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林業經濟發展現狀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3 17:07: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林業經濟發展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篇(1)

關鍵詞 林業經濟發展現狀;對策;江西贛州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144-02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s of the building ecological barrier,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nzhou and accelerating the strategy of forestry development,forestry industry of Ganzhou is showing the new stat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by the field research,we carried on a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stry economic develpoment of Ganzhou.Thereby,we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Ganzhou,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farther forest development of Ganzhou.

Key words forestry economy;present situation;suggestion;Ganzhou Jiangxi

林I經濟是區域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農民收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重要途徑。林業經濟的跨越離不開林業產業的發展,林業產業在市域經濟發展中起著支柱作用。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對促進林業經濟增長、實現財政增收、農民致富和吸納農村勞動力等發面具有重要的意義[1]。

1 研究區概況

贛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東接福建,南臨廣東,西靠湖南,臨近港澳,總面積39 379.64 km2,占江西省總面積的23.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76.23%,在全國排列第九,是典型的林業大市,目前林業已成為贛州市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亮點。

2 贛州市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贛州市林業產業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中,緊緊依托林業重點工程,突出家具、油茶、竹等產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依據林業行業統計報表(表1)可知,2011―2014年,贛州市林業產業產值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60.73億元增加到883.95億元,凈增623.22 億元,年均增加155.805億元,年均增長率達50.23%,遠高于國家林業產值的增長速度(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封加平在第12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上說:“2014年全國林業總產值保持了平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表明了贛州市林業發展速度高于國家水平,預計到2020年全市林業產業產值將達到1 000億元。生態環境的保護,林業產值的提升,充分而生動地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業第一、二、三產業產值結構由2011年的59.03∶33.35∶7.62調整為2014年的21.51∶75.13∶3.36,三產業組成結構變化幅度較大。其中,第一產業比重呈下降趨勢,第二產業比重呈急劇上升趨勢,第三產業比重變化幅度不大。表明:第二產業在林業產業中處于主導地位,且發展勢頭較好;第一、二、三產業比重不協調,贛州市林業經濟結構現狀不太合理,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應對第一、三產業給予一定的扶持。

從表2可以看出,目前贛州市林業產業產值中第二產業占絕對優勢,約占林業產業產值的75.13%。在第二產業中,木、竹、藤家具制造業產值最高為555.97億元,約占第二產業的83.72%,占全市林業產業產值的62.90%,表明木、竹、藤家具制造業為贛州市林業產業產值的主要來源,也是贛州林業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第三產業產值最小,為29.69億元,約占林業產業產值的3.36%,尤其是林業專業技術服務產值最小,為1.48億元,約占第三產業的5.00%。表明贛州市林業服務業發展空間廣、潛力大,林業產業今后應向林業服務業方向傾斜發展。

從表3可以看出,贛州市林業產業產值在全省林業產業產值中的比重由2011年的19.79%上升到2014年的33.30%。第一、三林業產業比重變化幅度不大,第二產業在全省相應的林業產業中所占比重呈大幅度上升趨勢,且由2011年的18.03%急速上升到2014年的51.37%。表明贛州市林業產業產值中第二產業貢獻率最大,已成為林業產業產值的主力軍。2014年贛州市林業產業產值約占全省林業產業產值的1/3,表明贛州市林業產業已成為全省林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經濟在全省林業經濟中處于主導地位。

從表4可以看出,2011―2014年,國家對贛州市林業的投資總量不斷增加,且由2011年的8.64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5.34億元,凈增6.70億元,年均增加1.7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21.10%,預計到2020年國家對贛州市林業的資金投入將達到100億元。其中,生態建設與保護的投資比重最大,且呈下降趨勢,由2011年的65.12%下降到2014年的34.60%;林業支撐與保障項目資金投入總體呈現上升趨勢;林業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投入呈逐年增加趨勢,且由2011年的0.45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1.29億元,在林業總投資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5.22%上升到2014年的8.43%;項目資金投入呈急速上升趨勢,比重由2011年的0上升到2014年的21.65%。由此表明,最近幾年國家對林業產業、林業民生工程項目日益重視并給予資金支持;生態建設與保護項目正慢慢被忽略,未能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在今后發展過程中,為了確保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各項平穩健康發展,需增加對生態建設與保護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也是今后國家林業的投入方向。

在SPSS 17.0軟件中,通過做林業產業發展投資值與相應年份林業產業產值的相關分析可知,林業產業發展投資值與林業產業產值呈正相關關系,且相關系數r=0.95。表明林業產業為高投入高回報產業,且受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大,今后若想實現林業產業的升值,必須加大資金和人為管理的投入。也印證了林業是生態產業、循h產業、富民產業和美麗產業,是投入產出綜合效益最大的公益事業和綠色經濟體[2]。

