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行為心理學論文

行為心理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7 18:04: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行為心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行為心理學論文

篇(1)

關鍵詞:臨床運動心理學;內容分析;運動表現發展;運動功能障礙;運動功能損害;運動退役

臨床運動心理學(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隨著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而興起的應用心理學分支,于20世紀80年代萌芽于美國,本世紀初迅速發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USOC)建立了臨床運動心理學家注冊制度。2005年,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召開了臨床運動心理學家大會[1]。2006 年,首部《臨床運動心理學》專著出版[2]。2007 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創刊,為臨床運動心理學開辟了專門的學術交流平臺。2011年,臨床運動心理學的東西方觀點(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叢書出版[3]。

我國的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在廣大心理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經積累了許多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從基本情況、內容及方法三個方面對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進行分析與評價,以揭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為我國研究者提供參考,促進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種對文獻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術,它按照一定維度對論文內容進行系統分類和評判,可提供學科研究狀況的基本信息[4]。目前,該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學研究

之中。

(一)論文取樣

本研究從1981年至2010年的13個目標期刊中選出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680篇。心理學期刊包括《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和《中國心理衛生雜志》,體育學期刊包括《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體育與科學》《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上海體育學院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西安體育學院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和《體育學刊》。

(二)內容分析的維度

本研究參照相關文獻[5,6],按照以下程序設計了內容分析的維度系統:(1)精讀2007~2008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的全部文獻,初步制訂分析維度;(2)對2009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的文獻進行試分析,修訂分析維度;(3)征求相關專家對內容分析維度系統的意見,修訂分析維度;(4)經過培訓的研究組成員對2010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文獻進行獨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數在0.83~0.86之間,說明該分析維度系統信度較高,可為研究所用。對評判者容易出現分歧的維度進行討論,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內容分析維度系統由27個因素構成。

(三) 研究過程

由研究者和經過培訓且熟練掌握內容分析維度系統的6名研究生對論文進行獨立的內容分析,每篇論文有兩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終錄入數據時檢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認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對全部變量的頻次分布進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論文的基本情況

1.論文首作者所屬機構

表1.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首作者所屬機構對比(%)

院(所)性質

中國

外國

體育學院(所)、體育教學部

91.7

34.3

心理學院(所)

4.9

37.4

醫學、護理、健康學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計

100.0

100.0

表1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首作者主要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和體育教學部,而心理學、醫學、護理與健康學院(所)學者對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參與度極低,這與國外學者相對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分析,這種情況多年來(尤其是2004~2010年間)未出現明顯變化。這非常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這門交叉學科的發展。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的建立與發展,需要更多臨床心理學學者的參與。

2.論文的篇幅

對三十年來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的篇幅統計顯示,平均每篇論文篇幅為4.21頁,且多年來論文篇幅未出現明顯增長趨勢。而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創刊以來的論文平均篇幅為16.5頁[7]。這可能是由于國內期刊對篇幅的限制制約著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響學術交流的深度。這一問題希望得到相關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視,以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提供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

3.論文參考文獻

對三十年來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參考文獻的統計顯示,平均每篇有9.63條參考文獻,圖1顯示1995年起參考文獻量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2006年開始平均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量穩定在17條左右。目前,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條數不及美國《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論文參考文獻(平均每篇文章參考文獻為42條)[7]的一半。參考文獻較少導致研究難免低層次重復前人的工作,提供給讀者的新信息就相對較少,文章的質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非常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及學術交流的縱深發展。

圖1.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發展趨勢

(二) 論文內容

1.研究領域

圖2.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

圖2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對運動表現發展的研究起步較早,在1994年以前占絕對優勢。運動功能障礙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逐漸增長,近年來出現與運動表現發展研究并駕齊驅的現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對運動者心理問題的關注,已經逐漸脫離僅以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表現發展為中心的情況,越來越關注普通運動者的運動功能障礙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對比(%)

研究領域

中國

外國

運動表現發展

37.2

17.2

運動功能障礙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運動功能損害

3.5

21.2

學科發展

3.2

13.1

運動退役

2.2

2.0

合計

100.0

100.0

表2顯示,運動退役是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薄弱領域,與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相比較,我國臨床運動心理研究的突出特點是:對運動表現的發展研究較多,而對運動功能損害的研究較少。運動表現發展研究較多與我國長期以來注重競技體育發展有關。運動功能損害指運動員存在著明顯的臨床心理問題,引起其嚴重的情緒紊亂和行為失調,導致其無法投入訓練與競賽[8]。運動功能損害研究被忽視與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大都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普遍缺乏臨床心理學訓練背景有關。

2.研究的理論基礎

圖3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一直以認知行為理論占絕對優勢,但近年來出現理論逐漸豐富的趨勢。這與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情況基本一致[7]。認知行為理論在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占絕對優勢,與認知行為治療操作性強,更易于通過實證研究檢驗有關。

圖3.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理論基礎的變化趨勢

(三)論文研究方法

1.論文類型

表3顯示,與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相比,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類型以調查研究報告、文獻綜述和論述較多,而臨床運動心理學的質性研究和實驗研究的論文相對較少。這與國內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者大多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有關,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識到臨床運動心理問題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體育科學的訓練而相對缺乏臨床心理學的系統訓練,所以,更容易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綜述和理論性研究,而深入的質性研究和實驗研究相對較少。

表3.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類型對比(%)

論文類型

中國

外國

調查研究報告

36.3

32.3

實驗研究報告

11.8

15.1

測驗研究報告

6.3

6.1

質性研究報告

4.8

19.2

質性+量性研究報告

0.4

2.0

論述

25.7

18.2

文獻綜述

14.6

7.1

合計

100.0

100.0

2.研究設計

表4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病理機制研究與國外一樣,存在過分依靠相關設計的現象,而更能確定心理變化機制的實驗研究設計與質性研究設計較少。因此,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關于病理機制的研究設計有待進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運動者心理發展變化的內在機制。

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干預研究以文獻綜述為主,側重具體介紹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實驗研究設計較少,而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61.5%的干預研究主要通過實驗研究來驗證干預的效果。實驗研究能為不同方法的干預效果提供充分的證據,有利于提高臨床運動心理服務的科學性。因此,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應加強心理干預的實驗研究。

表4.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的研究設計對比(%)

研究設計

機制研究(中國)

機制研究(外國)

干預研究(中國)

干預研究(外國)

描述性研究設計

16.0

相關研究設計

44.9

75.0

實驗研究設計

10.2

12.6

26.7

61.5

質性+量性設計

0.6

3.1

0.5

3.9

質性研究設計

文獻綜述

說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計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試

表5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更關注高水平運動員和專業運動員,而國外臨床運動心理研究更關注大學生運動員和少年運動員。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高度關注高水平運動員和專業運動員,與我國現階段注重競技體育的現實有關。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問題如果得到心理服務的及時介入,就可以避免進一步發展成為心理障礙。如果等到運動員形成了心理障礙再介入治療,其難度就會很大。因此,我國應加強對少年運動員和大學生運動員的關注。

表5.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被試對比(%)

