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心理健康課堂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課堂教學設計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8 17:07: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健康課堂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心理健康課堂教學設計

篇(1)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心理健康現象

心理健康教育是與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的。課堂教學占用的時間最多,是對學生發生影響最為深遠的活動,也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中心環節。如果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不包含積極、主動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教育活動沒有對學生心理與個性品質發展的足夠關注,那么,這種教學以及整個學校教育就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教育,也無法適應時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要。

在大學英語課程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過程中,通過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狀態,是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英語差生的輕視。部分教師對英語成績差的學生的輕視往往溢于言表,并對他們經常批評貶低,甚至對其成功和進步也持有懷疑與否定的態度;或者有意降低對他們的要求。低期望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各種方式傳遞給學生,學生的自我評價也隨之降低,導致他們破罐子破摔,逃避學習,或以異常方式表現自己,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這種情況的出現都是由于教育者的失誤造成的。

2.對英語中等生的忽視。忽視會扼殺學生的好奇心和熱情,使他們失去發展的動力,學生會因為長期無法判斷自己在學習英語方面的能力與價值而失去學習興趣和方向。對學生而言,學習是他們的主導活動,因而學業壓力是學生最大的心理壓力。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是因學業壓力而產生的,常見的如焦慮、抑郁、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等都與學業壓力有關。

3.對英語優等生的重視。英語教師對學習好的學生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嚴的要求,使學生隨時處于備戰狀態,造成學生心理緊張或自我評價過高,一旦達不到目標,學生就會產生焦慮、恐懼。在英語教師的過分重視下,學生失去了自由選擇的權利,全面發展就受到了影響。

二、建議

1.課堂是師生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學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展開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也是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世界充分敞開,最深切地體驗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全方位的影響,促進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全面提高。

2.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極度匱乏,客觀上迫使我們只能通過課程的形式或咨詢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用滲透式模式讓每個教師都擔負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這就極大地擴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有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可能由單一的消極的矯治性目標轉向更積極的預防性、發展性目標。

此外,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是學科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避免那種只是專職或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在煞費苦心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而學科教師卻違背心理衛生原則,在課堂上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學生新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情況。

3.教學過程從橫斷面來看,是師生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手段傳遞和掌握教學內容的活動;從縱向來看,教學活動由諸多環節組成。各環節按序排列,逐個展開,而教學的內容、方法手段及師生的活動也都在教學環節中顯現。因此,在每一個英語教學環節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

⑴英語教學設計環節。英語教學設計主要是圍繞著“教什么”和“怎樣教”進行的。因此,教學設計首先是目標設計。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以知識為本位,教學目標就是傳授知識,忽視學生的心理需要和人格發展,而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設計,除了傳統認知目標之外,還應考慮情意目標和行為目標,認知、情意、行為目標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教學設計還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蘊藏著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充分運用學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的剪裁、取舍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基礎,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則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⑵英語教學展開環節。英語教學展開環節即教學活動的實施環節,是在課堂這個特定的時空進行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得失成敗深刻地影響其情緒、行為以及人格,它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決定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因素,從學生角度看,最關鍵的是學習動機和學習方法、策略問題。學習動機引發并維持學習活動,指引學習方向,而學習方法策略則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和學習任務的完成。學習動機的強弱和學習方法策略的優劣,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方法策略的培養上。教師要結合學科教學,進行學習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即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

⑶英語教學評價環節。英語考試考查是教學的評價環節。教學評價的診斷功能、鑒定分等功能使之成為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與學生的心理健康相關。在教學評價環節中,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關鍵之一是要改變評價目標,用新課程標準取代傳統的教學評價標準,即對學生的考查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技能標準,而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及從中獲得的體驗。此外,減輕學生的英語課業負擔,減少測驗考試的頻率和次數,也是給學生心靈減壓的重要措施。

三、結束語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我們樹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責的觀念,自覺通過自身的示范作用,著力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富有安全感的教學環境,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效能。

參考文獻:

[1]鄭維廉.《青少年心理咨詢手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2)

第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比如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里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為內容。,引起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后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并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為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第二,教師對每一節課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也就是說從課堂開始到結束的每個環節都要進行周密、細致的編排,每節課結束后也要及時地歸納和總結,使自己的教學設計不斷趨于完整,使課堂變成發揮情感、施展技巧的藝術空間。此外,每堂課的課堂設計都應圍繞某一方面的某個主題去開展,整個活動的各個環節始終都應緊扣主旨,主題鮮明,讓學生一課一得,課課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老師將教案書寫得詳細,主題也非常鮮明,但在講課時往往總是想著教學設計,給人一種背書的感覺,或者對多媒體課件極度依賴,這些都極容易造成感情投入不夠,反而會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情緒。

