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4: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管理的就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Abstrac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pecialist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ngle of employment were analysed, combining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visiting graduates` result, this paper provided a schem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for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關鍵詞:就業;工程管理;教學改革
Key words: employment;project management;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9-0170-02
0引言
近年來,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新型高級管理,具有很強的學術交叉性與實踐性。[1]到目前為止,各個高校在專業方向設置、院系設置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顯示出一些問題。南昌工程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在我校尚屬新的本科專業,但工程造價、房地產經營管理等專業在我校已開展十多年,這為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設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校在專業方向設置前,對江浙一帶的就業用人單位關于工程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和現從事工程管理相關工作的畢業生進行了走訪和調查。本文從就業視角下對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1工程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走訪57家用人單位,有大中型國企和民營企業,如中鐵集團、建筑工程公司、房地產企業、造價事務所及相關咨詢公司等,共計收回調查問卷191份,其中用人單位問卷69份,歷屆畢業生問卷122份。從調查結果可以反映出當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實踐動手能力不強;②綜合管理能力不強;③專業特色/優勢不明顯;④專業基礎知識不夠扎實;⑤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夠。
2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方案
針對用人單位和歷屆畢業生的調查結果,從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角度出發,作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工程管理專業進行改革。
2.1 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和本地區人才市場需求的實際來制定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目前我校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時占專業總學時30%,這相對國內眾多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課時比例是較大的。課時安排上在大一、大二學習基礎理論課程,理論教學為主而且周學時多;到大三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時,理論教學學時減少,大量增加實踐教學學時;大四第一個學期僅安排少量的專業必修課和一些專業選修課,讓學生學習更有目的性和主動性,最后一個學期僅安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這給學生提供了很大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可根據建設部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等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教學內容上要突出實用性和崗位針對性。在具體培養方案制定中,我們既要面向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強調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更要著眼于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外語強化對話能力和專業外語的培養,加強各種管理軟件使用的訓練;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職業定向來選擇考取相應的證書,以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就當前而言,我校已開展建筑“五大員”的培訓等。
2.2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2.2.1 實驗室建設工程管理專業作為專門培養能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應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要求學生有足夠的實戰能力。因而要改變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專業課教學模式,必須加快工程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建立更加合理和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
目前我校工程管理專業實驗室已有若干臺計算機和各種工程造價和管理軟件,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虛擬空間,以工程案例貫穿始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通過實驗室平臺來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學生親自實踐模擬仿真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極大增強了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實現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一些高校也在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工程管理信息化、數字化的問題,嘗試建設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工程管理模擬實驗室,如建立一個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集案例教學、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工程快速算量平臺等,它的建成必將極大地加深本專業學生對工程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理解,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2.2.2 實習基地就業基地的建立每個學校對學生實踐性環節中一般都安排了如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但因種種原因如企業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學校對專業的資金投入不夠等導致這些教學環節沒能得到認真落實,存在“走過場”現象。因此,要解決這類問題,每個學校應根據各自情況尋找解決方法和途徑。我校04年就提出實習就業基地的建設,主要目的是為在校生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地點,既節省精力也可節約實習經費;二是為了與企業、市場緊密聯系,為學生就業建立長期的定向合作關系。這幾年我校先后與多家國內大中型國有企業簽定了長期合作的協議,對于本專業我們與九江安居集團等國企簽定了長期合作協議,每年安排學生到企業所在的各個工地上進行各類實習,對于畢業生在畢業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的,企業會在雙方同意的基礎上簽定就業協議,如此一來,縮短了企業和學生之間的磨合期,也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當然,在建立和穩定實習就業基地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可以采取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和區域優勢,對有條件的企業主動走訪和定期交流,同時注意加強對學生的就業觀和道德觀的教育,努力為企業培養“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
2.2.3 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對于畢業設計環節,目前高校中存在由于設計題目不更新、選題不夠合理或選題不多導致學生之間相互抄襲等而影響畢業設計質量,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管理。
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本科可以按兩至三人給定一個設計題目,而且設計題目來自于近兩年的實際工程項目,保證設計題目緊跟市場,讓學生對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工作進行 “實戰”演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自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盡快“上手”實際工作。這與我們對市場調查結果是一致的。
同時,在畢業設計的指導上,除校內導師外還可從社會上聘請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例如對于在就業基地進行實習的學生,往往是將畢業實習與設計相結合,聘請該項目高級工程師作為其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用正在建設的工程項目為設計題目,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通過現場了解實際工程項目從前期籌備到施工與投資整個環節進行控制和管理過程,這對于他們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尤其是學習現場如何協調處理各方面關系、解決問題方面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可利用社會資源為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服務,加強課堂教學和工程實踐之間的雙向聯系,使得實習和設計真正落到實處,促進本專業辦學水平的提高。
2.3 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在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方面,學校每年聘請國內外的專家開展學術報告,報告場次不下100場,要求有選擇性的聽取報告至少10問卷;每年的暑期讓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開辦專為學生設立的“創新創業園”充分發揮學生的各方面才能。[2]
2.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問題關系到一個學校今后的發展,必須有一支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目前,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師有從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造價管理等專業轉行而來,年齡層次比較合理,實踐經驗豐富,“雙師型”教師有一半以上,但在學源結構上缺乏經濟、管理、法律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對于這種現狀,學校一方面加大對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力度,另一方面對現任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會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到相關企業中參加半年到一年的工程生產實踐,豐富工程實踐經驗。此外,每年有針對性地選派部分青年教師到國內外知名的高校進行學習、進修、考察, 參加相關的國際學術會議,了解國際工程管理的發展動態,促進教師自身的持續發展,提高學校辦學水平。
3結論
作為一個以工科為主的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建設更突出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是偏管理還是偏工程技術上,目前我校工程管理專業設置有投資與造價管理和工程項目管理兩個方向,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我校現有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和就業優勢,符合我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同時我們也將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在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適應新世紀建筑市場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當然對于每個高校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如學校知名度、區域優勢等,每個學校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的建設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方法。我們此次調查還不夠全面和深入,但從一個側面可以反映出市場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的一些要求和意見,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對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為促進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發展,培養出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有很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戴兆華,楊平.對工程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建設教育,2006,(4):7-10.
