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旅游扶貧論文

旅游扶貧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1-30 09:57: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扶貧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旅游扶貧論文

篇(1)

一、紅色旅游可成為老區發展經濟的突破口

紅色旅游業可為老區經濟發展創造新契機,提供新引擎,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扶貧工程。發展紅色旅游,可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農業生產布局,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產品轉化、加工、增值,擴大畜牧、水產、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食品的生產。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擴展非農產業,促進鄉鎮企業和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發展,開拓農民外部增收潛力。可以將革命老區的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依托自身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培育革命老區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旅游業是一項就業成本較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中許多工作都必須靠員工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就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壓力。另外,旅游業就業層次比較豐富,特別是有些服務工作并不需要很多技術,可以為文化素質不高的廣大農村婦女和剛剛進入社會的男女青年提供就業機會。

旅游業也是一項綜合性產業,涉及到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方面,這些需求在客觀上要求旅游產品在面向旅游市場時具有較高綜合性,它不僅涉及交通業、飯店業、娛樂業等旅游部門的各行業,還涉及文化、教育、衛生、輕工業、重工業、建筑業、農副業等非旅游行業的各部門。因此,旅游業發展可以帶動旅游目的地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從而成為振興地方經濟的主導產業。

二、紅色旅游可加快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旅游資源開發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一個綜合的主體開發過程。發展紅色旅游,可進入性是關鍵,交通必須先行,要使旅游地同外界的交通聯系以及旅游地內部的交通運輸實現便利和暢通。因此,必須完善各種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各種交通運營的安排。除此之外,還要建設和完善包括供水、供電、通訊、車站碼頭以及相應的銀行、保險、醫院、商店等在內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包括飯店、餐飲、娛樂場所等在內的旅游服務設施。這些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是旅游開發中要實現的基本物質條件,它們既滿足旅游者的旅居生活需要,同時當地居民也受益。紅色旅游的開展,必然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狀況,加大對農村道路、安全飲用水、農村能源、改廚改廁等設施的投入,完善電力、廣播、通訊、電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環境建設,開展對農村生活垃圾、溝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危舊房屋更新改造,搞好鄉村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建設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民居民宅,美觀實用,節約土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使老區農民能夠真正享受現代化成果。同時,隨著老區行路難、用電難、飲水難等狀況的改善,逐步解決了制約老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促使老區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

三、紅色旅游可促進老區民眾觀念更新和素質提高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老區的民眾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相對落后保守,不少人很難接受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缺乏市場、商品、開放等先進觀念。紅色旅游景點不同于一般自然景點,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大多數紅色旅游接待地地域文化底蘊豐富,當地民風淳樸,民俗風情各具特色。革命先輩給老區人民留下的不僅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革命歷史文化遺址和遺物,在中國革命的偉大征途中,創造了諸如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為代表的偉大民族精神、偉大革命精神。這既可以使游客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禮,同時伴隨著各種階層、職業、年齡的旅游者涌來,把現代文明帶進來,打破老區原有的封閉狀態,引起人員、信息、科技、文化、資源、商品的大流動,將大大促進老區與發達地區的交流與互動,在與外來游客的交流、交往中,可使老區人民接受外來文化的熏陶,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引導老區人民增強勞動致富意識、積累意識、商品意識、科技意識,使之產生脫貧致富的內在動機,教育老區群眾克服長期困擾老區經濟發展的舊思想、舊觀念、舊習慣,樹立文明、科學的生活觀和生活習慣。使農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從而提升整體素質,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

四、紅色旅游可促進資源開發與保護,落實科學發展觀

篇(2)

1鄉村生態旅游管理對策應與時俱進

在城鎮化背景下,需要轉變傳統的鄉村生態旅游管理觀念,應把鄉村生態建設與城鎮化發展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加快整個鄉村生態旅游管理的步調,使鄉村生態旅游管理更規范,鄉村旅游行業發展才更有活力。在管理中應鼓勵貧困戶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來,通過產業帶動、企業幫扶等形式,讓鄉村生態旅游助推脫貧攻堅。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村生態旅游可采取“旅游+”的模式,開發農旅、文旅、體旅等山地旅游新業態,為貧困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的良好發展,進一步提升鄉村生態旅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專業化。充分重視各類專家對于鄉村生態旅游領域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議,利用業務咨詢、理論指導、評審評價等形式,不斷強化鄉村生態旅游管理內容,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推動鄉村振興。從而以科學合理的城鄉統一化管理辦法,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在緊跟新形勢下促進鄉村生態旅游行業良好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2倡導村民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

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鄉村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人們的參與感也較低,因此可倡導當地村民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通過這樣的方式給當地農民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形成了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以社會實踐旅游振興為特色,加大對我國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在制定出鄉村生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和整體營銷辦法后,實現當地農業生產與鄉村生態旅游的聯合互動。論文格式是論文寫作時的寫作標準和樣式要求。同時促進當地人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通過對農業公園、濕地保護區的深度體驗和走訪,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積極發掘當地的旅游潛力,從而以自然資源保護為前提,以生態環境建設為目標,為未來的建設發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議,以此充分發揮鄉村生態旅游業對當地鄉村發展振興的帶動作用。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城鎮化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所以必須要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地基層部門應加大力度促進產業扶貧政策基礎,做好有前瞻性地規劃與管理工作。論文格式是論文寫作時的寫作標準和樣式要求。例如在開發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過程中,給予村民政策和項目扶持。在村民依托鄉村振興發展的良好政策下,也積極開始發展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產業,促使當地農村環境更美、農村收入更多,村民們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高。基層部門應明確對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村二三產業的市、縣,可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對使用荒山、荒坡、荒灘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土地建設的旅游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以此不斷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帶動農村經濟效益的提高。

