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業發展問題

農業發展問題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07 17:06: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發展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發展問題

篇(1)

關鍵詞:高效農業;發展;問題;對策

1高效農業的概念與內涵

現代高效農業,是指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合理利用資源環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最佳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現代高效農業不是賺錢多、經濟效益高的農業,而是經濟效益和社會社會、生態效益綜合最佳的農業。農業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有土地生產力、勞動生產率、資金生產率、經濟產投比、資金利潤率、資金周轉率等主要指標。高效農業的社會效益,有年人均各種生物產品占有量、年人均產值與純收入、系統開放度等主要指標。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的良性、高效循環是生態效益的基礎,按照生態平衡規律和經濟生態規律調節和控制經濟生態系統,從而促進經濟穩定、持續地迅速發展,使人類生活環境不斷優化,是生態效益的目標和根本標志。

2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由于投資的標準低,不少高效農業開發項目區的配套標準也相對較低,不少未治理區域不能適應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需求。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大多數高效農業開發項目區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還不強,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從而嚴重制約了現代高效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2.2農業產業化水平還不高

許多高效農業開發項目的產業化水平不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較低。這主要表現在一些龍頭企業整體帶動力不強,相當多的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檔次低,自身需要輸血,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中貢獻率低;還有一些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發揮不夠,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產業鏈延伸不夠,大部分產業還處于鮮售和粗加工上。

2.3科技推廣與應用水平低

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應用不足,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落后,生產管理較為粗放,產品質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很難進入大市場、大流通。同時,由于農業比其他產業收益相對較低,造成了農業生產者的文化素質提高過慢,對先進技術不易接受,制約了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2.4農業科技集成創新不足

高效農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要求在農業品種、技術和設備上要集成創新與綜合配套。但目前農業科技創新大多只局限于單一環節的研發,很少注重整個產業鏈的聯合攻關與集成創新,這就影響和制約了高效農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2.5發展資金瓶頸問題突出

發展高效規模農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投入,但由于缺乏生產啟動資金,大部分農戶很難組織規模生產。就是一些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農業生產大戶,或者已有一定規模的農業企業,雖有擴大再生產的愿望,可由于自身積累不足,也難于突破現狀,致使高效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非常突出。

2.6不重視農產品品牌培育

在高效規模農業發展中,不少農民和企業不夠重視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更不重視產品品牌的塑造,有些產品有名無牌,有些產品有牌無名,缺乏市場競爭力。有一些農產品雖然擁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規模小、市場份額占有率低,真正有輻射效應的品牌產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產品宣傳力度小,申報注冊的更少。

3推進高效農業發展的措施

3.1要進一步更新農業發展思想觀念

現代高效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變農業生產高產、質量、效益低的現狀,按市場需求安排農業生產。首先是要更新傳統的農業生產觀念,樹立現代農業觀,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化。再就是要更新農業耕地觀念,不能僅僅依靠現有耕地發展農業生產,要積極開發利用所有的國土資源,拓寬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空間。

3.2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高效農業風險

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還必須研究建立起高效農業發展風險基金,為降低和化解廣大農民發展高效農業風險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高效農業保險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強企業和農戶抵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要大力推廣多種經營發展模式,努力組織起廣大農戶,實現高效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一條龍服務,做大農業產業鏈,引導高效農業發展。

3.3以高效農業為方向加強農業科研

在高效農業發展中,必須使科研工作全方位面向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要按照不同農產品自身的特色與用途,研究制定相應的優質產品目標,從而把這些特色農產品打造成優勢產品進入市場。為此,要積極調整農業科研力量的配置和主攻方向,組織強有力的研究力量對各區域優勢農產品進行重點研究,并大力加強產后科技服務,既重視品質育種,又重視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各項技術措施對改進品質和增進抗逆性的作用。

3.4切實加強科技創新這一關鍵環節

只有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才能不斷拓寬現代農業生產領域,才能不斷改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包裝、儲運等技術。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必須緊密依靠科技進步,科學技術也必須面向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服務。

3.5在高效農業發展政策扶持上求突破

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認真調查研究,出臺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優惠政策,對那些具有較大影響力,具有較強示范輻射能力的高效農業基地和龍頭企業,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對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組織進行大力扶持,切實解決好農村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開問題,大力推動土地流轉,大規模地發展高效農業。

篇(2)

關鍵詞:河北省;光伏農業;現代農業

中圖分類號 F32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2-13-03

Study on Photovoltaic Agri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Li Tiantian et 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

Abstract:Recently there is a serious surplus in photovoltaic industry.It is in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The combina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and agriculture can achieve greater effect. Developing the photovoltaic agricultur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industry upgrading and sustainable way.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 Co.,Ltd in Baoding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Hebei province; Photovoltaic agriculture; Modern agriculture

1 光伏農業的涵義

光伏農業是將太陽能發電廣泛應用到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動力提供等領域的一種新型農業[1]。光伏農業在為農業生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提升了農業科技水平,改善了農民生活水平,推動了農村加快轉型[2]。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光伏農業大體上主要有光伏養殖、光伏種植和光伏應用3類。光伏養殖的應用方式主要是太陽能光伏養殖場,它是傳統養殖事業的一種變革和與時俱進,將光伏技術引進,在閑置的養殖場屋頂鋪設光伏電站,為其養殖生產提供綠色能源,節能環保、低碳、無污染。光伏種植的應用方式主要是新型太陽能生態農業大棚(光伏大棚),又稱農光互補。光伏種植是完全通過能源自給,帶動綠色農業發展,實現真正的低碳、綠色和循環農業的現代農業。光伏應用在很多方面:主要有太陽能殺蟲燈,農用太陽能照明燈,光伏節水農業,監控系統,光伏污水凈化系統等。

2 光伏農業在河北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前景分析

河北省國土面積為18.8萬km2,全省年平均日照時數范圍為2 400~3 077h,全省范圍都屬于日照條件較好的地區,具有利用太陽能、開發光伏產業的有利條件。河北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省,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產業與基石。光伏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創新模式,它將光伏電站與農業有機結合,發展光伏農業,可以實現產業升級,塑造低碳、綠色環保型農業[3]。河北省發展光伏農業具有很強的優勢,且前景廣闊。

2.1 光伏技術優勢明顯 實現光伏技術與農業的有效結合,首先要做的是尋找成熟的光伏技術的支撐單位或部門。總部設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國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我國光伏產品生產規模最大和技術最成熟的公司,可以為河北省發展光伏農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如該公司近幾年在河北、廣西、江蘇、廣東、云南等地累計共有10個光伏農業項目,總裝機容量257.6MW,占到了英利所有儲備電站項目的近20%。其中,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建設山地光伏電站,在保定市定州鋪設平地光伏電站等。因此,河北省發展光伏農業具有先天的技術優勢。

