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4 16:58: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標準化生產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介紹徽州區推進蔬菜產業發展的措施,即:加強組織領導,促進無公害蔬菜標準化基地發展;強化科技興菜,提高蔬菜無害化生產水平:建立技術標準,嚴格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加強檢驗檢測,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品質;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蔬g-c-業合作組織;建立服務體系.確保穩定健康發展。
i加強組織領導,促進無公害蔬菜標準化基地發展
首先成立了標準化生產組織。區里成立了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區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日常組織實施和業務指導、監督工作。其次建立區、鎮、村三級服務 網絡 ,宣傳、組織、發動無公害蔬菜生產,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菜農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意識與技能,營造無公害蔬菜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社會環境。三是與村里就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和生產管理簽訂協議書,全程監控整個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過程,保證蔬菜的安全生產,推動了基層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管理工作。
2強化科技興菜,提高蔬菜無害化生產水平
一是廣泛宣傳,加強培訓,提高菜籃子生產者整體素質。在全區范圍內通過培訓班、現場會、廣播電視、宣傳手冊、黑板報、上九廟會、科技三下鄉等多形式、多層次、多內容的開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科技培訓和宣傳推廣活動,全區10萬人口中,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知曉率近80%以上,基地農戶培訓及宣傳手冊到戶率達90%以上,戶均有1人能熟練掌握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化生產技術。二是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引進與示范推廣。結合本區實際,選用高抗、多抗、適宜、適銷蔬菜新優品種(品種主要為茄果類、瓜類、豆類、水生菜類等)進行示范推廣,全區共引進各類新優蔬菜品種40余個。如:2007年我區從湖北武漢引進了優質蓮藕武漢高產63新品種,該品種蓮藕投人產出比1:10,產量可達45t/hm2之多(藕種4 500kg/hmz),比當地蓮藕產量增加22.5t/hm,以上。在技術上加大保護地生產推廣技術,合理進行大棚輪間套作,充分發揮各類設施優勢,大力推廣應用“三避”實用技術和誘蟲板、頻振式殺蟲燈等先進防蟲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生態蔬菜栽培管理技術,全面提升我區蔬菜科技生產管理水平,推進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
3建立技術標準,嚴格蔬菜生產技術規程
為完善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體系,做到“有標貫標、無標制標”,在遵循國家農業部行業標準及省級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對尚未出臺標準的一些蔬菜品種,結合我區蔬菜生產實際編寫制定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及產品標準,其中((無公害菜豆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無公害菜豆產品標準》已報質監局審定批準,并作為我區的地方標準實施,從而使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技術體系趨于完善。
4加強檢驗檢測,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品質
徽州區蔬菜副食品產銷辦公室自2000年起,就組織開展了蔬菜農殘抽檢工作,先后采用速測卡、速測錄、速測儀等重點對蔬菜主產區和批發市場進行了取樣檢測。從2004年建立了無公害蔬菜農殘檢測室,配備了一套定性檢測儀器和相關設備,全面開展對蔬菜農藥殘留的檢驗檢測工作,受到當地政府與廣大菜農的高度關注。生產基地蔬菜凡是經檢測合格的,允許上市銷售,經檢測農藥殘留超標的,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出禁止采收通知單或延期采收通知單,由村委會通知菜農延遲采收,責令生產限期整改,禁止進人市場,對亂用禁用農藥者嚴厲處罰。
5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組織
一是培植一批龍頭 企業 。近年來,我區著力培植了一批從事蔬菜加工的龍頭企業(黃山豐樂食品有限公司、黃山五岳食品有限公司、黃山綠生食品有限公司、黃山華翠食品有限公司),通過訂單農業形式, 發展 生產,以單定產,2006年加工年產值達2 220萬元,出口創匯達巧萬美元。二是培育了專業合作 經濟 組織。截至目前,全區共培育與扶持了7個蔬菜產銷合作組織,分別是:徽州安凱農副產品產銷協會、凱華綠色蔬菜協會、徽州放心菜協會、徽州維佳食品有限公司、西溪南鎮蔬菜協會、西溪南東紅村商品菜協會、巖寺早蓮藕營銷協會;且對它們實行規范化管理,切實轉變服務方式,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其在蔬菜產業中上接市場、下連農戶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菜農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有效促進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論文摘要概述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現狀,分析了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對策進行了探討,供有關部門參考。
隨著現代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們對農產品市場消費安全化、健康化需求日益增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已成為新時期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戰略舉措。近幾年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迅速,對推動滁州市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大地作用,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針對這些情況,筆者較詳細的分析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現狀,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參考。
1發展現狀
滁州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豐富,其糧油、蔬菜、花生、茶葉、豬肉、淡水魚類等產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市無公害農產品自“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在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積極組織和推動下,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強勁態勢,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數量迅速增加,總量已具備一定規模。2004年,全市只有3家企業、3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認定產地3個,面積300hm2,實物總產量僅240t。經過4年的發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20家企業、47個產品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認定產地24個,面積2.46萬公頃,實物總量9.96萬噸,企業總數增長了5.7倍,產地增長了7.0倍,認定面積增長了80.9倍,產品數增長了14.7倍,總產增長了414.2倍。據安徽省農委“2007年度全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情況通報”顯示:近幾年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這表明我市無公害農產品正走向快速發展時期。
