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9:05: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學與讀心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人性的弱點》、《被討厭的勇氣》、《FBI教你讀心術》。
2、《人性的弱點》匯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華和最激動人心的內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勵志經典,出版后立即獲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暢銷書。無數讀者通過閱讀和實踐書中介紹的各種方法,不僅走出困境,有的還成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斷研讀本書,相信你也可以發掘自己的無窮潛力,創造輝煌的人生。
3、《被討厭的勇氣》是2015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該書講述了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復雜的人際關系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
4、《FBI教你讀心術》皆以科學事實與實際試驗結果為基礎,而非個人意見或臆測——擷取自心理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社會學、犯罪學、傳播學及人類學的最新發現。
(來源:文章屋網 )
穆婷婷:喜歡浪漫和悠閑愜意的生活方式
穆婷婷:演員,主要作品有《楚留香傳奇》《深宮諜影》《步步驚心》《孔雀翎》等
推薦一部電影
丹澤爾華盛頓的《迫在眉梢》,他是我非常喜歡的黑人演員,這部電影很讓我感動,淚水會情不自禁的落下,感覺父愛真的非常偉大。
最享受的午后時光
在家的時候會一邊看美劇,一邊喝咖啡或者普洱茶。閑暇的時候會在咖啡廳里一邊喝玫瑰花茶,一邊看時尚雜志。
最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
包包,不同的衣服搭配不同的包包,大小顏色各異。最喜歡的配飾是圍巾。
最向往的城市
想去洛杉磯,身為演藝圈的工作者最想看看好萊塢的工作狀況,或者去巴厘島,沙灘海洋,浪漫和悠閑愜意的生活方式。
最喜歡的明星
喜歡周迅、舒淇,她們都是非常有個性的演員,而且很會演戲,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推薦一本書
《FBI》會教大家讀心術,我很喜歡心理學,這本書研究非常細致,也特別適用,我覺得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多一些心理學的支持,對于交往、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最喜歡的一檔節目
我喜歡看央視13頻道的新聞節目,讓我了解現在的世界。
推薦一款護膚品
很喜歡蘭蔻的粉水,香味十足,而且非常滋潤。
最喜歡的服裝
鐘愛牛仔褲,家里有各種款式的牛仔褲,各種顏色,牛仔褲讓我覺得自己活力十足。
謝君豪:以舒適為主,與品牌無關
謝君豪:香港演員,主要作品有《醫者仁心》《護國軍魂傳奇》《長恨歌》《南海十三郎》等
推薦一部電影
《教父》系列。除了影片本身非常精彩,電影中演員的表演都具有一種劃時代的意義,開創了一種全新表演方式的先河,非常值得品味。
最享受的午后時光
午后最享受的肯定是睡覺!難得休息嘛。
在咖啡廳里
咖啡廳一般都是喝咖啡、談事情,偶爾也會一個人看看書、上上網,權當消遣。
最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
平時都在拍戲,時尚產品用的并不多,如果數碼產品也算的話,手機肯定不能少。配飾一般都比較隨緣,看需要出席的場合或者直接看心情而定,沒有刻意喜歡什么。
最向往的城市
向往的城市挺多的,北京、紐約、倫敦、莫斯科、巴黎、福羅倫斯等等,很多有歷史文化沉淀的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記憶最深的旅游
是在中學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去離島游玩,燒烤、游泳都非常開心。
最喜歡的明星
《教父》系列電影中的主演。
推薦一本書
很多書都值得一讀,如果說用來休閑放松的,我比較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還有《灌籃高手》的漫畫,充滿回憶也樂趣十足。
推薦一款護膚品
肥皂。天然、好用、經濟、實惠。哈哈。
1、我有“創新精神”嗎?
任務:拿出一張白紙,根據下面的形狀,畫出相對應的東西。
結果A.你將所有形狀都畫成了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比如說一個房子或一張臉。
結果B.有一個以上的圖形,你聯想到了真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比如龍。
結果C.你把幾個圖形拼在一起聯想,比如一個拖著長方形車廂的圓形火車頭。
分析A.比起創意,你更愛安全感
你比較喜歡在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一起,即使幾樣工作一同對付,你也能很快地對每件事形成一個大致的想法。面對挑戰時,你更偏向于選擇一條安全性較高、確定性較強的道路,這樣你會比較有安全感。
完善措施:不要總是那么保守,一些新鮮事物也能給你帶來幸運,對于別人提出的一些陌生建議,或是一些看起來明顯有些瘋狂的想法不要立刻舍棄,試著在這其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方面,你的生活會更豐富!
分析B.你有著天馬行空的想法
你有非常出包的自我風格,在工作中也能夠想出富有創造力的方案。無論在工作還是在業余時間,沒有經歷過的新鮮事物對你有著無窮的吸引力。
完善措施:當你面對問題時,不妨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比如局外人會怎么看待這件事?當問題必須被解決時,我能夠做些什么?
分析C.你有藝術家氣息
你擁有很出色的創造力,很有藝術氣質,同時富有冒險實驗精神。你熱愛新的經歷,面對同一個問題,你的潛意識會給出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有時候也因為想法太多而浪費精力和時間。
完善措施:想更快實現自己的計劃,就不要總停留在光想不做的環節,盡快確定一種想法,然后立即開始實施,第一步最重要。
2、我是“想太多”,還是“粗線條”?
任務:觀察上面這張照片,想想接下來這對情侶會發生什么事?
結果A.分別場景。兩個人都希望在分離之前好好地感受對方。
結果B.圖中的女人非常幸福,因為她有個能給她堅實肩膀依靠的伴侶。
結果C.雙方都在享受內心緊密相連的幸福感,以及思想上的共同感。
分析A.你經常“想太多”
你的感情豐富,遇到困難時不容易找到感情平衡,簡單來說有時你會想太多。
完善措施:在問題出現時,你最需要的是相信自己,然后冷靜考慮,找出問題中積極的方面。同時別忘了身邊的朋友們,她們可以讓你輕松不少。
分析B.你正處于最佳平衡狀態
你的性格是敏感和堅強混合的類型。有時候你也會希望有人能為你承擔困難。
完善措施:回想一下你通過努力而獲得的成功,能讓有些低落的情緒恢復。
分析C.你是“單細胞動物”
你即使面對困難,也能保持樂觀的心態,看問題有些簡單,所以才能無憂無慮。
完善措施:在面對問題時,多聽別人的意見會對你的決定更有幫助。站住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會讓你和別人的合作更密切。
3、我離“交際天后”有多遠?
