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供應鏈金融的風險

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30 15:45: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應鏈金融的風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供應鏈金融的風險

篇(1)

Abstract: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model is based on the supply chain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of SMEs.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the bank makes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so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enterprises obtaining credit would be bigger. Supply chain finance takes core enterprises as the core, connects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and makes logistics, capital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the supply chain highly unified, realizes better capital configuration, so as to make the whole supply chain more competitiv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upply chain operation there are also various risks, especially the credit risk. At present, to concern about the SMEs credit risk is not enough, so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credit risks, takes 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the credit risk, so as to make enterprises suffer less risks, and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have better development.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融資難;信用風險

Key words: supply chain finance;financing difficulty;credit risk

中圖分類號:F274;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8-0077-03

0 引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中小企業的能否很好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這種現狀越來越明顯,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不穩定,造成信用評級不高,貸款非常困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對于保持經濟的穩定健康的增長至關重要。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很好的把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物流企業和商業銀行聯系在一起,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資金方面的支持,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的有效控制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至關重要。

1 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信用風險分析

1.1 供應鏈金融及其信用風險的定義

供應鏈金融(supply-chain-finance,SCF),是一種新型融資模式,是以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為核心,為供應鏈中的單個中小企業或上下游多家企業提供較為全面的金融服務以及產品。供應鏈金融不是對單一的企業進行授信,以核心企業為核心,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生產,最后到把產品賣給消費者,這整體的供應鏈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一個核心企業為多個企業提供了比較全面的融資服務,這樣使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被充分地信用,使供應鏈的各個企業都能很好地獲利。

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也就是違約風險,一般是指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的其無法及時或沒有能力或者拒絕償還銀行貸款和利息,使銀行受到很大的損失。

1.2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貨融資模式、預付賬款模式。具體如下:

1.2.1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是指在供應鏈核心企業承諾支付的前提下,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可用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1.2.2 存貨質押融資模式

存貨質押融資是指融資企業把其存貨作為質押的融資模式,其業務流程如圖2所示。

1.2.3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預付賬款融資是指買方從銀行取得授信,交納一定比例保證金,買方向賣方支付全額的貨款;按照購銷合同以及合作協議書的約定賣方發運貨物給買方,在貨物到達后設定抵質押,把貨物作為在銀行的授信的擔保預付賬款融資模式業務流程如圖3所示。

1.3 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成因分析

影響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因素都能夠一定程度上影響信用風險。關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的研究有很多,基于供應鏈的整體考慮,本文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兩方面進行了分析。

1.3.1 供應鏈宏觀層面的成因分析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供應鏈中存在很多風險,比如市場波動的風險、合作伙伴的風險、信息傳遞的風險、財務狀況的風險、物流配送的風險、獨家供應商的風險等。

①信息傳遞的風險。信息韉萑綣不準確,會造成供應鏈上各類庫存的積壓,處理和管理這些積壓勢必會增加整體運營成本,增大運營風險。

②財務狀況風險。大部分中小企業在生產運行過程中很可能占用上下游企業的大量資金,一旦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不穩定,整條供應鏈都會受到很多大影響,因此會給供應鏈上的各個中小企業帶來風險。

③獨家供應商的風險和物流配送的風險。在供應鏈上,一般供貨單位是獨家的,此時若供應商在供貨期間出現問題,比如質量不合格、時間延遲、缺貨等問題,就會使整個供應鏈的運轉都出現危機,而一旦供應鏈無法正常運轉,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尤其是下游企業來說是巨大的危機。

④合作伙伴風險。供應鏈是由多個企業組成的,而每個企業客觀上在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別,包括企業文化、職業道德、人員素質、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這些差別決定了其能夠在整個供應鏈中獲利多少和整體競爭能力,其中的平衡決定著供應鏈是否穩定。

⑤市場波動風險。市場如果不穩定直接會影響銷售市場的不穩定,有可能出現銷售下滑,市場出現逆轉。中小企業這種集中化經營的風險也許會使整條供應鏈面臨很大的危機。

1.3.2 中小企業微觀層面的成因分析

從微觀層面分析,中小企業信用風險主要包括財務信用缺失、償還能力不足、融資信用不足等,具體分析如下:

1)融資信用不足。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很淡薄,都沒有嚴格遵守合同的約定,沒有及時還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在銀行的信用;還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償還能力比較弱,信用風險偏高,銀行不愿意放貸。

2)償還能力不足。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容易受到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或者自身經營不好,造成中小企業償還能力受阻,有可能在信用期無法償還銀行貸款,從而造成信用風險的增大。

3)財務信用缺失。許多中小企業為了逃稅避稅,與審計部門串通在一起,制造虛假的財務數據,對外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還有企業設立分公司,開設很多不同的賬戶,進而達到套利的目的。為了欺騙投資者和銀行,部分中小企業會在財務信息上作假,誤投和流失了大量資金,加大了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

2 供應鏈金融信用評價指標的建立

通過對這些影響因素的分析,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綜合考量,很好地對企業信用風險做出了判斷,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3 信用風險管理的措施

3.1 創建對應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

首先建立全方位、全過程信用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然后對信用風險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科學化地管理,使供應鏈金融業務不斷地發展。供應鏈金融與傳統的金融業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創建適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對信用風險進行控制,進而促進供應鏈信用風險管理更加完善、更加高效。

3.2 合理選擇供應鏈

供應鏈金融就是要把供應鏈各個節點企業間關系處理好,良好的協作關系能更好地促進供應鏈的運行。其中核心企業和優勢企業保障了供應鏈協作關系很好地運行,同時也能保證銀行更好地控制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信用風險。對此銀行要做到:

①要選擇具有良好發展勢頭的產業鏈;

②定期不間斷地觀查供應鏈運營情況,對供應鏈中弱小企業進行生產監督,評測其對核心信用的影響,調整信用轉移矩陣,進一步作出風險度量,采取適當措施,并建立風險預警系統;

③要構建預警評價指標體系,可以設定特點風險值下的信用轉移系數,來掌控供應鏈資金運轉狀態,確保供應鏈的有效運作;

④要以核心企業為中心,時刻掌握它的發展狀況,調整相應信用評級;

⑤要建立供應鏈的建設保障機制。既要對物流、信息和資金進行全程掌握;也要實現銀行控制資金流向,對信用風險的發生做到實時監控。

3.3 強化內部控制

由于內部控制和銀行內部管理機制失效會導致操作風險的發生,由于供應鏈金融信貸管理很重要,并且與傳統的信貸業務有很大的不同,更容易發生操作風險。因此,需要建立特定的服務部門,在滿足業務的需要的同時能夠操作模型,進而能夠規避供應鏈金融業務不熟和模型操作所帶來的風險。

3.4 組建專業的供應鏈金融操作團隊

由于目前供應鏈金融的普及,傳統信貸業務員已經不能滿足目前對人才的要求,操作人員要不斷學習供應鏈金融的有關知識和技能,組建專業的團隊專門從事供應鏈金融,要不斷地對產品特性進行分析,還要對整個企業的運營狀況很好地把握,對風險很好的預警,控制好業務的風險;同時要不斷調整模型,對風險度量地更加準確,更好地降低供應鏈金融所帶來的信用風險。

4 結論

通過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指標的建立和分析,分析出了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因素提出了解決措施,很好地解決了信用風險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強.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研究[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2.

[2]林飛,閆景民,史運昌.供應鏈融資模式下第三方物流消解信息不對稱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0(11).

[3]李娜.淺析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貿易融資中的商機和風險防范[J].廣西金融研究,2008(03).

[4]熊熊,馬佳,趙文杰,王小琰,張今.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J].南開管理評論,2009(04).

