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環境經濟學理論

環境經濟學理論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14 16:28: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經濟學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環境經濟學理論

篇(1)

關鍵詞:能源經濟學;戰略性新興產業;課程體系;內容模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6-0117-03

當前,能源生產、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臨深刻變革,能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基礎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產業也在經歷從傳統壟斷和計劃為主的管理模式,通過管制放松和競爭進行的市場化改革進程,能源相關資源配置將更多通過市場機制實現。這一進程中有大量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回答和解決。

能源經濟學就是以能源生產、分配和利用全過程中的經濟問題為核心,闡釋能源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與相應經濟規律,為實現能源及相關資源在社會經濟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論和方法論支撐的一門應用經濟學,是能源經濟管理研究和實踐的基礎理論。2010年,教育部啟動包括能源經濟專業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能源經濟學”課程普遍作為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

一、對能源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理解――基于課程知識框架的角度

當前,能源經濟學的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能源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關系;能源與環境和氣候變化的關系;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能源價格、能源市場和稅收;節能與循環經濟;能源替代;能源國際貿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總體上,能源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和有關理論來源,包括新古典經濟學和資源環境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管制經濟學、能源技術經濟學、金融學等理論,所采用理論分析工具主要是運籌學及數學規劃、應用統計與計量經濟學、可計算一般均衡(CGE)理論、系統科學及系統動力學、博弈論及信息經濟學等。

對能源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成,可以從對能源經濟的不同認識角度理解。

1.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多層面(圖1)角度

宏觀層面內容側重總量分析,有關政策分析考慮經濟環境因素,主要有宏觀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場、能源環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觀層面內容主要是能源產業政策與管制;微觀層面內容涉及能源價格形成機制、能源供需均衡與配置優化、能源生產消費的外部性等。相對而言,能源技術經濟則強調圍繞能源生產消費過程或項目,更具有與技術特征相結合的管理學特征,如投資決策分析、能源管理機制、生產消費過程(或設備)的能效分析等。現在部分開設的“能源經濟學”課程,涵蓋了能源技術經濟學部分內容。

2.從產業鏈及其技術經濟特性角度

考慮不同品種能源,結合從作為礦權的資源到勘探/開采/生產、輸配和利用等環節(圖2)的技術經濟特點進行區分,如煤炭經濟學、石油經濟學(勘探開采、石油市場等)、天然氣經濟學(勘探開采、管道輸配等)、電力經濟學(發輸配、電力市場)、新能源經濟學等。現有能源經濟學體系就是以以國際石油市場為背景的石油經濟學為肇始,在原有各品種能源的專門經濟學基礎上拓展、融匯和深化形成的。

3.從研究方法論角度

以規范的定性和數理模型為方法的研究,為能源經濟相關分析提供理論基礎,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環境稅收、能源環境資源配置優化等;采用實證分析方法的研究內容,為能源經濟分析提供實證方法和必要證據,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應用和能源市場建模等內容。

與資源環境經濟學、能源技術經濟等周邊支撐理論相比,能源經濟學理論具有以下特點:

(1)與經濟學結合更為緊密:緊密圍繞能源的生產、分配和利用過程,有更鮮明的針對性,側重闡釋能源在能源、經濟和環境(3E)系統中的作用,研究能源與經濟和環境諸要素之間的關系及相互影響、政策涵義。從宏中微觀層面,為能源經濟研究和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方法論支持。在當前主流能源經濟研究中,實證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視實際應用。相比而言,資源環境經濟學更具基礎性,而能源技術經濟理論則側重于更微觀的工程經濟實踐。(2)兼具基礎性和應用性:能源經濟學為能源經濟研究提供相對基礎性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支撐。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統理論等有關方法和工具,以及相關實證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實證證據,也能夠直接用于能源經濟管理決策和實踐;(3)交叉融合性、動態發展性和創新性:能源經濟學的理論來源多樣,現代能源經濟學內容實際上結合了經濟學、管理學、技術經濟學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不斷進行交叉、融合和發展,不斷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領域,不斷為回答和解決能源經濟發展問題提供創新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支撐,逐步成長為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

但是,無論從研究還是從教學的角度,目前對能源經濟學涵蓋范圍的認識尚不統一,理論體系本身遠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經濟方向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

能源經濟研究方興未艾,國內外高校設置能源經濟相關專業,培養能源經濟管理和研究人才,歷史不長,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教材編制、都仍處于起步階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為研究生層次專業,設置于環境或能源相關系(學院),或能源環境相關跨學科專門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專業及研究基礎,教學內容的工程和管理學特征較強。依托理論和應用經濟學科開設能源經濟專業的相對較少。考慮到學科交叉性,專業生源主要來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國特拉華大學能源環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設置了能源經濟及管理專業,2012年開始招收能源經濟及管理本科專業。近年來,由于能源經濟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專業人才需求增加明顯。國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等,國內很多高校,如國內的中科院、清華大學、廈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江蘇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西安財經學院等,也都相繼招收能源經濟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重慶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晉東學院等高校陸續開設能源經濟本科專業。

目前,國內已出版的教材[2-6]中,筆者認為魏一鳴主編的《能源經濟學》(第2版,2011年)較為符合當前專業教學要求,其它教材多適合研究生層次。國外多數院校多采用講義形式,也沒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較適合本科教學,但內容程度偏淺;《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適合研究生層次使用。

從多數課程開設的情況來看,由于能源經濟學覆蓋面寬和研究視角多樣,對能源經濟學及其體系的認知差異較大,課程內容也因為銜接課程的差異和依托專業不同,差異較大,深淺不一。目前存在的明顯問題有:

(1)課程內容體系欠規范,與相關課程內容重復和沖突的情況突出:例如,資源環境經濟學對可耗竭資源開采、環境經濟的分析,在本課程中也會講授。在“能源經濟”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方面,前者有關內容作為能源經濟學理論來源之一,完全可以簡化和有針對性地納入能源經濟學課程內容之中,作為基礎理論模塊的內容;還有,能源經濟學與環境經濟學、氣候變化經濟學等教學內容存在部分重疊。(2)缺少一致認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教學多采用課堂講義和教輔資料結合的方式。(3)教學手段和方法有待創新。對非工科背景的經濟類專業學生,學習具有較強技術關聯性的能源經濟專業課程,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可考慮選擇多媒體課件、有關能源生產過程和技術的視頻、現場參觀及專業實習等多元化輔助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專業建設能源經濟專業,需要增加開設經濟和管理有關課程,加深學生從經濟管理角度對能源經濟的理解。(4)教學學時數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養體系規范下,多數高校可分配給專業課程的學時僅約占總學時的10~15%,單科課程多不超過60學時,中國石油大學等在能源經濟專業建設中具有較長辦學時間的高校,專業培養環節約占總學時的20%。教學學時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學時。既要符合現有本科培養規格要求,又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受能源和經濟管理等多學科交叉的知識傳授和素養培養,以滿足未來從事能源經濟領域實踐與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學規律和專業學習特點,更為合理安排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方式,課內課外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

總之,從國內外發展動態來看,本科層次“能源經濟學”課程的規范化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教學體系建設存在諸多需要探討的問題,包括教學內容、輔助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評價等。本文主要對教學內容和輔助教學方法、手段進行探討。

