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行為金融學論文

行為金融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5 15:41: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行為金融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行為金融學論文

篇(1)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2行為金融學概述

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學、心理學和認知學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上產生的一種新理論,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投資決策行為的一門學科。

行為金融學有兩個研究主題:一是市場并非有效,主要探討金融噪聲理論;二是投資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討投資者會發生的各種認知和行為偏差問題。

主要理論:

證券市場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場定價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聲交易者風險即金融噪聲理論。投資者構筑的投資組合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特征即行為組合理論。

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金融學總結的投資者行為偏差有:決策參考點決定行為者對風險的態度;投資者存在心理帳戶;投資者還存在過度自信心理和從眾心理。

3行為金融學在實務中的應用

實際上,各種積極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場定價失真或無效。他們認為通過投資于定價失真的市場或資產可以獲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無效性是轉瞬即逝的,這樣,這些無效性可能會為有耐心的投資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為金融學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諸如阿萊悖論、日歷效應股權溢價、期權微笑、封閉式基金之謎、小盤股效應等等金融學難題。還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選擇策略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動量交易策略等投資策略。一些金融實踐者已經開始運用行為金融學的這些投資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投資活動。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價格下跌時,分批買進股票以攤低成本的策略。采用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活動。

行為金融學認為,人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個決策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而非著眼于最終的財富狀況。在心理預期的過程中,人們會把決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來考慮,常常擁有自信情節,高估已經擁有的商品或服務,并且傾向于增加這里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次數。還對預期的損失過于敏感,把同樣價值的損失計算成遠高于同樣價值的收益,而對已經形成損失的東西卻表現出一種“處置效果”,由于期待機會收回成本而繼續經受可能的損失。因此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心理”帳戶和“認知偏差”這兩個概念,應該在日常理財中關注。運用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與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時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當處置效應在證券市場上比較嚴重時,其帶來的股票基本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幅就會更大;當價格向價值回歸時,可利用動量交易策略,通過差幅獲利。

市場無效性本質上是一種套利機會,如果足夠多的資金追求同一種市場無效性,它肯定會消失。對于許多定量投資者來說,永遠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種市場無效性在學術刊物上得到詳細論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實際上,如果昨天的無效性已廣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再設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險的。資本市場同樣如此。因此,不要屈從或迷戀“權威”的信息,應該努力追求有個性的投資策略。

在職業資金管理游戲中獲勝的資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錯誤的人,但其中的許多錯誤都可以歸因于人類本性——追求安穩、相信潮流、失敗后希望改換風格和指導思想。投資組合管理中的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了解自己的投資市場,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鋼絲繩”的游戲,一方面要獲得高額收益,另一方面還不能超越客戶的風險承受性。

4股票投資策略

4.1具備股票投資取勝的素質

對于我們來說,在股票業取得成功的素質應該包括:忍耐、自立、簡單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開闊、有獨立判斷能力、百折不撓、謙讓、靈活、愿做獨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認錯誤,還有對普通的商業恐慌不屑一顧。這些素質的具備與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與行為金融學是相符的,市場可能是無效的,積極管理者也有增加價值的潛力,但這些無效性既不簡單,也不是靜態的,利用起來代價也不低。換言之,市場無效性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消失。這就意味著市場無效性一旦被隔離出來,并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這一無效性時,這個特點就消失了。問題不在于投資者和他們的顧問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當信息收到之時情況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當樂觀的金融信息廣泛傳播時,大多數投資人認為這個經濟形勢在近期內還會進一步高漲時,經濟走勢實際上已經向衰退邁進。頭腦清醒的投資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那種需要各種資料的“科學頭腦”是不科學的。

4.2逆潮流而動

風險觀念的根源在人類感情中可以找到。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渴望與別人協調一致,達成共識。以常規方式失敗經常比非常規性失敗痛苦較少。相應地,投資者更愿意冒以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大風險,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小風險。許多投資者并不一定像他們以為的那樣對風險有多少耐心。

摘要:投資學發展到現在遇到了許多有效市場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經濟學家將心理引入投資領域產生了行為金融學。行為金融學理論既側重對非理性偶然的因素進行分析,又關注對行為科學的吸納,深入探討投資者的心理舉動,這是很有意義的。通過對行為金融學的分析,以高效率實現投資活動為目的,總結現代金融環境下的投資策略,以期實現對投資學理論與實務的重要補充。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股票投資策略

參考文獻

[1]曹鳳岐,劉力,姚長輝.證券投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

篇(2)

