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2 07:01: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婦科護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婦科術后護理對術后康復的影響。方法根據老年人生理特點及手術特殊性采用心理護理、合理、營養飲食、基礎護理進行護理與指導。結果有計劃、針對性的術后護理能減少術后風險,增強患者抵抗力,減少并發癥。結論有針對性的采用綜合護理手段是老年婦科患者術后康復的關鍵保證。
在婦產科工作中,手術治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手術既是治療的過程,也是創傷的過程。尤其是婦科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消化、吸收、應激、代償、修復、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對手術的耐受性差。老年婦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點的特殊性,生殖系統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又與其他系統的功能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其護理工作亦有相應的特殊性。有計劃、針對性地做好精心的術后護理,是保證手術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的提高,術式的改進及與手術有關條件的完善,盡管老年婦科手術風險大,機體抵抗力差,并發癥發生率高,但實踐證明老年婦女是可以接受大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加強術后的護理。
1病情觀察
患者術畢回到病房后,需依手術大小、病情,認真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通常術后每0.5~1h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并記錄1次,平穩后,每4h觀察1次。術后至少每天測量體溫、血壓、脈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d。術后1~2d體溫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此為手術正常反應,術后持續高熱,或體溫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傷口有無滲血,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變化常有隱匿性和突發性的特點,有些癥狀臨床表現不典型,故在護理中有足夠認識,如出現嗜唾,精神差,低熱時應考慮并發癥的可能。為防止電解質紊亂,應嚴格記錄出入量,嚴格控制輸液速度。
2
按手術及麻醉方式決定術后。全身麻醉患者在尚未清醒前應有專人守護,去枕平臥,頭側向一旁,稍墊高一側肩胸,以免嘔吐物、分泌物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網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臥12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臥6~8h。由于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穿刺留下的針孔約需2周方能愈合,蛛網膜下腔的壓力較硬膜外間隙高,腦脊液有可能經穿刺孔不斷流出至硬膜外,致使顱內壓力降低,顱內血管擴張而引起頭痛,尤其在頭部抬高時頭痛加劇;平臥時,封閉針孔的血凝塊不易脫落,可減少腦脊液流失量,減緩頭痛。為此,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者術后宜平臥一段時間,以防頭痛。如果患者情況穩定,術后次晨可取半臥位。這樣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切口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減少肺不張情況的發生。同時,半臥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術后腹腔內血性液體、炎癥滲出液以重力作用向直腸子宮陷凹引流,避免對膈肌激惹,減少臟器刺激。
護士要經常巡視患者,注意觀察患者意識及肢體感覺的恢復情況;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協助患者維持正確的。鼓勵患者活動肢體,每15min進行1次腿部運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每2h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有助于改善循環和促進良好的呼吸功能。老年患者的臥床時間、活動方式及活動量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注意防止老年人因變化引起血壓不穩定,突然起床時發生跌倒的情況,隨時提供必要的扶助,特別需要耐心反復交待相關事項,直到確定其完全掌握為止,例如呼喚開關的使用等。
3飲食