三、對“能源經濟學”課程建設的思考

1.建設思路

作為創新型專業核心課程,“能源經濟學”課程的建設,從教學體系建設角度,特別是教學內容組織方面,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1)體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能源經濟本身屬于新興領域,新的技術、理論方法和問題層出不窮。這要求能夠把握能源經濟理論及發展動態,在內容上采取教材(講義)和科研文獻相結合方式,不斷充實、拓展和創新課程教學內容,包括教學內容及其結構、課件和實驗環節等,反映該領域的新動態新發展。(2)特色定位:應充分結合原有教學和研究基礎,在目前國內能源經濟專業尚不多的情況下,各專業應找準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據各品種能源及其子產業的技術經濟特點,有選擇地突出某一兩子產業或部分教學內容,單獨開設相關特色課程,形成自身特色和優勢。如石油大學單獨開設了“國際能源市場分析方法及應用”、“國際石油經濟學”,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源經濟專業設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養面向能源經濟實際,能夠回答和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緊迫能源經濟問題的人才隊伍。因此,應注重課堂教學與實驗實踐培養環節相結合,豐富教學手段和方式,特別重視對專業素養和實際能力的培養。需特別指出的是,出于數量實證方法在能源經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計量分析、投入產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編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較復雜,有關教學內容最好安排獨立實驗課程。(4)區別不同能源品種及其產業鏈:在對能源經濟總量概念及有關分析理論的把握之外,應在能源供給、能源市場與價格、能源產業管制等具有明顯子產業特征差異的內容部分,根據不同能源品種的技術經濟特性劃分教學內容模塊,如可大致分為煤炭、油氣、電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場、能源金融等細分內容模塊。在此基礎上,按照專業特色定位進行適當側重和取舍。(5)教學內容的靈活組合和調整:應從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分析應用和政策應用的維度,對內容模塊的設置仔細分析、靈活剪裁和設計,反映專業定位及特色,區分主干和拓展內容。(6)注意與其它課程的銜接承遞:明確課程之間的序貫承遞關系,合理設置教學計劃,盡量減少課程內容的重疊冗余,提高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互支撐度,最大限度節約教學資源。適當考慮與研究生階段有關課程的銜接。

2.課程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設計

從各高校課程開設的情況來看,“能源經濟學”課程多設置于第4或5學期,課程學時多是32或48學時。課程預備知識,主要有:能源概論、宏微觀經濟學、應用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運籌學等。課程內容的設置,應是對這些知識的綜合運用和深化。參考有關《能源經濟學》教材內容,從便于學生消化吸收的教學需求出發,筆者認為該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應適當增加學時至60學時,內容模塊可大體劃分如表1所示。

對教學內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則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場與能源價格―能源產業管制―能源政策―能源與經濟增長、環境的關系”的有關概念及其理論闡釋為核心脈絡,組織和展開教學主干內容。(2)在理論和分析方法論的教學中,注重與有關課程內容銜接:理論分析部份,應注重在經濟學理論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以講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學生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能源經濟問題的能力;注重講授3E領域應用廣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數理論與因素分解、DEA效率評價、投入產出分析、CGE模型和計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夠結合典型文獻和課程實驗環節,深化學生對有關方法及其在3E領域應用的理解。該部分內容有一定深度,可選擇另外單獨開設實驗教學環節或課程,實驗課時也可適當增加。(3)考慮內容深度、專業課程培養體系及教學安排和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強調學生對“能源-環境-經濟”基本問題及知識的掌握和準確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側重,兼顧理論和方法論教學,進行內容取舍或單設課程。

3.輔助教學手段和方法

由于學時有限,學生對于跨經濟學和能源科學的課程內容理解上會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上,既要安排對能源學科特別是能源工程領域知識的預備課程,也要結合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可包括:(1)以專業研究報告和學術文獻作為補充,較全面、細致和及時地反映能源經濟實踐和學術研究的進展,反映能源經濟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結論。(2)能源經濟與工程技術的教學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能夠為學生提供直觀和感性認識。(3)能源經濟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統模型,能夠為學生更為深入和準確地理解能源系統提供模擬或仿真環境。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能源學科專業實驗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學的輔助仿真實驗。(4)安排課程認知實習環節。(5)有組織地開辦課外能源經濟專業講座,增加學生課外的知識獲取渠道等。

四、對重慶大學“能源經濟學”課程建設的思考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CEBA)于2011年獲批在現有應用經濟二級學科下籌建“能源經濟”專業,于2012年開始招生。在專業建設上,CEBA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依托技術經濟及管理國家重點學科,傳承電力技術經濟特色方向,以打造輻射全國的特色專業為目標,為西南地區及至國家相關行業部門輸送急需的能源經濟及管理專門人才,并為相關專業研究生階段的教學科研培養輸送人才”的專業建設目標。從人才培養角度,提出了培養符合國民經濟建設和能源經濟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經濟,會管理”的創新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在“能源經濟學”課程建設上,課程教學學時規劃設置為48學時。根據我院本科教學總體課程規劃,梳理“能源經濟學”課程與其它課程的銜接關系如表1。對有關教學內容作出了相應安排:(1)在課程內突出能源經濟實證研究方法內容,設置實驗教學環節。(2)相對突出電力技術經濟特色,單設“電力技術經濟”、“電力市場與電力經濟學”課程,安排“電力工程概論”課程作為預備課程。(3)建立與能源企業的教學培養合作關系,安排能源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舉辦講座,安排課程認知實習、專業認知實習和專業現場實習等環節。

五、總結

能源經濟專業的設置和能源經濟學理論體系本身都是新興事物,需要不斷開拓創新。國內“能源經濟學”課程建設處于初創階段,有待規范化和經驗積累。本文基于對能源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理解,結合國內能經專業辦學的實際,探討提出了“能源經濟學”課程內容設置模塊化設計及其原則與必要輔助教學手段,希望能夠為能經專業的下一步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龐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簡明辭典[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強.現代能源經濟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3]林伯強.高級能源經濟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4]魏一鳴,焦建玲,廖華.能源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5]魏一鳴,焦建玲,廖華.能源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6]魏一鳴,焦建玲.高級能源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

篇(2)

 

我國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盡管我國設置“環境經濟學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幾乎所有設置環境科學系、經濟學系及相關專業的高校都開設了環境經濟學或者類似的課程。由于環境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其教學對學生經濟學背景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而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不同于經濟學或者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一般沒有受過經濟學的訓練。環境科學專業課程多、時間緊的特點也不允許他們做這樣的知識準備。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開展環境經濟學的教育和教學是一個必須研究的問題。本文對環境科學專業環境經濟學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等進行了探討,旨在為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1 課程設置

 

目前國內外環境科學專業設置的相關課程有環境經濟學概論、環境經濟學基礎、環境經濟學導論、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考慮到環境與資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很多的環境問題是在自然資源利用中產生的,自然資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減少環境問題的產生。而且在環境經濟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資源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對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只重視環境經濟學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資源經濟學的教育,不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體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在整個專業的教學體系中,由于總課時的限制,往往很難同時開設環境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經濟學兩門課程。所以筆者認為,從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需要出發,設置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基礎課程為宜。

 

另外,大多數環境管理專業將環境經濟學設為選修課,一些學生因害怕該課程難學而放棄這門課的學習。根據筆者了解,現在很多環境科學/環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為沒有經過環境經濟學的基本訓練而造成知識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議有背經濟學常識而被責難。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將本課程設置為專業基礎課。

 

2 教學目標

 

如上文所分析環境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它不僅與經濟學、環境學有直接的聯系,而且與地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以及法學等學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總之,其涉及知識面寬,內容廣。盡管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的自然科學的背景較好,但社會科學,特別是經濟學和公共管理學的知識比較欠缺。面對這樣的學生背景和有限的計劃學時,制定明確可行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在有限的時間和學生知識背景的條件下,必須考慮學生將來實際工作的需要、課程的特殊性,以及該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來制定教學目標。根據筆者本課程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相關研究經歷,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應該定位于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經濟學思維三個方面。具體為:(1)掌握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分析評價方法,達到“入門”的目的;(2)掌握運用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分析和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的基本能力,特別是掌握環境經濟手段的經濟學理論基礎;(3)培養學生從經濟的角度審視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習慣;(4)為相關的課程(如: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打下必備的基礎。

 

 3 教學內容

 

環境經濟學包括了從微觀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到環境和環境問題、自然資源和自然資源問題、環境與自然資源管理政策、綠色GDP核算(涉及宏觀經濟學知識),以及最新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和應用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和內容。國外高校這門課的課時為54學時(每周2次4課時),并且要求學生有微觀經濟學基礎。即使對非經濟學專業開設這門課,課時也為54學時。而我國高校環境科學專業的教學體系中,本課程只安排了36課時。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顯然不可能涵蓋環境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因此,必須根據教學目標、課時的限制以及學生的背景來確定教學內容。我們認為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以下5個模塊:

 

(1)導論。導論模塊主要介紹當前主要面臨的環境與資源問題(如污染、資源利用沖突、全球環境問題等),分析環境與經濟之間的聯系;由此導入什么是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為什么需要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等問題。

 

(2)基本經濟學概念和理論。這一模塊主要是針對沒有微觀經濟學背景的學生建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涉及的概念和理論包括費用和效益、供給和需求、經濟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產權等,以及環境質量經濟學。