任務:按照第一感覺,畫一個有花朵、花莖和根部的花。
結果A.你畫的花朵部分很大,花瓣很華麗,感覺很愉悅。花莖和根部較粗、有力。
結果B.你的花朵、花莖和根部都差不多大小,整體平衡。
結果C.你的花朵比較小,根部和化莖很細。
分析A.你是天生的“交際天后”
你喜歡跟人接觸,有廣泛的人際關系,思維十分活躍。就算哪天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朋友們也會幫助你恢復好心情。
完善措施:偶爾要注意不要過于張揚,要給別人留出表現空間!
分析B.你的社交網絡已初步建立
你有良好的社會關系和團隊合作能力,為人十分熱情真誠。朋友們都會覺得你很友善,很好溝通。
完善措施:有時候你可以多表達自己需要些什么,弄清楚自己真正的愿望,然后大聲地說出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因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很容易被別人影響。
分析C.你的交際能力“待開發”
即使在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你也很拘謹,更愿意在一邊觀察而不是參與其中。有活動時也傾向于參與而非組織活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你覺得很開心,因為你幾乎不會主動尋求外界的活動。
完善措施:遇到困難時,你會發現自己的社會關系過少。不要只埋頭于自己的內心,多和朋友出去,并結交新朋友,他們會是你的幸運符。
4、話說我這人,
靠譜不靠譜?
任務:從迷宮的入口處畫線一直到中心的目標點。
結果A.幾乎沒有畫出旁邊的線。
結果B.只畫出線了1到2次。
結果C.經常畫出線。
分析A.你相當靠譜!
你喜歡擔負責任,嚴謹并且考慮周全。
完善措施:有時你需要控制一下自己,告訴自己今天只要做到70%完美就可以了,不要總把神經繃得很緊,放松一下會更好!
分析B.你比較靠譜
你有承擔責任的意識,不過有時候有些馬虎,會忽略一些小細節。完善措施:面對壓力時,可以先問自己,這項工作為什么對我來說很重要?這會幫你找到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然后找到第一步的著手點。
分析C.跳躍思維讓你不太靠譜
你的興趣經常變來變去,責任感也一樣,會隨著心情忽有忽無。
完善措施:在面對復雜工作時,先把要做的事列一張清單。如果想要鍛煉自己嚴謹負責的態度,組織一場大型活動是最好的選擇,可以從朋友生日開始策劃執行!
5、我會“讀心術”嗎?
任務:觀察上面的6組眼睛,將它們可能表達的情緒編號填入下面的空格中。然后確認答對了多少。(正確答案在右下角)
生氣____受傷害____
驚嚇____調情____
驚訝____幸福____
結果A.6組全部答對
結果B.答對4-5組
結果C.答對1-3組
分析A.你的“讀心術”:100分
你有正確地感知他人情緒的本領,并且會在言語舉止中時刻注意,不想因為自己的舉止而給別人帶去負面的情緒,但通常因為太照顧別人,而往往會忽視了自己。
完善措施: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想想,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對自己最重要。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自我一點,你會比現在更輕松。
分析B.你的“讀心術”有待加強
你對別人的想法有一定的感知度,也能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看法,行且樂于助人。但也許有時感知的正確度會出現一些偏差。
完善措施:更多地在交流過程中關注對方的肢體語言,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對方的表情,這樣你的直覺會更敏銳,漸漸讓你成為一個“讀心”高手。
分析C.你對“讀心術”不感興趣
你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喜歡通過分析他人的話語、動作來判斷一個人,但對別人的情緒卻沒什么興趣。你需要更多地注意自己和別人的情緒變化,過于理性會讓人覺得你有些不近人情,或者冷漠。
完善措施:在與朋友、戀人的相處中,當你感到不確定時,你也可以直接問:“你怎么了?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即使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也許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也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心。
Tips:生活需要一些“小改變”
動不動就自以為看透了另一半,動不動就把責任推給另一半,動不動就后悔……這背后反映的是一個人固有的錯誤思維模式。
“聽你這語氣,就知道你根本不在乎我!”
“要么過要么離,你看著辦!”
“你真是個窩囊廢!”
“真后悔嫁給你!”
“都是你的錯!”
這些話耳熟嗎?這些話常說嗎?不要以為這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如果這是你的口頭禪,那么就要注意了,你可能被某些固定思維給限制住了。
在婚姻中,有的人會無意識地按照一些限制性思維出牌,結果讓夫妻間的矛盾愈來愈深。唯有擺脫這些思維的限制,你才可能找到讓婚姻幸福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婚姻里哪些思維限制了你的幸福?
婚姻里,總有人覺得,自己就是另一半肚里的蛔蟲,無論對方在想什么,他們只需略施讀心術,通過對方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洞察一切,并熱衷于以此來和對方對質。當對方否認時,他們還不以為然:“我還不知道你?狡辯什么啊!”
為了證明自己,他們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自以為是地讀著另一半的心。而另一半就像被時刻監視一樣透不過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只能越來越壓抑自己,不敢再輕易表露什么。可即便是沉默,他們也能讀出很多信息來。更可怕的是,如果伴侶也認可這樣的思考模式,兩個人就會互相猜忌,越走越遠。
情景1:陸婷約了老公陪她去見朋友,結果剛要出門,老公卻說肚子不舒服。陸婷一聽就急了:“早不疼晚不疼,一出門就肚子疼?你就是不想去,你心里根本就沒我!”可老公一臉委屈:我并不是這個意思啊!