如果按照傳統的金融理論指導金融投資,很難起到對投資者正確指導,使投資者更為理性地進行投資活動。所以,傳統金融理論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亟待對傳統金融學進行其他學科知識理論的補充,積極研究并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不斷地拓展金融學研究范圍。目前,隨著行為金融學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關于投資的諸多問題。行為金融學是集心理學和金融學于一體的相互融合的學科。該學科的研究對象是金融市場中交易者非理性投資行為。具體分析,行為金融學是借助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分析投資者的心理活動,以此為基礎評價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也就是說行為金融學主要研究投資者心理因素導致在金融市場上的非理性投資行為。結合傳統投資理論在金融市場的投資范式,分析評估交易者在金融市場中投資決策時犯系統性錯誤的原因,指導投資者認識到自己的非理性投資行為,進而對非理性投資行為進行修正,達到科學理性投資,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行為金融學融合了心理學的有關理論知識,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金融市場上投資決策可得出如下結論:基于投資者心理因素的影響,會造成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投資時容易犯下主觀判斷失誤,使得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投資行為活動變得反應過度或者反應不足,嚴重影響投資者的預期收益。所以,行為金融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投資者非理性投資行為的動因,結合金融學的有關知識,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資理論體系,為投資者在金融投資活動中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使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趨于理性化、科學化。

二、金融市場上的心理分析方法

長期以來,在金融市場上投資者最為常用的投資分析法有兩種,即基本面分析法和技術面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所采用的分析依據是投資對象的經營業績以及經濟發展形勢;技術面分析法針對經濟市場走勢進性數據統計,并編制圖表,根據圖表定量分析未來投資的方向以及前景。而行為金融學的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是對投資者心理因素的探究,依據心理學原理及相關知識分析投資者的心理狀況對金融投資造成的正負面影響。從金融學角度分析,在金融市場交易行為活動中,投資者對金融決策的依據主要是基于主觀判斷和客觀地對金融市場走勢進行分析、估測。然而心理分析法是傳統分析法的補充和改進,心理分析法是主要是以傳統分析法為依據,將心理分析法融合到整個金融市場投資環境中,強調以分析投資者的心理因素,突出投資者的主觀性為主要研究方向。然而過于強調投資者的主觀能動因素而忽視機械交易的客觀性,會導致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受到人性弱點的干擾。因此,基于金融市場上的心理分析法還應以基本面分析法和技術面分析法為依據。

三、健康的心理范式利于正確投資決策的形成

行為金融學強調的是提高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中良好心理的形成,有助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金融投資決策,對規避投資風險和降低投資風向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應基于行為金融學的原理,加強對行為金融學中心理學科的探討,建立健全正確的心理范式,幫助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中形成良好的金融投資心態,確保金融投資者投資受益最大化。具體來講健康的心理范式的建立需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

1.提高情商。

按照投資心理層次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理性層面和非理性層面。理性層面我們可以理解為投資者的智商,而非理性層面可以理解為投資者的情商。投資心理理性層面主要考察的是投資者智力的高低,投資心理非理性層面主要考察的是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情緒的控制把握力度和體驗深度。從金融市場投資行為分析,行為金融學更多的還是考察投資者的情商。這是因為心理因素對投資者投資行為的影響遠遠大于理性層面的影響。所以,提高投資者情商是避免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投資行為出現錯誤,降低投資風險的重要思路。應作為行為金融學研究的重點內容。

2.培養規避錯誤信息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規避錯誤信息的能力是投資者做出正確投資決策的前提條件。在金融市場中有關投資的虛假信息無處不在,如果投資者不能正確地判斷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而是盲目地、不理性地進行投資,很有可能會增加投資風險,收益受損。所以,作為投資者應具有良好的規避錯誤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投資的收益,得到較好的投資回報。第一,投資者對金融市場信息認真地主觀客觀地分析鑒定,甄別。避免偏聽偏信,對客觀的信息融入過多的主觀色彩,導致對信息錯誤判斷。不能因為信息同自己的主觀思路相符就愿意相信,愿意接受,愿意投資,而對于那些同自己主觀思路不相符的信息就不予理睬。第二,投資者不應有盲目從眾的心理,就是我們常說的“羊群效應”;不能人云亦云,受別思想、意見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是個復雜的環境,同其他社會活動不同,具有較大的風險。其他人對金融投資的判斷結果并不是完全正確的。第三,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要心態平和,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避免因反應不足或者反應過快做出缺乏理智的投資決策,進而增加投資風險;第四,投資者要對投資收益期望值保持平和的心態,要學會等待,從等待中獲得應有的預期收益,而不是急于求成。對于各類利空或利好的信息投資者都需用辯證的角度去分析對待。這是因為投資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市場是動態的市場,隨時都有可能產生新的變化,如利空向利好轉化,利好向利空轉化等。第五,投資者應學會用動態的眼光去分析投資問題,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實時對原來的決策做出調整。因為只有投資者的主觀判斷同市場的動態發展實際相符,其投資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3.學會遠離市場上的投資氛圍。