 

(3)分析方法。這一模塊主要介紹環境與資源經濟學中兩種最基本的也是應用最廣的分析評價方法:環境資源價值評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環境資源價值評估方法部分,側重向學生灌輸這樣一個理念:與其他財產一樣,環境與資源是有價值的,必須將環境與資源的價值納入決策過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將環境資源價值評估得到的結果納入到決策過程的有用框架。

 

(4)環境經濟政策。這一模塊主要介紹國內外現行的和擬議的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及其理論基礎、這些手段優劣和對資源環境影響的經濟學分析方法。從而引導學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評價中的經濟學思考。

 

(5)自然資源利用和管理。這一模塊主要介紹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水資源)在時間上最佳配置的理論。重點介紹漁業資源問題、管理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制定和影響的經濟學分析方法。

 

以上的5個模塊,首先通過導論讓學生對環境與自然經濟學有一個總體的了解,然后從基本概念和理論入手,依次過渡到環境經濟的分析評價方法、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與政策,自然資源利用及管理政策,從而將各章節的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框架,有助于引導學生認識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內在的邏輯規律。

 

4 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下,采用何種方法進行教學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與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多媒體技術的進步為我們開發先進的教學手段提供了有利條件。改變傳統的黑板板書方式,建立以先進的多媒體手段為依托,課堂講授課后練習、課堂演講與討論、現場教學以及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體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學科的教學效果和效率。根據筆者的經驗,以下幾種教學手段特別重要。

 

(1)啟發式教學與案例教學。由于本課程具有文理滲透、交叉性質,初學者對一些經濟學知識及其在解釋環境科學問題上的運用理解較困難。因此,在講授過程要盡可能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對基本概念、理論的敘述注重確切和深入淺出、對關鍵詞的講解力求準確透徹、對分析評價方法及有關環境管理經濟手段的介紹盡量理論結合實際,并通過提問、啟發、舉例使同學們理解掌握每個知識點。在啟發式教學時配以實際案例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如針對目前我國嚴重的霧霾問題,配合華北地區經濟增長、人口增加、消費增加、重工業布局來分析霧霾產生的原因;啟發學生用經濟學的思維來分析問題,考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權衡,從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環境經濟手段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強制關閉企業這樣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體課件。為了使課堂講授更加明了、生動,并節省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時間,首先要完成與原版教材相對應的英文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在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中,充分利用字體、顏色和動畫等功能,并通過插入各種圖表、與相關網站鏈接,力求達到條理清晰、突出重點、加深印象、擴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學生在課前課后很容易通過互聯網或email等方式獲得多媒體課件,故上課時不必將精力用于記課堂筆記,從而讓他們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積極思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3)雙語教學。英文教材、英文課件、中英文相結合的閱讀材料和講授,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和透徹理解課程的基本內容。現有中文教材大都從英文教材翻譯或者編譯而來,無庸諱言,翻譯和編譯中存在很多晦澀和謬誤之處。因此筆者認為雙語教學效果要好于單語教學。而且學生在將來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獻,雙語教學可以讓學生熟悉本學科的專業詞匯,為學生將來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課堂討論和現場調查。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除了具有鮮明的交叉性,應用性也是其一大特點。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授課內容,以問題為導向,定期組織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討論,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上臺演講的機會,師生平等參與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同時盡可能安排現場教學活動(包括觀看有關錄像),或結合教學組的在研課題組織學生參與現場調查。實踐證明,這種生動活潑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同學們調動積極思維、發揮潛能、發展個性、展示才華,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學和對環境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及其綜合素質,同時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5 結論

篇(3)

【關鍵詞】 綠色會計理論 環境問題 綠色經濟

一、構建我國綠色會計體系

1、綠色會計的理論依據

綠色會計是在相關會計理論指導的基礎上構建出來的;同時綠色會計的實踐過程又推動其自身理論發展成為一套豐富與完整的體系。除了現行會計理論基礎外,綠色會計的理論基礎還有環境經濟學理論、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和綠色經營理論。

(1)環境經濟學理論。其是環境科學與經濟學相互交叉的一門理論。環境經濟學產生的時間雖短但是發展很快,并從中衍生出了生態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等三級分支邊緣學科。總體來看,環境經濟學是以兼顧成本效益、投入產出模型、采用環境影響評價、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為軸心,充分利用了經濟學的理論和模型,來研究一種環境保護和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模式。

(2)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該理論是從20世紀中葉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的應用性、綜合性很強的經濟學科。主要研究人口、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

(3)綠色經營理論。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致力于提供大量消費者所需的綠色產品、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利益、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

2、綠色經營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綠色經營是一種新的企業經營方式和經營戰略,分析企業已存在的綠色經營活動對財務的影響,是我們發展和把握綠色會計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或為微觀基礎。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綠色經營活動的發展和不斷完善對綠色會計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影響。

(1)綠色經營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綠色經營系統的發展是基于企業在生產經營環節中所產生環境污染以及進行的環境保護活動所造成的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企業為了對財務活動進行更好的管理,就需要綠色會計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核算和監督。

(2)綠色經營改變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績效評價標準和模式。綠色經營理念在企業中廣泛傳播,改變了企業原有的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而且在企業經營績效評價中加入企業經營過程中所帶來的環境破壞因素,該因素包括財務因素和非財務因素兩部分。

二、綠色會計核算體系分析

1、綠色資產

(1)綠色資產的計量。綠色資產是通過以貨幣來衡量其價值的方式來計量。企業首先要對其將要使用的自然資源進行綠色資產確認。在我國,企業只擁有對大自然資源環境的使用權,過去是由國家直接將自然資源撥給企業,而企業不需要付出相應代價。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步步深入,企業正逐步實現政企分開、產權明晰、簡政放權、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模式,國家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再實行企業無償獲得劃撥的自然資源而開始實行有償使用機制。企業對自己所能使用的自然資源要根據綠色會計理論進行確認計量:企業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的綠色資產應該以其購買價格或者評估價格確認;國家以綠色資產入股企業的情況,企業應該以其評估價進行確認;已經確認入賬的綠色資產,如果之后有追加投入,應該相應地追加成本;綠色資產的轉讓、非常損失以及其他損失,應按實際數或平均數削減其存量。

綠色資產價值計量公式如下:

現實使用價值=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

總用戶價值=現實使用價值+未來使用價值

自然資源價值=總用戶價值+存在使用價值

(2)綠色資產的核算。從綠色資產與現行的資產種類和形態來比較,綠色資產涵蓋了資產分類中的大部分。例如空氣凈化、污水處理設備,現行資產歸屬于固定資產類別,而以綠色資產的確定標準,其應歸屬為“綠色資產”。因此,如何將兩種資產合理區分開來統籌核算顯得尤為重要。而綜合的研究成果,目前有兩種思路:一是符合綠色資產確認標準的歸于綠色資產進行核算,按流動性分為綠色流動資產、綠色固定資產等;二是通過設置二級科目來核算綠色資產。

2、綠色成本費用

(1)綠色成本費用的計量。綠色成本費用的計量主要是核算各種綠色成本費用的實際發生額,有些綠色成本構成資源產品的成本可以用一般的財務會計方法進行核算;有些綠色成本費用雖然不構成資源產品的成本但是可以反映資源消耗和降級導致的消耗。但對于例如美化社會環境的效益、建設一個水庫對局部氣候的改善等,一般很難進行具體的數量化,這時可采用所謂替代法的“影子價格法”。“影子價格法”指在計算具體某一區域環境帶來的效益和損害時,可以利用同樣大小區域的環境所帶來的收益和費用來表示這一區域的環境所帶來的收益和費用,也就是利用不是實際存在的影子價格把實際存在的環境收益或者費用具體化,再計算環境中各個因素的價格,然后再求其總和。

(2)綠色成本費用的核算。為了綜合地核算綠色成本費用,可設立“綠色支出”賬戶,用以核算企業經營管理中與環境活動相關的以貨幣計量形式反映的支出。綠色支出賬戶下設三個明細賬戶:“綠色資本支出”、“綠色費用支出”、“綠色惡性支出”。