在國內,有51.3%的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本科畢業學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其余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且各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培養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對重慶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工程管理專業辦學時間較長,且工科實力較強的9所高校的課程設置進行統計,其中相關專業課程學時的平均比重為51.54%;同時,工程技術、管理、經濟和法律四大平臺課程的平均學時比例為:6.6∶6.1∶3.1∶1。通過對國內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情況的分析,發現其中存在以下特點:
(1)與國外相比,國內相關專業課程的比重較低,也就是通識性課程(比如:外語、數學、體育等)的比重較高,體現出“厚基礎、窄口徑”的特點。
(2)與國外相比,平臺課程中的工程技術類課程的比重低,注重工程技術課程與管理課程之間的平衡。
(3)核心課程不明確,相關專業課程比較分散,缺乏具體的特色。
(4)重理論教學,輕實踐、實訓的教學和培養。國內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實踐課程學時比重一般在20%以內,而國外超過了35%。上述四種現象,在工科實力比較薄弱的財經、師范類院校內的情況更加突出,有的院校專業課程比重不足20%。當前,由于工程管理是就業熱門專業,很多院校盲目跟進,然而其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不具備,在課程設置時往往很被動。根據2014年對全國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情況進行調研,工程管理專業的就業率、專業對口率、讀研率、工資水平和工作勝任能力五個指標均低于土木工程專業。因此,優化現有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勢在必行。
2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職業發展與知識的關聯性分析
根據哈佛管理學者羅伯特•卡茨(RobertL.Katz)對有效管理者的能力判斷,作為一名工程管理人才應當具備三種技能,即技術性技能、人際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且三種技能存在遞進關系,與管理層級的高低正相關。同時,研究表明,作為職業工作人員,隨著工齡的增長以及職業發展階段的變化,其學習內容也在不斷調整。因此,在大學階段培養、發展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技術性技能更加重要。工程管理的技術性技能則指在工程管理中如何“處事”。也就是對工程管理中的某項活動、任務的分析能力,以及對專業工具和條例、規章、政策的熟練應用;尤其是在具體的、特定的活動和任務下對工程管理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理解程度和熟練程度。職業工作人員具有三種職業發展通道,即“縱向發展”“橫向發展”“綜合發展”。隨著企業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導致個人在職場中縱向發展空間受限。同時,工程管理專業與土木專業的畢業生相比,個人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比較弱,橫向發展的通道發展缺乏比較優勢。因此,走綜合發展的通道,是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在職場發展中更為理想的選擇。因此,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工程技術類知識,而且還需要掌握工程管理、經濟、會計、法律等相關知識,為后續職業的綜合發展打好基礎。
3以職業發展為基礎的課程設置的特點
工程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教育應回歸大眾教育的特性。學校和學生都應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先生存后發展”的觀念。在課程設置上要與畢業生就業和職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工作崗位素質、能力和知識需求,按照“厚基礎、寬專業、多方向、高質量”的思路,以應用型、實戰型教育為主,圍繞工程管理對象本身,突出解決工程管理中具體問題的能力和素質。首先,學習工程技術、施工原理,熟悉施工現場環境與管理范圍、內容與目標,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在一線崗位上的生存技能。其次,學習工程管理、經濟、法律方面的知識,注重培訓學習的分析、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讓所學知識在工程技術工作中能融合運用和創新。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評價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形成較強的綜合管理能力,具備從管理崗位向領導崗位轉變的能力。只有這樣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才能培養出更加符合建筑領域需要的復合型工程管理專業人才。
4課程設置優化措施及建議
(1)在設置和調整課程時,應重點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就業方向和崗位工作進行重新梳理,側重于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一定經營管理知識的工程技術應用部門的從業人員,重點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具有發現、解決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安全問題的能力,體現出所學的有限知識的實用性。
(2)在學分、學時分配上應突出工程技術課程,兼顧管理、經濟課程,適當加入工程法規課程,尤其是財經類、師范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適當控制工程力學、工程設計等專業基礎課程的比重。突出工程地質、工程材料、施工技術、工程質量、工程造價等運用性、實戰性課程分量。工程管理面向的專業領域要從房屋建筑專業向市政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等方向多元擴散。
(3)要針對國內建筑領域內,注冊建造師、監理工程師、招標師、咨詢工程師(投資)、造價師、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師等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能力需要,開設相關課程,調整具體知識輸出結構和內容,使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和實操鍛煉,具備工程項目所需“五大員”的上崗能力,為個人職業轉向專業注冊類人才發展打好基礎。
(4)要在工程技術課程的授課中,融入管理、經濟和法律知識,在管理、經濟和法律平臺課程中結合工程技術的專業背景。平時注意培養、鍛煉學生的復合性、交叉性思維模式和能力。
(5)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團隊應更多地思考在工程管理中會面臨哪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精心選擇優秀案例,將工程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教室內、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讓學生以工程項目管理者角色的身份對案例進行分析,在情景教育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水平,發揮學生在課堂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5結語
關鍵詞:工程管理;培養現狀;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1-0072-02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政府為了改善民生和發展經濟,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眾多的大型工程項目,如載人航天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青藏鐵路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及全國實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只要有建設投資,就有工程管理,就需要培養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因此,我國對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工程管理是一個復合型學科,它涉及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等多個方面且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我國教育部將工程管理設立五個專業方向:建設項目管理、國際工程管理、投資造價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和物業管理專業。從用人單位的需求來看,越來越需要既掌握理論知識,又掌握工程實踐的全面性復合型人才。各高等院校在培養模式上,如何能與市場需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是各高校工程管理專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二、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一)專業設置目標定位不明確