2存在的問題
2.1產品少規模小
近年來,滁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與省內外其他地區相比,差距還較大。目前,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面積較小,認定的產地面積只占耕地總面積的5%左右,認證產品數和產量也較少,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我市龍頭企業數量雖有不少,但大都是規模小、資金有限,缺少大型規模化、效益好的基地;在參與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上存在著投入不足、產地面積小、產量少,產品不能精深加工,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達不到標準;機制落后,管理跟不上等問題,遠遠不能帶動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需要。
2.2發展不平衡
從地區上看,產品認證數超過10個的只有2個縣,產地認定數在4個以上也僅有3個縣,截至目前,我市仍有部分縣(市、區)至今沒有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市無公害農產品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淡水魚類上,而糧油、肉蛋禽類和一些地方特色無公害農產品少之又少。較為單一的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適應不了大市場、跨地域、多元化大流通格局的需要,制約了消費者對無公害農產品的選擇,不利于開拓滁州無公害農產品消費市場。
2.3重申報輕管理
一些企業和農民認為申報的生產基地環境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產品也達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所生產的的產品就是無公害農產品。其實不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有著嚴格的生產技術操作要求,部分企業疏于管理,不對生產人員進行科學施肥、安全用藥、先進栽培技術的培訓;不按照標準規范生產,導致由于使用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不當和生產操作規程執行過程中的失誤造成產品污染,生產的產品達不到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要求。此外,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的管理體制不完善,檢測能力不夠,追蹤服務欠缺,缺乏督查力度,檢測設施薄弱,單靠現有的管理、檢測、監督體系遠不能滿足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需要。
2.4認知程度不足
無公害消費意識還未深入扎根于每個消費者頭腦中,廣大消費者對無公害農產品只有要求而缺乏需求,無公害產品消費群體仍十分有限,無公害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并不大。無公害農產品產量少,市場有效供給不足,且產品檔次不高,包裝差,難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和消費欲望。這就造成在較嚴格的生產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無公害農產品沒有獲得相應的較高收益回報,價格低于價值,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偏低,部分農民缺乏安全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在選用農業投入品上不按標準規范操作,主要追求效果和價格,只要價格低、效果好就用,而不管是不是高毒高殘留農藥,也不管生產的農產品是否危害群眾身體健康。
2.5統分經營矛盾突出
標準化生產要求農產品生產、管理、采收、包裝等采用統一的標準來組織實施。但是,目前農村實行的是以的經營體制,很難把千家萬戶的生產統一起來,按照一個模式組織生產。“小農戶”與標準化生產矛盾突出,單家獨戶的種養殖方式,難以滿足標準化的要求,加大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實施、日常監管難度3對策和建議
3.1加大宣傳引導,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農產品的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各地要采用多種形式宣傳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技術及人們對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轉變農民群眾觀念,提高農產品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使農民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真正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要著力培育一大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帶頭人,帶動千家萬戶的農業生產者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提高廣大農業生產者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按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嚴格記錄生產、加工、包裝、生產資料使用和病蟲害發生與防治等情況。同時,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無公害農業關鍵技術的開發,完善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操作規程,努力提高標準化生產的操作水平。
3.2做好試驗示范,帶動無公害農產品發展
采取示范引路、逐步推進的辦法,各級科研、推廣部門要在突破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生產操作規程,采用試驗示范、以點帶面,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普及,通過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試驗示范區,進一步推動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目前,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規模還不大,嚴重制約了產品數量和市場有效供給量。要徹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只有大力拓展生產規模,努力增加產品總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產品認證工作,從而使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和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3.3加強市場監管,實行全過程質量監控
一是建立健全執法、監督及檢測無公害農產品管理機構。加強隊伍及基礎設施建設,定期和不定期抽檢產品質量,確保對產品質量的適時監控。同時要督促生產企業及基地制定并實施自檢制度,共同把好產品質量關。二是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上市的農產品要有自己的“身份證”,標明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聯系地址、電話和檢測合格證明等,實行不合格農產品的責任追究和退出市場制度,對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要求的產品予以公布曝光。三是加強對生產基地的環境和投入品的管理。防止產地、產品受工業“三廢”和不符合生產要求的農業投入品污染,真正實現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3.4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不是傳統的一家一戶農業生產模式,而是要有組織地統一農業生產行為。要通過培育、扶持一批龍頭企業來推動無公害農產品發展,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引進、改造培育、政策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組織的帶動作用,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模式,加快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的銷售網絡,積極培育營銷隊伍,讓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要通過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基礎組織、行業協會,重點培育個體私營大戶等措施,提高生產者的組織化程度。
