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5: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婦科檢查的解決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農村;婦女;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2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301-02
巨野縣地處魯西南,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后,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生育理念陳舊,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加之不少農村婦女受經濟條件限制以及自身知識缺乏,不做婚前檢查,懷孕后不做產檢,不能及時發現高危妊娠。因而存在著嚴重的健康問題,這給婦女的衛生保健工作帶來隱患。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統計資料選取我院2012.03——2013.03期間前來就診的病患。①對象: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共329人。②年齡:21-30歲70人;31-40歲145人;41-50歲82人;51-60歲32人。③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61人;初中140人;小學108人;文盲20人。
1.2 方法 隨機對病患逐個詢問病史,填寫《婦女病普查登記表》,常規進行婦科檢查及輔助檢查。
2 結果
在對329名已婚農村婦女調查中,患病人數266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齡婦女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部分婦女一人患有多種婦科疾病、尤其是婦科炎癥,31-50歲發病率較高,所患前三位疾病分別是宮頸炎34.88%、陰道炎32.88%、附件炎19.03%,子宮肌瘤患病率3.22%。
3 討論
3.1 結果顯示:
3.1.1 農村婦女患病率較高 在對329名已婚農村婦女調查中,患病人數266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齡婦女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
3.1.2 個人衛生習慣較差 調查中發現大部分農村婦女冬季要半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洗一次澡;不女不能每天早洗臉、晚洗腳,也很少有婦女能堅持早晚刷牙;部分婦女還有吸煙、酗酒等惡習,隨地吐痰更是常見。
3.1.3 文化水平不高 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自我保護意識淡薄,衛生知識缺乏,故發病率高。一個明顯的證據表明,高中學歷以上的婦女患病率明顯低于文盲婦女。
3.1.4 觀念守舊,保健意識單薄,保健知識知之甚少 觀念守舊是農村婦女婦科疾病不能及時發現的一個主要因素,部分農村婦女認為丈夫和孩子是家中的頂梁柱和希望,為他們花錢是理所應當,而自己卻舍不得花錢,身體不舒服忍一忍就行,沒必要去看醫生;部分農村婦女認為,去醫院看婦科病害羞,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農村婦女對婦科病檢查很不在意,認為無關緊要。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獲取科學衛生保健知識的渠道不多。加上羞澀,許多婦女不敢或不好意思公開學習和了解婦科方面的知識,多方原因導致農村婦女保健知識貧乏,由此衛生習慣較差。
3.1.5 經濟狀況不佳 因經濟條件限制,相當一部分農村婦女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去體檢一次,也不愿意尋醫問藥,不去咨詢請教,默默承受著病痛,致使小病釀成大病。盡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解決老百姓看不起病、看病難等問題,但這些政策對于一般婦科疾病仍不適用。
3.2 農村婦女保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全民保健水平和整個國家的社會文明程度,提高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她們健康水平,事關全民健康和社會穩定。如何進一步地搞好農村婦女的保健呢?
3.2.1 建立有效的常見病普查制度 基層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導向對于改變和提高農村婦女保健意識意義重大。基層政府和鄉鎮衛生院要建立健全農村婦女常見病普查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出臺相關政策,真正做到政府主導衛生,計生、婦聯、鄉鎮衛生院協調配合,把農村婦女婦科常見病檢查列為婦女保健重點工作,開展普查,建立婦女常見病數據庫,特別是對婦女健康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納入公共衛生管理領域進行防治和監測并以政策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制度,使更多農村婦女享受國家衛生服務,依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解決農村貧困婦女婦科疾病治療問題。建立健全有效機制、常態化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農村婦女對健康的關注程度,提高農村婦女的自我保健水平。
3.2.2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關愛婦女良好氛圍 政府有關宣傳、衛生、計生等職能部門,特別是鄉鎮衛生院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自身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婦科常見病普查項目、意義、內容,宣傳婦科疾病危害,宣傳相關政策,通過媒體宣傳、開設專欄、播放公益廣告、開通“婦女保健熱線”和舉辦保健知識講座、開展婦女保健知識宣傳咨詢等多種形式,傳播婦女健康衛生知識和保健常識,為促進婦女健康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3.2.3 發揮婦聯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 要發揮婦聯組織的群團優勢,教育引導農村婦女轉變思想觀念,高度重視自身婦科方面的疾病,主動接受醫療衛生部門的檢查和治療。要通過辦黑板報、專題講座、培訓、印發婦女保健手冊等多種形式,普及宣傳新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識,使廣大婦女意識到自愿進行婦科常見病檢查既是對自己負責,也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子孫后代負責,并積極參與婦女婦科常見病檢查活動。只有婦女自己知道自己所承擔的重大責任后才能積極參與婦女婦科常見病檢查。
