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5 16:51: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學德育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 上下齊心,齊抓共管
我們知道,學校政教處是專管學生及相應班主任及班級而設立的部門,班主任是為建立、鞏固和發展班集體而任命的專職教師。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教處和班主任工作的優劣,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其余部門和其他任課老師絕不能以此就推卸育人的責任。教師有義務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不能對好的學生表揚,不好的視而不見、袖手旁觀,更不能為自己班級的小利益而包庇、縱容。
二 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知(道德認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為)的過程,它們都與道德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知、情、意影響、支配行,行反過來又驗證、促進知、情、意的發展,它是衡量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堅持教學主渠道,如:有效利用政治、語文等科目的課堂教學中,有意無意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教育。同時積極開展一些實踐活動,為促進學生更好地遵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可組織開展“學《守則》《規范》,做文明學生”比賽活動。再如:“我為學校添光彩”“我為班級添光彩”等集體主義教育活動。
三 持之以恒,耐心細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培養教育人的工作是世間最復雜而又最艱難的工作。有位教師說:“不能奢望在學生的心田上撒幾粒種子、流幾滴汗水,就能永遠收獲豐碩的果實,只有日日夜夜,點點滴滴堅持下去才行。”育人要持之以恒,特別是對思想品德后進生的轉變工作,更應如此。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作為教師、教育工作者,應當本著“誨人不倦”的精神,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因為任何一個教育工作者,都無權把任何一個受教育者拒之門外或推向社會。
從小抓起,從細微處抓起,把惡行消滅在萌芽時期。在一般情況下,人不會一下子變壞或做出驚人的壞事,它需遵循一定的過程,藏族有個諺語:“偷針竊線時,母親說孩子懂事,殺人偷馬時母親無能救子”。學生思想行為稍有反常、稍有問題時,首先表現在外表上,不穿校服、留長發、偶爾逃課、書包里帶一些非學習用具的東西,抽煙,帶小音響設備、管制刀具等,班主任發現時必須立刻采取教育措施,把學生的不良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下。若班主任把這些看做是小事而忽略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在培養過程中要杜絕簡單粗暴、不留后路的做法,要堅持耐心講理,貼近距離、交流思想的教育方法。中小學生年紀小、閱歷淺、經驗不足,不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良言行,這是在所難免的。如果班主任聽風就是雨,動輒就大發雷霆,簡單粗暴地體罰或變相體罰,或罰款等手段輕率處理,這樣帶來的后果表面上可能會管住學生,但實際上學生口服心不服,且會產生抵觸情緒,拉大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并樹起一道無形的墻壁。這時,不僅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與教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作為教師對待學生的正確態度是允許學生犯錯誤,鼓勵和歡迎學生改正錯誤。作為班主任,更應以此鞭策自己,提高育人藝術。
四 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教育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做學生的導師和人師。即: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教會學生學習,而且教會學生做人。怎樣教學生做人,說破嘴皮子,不如為學生樹立個好榜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青少年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因此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用革命先烈、英雄人物、中外名人的動人事跡感染學生,還要樹立本校本班優秀學生作為某一方面的榜樣,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學習、遵紀守法,身邊的事往往更有直觀性和可塑性。
五 重視班主任工作,以更好地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
德育工作與教師師德有較大的內在聯系。教師師德的培養,必須依靠教師自身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強的毅力才能得以實現。同時,也需要鼓勵和支持,有一個環境的依托和熏陶。由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處于特殊的地位,如何鼓勵和支持班主任工作成為學校抓好德育工作的關鍵。因此要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學校往往為了迎接上級領導的檢查,忽視學校常規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不能定期召開班主任會,等班級里出現問題時就扣分,說那個班級紀律渙散,那個班主任組織能力差,責任心不強。同時要提高班主任待遇,現在很多學校班主任津貼太低,連早飯的錢都不夠,早出晚歸,而且大多時候不能在家吃飯,很多老師不愿意當班主任。因此要根據地方、學校的實際,適當提高班主任待遇,同時對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和考核評價。