研究被試

中國

外國

29.0

24.3

高水平運動員

15.9

10.1

專業運動員

11.2

6.1

混合

9.0

8.1

體育專業學生

8.4

2.0

大學生運動員

7.4

20.2

少年運動員

5.9

11.1

學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計

100.0

100.0

4. 資料收集

表6顯示,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在資料收集上的共同之處在于較多采用問卷法和量表法,而較少采用觀察法和儀器測驗法,不同之處在于我國學者更多采用工作經驗法和文獻法,較少使用訪談法。我國研究者較少采用非常適合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訪談法收集資料,與他們主要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普遍缺乏臨床心理學的系統專業訓練有關。

表6.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對比(%)

資料收集方法

中國

外國

問卷法與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經驗

20.4

13.1

文獻法

19.6

12.1

三種以上方法結合

7.8

16.2

儀器測驗法

6.4

3.0

訪談法

2.6

13.1

觀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計

100.0

100.0

5.結果分析

表7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國外。心理現象是多層面和多維度的,其影響因素也是復雜多變的。采用多元分析法進行分析,更有助于人們了解變量之間的復雜關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現象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因此,在未來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進一步推廣。

表7.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研究結果分析方法比較(%)

結果分析方法

中國

外國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統計分析

39.0

30.3

多元統計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計

100

100

中外臨床運動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現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論文。元分析是對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獨立的多個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報告給予定量統計分析而綜合評價某一主題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證醫學實踐證據金字塔的頂端,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學研究之中[9]。自臨床心理學的實證支持治療興起以來,元分析方法在臨床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呈逐年增長的趨勢[7]。元分析對文獻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尚未出現元分析的論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夠支撐元分析的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統計方法的訓練不足。隨著臨床運動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元分析方法的應用將越來越多。

(四) 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發展階段的劃分

縱觀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30年的發展狀況,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在不同時間段呈現出明顯差別。因此,可以對其進行階段劃分,以幫助研究者厘清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發展的內在線索,并能夠據此展望本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

1.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起步階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間是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臨床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剛剛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都處于較低水平,具體表現如下:論文數量少,平均每年僅有9.9篇;研究極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參考文獻量少,許多論文根本沒有參考文獻;研究內容以運動表現發展研究占絕對優勢;最突出的論文類型是說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經驗法(21%)和文獻法(13.8%)收集資料;論文的結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間是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都表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具體表現如下:論文數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資助項目出現逐年增長趨勢;論文的參考文獻呈現逐漸增多趨勢;運動功能障礙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報告超過理論型論文,說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調查研究報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運動員為被試的論文相對降低,以非高水平運動員為被試的論文迅速上升;經驗總結法下降,量表測驗法和問卷調查法的應用逐漸增多;定性分析逐漸減少為47.1%,多元分析上升為10.7%。

3.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規范階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間,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入成熟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都較前兩個階段大幅提高,具體表現如下:年均達45.3篇;平均每年有16.3個項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量穩定在15.4條;在研究內容上,運動功能障礙、心理健康和運動表現發展三者呈并駕齊驅之勢;69.7%的論文為研究報告,說明文進一步減少;以非高水平運動員為被試的論文達到60.6%;量表測驗法、文獻法和問卷調查法成為最重要的資料收集方法,工作經驗總結法的應用萎縮;定性分析減少至33.7%,30.3%的論文進行了多元分析。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 吸引更多臨床心理學學者加盟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心理學院(研究所)和醫學院(研究所)學者對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參與度極低,這非常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這門交叉學科的發展。我國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學院(研究所、系)和醫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學者關注運動者的心理問題,只有他們的加盟,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才能高質量地發展。因此,建議國家體育總局科研立項為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間,并鼓勵心理學院(研究所、系)與醫學院(研究所)中的臨床心理學學者積極申報相關課題,以課題調動臨床心理學學者加盟的積極性。另外,體育學院(研究所)要有意識地引進具有臨床心理學訓練背景的人才,這不僅能夠促進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學學者關注臨床運動心理問題。

2.加強對運動功能損害與運動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僅有3.5%是關于運動功能損害,而國外21.2%的論文涉及運動功能損害,其研究的十大熱點問題中有四個屬于運動功能損害,即飲食障礙、情緒障礙、物質依賴和運動損傷后心理障礙。縱觀我國極其有限的運動功能損害論文,研究主題主要為與運動相關的攻擊(沖動控制障礙),研究類型主要為研究綜述與理論分析[10,11],實證性的臨床研究報告極少,僅有楊士榮(2010)就我國運動員的飲食障礙進行了調查研究[12]。因此,建議中國體育總局體育科研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編制課題指南時關注運動功能損害問題。同時,專家學者也要主動介入運動功能損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國運動功能障礙的干預效果,切實維護我國運動者的身心

健康。

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僅有2.2%是關于運動退役問題的研究。由于我國現階段仍然是舉國體育體制,且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尚未普及,所以,我國運動員對運動退役的心理準備不夠充分,在運動退役時遇到的心理問題就更多。黃志劍和姒剛彥(2008)研究表明:我國高水平運動員對于從事競技運動事業對自己人生發展的影響認識不足,對運動退役及角色轉換的準備不足[13]。王進(2008)研究表明:我國面臨退役運動員的自我評價、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認知下降,焦慮和孤獨感明顯增加,應對退役的策略主要為回避;運動員在退役后的1~2年內社會支持感低,孤獨感高[14]。目前,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雖然意識到運動員退役相關的心理問題,并就此開展了一系列現狀調查、發生機制和對策研究,但針對性的實證干預研究很少,亟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3.豐富研究的理論基礎

本研究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是認知行為理論。過分依賴認知行為理論有悖于學術研究百花齊放的原則,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繁榮和發展。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很復雜,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種唯一正確且適合于各種情況的理論與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可能受益于不同的處理[15]。跨理論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臨床心理學研究與發展的特點。1991年,《心理治療整合雜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創立,為臨床心理學的整合研究提供了專門的學術交流平臺。目前,許多治療師在治療中采用整合治療方法[16]。因此,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應廣開思路,在注重認知行為理論的同時,注意吸納近年來生理心理學、精神分析和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成果,開展跨理論的整合研究,進一步豐富研究的理論基礎。誠然,后者受到循證實踐驗證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更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強臨床研究方法的訓練

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質性研究與實驗研究較少;研究被試以高水平運動員最多;研究中較少使用談話法、觀察法、儀器測試法收集數據;數據的多元分析較少,未出現元分析論文等。因此,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應進一步加強臨床研究方法的訓練,在開展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時注意以下問題:加強質性研究和實驗研究的使用;擴大研究樣本范圍,更多關注青少年運動員;豐富資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訪談法、觀察法與儀器測試法;加強多元統計分析;提高研究的規范性,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準備。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劉麗, 石巖. 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 現狀、問題與建議[J]. 心理科學進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劉麗, 石巖. 臨床運動心理學的界定、現狀及發展趨勢[J]. 中國體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鄧銘一, 季瀏, 常波. 運動攻擊的理論發展及控制方法[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1998,126(3): 5559.

