讓給投資者從事各項經濟活動。另外,為了防止土地使用惡性膨脹,達到有效地集約化使用,城市規劃提出了一整套合理控制和引導土地利用方法和技術措施,如容積率、建筑密度、土地用途分類、市政設施布置等規劃指標要求,為實施城市規劃提供管理依據;第三,保證城市公共利益的完整,通過政府干預,對公共設施建設進行配套協調,避免造成整體上的混亂,使城市經濟得到普遍增值,從而全面提升城市經濟效益

篇(6)

內容摘要: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是遼寧省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成為制約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對遼寧省經濟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現狀和差異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選取了19個影響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因素,分別計算這些因素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關聯度,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縮小遼寧城市經濟差異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 灰色關聯度

遼寧雖然是我國東部沿海比較發達的省份,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以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最為突出。遼寧城市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每兩個層次之間人均GDP差距均為10000元左右。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已成為制約全省經濟振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尋求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已成為當前遼寧區域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灰色關聯度的計算

設Xi為系統因素,其在序號k上的觀測數據為Xi(k),k =1,2,3,…,n,則稱因素Xi為行為序列。設系統行為序列:

X0= (x0(1),x0(2),…x0(n))

X1= (x1(1),x1(2),…x1(n))

……………………………

Xi= (xi (1),x0(2),…xn(n))

……………………………

Xm= (xm (1),xm (2),…xm (n))

計算灰色關聯度,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均值像。

第二步:求序列差。

第三步:求兩極最大差與最小差,記

第四步:求關聯系數

第五步:計算關聯度。

遼寧省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及不平衡程度測算

(一) 遼寧省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描述

2000年到2008年遼寧經濟總體呈增長趨勢,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持續增長,各城市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略有縮小。2003年以前,僅有沈陽、大連、鞍山和盤錦四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其他十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遼寧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2003年至今,全省僅五個城市(沈陽、大連、鞍山、盤錦和本溪)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其他九個城市GDP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見遼寧城市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各市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從表1可以看出,遼寧全省14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是比較大的,可以分為五個等級,各城市之間呈現一種金字塔式的區域差距模式。最發達的城市大連,構成塔尖,落后地區的面很廣,構成龐大的塔基,不利于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 各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程度描述

表2 給出了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與經濟最落后的城市人均GDP的比值。比值越大說明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極端差異越大,比值越小,說明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極端差異越小。從中可以看出,2000到2008年遼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與經濟落后的城市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變異系數能反映出區域差異的變化,并且消除了量綱的影響,變異系數越大,區域絕對差異越大;表2可以看出,2000到2008年,遼寧省各城市間經濟發展的變異系數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說明城市之間的差距在縮小。

基尼系數可以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衡程度,基尼系數大于0.5表示收入差距懸殊,0.4-0.5之間表示差距較大。從表2可以看出,遼寧省各城市經濟分配的基尼系數呈遞減趨勢,說明遼寧各城市經濟發展差距逐漸縮小,但基尼系數處于0.4-0.5之間,說明雖然近年來遼寧各城市經濟發展差距在逐步縮小,但城市經濟發展仍不平衡,各城市發展仍不合理,需要進一步縮小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

影響遼寧城市經濟發展因素的灰色關聯度的計算

(一)變量的選取

在變量的選取上,描述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選取人均GDP(y),在相關因素的指標選取上,選取如下19個指標,見圖1所示。計算人均GDP與各序列相關因素Xi(i=1,2....19)關聯度如圖2所示。影響人均GDP的相關經濟因素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見表3所示。

(二)相關因素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各相關經濟因素對遼寧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各相關因素與人均GDP的灰色關聯系數均大于0.9,對遼寧城市經濟發展影響最大。這個層次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就業人口占總人的比重、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旅游產業的發展以及科研技術投資。

第二層次,各相關因素與人均GDP的灰色關聯系數處于0.8到0.9之間。是影響遼寧城市經濟發展的第二重要的幾個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外商投資、每十萬人受高等教育人數、工業增加值和工業流動資產。

第三層次,各相關因素相對于人均GDP的灰色關聯系數處于0.6到0.8之間。對于遼寧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處于一般水平。主要因素包括教育投資占總體的比重、產業結構(第二產業比重和第三產業比重)。