根據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術后24h內進食少量流食,48h進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逐漸增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對進食不足者,應靜脈補充營養及電解質。
4緩解疼痛
雖然術后疼痛是常見的問題,但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并不嚴重。腹式子宮切除術后疼痛和不適通常集中在切口處,其他還可能有下背部和肩膀,多因在手術臺上的所致。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會感到傷口疼痛,通常手術后24h內最為明顯。持續而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產生焦慮、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甚至保持被動,拒絕翻身、檢查和護理。護士應牢記:患者只有在不痛的情況下才能主動配合護理活動,進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為此,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時給予止痛處理,以保證患者在舒適狀態下配合完成護理活動。按醫囑術后24h內可用鹽酸哌替啶等止痛藥物或使用鎮痛泵為術后患者充分止痛,保證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止痛劑的使用應在術后48h后逐漸減少,否則提示切口血腫、感染等異常情況,需報告醫師及時給予處理。
5并發癥護理
手術后主要的護理目標就是預防并發癥。無論手術大小,都有發生術后并發癥的危險,術后并發癥可直接發生在傷口,也可以在手術位置周圍的器官,或遠離手術的部位或體腔內。并發癥可能在術后立即發生,或遲些時間發生。為了預防術后并發癥,護士必須熟知常見并發癥的臨床表現。
5.1腹脹術后腹脹多因術中腸管受到激惹使腸蠕動減弱所致。患者術后、抽泣、憋氣等可咽入大量不易被腸黏膜吸收的氣體,加重腹脹。一般情況下腸蠕動于術后12~24h開始恢復,此時可聞及腸鳴音。通常術后48h恢復正常腸蠕動,一經排氣,腹脹即可緩解。如果術后48h腸蠕動仍未恢復正常,應排除麻痹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的可能。刺激腸蠕動、緩解腹脹的措施很多,例如采用生理鹽水低位灌腸,1、2、3灌腸,熱敷下腹部等。在腸蠕動已恢復但仍不能排氣時,可針刺足三里,或遵醫囑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肛管排氣等。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可改善胃腸功能,預防或減輕腹脹。如因炎性反應或缺鉀引起,則按醫囑分別補以抗生素或鉀;形成膿腫者則應及早切開引流。
5.2泌尿系統感染尿潴留是發生膀胱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留置尿管,盡管注意無菌操作技術,也難免發生細菌上行性感染。尿潴留是盆腔內和經陰道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數患者因不習慣臥床排尿而致尿潴留;術后留置尿管的機械性刺激,或因麻醉性止痛劑的使用減低了膀胱膨脹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為了預防尿潴留的發生,術后鼓勵患者定期坐起來排尿,床邊加用屏風,增加液體出入量;拔除存留尿管前,注意夾管定時開放以訓練膀胱恢復收縮力。如上述措施無效,則應導尿。一次導尿量超過1000ml者,宜暫時留置尿管,每3~4h開放1次。
老年患者、術后必須長期臥床者,以及過去有尿路感染史的患者都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術后出現尿頻、尿痛、并有高熱等癥者,應按醫囑做尿培養,確定是否有泌尿道感染。受術者一般在拔管后4~8h內可自解小便,注意記錄尿量和時間。
5.3傷口血腫、感染、裂開多數傷口是清潔封閉創口,能迅速愈合,甚少形成瘢痕。如果創口上沒有引流物,直到拆線都不必更換敷料。創口出血甚多,或切口壓痛明顯、腫脹、檢查有波動感,應考慮為切口血腫。血腫極易感染,常為傷口感染的重要原因。遇到異常情況,護士切忌慌張、失態,應及時報告醫師,協助處理。同時避免混亂,盡量減少在床邊作技術性討論,為患者提供安全感。少數患者,尤其年老體弱或過度肥胖者,可出現傷口裂開的嚴重并發癥。此時,患者自覺切口部位輕度疼痛,有滲液從傷口流出;更有甚者,腹部敷料下可見大網膜、腸管脫出。護士在通知醫師同時,立即用無菌手術巾覆蓋包扎,送手術室協助縫合處理。
6心理護理
一般老年人反應較慢,記憶力差,但老年人思考問題細致,處世經驗豐富,術后焦慮、恐懼、壓抑、思前顧后的心態接踵而來。因此,護士應協助患者熟悉病區環境,態度和藹親切,反復耐心地進行解釋,并舉例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使老年患者產生信賴和親切感,從而減輕焦慮、恐懼心理,配合治療。