3 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3.1 加大技術投入,創新經營管理機制

一是加強林業產業化的科技投入,建立標準化體系。組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進行科技攻關,做好優良苗木的培育和引進。二是建立健全各級林業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基層林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在林業產業化服務方面的作用。三是加快制定主要經濟林生產標準和技術規范,建立健全經濟林產品質量檢測監督體系,大力推行產品的標準化生產,開發綠色、無公害、有機林產品,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3-4]。

3.2 加大資金投入,破解發展瓶頸

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應探索林地使用權、林權證抵押貸款等融資渠道,進一步完善省、市、縣3級林業產權交易服務系統,規范林權流轉交易;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合作,建立和完善小額貸款扶持和銀企合作機制,探索建立融資長效機制,鼓勵龍頭企業發行股票上市,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同財政、發改、扶貧、移民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整合項目資金,促進林業產業發展。

3.3 完善山體流轉體制,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

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權、使用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同時,加快培育活立木市場,建立健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規范評估程序和標準,推進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流轉,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林業生產與經營,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創新方式方法,從制度上暢通林業產業發展的“綠色通道”,壯大林業產業,發展地方經濟。

4 參考文獻

[1] 羅惠文,李杰軍.新疆兵團第十四師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4,33(1):16-19.

[2] 胡孫杰,桑子陽,楊武松,等.五峰縣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5,44(3):69-71.

篇(2)

關鍵詞:區域林業;林產品產值;勞動力投入;生態建設

由于林業是同時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產業,分析林業發展現狀對社會主義生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國林業處于近代林業初步實現階段,林業產業的發展受林業產出水平、人力投入和生態建設等因素影響。因此,分析這些因素的現狀及變化,可以加強對林業發展現狀的了解,有利于為新時期林業發展政策提供決策參考。本文將全國的經濟區域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個區域,根據2004~2014年統計數據,分析林業發展現狀,為轉變林業發展策略,促進林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

一、區域劃分與指標選取

(一)區域劃分

中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區域經濟、政治和文化等環境差異巨大,常采用區域劃分的方法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由于劃分標準不同,區域劃分類型也多種多樣。改革開放后,我國國民經濟雖然得到高速發展,但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經濟存在顯著差異。依據這一現象,將全國劃分為四大經濟區域,分別為東北、東部、西部和中部地區。林業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因此,選擇按經濟區域劃分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為四大區域。

(二)指標選取

林業產出水平主要對林產品產值進行考察,林產品產值是農林牧漁、建筑業和生態旅游等活動的總產量,可以反映一定時期林業產業的總成績,綜合代表性較強。勞動力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主體,林業勞動力投入是指林業從業人員。我國林業從業人員承擔了從林木種植經營、采伐加工,到生產銷售、管理維護環節等多方面的任務,貫穿了林業產業運行的整個過程,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從從業人員的數量與素質兩個方面分析林業產業的勞動力現狀。黨的十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林業生態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必要和首要組成部分,而我國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等都是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重要內容,因此,分析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情況和生態工程造林面積情況,可以加深對林業生態建設的了解,同時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政府決策提供相應建議。

二、區域林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林產品產值分析

東部地區2014年三次產業產值占全國總產值的比重均高于其他三個地區,且林業三次產業產值占本地區林業總產值的比重依次為25.58%、64.02%和10.4%,表明東部地區林業發展方式已經逐漸脫離原始方式,主要依靠以林產品加工制造為主的第二產業發展林業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對東部地區林業發展影響較小。東北地區2014年總產值在全國總產值中所占比重最低。該地區林業三次產業產值占本地區林業總產值的比重依次為40.73%、45.26%和14.01%,表明東北地區林業主要依靠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由于東北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第二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可適當加大科技投入,促進林業第二產業發展。西部地區2014年第一產業占本地區林業總產值的比重最大,為52.06%,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依次是34.24%和15.34%。林業第一產業是支撐西部地區林業發展的主要產業,說明西部地區林業發展結構不合理。應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從以第一產業為主的發展方式向以第二產業為主,一、三產業為輔的發展方式轉變。中部地區的林業發展方式介于西部和東部之間,因為中部地區三次產業產值占本地區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37.02%、43.74%和19.24%,林業經濟發展受第二產業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對該地區林業發展影響最小。由此可知,中部地區林業發展方式正處于從以第一產業為主轉變為以第二產業為主的過程中。

(二)勞動力投入情況分析

2014年東部地區社會經濟和科研水平整體較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躍,經營林業的機會成本也很高,因此,該地區林業從業人員相對較低,僅占全國的12.21%。但從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偏高,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的人占該地區從業人員總數的57.79%,表明該地區人才方面優勢較大。東北地區2014年林業從業人員數為41.22萬人,占全國比重高達33.58%,雖然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依舊是四個地區中林業從業人數最多的地區。該地區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整體結構與東部地區相近,其中東北地區中專人數所占比重略高于東部地區。西部地區2014年林業從業人員的數量和下降速度都排在第二位,低于東北地區,高于東部和中部地區。2004~2014年西部地區只有受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的人數呈上升趨勢,且占全國大專以上人數比重最大,高達41.04%;中專、高中和初中以下人數皆呈下降趨勢,且下降速度比較一致,這是由于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升造成的。中部地區2014年林業從業人員的數量為21.07萬人,下降的速度最慢。由于接受大專以上教育的人數不到一半,整體受教育水平集中在中專和高中,因此,該地區從業人員總體受教育程度最低;但該地區大專以上人數以62.72%的速度逐年增長,且中專、高中和初中以下的人數逐年降低,所以中部地區林業從業人員整體受教育水平呈上升趨勢。

