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3 01:17: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前教育自我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4年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的對象為:
區第三幼兒園、市第一幼兒園、縣幼兒園、縣幼兒園
二、評估目的
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是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主導的,對轄區內幼兒園教育質量發展狀況進行的監測與評估,屬于診斷性評估,目的是了解幼兒園教育質量發展的現狀,發現辦園特色、特點以及存在的不足與問題,總結發展經驗,為幼兒園制定發展規劃、確定發展路徑和措施提供依據,為市、縣兩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學前教育政策、管理措施和辦法提供支持與服務,督促辦園主體改善辦園條件,改進管理措施,提高辦園水平。
三、評估依據
2014年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采用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市教育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負責承擔研究制定的《省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附后)作為依據,輔之以近年來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制發的有關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要求。
四、評估時間
2014年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的時間為2014年5月下旬-6月中旬。
五、評估程序
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分為幼兒園準備和督導評估兩個階段。
(一)幼兒園準備工作
幼兒園準備既是幼兒園接受督導評估的資料收集、活動準備的過程,也是幼兒園接受督導評估之前的一次診斷性測評和自我總結、反思。
接受評估的幼兒園,要建立由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組成的評估準備工作小組,同時,根據需要可聘請教育督導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專家、家長、社會人士等參加。
準備工作包括:學習測評活動方案和測評指標體系;準備資料——收集、整理、裝訂、裝袋需要提供的各種資料;人員準備——通知、召集需要觀測、訪談的教師、幼兒、家長等;活動準備——組織開展需要測評的幼兒接園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就餐就寢活動等;自評自測——根據《市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逐項自評打分;撰寫教育質量發展報告(總結報告)——根據評估指標體系,結合自評、自測結果,現狀分析與反思,撰寫教育質量發展報告。自評結果與質量發展報告于評估活動前一周提交評估小組。
(二)督導評估工作
1.評估小組
建立由教育督導人員、教育專家、幼兒園骨干教師5—7人組成評估小組。
2.測評活動
(1)學習方案:參與評估人員,在評估工作前認真學習《市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2014年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工作方案》、《學前教育質量檢測個人測評情況記載表》等,熟悉評估內容與方法。
(2)個人評估:每個評估人員負責1—2個一級指標的測評,依據《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運用《學前教育質量檢測個人測評情況記載表》獨立進行測評,測評人員須對每項三級(c級)指標進行評分;同時,在“測評情況記載”欄,對查閱的資料(佐證材料),幼兒園建設和環境的查看情況,對幼兒、教師、家長的訪談情況,幼兒生活、游玩、學習等情況進行記錄、記載,包括質量發展狀況、特色與存在不足、問題等。
被測評幼兒園應為每個測評人員提供一位引導員,協助完成測評工作。測評時間從幼兒入園到幼兒離園,觀測幼兒園一日的教學活動。
(3)幼兒園匯報:由被評估幼兒園領導作教育質量發展總結報告,包括評估準備工作情況,教育質量發展狀況、特色,存在問題與不足,自評結果,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等。
(4)小組評議:在測評人員個人獨立測評基礎上,小組成員合議,形成小組測評結果,填寫《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結果統計表》。
3.測評方法
(1)聽取匯報:聽取幼兒園領導及有關人員的工作匯報。
(2)察看現場:幼兒園環境、班級環創、區角設置、寢室環境、園風園貌、教學設施設備等。
(3)查閱資料:查閱有關檔案資料,包括各種工作計劃與總結、管理與考評規章制度、教學活動設計、學習與會議記錄、報告、園本課程、幼兒成長記錄(卡、冊)、教師業務檔案等,包括文字、影像、圖片等。
(4)座談會:召開教師、家長座談會(10—15人,大、中、小班兼顧)。
(5)個別訪問:對教職工、幼兒、家長及有關人員進行個別訪問。
(6)聽課:觀看幼兒學習活動、游戲活動、自由活動、戶外活動、就餐就寢活動等。
4.評估報告
(1)質量報告:督導評估小組,根據測評結果,撰寫教育質量發展報告,包括評估工作情況,教育質量發展狀況、特色,存在問題與不足,評估結果,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建議等。
關鍵詞:學前教育;五年制;舞蹈;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屬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必修課。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基本上沿襲著藝術教育專業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視舞蹈基本功的練習,而對幼兒園早期教育階段迫切需要的編創和表演能力重視不夠。這樣,就形成了學生難的舞蹈跳不了,兒童舞蹈跳不好的尷尬局面。如何使學生在短時期內具備扎實舞蹈基本功和編創幼兒舞蹈的初步技能,以適應將來的幼兒園教學工作,是每一位舞蹈教師所向往和探索的。其中,教師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手段與方法是否合理,對整個舞蹈教學的教學效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本人從教學體系的構建入手,經過不斷實踐、總結、優化,形成了自己的“三步走”教學體系。在教學中經過兩屆學生的實踐,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一步:用愛心喚醒學生,培養興趣