[11] 石巖, 王瑩, 趙陽, 等. 球場觀眾暴力的發展趨勢,研究進展與遏制策略 [J]. 體育科學, 2007, 27(1): 2440.

[12] 楊士榮. 不同類型運動員飲食障礙的比較研究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0, 44(3): 8792.

[13] 黃志劍, 姒剛彥. 高水平運動員的退役準備與適應: 一項定量研究 [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8, 23(5): 393395.

[14] 王進. 我國運動員退役意識與心理狀態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學報, 2008, 40(4): 496506.

篇(2)

一、資料篩選

本研究分別選取了德國專業期刊《教育心理學雜志》、《教育教學心理學》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雜志》以及中國專業期刊《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和《心理發展與教育》在2000—2010年所發表的教育心理學論文。鑒于教育心理學的多種解釋,筆者綜合各家觀點提出了以下定義: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主體的各種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變化機制、規律和有效促進策略的科學。本研究依據此定義對資料進行篩選、歸類和分析。

首先,篩選的論文研究背景限定在教育情境中,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實施教育、施加影響的具體場合,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環境;其次,教育情境中的主體包括施教者(教師)和受教者(學生),所篩選的論文探討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心理活動及其變化機制和規律;再次,教育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教育媒體作用的制約。教學媒體作為承載和傳遞教學內容的介質,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基于以上認識,本研究篩選出中國教育心理學論文964篇、德國教育心理學論文459篇,并采用主題概括和比較分析等方法,將所選論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關于教育主體的論文,既包括學生的知情意的發展及學生所采取的各種學習手段和策略,也包括教師所具有的知識結構、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以及所具有的教學效能感等;另一類是關于促進和制約主體發展的教育媒體和環境的論文,既包含促進學生發展的各類教育媒體,如教學圖片、文本、電腦和電視等,也包括在教育教學情境中各種人為環境和自然環境對其的影響,如親子關系、家教方式、學校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

二、研究比較

(一)研究取向

教育心理學從誕生就一直受到科學主義思潮的影響,主張用實證的方式對學習和教學進行研究。但要從心理學找到一個對教育實踐具有普遍適應性的通用學習規律是徒勞的,因為通用的學習規律并未立足于真實、具體的教育實踐。[1]德國教育心理學界對教育心理學學科任務的看法是“理解和改善教育現實”[2],并提出了一個統攝教育心理學任務的“教育情境模型”,該模型有四大核心組成要素:學習者、對學習者進行教育教學的人、媒體和環境。[3]該模型與筆者提出的教育心理學定義相契合,擬作為本文對中德兩國教育心理學近十年發展進行對比分析的依據。圖1概括反映了中德教育心理學近十年的研究取向。

圖1中德教育心理學研究取向比較柱狀圖

圖1中德教育心理學研究取向比較柱狀圖下載原圖

圖1表明:上述四個研究主題清晰反映了“教育情境模型”的四個核心要素,因而可以得出中德兩國近十年來教育心理學研究均凸顯了教育現實情境取向;對于學習者的研究比例都超過了50%,均突出了學習者研究中心,但其中教育者、媒體和環境的研究又存在差異,體現了兩國教育的現實需要和特色。分析發現,這種教育現實情境研究取向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實驗室情境到教室情境的轉變。傳統教育心理學偏重在實驗室環境中所進行的研究,人為地將研究結果同真實環境隔離開來,研究結果的應用價值有限,基于真實的教室情境的實驗研究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這種弊端。通過真實情境中的課堂教學實驗來揭示教育和學習的心理機制,使得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更具有生態效度和應用價值。[4]在德國教育心理學強調教育現實情境研究取向的同時,中國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基于教室情境的研究比例也從2000年的13%提升到了2010年的20%。從實驗室情境到教室情境的不斷轉變,保證了研究結果的生態效度和實際運用價值。

2.教育心理學研究與具體的學科科目相結合。“傳統的教育心理學都假定一門學科所得到的原則和規律可被應用到其他的學科中”。[5]但這一觀點日益受到教育實踐的挑戰,“為了更好地理解發生在教育實際情境中的認知,研究真實的學科學習任務受到了重視”,[6]同以往脫離具體學科而泛泛描述學習規律的教育心理學相比,與具體的學科相結合的研究體現了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情境取向。[7]這種狀況在近年中德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如對于語言、數學和理化等具體學科的研究備受重視。[8]

3.個體、物理及社會環境因素在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在維果茨基理論的影響下,許多教育心理學家認識到以個體模式研究認知和學習的局限性,[9]并逐漸意識到個體的心理活動與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性和不可分割性。[10]近年中德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對于學生合作學習、課堂提問能力等的關注都體現出了對整體教育環境的高度重視。

4.對學業不良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及教育促進的研究。現代統一形式的教育不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因而學生中學習困難者日多。[11]針對此種情況,中國研究者對學業不良學生的心理機制、認知特點、腦機制及干預策略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對學業不良學生有效的教育指導。德國研究者則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咨詢及教育行為和訓練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重視具體教育干預的策略方法和作用效應。

(二)研究主題

本研究以教育現實情境中學習者、教育者、媒體和環境為類別進行研究主題比較分析。從論文數量看中國多于德國,但絕對數量很難比較各自對各個主題的重視程度,因而我們采取各主題在分類中所占的比例這種更具說服力的方法來考察其異同。

1.關于學習者的研究主題。經統計,中國關于學習者的研究文獻共618篇,涉及的研究點有44個;德國關于學習者的文獻共265篇,研究點有24個。通過自下而上的聚類方法,將研究內容相近的研究點劃為一類主題,共得到認知、動機、情緒、人格、能力、策略和制約因素等七個研究主題。認知主要納入和學生學習有關的自我概念、認知表征、認知風格、記憶等;動機主要納入與學習動機相關的研究點,包括學習動機、成就動機和目標取向等;情緒主要納入和學生學習有關的情緒等的研究點,包括情緒、考試焦慮、學習倦怠等;人格主要納入和學生學習有關的人格特征相關的研究點,包括人格、自尊、自卑等;能力主要納入和學生學習有關的能力等的研究點,包括智力、高天賦、精細動作能力、讀寫能力等;策略主要納入促進學習的各類策略相關的主題,包括合作學習、學習策略、學習時間等;制約因素主要納入制約和促進學生學習的各種內外條件等,包括心理素質、學業卷入、人際關系、課堂參與等。基于此,本研究對中德教育心理學近十年來發表的關于學習者研究的論文進行分類統計。(見圖2、表1、表2)

從圖2可以看出:學習者自身的能力、所采用的學習策略以及學習認知過程,都占到兩國學習者研究的65%以上。通過比較表1和表2發現,兩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具有如下相同點:一是兩國教育心理學家都比較關注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和歸因等認知因素在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和結構;二是學習動機、成就動機和目標取向是兩國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重點;三是考試焦慮以及學習過程中情緒的作用在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中都得到了體現;[12]四是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包括對超常兒童的研究都為兩國研究者所重視。此外讀寫能力在兩國研究中也受到重視;[13]五是促進學生學習的策略研究在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14]學生的自我調節學習和與同伴的合作學習等無指導學習也都有所涉及。[15]