關鍵詞:人性化服務;婦科護理;滿意度;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317-01 人性化服務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以人性科學認知為基礎,充分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關注患者的病情,為患者提供更為悉心的服務。婦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種類較多,諸如陰道炎、宮頸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1],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還會影響夫妻關系,嚴重者甚至留下終生遺憾[2]。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抵觸、恐懼的心理狀態,隱瞞病情,影響了治療效果。現通過人性化服務的方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根據我院婦科疾病患者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婦科患者臨床治療病例進行抽樣,將40例婦科患者病例按照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20例。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病人及其家屬同意后進行臨床護理治療研究。婦科患者年齡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12±4.98歲。患者在一般資料上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標準:精神病史;嚴重心血管疾病病史。患者一般資料情況對比表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表
組別例數
(例)平均年齡
(歲)子宮肌瘤
(例)宮頸癌
(例)異位妊娠
(例)葡萄胎
(例)子宮脫垂
(例)對照組3038.97±4.12124211觀察組3039.24±4.35142220組間比較t=0.202X2=2.154P>0.05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即介紹住院環境,為患者提供常規的護理服務。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人性化服務,實行全面的護理方式,避免出現護理糾紛,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在患者入院時,建立患者檔案,評估患者病情,為后期護理服務提供依據。醫療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換關系,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工作,關心患者的心理變化,以便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患者走出心理誤區。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貫穿人文關懷理念,醫療護理人員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如果患者出現身體或精神方面的痛苦要及時予以安慰,做好患者的心理撫慰工作,提升治療效果。重視患者的獨特性,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個性化的需求,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護理滿意度:治療結束后發放我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表內設10題,每題1分,滿分1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評價標準:9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9分為滿意,6-8分為一般,6分以下為不滿意。
1.5 統計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通過整理與統計患者出院時填寫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采用人性化服務應用于婦科護理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臨床療效
組別例數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對照組20例446670.00%觀察組20例946195.00%X25.495P
人性化服務應用于婦科護理中,體現了一種以人為本的醫療護理思想,也體現了我國醫療工作者關愛生命、尊重患者的思想,對提高我國醫療護理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3]。人性化服務主要體現醫療護理人員對于患者的尊重,不僅尊重患者的隱私,還尊重了患者的獨特性,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通過開展人性化服務,明顯的提升了護理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4]。人性化服務開展后,明顯的降低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人性化服務應用于婦科護理中有著重要意義,能夠提高護理質量與治療效果,降低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俊.人性化服務應用于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03(30):180-180.
[2] 肖莎莎.人性化服務在婦科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06(15):151-152.