舞蹈教學是幼師技能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認真把握本課程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緊密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我們都說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導的不是學生需要的(包括學生錯誤地認為不需要)如何實現導?教師一味導,學生沒練出來,教師累壞了,又怎能突出學生是主體?所以,主體和主導具有先決條件:教師和學生密切配合,即具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失去了這個前提,一切都是空談。
一年級的學生從初中升入,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學習品質都比較差,這是所有教師的共識。但這部分學生多數有一個共同的有點:活潑、好動、易被感染。所以,教師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愛,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教師真誠的愛,會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找回自信,最重要的學生會找到學習的快樂。當然,這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我總是注意給學生心理暗示,讓她們覺得老師喜歡她,認為她行。久而久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學時教師的“導”也就順理成章,每節課學生們都沉浸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教師不想讓學生成為主體都難了。
第二步:整合教學內容,融會貫通
舞蹈課教學內容包括基本功(基訓)、民族舞、幼兒舞及幼兒舞創編三大部分。基訓課是學生學習舞蹈專業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直接指向將來舞蹈能力的教學內容。民族舞是建立在基訓教學之上的關于民族舞蹈傳承和學生舞蹈素材、素養的教學內容。幼兒舞及幼舞創編則是作為幼兒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備的基本功。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的各個教學內容,相對獨立。換句話說,就是各個教學內容都是分階段教授的。各個教學內容之間聯系、融合太少,學生掌握起來太零散。往往是學了后邊的,忘記前邊的。所以,學生明顯存在著教學內容之間的知識割裂,甚至有時會感覺學到幼兒舞和創編時,前邊幾年學的東西用不上或不知怎樣運用。
對于上面介紹的情況,我采取了“以培養創編能力為目標,整合教學內容,融會貫通”的教學方法。在基訓課上,教授學生集訓的同時,教授給學生幼兒集訓的訓練方法,并讓學生課下以兒歌做伴奏,創編自己設計的幼兒基訓操。比如:在訓練背肌時,學生想到用模仿大象甩鼻子的方法,配以大象的兒歌,形象又生動。在教授民族舞時,引導學生如何將民族舞蹈幼兒化。有了基訓創編的熱情,學生在民族舞的簡化上顯得思路開闊多了。有的將民歌新唱作為創作靈感,將民族舞現代化;有的受童話故事的啟發,將民族舞情節化等等。教學內容進行到幼兒舞和幼兒舞創編,教師的教學任務就顯得太輕松了。因為學生有前邊教學創編的基礎,教師剩下的就是引導提高學生的視角廣度和思維開度。
第三步:為學生創造表演機會,樹立自信
舞蹈,是人類的肢體語言,又是一種表現藝術,只在課堂上學習,不拿到舞臺上檢驗,是不會體現出教學成果的優與劣的。學生從課堂走到舞臺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的學生心理素質好、表現欲望強,上臺對于她們而言那是享受。可是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那就不見得了。有的學生內向、有的學生不自信、有的學生心理素質差,再加上沒有好的舞蹈條件,這樣的學生上臺就是“難受”。為了克服學生“難受”的心里,樹立學生的自信,我從集訓開始就為學生們有目的地創造表演機會。小范圍的有班內課上表演、同年級其中期末匯報表演、期末考試集體觀摩等等。通過對舞蹈的表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由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學生們對舞蹈有了自信,那么上舞蹈課也就更加有興趣了,二者相輔相成。至于大的表演機會,像暑假給學生布置教師節演出的任務,九月布置國慶晚會演出任務,等等。不管哪一項任務,都有一個共同要求:差生必須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看似不可能的一個要求,看似不合常理的一個要求,就是這樣一個要求大大激發了差生的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好學生的組織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兒童英語
引言
小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期,生理和心理都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盡管他們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但也存在許多不利的客觀因素。布魯納說:“在發展的每個階段,兒童都有他自己的觀察世界和解釋世界的獨特方式。給任何特定年齡的兒童教某門學科,其任務就按照這個年齡兒童觀察事物的方式去闡述那門學科的結構。”可見,在對兒童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心理因素對其學習行為及學習效果的影響,才能幫助孩子在不利的外界條件下,又快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正所謂: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兒童心理特征及其對兒童學習行為的影響
處于兒童時期的小學生,往往在心理上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但又存在很大依賴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消極地去適應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低估他們思維發展的內在潛力。那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是怎么樣的呢?
