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

時間:2022-05-24 04:31: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研究

【摘要】中小企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但現存的資本壁壘、規模經濟壁壘、制度性壁壘和技術壁壘又嚴重阻礙了中小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文章認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必須把握好進入產業的時機;創新產業組織和商業模式,破除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壁壘并提升競爭水平;營造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體制與政策環境。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進入壁壘

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前景效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搶占世界經濟發展主動權、主導權和話語權的重要戰略。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從它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還是從戰略性新興產業本身的資本需求和產業鏈的構建來看,它都應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補充甚至是重要推動力量。破除中小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行業壁壘,為其提供公平、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未來時期戰略新興產業得以良性、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中小企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補充和支撐

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很強的產業帶動性,需要完備的產業鏈的支撐,又需要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相互配套。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確實需要國有企業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資本的支持,但單靠某項技術、某個產品或者環節并不能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發展,其必須建立在整體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基礎之上,在完成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之后還必須能夠根據產品市場走向提供相關的配套服務,盡量降低產品的成本,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聯動良性循環發展。現實中,由于體制因素的影響,國有企業政策操作的非靈活性和市場反應的遲緩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也需要具有市場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性的中小企業作為補充。同時,很多創新產品和創新業務都有一個“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在某些領域和項目,國有企業并不愿意或者也不具備條件或優勢,而中小企業恰恰具備了國有企業沒有的優勢或者可以發展其不愿意發展的項目,從而在某些細分市場上形成自己的競爭力。此外,中小企業一直是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的主體,其依托靈活的經營理念、敏銳的市場反應以及高效的激勵機制,在技術創新中取得了長足進步,在一些高技術含量的項目研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逐漸成為了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孵化器。有數據顯示,全國約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均由中小企業提供。中小企業在全國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園區中的比例超過了70%。2010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中小企業比例達到82.6%。這足以說明了中小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二、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進入壁壘因素分析

進入壁壘又稱進入門檻,是指相比較剛進入市場的新企業(包括新設立的企業和由其他領域進入新產業領域的企業)而言,現有企業所具有的競爭優勢,或者說是新企業進入新的產業領域所面臨的各種不利因素和障礙。進入壁壘分為結構性進入壁壘和策略性壁壘。結構性進入壁壘是欲進人企業本身無法支配的,由欲進入產業的技術、政策法規、規模經濟、市場需求特點、市場容量和消費者需求偏好等決定;策略性進入壁壘是指現有企業為保護其在該產業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競爭優勢和壟斷利潤等有意識地采取相關行為以阻止其他企業進入的壁壘。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的進入壁壘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資本壁壘

資本壁壘主要是通過必要資本量來體現,即企業進入新產業需要投入的最低資本。不同產業因技術、生產和銷售等特性不同對其必要資本量具有較大差異,而且必要資本量因產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通常來說,必要資本量越大,企業進入的難度就越大,資本壁壘要求也就越高。就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由于對技術創新能力要求較高,其所需的必要資本量往往高于其他行業。以醫藥產業的新藥研發環節為例,其不僅要在實驗研究階段和臨床各研究階段投入巨額費用,還必須按照GMP規定建造廠房,購買產品專利、機器設備和廣告宣傳,這些巨額投入是一般企業所無法承受的。需要注意的是,新的企業如果僅僅具備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所要求的最低資本,其在發展中并不具有優勢。考慮到要在該產業或領域中形成自己的優勢,企業在籌措到必要資本之外,還必須擁有相對充裕的資金以預防和化解在生產經營中的風險,以便與在位企業進行競爭,增強自身競爭能力。而這對于長期受制于資金不足且籌資渠道受限、能力不強的中小企業而言,就顯得壓力重重,資本壁壘就成為了其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障礙。

(二)規模經濟壁壘

規模經濟壁壘主要是指由于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對潛在進入企業進入該產業的制約或者限制。不難想象,如果新企業的生產規模較小,其就會處于成本劣勢;如果以較大規模進入,不但投資量大,而且還可能面臨產品積壓或市場價格下降的風險。規模經濟壁壘的這一特性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在其所進入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必須能夠迅速占領一定市場份額并具有鞏固和擴張市場的能力,否則將會由于成本劣勢,難以與國內外的同類產品企業進行有力競爭。問題在于,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專利技術、產業重要資源和銷售渠道長期被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先進入的大型企業所掌控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中小企業要想在已經形成規模經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培育自己的競爭優勢顯得困難重重。

(三)制度性壁壘

制度性壁壘主要包括國家通過法律或者行政手段對某些產業或領域的進入企業的限制和地方政府實施的地方保護限制。其重點體現在軍工、生物醫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航空運輸和航運等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如在醫藥行業,我國對醫藥生產企業實行GMP認證制度,未獲得GMP證書認證的企業不得進入醫藥產業或強行退出該產業;在電動汽車領域,由于受傳統汽車目錄管理體制的限制,導致了一些具有很強創新能力的民營企業無法進入該領域(高世楫、張永偉,2012)。誠然,考慮到國家經濟和民族產業的安全,某些產業由國有企業來開發、發展是應該的,但如果從資源的充分流動、配置最大化和市場的良性競爭來說,卻是不應有的現象,由此給一些企業帶來的阻礙和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

(四)技術壁壘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績顯著但整體技術創新水平相對落后,核心、關鍵技術被大型企業所掌控是我國面臨的客觀現實。這也是具有技術優勢的在位企業對潛在進入企業進行“擠壓”或者限制的一個重要手段。相對而言,醫藥產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學材料及化學制品產業技術壁壘較高。新進入企業要想形成更大的技術競爭能力,只有通過購買或者自己研發來實現。而這往往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或花費較長的時間,而且其所能購買的技術并非是最核心和最關鍵的技術,自己研發的技術也并非就一定能優于在位企業的技術。出于上述因素的考慮,大部分中小企業只能通過技術模仿或者技術跟蹤以維護其在該領域的相對優勢,這實際上也只能是“暫時之計”而并非“長遠之策”。很顯然,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要想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與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進行公平競爭難度非常大,

三、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對策建議

我們無法回避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無法脫離中小企業獨立發展,而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又受到多種壁壘因素的制約。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破除或者弱化壁壘因素的制約障礙,創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讓更多的資本、資源要素匯聚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資源要素利用最大化、構建完善的產業鏈和更加充分的良性競爭。

(一)中小企業要把握好進入戰略新興產業的時機

在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程中,進入壁壘是客觀存在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小企業就沒有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能和優勢,關鍵是如何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發展階段、壁壘因素的變化及企業技術、資本、規模等實際選擇好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時機,以減少進入壁壘的制約和實現最大的發展績效。與其他產業相同,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樣經歷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且在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一般而言,在幼稚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進入壁壘較低,但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較大;在成長期和成熟期,進入壁壘較高,競爭較為激烈,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更為困難;在衰退期,市場需求下降,競爭程度減弱,企業盈利空間隨之縮小。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的特點可以看出,在產業生命周期前段,進入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市場運營能力和資本,而在產業中后期,則需要企業有更好的生產彈性和效率。實踐證明,企業并不是越早進入市場越好,而是要在能夠最快達到經濟規模的時期進入相關行業。另外,企業是作為領軍者進入還是以跟隨者身份進入,需要考慮到行業發展環境、行業風險和自身優勢等因素。當前,由于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個子行業分別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各個子行業的進入壁壘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管理者必須科學分析企業的行業資源、抗風險能力、行業資金利潤率、行業風險、市場準入門檻、最優經濟規模和產業集聚狀況等因素,并作出科學判斷,選擇好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時機和領域。這是規避或減少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創新產業組織和商業模式,破除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進入壁壘并提升競爭水平

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實現規模經濟是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提高競爭能力的根本出路。中小企業規模小、核心技術缺乏和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僅僅依靠單個企業的實力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往往會處于不利地位。而市場競爭的多元化、激烈性和單個企業掌握資源的有限性也客觀要求企業必須由“對抗”走向“對話”,由“競爭”轉為“合作”。在市場競爭發展的形勢和企業發展的雙向驅動下,推進產業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通過戰略聯盟的方式參與競爭應該是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先考慮的方向。戰略聯盟的優勢在于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分擔風險、降低成本和獲取核心技術。這不僅僅可以彌補中小企業核心技術缺乏、產能規模小、抗風險能力的缺陷,而且還是未來時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方式的重要轉向。中小企業構建戰略聯盟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個問題。一是要選擇好合適的合作伙伴。應該把是否有利于實現企業之間的優劣互補、企業完整產業鏈的形成、企業專業化和核心領域的發展及企業社會責任道德程度作為選擇合作伙伴的主要標準。二是維護好自身的競爭能力。在合作過程中,中小企業要明確合作的內容和領域,不要過于依賴合作伙伴,應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和合作彈性,盡量降低因合作失敗所帶來的風險。加強對企業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防止核心技術流失。注意培育和壯大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在戰略聯盟中的地位、話語權和主導權。三是要注意縱向聯盟和橫向聯盟的結合。戰略聯盟的構建既要注重產業鏈的形成,又要加強在橫向上與競爭企業的合作,解決相互間的共性技術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獲取核心技術,提高創新技術能力。只有同時兼顧縱向和橫向的合作,才能促進中小企業盡快地實現資源的整合和競爭力的提升。四是建立完善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共同分散風險和分享利益是戰略聯盟得以建立及擴大的基礎,戰略聯盟合作企業之間必須明確相互之間的責任和利益的分配機制,建議成立專門的合作協調機構,機構成員由合作企業的相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糾紛協調、風險監控和利益分配的監管。

(三)營造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體制與政策環境

第一,進一步放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準入政策,并細化相關實施細則和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2011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雖然從十個方面對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了政策支持,但其在支持的重點和具體的實施細則上還相當“籠統”和“廣泛”。就支持對象而言,更多的是就民營企業而言,但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尚缺乏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小企業占據了民營企業總數的絕大部分,其需要支持的程度應該是最為強烈和緊迫的。此外,《實施意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方式、監管制度和責任、激勵機制是不完善甚至是缺失的,這就無形中弱化了對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和功能,很可能會使其處于相當不利的地位。建議進一步細化《實施意見》的實施細則,并完善相關的監管、責任、考核和激勵機制以保證政策得以落實到位。第二,完善政府職能,創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公平競爭環境。一方面,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類別制度,讓更多符合政府采購需要的中小企業產品進入政府采購目錄,降低中小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門檻。另一方面,增強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代表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規劃的制定的話語權。《實施意見》只是原則性地提出在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配套政策、發展規劃時要保障民營企業和相關協會代表參與,并要充分吸納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但并沒有明確規定民營企業(包括中小型民營企業)和相關協會代表在參會代表中的比例。這就給實際操作留下了空間,一旦上述代表比例過小,民營企業代表就沒有足夠的話語權,進而導致所制定的政策、規劃可能會偏離民營企業的實際需求,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地位就難以得到體現。第三,完善中小企業投融資體系。應在現有的金融、財政、稅收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投融資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國已經從法律的戰略層面鼓勵和引導更多的民營資本流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下階段還將在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民營企業發行債券、上市融資、新型貸款抵押和擔保等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操作中其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而且部分中小型企業也很難從中受益。建議在上述基礎上,增設中小企業科技銀行等金融機構,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聯合投資,并吸收民間資本參與。重點解決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和資金鏈斷裂等問題。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基于循環經濟的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一、引言

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具體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運行,且運用生態學的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一產品一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資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循環經濟則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運行模式是“資源一產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我們的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矛盾。

二、中小企業實現循環經濟所面臨的困難

1.中小企業缺乏循環技術創新意識

中小企業缺乏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危機感,對循環經濟的理解不夠。其對循環經濟的模式知之甚少,對適應循環經濟要求的生態技術創新更少。利益化的趨勢使得一些中小企業的領導只考慮到短期的經濟效益,沒有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循環經濟下的新技術對企業帶來的新的經濟效益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生態效益的關系。使企業的循環技術創新遇到障礙,同時也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中小企業難以形成循環經濟的規模優勢,循環技術創新能力弱