課間實習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
1制訂課間教學實綱
1.1實目標通過臨床專科護理課間實習,鍛煉學生掌握以下能力:①利用多途徑(如通過觀察、交談等獲取患者健康問題相關信息)鞏固對已學臨床各課目中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②增加尚未學習的疾病臨床護理感性認識,為進一步學習臨床護理打好基礎;③在帶教老師指導下按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健康評估,學習書寫護理記錄,使前期所學知識和技能得到綜合應用,培養整體護理的基本思維和能力;④培養護生批判性思維及臨床決策、解決問題的能力;⑤通過對不同患者實施健康保健知識宣教,加深對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有效溝通的能力;⑥在實踐中培養慎獨修養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1.2各專科實習目標學生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以下實習目標:①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典型病例進行護理評估,制訂護理計劃,開展健康教育,落實護理措施,完成相關特殊檢查的護理;②實踐產前檢查、正常分娩的護理、母嬰同室的護理、新生兒沐浴等,并完成1例產婦的產后護理;③熟悉急診科、重癥監護室的設置與管理,了解急診患者的搶救流程,實踐危重患者的護理。
1.3具體實習任務每天記錄教學實習日志(包括實習內容和實習體會)、完成1份所在科室護理計劃、一次完整的護理記錄、一次臨床情境反思記錄,實習結束后匯總上交,作為本次課間教學實習成績的一部分。
2實習時間與醫院安排實習為期2周。選擇幾家代表本市醫療和護理最高水平的三甲省、市級教學醫院,每家醫院安排15~16名學生實習,分別安排在內科或外科病區。內科病區以本學期完成理論教學的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病區為主,外科則以普外科、肝膽外科、胸外科為主。
3組織領導和管理由所在醫院護理部具體負責實習生的政治思想、臨床實習帶教及管理工作。實習生以醫院為單位,組成實組。實組長在醫院護理部總帶教老師及病區護士長、科帶教老師的具體指導下負責本組同學的學習、實習、出勤等情況。我校任課老師深入各醫院,參與臨床和部分帶教工作,隨時掌握學生在醫院實習期間的各方面情況,發現問題后及時與醫院和學校協商解決,以確保教學實習計劃的順利進行。
4實習形式上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參與部分護理活動、跟隨醫生查房、模擬書寫護理記錄。下午以集中專科實習為主,具體安排:內、外科各2次,婦科、產科、兒科、重癥監護室、急診室各1次。原則上由醫院帶教老師在各病區選擇典型病例進行教學,指導學生開展人際溝通、病情觀察、系統評估、整體護理。學院老師全程參與教學。
討論
1集中實習的特色與優勢采用集中實習模式后,學生在2周內全面停課,集中精力在醫院內科或外科病區完成臨床學習。在病區,學生能系統了解護士的具體工作流程,更好地熟悉醫院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環境,今后走上工作崗位與職業零距離對接提供了保證;能較好地熟悉病區環境,與患者近距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人際溝通能力;在病區通過對護理知識、護理技術的觀察、學習、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對所學專科護理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化、強化。
2臨床情境反思記錄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教學實綱要求學生完成一份臨床情境反思記錄。學生普遍反映通過情境反思記錄,深刻意識到專業理論知識及護理技能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從臨床實習前的“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例如,輸液是臨床常用的給藥途徑,靜脈穿刺是護士的一項基本技能,實習生穿刺失敗,帶教老師來完成,這是臨床護生經常遇到的情況,大部分學生根本不會放在心上,教師在批閱學生反思記錄時發現有些學生會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在今后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以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學生在發藥時,也經常會遇到患者詢問藥物的藥理作用、用藥應注意的問題及常見的副作用等,通過反思,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能動性。
【關鍵詞】 手術室;培訓;管理