2.2 光伏農業資源豐富 河北是我國傳統農業大省,其中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為874.92萬hm2[4]。河北省每個地區都有適合種植的作物,適宜耕種的農作物的種類繁多,農業資源很豐富,且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如石家莊、唐山、保定、滄州、邯鄲和邢臺等地區的各個縣都是作物高產區。河北省集中生產全國糧油,耕種面積超過600萬hm2,在全國位居第4位。因此,河北省發展光伏農業具有十分豐富的資源。

2.3 項目開發初具雛形 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光伏農業項目都在籌建當中,部分項目竣工并在整合試驗期,其余項目仍在準備期。英利集團非常重視現代農業開發與發展,積極探索光伏與農業相結合的項目,其旗下的秋收農業有限公司是專門從事光伏農業開發的公司。2009年7月22日,英利“國香養豬場”在河北省定州市落地。2014年英利光伏農業一體化30MW并網發電項目落戶河北安國市,將光伏農業與安國中草藥項目相結合。除此之外,河北省其他光伏農業也處于建設高漲期,初具雛形,如2015年3月12日山東德州皇明太陽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在邱縣投資2.9億元建設集光伏發電、大棚種植、休閑觀光與一體新能源光伏大棚。因此,河北省發展光伏農業在項目開發方面已初具規模,為今后光伏農業的快速發展與推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3 河北省光伏農業發展現狀

目前,河北省光伏農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一些項目開發與設備還不是很完善。保定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一直都是光伏產業的領頭羊,本文主要以保定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近幾年在河北省發展光伏農業現狀為例加以闡述。

2009年7月22日,由英利在在河北省定州市建立國香養豬場,這種新型養殖方式既能完成傳統的養殖,又能在房頂發電節約地面面積,提供清潔能源解決豬舍的用電與用水,如使用地源熱泵或加溫和散熱設備為豬提供更舒適的生長環境,剩余電量并入國家電網獲取政府補貼與一定的收益。總計在養殖場閑置屋頂安裝了46 569塊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容量為10MW,目前已正式并網發電,年可發電1 200萬kWh,在20a經營期內,該設備累計發電量約2.4億kWh,可節約燃煤約8萬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1萬t,總減排效益達8 715萬元[5],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節能減排農業。

2014年英利光伏農業一體化30MW并網發電項目落戶河北安國,將光伏農業與安國中草藥相結合,在農業生產方式上這是一個創新,帶動了當地綠色農業的發展。即使中草藥收益不可觀,每年通過屋頂光伏發電,剩余電量并入國家電網獲取一部分固定收益,并且國家對光伏發電補貼政策,1kWh電可補貼0.4元,促進了安國地區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由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玻璃屋(光伏溫室大棚示范項目)總裝機容量3MW,年發電量331萬kWh,全年可節約標準煤1 390.4t,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 415t,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8.9t,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12.7t[6]。棚頂發的電除可為生態農業區棚內作物生長提供通風、采暖、滴灌(如太陽能光伏節水農業的應用)、照明(如太陽能殺蟲燈的使用)、農藥噴灑以及棚內環境各項指標監測等農用需求之外,剩余電量可并入國家電網。實現了真正的綠色環保和低碳循環的農業發展模式[7]。

除此之外,近2a來河北省在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方面作了充足準備,從2014年17個備案光伏項目到2015年123個光伏發電項目,以2015年為基期在數量上增長86.18%,2014年只有1個光伏農業項目,項目申報規模為4萬kW,到2015年增長到17個,項目申報規模總數達64萬kW。

4 存在問題

河北省光伏農業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在各個環節都需要不斷完善,改善漏洞與不足。如政策、技術集成創新、光伏農業發展理論支持、光伏領域與農業領域的如何融合的問題、光伏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問題以及光伏農業企業經營模式問題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4.1 理論界定標準不明確 目前光伏農業存在著界定標準問題,政策法規不健全。雖然國家非常支持光伏+農業的項目,但是光伏農業并沒有嚴格的界定標準,也沒有配套的政策和法規,光伏農業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只能享受光伏發電站和相應的農業政策,這不利于光伏農業項目的推廣。

4.2 光伏農業板塊模式不成熟 河北省農業開發資源盡管很豐富,但是將光伏與農業相結合是一種全新模式,各個方面都在不斷探索之中,而且受河北省地域面積較為寬廣的影響,農業涉及的內容廣泛,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種植什么品種的作物能達到效益最大化是特別重要的問題。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將農業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不斷地探索和反復實踐。將光伏技術與農業相結合,光伏產業提供的是技術,而農業需要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搞好種植與運營是光伏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首要任務。

4.3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 地方政府對于光伏農業項目的認知程度低,沒有與光伏農業相匹配的業務流程,光伏農業項目審批過程不夠順暢;電網并網接入并沒有完全放開,在部分地區存在附加條件,對于規模小的光伏農業項目會降低項目收益,甚至導致項目沒有投資價值,需要電網公司給與技術支持;光伏農業項目中的一些技術問題遇到瓶頸,如不同地區光伏板的透光率大小不相同,計算復雜耗時,延緩了項目的開發進程。

4.4 光伏發電不夠穩定 由于技術的不成熟,在光伏農業起始階段出現了發電質量不過關的問題,并網對電網造成了影響,國家為此付出了額外的成本。由于天氣狀況、日照長度與強度以及不同的光伏板所安裝的位置不一樣、受光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光伏發的電量會出現不規律,不穩定的狀況,因此光伏電站輸出功率不穩定,并入電網會對電網造成一定的損害[8]。

5 進一步完善光伏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5.1 完善配套政策法規 國家雖然大力支持發展光伏產業,但是“光伏農業”這一說法還沒有在目前國家的正式文件中提到,現在急需的是理論支持與市場發展的步伐相協調。光伏農業的投資額較大,成本回收周期較長,需要國家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健康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法規,將光伏農業正式寫進國家相關光伏政策,制定一套屬于光伏農業的優惠政策與法規,使光伏企業在發展光伏農業同時能夠享受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與補貼。

5.2 解決農業板塊模式 光伏與農業相結合,需要做到光伏技術模塊與農業模塊相協調,平衡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河北省依托英利集團在光伏技術方面提供先進技術指導,解決了光伏技術模塊問題,目前主要是加強農業模塊的探索與實踐,在作物品種的選擇問題上要整體規劃,選準品種,穩步推進[9]。不同地區選取作物品種在效益最大化基礎上,還要充分發揮河北省作物獨具的特色。除此之外,在分布式光伏發電地域應充分利用空間,發電板下邊以及板與板的間隙可以種植花生或馬齒菜等,根據當地適宜種植的品種去選擇種植。