情景2:宋哲迷上了心理學,老婆不想做家務,他說:“你是不是想以此來獲得我的關注?”“什么鬼?我就是犯懶而已啊!”倆人鬧別扭,老婆要動手,他說:“小時候是不是你爸打過你?別擔心,我會用愛包容你的一切!”“誰要你包容啊!你爸才家暴呢,你們全家都家暴!”
情景3:蘇瀾長相一般,卻嫁了個大帥哥。婚禮上,朋友開玩笑:“帥哥很危險,你可得看緊嘍!”一次,老公和一個美女多說了幾句,蘇瀾就鬧開了,“你覺得我沒她漂亮,后悔娶了我是不是?我就知道你一直都嫌棄我!”
限制性思維從哪兒來
所謂讀心術,其實是我們先憑經驗對對方的行為做出結論性預測,比如“你不夠愛我”,然后再去搜集證據的過程。很多時候不是伴侶做了什么,而是我們將內心的想法投射到了伴侶身上,聚焦于對方做出的一些符合我們認定的行為,而忽略了其他客觀信息。陸婷覺得老公不在乎自己,所以認定肚子疼是假,不想去是真;蘇瀾覺得自己配不上老公,所以老公會嫌棄自己,而和美女聊天就是證據。
不難發現,擅長讀心術的人很喜歡關注負面信息。一個人在關系中自我評價很低,就會更愿意關注那些表明自己不夠資格、不受歡迎的事件,希望被拒絕時,自己不會太痛苦。老公喜歡和美女聊天,所以守不住他很正常。一個人對親密關系感到不安,就會主動搜集對方不夠好的證據,以此督促對方對自己更好一些。就像宋哲試圖尋找妻子的不完美,其實是希望她能夠更加依賴自己。可見,愛用讀心術的人大多是為了填補自己的缺失,避免失望,從而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擺脫思維限制這樣做
想要擺脫讀心術的困擾,需要在內心中展開一場辯論:那么輕易地給對方下定論,可否檢查過證據?當你認定“TA不夠愛我”,拋開眼前那些能夠想到的、令人明顯不安的因素,比如丈夫不能按時出發,丈夫和美女說話,你可以逆向思考:相處這么久,TA做了哪些事可以證明TA是愛我的?就算TA忽視了我,但依然做過很多溫暖的事,所以這個定論是不是太過偏頗?當你重新衡量這些證據的分量、引導自己去搜集正面信息時,其實是對關系做了一個更加客觀、全面的梳理。
當內心中正性的、溫暖的感受被喚起,你會看到自己的不理智,進而調整自己的偏差行為。然后,試著擴大視角、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TA對這件事也是同樣的看法嗎?TA也和我一樣這么關注細節嗎?反復推敲后,你會發現,很多你認定的東西開始松動了。
當然,很多時候,“讀心術”是一種情緒化的推理,“我知道自己是不理智的,但我就是會這么想!”這時,你需要自我覺察:為何我會經常這么想?把自己內心的缺失和現實生活中的負面推測結合起來,找到自己的需要,把注意力從“讀對方的內心”轉到“滿足自己的需要”上面。透過宋哲對妻子內心的解讀,不難發現,他其實是在滿足自己被需要的期待,而這一點其實是需要伴侶配合的,所以,不妨直接溝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樣有建設性的互動遠勝過虛無的猜忌,更有利于親密關系的良性發展。
婚姻里,總有人喜歡擅自給對方貼標簽:“你就是這么個人!”“你這個人就那樣!”而且,這些標簽大多是負面的,比如懶、不上進等,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提醒伴侶,敦促其改正,但往往適得其反。對方可能因為被誤解而感到委屈,導致改變的動力不足;也可能因為不停地被強調這種不足,而沒有機會改變;更有甚者會因此破罐子破摔,“既然你認定我是這樣的人,那我就做給你看!”結果,標簽貼了一個又一個,彼此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來辯論,更增加了憤怒、焦慮等不良情緒,問題卻得不到解決。
情景1:入職5年,其他同事不是跳槽就是升職了,唯獨龍澤還在原地踏步,安然自得。為此,妻子直罵他:“沒出息!”每次吵架,她都會拿“沒出息”說事兒。有一次,龍澤覺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想在微商上有所作為,可他還沒說就被妻子打擊了:“拉倒吧,就你那沒出息的樣兒不賠錢就阿彌陀佛了!”
情景2:方婷有點兒懶,每次老公看見家里亂糟糟的都會大發雷霆,“你怎么這么懶!”方婷承認,有時候的確是犯懶,可有時候就是太累太忙了,每當這時,她就會覺得很委屈。為此,兩人常常吵得不可開交。
情景3:剛結婚時,黎陽總愛說“我媽說”,為此,紫苑認定他是個“媽寶男”。結婚久了,兩人商量事情,要是黎陽沒想法,她就說:“媽寶男都這樣!”要是黎陽有想法,她就說:“不用說這是意思!”總之,不管黎陽怎么做,始終都摘不了“媽寶男”的帽子。
限制性思維從哪兒來
什么是貼標簽呢?就是用一兩個特點概括一個人的全部,給伴侶的一些失誤或者小缺點下定義,用“懶骨頭”“媽寶男”等負面詞匯去評價對方。有些人這么做是因為不能忍受交往中的不確定性,對人際關系不夠自信。他們需要一種快速的方式去了解對方,而貼標簽正合其意,讓他們找到了一種安全的控制感。老公是個媽寶男,所以,無須聽他的任何意見,我來做主就好了。
有些人則是因為自己應對生活困境的方式比較單一,喜歡歸因,而且他們必須有確定的因果定論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他們不會變通,不懂得和伴侶分擔,更不會激勵伴侶,只希望用一張負面的標簽來緩解內心的郁悶。就像家里七零八落的讓自己感覺很不好,而歸因到妻子懶沒收拾,把責任推到她身上,自己會舒服些。
擺脫思維限制這樣做
想要擺脫貼標簽的簡單思維,必須認識到一件事:行為和人是不同的。一個人可以做出好的行為,也有可能做出壞的行為,但這些行為都無法代表一個人的全部。所以,用一個簡單的標簽去定義一個人是不恰當的,也是不全面的。
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我們才會在伴侶做出一些我們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行為時,有意識地將這些行為“隔離”。然后,為伴侶的不當行為找一些合理的、更貼近事實狀況的解釋。比如龍澤的妻子如果能夠跳出“他沒出息”的定論,將想法改成“他總是在想方設法改變目前的狀態”這類更有建設性的想法,就會看到更積極的一面,避免掉入貼標簽的陷阱。