3.5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
大力推廣“豬-沼-菜”等循環農業模式,以沼氣池作為種植養殖業的紐帶,將人畜糞便作為資源加以利用的同時,人畜糞便通過沼氣池的厭氧發酵技術變成了無公害蔬菜(糧油)生產中的優質有機肥,降低化肥、農藥用量,減輕農藥化肥污染,從而極大地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農藥化肥用量的下降,實現了生態農業降低農業環境污染的目的,能夠有力推動生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建設和無公害農產品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6加大政府投入,全面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發展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是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項民心工程,是為人民辦的最現實、最直接的實事、好事。各級政府要設立無公害農產品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產品基地生態環境改善與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研究與推廣、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要引導農業生產者積極開展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幫助他們解決認證過程中的困難,并采取以獎代補的措施,將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費用納入財政支持范圍。
4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通過開展楊梅種植管理技術創新進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總結楊梅無公害種植管理技術,主要包括制定技術操作規程、基地選址、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摘、包裝、貯藏等方面的內容。
峽江縣屬贛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形,丘陵面積8.4萬公頃,占林地面積的98%,土壤多為土層深厚的紅黃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是楊梅生長最為適宜的立地條件。峽江縣林業局從2005年開始實施萬畝楊梅基地項目,推廣優質高效楊梅良種(東魁、荸薺),推行果業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創建生態無公害果園。2006年3月,峽江縣玉笥山林場1998年種植的133.3hm2楊梅生產基地被江西省農業廳認定為“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所生產的“玉林”牌東魁楊梅經農業部認證獲得無公害農產品標識,并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標識。該縣在開展楊梅種植管理技術創新進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嚴格楊梅種植培育技術
1.1制定技術操作規程
依照無公害果品生產標準(NY5201-2004、NY/T391-2000、GB3095、GB4285、GB5084、GB8321.1-6、GB15618),制定了《峽江縣無公害楊梅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印發至各種植戶,統一實行標準化管理。
1.2基地選址
選擇森林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保持較好,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濕度適宜,方圓3km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土壤、空氣、水質環境均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一級(類)標準(要求)的區域,離公路干線500m以上,遠離城鎮居民區、工礦企業、廢棄物和廢舊物資堆放地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源,沒有或不受污染源影響,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區域,同時對土壤、空氣、灌溉水質進行綜合監測。
1.3合理的施肥管理
使用無公害農產品允許的有機肥、生物肥、專用復合肥,適當配合使用無機肥。在生產過程中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補;基肥為主,追肥為補。幼樹期施肥以促春、夏梢,爭取實現早出梢,迅速擴大樹冠為目的,一年中施基肥1次,追肥2~3次,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如腐熟廄肥、餅肥等,追肥通常使用尿素和三元復合肥。成年結果樹每年施2~3次肥,分別為花前肥(1月下旬至2月下旬)、壯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后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前肥以鉀肥為主,配合適量氮肥。一般株施焦泥灰15~20kg或硫酸鉀0.5~1.0kg,如花量多,可在上年11月施下,以遲效肥為主,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欄肥15~20kg,加硫酸鉀0.5~1.0kg。樹勢弱的加施適量尿素。采后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少量速效肥料,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欄肥或餅肥2kg加焦泥灰10kg,樹勢強的,結果少的,可不施采后肥。壯果肥要看樹施,掛果較多的,可株施硫酸鉀1kg;對樹勢弱可根外追肥,用于快速補肥或補給微量元素,噴施時間宜選擇陰天或傍晚。一般選用噴施寶,高效復合稀土液肥等,采前40d禁止噴施任何葉面肥。
1.4整形修剪
楊梅的樹形以自然開心形為好,樹體高度控制在3m以內,主枝3~4個,主枝與主干的角度45°以上。主枝上配備不同方位的副枝3~4個,副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群。結果枝以5~15cm的中短結果枝結果最好。以春梢和夏梢為主要結果母枝。根據這些特性,修剪分2次進行。第一次在采果后,即7月上、中旬進行,促發夏梢,控制晚秋梢,加快花芽的形成,以大枝修剪整形為主,不剪小枝,鋸除頂部直立枝、交叉枝、拖地枝、密生枝。7~10月不搞修剪,以控制晚秋梢。第二次修剪要看樹勢定時進行,對強樹早剪、弱樹遲剪,強樹在11月份剪,主要是促進枝梢老化粗壯,增強花芽發育,弱樹在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剪,過早易受凍害,過遲影響開花,以小枝疏刪修剪為主。
1.5病蟲害防治
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以及影響楊梅質量的農藥。推廣使用防治病害的農藥主要有石硫合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2”抗菌劑;防治蟲害的主要有殺滅酯乳劑、潛克可濕性粉劑、機油乳劑等低毒低殘農藥。病蟲防治1a不超過5次,少的1~2次。關鍵是病害預防在前,蟲害在初孵幼蟲盛期重點防治。根據森林食品的要求和楊梅無果皮的特性,禁止采前40d使用任何農藥及葉面肥,確保果品質量達到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2產品質量管理
2.1采摘
楊梅采摘時,一律采用徒手采摘,用簍(籃)或籮(筐)為盛皿,按楊梅果形、色澤、果面、內柱分級要求不同,進行分級采摘。采摘時間以早、晚為佳,防止溫度偏高,不耐貯運。
論文摘要:哈爾濱市作為黑龍江省農業大市和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面對糧食種植業效益低以及受世界糧食市場的沖擊,進一步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提高效益勢在必行。
一、哈爾濱糧食種植業現狀