工程管理專業是1998年開始設立的,它從最初的只有幾所學校到現在已經有400所左右的學校開設這門專業。從各學校專業設置目標定位來看各有特色,呈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象。比如,重慶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屬于房屋建設業,培養目標是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房地產方向發展非常好,并且其工程管理專業的土木工程技術教學也十分強大。這些高校都有多年辦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技術,但是還有一些高校對工程管理這個專業的定位比較模糊,對自己學校所設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方向不明確,將學生培養成多面手,學生樣樣通,卻也樣樣不精,沒有自己的特殊之處,使得一些學生的就業面臨很大的難題。
(二)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專業特色、優勢不明顯
由于工程管理是復合型學科,其專業方向跨度大,這就要求設置該專業的學校必須具備強大的師資力量來滿足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最基本要求。可是一些學校沒有嚴格認真的審核自己的辦學能力,導致所開專業課程設置不合格,教學質量差,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社會需求。還有一些學校雖然具備了辦學的基本條件,但是專業課程設置體系龐雜,學生們學的多、學的雜,教學的核心課程不明顯。在課程設置中,普遍存在學生的實踐課時安排少,所學的知識只停留在概念層面,學生很難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結合,學校的專業特色、優勢不明顯,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力,缺乏真正的專業本領。
(三)實踐動手能力不強,教學很少能與時俱進
工程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目前,缺乏足夠的工程管理實踐訓練、無法及時掌握先進的工程管理技術是我國工程管理專業突出的缺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目前工程管理教材落后,在書本或者有關的參考書上的工程管理實踐教學案例一般都是編寫的案例,是虛設的,或者是許多年前的工程項目案例,學生的實踐認識無法與時俱進。
2.由于教育經費與高校的忽視,一些學校的實驗室和關于工程的計算機技術設施落后,不能及時更新,導致學生不能及時掌握新技術,與社會需求脫軌。
3.設置的教學實踐課程內容選擇單一,實踐時間短,學生們在實踐時一般都是走馬觀花,無法深刻地認識實踐內容,更別說將知識與實踐結合了。
三、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改進措施
(一)明確定位目標,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我國的工程管理專業開設時間較短,辦學經驗并不是很豐富。各院校可以借鑒國內外工程管理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優勢,明確工程管理專業的定位目標,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辦學目標。在共性的管理與技術能力基礎上,結合所培養行業的特點,體現自己所擅長的專業方向上。根據近幾年的就業數據分析得出,那些在各種專業排名較高的院校,一般都是在這一行業的領域內具有成熟的定位目標和權威的知名度,被社會所承認。例如。對于礦產類院校而言,其管理和經濟能力培養能力較差,但可以從發揮其礦業方面的優勢;對于財經類院校而言,同樣其工程技術和建設施工能力培養較差,但可以充分發揮其經濟與管理的優勢。
(二)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是教學過程的知識基本結構、框架、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結果評價組成的統一的整體。包含:教學順序、過程、方式、方法、形式、內容、反饋、評估、總結、比較和推導等一系列教學要素。為了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各院校要結合社會就業要求和市場經濟發展,根據自己的定位目標和培養目標進行設置。在制定合理的教學體系時,要以課程整體優化作為修訂目標,刪除重復性多及與定位目標和培養目標不相符的專業課,同時,選擇具有突出性和必要性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學計劃綜合性,各個專業課搭配合理性;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并重培養,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注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法律觀念、經濟管理意識等的培養;優化教學體系的培養模塊,在把握教學“大方向”的前提下,將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同時要建立一整套與之配套的評估、總結、反饋體系。各院校要想培養具有綜合素質高、專業方向性強和容易為社會認可的人才,就必須重視教學體系與時俱進,注重其動態調整。
(三)合理選擇教學用教材
作為復合型學科,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教材的選擇很重要,其中有很多學習教材具有很大重復性,有些教材是前幾年出版的,即使有的經過幾次改版,其中主要內容也沒有多大變化,內容有的已經過時。這就需要老師在教材選擇上花一番功夫。為了不浪費教學時間,任課老師應將所選的教材集中在一起,刪除其中重復部分,盡量選擇內容新穎、時效性強、具有前瞻性的教材。同時,教學老師應不斷地去學習和發現關于建設工程的新動向、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嘗試去編寫新教材。隨著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更多的建設施工技術和管理理念方法也不斷地出現,這些都是作為21世紀的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的。例如,近幾年出現的裝配式施工技術和BIM軟件的應用。
(四)重視工程管理實驗室的計算機教學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普遍地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同樣對建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作為一名工程管理的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是必須的。各院校應建立工程管理實驗室并重視計算機教學。工程管理的計算機教學主要作用是利用專業軟件和專門的模擬教學系統來模擬工程管理活動實際運作的全過程,通過仿真實驗,熟悉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的全過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室的計算機教學學會使用基礎的軟件,如AutoCAD、廣聯達、魯班、PKPM和BIM等軟件。學校在開設計算機課程時應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應用的計算機案例最好是近期工程中的實例。例如,在廣聯達的教學中,學校可以以一個實際工程為例,在同學們普遍具有識圖能力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可以使用軟件中的基礎命令,再完成整個工程的預算編制、清單編制、投標報價編制等。通過這些仿真實踐練習、實戰等手段強化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五)重視多種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實踐教學,是架起學生學和用的一座橋梁,各學校可以采取多種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1.采用隱形課程教學模式。如通過實物演示、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這些都是可以在學校完成的,可以在每學期穿行隱性課程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以項目為主線、指導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項目實踐,培養學生團結集體和自主協作,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同時,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對所學的課程的知識和要求的理解和掌握都會有所提高。