規模經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大多數是依靠原始資本積累發展起來的,資金和規模小,無法建立本企業獨立的研發中心,多依賴外部技術,所以在經濟技術創新上難以與大企業相比。由于存在技術壟斷,也使得中小企業難以獲得現成的循環技術,致使長期處于單位產值資源消耗大、能耗高、資源無法充分利用的狀態。

3.人才缺乏是中小企業進行循環技術創新的瓶頸

大多數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長期堅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親,而且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經營者自身素質不高。技術創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約有2/3以上的技術研發力量在企業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數大型企業集團。再加上中小企業的條件差,使得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人員嚴重短缺。具有專業特長、科研能力強和科研水平高的技術帶頭人以及高素質、高學歷人員更難在中小企業扎根。

4.中小企業進行循環技術創新資金不足

中小企業缺乏循環技術改造所需資金,循環技術創新所需資金得不到滿足,會導致技術創新停滯或失敗,難以進行循環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造成項目的失敗和機會的喪失。造成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因素較多,如:因規模小自身資信不足,銀行出于資金安全考慮,對中小企業惜貸。另外,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不足,中小企業也很難能從政府部門得到研究開發經費,很難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直接融資,這些都使得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技術改造的資金缺乏。

三、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策略

1.提升面向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意識

中小企業可以進行技術創新聯盟獲得循環技術,從而轉向循環經濟。聯盟內企業循環經濟的實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企業品牌形象。這將促使聯盟內的企業加強循環技術創新意識,進而對循環技術有更多的投人。同時,也將會在技術創新聯盟所在的區域產生影響,迫使更多的周邊企業重視循環技術的重要性。

2.建立集中地循環經濟利用項目

對中小企業來說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邊際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廣政府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管。“誰污染誰治理”這樣的經濟政策對中小企業并不可行。在實踐中較為可行的倒是“誰污染誰付費”。在這中間我們的政府要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導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業相對集中建設;二是引導由具有環保設施運營資質的專業公司負責污染的集中治理解決中小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技術落后、達不到經濟規模要求的難題。

3.通過合作聯盟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問題和人才瓶頸

中小企業實施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策略首先要解決的是人才問題。中小企業通過聯盟可以使人才技術共享,是一種有效的外部學習方式。通過聯盟建立專家網絡和循環技術專家隊伍,促進循環技術的研發工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待和保障。建立聯盟有利于降低單個中小企業循環技術研發費用,同時可以降低單個企業在研究開發中的風險,降低研發費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決了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短缺問題。

4.選擇適合的循環技術的新路徑

在循環技術尚未完善開發的情形下,中小企業靠靈活運營,與消費者保持緊密聯系取得優勢。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大企業的擠壓下,由于創斷資金不足使得中小企業市場地位不穩固。因此,選擇恰當的循壞技術創斷策略以整合創新優勢是決定中小企業向循環技術轉型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中小企業在進行循環技術創新時,可以不在意技術領先地位的建立,技術創新主要考慮在產品滿足綠色消費理念,資源循環利用以降低成本,創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創新和技術跟隨策略。

四、結語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企業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載體,進行技術創新實現循環經濟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中小企業是我國循環經濟實現的基礎,中小企業必須進行技術創新聯盟實現循環經濟。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中小企業面向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聯盟能否穩定地發展,能否協調好聯盟各成員的利益,以及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聯盟所選擇的聯盟模型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研究。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要發揮自身優勢克服障礙,選擇正確的循環技術創新策略,實現向循環經濟的轉型。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當前經濟形勢下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摘要:我國是中小企業的集中營,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的實力而言,無論是分銷渠道還是從產品到資金價格的定位都是不足的。從當前生存環境來看,中小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除了國內社會經濟轉型而致的企業經營成本的上漲以外,還需要解決國外經濟衰退下市場壓縮的問題。夾縫生存的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擺脫這兩種限制,其主要的發展策略是轉變發展方式。本文主要對目前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發展的思路,為中小企業健康穩步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經濟衰退;形勢;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發展戰略

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集中體現在中小企業,縣域經濟的持續不斷的發展主要來源于中小企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農村地區小康目標的實現也與中小企業息息相關,農村公共設施的建設資金,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剩余勞動力的吸收都有賴于中小企業穩步平衡的發展。然而,由于美國次貸危機而造成的全球經濟的衰退,引發了中小企業生存上的困境,客觀上也給縣域經濟平穩的發展以及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蒙上一層陰影。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夾縫生存,就要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從市場,技術以及政策上全盤考慮,優化生存環境。

一、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

綜合來講,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經濟社會轉型所導致的企業經營成本的上漲以及國外經融危機危機余震所致,大的企業抵抗風險能力相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強,在經濟不景氣的初期可以采取應付款賬期的延長,自有資金的調動以及轉嫁成本的方式來化解風險,而中小企業的命運則主要是停產,半停產或者倒閉,而相對而言,沿海地區中小企業銷售的模式主要是出口導向型,因此,其受影響程度更大[1]。從中國自身國情來看,限制中小企業發展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的上升,細化的來講,成本上升又與以下諸多因素相關:(一)勞動工資的上漲。隨著物價的上漲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關于提高工資的呼聲也愈演愈烈,其主要的外在表現是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而且漲幅維持在0.1-0.2左右,雖然共融危機會使得提高工資熱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提高勞動工資步伐的暫緩,卻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以往設置的有關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而且,相關的政策大部分站在勞動者的角度制定,如違法成本,社會保險費用成本,裁員經濟補償等[2]。(二)原料價格的波動。中小企業大部分屬于產業鏈下游的商品零售商以及工業品制造商,動力,燃料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指數級飆升勢必會給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極大的困難,雖然商品零售價以及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也相應的進行了調整,但是與整個生產成本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三)貸款融資受阻。在2008年,出于貨幣政策緊縮的需求,中小企業一方面面臨資金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貸款受阻,很容易發生資金缺邊而出現的倒閉現象的發生。雖然金融危機后,國家對于企業貸款實行松動政策[3],但是出于貸款風險的考慮,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將款項貸給大型的項目或者企業。(四)從企業自身發展來看,大部分中小企業過于同化,對于新技術的開發研究投入人力物力都比較少,而且中小企業大部分位于農村,技術人員的缺乏以及人員素質的普遍偏低成為中小企業人員結構的真實寫照。而且,企業管理方面,大部分的決策采取家族決策的方式進行,勢必會造成親情的失落,經濟的損失以及管理的漏洞,同時對于員工創造力以及積極性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中小企業發展的策略

通過對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難題的分析,大部分的經營者可能將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原因歸結于外部因素。其實不然,外部因素只是說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決不是關鍵因素,真正限制企業發展在于企業自身,而且比較普遍的現象是產品趨同現象嚴重。最終的外在表現是產品與個性化的消費元素的不和諧性,趨同性造成了生意難做,市場疲軟局面的形成。因此,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實施差異化的策略[4],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性的新技術以及新產品。其具體的做法在于政策以及企業自身,政策方面,政府應該積極引導中小型企業與各高校對口專業實行共建實體,技術轉讓的策略,同時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的優勢,將產品以及技術傳播出去。(一)在產品營銷方面,主要有四種思路。第一,通過信息交互的形勢,實現企業聯盟的構建。第二,為了減少相應的市場風險,中小企業可以與大企業采取共營銷的合作模式,通過大企業的信用能力以及銷售網使得企業形象,生產管理以及產品質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三,網絡營銷的策略。網絡營銷會使得打通營銷渠道投入資金大量減少,而且,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給網絡營銷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淘寶網就是目前運行比較好的網絡營銷平臺。第四,關系營銷策略。為了穩定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企業與顧客或者潛在的顧客之間最好存在一個雙向互動的環節[5]。(二)在企業管理方面,應該摒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明晰產權以及企業責任制度,按照企業內部制定的公司法來管理公司,這個過程需要相應的合同進行約束。為了避免企業出現決策隨意或者盲目的狀況,有必要在企業內部進行企業經理人的引入,來規范企業運作。而針對中小企業處于農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對人員素質的影響,在企業內部則可以根據其產品特點舉行企業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以及核心理念相關的活動,使企業上下一條心。(三)政府需要作出的努力是審批制度的改革,同時將企業需要的各類商業信息滲透到網絡,報刊以及電視的邊邊角角,面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一方面可以在企業信用有保證的條件下,對貸款的門檻進行適度的降低,如允許中小企業以有形資產或者土地的形式進行抵押,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要加大財稅扶持的力度,做到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扶持政策的公平。

結語:中小企業生產以及經營風險客觀上不可避免,綜合來講,本文主要對當前形勢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進行初步分析,從國內形勢,國際形式以及企業自身三個角度論述了自己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認識。通過對于影響企業各種因素的整合,歸結出從產品自身開發,產品營銷,企業管理以及政策方面,提出了中小企業穩步發展的策略,為我國中小企業實現縣域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村小康社會的實現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當前經濟形勢下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摘要:我國是中小企業的集中營,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的實力而言,無論是分銷渠道還是從產品到資金價格的定位都是不足的。從當前生存環境來看,中小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除了國內社會經濟轉型而致的企業經營成本的上漲以外,還需要解決國外經濟衰退下市場壓縮的問題。夾縫生存的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擺脫這兩種限制,其主要的發展策略是轉變發展方式。本文主要對目前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發展的思路,為中小企業健康穩步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經濟衰退;形勢;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發展戰略

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集中體現在中小企業,縣域經濟的持續不斷的發展主要來源于中小企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農村地區小康目標的實現也與中小企業息息相關,農村公共設施的建設資金,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剩余勞動力的吸收都有賴于中小企業穩步平衡的發展。然而,由于美國次貸危機而造成的全球經濟的衰退,引發了中小企業生存上的困境,客觀上也給縣域經濟平穩的發展以及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蒙上一層陰影。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夾縫生存,就要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從市場,技術以及政策上全盤考慮,優化生存環境。

一、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

綜合來講,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經濟社會轉型所導致的企業經營成本的上漲以及國外經融危機危機余震所致,大的企業抵抗風險能力相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強,在經濟不景氣的初期可以采取應付款賬期的延長,自有資金的調動以及轉嫁成本的方式來化解風險,而中小企業的命運則主要是停產,半停產或者倒閉,而相對而言,沿海地區中小企業銷售的模式主要是出口導向型,因此,其受影響程度更大[1]。從中國自身國情來看,限制中小企業發展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的上升,細化的來講,成本上升又與以下諸多因素相關:(一)勞動工資的上漲。隨著物價的上漲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關于提高工資的呼聲也愈演愈烈,其主要的外在表現是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而且漲幅維持在0.1-0.2左右,雖然共融危機會使得提高工資熱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提高勞動工資步伐的暫緩,卻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以往設置的有關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而且,相關的政策大部分站在勞動者的角度制定,如違法成本,社會保險費用成本,裁員經濟補償等[2]。(二)原料價格的波動。中小企業大部分屬于產業鏈下游的商品零售商以及工業品制造商,動力,燃料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指數級飆升勢必會給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極大的困難,雖然商品零售價以及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也相應的進行了調整,但是與整個生產成本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三)貸款融資受阻。在2008年,出于貨幣政策緊縮的需求,中小企業一方面面臨資金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貸款受阻,很容易發生資金缺邊而出現的倒閉現象的發生。雖然金融危機后,國家對于企業貸款實行松動政策[3],但是出于貸款風險的考慮,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將款項貸給大型的項目或者企業。(四)從企業自身發展來看,大部分中小企業過于同化,對于新技術的開發研究投入人力物力都比較少,而且中小企業大部分位于農村,技術人員的缺乏以及人員素質的普遍偏低成為中小企業人員結構的真實寫照。而且,企業管理方面,大部分的決策采取家族決策的方式進行,勢必會造成親情的失落,經濟的損失以及管理的漏洞,同時對于員工創造力以及積極性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中小企業發展的策略