篇(3)

【關鍵詞】思品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學生初步形成了人生觀、價值觀及情感態度等一些心理特征。然而,長期以來,我們關心學生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學習成績等問題上,而忽略了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因此,思品課堂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更要擔負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所以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滲透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那么,如何在思品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挖掘教材,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品教材,不但思想內容豐富,而且不少課文中都蘊含著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注意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加以梳理,并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例如,七年級《生命只有一次》一課,我們可以讓學生體會生命的來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從而更加深刻的體會自己存在的價值,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我是中學生》一課,讓學生們認識到怎么才能使我們新建立的班集體更加有凝聚力,同學之間怎么相處等等;《自強不息》一課,同學們能領略到自信者的風采和自卑給人帶來哪些影響,從而在生活中超越自負、告別自卑,走向自信。

又如,《待人要寬容》一課中的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廉頗因不服藺相如職位高于自己,幾次三番為難他,藺相如一概容忍,最后終于贏得了廉頗的敬重,負荊請罪。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對藺相如容忍行為進行質疑、解疑,如“藺相如為什么要這樣容忍廉頗的一再為難”,從中培養學生寬容待人的品質,然后通過讀第二則小故事,從故事中感受少年英雄賴寧待人寬容的好品質。最后通過習題的辨析,讓學生真正形成寬容的健康心理。

二、營造氛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還應該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在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是上下級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心理障礙,這顯然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因此,思品課教師必須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健康的課堂教學心理氛圍,形成師生之間的心理相融。這是在思品課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

因此,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最主要的就是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建立合作的、和諧的、互動的、新型的師生關系。要做到師生心理相融,教師必須得首先接納學生。接納是師生心理相融的切入點。即使學生說出不佳的觀點,做出不良的行為,教師都應當使他們感受到沒有被排斥和拒絕。教師仍然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仍然尊重他們的人格,承認和尊重他們的權利,以最大的熱忱幫助他們解決其心理問題。能有效地將師生置于平等地位,使學生容易接受來自教師的各種幫助。特別是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氛圍時,教師要面向每一個學生,尤其要重視那些品德、智力、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這是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轉變教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品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必須改變舊有的教育教學方式,采用合作、討論、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學模式,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們要善于利用教材內容的新異性、懸疑性、差異性、不確定性,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好奇心。例如,《學會交往》的教學設計,就完全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自覺發現友誼的重要,獲得友誼的方法,自覺懂得待人接物要平等、尊重、真誠,要理解,要寬容。學生受到教學內容的影響,必將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實際上是讓學生在行動中實踐了教學內容。這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內容的理解,掌握了交友的技巧,更為重要的是,還使學生實踐了交友的過程,協調了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這無疑對健全學生的心理品質起到積極作用。

同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以及具體的學習內容來設計課堂教學,正視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各種方法,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所有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形成健全人格。

四、開展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喜歡在活動中學習,而不喜歡被動地接受課本知識。而且,通過活動,學生的情感過程有了體現,并且有了行為訓練過程,使學生實現了認知—情感—行為的心理素質培養過程。因此,采取豐富的課堂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成長,如“表演小品”、“成語(詞語)接龍賽”、 “故事大比拼”、“播放樂曲”、“角色扮演、情景再現”、“你說我說”、“小小辯論會”等活動,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控制自己,完善性格,學會團結協作,與人和諧相處,從而形成健康心理品質,為社會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之才。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課堂討論的活動形式。在《學會交往》這節課上,教師設計以下題目:學會打招呼,學會微笑,學會稱贊,學會拒絕,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寬容,學會助人等。題目設計得新穎有趣,學生就會感到有話說。如果題目較難,可以指導學生課前搜集材料,作好發言的準備。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充分參與和表現的機會,他們才會感到是自己思想和行動的主宰者,他們的自主性、選擇性和主體意識才能得到增強。

篇(4)