篇(3)

>>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徐州剪紙與裝飾畫教學 文化安全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廢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地域文化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公益訴訟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行政法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扶貧開發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價值及其保護 基于產業化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群眾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繼承問題探析 多元主體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的文化傳承研究綜述 面向剪紙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研究 真實性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 群眾視野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繼承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下唐卡的游客感知和態度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陜北剪紙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我國少數民族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角下金源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文化空間視角下的湖南區域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③來源同上.

④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紙傳承與生活實踐[D].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第38頁.

參考文獻:

[1]門澤琪.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剪紙藝術傳承與保護[J].2012.

篇(4)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前進出席論壇并發表重要講話,陜西省副省長祝列克出席論壇開幕式,國務院扶貧辦派專家蒞臨指導并發表主題報告。

今年5月,國務院批復了《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首次將秦巴區域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地位。秦巴山片區涉及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六省市共97個市、縣、區。論壇上,來自秦巴山片區的陜西、甘肅、四川、湖北、河南等省30多個地市的170余名與會代表提交了60余篇論文,為大秦嶺的生態保護與綠色產業發展建議獻策,并提出提以品牌和標準,以“秦嶺”品牌拼占市場的新建議。論壇達成了“打造中國持續發展綠色高地,構建中華民族生態文明家園”的共識,簽發了《大秦嶺發展論壇太白宣言》,簽署了《大秦嶺發展論壇戰略合作備忘》,建立起了長效合作聯絡機制。

論壇分為大秦嶺市長峰會、秦嶺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太白縣突破發展論壇和秦巴社科院長論壇。秦嶺各市領導交流了各地在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及生態城市建設方面的的經驗,并對秦嶺區域發展政策及發展設想進行了積極探討。專家學者積極為扶貧攻堅中的秦嶺區域突破發展獻言獻策,并對秦嶺奇珍綠色產業品牌戰略工程實施進行了論證;探討了“雪域太白秦嶺夏都”品牌運作策略,對太白水資源利用前景、太白林果資源利用與發展、太白中草藥產業發展、太白旅游產業發展都提出了積極有益的建議。來自省內外的學者還對大秦嶺區域發展模式探討“建設大秦嶺生態城市群 構建大秦嶺生態經濟區 創建大秦嶺生態文明示范區”的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自2009年以來,大秦嶺發展論壇已經成功的舉辦了三屆,論壇已在加強秦巴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秦巴區域發展、深化各地市之間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大秦嶺、研究大秦嶺、保護大秦嶺的重要平臺。大秦嶺發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大秦嶺發展論壇所構筑的“大秦嶺生態文明示范區”,將會在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發揮秦巴地區特有資源,實現秦巴經濟發展等問題中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篇(5)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__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簽約項目:經過兩年半的洽淡,ddd林木產品有限公司投資定向刨花板(osb)項目,20__年10月中旬,已與宿城區簽訂投資合同。

二是對內全面規范管理,對上策應扶持支持,對外強化形象宣傳,做好分工負責的主體工作。強化制度建設,注重學習提高。堅持每月例會制度,學習重要文件,布置業務工作,提出嚴格要求,形成局務會議紀要。

選舉產生林業(園林)局第三屆黨支部委員會、第一屆團支部委員會、第一屆工會委員會。完善市風景園林協會、花卉園藝協會、木材行業協會和林學會運行機制,通過協會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水平。

定期召開黨組會、民主生活會、班子碰頭會,組織青年職工座談會、主題教育演講比賽、國防教育專題講座、林業形勢報告會、扶貧慰問、書畫攝影比賽、論文評比等系列活動,營造班子團結,同事配合,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多次帶項目申請赴省進京,并邀請上級領導到__現場辦公,爭取支持,二年共爭取到國家和省各類項目資金逾2500萬元。

深入開展“楊樹產業年”活動,每年植樹1000萬株以上,積極引導木材加工企業發展,全市木材加工企業2587家,規模以上369家,產值達105億元。

完成黃河景觀橋及周邊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濱公園;抓好春秋兩季市區綠化工程;完成__省第五屆(南通)園博會__工地建設任務;全面接管雪楓公園。

同時,借外省外市林業考察團來我市之際,積極宣傳__生態特色,提高__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是高標準嚴要求,努力爭先進位扛牌奪旗爭一流,力取創新創優佳績。常給同志們灌輸“有牌就扛,有獎就得”意識,每年度匯總一次局各處室、單位在省市內獲獎情況,張榜公布,并分不同檔次再予以適當獎勵,以激發大家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盡其責創其優。

20__年,局榮獲全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單位,__林業產業先進單位,綠色__建設一等獎,省第五屆園博會造園藝術獎二等獎、組織工作優秀獎,《綠色__實踐與建設》主題生態文化建設唯一最佳組織獎,市20__年度目標管理先進集體;河濱公園榮獲市創建文明風景