篇(3)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證券市場;投資方法

1行為金融學理論

行為金融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起的一種綜合現代金融理論,它是金融經濟學家在研究金融市場“特異性”過程中形成、完善并把人的有限理性引入其中的理論體系。它從微觀個體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更深層次的心理、社會動因來研究、解釋和預測資本市場的現象和問題,本質上,行為金融是深入研究被標準金融理論忽略的決策黑箱,它把投資決策看成是投資者在一種心理上計量風險與收益并進行決策的過程,是經濟行為科學化研究方法的一種價值分析回歸。長期以來,傳統金融理論是以投資者理性、市場完善、投資者效用最大化等作為假定前提,認為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僅是理性的,而且包含了所有市場信息。

行為金融學和傳統金融學主要存在以下區別:

2對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行為偏差的分析

2.1過度反應

股票市場的過度反應研究最早是由德邦特和撒勒(1985)進行的,他們發現投資者對于近期的好消息傾向于過度反應,致使股票價格超過其內在價值。

中國股票市場不僅波動幅度大,而且波動的頻率也相當高。股市的劇烈波動導致了投資者的過度交易與市場投機心理,而市場濃烈的投機氛圍則反過來會推進股價波動幅度與頻率。因此,中國股市的頻繁大幅度波動性從側面反映了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的過度投機行為。

2.2處置效應

斯特曼和謝弗林研究發現,處置效應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投資者認知偏差,表現為投資者對投資贏利的“確定性心理”和對虧損的“損失厭惡心理”,在行為上主要表現為急于賣出贏利的股票,輕易不愿賣出虧損股票的現象等。實際上,處置效應正是前景理論的應用,因為贏者呈現給投資者的是盈利前景,投資者此時傾向于接受確定性結果,而輸者呈現給投資者的是損失前景,投資者此時傾向于冒險,于是投資者持有已套牢股票更長時間,持有已獲利股票較短時間。

我們認為處置效應反映了投資者回避實現損失的傾向,在很多情況下,處置效應主要是受到投資者心理因素的影響,這會削弱投資者對投資風險和股票未來收益狀況的客觀判斷,非理性地長期持有一些失去基本因素的股票,使得投資者盈少虧多。

2.3噪音交易

行為金融學家對噪音交易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在噪音交易者和短期性投資者存在的市場中,交易者都擁有自己的信息。在他擁有的信息集合中,利用其中某一信息的投資者越多,他就越可能利用該信息獲利,這些信息可能是與基礎價值有關的信息,也可能是與基礎價值毫無關系的噪音,這就是所謂的信息聚集正溢出效應。而這一效應可能使努力獲取新信息的交易者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不利于信息搜集與資源配置。

中國股市中噪音交易者太多,1999年紐約交易所的年平均換手率在20%—50%之間,而1998年—2000年我國滬深股市流通股的年平均換手率分別是395%、388%和477%,噪音交易太多導致股票市場系統風險所占比例太高,同時總風險太大。平均而言,滬深股市系統風險占總風險的比例為39%,這一數字顯著高于美國、英國、香港等成熟股市。

2.4羊群行為

羊群行為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條件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并模仿他人的決策。行為金融學家從人類的從眾心理、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及有限理性等角度來探討其內生機制。在股票市場上的羊群行為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兩種:(1)基于信息的羊群行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金融理論的一個前提假設,但事實上,即使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決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據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據對其他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的判斷來進行決策。這樣就形成了羊群行為。我國證券市場中存在的大量的“跟風”、“跟莊”的投資行為就是典型的羊群行為。(2)基于名譽與基于報酬的羊群行為。這種現象在基金經理中相當普遍,由于雇主不了解基金經理的能力,同時基金經理也不了解自己的投資能力,為了避免因投資失誤而出現的名譽風險和自己的報酬,基金經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經理投資行為的動機。如果許多基金經理都采取同樣的行動,羊群行為就發生了。我們股市中投資基金投資風格雷同顯示出羊群效應的普遍存在。

3基于行為金融學的投資方法及其在我國的應用

3.1反向投資策略

反向投資策略是行為金融理論針對羊群行為而產生的一種積極的投資策略。就是買進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現好的股票來進行套利的投資方法。當龐大的個人投資者群體的聯動推進投機性正向及負向泡沫放大時,基金經理可以利用能預期的股市價格反轉,采取相反投資策略進行套利交易。行為金融理論認為反向投資策略是對股市過度反應的一種糾正。