3.采用“訂單式”教學模式。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簽訂“合同訂單”,建立合作關系,學校根據企業提出的培養要求,制定培養計劃,而企業要接受在校學生給予他們到企業實習的機會,在企業實習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學生畢業時,達到企業需求的合格條件時,學生就可以到企業工作。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人才培養定位更為精確,培養質量及學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4.采用“三明治”實踐教學模式。即把學生四年的大學分為三個階段,在學校進行課堂教學、去企業實習、回到學校繼續學習。這種模式使學生在理論學習后,有機會深入到企業,學習、參與具體的工程項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然后又使理論進行升華,使培養的學生更適應社會要求。
總之,針對工程管理這一復合型、實踐性的專業,各院校要結合國家、社會發展的實際,考慮工程所在行業的特點,結合學校自身的情況,制訂本學校的培養模式,使培養的學生真正為社會所需。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工程管理專業人才核心競爭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2).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現狀;問題;建設
特色專業建設是教育部門“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門,其主要是根據國家科技、社會、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引導各個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發揮現有的優勢,辦出具有特色的專業。特色專業主要由新興交叉專業和專門人才培養專業組成,其中工程管理專業則屬于新興交叉專業。
一、工程管理專業建設中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不符
從目前來看,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兩者不相符,這導致了工程管理就業方向不明,容易被相關專業代替。在當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許多用人單位急切希望高校能夠培養出專業化、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此可以有效解決企業在實踐中所遇到的專業問題。但是由于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基本教育思路的影響即“寬口徑、厚基礎”,同時再加上基本技能的培養得不到的重視,導致工程管理專業缺乏特色,市場競爭力偏弱。
(二)專業師資力量薄弱
工程管理專業的專業性較強,因此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例如建筑工程計價課的教師需要掌握關于房屋構造、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夠將建筑工程計價知識了解透徹,從而傳授給學生。另外,工程管理專業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尤其是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教師而言,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傳授相關的實踐經驗。
(三)學生對專業前景認知模糊
由于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對于該專業缺乏正確認識,對專業前景認知模糊,因此缺乏自信心。通過相關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的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尤其是剛進大學校門的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對其專業的職業發展方向,根本不明確,認為工程管理專業性不強。例如,工程管理專業項目管理方向的學生,大部分都覺得還不如學習土木專業,學習造價還不如學習造價專業,大學畢業也難以進入管理層。正是由于這個認知,導致許多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對于專業的自信心偏弱。
(四)過分注重理論知識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建筑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想要在市場中求得生存,實現發展目標,就需要一大批優秀的外語能力強,懂得國際慣例,綜合素質較高,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但是許多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取法國家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知識。除此之外,在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著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素質與能力的培養現象,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同時實踐環節設施不合理,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后,無法快速的適應工作。
二、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的路徑
(一)明確培養目標
工程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核心技能上必須過硬。工程管理專業將目標放在復合型技術管理人才方面上,突出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根據當前社會對于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還需要培養學生國際工程管理能力,邀請工作經歷豐富,具有國外生活經驗的教師講授國際工程口語與交際課,聘請專業豐富的外籍教師講授項目管理課程與國際工程,以此強化學生國際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二)設置能力為導向的課程
工程管理專業不僅需要技術類的課程,而且還需要管理類的課程。應用型本科工程管理專業應該設置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針對于就業崗位,以能力為導向,設置課程,主次分明、思路清晰,保證課程設置的有效性。在設置課程群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崗位技能之間重疊部分的講解和訓練,必須給予充分的保障。工程管理是以技術為基礎,應該貫穿于各個方面,盡量以考試課和必修課的形式設置。
(三)強化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有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應該由知識―技能―綜合能力的順序進行,通過分層的訓練,可以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將畢業設計設置不同的方向為學生提供多選,并根據工程的實際特點,進行專業綜合能力的訓練。想要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還需要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制定相關的政策。
(四)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對于學生而言,提高了實踐效率,而且還強化辦學特色。在于企業互動過程中,學校需要根據企業的需求,引導學生進行就業。同時,校企合作,還可以培養雙師型教師,幫助教師掌握理論和實踐。例如,長春工程學院,與中交二航合作,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滿足對于人才的需求。在合作過程中,根據中交二航的要求,學校確定了理論課程和實踐內容,對于已經簽訂協議的學生,在畢業前需要進行分段強化。
三、結束語
工程管理專業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結構體系,需要考慮到學校的生源質量、發展方向、資源優勢、市場需求、專業定位等。各個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科研能力、專業背景等,凝練特色,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
參考文獻
[1]曾文杰,宋學臣.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實訓中心建設的研究[J].科教導刊,2012,(34):151-151,185.