篇(2)

近年來,在國際金融環境總體不夠穩定的大形勢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出現融資難的情況,而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和產業增值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文章以我國供應鏈融資理論研究基礎和實踐操作的現狀為出發點,分析動產擔保、權利質押、金融保險三種主要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法律風險,并提出解決這些法律問題的手段和規避風險的方式。

關鍵詞: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動產擔保;權利質押;金融保險

在目前我國貨幣緊縮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是解決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國外對供應鏈金融的研究比較系統、全面和具體,而我國對于供應鏈的實踐先于理論,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面對全球化經濟形勢的波動,如何有效保障我國企業的資金鏈穩定,特別是避免中小企業在采用各種融資手段進行融資的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法律風險以及有效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并最終建立持久穩定的供應鏈金融體系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供應鏈金融概述

傳統的供應鏈源于分工模式與制造模式的變化,是指在大規模定制的生產模式背景下產生的顧客與供應商之間有效銜接的一體化過程。在全球化經濟不斷壯大發展的情況下,供應鏈已經發展成一個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集成網鏈。隨著龐大資金流運轉管理的需要,金融與供應鏈的結合而產生了供應鏈金融,為宏觀經濟形勢大背景下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鋪設了一條全新的融資路徑。

1.1供應鏈金融的概念供應鏈金融首先是由貿易融資演變而來的,根據我國學者雷蕾和史金召的研究結果顯示,學者Berger(2004)最早提出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完整框架,闡述了“政府政策-金融結構-貸款技術”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新思路,并將供應鏈融資視為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隨后,包括Mapper(2004),Beck(2006),Klapper(2006)等眾多學者從多個視角對金融與供應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由于研究視角不同,供應鏈金融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直到2008年,MichaelLamoureux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供應鏈金融的概念做了相對完整而現代的定義,他認為:供應鏈金融是在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企業生態圈中,對資金的可得性和成本進行系統優化的過程。筆者以為,供應鏈金融是針對一個產業供應鏈,服務于其中一個或上下游企業的多個企業的金融產品,它可以使得上下游的配套企業圍繞供應鏈核心企業運作,從而促進“產———供———銷”這一資金鏈條的穩固和流轉暢順,并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的方式,構筑了金融機構、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在我國,金融機構通常指銀行,而需要銀行提供融資服務的對象大多也是中小企業,因此供應鏈金融更多地指的是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

1.2供應鏈金融的主要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聯系著一個龐大的金融產業生態系統,它擁有多個參與對象,大致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第二部分是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第三部分是物流公司、倉儲公司、物權擔保登記機構、保險公司等;最后是監管機構。這些對象分別對應的是資金的需求主體、資金的供給主體、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支持機構以及監管機構。多個對象之間相對復雜的業務關系形成了多個融資模式,以現金流缺口包含的三個組成部分(即應收賬款周期、應付賬款周期和產品生產及存貨周期)為切入點,供應鏈金融可以衍生出以下三種融資模式:一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由買方做反擔保,賣方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作質押,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二是預付款融資模式,它的表現形式是在賣方承諾回購的前提下,融資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并以賣方在委托的倉儲監管方所指定的倉庫開具的倉單為質押條件,而其提貨權歸屬于銀行;三是融通倉融資模式,是企業以存貨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業務的行為。

1.3國內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狀況在我國,供應鏈金融起步晚于國外多數地區,直到2000年我國商業銀行才開始推行類似于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服務。同時,與國外獨立于銀行的金融管理公司作為供應鏈金融主導機構不同的是,我國的供應鏈金融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縱觀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從一開始國內各家銀行出于業務拓展和競爭的需要逐步開展供應鏈金融方面的業務,到現在供應鏈金融已成為各商業銀行和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和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領域。但我們必須承認,這十多年來,供應鏈金融作為一個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在有效緩解了眾多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也暴露出如法律途徑的閉塞、信用體系的缺失、風險的擴大等諸多法律風險因素。

2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法律風險分析

良好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是保障信貸權利人的關鍵。對此有學者提出:“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環境,而法律環境的核心功能在于如何提供對信貸人權利的良好保護”。現實中,企業在融資中會遭遇多種多樣的法律風險,通過分析這些風險形成的原因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規避風險,從而找到解決之道。

2.1動產擔保制度的法律缺陷質押貸款是融資企業常用的一種融資手段,動產質押或是權利質押,兩者都與動產擔保制度緊密相連。在我國,《擔保法》是規范這些行為的準則,《物權法》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擔保物和目標權利的歸屬和行使。然而,雖然我國法律已經盡量做到適應目前復雜的金融交易,但是依然存在許多難以顧及到的方面。

2.1.1有關未來財產的法律空白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有關“未來財產”可以作為擔保物,這就意味著我國法律并不允許融資企業利用“未來財產”進行融資,這在某種程度上抹殺了一些中小企業融資的期望。實踐中,融資企業要進行生產急需資金,但并沒有現實的財產可以抵押或者質押,只有采購合同。此時,銀行會根據企業的信譽,以簽發提貨單的方式來提供資金,但這種以信譽為基礎的提供資金的方式風險極大。假設有一套完備的法律規定直接定義“未來財產”,將“未來財產”可衡量化,而不是將其生搬硬套到擔保物的領域,就可以讓融資企業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降低銀行提供資金的風險。另一方面就是對于“未來財產”所涉合同的審查,現實中銀行為了業務的快捷,合同審查環節會相對形式化,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這會帶來很大的隱患,例如兩個公司之間進行虛假交易騙取銀行授信,或者直接偽造采購合同來行騙,而究其根本就是沒有現行法律去約束這一類的融資行為。

2.1.2有關浮動抵押的法律缺陷與“未來財產”相類似,浮動財產抵押也處于法律空白狀態。浮動抵押源于英國衡平法院(CourtofEquity)在司法實踐中發展出來的,用以解決傳統固定抵押局限性的一種特殊的抵押制度。在我國,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可以將現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抵押應當向抵押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實現抵押權時的動產優先受償。《物權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浮動抵押的空白,對實踐中企業采用價值量浮動財產進行抵押融資的實現提供了立法規范。但同時,《物權法》所確立的浮動抵押制度存在著嚴重的立法缺陷:第一,浮動抵押的設立主體過于寬泛,這不僅威脅抵押權人的受償風險,而且容易滋生貸款詐騙行為;第二,浮動抵押的客體過于狹窄,浮動抵押的財產僅限于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動產,而將不動產和其他動產排除在外,極大限制了浮動抵押財產的范圍,增加了企業的融資難度;第三,浮動抵押的風險控制過于簡單,一方面對浮動抵押權的實現以及優先權的問題沒有進行明確規定,另一方面抵押人為逃避債務惡意處分財產時,抵押權人沒有撤銷權,這就導致抵押權人將承擔巨大的風險。

2.1.3有關動產抵押登記的法律缺陷隨著銀行和企業之間融資業務往來數量的激增,一些原本不被重視的程序性環節和細節操作反而成了融資過程中最大的風險之一。任何關于物權的設立和轉移都可能涉及到第三人利益,為了降低交易風險,一般都要求進行公示。但是在實踐操作中,不論是權利質押、動產質押或者是浮動抵押,都會面臨公示的難題。融資過程中,銀行面對企業提供的形形的所謂“擔保物”,銀行根本無法保證其穩定性,而“擔保物”的穩定性也成為擔保債權穩定性和融資安全性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例如,甲公司將產品抵押給銀行進行融資,因抵押物不需要轉移占有,甲公司和銀行也未辦理抵押登記,甲公司在獲得資金后又將產品賣給乙公司。此時,銀行的抵押權如何實現便成為難題,如果乙公司是善意第三人,且甲公司又沒有其他的資產,那銀行的抵押權根本無法實現。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為了交易的便捷,忌諱于動產抵押登記程序的繁瑣、內容的復雜、成本的高昂,特別是對主合同和抵押合同的效力、抵押物的權屬和價值等需要進行實質審查,因此銀行往往會忽視動產抵押登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動產抵押登記存在明顯的法律缺陷:第一,我國沒有統一的動產抵押信息聯網制度,多個行政部門可以辦理動產抵押登記,登記信息分散、隔離、不透明問題嚴重,導致“一物多抵”現象無法杜絕;第二,動產抵押登記的效力不統一,《擔保法》既規定了“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即登記生效主義,又規定“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即登記對抗主義;第三,同一擔保物上的優先受償順序不明確,容易導致抵押債權空置。