哈爾濱市的糧食種植結構在幾十年的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為主的種植結構,并形成了產業化、專業化、區域化布局。自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哈爾濱市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糧食總產量達252.8億斤,比2009年增加25.6億斤,增長11.3%。近幾年來,糧食生產都在穩步的上升中,為黑龍江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以及國家糧食安全和市場的總體平衡做出了很大貢獻。雖然說,糧食生產在穩步地上升,但從哈爾濱市整體來講,糧食種植的結構卻有些不盡合理,限制產能的釋放。2007~2010年,哈市農作物、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均呈現增長趨勢,2008年哈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70.8萬公頃,比2007年增加2.4萬公頃,增長1.4%;2009年比2008年增長2.2%。三大主栽作物呈兩增一減格局:水稻43.7萬公頃,增加2.6萬公頃,增長6.3%;大豆42.0萬公頃,增加5.3萬公頃,增長14.4%;玉米81.0萬公頃,減少5.1萬公頃,下降5.9%。
二、哈爾濱市糧食種植業存在的問題
1.品種及品質結構需要改善。2009年哈市優質糧食種植面積占糧食面積的89%左右,綠色糧食種植面積近3000萬畝,繼續保持綠色食品黑龍江省第一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優質品種中三大糧食作物品種多,小雜糧和經濟作物品種多;二是高產品種多,優質品種少;三是普通品種多,名牌品種少;四是品種結構的科技含量低,種植面積的調整大多是適應性,而科技含量較高的戰略性的調整較少。
2.“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普遍存在。哈爾濱市相對突出的高油大豆和專用玉米產品品牌沒有得到全國品牌評估體系的認可,主要是由于質量問題。大豆的出油率較低,玉米品質不優、品種雜,收獲期籽粒含水量高,這些問題制約了產品品牌的發展,直接影響了哈爾濱市的糧食競爭實力,導致產量很高,價格較低,農民收入不高的局面。
3.水利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水利設施薄弱導致抗災能力弱,嚴重影響糧食的穩產和高產。
4.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相對較高,但普通農區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推進和完善糧食種植業調整的策略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糧食種植業科學、合理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科技的力量。
1.依靠科技,提高糧食單產,奠定種植業調整基礎。首先采用“良種良法”配套,積極推進單產水平的提高和專用化生產。調整種植結構,是發展優質、低耗、高效農業的基礎。應重點加強與新品種相對應的施肥培肥技術、耕作技術、植保技術、連作障礙消除技術、節水灌溉和旱作節水技術等研發和集成配套,最大限度地挖掘現有糧食作物品種的遺傳潛力。重點發展高油與高蛋白大豆、優質水稻、各種加工專用型與飼用型玉米、優質強筋小麥、專用馬鈴薯等新品種的選育與應用技術。其次, 加強標準化生產。從大豆、玉米、水稻等重點糧食作物抓起,把先進適用技術綜合組裝配套,轉化成易于操作的農藝措施,用生產過程標準化保證糧食產品質量標準化。同時搞好糧食標準化生產的技術培訓。 轉貼于
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和體制創新,以及增加財政用于農業特別是農田水利設施投資的比例,集中國家中小農業水庫、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水利基金、扶貧等各渠道與農田水利有關的資金,統一捆綁使用,整體連片推進,改變哈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同時加快普通農區小型農業機械化進程,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一方面普及推廣糧食機械化綜合高產模式,推廣機械深松為主體的松、耙、起相結合的整地、機械精密播種、機械分層深施肥、機械與藥劑滅草滅蟲、機械收獲、機械化秸桿根茬還田等技術;另一方面加快農機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另外加強基本農田建設。
3.發展綠色和特色產業,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糧食種植業結構調整,不僅是要調整各種糧食品種數量比例關系,更重要的是要調整糧食品質結構,全面提高糧食質量。減少劣質品種的生產、增加優質品種的生產,成為當前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必須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擴大優質產品在整個糧食品種中占的比重,實現糧食生產以普通貨產品為主向以優質專用產品為主的轉變。
4.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搞活糧食產品流通,提高農民收入。一是加強糧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以初級集貿市場為基礎,以批發市場為中心,建成一個結構完整、功能互補的市場設施網絡。二是建立糧產品市場信息系統。糧產品由于其生產的周期性和農民的信息不靈通性,其信息系統必須由政府提供,這是幫助農戶特別是小農戶增強競爭力的一種有效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哈爾濱市市場信息體系建設要政府與地方統籌兼顧,逐步建立和完善覆蓋面寬、時效性強的農業信息網,為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和結構調整提供及時、全面、系統、權威的信息服務保障。規范糧產品市場交易行為。應加強糧產品市場法律法規方面的建設,維護糧產品正常的貿易秩序,保護農民利益。為此,應規范政府對市場的管理行為、市場主體的行為和市場交易行為,把完善的糧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納入法制軌道。
5. 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能、培育農民合作組織
農業的主體是農民。只有農民科學種田的意識、技術等提高了,農業的豐產、豐收、調整才能很好的實現。一是要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服務和培訓,注重農民糧食生產技術水平提高和科技提升。二是發揮高校在農民技術培訓中的作用。農民素質的提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高校應該配合人才培養工作,主要通過實現鄉縣聯合、校村聯合進行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三是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科學合理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凝聚力和經濟實力,真正做到為農排憂、為農解憂,做實實在在的合作組織農民“娘家人”。為農戶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各項周到、細致服務,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產業化經營中發揮橋梁、紐帶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燕澤英.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的難點及對策[J].價格月刊,1999(10)
關鍵詞:綠色農業,科學發展觀,發展對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發展現代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與此同時,針對國家在中部崛起思路中提出的“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的建議,湖南正搶抓發展現代農業的機遇。而發展綠色農業正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沿點,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因此,通過發展綠色農業,做精做大綠色品牌,才能使湖南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經濟強省的轉變。
1.綠色農業的含義及特點