[2]吳才軒.建設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華夏地理,2015,(2):42-44.
一、現階段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向不清晰
由于其就業前景十分明朗,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無論是在高職
院校,還是在各大高校都是一門熱門的專業,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本身的教學方向卻不清晰,有的院校以理論教學為主,著重強調工程管理與工程法律;有的院校則更為注重實踐操作,強調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這使得學生所具備的能力基礎不同,有的屬于專業型管理人才或技術型人才,有的則屬于復合型人才,不符合社會對于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綜合需求。
(二)課程設計不平衡
為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很多高職學校對于建筑工程管理專業采用課程設計一體化教學來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設計階段,卻缺乏理論性的引導和實踐支撐,使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十分混亂,并且為了追求教學效率,盲目加強各個學科的學習壓力,給學生造成了沉重的學習負擔,也不利于高效性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教學手段太單一
高等院校就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而言,在教學模式上一般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論是理論內容還是實踐教學,基本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因此,學生的技術性本身存在一定問題。同時,高職專科的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較差,在理論學習的能力上比較薄弱,因此不斷強調理論學習,加強學習壓力反而適得其反。
(四)師資力量不均勻
相比本科院校而言,高等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這就出現了師資力量分配不均的現象。實際上,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本身是實效性高于理論性的,需要專業教師進行實踐帶隊,幫助學生完成實踐教學,掌握實踐知識。而由于師資水平有限,師資力量不均的原因,致使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無法順利得到有效的指導,學生需要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來完成學習。
二、培養專業人才的對策及思考
要培養專業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要從教學方向、課程設計、教學手段、師資力量四個方面入手,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打造高效率的教學課堂,才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達成社會對于人才的具體需求,保障學生的就業前景。
(一)明確方向
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實際的教學現狀制定教學方向是培養人才的第一步。在當下經濟發展迅速的大背景下,社會更需要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高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相結合,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將理論融入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理論。
(二)完善體系
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是教學發展的重要環節,高等院校需要根據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特點,進行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體系的設計,以學生的就業方向為改革前提,根據市場對于人才需求的具體動向,充分結合對行業長遠的審視,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計劃的合理分配,側重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在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其他方面內容的教學活動活動作為補充。
(三)豐富教學
教學手段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對教學參與的積極性。目前高等院校存在教學方式單一的現象,將直接導致學生厭倦學習,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明確教學方向、完善教學體系后,就要針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或多種微課教學資源,為學生生動立體地展現教材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針對建筑工程管理這一塊內容,讓學生選取案例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方案設計,加強其實踐操作能力。有條件的院校可配備實訓基地或運用沙盤模擬實訓,不斷加深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完備師資
完備的師資力量是決定教學質量的直接因素。為加強教學綜合素質,高等院校本身要鼓勵教師多學習,可組織教師進行各類進修活動,幫助教師提升自身,并與時俱進,不斷深入學習,從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兩方面入手,加強教師的實訓能力,保證教師有能力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重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歸根結底是高等院校、教師與學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達成的,院校要不斷完善教學設備的配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則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并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為合格人才的培養做準備。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簡介:王愛民(1973-),男,貴州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課程設置、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學生職業規劃、畢業設計等方面,提出了工程管理專業提高教學質量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工程管理; 實踐能力;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TU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4)01-0088-03
一、中國工程管理專業的歷史回顧
工程管理專業是教育部 1998 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一個新專業,工程管理專業( 110104) 屬于管理學門類下管理科學與工程類(1101) 的二級學科。它涵蓋了原來的建筑管理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管理、國際工程管理、物業管理等專業, 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較廣的專業覆蓋范圍[1]。建設部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 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 獲得工程師職業技能的基本訓練, 具有一定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
目前全國設置工程管理專業的高校已達200 多所。多年來,工程管理專業為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從事工程管理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也為中國工程建設領域管理的專業化、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
如何培養滿足用人單位需求,適應現代工程建設行業發展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如何提高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成為高校工程管理專業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在貴州大學管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了個人的一些思考。
二、工程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學科定位模糊,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