5.3 制定相應扶持措施 光伏農業是對傳統農業的變革與創新,邁出歷史的第一步必然會遇到好多阻礙與困難,同時,由于光伏農業前期投資很大,成本收回周期也特別長,并不是一個企業可以單獨負擔的,單憑企業的發展與創新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這就要地方政府出臺一些扶持光伏農業發展的措施,如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采取一定的經濟、行政措施加以推動。建議地方政府成立獨立的部門專門負責光伏農業的推廣與實施,同時協調多部門進行配合與協助,在物質、資金、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5.4 穩步提高發電質量 不僅要做到有電剩余,將剩余電量并入國家電網,還需要提高發電質量,推動科技創新,向電網公司尋求技術支持,確保光伏農業項目余電直接穩定地并入國家電網,不產生其他副作用。減少不合格電量對國家電網的傷害,不論天氣、氣溫如何變化,做到電量穩定、可靠,讓老百姓放心用電。

參考文獻

[1]徐少明,吳輝,邱成軍.光伏農業環境檢測與調控關鍵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8):316-319.

[2]劉文科.迅速發展的光伏農業[J].中國農村科技,2014(08):54-55.

[3]河北省統計局.河北農村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4]飛.光伏農業或為緩解江西省光伏困局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雙贏路徑[J].決策咨詢,2013(2):53,56.

[5]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河北定州國香建起全國首個光伏屋頂“養豬場”[EB/OL].[2013-03-26]http://.cn/news/20 130326/424979.shtml.

[6]經濟觀察網.世界首座光伏發電五星級酒店花落保定[EB/OL].http://.cn/2011/0427/199958.shtml,[2011-04-27].

[7]阮曉東.光伏農業:綠色新路[J].新經濟導刊,2014(03):30-33.

[8]杜容熠.太陽能光伏發電在農業溫室補光系統中直流電的直接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22):234-236,239.

篇(3)

1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湖南煙區煙葉生產歷史悠久,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煙葉生產面積逐漸增大,質量逐步提高,湖南省生產的特色濃香型煙葉成為眾多工業企業品牌卷煙主配方,一直深受眾多卷煙廠的喜愛。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和行業各級的重視與領導下.“十一五”期間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煙農收入大幅增加。但是,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1湖南煙區地域地形條件束縛現代煙草農業發展

湖南東西南三面環山,湘西的武陵山和雪峰山,湘南的南嶺、湘東的幕阜與武功等,峰巒逶迤,中部丘陵起伏,北部洞庭湖湖區平原廣闊。海拔高度集中在100~800m,年平均氣溫16.O~18.5℃。年降雨量1200~1700mm。全省年目照時數1300~1800h,積溫3800~5300℃,無霜期260—310d,大部分地區為280—300d。當地土壤pH值5.5—7.5,富含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有利于煙草生長,其適宜煙草生長的土壤比例在89%以上。類型多為水稻土、紅壤土、黃壤土、紫色土、紅色石灰土等。總體來講,當地的土壤、氣候等條件有利于烤煙生長。湘南和湘西地區是湖南省煙葉的重要產地,該區域地形以丘陵山區為主,大多數海拔在200In左右,但也有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m以上。烤煙種植地點海拔高、分布廣、面積零散、交通不便利,不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阻礙了煙葉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進程。

1.2土地流轉缺乏有效機制支撐

發展現代規模化煙葉生產需要土地適當集中連片,土地流轉是土地集中的重要手段。現行的土地流轉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土地流轉速度慢。受傳統觀念影響,土地在農民的生活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通貨膨脹推動生產成本高漲,土地經營越種越虧,促使農民寧可粗放經營甚至荒廢也不愿意轉出。土地流轉成本高,規模小。二是土地流轉過程缺乏監管和優質服務,不利于其流轉。在煙葉種植區域,當前大部分鄉(鎮)、村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監管缺失,造成很多問題。土地流轉很少簽訂書面合同,多以口頭約定為主。土地流轉過程中如果出現糾紛,很難進行仲裁,農戶的合法權益不能受到保護。三是土地流轉的外部環境不成熟。進行土地流轉的農戶多為進城務工人員,工作穩定性差。農民的養老、醫療、失業等沒有保障,其只能依靠土地,因此土地是其生活的命脈.在其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土地流轉后,農民的各項權利失去保障,這也是土地流轉不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2008-2009年金融危機使許多農民工失去工作,重返鄉村經營土地就是例證。

1.3科技力量薄弱導致投入產出比失衡

近幾年,通過大力推行大棚漂浮育苗、稻草還田(覆蓋)、病蟲害統防統治、密集烤房烘烤等先進適用生產技術,煙葉生產用工數量由2005年的1.5個工時/hm2減少到2010年的1個工時/hm2,但煙農對先進生產技術的接納速度慢,落實效率低,依然按照傳統方式種植煙葉,煙葉生產的現代化、專業化程度不夠。一是煙葉生產尚未從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過渡到社會化生產,各煙區種植配套農藝措施不規范、肥料施用不科學、技術指導不到位、種植水平不均衡,使煙葉的單產和整體產量得不到大幅提升。二是先進的實用技術推廣力度不大。雖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新技術推廣和普及,但是收效不大。在實際推廣中,表現為缺少煙農協會、科技示范戶,未能發揮這些組織和農戶在生產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以輻射周邊農戶使用新技術,最終促進煙葉生產。三是在專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不能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機械化作業服務。促進先進技術轉化為先進生產力,影響了耕種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增加了先進技術轉化中失誤成本,生產投入產出失衡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

1.4煙葉專業化與產業化程度偏低

一是當前湖南煙葉生產標準化基地化種煙大戶、種煙農場較少,競爭力不強受當地煙田自身地理條件的限制,而且煙葉生產以一家一戶的小規模、分散經營為主,大型機械的推廣和使用數量較少,加之缺乏適合丘陵山區使用的小型農業機械,導致煙葉生產機械化程度較低。生產規模較大的種煙大戶、種煙農場雖然煙田面積較大,但是煙葉生產難以實現現代化、機械化。二是產業化生產經營的組織規模小,帶動力不夠。湖南在“十一五”期間進行了現代煙草農業試點工作,政府與煙草行業在集約化連片、規范化管理、專業化生產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培養了如郴州市鴻運綜合合作社和瀏陽市龍港農機合作社等代表先進生產組織形式的產業化生產經營組織者、帶動者和生產技術創新的開拓者。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湖南現代煙草農業試點推廣起步晚、技術力量薄弱、資金缺乏、基礎設施落后,該省煙葉生產整體形勢仍未擺脫“小、散、低、弱”狀態,未能使當地的煙草生產實現現代化、機械化、規模化。三是專業合作組織自我“造血”功能弱,影響力與號召力不強。近年湖南不斷加強專業合作組織的創新和建設工作.主產區成立了不同形式的綜合合作社和專業合作社.由于合作社利潤來源單一,煙農收入不穩定,導致專業合作組織的“造血”功能和內生發展功能不足。輻射能力不足.難以對煙葉產業化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1.5煙農隊伍建設和技術水平不適應發展需要