旅游區(點)工作先進單位,雪楓公園榮獲__市文明風景旅游區(點)稱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已通過省初檢。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組建專門班子,配強人員,量化任務目標,責任落實到人,10月中旬,省專家已進行專題調研。

創新公園管理體制。實行“免費開放”和“公園綠地管理人”模式,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并加大園林綠化主體培育,靠大靠強,設立省建筑園林設計院__分院。

創辦“中國楊樹網”,推出移動農信通“楊樹產業”頻道,向林農和企業,傳播楊樹育苗、造林、營林、采伐、運輸、加工等產業體系技術、產業動態、產品價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舊帳,深入調研,編制規劃,做好具有長遠效應的打基礎工作。林業園林工作分幾大塊:造林營林、木材加工、林政執法、古樹名木、園林工程、綠化管養、風景名勝、濕地野保。

逐項調查摸底,逐類編制規劃,近二年已完成《現代林業發展規劃》、《木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駱馬湖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工程》、《駱馬湖—三臺山、古黃河—運河風光帶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古樹名木保護總覽》;啟動《野生動物保護規劃》、《有害生物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植物多樣性與鄉土樹種保護規劃》、《綠地系統規劃》。

就如何進一步理體系、順體制、建制度、強隊伍、上臺階,作了為期一旬的深入調研,制訂出臺《綠地補償實施意見》、《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導則》等規范性文件。并組織人員對建市以來,市園林局承擔的所有工程124項進行全面清理,請財政審計人員再驗收核查,理清帳目,結清欠款。

二、強化理論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奮好學、明理敏行、廉潔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學得進,在理論學習上取得豐碩成果。20__年3-4月,在省委黨校學習,被評為優秀學員;20__年8月參加全國地市級林業局長培訓班半個月,被推為學員代表發言受到好評,隨后不少地區林業考察團來宿。

20__年2月起,堅持學習南林大森林培育專業研究生課程。

組織人員編寫《楊樹良種繁育與速生豐產栽培技術》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組織完成的《__市木材加工產業可持續發展中長期規劃》和《__

市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及應用研究》,均榮獲“第二屆(20__年)__省優秀軟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合作撰寫的《__市森林資源現狀、特點及培育技術措施探討》在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河北林業科技》20__年第二期發表。

合作撰寫的《楊樹產業在平原地區現代化林業建設中的作用》在《中國林業》20__年第4期發表,收入《中國林業論壇(論文集)》并獲論文二等獎。

撰寫的《楊樹林地高效復合經營模式研究與初步實踐》被收入__科技論壇__分論壇優秀論文集。

二是嚴要求,常警省,在廉潔自律上做到警鐘常鳴。作為局領導班子班長,作為年輕干部,我時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權力,只是意味著責任和義務,而不是個人炫耀的資本,更不是謀取個人私利或小集團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軟,經濟上不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紀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__的綠線,守住自律的底線;要健康而充實,善思而踏實,肯干而廉潔。

平時,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及省、市關于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認真執行工作紀律、“禁令”等規定,堅持自省自警,并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同時,履行監管職能,嚴格要求教育管理監督好干部職工,努力使集體成為團結進取陽光向上學習型創新型奉獻型團隊。

篇(6)

關鍵詞:公共藝術,生態旅游,傳統文化,生態觀,藝術形式

當前,“公共藝術”已然成為人們描述公共空間藝術創作愿意提及的概念,而“生態旅游”也是國際旅游發展的新潮流。這兩個看似不同領域的名詞,細讀之下卻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回歸自然、大眾參與、促進經濟發展等,關鍵就在于要找尋到公共藝術合理并有效介入生態旅游發展的途徑。

一、山東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生態旅游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生態旅游是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地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山東的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優勢在于:依賴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生態旅游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條件支持、適宜開發的生態旅游資源數量多,質量高、是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并具備較好的適宜生態旅游發展的保障措施。不足在于:忽視對人文資源的開發、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濫用及開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生態旅游產品體系不健全、國際客源市場總體不大,分布極不平衡。

二、公共藝術合理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的途徑分析

公共藝術與生態旅游相互依存。一方面公共藝術能夠提升山東知名度和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關于這點可以參考具體“城市競爭力評價系統”的描述,公共藝術就包括在其中的“魅力系統”中,雖然只是占據了較小的比重,但是在塑造城市形象過程中越來越易于接受和采納。這與近年來人們對于藝術與城市及生活的持續關注有關,也緣于公共藝術在城市品牌戰略和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乘數效應。另一方面山東豐富的自然及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為公共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

(一)公共藝術要以傳統文化為土壤

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首先要能夠代表本民族特點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另外傳統文化要對社會實踐產生巨大影響,它是文化背景、生活習性不同的民族能夠共存下去的前提。2004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成果得出的核心結論說:“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積累厚重的城市轉移。”[1]因此,公共藝術必須要以地域文化、歷史文脈為土壤,在相應區域找到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契合點來進行創作,這也是合理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發展的途徑之一。中央美術學院王中教授曾在談到公共藝術的四個維度時說:“公共藝術更強調的是文化性的思考,它不只是美化,還要給城市帶來文化的理想,給人們心目中留存城市文化意象,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城市的文化發展水準和精神追求。”[2]提到山東文化,就不能不提“儒家文化”。數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在山東人風俗習慣和日常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山東生態旅游開發要旗幟鮮明地亮出“儒家文化”品牌,相應的公共藝術創作也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內涵,融入到生態旅游的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中,與之和諧共存、融為一體并產生共鳴,從而增強公眾對齊魯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的再建構,提升山東生態旅游的內涵和知名度,間接為城市增值。