由于市場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基金經理不但需要良好的洞察力和應變力,更需要直面市場以及同業壓力的勇氣。基金經理在投資理念中融入行為金融的投資理念,一方面防止自身的羊群行為,一方面利用大多數投資者的行為偏差對市場整體走向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并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體現出基金經理們的投資運作水平。

3.2利用行為偏差策略

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資者受經驗法則的謬誤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將會導致證券的市場價格偏離理論價格。通過發現這些偏差,買入低估的股票,賣出高估的股票,可以獲得超額的收益。例如,根據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市場中的投資主體可能會對市場中的信息反應遲緩,在利好消息造成某種證券價格上漲后,這種上漲的趨勢就有可能會持續一定的時間。因此,買入價格開始上漲的證券,賣出價格開始下跌的證券的慣易策略就成為基金經理可以選擇的投資策略。慣易策略是首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市收益和交易量滿足過濾準則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行為金融定義的慣易策略源于對股市中間收益延續性的研究。Jegadeeshkg和Titman(1993)發現,資產股票組合的中間收益呈連續性,即中間價格具有向某一方向連續的動態效應。事實上,美國價值線排名就是慣易策略利用的例證。基金經理只有對投資者的心理,對市場延遲反應影響的性質和程度,以及證券價格變動的趨勢和持續時間有深刻的了解和準確的把握,才能在合適的時機買入和賣出證券。此時,對于投資者大眾心理的研究和把握就成為優秀的投資基金經理必備的一項能力。

3.3投資組合策略

行為金融學認為,證券市場并不是有效的(一般指半強勢有效)。這就意味著傳統的證券組合投資理論中,“在有效市場中,投資者不可能獲得與其所承擔風險不對稱的額外收益”的提法在實踐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通過選擇合適的組合投資策略,投資者將可能獲得額外收益。

3.4購買并持有策略

個人或者機構投資與股票應執行幾種能幫助控制認識錯誤和心理障礙的安全措施。控制這些心理障礙的關鍵方法是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要實施一種嚴格的交易策略——“購買并持有”策略。投資者在為組合購入一支股票時,應詳細記錄購買理由,而且要指定一定的標準以利于進行投資決策。長期采取“購買并持有”策略,通常業績將超過高周轉率的短期交易策略。

3.5捕捉并集中投資策略

行為金融理論下的投資者應該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場,采取有別于傳統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從而獲取超額收益。要達到這一目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一是盡力獲取相對于市場來說超前的信息優勢,尤其是未公開的信息;二是選擇利用較其他投資者更加有效的模型來處理信息。而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復雜就越好,關鍵是實用和有效;三是利用其他投資者的認識偏差等心理特點來實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資者受傳統投資理念的影響,注重投資選擇的多樣化和時間的間隔化來分散風險,從而導致收益隨著風險的分散而降低。而行為金融投資者則在捕捉到市場價格被錯誤定價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資金進行集中投資,贏取更大的收益。

4結語

行為金融學雖然在國外產生并發展起來,但由于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許多規章制度都不完善,基本上是個無效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進行研究,要結合中國的自身特點加以發展和利用,探索出適合中國廣大股民投資行為、投資策略,以更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法明.行為金融框架下的證券投資策略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07).

[2]張兵.行為金融理論述評及其在中國股市的應用[J].經濟學動態,2007,(05).

[3]王家琪,林日其.行為金融理論與證券投資策略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3,(02).

[4]鄭慶茹.我國證券投資者行為及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基于行為金融理論分析[J].當代經濟,2007,(05).

[5]楊勝剛,劉昊拓.金融噪聲交易理論對傳統金融理論的挑戰[J].經濟學動態,2001,(05).

篇(4)

關鍵詞:行為金融;信用風險;金融租賃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5-0120-02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證券發行人或交易對方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或無力履行合同條款而構成違約,致使銀行、投資者或交易對方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基于傳統金融學理論許多金融機構和研究者對信用風險管理作出積極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計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顯缺陷。隨著行為金融學的興起和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來研究信用風險管理。

1 行為金融學的產生

20世紀50年代,馮?紐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了不確定條件下對理性人(rational actor)選擇進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數理論。阿羅和德布魯(Arrow,Debreu)后來發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論,成為經濟學分析的基礎,從而建立了經濟學統一的分析范式。這個范式也成為金融學分析理性人決策的基礎。1952年馬克威茨(Markowi)發表了著名的論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標志著現代金融學的誕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開創了公司金融學,成為現代金融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自上個世紀60年代夏普和林特納等(Sharp-Limner),建立并擴展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至布萊克、斯科爾斯和莫頓(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權定價模型(OPM),至此,現代金融學,已經成為一門邏輯嚴密的具有統一分析框架的學科。