如果你已經給伴侶貼了標簽,怎么辦?沒關系,從現在開始,尋找一些“例外”。暫且忽略伴侶的標簽化行為,盡管那是TA大部分的行為模式,當TA做得和以往不同時,立刻表達驚喜和感謝。妻子懶,你可以在她做家務時說:“你辛苦啦!”老公沒主見,在他表現出果斷的一面時肯定他:“這次你選的地方特別好,下次還得靠你呀!”正向的鼓勵和贊賞能夠幫助伴侶對自己形成全新的認識,也能激勵他們做出更多的良,所謂的標簽也會漸漸地消失不見。
婚姻里,總有人持有二元對立思維,覺得很多人和事不是對就是錯,不是好就是壞。丈夫不是好男人就是壞男人,妻子不是好女人就是壞女人。兩個人有一點兒小矛盾,明明沒有那么嚴重,明明還有很大的商量余地,可在他們看來,只有離婚和不離婚兩個選擇。因為沒有中間地帶,所以,他們在解決和處理矛盾時,就會缺少靈活性和多樣性,結果往往就是非死即傷或是兩敗俱傷。但是,這么做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只會讓自己很痛苦。
情景1: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鄭潔和婆婆發生了爭執,丈夫周洲夾在中間很為難。本以為鄭潔會先退讓,畢竟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可誰知,鄭潔很堅持,老人家一氣之下病倒了。在這之前,周洲一直覺得鄭潔是個非常好的女人,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值得相守一生。可如今,她卻做了這樣狠心的事,讓他覺得她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壞女人,沒法繼續生活了。于是,他提出了離婚。
情景2:在蘇眉不知情的情況下,胡磊給自己父母打了2000塊住院費。蘇眉很惱火:“這么大的事,你為什么瞞著我?”“之前你和我媽有點兒不愉快,我怕你不同意。”“那你就能瞞著我了嗎?”“當時情況緊急,事后我就立刻告訴你了呀。”“晚了!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我最討厭撒謊了,不能原諒!”這可把胡磊嚇壞了:“就這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事。”蘇眉很決絕:“有什么可商量的,能過就過,不能過就離!”
限制性思維從哪兒來
通常,非黑即白的思維不會獨立存在,總是和“情緒化”“夸大”等思維特點一同作用于某件事情。所以,非黑即白的思維往往引發一連串的情緒反應。痛苦的事情變得更痛苦,悲傷也會被加倍。
喜歡用非黑即白的視角看待問題的人大都擁有一個“分裂樣”的自我意識。他們對于自身的看法也是游走在自卑與自傲、獨立與依賴、被愛與不被愛等種種對立的情緒邊緣,對外界的完美化、絕對化的要求,只是他們內在心理狀態的一種反應而已。就像2000塊錢的住院費之所以成為分手的導火索,因為這觸動了蘇眉 “不能接受撒謊”的心理開關。
此外,有這樣要求的人多數也被這樣要求過,即他們曾經或正在處于一種矛盾的評價體系中。在這個評價體系中,人們不是根據行為做出判斷,而是根據當時的情緒做出選擇。有時候,這種情緒毫無道理可言,這就是為什么周洲會因為一次爭執徹底改變對鄭潔的看法。問題不是出在鄭潔身上,很有可能是周洲對這樣的判斷標準很熟悉,信手拈來用在了妻子身上而已。
擺脫思維限制這樣做
想要解決非黑即白的限制性思維,就要為事情的處理創造出第三種、第四種甚至是第五種選擇的可能性,而不是在一個立場上陷入僵局。比如關于不是好女人就是壞女人的極端判斷,還有這樣的可能性:“我不會按照好女人的標準去要求你,也不會按照壞女人的標準去對待你,我只是很想和你一起化解掉教育中的矛盾,緩解你和我媽之間的關系!”
如果不確定自己能找到這些可能性,那么,你可以試著檢查一下即將實施的行為,比如離婚會帶來的益處和需要付出的代價,然后再來思考該做出怎樣的決定。試著問自己:“有什么方法能夠避免我做傻事嗎?”“如果想要避免離婚,我怎樣想這件事才更合理?”用這種逆向思維,來調整自己此時此刻的看法。人們都會趨利避害地做出對自己有益的選擇,所以這會幫你做出更合理的判斷。
當然,情緒激動時,你可能更容易認為某種極度悲觀的看法是正確的,會以壓倒性的證據駁斥另外的所有可能。這時候,你最需要的是使自己冷靜下來,而不是在沖動的狀態下匆忙做出判斷。記住,想不到其他可能的時候,就證明自己不夠冷靜。先冷靜下來,再做判斷!
婚姻里,總有人習慣性地指責另一半。只要一有問題,他們就會自動把自己擇出去,而把責任全部推給對方。“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我才不會……”這些人把自己的幸與不幸全部寄托在了另一半身上,認為只要對方改變了,自己的狀態就會變好;只有對方不犯錯了,自己的婚姻才會幸福。
為此,他們不停地給另一半提要求,試圖改造另一半。當對方無法達成自己的要求時,他們就陷入對另一半的指責和控訴中,為自己感到委屈和不值。在這樣的指責中,另一半會倍感壓力,要么反抗要么逃離,為此出軌或離婚的也大有人在。而指責的那一方因為不懂得反思,即便換個人換個婚姻,依然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很難獲得幸福。
情景1:客廳有點兒亂,張赫說道:“咱們不是說好了嗎,我負責拖地,你負責拾掇。”陳芬很不爽:“你還好意思說,要不是你非要弄什么家務規定,至于兩人都不管嗎?”“是你嫌咱倆分工不明確非讓我弄個制度的呀!”陳芬并不否認:“是我說的,那還不是因為你不愛做家務嗎?”幾個回合下來,張赫決定閉嘴了,因為無論如何,妻子都認為是他的錯。
情景2:麗娜的老公出軌了,她哭成了淚人兒:“自從嫁給你,我就沒過一天好日子,掙那么點兒錢,沒有大房子,也沒有好車子。這也就算了,我從沒跟你計較過,現在你竟然還背著我出軌,良心都被狗吃了嗎?”麗娜毅然離了婚,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她都走不出來,每每提到這段婚姻,她都會抱怨:“我這輩子算是被他毀了,我所有的不幸都是拜他所賜!”