一是綠色資本支出賬戶。按照財務會計標準,企業的會計支出分為資本支出和收益支出。資本支出是指企業的支出超出了一定年限并最終形成了企業的資產。“綠色資本支出”是企業在環境保護活動中投資形成的賬戶。該賬戶借方應記錄為建設和購買環保資產所投入的支出總金額;貸方則記錄為企業購建環保類的資產投入而結轉出去的總金額;該賬戶借方累計額記錄了企業購建環保類的長期資產投資總金額;借方余額記錄了企業未完成的環保類建設工程項目總金額。

二是綠色費用支出賬戶。根據財務會計標準,企業支出的收益期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則可列為費用支出。“綠色費用支出”是指企業在環境保護活動中所發生的不能列入長期投資的部分。由于這一類費用有時表現為企業的期間費用,有時又成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因此,該賬戶借方不能作為環保類資產投資支出;貸方記錄應當轉作經營管理成本或期間費用;該賬戶期末一般沒有余額;借方累計發生額記錄企業環境保費用的累計支出。

三是綠色惡性支出賬戶。這一類型的賬戶支出是企業違反環保法律法規所帶來的罰款、停止生產、敗訴等損失。該賬戶單獨列出來對良性綠色支出和惡性綠色支出起到了預警機制的作用。該賬戶的借方記錄每項綠色惡性支出的總金額;貸方記錄經批準后可轉入管理的費用或營業外每項支出的總金額;借方余額驗證已經發生的待處理的綠色惡性支出;該賬戶年末一般沒有余額;借方累計發生額可記錄企業累計的綠色惡性支出。

3、綠色負債

(1)綠色負債的計量。對于綠色負債,由于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在操作層面的難道大大增加。為此,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于1975年的第5號《或有事項會計》中指出:當對環境負債的估計是一個合理范圍,且在這個范圍內沒有比它更合適的方法時,應該選擇最低金額計量。

(2)綠色負債的核算。綠色負債是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要為環境問題產生的綠色支出。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將綠色負債定義為“為凈化大自然資源環境而形成的負債”,并根據支出的方式做出以下分類:為凈化自然資源環境而直接發生的負債;為預測自然資源環境凈化投入而發生的各項支出。由此可見,當決策者需要對環境污染治理時,確認綠色負債的時點就形成了。環境治理所需要的相關費用就形成了綠色負債。綠色負債的估計方法與一般財務會計所要求的謹慎性有一定分歧。為了避免企業綠色負債賬戶體系所核算的數據不因預計成本、估計成本的產生而失去與其他賬戶數據的勾稽關系,綠色負債的核算體系可實行復式記賬的賬戶設置與單式記賬的登記簿設置相結合的形式來構建。

4、綠色收入

綠色收入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綠色資產在未來給人類帶來的即將實現的,能夠用貨幣計量的效用。綠色收入有以下幾個特點:綠色收入是一種效用,是對人類的一種滿足程度的體現;綠色收入一定能夠用貨幣計量;與綠色資產直接相關。從綠色會計核算的目標出發,考慮到企業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將效用的實現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直接開發利用綠色資產產生利潤的過程,人類所獲得的來自于自然環境的資源產品,第二階段,人類對自然資源產品進行再加工創收的過程,只有第一個階段產生的收益才能確認為綠色收入;效用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指人類已經完成對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預期在未來帶來效用;一定期間內發生,綠色收入在一定期間慢慢產生是一個積累過程,折舊需要人們劃分不同的會計期間,按權責發生制進行綠色收入的核算。

三、構建中國綠色會計理論體系的建議

1、制定綠色會計信息披露準則

綠色信息披露是最早進入實務領域的,但發展到現在,不同企業披露信息的方式和內容各不相同,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同時出于企業自身的考慮,一般企業只會披露好的環境信息,而壞的環境信息則會被人為的隱藏。這就會導致綠色信息的使用者很難獲得真實的綠色信息,難以對企業的環境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從而得出切實可行的決策。因此,制定綠色會計準則對于推進綠色會計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2、加強我國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

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大,且備受公眾的關注,同時強污染企業從事與環境相關的事業較多,可以將環境信息披露在強污染的上市公司中試行,然后再將這些公司的實行經驗推廣到一般的企業。

3、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企業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首先,要了解自己所處環境的問題現狀、自己所處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為自己提高綠色競爭力提供參考。不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其次,要密切關注社會對環境的重視程度和環境發展的趨勢。最后,根據現有的現狀提出相應的標準和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 孟凡利:環境會計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2] 劉思華:綠色經濟論[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3] 高軍、王暖:環境保護與企業運營[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4] 陳耀邦:可持續發展戰略讀本[M].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

篇(4)

關鍵詞:經濟學;滲透式環境教育;模式

基金項目:湖南省環境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開放基金項目“企業環境教育模式及績效測評研究”;衡陽師范學院教學教改項目“滲透式環境教育與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YKT201402)”;湖南省重點建設學科“區域經濟學”資助

在高等院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進行環境教育對于普及環境科學知識、環境法律知識和環境道德知識,促進新型人才培養、教育改革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我國經濟學專業教育經過30多年的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經濟管理類人才,這些優秀的經濟管理人才在各行各業擔負著領導和決策職能,然而在決策過程中只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環境效益的理念和行為模式卻加重了當前的生態環境危機,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理念和方式。因此,本文分析了當前經濟學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環境缺陷,并借鑒國外經濟學專業中的滲透式環境教育模式,最后提出了適合生態文明社會發展需要的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式環境教育模式。

一、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無視環境價值性

經濟學起源于古希臘的家政管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才呈現在高等學府。我國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是在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國家提出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導向,各大知名高校紛紛開設經濟學專業,傳授經濟學理論與知識,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經濟管理人才。從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以來,經濟學專業經歷了緩慢發展、快速發展、穩定發展三個階段,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的要求,各高校開始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與國際接軌。總體來講,經濟學學科發展呈現出精、尖、深的發展趨勢,與數理學科融合明顯的同時與人文社會科學相分離的趨勢并存。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環境承載能力的限度也逐步展現出來,人們逐漸意識到絕不能以犧牲子孫后代的健康幸福為代價發展經濟,然而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無視環境價值性更是加劇了環境承載負擔,越來越背離“美麗中國夢”的實現軌道。

(一)培養目標價值取向單一

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價值取向的綜合反映,關涉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的好壞。從當前我國各大高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均突出以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為導向,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理論基礎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實操型人才為目標。然而遵循這一價值取向的經濟學人才培養目標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堅持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在實踐管理工作中大多傾向于以經濟利益最大化作為價值判斷標準,目光短淺,行為短視。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的支持,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決定經濟發展的質量。面對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的現狀,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單一價值取向已完全不能適應生態文明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二)課程設置不全面

課程設置是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在高教司的調查中,我國經濟管理類學生應具備綜合素養、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專業知識、社會責任感五方面能力,然而從經濟學專業課程設置來看,要滿足這五方面能力還遠遠不夠。例如,在課程設置方面經濟學專業均開設《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等主干課程,而這些課程都過分強調理性經濟人假設,物質利益最大化,無視環境的價值性,帶有明顯的環境缺陷,專注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經濟學專業課程設置為考慮環境系統和經濟系統的融合,無法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

(三)教學內容陳舊

教學內容的設計直接關乎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塑造。我國自開設經濟學專業后一直沿用西方經濟學思想理論體系,而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強調一系列假設基礎上的數量模型設計與推導,不注重考慮環境成本和生態補償,課程內容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未能引導學生把經濟學放大到整個自然環境系統中去思索,無論是經濟人假設、還是生產函數、消費者理論、廠商理論以及我們用來衡量經濟增長的GDP都不考慮環境成本,與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理念相脫節。這些不考慮環境成本、環境代價的經濟學知識一旦被運用到實踐,各級管理者就會想方設法追逐利益最大化,置生態環境于不顧,這樣,所培養出的經濟管理人才自然無法擔負起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使命。

二、國外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式環境教育模式借鑒

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上升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以及一系列世界公害事件的出現使人們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保護除了法律、行政等強制約束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滲透式環境教育是將環境知識分散于文、理、工等學科教學中,通過各門學科課程化整為零地實施環境教育,使學習者在各學科的學習中獲得環境保護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深入學生內心世界,以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提升學生環境保護自覺性。以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都主張環境教育應滲透到所有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并在環境教育的內容、特點、方式方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尤其是在經濟學的發展中引入環境和生態科學的內容,形成“環境經濟學”這一學科分支,為人類克服經濟發展與環境危機的矛盾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在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尤為強調經濟系統的環境分析,注重吸收最新的環境資源性、有價性和稀缺性理論,逐步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倫理觀。