隨著金融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累積,模型和實際的背離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尷尬境地。20世紀80年代,通過對傳統金融學的反思和修正,行為金融理論悄然興起,并開始動搖了CAMP和EMH的權威地位。行為金融理論在博弈論和實驗經濟學被主流經濟學接納之際,對人類個體和群體行為研究的日益重視,促成了傳統的力學研究范式向以生命為中心的非線性復雜范式的轉換,使得我們看到了金融理論與實際的溝壑有了彌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獎得主馬修(Matthew Rabin)和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弗農?史密斯(Vemon Smith),都是這個領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領域的基礎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外將這一領域稱之為behaviorfinance,國內大多數的文獻和專著將其稱為“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發現,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過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過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錨定和調整、損失規避等信念影響,出現系統性認知偏差。而傳統金融學是基于理性人假設,認為理性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是嚴格依照貝葉斯法則計算的期望效用函數進行決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這種非理性也是非系統性的,會彼此抵消,從而在總體上是理性的;如果這種錯誤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會淘汰這些犯錯誤的決策者,使市場恢復到均衡狀態,達到總體理性。

2 行為金融對信用風險管理的影響

2.1 風險偏好

根據行為金融學的基本理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于傳統金融學理論下風險偏好是不變的,而是變化的,是會隨著絕對財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變而發生改變的。因此,我們就沒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體,他們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投資,也是眾多投資者中的一部分,他們的風險偏好也會發生改變。風險偏好的改變就會直接影響到他們面臨的風險,最終會影響貸款方面臨的信用風險。

2.2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或許是人類最為穩固的心理特征,人們在作決策時,對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概率的估計過于自信。投資者可能對自己駕馭市場的能力過于自信,在投資決策中過高估計自己的技能和預測成功的趨勢,或者過分依賴自己的信息而忽視公司基本面狀況從而造成決策失誤的可能性。這種過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導致大量盲目投資的產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貪大求全。

2.3 羊群行為

企業決策由于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并涉及較多的技術環節,其決策往往由決策團體共同協商作出,主要屬于群體決策,而群體決策有可能導致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s)的發生。羊群行為主要是指投資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而模仿他人決策的行為。在企業決策中,羊群行為的表現可能是決策團體中多數人對團體中領導者的遵從,也可能是領導者對決策團體中多數人的遵從,而且是一種盲目的遵從。決策中的羊群行為可能造成決策失誤。

2.4 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

1958年,美國經濟學家費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在《美國經濟評論》發表了題為《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理論》的論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內容是:在市場完全的前提下,企業的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市場價值無關。即企業價值與企業是否負債無關,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問題。如果證券價格準確地反映了公司未來現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發行的是什么類型的證券,只要把公司發行的所有證券的市場價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這個公司未來利潤的現值。無風險套利活動也使得資本結構無關緊要,如果兩個本質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資本結構不同在市場上賣出的價格不一樣的話,套利者就可以將更便宜的公司的證券全部買下,然后在價格相對較高的市場上賣出。因此,公司的資本結構就不再是不相干的問題。不同的現金收入流量對不同的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各不相同,這些投資者對于他們感興趣的現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價。特別是由于噪聲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滿風險。所以,不同的資本結構,其公司價值顯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風險必然不同。

3 行為金融對金融租賃公司信用風險管理的啟示

篇(5)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2行為金融學概述

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學、心理學和認知學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上產生的一種新理論,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投資決策行為的一門學科。

行為金融學有兩個研究主題:一是市場并非有效,主要探討金融噪聲理論;二是投資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討投資者會發生的各種認知和行為偏差問題。

主要理論:

證券市場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場定價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聲交易者風險即金融噪聲理論。投資者構筑的投資組合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特征即行為組合理論。

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金融學總結的投資者行為偏差有:決策參考點決定行為者對風險的態度;投資者存在心理帳戶;投資者還存在過度自信心理和從眾心理。

3行為金融學在實務中的應用

實際上,各種積極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場定價失真或無效。他們認為通過投資于定價失真的市場或資產可以獲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無效性是轉瞬即逝的,這樣,這些無效性可能會為有耐心的投資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為金融學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諸如阿萊悖論、日歷效應股權溢價、期權微笑、封閉式基金之謎、小盤股效應等等金融學難題。還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選擇策略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動量交易策略等投資策略。一些金融實踐者已經開始運用行為金融學的這些投資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投資活動。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價格下跌時,分批買進股票以攤低成本的策略。采用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活動。