1.可塑性強。
小學生大多生理和心理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許多傳統的語言和文化還未在他們身上形成根深蒂固的影響,外語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也還未完全養成。教師應抓住兒童這一特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適當地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文化,讓孩子真正融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例如:在進行英語語音教學的時候,教師就應充分抓住小學生的可塑性,為學生提供標準的英語語音語調,讓學生在反復聽和說的基礎上習得或學得英語語音語調,為以后的學習奠定更好的基礎。
思想負擔輕,模仿能力強。
成年英語學習者,往往由于“面子思想”嚴重,膽怯、害羞,不敢或不愿積極參與一些學習活動。而兒童則不然。他們受到這些心理因素的影響遠遠小于成人。只要教師適當引導,他們大多都敢于開口,積極參與活動。
最近在網絡上走紅的一位叫Tan的廣州6歲小男孩,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在高科技的互動課件的帶領下,對英語產生了極大興趣,進而模仿,練習,并最后獲得成功的。
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營造良好、愉快的學習氛圍,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至關重要。
思想單純,記憶力強。
小學生情感因素簡單,學習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覺和體驗。在英語學習中,這樣的心理特征也使他們在記憶能力方面非常地強。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一系列有效的記憶游戲,往往會對小學生英語學習,尤其詞匯記憶,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What’s missing、打保齡球、Bingo、炸彈等,都是很適合用來復習、記憶單詞的游戲。
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當然,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也有對英語學習不利的方面。其中一個就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研究發現,7-10歲的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10-12歲的兒童,注意力大約能集中25分鐘;12歲以上,大約能集中注意力30分鐘。然而小學課堂的時間,大多是40分鐘。如何保證40分鐘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讓兒童保持注意力,成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額關鍵所在。
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這一特點,變換課堂節奏,抓住學生注意力。教學環節的設置,應在充分考慮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的基礎上進行。每個環節控制在10-20分鐘之間,并注意動靜結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不善自我總結。
小學生年齡小,邏輯思維能力差,缺乏“反思能力”,因此很難將零散的知識總結成一系列的語言知識庫。針對這一特征,教師在教學時不僅應注意細節,還應定期進行知識整理,讓兒童學習的知識系統化、整體化。
定期設計進行復習課,溫故而知新,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之一。
結語
鑒于小學生所有的這些心理特征,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采取相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發揮有利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克服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滿足兒童對英語學習的心理需要,從而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作者單位:成都師范學院學)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課題“立足四川學前教育現狀,構建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全實踐’人才培養模式”(課題10SA160)研究成果。
四川教育學院教改項目——《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研究,項目成果。
參考文獻:
[1] 《兒童發展心理學》劉金花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6
[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鄭雪主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1.7
[3] 彭聃齡.語言心理學[M].1991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 顧偉林.心理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周報,2003,(37).
[5] 林紅.教育心理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6月
[6] 郭紅莉.淺談當前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新思路
一、關心時事,不斷學習提高
在當今這個教學改革步伐越來越快、科研興教越來越響的年代,教師的理論水平當然會越來越很重要。因此,幼兒園開展的每一次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我都積極地參加,并認真地做好學習筆記、體會心得。自新《綱要》頒布以來,我采取自學——與同事交流探討學習心得——自行實踐的方法,切實領悟新《綱要》精神,從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緊跟教改的新潮流,并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從注重傳授知識、經驗為主到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態度情感,及探索發現新事物的興趣能力為主,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幼兒為中心",始終以"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來實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是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廣泛搜集資料,博覽群書,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我還自訂了《幼教理論基礎與研究》、《上海托幼》、《學前教育》等對工作有幫助的幼教雜志,并寫下了二百多篇教學筆記和十多篇論文。其中由我撰寫的教科研論文《》獲國家級三等獎。
二、全心投入,熱愛尊重幼兒
在常規教學方面,我秉著"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理念,對每日、每周、每月的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體育活動、晨間活動等都制訂了相應的計劃和實施方案。在一日生活中及時了解孩子的現狀,在觀察孩子的需要的基礎上生成了下一個教育活動目標,使自己對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目標非常明確,做到開展活動能與長短期目標相結合,游刃有余,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成績優秀班級、班主任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盡心盡力為幼兒服務,從每個細節上去切實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特別是去上廁所時跟隨其后,提醒入廁的注意點,天氣熱,提醒孩子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天氣冷,提醒孩子多穿衣服,以防感冒。利用戶外活動的時間組織幼兒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增強了幼兒的體質,因此我所帶的班級總是患病人數少,出勤率高。與此同時我會結合教育活動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如:燙傷、碰傷、流鼻血的簡單處理方法;出汗過多的時候要注意休息等,從而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使幼兒在園能健康安全的生活。
在特色教學方面,根據幼兒園的需要,我及時承擔了本園英語、蒙氏數學教學的任務。為了提高自己對全英式教育教學技巧的有效把握,我總是利用在家的休息時間苦練英語日常口語,并請有經驗的同事、同行觀摩教學,交流心得,完善教學套路。為了讓孩子們能在英語教學中娛樂身心、陶冶情操,我在特長教學活動
的整個學期里,我也會和老師互相交流心得、反饋一些教學信息;和家長交談、了解他們的想法等。在每月一次的實驗班教學匯報活動中,邀請家長來觀摩自己孩子的特長活動,讓孩子在家長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領,給予每位孩子表現的機會。
三、 同伴互助,教研工作有聲有色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兼教研組長,想要在專業發展上有新的收獲,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所以,在自身發展學習的同時,我也努力做好教研組的工作,帶領全體教研組教師一起學習新《綱要》、新課程的要求和精神。組織每一次教研活動時,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互相幫助著設計教學形式,分析教材特點等。正是這樣的齊心協力,使得我們的教研活動頻繁而精彩。我們的師徒結對是在教研活動中評選產生的;我們的推普標兵也是在教研活動中評選產生的;還有我們年級的體育項目、家訪信息反饋、保教配合注意事項及安排、區域環境的布置等都是通過教研活動來完成的。特別是我組家教園地設計版面清楚明快、內容精彩新穎、形式賦予變換,獲得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四、熱情接待,及時家園溝通
家園配合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家園聯系工作是我一直在思考、探討的問題。面對形形的家長,我總是給予真誠的微笑、真摯的言語,我堅信沒有一個不能溝通的家長,沒有一個不支持老師工作的父母,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孩子。
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從以下五個方面做好家長工作:一是開辟家園專欄集中指導。家園專欄從內容上講究實際化,與本班教學活動,幼兒發展現狀相聯系,增強指導性。二是建立家園聯系手冊,因人而異,個別交流。這樣不斷能與家長之間增強了溝通性,交流了感情,而且能增強了指導性,解答了家長的疑慮,提高了家長的正確認識與教育能力,真正做到家園共育。三是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家長會,統一認識。四是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使家長能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園的活動情況,感悟到教師與孩子之間的快樂與真誠。五是不定期出"小通知",對家長宣傳一些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技能,以此提高家長認識與能力,從而有效地配合教育。
五、努力鉆研,真心擁有快樂
學校教師師德評優申請書1
尊敬的各位領導,你們好!