手術室工作涉及的知識面廣,技術操作性強,要求手術室護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及熟悉的操作技能。手術室的醫護合作是處于手術時緊張,焦慮的應激狀態下跨科室的醫護合作,手術室護士要做到準確而默契的與醫生配合,不但要求護士應有對此種特殊合作關系的經驗,而且要熟悉醫生的工作習慣,且手術室護理工作專業性強,技術更新快,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在手術醫生對手術室護士行為滿意度的調查中,發現滿意度最低的不是對高、精、尖技術的掌握和配合,而是常規手術器械準備和配合不足。護理人員在術前準備常規器械時,常憑經驗備物,不夠重視,不認真核對,平時工作中不善于觀察,配合手術時未注意總結和記錄醫生在手術中對使用器械的特殊要求,未能掌握一些特殊器械的具體使用部分,導致器械準備不充分,延誤手術配合。針對以上問題,至2006年2月起我科制定了適合本手術室特點的業務學習計劃,現匯報如下。
1 方法
1.1 分組 將手術室護士按婦科、肝膽、胃腸基本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外科、神經外科、骨外科、五官科、眼科、小兒外科、腔鏡外科分為十三個組。
1.2 選定各專科組的指導老師和擬定講課人員名單 根據目前手術室人員的輪轉狀況,結合專科情況,一般安排低年資的輪轉護士為主要講課人員,指派一名較高年資的本專科護師為指導老師。
1.3 提供講課題目 每專科組選擇2~3種本專科中具代表性的常規手術為課題,擬定課件,規定課件的內容必須包括該手術的定義、手術適應證、手術的解剖、手術物品、器械的準備、手術步驟以及手術中巡回、洗手護士的注意事項等部分,制作課件幻燈。
1.4 公布半年度的學習計劃安排表 按專業小組的順序制定、公布出半年度的學習計劃安排表,包括時間、講課人、指導老師、課題題目,以便大家可以提前預知講課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1.5 講課 由各指導老師主持,按計劃表順序講課。
1.6 課后討論 根據講課人的內容,大家自由提問,討論,補充新的進展及各位醫生的特殊個人手術習慣,愛好等。最后由護士長、總帶教老師對講課人的效果進行點評。
1.7 制定出該手術配合的指導書 由講課人和指導老師根據講課內容及討論的意見,按規定的格式制定出該手術配合的指導書。裝訂成專冊,作為該專科手術健康指導教材。
2 結果
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每周安排講課一次,共計授課45次,系統學習婦科、肝膽、胃腸、基本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五官科、眼科、腔鏡外科等常規手術準備和配合,制作出規范化的手術指導教材45份。這些資料在指導護士術前訪視、健康教育和手術的全程配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92年大學畢業后,劉玉梅一直從事婦產科專業。在院領導和專家的關心指導下,她迅速掌握了婦產科疾病診治,1996年提前晉為主治醫師。1997年受院長囑托為做大做強婦嬰醫院婦產科,她去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婦產科進修。當時因孩子剛滿8個月,母親又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多少人勸她說等孩子大些再去,但想到醫院的發展、領導的信任,她流著淚給孩子斷了奶,毅然離開家人,開始了再次的求學歷程。進修期間,因為當時交通不便,多少次父母生病,并且孩子骨折,家人怕耽誤她學習都沒有告訴她。而她也把對孩子的思念及對父母的擔心,通通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一年時間她瘦了近10公斤。她的付出及驕人的成績感動了當時進修醫院產科尚濤主任,多少次挽留她考研究生,但考慮到院領導的囑托和企盼,她毅然決定學習期滿回原單位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后她帶著新技術、新知識、新的管理理念回到單位,1998年破格任盤錦市婦嬰醫院產科主任,當時年僅29歲。
在任期間,按照醫大的管理模式,從頭開始,規范各種診治常規及搶救流程,不斷對全科人員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培訓,并大膽改革創新,首次在盤錦市開展“改良式剖宮產術”,因手術時間短、切口美觀、患者痛苦小等優點在盤錦市聞名。她的以“改良式剖宮產術”一文獲2003年盤錦市衛生系統三個十佳活動中十佳優秀論文獎。
從醫的人都知道,產科風險大,一手托兩條生命,產科醫生不僅要竭盡全力地保證新生兒的安全,又要保證產婦的健康。這不僅要求產科醫生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更要有雷厲風行的作風和思維敏捷的判斷力,稍有不慎,面臨的就是新生兒殘障甚至死亡,更嚴重者,孕產婦死亡,后果就是一個家庭的破碎。作為年分娩量2000多的產科主任,劉玉梅的責任重大,她隨時隨地都會因為產婦或胎兒出現異常而被請到醫院。為大力保障孕產婦和新生兒安全,她沒有節假日,不論白天黑夜,24小時電話始終開通,有事隨叫隨到,以至于每到深夜,電話一響,她就緊張,心想不是孕產婦有危險就是新生兒需要急救。2003年夏天的某日凌晨1點多,劉玉梅家里的電話突然響起,是手術室護士打來的:“難產剖宮產術中懷疑膀胱損傷,臺上急需會診”。放下電話,她急忙穿上衣服,一路小跑到大街上。此時,人們都在熟睡,出租車也見不到一輛,好在家離醫院近,她飛快地向醫院跑去。當時,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快點、快點,多耽誤一分鐘,產婦就多一分危險,臺上的醫生就多一分焦急。當她跑到醫院時臉色蒼白,嗓眼發咸,幾乎說不出話,迅速洗手穿衣上臺……經過臺上及時準確的診斷處理,產婦轉危為安。大家都說:“別再那么傻了,路上那么黑,出點兒事咋辦。”但劉玉梅卻說:“為了患者生命安全,值得。”還有一次春節前后,高危產婦產后由于子宮出血不止,經積極治療仍無好轉,此時患者已處于休克狀態。為搶救患者生命決定切除子宮,但患者本人是二婚,堅決不同意切除子宮。經院長多方交涉,當患者昏迷時家屬才勉強簽字。