行為金融學認為,人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個決策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而非著眼于最終的財富狀況。在心理預期的過程中,人們會把決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來考慮,常常擁有自信情節,高估已經擁有的商品或服務,并且傾向于增加這里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次數。還對預期的損失過于敏感,把同樣價值的損失計算成遠高于同樣價值的收益,而對已經形成損失的東西卻表現出一種“處置效果”,由于期待機會收回成本而繼續經受可能的損失。因此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心理”帳戶和“認知偏差”這兩個概念,應該在日常理財中關注。運用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與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時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當處置效應在證券市場上比較嚴重時,其帶來的股票基本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幅就會更大;當價格向價值回歸時,可利用動量交易策略,通過差幅獲利。

市場無效性本質上是一種套利機會,如果足夠多的資金追求同一種市場無效性,它肯定會消失。對于許多定量投資者來說,永遠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種市場無效性在學術刊物上得到詳細論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實際上,如果昨天的無效性已廣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再設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險的。資本市場同樣如此。因此,不要屈從或迷戀“權威”的信息,應該努力追求有個性的投資策略。

在職業資金管理游戲中獲勝的資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錯誤的人,但其中的許多錯誤都可以歸因于人類本性——追求安穩、相信潮流、失敗后希望改換風格和指導思想。投資組合管理中的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了解自己的投資市場,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鋼絲繩”的游戲,一方面要獲得高額收益,另一方面還不能超越客戶的風險承受性。新晨

4股票投資策略

4.1具備股票投資取勝的素質

對于我們來說,在股票業取得成功的素質應該包括:忍耐、自立、簡單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開闊、有獨立判斷能力、百折不撓、謙讓、靈活、愿做獨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認錯誤,還有對普通的商業恐慌不屑一顧。這些素質的具備與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與行為金融學是相符的,市場可能是無效的,積極管理者也有增加價值的潛力,但這些無效性既不簡單,也不是靜態的,利用起來代價也不低。換言之,市場無效性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消失。這就意味著市場無效性一旦被隔離出來,并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這一無效性時,這個特點就消失了。問題不在于投資者和他們的顧問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當信息收到之時情況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當樂觀的金融信息廣泛傳播時,大多數投資人認為這個經濟形勢在近期內還會進一步高漲時,經濟走勢實際上已經向衰退邁進。頭腦清醒的投資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那種需要各種資料的“科學頭腦”是不科學的。

4.2逆潮流而動

風險觀念的根源在人類感情中可以找到。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渴望與別人協調一致,達成共識。以常規

方式失敗經常比非常規性失敗痛苦較少。相應地,投資者更愿意冒以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大風險,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小風險。許多投資者并不一定像他們以為的那樣對風險有多少耐心。

參考文獻

[1]@曹鳳岐,劉力,姚長輝.證券投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

篇(6)

一.國內宏觀金融課程群建設研究動態與存在問題

1.國內研究綜述

在國內,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將原目錄中的“貨幣銀行學”專業和“國際金融”專業合并為“金融學(含保險學)”專業。這種調整正是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整個金融課程體系知識面應該覆蓋整個金融學科的主要方面,如:金融制度、金融體系、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及完整的金融運行結構,包括微觀金融運行、宏觀金融運行,以提供學生一個有關金融體系的整體框架。2004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由王廣謙、張亦春、姜波克和陳雨露主編的《金融學科建設與發展戰略研究》,該書反映了中央財經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承擔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以及我國頂尖級金融學家和金融教育家、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金融學科和其他重要高校金融學科帶頭人對金融學科建設的最新思考,代表了我國目前對金融學科建設研究的最新水平。如中國海洋大學宏觀金融學有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中央銀行學、金融市場學、中國金融史、貨幣金融理論前沿、金融理論與政策等;寧波大學設有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宏觀金融課程;浙江財經學院采用金融學院模式,宏觀金融學課程分布在8個專業方向,具體有金融學、國際金融、利息理論、金融市場學、貨幣理論、財政學、中央銀行學等。

2.存在問題與研究命題

主要存在問題,第一,現有教學改革未能照顧到地方院校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重點研究了同類大學為培養高層次金融人才而面臨的金融學本科教學定位、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改革問題,未能照顧到地方院校的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各個領域輸送適應性強的應用型人才。第二,宏觀金融類課程急需按地方院校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優化和改革,盡管各院校已順應金融宏觀化發展方向而開設了若干宏觀金融類課程,但尚未解決以下問題:宏觀金融類課程到底該包括哪些主干課程?如何避免相關課程教學內容的交叉?針對宏觀金融類課程要求,如何跟進相應的教學方法改革和實踐類課程?上述問題告訴我們宏觀金融類課程急需按各地方院校辦學環境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優化和改革。