(一)環境價值觀深入每個教育管理者心中

教育管理者在環境教育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環境價值觀的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學管理者。在國外,很多教育管理者本身就是環境保護組織的成員,經常利用周末休息日參與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自身已經確立了深厚的環境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已經成為每個教學管理者的自覺活動。

(二)課程設置規范、全面

國外經濟學為適應時展自身也在不斷完善中。西方經濟學吸收生態學、環境學等學科內容,形成環境經濟學學科分支,為經濟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生力量。由此,國外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把有關環境教育、環境經濟學等課程作為必修課程,課程體系更加全面和系統,引導學生把原有孤立的經濟系統放大到整個生態系統中,讓學生學會在社會生產實踐中考量環境價值。

(三)重視各教學環節的滲透式環境教育

在國外,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實踐教學都非常重視滲透式環境教育。在經濟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案例分析將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的清潔生產觀介紹給學生;通過辯論討論的形式將西方經濟學推崇的生產消費觀轉變為適度消費綠色消費觀。此外,國外充分利用經濟學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滲透式環境教育,例如,在學生專業實踐活動中,深入企業了解整個供應鏈管理流程,產品制作過程的清潔工藝,三廢循環處理技術及企業環保投入等內容,并自主虛擬設計企業生產營運系統,從而通過實踐教學滲透環境教育,提升經濟學專業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式環境教育模式

經濟學專業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境行為對未來環境問題的預防和解決將產生重要影響,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對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我國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式環境教育還沒有真正開展起來,探索出一條滲透式環境教育有效模式成為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做好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頂層設計

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頂層設計是指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進行統籌規劃。從宏觀上來講就是要求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要立足十“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培養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方位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從微觀上來講,各大高校應致力于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實現所培養的經濟管理人才不僅具有深厚的經濟理論功底和實操能力,而且更要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樣學生在實際管理工作崗位上才能形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的處事思維,才能實現決策的真正理性化。

(二)優化課程設計

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式環境教育必須在課程設計上進行優化。首先是更新課程觀念。經濟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門類齊全,體系完備,但整個經濟學體系中卻忽視了環境這一重要資源的價值性,使得學習與社會生活脫離,因此,必須通過滲透式環境教育來彌補傳統經濟學這一缺陷。其次,課程設置綜合化。當代科學發展呈現出分化與綜合雙向拓展的態勢,為適應經濟社會生活的變化,經濟學專業課程內容應在學科間進行橫向綜合。在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除開設《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等主干課程外,應吸收國際先進科研成果,開設《環境倫理學》、《資源環境學》、《環境經濟學》等基礎必修課程。第三,課程安排合理化。大學經濟學專業學習時間為四年,在大一入校開設相關環境保護方面的通識課,大二開設《環境經濟學》等基礎專業課,在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之后大三開設實踐課,使學生掌握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

(三)改革教學內容

改革教學內容是在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進行滲透式環境教育的重要途徑。然而,在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還未將有關環境教育、環境倫理課程列為必修課程的情況下,需要一些專家學者根據我國國情自編經濟學教材,并在各章節安排有關環境知識、環境資源、環境成本等內容;同時,對經濟學專任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吸收先進的環境價值理念,樹立正確的倫理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自編講義,將經濟學知識點與現實環境保護聯結起來,在介紹經濟學流派或代表人物的思想觀點時,應拓展對其思想淵源的倫理基礎和經濟思想的價值判別,對經濟學所提出的政策主張應立足國情給予道德分析等,啟迪學生的環境思維,引導學生形成經濟學環境價值思維。

(四)改良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在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中進行滲透式環境教育對專任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轉變過去“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方法,在理論教學中通過多學科滲透,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借助案例分析、辯論等形式,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了解環境保護知識,樹立環保意識。其次借助現有經濟學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參與見習、實習、模擬實訓等方式,深入企業實際,了解整個企業的生產營運過程,循環技術、清潔技術等環保技術,增強環境保護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何永秀,張娜,張曉春.中美經濟學專業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6)

[2]劉輝煌,李峰峰.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設置的國際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6)

[3]袁紅輝.中國傳統經濟學教育與環境問題[J].雞西大學學報,2013(6)

[4]劉燦等.經濟學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現狀調研報告[R].21世紀中國經濟學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2006(8)

[5]丁浩.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人力資源,2008(10)

作者簡介:

吳月(1982- ),女,湖北荊門人,漢族,衡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生態經濟;

篇(5)

隨著各國政府對保護生態平衡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作為保護自然環境的主要手段之一的生態稅收問題也越來越受到財政理論界和環境經濟學界的關注。

本文首先就建立生態稅收體系的必要性和經濟學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然后對照國外在生態稅制設計中的經驗,結合我國現行稅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建立我國生態稅收體系的政策建議。

一、生態稅收的理論基礎

生態稅收產生的理論基礎是環境問題的外部性。稅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決外部性問題,而污染是外部性最典型表現形式。因此,包括對污染征稅在內的生態稅收是將現代稅收理論與環境經濟學理論結合起來的一種最好的具體實踐形式。

二、西方國家生態稅收政策簡介

從90年代初期開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OCED)成員國已陸續采取了各種措施來保護自然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明確提出綠化稅制(Greening Tax System)的目標。

(一)對產生負外部效應污染行為的稅收限制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開征環境稅,主要是對污染物或污染行為征收污染稅;另一方面是調整相關稅收政策,加強對破壞環境行為的稅收限制

(二)對具有正外部效應經濟行為的稅收鼓勵政策主要表現在不斷調整現行稅制,制定相關的優惠條款,鼓勵國民經濟向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如環保投資優惠、鼓勵環保技術的研究開發、環保設備加速折舊、公車私用的稅收措施調整。另外對機動車稅的調整。

分析上述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稅收措施,可以發現:多數國家的環保措施均以征稅為主,收費為輔;生態稅收政策全面、系統,不僅注重開征新的環境稅,而且不斷調整稅制中有關環境保護的條款;生態稅收收入的專款專用特點明顯,大多數生態稅收款項都是專用于環境保護。

三、我國目前的生態稅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生態環保措施,主要是以收取各項費用為主,征稅為輔,另有少量的稅收措施零散地存在于資源稅、消費稅等。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稅收體系。現行的各項措施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關于收費制度

首先,征收上有具有完全的強制性,征收難度大。這主要是由費的性質決定的。其次,收費項目多而雜,征收效率低,缺乏地區針對性。最后,征收的各項費用使用效果不理想,沒有完全做到專款專用。

(二)關于其他稅種中的環保措施

主要表現在消費稅、資源稅、所得稅等方面,也存在如下問題:

1、消費稅未將某此易給環境造成污染的消費品列入征稅范圍。

2、資源稅的環保作用不明顯。

3、所得稅中有關環保的條款并不多,且優惠方式單一。

四、構建我國生態稅收體系的設想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模式客觀上已經迫在眉睫。當前我國建立生態稅收體系應遵循兩條思路,即開征環境保護稅和完善相關稅種。

(一)對負外部效應的稅收限制主要指對造成環境污染的行為或污染物征稅,以防止企業或個人的污染行為加劇,將其控制在環境可自行代謝的范圍內。就我國目前而言具體措施包括:

1、開征環境保護稅

(1)征稅范圍。因為工業“三廢”以及“家庭垃圾”這兩項是目前造成我國自然環境破壞、城市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可先將兩者納入征稅范圍,以后再逐步擴大。

(2)納稅人。凡是在我國境內有污染行為發生且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的單位和個人均應作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3)計稅依據。主要是排放、遺棄的應稅環境污染物的數量和濃度,對于計量單位難以確定的可按照國際上的做法進行統一換算。

(4)稅率設計。稅率設計要區別對大氣、水體以及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等不同稅目設計不同稅率征收。同一稅目下還要按照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對環境污染程度來確定。并考慮地區實際情況,應在中央統一范圍下稅率有所差異。

(5)征收管理。應在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和安排下,同時對地方的環境治理提出具體目標,并規定相應稅收收入任務,允許地方在征稅范圍、稅率等要素上在全國統一規定下有所浮動。