此時患者因出血太多,凝血功能極差,切口甚至縫合的針孔都滲血,術后陰道殘端縫合處持續滲血,當時縫合止血已經不可能了,唯一的方法是在靜脈大量輸入大量凝血因子和新鮮血的同時,陰道殘斷壓迫止血。為防止用力過猛,導致縫合口裂開或壓力不夠止血失敗,劉玉梅親自操作,用止血鉗夾紗布壓迫止血,因患者麻醉尚未清醒,為保證正確有效壓迫,她只好彎著腰,扭著身,側跪在患者床旁,這種姿勢堅持了近3小時,血止住了,而劉玉梅當時卻站不起來了,床旁的家屬和護士都忍不住哭了。休息片刻,劉玉梅說:“就是腿和腰有點僵了,沒事的。”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大家都說她像個永動機,不知疲倦,無論是搶救患者一夜未眠,還是一臺臺手術沒吃上飯,在同事和患者面前她永遠是那張青春、充滿陽光般自信與笑容的臉。她經常對大家說新生兒出生后第一聲啼哭是世上最美的音樂,她就是這樣愛著她的職業、她的患者。
技術需要不斷開拓與創新,醫療行業更是如此。劉玉梅敬業愛崗,通過近幾年不斷地學習和鉆研,將國內國際先進技術應用于臨床。她先后多篇,其中在國家級雜志上發表的有價值的文章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中的“氧化亞氮吸入鎮痛200分析”及《中國實用鄉村醫學雜志》中的“妊娠合并尖銳濕疣”專題講座等。其中在國家級雜志《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中“胎兒臍帶繞頸產時連續胎心監護132體會”獲中華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分娩中胎兒窘迫465例臨床分析”獲盤錦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除了完成繁重的臨床工作外,經多年工作經驗,劉玉梅發現新生兒出生缺陷是我國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每年有60萬左右出生缺陷兒,我省每2小時就有一個缺陷兒出生,孕早期宮內TORCH感染,至今沒有一種簡單易行的篩查方法,這一直是從事圍產工作的醫務人員為之奮斗的目標之一。自2003年始與中國科學院及西安聯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劉玉梅親自主抓的《生物芯片抗體檢測在防止出生缺陷中的應用》項目獲2005年盤錦市科技成果一等獎。此項目填補了盤錦市多年來宮內感染篩查的空白,只需2毫升靜脈血,等待10分鐘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致畸危險,現已成為孕早期篩查不可缺少的項目,是提高中華民族人口質量的陽光工程。她率先在盤錦市開展妊娠期糖耐量試驗和糖篩查試驗,每年篩查人數約1500人,其中確診為糖尿病孕婦占2%。因早診斷及早治療,大大減少了以往因妊娠期糖尿病導致胎死宮內的發生。她首次在產科高檔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模式,如何打造出一套適合高檔產科的醫療技術和醫療護理管理模式及流程;改變人們心目中傳統產后護理方式;讓廣大育齡婦女認可這種消費,這是當了多年主任的劉玉梅第一次觀念上的改變,“經營”的理念第一次出現在她的腦海。經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終于打造出了特色的、科學的產后、術后醫療護理和生活護理模式,明顯促進了產后、術后的康復,使在這里分娩的產婦更年輕、更漂亮,這里出生的新生兒更聰明、更健康。此舉深受省內專家的好評,多次接待兄弟醫院參觀學習,成為該院一大亮點。因不斷開拓進取,成績突出,劉玉梅所管理的科室多次被評為院先進集體、市女職工創優集體、省巾幗文明崗。她本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市首屆自然科學學科帶頭人、市創新能手、市人民滿意健康衛士等光榮稱號。
【關鍵詞】婦產科;優質護理;方法與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1-0060-02
我科室根據以人為本、護理服務為主導方向,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并秉持“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的理念,積極開展護理服務品牌建設與星級服務工作,結合科室實際,根據專科護理工作的特點與難點,以科室為團隊創專科護理服務品牌護理質量得到提升,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方法
1.1 制定、完善有關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職責
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提升患者滿意度和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在嚴格遵守醫院護理管理條例的基礎上,結合我科室實際情況、人員配備,重新修訂了優質護理責任制排班形式下的各班崗位職責工資流程,工作標準等,能使責任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更加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
1.2 多渠道轉變護理觀念,增強服務意識