二.地方應用型大學宏觀金融類課程群設置的特色與創新

1.課程群設置的特色

第一,順應宏觀金融的發展方向。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單一的精英型體系向大眾型、精英型、國際化等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的轉變,本科教育更應強調學習能力和宏觀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二,堅持國內外前沿與地方性院校辦學模式相結合。本項目堅持國內外前沿與地方性院校辦學模式相結合,在改革金融學核心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時,既保障學生掌握本學科、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又顧及地方性大學辦學環境和培養應用性人才目標,強化宏觀類課程建設,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以適應“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

2.課程群設置的創新

第一,倡導團隊合作,形成推進宏觀金融課程體系建設的機制。課程體系建設既提倡體系的整體性和彈性化,又強調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前瞻性和探索性。為此,需要倡導團隊合作精神,并形成推進課程體系建設的一套機制。具體設想包括:定期舉行讀書報告會。通過指定學習教材、專著或其中的核心章節,聯系學術動態述評文獻;互相交流近期閱讀書目、研究課題,探討本學科前沿理論。集體申報課題、撰寫論文;定期舉行教研活動,討論并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難點與重點;組織課堂教學觀摩;規范教學文件與秩序,鼓勵教學改革與創新。

第二,推進課內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鍛煉相結合。鑒于金融學高度理論性與應用性并重的特點,在教學方式上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一方面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在強調講授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吸收現代教學理念,推進多樣化教學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強化課外實踐,鼓勵同學參與社會實踐、學生科研等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應用能力。

三.地方應用型大學宏觀金融類課程群實施對策

1.具體設置內容、預期目標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一,具體設置內容:主要結合國內外金融學科相關宏觀金融課程設計的總體趨勢,突出服務地方金融機構與企業,強化宏觀金融對地方金融的指導功能,堅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綜合素質,堅持國內外前沿與地方性院校辦學模式相結合,重點推進應用型宏觀金融課程群建設。

第二,預期目標:緊緊圍繞金融學科“課程群+核心課程教材+精品課程”三大類建設大框架,形成宏觀金融課程群建設的子框架和核心課程建設、造就一支具有敬業、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并以此為基礎,為今后核心教材建設與精品課程培育奠定基礎。

第三,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是宏觀金融課程體系建設,確立宏觀金融課程群的核心課程,并規劃核心課程教材建設;二是配對形成每門課程的師資隊伍,基本保障每門課2名教師;三是完善并形成每門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與考試大綱;四是探索教學改革的方法。

2.實施方案、實施方法、具體實施計劃及可行性分析

將推進以下教學改革:第一,改革思路是整合宏觀金融類課程,將宏觀金融類課程整合成基礎、國際、市場、監管四大類,明確每類課程包括的主要課程、設置目的,并從各自金融專業現有基礎出發提出具體的建設目標,如規劃核心課程教材建設目標、精品課程目標、課程后臺建設目標與教學方式創新目標。

第二,強化案例教學和課程設計。對于理論性較強課程,都增設一定經典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圍繞案例分小組討論,并撰寫學術小論文或讀書報告,以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應用性的課程,都將開設一定課時的實驗教學,要求學生進行仿真模擬金融業務操作,并撰寫實驗報告,以增強學生對業務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堅持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要根據本學科、專業教學的基本規格和要求,采用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強化在課內向學生傳授;另一方面又通過社會實踐環節、學生科研、金融論文大獎賽、虛擬炒股比賽等第二課堂形式,培養學生采用宏觀金融理論分析各種金融問題與經濟現象能力,重點提升學生解決金融問題能力。

第四,探索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簡寫為PBL)教學法。通過設計問題為同學搭起各門課程的知識架構和內在聯系;通過學生自己收集、分析相關資料以感受和體驗知識的分析過程;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和開展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每一學習小組由5-6名左右的同學組成,選定某一主題組織課堂討論——包括小組交流、質疑和點評;要求每組制作PPT,內容包括選定主題的文獻綜述、課堂發言內容以及參考文獻,以充分展示同學的學習成果。

[此課題為寧波市教科所“十二五”重點課題:《基于“政產學研”聯動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YZD1202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何運信.非金融專業學科教學平臺中“金融學”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7(12).

[2]龍春陽.課程群建設: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J].現代教學科學.2010(03).