當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接受新觀點、新事物、新技術能力較強和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中青年放棄煙葉生產自謀生計,從事煙葉生產的絕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和未成年人。重務工、輕農耕思想對穩定煙農隊伍、提高煙葉生產人員素質、促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發展現代煙草農業與煙農素質較低之間的矛盾非常明顯,當前煙農的素質不能滿足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在實用技術的推廣過程中發現,煙農的素質參差不齊,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推廣速度較慢,耗時較長,不利于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煙草種植在當地農業經濟發展中沒有受到重視,行業未真正完全建立起“三位一體”的風險共擔保障機制,產業化協調服務特征不突出。即使在煙葉主產區依然將糧油生產視為主體產業,把煙葉生產作為副業經濟補充,煙葉生產缺少足夠的重視和政府的支持,煙葉生產動力不足。

1.6生產環境未得到根本改變

目前,湖南煙葉生產在規模上已得到較大提升,但煙葉生產在農村產業結構和區域GDP中所占份額還較低,相對于傳統的糧食、油料作物,份額小、地位低。煙葉生產是否受地方政府重視,關鍵在于稅收政策,政府有很大的財政依賴性。近幾年來,CPI平均指數維持在4%以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導致肥料、地膜等煙用農資和用工成本漲幅遠超過煙葉收購價格增幅.煙農種煙利潤沒有隨著CPI指數保持同步增長。除掉用工成本,種煙越種越虧的發展趨勢和煙農增產不增收現象降低了煙農種煙積極性。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其他農副產品價格的迅速上漲,集約化特色農業產業使煙葉生產在農業資源爭奪中處于劣勢,煙區由富裕地區向貧窮地域轉移的產區轉移趨勢成為制約煙草農業發展的“瓶頸”,阻礙煙葉產業化的發展進程。

2推進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對策

現代煙草農業能夠實現政府增稅、行業增產、農民增收,因此各級政府與煙草部門應該提高對煙草生產的重視、積極主動找準著力點,推動當地的煙葉種植發展。改變傳統的煙葉生產方式,進行現代化、規模化生產,提高煙葉生產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確保煙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2.1切實抓好煙區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基礎

先進完備的農業基礎設施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當前,煙田水利設施落后是制約湖南省煙草種植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2010年,湖南省組織資金約38.15億元進行現代煙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該項工程中受益農戶達74.78萬戶,工程范圍覆蓋湖南省10個市州、42個縣、744個鄉鎮、2933個村組。在建設過程中,修建水窖、水池達119.15萬m.鋪設管網達2836.17km、溝渠9875.77km,新修機耕道路1500.97km,購買煙用農機15651臺套,修建密集烤房31910座,有13.44萬hm2基本煙田被改造,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煙葉的生產[8-0]。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產區轉移,邊遠新煙區基礎建設配套規模遠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還要持續投入資金和技術力量。因此,為促進湖南省煙區的發展,要不斷提高煙農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施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煙葉產量和質量。同時,還要著重建設以大型水源性工程為代表的配套農業基礎設施,為確保煙葉產量持續、穩定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2.2明確煙葉產業化發展目標,促進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

要確保湖南省煙葉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需要提高對煙葉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將其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部分,對煙葉生產進行科學規劃。一是建立起系統的基本煙田保護制度,使之成為基本農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煙區地域和面積穩定,促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1ol。二是逐步確立煙草產業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郴卅1等主產區將煙葉產業化發展方向歸入政府“十二五”發展規劃。在政策、資金和管理等方面給予傾斜,細化具體工作方案。穩定生產規模。三是在發展現代煙草農業上.政企形成合力,著力提高種植效益,穩定煙農隊伍。瀏陽整合國土資源部投資的2900萬元資金,完成轄區8000hm核心農田的土地整理工作,并以數字化土地流轉為突破口.以機械化作業為基本保障建成生產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平臺來節省用工、節約投入、提高煙葉產量和質量,從而實現效益的增加、烤煙種植產業的持久發展IlOl。

2.3加大科技興煙推廣實施力度。增強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原料保障能力

科技興煙是保障湖南優質煙葉原料上水平、提高全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水平的基礎與重要手段。科技興煙重點是要利用科技突出解決影響煙葉可持續發展和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水平的關鍵問題與瓶頸問題。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煙葉生產中的作用。一是針對煙葉育苗、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烘烤等環節存在的問題,組織產學研進行重點攻關。近幾年,郴州1市加強與中國煙草中南農業試驗站、湖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以及上海煙草(工業)集團、廣東中煙工業公司、安徽中煙工業公司等卷煙工業企業合作.在新品種選育、平衡施肥與土壤保育、基本煙田適宜性評價及可持續利用技術、病蟲害防治、烤煙烘烤、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特色煙葉開發等37個項目中進行協作攻關.解決郴州煙葉生產發展存在的部分障礙因子,增強郴I小1現代煙草農業科技創新活力,提高郴州濃香型煙葉原料保障能力。二是建立覆蓋面廣、推廣效率高的實用技術推廣體系和機制。分期對煙農進行培訓,提高煙農的科技種植水平。要以科技示范基地、工業基地單元為核心壯大專業化生產規模,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不斷開展技術革新。農業新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和實用新技術的推廣能夠增加煙農和煙草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為煙葉產業化發展經營提供支持,也為煙葉產業化發展創造積極的條件。