比較表1和表2還發現,兩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也存在如下差異:一是學習認知研究中,中國教育心理學重視認知風格、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和記憶、問題表征、內隱學習和內隱記憶等問題的研究,德國教育心理學則更重視自我概念、知識學習、思維訓練等問題的研究;二是在學習動機研究中,中國的教育心理學重視成就動機和目標取向等的研究;德國教育心理學則更多地關注興趣和目標取向等對于學習的影響;[16]三是在制約和促進學習的內外因素上,中國教育心理學較重視學習態度、學習疲勞、人際關系、課堂參與、學校和學習適應等因素對學習的影響,德國教育心理學則較關注學生學習滿意度和輟學等因素對學習的影響。

2.關于教育者的研究主題。中國關于教育者的研究論文篇數為225篇,涉及的研究點為44個;德國關于教育者的研究論文篇數為88篇,研究點為16個。對各個研究點進行主題分類,共分為以下五類:教師心理,主要包含教育教學情境中教師心理各層面的狀況對教學的影響,具體包括自我效能、教學能力、心理素質和人格特質等;教育方式方法,主要包括為促進學生學習,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具體包括教學訓練、教學干預、教學準備等;課堂教學,主要納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知覺、行為等因素對教學的影響,以及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具體包括課堂信息知覺、課堂行為、教學評價等;教師職業,主要探討將教師作為職業來進行考察的研究點,具體包括職業倦怠、職業生涯、職業認同及工作滿意度等;家庭教育,主要納入父母的各種教育理念或方式對于學生的影響等。(見表3、表4)

總的來說,中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對教師心理和教育方式方法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考察,而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對教師心理的研究則將研究重心放在課堂教學、教育方式方法和家庭教育上;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在五大分類中的研究點更為集中,而中國的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面較廣,研究點相對分散;中國教育心理學對于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視程度要明顯低于德國。(見圖3)

具體比較中德兩國的異同發現:一是中國對于教師心理的研究偏重于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學動力,且對教師從人格到問題行為都有涉及,研究面較廣泛;而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則對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跨文化處理能力、擇業動機和教師形象等方面的研究更為重視;二是兩國的教育心理學都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中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集中于對教學策略、干預、訓練的研究;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則更關注個性化教育方式的研究;三是兩國的教育心理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于對教與學的科學評價上,中國的教育心理學非常關注教師管理課堂的能力,包括對課堂信息的加工,以及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等,德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重點則放在教師的診斷能力上,即教師對于學生的成績評定等;[17]四是職業壓力和倦怠是兩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重點,中國教育心理學對職業生涯、職業認同、組織公民行為[18]也較為關注;五是中國較為偏重對父母教學態度和教學觀念的研究,德國對父母實際教育行為的考察較多。[19]

3.關于教育媒體的研究主題。教育媒體主要表現在通過何種手段向學生呈現信息,因媒體手段的不同,主要分為文本、插圖、多媒體與計算機和網絡等。中國教育心理學中關于文本、插圖、多媒體與計算機和網絡的研究論文數分別為34、4、9、12;德國教育心理學相關論文數分別為2、3、6、29。(見圖4)

從圖4可以看出,兩國教育心理學對于四種媒介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但是側重點卻不相同,中國教育心理學側重文本作為媒介在教學或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德國教育心理學則對計算機和網絡在教育學習中的作用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0]這也較為符合兩國的國情,中國目前的學校教育多以文本形式進行知識的傳遞和學習,而德國作為發達國家,有發達的計算機網絡教育,這也反映出德國借助計算機和網絡來完成教學和學習活動的現實需要。

4.關于教育環境的研究主題。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不僅注重教育主體及媒介,同時也強調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教育影響。其中,學校環境,主要納入在學校內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的研究點,如班級環境、師生關系等;家庭環境,主要納入各種家庭因素對學生學習發展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研究點,如家庭收入和功能、親子關系等;文化環境,主要納入由于文化不同對學生造成影響的研究點。中德兩國教育心理學近十年關于環境的研究對比見表5和圖5。

表5和圖5表明,學校、家庭和文化這三類主題在中德教育心理學中都有所涉及,兩國都將探討家庭因素在學生學習和發展中的作用放在首位,且所考察的內容也較為相似,主要為親子關系和依戀、家庭條件和功能對學生學習、行為和心理的影響;其次是重視學校環境對學生學習和發展影響的研究;同時,文化在學生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引起了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注意。

除上述共同點外,兩國對于環境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第一,在學校環境中,中國教育心理學傾向于重點考察班級環境和師生關系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等;而德國則偏重于學校中的暴力和攻擊行為的研究,[21]這也許與歐美各國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的現實有關。第二,德國教育心理學界比較注重家庭條件和類型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影響;[22]中國教育心理學界對該方面的研究則有所忽視。第三,兩國跨文化研究也存在差異。中國在考察中西方文化背景差異對學生學業影響的同時,還結合中國多民族的特點,考察了漢族、彝族、哈尼族、藏族等民族間文化差異對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影響;德國這方面的研究較少見。

(三)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從性質上可以劃分為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兩種。實證主義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論基礎。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最顯著的共同點是實驗室實驗、教育情境實驗和調查測量等實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質性研究如深度訪談法、個案法、檔案分析法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并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個共同特點是呈現出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的趨勢,其中包括量化和質性研究方法的結合。如實驗法和訪談法的結合[23]、實驗法和調查法的結合[24]、問卷和訪談法的結合[25]等。第三個共同特點是開始關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引進、運用,如腦生理方法受到關注。在統計方法上借助電腦進行數據的整理、處理和分析,如采用SPSS,SAS等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卡方檢驗和結構方程模型等統計處理。

總體來講,中德兩國教育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大同小異,對于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都折射出這樣一個理念:方法選擇運用取決于對研究問題能否有效解決,研究結果的生態效度是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選擇時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1.教育現實情境取向是中德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最顯著的共同特點,這表明兩國教育心理學者在跟蹤國際化潮流的同時,均能結合本國的教育現實開展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這種教育現實情境取向也順應了當今教育心理學研究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基本要求和發展趨勢。

2.中德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存在“大同大異”現象。“大同”指兩國教育心理學在研究重點上都凸顯了學習者中心這一研究主題,如對學生的能力、學習策略和學習的動機及認知過程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大異”主要表現為中國教育心理學較重視認知學習的研究,如學生對信息的表征、記憶、注意和內隱學習與記憶的研究等;而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則更重視對學生學習自我品質的激發和培養的研究,如對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效能等的研究較突出。此外,兩國教育心理學對教育現實情境的對待上也存在差異,中國重視一般教育情境,德國更重視具體教育情境。

3.中德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無大差異,都重視多種方法的相互結合。兩國教育心理學研究既重視實驗法、調查測量等實證研究方法,也提倡訪談、個案、典型行為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都較重視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強調用量化與質性結合來研究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

