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00:07: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兩會期間指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a href="http://m.zjbaitiane.com/haowen/5395.html" target="_blank">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把“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它們,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列入內容和要求中。從幼兒園開始進行環保教育,有助于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獲得保護環境的技能,為幼兒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自然和諧、綠色環保的綠色家園,在幼兒園開展“綠色環?!苯逃?,對孩子的一生將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注重宣傳,樹立環保理念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我們結合園本課題,成立了環境領導小組,制定園本環保培訓計劃,定期開展環保培訓活動,豐富教職工的環境知識,提高環境教育能力,并將環保教育有關知識、信息等通過宣傳欄、家長學校、家校路路通、環保專題活動等途徑,不斷向園內外傳播,擴大環保隊伍,職工、家長、社區人員的思想,形成環保意識。如:環保知識講座、社區撿垃圾、發放環保宣傳冊等,以實際行動宣傳環保知識,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
我們提出了“幼兒園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的口號,倡議師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孩子中開展“環保小衛士”等活動,確保大家生活在一個潔凈的、綠化的、美化的環境中。同時我們還得到了家長和社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他們為我們送來了許多環保小制作,環保教育光盤等宣傳材料,配合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
二、創設綠色環境,提高環保意識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我們結合《綱要》精神,多種形式地開展環保教育活動,豐富幼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
1.四季常青的種植園地。幼兒園開辟了種植園地,通過師生種植、管理、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親近植物,親近自然,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各班的種植園地,在老師的組織與帶動下,四季常青:翠綠的韭菜、紫色的茄子、紅綠相間的番茄、滿地爬的南瓜┉種植園深深吸引著小朋友們。孩子們在與大自然快樂交互過程中,發展了體能,啟迪了智慧,提高了審美能力。
2.豐富的自然角。隨著季節的變化,各班的自然角也豐富多彩,教師積極利用幼兒、家長資源及水鄉的地方特點,家園共同豐富自然角,值日生肩負起主人翁的責任,一起管理,培養幼兒愛護、關心動植物的情感、態度?!敖裉煳液冗^水啦!”“我渴啦??!”多么溫馨的提醒! 同時自然角里還出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老師和小朋友收集了各類廢舊物品為植物、動物搭建了美麗又舒適的環保新家。
3.變廢為寶,美化環境。各班積極利用家長資源,共同收集安全無公害的廢舊材料,如雪碧瓶、紙杯紙盒等等,一起巧手“制作”,變成了美麗的風鈴、可愛的企鵝、神奇的宇宙飛船,這些作品布置在大廳、手工藝室及樓梯走廊,既是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又是一種無聲教育 ,提醒孩子和家長平時要注意“變廢為寶”,讓“綠色環?!钡睦砟顫B透在幼兒園的每個角落。
三、運用多種形式,開展環保教育活動
1.開展“環境教育”主題活動。
各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從幼兒生活入手,充分挖掘各領域中的環境教育內容,如大班的《生活小衛士》、中班的《奇妙的動物世界》、小班的《可愛的動物》等主題活動,讓幼兒在各個主題活動中不斷積累生態環保知識,樹立環保意識。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愛鳥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成了我園傳統的環境教育節日。我們利用春天的主題開展“護綠愛綠”活動,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植樹;利用“小鳥,你好”的主題開展活動,認識鳥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戶外親子游園活動時,大班孩子們和家長專心致志地記錄著植物的品名和特點,中班孩子和家長在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這一幕幕引來游客們贊許的目光;“三八”節組織幼兒到超市幫媽媽“購綠色食品,樹環保意識?!睒淞⒘擞變壕G色消費觀念;結合“六一”節,開展了“環保故事會”,“環保時裝秀”等活動,孩子們在這些生動趣味的活動中,體會到了環境保護的意義和價值,萌發了對大自然的深深關愛,也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2.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寓教于一日活動”是幼兒教育的特點,我們把環境教育也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中,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結合隨機教育法,增強幼兒的環境意識。如:隨手關水龍頭,節約用電、用水;垃圾的分類,垃圾放在垃圾箱內,不亂扔;愛護花草,不踩花草;不剩飯菜,愛惜糧食等等,初步養成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3.家園、社區攜手,開展環保教育。
家庭是兒童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只有家園密切配合,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起表率作用,同時幫助與督促孩子自覺保護環境,才能使教育取得成效。為了提高家長們的環保意識、樹立良好的環保行為,我們利用多種形式邀請家長共同參與環保教育活動;如分發環保宣傳單、提倡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評選“綠色家庭”等等,這些活動增強了家長的環保意識,也改變了平時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家庭生活中影響和促進了幼兒環保行為的形成。