我是__幼兒園中一班老師___,本人于20__年就讀廣西民族中等專業學校學前教育,并于同年參加工作,就職于__鎮幼兒園。為了使自己快速成長,能學到更多東西,所以我選擇加入__幼兒園這個團隊。自參加工作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教育工齡。幾年來,我在幼教工作上兢兢業業,辛勤付出,感到既充實而又快樂!
一、教學方面: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的責任何天職。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以不斷加強師德行為修養為自己行師重教的最高行為準則,對孩子高度負責。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健康成長。我用微笑和耐心去感染每一個孩子,用寬容的心去理解孩子。他們乖巧懂事,勤學好問,班級常規也很棒,得到了家長的肯定和贊揚。同時,也得到了同事、園長的認可!
二、個人素養方面:
我把優美的舞姿和甜甜的微笑以及好的教學方法帶到了幼兒園,我將會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我在幼教生涯中這完美的一筆!
為了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更大的發展,我從提高自身素質出發,在原有的文化程度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鋼琴、舞蹈,我還報讀了廣西師范大學函授學前教育專業。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為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思想政治方面:
工作中,以黨的政治方針為宗旨,認真貫徹黨對幼兒教育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培養下一代為自己工作的最高理想,把黨的工作指導思想全面貫徹到教育事業中去。以“一切未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行為的最高準則,以自身遵紀守法的實際行動啟發幼兒,使他們從小樹立了不求索取,樂于奉獻的良好行為習慣。
四、個人總結:
在這一個學期里,我出色的完成了教育教學,得到了家長和領導的肯定與支持。在工作中,我也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課程不太熟悉。我將以唐麗芬老師為榜樣,學習她好的教育方法,虛心向她請教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
我想以我個人的能力,申請__幼兒園骨干教師。如果我任職后,一定會做到認真工作,起到帶頭作用。除了自身工作要做好之外,我還要把我好的教學理論和方法以及繪畫基本功與其他老師交流探討,互相學習。盡我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同事,為幼兒園做貢獻。希望領導能給我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與學習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爭取更大的突破!
學校教師師德評優申請書2 有人說:“用心靈贏得心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具備奉獻精神,敬業精神,我校的李地秀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教師典范,她把教育工作當作了一個用愛心、耐心、關心、細心、熱心的堆砌來贏得孩子們的親近、感激、尊重和愛戴的偉大工程,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在管理中創新,在和諧中育人。
一、用愛心感染學生。
愛心是具體的,瑣碎的,她每天總是早早起床,巡視教室,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同學們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班中多是外來務工子女,家中條件不是很好,她就多次送給學生文具。外地孩子由于基礎太差,學習跟不上進度,她總是主動幫她們補課……家長感激,學生感動,可她認為,作為教師,關心學生就應該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既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又要關心他們的健康,還要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這些看起來很平常,其實這正是一個教師愛心的具體表現。十幾年來,她就是這樣播撒著愛的種子,收獲著愛的碩果。
二、用激勵激發潛能。
在教學的具體工作中,她一直注重運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她在教室后墻設立了一個“榮譽版”專欄,凡是學生有好的表現,就為她加一顆星星,一周一小評,“愛心”數量最多者為本周組長,一學期一大評,在每個學期結束時,總結一下本學期中獲優勝次數最多者為該學期優勝,為該生頒發獎狀,以表揚鼓勵。正因為如此,孩子們有了明確的追求目標,培養了集體主義精神,紀律增強了,學生懂得團結互助了,班風更好了,學風更濃了。
三、用制度培養習慣。
多年來,她就一直把養成教育作為班級管理的基礎。第一、她利用班會,隊會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使他們了解懂得各項規范要求,為今后能遵規守紀奠定基礎。第二、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她在班級充分發揮小干部的作用,促使孩子們自她我約束,自我反省,從而達到了良好的習慣養成。就拿現在的四(3)班來說吧,現在班級一般的事情都有班長負責,但各項具體工作分工到各個班委成員,早讀、課間操等日常工作都由值日組長負責,學習上由學習委員和各科課代表負責,當然,教師要隨時隨地地作檢查指導。這樣一來,班內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項工作就更能順利地得到開展。第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她在班內利用國慶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植樹節時,讓學生通過自制標簽的形式督促自己保護周圍的一草一木;母親節的時候,讓孩子們給親愛的媽媽送份節日禮物或幫媽媽做件好事,進行感恩教育……。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教會孩子認識世界,明辨是非,學習怎樣做人。
四、用責任做好紐帶。
教師是聯系學校、家庭、社會的細節。作為班主任她總是有意地向學生介紹課任老師的一些優點。如性格、愛好教育教學成績等,以博得學生對課任老師的尊敬和信任,使他們因尊其師而重其教。同時她與課任老師密切配合,經常與課任教師取得聯系,了解學生對所任學科各方面的表現。
五、用真心引領學生成長。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可是,她發現每當她與學生說到請家長時,他們就表現出一種畏懼和擔心。究其原因,原來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們犯了錯誤時,老師才會請家長,每次請家長后就會被家長訓斥,重者還要被打,所以孩子們很反感。為了消除孩子們的疑慮,她便試著改變策略,當孩子進步了,她電話通知家長;當孩子做了好人好事,成績有了進步時,她頒發喜報告知家長。她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讓孩子不把學習當成負擔,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家長和她一起分享孩子們成功的快樂。對于班內的“差生”,她始終以“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為行為準則,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動,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展示自她的機會。看到一點點進步,都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一片綠葉都享受“愛”的陽光。
六、用恒心刻苦鉆研業務。
抓好班級建設的同時,她更注重的是鉆研業務。在教學中,她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學法。精心處理好教學的每個環節,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她在課余時間總是不斷地學習,在教育教學上,她積極積極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有風雨就有陽光,她的班級管理嚴謹,班風正,學風濃,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在多年的錘煉當中,她具備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成為學校勇挑重擔的骨干教師。她自己也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并多次在師德師風和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她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文明班級”和縣“文明中隊”。現在每當有人羨慕地對她說:“真有辦法,和學生的關系這么親!”她總是笑著說:“她是用心靈贏得心靈啊!”是啊,班級管理工作雖然瑣碎繁雜,千頭萬緒,但是教師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無微不至的細心,足以融冰的愛心,那就一定能贏得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童心!