一、心智模式理論
(一)心智模式的定義
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心智”一詞指的是“心臟”和“智力、智慧”,強調了生理和心理的有機結合,但是“心智”內涵的界定卻經歷了一個由爭辯到基本統一的過程。以往學者們就“心智”是否是理性的問題以及“心智”的具身性問題展開爭論,并最終在哲學和科學的角度基本達成一致,即認為“心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內在統一,同時具身性是“心智”的一個基本特征。從當代心理學的視角定義“心智”,那么“心智”是指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①由此可知,“心智”受身心因素的綜合影響,并對人們的認知和行為起到支持、調節、控制和監督的作用。
1943年,英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 首次在其研究中對心智模式進行了定義,最終把心智模式界定為人腦的一種認知結構,通過這種認知結構人們可以認識、解釋和預測行為和事件的發展變化,從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來看,心智模式位于知覺和行為之間。②心智模式的提出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隨著心智模式理論被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心智模式概念的解釋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在人工控制科學的視域下,心智模式被認為是一個“假想的結構”,是一種“圖解”,通過心智模式我們可以認識世界、解釋世界最終達到對世界的控制。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心智模式是特殊的“認知地圖”,它會有意或無意地對人們的認知或行為產生影響。學習型組織大師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項修煉》著作中從管理學的角度對心智模式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從此心智模式被人們廣為知曉。在彼得?圣吉看來心智模式是影響我們認知和行為的假設、成見,甚至圖像、印象。心智模式對我們行為認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通過這個簡化的假設來認識周圍的世界,并在外界環境的反饋中不斷調整我們的認知和行為。
雖然不同領域對心智模式解釋的側重點不同,但這些定義有些共同特征:首先,心智模式是一種認知機制;第三,心智模式對個體的行為和認知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再次,心智模式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最后,心智模式呈現的是客體的信念。③筆者在借鑒以往學者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德育領域的心智模式進行了界定,即德育領域的心智模式就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影響學生德育學習活動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它具有具身性、系統性、內潛性和動態發展等特征。
(二)影響心智模式的因素
環境是影響心智模式的重要因素,這里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我們進化的最終目的是要適應環境,在某種程度上看環境對物種進行了選擇。心理學家華生提出“環境決定論”,并通過開展一系列心理學實驗為自己的主張提供了依據。社會中的宗教、教育和法律等都屬于心智模式的傳遞形式,這與生物基因的傳遞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踐行或遵守這些社會活動和約定的同時,也在發展我們自身的心智模式,并通過環境的反饋,不斷調適我們的行為,最終形成了我們的風格和習慣。所以,我們周圍的環境對個體心智模式的發展、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遺傳是影響心智模式的第二個因素,尤其是性格產生的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格特質是相對穩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心智模式。所以,遺傳的特性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心智模式是相對穩定的。但隨著個體的不斷成熟,遺傳因素對個體心智模式的影響相對減弱,而環境對心智模式的影響卻不斷加大,心智模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三)心智模式的特點
心智模式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定勢,潛移默化地對我們的認知、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我們很少能夠發現心智模式的不足,所以心智模式有以下特點:
1. 心智模式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深藏于我們的心中;2. 心智模式是內隱的,我們很少能夠發現它;3. 心智模式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4. 心智模式隨著個體的成長不斷發展,表現出可變性;5. 心智模式具有時效性,一個時期的心智模式到了另外一個時期可能就不適應了。④