(二)公共藝術要以生態觀為指導

回歸大自然及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是生態旅游的內涵。這就要求公共藝術方案的實施要以高度尊重、珍惜綠色生態的原有自然地貌為前提,以生態觀為理論指導。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公共藝術是社會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社會生態”最直觀、形象的綜合體現。藝術家怎樣介入生態,怎樣發揮藝術的真、善、美、慧、能,以獨特的視角,找到藝術與其他解決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最終與公眾達成目的的一致,是公共藝術家要面對的。正如著名的藝術家袁運甫先生所說:“公共藝術家不僅僅要關注自己的作品,還應當關注作品與大自然或者是與大環境的關系,作品要與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和環境相濟;要你我一體,天人合一。這是一個很崇高的要求。”[3]公共藝術創作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該體現在材料選擇和技術運用上,要充分體現生態觀念,盡可能運用無污染材料;其次,生態觀能夠改變創作思考的程序,為公共藝術家的創作提供新的視角;另外公共藝術應與整個環境、歷史、文脈對話,發揮它的藝術功能,發揮對人的認識、教育、審美和心理調適功能,從而達到人與自然關系的精神生態優化。

(三)公共藝術不拘泥于具體的藝術形式

現代意義上的公共藝術是現代民主與人文觀念的體現,是民眾可以參與的一種生活的娛樂。公共藝術不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可以采用各種手法來實現,能夠在當代文化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聯系,能夠體現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與共享的精神和態度是它的價值所在。所以,公共藝術有更廣泛更抽象的使命,可以根據不同資源、不同特征的生態旅游產品來采用恰當的形式,以便和諧的融入,與環境共生。

三、公共藝術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的價值體現

(一)文化價值

“旅游依靠文化加深內涵,文化依托旅游加快發展”,“文化的內涵是旅游的生命線”。隨著文化多樣性對旅游者吸引力的增強,人們更愿意到社會文化獨特的區域旅游,即文化生態旅游。公共藝術是個恰當的載體,它將儒家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創作,彰顯出地域性鮮明的文化特點,豐富了生態旅游者的活動內容,使其獲得更高層次的體驗。公共藝術能夠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真正與公眾發生聯系,提供一條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能夠使當地居民對自身文化增添自豪感,從而自覺的進行保護、開發和利用。

(二)經濟價值

生態旅游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也是顯著的。它能夠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提供多種就業機會,還能夠創造可觀的收入,從而幫助居民脫貧致富,改善生活質量,最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山東生態旅游資源的豐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但是國際客源開發相對滯后,想要讓更多的外國人來山東旅游,就必須要強化其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而公共藝術形成的綠色生態維護和公共藝術建設良性融合的有效機制,恰恰是不用花廣告費以及公共關系推廣便可以塑造品牌形象的人文戰略,在歐美發達國家所成功實施的公共藝術案例足以說明其帶來的世界影響力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社會價值

一方面能夠承擔旅游扶貧的重任。生態旅游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強調社區參與,這也是公共藝術所倡導的。它是開放性的、民主性的,尊重參與者的社會權利,并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參與者的意見。山東省內很多擁有美麗自然風光和淳樸民俗風情的地域大多比較偏僻并且經濟較落后,如若在這些區域開展生態旅游并進行相關的公共藝術創作,能夠促進當地居民的就業,使他們獲得經濟收入,實現脫貧目標。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山東建立“生態省”的戰略目標。以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為天然創作場所和靈感來源的公共藝術反過來與生態旅游資源相輔相成,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四、結語

公共藝術的實施要針對不同特點的生態旅游產品找到了合理的介入形式,并要依靠相關政策的保障和相應財力的支持,因此在生態旅游產品規劃之初就應將公共藝術項目參與其中或預留出一部分場地作為公共藝術展示的周期性更換之用。這樣才能夠營造美好的城市生態空間,建立詩意的都市棲居,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張廣瑞.生態旅游理論辨析與案例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鐘林生、趙士洞、向寶惠.生態旅游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胡友宇.山東省生態旅游市場開發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3.

[4]周成璐.公共藝術的邏輯及其社會場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5]杜大愷、杭間.清華美術中國城市文化及其視覺表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6]孫振華.公共藝術時代[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3.