綠色農業是指一種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的形態與模式。具體地說綠色農業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原則,從注重自然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維護人類社會長遠利益及其長久發展的角度出發,在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中,以綠色科技創新為依托,并結合傳統農業精華技術,生產無公害、無污染有益于人類健康的農產品產業。其基本內容包括生物的多樣性,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保持人、環境、自然與經濟的和諧統一,生產無污染、無公害的各類農產品三個方面。打造綠色農業,不僅要著眼于自身,更要將農業融于社會的整個領域,貫穿于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
綠色農業強調四個良性循環:一是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利用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種養模式,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充分利用資源發展生產。二是農業產業的良性循環。科技論文。農業產業內部協調,結構合理,布局有序;農業與相關產業尤其與環保產業協調。三是農業與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農業生產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備,農田溝、路、渠、林配套,用地養地結合,穩產高產的標準農田比重大,綜合生產能力強;對土地等要素占用合理;污染少,對環境損害輕或不構成破壞,且農村水體、大氣、土地都要符合環保要求。科技論文。四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要求農業人口結構趨于合理,素質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充分,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開發;農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增加;農村貧困消除,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第三產業和社會化服務業發達;農民居住環境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消費健康。因此,綠色農業具有4個鮮明的特征:開放性、持續性、高效性、標準化。
2.湖南推進綠色農業進展情況
2.1形成了鮮明的綠色農業區
一是以長株潭為核心的都市綠色農業區。主要開展城郊結合的環保、觀光休閑型農業,妥善處理城市垃圾等廢棄物,建立節能減排的高效型設施農業。二是環洞庭湖綠色農業區。著重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區水資源,實現糧、油、麻、漁等農產品優質、高效生產。三是漣邵中部丘陵盆地區。利用該區地勢平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交通、城鎮、勞動力之便利,大興油茶、烤煙、豬牛生態養殖,建立了種、養、運一體化流程。四是大湘西綠色農業區。該區自然環境相對潔凈,建立了柑橘、有機名茶、獼猴桃、百合、鮮食玉米、無公害草食畜禽產品等名優特色農產品帶。五是大湘南綠色農業區。主要以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為重點,開展烤煙、黃花菜、臨武鴨、東江魚等品牌優質農產品種植(養殖),建立污染物無害化處理和高效利用的綠色農業。
2.2農業示范縣建設初見成效
全省已建成長沙、慈利、南縣、瀏陽4個國家級綠色農業示范縣和桃源、冷水灘、沅江、衡山、邵東、新化6個省級綠色農業示范縣,基本實現了管理規范化、建設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態效益化,產生了較好的示范效應。
2.3綠色農業技術與復合模式研究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在綠色農業示范區建設過程中,農業專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適合綠色農業發展的新技術,如丘崗資源保護性開墾利用技術、秸稈還田技術、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實用技術,建立了丘陵區茶園生態系統優化技術體系和生豬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體系,構建了適應湖南綠色農業區新的發展方向。
雖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綠色農業建設仍舊突出,表現為:農業資源供給不足,農業增長過度依賴農用化學物品的大量投入,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態結構脆弱,農業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綠色農業建設機制不完善、體系不健全等。
3.湖南綠色農業發展對策
湖南作為農業大省,選擇綠色農業模式,才能做到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生產和保護相結合,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相結合。目前,對湖南而言,綠色農業還剛剛起步。綠色農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導,還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
3.1要加大對綠色農業的宣傳力度,讓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加大綠色農業投資力度和示范區建設的力度,圍繞湖南的農業優勢產業如水稻、柑橘、生豬、茶葉、水產等,確定重點項目集中攻關。要注意解決從常規農業向綠色農業轉換過程中的一些瓶頸性問題,從實際需要出發,在綠色農業立項、產品開發、產品營銷、信貸、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農民和企業建設綠色農業生產基地,開拓綠色食品市場。
3.2以實施農業標準化為重點,加大綠色農業標準化體系推廣
要依托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優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用綠色農業的生態意識保護農業生產環境,用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用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標準生產現代農產品。科技論文。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結合農業信息網絡、農技電波入戶、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和科技下鄉等形式,對廣大農民進行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規程與質量標準的宣傳、培訓,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綠色生產意識。同時發揮典型示范的推動作用,選擇生態環境好、無污染的標準化生產基地,率先向綠色農業轉換。
3.3注重調研,做好區劃
“十一五”時期,是湖南綠色農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要重點建設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的種養業綠色食品基地。各地要在原有農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基礎上,采用GIS等現代技術手段,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做好綠色農業資源調查,建立綠色農業資源管理信息庫,對農產品原產地自然條件(土壤、大氣、水等)進行科學檢測,對產地社會經濟條件、耕作習慣、區域優勢進行調查,在綜合分析、科學研究與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各地綠色農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3.4扶持一批重點產品和龍頭企業。
要選擇一批質量好、市場潛力大、產品特色突出、附加值高的重點產品和項目,從各方面予以扶持,使生產要素向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集中,扶持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扶持龍頭企業的關鍵是要在項目、資金、技術、政策環境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在加強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有計劃地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起點、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對基礎好、發展潛力大、資源環境有優勢的地區優先安排。依托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通過優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特別是吸引湖南一些名牌企業加入開發綠色農業的行列。