二、當今中小學德育的現狀及問題
從時間維度來看,現今中小學德育質量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具體體現在德育目標的確定、德育教師隊伍建設和德育方法的改進等方面。在當今中小學德育研究成果中,學者們紛紛從不同的視角、借鑒國內外的德育實踐經驗來探究中小學德育目標的設定、德育內容的編排、德育方法的應用以及教師隊伍的建設,可是真正從心智模式的視角出發來研究中小學德育的研究成果基本沒有。因此,從心智模式理論的角度來探究中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可謂是為中小學德育工作再添新鮮血液。心智模式理論視角下的中小學德育問題表現如下:
(一)中小學德育目標存在的問題
首先,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的德育目標過于強調社會功能和政治功能,忽視了中小學生自身需求的滿足。由于德育目標在設定的過程中缺少對中小學生心智模式實際情況的了解,從而導致中小學德育長時間停留在“口號”中,制約了中小學德育的實際效果。其次,長期以來中小學德育目標在學界被認定為同一個,高中、初中和小學的德育目標通常被模糊界定,但是最近有學者對中小學學業心智模型進行了研究,并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小學階段、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學業心智模式的核心體系是不同的,所以這種不考慮學生心智模式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德育目標實施起來會困難重重。最后,由于有些中小學在實現德育目標的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心智模式的關注不夠,不能及時對師生的不良心智模式進行完善和教育,最終導致中小學德育目標落空。
(二)中小學德育內容和方法存在的問題
當下中小學生的德育內容一般是基本的社會公德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這些德育內容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學生的社會化,卻忽視了對學生心智模式的關注。學生的心智模式具有內隱性和長久性等特點,對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產生影響,所以德育內容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心智模式,并不斷完善學生的心智模式。
中小學德育方法以說教為主,這種脫離生活實踐的德育方法忽視了學生心智模式的培養,因為心智模式具有具身性的特點。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說教不僅效果不好,反而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在德育學習中產生的逆反心理沒有得到及時平復,那么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逆反心理會轉化為不利的心智模式。在這種心智模式的潛在影響下,學生就會對德育課程的學習缺少動力和興趣。
(三)德育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存在不良心智模式
由于心智模式具有內隱性、長期性的特點,所以,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很難覺察到自身心智模式的存在。心智模式沒有好壞之分,但是卻有有利和不利之別。有利的心智模式可以引導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的思維,但是如果學生不能及早發現對自己不利的心智模式并予以改正和完善的話,就會阻礙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中小學生在德育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良心智模式有以下幾點:
1. 德育學習的思維定勢。首先,由于考試的評價標準主要是以學習成績為主,所以中小學教師經常按照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序,久而久之,學生便從內心輕視德育學科,影響中小學生心智模式的發展。其次,在中小學德育教學活動主要以書本內容為綱,以說教形式進行教學,以考試分數進行測評,因此,中小學生為了在短期內取得較高的分數,就會采用機械記憶的形式來應對德育考試,學生便在頭腦中對德育學習留下了死記硬背的刻板印象。最后,長期的說教式德育局限了學生的思路,對出現的問題往往采用課本上提倡的有限思路進行解決,削弱了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2. 中小學生對待德育的心態不端正。由于心智模式具有內隱性、深刻性的特點,所以中小學生在德育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心態。一種是“自我感覺良好”、“歸罪于外”的心態,即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總從外部找原因來推卸自己的責任,這種“自滿”的心態對德育是極為不利的。另一種是盲目“自卑”的心態,即認為學習好的學生什么都好,用成績來衡量一切,殊不知,品德高尚也是自己值得驕傲的優點。
(四)德育教師存在的不良心智模式
中小學德育教師的心智模式和一般人的心智模式一樣,是在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心智模式就很難引起教師自己的注意。比如,有些中小學德育教師為了維護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尊嚴或者是安于自己的現狀,所以拒絕在在德育方法和課堂組織形式方面做出改變,在教學中抱著“隨大流”的心態,所以“習慣性教法已經成了教師難以逾越的舒適區”;⑤有些德育教師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認同感不高,缺少德育事業的成就感,在課堂上德育教師上課積極性不高、不思進取的形象給學生起到了反面示范作用,降低了德育效果;有些德育教師特別在意自身的教師形象,認為課堂上教師就是權威,不允許學生提出質疑,這類老套的師生觀是不公正的,也是不民主的。