加強基礎護理是優質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之前,醫院對基礎護理的態度存在明顯的誤區。針對這些情況,首先加強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識,教育,引導護士正確認識基礎護理對產婦,嬰兒,婦科各種病人的重要性,另外,提高分級護理收費和床位收費,增加護士夜班費,提高工資,盡可能體現護士勞動價值,使護士的觀念得以改變。護士勞動成果得到尊重和鼓勵,從而促成護士產生積極主動的情感,形成積極態度,更好的為產婦、嬰兒、婦科病人服務。
1.3 加大人力資源和設備投入,發揮護理隊伍積極性
根據以人為本、護理服務為主導方向,實行責任排班制度,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多途徑協調產房班的助產士和病房班的護士在年齡上,經驗上的搭配。而護士長全面監控護理質量。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實行電子病歷,簡化病歷,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深入病房,和患者心與心的交流溝通,從而更加了解患者的病情,落實基礎護理,用藥指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1.4 加強護士技能培訓,激發服務潛質
對全科室護士實施三基訓練和專科技能培訓。制定低年資護士及輪轉護士的培訓計劃,設專人負責,定期考核。制定每周業務學習,每月護理個案查房,實行電子化學習與創新,從而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
1.5 落實基礎護理,將基礎及專科護理有機結合。
落實責任護士,責任護士負責床位8-10人,輸液及其它所有的治療及護理,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責任組長對分管小組進行工作安排,督查及評估。護士長利用日常查房及不定期抽查,檢查各班次的護理工作質量,并將檢查結果在晨會上反饋存在的問題。同時開展母乳喂養宣教及指導、新生兒游泳等專科特色服務,每周四門診開展孕婦培訓,根據不同層次設計課題,使之落實到位。
1.6 實行了解護理工作被認可滿意度,完善激勵機制。
設立優質護理專欄,請患者在住院期間對護理工作隨時進行監督,提出好的建議或不足,定期發放護理工作滿意調查表,從工作態度,儀表,入院宣教,能否按等級護理要求巡視病房操作水平,疾病相關知識宣教。病房環境管理等各項工作標準進行調查,評出每年星級護士。在病區護患溝通園地中公示,并予以獎勵,以調動護士的積極性。
2 成效
2.1 護理服務被認可度顯著提高
基礎護理是護士觀察病情的最好途徑,是護士與病人溝通的最好橋梁,是護理服務精神的最直接體現。護士通過真誠,熱情,細致,周到的基礎服務,增進了護患間的感情和溝通。依據自制的調查表,內容包括工作態度,儀表儀容,入院宣教,能否按等級護理要求巡視病房,操作水平,疾病相關知識宣教,病房環境管理等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工作成效顯著。
2.2 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增強,提升了護理服務品質
由于轉變了觀念、統一了思想,實行優質護理責任包干制,護理人員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們樂意落實各項護理工作,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護士工作由以前“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在此期間,我科室運用先進的機械設備采用電子病歷,明確崗位職責,進行有效的遠程培訓,大大提高了護理的執行力度和護理質量。
2.3 開展優質護理后提升了護理隊伍綜合素質
以往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抱有僥幸心理,想渾水摸魚混到退休,但是經過對護理人員進行三基三嚴訓練的專科技能后,通過全方位,多途徑的培訓,以及定期考核來落實開展優質護理。現在護理隊伍的業務素質明顯提高了,許多年輕護士開始努力提高學歷層次,積極撰寫論文,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同時她們的獨立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護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
總之,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明確了崗位職責,理順了工作流程,實現了基礎護理,提高了專科技術,對病人入院到出院,提供全程,專業,周到的服務,能讓患者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顯著提高了護理質量。實踐證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能讓患者滿意,醫生滿意,社會滿意。
參考文獻:
[1] 陳美環. 基層醫院護士對基礎護理的態度和落實現狀的調查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 32(8):1322-1323.
[2] 王玉英.臨床護士對基礎護理認識和實施現狀的調查[J].現代護理,2008,14(2):231―232.
[3] 劉蘇君.基礎護理一一護士的專業內涵[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43.
[4] 岳麗清,李映蘭,高紅梅,等.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初步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14―316.