如希望家長不要抽煙,努力保持家庭的環境衛生;保護青蛙、不吃青蛙;平時外出游玩時不摘花朵或亂扔垃圾,以自身的環保行為為孩子做出表率。在公共場所不亂扔瓜皮果殼,在家里聽音樂、看電視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響他人的生活等。同時還請家長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到大自然中游玩,一方面讓幼兒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吸取豐富的環保知識;另一方面,讓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狀況,感受重視環保的呼聲。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幼兒教師組織講述活動課時,幼兒的講述能圍繞一定題目展開、用詞正確、詞語搭配恰當,做到條理清楚、前后連貫;同時,要求講述內容豐富,用詞生動、形象,講話的聲調、語速、停頓能根據內容有所變化。
幼兒講述活動需要遵循有效性的原則。有效性是指,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對于教育對象——幼兒而言,有效教學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對于教育者——教師而言,有效教學則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技能和專業水平。
二、幼兒園講述活動的現狀
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兒講述活動發展不平衡,組織活動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觀念認識還存在誤區,比如有些教師認為“講述”就是“談話”。概括來說,幼兒園講述活動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幼兒語言教育重視課堂語言活動,忽視了對幼兒日常生活中隨機語言的開發;2、幼兒語言教育重視知識以及詞匯的灌輸量的多少,忽視幼兒語言講述的訓練;3、幼兒語言教育中重視規范化、多媒體的應用,忽視體驗性的講述活動;4、幼兒語言教學重視整體觀念,抑制了幼兒講述活動的個性培養。
三、講述活動中的有效策略
1、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幼兒積累語言.練習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
良好的語境環境有利于幼兒感知事物、語言發展和心態平衡等,還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創設融洽的氣氛,讓幼兒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就說,從而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組織為××小朋友過生日、開商店、學習之類的游戲,發展幼兒語言,讓幼兒在愉快和諧、輕松的氣氛中,通過模仿一些角色可以有效的訓練講述語言,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怯場心里,也有效的訓練了幼兒的語言思維,檢驗了幼兒臨場講述的能力。
請××小朋友表演節目等,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有了發揮才能的機會,即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又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而我作為教師,在游戲中積極鼓勵幼兒尊重幼兒和幼兒交朋友,熱情地與幼兒交談,創設寬松的環境,使幼兒有更多的機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2、通過師幼互動加深對講述內容的理解
游戲是幼兒生活的主體,生動有趣的游戲,是培養幼兒感知事物,發揮想象,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
比如:幼兒在玩“開商店”的創造性游戲,當售貨員的幼兒語言表現得相當積極,見到顧客時,很有禮貌地說:“請問您要點什么?”“我的商店剛剛進到一些花布,您要不要看看,價格很便宜?!碑旑櫩驼f:“謝謝,再見”時,售貨員會很有禮貌地說:“歡迎下次再來”等語言。通過觀察、模仿等游戲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過師生互動,幼兒有了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狀、色彩、動態,教師又及時進行啟發誘發,使幼兒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語言練習機會,從而提高了幼兒的語言水平。幼兒通過這些活動,使幼兒的語言意識逐漸增強,產生了比較強烈的表達愿望,思維比過去敏捷了,口語表達能力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
另外,講述活動需要師生互動中培養孩子善于傾聽。培養幼兒有意地傾聽,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要學會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懂、聽得準確,然后才能正確的模仿——說。我們應積極的為幼兒創設聽的環境,如:聽故事、兒歌錄音、聽別人講故事、多種聲音、樂器的聲音、動物的叫聲......讓幼兒聽后模仿、想象,并說一說這些聲音像在說什么。這樣能夠發展幼兒的聽覺器官,加強對語言聲音的結構分析。
3、提供豐富的材料激發幼兒講述的興趣
要使幼兒成為主動的講述活動者,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必須得到足夠的尊重。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作為講述活動的情境,支持和促進幼兒的講述活動;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地把期望幼兒講述活動轉化為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講述活動。如:在為幼兒講《春天》的故事時,應先告訴幼兒:“春天來了,人、動物、植物都有一些變化,請你在來幼兒園的路上或去公園玩的時候,看一看、找一找,春天有了哪些變化,以后講給大家聽?!庇變簬е鴨栴}回家,仔細觀察肯定會仔細觀察、查找,當老師講完故事之后問:“除了故事里小草、花、小動物的變化,你看到的春天還有什么變化?”“小燕子飛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大樹變綠了、小朋友脫去了棉衣....”