(二)研究啟示

1.教育現實情境研究取向是教育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必然選擇。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心理規律的科學。中德兩國教育心理學2000—2010年發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本國教育現實情境為研究取向,把適應國際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與解決本國教育實際問題密切結合,在緊跟國際研究潮流的同時,特別重視聯系本國教育現實需要和要求開展科學研究,如德國教育心理學家對于學生讀寫能力、自我概念、動機等方面的研究,對于家庭條件類型、父母教育行為等方面的研究,是結合德國現實文化教育和民族特點的科學研究;中國教育心理學關于漢語認知學習、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等方面的研究也體現了這一特點。這充分表明了教育現實情境取向既是當代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是教育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點。

2.加強教育現實情境取向研究是中國教育心理學服務于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科學教育心理學起源于西方,跟蹤國際研究主流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的他山之石。但跟蹤并不意味著盲從,要在驗證西方教育心理學理論是否符合我國教育實際的同時,找到本國文化教育和其他異質文化教育的共性和差異,從而更好地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服務。德國教育心理學的現實情境取向研究啟示我們要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心理學,必須對教育現實問題準確把握,進行科學研究和深入分析,只有在鮮活的中國教育現實和獨特且深厚的文化背景中探尋現實教育問題的根源,尋求其解決的途徑和策略,才能真正構建對中國教育實際起指導作用的教育心理學體系,完成教育心理學服務教育現實的基本使命。

3.重視教育現實情境各要素的均衡研究。德國教育心理學在突出學習者中心的同時,對于教學者、媒體和環境等主題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在教育現實情境中,學習者通過與教育者、媒體、環境的互動,才能使學習和教育得以發生并更為有效。因而在研究中過分強調其中某一點,而忽視對于影響和制約教育與學習的其他現實因素的考察,都難以揭示教育心理學現實情境取向的全部含義。相比之下,我國教育心理學家對教育者、媒體、環境的研究要薄弱一些,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并加強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

4.重視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師。在教育現實情境中,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方式、家庭條件和類型對于子女的學習和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德國在教育者研究主題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例為21.59%,而中國僅為5.33%;環境研究主題中家庭環境研究德國所占的比例為59.09%,而中國則為45.16%。即凡涉及家庭的研究中,中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比例都要低于德國。中國家庭一向重視子女的教育,但是對家庭教育的研究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中國都弱于德國,這與中國人對教育非常重視的現實需要很不協調,值得深思,也迫切需要重視起來。

5.重視教育新興媒體的研究。在當今的教育現實中,計算機網絡等新興媒體在教育中擁有的潛力不容忽視。在德國教育心理學關于教育媒體的研究中,計算機網絡等新興媒體研究占72.5%,而中國對其的研究比例僅占20%。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計算機網絡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而計算機在我國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卻停留在較低層次上。[26]計算機網絡作為未來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我國教育心理學家認識上重視和研究上跟進。

篇(3)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并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于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系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于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于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里。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系、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于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后,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志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于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后,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后,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并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系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于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于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后,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后,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斯密斯等人對1979年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的文章作過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歸因及態度和態度改變,論文達50篇以上;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以及認知過程,達40篇以上。

篇(4)

音樂情感一直以來是國外音樂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重點,這也應歸功于19世紀中葉實驗心理學派的努力,該學派促使了現代音樂心理學的萌發。我國音樂心理學起步較晚,在這之前的研究重點偏向于從專業性的音樂角度進行思辨性質的分析,而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持,理論略顯空泛。在音樂心理學引入我國后,音樂情感的研究更多地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緊密地結合,展現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對國內關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進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樂情感的相關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對音樂情感的定義

音樂情感是人與音樂的交互過程中所產生的包括各種人類感情因素的心理過程(劉濤,2006),這個廣義的概念包括與音樂實踐活動有關的情緒、心境、偏好、趣味和態度等,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揚州大學的周新葉在《音樂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樂情感”應等同于“音樂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響直接引發的情感成分,同時也包含主體對社會生活內容聯系思考而產生的情感成分,是兩個源頭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樂情感的特征

結合音樂理論、音樂心理學、藝術情感學的研究,劉濤(2006)總結了音樂情感在信息的表現、傳遞與認知行為過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觀性、層次性、客觀性、模糊性、整體性、運動性、觀照性、選擇性等;甘露則認為音樂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從音樂存在的意義的層面出發的。

音樂情感自身的復雜特點給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視野,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它或許不能讓研究者從只言片語中推出結論,也不能從部分得知整體,流動的音符所帶來的情感是復雜的,這就給多種研究方法結合、多個學科聯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國內外研究者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雖然各自的出發點不同,涉足的領域也較為廣闊,但不難總結出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實證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國心理學學會前主席布魯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學研究的兩種方法(模式),分別是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前者歷來都是立足于外部來看待行為著的人,沿襲的是物理與生物領域的各種自然科學方法;而闡釋模式則從來都是從內部來看待人,即在情感、意義和價值的領域中研究人,強調人的特殊性。

根據劉沛的闡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樂與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為基于該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設是:孤立的,外部的,聽刺激能夠對情感行為產生一種直接因果式的影響。可惜的是,事實證明,這種假設在各種驗證和考驗面前遙遙欲墜。“實驗音樂心理學者逐漸認識到,實驗設計對變量的嚴格控制,獲得的少量的音樂心理定量研究結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課題的量化研究獲得充分的積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時相同的研究課題,由于變量、被試及測量工具的差異,研究結論也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闡釋模式在這時便顯現了必要性。

音樂情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并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過程,中間介入了人腦對聲學屬性的排列組合,對音樂符號的加工過程,因此,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需要將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相結合,將因果模式的手段作為研究的基礎和根基。有了實證研究的支持,經驗性的分析將能夠走得更遠,正所謂根深而葉茂,對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會導致研究局面的營養不良。

二、音樂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討

(一)音樂情感的認知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根據蔣存梅所闡述的斯洛博達的觀點:認知階段是情感階段的先行,沒有認知的基礎就不可能產生情感。張前在《音樂欣賞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觀點。張前認為,人們從音樂中所直接接觸到的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而是音響;音樂的一切表現內容都要由音響引發,音樂欣賞中的一切感情體驗與形象聯想都要以音響感知為基礎。綜上所述,要研究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對中間的認知過程的深入探討是至關重要的。國外學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認知過程發展的理論建構,主要以實驗法作為研究方法,但因為被試為歐美人種,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否適應于我們東方人的特點,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實驗依據,盡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為我們指明了一個研究的方向,即探尋中國被試對音樂情感的認知的過程和發展水平,這在我國的研究領域中可以說還是近乎空白的一塊,有待于開拓。

另一方面,對音樂情感的認知在我國已經受到了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的關注。由于認知心理學以大腦中的認識過程為研究對象,猶如像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樣,采用精密儀器,通過對大腦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測試,從中找出一般的規律,即得出音樂能激感的論據。因此通過認知心理學研究音樂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有說服力。