3.2.4 創建和諧的家庭氛圍 調查顯示,農村婦女關心自己的健康,也渴望掌握有關婦科常見病預防和治療知識,她們更渴望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支持、關愛。作為基層鄉鎮衛生院醫生要積極引導農村婦女和丈夫共同參加婦女保健知識學習培訓。丈夫只有在了解一定婦科常見病知識后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妻子精神上的關懷和行動上的支持,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女疾病的發生。因此和諧的家庭,充滿愛的氛圍是婦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部分醫學生為了能夠順利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在大學實習階段便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備考中,忽視了本科階段的臨床實習任務,對醫學知識只是死記硬背,沒有掌握基本的臨床操作,沒有將書本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
2對婦產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思考和對策
2.1加強人文教育,關心愛護患者
“救死扶傷”是每一個醫生的天職。導師應該結合婦產科專業特點,對研究生進行人文教學。導師應針對婦產科的特殊性指導學生,在做婦科檢查時,應該告訴學生以患者為中心,多為患者考慮,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在門診看病人時,要換位思考,作好醫患溝通,減少醫患糾紛;在產科學習時,告訴學生在妊娠、分娩過程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孕婦,尤其是在觀察產程的過程中要及時跟孕婦和家屬溝通,讓他們充分了解分娩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積極配合醫生的處理,使患者在妊娠、分娩過程中的風險降到最低。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臨床實踐中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患者解除病痛。
2.2開展多種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互聯網、多媒體等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中,使得復雜、抽象的醫學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們理解和記憶。比如在產科學分娩動因、分娩機制的理論課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技術將分娩機制、產程處理產等一系列知識形象化,使學生充分理解、印象加深,并激發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觀看婦產科手術錄像等,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婦科腫瘤輪轉時,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卵巢癌患者的治療了解卵巢癌的綜合治療,以及化療耐藥的發生和相關機制。通過互聯網學習國內外的相關文獻,了解目前化療耐藥的機理及基因靶向治療,使學生們將臨床與科研相結合,加強了學生們對臨床病例的了解,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科研意識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在臨床實踐中通過對具體的病例進行分析,不僅指導學生復習書本知識,更要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拓展知識。
2.3重視研究生臨床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個好的醫生不僅僅要有好的臨床技術,還要善于從復雜的臨床現象中尋找科學本質。對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更應注重臨床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索,從復雜的臨床表現中去分析問題,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得出正確的診斷,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婦產科工作需要許多相關科室的經驗,更需要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別人經驗的同時,也要提醒學生不要局限于書本,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敢于提出新觀點、新方法,要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作為導師在這方面要以身作則,在臨床活動中的點點滴滴中影響學生。積極開展學術交流,開闊學生視野。導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學術交流,讓他們親身參與融入其中,增加學生們的興趣,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學術動態,增長他們的學術見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
2.4加強研究生管理,優化考核制度
良好的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是培養專業型研究生的關鍵之一。首先,教學部門要對即將進入臨床的研究生進行崗前培訓。使學生們了解醫院的規章制度,做好醫德醫風教育。同時也要學生了解當前復雜的醫療環境,以及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一些技巧。其次,教學辦公室、導師、研究生要針對婦產科臨床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制訂適合研究生輪轉計劃、臨床工作程序,制定量化考核標準。導師在研究生臨床輪轉時,應及時了解學生完成臨床工作量。例如,在產科輪轉時,要從具體的病例中進一步掌握妊娠高血壓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相應的臨床處理。研究生們往往喜歡做手術,而忽視病歷的書寫與及時記錄,以及和患者溝通的技巧。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后,指導學生總結臨床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優化解決方法,做到舉一反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臨床知識與技能。
2.5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