(三)生態建設情況分析

由于天保工程主要集中在東北、內蒙古、長江上游和黃河上中游等地區,我國東部地區所轄省市不在天保工程實施范圍內,因此,東部地區天保工程建設情況不予分析。2004~2014年東北地區是唯一一個工程區木材產量下降的地區,下降速度為68.43%,但2014年這項指標占全國比重1/3左右,各省平均木材產量為66.03萬立方米,是平均水平最高的地區。封山育林面積和森林管護面積同工程區木材產量一樣逐漸減少。該地區生態工程造林面積以24.86%的速度增長,截止至2014年增長到43.61萬公頃。其中,其它工程造林面積比重點工程造林面積多10.38萬公頃。西部地區所轄省市中大部分屬于內蒙古、長江上游和黃河中上游地區,因此,西部地區是天保工程重點建設地區。該地區2004~2014年工程區木材產量基本維持在穩定水平,但造林面積下降了近一半左右,下降為28.71萬公頃;封山(沙)育林面積以22.09%的速度持續上升至364.7萬公頃,截止至2014年封山(沙)育林面積占全國封山(沙)育林面積的66.32%,這一比重與森林管護面積占全國比重基本一致。2004~2014年西部地區生態工程造林面積下降了271.21萬公頃,但依舊是造林面積最多的地區,比第二名造林面積多近一倍。其中,重點工程造林面積減少了176.38萬公頃,其它工程造林面積增加了141.31萬公頃。中部地區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流域,且該地區各項指標都是三個地區中(除東部地區)最低的,但該地區天保工程建設成果顯著,例如:工程區木材產量在2004~2014年增長了近十倍,這一指標是該地區所有指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其次是森林管護面積以154.97%的速度快速增長,說明中部地區重視對已有森林的維護;封山(沙)育林和造林面積分別以44.16%和38.5%的速度持續增長。2004~2014年中部地區生態工程造林面積是重點工程和其它工程共同造林面積的結果,雖然重點工程造林面積下降67.84萬公頃,但是其他工程造林面積增長了96.72萬公頃,因此造林總面積增加了28.88萬公頃。

三、建議

東部地區應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林業科技成果和技術推廣。完善林改制度,在制度上保證林業產權的穩定性,保護林農對林業資產的收益權和處置權,提高林農林業經營的積極性。憑借東部地區的財政實力,加大林業補貼力度,提高林農的經營意愿。東北地區應在穩定發展林下經濟的基礎上,大力支持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其次,制定“一縣一業”的政策,支持經濟林產品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支持林產品飲料企業的發展。最后,東北地區以國有林區為主,應對國有林區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制定高學歷人才引進政策。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后,但森林資源特別豐富,可鼓勵林農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農收入水平;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林業生態旅游,促進縣市經濟發展。應定期對林農進行教育培訓,引進先進技術和經驗傳授給林農,在西部大開發的整體背景下,響應國家政策引進林業專業人才,促進林業快速發展。中部地區應以提高林業經營管理水平為重點任務。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林農補貼力度,鼓勵林農參與營林活動并提高林農的營林積極性。二是林業管理部門召集林農和林業企業等組織聯合起來,共同行動降低林業災害的發生率。三是提升林政管理水平和林業科研水平。

作者:姜鈺 管時一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曉蘭,姜雪梅.中國林業全要素生產率分析[J].林業經濟,2014(3)

[2]楊桂紅,張穎,毛宇飛.人力資本對林業生態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我國31個省區系統聚類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

篇(3)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供給側改革;市場前景

中圖分類號:F019.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林業經濟也遇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從我國林業經濟的現狀來看,我國林業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較為平穩,林業經濟總量較高。但是也存在地區差異以及產能過剩問題,如何在國家的供給側改革中強化林業經濟改革,成為了關系到林業經濟能否得到健康發展的關鍵。基于對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了解,林業經濟進行供給側改革是推動林業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對林業經濟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應立足林業經濟改革實際,探討供給側改革的動力以及林業經濟的市場前景。

二、供給側改革對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影響

從供給側改革的概念來看,主要是改善產業結構及供需關系,并降低產能過剩造成的負面影響,達到調節供需平衡的目的。結合林業經濟的發展形勢,在新常態下對林業經濟進行供給側改革,其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供給側改革改善了林業經濟的發展環境