4、在日常生活中誘發幼兒說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每一個積極因素,鼓勵幼兒親自去看、去聽,激發幼兒說話的欲望。如下午吃點心時,是用圓形的小糕點,在幼兒認識香噴噴的糕點是圓形的時,可以即興提問:什么東西也是圓形的?什么東西是香噴噴的?幼兒紛紛回答出:皮球是圓形的,火車輪子,汽車輪子是圓形的,還有太陽鈕扣等等也是圓形的。說蘋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噴噴的;
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要做到:讓幼兒想說——用鼓勵地方式,互相激勵的方法讓幼兒產生說的欲望;讓幼兒敢說——即通過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自我的機會、說的機會,來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讓幼兒會說——也就是把要是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得生動、形象些。
(一)提高幼兒觀察力,有助于開發智力
幼兒教師在向幼兒講解美術的時候,不自覺的對幼兒進行視覺與聽覺上的鍛煉,培養其獨特的觀察能力,同時,聽覺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
(二)豐富幼兒生活,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色彩斑斕的世界對于心智尚未健全的幼兒來說,處處充滿了好奇與魅力,幼兒的腦力與語言限制其準確的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而繪畫能夠有效緩解幼兒迫切的想與世界交流的欲望,豐富其日常生活。
二、幼兒園開展美術教育的方法措施
(一)創設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幼兒美術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礎。傳統的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通常是幼兒自己拿起畫筆完成一副簡單的作品,缺乏新意,長此以往,幼兒的興趣必會大大降低。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形式,豐富教學環境。首先,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多去室外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引導其聯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自然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將之創作于繪畫當中。其次,幼兒教師可以創新課堂教學,例如將畫具與材料放置于講桌,讓幼兒自行選擇自己滿意的材料進行美術創作,待完成后將作品貼于教室的墻上進行展覽交流。幼兒在此過程中都是自己親身完成,有助于其養成良好的學習與做事習慣,既豐富了教學形式,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環境,又能有效培養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有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最后,幼兒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多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鼓勵幼兒進行創新,變廢為寶,例如繪畫用過的廢紙,可以用來折紙,廢棄的易拉罐可以做成精美的小花瓶等,充分發揮兒童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改善教育模式,注重因材施教
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教學多數均采用小班化教學,幼兒教師在注重對幼兒的悉心教導的同時,也要防止過度干涉,確保兒童擁有自己的“小空間”?!耙磺€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美術作品,在不同的兒童眼里,所呈現的東西也不一樣的。教師應鼓勵兒童多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取長補短。此外,幼兒教師還應結合不同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對其進行要有針對性的輔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增進師生交流,提高學習熱情
幼兒園的平均兒童年齡在3歲到7歲之間,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其特殊的心理發展狀況使得幼兒教師必須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教學工作的開展。美術活動是需要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交流的一門教育活動,幼兒時期的兒童,內心比較脆弱,幼兒教師應對其多加鼓勵,不斷引導兒童完成當下的任務,對任務完成較好的兒童,適當進行物質獎勵,增強兒童的上進心,提高其對美術的學習熱情。
(四)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幼兒心理體驗
面向21世紀的幼兒教育,面臨著如何把環境教育納入現代科學教育,又
兒教育,面臨著如何把環境教育納入現代科學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兒環境教育特點,這些是值得我們討論研究的問題。幼兒對于美術繪畫活動具有極大的興趣愛好。在繪畫教育過程中滲透環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文:
在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之際,世界正處于歷史的轉折點,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被世界各國所重視,綠色教育,綠色技術、綠色產業、綠色消費等觀念日益被人們所接受,全球正掀起綠色浪潮,21世紀將是“綠色世紀”。為了加強環境保護,實現我國的可持續性發展目標,我國政府已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而環境教育則是貫徹落實這一基本國策的基礎工程。
愛因斯坦說:“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的生命,沒有興趣或喪失了興趣,幼兒的知識獲取和智能開發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也不例外,從培養濃厚的興趣入手,在感興趣的學習中滲透環境教育,讓幼兒快樂、輕松、自然地接受教育。所以,幼兒園應把環境教育作為一項極為重要的教育任務,力爭把幼兒園建成培育綠色種子的搖籃——綠色幼兒園,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環境意識和行為將決定下世紀我國環境狀況的好壞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進程,同時兒童環境意識的增強又會進一步促進當代成人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使整個社會形成良性循環。我