情景3:鄭潔被班主任叫去開小會了,因為兒子這次考得一塌糊涂。回家后,鄭潔先把兒子訓了一通,然后就和老公爭執起來。“都是因為你,你要是多管管兒子,他至于成現在這個樣子嗎?”“成哪個樣子啦?沒考好下次繼續努力唄!”聽老公這么說,鄭潔氣得直跳腳:“說得輕巧!你給他補課了還是請家教了?就是因為你不上心,兒子學習才這么差的!”
限制性思維從哪兒來
都是對方的錯,其實就是指責對方,以此來逃避責任、避免傷害的思維模式。害怕犯錯的人最容易指責別人,尤其是害怕對方責備自己,便用先指責對方的方式保護自己。這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性指責,怕什么就做什么。有一些人的指責則是由內在的不舒服的感覺喚起的,他們感到內疚時就罵對方,感到痛苦時就埋怨對方。在理想化對方的同時,其實是在滿足自己“自戀性”的需要―我很好,所以都是你的錯。另外,還有一些人總是對生活抱有不切實際的假設,例如“我的生活不應該有痛苦”,所以無法承擔失望,不能接受人性的缺點,只能用責備他人的方式緩解自己的焦慮。
擺脫思維限制這樣做
指責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行為,真實的訴求是想離這樣糟糕的情況遠一點兒。但事實上,指責只會讓情況更糟。所以,對于一些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要在內心中接受,然后主動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理解這件事情的意義:“能學到什么經驗嗎?”“下次有沒有更合理的解決辦法?”當然,如果能夠從更全面、更客觀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意識到自己也有責任,不妨捫心自問:“我做些什么能讓事情變得更好?”這樣,才能夠從不愉快的經歷中汲取力量、解決問題,令關系充滿正能量。
當然,如果指責是自動冒出來的,你可能正在效仿曾經指責過你的那些人。所以,為了阻斷指責,我們要在心理上建立一些 “應對關卡”。每次發火前,試著問自己一些換位思考的問題。比如鄭潔可以在罵老公之前停留幾秒,先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做得更好嗎?”“他這么做,有沒有難處?”接著問問自己:“在輔導兒子學習這方面,我對他有什么期待?”此時,原本的指責就可能轉化為:“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兒子的學習問題,他成績不理想,需要咱們共同努力……”這樣,老公也會明白鄭潔的意思,也不會因為被責備而退縮。試過這種轉換之后,大家就會明白,共同商討帶來的改變遠遠大于指責。
生活里,總有人喜歡后悔。一遇到問題,不是想為什么發生以及該如何解決,而是抱怨“早知道……我就不該……”因為一味地沉浸在對過去的后悔中,所以,他們無力應對當下,對當前的問題避而不談,更沒有任何建設性意見。也正因此,另一半會倍感壓力,一方面是得不到支持,獨自解決問題難免有無力感,另一方面也會為此感到不安,覺得虧欠伴侶。結果,舊問題沒有解決,又衍生了新問題,久而久之,問題越積越多,將對婚姻帶來致命的打擊。
情景1:一進新房的門,欣雨就開始后悔:“真后悔找了這家裝修公司,要是自己裝肯定比現在好!”進入客廳,“真不該選這種吊燈,好暗啊!”走進廚房,“真不該聽你的建議選這個顏色的櫥柜……”欣雨一邊看一邊后悔,幾乎沒一樣兒是滿意的,正陽終于忍不住了:“有完沒完?現在說不行,早干嗎去了?”
情景2:模擬考試不太理想,女兒沮喪,佟彤也很著急:“當初就不該上這個學校,老師教得太差。”“要是多做些調研,肯定能選個更好的。”“咱們就不該……”丈夫急了:“現在不是該尋找原因、找出解決方法嗎?后悔就能考好了?”
情景3: “我真后悔嫁給你”是麗姝吵架時的口頭禪。她從來不想問題出在哪兒,應該怎么辦,就好像只要時光倒流,她不嫁給他,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 一次兩次老公沒意見,說得多了,他也不耐煩了:“你這么后悔,那就離婚吧!”
限制性思維從哪兒來
后悔是我們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進行重新思考后,產生的一種不安、擔心和恐懼的情緒,而且明知后悔沒用,卻還是忍不住要后悔。為什么?一方面,不安和恐懼過于強烈,要用后悔的言論來緩解心理壓力;另一方面,事情已經發生了,不知道該做些什么,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能用這種形式填補內心的空虛。
容易后悔的人有可能是思維能力差,心智不夠成熟,不愿意承擔任何不好的后果,所以時時把后悔掛在嘴邊,不能對事情的發展做出全面的預測,所以在產生不良的結果時容易感到懊惱。也有一部分人比較自我,他們不會顧及他人的情緒,稍有不滿就隨意表現出來,不允許自己受“委屈”。
擺脫思維限制這樣做
喜歡后悔的人,一天之中就會遇到好多件令自己“后悔”的事情。他們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我沒想到事情會這樣”或者 “太糟糕了,我接受不了!”總之,相較于很差的結果,后悔的態度更令人困擾。這時候,需要對那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做一個區分,把它們分成 “有用清單”和“后悔清單”兩部分。
【關鍵詞】 心理學;問卷調查;在校大學生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n Psychology in Henan College Students. Li Kangle, Li Jianping, Wei Yongxia, et al.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n psychology in college students, to privide reference for popularizat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and to privide making decision for the developing of psychology. Methods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self-administering an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Result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many of them are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psychology, and lo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however, quite a few of them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psychology, and even 20% of them hold strong prejudice against psychology. Conclusion Although psych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fast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it on society is far from enough. It is a pressing issue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psychology knowledge.