通過開展供給側改革,林業經濟在整體發展環境上得到了改善,林業市場低迷的現狀有望得到緩解,林業經濟在發展模式上將會取得一定的突破,對提高林業經濟發展質量和促進林業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供給側改革調整了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

為了達到供給側改革的目的,林業經濟需要對現有的林業產業結構做出較大的調整,不但要改善現有的產業結構,還要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使其適應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需要。所以,供給側改革對調整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具有重要影響。

3.供給側改革增加了林業經濟的活躍程度

林業經濟特點突出,可開發價值高,要想改變低迷的發展現狀,就要根據林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增加其活躍程度。而供給側改革恰恰賦予了林業經濟以新的發展機遇,保證了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積極因素的支撐。

三、新常態下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動力

從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發展來看,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動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林業經濟的內在需要,推動了供給側改革

林業經濟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形式,其發展的繁榮程度受到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林業經濟的內在發展需求,使得林業經濟必須尋求一種新的增長方式來推動其整體發展。而供給側改革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對推動林業經濟改革和持續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2.林業經濟的市場形勢,催生了供給側改革

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產業規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產業經濟狀況和整體效益處于較低水平,不利于林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并且外界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使得林業經濟不得不進行積極轉型。所以,林業經濟的市場形勢,催生了供給側改革的進行,對林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3.林業經濟的產業變化,促進了供給側改革

隨著封山育林政策的推出,林業經濟已經從傳統的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生產方式的變化,使得林業經濟必須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予以支撐。而供給側改革正好提供了相應的支持,使得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依托,提高林業經濟的發展質量。

四、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市場前景分析

在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了必由之路,對林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結合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林業經濟的市場前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將更加合理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也將會得到持續的調整,在產業結構優勢上將更加突出,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有所增加,產業經濟將會朝著向好的方向發展。

2.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發展方式將更加多元化

經歷過供給側改革之后,林業經濟在發展中將會從規模效應向質量效應方面轉變,將立足現有經濟形式,積極開發多元化的增長方式,使得林業經濟實現多元化發展。

3.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發展質量將更加理想

受到供給側改革的影響,林業經濟的產能將有所降低,產業發展質量將會更加提高,對林業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直接推動了林業經濟的持續增長。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新常態下林業經濟進行供給側改革,既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去產能的安排,同時也是推動林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結合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以及林業經濟的產業現狀,要想提高林業經濟的發展質量,就要認真分析供給側改革對林業經濟的影響,并找出新常態下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動力,把握新常態下林業經濟的市場前景,探索出一條林業經濟發展的新道路。所以,正確分析新常態下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的動力和市場前景,對林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世錦,余斌,陳昌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格局調整與變化趨勢[J].中國發展觀察,2014,02.

[2]黃群慧.新常態工業化后期與工業增長新動力[J].中國工業經濟,2014,10.

[3]劉偉.經濟新常態對宏觀調控的新要求[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4,05.

[4]余斌,吳振宇.中國經濟新常態與宏觀調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篇(4)

關鍵詞 林下經濟;意義;發展現狀;建議;天津市;寶坻區

中圖分類號 F326.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7-0210-01

林下經濟是指以科技為先導、以林地資源為依托,在不破壞林地生態資源的情況下,通過選擇合適的發展種群,進行有序的利用,穩定生態系統平衡,從而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促進林地生物的多樣性發展,進而提高林業副產品收入,達到林業生態系統穩定和農民增收致富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1 發展林下經濟的意義

林下經濟特點在于其為一種林業經濟系統、一種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同時它是一種高效經濟發展模式,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重大的社會效益[1-3]。

1.1 有利于林業綜合效益的提高

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可以促進林業綜合效益得到不斷提高,同時林下經濟的發展又反饋林業生產,可以達到農業、林業和生態同時兼顧的良好發展途徑。

1.2 有利于農民增收

目前糧食產量增幅減緩,同時農副產品價格穩定,通過傳統農業提高農民的收入困難重重。因此,找尋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已經迫在眉睫,基于這種窘迫的形式,發展林下經濟勢在必行,在不增加新的耕地的情況下,通過林下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可提高農民收入。

1.3 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林下經濟的發展可以帶動物流、運輸、信息服務等涉農相關產業發展,從而促進農民的就業,同時也可大幅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減少點源污染,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并且發展林下經濟還可以通過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農民利用科學思想武裝大腦,從而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4-5]。