關鍵詞:語文;心理健康;小學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幫助小學生從小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是時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然趨勢。下面筆者就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發,對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進行詳細說明,希望能和廣大同行一道,幫助小學生從小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對于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而且對于人才的心理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是因為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導致的,而且人口老齡化、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等社會因素也加大了對人們心理素質的挑戰性。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占據立足之地,在社會工作、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選擇中處于優勢地位呢?這是新時代對人們心理健康的新挑戰,只有擺正心態,才可能做好一切事情。由此看來,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萌芽期,勢必要從小學生開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無形中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教育部門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倡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于是我校堅持把這項工作貫穿在教學工作的始終,在各科目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滲透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課程具有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說,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與語文教學工作的特性能夠得到很好的結合,這對于工作的開展十分有利。所以從小學語文的教學角度出發,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進行有效教學,是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的心理教學手段。

三、從小學語文教學出發,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強師生交流,建立和諧關系

語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而小學語文教師則是語文教學中的主導者,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者。剛剛接受課堂教學的小學生,活潑、好動,這是小學生頑皮的特性,而有效利用這一特性就是教師進行教育的途徑之一。小學語文教師既然要擔當起引導者的作用,首先就必須與小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亦師亦友,在教學時就是教師般嚴厲,而在生活中就是朋友般關愛。小學生是極為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群體,教師對小學生的和藹態度會很容易被小學生所接納。

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關系的有效途徑就是通過日常交流,在交流中把可親可敬的一面留給學生,讓學生在保持對教師尊敬的基礎上愿意與教師做超越教學工作的交流,這也是新時代對教師的嚴峻考驗。因為就這個時代學生的教學經驗而談,現在的小學生已經與以前大有不同,除了共同的生性活潑好動、調皮之外,還多了一些個性和叛逆,這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很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想與現在的小學生打交道還真是個難題。就我的經驗來說,由于小學生大多已經開始接觸網絡,因此我們可以選擇通過網上即時聊天工具與學生做交流,關注學生的最新動態,當發現學生的個人資料上寫了一些負面信息時,及時加以關注,與學生進行聊天探討,幫助解開學生的心結,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會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在課堂上通過教材、實際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的教材教學也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內容豐富多樣,教材設計者所選擇的課文篇章也都是符合時展要求的,教師應開展有利于小學生個性發展的活動,在無形中滲透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進展。因為這往往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做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最為合適的。

例如在教學“孝順”話題時,我講述了古代的黃香幫助父親暖被窩的故事,同時也講述了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中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小學生反響活躍,有的人甚至提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例如為何小黃香的父親不幫孩子暖被窩的問題,這也是教師對小學生展開心理教育的機會。我讓學生端正思想:父母關愛兒女是必然的,更何況在現在,獨生子女更是父母的手中寶,但是作為兒女,孝順父母更是天經地義。課后我還額外布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讓每個學生回家做一件孝順父母的事情,不需要驚天動地,可能只是為父母洗一次腳就是孝順父母的行為。

(三)利用游戲教學方式,抓住時機,提高小學生自我調節能力

除了課堂教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語文游戲教學的方式,提高小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例如有一次我在班里開展成語接龍的游戲,學生激情高漲,當有一個學生連續兩次都接不上來時,有些較為調皮的學生就發出了噓噓聲,對該同學進行嘲笑。我當場對那些學生進行教育,也對全班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我告訴學生,不可以在別人出現錯誤的時候嘲笑他們,相反的應對同學進行鼓勵。另外,我也告訴那位同學,不要氣餒,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完善即可。最后全班學生都幫助這位學生想出一些方法補充成語知識。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應當有銳利的判斷能力,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結語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對社會發展需求的新舉措,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要充分發揮作用就要靠教師的有效推動,教師要與小學生建立和諧關系,與學生多加交流,通過課堂教學和其他教學活動的開展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學問,還需要教師不斷深入探討,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來完善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郭恒青.給孩子插上快樂翱翔的翅膀――小學語文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2(4):145.