3.5做精品牌,做大市場。
綠色食品是在優良的產地環境,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先進的裝備手段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品質是一流的。因此,必須大力培育綠色優質品牌,靠優質品牌打開市場,帶動產業,增加企業和農民的收入。要堅持質量與發展并重的原則,加強對“從土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與管理,確保綠色食品的產品質量,維護綠色食品的精品形象。要充分利用綠色食品的競爭優勢,加快綠色產品開發,打造一批綠色食品品牌,開拓國際市場;要采取措施,鼓勵和扶持綠色食品企業發展成為外向型企業,同時還要引進國外大公司來湖南投資綠色農業,建立外向型的綠色食品出口創匯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展銷、物流配送、超市服務、連鎖經營、電子交易、網上銷售等現代營銷手段,創新營銷方式,拓展營銷領域,開辟新的市場。
參考文獻:
[1]王秋躍,田艷麗.構建“兩型”社會背景下綠色農業發展對策探討[J].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9).
[2]李祺,劉凌峰. 促進湖南生態農業發展建設農業生態文明[J].農業科技管理,2008,(12).
[3]周潔.關于山西綠色農業發展的思考[J].山西農經,2009(1).
[4]唐安來,蔡雪芳,鄭斌.大力發展綠色農業[J].當代江西,2008(5).
大宗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與品質評價技術(2009年)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系統地對大宗糧油(小麥、稻米、油菜、花生),大宗果蔬(蘋果、柑橘、葡萄、荔枝、馬鈴薯),大宗畜產品(牛奶、羊肉)3大類11個主要農產品特征指紋圖譜和加工特性進行研究,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品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加工品質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并以此為依據對3大類大宗農產品進行科學分類,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專用品種基礎數據庫,實現網絡共享,并在企業進行示范推廣,有效地指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業綜合效益。主要目標是:確定大宗農產品加工品質特征指紋圖譜和加工特性參數;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品質評價技術指標體系;建立大宗農產品加工適宜性評價方法和標準,對我國現有主要農產品進行科學分類,并在企業進行示范推廣;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專用品種基礎數據庫,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2009年)
針對目前我國肉類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整合國內肉類行業技術力量,通過關鍵技術創新和相關技術的集成,形成現代動物屠宰和肉類食品加工的技術支撐與創新體系,建立肉品質量評價體系及肉類主要致病、腐敗微生物數據庫系統,并建立我國肉類“從養殖場到餐桌”的全程質量與安全保障系統和可追溯技術系統,提出我國肉類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預警機制和對策。通過關鍵技術創新和相關技術的集成,形成我國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現代化屠宰技術條件下PSE肉、DFD肉等異質肉的發生率由目前的20%左右降至17%左右,研發6~8項肉類加工與品質控制關鍵新技術,研制5~6種國內急需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類屠宰與加工技術裝備,形成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體系,基本解決目前我國肉類產業面臨的技術難題,顯著提升我國肉類食品加工的整體技術水平,個別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實現我國肉類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適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研究與示范推廣(2011年)
針對我國目前適于種糧大戶和農民合作組織的糧食產后儲藏技術設施缺乏、損失嚴重等突出問題,該項目以工程技術研究為手段,以集成創新為特色,通過了解不同區域種糧大戶和農民合作組織糧食產后安全儲藏存在的實際問題和需求;研發適合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和設備,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種糧大戶與農民合作組織糧食產地儲藏設施建設模式、標準及規程;建立不同區域糧食儲藏示范點,實現糧食安全儲藏的示范推廣,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完善我國糧食安全生產體系、全面建立我國農戶安全儲糧體系提供工程技術支撐。
糧油真菌毒素控制技術研究(2012年)
通過對糧油作物及其制品中真菌生長和其產毒關鍵控制因素的研究,研發真菌毒素防控技術6~7項;通過對真菌毒素生物、理化特性研究,篩選和研發出糧油真菌毒素降解和去除技術12~13項;研發真菌毒素防控制劑3~4種,并形成相關配套技術;研發糧油原料干燥、選別技術2項,設備2套;研制糧油原料貯藏抗黃曲霉毒素防控處理設施1套;研發真菌毒素檢測技術2~3項,檢測產品3~4種;建立糧油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技術體系3~4個;研究成果在100家糧油種植、貯藏、加工企業和質檢部門推廣示范,將糧油真菌毒素超標率減少50%以上;減少我國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保障我國人民健康,實現糧油減損增產,促進我國糧油加工產業和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
傳統糧食加工制品產業化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通過項目的實施,開發營養風味饅頭、生鮮拉制面條、鮮米粉等新型產品8~12種。研制散粉混配、接收、米粉干燥、和面機、醒面機等裝備5~8臺(套)。制定傳統糧食制品生產相關的原料、產品、裝備等各類技術規程和標準20~25項。形成營養風味饅頭、生鮮拉制面條、鮮米粉等關鍵生產技術10~15項。建立饅頭類制品、生鮮拉制面條、鮮米粉、米粉絲等示范生產線4~5條。申請或獲授權國家專利30~35項,發表學術論文60~70篇,其中SCI論文10~15篇,培養研究生25~35人,培養行業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0名左右,培養青年科技骨干20~30名,為企業培養具有糧食加工制品方面的實用人才220~250名;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傳統糧食制品加工過程與產品質量控制標準體系。
大宗糧食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以我國大宗糧食加工副產物麥麩、谷朊粉、麥胚、米糠和碎米等為原料,評價原料的加工特性和利用價值,為糧食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提供依據;研發蛋白質和活性短肽的高效制備與增溶改性,高品質油品提取與精制,膳食纖維、功能性多糖和低聚糖以及淀粉糖制備等關鍵技術及設備;利用糧食加工副產物研發蛋白質、活性肽、高品質油脂、膳食纖維、功能性多糖和淀粉糖等精深加工產品及其配套應用技術,建立相關產品的生產規程、質量標準、質控技術體系,通過不同區域、不同原料糧食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示范,整體提升我國大宗糧食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水平。
雜糧初加工技術裝備及綜合利用研究與示范(2013年)
圍繞雜糧初加工技術裝備提升與資源綜合利用兩個重點,通過系統開展綠豆、薏苡、燕麥、蕎麥、谷子等雜糧初加工的技術裝備研究與改進,解決雜糧初加工技術裝備滯后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低等問題,實現雜糧初加工技術的標準化和裝備的現代化提升,促進雜糧的全營養利用與高附加值轉化。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培育一支雜糧加工業科技研發隊伍,培養一批雜糧加工產業骨干科技人才,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雜糧初加工裝備,研發附加值較高的雜糧產品,建立一批依靠科技振興的雜糧加工現代化示范企業。