[3]孫桂芳.金融學課程教學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與教學方式的互動性——基于現代教學設計理念的探討[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6(06).

篇(7)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股票投資策略

1文獻綜述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2行為金融學概述

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學、心理學和認知學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上產生的一種新理論,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投資決策行為的一門學科。

行為金融學有兩個研究主題:一是市場并非有效,主要探討金融噪聲理論;二是投資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討投資者會發生的各種認知和行為偏差問題。

主要理論:

證券市場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場定價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聲交易者風險即金融噪聲理論。投資者構筑的投資組合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特征即行為組合理論。

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金融學總結的投資者行為偏差有:決策參考點決定行為者對風險的態度;投資者存在心理帳戶;投資者還存在過度自信心理和從眾心理。

3行為金融學在實務中的應用

實際上,各種積極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場定價失真或無效。他們認為通過投資于定價失真的市場或資產可以獲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無效性是轉瞬即逝的,這樣,這些無效性可能會為有耐心的投資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為金融學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諸如阿萊悖論、日歷效應股權溢價、期權微笑、封閉式基金之謎、小盤股效應等等金融學難題。還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選擇策略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動量交易策略等投資策略。一些金融實踐者已經開始運用行為金融學的這些投資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投資活動。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價格下跌時,分批買進股票以攤低成本的策略。采用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活動。

行為金融學認為,人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個決策參考點來判斷預期的損益,而非著眼于最終的財富狀況。在心理預期的過程中,人們會把決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來考慮,常常擁有自信情節,高估已經擁有的商品或服務,并且傾向于增加這里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次數。還對預期的損失過于敏感,把同樣價值的損失計算成遠高于同樣價值的收益,而對已經形成損失的東西卻表現出一種“處置效果”,由于期待機會收回成本而繼續經受可能的損失。因此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心理”帳戶和“認知偏差”這兩個概念,應該在日常理財中關注。運用動量交易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與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時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當處置效應在證券市場上比較嚴重時,其帶來的股票基本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幅就會更大;當價格向價值回歸時,可利用動量交易策略,通過差幅獲利。

市場無效性本質上是一種套利機會,如果足夠多的資金追求同一種市場無效性,它肯定會消失。對于許多定量投資者來說,永遠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種市場無效性在學術刊物上得到詳細論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實際上,如果昨天的無效性已廣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再設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險的。資本市場同樣如此。因此,不要屈從或迷戀“權威”的信息,應該努力追求有個性的投資策略。

在職業資金管理游戲中獲勝的資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錯誤的人,但其中的許多錯誤都可以歸因于人類本性——追求安穩、相信潮流、失敗后希望改換風格和指導思想。投資組合管理中的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了解自己的投資市場,一些錯誤源于資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鋼絲繩”的游戲,一方面要獲得高額收益,另一方面還不能超越客戶的風險承受性。

4股票投資策略

4.1具備股票投資取勝的素質

對于我們來說,在股票業取得成功的素質應該包括:忍耐、自立、簡單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開闊、有獨立判斷能力、百折不撓、謙讓、靈活、愿做獨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認錯誤,還有對普通的商業恐慌不屑一顧。這些素質的具備與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與行為金融學是相符的,市場可能是無效的,積極管理者也有增加價值的潛力,但這些無效性既不簡單,也不是靜態的,利用起來代價也不低。換言之,市場無效性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消失。這就意味著市場無效性一旦被隔離出來,并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這一無效性時,這個特點就消失了。問題不在于投資者和他們的顧問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當信息收到之時情況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當樂觀的金融信息廣泛傳播時,大多數投資人認為這個經濟形勢在近期內還會進一步高漲時,經濟走勢實際上已經向衰退邁進。頭腦清醒的投資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那種需要各種資料的“科學頭腦”是不科學的。

4.2逆潮流而動

風險觀念的根源在人類感情中可以找到。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渴望與別人協調一致,達成共識。以常規方式失敗經常比非常規性失敗痛苦較少。相應地,投資者更愿意冒以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大風險,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規方式失敗的較小風險。許多投資者并不一定像他們以為的那樣對風險有多少耐心。

參考文獻

[1]曹鳳岐,劉力,姚長輝.證券投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97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 疯狂撞击丝袜人妻| 夜夜爽妓女8888视频免费观看|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别揉我奶头~嗯~啊~少妇视频|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东京热男人av天堂|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爱情岛论坛永久网址首页|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舔18|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 男女啪啪高潮激烈免费版|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办公室啪啪激烈高潮动态图|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中国农村妇女hdxxxx|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伊人天堂av无码av日韩av|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天堂а√中文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