三、心智模式理論對中小學德育的啟示
心智模式理論重視學生心智模式的培養和完善,強調中小學德育要以學生和教師的現有心智水平為出發點,通過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最終使學生和教師從內心接受現行的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并使其轉化為自身的心智模式,影響和指導以后的德育行為。
(一)重視學生心智模式的發展
中小學德育目標是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而學生心智模式對其認知和行為的形成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在中小學德育理念中一定要關注對學生心智模式的培養。首先,中小學德育工作者應從思想上認識到中小學生心智模式在德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夠及時總結出自己所教授階段的學生共享的心智模式。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對學生共享的心智模式進行分析,并從心智模式的角度來看待學生在德育課程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能夠對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再次,德育工作者要在學生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用合適的語言把學生這些內隱的心智模式呈現在課堂上,使學生認識到自身認識存在的不足方面。最后,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導學生探索個人內在的心智模式,找出心智模式可能存在的缺陷,從而完善學生不合時宜的心智模式。所以,為了切實提高中小學德育的實效性,德育目標理應關注學生的心智模式的完善。
(二)結合學生心智發展情況開展德育活動
首先,由于心智模式強調身體體驗在認知形成中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學德育要定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采用多樣的手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其次,心智模式是分層的、動態的,要根據不同學段的學生的學業心智模式特點進行施教,比如小學生的學業心智是以注意力和邏輯能力為主的,所以小學生的德育內容應該是貼近生活的,適當結合老師的講解;初中生的學業心智模式是以動機和意志力為核心的,所以初中生的德育內容要能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同時要結合社會實踐進行;高中生的學業心智模式是以自我效能感為核心的,因此高中德育要交給學生自我教育,使他們能夠及時總結自己的行為。最后,心智模式整體性的特點要求我們要做好中小學各學段德育內容的無痕銜接工作,以學生心智模式發展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組織形式為依據,最大限度地滿足和完善學生心智模式的發展。
(三)完善師生在德育活動中心智模式
首先,教師要加強自我學習的意識,通過比較現有的教學行為和預期效果之間的差距不斷檢討自己已有的主導價值觀,并重新修訂課堂教學方案;其次,教師要認識到德育教學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學習和提升的過程,明確德育工作的意義指向,并從內心愿意為自己的德育行為負責的。再次,中小學德育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和溝通,通過營造開放式的學習的氛圍,來分享經驗和心得體會。最后,德育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型心智模式的培養,做好應對學生不良心智模式的準備工作,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認知方式,最終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智模式。
(四)營造積極健康的德育環境
環境對學生心智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影響學生接觸的生活環境,來促進學生德育品質的發展。首先,學校要積極開展團隊德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加入團隊討論,通過團隊思維的碰撞引導學生完善自身的心智模式。其次,校園、家庭和社區之間要在多方面加強溝通、相互配合,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機制,比如通過開展“社區道德榜樣進校園”、“夸夸家里的長輩”、“說說我家的家風和家規”、“活雷鋒志愿者”等校園和社會實踐活動活動,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德育學習氛圍。最后,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要健全德育評價平臺和監督平臺,使學生認識到德育不僅僅是自己的事,同時也與社會有關,進而增強學生德育學習和踐行的積極性。
注釋:
①胡昌平,馬丹.基于ZMET的用戶心智模型構建[J].情報科學,2011,(1).
②Luria A R. The working brain:An introduction to neuropsychology[M].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Ltd, 1973.
③Norman D A.Some observasions on mental models.In D.Centner & A.L.Stenvens(Eds.):Mental models[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3,7-14.