【Key words】 Psychology; Questionnaire; College students
1 引 言
心理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單從字面上很難去了解其內在的實質。尤其在中國,傳統上的觀念和片面的宣傳導致許多人對心理學的認識存在著某些偏差,正如張侃教授所說:目前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或是不理解已成為心理學發展的障礙[1]。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和認同程度是心理學發展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映著心理學的社會影響力,決定著心理學的發展速度。無論是要學好心理學,還是要做好心理學的研究, 都必須認清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現狀進而了解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 指導我們的工作,確定自己在心理學上的努力方向和應對現狀的決策, 也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近幾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各種心理問題也不斷出現。心理學對社會發展的應用價值越來越明顯,但在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同時,有多少人能正確地認識心理學,多少人還存在著偏見,存在著什么樣的偏見呢?對于這些我們必須調查清楚,因為它影響著心理學各項工作的進行,也關系著心理學的發展前途,只有清楚了這些情況,我們才能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加強心理學知識宣傳,才能使心理學更好地聯系社會,服務社會,為人們所接受。因此我們新鄉醫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04級學生就“在校大學生對心理學的認識”這個問題組成調研小組開展了有關的調查。對河南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也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出該現實狀況。本文將初步調查情況公之于眾,以得到心理學界前輩、專家、學者及學友們的指教。
2 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從鄭州大學、新鄉醫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財經學院等9所大學隨機抽取的在校大學生共1400名, 其中有130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
2.2 研究方法 自編調查問卷[2,3],進行評估性問卷調查,對非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的學生略作比較,主要調查分析非心理學專業學生對心理學的認知狀況。
2.2.1 問卷設計及內容 先利用開放性問卷40份,在新鄉醫學院在校學生中搜集對心理學的各種看法和疑問,再把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概括分類,編制成調查問卷。問卷包括三大部分40個題目,第一部分(14個題目)為是非選擇題;第二部分(14個題目)采用5點測量法,把每種看法分為很同意,較同意,不了解,較不同意,很不同意5個水平;第三部分(12個題目)為不定項選擇題, 里面都包含一個供被調查者主觀發揮的項,以彌補所制問卷客觀題的局限。在本問卷中包含了對心理學學科性質的認識及態度,對心理學現狀的了解和對前途的推斷和預測,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及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等各類內容。
2.2.2 描述性統計 共發放問卷1400份,收回有效問卷1303份,有效回收率93.1%,其中非心理學專業有1275份,男生610人,女生665人,大一學生264人,大二學生738人,大三學生248人,大四學生25人;心理學專業的有128份,男生40人,女生88人,大一學生38人,大二54人,大三36人。
2.2.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 結 果
3.1 對非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的調查結果獨立進行統計,并作適當比較(問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結果分別見表1,表2。
3.1.1 對非心理學專業學生的調查情況 有87.1%的人對心理學感興趣,且他們中有將近90%的人都讀過心理學方面的書或文章,了解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比如:心理測驗,心理治療,抑郁癥等,但是有29.3%的人卻認為心理學只能當作副科,選修課或興趣愛好等,不適合作專業來學。此外還有將近20%的人對心理學存在很大的偏見,甚至有10%的人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偽科學根本沒什么用,30.2%的人對心理治療沒信心。在對待心理健康的問題上,有78.6%的人認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且有68.9%的人認為心理因素會影響身體健康。盡管如此,47.6%的人如果發現自己有心理問題,會對去看心理醫生感到不好意思,44.7%的人在有煩心的事時,很少找別人訴說;在對心理學現狀和前途的分析上有54.7%的大學生抱有樂觀的態度,認為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學人才非常緊缺;然而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還有不少誤區:一是認為心理學就是精神病學(23.6%)或就是心理咨詢,心理治療(54.1%);二是認為學心理學或搞心理學的人都是不正常的(24.8%)。在校大學生心理學知識的獲得主要途徑是書籍(76.5%),而通過社會宣傳獲得的人比率較低(26.5%)這與64.3%的人認為心理學在中國的宣傳力度不夠,大部分人缺乏對其正確的認識相一致。
3.1.2 對心理學專業學生的調查情況 由于他們都已開設了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的認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對中國的心理學畢業生的就業,和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前途并不比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表現的樂觀――因為兩個群體對表1(13)“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前途是非常渺茫的”和(5)“目前,心理學畢業生在中國就業非常艱難”題做答情況作對比比率差異的顯著性檢驗Z值分別為0.94和0.40遠小于1.96,說明心理學專業和非心理學專業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并無差異。而非常贊同“心理學只能當作副科,不適合當作專業來學”觀點的人比非心理學專業的還要高,經檢驗Z值為2.53大于1.96,說明該差異是顯著性的。不論是心理學專業還是非心理學專業對心理學都有夸大的現象,認為心理學工作者能透視人的心理,學好了心理學就好像掌握了讀心術,抱有該觀點的人中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所占的比率比非心理學專業學生還要高。
3.2 非心理學專業年級之間比較 通過方差分析,得知年級之間對各個題目的認識并無差異,P>0.05,即年級之間對心理學的認識和所具有的心理學知識并無太大的差異。
4 討 論
調查結果顯示對心理學感興趣這是大部分(87.1%)河南高校大學生的共性,他們渴望接觸心理學,了解心理學知識.心理學作為一門交叉的學科,它在中國真正的發展不過是20年來的事,目前心理學的發展水平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心理學的廣闊發展前景,這與54.7%的河南在校大學生認為的心理學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學人才相當緊缺相一致.而之所以有50%的心理學專業學生和48.3%的非心理學學生對中國心理學畢業生的就業表現的并不樂觀,可能主要是因為雖然我國社會上心理學應用有一定的繁榮,但由于這個繁榮才剛剛開始,各方面還都不正規,也帶來了一定的混亂,這就使人產生了迷惘和擔憂,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更是這樣。
心理學是一個覆蓋面很廣的學科,也正是由于它的寬泛性,使人們對它的認識存在很多的局限,很多人不能看清心理學的全貌,而往往根據自己平時接觸到的東西去推測心理學.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目前心理學在中國高校的應用主要是心理咨詢和心理測量,很多人便認為心理學就是心理咨詢,就是心理測量;另外還存在一些情況,就是大學生對心理測量有一種新鮮感,很多人不懂心理測量的原理和缺乏正確的指導,導致一些不科學的測量問卷有流行的態勢,這必將導致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此外大學生對心理學的認識偏差,我們認為還有幾條原因:一是傳統思想的影響,二是目前中國心理學工作者比例非常小對心理學的應用、宣傳和普及不夠,加上很多的非科學的東西往往冠以心理學的名號,嚴重誤導了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
在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上,能夠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有心理問題會對去看心理醫生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很少找別人訴說,這是將近一半的大學生(47.2%)的共同心理,這也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心理學工作者要不斷總結經驗,轉換思路,尋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通過日常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5 結論與建議