2.2權利質押領域的法律障礙企業通過權利質押來融資是供應鏈金融中相當重要的一種融資途徑。法律上規定的可以用于質押的權利大致有匯票、支票、本票、債權、存款單、倉單、提單以及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等。這些權利看似門類眾多,但就出質方式來說沒有明顯的區別,我們下面就以倉單質押為例,來說明實踐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倉單質押是指出質企業將貨物存儲在物流企業中,由物流企業負責監管貨物,出質企業以物流企業開具的(存儲憑證)倉單作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根據倉單名下貨物的價值向出質企業提供貸款。《物權法》第223條明確將“倉單”列為可以出質的財產權利之一,為相關現貨企業解決了在交割回款時的資金周轉難題,也為企業現貨融資業務提供了法律基礎。雖然目前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業務操作流程,但是對于控制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卻存在明顯的法律風險。一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用風險。倉單質押的信用風險主要是由于銀行、物流企業與出質企業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銀行作為資金供應方,物流企業作為擔保方,對于出質企業提供的質物的價值以及合法性缺乏科學評估的能力,如果出質企業存在故意隱瞞或欺詐的情況,兩者的風險難以避免。二是質物的流動性導致的價值風險。一方面,對于同一倉單項下的貨物可以在不同時間提取和補充的情況下,存在以次充好降低質物價值的風險;另一方面,質物的市場價格的波動,影響質物變現能力的風險。三是法律的不完善導致的權屬風險。倉單隨著交易的開展在不同的主體間轉移,倉單項下的貨物的權屬極易產生權屬糾紛,而《擔保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中關于倉單質押基本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導致倉單質押業務面臨法律糾紛風險。四是監管的無序性導致的安全風險。在國外,由于擁有第三方的金融管理機構,倉單項下貨物的監管有充分的保障措施。但是,我國目前許多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且不聯網,又缺乏有序的監管程序、科學的監管技術和完善的措施,而銀行又沒有監管的能力,導致私自提貨以及貨物的毀損滅失風險極大。

2.3金融保險制度的規范不足供應鏈金融中風險長存,而保險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供應鏈金融中加入保險機制能夠有效降低風險。雖然我國有些銀行已經開始嘗試應對融資風險的服務產品,例如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等,但在理論與實踐層面都還不成熟,這顯然與我國法律規定的空白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保證保險,在市場信用評價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以保險費代替擔保費為主要方式分攤銀行風險的金融保險制度,可以為中小企業和個人獲得銀行融資提供便利的途徑。然而,這種保險在《保險法》上雖有提及,但未形成明確的法律系統,甚至基本的性質問題———保證保險到底是保險還是保證尚未有明確的法律定性,這不但導致適用法律選擇上的困境,被保險人應優先行使擔保物權或主張保證責任模糊不清;也導致保險機構在操作細節上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最終結果是限制了這一保險業務的開展。同時,保證保險作為解決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難問題的輔助融資類保險業務,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本應由政府承擔更多的責任。當保險公司承接這一責任時,政府也理應提供更多的激勵扶持政策對其發展予以支持。但是,保證保險并未得到這種支持,比如保證保險的保費要計入營業收入,違約風險準備金也不允許在計算所得稅時予以扣除,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保證保險的發展。

3對于完善我國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法律制度的建議

解決供應鏈金融中的法律問題,避免一些可以控制的風險事故,是構建一個和諧的供應鏈體系的必要舉措。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從多個方面去入手,以下就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要完善浮動抵押制度。一是提高浮動抵押的準入條件,將浮動抵押權的設定主體限定為公司;二是擴大浮動抵押權的客體,將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以外的動產和不動產納入抵押范圍,提高企業資產的利用率;三是規范浮動抵押的實現程序,將其納入司法程序的框架內;四是明確浮動抵押的受償順序,特別是要明確法定擔保物權與浮動抵押權之間的受償順序問題。其次,要完善動產抵押登記制度。一要改《擔保法》中關于動產抵押的“登記要件主義”為“登記對抗主義”,加快動產的流轉速度和使用頻率,提高動產抵押的效率;二要改“多頭登記”為“統一登記”,提高動產抵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重復抵押”帶來的融資風險;三要規范登記流程,統一登記內容、登記格式的標準,提高登記操作的規范性。再次,要完善權利質押監管制度。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便于對質押物進行盡職調查,防止重復抵押情況的出現;二要強化監管審查力度,建立銀行內部嚴格的質押條件審查制度、風險自查制度,以及監管企業的監管責任制度;三要探索第三方擔保機制,保證質押物實際有效的存在以及控制價值的大幅度波動。最后,要完善金融保險制度規范。宏觀上,針對融資企業的新型保險產品構建一個系統的法律體系,將其與傳統財產保險進行嚴格區分,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并且規定與之相應的處罰措施。中觀上,一方面,明確金融保險的法律性質,以解決《擔保法》對金融保險,特別是保證保險的法律適用上的困擾;另一方面,調整稅收等相關法律制度,打破金融保險在政策、法律層面的制度約束。微觀上,改進中小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級制度,建立符合中小企業和個人特點的評級指標、調整規則以及評價模型。

參考文獻:

[1]胡躍飛,黃少卿.供應鏈金融:背景、創新與概念界定[J].財經問題研究,2009(8):76-82.

[2]于宏新.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及防范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0(20):112-114.

[3]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4]陳成.供應鏈金融及其風險管理策略[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5]馬佳.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分析及風險公職[D].天津:天津大學,2008.

篇(3)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 金融供應鏈 風險管理

    Abstract: As the new research are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focuses that cash flow should correspond with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 Due to the goal,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guarding risk mechanism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 It is hoped that what the autho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為適應現代市場競爭,帶來規模效益,供應鏈這一企業經營運作模式應運而生。它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終端用戶連成一個功能性網絡,通過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控制與整合,供應鏈上企業聯結成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實現了產品庫存和商業交易時間的最小化。實踐證明,加強供應鏈管理是其增強競爭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因而,對供應鏈的構成、運作與協調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應鏈管理側重于對供應鏈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機制的設計和優化,通過整合物流與信息流以降低運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較少將研究視角集中在伴隨物流、信息流的資金流之中。

    強調資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協調的供應鏈即金融供應鏈。在供應鏈的運營過程中,資金流的循環與增值是由現金轉化為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結算資金,最終又轉化為現金的過程。通過對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的協調整合,可以保證供應鏈運營的順暢以及資金的增值。與單個企業資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應鏈管理的范圍更寬,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加復雜,影響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實施金融供應鏈的風險防范,應將金融風險與供應鏈風險結合考慮。

    一、對金融供應鏈風險的界定

    企業經營中面臨的風險是指企業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程度,并且更強調引起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金融供應鏈風險則是指在供應鏈運營過程中,由于各種事先無法預測的不確定因素而帶來的影響,使得資金流與物流的協調性下降,供應鏈金融成本上升,資金供給不足而導致供應鏈延滯或者中斷的風險。