通過對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難題的分析,大部分的經營者可能將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原因歸結于外部因素。其實不然,外部因素只是說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決不是關鍵因素,真正限制企業發展在于企業自身,而且比較普遍的現象是產品趨同現象嚴重。最終的外在表現是產品與個性化的消費元素的不和諧性,趨同性造成了生意難做,市場疲軟局面的形成。因此,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實施差異化的策略[4],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性的新技術以及新產品。其具體的做法在于政策以及企業自身,政策方面,政府應該積極引導中小型企業與各高校對口專業實行共建實體,技術轉讓的策略,同時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的優勢,將產品以及技術傳播出去。(一)在產品營銷方面,主要有四種思路。第一,通過信息交互的形勢,實現企業聯盟的構建。第二,為了減少相應的市場風險,中小企業可以與大企業采取共營銷的合作模式,通過大企業的信用能力以及銷售網使得企業形象,生產管理以及產品質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三,網絡營銷的策略。網絡營銷會使得打通營銷渠道投入資金大量減少,而且,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給網絡營銷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淘寶網就是目前運行比較好的網絡營銷平臺。第四,關系營銷策略。為了穩定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企業與顧客或者潛在的顧客之間最好存在一個雙向互動的環節[5]。(二)在企業管理方面,應該摒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明晰產權以及企業責任制度,按照企業內部制定的公司法來管理公司,這個過程需要相應的合同進行約束。為了避免企業出現決策隨意或者盲目的狀況,有必要在企業內部進行企業經理人的引入,來規范企業運作。而針對中小企業處于農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對人員素質的影響,在企業內部則可以根據其產品特點舉行企業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以及核心理念相關的活動,使企業上下一條心。(三)政府需要作出的努力是審批制度的改革,同時將企業需要的各類商業信息滲透到網絡,報刊以及電視的邊邊角角,面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一方面可以在企業信用有保證的條件下,對貸款的門檻進行適度的降低,如允許中小企業以有形資產或者土地的形式進行抵押,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要加大財稅扶持的力度,做到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扶持政策的公平。

結語:中小企業生產以及經營風險客觀上不可避免,綜合來講,本文主要對當前形勢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進行初步分析,從國內形勢,國際形式以及企業自身三個角度論述了自己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認識。通過對于影響企業各種因素的整合,歸結出從產品自身開發,產品營銷,企業管理以及政策方面,提出了中小企業穩步發展的策略,為我國中小企業實現縣域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村小康社會的實現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關于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的思考

一、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及現狀

中小企業量大面廣,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是最富活力的經濟群體。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和非公有經濟從小到大,迅速成長,數量增多,素質提高,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它對提升全國經濟的創新能力,配合大企業高效運作,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地區平衡,以及提高整個社會經濟運行質量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達3660萬戶(包括個體工商戶)。截至2008年底,全國實有企業971.46萬戶,其中99%以上是中小企業,創造了中國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的GDP。上繳稅收占50.2%,出口額占全國出口的68%左右。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戶國內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

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中小企業提供了大約80%的城鎮就業崗位,吸納了50%以上的國有企業下崗人員、70%以上新增就業人員、70%以上農村轉移勞動力。有效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問題,緩解勞動力供求矛盾,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中小企業正成為我國創新的主力軍。不少中小企業已經從早期的加工、貿易等領域,向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等領域拓展。目前中小企業在不少地方已形成產業群,是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化協作的基礎,部分企業成為大企業配套的供應商。很多中小企業努力向“專、能、特、新”方向發展,是創新不可忽視的力量。

中小企業對外開放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據統計,中小企業在服裝、紡織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輕工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占相當大比重;在電子通信設備產品、生物技術等高技術領域,中小企業出口比重也在逐步提高。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深、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加快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對促進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城鄉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影響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些數據表明,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特別是工業經濟受沖擊最大,一大批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經過一年多的調整與努力,我國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呈現出積極變化,一方面一些指標表明中小企業整體仍處于亞健康狀態。2009年12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鄭昕在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暨全國專利運用與產業化會議上表示:“隨著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回升,中小企業發揮自身優勢、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并在國家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政策帶動下,出現了積極的變化”。而在2009年12月23日工信部的報告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健康指數為6.57(按照指標設計,滿分10分,8分以上為健康,5分以下為不健康),處于亞健康狀態。數據還顯示,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有36.9%的中小企業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管理水平方面下功夫,另有10%的中小企業采取了冬眠戰術。說明大多數中小企業對我國的經濟形勢充滿信心,并采取了比較主動、積極的措施應對危機,降低經營風險。

總得來講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可概括為“三大三小”:對外貿出口型企業影響大,對內向型企業影響小;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影響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影響小;對無戰略準備的企業影響大,對有準備的企業影響小。世界金融危機首先沖擊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經濟體,然后波及到國有企業為主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中小企業,由于其資金、規模、影響力等資源的有限,在這場危機的中小企業遇到的困難遠遠大于大型企業,以出口創匯企業為例,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進口需求大幅銳減,因此而破產和停工待產的中小企業數量驚人。痛定思痛,金融危機在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陣痛的同時,也促使一大批企業走上了調整戰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革新之路。更多的中小企業在危機中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那些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表現出了更強的抗擊風險的能力。品牌戰略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的重視,他們改變了只有大企業才做品牌的固有觀念,開始逐步接受把創建名牌、保護名牌、拓展名牌當作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的戰略思維。另外,廣大中小企業在原有生產經營受阻的情況下開始把創新引入到本企業的戰略思維中。無論是內向型企業還是外向型企業都要在危機中學會走創新之路,可以說創新是唯一出路,不創新將被徹底淹沒在競爭慘烈的紅海之中。而創新戰略的內容也是豐富的,從產品的創新、營銷模式渠道的創新到市場目標的創新都可以納入企業的戰略視角中來。

三、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策略

盡管中央及時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措施,來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確實出現了積極變化,但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基本面還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外需依然不旺。中小企業要積極利用國家政策,尋求突圍解圍之路,把面臨的嚴重困難化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轉變經營策略,轉換經濟發展方式,科學運營、科學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在逆境中發展和壯大自己。我國中小企業多以零散產業和新興產業大為主,下面就該兩種類型的中小企為例進行分析。

1.零散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選擇分析

零散型產業企業的集中度很低,沒有任何企業占有顯著的市場份額,也沒有哪個企業能單獨對整個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特點決定了零散型產業多由中小型企業構成,且多存在于服務業、零售業、農產品等領域。零散型產業存在且能夠蓬勃發展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該類產業進入門檻低,這就方便了眾多中小企業進入該領域,成為競爭的主導力量;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要求產品供應差異化、特色突出。由于需求的多樣化及零散化,導致了產品的高度差別化,這樣也有效的限制了企業的規模,使得效率不同的小企業能夠得以生存發展;三該類產業中往往不存在規模經濟或難以達到規模經濟,比如一些產業中所需的固定資產投入較少,而專門的技能則是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或者市場需求變化快速、多樣,要求從業者迅速反應,提供相適應的產品,而這正是大企業難以做到的。

零散型產業中的每個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條件都有很大差異,廣大的中小企業可以從多個角度考慮戰略選擇。首先要克服零散,獲得成本優勢:零散產業內的各個企業特點就是無規模經濟優勢,若某一個企業能夠克服零散劣勢,將會得到較高的戰略回報。比如走連鎖經營或特許經營的道路、通過技術創新獲取競爭優勢、將標準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等。第二要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在一般性商品或服務中挖掘差異化的潛力不是很大的前提下,廣大中小企業應更多的在銷售環節和售后服務等環節發力,如食品售出的加工、商品必要零配件的配送等,這樣基本產品和服務中不能實現的價值便能得以實現,產品提高了附加值,同時差異化也明顯提升。第三要走專門化道路:零散企業需求多樣化的特點,為企業實施重點集中戰略提供了基礎條件。比如說產品類型或產品細分的專門化,顧客類型專門化,地理區域的專門化等。

2.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發展戰略選擇分析

新興產業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產業,新興產業之所以能夠形成主要是依靠技術創新、消費者需求的更新或其他因素的變化。我國的中小企業中在新興產業中普遍存在,正是因為中小企業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最大限度的與新興產業產生的原因相契合。而從戰略制定的角度看,新興產業的基本特征是沒有游戲規則,而這一方面是企業經營的風險又是機會的來源。

新興產業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產業發展的障礙,比如原材料、零部件、資金與其他資源的供給不足;市場面對新興產業的困惑與觀望態度;產業早期進入的障礙大、風險高等。新興產業中的中小企業要想取得戰略上的成功就必須在戰略制定與執行的過程中處理好發展風險與機遇共存的關系,而這兩者都源于新興產業自身的不確定性。首先,中小企業要選擇適當的進入時機與領域:企業應該充分的考慮客戶與市場、產業發展、轉換成本、技術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進入時機與領域。第二要正確判斷產業機會與障礙的轉換點: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促使原有的發展障礙和機會也會隨之變化,如技術的進步、產業規模的擴大、新競爭者的進入都會轉變原有的障礙與機會。盡早的挖掘這些變化可能給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戰略機會,并做好應對激烈競爭的準備。第三要正確處理企業局部利益與產業整體利益的關系:產業的倡導與保護和企業自身利益的追求之間的平衡對于廣大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產業的整體形象、信譽、與其他產業的關系、市場對產業的認知都與單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息息相關。產業內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全行業的協調與整個產業的發展,企業既要考慮自身的發展也必須兼顧產業的整體利益。

綜上所述,在后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應該在自身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充分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善于抓住機遇,并充分利用有利于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使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探析

[摘要]貴州省中小企業是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僅促進我省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活力的增強,而且為我省解決就業問題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十二五”期間,在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上,由于外部經營條件的惡化以及自身經營管理上的弊端,嚴重影響了我省經濟的發展,要深入研究中小企業的問題,并能與我省煤化工和能源方面資源優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十二五”期間擺正中小企業的位置。在戰略上把握契機,順應形勢,走出貴州省中小企業的特色之路。基于這種考慮,著重研究了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貴州省 中小企業 存在問題 十二五

一、貴州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簡析

貴州的中小企業,是在大型企業與個體工商業者擠壓的夾縫中生存和發展的企業群體。中小企業的位置決定了它生存、發展的艱難。但貴州省具備加速發展的有利條件。國家堅持實行擴大內需的方針,把西部大開發放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的優先地位,中央企業轉型發展和向西部擴張加快,東部產業加快轉移,有利于我們爭取中央支持和借助省外力量加速發展;貴州省基礎條件改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內生動力增強,自身財力不斷提升,豐富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顯現,有利于我們充分發揮后發優勢、遵循經濟成長規律加速發展。

目前貴州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由其自身存在的劣勢決定的。在“十二五”期間,貴州的中小企業存在一些劣勢:

企業缺乏科學有效的企業制度,隨著企業的發展、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自身決策很難保證做到正確合理。大多數中小企業家只相信自己和家人,很少有敢聘請外人并把企業交給其經營。中小企業家在能力上的問題,使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后,將停止不前。就是過分相信了自己的能力,限制了外聘經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規模小、實力弱,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很多貴州中小企業由于缺少資金,后繼服務不能完善,導致在市場中很難立腳,受到很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者和企業的信用較差,因此不易獲得銀行貸款,所以融資渠道少、成本高。