學校教師師德評優申請書3 尊敬的研究生部領導、老師:
您們好!
我是電研113班的班主任——___。自去年擔任該班班主任以來,至今已有一年的時間了,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擔當班主任。由于是第一次擔當班主任,雖然沒有經驗,但是我卻格外珍惜這次機會。多年的學習生活和人生經歷告訴我,做事要認真和努力,就會有收獲。秉承這一信念,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和學生亦師亦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在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意識到,要想帶好一個班集體,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建立一個肯為同學負責的班委會,要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有一套規范的班級管理制度。我始終圍繞這樣幾條開展工作,也初見成效。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比如每次開班委會我總是提前到教室,而且一再強調上課紀律,要求每名同學都不遲到不早退。而且時常跟學生聊天,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督促他們努力學習,并鼓勵他們要全面發展。
二、努力打造過硬的班委會
新生入學,我先讓學生毛遂自薦,組建班委會,然后進行培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學生們相互之間熟悉以后,再組織班委競聘演講,由同學們自己投票選舉出自己信任的班委。對于當選的班委,進行嚴格要求,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則,各司其職而又要相互配合,積極而有效的為班級、同學服務。
三、理念領先行動
我把理念的灌輸貫穿到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要求學生具備:
1、吃苦是福的思想。我的教育理論是,進入研究生階段就要在各方面都要得到全面鍛煉,為將來參加工作奠定基礎。年輕人吃點苦是 ,溫室里的花朵是不能接受風雨洗禮的。
2、誠實守信的作風。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教育學生誠實守信無疑“跟不上形勢”,但我的理論是,守住自己的內心,問心無愧。做人如此,學習上考試中同樣如此。
3、感恩父母的道德。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明白自己的任務和責任,才能始終抱定自己的信念。
4、奮勇爭先的精神。通過各種方式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和求勝欲,“盡吾力,而后無悔”,你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是你的最好。
摘要:健康是人類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項最重要的社會目標。然而,對于什么是健康,人們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在許多人腦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為身體沒病,體格健壯。這種單純的身體健康觀,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兒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缺少幼兒心理衛生教育方面的內容,這種傾向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克服傳統健康觀的片面性,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完全將健康剝離到衛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圍,是當前我們工作中需要著重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具有文明意識的人都知道,對正常人來說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直接影響其勞動效率及對社會的貢獻,而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則會成為社會的一種負擔。古今中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長。關注孩子長大后未來社會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長,不能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說到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我就不得不說說我認為的心理健康的意義了。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含義
在談到幼兒心理健康這個定義的同時,我們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這個概念。
究竟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境,人際關系協調,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標準的心理狀態。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 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長處、短處,自己的個性特點,都有一個現實的、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適合干什么;對于辦不到的事,也不會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發展的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確的生活目標,有自我發展的驅動力。因此,在困難和逆境面前能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對待和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并不斷前進。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人,對人對事都能采取和睦相處、友好對待、克已讓人的態度;對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寬容的、公平的、有理有節的方式處理,容易與他人合作和相處。
④ 主動適應環境,順應社會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夠自覺地調整個人和環境的關系,不是環境順應自己,而是使自己適應環境。在任何復雜的環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個性上的特點;另一方面,又有揚長避短、適應環境需要的應變能力,無論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是在順利環境中,都能很好地發展自己。
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難用一個統一標準來衡量,所以一般學者認為,應以整個行為的適應情況為基準,而不要過分看重個別癥狀的有無。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就可以幫助判斷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狀況,并采取相應的心理衛生保健措施,從而達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兒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兒心理教育是以幼兒為本,也就是把孩子當成與大人有著平等人格的人來關照,老師在關心與愛護孩子的同時,切莫丟掉尊重與平等,這兩種當代人文意識,老師不僅僅是蹲下來與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將大人的架子放下來,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雖小,但卻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種來自老師母愛般的關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老師的溫情關照下健康的成長。