[7]馬欽忠.公共藝術基本理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8]王麗君、董雅.生態雕塑雕塑生態—論當代城市公共空間雕塑的生態觀.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篇(7)

關鍵詞:參與式扶貧;開發式扶貧;區域對口協作;跨越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090-05

一、問題的提出

沒有欠發達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欠發達地區的現代化就沒有全社會的現代化。對于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寧波來說也是如此。①加快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推動相對欠發達地區跟上全市發展步伐,以鄉鎮為區域基本消除面上貧困和欠發達狀態,不僅是相對欠發達地區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寧波各級黨委、政府重大的政治責任,更是建設幸福美麗家園的必要舉措。

為推進相對欠發達區域②(簡稱為“16+3”區域)的發展,遵循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農村扶貧幫困工作思路,寧波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幫扶政策。從2001年起,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扶貧幫困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文件;“十一五”規劃期間,為進一步推進扶貧項目深入開展,又連續出臺了《關于推進相對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開展區域對口協作幫扶活動的通知》等實施意見。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和實踐,寧波“16+3”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加強,基本公共服務有了顯著提升,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能力和潛力不斷加大。但總體上“16+3”區域存在的問題和深層次制約因素仍較多,而且,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相同的扶持政策在不同的鄉鎮效果卻有可能大相徑庭,因此,該如何因地制宜,實行針對性強的差別化區域政策,分類指導,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化效用成為現階段關注焦點。鑒于此,課題組采取村民訪談、村干部調研以及主管部門座談等多種方式,了解政府各類幫扶政策在不同區域做法和實施成效,挖掘成功案例和失敗典型,總結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或教訓,結合區域資源現狀,提出扶貧政策優化建議,為進一步推進寧波相對欠發達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參考,同時也為沿海發達城市推進相對欠發達區域協同發展提供指導。

二、具體做法與實際成效

回顧十余年來寧波市委市政府推出的針對相對欠發達區域的扶持政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參與式扶貧,逐漸從“救濟式”分錢分物向“開發式”政策配套扶持轉變

從2001年起,在原扶持的貧困鄉鎮全部達到脫貧目標的基礎上,寧波市幫扶重點從貧困鄉鎮逐步向貧困村、貧困戶轉變,扶貧幫困工作以扶持薄弱村、貧困村、生產型貧困戶為重點,做到點面結合、進村入戶。該階段扶貧特征為“參與式扶貧”,幫扶方式逐漸從救濟式的分錢分物向造血式的政策配套扶持轉變。

首先,政府每年通過安排一定的脫貧資金,重點支持其欠發達地區發展集體經濟項目;選擇當地適宜的項目,通過注入扶持資金入股的方式對山海資源豐富的區域進行開發。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新品種開發、產業技術改造、建立農產品商品基地方面,主要以資金支持為主。其次,在人口、勞動力下山轉移方面,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脫貧攻堅資金,重點實施下山脫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補助。第三,改善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側重于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對公共服務支出較少。第四,在對農村弱勢群體實施救助方面,大多也是采取資金補助的方式。如發放農村社會臨時救助資金,向農村五保困難群體支出供養資金,提高五保供養率。對于困難群體實行門診、診療和注射費、護理費和手術費的減免政策,實為變相的資金補助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在該階段采用“分錢分物”手段之余,已逐步開始探索扶持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如在產業扶持方面,撥給貧困村調劑使用建設用地指標,鼓勵薄弱村、貧困村在規劃指定的城鎮和工業園區內,建造標準廠房或經營性用房,培植穩固的村級集體收入財源開發。通過這些造血式的政策配套扶持手段,有些村級集體經濟找到了一些新的增長點,如將特色農業與當地旅游業相融合,成為山區、海島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但覆蓋面不廣,方式較為單一。

據統計,列入市級幫扶的經濟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2 906元增加到2006年的4 667元,每年平均以8.5%的速度遞增;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初步達到了村村通公路,多數通水電的目標;標準海塘、水庫等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綠化造林工程,有力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條件;初步建立了包括社會救濟與福利、自然災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應保盡保”的目標。

第二階段:進村到戶,開發式扶貧為主,資金支持為輔

為進一步推進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寧波市政府于2007年4月份出臺了31號文件(即甬政發[2007]31號《關于加快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扶持欠發達鎮鄉村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涉及16個鎮鄉和余姚市東南街道茭湖片、寧海縣躍龍街道水車片和黃壇鎮雙峰片。該階段性幫扶工作已由鄉鎮轉入“進村到戶”,工作重心以開發式扶貧為主,輔以資金支持手段,即以“造血型”對口扶貧為特征。

與第一階段參與式扶貧方式相比,第二階段“造血型”的扶貧方式則更有針對性。如在產業扶持方面,對耕地、林地集中流轉期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上的農戶,分別按每畝50元和3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欠發達地區建立農產品加工、養殖基地的企業,根據其投入規模和帶動效益給予不同的補助;在基礎建設方面,對欠發達村村內道路、小型水庫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在“村聯網公路”工程基礎上,由交通部門安排資金,加強對欠發達村村內“泥巴道路”的改造。同時,加固擴容有供水職能的小型水庫,對農民飲用水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補助標準。對達不到農村環境整治要求標準的村級衛生室,由衛生部門補助運行經費;在對低收入農戶幫扶方面,建立低收入農戶檔案,推行了“一戶一策一幫扶”的扶持措施;按照不同檔次、不同比例的原則,使用政府專項民政醫療救助資金對因病致貧低收入農戶進行補助。針對低收入農戶中的無房戶、危房戶、受災戶分別通過自籌自建、購舊房、修破房的形式,逐步解決低收入農戶住房困難問題。