2.4提高煙葉生產隊伍技術素質的培養力度

煙農是煙葉生產的決定性因素,其素質的高低對現代煙草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湖南省在煙草生產中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1】。但是在產業化發展進程中,這支技術力量不能夠滿足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和科技發展的步伐。要逐步吸納新的技術人員加入,更新知識,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煙葉生產技術隊伍的科研和創新能力.帶領煙農走上科技之路。要圍繞“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現代煙草農業工作要求,科學合理安排培訓的時間和次數,對煙農進行培訓。一是因材施教。不同的煙農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在培訓中要先了解煙農的文化水平,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才能收到較好的培訓效果。二是優化培訓內容。要避免培344訓過程中重點不突出的問題,根據實際生產要求,科學合理設計培訓內容,將農民最需要的技術送到田間地頭。避免出現授課內容和煙農實際需求脫節的現象。三是創新培訓模式。打破常規的培訓方式,采取煙農易接受、培訓效果好的方式進行授課。在農忙季節根據煙葉生產安排專題培訓,在農閑季節進行系統性培訓,做到不誤農時。要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送課到田間地頭,不誤農時,結合實際,突出實效。四是完善培訓機制,提高煙農培訓保障。

2.5建立廣泛的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積極扶持和引導湖南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

在煙葉規模發展初期,瀏陽各級政府為了使煙葉生產上規模成氣候,除了在人、財、物上面全力支持外,在稅收分成方面也給予高度傾斜,煙葉稅返還鄉鎮的比例非常高,極大地調動鄉鎮政府抓烤煙生產的積極性。此外,煙草部門本身也制定出一整套的激勵政策,使工作在一線的生產人員對自己的工作目標有清晰的認知,極大地調動每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發揮出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成就了今天產業化發展進程中規模效應凸顯的偉業。2010年瀏陽建設了高標準的沙市鎮現代煙草農業試點和永安鎮現代煙草農業煙基建設示范片,探索出在全國具有旗幟導向作用的合作社、家庭農場、數字化土地流轉、煙農互助合作保險和“育、烤、分、收、調”一體化集中作業等新型生產組織形式,極大地促進湖南現代煙草農業的快速發展。

篇(4)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有些地區發生極端氣候事件(干旱、洪澇、冰雹、高溫天氣等)的頻率與強度加劇,根本原因是大量排放溫室氣體CO2所致。基于這種嚴峻形勢,我國政府和農業部門十分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為逐步降低農業生產中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提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三低一高”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1]。

1發展低碳農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農業大國,發展低碳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從2003年開始化肥農藥使用量呈不斷增加的趨勢,而化肥中氮、磷、鉀肥主要生產原料為天然氣、煤炭、重油、磷礦石、氯化鉀礦粉等,其生產過程中也要用到大量煤、氣、油,化肥大量使用直接導致農業生產的高碳化和高污染化。據調查,2003—2008年水稻用藥次數從3~4次/季上升到9~12次/季,最高達16次/季,稻田農藥成本從150~225元/hm2增加至975~1 275元/hm2,其中化學農藥占總使用量的93%。二是畜禽養殖業畜禽糞尿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河、魚塘、農田占97.2%;使用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的只占2.8%。三是秸稈隨意丟棄現象普遍,大面積露天焚燒量占總量的10%,導致空氣中煙塵、顆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濃度的急劇增加,影響大氣和水體質量,對人民生活和自然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四是隨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科技化發展,農業機械使用面積越來越大,在降低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導致石油燃料使用量的提升。

2對策

2.1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推廣秸稈還田,擴大冬季綠肥種植。綠肥不僅是最清潔的有機肥源,其還能有效利用農田殘余化肥,減輕污染,改善土質,增加生物覆蓋,減少耕地裸露,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按產秸稈18 t/hm2計算,相當于尿素195 kg/hm2、鈣鎂磷肥90 kg/hm2、氯化鉀135 kg/hm2。據調查,冬季種植綠肥田翌年水稻產量可增加300 kg/hm2以上,共節本增收1 389元/hm2。推廣秸稈還田技術,能有效減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結構,促進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發育。田間試驗表明,采取秸稈還田的田塊一般可增產3%~5%。二是引導積造農家肥。農家肥積造占用場地少、簡單便捷,整個過程基本沒有碳消耗,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綠色肥源,不但能有效利用廢棄物,減少污染,美化農村環境,還能降低化肥用量。三是全面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西方發達國家化肥利用率在60%以上,而我國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盲目過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科學等,都會造成化肥利用率下降。通過對農田環境監測,以大量采樣數據為基礎,經專家系統探研出最優的配肥結構,減少單質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質量。四是推進綠色植保。采取生態治理、農業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誘殺等生態環保安全的綜合措施,以及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減少農藥殘留和污染,確保環境安全和生態安全。  2.2 建設標準糧田,提高耕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整合農田水利建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以機耕路為骨架、以田間道路為網絡,平整土地,達到排灌自如和農業機械操作便利的標準糧田,提高耕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積極推進耕作制度改革,采取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簡單松翻等措施,減少耕地翻耕,保護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土壤墑情,同時降低勞動力成本、減少水土流失和節約能源,發展循環農業。一是推廣立體種養模式。如種植-養畜-漁業、糧菜-林糧-果蔬等復合生態系統模式,充分發揮人力、物力、空間、資源和技術作用,有效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實現一地雙收甚至一地多收。大力推廣稻鴨共棲、稻魚共育、葡兔魚共養等立體種養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種養效益。二是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模式。積極推廣運用雞糞喂豬、豬糞喂魚、沼氣發電、秸稈還田等模式。尤其要大力推廣“豬-沼-燈-果”模式,以山地、大田、庭院等為依托,采用先進技術,建造沼氣池、豬舍、廁所三結合工程,形成物質與能源的良性循環[2]。

2.3開發農業生產新能源,促進低碳農業全面發展

農村面積廣闊,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大量新能源增長點,若能利用新型能源轉換技術進行開發,對低碳農業發展意義重大[3]。一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進生態工程。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將太陽房、日光溫室或太陽能畜禽舍、沼氣池和秸稈氣化等農村新能源技術與生態農業技術進行集成組裝,與農村改房、改廚、改廁、改圈、改庭院統一規劃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新能源綜合利用技術。二是與養殖小區建設相結合,推進沼氣工程。要求各養殖小區及規模化養殖場,都要配套沼氣工程,有效地解決畜禽糞便

[1] [2] 

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和水質污染等問題,實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三是與設施農業建設相結合,推進太陽能利用工程。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設太陽能日光溫室,通過人工光、溫、濕等調節,使農業生產不受自然氣候影響和限制,促進工廠化生產;利用太陽光熱轉換技術,使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灶、太陽能取暖器等滲透農村生活;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轉換技術,將太陽能轉換為獨立的電能,用于農業機械、植保病蟲物理防治器材等,減少設施農業對石油的依賴。四是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推進生物能源工程。利用秸稈能源,將其生成的氣、液、固態燃料直接作為生活用能,或深加工處理后可替代柴油、汽油等用于生產;開發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種優質清潔柴油,已被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大量使用,其中主要的提煉原料是油菜,因此建立生物柴油基地必須鞏固擴大油菜生產面積,保證原料供給。發展低碳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因此,除應制定發展戰略、出臺扶持激勵政策外,還要加大低碳農業宣傳力度,讓廣大民眾了解發展低碳農業的好處,形成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謝立勇,林而達.適應二氧化碳肥效作用的農業技術潛力分析[J].中國農業氣象,,():-.