[5] 屈銘芳,段蔚琨. 婦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與成效[J] .心理醫生,2011.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選擇東莞市某鎮級綜合醫院,開放床位710張,選擇構型相同的8個護理單元為研究對象,包括內、外、婦、兒各2個病區,每月由科室護理人員崗位考評小組對各層級護理人員進行崗位評價。其中內三區、骨一區、產后區、兒科為對照組,實施每月對護理人員分類定級,包括職稱、工齡、學歷、崗位層級實施評價;內一區、外一區、婦科、新生兒科為實驗組,運用行為控制理論(直接監督、目標管理、行政控制)每日進行不同層級護士(助理護士、責任護士、護理組長)工作業績考核,每月患者滿意度測評,每季度業務水平測試方法實施評價。對照組護理人員崗位考評業績采用傳統(職稱+工齡+學歷)×40%+崗位層級(護理組長1.5+責任護士1.2+助理護士1.0)×60%計算方法。其中對照組與實驗組護理人員職稱、學歷、工齡及床護比無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行為控制評價體系構成
護理人員崗位考評=工作業績考核分數(直接監督×權重系數+目標管理×權重系數+行政控制×權重系數)+患者滿意度測評×權重系數+業務能力測試×權重系數-(護理并發癥例數×1)
1.2.1 工作業績考核內容包括:直接監督、目標管理及行政控制,其中直接監督是管理者根據需要積極監控和觀察下屬的行為,告訴他們哪些是合適行為或不合適行為,并采取糾正行動,是管理者實施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運用在護理工作中,需根據護理人員分層級與職責不同,監督項目有所不同,如:助理護士主要監督出入院護理、晨晚間護理質量(老師帶教下完成);責任護士主要監督輸血、標本采集、使用高危藥品等高危操作;護理組長主要是危重患者搶救等。由于以上項目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基本是在雙人或多人情況下完成,為直接監督奠定了基礎。目標管理是對下屬實現特定組織目標或業績標準、執行運營預算的能力進行評估的系統。有文獻報道醫院建立護理工作績效量化綜合評價體系, 其中工作效率指標運用病例分型( 體現非手術科室護理技術難度與風險, 應用軍隊醫院網絡版v2. 2 BSCCS 病例分型質量費用管理系統, 按D 型、C 型、B 型、A 型分類統計) [2],從而達到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顯著提高護理效率和質量的目的。而目前臨床護理實施責任制工作模式,按2011年衛生部“關于修訂住院病案首頁的通知”中病例分型要求,根據護士分管患者數量及病情輕重與復雜程度進行考評,既考慮工作量多少,也關注患者病情程度不一帶來的護理勞動強度的差異。行政控制是一種由規則和標準操作程序塑造和規范員工個人的行為方式。護理核心制度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較完善的流程與指引,將護理查房、病歷討論、護理會診等項目列入行政控制范疇就有較好地可操作性。
1.2.2 患者滿意度測評:由醫院服務中心為每位出院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每月統計滿意度結果反饋給科室,提名表揚或批評作為加分或減分項目。
1.2.3業務能力測試:包括科室、醫院定期理論、操作考核成績,考核前三名給予加分。
工作業績考核中數據收集通過護士工作站軟件的醫囑原始數據統計結果。業績考核零分起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正向指標按標準加分,負向指標按標準減分,突出質量與效率,體現護理技術、風險與責任。
2.臨床實施
2014年1月至6月,對照組與實驗組科室運用科室工作效率(平均在院病人數、病例分型與護理人員比例)、護理質量指標、醫護患滿意度進行評價。其中護理質量指標包括:負性指標(使用藥物發生率、壓瘡發生率、跌倒發生率、深靜脈栓塞發生率及首次醫囑執行延遲率)與正性指標(手腕帶佩戴準確率、患者健康宣教合格率及首次醫囑執行及時率)。數據顯示:對照組較實驗組科室工作效率指標無統計學差異;但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質量正性指標高10.8%,負性指標低5.6%;醫護患滿意度由89.5%上升到94.2%,這表明引入崗位評價體系后,護理人員工作質量有明顯提升。
3.討論
3.1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行為控制理論通過直接監督、目標管理及行政控制等方法對不同層級護理人員日常工作及服務質量進行考評,達到合理控制和激勵護理人員,促使護理人員在組織層次和個人層次上都承擔責任,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士氣和凝聚力,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其職業生涯的發展,提高組織績效,最終實現醫院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