2 寶坻區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寶坻區林業發展較快,目前林地總面積超過2.67萬hm2。林地中除了農田林網以及村莊綠化外,更多的是發展大林帶及大片林。這些林地在幼樹期,可以間作種植農作物,比如豆類、棉花等,既管理了幼樹又收獲了間作效益,一舉兩得,一般可以間作3~4年。隨著樹木的生長,樹冠開始郁蔽,林下已不宜間作,屬于空閑地。為了利用這寶貴的空間,人們開始在林下養雞、發展食用菌生產,并取得了成效。從目前已郁蔽的林地看,林下空間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但多屬無規劃、零星的,利用率極低。利用率較高的當屬牛家牌鄉萬畝生態林,通過邀請專家技術講解、組織人員外出學習、典型示范等方式,激發了群眾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熱情。目前已建各類菌棚1 000個,占地100 hm2,發展雞、鴨、鵝等養殖50余戶,占地70 hm2以上,同時成立了2家養殖專業合作社,注冊了產品商標,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從效益上看,平均效益4.5萬元/hm2左右。主要做法是政府搭臺,農民唱戲;政府得綠,農民得益。

3 寶坻區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乏專業的行業協會,市場組織化程度低,效益得不到較好保障。二是林下種養大戶少,規模小。三是缺乏啟動資金,資金制約因素大。四是沿用傳統的種養方式,管理水平低,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4 建議

應當發展種養業,提高經濟效益。堅持“政策扶持、市場運作、協會牽頭、農民參與、產銷銜接、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快發展。今后,應重點抓好以下5項工作。

4.1 抓發展規劃,突出示范基地建設

目前,寶坻區主要公路、河道兩側均建起了綠化帶,大片林各地均有分布,按照因地制宜并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的原則,重點圍繞發展杏鮑菇、姬菇、香菇、靈芝等品種及雞、鴨、鵝(家畜、野生動物),蘇子、耐陰花草(苜蓿、玉簪)等,在明確總體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特色林下經濟規劃布局和發展目標。制定好發展規劃,迅速行動起來是當務之急,按照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原則,突出示范基地建設,各鄉鎮應首先建立一定規模的示范基地,面積不等,真正見到實效,起到示范帶動效應,以迅速提升聚集度和規模化水平。

4.2 抓政策配套,突出科技創新

一是制定林下經濟產業化專項扶持政策,認真落實國家對重點農業項目補貼政策。二是積極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入,落實貸款貼息政策。三是突出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林下經濟的科技含量,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

4.3 抓典型引導,突出品牌培育

為引導和促進發展,要加大示范基地建設,并將不同類型的先進典型,通過新聞媒介、現場會議、簡報等多種方式不斷進行總結和宣傳推廣。同時要突出品牌培育,提高市場占有率。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圍繞林下經濟,積極開展農業“三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和地方名優(下轉第212頁)

(上接第210頁)

品牌申報認證,以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搞好品牌開發培育和宣傳推介,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

4.4 抓配套服務,構筑保障體系

圍繞影響和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從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環節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務。一是產前服務。以京津地區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為依托,搞好技術服務,包括菌棒生產、動植物種質資源培育、技術培訓等[6-7]。目前林下經濟方面已有成熟技術,引進即可實施。二是產中技術服務。圍繞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指導。技術人員在生產中的日常指導必不可少,也是成敗的關鍵。三是產后營銷服務。充分發揮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市場開拓方面的獨特優勢,從重點產品入手,與農產品市場、超市、加工企業等聯合,大力發展合同訂單農業和產業化經營,有效解決產品的銷售問題[8]。特別要著重研究解決產品滯銷問題,如食用菌過剩,則采取烘干、脫水、冷藏等方法解決。

4.5 抓督導考核,完善推進機制

圍繞推進林下種養,加強督促、指導;由政府引導成立相應機構負責此項工作,定期通報發展情況和進度;實行考核制度,年終考核兌現,切實為林農辦實事。

5 參考文獻

[1] 廖小華.林下經濟發展淺議[J].中國林業,2011(16):44.

[2] 韋仁柳.羅城縣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3(7):204-205.

[3] 高愛旗,亓曉光,靳艷革.林下大蒜高效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11(11):14-15.

[4] 敖曼,紀全武,王海英.丹東檜柏林下扦插繁殖試驗[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5):48-49.

[5] 吳蒙.林下經濟發展模式與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2(17):157-158.

[6] 高兆蔚.福建省林下經濟發展初探[J].林業勘察設計,2012(2):12-13.

篇(5)

關鍵詞:林下經濟;發展;問題;建議;廣東韶關

韶關市是全國的重點林區,全市林業用地面積為141.9萬hm2,占國土總面積的78%,有林地面積126.4萬hm2,森林覆蓋率為74.38%,活立木蓄積量為8475萬m3,是典型的山區林業大市。良好的自然條件和林業基礎,為林業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來,韶關市大力發展林下養殖業、種植業、采集業以及森林旅游業,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但是,調查發現,韶關市林下經濟發展較慢,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市林下經濟總量約為40億元,遠低于林地面積相近的清遠市,也比不上林地面積小于韶關市的梅州市。針對韶關市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存在的問題

1.1規模小、品種單、缺乏主導產業

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品種大多是地方品種或老品種,引進優良品種較少,品種結構單一,林農的勞動能力和智力投入不足,種養技術多是沿襲傳統習慣,管理水平不高,多粗放經營甚至失管,導致農產品數量和品質得不到有效保證,造成成本高,綜合效益較差。