由于工程管理專業是1998年設置的專業,各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歷程各不相同, 因此在專業方向設置、院系設置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3]。這些差異直接導致各高校在課程設置、教學的師資力量、教學的考核標準等方面存在較大的不一致。同時,各高校在課程設置、實踐性教學環節設置方面與市場脫節,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不強,人才培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未來的就業前景感到迷惘。
(二)教師缺乏工程背景,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工程管理專業是一門技術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各高校從課程設置到課堂教學,都應重視學生工程實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從各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安排來看,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學術水平、工程經驗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那種照本宣科填鴨式灌輸知識的方式已經越來越被學生所厭惡,而更多的學生愿意通過工程實踐或者結合工程實踐的討論分析的方式來獲得知識,這也對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遺憾的是,由于現有教學體制,大多數教師都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無法滿足這種教學需求。
(三)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畢業后職業規劃發展的要求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近年的分配流向,主要是在房地產公司、施工單位和建設甲方。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工作數年后都會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考試,希望拿到與工作相關的執業資格證書。目前,中國建設領域的各種注冊職業資格有十幾種, 其中與工程管理專業相關的有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注冊建造師等。各類考試雖然要求和側重點不一樣,但考核的知識體系有著共通的地方。然而學生普遍反映在本科教學過程中,從學習的知識面到知識掌握的程度都無法滿足這些考試的要求,還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重新學習各種已經學過的知識。
盡管本科教學更多的是側重于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的掌握,但各相關專業課教學應從教學內容到考試要求等各方面,盡量結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各種資格考試,這也是各專業課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四)畢業設計內容單一,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本科教學最后一個學期的主要教學內容為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而此時許多學生正面臨就業的壓力。學生在做畢業設計的同時還得奔波于各招聘會,或者在就業單位實習,學生投入畢業設計的時間和精力勢必大大減少,以致難以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4]。另一方面,一些畢業設計的題目內容陳舊,和工程實踐結合得不緊密,導致學生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情不高,畢業設計大多流于形式,設計質量不高。
三、提高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 結合地方實際,明確培養方向,合理調整課程體系
從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培養目標來看,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有扎實的工程技術知識和管理科學理論基礎。工程建設領域的管理有別于其他一些行業的管理,如果沒有扎實的工程技術知識作為基礎,不了解工程建設的基本程序和特點,是無法完成組織各專業工種和不同部門來進行系統而龐大的工程項目建設的;同樣,具有豐富工程項目建設經驗,而缺乏相關管理科學理論和知識僅能成為一名技術員,而不能成為優秀的工程項目管理者。
在各高校的課程體系設置上,首先應該嚴格遵循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培養目標,同時也應該允許各高校結合該地區建筑業的發展狀況和對畢業生的需求情況,突出自己的辦學特點,設置一些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和有助于學生就業的課程。例如一些高校在工程管理專業開設“土地評估管理”“物業管理”等特色課程,將工程管理專業的特色和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聯系起來,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二)加強工程實踐環節的教學和師資力量的提高
在課程設置安排上,應該加強實踐類課程的比例。在各專業課教學任務完成之后安排的課程設計,能夠讓學生把課堂學習的內容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因此課程設計題目的選擇非常重要。課程設計的題目一定要選擇和工程實際相關的具有基礎性和代表性的題目,幫助學生掌握工程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生產實踐環節,各高校應建立自己的生產實習基地,或將長期合作的單位作為實習基地,在真實的工程實習環境中使學生真正了解建筑產品生產的流程,了解建筑產品生產環節中的各項制約因素和影響條件,認識各種施工機械的使用環境和特點,掌握常見建筑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在課堂所學到的各種知識,使他們畢業后能勝任崗位工作,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豐富教學手段,積極開展案例教學、討論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形式,盡可能多地向學生提出一些工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大家討論和思考。
高校應積極開展與地方建筑企業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機制與條件,鼓勵教師提升自己的工程實踐水平和教學能力。同時開展各種交流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讓教師了解建筑企業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具體需求,從而有目的地培養出更多合格和優秀的畢業生。
(三)結合職業資格考試要求,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對于職業資格考試中常出現的一些知識點,如資金的復利計算、單雙代號網絡圖等內容,教師在相關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重點進行介紹,習題和考試試題也應盡量采用職業資格考試的真題,達到職業資格考試的難度和深度要求,讓學生盡早適應畢業后所需要面對的各種職業資格考試。
為了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加強學生對行業發展最新動態的了解, 可以在工程管理專業學生中定期舉辦專業講座, 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和相關業內人士為學生介紹行業發展動態、發展趨勢、職業能力要求及職業資格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 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和眼界,幫助學生做好適合自身條件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四) 強化畢業設計的工程實踐性
為了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的積極性,畢業設計的選題應充分結合工程實際和工程管理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讓學生像在實際工程中一樣真切體驗設計的整個過程。引導學生了解這個過程需要運用以前所學的各科知識,對于不清楚的知識則需要查閱各種資料和規范,需要向專家(教師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咨詢請教,需要同學間的團隊協作,即便在受到各種資源約束的條件下也能解決好問題。這對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拓寬學生的從業范圍及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等都有積極有效的作用。
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從設計格式的規范性、計算數據的準確性等方面嚴格要求學生,按照工程實際操作的要求嚴格把關,培養學生對待工程問題一絲不茍的嚴肅態度。在畢業設計答辯階段,可適當選擇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專業工程師參與答辯小組,讓學生在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了解來自工程一線的信息和需求。
四、結語
培養符合工程項目管理市場需求的合格畢業生,是每一位工程管理教育者的職責。教學中必須認真了解行業需求,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才能為中國工程管理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祝連波,任宏. 21世紀我國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6(4):59-62.