貴州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投入較少,導致人才缺乏。大多數是家族或熟人管理企業,企業的經營僅、管理權、決策權高度集中在投資者尤其是企業主手中,中小企業領導者大多文化層次不高,沒有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專業能力,使企業的生存風險增大。再加上貴州比較落后,人才缺乏,特別是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中小企業家也不愿花更高的薪金請好的管理人才,大部分職員的月收入不超過2000元,這種現象是貴州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貴州的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管理不規范,體制不健全,企業主隨時改變經營思路和管理體制,沒有較為長遠的規劃,成為其不能繼續成長的內在原因。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經營者抱著投機的經營理想,法律意識普遍淡薄,這是成為制約貴州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貴州中小企業發展的思路

貴州中小企業應該在管理制度上跟上一流企業的步伐。包括在人事制度、財務制度、生產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市場營銷制度等,隨著公司的發展和變化而作出相應的創新和修改,從而使現在的家族管理企業變得更加規范。

(I)中小企業應當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實施。包括企業的信仰、價值觀、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精神、企業創新意識等。經營者要通過強化戰略管理、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企業品牌等方面的建設來形成鮮明的企業文化,注重企業整體形象和市場競爭優勢,使企業員工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敬業精神。

(2)貴州中小企業需要增強信用觀念,加強對信貸資金的利用。信用是企業生產經營、生存發展的根本,如果中小企業堅持誠信、履約守信,提高企業自身的資信度,靠企業良好的信用評級、真實的會計報表,是能贏得銀行的信任和貸款支持的。

(3)貴州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改善經營模式,注重細分目標市場,依靠貴州環境資源確定優勢產業及發展戰略路徑。要轉變過去以推銷為主要手段的營銷模式,避免處于市場的低端。在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的同時,以“做大”、“做強”、“做精”為原則,形成一條龍式的產業鏈,減少外界企業的影響和沖擊。從而為貴州企業的發展尋找空間的同時,培養出一批能走出貴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流企業。

(4)貴州中小企業應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擴大企業規模,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和產品市場占有率。依靠貴州省特色農業,旅游優勢資源,并牢牢掌握住白酒行業的定價權,電力、采掘、食品,特別是涉農產業和旅游行業上市公司尚屬空白。運用市場聚焦策略,揚長避短,把有限的資源、資金、力量集中到能夠形成自身優勢的領域和目標上來。在形成競爭優勢后,要順勢而行,必須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企業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使企業在該目標區域內形成核心競爭力。

(5)努力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快貴州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專業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市場拓展、財務管理、人才交流、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法律咨詢、上市指導等全方位的服務;充分發揮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和省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的功能,使中小企業的劣勢變為優勢,其目的在于尋找到能提高貴州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方法,以及促進貴州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中小企業面臨新經濟所賦予的機遇和挑戰,中小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改善貴州中小企業發展的專業性。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管理體系,以戰略的眼光規劃“十二五”期間企業的發展勢在必行。

作者簡介:田江濤(1987- ),男,就讀于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全面研究西部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的創新之作

中小企業是我國西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支重要力量,在確保區域經濟穩定增長,緩解西部就業壓力,拉動民間投資,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市場競爭,推進技術創新,促進市場繁榮,方便群眾生活,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是,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中小企業仍存在貸款難、成長性差,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低,產業結構失衡,發展環境亟待改善,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相關法律建設不健全等問題,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西部中小企業的發展。西部中小企業發展問題,需要得到社會各界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章繼剛博士的《中國西部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一書針對西部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研究發展模式,完善發展戰略,對于構建西部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西部中小企業做強做大,進一步縮小與東部中小企業的差距,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按照“理論框架――運用機制――重點與難點――實際操作――對策措施”的研究范式作為研究思路,針對西部的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了較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通過對國內外中小企業理論與實踐的梳理,對中小企業發展進行國際比較,提出了戰略資本、中小企業集群戰略、西部中小企業有效組織戰略等觀點,并根據西部實際情況,又提出發展西部資本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十點建議。本書從西部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人手,利用SWOT分析模型對西部中小企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風險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西部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最后提出了加快發展西部中小企業的對策和建議。其中不少觀點比較新穎,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

針對西部中小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小,科技創新能力弱,管理難度大,人才匱乏,特別是面臨金融環境、經營環境和發展軟環境不良的挑戰等問題,作者力圖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作者指出,西部地區長時間形成的較差的信用環境影響了一部分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誠信,合同欺詐、金融詐騙、賴賬拖欠、出口騙稅、虛假注冊,導致一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究其原因,一是支持西部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優良程度還不夠,在稅收政策、人才支持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分配方面,對中小企業存在著不平等待遇。二是社會化、法治化的信用征信制度亟待建立。市場經濟的法則是既要獎勵講信用者,也要懲罰失信者。當前應加快建立社會化、法治化信用征信制度,讓市場經濟真正成為法治經濟。三是法律保護不夠,導致不平等競爭。地方政府往往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大型企業輕中小企業的思想。社會風險投資機制不健全,導致中小企業規模發展受到制約。四是貸款難已成為制約西部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商業銀行對培育和發展中小企業重視不夠,貸款過度向大企業、大客戶集中;在營銷上,存在“等政策到位,怕擔風險,不積極營銷”的思想,對中小企業貸款以存單、要求質押居多,而中小企業貸款往往缺乏抵押物。各地雖然陸續成立了擔保公司,但擔保體系尚未健全,擔保公司的實力也很薄弱,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五是中小企業主目光短淺,素質低下,缺乏長遠目標。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管理理念、風格和方式過于粗放,家族式管理現象仍然十分嚴重,與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差距甚大。六是西部地區政府相關部門及中介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力度不夠,缺乏一個統一的中小企業政府管理機構和完善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中國西部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一書是章繼剛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幾易其稿,反復修改而成的。在2005年1月,由美國普萊斯頓大學組織的博士論文答辯過程中,該論文得到了答辯委員會的高度評價,受到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同行評議專家的一致肯定,認為“論文選題符合中國西部大開發、解決‘三農’問題、改進西部中小企業發展狀況的需要,針對性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之后,作者并沒有滿足已有的成就,對論文又進行反復修改,使本書內容更加完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章繼剛博士在工作和學習之余,進行了大量的社會實踐調查,對我國西部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作了較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對西部部分中小企業給予無私的指導和幫助,受到中小企業的歡迎和好評。

(作者系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循環經濟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摘要: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解決環境問題、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中小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循環經濟的實現,是決定我國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關鍵。由于自身原因,中小企業向循環經濟的轉型面臨很多困難,通過聯合中小企業可以跨越這些障礙,逐步實現循環經濟。

關鍵詞:循環經濟;中小企業集群;技術創新聯盟

1 引言

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具體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運行,且運用生態學的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一產品一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資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循環經濟則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運行模式是“資源一產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我們的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矛盾。

2 中小企業實現循環經濟所面臨的困難

2.1 中小企業缺乏循環技術創新意識

中小企業缺乏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危機感,對循環經濟的理解不夠。其對循環經濟的模式知之甚少,對適應循環經濟要求的生態技術創新更少。利益化的趨勢使得一些中小企業的領導只考慮到短期的經濟效益,沒有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循環經濟下的新技術對企業帶來的新的經濟效益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生態效益的關系。使企業的循環技術創新遇到障礙,長遠看也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2 中小企業難以形成循環經濟的規模優勢,循環技術創新能力弱

規模經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大多數是依靠原始資本積累發展起來的,資金和規模小,無法建立本企業獨立的研發中心,多依賴外部技術,所以在經濟技術創新上難以與大企業相比。由于存在技術壟斷,也使得中小企業難以獲得現成的循環技術,致使長期處于單位產值資源消耗大、能耗高、資源無法充分利用的狀態。

2.3 人才缺乏是中小企業進行循環技術創新的瓶頸

大多數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長期堅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親,而且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經營者自身素質不高。技術創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約有2/3以上的技術研發力量在企業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數大型企業集團。再加上中小企業的條件差,使得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人員嚴重短缺。具有專業特長、科研能力強和科研水平高的技術帶頭人以及高素質、高學歷人員更難在中小企業扎根。

2.4 中小企業進行循環技術創新資金不足

中小企業缺乏循環技術改造所需資金,不能及時引進先進循環技術和工藝來改造落后工藝。循環技術創新所需資金得不到滿足,導致技術創新停滯或失敗,或者創斷過程中出現的非預見性資金供給不及時,難以進行循環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造成項目的失敗和機會的喪失。造成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因素較多,如:因規模小自身資信不足,銀行出于資金安全考慮,對中小企業惜貸。另外,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不足,中小企業也很難能從政府部門得到研究開發經費,很難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直接融資,這些都使得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技術改造的資金缺乏。

3 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策略

3.1 提升面向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意識

中小企業可以進行技術創新聯盟獲得循環技術,從而轉向循環經濟。聯盟內企業循環經濟的實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企業品牌形象。這將促使聯盟內的企業加強循環技術創新意識,進而對循環技術有更多的投人。同時,也將會在技術創新聯盟所在的區域產生影響,迫使更多的周邊企業重視循環技術的重要性。

3.2 建立集中地循環經濟利用項目

對中小企業來說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邊際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廣政府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管“誰污染誰治理”這樣的經濟政策對中小企業并不可行。在實踐中較為可行的倒是“誰污染誰付費”。在這中間我們的政府可能要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導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業相對集中建設;二是引導由具有環保設施運營資質的專業公司負責污染的集中治理解決中小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技術落后、達不到經濟規模要求的難題。實踐證明這種運作不僅降低了企業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業能夠集中精力關心市場發展主業。鑒于中小企業的特點及其對市場的依賴,只要政府加以正確引導,完全有可能使相關中小企業相對集中于一定的專業區域或工業園區從而使巾小企業污染的集中治理成為可能。集中治理應是解決中小企業污染的有效途徑。

3.3 通過合作聯盟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問題和人才瓶頸

中小企業實施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策略首先要解決的是人才問題。中小企業通過聯盟可以使人才技術共享,是一種有效的外部學習方式。通過聯盟建立專家網絡和循環技術專家隊伍,促進循環技術的研發工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業從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上積極引進和培養循環經濟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保護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職業安全、穩定和社會保障方面,對企業有充分信任,企業要創造條件、建立好的激勵機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建立聯盟有利于降低單個中小企業循環技術研發費用。通過建立聯盟,企業轉向循環技術合作和相互依賴,降低單個企業在研究開發中的風險,從而降低研發費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決了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短缺問題。

3.4 選擇適合的循環技術的新路徑

在循環技術尚未完善開發的情形下,中小企業靠靈活運營,與消費者保持緊密聯系取得優勢。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大企業的擠壓下,由于創斷資金不足使得中小企業市場地位不穩固。因此,選擇恰當的循壞技術創斷策略以整合創新優勢是決定中小企業向循環技術轉型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中小企業在進行循環技術創新時,可以不在意技術領先地位的建立,技術創新主要考慮在產品滿足綠色消費理念,資源循環利用以降低成本,創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創新和技術跟隨策略。

4 結語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企業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載體,進行技術創新實現循環經濟有重要意義。企業成分里中小企業占量最多,因此中小企業實現循環經濟是我國循環經濟實現的基礎,中小企業必須進行技術創新聯盟實現循環經濟。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循環技術創新是巾小企業向循環經濟轉型的關鍵,但中小企業面向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聯盟能否穩定地發展,能否協調好聯盟各成員的利益,以及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聯盟所選擇的聯盟模型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研究。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要發揮自身優勢克服障礙,選擇正確的循環技術創新策略,實現向循環經濟的轉型。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服務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摘要】本文將社會心理學因素歸屬感引入到虛擬品牌社區的研究中,探討其對消費者品牌忠誠的影響機理,以期促使營銷人員增強培養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的意識。

【關鍵詞】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品牌忠誠

1.導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1),目前中國網民數量已達4.57億人次,中小企業亦紛紛試水“網絡營銷”,其中虛擬品牌社區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以期借助虛擬品牌社區的優勢來維系與消費者的關系。本文通過挖掘消費者的心理因素――歸屬感,將心理學因素納入消費者與品牌的關系研究中,以發現消費者的內心情感是如何影響品牌忠誠。