篇(5)

關鍵詞:心理健康;英語課堂;教學;滲透

看到這個題目,您不禁會問:“到底該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呢?”下面就是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逐漸積累、反復思考并積極操作實驗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教學設計,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教學過程都伴有一定的課堂教學氣氛,這種氣氛是教學活動賴以發生的背景,它的存在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實效。教學活動設計,即如何從提高學生認知、情感與行為技能的角度設計教學活動。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社會本位和知識本位,學生要適應教學,比較忽視學生的心理發展和主觀需求。課堂心理輔導則更強調學生的心理地位與主體需要,目標教學、愉快教學、成功教學等教學模式都是體現課堂心理輔導的范例。其中,愉快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興趣、情感與創造,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教學模式。興趣是求知的前提,興趣是一個人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

二、優化學生心理,營造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

課堂心理環境是一種隱性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潛在影響。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認知、情感與行為。

課堂教學中多用激勵性、贊美性語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境。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關鍵的一句話有時會影響人的一生。”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人生的第一秘訣。”教師應該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與肯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種肯定,可以是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這些都是很好的心理暗示,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將教師的期望和熱情轉化為自愛、自尊和自信。

三、摒棄師道尊嚴,創建師生之間心理的和諧

師生之間心理的和諧,指的是教學過程中師生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諧人際關系。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總是伴隨著認識、態度、情緒、言行等的相互體驗而形成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心理狀態,不同的情緒反應對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會產生重大影響。那么,如何增強師生的心理相容性呢?

首先,教師要不斷提高專業學術水平,塑造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師的專業學術水平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保證,也是成功實施課堂教學管理的關鍵。一位專業技術精湛、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言談行為,把熱情洋溢、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勤奮刻苦、嚴謹求學的治學作風,正直誠信、任勞任怨的高貴品質傳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其次,要發揚教學民主作風,善于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因此,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一句贊揚的話,都會使學生情緒振奮、學習興趣油然而生。教師上課時精神抖擻,帶著極大的教學熱情去感染學生,能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使他們的心理處于最佳狀態。

再次,要了解當代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能否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取決于學生對學科的思想認識。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身體狀況及心理特點等,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該學科在學生思想中所占有的位置,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知識接受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恰當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取得較好的師生交往效果和教學效果。

四、搭建互動平臺,營造相互合作的同伴環境

要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表現自己、完善自我、發展自己人格的場所,僅僅采用師生間的互動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課堂上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創造條件,把學生放在一種人人參與,生生互動的人際關系中。

篇(6)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課堂教學設計 影響因素

課堂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某種教學思想及規定的課程計劃和標準的指導下,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做出預期策劃,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1]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和最終執行者,只有教師真正樹立了課改理念,并落到實處,課程改革才會取得實效。

一、研究方法及過程

筆者對相關電子文獻中所使用的問卷和測量工具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后,根據調查目的編制調查問卷,對教師的基本情況(年齡、學歷、教齡、職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情緒衰竭、性格解體、自我效能感低下)等維度進行調查研究,檢查問卷調查中得來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統計處理錄入的數據,同時以部分老師的教案為調查對象,運用內容分析法等分析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現狀,最后得出結論。

被調查的教師中,年齡在20~30歲的教師占50%,31~40歲的教師占37.5%,41~50歲的教師占10%,50歲以上的占2.5%。教師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大專學歷的教師占5.0%,本科學歷的教師占90%,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5%。教師教齡3年以下的占30%,3~6年的占17.5%,7~10年的占25%,11~15年的占20%,15年以上的占7.5%。職稱方面,高級職稱的教師占7.5%,中一級的教師占17.5%,中二級的教師占70%,中三級的教師占5%。

二、調查結果

1.對教師的基本情況(年齡、學歷、教齡、職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對新課改的認識的影響做相關性分析。

表1表明:Person相關系數為-0.109,單尾顯著性檢驗P=0.251,年齡與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之間相關性不顯著。

利用同樣的方法,我們發現教師的學歷、教齡、職稱與對新課改的認識和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實施之間的相關性均不顯著。而教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情緒衰竭、性格解體、自我效能感低下)與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和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實施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2.教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情緒衰竭、性格解體、自我效能感低下)與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和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實施具有一定的關系,故對其做回歸分析。

表2表明:p=0.041

從表3表明:根據模型可以建立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1.530+0.336X。自變量對應系數的檢驗值小于0.05,拒絕原假設,說明其有顯著性意義。所以,生理因素是影響教師對新課改認識的因素之一。

利用同樣的方法,我們把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和實施做同樣的回歸分析,發現教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情緒衰竭、性格解體、自我效能感低下)與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和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實施之間有線性關系,自變量對應系數的檢驗值均小于0.05。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教師的年齡、學歷、教齡、職稱與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教學設計的認識、教學設計的實施之間相關性不顯著,不是影響因素,而教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情緒衰竭、性格解體、自我效能感低下)與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認識、實施之間相關性顯著,都是其直接影響因素。