    按照金融供應鏈風險的來源,可將其分為兩類:外生風險和內生風險。

    外生風險主要是外部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影響供應鏈資金流與物流協調順暢的可能性。主要來源于市場利率、匯率變動而導致的供應鏈上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或者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法律修訂等因素導致產品需求中斷、供應鏈增值難于實現,由此引起資金循環遲緩甚至中斷的風險。

    內生風險主要是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不完全協作或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金融信用風險、貿易信用風險以及信息風險,如由于企業的違約而導致銀行終止貸款,顧客信用等級評價失實而導致應收賬款難以回籠,以及有關資金信息傳遞扭曲等問題。

    對金融供應鏈風險的認識有助于全面防范和控制風險。強化對不可抗性較小的內生風險的預警機制和對外生風險感應的靈敏度,是金融供應鏈風險防范機制的任務所在。為此,必須增強資金流與信息流、物流的協調性、提升供應鏈的協作效應。

    二、金融供應鏈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

    1、金融供應鏈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思路

    如上所述,金融供應鏈突出了資金流在供應鏈中的“血液”功能,強調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的協調。如何實現協調,并在此基礎上提高供應鏈在持續變化、不可預測的市場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增強靈活性,防止資金循環的遲緩或中斷,確保資金安全、實現保值增值是構建金融供應鏈風險防范機制的目標。

    所以,增強金融供應鏈的風險防范能力,必將以提高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的協調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由原材料及中間產品的供應商、掌握核心制造技術的產品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構成的供應鏈網絡中,倉儲、運輸及配送等物流服務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此外,它還將在供應鏈網絡中起到信息中樞等重要作用,而其他企業則集中精力做好生產、銷售等核心業務。 在原材料的供應、產品的制造與銷售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在提供倉儲、運輸和配送服務的同時及時獲取原材料、產品的供需信息。即以聯結消費者的零售商為起點,將有關產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庫存信息及時反饋于制造企業和供應商,以便制造企業適時調整生產以及對原材料、中間產品的需求。實時、可靠的產品需求及庫存信息,能夠有效較低貿易信用風險,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并且這種物流與信息流的集成交互狀態,實現了物流與信息流的協調。   在此基礎上,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其他供應鏈上企業提供融通倉服務,將金融業務與物流業務實施整合。例如,物流企業可以為供應商、制造商和銷售商提供貿易,代辦銷售、采購合同的簽訂和收付款項的管理,并在此過程中對有關資金數據資料進行系統分析,實施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在分析財務狀況的基礎上識別風險,并分析風險對供應鏈造成的影響,及時反饋于其他鏈上企業;此外,根據對供應鏈上企業金融信用等級評價的狀況,建立供應鏈綜合金融信用體系,為其他企業提供委托貸款、擔保等金融服務。這樣既可避免鏈上企業單獨建立金融信用體系的不必要重復和較高的金融物流成本,又能夠克服單個企業在與銀行的金融服務談判中只考慮自身利益,缺乏全局意識的弊端。這種物流服務與金融服務的集成式管理,以為供應、制造、銷售架設的物流、信息流橋梁為紐帶,實現了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協調,對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和金融信用風險、信息風險,并提高供應鏈對外生風險的敏感度大有裨益。

    2、實現風險防范機制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能力的提高。在上述風險防范機制中,第三方物流企業扮演著“物流服務商”、“金融服務商”、“信息提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這對于物流企業的業務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這些業務的實施狀況也將直接決定供應鏈運營的成敗和風險防范機制的奏效。

    信息傳輸的及時準確性。信息流的傳輸覆蓋了供應鏈運營的各個環節,在第三方物流企業這個信息中心匯集,經過分析、加工與整理,再反饋給各鏈上企業。若包含了資金狀況的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發生扭曲而帶來“牛鞭效應”,不僅不能防范風險,還會形成更多損失。由此,信息傳輸的及時準確是風險防范機制實施的前提。

    收益的公平分配。供應鏈是企業結成的利益共同體,但并不排斥個體利益的實現,否則就會出現因缺乏激勵而帶來個別企業的“敗德行為”,甚至供應鏈的解體。鏈上企業公平分配收益,是實現共贏的最直觀表現,也是確保金融供應鏈風險防范機制順利實施的根本保障。通過談判確定收益分配原則并在運營中合理調整收益分配方案是實現收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徑。

    三、相關保障機制的建立

    防范金融供應鏈風險、形成供應鏈上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贏格局,鏈上企業應當保持高度信任的狀態,這可以通過訂立契約,建立信息技術平臺等措施加以保障。

    1、通過訂立各項契約保證信任

    市場經濟條件下,維系平等利益主體之間合作關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約,它將為供應鏈運營提供強制性的實施規則,保證各方提供完全信息。因此在供應鏈組建之初,就應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協商、合作性談判等形式訂立各項契約。而在運營過程中,供應鏈上企業應嚴格遵照契約,保證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協調性。為此,在核心企業選擇成員企業的過程中,應將信用度的評價作為一項重要標準,對各擬加盟企業進行嚴格篩選,將企業間原有的關聯交易外化為契約交易,盡量避免摩擦,提高供應鏈的運營效率。

篇(4)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信用風險 激勵

一、引言

由于標準普爾下調美國債券信用評級以及惠譽對中日兩國發出的信用評級下調警告,全球實體經濟面臨著信用風險危機,再者中央銀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資金的流動性變差,銀行對資金的流動性更加的謹慎,在這個大經濟環境下,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中應加大力度對信用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二、供應鏈金融基本概述

供應鏈金融的概念: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將供應鏈上的多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特定產品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和供應鏈主導企業的信用水平,以企業貿易行為所產生的確定未來現金流為直接還款來源,通過對供應鏈交易結構的分析以及對資金流、信息流及物流信息的整合,借助相關的動產保護物權(包括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以核心企業為切入點,針對核心企業上下游長期合作的供應商、經銷商,設計有效靈活的金融產品,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三、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成因

供應鏈的信用風險是指處于供應鏈條的中小企業的綜合信用風險,不僅包括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風險,而且還包括供應鏈的風險因素給中小企業帶來的信用風險,如信息傳遞、財務狀況和市場波動因素。信用風險主要有道德風險和違約風險。道德風險是由于銀企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銀行通過現存的信用評價系統難以對融資企業進行評估,會出現劣質企業驅逐優質企業的逆向選擇問題。違約風險是由于鏈條企業的需求被加倍放大,造成供應鏈的牛鞭效應,加大了供應鏈的庫存,占用流動資金,增大了違約風險。

四、信用風險防范與控制

基于博弈論的理論,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要實行最優的激勵合同,必須把銀企之間的不對稱信息最小化,商業銀行必須在供應鏈中選擇信用良好的企業,在事前設定完整的信用評價體系。信用風險的核心就是“保險”和“激勵”兩大問題。

1保險即是商業銀行利用自己的信用評價體系對融資企業進行信用等級的劃分,以判斷是否能夠參與供應鏈的合作。指標體系一般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展開:經營狀況、企業規模、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金信用、合作歷史、發展前景、管理者綜合素質。在八個以及風險因子內,每個因子又可細分為幾個子風險因子.經營水平(銷售額增長率、市場占有率、利潤總額增長率)企業規模(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資產流動比率、存活周轉率)盈利能力(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產品銷售利潤率)資金信用(貸款償還率、貸款支付率)合作歷史(合作年限、合作收益率、合作關系度)發展前景(產品生命周期、新產品開發能力、發展規劃與措施)管理者素質(性格、領導能力、團隊協作力)。

銀行在子因子內進行相應的評級,評級可有A-D四個級別進行判斷,并根據綜合的評級結果對融資企業進行選擇,具體的評級標準對應著對企業的貸款程度及合作年限。等級A選擇合作,年限為3-5年;