課程改革后中小學德育教育發生了重大改變,不僅對學科教學和教材進行了改革,而且進行了超越學科體系的全方位改革,改變了傳統教育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閉塞、時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將簡要闡述傳統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和教育關系不明確
問題德育和教育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取向相同的,從我國古代來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德育與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輔相成。而發展到近代,教育與德育的關系越來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來,科學進入學校,使學校“大一統”局面發生了改變,德育與教育關系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隨著現代工業生活的不斷發展,進入知識就力量的時代,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相比較德育的地位越來越低,德育與教育的關系“破裂”開來,造成了現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識和本領的進步,忽視了自身的精神修養,創造出高層面的生產機器,加工各種精密零件,而精神層面配不上技術的進步,因此,在現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關系問題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二)德育與教師關系問題
現代社會不斷向產業化靠攏,不斷進步,學校不僅是學習現代知識的場所,更是一個修身養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價值的場所,并且隨著現代教育的日益進步,學校也成為競爭激烈的場所。在這種大環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師和教育的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尤其是中小學階段是價值觀定位的重要階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而在傳統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當引起學校激烈競爭的加劇者,使教師和學生處于兩個層面,不能很好地互動。更惡劣的是伴有體罰,對于思維意識較弱的學生進行辱罵和諷刺,實行所謂的嚴師出高徒,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思想意識的健全和學校德育教育的發展。
二、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更加強調德育的地位,重視德育的發展,培養綜合型人才。需要學校不斷進行創新,創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徑來強化教育的時效性,從知識傳遞過渡到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各學科的教育中都強化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積極樂觀、不斷上進的優秀品質。在課程改革中,盡量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示不同學科在實現道德教育上的不同價值,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德育課程面貌,強調在真實、客觀的生命體中感受構建個體的道德成長經驗。就此,新課程的改革解決了傳統教育背景下道德與生活的分離局面,學校開始從教學向教育轉變,引發了教學工作者對傳統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視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統一性,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利于培養中小學生健全的人格。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許多新的觀念,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繼續發展和探索。
三、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針對中小學生思想特點
構建道德教育體系課程改革下中小學遇見域的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目前中小學生的思想年齡特點來制定教育對策,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體系。現在中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賴心理嚴重,給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學校要制定有效的對策,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以往單純的說教式教育方式已經行不通,要創建新的渠道,將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學生內心,付諸實踐,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學校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和模擬教學等教學方式,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方式的轉變,并且還可以運用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轉變。
(二)將中小學的教育工作回歸生活
回歸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課程的研究視野,直接表現為德育課程類型從理論體系開始向生活體系轉變,同時,在實踐中一些新德育課程類型逐步發展起來,德育隱性課程如校園文化、人際關系和精神環境等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進一步提高了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并且從個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個層面上設計活動內容,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實際,使學生在不自覺中接受道德教育。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場所,更是加強德育教育的場所,還是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成熟的重要場所。
(三)重視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
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和獨立人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育機構要重視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的發展,對教師的導入方式、提問方式、行為舉止和工作態度等方面嚴格要求,做到為人師表應有的道德觀念。比如,備課充分、守時和負責等優良品質,要以身作則,給中小學生起到良好榜樣,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努力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并且根據難易程度的不同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德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7-0153-01
隨著義務教育政策向農村的有力傾斜,新課程標準的深入推進,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效果有了很大提升。然而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正如大海上的冰山,顯露在水面上的僅僅是一小部分,而“水下冰山”則體積、重量甚大,危害多多,無論是學校教育內部還是外部都存在著值得深入思考和大力改進之處。