國是一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民眾的環境意識的提高,無疑對增強全世界人民的環境意識、改善全球環境的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增強兒童的環境教育,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為熱愛地球、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地球人”、“中國人”是一項偉大的教育工程。
幼兒時期的兒童有獨特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要把這樣一個屬于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展示給他們,就需要教師在復雜抽象的環境科學與輕松、形象的兒童活動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讓幼兒對環境活動產生興趣,在興趣活動中加深對環境教育的理解及它的重大意義。
美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如何在美術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這對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個嶄新的課題。下面談談我在教育中的一些嘗試與體會。
一、多角度滲透環境教育
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特點和優勢。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包括欣賞、繪畫、工藝等,它們對于滲透環境教育各有所長。
1、在繪畫課中滲透環境教育。
首先,在繪畫課中利用范畫進行教學,能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環境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如,在繪畫《家鄉的小河》這一課時,我準備了這樣一張畫。畫的內容是:在一條小河里,河水烏黑烏黑的,河上還飄著一大片污物,散發著一陣陣惡臭,一群群魚兒在水中痛苦地掙扎著??赐赀@張畫,我提了一個問題:“魚兒為什么在痛苦地掙扎?”學生們都搶著回答:“因為河水被污染了,魚兒不能呼吸,快要死掉了,所以魚兒在痛苦地掙扎?!蓖ㄟ^對這幅畫的欣賞,讓幼兒知道小魚喜歡生活在清澈的水里,如果水被污染了,魚兒就會死去,只有我們不向水里亂丟亂倒臟物,保護好水的清潔,這樣才能讓魚兒有美好的生活環境。通過這堂繪畫不僅使教學目的達到,并增加了幼兒環保意識和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其次,我們進行繪畫教育不僅僅只是通過繪畫課、各種的繪畫主題活動也能達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環境教育的滲透,更能使繪畫主題活動變的豐富多彩。
例
如,開展環保主題畫展“美麗的春天”“小鳥的樂園”等通過幼兒的想象、創造,采用剪、貼、畫等不同的表現手法、內容表現人物、風景、花鳥的不同,使主題畫展表現形式多樣,在描繪春天萬物、紅花綠草、藍天白天,表現大自然美麗風景,鳥兒歡快、自由飛翔、茂密森林、鳥雀共鳴的同時,環境教育就滲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畫面變的更加生動、多彩,充滿生機。
開展“讓未來的世界更美好”的幼兒想象畫比賽,使幼兒們憑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創新精神,描繪孩子們心事的理想環境:地球是個綠色的大地毯,到處是萬紫千紅的鮮花。人們乘著綠色的宇宙飛船,飛向那遙遠的星空,將每一顆星球都鋪上了綠色,每天晚上,滿天都是綠色的星星。
再者,還可利用繪畫課中的寫生課滲透環境教育。寫生課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繪畫形式,根據他們這一心理特點傾向,我經常帶小朋友們到外面去欣賞感受美麗的風景,知道美麗的環境能促進人們的健康,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但同時他們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的存在,如亂丟垃圾、砍伐樹木、工業污水、煙囪冒黑煙等與自然境致極不和諧的景象。通過直觀的對比感受,使幼兒主動意識到創設一個美麗環境的重要性,從小養成幼兒的環境意識和行為。
2、在手工課中滲透環境教育。
手工課是幼兒園美術教學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它既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又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在手工課中滲透環境教育,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手工課中的《紙盒沙發》、《撕紙畫》、《蛋殼拼貼》、《瓦梭紙貼畫》、《樹葉貼畫》等等。在發展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教育幼兒懂得利用廢物,變廢為寶,并使幼兒親身感受廢物利用的樂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時教育幼兒不應隨意亂扔垃圾,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3、在美術欣賞課中滲透環境教育,也能起到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專題美術欣賞中有許多課題,對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非常有利。教師可有意識的選擇一些有關環保的作品,如《畫家筆下的動物》、《大海的歌唱》、《美麗的天空》、《收獲的秋天》等等,既培養了幼兒的審美情趣,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激發了幼兒的環保意識,這對從小培養幼兒保護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美術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美術教學和環境教育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應該是恰當的,有機的,不能生搬硬套。美術教學和環境應巧妙地融合在統一的教學過程中,它是一個整體,不能將這兩方面分裂或對立起來,應是讓小朋友在掌握美術知識的同時受到環境教育。
2、注意不應反客為主。美術畢竟不是思想品德課和單純的環境教育課,環境教育僅僅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方面,是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進滲透這種教育。如果把環境教育的時間花得太長,就可能完不成其他的教學任務。所以在美術課中應把握準教育的時機和時間的長短,不應喧賓奪主。