2.虛擬品牌社區及歸屬感的概念

虛擬品牌社區是虛擬社區與品牌社區的一種結合體,其融合了兩者的特征,本文將其定義為:由欣賞和愛好同一品牌的群體通過電子網絡平臺進行持續的社會性互動而形成的一整套社會關系,在這一網絡空間中成員籍由分享對品牌產品的知識、感受并產生進一步的接觸活動。同時本文借鑒社會心理學對歸屬感的描述,將社區歸屬感定義為社區內的成員在主觀上對社區環境和社區人群的認同、喜愛和依戀等,從而產生一種歸屬于該社區的心理情感。

3.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對消費者品牌忠誠的影響

(1)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對品牌忠誠的直接影響。Elen和Johnson(2000)等人通過實證研究表明,顧客歸屬感對顧客忠誠感有顯著地直接影響[1]。Hemandes和Fresneda(2005)認為歸屬感形成之后,無論出于何種動機而產生,都會對個體的消費行為產生影響,即形成了顧客的歸屬感行為[2]。Hsiu-Fen Lin(2008)驗證了虛擬社區歸屬感和成員忠誠度的關系,指出歸屬感對忠誠度具有正向影響作用[3]。楊偉文和劉新(2010)將社群歸屬感作為社群意識的一個方面,他們指出成員在社群的歸屬感正向影響品牌忠誠程度[4]。徐偉,江若塵和盛偉(2010)將顧客歸屬感的含義引入品牌社區,他們認為當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產生深層次感情上或心理上的依戀,這種依戀又可看作該品牌是這種產品范圍內的唯一選擇時,便會產生品牌忠誠感[5]。基于上述學者的研究,歸屬感對品牌忠誠存在正向影響。

(2)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對品牌忠誠的間接影響。Borgen(2001)在其研究品牌社區中指出,品牌社區成員對社區產生認同會促使成員對該品牌產生信任,進而影響承諾的產生;其還指出認同會顯著地影響合作性組織中信任的產生[6]。Russel(2007)都指出在其他交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共享價值觀與消費者承諾顯著地成正相關關系,他們指出當消費者感覺某一企業的經營理念和行為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時,通常更愿意與該企業保持長期關系[7]。另外,Fullerton(2003)研究表明消費者承諾是關系營銷的一個關鍵變量,其指出當消費者承諾是基于共享的價值觀和歸屬感時,它會對消費者忠誠產生正向的影響[8]。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歸屬感的產生能顯著影響品牌信任和品牌承諾的產生,而品牌信任與品牌承諾對品牌忠誠的影響已被無數學者所證實,因此我們可以說,品牌信任與品牌承諾在歸屬感與品牌忠誠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本文構建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對品牌忠誠的影響模型,一方面,虛擬品牌社區歸屬感對品牌忠誠存在直接地影響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品牌信任和品牌承諾對品牌忠誠產生影響。

4.結論

基于上述,我們得出歸屬感的形成能大大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和承諾,繼而促使品牌忠誠的形成,因此企業應充分意識到虛擬品牌社區成員歸屬感的重要性,增強該方面的營銷力度來培養成員歸屬感。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對消費者的影響作用顯著提高,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更是捉摸不定,傳統營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有效快捷地獲取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基于虛擬品牌社區的關系營銷在應對消費者需求變化上是可取的,這是因為企業能夠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快速響應,可以利用網絡的浩瀚信息獲取客戶的個體特征與個性需求,能針對每個客戶盡快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而對于消費者來說,虛擬品牌社區的實時交互性使得消費者能夠及時表達自己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對品牌的意見和建議。因此企業應充分利用虛擬品牌社區,積極響應社區成員所提出的意見,促使社區成員不斷與社區建立感情,從而培養消費者對虛擬品牌社區的歸屬感,繼而獲得忠誠消費者。具體來說,對于頻繁參與社區互動的成員,企業應獲取其感興趣的產品信息,向其積極推送有價值的信息,盡可能第一時間解決其所提意見,將其轉化為忠誠消費者;對于參與度不高的成員,應提高其參與社區互動的興趣,可以適當進行物質激勵,以期培養其對虛擬品牌社區的歸屬感。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甘肅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

內容提要:本文運用企業戰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對甘肅省中小企業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存在的優勢與劣勢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甘肅中小企業應當通過重點集中戰略、生存互補戰略、差異化戰略、技術創新戰略等實現創新型可持續競爭與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SWOT分析;企業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不但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加快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改善經濟結構和城鄉關系、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中小企業自身在規模、資金、技術、人力資本等方面與大型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生存與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嚴峻的挑戰。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大部分中小企業陷入了市場極度萎縮的困境之中。針對這一狀況,中小企業要在日趨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快發展,制定和實施好發展戰略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甘肅省中小企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甘肅省中小企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局面,已成為拉動甘肅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總量大、發展快

截至2008年底,全省中小企業已達8.85萬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9%以上;完成增加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占全省GDP的32.3%;上繳稅金86.6億元,占全省大口徑財政收入的18.4%。全省中小企業提供了7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承接了5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轉移 [1]。2009年,甘肅省中小企業在緩解金融危機沖擊的同時保持了較快發展,其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發展到1 865戶,較2008年新增57戶;前11月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完成增加值454.7億元,同比增長7.3%[2]。由以上數據可看出,甘肅省中小企業總量規模已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一支重要力量。

(二)分布面廣、門類齊全

在工業40個大類中,甘肅省中小企業涉及了38個大類。分布面廣、行業門類齊全。全省中小企業行業分布較廣的同時又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食品、機械、冶金、輕工、電力、石化、建材和有色行業,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的16.2%、13.83%、12.0%、9.95%,、9.84%、9.79%、8.24%和5.03%[3]。

(三)勞動密集型特征明顯

甘肅省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特征非常顯著,80%以上的中小企業分布在農副產品加工、服裝、皮革、紡織、小煤窯、小化工、小冶金等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近幾年來,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及民營科技企業雖有一定發展但所占比重不足10%。

(四)非公有制占據主體

2007年,甘肅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5%,非公有制中小企業有8.1萬家,占全省中小企業總數的97.3%;擁有工業資產總額651.4億元,占全省中小企業資產總額的56.7%;工業增加值338億元,占全省中小企業的52.7%[4]。可見,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在全省中小企業中的主導地位已日益凸現出來。

二、甘肅省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稱TOWS分析法)即態勢分析法,經常被用于企業戰略制定、競爭對手分析等場合。SWOT分別代表分析企業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因此,SWOT分析實際上是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本文即運用此方法對甘肅省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進行戰略分析。

(一)優勢分析

甘肅中小企業除了具有我國中小企業所普遍具有的經營機制靈活、生產管理成本低、新機制引入快、市場適應能力等優勢外,還具有以下區域性特殊優勢:

1.特殊資源的開發利用優勢。

據2005年甘肅省統計局調查,甘肅中小企業在輕工業中的所占比例為43.15%,在輕工業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占78.20%,在重工業所占比例為56.85%,其中采掘工業、原料工業占61.32%。可見,甘肅省地域遼闊,地理過渡性強,生態氣候類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所形成的蔬菜、果品、畜禽三大全省性主導型產業和馬鈴薯、中草藥、草產業、制種、釀造原料、高原夏菜、肉牛、肉羊、奶產業、瘦肉型豬等十個區域性優勢產業為甘肅中小企業的催生奠定了良好的資源產業基礎。另外,甘肅省礦產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的美稱,獨特的礦產資源優勢也為甘肅省中小企業提供了十分特殊的發展空間。

2.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優勢。

甘肅省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據統計,截至2007年末,全省農業人口1 79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2 617萬人的68.40%。農村勞動力1 096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在500萬人左右,呈現出存量多、增量大、價格低廉的顯著特點。況且,通過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基本勞動技能培訓和企業崗位培訓,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大大增強,勞動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為甘肅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儲備了良好的人力資源。

3. 產業優化升級的后發優勢。

甘肅市場經濟欠發達,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行業,產品產業鏈較短、經濟效益不佳,極大地限制了其生存與競爭能力的提高。近年來,通過國家政策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和甘肅省高新技術產業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大力扶持,甘肅中小企業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后發優勢。據調查,目前全省中小企業已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制造、新材料、先進制造、新能源、現代農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群體,在全省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并呈加快發展的良好趨勢。

(二)劣勢分析

與全國大多數中小企業一樣,甘肅中小企業也存在著企業規模小、體制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產品層次低及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資本籌集運營能力、市場開拓能力與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等普遍劣勢,除此之外還存在以下區域性發展劣勢:

1.整體發展滯后。

首先,甘肅省自然條件惡劣、地形復雜、干旱少雨、地處西北內陸、交通不便,自然環境的相對封閉,再加經濟欠發達、市場發育程度低、城鄉二元結構特征明顯和相對保守的思想意識,嚴重制約了甘肅中小企業的產生與發展。據統計,甘肅省每萬人擁有中小企業34戶,而北京是195戶/萬人,上海280戶/萬人,浙江500戶/萬人,全國平均83.3戶/萬人[5],甘肅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的1/2。

2.產業層次較低、結構不合理。

據調查,甘肅省一半以上的中小企業分布在第二產業中,且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以高能耗的原材料粗加工為主的、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且產品附加值不高的制造業中。近1/3的中小企業分布在第三產業中,但以傳統產業為主,如批發零售、交通運輸、餐飲等占近一半的份額,而新興的服務行業所占比例不足10%。這就充分說明甘肅省中小企業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甚合理。

3.規模小、能耗高。

2009年,甘肅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共有1 865戶,占全省8.08萬戶中小企業的2.3% ,這表明甘肅中小工業企業總體水平還很低,相當一部分企業生產工藝落后、生產設備陳舊、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由表1可以看出2008甘肅省單位GD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單位GDP電耗三項指標基本上都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中小企業的能耗較高所造成的。

4.創新能力差、產品結構單一、競爭力弱。

由于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甘肅省大多數中小企業不具備產品開發與創新能力,產品品種單一、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弱,存在著“老、少、低”現象。“老”是指設備老、品種老、樣式老;“少”是指名牌產品少、花色品種少、新特產品少;“低”是指產品質量低、產品檔次低、市場占有率低。

5.專業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市場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中小企業壽命短、實力弱主要是缺乏專業人才,尤其缺乏高素質的技術人才、營銷人才和企業家。中小企業由于工作環境差,工資待遇低,因此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夠,以至企業職工素質普遍較低。據統計,2007年全省中小企業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職工比例為5%,具有中專及技校畢業文化程度職工比例為10%,而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只有2.9%[1]。

6.信用不良、籌資能力差。

就甘肅省中小企業自身因素而言,企業規模小、內部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難以滿足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企業貸款業務的條件;其次,企業經營者普遍信用觀念淡薄,欠息、逃債、賴債等失信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中小企業整體信用不良,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貸款意愿性不強;另外,由于中小企業缺少足夠的抵押資產,尋求擔保困難,導致了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貸款潛在的風險較高,也降低了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三)機會分析

1. 國家推出擴大內需政策的出臺。

為應對當前國際國內的嚴峻形勢,中央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擴大內需的十項政策措施。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必將給甘肅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帶來巨大的動力。其中與中小企業密切相關的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這一措施為中小企業成本降低、技術改造、產品創新預留了資金空間;二是政策鼓勵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將促使甘肅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這一措施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長期穩定融資提供了政策保障。

2.新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即將實施。

2010年1月份是西部大開發十周年,國家目前已制定新的政策,以進一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2009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正式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以“關中”和“天水”兩個地區為中心,培育西部新的增長極。根據《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戰略定位除了“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外,還將打造成為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6]。關中―天水經濟區加快發展無疑對整個甘肅地區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對甘肅產業優化調整和布局方面也將產生積極影響。因此,西部大開發推動下的甘肅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必將給全省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3.省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強。