2、完善相關稅種,加強稅收限制。

(1)擴大現行消費稅征稅范圍。除去對煙、鞭炮、焰火等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征稅外,還應將“白色污染”以及其他一些對環境有害的化學消費品納入征稅范圍。

(2)改革和完善現行資源稅。首先應該擴大征稅范圍,先將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原資源等納入資源稅的征收范圍,待條件成熟后,再對其他資源課征,逐步提高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資源的稅率。

(3)增加關稅中的環保條款

對進口類商品,主要針對有嚴重污染或預期污染環境又難以治理的原材料、產品及大量消耗能源和自然資源的工藝和生產設備;對出口類商品則主要針對消耗了國內大量資源的原材料、初級產品或產成品征稅,以此限制國內資源大量外流。

(二)對正外部效應的稅收鼓勵主要表現在利用稅收優惠措施引導投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集中體現在稅收對綠色產業的支持上。就目前而言,應該完善以下稅種:

1、關于流轉稅:對采用高新技術生產環保產品或有利于環保產品的企業,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允許購進的先進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可計算進項稅額予以抵扣。

篇(6)

關鍵詞:排污權交易;法經濟學;市場機制;治污成本

排污權交易作為一項污染防治手段和環境經濟政策,近年來備受各國的關注。它的出現克服了傳統環境管理制度消極和滯后的一面,給環境保護事業帶來了新的轉機。

一、法經濟學與排污權交易制度概述

從法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得知,法律經濟學這一概念來自于國外,然而,國外的學者至今也沒有對法律經濟學的概念達成共識。比如,國外經濟學界一般將法律經濟學謂之“法經濟學”或“法與經濟”,認為法律經濟學是歸屬于制度經濟學的一種經濟學與法學交叉的研究方法或學科理論。而國外法學界將法律經濟學謂之“法律的經濟分析”或“經濟分析法學”,認為法律經濟學是歸屬于法理學范疇的一種經濟學與法學交叉的研究方法或學科理論。對于兩種學界的觀點,筆者更認同后者,即作為學科理論的法律經濟學,是經濟學方法不斷被用于分析法律問題的結果。排污權交易制度是指通過賦予排污主體享有合法的排污權利,并允許排污主體將這種權利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即將自己享有的排污權利作為一種商品通過排污權市場交易平臺自由轉讓給其他排污主體,交易雙方最終均以最低的污染治理成本實現高效率的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

二、排污權交易制度的主要經濟學理論

1、哈丁的“公地悲劇”理論

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哈丁教授最早提出“公地悲劇”理論。該理論的核心在于,完全理性的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卻實現不了集體利益的最大化。同樣,環境資源作為一種有限的資源具有公共性,當允許所有的排污者任意排污而不加以治理時,就會超過環境自身對污染物的承載力或自凈能力。而作為完全理性的排污者,他們只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益,完全不考慮給環境帶來的污染損害,最終導致這一污染損害由生活在該環境中的全體居民分擔。

2、外部性理論

外部性理論可追溯到庇古的著作《福利經濟學》一書,他在該書中明確提出外部性問題。外部性又分為正外部性(又稱為外部經濟)和負外部性(又稱為外部不經濟)。正外部性是指某一個體的生產或消費決策使得其他個體因此受益而前者又無法向后者收費的現象;負外部性是指某一個體的生產或消費決策使得其他個體受損而前者又無法向后者補償的現象。環境污染是一種典型的負外部性,而排污權交易制度則是利用市場機制鼓勵企業積極治污減排,將外部不經濟內化。

3、產權理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是現代產權理論的奠基者,他認為,沒有產權的社會是一個效率絕對低下、資源配置絕對無效的社會,能夠保證經濟高效率的產權應該具有明確性、專有性、可轉讓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排污權交易制度則是科斯定理在環境問題上的典型應用,將環境產權明確化為排污者的排污權,通過市場交易排污權,實現總污染物治理費用最低。

三、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

1、實證分析

法經濟學中實證分析著重于分析法律制度的實施效果,分析法律規則約束下的法律要追求的目標有沒有實現。也就是說不對既有法律規則進行規范判斷,專注于分析在法律規則約束下,所有的相關主體付出的成本是什么、得到的收益是什么、成本和收益是在什么條件下發生的、是否都滿足了激勵約束原則、是否只是一部分人實現了最大化。這些結果和法律所預期的結果是一致還是不一致。如果是一致的,至少在經濟分析這個角度來說,是一個理想的法律。排污權交易最早產生于美國,1990年,美國通過了《清潔空氣法》修正案并實施酸雨控制計劃,將排污權交易制度予以法律化。通過《清潔空氣法》修正案,美國成功地實行了酸雨控制計劃,通過排污權交易削減的二氧化硫量占到削減總量的75%以上,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排污權交易實踐。目前,我國立法雖未將排污權交易制度法律化,但是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引進并試點實施。1991年,國家環保總局在上海市、太原市、包頭市、柳州市等16個城市展開了排污許可證制度及排污權交易的試點,其中上海市閔行區率先成功進行了化學需氧量排污權交易。2002年由于山西太原二電廠一臺50兆瓦熱電機組的脫硫工程半年內不能完工,達不到太原市下達的二氧化硫控制指標,而同時,太原一電廠有一臺300兆瓦機組早已安裝脫硫設備而使得該廠的二氧化硫排污指標尚有富余。在有關方面建議下,兩廠進行排污許可的交易。與此同時,位于城郊的太原剛玉東山熱電公司出于同樣的原因購買了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污配額。上述兩筆交易總計買賣配額2330個單位,總費用達到122.6萬元。從太原一電廠與二電廠的排污交易實踐來看,其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法經濟學原理。具體分析如下,太原二電廠的設備落后,治污成本實在太高,在有限的時間內也達不到污染控制目標,而如果強制要求太原二電廠夠買先進環保設備或者更新治污設備,那么可能會導致二電廠的治污成本大大高于生產收益,甚至會導致二電廠入不敷出而關門大吉,這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相反,太原一電廠不僅治污成本低,而且通過安裝脫硫設備使得該廠的排污指標有所剩余。排污交易的精髓就在于既能保證二電廠不倒閉又能保證二電廠降低治污成本,既鼓勵一電廠積極治污減排又能利用剩余排污指標增加收益,運用市場機制,將一電廠的排污權剩余作價轉移給二電廠以補足排污權的需求缺口。通過排污權交易,一電廠與二電廠無需分別購買環保設備而總共只需購買一套環保設備即雙方均可實現以最低成本實現高效治污的效果,這種效果也符合帕累托最優。從排污權交易實踐效果來看,無論是美國的排污權交易首次實施還是我國各地的試點實施,都取得了有效的治污成果。

2、成本—收益及均衡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作為法經濟學的主要分析工具,把微觀經濟學中所使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制度變遷理論,通過權衡不同決策方案的成本、收益來對各種方案進行評價,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可操作性、客觀性標準。而均衡分析方法作為法律經濟分析的工具之一,由英國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將這一概念引入經濟學中的。在經濟學中,均衡主要是指經濟行為人認為調整的決策(如調整價格、調整產量)已不可能增加任何好處,從而不再有改變行為的傾向;或兩種相反的力量勢均力敵,使力量所作用的事物不再發生變化。作為經濟活動中的理性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要實現成本與收益的最大差距,必然會降低成本。在傳統的經濟理論中,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唯一的目標和主要責任,因而企業是典型的“理性經濟人”。在排污權交易中,企業作為主要的排污者和理性經濟人,同樣也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一個理性的經濟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污染者作出到底是購買還是出售排污權是有經濟根據的,這個根據取決于污染物的邊際治理成本和排污權的市場價格之間孰高孰低。要實現減排治污的環境目標,必然要求排污企業采取一定的積極措施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而排污企業作為理性經濟人也必然會選擇最理性最經濟的治污措施。由于不同的企業的治污成本是不同的,因此排污企業會根據各自的邊際治理成本的大小和排污權的市場價格的高低,作出購買還是出售排污權的理性決定,這樣可以使那些排放污染物較少且治污成本較低的企業與那些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治污成本高的企業之間達成一種均衡,使資源使用得到最優配置,以最低的污染治理費用,實現確定的環境質量目標。通過這種方式,企業治污的積極性和效率提高了,而總共花費的治污成本比政府管制下的強制標準方式要低,因此,排污權交易機制通過排污權交易達到了公平與效率兼顧的目的。