3.教案及問卷分析

教案是教學設計的文字表達形式,直接體現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筆者通過對不同教師最新教案抽樣,進行內容分析,主要分析教師對教學設計方法的掌握和應用情況。由此我們得出結論:

大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的意義還是比較認同的,但對于可行性不怎么認同。

大部分教師認為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很明顯,但在教學設計的實施中,大部分教師還是憑借教學經驗教學。

絕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態度是端正的,能在設計前很好地分析影響教學的諸多因素,為課堂教學做準備。

教師對教學情境的引入不是太重視,有一半多教師很少在課堂上給學生時間,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以講授為主。

大部分教師認為教學工作辛苦,教師情緒衰竭、性格解體現象很明顯,自我效能感低下。

三、思考及建議

教師是最受社會關注的職業,全社會都關注老師,他們在承受家庭、工作、生活的壓力的同時,還需要承受來自社會其他人群的壓力,這導致教師成為許多職業中壓力最大的一個,教師的生理和心理是相通的,生理健康影響著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同樣影響著生理健康。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以生為本”,關注自我發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為學習設計教學”,這是當代教學設計理論家加涅的教學設計觀。在人本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從單純地學知識到主動自覺地掌握知識。只有樹立“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才能在教學中沖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圍繞怎樣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進行設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變化中的教師作用》的報告中指出:“教師的自我教育應被看做是他們自修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2]無論作為一個個體人還是一個社會人,未來社會必然是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一個人要想不被社會淘汰,就必須自我發展。教師作為以培養人為目的的實踐工作者,其自身素質的提高具有深遠意義,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任何教育和培訓活動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技能的培養也應成為教師希望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內在需要和自覺行為。

2.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理論聯系實際。

教學設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橋梁性學科,為了便于教師所學知識與技能的遷移,教學設計應該創設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使他們有觀察、模擬和思考的機會,在具體情境中了解自己的實踐原則,使隱性知識顯性化,增強自己的批判反思能力。給教師提供教學設計的正反案例,激發教師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思考,使教師在分析實際問題時提煉出自己的實踐性知識。

在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大背景下,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具有其特殊意義,教學設計的價值在于有效服務于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我們應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提供的基本框架的基礎上,依靠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實現教學實踐中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增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力度。教學設計理論應盡量貼近實踐,解決教學設計中的實際問題,以實用為主。科學術語盡量通俗化,爭取讓教師在較短時間領會教學設計理論的精髓,重視教學設計方法的細節,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使教師對教學設計的每一步驟的意義和具體做法有深入的體會,達到活學活用,保證教學問題的有效解決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3.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任何教學行為都是在一定的教學觀念指導下進行的,沒有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觀念,也就沒有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教學觀念是教學行為的先導。在教學設計中,我們應當增強教師對科學教育理論的認識,使教師看到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效果和力度,改變以往憑直覺與經驗備課的習慣,使其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和教學要求,從單純憑經驗進行教學設計轉變為科學教育理論與經驗相結合進行教學設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真正理解教學設計的含義。

學校要創造良好的氛圍,給予教師必要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既包括教師的工作還包括他的身心健康、娛樂休閑生活、業余愛好要求、自身素質提高等各個方面。在各項榮譽的評比工作、教師的聘任工作、外出學習的推選等工作中做到公平而合情,給老師創造合理、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

要從構建民主和諧的氛圍入手,營造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勵、相互關心的幸福氛圍,使老師們的工作情緒始終保持激昂,以此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學校要立足校本、立足師本,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地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法和評價體系。提高社會對教師的信任度,對教師持合理的期望,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而當主體的精神和生存狀態、教師的需要、期望得到較大滿足的時候,教師就會感受到工作過程的樂趣,產生幸福感。

參考文獻:

[1]張景煥,金盛華,陳秀珍.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01.