1.2市場規模化程度較低

因在行業協會方面存在不足,導致林下種植業、養殖業對市場動態信息獲取不及時,在品種選擇以及種植、養殖技術方面缺乏科學的專業知識指導,且存在一定盲目性,導致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通常以零售為主,規模化欠缺,進而整體效益得不到長足提高與發展。

1.3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低

由于勞動者在專業技能培訓方面欠缺,眾多農戶仍沿用原來傳統的種植、養殖方法,科學技術含量不高,導致養殖成本較高、收益較差,并不足以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

1.4流動資金不充足,規模化欠佳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農戶對當地林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但在產業初期通常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導致啟動資金不足,對于一些初具規模的種植戶、養殖戶來說,在擴大產業規模方面同樣面臨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導致規模擴張緩慢,表現出后勁不足的問題。

2建議

2.1政府主導,部門配合

將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農戶收入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發展林下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專門的辦事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協調各有關成員單位把發展林下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科技推廣等項目資金有效結合起來,大力扶持林下經濟不斷發展。財政應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林下經濟的發展[1-2]。

2.2搞好宣傳,營造氛圍

發揮宣傳輿論的作用,對于利于發展林下經濟的創新技術、成功模式、典型案例等應當大力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可以通過科普講座、考察參觀、技術論壇等方式不斷激發全民對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

2.3科學規劃,統籌安排

本著野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講求實效,發揮優勢冶的原則,科學規劃林下經濟發展路線,統籌安排經濟發展的任務與目標。在規劃安排中,應將農業產業化、科技化、無公害化緊密相結合,多方位、多角度地發掘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優勢與潛力[3]。

2.4扶持龍頭企業,做好示范帶頭作用

在發展林下經濟進程中,應將扶持當地龍頭企業作為突破口,大力推動野基地+龍頭企業+產業大戶+農戶冶的發展模式,堅持產業化道路,不斷深化產業鏈條,將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品牌示范效應,著重抓好林下種植養殖和林下生態旅游業。

2.4.1抓林下種植養殖,促進林農增收致富。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以林藥、林菌、林果、林花種植為主,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生產資料,因地制宜地發展林花、林果、林菌,以及林藥業。除此之外,利用林下空間大力推廣立體養殖技術,涉及林畜、林禽以及林蜂養殖產業。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把發展林下經濟與經濟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科技推廣等項目有效聯動起來,發揮野四兩拔千斤冶的資金效益。加強技術支撐能力,不斷提升產品的質量。為科研:所、高校、企業、農戶之間的有效溝通、合作提供良好的平臺,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步伐。與此同時,積極推動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中介服務機構,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經營者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2.4.2抓生態旅游,壯大第三產業規模。韶關市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數量多,面積大,整體生態環境優良,具備發展生態旅游業的良好條件。要推進以野生態、休閑、養生冶為主題,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為主戰場的生態旅游業發展,形成林業與旅游相互促進的雙贏格局。根據韶關市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特點和優勢,編制高起點的森林生態旅游總體規劃。制定優惠政策,開展招商引資。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優勢,提升景觀質量和生態文化內涵,打造高品位、多樣化的韶關特色森林旅游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4]。

2.5強化服務理念,大力推動發展

2.5.1強化科技服務技能。建議韶關相關部門牽頭成立林下經濟發展專業技術保障團隊,將服務資源高效整合,深入實地進行技術輔導,加大專業技能培訓,為農戶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困難,在農戶中培養出科技能人,成為農民技術骨干,帶領周圍農戶共同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與此同時,注重將林下經濟的研究成果轉化到實際生產中,并吸取外地成功的發展經驗,最好新技術的試驗、引進及推廣。

2.5.2夯實資金保障工作。各級政府應當充分重視林下經濟發展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建議每年列支一定的專項資金,為林下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項目予以資金保障。在不違反項目規劃及要求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扶持資金的整合力度,盡可能與林下經濟加以整合、捆綁,從而實現林下經濟的長足發展。除此之外,政府應與金融部門聯動起來,對林下經濟的信貸支持予以重視,并在政策上予以保障。

2.5.3做好市場營銷服務。發展韶關林下經濟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營銷環境,應加強對市場經濟動向的研究,成立專業的行業協會,積極發揮市場營銷組織在林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市場行情信息第一時間傳送到農戶中去,為規避市場風險保駕護航,切實讓林下經濟做得好,發展得穩。

2.6落實責任制度,嚴明獎懲措施

為了切實發展韶關林下經濟,在將發展林下經濟列為各級政府重點年度工作的同時,應當明確簽訂目標責任書,將績效指標明確到個人,實現責任推進,并在年終考核中嚴明獎懲,力爭在未來3~5年的時間里,實現韶關市林下經濟的顯著突破,切實實現農民增收、經濟騰飛的目標。

3參考文獻

[1]張龍井,張梅.云南省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建議[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5(1):11-14.