曾國揆,謝建.沼氣發電技術及沼氣燃料電池在我國的應用狀況與前景[J].現代農業,():-.

陳興中,孫麗麗,李富忠.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之路探析[J].商場現代化,():-.

篇(5)

關鍵詞:旅游農業 管理 問題

1、以旅哺農,以城帶鄉,體現科學發展觀

通過建立生態農業與旅游的結合路徑,以旅游產業發展帶動農業升級、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縮小城鄉差距,達到旅游反哺農業,城市帶動鄉村的作用。注重生態農業產業與現有旅游產業形態相結合,形成整體布局,聯動對接,最大限度的優化現有生態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互補互動,布局科學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促進濰坊的科學發展。濰坊發展定制農業,必須立足于本地區農業發展的基礎和現狀,突出特點和優勢。具體操作中應分不同區域、不同種類,制定不同的發展戰略,開展“一轉一推一立”。“一轉”,就是對現在已經發展的訂單農業,發展以客戶資源優勢、銷售網絡優勢為主體的定制農業,進一步細化經營管理細節,深入挖掘市場需求,爭取達到更高的發展水平。“一推”,就是對蔬菜、柑橘等濰坊農業的特色產品、拳頭產業,建立以品種獨占優勢為基礎的定制農業,提高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吻合程度,進一步挖掘潛在需求、擴展市場空間。“一立”,就是對日常消費類的農產品,如蔬菜、糧食等,要發展以消費者高度參與為基礎的定制農業,通過開發農業服務項目、小批量小規模地靈活定制,充分挖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提升與消費直接對接的能力。因此,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濰坊需不斷完善強化科技支持體系。培育大批實用性,專業型農業科技人才,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強化農業技術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加大基層科技推廣力度,積極開展農村科技教育和培訓,對農民進行種植、養殖技術、食品加工、產品保鮮等方面的技術指導,提高農業科技在農業中的利用廣度和深度;鼓勵涉農企業和高校院所聯合進行農業科技開發,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對優勢品牌農產品,進行品種培育、生產技術、產品加工、貯藏保鮮等方面的重點開發研究,注重先進技術和新成果在農業中的應用,進行農業技術的交流合作。城鄉一體化發展條件下,市場對農村經濟的作用更加明顯,信息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因此,政府應強化信息服務功能,加強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建立覆蓋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戶、政府涉農部門以及龍頭企業之間信息網絡平臺,充分利用網絡、報紙、電視等各種渠道將產品價格、政策、市場信息、新品種、新技術等農業生產信息準確及時的傳達給農民。小城鎮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巨大載體,濰坊市作為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有70多萬農村人口,人均耕地少,要實現農民不斷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單純靠把農民在有限的耕地上進行農業生產是絕對無法實現的。在濰坊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條件下,城市工業向農村的擴散必然會推動農村的小城鎮發展進程,同時帶動建筑、商業、飲食、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同時,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促使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經營的實現、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和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生產效率提高,這也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二產業的轉移加快。而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整符合了這城市第二產業向農村轉移和農村勞動力向第二產業轉移的趨勢,是解決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產業和勞動力轉移、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問題的必然選擇。加快城鎮化建設,應在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首先加快縣城和易于起步的中心鎮建設,完善戶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轉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房產政策等一系列有促進小城鎮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城鎮農業居民中心聚集小區的建設,積極引導農民向中心城鎮聚集,以促進小城鎮的發展。

2、注重保護,兼顧效益,體現可持續發展

在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基礎上,堅持旅游農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并舉。充分認識保護資源與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在此基礎上,兼顧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盡量降低生態旅游農業開發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只有這樣才會有利于生態農業的持續、健康的發展,有利于當地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實現自然資源、旅游資源、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相協調。定制農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從傳統農業中,衍生出多個與農業相關的勞務出租、農業咨詢等服務性產業,也會吸引管理咨詢、營銷服務等中介行業的向第一產業靠攏。因此,在中介行業將會引起一場新興的創業和經營轉向熱潮。政府部門應當出臺相應的引導政策和優惠措施,促使這種轉變盡快實現。比如,在原來對農村經紀人的培育和幫扶策略基礎上,就應當增加為對農業型、中介類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和指導。同時,應引導流通領域的大型零售、批發企業大力實施后向一體化,積極投身定制農業的發展中,以強大的企業綜合實力、成型的銷售網絡、豐厚的顧客資源,為定制農業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傳統農業的粗放式的經營方式,會大量消耗濰坊市農業有限的土壤肥力資源和水資源;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規模養殖場禽畜糞便的直接排放會對農業土壤造成直接污染;農村秸稈的焚燒會對大氣造成污染。這種經營方式對環境的破壞以后往往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恢復,因此往往得不償失。這就直接導致粗放式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無法長期持續發展。因此,在城鄉一體化的條件下,濰坊市在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時,有必要運用政策和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農民科學耕種,合理使用耕地,避免農業生產對土壤的、大氣等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并為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創造必要條件。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農業中的各種物質和能量、減少污染和排放物的排放,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觀光農業在實現農業生產的同時,為生活節奏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城市居民提供休閑、旅游和觀光的好去處。發展觀光農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進行了保護,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選擇。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條件下,具有東、北部山區和西部濰坊等旅游資源的濰坊市具有發展觀光農業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政府應該通過資金和政策等手段,積極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的實行秸稈直接還田、農林復合發展、農牧漁立體種養、食用菌栽培循環及沼氣綜合生產利用等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引導東、北部山區和西部等具有一定旅游資源的鄉鎮積極發展觀光農業,實現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保護,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科技不僅指農產品的加工保鮮、新品種的培育、改良等技術,還包括市場營銷和管理等技術。在城鄉一體化發展條件下,農業科技創新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它不僅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還能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3、統籌業態,整體布局,體現旅游與農業融合與協調