“開發式”扶持政策成效顯著:一是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得到完善。逐步建立以市為統籌、縣負總責、社會廣泛參與的扶貧機制,先后制定出臺了多項扶貧政策文件,幫扶工作由鄉鎮轉入“進村到戶”。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實施移民搬遷工程,完成山區、海島及自然條件惡劣區域的農民移民搬遷10 498戶、29 639人,拆并自然村271個,搬遷移民基本實現安居樂業。啟動實施住房救助工程,6 000多戶低收入農戶在該項工程中受益。實施機耕路和村內道路援建工程,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逐步改善。三是基本公共服務實行傾斜。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實施一些特惠措施,有效開展了教育扶貧、衛生扶貧和社會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收入農戶生活狀態。四是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了一批規模化的特色產業基地,帶動農戶增收致富。2010年“16+3”區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 598元,比2006年增長41.37%。

第三階段:區域對口協作幫扶,以提高民生水平為主

2011年12月,寧波出臺了《關于推進相對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開展區域對口協作幫扶活動的通知》等政策,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動員慈溪、北侖、鄞州、江北、江東、海曙、鎮海以及余姚市強鎮對口協作幫扶“16+3”區域。這一階段對欠發達地區的扶貧措施以提高民生水平為中心任務,更加關注效率、公平和民生水平的提高。在產業扶持方面重點引導產業的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加大對綠色生態環保優勢、示范能力強的特色產業項目的扶持力度,以引進資本或合作參股的形式開發項目,打造專業化高效生態農業項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增強農業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聯結帶動功能,挖掘區域內山水、人文、自然資源內涵及綜合優勢,優先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業,積極探索“景區+農家樂”聯動發展模式,改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環境。① 另外,創造性地提出將人口集聚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鼓勵通過人口遷移引導農田、林地流轉和集中連片開發。對集體經濟扶持力度也開始加大。包括通過統一組織開發項目來開發廠房和三產用房,利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在城鎮和工業區異地置業,穩步配置和增加村級集體物業經營資產,以進一步增加村級集體收入來源。包括通過集中資金、土地資源統一組織合作開發項目。市級在專項扶持資金中每年安排1 500萬元用于村級運行經費及增強造血功能項目補助。

依據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的要求,重點扶持建成區、中心村、特色村和集中居住點,整體實施房屋立面、道路飲水、垃圾處理、村莊綠化、村內河道、村級便民中心等內容的建設,力爭欠發達地區村莊集體面貌的改觀。同時,資金的安排較為合理,體現在使用專項扶持資金中每年安排9 000萬元,對60個左右村的村莊整治建設按中心村、全面小康村、特色村、規劃保留的一般村分檔實施特惠制補助。

提升低收入農戶收入和保障水平方面,對區域內已建立的低收入群體數據庫進行動態管理,切實做到建檔立卡、分類指導。將低收入群體引到相關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來料加工、鄉村休閑旅游等業態以帶動就業,對低收入群體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繼續落實惠農補貼和生態補償等支持保護政策,逐步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讓更多農戶通過直接補貼獲得轉移性收入。

三、典型案例

從2001—2013年,為推進欠發達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寧波市委市政府先后采取了“參與式”扶持、“開發式”扶持、到“區域對口協作”方式扶持等政策,“16+3”區域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文化生活等方面均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截至2012年“16+3”區域人均純收入8 581元,同比增長1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陸埠、大嵐、四明山、鹿亭、茶院人均收入增長率在20%以上。村級經營性收入平均18.35萬元,同比增長17.1%。其中鹿亭、胡陳、深甽、前童、高塘島五個鄉鎮增長率超過60%。

同時,調查中發現,政府所推進的扶貧項目中,由于實際操作方面的局限性,實施效果并不一致,即同一政策在不同的區域實施的效果不盡相同,有些區域收效顯著,有的區域收效甚微。寧海黃壇鎮里天河村與奉化溪口鎮東姜坑村截然不同的發展結果就是一個證明。

(一)綠色產業中不斷壯大的里天河村

通過扶持集體經濟,發展綠色產業,增加農戶收入政策。

黃壇鎮里天河村地處白溪水庫上游,全村共有305戶,896人,其中外出創業務工人員229人。里天河村有耕地271畝,山林11 045畝,承擔著水源地保護的涵養林建設任務。近年來,依靠森林資源優勢,村兩委會實施興林富民工程,積極引導當地村民由傳統的農田耕種為主向香榧等經濟林規模種植轉變,使經濟林面積逐漸擴大,到目前,有茶葉150畝,毛竹2 500畝,香榧1 112畝。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逐年上升,2012年實現村民人均收入9 500元。

首先,該村發展集體經濟充分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里天河村位于雙峰山區。該山區具備良好的自然資源,擁有山林面積120 948畝,海拔為200米~800米,是一個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區,較適合香榧的生長,而且雙峰山區原本就是木榧的發源地和主產區,現仍存有野生木榧千余株。近幾年,村里經過集體考察,將原為主導產業的梨樹基地改為香榧基地,村里還將附近100畝產出率不高的山林進行了林相改造,改種香榧,專門雇員管理,鼓勵村民種植香榧。目前,里天河村利用山地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優化林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茶葉、毛竹、香榧等,基本形成特色產業基地,特別是香榧基地,至今已擁有香榧種植面積1 112畝計5萬株,是寧波市最大的香榧產業基地,其中村集體335畝,人均香榧種植面積達到1.4畝。