2009年6月4日通過了《甘肅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資金支持、創業扶持、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社會服務、權益保護等方面對甘肅省中小企業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對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全省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也為甘肅中小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例如,目前全省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已發展到661個,其中省級以上服務機構31個,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管理咨詢等方面的服務,78家信用擔保機構累計為4 5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了130億元[7] 的擔保貸款。

(四)威脅分析

1.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外向型經濟不發達,對國外市場的依存度低,雖然受世界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較小,但伴隨金融危機而來的國際外部市場需求嚴重萎縮、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及國內通脹預期下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國家銀根收緊等不利因素,依然會對原本實力弱小的甘肅中小企業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2.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帶來的壓力。

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今后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是繼續落實“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抑制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同時啟動16個重大科技專項,加快推進自主創新,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走低碳經濟之路。因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提升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能力的必然選擇。甘肅中小企業產業層次低,主要集中分布在勞動密集型和能耗較高的第二產業之中,第三產業發展滯后,隨著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政策的大力實施,必將使相當一部分生產工藝落后、設備陳舊、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這將給甘肅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不小的挑戰與壓力。

3.出口轉內銷、同業間競爭加劇。

次貸危機使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迅速萎縮,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作為中國商品最重要的出口國之一,美國經濟下滑和消費萎縮直接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訂單減少。數量龐大的中國出口依賴型中小企業被迫“出口轉內銷”,擠占國內消費需求市場,這也使得本來產業結構單一、產品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較弱的甘肅中小企業“內外受壓”,同行間競爭更加激烈,導致行業平均利潤下降,經濟效益下滑,企業家信心指數下降。

四、加快甘肅省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按照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公司(總體)戰略、競爭(經營)戰略與職能(部門)戰略一起構成了企業的戰略體系。企業發展戰略屬于公司(總體)戰略的一種類型。但對業務單一和組織結構不太復雜的中小企業,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是合二為一的,在此不再細分。對中小企業而言,正確地制定和實施好企業發展戰略,主動應對環境變化,敏銳抓住各種機會,成功化解各種風險,才有可能做大做強,獲得不斷的成長和發展。

(一) 集中戰略

甘肅中小企業資金、技術和管理能力等非常有限,不可能同時向多個領域擴張,所以必須要堅持集中化發展戰略,把有限的資源聚焦在本企業最有優勢的領域。例如,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的中小企業可圍繞三大全省性主導型產業和十個區域性優勢產業,著力推進精深加工業的發展,集中將其做大做強,實現集中化、規模化發展。

(二)生存互補戰略

社會分工與協作為大企業擺脫“大而全”的生產體制帶來可能。這在客觀上增加了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的依賴性,同時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以這種相互依賴關系被稱為生存互補戰略。甘肅省中小企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可選擇依托蘭州石化、金川公司、酒鋼、吉利汽車等大型企業,走大、中、小企業相互配合,共同發展的路子,通過發展中小企業經濟產業集聚區,加速提升中小企業自身素質。

(三)“找空白”戰略

市場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中小企業應利用自身“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培養敏銳的市場嗅覺尋找那些大企業尚未或不愿插足的行業,這樣中小企業既可擴大市場占有率,又可擴大收益率。目前,甘肅省現代物流、通訊、房地產、社區服務、旅游、信息服務、技術支持等新興行業發展尚不充分,中小企業可通過網絡、報紙等媒介收集信息,關注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發展,尋找市場空白,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

(四)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是將企業提供的產品標新立異,形成全產業內具有獨特性的東西。差異化為客戶提供更多的產品價值,降低客戶對價格的敏感性,為企業帶來利潤的同時又降低行業競爭強度。差異化要求中小企業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這種創新可以是實質性的創新開發,也可以是虛擬的創新,重要的是顧客能感覺到的創新。甘肅省中小企業要在充分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在產品的質量、包裝、營銷渠道、售后服務等方面下大力氣,努力使其上檔次、上水平,切實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與發展能力。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對策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本文就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戰略上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指出中小企業要想在新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主動適應環境,建立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發展戰略 對策

中小企業,這是一個在上有國際跨國企業、國內大型企業,下有多如牛毛的個體工商業者擠壓的夾縫中生存和發展的企業群體。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和私營企業,相對于國有大型企業,他們規模小,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投融資能力脆弱,制約著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實力差,在市場競爭中往往屬于弱勢地位。正確指導中小企業改革,大力扶持各中小企業發展,已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中小企業是我國改革發展難點的突破口,我國中小企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與新世紀的發展要求相比,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新競爭環境下,中小企業如何“揚長避短”,建立基于現實、面向未來的企業發展戰略對中小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重視對企業發展戰略的建立,如果中小企業在戰略目標的制定和執行中出現失誤,則必然會導致中小企業發展受阻甚至將企業引致消亡,故此,企業發展戰略的建立成為中小企業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

一、中小企業在使用戰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資本市場空缺,融資渠道狹窄,發展資金困難

首先,由于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和債券發行普遍受限制,證券市場上的資金很難流向中小企業。其次,隨著財稅體制、金融體制改革的大步邁進,政府資金由于只能解決生存問題而難以繼續對中小企業扶持。再次,金融信貸資金由于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強化等擔保體系破敗、新的信用擔保體系未建起來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小企業基本上得不到信貸資金支持。最后,由于政府對民間資金缺乏有效動員和籌集不力,加上中小企業的自身積累能力差,難以滿足正常生產經營需要。

2、布局分散、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和規模都達不到要求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布局分散、結構趨同、專業化程度低、產品質量差、檔次低、生產工藝落后、科技水平低、企業創新能力弱等致命弱點,這使許多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難以正常運轉。

3、企業制度陳舊,管理模式與管理手段不適應市場經濟規范運作要求

首先,改制后的中小企業制度建設薄弱,人治代替法治,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殘缺不全。其次,用人機制異化,領導上的家長制、職工構成的家族制、權力控制的血緣制日益嚴重。再次,管理手段原始化、簡單化,電子商務、網絡經濟等現代管理手段與營銷方式還只停留在理論宣傳上,與現代市場經濟運作方式相距甚遠。

4、環境分析不到位,很難為發展戰略制定提供依據

環境分析存在缺乏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對企業發展中政策層面及行業層面存在的機會與威脅把握不到位,很難為發展戰略制定提供依據。并且缺乏對競爭對手的連鎖反應對自身影響的認識。

5、戰略工具的使用不當,影響發展戰略的可行性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制定其發展戰略時,戰略工具使用存在模式化、膚淺化的弊端。制定過程中,大多會采用相似性戰略制定方法,參照行業內相關大企業制定戰略中所使用的模板及工具,簡單將自身要素載入有關模型,忽視戰略模型的適用性,缺乏對相關模板及工具的整合與協調,使得依此模板制定出的戰略缺乏可行性。

6、戰略目標缺乏可行性,導致戰略在具體執行中很難落地

由于中小企業在建立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存在環境分析不力,建立方法生搬硬套,極易導致戰略目標缺乏可行性。中小企業在制定戰略遠景與定位時,經常趕時髦的潮流,時而強調多元化,時而強調國際化;往往會強調戰略自身的系統性和邏輯性,而忽視企業自身的資源能力限制,導致目標過于宏大;由于戰略目標制定時不切實際,缺乏相應的資源匹配、支撐體系、保障措施等,在具體執行中很難落地,難免流于空洞化、口號化的誤區。

7、戰略執行缺乏過程管理與考核約束,造成戰略執行進展不快

由于認知上的缺位,大多數中小企業一旦戰略報告出爐,繼而落地執行就簡單地認為該戰略建立項目即告結束。在具體時間中,由于內外部環境要素的變化莫測,既定戰略與環境發生不匹配的情形,往往會造成戰略執行進展不快或很小,這樣就必須采取糾正性措施進行戰略調整,而這一點,往往會成為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建立過程中的管理盲點。

8、在制定戰略時忽略市場的深化細分,影響發展戰略的順利執行

很多中小企業在剛剛創建的時候,忽略市場的深化細分,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是哪一個群體,甚至喊出這樣的口號:“要讓我們的產品進入中國的十三億家庭”。很明顯的,這些企業并沒有對市場進行深化細分或者根本不懂什么叫市場深化細分。如果中小企業的市場細分工作做得不到位,會導致企業產品的相對質量以及相對市場份額的降低,這樣影響企業產生較高的相對邊際收益和較高的相對投資回報率。

二、中小企業走出戰略困境的對策

只有企業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而為,才能建成參天巨廈。如果只為了所謂的新裝,而必將遭到世人的嘲笑,企業也會因不契合實際的目標,付出沉重的代價,甚至被市場淘汰。面對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他們的首要目標,仍然是生存。對于中小企業來講,生存就是企業的戰略目標。哪怕對于一些已經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來講,仍然是為了生存。因為相對于其他大型的企業來講,仍然顯得勢單力薄。所以,中小企業的戰略目標應該圍繞著生存,更好的生存來制定戰略規劃。

針對上述戰略上的困境,中小企業在建立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要圍繞著生存,圍繞深入、客觀的環境分析,制定出基于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戰略,并通過高效執行,以超越競爭對手獲得持續競爭力。

1、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中小企業要積極探索融資難的問題。一是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產權交易中心進行股權質押融資和權益融資,包括技術轉讓、技術入股、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等;二是捆綁發債,也稱集合債,即把經營狀況良好、成長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組合在一起,申請集合發債。三是中小企業還可以改進自己的經營管理,如改賬戶的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這樣做既可以增大自己在銀行心目中的分量,也可以降低財務成本。

2、把握市場,建立競爭情報預警機制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建立組織獲取和反饋市場動態信息和情報的能力,通過對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的各要素的信息的搜集、處理、分析及利用,根據中小企業的宗旨和目標,在對自身的內部優勢和薄弱環節、外部威脅和市場機會進行系統化分析基礎上制定的。在建立競爭情報預警機制的基礎上,在分析競爭對手的過程中,要強化對競爭對手連鎖反應的分析。

3、整合創新,戰略工具“本土化”

中小企業應該依據自身獨特的戰略思想,通過整合創新,將實現載體的本土化,將企業獨特的戰略思想結構化、邏輯化地表述出來,杜絕不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就對行業成功案例與先進經驗盲目套用這一重大操作誤區。

4、資源保障,兼顧科學性與可行性

中小企業在制定目標時,要強調自身能運用已占有的資源和可能占有的資源,以適應企業組織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的變化。要正確分析企業目前組織結構的優勢與劣勢,既要考慮戰略的先進性,同時又要考慮中小企業自身戰略實施的啟動資源與能力,兼顧戰略的可行性。

5、制度保障,建立、實施戰略評估及考核機制

在實踐中,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戰略評估與跟蹤機制,評價業績,監督競爭環境的變化,以進行適當的戰略調整,從而保障企業戰略目標實現。通過建立和實施戰略全過程的、動態的、持續的評估及考核機制,檢視戰略基礎、度量企業績效、調整發展戰略,確保戰略系統有效地運行。

6、提高員工的各種能力

要提高員工正確做事的能力,將企業戰略執行下去,企業的老板們首先就要和員工頻繁的溝通探討企業的戰略,不斷地向員工灌輸戰略的深層次含義,做到讓他們真正理解了企業的戰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企業的目標究竟是什么。然后就是積極地對員工進行及時的培訓。

7、要注意市場的深化細分

中小企業只要看準機會,立即“擠”占,將這些空隙組成聯合銷售網,必定會超過那些大圓圈市場。中小企業機動靈活、適應性較強的優勢,將能夠保證它們尋找到市場上的各種空隙,“鉆進去”從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對市場和消費者的深化細分,將中小企業的業務極其專業化,自然其競爭優勢是相當強的。有效的市場細分可以提高產品的相對質量以及相對市場份額,這樣使得產品具有較低的相對成本和較高的相對價格,進一步產生較高的相對邊際收益,而在相對銷售額也較高的前提下,公司便擁有較高的相對投資回報率。中小企業在起步發展階段,在戰略上,一定要注重市場的深化細分,明確目標消費者。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具有高度競爭優勢,才可能成功。