一、透視學校德育“水下冰山”
(一)德育形勢“風不平”“浪不靜”
1.社會天空“烏云”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帶來了新舊體制的轉換和社會生活的更新,同時也產生了道德價值的多元取向和良莠不齊的社會文化,它們潛移默化地侵蝕著青少年的身心,特別是在政府管理和媒體監管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這種情況更加令人堪憂。可以說很多時候農村的社會文化處于失控失管狀態,這對學校道德建設造成一定的干擾。
2.學校凈土“想說愛你不容易”。在農村家長們仍然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質量優劣的最重要依據,“升學率”是家長及社會對學校的主要評價。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作為社會中的農村中小學,無論是普通教師還是學校領導,在社會壓力和功利主義的驅使下,不得不為了學校的所謂“聲譽”和壓倒一切的“成績”而有意無意地放棄德育或把德育置于實際上的次要地位。
3.家庭“風煙”不時起。農村文化落后,農村家庭教育問題諸多,如農村家長文化素質較低,教育方法往往滯后,許多家長很難做到“身教言教”,有的甚至自己就身染惡習,或者家庭矛盾不斷。如今更有許多家長外出務工,而留守在家的隔代家長往往過分溺愛孫子孫女等。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
4.“德育讓位”的現象成為公開的秘密。在農村中小學,幾乎每個教師都認為,應當重視德育,不過自己應主要抓好所任教科目的教育教學工作,力爭使學生考取重點高中。理由是學生品德問題可以彌補,但若中考落榜,則是無法彌補。因此,德育工作幾乎處于相互推諉的境地,德育工作處于實際上的附屬地位,“德育為首”幾乎成為一句空話,德育效果當然也就可想而知了,常常在出現了非抓不可的德育問題時才應付地抓一抓。
5.實效德育活動“難覓影蹤”。農村德育活動存在諸多問題,如德育內容成人化,學生在接受這樣的道德教育時,常會產生對抗心理,德育活動實效性差。德育方式方法簡單化,農村中小學的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著批評、訓斥、懲罰等方式方法簡單化的德育教育,德育效果難盡人意。德育活動盲目求新求變,拋棄傳統,忽視本土德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為了所謂的“安全問題”,常將具有農村傳統的德育活動都取消了。
二、積極引領,給力學校德育
(一)多方合作——“水下冰山”暗礁不再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輔相成。學校教育是德育的主導力量,社會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外部環境,家庭教育則是德育的重要力量。當地鄉鎮黨政、村委會應切實承擔相關責任,構筑良好的德育大環境;學校應當采取積極的措施,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作用,讓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幫助學生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家長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多與學校聯系,步調一致形成合力。
(二)有效德育方法,營造和諧氛圍
教育者應細致研究中小學生心理,把握并遵循中小學生德育規律,講究德育方法的藝術性和科學性,優化德育過程。從當前農村中小學的實際情況來說,在采取有效德育活動時應注意:采取說服教育要找準勸說的切入點,同時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學生口服心服。教育方法應堅持以表揚為主,慎用批評和處罰。在面對違規的學生,教育者要用關心和信任等等引導其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堅決反對“反道德行為”等等。
師生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形成和諧的氛圍,也會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德育工作也要因材施教,把握每個學生思想動態的基本走向,以感情為載體,寓教于情,情理共融。這樣的學校德育工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活動讓德育魅力回歸
在農村中小學進行德育活動時,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愿望出發,立足農村創特色,開發校本課程,增加鄉規民約和鄉情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孝敬父母、立志成才等等的情感。大力開展具有農村傳統的德育活動,如春秋時節組織遠足登山,祭掃烈士墓,農忙時節參加力所能及的田間勞動,組織參觀調查訪談旅游等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活動接受德育教育,受到感染熏陶。
活動是德育的靈魂。教育者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把社會的道德規范內化為個體的道德行為,形成良好的品德。
【參考文獻】
[1]孫瑞卿.談談農村德育教育之現狀[J].散文選刊,2011.
第一,新時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要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第二,學校通過開展德育教育,促使學生走出自己曾經的自我小世界,進而來接觸外界的社會環境,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在正確的價值觀念下茁壯成長。第三,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觀可以處于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而促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獲得自己預期的成就。最后,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正確的認識評價自己,找準定位這也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有力的接班人。
二、傳統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和教育關系不明確問題
德育和教育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取向相同的,從我國古代來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德育與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輔相成。而發展到近代,教育與德育的關系越來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來,科學進入學校,使學校“大一統”局面發生了改變,德育與教育關系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隨著現代工業生活的不斷發展,進入知識就力量的時代,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相比較德育的地位越來越低,德育與教育的關系“破裂”開來,造成了現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識和本領的進步,忽視了自身的精神修養,創造出高層面的生產機器,加工各種精密零件,而精神層面配不上技術的進步,因此,在現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關系問題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二)德育與教師關系問題
現代社會不斷向產業化靠攏,不斷進步,學校不僅是學習現代知識的場所,更是一個修身養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價值的場所,并且隨著現代教育的日益進步,學校也成為競爭激烈的場所。在這種大環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師和教育的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尤其是中小學階段是價值觀定位的重要階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而在傳統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當引起學校激烈競爭的加劇者,使教師和學生處于兩個層面,不能很好地互動。更惡劣的是伴有體罰,對于思維意識較弱的學生進行辱罵和諷刺,實行所謂的嚴師出高徒,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思想意識的健全和學校德育教育的發展。