[2]曹小琳,晏永剛,劉玉峰.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95-98.
[3]祝亞輝,佘渝娟,黃志.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193-194.
[4]程敏.我國工程管理專業發展回顧、現狀與前瞻[J].理工高教研究,第25卷第2期:75-77.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ANG Aimin
(College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 R. China)
關鍵詞:BIM;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特色發展
0引言
2015年06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了《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同時,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的發展目標,國家十三五規劃也明確了工程項目BIM技術應用的發展目標,這意味著建設行業BIM時代的到來。工程管理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設置的一個新專業[1],屬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的復合性學科。專業特色是指其固有的特征與其他院校同專業相比與眾不同,具備“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性[2]。伴隨著BIM時代的到來,如何依托學校自身優勢辦好這一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建設與時展所需要的高級工程管理專業特色人才,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1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激增,目前全國設置工程管理專業的院校已達662所[3],分布在各綜合性大學、管理類、土木工程類、礦業類、電力類、財經類院校等,培養了一大批從事工程管理相關工作和研究的專業人才,與此同時,工程管理專業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但是,各院校工程管理專業發展歷程各不相同,因此在專業設置、院系設置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陽光學院的工程管理專業于2009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連續招生至今,招生人數基本呈現遞增趨勢。伴隨著工程管理專業招收院校的增加和各院校的擴招,學生就業壓力也是越來越大。那么,陽光學院作為一所民辦本科普通院校,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需要潛心思考,順應時代潮流,構建合理課程體系,逐步凝練出專業特色,尋求特色發展道路。
2BIM發展概述
近年來,建筑信息模型(BIM)發展和應用引起了工程建設業界的廣泛關注。伴隨著BIM理念在建設行業內不斷地被認知和認可,其作用也在建設領域日益突顯。所謂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縮寫,實質是通過創建三維建筑模型,利用和共享模型中的信息,實現建設項目進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過程的無縫對接以及項目相關方的信息暢通,實現項目周期全過程手段和方法上的信息化[4]。BIM技術的特點之一就是發展很快,在越來越多的工程中已經交付使用,將來肯定還會越來越多。據有關資料統計,在美國70%的項目使用BIM,目前國內大型工程率先使用了BIM技術。如北京奧運場館、上海世博會場館、上海中心大廈這樣一些大的工程。
3BIM對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3.1外部環境對BIM應用人才需求
①大量項目需要懂BIM綜合應用的人才。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建設領域越來越多地出現超高層、異性復雜建筑、城市綜合體等大型的、復雜的建設項目,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懂BIM綜合應用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則成為發展之所需。②傳統企業也需要專業的BIM咨詢服務。伴隨著建設項目的大型、復雜化發展,政府部門、業主方、設計院、施工方、咨詢機構等項目建設相關單位對專業BIM咨詢服務人才的需求愿望正逐步提升。
3.2BIM應用企業內部的人才需求
BIM技術的逐步推廣,迫使企業發生業務轉型,單項專業人員在BIM時代將急劇減少,同時促使單專業人才向BIM綜合應用方向型發展;在客戶關系上,同樣的客戶關系,由于企業具備BIM技術應用能力,拓展業務可獲幾倍到10倍甚至更多的收益。所以說,優先掌握BIM技術應用,會使個人和企業在業務拓展、管理方面獲得極好收益。
4BIM時代工程管理專業特色發展探索
4.1注重專業發展目標的準確定位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98版)明確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1]。各高校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培養目標,比如,國內工程管理專業領銜高校天津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技術、法律和外語的堅實基礎,接受工程師、經濟師的基本素質訓練,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成為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外向型、開拓型的高級管理人才[5]。根據廣泛的調研和征詢專家意見,陽光學院組織老師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確定出陽光學院的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知識,掌握扎實的現代工程與經濟管理科學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技能,具有分析和解決工程與經濟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熟練的實務技能,具備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工程與經濟管理、工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應用型的高級工程管理和工程經濟管理人才[6]。綜合學校以陽光城集團為主導的產教融合辦學特色,為了定位準確,使培養目標更具針對性,在人才培養目標中更突出背景優勢,培養目標是高級復合應用型技術管理人才。在辦學過程中,強調學生還應具有足夠的人際交往、溝通及團隊協作的能力,順應BIM時代的到來,了解專業發展前沿,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目前,陽光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中在應用BIM技術方面已取得初步效果。
4.2著力打造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
針對工程管理專業突出實踐性的特點,為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依據自己學校的特點,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陽光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師資隊伍中“雙師型”師資達67%,且寒暑假還安排老師進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隨著BIM時代的到來,學院還派出老師參加BIM師資培訓,陽光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目前具備BIM技術應用的教師達16%,對BIM技術的工程造價管理應用具備了一定的適應能力。