第一,加強心理學的科普宣傳工作是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4],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活動,向大學生們講述心理學的內容和原理,幫助他們區別非心理學的甚至是非科學的東西。
第二,加強應用心理學人才的培養和素質提高,擴大心理學工作者規模,在此過程中要完善心理學方向和職業管理體制,實行科學的嚴格的資格認證制度[5],為心理學畢業生指定合適的崗位,便于就業。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除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測量外,要不斷地開展新方式,擴展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范圍,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開展專家講座,開展各種心理疏導和訓練活動,這也是一些人所提出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化的觀點。
6 參考文獻
[1,4]張侃.我國心理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1(2):81-85
[2]朱玲玲.淺談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分析.上海統計,1997,10
[3]向麗紅.淺談高等農科院校開設心理學課的必要性.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5):505-507
一、通過互聯網,對小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配備心理測評系統,科學使用,全面普查,針對輔導
傳統的心理普查常采用問卷調查、訪談法、觀察法等方式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而在互聯網技術的協助下,學校可以配備專業的心理測評軟件,安排心理教師開展全校心理普查工作。這樣的方式不僅縮短了篩查時間,提高了效率,還有利于全面了解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得輔導工作更具針對性。
例如,我校配備了由北京心海導航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心理測評系統,每年三、四月份對三至六年級學生開展心理普查工作,具體過程如圖1。
通過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心理量表,篩選出存在明顯心理困惑和心理異常的小學生,及時干預,有效引導,預防和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一、二年級學生的心理普查則需要心理教師與班主任、家長聯合開展進行。每一次心理普查之后都會完善全校學生的電子心理檔案。
(二)建立心理專題網站,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供豐富教育資源
當前,小學心理網站已經建立了不少,為廣泛傳播心理健康知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更直觀鮮明,心理網站應分區塊設置相應的專題內容,如心理咨詢、趣味心理、心理詞典、校園生活、書籍影片。通過創建學生美文展示,傳播優質文章,為學生樹立榜樣,陶冶學生情操,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音頻視頻資源,學生觀看心理影片,在欣賞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礎上,學校要做好定期更新心理健康知識,豐富心理教育資源,及時上傳學校心理活動的開展情況等工作。
此外,心理網站還可以設置各班級微博鏈接,增加學生的關注度;設置一些優質的電視節目鏈接,如《大腦詭計》科學紀錄片,激發學生學習和探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社會心理學主題,如記憶、注意、讀心術、錯覺、預期、選擇、潛意識。
(三)開通在線咨詢服務,及時交流加強溝通,有效疏導心理困惑
學生有時候羞于當面表達與坦露心理需求,這時就可以借助網絡間接地向老師、同學求助。心理教師可以開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個在線咨詢服務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情緒宣泄出來。對于積極的需求,心理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應適當滿足;對于不合理的需求,則應正確引導,疏通心理誤區。針對部分內向、不善表達、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學生,心理教師則需提供電子郵箱,引導他們通過電子郵件來進行心理咨詢。
此外,面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還可以建立學生網絡論壇,已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他們已能在網上游刃有余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見解和困惑。網絡的便捷性、隱蔽性等特點為這種生生互動互助和資源共享的開展打破了時空限制,也提高了學生的心靈開放度。
(四)有效運用網絡資源,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開展高效心理輔導課
心理輔導課已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網絡下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動畫、圖片、故事等,通過視頻剪輯技術拍攝和裁剪所需的教學情境,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資源支撐,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使學生能形象化、體驗式地學習心理知識和技巧,從而提高心理課堂的實效。此外,心理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心理“微課”,這種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內容精簡、相對完整的教學視頻片段更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和吸收知識。
二、通過互聯網,提高教師心育理論和輔導水平,完善自身心理素質
(一)積極參加網絡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水平
心理教師自身具備的扎實的心理學基礎、相應的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為輔導教師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渠道。因此,輔導教師要及時學習充電,可以經常通過網絡進行遠程培訓,學習國內外心理學領域最新的理論與技術。
(二)開展“教師心理成長”線上工作坊,促進心的交流
不少研究調查結果表明,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已經成為我們亟須解決的難題。開展“教師心理成長”線上工作坊不僅減輕了教師線下書寫的壓力,打破了空間限制,還能激發教師之間交流的熱情,利于他們不良情緒的宣泄,分享自己的心得,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教師反饋,參與這樣具有開放性、互通性和共享性的平臺沒壓力,更容易被接受,學會了調控消極因素,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擁有了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學習善用心理統計軟件,提升課題研究能力
教師經常需要通過做課題來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科研教學意識,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心理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常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評價,它是調查學生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以往依靠人工調查和統計測量,不但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而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專門的心理測量統計軟件如SPSS,能高效保質地完成心理測量與評價的數據統計和分析任務。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學習和善于運用心理統計軟件。
三、通過互聯網,促進家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心理環境
(一)科學安裝手機APP,打造移動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使用的手機軟件已經盛行起來,如聊天、交際、打車、學習、健康、管理等軟件涉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作為家長,選擇并安裝一款親子教育的APP更是與時俱進。
例如,我校向家長推薦安裝了一款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I5”愛我手機軟件。這款親子教育APP不僅給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很多專業的自查心理測評量表和豐富的音頻、視頻親子教育資源,還免費提供電話咨詢和面對面咨詢,具體內容如表1。