四、排污權交易制度的重要意義

通過上述對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法經濟學理論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排污權交易制度是一種效率型的環境經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了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雙贏”。排污權交易制度的實施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通過排污權交易制度,將環境資源的產權明確化,然后利用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實現環境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實現環境容量資源配置的最優化;二是通過排污權交易制度,將環境治理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從而激勵企業主動改善污染處理設備,提高治污技術,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三是通過排污權交易制度,將行政機制、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充分發揮市場價格機制的優越性,同時為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并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而提供良好的機會平臺。

五、結語

排污權交易機制被譽為是“以最低的成本實現環境保護目標的經濟手段”。排污權交易機制不僅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而且在全球范圍內也逐漸受到重視,因為環境問題不僅是國家的,也是全球性的,即是人類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隨著全球變暖和臭氧層損耗的問題加重,運用傳統的環境政策措施已不能實現污染物的總量控制和有效的污染減排,所以,近年來歐美的許多環境經濟學家已開始探討建立國際排污權交易體系,以控制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的破壞。因此,排污權交易是人類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周林彬等:法律經濟學:中國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沈滿洪、錢水苗、馮元群等:排污權交易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3]王廣起、張德升、呂貴興、陳磊等:排污權交易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4]郝愛民:排污權交易的法經濟學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3(5).

[5]樊翠:從經濟學角度淺析排污權交易制度———環境保護立法須利用市場機制[C].2007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A].2007.

[6]武普照、王倩:排污權交易的經濟學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5).

[7]賈愛玲:排污權交易制度的經濟理論分析及必要性[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21(1).

[8]張學剛、李穎:排污權交易的經濟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4(3).

[9]張素英、高曉欣:排污權交易的法經濟學思考[J].前沿論壇,2002(12).

篇(7)

關鍵詞:西方主流經濟學;發展觀;急功近利;短期增長

中圖分類號:F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7-0041-05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在今天的生產方式中,面對自然界以及社會,人們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顯著的結果,可是后來人們又感到驚奇的是:人們為取得上述成果而做出的行為所產生的較遠的影響,竟然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數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充分證明,資本家必須以追求利潤為目的進行生產和交換才能生存和發展,所以只關注其經濟活動的直接結果。因此,為資本主義經濟活動服務的西方主流經濟學,雖然面對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應對理論和對策,但是受其理論服務對象和研究目的的制約,西方主流經濟學無論是對經濟問題還是對自然條件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問題,必然表現出其狹隘的視野。無論是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還是凱恩斯主義以及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西方主流經濟學只關注眼前的利潤,其發展觀是急功近利的,缺少長期的目標和對策。

一、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都沒有擺脫急功近利的發展觀

古典經濟學主要關注的是土地稀缺程度對經濟增長或經濟發展的影響。重農學派強調土地和農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提出土地和勞動是社會財富的源泉。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最早提出社會經濟發展會受到自然資源和環境等條件的絕對限制這一觀點。斯密認為,構成一國真實財富與收入的是一國勞動與土地的年產物的全部商品。因此,當一國所獲得的財富已經達到其土壤、氣候和相對于他國而言的位置所允許獲得的限度時,將沒有再進步的可能。在這種狀態下,勞動工資低落到僅夠維持現狀,資本達到飽和程度,利潤非常低。然而,斯密是在討論資本利潤時順便談到這一點,而且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斯密之后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主要研究資本是否能夠和如何獲得最大利潤,幾乎沒有人去特別關注如何節約自然資源,以使自然資源能夠可持續利用。雖然馬爾薩斯首次提出了人口增長與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之間存在矛盾,提出了環境負荷問題,認為持續增長的人口是經濟增長的最大制約;李嘉圖提出資源報酬遞減規律,認為它是制約經濟增長的自然法則,給予自然資源極大的重視。但是,他們的研究視野仍然僅僅局限于經濟增長問題。而且李嘉圖、馬爾薩斯等提出的人類發展在土地資源制約下前景不容樂觀,但是經濟增長最大制約等觀點,也沒有受到后來的新古典經濟學的重視。

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在一個自由選擇的體制中,社會的各類人群在不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可以使整個社會的經濟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市場機制是一只“看不見的手”,推動著人們從自利的動機出發,最終使交易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如果經濟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況變壞的同時使自己的情況變得更好,那么這種狀態就達到了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即達到了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然而,由于市場本身的不完備,特別是市場交易信息不充分,使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往往不能達到帕累托最優,從而需要對其進行調整。如果對某種資源配置狀態進行調整的結果,是使一些人的境況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狀況至少不變壞,那么符合這一性質的調整便被稱為帕累托改進。如果現存的資源配置狀態存在改進的空間,則意味著社會存在由于資源配置不合理而產生浪費。此時,通過帕累托改進,就能提高經濟效率。由于這種經濟效率的提高并沒有損害其他人的利益,所以帕累托改進也是相對公平的,即帕累托最優實現了公平與效率的結合。

然而,新古典經濟學所提出的帕累托最優只是在抽象地討論市場機制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機制,其關注的是可利用的資源怎樣有效率地使用,并不包括對環境的影響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因此,在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改進中,效率并不包含生態效率,公平并不包含環境和自然資源使用的代際公平。

由于市場配置的資源并不包括環境和自然資源因素,因此,當工業化過程中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時,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只能把其歸為市場失靈,即“看不見的手”的調節雖然實現了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卻不能避免環境污染這一外部性問題。可持續發展觀念提出后,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又把當代社會無法在代際間公平配置環境和自然資源也歸結為市場失靈。新古典經濟學無法用市場的內在機制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寄希望于從市場機制外部的干預和調整來激勵或者約束企業的行為。

但“新古典傳統重點強調的是自由放任,只給政府有限的經濟干預作用。這反映在他們盡管簡短,然而確實有所研究的涉及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經濟著述中。”如,馬歇爾(1890)首次提出了外部性經濟分析方法,為環境問題的經濟學分析提供了關鍵的分析方法,但馬歇爾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外部性利益問題。

卡普(1950)對于環境的外部性問題提出了重要論述,認為經濟增長對環境具有深遠的逆向后果。卡普討論了來自生產過程而被傳遞到外部的社會成本,如,對冰和空氣的污染會損害人體健康,減少農業產量,加速物質腐化,使水生動植物滅絕,并威脅飲用水源等。

巴特爾(1958)指出,外部性是市場失靈的表現,它們大規模出現的原因是缺乏市場化的產權,這使一些個體可以濫用這些為許多人共有的資源。通過在所有經濟活動領域制定嚴格定義的、可傳遞的、市場化的產權,這種市場失靈問題可以得到解決。這就是說,大多數環境問題的根源是未能全面地應用資本主義制度方法。

科斯(1960)進一步提出,如果產權被嚴格制度化,并獲得法律力量的保障,那么,對污染等問題施行干預就沒有任何必要,參與各方自己就能解決這些問題。科斯反對政府建立統一標準、依靠稅收和補貼等進行干預,認為在一個有明確產權規定的自由市場環境中,經濟主體通過談判達成協議,一定能把污染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實踐中,科斯的方法在涉及的談判者數量很少、影響范圍明確時,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如,解決某一地區工廠排放的煙塵對該地區的危害。但科斯的觀點也受到多方面的批評,認為其有較高的談判成本,而且對于環境污染的外部影響散布較廣的地理區域,以及代際間的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問題,運用談判達成協議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新古典經濟學家也關注資源環境問題的理論,但新古典經濟學家們有一個重要特點:“他們用由需求決定的邊際效用概念取代由供給決定的價值理論。和古典經濟學家將焦點放在供給不同,新古典著述家強調需求在決定商品和服務價值方面的重要性。有一定數量收入的個體,將能夠對市場上可獲得的種類繁多的商品和服務做出選擇。如果個體是效用最大化者,他們就必定以新古典經濟學家為據,那么他們就以諸如此類的方式配置他們的金錢,以使得最后一鎊花在恰好可以滿足他們需要的東西上,而不是花到其他任何東西上。”所以,新古典經濟學主要關注的是在資源稀缺或資源數量一定的條件下,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中配置資源以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這種研究重心的轉移使得資源稀缺程度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在新古典經濟學體系中被降低了。因此,雖然新古典經濟學提出了資源使用和環境污染的外部性經濟分析方法,指出外部性是市場失靈的表現,其原因是缺乏市場化的產權,使得一些個體可以濫用許多人共有的資源;認為如果產權被嚴格制度化,并獲得法律力量的保障,便不需要政府對污染等問題施行干預,經濟主體通過談判達成的協議或者產權交易,即可把污染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并解決市場失靈問題。但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關注點是如何把可以利用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利潤。在能否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機制的自發運行可以促進技術進步和稀缺資源的價格上升,從而解決自然條件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