第四個層次的因素為次要因素,這些相關因素相對于人均GDP的灰色關聯系數處于0.5-0.6之間,對遼寧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對策建議

(一)提高第二、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

社會的進步,主要是生產力的發展,而勞動生產率就是衡量生產力高低的核心指標。真正的經濟增長必須是“質的增長”與“量的增長”的結合,歸根結底要靠質的增長,經濟發展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乘法,這種質的增長就是提升勞動生產率。丹東、錦州、鐵嶺、朝陽、葫蘆島和阜新等城市無論是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勞動的生產率都比較低,遠低于大連、沈陽、鞍山和本溪等城市,僅為這些城市的十分之一左右。

(二)促進勞動就業

近年來,遼寧省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趨于下降;勞動人口的減少,導致就業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率下降,勞動要素投入減少,說明失業人口和非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率就越大,越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一方面阜新、朝陽、葫蘆島就業率比較低,另一方面這些城市非勞動人口數量比較龐大,造成勞動投入要素較少,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對于這些經濟欠發達城市,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提高就業率或鼓勵自主創業,另一方面,貫徹實施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出生率,從而控制非勞動力人口的比率。

(三)提高科研投資并促進科技進步

撫順、營口、盤錦、鐵嶺、阜新、朝陽和葫蘆島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投入比較少,僅占固定資產投入的15%左右,遠低于大連、沈陽等城市的科技投入量,這些城市應該加大科技投入,促進科技創新,形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經濟發展觀。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落后歸根到底是科技落后。因此要進行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它決定著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

(四)發展優勢產業并改善產業結構

盤錦之所以人均GDP在全省排名第三,位于鞍山市之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盤錦能夠很好的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石油產業,其第二產業比重達70%以上。因此,每一個城市都應該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優勢產業,改善產業結構。大連、錦州、營口、盤錦、丹東和葫蘆島等城市,要充分利用臨港、臨海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形成了功能布局合理、競爭合作有序、產業高度發達的港口特色經濟,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臨港產業體系,如臨海石油化工、鋼鐵、造船和臨海重型裝備制造產業、發電等臨港重工業以及海洋生物制藥、海洋食品加工和海鹽業、海洋化工、海水淡化等臨港加工業。同時這些環渤海城市進一步利用臨海優勢發展臨海城市旅游產業,推動遼寧環渤海城市旅游群的發展,從而帶動地方經濟。鞍山、阜新這樣的資源型性枯竭城市,要加快其資源型性城市轉型的步伐,確定新的經濟轉型方向,發展新能源,依托比較優勢,加速產業聚集,培育壯大一批優勢特色產業

(五)引進優秀人才

營口、盤錦、朝陽、鐵嶺和葫蘆島人才匱乏,每十萬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數不足500人,遠遠低于大連、沈陽等城市,因此,為了保持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些城市應該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引進和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并不斷培育高素質的人才,通過企業培訓、進修等手段提高人才素質。

(六)吸引外資

2008年沈陽、大連外商投資占總國民產出收入的1.37%和1.47%,而朝陽、葫蘆島的外商投資僅占國民產出的0.11%,約為大連市的十分之一。外商投資較少也是我省城市間經濟發展巨大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省內的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相對短缺,外商直接投資滿足了遼寧省各城市經濟建設對資金的大量需求。通過吸引外資,補充城市現代化建設資金的不足,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速度。

參考文獻:

1.楊軍.城市差異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影響的實證分析:[碩士學位論文].2005

2.李莉,劉惠.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國區域經濟差異及其因素分解[J].地理研究,2008(9)

3.呂永霞,呂永成.長三角城市經濟發展的聚類分析[J].廣西科學院學報,2006(8)

4.李昌興.浙江省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定量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3(4)

5.王娜.東北地級以上城市的發展經濟分異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6

篇(7)

1. 關于生態城市的認識

生態城市(eco-city)是由蘇聯城市生態學家亞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種理想城市――自然、技術、人文充分融合,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保護,建立生態、高效、和諧的人類聚居新環境。

對于生態城市的概念,國內外學者有著不同的詮釋。美國生態學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認為生態城市的全部內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人與生物圈(MAB)”計劃中指出,生態城市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環境,是自然、城市與人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結構。