油料產地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以油料營養生化品質和物化特性為基礎,開展適合我國國情的油料(油菜、花生、油用胡麻、紫蘇、葵花籽、芝麻)產地化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實現8~12項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開發出油料產地加工關鍵設備5~7臺(套),新產品5~10種。通過技術在中小型油料加工企業的應用,建立50個產業化示范基地,提高加工增值率50%,降低加工能耗40%,減少設備投資50%。通過項目實施,突破油料產地化高效加工的共性關鍵技術瓶頸,提升我國油料產地化加工技術經濟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構建油料產地化資源化多層次利用模式,實現油料優質優用優價,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油料產業健康發展,從而提高我國食用油供給水平。
蔬菜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我國蔬菜產業大量副產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經濟損失、環境破壞等關鍵問題,通過對蔬菜副產物食品化、飼料化和肥料化利用關鍵技術與工藝進行系統攻關,形成配套工程化技術,并進行產業化示范,探索我國蔬菜副產物綜合利用模式,實現我國蔬菜資源的高值化利用,延長我國蔬菜產業鏈,增強我國蔬菜產業國際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通過項目實施申請國家專利15~20項,40~60篇,制定標準和技術規程20~30個,形成蔬菜副產物利用關鍵技術15~20項,開發新產品20~30種,研制或改進蔬菜副產物加工專門化設備8~12臺(套),在15~25條生產線上進行示范,形成示范基地8~10個,培養研究生20~30人,培養青年科研骨干2~3人,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000人次,增加蔬菜副產物資源利用200萬噸以上,實現直接經濟效益約2億元。
漿果貯藏與產地加工技術集成與示范(2013年)
開展草莓、藍莓、楊梅、桑椹、樹莓等漿果產地貯藏保鮮、初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和裝備研發,建立系列適合產地農戶、農業合作社和小微企業應用的漿果產地處理、貯藏保鮮和加工實用技術,研制出小型裝置和設施,并開展示范推廣。實現研發新技術15~20項、關鍵裝備2~3種,制定規程10~15項、標準3~5項,40篇以上,申請專利20~25項,鑒定成果4~5項,在30~50家以上農村合作組織及小微加工企業應用示范,預計新增產值5~6億元,新增效益3000~5000萬元。
西北特色水果貯運保鮮技術集成與示范(2013年)
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甜瓜、杏、李、櫻桃、梨、葡萄等)主要品種采后生物學特性、品質劣變生理及采后病害發展規律,為貯運保鮮技術與設施的研發奠定基礎;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貯運保鮮技術體系,并進行集成與示范;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采后貯運保鮮設施及配套技術,并進行集成與示范;建立西北地區特色水果采后質量安全風險分析和控制體系并進行集成與示范。通過該研究,使西北特色水果的貯運保鮮在應用基礎理論、品質維持配套技術與設施、品質控制體系與標準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使研究開發的技術成果得到集成應用,使西北特色水果的貯藏質量和貯藏流通時間得到明顯提高。
特色熱帶亞熱帶果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通過項目實施,擬研發單項關鍵技術20~35項,研制輕簡裝備7~14種,并進行系統集成和產業化,形成新產品13~23個,轉化為相關技術標準19~29項,集成5~8條果品加工示范性生產線,加工技術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等適種區的企業或農場示范推廣,提高我國特色熱帶果品加工率和產后增值。同時以該項目為依托,培育一支行業科技研究隊伍,培養一批基層技術骨干,培訓一批企業員工,促進特色熱帶果品產業的發展。
大宗水果加工副產物與殘次果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通過項目實施,突破蘋果最少加工等系列關鍵技術,攻克MP產品防褐變等相關技術難題,開發高活性葡萄多酚復合物等系列新產品;建成柑橘汁胞、鮮切蘋果等技術示范生產(中試)線,相關新產品實現生產示范;建立水果加工副產物與殘次果綜合利用新模式,為技術集約型水果加工產業提供示范;申請發明專利3~5項,15~20篇,制定相關技術規程或產品標準2~5個,培養研究生10~20人。
食用菌保鮮加工與循環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我國食用菌產地加工及廢棄物(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難題,在對廢棄物(副產物)營養功能性評價和加工適應性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復合保鮮、節能型干燥、微好氧快速發酵、外循環降溫微粉碎、閃式提取、高聚絡合純化等新技術,研發食用菌新產品,構建面向廣大食用菌主產區農村合作組織、食用菌批發市場以及中小型食用菌加工企業新的技術推廣模式。
通過項目實施,集成開發食用菌產地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實用新技術25項,研發創制新產品20個,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0項,制訂標準或技術規程18項;在全國典型區域建設研發、示范及產業基地10個;鮮食用菌貯藏期延長50%以上,組合干燥技術較傳統食用菌干制工藝節能20%~30%,食用菌采后損失下降10%;食用菌菌糠、菌柄、預煮液等副產物的利用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0%,食用菌行業副產物(廢棄物)綜合利用增值3~5倍;實現主要輻射示范企業年均產值約5億元;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100篇,其中SCI、EI論文20篇。培養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0名、青年學術骨干30名、博士后2名、研究生50名。
畜禽宰后減損、分級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我國畜禽屠宰與加工行業的現狀和特點,以滿足中小型屠宰加工企業(占屠宰加工企業的90%以上)的共性技術需求為目標,立足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對畜禽宰后減損、分級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以及產業化示范進行聯合攻關。開展產業急需的畜禽宰后滴水損失和品質劣變控制、超冰溫保鮮、胴體分級等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研發,通過關鍵工藝技術與裝備的配套,構建適用于中小型屠宰企業的宰后減損、分級與保鮮儲運技術體系,進行產業化示范推廣,使畜禽宰后損失率降到3%以下、分級率提高至80%以上、貨架期延長至1.5倍以上、畜禽肉附加值提高20%以上。通過項目的實施與示范帶動,提高肉類產業鏈效益,促進產業升級,引導規范化養殖,增加養殖戶收入。
傳統腌臘肉制品生產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制約我國傳統腌臘肉制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裝備落后、產品質量不穩定和安全風險高的難題,研究原料標準化技術,風味形成與固化技術,亞硝胺、苯并芘和雜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控制技術,低鹽低硝加工技術,開發低鹽低硝腌臘肉制品、三效煙熏液、天然亞硝基血紅蛋白著色劑等產品,研制自動化著色、輥揉和人工氣候裝備。形成傳統腌臘肉制品從原料到成品的加工關鍵技術體系,建立現代化腌臘肉制品生產示范線,在浙江、江蘇、湖南、天津、寧夏形成腌臘肉制品新技術應用示范線6條,輻射帶動整個傳統腌臘肉制品產業的技術升級和裝備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動腌臘肉制品行業技術升級,從而帶動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禽蛋高效清潔、分級及加工貯運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揭示我國禽蛋主產區主要危害微生物種類、數量及主要污染途徑;鮮蛋蛋殼臟污理化特性;禽蛋在不同的溫度條件理化指標及感官品質的變化規律;不同狀態禽蛋類型與檢測指標的數學模型;禽蛋質量與安全風險分析與評價。創新禽蛋內外微生物快速檢測、禽蛋內外品質無損檢測與分級、禽蛋高效清洗除菌、禽蛋產地貯運保鮮、禽蛋品質安全溯源等關鍵技術;通過多學科合作,研制相關新產品、新材料及開發高效清潔除菌分級新裝備,將關鍵技術、材料、裝備系統集成,應用禽蛋產地包裝、產地清潔、禽蛋生產、貯運及追溯系統等生產體系中,集成創新禽蛋產地高效清潔、分級及貯運技術模式,形成技術規程和物化產品,建立示范基地與示范生產線,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并在各類型禽蛋生產企業中進行示范推廣,顯著提高我國禽蛋生產、加工、消費、流通的安全水平,促進我國蛋品行業實現綜合產能、標準化高效生產與可持續發展。