4.3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人才知識結構與人才需求口徑的擬合程度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適當調整和優化。為適應BIM時代建設行業的發展需求,陽光學院工程管理專業按“厚基礎,寬專業”原則優化課程體系設置。例如,針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對建筑識圖能力較薄弱的現象,要求制圖老師重點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并將單獨開設《建筑識圖》課程;為適應BIM技術飛速發展的要求,要求教師將BIM技術融入到教學中,實施BIM相關課程設置,學生可選修BIM理論基礎、BIM技術在工程造價中應用、BIM技術在工程招投標中應用、BIM技術在工程管理中應用等課程。這樣,盡可能地突出專業課程的職業定向性,注重知識和技能的結合,強化職業能力訓練,綜合開發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從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整體上優化課程體系設置。
4.4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
在專業技能訓練模塊的課程安排上,凡能開設實訓環節、有條件增加實訓的課程,都增加實訓環節,而且實訓形式最好能多樣化。陽光學院在實踐環節已經實行了實踐課程單獨開課,單獨考核制度。擴大學校自身的教學優勢,形成特色教學。通過增加實訓環節,達到部分學生一畢業就能頂崗工作,其他學生經過很短的見習期也能馬上勝任工作的目標。陽光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級別的專業實踐類比賽,主張“以賽促學”,促使學生在專業類賽事中更扎實地學習并鞏固所學專業知識。隨著BIM時代的到來,陽光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積極參加了各類全國性BIM大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4.5建立專業校內校企合作專業創業創新工作室
基于工程管理專業的生產實踐特點,爭取在校內建立一個專業實訓工作室,以專業老師牽頭,適當接收一些生產項目,爭取讓學生能夠參與項目,即參與一個生產任務的完成過程。這樣,對學生來說可以更好地在校內就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并能很好地達到以“用”促“學”,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陽光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已設立創新創業工作室,且工程管理教研室已有BIM相關項目獲省級立項。
4.6建立一批穩定的、專業對口的校外教學實訓基地
根據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穩定的、專業對口的校外教學實訓基地。這樣,可以解決部分學生專業、畢業實習的單位輸送問題。學生在基地的實習過程中,通過校內外教師指導,從理論和實踐上得到強化實訓,鞏固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并且,逐步派遣師資到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這樣還可以更好地促進“雙師型”師資的培養。陽光學院已與陽光城集團旗下的名筑集團(BIM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并建立了校外教學實訓基地。每逢假期,均會派一些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企業給頂崗實習的學生配備指導老師,與校內指導老師聯合指導實習,達到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工程管理專業具備BIM相關知識的學生到BIM技術應用相關單位實習、就業的學生達80%以上,且呈逐步上升趨勢,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7實行BIM綜合應用人才培養方案
伴隨著BIM時代的到來,尋找合作企業,進行校企合作,雙方利用各自資源和優勢,科學深入地分工和配合,形成良好的BIM技能應用教學方案改革,共同做好BIM人才培養,實現學校在學生培養,企業在項目效益上的共贏,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特色發展方向。該方案實施路徑探索:①與學校共同進行項目投標,編制投標文件,強強聯合,提高在BIM項目招投標中的競爭力。②根據項目特點和團隊情況,科學分工和配合,合作完成BIM項目和教學案例。③組建BIM實訓學生團隊,在合作過程中分享企業BIM實施應用的流程、方法和經驗,利用BIM項目進行學生培養。④酌情選擇一家軟件公司,利用軟件公司強大的研發團隊和豐富的IT行業經驗,為學校提供創新BIM技能教學的軟硬件技術支持。⑤進行BIM技能教學方法探索。陽光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正在進行BIM實訓室的建設,且以上部分路徑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4.8應用型特色課程建設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2015〕7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閩政〔2015〕46號)、《福建省財政廳關于開展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工作的通知》(閩教高〔2015〕39號)等文件精神,為扎實推進轉型試點的工作,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任務的落實,陽光學院自2017年起開展了院級應用型特色課程建設工作。陽光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系的“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已成功立項。
5結論
BIM是建筑行業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高校師生積極參與,為早日培養出大批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的BIM專業人才而努力,針對自身學校的情況尋求專業特色發展方向,全面提升學校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以上BIM時代背景下工程管理專業特色發展新思路,在陽光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部分已實施并初見成效,可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徐定華,關勤,樓盛華.論高校專業規范與專業特色的內涵及關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8):57-58.
[3]新東方高考院校庫.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院校[DB/OL].[2017.2.20]./college/m_zkc_490.
[4]何關培.BIM總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5]天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介紹[DB/OL].[2015.11.08].
[6]陽光學院.工程管理專業介紹[DB/OL].[2015.11.08].
[7]劉元芳,嚴玲,尹貽林.工程造價專業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和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85-86.
[8]馬曉國,熊向陽,張福生.工程管理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0):178,270.
[9]李勇.工程管理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的探索[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0(1):134-136.
[10]杜艷華.工程管理專業特色化建設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44-48.
[11]王旭.中英比較構建我國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82-84.
[12]劉廣文,牟培超,黃銘豐.BIM應用基礎[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