我國的生態城市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城市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與生態城市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黃肇義等(2001)提出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其公平承載能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于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楊志峰等(2008)認為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達,社會公平、繁榮,自然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穩定、協調與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王如松(1987)將生態城市定義為在生態系統承載力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去改變城市生產和消費方式、決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建設的一類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態社區。戴天興(2002)認為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生態保護三者保持高度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穩定、協調,有利于持續發展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

2. 生態城市的內涵

生態城市是以實現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以及自然系統和諧,即“人―社會―自然”和諧為其發展目標的。彭曉春、李明光(2001)認為,生態城市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其一自然地理層次,是城市人類活動的自發層次,是城市生態位的趨適、開拓、競爭和平衡過程,最后達到地盡其能,物盡其用;其二社會功能層,重在調整城市的組織結構及功能,改善子系統之間的沖突關系,增加城市這個有機體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識層,旨在增強人的生態意識,變外在控制為內在調節。馮端翊(2001)認為生態城市應包括八個方面的內涵:確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發展目標和城市規劃;嚴格控制城市人口規模,提高人口素質;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倡導清潔消費;建立城市清潔交通體系;搞好市區立體綠化;發展生態農業,改善城區周邊環境,緩解中心城市的生態壓力;控制區域城市密度,保護綠色城市間隔;改進和完善城市發展考核辦法及指標。

關于生態城市內涵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認識。從系統學的角度看,生態城市是一個由社會―自然―經濟組成的復合生態系統;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生態城市是一個以生態技術為基礎、建立生態產業為手段、發展循環經濟為目的的理想經濟運行系統;從地理學的角度看,生態城市是一城市化區域、城鄉二重體,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其公平承載能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生態城市是一個以生態價值觀、生態倫理觀、生態意識觀為主導觀念,社會公正、平等、安全、舒適的人居環境。

3. 生態城市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生態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迅速發展,人類對生態城市的理解隨著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升華而不斷加深。國內外典型的生態城市建設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見表1。

生態城市的建設發展,在國外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其關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相關理論、經驗也較成熟。而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成熟的經驗不多,且在國際上的影響相對較小。

二、生態城市建設與城市經濟理論

1. 生態城市建設需要城市經濟理論的指導

城市經濟學是研究城市在產生、成長、城鄉融合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及其規律的經濟學科。通過分析城市經濟運行,解釋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空間經濟、外部經濟、聚集和擴散經濟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實際問題,揭示城市經濟發展規律,研究城市系統和城市經濟結構,以指導城市建設的學科。

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基本任務正是通過闡明城市經濟發展規律,為經濟政策、對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系統地研究城市經濟產生的基礎和條件,研究城市的性質、功能和產業結構升級,預測城市經濟發展的總趨勢,協調城市內部經濟結構間的比例關系,協調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經濟關系,對城市的經濟要素、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規律進行分析,回答有關城市經濟發展的規律性問題,揭示城市經濟的本質和發展的動力與條件,為管理好宏觀和微觀的城市經濟、形成有效的調節和控制系統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礎。

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兩大主題,生態城市的建設適應了這兩大主題的要求,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向。與傳統城市相比,生態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點,見表2。

生態城市作為新興的城市建設發展模式,具有與傳統城市不同的特點,較傳統城市的建設更為復雜,甚至在一些層面,生態城市的理念與原有的城市理念是沖突的,有其特有的內在規律。因而,需要根據生態城市的內涵與特點,進行城市經濟理論的創新,建構與之相適應的理論體系,以指導生態城市的健康發展,否則生態城市建設就會流于形式,失去正確的發展方向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 城市經濟理論創新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客觀需求

我國的城市經濟學興起于改革開放以后,但是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20世紀80年代,我國城市經濟學集中研究了城市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的城市化道路等問題。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全方位展開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論的研究,并對城市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學科體系以及具體的城市問題、城市經濟政策等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來國內城市經濟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個方面:城市化與新型工業化的關系研究;都市圈發展與城市之間經濟合作及協調分析;區位選擇與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演進研究;產業集群與城市經濟發展分析;城市政府職能與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國的城市經濟學研究涉及了中國城市化道路、城市經濟區域發展、城市現代化、城市經濟的協調運行、城市經濟結構、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經濟管理等問題。