等級B為合作年限為1-2年;等級C、D不合作。

針對供應融資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應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全國性的客戶信用評價制度與體系,并加強對貿易真實性的審查,以幫助商業銀行進行定性定量的決策分析,優化貸款方向,改善投資結構,降低貸款風險;同時可以督促中小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供應鏈運營績效,實現銀企的雙贏。

2基于委托之信心不對稱情況下的最有激勵合同,委托人(銀行)應通過設定激勵合同來迫使人(借貸企業)選擇委托人希望的行動。具體的激勵機制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1)根據以上的信用評級標準對企業實行不同的貸款優惠,對不同級別的企業設立不同的監管機制,根據企業的按期償還貸款情況,制定相應的激勵策略。A級企業:不違約情況下,維持評級,延長下次償還日企,重點培育企業發展;違約情況,降低企業評級,減少貸款力度,減少合作年限,納入銀行監督體系。B級企業:不違約,提高企業評級為B+,提高貸款額度;違約,降低評級為B-,停止貸款,納入銀行察看期,直至償還貸款。C、D級不作討論。

(2)基于目標實現的激勵。市場競爭的激烈,是企業在經營的過程必須加快發展速度,努力提高自己的銷售額及利潤率,銀行應和企業在合約期內簽訂發展目標,貸款企業如在期內完成發展目標,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償還貸款能力,同時還能與銀行加強合作的同時,為銀行帶來經濟效益,所以銀行等信貸機構應該設立長期的發展機制鼓勵貸款企業的運營,比如減少還款額度,加大大款力度,為其制定專門的金融決策,輔助企業的發展,同時也能讓自己受益。

五、結論

全球經濟面臨二次探底,世界各大經濟體面臨被下調信用評級,中央銀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資金的流動性較差,所以銀行等機構應避免信用風險的發生。本文從前期的預防和后期的激勵兩方面對供應鏈融資信用風險進行控制。商業銀行還應對企業設定更精細的信用評價系統,細分評價指標,制定更有利于雙方的激勵成長機制,為貸款企業提高全面的金融服務,促進供應鏈金融的良好運營。

參考文獻

[1]胡躍飛.供應鏈金融――極富潛力的全新領域[J]上海金融. 2007.

[2]李志輝,李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識別模型及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5)2005.

篇(5)

農產品質押融資是存貨質押融資的具體化,對破解涉農企業的融資困局具有重要意義。但農產品具有慢速變質、易腐蝕、難存儲、難運輸等特征,這致使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較多的風險,所以探索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防范問題非常必要。在系統梳理供應鏈環境下的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類型基礎上,采用層次風險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評價企業開展業務的風險較為適宜。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農產品質押;層次分析;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304

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12

一、引言

存貨質押融資是供應鏈金融的主要運作模式,隨著諸多學者的系統、深入研究,其理論體系日漸形成并逐步完善,這對引導業務實踐健康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然而,現有關于存貨質押融資業務的研究皆把質押物認定成一般性“存貨”,應用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影響了業務功能的深入發揮。有鑒于此,拓展業務應用范圍,豐富供應鏈金融理論體系并滿足更多社會融資主體的資金需求成為當下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的探索趨勢。農產品是農戶、合作社、農場及農業型中小企業的主要資產類型,定期地閑置在倉庫之中,擠占了不少的流動資金,使得本就資金不足的他們更加窘迫,加之農業型中小企業通過正規途徑獲得資金的難度較大這一因素,致使這類個體或組織面臨嚴重的資金不足問題。所以探索農產品質押融資問題對緩解涉農中小企業及農戶等融資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無法回避的一個現實問題是農產品是典型的弱質性產品,這種特性致使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更為復雜、風險更多。有鑒于此,探討業務風險防范問題對業務高效運行及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現有關于存貨質押融資風險問題的研究集中在貸款價值比率[2][3]、物流企業道德風險[4][5]、組合質押價格風險[6][7]、風險因素分析[8][9]等問題上,與以上不同的是,本文在系統梳理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類型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給定某企業開展該業務的風險進行了評價。

二、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分析

盡管合作社存貨質押融資業務對其緩解融資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開展業務過程中的風險不可回避。所以探討合作社存貨質押融資風險指標體系構建及防范問題變得重要。經過對合作社自身特性、存貨特征及存貨質押融資業務的運作流程分析,筆者提煉出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主要面臨的風險類型有:外部環境變化風險、資信水平風險、供應鏈穩定風險、質押物風險、技術水平風險、法規風險。

(一)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外部環境變化風險

外部環境包括的主要項目有:自然環境、市場環境、行業環境、區域環境等。自然環境變化如天氣、氣候、自然災害對業務影響較大,因為農產品包括改良品(隨著時間流逝存貨在數量或質量上發生變化)。對天氣、氣候等自然環境變化比較敏感,良好的自然環境可以有效抵御農產品的變質損耗、引致活體農產品產量增加,市場供給增加,進而影響存貨的變現等后續問題,市場環境變化描述的就是該類存貨在市場上的供需、競爭、政策變更等情況所帶來的不確定問題,行業環境變化和區域環境變化主要是指不同行業、不同區域在市場競爭水平、開發程度、技術水平、經濟發展狀況變化而造成的不確定問題。

(二)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資信水平風險

資信水平風險是指業務中參與多方尤其是借款企業、物流企業因資信水平低下發生違約而造成的損失。參與的諸多主體中,物流企業及借款企業的資信水平等級對業務整體信用風險影響較大。借款企業往往為中小涉農企業、合作社、農場主、農戶等,他們在財務制度、經營管理、內部風險控制、發展前景等方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加之經營產品的弱質性、季節性等特征,使得借款企業的資信水平整體較為低下,容易因自身或外界因素引發有意或無意違約、合謀等行為發生。物流企業在業務中扮演著中樞和橋梁的作用。農產品質押融資的特殊性決定對物流服務質量的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完善的運送方案,而且需要較高的價值評估、質押存放、監管等條件,而物流企業的資信水平低下會造成與借款企業合謀騙貸、質押物丟失、毀損等結果發生,而引致物流企業資信水平低下的關鍵因素來自其規模小、財務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三)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供應鏈穩定風險

探索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無疑對涉農企業破解融資困境有重要現實意義,但農產品弱質性、慢速變質、周期性等特性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愿接受,開展業務的積極性不高,所以借款企業需置身供應鏈環境中,且核心企業為其業務開展提供必要輔助對業務的順利開展大有裨益。置身于供應鏈環境中且有核心企業的輔助,有效降低了單個企業的違約風險,但滋生了供應鏈穩定風險,主要體現為供應鏈控制風險、供應鏈協作風險、供應鏈競爭風險等。控制風險可解釋為核心企業掌控整個鏈條力度強弱與否所產生的不確定性,掌控力度愈弱,該風險愈大;協作風險可被解釋為鏈條中企業(包括橫向企業和上下游企業)間的合作協調是否暢通所引致的損失,協作愈差,風險愈大;競爭風險可被解釋為該鏈條與一個或多個同行業或類似行業鏈條的整體競爭能力強弱所導致的損失,爭能力越強的鏈條,競爭風險就越小。

(四)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質押物風險

質押物風險可理解為由于質押物品種選擇有誤、價值減少、違約處置變現不暢、自身變質等緣由造成的損失。經過實地調研和閱讀歸納,質押物風險主要體現為如下幾種風險類型:質物類型篩選風險、質物價格變化風險、質物違約處置變現風險及質物自身變質風險。