3、將教師教育,幼兒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三種教育形式巧妙的結合起來。在環境教育中,教師的教育僅僅是一個方面,在教師主導作用下,還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根據教學內容搜集相關的環境知識素材,這樣才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課堂中讓小朋友把自己收集的環境知識講出來,又可起到相互教育的作用。這種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形式,往往比教師的教育效果還要大。三、初具成效
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增強了環保意識,他們不再讓爸爸、媽媽買青蛙吃;看見爸爸、叔叔吸煙,會主動表示“吸煙會污染氣候,有害健康,你們不要吸”。他們還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節約
用紙;把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堆放到一起等;有的還會利用易拉罐、紙盒等制作一些玩具,并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在外出游玩的時候,幼兒都能自覺的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搖晃小樹、不折樹枝、不摘花草等等,環保意識和行為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
21世紀已扣響我們的門環,我們的地球能否在21世紀永葆綠色的青春,取決于今天孩子們心靈綠意的深淺。知識就是力量,綠色的知識就是綠色的力量。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我們應站在時代的前列,順應時代的發展,把課堂中落實環境教育這項工作做好。為保護環境,拯救地球而積極行動,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共同為我們的地球締造一個綠色的明天!
參考資料:
1、《幼兒教育》。
(一)部分科學教育內容難度偏深,脫離幼兒的現實經驗
育內容的確定是實現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主要環節,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同時也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但是實際上,幼兒園的科學教育內容有一大部分是來源于社會需求,內容還是比較適合幼兒成長,但是過分考慮社會的需求而忽視了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需求。
(二)科學教育方法單一,忽視了幼兒創造性的培養
所謂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師和兒童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為實現教育目標而采取的具體方式和手段。學前兒童進行科學探索的方式方法一般包括:觀察、科學小實驗、勞動、參觀、散步和采集、科學游戲、分類、測量、早期科學閱讀及交流討論、談話等。在實際操作中,教師經常讓幼兒通過觀察獲得知識,很少讓幼兒自己動手,忽視了幼兒創造性的培養。
(三)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缺乏,專業學習意識不強
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學習有很重要的影響。但目前來說,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狀況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專業學習的自我意識較低差。
二、改進幼兒園科學教育現狀的教育策略
(一)綜合考慮,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目
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實施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進行科學素質早期培養和促進兒童體、智、德、美和諧、全面發展的根本指導方向,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體系中概括層次在高的標準。艾斯納認為課程目標是“通過教育的過程學生所能達到教育結果”,它也稱為預期結果。她認為:解決問題的目標不是把重點放在特定的行為上,而是放在認知靈活性、理智探索和高級心理過程上。行為目標注重的是結果。表現性目標是喚起性的,而非規定性的,“不是規定學生在完成學習活動后所習得的行為,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際遇':指明兒童將在其中作業的情境、兒童將要處理的問題、兒童將要從事的任務,但并不指定兒童將從這些‘際遇'中學到什么”。所以要綜合考慮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抓住契機,寓科學教育于幼兒的
日常生活中在幼兒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幼兒學習的契機,教師要巧妙地抓住良好的契機,讓幼兒從日常生活中學到東西,重視偶發性科學教育。例如:在戶外活動時,一幼兒發現了地面有許多輪胎花紋,問另一幼兒:“看這車印都是花紋,多漂亮,車輪上刻那么多花紋干什么呀?”另一幼兒說:“好看唄?!边@里幼兒已觀察到了有關摩擦力的物理現象,但因沒有得到教師的指導,探索就此中斷。因此,對于偶發性科學活動,教師要隨機教育,及時發現、鼓勵、指導,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使幼兒善于發現、探索、思考,從而使幼兒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自主探究操作
皮亞杰把兒童比喻成科學家,意指兒童像科學家一樣,通過自身和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自己建構關于客觀世界的科學認識。幼兒園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場所,對環境的認識和探索是人類的本能,幼兒也不例外地喜歡主動地探索周圍的環境。比如:在區角投放裝有水的水盆、塑料泡沫、石頭、鐵片、鐵釘、玻璃瓶子、乒乓球、積木等不同性質、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重量的材料讓幼兒操作,看看什么東西能夠沉下去,什么東西能夠浮起來,如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如何讓浮著的東西沉下去。這樣材料的投放既體現了可操作性,又體現了可探究性,能夠激發幼兒主動地探究科學的奧妙。
(四)完善培訓機制,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1.開放性