根據有關學者的最新研究,音樂活動對大腦心理具有諸多復雜影響,如對青少年大腦“認知誘發電位”(事件相關電位)有顯著影響,對皮質慢電位、神經細胞與分子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感覺皮層、聯合皮層和前額葉新皮層的生理心理性發育,并使它們之間的雙向交互式連接獲得較早和致密的結構性塑造。

綜上所述,認知科學和腦神經科學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貢獻的確不可小覷,但是,這里有兩點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電腦是人腦思維的產物,它只能根據人腦中已有的信息進行實驗、推理,人腦的思維是極其活躍的,當測試完畢后,人腦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維信息,用電腦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純邏輯化的工具來測試人腦認知的心理過程,是不是過于主觀?第二,就音樂認知科學的實驗效能及其解釋力和預見力價值而言,同一個欣賞者在不同的時間欣賞同一首樂曲時,如果欣賞者的感受不同,兩次測試的結果可以反映出來,如果欣賞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話,測試結果會不會也完全相同?這些問題涉及人腦的信息加工機制,也涉及電腦及還原性實證結果如何與人類的藝術心理、審美創造性體驗和思維相互貫通并耦合互補等復雜內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與探究。

(二)音樂情感的社會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機能及其復雜心理結構的形成,都離不開人的社會性活動。不同的個體,以及不同個體在社會上的身份定位、性別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會認知,不同的文化經驗、社會背景、結構、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個體,社會階層中不同的群體,對于音樂的情感、情感的認知是否都是有差異的呢?個體的情感體驗和群體的情感體驗是否有差異,當二者相互作用時,結果是相互抑制,還是相互包容,還是產生疊加效果?這些問題向我們呈現了面對“音樂情感”的不同視角:從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對音樂情感認知進行研究。

將音樂情感的研究范圍縮小到特定的群體,目前的相關研究還是較少的。邢紅梅的《聆聽音樂與大學生情感的聯系》(2007)對大學生這個處于人生特定階段的特定的群體的音樂情感進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訪談法,對大量的大學生進行了在聆聽音樂時情感的反應的訪談調查。該文章細致分析了大學生的音樂情感,但也引發了更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音樂如何被使用?聆聽者如何在聆聽活動中建構自我身份,進行各種不同的情感陳述?個體如何在社會情境中以音樂為中介體驗和創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為一種社會規律化的存在?這些問題仍舊值得深入去探討。另外,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僅僅使用訪談法略顯單薄,如果能夠結合上實證研究的實驗和數據支持,或許能夠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在相關文獻中,國內相關實驗論文的數量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國內的實證研究僅僅是集中在個別音樂治療和音樂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報告方面。顯然,國外在實證方面的歷史和經驗比國內要雄厚,但是,國外實驗研究的被試都是白人或黑人,他們的數據結果是否能夠代表中國被試的情況,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趨于實證化、科學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上,會議收到的論文以及會上宣讀的論文都顯示了這一趨勢。重視應用性研究,采用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學者明顯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國際會議(ACII2005)共錄用論文118篇,然而,音樂情感研究的文章僅有兩篇,但這方面的研究在國外已經形成一個熱潮。不過,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在我國正在逐漸萌發,并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從與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個集中研究音樂情感的隊伍的聯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國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是相當重視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與國際接軌,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樂情感的認知模型的計算機程序已經初具規模,這將使情感的識別、表達和轉化實現數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進音樂情感的深入研究。

篇(5)

關鍵詞:詩歌療法 研究現狀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論依據與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當代大學生成長環境是一個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社會,各種思想相互碰撞,給他們巨大沖擊。他們思維活躍,思想開放包容并存。但他們處于思想容易裂變、情緒不穩定的時期。在校大學生逐漸形成自我價值體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與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標準評價社會與自我,努力尋求個體的社會定位。另一方面,學業、就業等壓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問題。據研究數據表明,大學生在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敵對、偏執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無顯著差異(P0.05);在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六個因子水平上,大學生的得分結果高于全國青年常模(P0.05)。[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必須引起各級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在不同年級和性別中,部分心理問題較突出,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的健康教育,正確引導使其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本科院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更為突出:自卑、惰性、厭學等等。[2]所以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值得關注。但是,隨著積極心理學在我國研究的興起,研究者意識到心理學不僅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也應探索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培養問題,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

故此,作者提出“應用詩歌心理療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的研究”這一課題,本課題將旨在通過詩歌心理療法來培養高職學生的積極人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認知模式、體驗積極情緒、建構積極人生。

1 研究現狀

目前同類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個方面: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人格的研究、詩歌心理療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點在于抑郁、焦慮、恐懼等人類缺陷,屬于“消極心理學”。20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創立的“積極心理學”鼓勵心理學工作者對人類的優秀品質進行研究,促進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數,從而增強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三大研究主題:積極主觀體驗、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社會系統[3]。積極的主觀體驗,主要是讓個體多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讓其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得到快樂的主觀體驗。積極的社會系統包括民主政治大環境和溫馨團結的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積極的人格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點。

他倆在整合人類各種優點的基礎上,把積極人格分為美德和積極品格兩大類:第一,智慧和知識(能夠獲得和運用知識的認知品質)創造力、好奇心、開放性思維、好學、洞察力;第二,勇氣(面對內部、外部兩種不同立場誓達目標的意志的情緒品質)正直、勇敢、毅力、熱情;第三,仁慈(有關“照料他人與他人成為朋友的人”的人際交往品質)善良、愛、社會智力義(構成健康的社會生活基礎的文明品質);第四,正義(構成健康的社會生活基礎的文明品質)公正、領導力、合作、原諒;第五,節制(謹慎處事的品質)謙遜、謹慎、自我調節;第六,卓越(個體與整個人類相聯系的品質)對美和卓越的欣賞、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國內對積極心理學進行研究主要有兩類論文:介紹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人格、總結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的應用情況。第一類的論文有:高強的《積極心理學淵源初探》介紹了積極心理學與繼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學中的積極人性論思想,在研究對象和心理治療等方面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念的淵源。[4]吳晶的《積極心理學: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論證了積極心理學對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包容并蓄。[5]孟維杰的《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域轉換與當代價值》[6]、張秋穎的《積極心理學下性格品質研究概述》、[7]陳虹的《美國積極心理學倡導的“優秀品質和美德”》[8]三篇論文介紹了積極心理學對積極人格的研究。第二類論文介紹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的應用,這類論文有:王倩的《對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幾點思考》、[9]施利承的《海員積極心理養成的思考》、[10]劉孝群的《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舵手》[11]劉桂芬的《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作用》[12]翟媛媛的《積極心理學與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雙虎的《我國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14]等一系列論文介紹了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品格的培養。此類論文主要論證的是積極心理學應用的作用,對應用理論進行實踐的具體方法則沒有提及。