質押物是銀行有意放貸的關鍵,但并不意味著每種農產品都適合開展質押融資業務,某些農產品因其自身結構特征使得運送和存儲較為困難、變質速度較快、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處置變現較為困難等,具有這種特征的農產品是不適合作為質押物的。業務開展前,可預先設置準入機制,符合標準的質押物方可納入,否則拒絕,這對防范業務風險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質物價格變化及違約處置變現風險是農產品作為質押物所面臨的比較重要的風險類型,農產品弱質性、季節性等特征導致其價格變化較大,而價格較大的波動會給其價值造成不穩定,不穩定的價值特性又影響變現效率,進而給參與主體銀行帶來潛在風險。自身變質風險大小取決于質押物類型、運送條件、方案及存儲設備水平等因素。

(五)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技術水平風險

在業務開展過程中,諸多操作節點需要技術的支撐,而因技術水平低下所造成的損失則為技術水平風險。業務開展過程中,需要依賴技術支撐的業務環節點包括,質物的價值評估,質物價格波動檢測、質物存儲條件、質物運送方案、質物違約處置、倉單真偽辨別、質物重復質押等,在這些業務節點上,若處理技術水平低就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六)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法規風險

法規風險可被解釋為因交易合同不符合法規范式和要件而無法獲得法規保護所造成的損失。該風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合規性風險,是指合同條款設置規范與否、倉單樣式合規與否、業務操作符合法規要求與否等;另一類為質押物權屬風險,是指質押物所有權是否明細、是否存在重復質押、質押物來源是否合法、質押物類型是否合規等。這兩類風險構成了法規風險的主要內容,盡管存在《合同法》及《擔保法》,但現有法規對這一新興業務的規制還不完善甚或缺乏,使得法規風險的發生概率增加。

三、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上文分析,得到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從表中易知,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21個,用字母R代表目標層,用字母A代表準則層,字母B代表子準則層。比較全面凸顯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存貨質押融資業務的主要風險類型。

四、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模糊綜合評價

(一)層次分析法及模糊綜合評價法概要

層次分析法是定性和定量結合適用開展分析的決策方法。該方法的特點是使用不多的定量信息讓決策過程數學化,并給出量化結果,據此對復雜問題進行快速決策。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解研究問題,形成由若干層關聯因素構成的結構框架;然后,對每層因素進行比較、打分獲得對上一層指標權重;最后,對所研究問題的決策層依據權重大小進行排序。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把定性問題定量化并根據模糊數學隸屬度理論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旨在綜合評價一個受多種因素制約影響的復雜問題,據此可得出一般性評價結論用于決策借鑒。該方法的特點是結果明確,系統性強,適用于回答非確定性問題。

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各自存在優劣,單獨適用無法解決本文所談問題,而結合兩種方法的優勢,方能給出一個關于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的綜合評價結論。基本思路如下: 首先分解研究問題構建結構模型,然后確定關聯因素對所屬指標的權重,其次根據量化結果,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開展綜合評價并給出評價矩陣,最后結合權重向量及評價矩陣得出最終評價結果,形成一般性結論。

(二)構建風險指私峁鼓P

通過對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梳理,已得出指標體系如表1,指標體系分為三個層級,目標層、一級層(準則層)和二級層(子準則層),目標層是我們最終需要達到的結果,為達到這一預期目標和結果,將其具體化為一級層(準則層)和二級層(子準則層),一級層和二級層是為實現目標所設計的中間環節,通過對一級層和二級層的技術處理之后,將實現預期目標,即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的綜合風險大小。

(三)構建判斷矩陣

前文已給出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風險指標體系,對所給指標處理的基本思路為:首先兩兩比較相同層級指標,構造成對比較矩陣,然后計算該層級指標對上層所屬指標的權重,依次類推,最終得出對目標層的權重向量。一級層指標對目標層指標的影響權重采用1-9標度法賦值(Satty,1980),1-9標度相應值見表2。

(四)確定權重并一致性檢驗

1.一級層指標權重的確定

以目標層指標為準則,計算一級層指標對目標層重要性的兩兩比較,確定彼此間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而得到兩兩比較矩陣,即以本文所研究問題為準則,兩兩比較外部環境變化風險、資信水平風險、供應鏈穩定風險、質押物風險、技術水平風險及法規風險六個指標對目標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得出比較矩陣R-A。然后根據判斷矩陣R-A,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結果見表2.

為驗證表1中成對比較矩陣及權重是否在允許范圍內,論文對此開展一致性檢驗。先把成對比較矩陣及權重向量矩陣相乘得到BW,然后利用下面公式求最大特征根。

λmax=∑ni=1BWinωi=1n∑ni=1∑nj=1aijωjωi

求出λmax值后,將其帶入公式C.I.=λmax-nn-1中得出一致性檢驗指標C.I.;根據表4隨機性一致性檢驗指標R.I.,然后利用公式C.R.=C.I.R.I.求得一致性比例C.R.的值。若C.R.

SymbolcB@ 0.1,說明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則,需要對成對比較矩陣進行調整,重新確定權重矩陣,直至滿足上述條件為止。

結合上述一致性檢驗流程,易求得,λmax=6.265,C.I.=0.053,查表4可得R.I.=1.24, 所以有C.R.=C.I.R.I.=0.043

SymbolcB@ 0.1,說明成對比較矩陣一致性在允許范圍內,誤差能夠接受。

通過計算得出一級層權重向量值為W=0.108,0.384,0.072,0.247,0.160,0.029。

2.二級層指標權重的確定

以各一級層指標為準則,兩兩比較所含二級層指標對一級層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得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如以環境指標為例,此時,環境指標為一級層指標,以該指標為準則,兩兩比較其下一級指標,如自然環境變化、市場環境變化、行業環境變化、區域環境變化對其影響程度大小,構建成對比較矩陣,計算權重向量并開展一致性檢測。依次類推,計算二級層指標對所屬指標的權重大小,因篇幅限制,不一一進行列舉,本文直接給出各二級指標的權重結果,計算過程略,各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權重如下。

WA1=0.351,0.432,0.146,0.071

WA2=0.095,0.168,0.476,0.261

WA3=0.372,0.498,0.130

WA4=0.085,0.421,0.325,0.169

WA5=0.178,0.415,0.276,0.131

WA6=0.718,0.282

(五)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模糊綜合評價

結合本文所研究問題的系統性、復雜性等特點,選擇模糊綜合評價法作為分析方法,以此對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農產品質押融資整體風險給出一般性評價結論,以對業務實踐提供理論借鑒。

1.確立評價等級

在已知評價指標及權重向量基礎上,還需知曉評價等級及標準,才能開展風險評價。為使評價工作便于開展,論文將評價分成五個等級:很低、較低、一般、較高、很高。由此,可知評價等級集為H=v1,v2,v3,v4,v5 =(很低、較低、一般、較高、很高)。至于針對不同評價等級所涉及的標準,因篇幅限制,在此不予陳述,因本文主要意圖是通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農產品開展存貨質押融資的風險狀況,標準闡述與否不影響風險評價結果。

2.構造模糊評價矩陣

以重慶市某家開展農產品質押融資的涉農企業為例,該企業以其所擁有且暫時閑置的一批農產品質押給銀行,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對該企業開展該項業務的風險進行評價,邀請了25對業務熟悉的專家學者或企業負責人,其中4名來自物流企業、7名來自金融機構、10名來自高校及科研所、4名來自農業型企業,這些專家學者根據自身經驗及所掌握的資料信息對該涉農企業開展農產品質押融資業務進行評價,對21項二級指標按照五個評定等級分別打分,然后對各指標評分進行整理和歸一化處理,整理結果見表4。

由計算結果可知,綜合風險的最大隸屬度為0.270,對應于“較高”等級,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該企業開展農產品質押融資綜合風險程度為“較高”。

五、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存貨質押融資業務的不斷開展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實踐經驗日益成熟,理論體系日漸完善,若進一步豐富理論體系和完善實踐操作經驗,拓展業務應用范圍變得必要且有意義,在此背景下,把“存貨”具體化為“農產品”,探討農產品質押融資相關問題就順應了目前的研究現狀。農產品質押融資的開展不僅對破解農業型中小企業、合作社、農戶等融資困局具有積極意義,也對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村繁榮、增加農民收入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農產品慢速變質的特性決定開展該業務的風險問題必須克服和解決,所以探討農產品質押融資風險問}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在系統梳理合作社存貨質押融資風險類型的基礎上,構建了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評估了給定合作社開展該業務的風險程度。JS

參考文獻:

[1]李碧珍.農產品物流模式創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5.