科學教育活動化的開放性原則要求幼兒園教育理念的開放性。開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時,不能拘泥于傳統、陳舊的教學經驗,應當充分結合實際,開闊思路,為幼兒學習成長營造一個生動、活潑、自由的空間。同時,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還應當合理設計開放性的科學教育活動環境,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自由想象,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科學學習的興趣。
2.趣味性
由于受思維能力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幼兒對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和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均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教師在設置課程學習時,應當盡量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著手,激發幼兒探索未知事物的熱情。同時,教師和家長還應當加強和幼兒的溝通,充分了解和掌握幼兒的學習情緒和性格變化,并在此基礎上設計相應的科學活動,以提高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化的有效性。
二、科學教育活動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具體實施方式
1.兒歌兒歌具有節奏明快、活潑生動等鮮明特征
將其應用于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化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兒歌和科學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幼兒共同參與編曲的形式,讓全班學生一起學習、傳唱并編排舞曲,使幼兒形成對科學的認知。例如:字母歌“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XYZNowyouseeIcansaymyABC”,歌詞簡單明了,曲調生動、活潑,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既可以體驗到學習幼兒歌曲的趣味性,又可以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
2.游戲做游戲是幼兒園中最普遍的一種科學教學活動
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科學知識融合到趣味游戲中,并鼓勵所有幼兒積極參與,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又能幫助兒童較好地掌握科學知識。例如:在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中,教師可以向幼兒解釋雞媽媽會盡力保護雞寶寶是一種天性,然后鼓勵幼兒參與到游戲中,使他們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達到邊玩邊學的效果。
3.搭積木搭積木是實現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通過對不同物種、圖案的搭建,促進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例如: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搭建不同類型的建筑,并向幼兒簡單介紹它們的受力情況、搭建原理等,能使幼兒了解到不同類型建筑的不同功效,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
4.猜謎語猜謎語是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化實現的另一條有效途徑
在科學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科學知識巧妙地編成謎語或引用具有科學含義的謎面,通過猜謎語活動,激發幼兒對知識探索的興趣,從而有效地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例如:一只小雞真靈巧,五彩羽毛身上飄,會翻跟斗(筋斗)會跳高,落勒(在)地上勿會跑(猜一玩具名)。謎底是(毽子)。這樣既能提起幼兒的興趣,又能鍛煉他們的思維。
三、結語
20世紀以來,各發達國家把藝術教育作為義務教育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認真抓好,他們在制訂現代課程計劃時,均把藝術教育納入其中。他們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高度提出了藝術教育的目標要求,從純粹藝術教育中解脫出來,使學生在創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覺的過程中獲得美感體驗,藝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并不是藝術活動的有形結果,而“真正重要的是要喚起創造的熱忱,幫助人們提高到一個更高的生活水平?!彼麄冋J為,美感經驗和科學經驗是感知萬古長青的世界的兩條道路,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藝術本身,而是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以利于孩子積極靈活地適應面向21世紀的社會的變化,使孩子在未來社會中學會生存?,F今,教育作為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在知識、技術、創新成果方面,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被稱之為啟蒙階段的幼兒教育,如何在百年樹人的工程中抓好素質教育,在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一感召下,結合自身獨特的藝術教育特點,做好素質教育工作,培養幼兒從小具有創新意識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
當代研究幼兒教育的人,都知道幼兒教育理論指導經歷了不同的階段。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皮亞杰理論是指導幼教實踐的重要理論依據。它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兒童的智慧來自動作,應安排具體的材料讓兒童動手去操作,讓兒童在主動的活動中自主地去構建知識。近些年,伴隨著社會對智能觀念的改變,素質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由國外流傳進來,為越來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在多元智能理論發展的近二十年,加德納教授提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v觀幼兒藝術教育的內容、方法、目標,學習的彈性化,明顯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興趣和創造能力的全方位發展。