三、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針對中小學生思想特點,構建道德教育體系
課程改革下中小學遇見域的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目前中小學生的思想年齡特點來制定教育對策,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體系。現在中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賴心理嚴重,給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學校要制定有效的對策,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以往單純的說教式教育方式已經行不通,要創建新的渠道,將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學生內心,付諸實踐,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學校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和模擬教學等教學方式,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方式的轉變,并且還可以運用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轉變。
(二)將中小學的教育工作回歸生活
回歸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課程的研究視野,直接表現為德育課程類型從理論體系開始向生活體系轉變,同時,在實踐中一些新德育課程類型逐步發展起來,德育隱性課程如校園文化、人際關系和精神環境等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進一步提高了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并且從個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個層面上設計活動內容,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實際,使學生在不自覺中接受道德教育。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場所,更是加強德育教育的場所,還是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成熟的重要場所。
四、新時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創新分析
第一,學校的教師以及各教育工作者認清如今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教師而言,要想使教師從思想和行動上開始重視德育教育,那么就要讓教師認識到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學校要想使德育教育順利開展,就要先從教師入手,讓教師意識到對于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唯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和完善學校德育教育的開展工作。
第二,學校要研究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德育教育課程。在曾經傳統的德育教育課堂中,教師沒有找到可以吸引學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換句話說教師沒有研究出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德育教育方法,這樣看來,傳統的德育教育并沒有使學生從根本的得到改變,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那么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創新并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尋找與學生的心理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進而來開展德育教育。
最后,建立并完善德育教育課堂的效果評價體系。在以往傳統的德育教育過程中,往往沒有重視起對于德育教育課堂的效果評價體系,因此,就導致了在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的效果評價。由此使得開展德育教育的老師以及接受德育教育的同學在傳授過程中受到了挫折。與此同時,也使德育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段有在學生的成長中起到作用。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中,要注意建立起德育教育課堂的效果評價體系,這個體系不僅要涉及到學生的評價,同時也要涉及到開展德育教育的教師評價,這樣使雙方可以得到積極的動員使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得到提升也能夠使得學生的德育教育辦的有始有終,最終達到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一、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全市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一是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進一步確立,德育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德育內容進一步拓展,德育的功能不斷強化。二是德育工作體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網絡進一步健全,社會育人環境明顯改善。三是教師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隊伍不斷壯大,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四是學生思想主流健康、學校秩序穩定。
同時,我市中小學德育工作還存在許多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同志對這項工作認識不足,研究不深,重視不夠。二是全社會關心支持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風氣尚未全面形成。三是我們的文化產品、活動場所還不能滿足青少年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社會發展給德育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五是學校德育工作在體制機制、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隊伍建設、經費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還存有許多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
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是立德樹人的內在需要。我們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領導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扎實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中心,全面落實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根據時展的要求,不斷在教育內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和體制機制等方面改進創新,把握規律性、提高針對性、增強實效性。