8、要正確認識策略聯盟的重要性

很多成功的企業,都是透過策略聯盟的戰略逐步走向成功的,而且是從配角開始做起。再有就是我們企業在策略聯盟上不僅要注意與自己處于同一產業或相關產業的大企業的合作上,而且也要注意將自身并不精通的業務環節轉包給其他企業以及技術合作上。因為從價值鏈的角度來看,世界上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沒有一家會在所有的業務環節上都精通,都具有競爭優勢,所以為了保持和強化核心業務,使企業更具競爭力,企業可以只保留最關鍵的核心業務環節,其他在本企業資源有限的約束下無法做到最好的環節,可將之外包出去,這樣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來換取更高的價值。所以,中小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優勢資源,突出核心專長,保持市場競爭優勢,針對特定的細分市場,透過策略聯盟來把它做深做透。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專業化與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探究

【摘要】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逐漸暴露出投資過于分

散、追求多元化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經營的好壞不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微觀問題,還是關系到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宏觀問題。因此,有必要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以制定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本文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研究了專業化分工的重要意義和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模式,制定了我國中小企業具體的發展戰略,并提出了實現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專業化 網絡結構 產品內分工

一、引言

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既是一個微觀問題,也是一個宏觀問題。所謂微觀是指站在企業的角度為中小企業制定發展戰略,從單個企業的立場來看這是一個微觀問題;所謂宏觀是指從區域的角度出發來制定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某區域內所有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不僅僅是中小企業本身的事情,還關系到該區域甚至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說它是一個宏觀問題。本文就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以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在區域產業結構的演變模式的背景下,制定中小企業發展戰略。

二、專業化分工理論

當今的經濟社會是一個分工的社會,任何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生產所有的產品,必須要通過分工和合作,任何一種產品的生產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其他產品或服務。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細。亞當?斯密觀察到社會分工大大提高了生產率。他發表《國富論》以后的兩百年中,人類經濟空前繁榮,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壽命延長,教育普及,這個過程伴隨著分工的不斷細化。

不難發現,與歷史時期主要以產品為基本對象的分工形態相比,當代分工的一個引人矚目的特征,就是某個產品生產過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區段,被拆散后在空間上分布和展開到不同國家去進行,形成以工序、區段、環節為對象的分工體系。過去幾十年間,這類以工序、區段為對象的國際分工現象,在計算機、家用電器、汽車、服裝玩具、機械產品等諸多制造業部門獲得了普遍發展。甚至過去傳統認為是不可貿易的勞務產品,也出現程了度不等的具有工序分工性質的新型國際分工方式。

有些經濟學家提出了用“產品內分工”來刻畫這類新型國際分工現象。產品內分工是區分傳統行業間和行業內分工的一種新型國際分工類型,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國際化過程或展開結構。其基本涵義是指特定產品生產過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區段,在空間上分散化地展開到不同國家和經濟體進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特定產品生產過程不同環節或區段的生產或供應活動。

產品內分工的分析框架不僅適用于國際間,同樣適用于國內不同區域間或某一區域不同企業間的生產分享。這是因為利用比較優勢對產品內分工創造利益的解釋,實際上不僅僅局限于資本稟賦不同的國家之間。在一個國家內部,不同地區對生產力基本要素的占有差異使它們的資源充裕程度存在顯著的不同;生產力的非均衡發展,各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也都會為分工在區域間發展創造條件。而對同一區域內的企業來說,由于地理優勢、資金豐裕、市場占有、技術和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差異,甚至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存在,也會造成不同企業間各自的比較優勢,從而使本區域內的產品內分工成為可能。單就我國現狀來說,存在著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市場發育不完善、國際經濟貿易壁壘較多等問題,使產品國際間分工面臨著較高的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對國內產品內分工的研究愈發重要,特別是同一區域內的生產分享,更加符合我國的生產力現實,值得大力提倡。而對參與產品內分工的特定產品來說,進入分工領域的工序和環節多少,即經濟整體產品內分工的深度,則是由分工的相對收益和成本的比較來決定的。

三、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小企業已經形成我國經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世界性高科技的發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也暴露出許多的問題和矛盾。

1、中小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我國建國后工業的發展,一直處于否定市場機制的計劃體制環境中,加上我國歷史上長期存在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因而在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上普遍存在“萬事不求人”的觀念,表現在產業結構中即為“大而全、小而全”,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是全能企業,專業化分工程度很低,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2、中小企業之間趨同現象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重復投入現象嚴重。這種現象既表現在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重復建設和重復投入,也表現為中小企業自身之間的重復建設。尤其是中小企業之間大量的競爭而非合作的關系使得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3、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間組織關系松散,企業間協作困難。大企業難以從中小企業獲得低成本高質量的零部件和中間產品,中小企業更是難以從大企業得到資金、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無法通過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益。

4、行業集中度差。同一區域內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行業,不能形成有效的產業地理集中或產業族群。所謂產業地理集中或產業族群是指某一特定產業的企業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區,形成了一個穩定、有持續競爭優勢的集合體。不能形成產業族群就不能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

縱觀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是指導思想的問題,也就是體制問題。我國經濟的發展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思想上受到嚴重的束縛。雖然已改革開放多年,但無法徹底轉變觀念,還是以大為美,一味追求多元化生產,無法形成規模經濟;生產上比較盲目,貪圖眼前利益,忽略了持續性發展,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問題。

四、中小企業的專業化發展戰略

1、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模式選擇。加入WTO之后,從制度上講我國企業已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就我國企業而言,參加國際分工的制度門檻降低了。互聯網的發展從技術上使我國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互聯網解決了我國企業與世界經濟的技術門檻。因此,加入WTO和互聯網的發展,意味著我們每個企業市場范圍更大了。而我們的產業卻要相應變小,只有變小才能更優,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這便是大與小的辯證法。

市場大了而我們的企業范圍反而變小,這是由于以前我們的企業市場小,產品只供應某個區域的需求,產業少,缺乏規模效應,掙不到利潤,必須要把產業做多。但現在市場范圍擴大,做其中一個產業就可以產生規模效應,沒有必要做多。不但沒有必要,而且不能做多,因為做多就無法做精。在國家“十五”計劃綱要中也提出,“要實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提高與大企業的配套能力。”

目前我們每個企業都面臨著兩個戰略選擇:一個是多產業小規模,低市場占有率;一個是少產業大規模,高市場占有率。在此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應當選擇后者,其基本思想即專業化思想。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分工的社會,在我們這個分工的社會里,是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專,構成整個社會的全。加入世貿組織和互聯網的發展更需要專業化,分工更精細。

2、中小企業走專業化之路的重要意義。

(1)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效率。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一味貪大圖多,結果造成專業化程度低下、效率低下。如果中小企業都進行專業化生產不僅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的組織結構,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經營靈活,適應性強”的特點,而且大量中小企業可以有效合作,還可以完善區域的產業結構,充分提升區域的競爭能力。

(2)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的作用,促進企業和國家經濟發展。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等因素的制約,若不進行專業化生產很難形成規模經濟,使得效率低下,資源浪費。進行專業化生產可以使企業專注于自身的強項,發揮比較優勢,很容易形成規模經濟。

(3)可以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中小企業本身競爭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比較弱,但是如果進行專業化生產則可以集中精力開發核心競爭力,發展成“專、精、特、新”型企業。也有可能進行科研開發和創新,若在區域內形成企業間協作還可以聯合開發和創新。

(4)若在區域內形成產業族群則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大發展。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小而散”,同一區域內往往擁有多種產業,同一產業往往分散于各地,無法形成有效的產業聚集效應。如果中小企業不僅專業化生產而且形成產業族群,這對于企業本身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這在我國有些地方已經形成而且已經顯示出很大的優勢,例如浙江的溫州、臺州等地。

3、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通過以上分析,依據分工的基本原理和專業化發展的優勢可以制定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但是由于中小企業的成長環境不同,專業化模式也多種多樣。以青島和溫州為例,由于歷史和文化等原因使得青島和溫州的經濟發展模式相去甚遠。青島模式的特點是區域經濟主要靠大企業支撐,如有海爾、海信等十大集團。十大集團對青島經濟的貢獻占整個青島經濟的50%以上。相比之下,青島的民營經濟并不怎么發達,中小企業在青島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比較小。而溫州模式的特點是區域經濟主要靠小企業支撐,溫州有近10萬家中小企業,中小民營企業對溫州經濟貢獻率高達90%。由于歷史原因,國家對溫州很少有投資,溫州幾乎沒有什么大型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因此,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戰略可以分為兩種主要模式,一種是以大企業為依托,自身發展專業化;另一種是以當地的專業化市場為基礎進行發展。

對于第一種戰略模式,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適用。大企業的產品通常情況下包括的零部件和生產環節比較多。如果將其中的若干環節拆散,以合同(外包)的方式分給中小企業生產,這樣不僅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也有利于大企業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并取得質優價廉的零部件,是一種雙贏的結果。如下圖所示,中小企業所生產的零部件或環節不僅可以提供給就近的大企業,還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形成一種網狀結構,更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

目前正在流行的一種產業組織結構即網絡結構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網絡結構是一種只有很小的中心組織,依靠其他組織以合同為基礎進行制造、營銷或其他關鍵業務的經營活動的結構,使得每一個企業都可以只關心自己核心的部分,而對于其他部分的生產經營實行外包。它使管理當局對于新技術、時尚或者來自海外的低成本競爭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應變能力。

網絡結構是中小企業的一個可行的選擇,同時也可以為大型企業所采用。耐克公司、愛默森無線電設備公司等就是這樣一些大型的企業。自己不擁有或只擁有少量的制造設備,只配備幾百名員工,每年就可以銷售幾百萬美元的產品,獲得相當具有競爭力的收益。這些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創設一個關系的網絡。他們與獨立的設計者、制造商、銷售商等聯系,按照合同執行相應的職能。當然,這是以健全的法制和發達的交通、通訊等為基礎的。

對于第二種戰略模式,又可以具體劃分為兩種子模式,一種是所有的企業在區域內共同生產一種產品;另一種是以某個具體產品的價值鏈為依托實現單個企業的專業化。前者通過專業化生產逐漸打出知名度,最后該地區可以發展成為這種產業的全國甚至全球的集散地,例如河北辛集的皮革市場、山東壽光的大棚蔬菜市場等等。后者的發展更為復雜一些,因為涉及到多個企業的合作關系,但其一旦形成就會大大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浙江臺州的摩托車生產。

五、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戰略實現的對策和建議

要加快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中小企業專業化生產,提升產業競爭力,必須在以下方面作進一步的努力。

1、充分發揮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在宏觀和中長期發展方面,政府占有信息上的優勢,這些信息對企業的正確決策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政府的發展規劃,實質上也是提供一種前瞻性的信息。當政府對企業的直接干預減少以后,信息服務應當成為政府為企業提供的服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為此,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信息的收集、加工,形成順暢的信息傳遞與互動渠道,形成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組成的嚴密有序、內外結合、協調配合的信息系統和應對機制,主動掌握有關國家的貿易政策及相關措施,組織專門人員研究對策,積極提高我國企業的應急能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

此外,政府在制定產業政策時可以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適當引導,但是不能直接干預企業行為。因此行業協會還要充分發揮其輔助功能,充分認識行業協會在制定產品標準、開發共性技術、開拓國際市場、規范市場競爭中的作用,給中小企業以正確的引導,逐漸使中小企業從主觀上認識到專業化的重要性,推進集中戰略的實現。