三:如何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人格完善的必要條件,是幼兒的精神與發展的內在基礎。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兒就可能有充分的發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兒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發展就有可能出現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兒中存在著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經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順心就會哭鬧、發脾氣。第二、缺乏與人交往和應付人際事件的能力。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在家庭中凡事以他們為中心,而在集體中他們卻必須考慮到別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見,獨生子女的增多使越來越多的幼兒少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導致在人際關系中無所適從,正如我國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所說:人類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交往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而來的。所以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更應該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小抓起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具有文明意識的人都知道,對正常人來說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直接影響其勞動效率及對社會的貢獻,而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則會成為社會的一種負擔。古今中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長。關注孩子長大后未來社會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長,不能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認為至少應包括下面這五條: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
(3)能學會與周圍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與合作、尊重別人、樂于助人;
(4)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適應環境;
(5)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這五條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養,如何培養呢?我們不要忘記孩子的身心發展變化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中,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學會認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作為對孩子的終生教育的目標,點點滴滴、持之以恒,我們一定能把孩子培養成適應新世紀社會生活的棟梁之材。
而在現今社會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出現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應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備狀態,將心理與社會適應這 兩個重要內容作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當多的幼兒園中,目前對健康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生物醫學模式的水平上,還沒有實現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新模式的轉變,因此,明顯存在著重生理保健輕心 理保健的現象。這種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不夠,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普遍存在對幼兒心理健康知識的匱乏,在于對幼兒身心關系的認識模糊,在于沒有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許多人將幼兒心理的一些異常 表現看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自然現象,不去加以關注。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缺乏嚴密的系統性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沒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迄今為止,全國除了少量的幼兒心理衛生、行為與情緒問題等方面的書籍之外,尚未見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著;二是在全國為數不多的開設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中,開設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課程 的極少;三是無論高校,還是幼兒師范,都沒有一本全國通用的幼兒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盡管《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了應做好幼兒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內容分散、零亂,大多體現在其他內容之中,如培養幼兒活潑開 朗的性格,引導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等。這些內容之間沒有一個內在的聯系系統和統一的觀念,而且還有許多有關幼兒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內容沒有納入到教育之中或沒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視。這導致我們在對幼兒實施心理 健康教育時,大多只能借鑒其他相鄰學科或中小學、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經驗,而且整合不夠。
三、理論與實踐的脫離
近年來,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兒園日益增多,他們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而高校中不少 教師也開始重視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漸增多。但是,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脫離。一方面,高校中從事幼兒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較少深 入到幼兒園中去進行指導,更少去建立幾個點長期進行實驗;另一方面,幼兒園在開展此項工作時,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種對表面現象的認識,不能由現象認識其實質,因此,在很多時候,其工作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一種 經驗的總結,而難以使之得到更深的發展,主題難以深化,妨礙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進行。
四、教師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
教育活動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質、專業知識的結構及豐富程度。然而,在沿襲 已久的幼兒師范教育體系中,知識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勢發展的要求,這直接導致了幼兒園教師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的缺乏。而扎實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是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與此同時,如何 把握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與幼兒科學教育的關系,注意教育內容的整合,也影響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時下,在不少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與此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五、具體操作中的非科學性