(一)抓根本,牢固樹立“德育為先”理念。我們黨和各級政府提出努力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首要的一點就是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這是教育工作的主題。這就決定了學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一定要進一步牢固樹立“德育為先”理念,把德育擺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位置,落實到一切工作中去,使全體教育工作者真正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發展”的理念、“實踐育人”的理念、“全員育人”的理念、“全面滲透”的理念,并成為自覺行動。
(二)抓核心,切實推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一是抓好課程育人。《*市中小學學科德育指導綱要(施行)》即將發行,各地各中小學要切實加以貫徹落實。二是抓好文化育人。要抓好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牢牢把握愛國主義教育這個核心,把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為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今年要著重抓好建國60周年主題系列活動。三是抓好規范教育。要重視誠信教育、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為內容的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四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今后幾年,要著力推進*市中小學生心里健康促進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是抓好網絡德育。要積極推進中小學德育進網絡工作,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三)抓保障,切實優化德育干部隊伍。要高度重視德育隊伍建設,重視選拔和培養出一批以教育行政部門的德育管理干部和學校領導、德育主任、團隊干部、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管理人才。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工作規范,加強班主任培訓工作,提高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培養出高層次的德育名師。
(四)抓創新,健全完善德育機制。要逐步建立科學、完善的學校綜合評價體系、教師師德評價體系、學生德育行為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文明和諧校園考評標準。
三、加強領導,齊抓共管,為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是要形成全社會合力推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機制。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關鍵詞:新課改;中小學德育;教育改進
中小學不僅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最好時期,也是他們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更是對其進行思想品德、個性人品以及行為舉止的培養教育的最好階段。利用好這一重要的階段,培養好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會讓他們的一生受益匪淺,也會在其一生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成為人生當中的閃光點,有著非凡的意義。
一、中小學德育中出現的缺陷
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心以及新課改的逐漸使用,德育工作當中出現的和新課改觀念相互矛盾的觀念和情況逐漸地突顯出來。具體有如下的幾個方面。
其一,德育任務標準計劃的方式較為單一,其內容過于理想化,讓學校的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并沒有進行很好的實施。這種理想化也會導致很多人出現負面消極的態度去對待中小學的德育工作。并且多數學生對于德育方面的培育和訓練重視程度不足,理想化就會形成學生只會說不會行動的局面。
其二,多數學校只重視知識學習,對于德育不太重視。很多學校都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標準放在德育書面考試的知識以及教師隨意的評價上,這樣就將機械的記憶取代了行動,將德育與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畫上了等號,德育就變成學生考試的一門需要背誦的課程。
其三,注重理論學習,而不重視學生們的實踐與掌握程度,往往對于學生這個主體選擇忽視,不管學生對于知識是否可以接受,一味地將其知識與思想在外部強行地讓學生記憶,這種方式已經不能算是引導,因此德育課程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其四,家庭以及社會給學生灌輸的思想和學校教給他們的想法并不統一。現在國內的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存在著很多誤區,家長的教育方法并不適合孩子當前階段的發展,這就給學校的教育增加了很多無形的阻礙。目前的社會形勢當中,利益為主體就導致了人們思想觀念的不統一性以及復雜性,這就給學校的教育帶來了負面影響。
其五,網絡的普及給德育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困難,網絡上信息的良莠不齊,學生有時不能分辨,不能得到約束,這就會讓網絡成為學生德育的重要障礙。
二、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德育的改進
在德育以及新課改要求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們面臨著新的困難,需要勇于挑戰、探索并且追求最好的方式教育學生,讓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針對上述不足,以下提出幾點意見可供參考。
其一,創建一個合理的中小學德育任務標準,增強中小學德育任務標準的合理性以及民主性,并且制訂符合學校德育體系的標準時,需要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學生現狀,讓德育真正成為學生在人生成長當中可以獲得的優良品質、內在的涵養,好的習慣變成了自己的行為,達到德育培養的目的。
其二,從多方面進行德育,全方位地增加學校德育工作,讓學生在其受教育的過程當中有所領悟,并不是以完全不變的灌輸形式完成,而是把學生自己原有的想法作為鋪墊,經過教師的誘導,讓他們獲得新的經驗,或者在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某些思想道德問題時,教師幫助其解決,讓學生得到感悟,獲得成長。
其三,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等方面的統一性,教師與家長共同進行統一的教育,可以正確地對中小學生引導,并且讓他們合理地使用網絡等媒體。在很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努力地給中小學生創建健康成長的空間,構建起一座牢不可破的保護網。
其四,在增加學科知識體系的同時,還需要追求對于學科教學的滲透,讓每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并且在與學生自身風格相結合的作用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在知識與品德方面得到共同的提升,改變以往只在思想品德課中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單一局面。
總之,無論是改革開放之前,還是在推廣新課程標準改革以及使用新課程的現在,校園德育是學校的重要教育,也是一項巨大的體系工程,更是一門科學和藝術。在德育這個系統工程中,學校如何讓開展德育的方式處于統帥地位置,起著引導、動力以及保障的功能,作為學校和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目前在中小學德育過程中所出現的弊端以及漏洞或新的問題與現象,應該直面困難,勇敢挑戰,追求創新。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們才能培育出有著高尚品德以及崇高理想的棟梁之才,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1]傅安洲,阮一帆.戰后德國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轉換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