篇(7)

關鍵詞:體驗式培訓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一、體驗式培訓模式概述

體驗式培訓,是指參與者通過在真實或模擬環境中的具體活動,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并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的過程。

二、應用體驗式培訓模式的意義

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和文獻查閱,體驗式培訓自引入我國后,多用于企事業單位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應用于高校的大多是體育類課程,形式也多為戶外拓展訓練。具體來說,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用體驗式培訓模式的積極意義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彌補傳統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心理健康知識理論性較強,而高校心理健康公共課基本上都是針對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設置的,課堂講授會比較枯燥,且容易學過即忘,達不到教育目的。體驗式培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利用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有效培養學生積極的團隊精神

體驗式培訓模式的學習項目一般是以團隊的形式完成的。它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活動,使團隊成員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達到“觸發潛能,熔煉團隊”的目的。所以,體驗式培訓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改善人際關系等都大有裨益。

3.鍛煉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

在心理學領域,承受挫折的能力――“挫商”已經變成一個熱門詞匯。當代大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的優越,家人呵護備至的關懷,或許擁有高智商、高情商,但常常會缺乏較高的“挫商”。體驗式培訓可以通過素質拓展訓練,模擬挫折情景,鍛煉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

4.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體驗式培訓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過程。體驗式培訓中的活動和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盡可能發揮潛力,與伙伴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學習和分享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

三、體驗式培訓模式在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實踐

為探討體驗式培訓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實施的可行性,筆者在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教學實踐活動。

1.方法

筆者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課教學1班為實驗班,教學2班為對照班。實驗班采用體驗式培訓模式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在學期末對兩個班進行常規的期末考試,并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關于心理學課程認識的訪談和問卷調查,以對比兩種教學效果的差異。

2.教學實施階段

根據學期教學內容確定主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確定了“人格特征”“情緒管理”“人際關系”“戀愛心理及性心理”“心理危機應對”五個心理健康教育主題。

在實驗班教學實施階段,教師按照拓展培訓中的分組方法,將80名學生隨機分為8組,各組成員座位安排在一起。由組員自行選出組長,作為之后各項課堂小組活動的組織者。

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常用的體驗式培訓模式:

(1)頭腦風暴法――眾人拾柴火焰高。在講解“人格”概念時,先請各組同學組內討論一分鐘,討論內容為“形容一個人格的詞語”。每組學生貢獻三個以上形容人格的詞語,教師按照學生描述將其寫到黑板上,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同學們描述的詞語歸類,并引入“人格”中“氣質”和“性格”概念。這樣就由老師的枯燥講解變成了學生的發現式學習,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將真實帶進課堂。在講授“心理危機應對”課程時,教師從日常心理咨詢記錄中整理出8個典型案例,隱去基本人口學資料,分派給8組同學。各組同學在組長的組織下討論個案,找出問題癥結,并尋找出最理想、最恰當的解決策略。小組討論結束后,各組發言人向全班同學介紹個案和本組的討論結果,其他組成員做出評判,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真實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并正向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3)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在開展“情緒管理”課堂教學時,教師采用了角色扮演法。首先提出一個情緒失控的咨詢和治療案例,案例中涉及的教師和學生角色都由各組學生扮演,教師視時間安排挑選3~4組學生為全班同學表演。每組表演結束后,其他同學做出點評。最后教師及時總結,并引入“情緒管理”方法和原理。通過對角色的切身體驗,學生對情緒管理概念和理論的認知變得更加深刻。

(4)課堂游戲――小游戲大道理。每次課堂活動中,教師會視時機穿插體驗式培訓中常用的小游戲,如訓練發散思維的“填充圓”游戲,訓練反應能力的“握手游戲”,認識潛力的“鼓掌30秒”游戲等。通過游戲后的體驗分享和教師點評,每個簡單的游戲都可以引申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道理,同時還可以讓教師掌握課堂節奏,隨時掌控學生的注意力。

3.成績評定

每次課程結束前,教師會根據各組活動成果質量、參與積極性等給予小組平時成績。在對照班上,教師也會按照學生課堂發言情況、課堂參與度等給予平時成績。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在期末常規考試中,實驗班成績90分以上的人數是對照班的兩倍以上;實驗班成績80~90分的人數是對照班的兩倍;實驗班沒有不及格學生。可見,體驗式培訓模式的引入可以較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課程結束后對學生的訪談和問卷調查發現,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學生對心理學課程的價值認識差異也很大。實驗班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心理學課程是有價值的,有助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同時還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而對照班的學生認同心理學課程的作用和價值的卻不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yyyy111111少妇影院|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男女车车的车车网站w98免费| 免费观看性行为视频的网站|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里番本子纯肉侵犯肉全彩无码|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服务器|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美丽的姑娘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蜜臀av片|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欧美黑人巨大xxxxx|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吸咬奶头狂揉60分钟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伴郎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精品国内片67194|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服务器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视频|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