1.違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則的問題。例如: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本屬于品行障礙,對于這一類行為的矯正 與教育應當堅持正面教育,樹立榜樣作用,或采用暫時隔離、減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兒教師在對待這一類孩子時,采用宣泄的方法來加以矯正,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讓其發泄憤怒的情緒。而研究表明,幼兒在宣泄 后習得更多的攻擊技能,可產生更強的攻擊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違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有些教師甚至在對待這類孩子時采取體罰的方法,這更加強化了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因為,體罰本身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園教育不同步的問題。在幼兒園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兒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實施中如未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則可以使幼兒園的努力付之東流。某幼兒園幾年來一直堅持對幼兒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目的在于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的交往、分享與合作、提高其社會適應力。但在具體操作中, 他們忽略了與家庭的聯系與合作,而有些家庭對其子女一向采用溺愛、放任的教育方式,結果導致幼兒園中所教與家庭所教的沖突,教育未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3.不能區分心理問題與道德問題。在部分幼兒身上,說謊這一現象是較為常見的。造成幼兒說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兒認知發展水平較低,在思維、記憶、想象、判斷等方面出現與事實不符時造成的說謊;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兒做錯了事,怕受到處罰,或由于老師、家長對幼兒的過分嚴厲所致。因此,我們對幼兒的說謊問題應全面分析,區別對待。如因認知水平低所致,則為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如因過于嚴厲的要求所致 ,則為教育方面的問題,但這些都與成人時期的說謊有本質的區別,無所謂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兒園中,防止一旦出現諸如偷竊、說謊等行為時,斥責幼兒品德不好,將心理問題與道德問題混為一談的現象并不少見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問題。由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一些幼兒園在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常常是借鑒中小學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和模式。這導致了在教育的過程中,對 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的忽視。如對一些有行為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矯正時,有些幼兒園的老師簡單地照搬一些行為治療的方法,而未考慮這種方法采用后,對幼兒會有什么樣的消極影響,結果導致行為問題未矯正,又出現了新的適應問題。
其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幼兒素質教育這個系統工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在這里,我們僅僅是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分析,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一方面有賴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另一方面,則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諸方面的共同努力。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而是關乎我們民族未來的大事。在這個方面,我們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氣魄和胸懷來投入其中,讓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沐浴著全社會呵護關愛的陽光下健康而快樂的成長,將來成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兒。
[關鍵詞]在職有效學習;教師專業成長;基本特征
專業成長這一主題貫穿教師整個職場生涯,而作為教師職場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職學習,自然也就載負著專業成長的重要使命。因此,能否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便成為衡量教師在職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指標。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各種學習均可視為教師在職有效學習。探討教師在職有效學習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們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措施,以幫助教師提高在職學習的質量,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基于自主性的專業成長的動機
有機體的各種行為和活動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不存在智力障礙與知識缺陷時,學習動機的有無與強度對學習的影響就變得至關重要了。”①對于教師而言,專業成長動機就是在職學習的動機。在不同的專業成長動機支配下,教師在職學習的狀態與學習的成效大不相同。從教師專業成長動機的來源來說,有外在的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對教師角色與行為改善的規范、要求和期望,即他律性的專業成長動機;也有內在的教師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實踐和追求,即自主性的專業成長動機。
他律性的專業成長動機與自主性的專業成長動機都會對教師在職學習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但相對而言,自主性的專業成長動機反映的是教師對職場生活的主觀需要和價值取向,表明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成長意識,能主動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對自己的專業成長負責。因此,它不但對教師在職學習具有發動性和持久性的作用,而且會促使教師成為促進自我專業成長的各種學習活動的主人,并采用自主性學習方式進行在職學習活動――在學習前能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中能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進行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表現出較強的自覺性和堅持性;在學習后能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
如果將基于自主性專業成長的動機視為教師在職有效學習的首要特征,那么,我們不僅可以很好地理解“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是教師職場生涯應有的行走方式”之內在含義;而且可以更直觀地判定:如果教師在職學習的動機不是基于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或者說各級師訓機構所開展的各種學習培訓活動未能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有機地聯系起來,那么這一類型的教師在職學習活動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
二、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的解決