現代意義上的詩歌療法(Poetry Therapy),是閱讀療法與寫作療法的一種,即在治療師的選擇下,針對不同的治療目的向患者推薦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詩與歌(通俗歌曲),讓個體或團體閱讀、誦讀,或直接讓病人參與寫詩,幫助治療師發現問題。并通過宣泄、領悟、凈化、升華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或心理障礙,是一種提高心身健康質量的心理治療方法。 理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應用與方法兩方面:詩歌療法的具體應用:段揚的《詩歌療法》簡介了西方詩歌療法的應用。[15]陳敏的《詩歌療法》介紹了古代中國應用詩歌療法的情況。[16]王萬昌的《詩歌療法:按摩學生的心靈》介紹詩歌療法應用的案例。[17]但是這類論文數量少,并且顯示我國對詩歌療法應用還很少,研究不夠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課題有兩個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詩歌心理療法、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本課題的詩歌療法中的詩歌包括了詩與歌,具體做法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上與個體、團體咨詢中,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具有不同療效的詩歌與歌曲,讓學生在咨詢師的指導下,對作品內容做出反應。可以是對整首詩歌作出評價,也可以對其中一句話做出評價,咨詢師可以提出諸如“這首詩對于你有何意義?”、“是否哪句詩讓你特別感動或喚起了自我的覺醒?”最后,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或歌。從這些詩與歌中,治療師可以發現許多學生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問題以及促進患者的自我理解。學生也可以通過寫詩宣泄壓抑情緒,從而提高心理健康質量,建立積極人格。根據人格心理學中的社會學習流派、認知流派、人本主義流派的理論,盡管人格是源自個體身上穩定的行為方式與內部過程。但是后天的學習可以對人的消極人格進行糾正,對積極人格進行強化。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本科生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自卑、自控力差、厭學、惰性。所以他們需要建立的積極人格是:自信、好學、勤奮、自控力強。

3 課題理論依據與內容

在本課題中的詩歌包括:詩與歌。詩,通過簡潔優美的語言把情緒具體化,是人類強烈情緒的投射,詩人則是人類情感的代言人,人們在詩歌作品里與詩人共鳴。歌,特別是優美流行歌曲,歌詞就是優美的詩。流傳廣,易于理解。而大學生處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屬于“詩歌”的年紀。同時作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詩歌傳播知識基礎。所以利用詩歌心理療法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格是可行的。

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詩歌心理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上的應用、利用詩歌療法進行大學生個體、團體心理咨詢、編寫詩歌心理治療手冊。具體內容與方法是:第一,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上設立不同的積極品格主題,如自信、夢想、堅持等。要求學生參與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詩歌,在進行心理課程講授中插入老師推薦詩歌或學生收集的作品,讓學生通過對這些詩歌作品的解讀,找出自我心理問題,發現解決方法。同時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學教育的同時培養積極品格。第二,本課題將采用“詩歌個體心理咨詢”方法,針對求助者不同的心理問題,對求助者進行有特定治療目標與要求的詩歌寫作、解讀的培訓,讓求助者通過誦讀、寫作詩歌,宣泄壓抑的心理問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困擾,升華學生精神境界,塑造學生的積極品格。

綜合上述,中國目前對積極心理療法的具體應用方法研究不夠,應用詩歌療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積極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課題將結合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進行實驗、調查、文獻檢索、實地觀察和比較研究法等方法,力圖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綜合研究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確保課題的科學性并實現既定的研究目標。故此“應用詩歌心理療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的研究”這一課題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來,任春亮.高職生心理問題探析[J].職業時空,2009,(3).

[3](美)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M].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強.積極心理學淵源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0,(3).

[5]吳晶.積極心理學: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J].社會心理科學,2010,(11-12).

[6]孟維杰.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域轉換與當代價值[J].哲學動態,2010,(11).

[7]張秋穎.積極心理學下性格品質研究概述[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8]陳虹.美國積極心理學倡導的“優秀品質和美德”[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輝.對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幾點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

[10]施利承.海員積極心理養成的思考[J].交通醫學,2010,(6).

[11]劉孝群.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舵手[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0).

[12]劉桂芬.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

[13]翟媛媛.積極心理學與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

[14]方雙虎.我國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0,(7).

[15]段揚.詩歌療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陳敏.詩歌療法[J].科普天地,2009,(9).

篇(6)

人類文明開化之初,人文與科學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為儒學經典的《易傳》中存在大量類似“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將人文與科學統合思考的論述。作為先秦儒學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藝)則體現了將科學寓于人文,以人文為重心的教育思想。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科學逐漸從人文中分化并獨立了出來,成為強勢主導學科。20世紀以來的科學技術更是彰顯了其作為雙刃劍的威力,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描繪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擔憂的畫面。科學技術本身價值中立,“科學不斷發達究竟會帶來怎樣的結果,若用倫理上善惡的概念來說,就在于科學是被善用還是被惡用。科學所造成的各種惡果,不能僅用科學本身來根治”。[1]現代科學的昌盛亟須人文的復興。科學與人文是文明的一體兩翼,斷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體進步。[2]因此,現代教育應促進科學與人文的共同繁榮,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發展。

科學與人文的思維方式和現實關切點不同:科學求真,人文求善;科學體現工具理性,人文體現價值理性;科學訓練思維,人文涵育情感;科學辨析因果,力圖解釋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規律,人文評價是非善惡,致力于涵養道德情操和融洽社會關系。[3]因而在人類科學和人文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著鮮明的差異。科學精神是指人類在科學實踐的歷史過程中凝練和升華出來的共同信念與行為規范,它蘊涵著豐富、深刻的內容:實事求是、反對臆測的求真精神;獨立思考、勇于質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謬誤的理性精神;開拓創新、滌除僵化的進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為中心和出發點,高揚人的主體性,肯定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崇尚人格尊嚴,追求個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張平等;肯定人類的生活創造活動及其成果,鼓勵對現世幸福的追求;反對神秘主義,高揚理性。[4]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又是相需互發的。人類在科學精神的指導下不斷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發現的客觀規律與發明的科學技術服務于社會生產、生活,這是一個以人為出發點,最終又落實于人的過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實現過程。沒有人文精神指導的科學實踐,最終只會變成沒有靈魂的技術狂歡。誠如愛因斯坦所言:“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關心人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5]中國哲人也認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準則;即真即善,即善即真;從不離開善而求真,并認為離開求善而專求真,結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學專業大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協調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學專業大學生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

楊叔子院士指出:“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學的基礎與科學的精髓;沒有人文的科學是殘缺的科學,科學有人文的精神與人文的內涵。”并進一步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就會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沒有民族傳統,沒有人文文化,就會異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為未來社會發展和建設的中堅力量,高等教育所培養的大學生應該既具有科學素養,又飽含人文精神;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學教學中,只有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充分融會貫通,才能不斷提高心理學專業大學生的培養質量。

(二)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學史家把馮特于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心理學實驗室,把心理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成為獨立學科的標志。把學科獨立同實驗室的建立聯系起來有著特殊的考量,就是將心理學定位為自然科學。自此,心理學主要受到科學主義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學主義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終為人文主義取向的學者所詬病。這直接導致了心理學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分野,前者包括內容主義、構造主義、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和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等,后者包括意動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和超個人心理學等。