2、完善法制建設。在企業內部的產權交易關系向企業間的市場交易關系轉變中涉及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法律問題。各企業之間是以一系列的契約為紐帶聯系在一起的,一旦出現違約等問題就會引起經濟糾紛。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制作保障,很多企業會選擇自己生產而不是外包。因此,健全的法制是中小企業進行產業集中、環節集中和區域集中的堅實基礎,必須要進行完善。

3、提高產品附加值。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產品仍處于附加值低、替代性高的階段,主要依靠低成本與生產規模上的優勢占據市場,沒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更談不上自主知識產權。因此,要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業競爭力,必須增強其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創新努力發展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等位于價值鏈上游的產品,使目前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垂直分工體系”向互補型的“水平分工”轉變,并通過提升品牌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條件的限制,自主創新和提升品牌很難實現。因此可以利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作用使多家中小企業實現聯合創新,或者與大企業或科研機構聯合進行創新和提升品牌,并采取利潤分成的形式對創新成果進行分享。

4、加強人文凝聚力。專業化分工的形成并非是憑空產生的,經濟組織的各種形式也并非出現于社會真空,而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根植于文化、歷史與制度之中。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的非正式聯系所產生的信任、凝聚力、互惠、忠誠等社會資本促使了專業化的產生。社會文化環境代表一定的民族特點,是其理論思維水平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涵蓋面很廣,包括宗教、習慣、風俗、信仰、道德等,具有聚合、凝結的功能。區域中行為主體往往由于共同的地域和人口特征以及密切的社會關系,使得他們成為具有共同心理及文化特征的結合體。同一個社會群體的人們在同一類型或模式的環境中得以教化、培養,從而因相同的價值觀念、社會習俗、行為方式、歸屬感覺聚合起來,并形成一種向心的抗異力量。一個社會越是具有歷史獨特性,便越會獨立于其他社會而演進,其經濟組織的形式也就越特殊。區域在發展過程中,無數歷史的偶然性因素或許會影響它發展的命運,這也會隨時間流逝而不斷積累,可能改變區域經濟發展的類型。

因此,在我國某些地區可以形成產業族群,而在其他地區也許根本無法形成,這在制定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時至關重要。對于凝聚力強的區域,只要政府作適當的引導和扶持就會形成高效率的產業地理集中;而對于凝聚力相對較弱的地區,除了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努力支持之外,更要加強文化的建設,逐漸形成較強的人文凝聚力,從而更順利地實現專業化分工。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論文: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管理對策

摘要:創新意識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靈魂。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當前,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投資并使之成為經濟增長的亮點,對我國的經濟復蘇與結構調整無疑是立竿見影的。文章就中小企業在發展戰略上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出發,結合我國中小企業實際,探討我國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戰略。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中小企業

發展中小企業是我國的大戰略。在我國,中小型企業在數量上占企業的絕大多數,它們向國家繳納的稅收占國家稅收收入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它們創造了更高比例的就業機會。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在地市級以下市縣,從農業部門和眾多國有企業改制轉換身份而轉移出來的勞動力絕大部分在中小企業就業。尤其是剛剛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后,在當前經濟復蘇的關鍵時期,如果缺少了中小企業的復蘇,整個國家經濟的復蘇也就無從談起。

那么中小企業如何確定自己的發展戰略呢?普哈拉德和哈默經過大量實證研究證實:企業獲得與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在于其是否擁有出眾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企業規模的大小。從此,運用核心競爭力理論揭示企業發展戰略成功的奧妙成為當今世界管理的最新潮流,中小企業由于資源有限,發展核心競爭力成為必然的選擇。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1990年,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普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核心競爭力”的概念,認為“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集體知識和集體學習,尤其是協調不同生產技術和整合多種技術流的能力”,從這個基本涵義出發,學術界把“核心競爭力”界定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開發技術產品以及市場營銷方面所具有的獨特能力。它以企業的技術能力為核心,通過企業戰略決策、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組織管理的整合而使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一種資產與知識互補關系。企業核心競爭力至少具備以下一些特征,并與之相適應。

第一,延展性。核心能力是企業向新市場延展的基礎,企業可以通過核心能力的延展而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產品,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進人多種產品市場的潛在途徑。也就是說,一項核心技術能力可使企業在多個產品上獲得競爭優勢。如摩托羅拉公司建立在其無線電通信技術專長基礎上的核心競爭力,不僅使其在核心業務交換機等通信市場上享有持久的優勢地位,而且在BP機、雙向移動無線裝置、蜂窩式電話等產品領域也遙遙領先。

第二,價值性。核心競爭力能為顧客帶來較大的最終用戶價值。企業是否有出色的業績或者穩定的優勢,最終還要由企業的上帝――顧客來評判。其一切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的使用要求,都必須使產品具有顧客認可的用戶價值。如英特爾公司的微處理器生產技術為大量電腦用戶帶來了快捷和穩定的超值享受,使得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并且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第三,獨特性。與競爭對手相比,核心能力必須是企業所獨具的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的技術或知識產權。一般來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競爭對手而言具有越高的進入壁壘,其核心競爭力結構中的智能化成分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便可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如美國的可口可樂公司的飲料在價格、口味和質量上不可同日而語,長期占有飲料的霸主地位。

第四,可變性。核心能力會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并逐步趨于良性循環。核心競爭力的可變性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從產生、成長、壯大到衰亡的生命周期。企業若想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領先優勢,就必須對核心競爭力持續不斷地進行維護、創新、發展和培育,否則,當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或企業內部管理不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會貶值,甚至喪失。

因此,企業要不斷地學習和培育,維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上述的特征告訴我們,一個企業并不是有一個發明創造、擁有一項技術專利或一個優秀產品就能奪取市場、求得企業長久發展的,而是企業各要素整合的綜合實力,是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晶,這種綜合實力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及企業的技術、質量、信用、信譽、形象、企業文化、人才等,無不囊括于核心競爭力之中。

二、導致我國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是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強,其主要表現為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勞動生產水平低,贏利能力差,技術創新能力弱,國際化程度較低,沒有形成以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這些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的反映。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企業外部競爭環境的惡劣。企業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使企業的競爭環境更加惡劣。為了爭奪市場,企業間的競爭不斷升級。價格戰、質量戰、服務戰等此起彼伏,使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行業投資報酬率普遍呈下降趨勢。同時,面對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正確把握和預測技術發展的走勢和顧客的潛在需求變得更加困難,也使得企業在進入新領域時,對新領域行業知識的了解、專業技能的掌握變得更加困難。

第二,企業內部運行機制不夠完善。企業內部運行機制不完善,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企業缺乏管理決策能力,家族式企業居多,管理層次較低。其次,缺乏企業創新的能力。面對日益加速的企業創新和產品創新,大部分企業都存在“先天不足”,“模仿從眾”現象比較多,創新意識和能力較差,同時,從創新方式來看,由于利益驅動以及我國法律不健全,很多企業追求的并不是長期的競爭優勢,而是短期的經濟利益,這就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再次,缺乏可行的發展戰略。企業實施多角化經營若沒有核心競爭力作基礎,盲目多元化經營,貿然涉足自己所不熟悉的新行業,只求廣度不講深度,就不能形成壓倒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這樣,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沒有有效地發揮其溢出效應,在激烈的競爭中,企業不但不能在新涉足的領域求得發展,而且很可能副業拖累主業,導致整個企業失敗。

三、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對策

培養我國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遵守以下幾點戰略步驟:

第一,規劃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戰略資產,必須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一致。核心競爭力理論認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關鍵在于培育和發展能使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雖然是中小企業也要站在全球、一個區域的高度在研究市場成長趨勢和內外部競爭環境的基礎上,把握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行業的發展動向,選擇符合市場需求和自己占有資源優勢的產品作為主攻方向,在確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是建立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核心競爭力是知識、技能、技術的集合體,帶有明顯技術的特征,因此在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過程中,技術創新是核心之核心,沒有技術上的突破,高人一籌,所建立的核心能力也是價值有限的,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最終也將敗下陣來。

第二,創造滿足顧客需求的獨特的企業價值鏈。從核心爭力的價值元素和獨特元素的角度,核心競爭力實質是指企業在研發、設計、制造、營銷、服務等某一兩環節上明顯優于,并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能夠滿足顧客價值需要的獨特能力。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歸根結底是通過對顧客價值鏈施加影響,并在為顧客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形成的。在為顧客創造價值時,企業應做到企業與顧客之間應達成“利益一致、利益共享”的共識。“利益一致、利益共享”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始終以顧客的利益為出發點,以顧客的需求、欲望為中心,改變傳統營銷模式,真正建立企業與顧客之間利益共享的雙贏模式。

第三,創建學習型組織。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企業學習能力更加重要,比競爭者能夠更快地學習的能力,很可能是未來企業能夠依賴的惟一競爭優勢。彼得?圣吉認為,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企業。因此,學習型企業的建立,可以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加強,是最終形成競爭力的必要手段。具體措施:首先,加強對員工的激勵和培訓,可以通過培訓、對外合作以及在創造性的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術來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其次,定期進行集體學習。集體學習就是企業員工進行技術和經驗的交流,它可以將員工個人知識能力與企業單個團隊知識能力進行整合,將整個組織內的知識、技術和經驗累積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形成企業整體核心競爭力。同時,集體學習也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培養了企業內的默契。實踐證明,學習型企業的建立是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企業核心競爭力來自于企業組織的集體學習,來自于經驗、知識和價值觀的傳遞。只有那些持續學習新知識,將新知識傳遍整個組織,并迅速將知識技術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成功。

第四,倡導價值創新。正確認識規模化經營,加強企業制度建設一個優秀的企業必須是一個不斷變革和創新的企業。對中小企業來說,要積極主動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大力倡導價值創新。價值創新,就是要創造出新的滿足用戶需求的價值,其核心不是如何對付和戰勝競爭者,而是著眼于價值的創新,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進而實現企業自身的價值。大量成功的企業案例表明,企業的成功與企業規模沒有必然的聯系。實際情況是成功的中小企業常常能依靠富有創造性和活力的經營戰略和策略,獲取本行業的大部分增長的市場價值。因此,中小企業應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不盲目地追求發展速度和規模化經營,將企業關注的重點集中于發現顧客潛在需求,進行市場開拓和產品創新,加大企業研發創新資金投入,創造“先動”優勢,成為目標市場的首入者,進而獲取超額的利益。優秀的企業不可缺少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完善的企業制度,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應建立科學、合理完善的規章制度并嚴格遵守執行。通過企業制度建設,可以激勵員工保持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制度是企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第五,加強內部整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市場競爭優勢基礎上的使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模仿性。核心競爭力是能夠創造客戶價值的專門技能和技術,對企業至關重要,是企業的生命線。品牌的影響力、產品的設計創新能力、產品研發和營銷方式的創新能力、是否擁有特殊稀缺資源、規模化優勢等都是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重要內容。加強企業內部整合是中小企業加強競爭力的基礎手段,在現有資本結構的基礎上,通過整合使企業的人、財、物等各類資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使生產規模在一定的資本結構和技術領域內得以擴大,從而不斷增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結束語

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在復雜環境下作出重大決策的基礎,是指導企業長遠發展的航標,戰略管理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小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必須主動適應環境,明確戰略發展方向,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以價值創新為主線,加大創新活動投入,培養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只有抓住當前機遇,扎扎實實做好戰略管理方方面面的基礎性工作,才能使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轉強。

(作者單位: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管理科學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在人线av|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永久免费的av在线电影网无码|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性xxxxx大片免费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污污内射久久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少妇国语|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无码a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 女人脱了内裤趴开腿让男生摸|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尤物视频网站| 在熟睡夫面前侵犯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最新版在线|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女邻居丰满的奶水| 乱码午夜-极品国产内射|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看|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妓女| 中国老太婆bb无套内射|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中国杭州少妇xxxx做受| 免费xxxx18美国| 夜夜爽妓女8888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