在農業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濰坊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必須與現有的旅游業態進行統籌協調,使生態農業的產業發展與旅游產業發展能夠優勢互補,互動協調;在生態旅游農業產業內部形成產業遞進,層次化、多元化發展的總體格局。對生態旅游農業進行整體布局,促進濰坊市域之間經濟的協調發展和整體進步。建立專業化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民集中起來,組織生產、加工、銷售,有組織、有規模、有品牌的參與市場競爭,保證農產品與市場的對接。建立合作社的運作制度,組成人員由“農民+專業人員”,既要保障合作社的科學健康運作和發展,又要保障農民得到合理的收益。建立專業合作組織管理的專門培訓機構,定期聘請各界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建立宣傳組織,進行科普知識和國家政策的宣傳,以及組織相關活動,提高農民對生態旅游農業產品的思想認識水平、科學管理水平、市場營銷能力。根據濰坊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濰坊生態旅游農業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農業的品質化生產體系、打造旅游型農副產品加工體系、發展體驗交互式的旅游農業體系、重點域景觀改造和園建設、強化市場開發及營銷體系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建設。通過六大領域的建設,全面推動濰坊生態旅游農業建設的開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實現農業優質、高產,農民增收的必經之路。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除了提出合理的目標和原則外,還必須結合市場、人力、政策、發展環境等方面來具體考慮,使對策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根本,也是農民所掌握的唯一生產資源,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增加農業生產總值和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而在濰坊市農村現行的土地下,農民的生產仍然局限于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土地嚴重分散、地塊小,農業生產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且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約,導致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土地的產出較少。針對這種現狀,在穩定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應積極研究土地流轉辦法,加快土地流轉,將有限的土地資源配置到更加具有優勢的產業中去,使土地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產生更多的效益,從而增加農業產值和農民收入,有效解決三農問題。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市場營銷;農業發展;實踐

農業發展問題在我國極為重要,農業是處于戰略地位的重要關注點。一直以來,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都是國家下大力氣推動與維護的焦點。我國農業經過長期發展,競爭力不斷提升,但是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大量農民生活剛剛達到溫飽,生活質量較低。我國迫切需要進行農業改革,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1轉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觀念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以市場需求為立足點,關注經濟效益,關注科技發展,實現農業布局的區域劃分,農業生產逐漸轉向專業化,農業管理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農業經營一體化,農業服務覆蓋整個區域。農業產業化能夠順利實施,首先需要的是轉變農業發展觀念。

1.1以市場需求為先導

在新時期,農業發展與市場營銷息息相關。農業發展離不開運用市場營銷方式將自身產品推出去,提高市場占有率。一切營銷活動都是以市場需求為先導的,要滿足市場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做好產品生產的規劃,生產的產品要迎合市場需要,才能有銷路,才能保證農業快速發展。

1.2生產規模化

規模經濟是工業發展中摸索出來的客觀規律,經過長期實踐,驗證規模經濟也適用于農業生產。我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長期以來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產量依賴一家一戶承包的田地數量,無法形成規模,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民雖然有生產積極性,但是生產力沒有明顯提高。農業規模化生產能夠有效降低成本,迅速推廣新技術,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農業快速發展。

1.3注重投入產出比

農業生產管理應該以現代經營管理的理念來指導,與企業經營一樣,引入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注重降低成本,提高產出,心存投入產出比的概念,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定期進行人員培訓,運用新科技來不斷提高投入產出比,實現集約化增長。1.4著眼國際市場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波及全球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農業生產不應閉關自守,應該緊跟時展,抓住全球一體化的時機,迎頭趕上,著眼國際市場,運用各種方法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挖掘國際市場這一巨大寶庫。

2提倡綠色營銷

綠色營銷指的是這個營銷過程中,要以環保意識作為營銷指導,向顧客提供安全,環保,無污染的產品,注重節約資源,符合社會責任,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2.1增長方式精細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工業發展,農業發展均采用粗放式的增長方式,農業生產的增長以損害環境,損壞生產環境為代價。在新時期,采用綠色營銷方式,改進生產方式,運用環保生產技術,研發環保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2.2提高產品競爭力

當前消費者消費更加理性,關注環保。綠色消費已經成為當前主流的,重要的消費觀念。綠色食品風靡全球,受到人們的喜愛。我國農業發展應該抓住這一機遇,生產綠色產品,通過綠色營銷,讓農產品迎合顧客修,保證農產品銷路。綠色農產品因為更收歡迎,價格更高,投入產出比更高,能夠給農業發展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2.3提高農民收入

國外綠色食品比普通食品的價格高兩成左右。我國東北的綠色大米比一般大米價格高出一成仍然受到歡迎,供不應求。我國幅員遼闊,但是資源稀缺,應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將地方特色融入農產品營銷,采用綠色食品這樣的科技產物增加產品附加值,能夠有效提高農民收入,讓農民更有積極性參與到綠色產品生產當中[1]。

3加強知識營銷

轉變營銷觀念,生產綠色農產品,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新時期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運用新科技推動農產品營銷,加強知識營銷,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實現農業快速發展。

3.1提高人員素質

科技發展的成果在農村推廣,其基本條件就是具備能夠使用先進技術的人。我國農業人口的整體素質一般,長期以來,這也是抑制農業發展的問題之一。農業生產技能僅僅依靠簡單的個人經驗,由老人言傳身教代代相傳,效率低下,效果較差。我國農業發展要將農業生產與營銷人員的素質整體提高起來。定期進行培訓,將新技術推廣下去。加強基礎知識的培訓,引進優秀人才,不僅引進人才,還要將優秀人才的技術留下來。進行農業生產管理,產品研發,營銷方面的管理需要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為農村培養跟多的優秀人才,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2]。

3.2加大農業科研投入

農業發展離不開技術進步,技術進步不僅與人的因素有關,還與資源投入相關。我國農業發展緩慢,投資回報率較低。應該提高在農業科研方面的投入,提高生產方式與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注重引進外資,通過各種合作方式為農業科研吸收更多的投資。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農業生產技術產業化,整合資源,降低成本,逐步提高農業生產管理的水平,推動農產品銷售[3]。

4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農業發展問題應該從市場營銷的視角出發,以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看待農產品生產,管理,營銷全過程,提高技術能力,培養合格的生產人員,技術人員,營銷人員,生產綠色食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高投入產出比,優化資源配置,注重推廣方式,擴大市場,實現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裘指揮,張麗,胡新寧.農村地區構建農業技術人員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成效、問題與對策——基于中部地區N市的調研[J].教育研究,2016,(06):158-158.

[2]徐卓婷,張玉芙.農村教育資源建設視角下的農村技術教育“小學化”問題解決方案[J].吉林省農業發展學院學報,2016,(08):192-192.