其次,投資資金的保障。長期以來,村級集體經濟形成了有效的積累機制,村集體年可用資金達到35萬元,在維持基本運營費用的同時,還發揮了對村里主導產業的扶持、管理、服務保障功能。

第三,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與保護生態環境可以兼顧。該村主要的產業茶葉、香榧的種植都屬于無公害、綠色、有機的產業,生產過程中無任何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或重金屬超標現象,對當地的生態保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第四,對影響集體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村里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逐一破解。如針對里天河村交通設施發展比較滯后的問題,村里積極開展機耕路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了楊染自然村至大羅塘全長2公里、寬4米的資源型機耕路,沿線可開發香榧基地900畝。2012年又新建了2.5公里的資源型機耕路一條,不斷擴面增量。針對香榧種植人才的缺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香榧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培訓力度。如村里積極與寧波市林業局等單位結對,帶領香榧專業戶到諸暨楓橋等香榧產區取經,并邀請浙江林學院教授等專家到村講課,培養了一批本村的種植專家;針對產業鏈不夠完善的情況,村里還建了香榧加工中心和上百畝香榧苗圃基地,定期收購村民的香榧。為了將香榧產業與市場對接,村里加大了香榧的標準化生產,不光配置了加工香榧的流水線,以高價收購香榧,還成立了專門培育香榧樹苗的公司,節省村民到外地購買種苗的時間,里天河村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香榧產銷一條龍。

目前香榧已成為里天河村人均收入的“半壁江山,隨著香榧從幼林期不斷走向始果期、盛果期,該產業成為里天河村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該村分別被省、市、縣林業部門授予林業產業特色村。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2012年銷售產值達366.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8 000多元,比未種植香榧時翻一番。

(二)依然困境中的東姜坑村

奉化市溪口鎮東姜坑村地處四明山腹地,現有農戶157戶,人口633人。山林總面積3 920畝,耕地面積143畝。201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6萬元,主要來源于扶貧款利息、村集體花木銷售、村級閑置房屋出租款。而剛性支出達14萬元,包括干部工資、電費支出、保潔支出、辦公經費等,可以說是入不敷出,基本運營費用不足,其管理服務保障功能不能得到發揮。

2011年“區域對口協作”扶持政策規定加大村級運行經費補助額度,每村運行經費達到10萬元,要求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集中資金、土地統一組織合作開發項目,集中開發標準廠房,有效配置村級集體物業經營資產等。但具體實施到村莊,又因為自然條件制約、生態保護限制、產業人才外遷等多方條件缺位的困難,使得政策的效益大打折扣。

首先,自然條件的制約使得開發項目落地難度很大。東姜坑村地處偏僻,建造物業用房、標準廠房缺乏優越的區位條件,尋找合適的項目難度很大;該村又地處溪口雪竇山風景區內,如果要引進工業項目,又要服從景區總體規劃,難以統一;二輪土地承包后,村集體預留土地偏少,擬通過土地增減掛鉤增加指標,又受到該政策需優先滿足本鎮(街道)農村建設用地、工業的需要,難以落實。

其次,投資資金的制約。長期以來,村級集體經濟沒有形成有效的積累機制,多是一次性投入,隨后帶來的集體收入一次性消耗完畢,缺乏用于擴大再生產的投入。往往碰到好的項目,因缺乏資金而只能眼睜睜地喪失發展的機遇。村級集體經濟自身造血功能弱,正常運行經費即使通過財政補差,扣去應付的剛性支出,仍然停留在低下水平。村集體只能依靠向上爭取扶貧款和結對單位幫扶來拓寬集體收入來源,缺乏創新發展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現有資源進行開發。

第三,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與保護生態環境的沖突。東姜坑村地處“生態屏障”地區,在執行產業政策方面受環保約束更嚴,自身發展所需的環境容量相對更小。該村村集體以及家家戶戶村民都種有苗木,包括櫻花、紅楓、茶花等。其中,花木是集體經濟的大頭,占了約2/3的年收入。但種植周期只有五年,如果對花木進行頻繁移植,會破壞當地的土地植被,危及城市的飲用水安全。顯然,扶植集體經濟產業的發展時,如果不注意對生態資源的保護,會引起土地貧瘠化、水源地污染等后果。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限制了大型養殖業、工廠的進駐,選擇的其他項目少了,同樣制約了經濟發展。總體來說,產業集聚、資金集聚的規模帶動作用和輻射效應難以在該村形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壓力仍將十分明顯。

第四,建設人才的制約導致一些建設中的項目無法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中青年主力軍外出打工,東姜坑村發展缺乏后勁力量,科技力量不足,缺少人才和專業技術指導。該村的花木產業起步較早,在業內已有些許名氣,但主要處于產業初級階段,花木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無法提升產業的層次和附加值。目前的花木銷售主要依靠外來采購人員之間的信息傳遞,沒有自己的營銷人員,未能充分利用現代新技術,尚未建立全面的營銷網絡,品牌意識不強。