當前教師在職學習的方式主要有教師結合自身實踐而開展的教學研究,參加園內組織的各種教學研討,參加園外較為系統的在職短期進修活動等。毋庸置疑,這些學習活動對教師專業成長都會產生積極影響,但若從現實的角度來考量,則教師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的解決,乃是一種經濟、有效而可行的學習方式。教師的主導活動是教學工作,教師的在職學習只能有機地滲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短期脫產學習固然是必要的,但絕不是主要途徑,因為它不僅會增加日常教學工作安排上的困難,而且脫離教師的教學情境,這對本身就具有“行動導向”和“情境依賴”特征的教師來說,其實際效果還有賴于教師個人的“轉化”能力。而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解決的學習,是一種將教師教學的時間、學習的時間、研究的時間、創造的時間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有效學習,不但有利于教師“學以致用”,更有助于教師“研中增智”,即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增長教育智慧。我們不難發現,探究性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已有的專業知能、經驗,挑戰自己專業“最近發展區”,體現自己的認知、情感、意志、能力等諸多因素的過程。問題的有效解決不僅需要理論的支持與經驗的參與,更需要認知的挑戰與意志的磨練。正因為如此,教師專業內在結構才會伴隨著教師對實踐問題的一次次探究,而發生“潤物細無聲”般的變化。將工作與學習結合起來是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最為現實的途徑。朱小蔓曾說:“在今天這個學習型社會里,工作就是學習,應當把工作當作學習之源、學習之過程。”②
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解決的學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適宜性、持續性等特點。個體所處的職業生涯周期不同,其能力、經驗、知識等方面的職業素養也是不同的,這在客觀上決定了教師急需學習的內容也是因人而異的。而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解決的學習,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師在職學習內容的針對性問題。教師在職學習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的,其學習的側重點不同于職前教育階段。如果說職前教育階段所關注的是專業知識技能的積累,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書本上的知識”,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傾聽、理解教師的課堂講授”,那么,教師在職學習所關注的則是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及其創新,學習的內容就是“實踐中的問題”,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對問題的解決而作的探究性尋思”。因此,對教師在職學習而言,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解決的學習,無疑是最適宜的。有研究表明,“專家是不斷把看似常規的行為‘問題化’,憑著大腦資源再投入用以解決拓展性的新問題。”③而基于探究性的實際問題解決的學習,則有助于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形成“問題敏感性”,不斷地反思自己在專業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挑戰一些業已形成的“習慣做法”。
三、基子反思性的教育行為的跟進
在形式多樣的在職培訓中,包括參與式培訓、案例分析等,教師通常可以獲得許多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觀念、教育策略等。但教師若不能將這些付諸實踐,并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反思,則對教師專業成長所起的實際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我們知道,教師是典型的“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在培訓中所獲得的“所倡導的理論”,并不能直接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產生影響。真正支配教師教育行為的是教師“所運用的理論”,即教師實踐性知識。何謂教師教育實踐性知識?目前研究者普遍認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一種教師行動的理論、服務于實踐的理論,是教育實踐智慧或“教育機智”;教師實踐性知識具有個體性、情境性、緘默性、整合性、保守性等特點,它既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過濾器,又是決定教師行為的核心因素。④教師在培訓中所獲得的“所倡導的理論”如果與教師已有的實踐性知識不符或相悖,那么教師就會將之擱置起來,等待將來實踐的檢驗和確認。也就是說,“所倡導的理論”只有轉化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才能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產生影響。而這一轉化的重要途徑就是教師的教育實踐與反思,即教師在理論性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教育行為的跟進、反思與調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整,以主動地建構起自己的實踐性知識。
基于反思性的教育行為的跟進是教師在職有效學習的基本特征,即教師在進行理論性學習的同時,應積極地作反思性的教育行為的跟進。首先,反思性的教育實踐不僅可以為教師理解、檢驗、內化“外在知識”提供有效的途徑,而且因為有了教育行為的跟進,就有了相應的教育經驗的產生,這就為教師的教育反思提供了基礎,即“對行動反思”和“在行動中反思”。而反思是教師將教育經驗上升為教育智慧,獲得專業成長的強有力的武器。波斯納曾于1989年提出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⑤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教師專業成長的基點是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在于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而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難以形式化或通過他人的直接講授而獲得的,它只能在教師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尤其是與教育有關的實踐中形成、發展和完善。缺乏“實踐――反思”這一特征的教師在職學習,其學習的有效性必然要大打折扣。
四、基于合作性的專業社群的建構
“自我反思、同儕互助、專家引領”,這一時興的校本教研活動模式清楚地告訴我們:有效的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方式,除了“自我反思”外,還有社會互動學習方式,即獲得同層級教師的橫向支持和高一層次的專家的縱向引領。學習就其本質來說是社會的、合作的,古人也曾精辟地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在信息時代,一個人如果不能獲得與他人交流、討論的機會,而僅靠個人摸索,則其學習的效果是極其有限的。由于教師的教學實踐問題具有相似性,且個體專業知識技能存在有限性,因此,我們更應在教師群體中倡導合作性學習方式。
合作性是教師在職有效學習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教師群體中開展合作性學習有四個方面的價值:一是有利于教師個體在學習活動中及時獲取他人的援助與引領,使自己的學習活動不斷地朝著縱深的方向發展,而不至于因孤立無援而陷入困境,甚至走彎路;二是有利于年輕教師現場觀摩同處于合作性學習小組中的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并得到優秀教師的指導;三是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對一些實踐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攻堅;四是有利于建構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進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圍,為教師專業成長營造一種強有力的支持性環境。
要真正使合作性學習有效而持久地開展下去,就必須有目的地建構教師專業社群,使教師的合作性學習在專業社群的基礎上層開。“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為,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體而不是個人。在教師專業成長視野里,這個“團體”便是“教師專業社群”。所謂的“教師專業社群”,指的是教師在日常專業成長活動中,通過社會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共享的價值觀念、教育知識、專業行為規范和習慣做法的群體組織。而教師專業社群的建構需要管理者的正確引導與支持,更有賴于教師之間長期而深入的互動。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8
[2]朱小蔓,等.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96
[3]顧泠沅,王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校本教學研修.上海教育科研,2004,2
[4]劉麗.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學前教育研究,2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