篇(7)

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對策;太湖縣

中圖分類號 F32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1-12-02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正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態勢,取得了較明顯的績效,但要與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一道同步實現農業現代化,尚有很長的路要走。筆者就此進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一些發展對策。

1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做法

1.1 現狀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面積2 040km2,轄15個鄉鎮、174個行政村、10個社居委、人口571 970人,其中農業人口503 328人。是一個以農業為主,集山區、庫區、革命老區于一體的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及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8 010元,較上一年增長13%,實現“十一連增”。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9.7%。據縣統計局2015年5月15日:2014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13 06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30 393萬元,林業產值50 038萬元,牧業產值167 785萬元,漁業產值56 545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 300萬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9 572hm2,糧食總產量202 822t;油料播種面積12 481hm2,總產21 991t;棉花播種面積5 284hm2,總產9 150t。全年肉類總產量73 196t。全年水產品養殖面積1 358hm2,總產量33 500t。2014年年末,全縣農業生產機械總動力26.0萬kw。其中:擁有農用拖拉機10 500臺,聯合收獲機253臺,排灌動力機械9 501臺,農用水泵7 950臺,農用運輸機械3 609輛。全年化肥用量(折純)30 581t,農村用電量12 134萬kw/h。

1.2 做法 為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太湖縣堅持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為抓手。(1)設立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縣財政每年切塊1 000余萬元專項資金對糧食生產、畜牧產業提升、油茶產業提質等進行以獎代補,全社會關心農業、支持農業、發展農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和調動。(2)積極主動地用足用好黨的各項強農惠農育農政策,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在及時落實好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的同時,對新增農業補貼注重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3)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通過改革創新,優先滿足農戶所貸需求,加大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信貸支持力度。(4)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工作。太湖縣于2008年5月啟動全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全面理順農技推廣的體制機制,建立起“縣農委―鄉鎮農技站―村農技員―示范戶”四級農技推廣服務網絡。縣鄉農技推廣經費由縣財政全額保障,村級農民技術員相關服務補助由所在鄉鎮政府予以安排,真正做到了全縣農技推廣有專管之人,有明確之責、有專項經費,使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充滿新活力,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2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主要問題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偏低,農民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傳統作物只能在豐年略有贏利;二是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不十分完善,田間溝渠、道路等設施還在制約著規模化生產發展;三是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程度不高。水稻機直播、機插秧、棉花機收等是薄弱環節;四是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弱。在農業氣象災害頻發、農業有害生物頻現情況下,農業生產遭災受損嚴重。

3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3.1 因地制宜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要堅持依法治農,科學發展。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時,強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加快農村危舊房、空心村改造,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和改廁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治理農業污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依托鄉村生態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快發展鄉村旅游休閑業。引導農民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植樹護綠。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環境整治和民風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文明村鎮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有害生物綠色防控、農膜回收再利用等措施,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發展,而化肥、農藥、農膜實行零增長。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農業建設新格局。

3.2 做好“轉方式、調結構”大文章 在農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農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城鄉發展加快融合的態勢下,縣委、縣政府要主動做好“轉方式、調結構”這篇大文章。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因地制宜闖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子來。如繼續發展木本油料騰地種糧,集成技術發展春馬鈴薯生產,冬閑種飼草發展畜牧產業等。就發展木本油料騰地種糧來說,我縣油茶樹生產已具有一定規模與優勢,且宜植油茶樹的丘陵、崗地、荒田資源充足,油茶油還是市場稀缺緊俏商品,可以繼續大力發展油茶產業。通過油料生產上山、占荒,騰出大豆、油菜田發展小麥、馬鈴薯生產。騰地種糧,既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還能提高種田效益,促進農民增收。隨著“一年兩熟”面積擴大,冬閑田面積增加,可引導農民在冬閑田里種植飼草、春馬鈴薯,助推畜牧產業發展,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同時,還可借助農業物聯網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給力現代農業發展。

3.3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培育發展多元服務主體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堅持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原則,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作用,加快構建公益與經營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3.3.1 強化農業公益體系 縣委縣政府要從理順機制、健全網絡入手,結合全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全面理順農技推廣的體制機制。建立起“縣農委(下設種植業管理局、農機局、畜牧獸醫局等二級機構)―鄉鎮農技(農機、畜牧獸醫)站―村農民技術員―示范戶”四級農技推廣服務網絡,將現代農業發展所需的農業實用技術和信息普及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真正發揮好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要加強保障,激發活力。縣、鄉兩級農技推廣機構的人頭費、推廣經費應由縣財政全額保障,并加大投入改善農技推廣的硬件、軟件條件,讓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手段明顯改觀,服務效率、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還要以提升農技推廣服務隊伍綜合能力為抓手,健全完善農技推廣責任制度。以正在實施全國農技推廣財政補助項目為契機,建立“農技指導員+示范戶+輻射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和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網絡,著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全面提升公益性農技推廣的服務水平。

3.3.2 加強農業經營組織建設 要加強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等組織建設,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發揮經營組織的生力軍作用。要抓住國家正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契機,拓展基層供銷社經營領域,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創新機制、鼓勵和引導縣、鄉供銷合作社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以銷定產等多種方式,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系列化服務,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創新農資服務方式,推動農資銷售與技術服務有機結合,加快農資物聯網應用與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承擔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

3.3.3 創新模式,提升服務水平 針對太湖縣地域南北跨度大、山區鄉鎮多的實際,農技推廣服務工作,可采取6種技術服務模式:一是“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服務模式;二是示范帶動服務模式;三是農技服務大廳服務模式;四是信息進村入戶服務模式:與電信、移動公司合作,通過手機、電話與LED電子顯示屏為農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五是“農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的合作推廣模式;六是專業化服務模式:組建專業化植保服務隊伍、專業化機耕、機種、機收等專業化服務隊伍。根據群眾需要,提供專業化的社會服務。

3.4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讓農業生產走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的路子 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必須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強化農業物質技術支撐。太湖縣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農作物為主,茶、蠶、果及林產品有一定的發展。常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38 460hm2以上,要通過結構優化、單產提高來實現總產的增加、質量的提升。隨著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養殖小區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涌現,現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要引導他們走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之路。這既能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又促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3.5 農機與農藝結合,努力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在農業生產要素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常態下,創新體制機制,集成推廣應用農藝農機一體化技術,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隨著現代農機、農藝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

4 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产区二产区|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香吻免费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果冻传媒|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麻花传媒剧国产mv高清播放|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天堂在线中文网www|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jizz视频|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大陆熟妇丰满多毛xxxx|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一个添下面两个吃奶把腿扒开| 色综合久久中文娱乐网|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手机看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人人入人人爱|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视频|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av色综合网| 忍不住的亲子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的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高潮|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午夜成人理论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天天干天天日夜夜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