大部分家長反饋,這個手機軟件安裝簡單,使用方便,發送請求后,有專業的人員回應,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心理輔導教師,能及時解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難題,表示非常感謝那些無私幫助的心理教師。也有家長反映,浙江大學韓天江教授回應的“每日一問”總能讓人獲得啟發,受益匪淺。不過,目前類似這樣的手機親子APP不少,但是市場上魚龍混雜,選擇真正科學有用的APP是關鍵。
(二)開展“家長育兒”線上沙龍,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
為了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學校,班主任定期舉行家長會,邀請家長親自來到學校參加學習,相互交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家長使用網絡的程度提高,逐步興起了網上家長學校、網上家長論壇。此外,開展針對家長親子教育的線上沙龍活動也變得可行。這種線上“家長育兒”交流減少了家長與教師會面的時空限制,利于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目的選擇相應的主題沙龍,增加了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互助。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能夠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教育技巧,逐步改善家庭教養方式,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心理環境。
我校借助微信平臺,信息,組織家長開展線上主題沙龍活動,學習和討論家庭教育技巧,具體流程如圖2。
在開展“親子教育”線上沙龍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如活動啟動時間長、組織教師投入精力多、部分家長報名未及時參與、有時家長參與人數過多等,但是經過多次的運作,活動在家長的好評中不斷改進,兼具趣味性、知識性、故事性的線上沙龍活動在不斷完善中越辦越好,家長反響熱烈,參與熱情提高。
四、通過互聯網,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互聯網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首先,學校可通過網絡與社區、醫院或個人心理咨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務部門協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也可以與醫院心理門診部協商,共享醫院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治療設備,如運用現代技術研發的心理沙盤設備、音樂放松躺椅、心理宣泄人、身心反饋訓練儀。其次,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共同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通力合作建立優秀的心理網站,并加強監管,凈化網絡心理環境。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社會上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到校開展心理講座和進行心理咨詢,協助心理教師的工作[3~4]。
總的來說,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發展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賦予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生命與活力,同時,挑戰并存,要注意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如狄更斯《雙城記》中所說的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因此,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和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相互結合,充分發揮其各自的優勢,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葉軍,江建華. 心理健康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22):21-23.
[2]張莉. 中小學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特點分析及對策[J].中小學電教,2007(6):20-22.
[3]賴運成,葉一舵. 網絡時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途徑和注意事項[J].教學與管理,2013(6):50-52.
[4]鄭華榮. 網絡時代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問題研究[J].時代教育,2015(18):238.
注:本文為第七屆“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來稿。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學游戲;應用策略
七年級的學生年齡大概在十二歲左右,對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玩兒是他們的天性,喜歡參與游戲參與具有趣味性的活動。因此,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增加數學游戲,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數學游戲是一種運用數學知識的大眾化的智力娛樂活動。”對于數學游戲的這一界定,首先明確了是游戲,但是其中也包含一定的數學問題,具有典型的知識性,趣味性,還有娛樂性,和此年齡段的孩子的天性相吻合,并能夠符合他們的認知特征,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恰當、合理地運用數學游戲必然能夠極大的提升數學教學成效。
一、利用游戲,讓概念引入
“生動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教學是重點。為了避免數學概念教學的枯燥性,在引入環節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性游戲,這樣,就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積極性。下面是一位老師的“無理數”教學片段:師(拿出骰子):這是什么?生:骰子。師:你們在哪里看到過?生:我在麻將桌上看到過。骰子是用來確定誰先抓牌的。師:還有呢?生:在下飛行棋的時候也用到骰子,骰子扔到幾就向前走幾步。師:(很神秘):實際上,骰子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用途,并且還和數學有關,它能夠用來產生新的數。先請兩個同學上來,一個同學擲骰子,一個同學在0和小數點的后面寫出擲出的點數,每投一次就每寫一個。此時,黑板上就出現了0.544847561…寫了十次之后,教師喊停。師:同學們,如果我們繼續擲骰子寫數,這個數寫得完嗎?生:只要繼續扔,這個數就會繼續寫下去。師:也就是說如果永遠繼續下去的話,這個小數永遠寫不完。師:那你覺得把這個小數永遠寫下去,會有規律嗎?生:不會有規律。因為每次骰子出現的數是隨機的。師:是的。這個小數如果永遠寫下去,也是不存在規律的,像這樣的無限不循環小數叫做“無理數”。【游戲點評】這個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很快速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也是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得到了具體而形象化的知識概念,是對課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利用游戲,讓鋪墊新知
“滲透化”數學知識之間是存在緊密的聯系性的,基于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有效的學習是基于原有的認知基礎之上的。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游戲來幫助學生鋪墊新知。師:下面我們玩一個神秘的游戲———“猜猜我的心”。生:哇噻,這么厲害!讀心術嗎?師:首先請大家在腦海里想一個數字,然后跟隨我接下來的步驟,逐步進行計算:先將這個數和5相加,將它們的和乘以2,之后再加上4,然后再除以2,最后再減去你心中所想的那個數。你們得出計算結果了嗎?生1:得出結果了。老師,您猜我最后的計算結果是多少?師:是7。生1:(非常驚訝)你都不知道我心里想的是哪個數字,怎么能知道答案呢?生2:那我最后的計算結果是多少呢?老師,您一定會猜錯。師:也是7。生3:老師在作弊。我們每一個人計算后的結果應該都是7。不可能這么巧的。師:看來,你已經發現其中的規律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展開更深入的探討。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需要涉及到運算流程,如果我假設你們心中所想的數字是x,那請你們先試著寫一下剛才這整個的計算流程。【游戲點評】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每堂課的中途階段,往往是學生們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的時候,而此時,如果對新知的教學,可以和相關的數學游戲進行有機結合,學生們必然可以通過游戲,對知識產生更深的理解和更深刻的印象,從而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利用游戲,讓數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