我國的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這說明中國在美術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礎和本國國情前提下,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但現行的美術教育只注重基礎技法的訓練,而忽視孩子藝術素養、藝術積淀的訓練,忽視孩子主動思維進行藝術創造的能力;注重孩子課內的練習,忽視孩子的藝術實踐活動;注重繼承現有的一程不變的藝術觀念,忽視藝術發展的創新、創造等等。以上這些問題都是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我們現行的美術教育體制,如不及時跟上市場的要求,非但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藝術素質的提高,而且會造成社會藝術需求的斷層,對藝術的發展是不利的,對美術教育事業也造成消極影響。
手創藝術教育屬于美術教育,它有著規則的設想,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手創藝術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相信這種美術教育事業也將在并不遙遠的將來走在世界的前列。
二、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造的樂趣;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那么,手創藝術在我國幼兒園素質教育活動中的實踐與研究何在呢?當今,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年代,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進行一場重大的改革,如何改革課程、改革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入地推進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素質教育,如何評價兒童的能力和學習效果成為每個教師、家長以至全社會都共同關心的問題。據此,多元的、開放的、尊重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的、重視實踐效果的智能觀和教育理念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其開發的活動和評估方法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可操作的經驗和策略。
因此,在貫徹實施新《綱要》的同時,結合本園特色,對手創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作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1.手創藝術教學是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創新
素質教育只有在幼兒的主體性活動中才能實現,而手創藝術教學作為近年來在全球幼兒教育中得到實踐的一種以強調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因為它表現出了能夠促進幼兒通過主體性活動得到發展的主動活動、自主選擇、相互交流和持續探索等特點。 手創藝術教學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接受,而是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各種物質材料,讓幼兒在和作品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作為幼兒素質重要組成部分的主動性和實踐性品質,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學的層次性特點主要表現在為小、中、大班幼兒設置不同的實踐模版,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選擇相同實踐形式的幼兒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可以說,在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在有意無意地關注同伴的一言一行。由于來自同伴的激勵和啟發往往比教師的說教更能激起幼兒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每個幼兒都能通過伙伴之間的相互交流不斷地產生新的思想火花,進而不斷地進行新的探索。在課程中,幼兒之間的相互觀摩、學習、啟發和激勵是經常發生的,這已經成為幼兒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的重要推動力量。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手創藝術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面對全體幼兒進行說教的人,而成為幼兒的交流伙伴--教師在和幼兒平等交流的基礎上支持和引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的活動力向、活動方式等進行指導。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這種相互交流對揭開活動區教學質量,促進幼兒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家長積極參與是課程深入開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奔议L的職業、專長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有許多可利用資源,因此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可使課程資源更多元與廣泛。在利用家長資源的同時,通過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課程設計,不僅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也使家長了解了孩子的學習過程和老師教育工作的過程。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在理論上以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結合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他提出教師應放棄向導和指揮官的作用,而只充當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在手創藝術教育過程中兒童應該是中心,是太陽,教師應圍繞兒童轉,要特別強調兒童的作用,以兒童的創造為主題內容。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也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手創藝術教育是多元的一種;而且這種多元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人們將不斷地對人的智能種類進行開掘,某種能力只要得到實踐的和生理解剖的足夠證據的支持,就可以進入多元智能的框架之中。 蒙臺梭利的“兒童觀”一直主張兒童心理發展是天賦能力的自然表現,他呼吁要重視兒童的自我發展,重視兒童發展的敏感期和階段性,重視兒童的活動;反對成人用不恰當的標準去干涉和妨礙兒童,希望通過確定兒童發展的敏感時期和階段來弄清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并通過為兒童提供有準備的環境來保障兒童的自我活動。手創藝術教育就強調讓兒童自我活動和發展。同時,手創藝術教育以美國劉純芳博士的手創藝術教材為模版,創造性地研究、開拓和建構《手創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實踐與研究》,促進幼兒園教學,促進教師成長,從而也促進幼兒教育科學研究的完善和發展。