[2]李毅學,汪壽陽,馮耕中.物流金融中季節性存貨質押融資質押率決策[J].管理科學學報,2011,14(11):19-32.

[3]李毅學,馮耕中,張媛媛.委托監管下存貨質押融資的關鍵風險控制指標[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31(11):587-598.

[4]李蜀湘.基于風險分擔的存貨質押貸款優化契約模型[J].山西財經大學報,2011,33(3):74-76.

[5]何娟,王建,蔣祥林.不完全信息下存貨質押業務防合謀機制設計[J].軟科學,2012,26(8):141-144.

[6]何娟,王建,蔣祥林.存貨質押業務質物組合價格風險決策[J].管理評論,2013,25(11):163-176.

[7]匡海波,張一凡,張連如. 低碳港口物流質押貸款組合優化決策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4,34(6):1468-1480.

篇(6)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P2P網絡借貸;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一、供應鏈金融研究意義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2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2012年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9.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上半年增加4.86萬億元,同比多增6832億元。主要商業銀行(無論是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的發放增長速度(招商銀行7.35%,民生銀行10.35%,工商銀行8.6%,建設銀行7.83%)遠低于整體貸款余額的增速。

從央行的數據與主要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不高,其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速大大低于整體貸款增速。中小企業從商業銀行融資難的問題可見一斑。

從目前的商業實踐和理論探討來看,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改善商業銀行貸款結構,優化資金投向,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供應鏈金融概念

陳娟(2011)認為供應鏈是在價值鏈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供應鏈金融則是隨著新型的供應鏈管理運作模式誕生和發展的,突出了供應鏈組織關系中資金流對這個過程增值的作用,并以此作為整個鏈條的整合,從財務的視角對整個供應鏈發展目標進行優化,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供應鏈組織提供一體化金融服務的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供應鏈金融的運作目標是幫助供應鏈企業最大化資金利用價值,并依托供應鏈三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整合幫助他們最小化資金的獲得成本,保證供應鏈整體健康發展所需的資金需求[1]。李偉偉(2012)認為供應鏈金融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依據,銀行基于對供應鏈上下游客戶交易流程的掌控而提供融資,以封閉控制商品流或資金流為原則,掌控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動向,能夠有效的對信貸資金用途進行監管,降低銀行融資的風險[2]。

筆者認為供應鏈融資是以供應鏈為依托,以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以供應鏈的核心企業為貸款擔保,一方面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擴展銀行的放貸范圍,優化資金配置的新型金融業務。

三、供應鏈金融的研究文獻綜述

國內目前有大量的關于供應鏈金融的研究文獻,這些文獻研究的方向和主題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類: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建議。

1、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

目前國內文獻對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分析,有的是從商業銀行的實際供應鏈產品出發對供應鏈金融模式進行分類,有的從供應鏈上的商品流向對供應鏈金融模式做出劃分,有的以質押品的不同區分不同的供應鏈融資模式,有的則對單一的創新產品進行分析。

杜瑞(2010)將商業銀行開展的供應鏈融資業務分為三大類:一是以核心企業為風險責任主體,銀行為其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二是基于貨權控制和存貨質押的供應鏈融資。三是基于應收賬款質押或轉讓的供應鏈融資[3]。李華(2010)以供應鏈各環節中小企業的動產能得到有效盤活且能順利流轉為研究目標,提出了一種創新的基于動態質押的融資集合模式,設計了該融資模式的結構和業務操作流程,并對動態質押和靜態質押進行了比較[4]。陳娟(2011)從供應鏈融資實際提供者將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劃分為商業銀行、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貿易平臺公司和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四大供應鏈金融模式[5]。李偉偉(2012)介紹了以“1+N”理論為基礎的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模式三種供應鏈融資模式[2]。鄒里蘇(2012)以中興銀行為案例分析了“1+N”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實踐[6]。

2、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

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面臨的主要風險是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用風險。當然任何一項銀行金融業務不可避免的也會產生操作風險。由于抵押品的價格波動導致的市場風險最終將在中小企業違約的信用風險上體現,通過對市場風險監控可以更好的把握信用風險的變化。相關文獻主要也是針對如何識別、評估、控制和緩釋信用風險來討論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問題。

周純敏(2009)認為信用風險是供應鏈融資的主要風險,并從信用風險識別、度量、評價和控制的角度來分析供應鏈融資風險,同時提出相關防控策略[7]。林樹紅(2010)認為供應鏈融資的風險主要包括融資主體的信用風險、融資支持的債項風險、融資過程的操作風險及法律風險[8]。潘文東(2010)認為欺詐類風險、業務操作類風險、法律風險是供應鏈金融與生俱來的風險,故應重視信用評價系統在金融供應鏈融資產品中的應用,提出金融供應鏈融資產品信貸風險的控制與防范措施[9]。李小龍(2011)介紹了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面臨的信用風險,提出供應鏈信用風險的相關因素,通過設計信用評價和激勵機制,盡量避免企業失信的行為,實現供應鏈金融的良好發展[10]。劉雙紅(2011)分析了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面臨供應鏈斷裂風險、道德風險、操作風險、動產質押風險、產品開發和推廣風險及法律風險等,并在分析這些風險及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11]。王威(2012)分析了供應鏈融資面臨的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和合作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風險防控措施[12]。王卡(2011)認為供應鏈融資風險主要來源于專業操作能力低、交易合同的真實性和核心企業的風險傳遞,商業銀行需要通過建立信息化電子平臺、謹慎選擇核心企業和設計與供應鏈融資需求相適應的授信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來控制風險[13]。

3、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建議

馬蘇川(2011)通過SWOT分析了供應鏈融資的優越性,并提出銀行開展供應鏈融資采取低成本、低風險和多企合作等戰略[14]。張敬峰(2011)認為銀行應轉變角色,培育優秀供應鏈,建立和完善供應鏈融資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供應鏈融資體系的應急處理機制;核心企業在供應鏈融資體系布局和管理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作為供應鏈融資服務對象的中小企業要規范管理、科學發展,通過這些措施多方面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15]。楊蓉(2011)從核心企業和建設良好融資環境出發,提出發展供應鏈融資的措施[16]。林聲強(2011)認為商業銀行應該從積極構筑全新的供應鏈性能評價體系、打破授信跨區域限制,實現金融產品一體化、賦予供應鏈融資敘做銀行所有產品的職能和將供應鏈作為一種營銷和培養優質客戶群的策略與手段四方面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17]。張倩(2012)分析供應鏈融資產品品牌建設對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重要性,并提出品牌建設建議[18]。

四、供應鏈金融的可研究方向

1、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的研究

目前文獻對供應鏈金融模式的研究僅限于從銀行的角度出發,沒有具體分析目前世界上成功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其他企業實體。如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較成功的案例有UPS Capital公司;第三方貿易平臺公司,Trade CARD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供應鏈核心企業憑借自己的資金實力對供應鏈企業進行金融服務。可以分析這些成功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從而得出發展中國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可選擇的路徑。