[2]李雄光,陳波,王廷廷.云南省林下經濟發展存在問題與建議[J].中國林業經濟,2012(6):32-33.

[3]張光元.云南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建議[J].林業建設,2013(2):7-11.

篇(6)

關鍵詞:中國林業經濟管理;發展歷程;目標;對策

中國林業的發展一直都是中國經濟發展領域里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下,林業經濟管理的發展也向著可持續、循環經濟的科學化方向拓展。探究中國林業經濟管理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從林業學科發展至今,它也面臨著現代經濟形勢下林業經濟運營模式,管理模式等的變革挑戰。如何適應現行林業的快速發展,是林業經濟管理學首要的目標。針對以上問題,下面具體闡述一下。

1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歷程

1.1世界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現狀

隨著林業經濟管理學的不斷規范,以及科學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應用到了林業。各個國家對林業的發展制定了相關政策,這就是產生林業經濟學的起因。由于林業產業產生的利益分布不均,在林場主和森林工業資本家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人們為了能夠從林業產業當中得到更多的利益,開始著手對林業資源展開調查。林業經濟管理學是林業學科的重要分支,很多研究人員都開始從事研究林業經濟的問題,這為林業經濟管理學的形成奠定了理論上的基礎。在中國,由于歷史的特殊性,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不與外界進行文化交流,這直接影響了我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近年來。由于對資源的濫采濫伐以及不合理利用,導致現在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由生態環境破壞而引發的一系列生態災害與次生災害。隨后的林業經濟管理學也融入了生態系統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研究體系,這就是世界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現狀。

1.2我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情況

中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專業是始建于1959年,發展到今天已經在全國10多所林業高校布點,并且30多年來為我國的林業建設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大量的林業經濟管理學人才。中國在經濟建設的初期,林業經濟發展的速度空前加快。但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林業經濟問題,在建設初期,我國并沒有獨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有的只是針對性地對農業經濟中的一部分林業經濟問題的相關研究。當時我國缺少專業的人才來解決林業建設中所出現的各種管理問題與經濟問題,所以當時的林業迫切要求開設林業經濟管理方向的科學研究。同時我國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林業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我國形成了獨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在初期,我國開始對林業展開研究,我國首先向其它林業上相對發達的國家借鑒學習,在通過對蘇聯林業經濟體系的研究后,我國形成了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林業發展戰略。在改革開放以后,在全國范圍內各高校加大了專業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發展提供了人才資源。近年來,我國在林業經濟管理學方向的研究上頗有建樹,以及漸漸地形成了我國獨有的林業經濟管理體系。

2林業經濟管理學的學科建設與目的

林業領域的相關學科種類繁多,林業與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和影響,經濟科學與環境、資源、生態等學科的交叉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科領域。這其中有林業經營管理學和林業經濟學等學科。森林產業的產值巨大,林場主,客戶,林業衍生產品等等構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這個體系還與另外兩個體系發生了影響關系,分別是生態系統和環境協調發展系統。林業本身就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在對森林資源進行開采的同時也是對生態環境的開采。有人說,開采生態資源就是破壞生態。這句話并不正確。在開采森林資源的同時做到合理開采,種植樹木,協調好林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平衡,林業經濟管理學在這里就起到了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林業經濟管理學這一學科應運而生。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建設為林業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科學的發展讓林業經濟發展得到了深化,發揮了它最大的作用,也是的利益最大化,資源再生最大化。林業經濟管理學就是這個學科領域的重要學科,林業的生態環境建設迫切需要理論的指導,這就是林業經濟管理學這一學科成立的重要目的。

3我國林業經濟管理學未來發展的對策

3.1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我國的國內經濟形勢的特殊情況下,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所面臨的挑戰是來自于林業的快速發展。所有經濟形勢的實踐都需要理論的指導,和人才的供給。建立完善健全的人才體系對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意義重大,木材和林產品貿易是一個專題,對外貿易的出口,產品質量的把關,都需要相關人才的管理。林區經濟發展是一個相對難以把控的領域,林業的管理模式是一種宏觀管理要求也較為嚴謹。林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這就對管理者有著多知識領域的要求。管理模式往往需要開拓創新,同時從業人員基礎的理論知識要相當扎實,能夠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并且實現再創造。林業經濟管理學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

3.2科學團隊的建設。

理論研究產生科學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研究需要一個健全的科學團隊。一個分工明確的理論團隊,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將各自的研究成果分享并加以分析,往往能夠產生新的理論,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林業經濟管理學是林業經濟的理論指導,也是聯通生態環境與林業經濟協調發展的橋梁。科學的經濟發展模式才能是可持續的,高效能的,有利于人類發展的。科學團隊的建設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林業經濟管理學理論體系,建設健全學科理論研究。我國的林業科學研究在應用到實際當中有一定的困難,科學的團隊能更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能夠研究出現代化的設備,投入到生產當中,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做到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不污染環境,不造成資源的浪費。