從里天河村與東姜坑村的對比中看出,集體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的欠發達地區既有自身先發優勢缺乏、發展模式傳統、集體資金積累空白的原因,還有生態環境限制、產業人才外遷的因素,導致這些地區產業、資金集聚的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難以形成。除此之外,農村集體經濟實際上承擔了過多的農村社會職能,面臨財政實力薄弱與民生保障加強的雙重壓力。主要體現在集體剛性支出承擔了多項公共管理和社會公益福利開支,包括補助農戶參加新型合作醫療、衛生保潔、治安民防、綠化養護、路燈照明、村級道路、基礎設施維修、生活飲水、辦公室、衛生室、活動室和便民服務點等各種開支。這些開支成為集體經濟的一大負擔,而村民對建設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

四、政策優化建議

(一)因地制宜,按主體功能定位錯位發展

即一村一策,尋求合適的發展領域、投資項目和經營模式,培植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收的來源。鑒于寧波欠發達區域往往是生態環境敏感區、水資源、森林資源保護區等的現實,在制定欠發達地區發展規劃時做到:首先,根據生態環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環境容量劃定生態控制線,分成適宜—限制—禁止開發三個主體功能區,發揮其原有的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水土保持等功能。 其次根據生態資源稟賦,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對具有山海資源欠發達村,可以采取自行開發、資源入股、使用權轉讓的方式來發展海塘養殖、特色種植、小水電等產業。對具有人文資源優勢的欠發達村,可拓展紅色旅游、花卉觀賞旅游、農家體驗旅游等休閑旅游產業。再者在加強農田保護的前提下,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綠色產品和名優特色產品,構建竹類、茶葉、花木、果樹等多元化農業體系,以避免某些項目受到環境制約時產生的消極影響。

另外,生態保護區域因承擔著諸多生態效益功能,與開墾耕作的矛盾突出,可供當地農民耕作的土地較少,對那些扶持產業發展與當地生態環境有沖突的欠發達地區,各級政府應繼續落實相應的生態補償政策,財政資金獲得應與該區域承擔的生態環保任務直接掛鉤,對需要生態保護的欠發達區域傾斜,向保護生態的村民給予財政補貼,使之自覺成為保護生態的主體。可由居住在生態保護區域、積極參與并履行保護生態資源職責的成年村民向村委會申請,根據生態區位、天然林及水源涵養林分布、國有林地與集體土地比例,農民收入等因素來擬定補貼區域和標準,報上級部門審定。當前,首先要逐年提高生態公益林的補助標準,提幅不能小于經濟指標的增長和社會其他補助(如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的增幅)。

(二)挖掘潛力,對農村土地進行綜合整治

隨著城鎮化的日益推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農村遺留的宅基地、“空心村”、廢棄山塘漁塘也日益增多。各級政府可以利用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的契機,拆除空心村,遷并自然村,進行宅基地的整理。同時開展農地改造升級、土地墾造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的使用面積,對宅基地進行復墾,獲取非農建設用地折抵指標。對依法取得的非農建設用地,優先保障項目內農村住房集聚、公共設施配套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項目需要,節余指標納入交易市場,土地出讓金收益全額留給所在鎮(街道)、村,用于農民身份轉換的保障支出和基建投入等。這樣,就將拓寬集體二三產業發展空間與美麗幸福新家園建設、中心村建設兩者相結合,有效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其次,對于農業副業化、兼業化和小型化經營的村莊,可通過安排專項財政資金補助的方式,鼓勵當地的農戶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種植養殖大戶參加小塊種植、散狀經營的耕地林地集中流轉。這種土地流轉模式,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生產和經營能手集中,有助于這些組織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促進土地集約、資金集中和技術更新,從而促進村集體和農戶增收。

(三)稅收優惠,切實減輕村集體經濟負擔

允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免繳村級工程建設的部份稅費,以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方式返還集體;將租用村集體土地開辦的企業的稅費收入(指房產稅、營業稅地方政府所得部份)按一定比例,以公共設施建設補助方式返還給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對村集體建設居住小區所需自來水、有線電視、供氣等市政設施安裝,有關部門應根據農民建房有關政策給予優惠。

(四)增加預算,擴大公共財政農村覆蓋面

增加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節能環保、城鄉社區服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等方面的預算,減少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建公共設施的壓力,為集體經濟減負,增強發展的后勁。

參考文獻:

[1] 聶輝華.新興古典分工理論與欠發達區域的分工抉擇[J].經濟科學,2002,(3).

[2] 屠高.東部沿海發達省份欠發達區域發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8.

[3] 江建英.政府主導下欠發達區域產業整合與發展對策[J].價格月刊,2011,(8).

[4] 孫姍姍,朱傳耿.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研究進展與展望[J].人文地理,2008,(2).

[5] 張落成.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差距狀況以及經濟低谷地區的崛起[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av网站免费线看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又爽又黄无遮挡高潮视频网站| 人人妻在人人|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av成人网| 国产v视频在线亚洲视频| 日韩av无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麻花传媒68xxx在线观看| 男人边做边吃奶头视频|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妇科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看视频|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毛片tv网站无套内射tv网站|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疯狂做受xxxx国产|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女人被做到高潮免费视频| 高潮又爽又无遮挡又免费|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性色|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4438xx亚洲最大五色丁香|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日产精品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