生態城市作為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模式,從城市發展歷史的角度來看,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國情不同,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不能拿來照抄照搬。現有的城市經濟理論主要是以傳統城市為研究對象的,其理論成果為傳統城市的開發和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而針對生態城市特點所開展的理論研究卻存在著不足,無法滿足生態城市建設的需求。因而,為滿足生態城市建設的需求,客觀上要求城市經濟學必須進行理論創新,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全面研究生態城市經濟發展規律,研究其產生的基礎與條件、內部經濟結構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協調健康發展目標和生態城市的建設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三、生態城市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起步較晚,且多數生態城市的建設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環境的改變為主要目標,考慮眼前目標多,長遠目標少,出現了與生態城市內涵相背離的情況,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生態城市建設表面化現象嚴重

由于受思想觀念和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城市政府往往強調生態城市的表面層次,即城市外在環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盲目仿照西方發達國家生態城市的建設模式,建成一批與當地自然、人文環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觀,影響了城市生態環境的綜合效益。

一些城市為達到生態城市建設的外在化指標,將生態城市建設停留在城市景觀生態化的層次上,單純依靠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等方式建設生態城市,顯然無法真正實現生態城市生態良性循環的目標。

2. 生態意識普及推廣不足

現階段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存在上熱下冷的現象,對于生態城市相關規劃的落實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口號響亮,但卻沒有具體實施的時間框架和建設指南,生態意識在全社會普及推廣的力度不夠,缺少必要的實施規劃及細則,來指導城市建設和配合生態化發展。

城市居民生態城市理念欠缺,環境保護意識淡漠,在建設過程中群眾參與力度不足,生態城市建設延續性不夠,沒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態城市建設公眾參與機制。由于生態城市建設水平難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們對生態城市經濟高效、環境宜人、社會和諧的特點沒有清晰的認識。

3. 城市政府對生態城市建設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機制不健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之間關系難以協調,城市政府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政策引導和組織協調力度薄弱,各相關部門協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夠,信息資源分散在各個部門,使得城市政府無法完成對生態城市的整體協調調度,工作效率較低。

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雖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生態城市的建設向良性發展,但整體來看,我國關于生態城市建設的法律法規、政策以及管理保障體系仍不完善,對于與生態城市建設有關的法律問題研究較少,相關法律、政策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對生態城市建設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態城市內部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

我國的產業結構布局相對落后,整體來看還屬于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產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基礎設施薄弱,第三產業滯后等問題突出。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等問題日趨嚴峻,城市發展和城市資源承載力之間的矛盾突出。

生態城市建設與城市生態經濟發展不協調,大量企業存在工藝落后、設備陳舊、浪費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城市及其周邊的環境、資源質量。在生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對綠色GDP評價指標的認識存在偏差,重視程度不夠,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生態城市的經濟高效性優勢不明顯。

5. 生態城市規劃不合理

生態城市建設目標的可實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僅是打著生態城市的旗號,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現象嚴重,使城市的生態建設與城市自身基礎設施建設脫節。

生態城市的空間規劃不合理,對城市的擴張和城市自身結構優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開放空間的利用和保護,使城市開放空間日益減少,生態質量隨之下降;交通組織形式混亂,公共交通系統不發達;土地集約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擴張城市用地范圍,土地浪費現象嚴重,直接影響到生態城市的建設進程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6. 缺乏科學的生態城市評價標準

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態城市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使得生態城市的建設缺乏必要的指導原則以及建設過程中對原有生態結構的維護規則。單純重視城市綠地面積指標的完成和生態景觀的建設,城市綠化沒有為城市生態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沒有將生態城市的內涵融入到城市的復合生態系統之中,淡化了生態資源培植,考慮經濟建設過多,考慮生態資源再造少,其綜合效益較低。

總之,現階段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存在著諸多背離其獨特內涵的問題,涉及城市建設的諸多方面。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緣于缺乏生態城市經濟理論的指導,因而創新城市經濟理論的研究,形成適宜生態城市建設需求的城市經濟理論成果,糾正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各種偏差,為構建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的城市生態體系,促進城市的良性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四、以生態城市為目標的城市經濟理論創新的思考

生態城市建設對城市經濟理論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經濟理論研究的實際和生態城市建設面臨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目前以生態城市為目標的城市經濟理論創新應重點圍繞如下方面進行:

1. 生態城市的本質與內涵

對生態城市本質和內涵的正確認識是城市經濟理論研究的出發點。關于生態城市內涵的解釋,學術界尚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城市經濟學應該在已有的關于傳統城市本質與內涵研究的基礎上,完善城市經濟學基礎理論體系,通過與傳統城市的比較研究,深入研究生態城市的本質特征和具體內涵,明確生態城市運行的目標和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域。

2. 實現“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目標的基礎和條件

“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是生態城市區別于傳統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諧的社會運行為經濟的長效發展創造了條件,高效的經濟運行為居民財富的積累奠定了基礎,而生態的良性循環是城市持續發展的前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現出矛盾性,城市作為一個社會經濟系統,“社會、經濟、生態”是共生的客觀存在,但“和諧、高效、良性循環”的目標沒有相應的基礎和條件卻難以共存。城市經濟學應在區分城市特征的基礎上,研究在保證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城市社會內部關系協調和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與條件。

3. 生態城市的空間特征

城市的空間結構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關系到城市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已有的城市經濟學理論認為,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大致可分為同心圓型及其軸向結構、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變形形式,其中同心圓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結構。然而生態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城市地理空間概念上,它區別于傳統城市獨立于周邊鄉村的特點,是一種城鄉融合的城市化區域,因而在空間特征上,生態城市必然會與傳統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經濟學應該在生態城市的空間特征上,研究適應于生態城市特點的空間結構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規律,找到最適合生態城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空間結構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稟賦與生態城市建設的途徑選擇

要素稟賦是城市在特定的區位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城市是區域空間上多種要素大規模聚集的結果。在長期的建設發展中,城市已經形成了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目標的相對完備的要素構成及資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態城市作為新興的城市形態,需要充分考慮環境、社會、經濟等眾多方面的生態化要求,根據自然條件、區位條件、資源條件、人文條件等要素稟賦的不同,選擇適宜的建設途徑與方式。城市經濟學研究應能揭示要素稟賦與生態城市建設途徑選擇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為決策者提供科學的路徑選擇判定標準。

5. 生態城市的經濟運行規律

城市經濟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間范圍內的開放性經濟,它不是封閉的,因而城市經濟的運行需要依靠外部環境。生態城市打破了傳統城市的地域界限,將城市與鄉村融合到了城鎮化區域之中,具有更廣闊的經濟運行環境。因而,城市經濟學應該研究生態城市的經濟構成,生態城市的經濟運行所遵循的特有規律,已有的傳統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有哪些可以運用到生態城市的發展之中,現有的經濟運行規律怎樣指導生態化的經濟運行,如何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等問題,尤其應該特別關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經濟運行規律。

6. 生態城市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模式

生態城市的空間特征,決定了其產業結構不同于以非農經濟為特征的傳統城市,將是一、二、三次產業相互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新模式。又由生態城市復合式生態系統的特點所決定,其集約內涵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將與傳統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必須將生態城市與傳統城市區別對待,研究符合生態城市內涵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包含第一產業在內的新型城市產業結構的發展問題、滿足生態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態城市產業結構的構建問題、城市三次產業布局的合理分配問題、如何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效益二者之間關系的問題、如何促進傳統工業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及第三產業轉型的問題等。應特別關注對生態城市區域產業傳導機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態、經濟、高效的產業鏈,在城鄉一體化條件下發揮生態城市產業的帶動機制,加快生態產業的發展。

7. 生態城市經濟運行管理體系與評價指標體系

城市經濟運行管理體系對城市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城市經濟運行管理體系是否有效的依據,對城市經濟運行管理體系的優化具有引導作用。生態城市的經濟運行有其特有的規律,應該構建不同于傳統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應從生態城市自身經濟運行特點著手,重點研究生態城市經濟運行的特殊性、生態城市經濟運行過程中各部門的協調方式和責任分工、進行生態城市發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問題。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目標,充分考慮節能、降耗、環保等內容構建適宜生態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

五、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午夜dj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特级黄www欧美水蜜桃视频| 人人草人人做人人爱|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av|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么公的好大好硬好深好爽视频|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胖女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网站|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 插插射啊爱视频日a级|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动画|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亚洲av色先锋资源电影网站|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女人被狂躁的高潮免费视频 | 新国产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性猛交xxxxx按摩欧美| 麻豆国产av超爽剧情系列|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