3.3建立現代教學體系和科研體系。

篇(7)

關鍵詞: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著力點

中圖分類號:F019.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前言

對于林業經濟而言,在目前的供給側改革中,要想提高供給側改革質量,除了要認真分析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優勢和發展理念之外,還要加強對現有產業經濟增長方式的了解,做到根據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從優化產業結構入手,積極轉變發展理念,實現多元化發展,保證林業經濟的供給側改革能夠找準著力點,提高林業經濟的發展質量,滿足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需要。因此,考慮到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的特殊性,具體應從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入手,找準供給側改革著力點。

二、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應從優化產業結構入手

對于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而言,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并加強對林業產業的優化,是提高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現有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在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中,現有的產業結構與實體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相適應的問題,要想解決現有產業結構的合理性問題,就要對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從增加產品種類以及活躍市場環境等方面入手,提高產業結構的適應性,打造現有產業結構下的新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2.根據市場需求降低產能

結合當前林業產品的數量以及供求關系,在市場需求并不旺盛的狀態下,應主動降低產能,在做好封山育林工作的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以新的產品類型取代原有的產品種類,實現在產能降低的同時,經濟效益不降低,在充分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提高林業產品的針對性。

3.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

通過不斷的調整產業結構,林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得到了改善,在產業結構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在此形勢下,林業經濟應找準產品定位,從加快林業產品深加工和提升林業產品競爭力等方面入手,形成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對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支持。

三、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應轉變發展理念

按照林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在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中,積極轉變發展理念是保證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取得積極效果的關鍵,同時也是提升林業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措施,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轉變過去粗放式經營的發展理念

在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轉變過去粗放式的經營發展理念,對改變林業經濟的增長方式和降低林業經濟的資源浪費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基于這一認識,在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中,應努力轉變粗放式的發展理念,改用集約化的發展思路支持林業經濟發展。

2.轉變傳統的原材料銷售的經營模式

在林業經濟發展中,原材料的直接銷售不但利潤較低,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使得林業經濟的整體發展效益不突出,不利于林業經濟的長期發展。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需要,只有積極轉變傳統的原材料銷售模式,做好發展模式更新,才能提高供給側改革質量。

3.轉變過去只重視開發規模不注重開發效果的發展理念

在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扭轉只重視開發規模不重視開發效益的理念,在供給側改革中,應做好產品深加工和新產品的研發,通過科研工作和創新工作帶動產業發展,保證林業經濟的供給側改革能夠形成對開發效益的關注。

四、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應實現多元化發展

結合當前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在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實現多元化發展是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對提高供給側改革質量和推動林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變單一的林業經濟發展思路

林業經濟在供給側改革中,應不斷創新發展思路,除了要結合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之外,還要將多元化發展作為重要的發展理念來看待,使單一的發展思路能夠得到積極轉變,推動供給側改革進行。

2.適應市場需要及時推出新產品

根據市場需要以及林業經濟的發展實際,在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中只有強化產品意識并積極推出新產品,才能保證供給側改革有所側重,最終達到滿足市場需求和提升林業經濟發展質量的目的。

3.根據市場需求強化比較優勢

林業經濟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許多產業優勢和比較優勢,在具體的供給側改革中,只有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強化對市場需求的滿足,并突出林業經濟的屬性,才能提高供給側改革的質量,提高供給側改革的針對性。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林業經濟的供給側改革,關系到林業經濟的整體發展質量,對林業經濟能否快速發展和有效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林業經濟供給側改革中,我們應著重從產業結構優化入手、從轉變發展理念入手以及從多元化發展入手,為林業經濟的產業化調整和供給側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更好的滿足林業經濟的發展需要。為此,我們應對林業經濟的供給側改革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根據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需要,著重做好多方面的準備工作,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幫助。

參考文獻:

[1]任洋,李媛輝,姜國華.集體林權改革下的生態隱患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1,36.

[2]陳小波.祁陽縣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管理現狀及對策[J].湖南林業科技,2011,05.

[3]蔣凡,曾輝,卓秋麗,王芳,林小花,王勁松.從主要利益相關者看國有林場改革[J].林業經濟問題,2012,05.

[4]劉園園,謝煜,張浩,蔡志堅.林權交易中心交易行為的博弈分析[J].林業經濟問題,2012,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性色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愉情理伦片bd| 国产麻无矿码直接进入| 蜜桃最新网址|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红桃小说| 日本大片免费观看完整视频 | 国产99爱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 狠狠躁天天躁日日躁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青青青草国产线观|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性videos熟女意大利|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人妻少妇-嫩草影院|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欧美大成色www永久网站婷| 国精产品一线二线三线网站| 巨大巨粗巨长 黑人长吊|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ⅴ| 国产内射性高湖|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欧洲-级毛片内射|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大雞巴亂倫有声小说|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动态图|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