歷史發展實踐表明,市場機制并沒有解決自然條件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自然條件對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制約日益嚴重。而且當資本主義國家出現自然條件質量下降問題時,西方經濟學家們不僅沒有興趣去研究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生態改善緊密相關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還極力主張通過所謂的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掠奪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自然資源,把污染轉嫁給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并且極力為這種行為尋找理論依據和相關政策主張。

發達國家獲得的環境改善的成果許多都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環境污染、資源濫用基礎上的。然而,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這種掠奪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自然資源,把污染轉嫁給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以鄰為壑”的做法終究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環境污染、資源緊張、全球氣候變化就是西方主流經濟學主張結出的惡果。從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典型的急功近利的發展觀。這種發展觀之所以能夠暢行無阻,是因為它完全符合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本追求剩余價值的生產目的。

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沒有長期目標和對策的發展觀

凱恩斯主義理論是為政策制定服務的,其政策目標是通過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實現短期經濟增長,但是這一目標不包括環境保護的內容。在凱恩斯主義指導下,以激勵資本投資為核心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不僅帶來了滯脹,還帶來了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使資本主義世界陷入生態和經濟雙重危機。

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的經濟學不關注生態問題,因而其政策主張無法解決生態和經濟雙重危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凱恩斯經濟學作為西方經濟學的“新正統”而盛極一時。根據凱恩斯本人的理論和他的追隨者們對這一理論的補充和發展而制定的經濟穩定政策和經濟增長政策,被看成是凱恩斯經濟學的重要成就。凱恩斯主義試圖用經濟增長解決失業問題、增強經濟實力,并在理論和實踐中掀起“經濟增長熱”,也的確帶來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繁榮。但是繁榮背后醞釀著更難以克服的生態和經濟雙重危機,因為從凱恩斯主義主張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實踐中完全看不到有助于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因素。由于凱恩斯主義的政策目標是通過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實現短期經濟增長,而實現這個目標不需要考慮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因此,在鼓勵國民高投資、高消費的促進經濟短期增長的理論和政策體系推動下,必然會埋下阻礙可持續發展的隱患。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關鍵是發展的可持續性。離開了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建設都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同時,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求發展既要考慮當前的發展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發展強調社會進步和全體社會成員福利水平的不斷提高,如果經濟不能保持持續平穩增長,或者經濟增長以自然資源大量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那么經濟增長的結果只能是促進財富向少數人集中,這種經濟增長不是經濟發展,更不是可持續發展。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只關注經濟增長中的短期波動問題,致力于為政府制定和實施調節經濟短期波動的經濟政策提供理論基礎。凱恩斯主義者采取的態度是,“那些環境問題是遙遠的將來的事情,現在是不可能鉆研得了的,因而不屬于他們的真正課題;在凱恩斯的理論架構中,重點是且應當是短期問題。”這一明顯具有局限性的研究目的和視野使得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不可能關注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是西方主流經濟學一直以來不能把可持續發展納入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總之,凱恩斯主義理論的發展觀并不包含長期目標和對策。

后凱恩斯主義(也稱新古典綜合派)在保留凱恩斯主義理論要點基礎上,對滯脹、經濟增長導致自然資源不足從而是否要放慢經濟增長速度等問題,做了理論上的解釋,并提出解決辦法。如,索洛在其新古典增長理論基礎上提出,依靠有助于節約使用現有自然資源和有助于發展替代品的技術進步,可以解決自然資源在經濟增長中消耗日益增加的問題。索洛認為,同技術進步對生產率的促進作用一樣,每單位自然資源的邊際產出率呈上升趨勢,所以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源枯竭的假設缺乏技術上的依據。索洛指出,《增長的極限》提出的零增長是把零技術進步當做出發點,零技術進步下的零增長不能緩解資源供給危機,反而會加速資源枯竭,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資源開采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依靠有助于節約使用現有自然資源和有助于發展替代品的技術進步。

后凱恩斯主義提出,國家干預是必要的,可以通過微觀財政支出政策(部門優先發展政策)和微觀財政收入政策(稅收結構政策)影響資源的供給和需求。可見,后凱恩斯主義對資源供給問題雖有所關注,但其關注點還是在經濟增長上,目的是要證明經濟增長和穩定增長的概念沒有過時,而沒有對資源環境問題做系統研究,也沒有提出具體的相關對策。

三、庇古關注經濟福利的國家干預發展觀

在西方經濟學體系中,庇古的國家干預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發展觀獨樹一幟,因此有必要單獨進行概述。庇古提出,外部性是雙刃劍,既包含利益,也包含成本支出。自由市場經濟并不總是有效運行的,因此存在很大的空間,供政府為推進經濟福利的提升而進行干預。據此,庇古提出,政府既應當保護現代人的利益,也應當保護后代人的利益,杜絕過度和非理性的貼現現象。政府既是當代人的受托人,也是未來人的受托人。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政府需要依據法律進行監督和管理,以避免本國可耗竭資源的過度開發。庇古提出了政府應該實施的三條政策措施:國家補貼、稅收、立法。其中,庇古稅被認為是使環境污染的外部性問題內部化,使企業自動解決污染問題的重要手段,但在理論探討上,由于稅收涉及當代人之間的公平和效率問題,所以爭議很大。在實踐中,庇古提出的三條政策措施被許多國家所采納,特別是大多數國家都在逐步擴大環境保護立法的范圍。

四、結語

雖然近幾十年來,西方主流經濟學針對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等問題提出了經濟外部性理論、產權理論以及利用市場機制、政府干預、立法等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利用市場機制催生新技術和新產品,從而通過企業的自主行為解決資源短缺和環境破壞問題;提出只有經濟的快速增長才能解決貧困問題,從而實現世界范圍內的可持續發展;試圖在經濟增長理論中把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內生化,以討論可持續發展問題。但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主導思想還是強調,只有在完全競爭的自由市場(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和自由貿易)中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以更高的經濟效率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古典、新古典和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理論雖然對不可再生資源和環境問題有所關注,但是大多糾纏在資本的獲利和經濟增長問題上,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實質性推進。

在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指導下,在現實世界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發達國家特別是一些貧困國家之間展開自由的市場競爭,那些急功近利的資本所有者來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的不發達國家,廉價使用自然資源。這雖然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但把自然環境的惡化留給了不發達國家;把廉價使用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變為發達國家維持高消耗、高消費生活的重要來源;當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危機時,依賴其投資和向其出口產品來拉動經濟增長的不發達國家必然遭受沉重的打擊;在經濟高速增長中,不發達國家并沒有消除貧困,而是加劇了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進而加劇了支配生產力發展的不公平。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實踐結果完全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公平、共同和可持續三個最基本的原則。

因此,西方主流經濟學試圖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通過市場機制和快速的經濟增長來實現世界范圍內的可持續發展的主張是天方夜譚,因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決定的生產目的和由此決定的急功近利的發展觀。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6.

[2]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87.

[3][4][6][9]E.庫拉.環境經濟學思想史[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2,72,106,93-102.

[5]楊志.對循環經濟研究的理論思考——基于經濟學視角[J].教學與研究,2007(11):22-31.

[7]索洛.世界就要面臨末日了嗎?[M].威廉·米契爾,編.宏觀經濟學文選:當前政策問題.紐約:紐約出版社1974:484-4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三级网站|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 看片在线观看高清视频| 免费看泡妞视频app|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色av综合av综合无码网站|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大屁股|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男ji大巴进入女人的直播|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无码中文精品视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 青柠影院免费观看高清电视剧丁香|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丰满bbwbbw| 极品少妇hdxx麻豆hdxx|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