同時,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培養一支能有效解決我國禽蛋產后處理關鍵技術及工程裝備問題的高水平隊伍,建立全國蛋品產后處理共性技術研究的工作平臺和信息平臺,滿足我國禽蛋產后處理關鍵技術的需求,為國家禽蛋產后技術推廣以及相關政策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該項目旨在研究以水作為媒體、作為浸提溶劑的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工藝技術。1.針對當前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工藝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首先提出用含有HB-96添加劑水溶液的新方法,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收得率顯著提高,整個生產無環境污染。該項目選題方向正確,符合生產上的迫切需要。2.HB-96添加劑安全無毒,無環境污染、價格低,能顯著提高銀杏黃酮和萜內酯的溶出率。3.與目前一般采用的有機溶劑法比較,該生產工藝操作簡便安全,并有嚴格的質量監控指標和方法,設備投資節省,生產成本比原用的有機溶劑法降低50%~60%。4.利用該工藝生產的銀杏葉提取物,產品質量達到或超過國際醫藥市場認可的標準,總黃酮甙含量>24%,總萜內酯>6%,收得率>1.6%。5.銀杏萜內酯采用含HB-96添加劑的水溶液浸取,經3次吸附―解吸和重結晶分離純化,萜內酯純度達到99.02%,銀杏內酯可達78.7%,產率約為0.21%,超過了歐洲專利EP0402925A2報道。操作步驟簡化,提取率高,為開發萜內酯純品的生產工藝提供了方法。
采用HB-96添加劑的水溶液代替有機溶劑,可使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生產工藝簡化,設備投資減少,產品質量和收得率明顯提高,生產1噸Egb可獲利約154萬元,將銀杏葉加工成Egb或藥物制劑,銀杏葉:提取物:制抗劑的增值比為1:10:100。銀杏萜內酯是特異有效的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劑,目前國內外尚無廠家生產。按美國Sigma公司1997年報價的1/2計算(即100萬美元/千克),每生產1千克藥用銀杏萜內酯原粉最低可獲利70萬美元。因此,該成果的推廣和應用,不僅可發揮我國銀杏葉提取物新生產技術先進性的優勢和改變目前廠家經濟效益低的狀況,而且將對發展我國銀杏資源,促進廣大林農致富,出口創匯,占領國際醫藥市場,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該成果已于1997年通過湖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與湖北省醫藥管理局鑒定,2000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聯 系 人:謝筆鈞
聯系電話:027-87283201
混濁蘋果汁生產技術
成果簡介:飲料行業作為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期。果汁飲料可分為清汁和混汁,混濁蘋果汁(飲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果肉成分,蛋白質、果膠和酚類物質含量比澄清蘋果汁高,口味更純正,符合人們追求天然健康的心理,尤其受到消費者歡迎。
技術指標:混濁蘋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PO)殘余活力小于2%,各種酚類物質損失小于40%。總VC損失小于3%,還原型VC損失小于50%。果汁剛加工24小時內L值≥36.0,a值≤1.0,b值約為9;儲藏45天后顏色變化(E)小于6。
應用領域:各類果汁(飲料)生產企業。
投資規模:根據我國技術企業的特點及市場經濟的需要,工程化規模以5000瓶/時較為理想。這種規模價格適中,能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可產數種規格包裝的飲料。
基本建設80萬元,生產輔助設施40萬元,主要生產設備170萬元,流動資金160萬元,共計450萬元。
企業生產現狀:該技術成熟,經濟效益良好。
合作形式、條件:以技術轉讓為主。
地址:鄭州市東風路5號
網址:http://zzili.省略/
可溶性大米蛋白生產技術
成果簡介:以大米為原料的淀粉糖生產和有機酸發酵工業中有大量的副產品米渣,也稱為大米蛋白粉,其蛋白質含量為45%~65%。但由于受到高溫作用,這種蛋白質溶解性很差,不能在食品工業中直接應用,目前只用于動物飼養。其附加值較低,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
這項技術解決了影響大米蛋白利用的幾個關鍵問題,一是提高了大米蛋白的含量,二是改善了大米蛋白的溶解性能,三是所得產品具有較好的風味、口感以及乳化、發泡等加工性能。該產品既可作為各種食品的配料,也可以直接沖調食用或用做保健食品。目前這種產品的市場價格是飼料級大米蛋白的3倍以上。
另外,這種可溶性大米蛋白粉可用于特殊時期的動物飼料(如乳豬料、雛雞開口料、牛的代乳料)和水產動物飼料等,其功能性、營養性和消化吸收率等均優于目前未經處理的大米蛋白粉。
與目前媒體報道的大米蛋白處理方法相比,這項技術具有以下特點:產品蛋白溶解性好,蛋白質回收率高,產品得率高,環境污染少,生產成本低,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項目可行性分析:
(1)成本 按日處理原料13噸,可得產品大于10噸計,原料成本0.45萬元/噸,水電氣、輔料等加工成本小于0.2萬元/噸,合計小于0.65萬元/噸。
(2)售價 按1.5萬元/噸產品(市場上大豆分離蛋白價格1.8萬元/噸,小麥蛋白水解物國內1.8萬元/噸、國外2.1萬元/噸)計,10噸產品銷售收入15萬元。
(3)利潤 按年生產能力10噸/天×300噸/a=3000噸計,年利潤為=(1.5萬元/噸×3000噸)-(13×300×0.65萬元)=1965萬元
注:其他成本如員工工資、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未計算在內。
合作條件:以大米為原料的淀粉糖生產企業、有機酸和抗生素發酵生產企業應用該技術,可充分利用企業已有的生產設備。鄭州輕工業學院可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也可提供設備選型、生產車間設計等。
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東風路5號
網址:http://zzili.省略/
鮮食玉米保鮮加工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成果內容:針對當前鮮食玉米種質資源缺乏、加工產品單調、技術含量低、產業集成化能力差、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圍繞集成特色鮮食甜糯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開展研究,即原料品種篩選-無公害種植規程(訂單生產)-優質原料供應-褐變控制等加工、儲藏技術突破-江蘇省市場最優產品-超市、專賣店供應等,建立標準化生產流程,以加工業帶動種植業,實現種植業和加工業雙贏,對于擴大地方勞動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項目成果圍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六合動物科學基地開發出特色農產品4個,產品新工藝4個,研究制定無公害種植規程及產品生產與保鮮標準5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項,獲得產品生產許可證2項,申請品種保護權1項,發表相關研究論文29篇。
物化產品:真空軟包裝甜糯玉米、速凍玉米粒(棒)
經濟效益分析:鮮食玉米為高效農業項目,從投入成本及產值來看,鮮食甜糯玉米表現出低成本、高效益的產業優勢。鮮食玉米種植,每畝按750千克或3500穗計算,每畝的熟效益在1500元~2000元,江蘇地區一年可種兩熟,全年的畝效益在3000元~4000元,是實實在在的高效農業項目(玉米鮮穗1元~1.2元/斤、0.5元~0.7元/穗)。鮮食甜糯玉米產業化加工增值更加明顯,加工成速凍玉米棒,每噸凈利潤1000元~1500元;加工成速凍甜玉米粒,每噸凈利潤1500元~2000元,年畝增值效益可達2000元;加工成真空軟包裝甜糯玉米,每穗增值效益可達2元,年畝增值效益可達1.2萬元,效益十分可觀。
單 位:江蘇省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