2、供應鏈金融服務風險管理實施方案的研究

目前的文獻主要偏理論闡述,而缺乏實際的實施方案。

大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缺乏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就是,對中小企業放貸的成本過高,而收益低。如何建立快速有效、適合供應鏈融資的信貸審批流程是降低大型商業銀行放貸成本、引導資金流向中小企業的關鍵所在。國外較成功的例子是美國的富國銀行。在90年代初,富國銀行建立了成功的小微企業信用評分系統,成為小微企業業務成功的重要技術保障。另外,富國銀行采用科學化、數量化的風險管理模式監管小微企業貸款,以保證風險可控。憑借獨特的業務模式和風險管理理念,富國銀行小微企業業務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11年末,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8%,高于整體貸款增速7個百分點,“企業通”已處理超過200萬筆貸款,其中2/3的貸款決策是由系統自動完成的。中國國內目前已經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杭州銀行等銀行在采用“信貸工廠”模式,逐步優化小微企業的審批流程。

信用評級是信貸發放、風險防控的重要環節,研究適合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評級量化模型也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一個研究方向。

3、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

信息流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中各種信息快速有效的傳遞,可以減少借貸關系中委托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借貸成本,促進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發展。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可以以P2P網絡借貸平臺為原型構建。

篇(7)

關鍵詞: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大致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分析,廣義的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金融資源的整合,由供應鏈定的金融組織為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狹義的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機構為上、下游提供的信貸產品。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說,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等特定的金融機構以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為背景,以企業經營的貿易行為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為直接還款來源,并根據核心企業與相關貿對象的信用水平,為企業提供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以及產品銷售環節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信用增級、擔保、融資、風險規避、結算等金融產品與服務。

2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因素分析

2.1政策風險

一方面,供應鏈融資作為一種新的金融產品,其相關的政策、法律不盡完善。隨著供應鏈金融的不斷充實與發展,新的金融信貸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新的信貸產品所涉及的市場與相關領域不斷廣闊,因此這些新的信貸產品所涉及的領域其法律法規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著一定的矛盾,相關商業銀行一旦遇到法律糾紛,通過相關的司法程序維護自己權益就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我國動產浮動抵押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動產浮動抵押面臨主要抵押財產不特定性,容易產生擔保物債權的不穩定。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中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管理不完善。相關的管理機構對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內容撰寫缺乏規范性的要求,而這些將導致商業銀行在相應債權到期后無法順利實現自身權利。

2.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被稱作違約風險,它是指交易對手在合同到期時未能履行其義務而導致損失的風險。信用風險是整個供應鏈金融中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也是商業銀行在業務流程中面臨的難題與制約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瓶頸之一。傳統信貸業務是對單個企業作為主要考察對象,而供應鏈金融是通過核心企業作為傳導,實現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公司、第三方監管和銀行多方位、多主體全面參與的有效運營模式。因此,供應鏈金融主體的多元化也勢必造成風險源的多元化、復雜化,而這些風險突出的表現為資金引發的風險與質押貨物引發的風險。在資金引發的風險方面,一旦核心企業資金鏈條無法正常運轉,這樣風險會迅速波及當前供應鏈條上的各個主體,給商業銀行造成巨大損失,或者融資企業由于自身財務等問題,無法歸還信貸資金與利息都會使商業銀行遭受損失。在質押物引發風險的方面,由于在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中,商業銀行對質押物的管理較傳統信貸業務有所創新,在整個監管過程中,商業銀行只過于依賴第三方監管公司,如果監管公司對質押物處置不當就會導致商業銀行遭受風險甚至重大損失。

2.3市場風險

所謂金融市場風險是指由于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動及不確定性造成市場商品價格大幅變動而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主要分為價格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首先,價格風險是市場上商品價格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在供應鏈金融中,企業商品流通產生的現金流是融資企業歸還商業銀行的第一還款來源,所以平穩的市場價格是融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一旦質押物因為市場價格下跌則會導致企業蒙受損失,進而影響商業銀行收回信貸資金及利息產生風險。其次,匯率風險是由于匯率波動繼而導致商業銀行的長期市值和凈收益下降的風險,供應鏈中,如果相關的供應鏈主體涉及國際結算,匯率則會對融資企業及商業銀行造成一定的風險。最后,利率風險是指金融市場利率發生變化對商業銀行造成的損失。當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融資產品在定價方式上仍然采取傳統的信貸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價方式,如果國家對當前利率進行調整,而商業銀行不能根據當前市場利率及時調整其戰略計劃,那么銀行只能承擔此期間因利率調整而帶來的風險。

2.4操作風險

根據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來看,其面臨的操作風險主要因素有信貸流程不完善、內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貸流程不完善導致的風險,由于供應鏈融資過程較一般信貸業務流程主體眾多且流程復雜,且由于供應鏈金融發展起步較晚,配套的業務規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過程中,信貸經辦人員無據可依,進而造成操作失誤引發操作風險;其次,內部因素導致的風險。內部因素主要是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相關業務人員在業務調查、授信審批以及貸后監管過程中,由于其經驗、技能不足或者人為主觀原因產生瀆職、欺詐等行為而導致的風險;第三,外部因素引發的風險。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這些風險一旦涉及供應鏈融資中的相關主體或者是質押物,都會引發資金鏈斷裂,直接或者間接給銀行帶來風險。

3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措施

3.1建立嚴格的準入條件

首先,商業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伊始要對核心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審查,挑選效益好、行業前景好且規模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同時對供應鏈金融內的其他交易主體進行嚴格篩選。其次,鼓勵核心企業對其上下游的交易企業設置獎罰措施,這樣有利于商業銀行利用核心企業的行業地位約束融資企業,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業給予上下游企業的排他性優惠措施,有利于商業銀行實施信用捆綁技術,降低商業銀行承受的信用風險。

3.2建立科學的供應鏈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構建科學的供應鏈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對供應鏈內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測與防范,發現風險發生的源頭,提前對風險源進行處理,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發生概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供應鏈金融風險預警機制:首先,建立科學的風險分析機制。科學的風險分析機制能夠發揮供應鏈金融風險信號的檢測診斷功能,通過發現供應鏈金融中的異常信號,應用當代科學的風險診斷技術對其進行分析與判斷,對風險的大小與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評估。風險預警機制的基本辦法是將其采集的信號傳輸給供應鏈金融預警分析系統,通過各項風險指標與風險預警的判斷模型對風險的發展趨勢以及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判斷;其次,完善風險預警后相應措施。通過供應鏈金融預警信號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別對風險進行有效處理,將可能出現的損失降到最小。

3.3加強供應鏈金融現金流風險管理

供應鏈金融必須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并以貿易項下利潤的實現與結算的控制去引導現金回流至銀行的通道,進而保證了銀行信貸資金的還款來源。因此信貸資金的專款專用體現了現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資企業還款來源的核心技術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業銀行對現金的流量管理具體地體現為授信額度與規模。因此,商業銀行要重點考察現金流量與授信企業的經營規模與支持性資產的匹配狀況,以及供應鏈網絡內各主體的經營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業銀行要在供應鏈金融的具體環節通過對回流資金的時間、額度與路徑的控制,實現對現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環周期管理。這種管理方式要在綜合行業結算方式、平均銷售周期的基礎上,計算出一個完成的資金循環時間,從而保證授信企業在供應鏈內完成資金流與物流的循環。

作者:薛靜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公司

參考文獻:

[1]楊晏忠.論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范[J].金融論壇,2007(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欧美xxxxx性喷潮| 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澡| 免费观看a级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路二|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 疯狂做受xxxx欧美老人|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8|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99噜噜噜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转帖|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暖暖视频日本在线观看| 成 人 黄 色 网 站 在线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欧洲有码无码| 极品少妇小泬50pthepon|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