科學主義取向為心理學的獨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來,在諸多層面制約了心理學的發展,甚至可以說在心理學領域彌漫著它所帶來的“勝利的災難”。科學主義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是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其研究的基本原則是客觀主義、定量分析、還原主義以及方法中心。[8]這導致了對心理現象主觀屬性的忽視、心理整體性的支離、人的尊嚴與價值感的喪失、人的社會性本質的抹殺,其研究視野下的人變成了沒有情感、個性和生活的孤立客體,心理學也就變成了“沒有心理的科學”。因此,科學主義取向不能成為心理學研究的統一范式。人文主義心理學是在對科學主義心理學的批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文主義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是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其研究的基本原則是歷史性原則、具體性原則和問題中心原則。人文主義心理學用整體的觀點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強調人生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才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主張從精神和社會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觀和整體心理觀彌補了科學主義心理學的缺陷。但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理論普遍缺乏實證的檢驗和支持,常被奚落為心理學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現,被詬病為“詩人或哲人的心理學”。因此,人文主義取向亦不可能成為心理學研究的統一范式。

誠如反對科學主義,倡導科學精神,反對人文主義,倡導人文精神一樣。心理學應在人文精神的視野中重視科學研究的價值,在科學精神的規范下實現人文關懷的理想。由于研究對象和任務的特殊性,未來心理學在保持自然科學取向的同時,亦將充分體現人文科學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學取向關于“事實世界”研究的同時,亦將繼續探索人文科學取向的“價值世界”。科學主義心理學所堅持的客觀準則、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義心理學所強調的內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觀方法,在未來心理學研究中將通過揚棄實現更加合理地整合。從對人的本質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實證的分析研究,再從實證的分析研究 到對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應是未來心理學理論構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對心理學專業大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協調培育是由心理學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學科性質所決定的,也是兩種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趨勢在心理學專業教學方面的客觀要求。

(三)為推動心理學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在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心理學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會性才能更好地進行人文關懷。人類的心理現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現象的文化差異性亦是心理學研究中值得關注的問題。中國心理學受益于對科學方法的重視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中國心理學界對心理學的人文研究取向關注不夠,主要表現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當前社會形態下個體和群體心理的系統研究不夠充分,有影響的本土化心理學理論不多,不能充分滿足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心理學界提出的理論和實踐的要求。心理學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學研究人員自覺推進,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學教學中培養一批既具有求真務實、嚴謹規范的科學精神,又具有以問題為中心、關注現實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質心理學從業者,為推動中國心理學的本土化進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學實踐應用的現實需要

由于歷史的和現實的各種原因,心理學被割裂為科學主義心理學和人文主義心理學,很多心理學從業者也給自己貼上了科學主義取向或人文主義取向的標簽。但這樣的人為分割在心理學的實踐應用中將會充分暴露出其褊狹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學實踐應用問題的解決既需要科學精神倡導的客觀、量化和嚴謹,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揚的歷史性原則、具體性原則和問題中心原則,任何厚此薄彼的觀點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學教學中促進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學實踐應用的現實需要。

三、心理學專業大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協調培育的路徑

(一)以科學規范人文,以人文引導科學

規范、嚴謹的科學精神是提高人文實踐活動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學教學應注重對大學生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系統訓練,從課題選擇、研究設計、數據收集、結果分析和結論概括等方面培養大學生在心理學研究中的科學精神;從問題解析與表征、理論解釋、方案選擇和系統思維等方面培養大學生在心理學應用實踐中的科學精神。例如在社會心理調查的實踐教學中,大學生經常出現研究結論的“過度概括”問題:從某一被試群體獲得的研究結論被過度推廣到其他被試群體;從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結論被過度推廣到其他情境。教師應在教學中及時糾正這些有悖科學精神的做法,并以此為切入點塑造學生的科學精神。

人文學科的教育是培養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但如果把人文學科的教育視作人文精神培養的唯一途徑,則是把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割裂開來,其結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養應寓于各門學科的教學中,在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同時,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學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心理學的研究應該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為中心,在關注研究的信度和內部效度的同時,應該注意提高心理學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態效度,以服務人的現實生活為目的,從而塑造學生在心理學學習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學中對心理學實驗室研究如何體現人文精神,教師就應該啟發學生的思考。由于實驗室研究強調嚴格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控制,因而相對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學性”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實驗情境是人為創造的,且對變量進行了嚴格控制,實驗情境的真實性因此受到破壞,使被試者的心理與行為表現與自然情境條件下的心理與行為表現相去甚遠。這就極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實驗條件下獲得的結果是否仍能從自然情境中獲得、是否適用于自然情境成為問題。而心理學實驗研究生態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現實生活中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為基礎,以服務人的現實生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驗室固有的嚴格性移植到真實環境中去,這是將心理學研究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問題中心的應用實踐教學

問題中心的應用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協調發展的最直觀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與行為活動具有客觀規律,這需要運用科學方法加以探索。同時作為心理學研究對象的人與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的研究對象不同,人是有意識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體,又是研究客體,這就需要以人為中心合理運用內省和移情等主觀方法進行探索。在心理學的應用實踐中,科學精神是客觀、精確和嚴謹的保證,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體地位的保證,兩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詢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意識到心理咨詢工作首先應建立在掌握人心理與行為活動的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尊重心理診斷的客觀性,重視咨詢技術的適用癥狀范圍和干預措施的嚴謹性,從而保證心理咨詢工作的科學性。同時心理咨詢師需要注意每個來訪者都有其獨特的成長經歷和環境,每一種心理問題都是主體與環境等各種復雜因素交互作用的歷史沉淀在來訪者身上的具體顯現,這就需要以問題為中心,通過傾聽、共情等方法進行充分的人文關懷。

(三)將杰出的心理學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學

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對中國社會文化情境中的中國人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學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關于“中國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學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翹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學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異性,凸顯了科學與人文并重的精神。[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畢業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學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學過程中從研究的科學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學生闡述此類研究的價值。

(四)教師教學活動的示范作用

教師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專業學習來說是一種更加直接的觀察學習過程。在心理學的專業教學中,教師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設計和具體的教學過程應遵循學生專業學習的教育心理規律,依照科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還應充分進行人文關懷,以人為本,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和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主動建構知識。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科學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尊重與融合,對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協調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馮天瑜.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第三卷)[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濤.論人文為科學導向[J].現代大學教育,2005 (5):25-28.

[3] 楊冬梅,閆曉榮.大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協調培育的現實需求[J].陰山學刊,2011(1):117-120.

篇(7)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并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于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系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于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于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里。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系、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于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后,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志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于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后,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后,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并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系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于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于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后,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后,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斯密斯等人對1979年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的文章作過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歸因及態度和態度改變,論文達50篇以上;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以及認知過程,達40篇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年小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9色在线 | 日韩| 国产 在线 | 日韩|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好爽好黄的视频| 俄罗斯大荫蒂女人毛茸茸|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影音先锋男人站| 24小时日本在线www免费的|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天堂网 av手机版|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爰色欲| 被三个男人绑着躁我好爽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传媒|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网 站 无 毒|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日韩在线 | 中文|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体育生gay自慰男男网站|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樱桃视频大全免费高清版观看下载|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男女啪动最猛动态图|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