四、概念界定及目標
手創藝術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而不是專業教育。手創藝術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美術材料和創作美術作品中,培養起對美的敏銳感受能力,初步學習用藝術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與想象。注重引導幼兒“觀察—體驗—發現—想象—創造”的心理過程。
美勞藝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對美的敏銳感知、鑒賞能力;開發幼兒創造性,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大膽表現自己的內在情感、理解、想象,培養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建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個性;體驗發現的樂趣,形成良好的探索學習習慣。在課程實踐中,調動社區、家長等有效資源,加強合作,參與環境創設,營造適宜幼兒發展的環境,推動課程的開展。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及要求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提倡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當多元化智能教育思想傳入我國并被大家紛紛學習討論時,“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的觀念便開始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所認同。因此,我班決定以“手創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實踐與研究”為題,進行嘗試性、探索性的研究。課題旨在將多元化智能教育引入學前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手創藝術課程的設計,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即建構一個以幼兒為主體的手創藝術氛圍,提供一個適合我班開展多元化智能的素質教育模式,并初步形成幼兒園創設手創藝術的基本理論框架。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 通過調查研究掌握班級手創藝術課程創設的現狀,為班級手創藝術素質教育中的實踐與研究奠定實證的基礎。
2、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結合新《綱要》的精神,構建班級手創藝術課程的目標要求。
3、探索班級手創藝術課程開展的基本規律。
4、建立班級手創藝術課程開展的操作內容。
六、研究的操作要點
1、將手創藝術引入現行課程,并有機結合。
課程結構決定著幼兒的素質結構。因此要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就必須對班級的課程進行調整或嘗試編制符合新《綱要》精神的新課程。增加手創藝術課程能促使幼兒參與手創藝術的課程內容、教育方法和學習活動(游戲)的組織形式,從而也減少許多不利于幼兒參與手創藝術的課程內容、教育方法和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
2、探索研究并實施合理化的手創藝術教育
根據課題研究的總目標,探索形成符合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幼兒行為和心理特點的梯度教育目標。在探索系列化梯度教育目標的基礎上,編寫可操作性方案。實驗教師再根據課題研究指導思想和上述可操作性方案,創造性地設計出引導幼兒參與手創藝術的活動方案。在探索手創藝術教育的同時,要重視對教育實現目標的評價。在研究中引導教師參考以下問題:
①手創藝術是否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
②手創藝術內容的選擇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的材料是否有助于教育目標的達成?
③手創藝術教育的組織和編排是否具有邏輯性,是否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等等。
3、構建立體式的家園同步教育。
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應重視幼兒家長學校的建立, 在幼兒家長學校中教師應向家長宣傳手創藝術教育的目標及指導思想,并通過講座、咨詢、辨析、宣傳欄等形式,引導家長提高認識,及時扭轉家長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錯誤的思想傾向和態度、行為,幫助家長學習、掌握一些對幼兒進行素質培養的良好方法。在課程設計上,也要充分考慮家庭因素,重視家庭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適當安排面向家長的課程,在常規內容之外,普及一般的教育知識,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在幼兒參與手創藝術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家庭、社區與幼兒園的合力作用。通過開放日活動、家校沙龍、家長自愿者活動,家訪、電話交流等多種形式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從而喚起家長與教師合作的內在需求,建立良好的合作教育關系,增強手創藝術的整體效果。
七、課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溫州市第七幼兒園?。?)班29名幼兒,其中男幼兒13名,女幼兒16名。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八、課題研究的成果形成
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
課題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