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教育相關論文

教育相關論文

時間:2022-04-17 10:51: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教育相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相關論文

教育相關論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機制

摘 要:作為一種戰略管理方法和分析框架,利益相關者理論為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戰略分析模式與管理機制建構路徑。質量是繼續教育各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契合點。質量利益協調機制、質量管理責任分擔機制和質量監測與風險預警機制是基于利益相關者的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的基本運行機制。

關鍵詞:繼續教育;利益相關者;質量管理; 機制

一、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與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是與股東至上理論相對的企業治理理論,是為解決企業管理領域諸多矛盾而提供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從現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看,企業是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的特別契約,企業并非僅僅依賴于股東,而是更多地依賴于利益相關者的合作,為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就必須平等地對待和保護每個利益相關者的產權權益。因此該理論反對企業運營的目的是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認為公司決策由各利益相關者的合力參與,共同決定。企業不僅要為股東服務,實現股東資本的增值,同時要保護其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比如要實現雇員人力資本的增值,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或服務等等。利益相關者是任何能夠影響公司目標的實現,或者是受公司目標實現影響的團體或個人。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一種方法和經營策略,利益相關者理論正在成為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種原則框架和組織模式。

繼續教育要由利益相關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利益相關者模式已經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戰略模式。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的利益相關者是指,以不同的方式與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發生聯系,會因為質量管理而獲得或者失去資源與利益的個人和團體。基于利益相關者的繼續教育質量管理就是要求繼續教育關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訴求與權利,繼續教育的一切質量管理行為都應以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合理利益訴求和權利。作為切己的活動,繼續教育質量的利益相關者有權利也有必要參與到質量管理中去,只有經由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才能提高質量管理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獲得認同與支持,培育出和諧的利益相關者關系,促進繼續教育質量的良性保障與持續提高。

繼續教育的管理決策必須權衡和兼顧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由此關涉到一個核心的問題:高校管理層如何處理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即各利益相關者依據什么以及如何影響或參與繼續教育質量管理,亦即繼續教育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問題。

二、基于利益相關者的高校繼續質量管理運行機制

(一)質量管理利益協調機制

約翰·普蘭德認為,利益相關是一個平衡問題。繼續教育質量觀價值取向搖擺,利益主體多元,利益相關者之間在質量管理過程中利益的博弈如何才能達到平衡?“在大學里,決定的質量是通過自覺防止利益沖突而得到改善的。”因此,必須建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

雖然高校是利益相關者組織,但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與繼續教育的利益相關程度不同、參與大學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的意愿和能力不盡相同。組織不可能履行對每一個主要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事實上高校很可能只對部分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履行相對責任,隨后在條件滿足之后再從不同程度上去履行對每個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是不同的關系資源的直接或間接結合體,協調利益相關者的過程,也正是整合各類關系資源的過程。

在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權配置中,應該給予那些與繼續教育有更為密切利益關系,有強烈參與繼續教育質量管理意愿與能力的利益相關者更多的管理權限;而給予那些相對來說與繼續教育質量關系不是那么密切,參與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的意愿和能力相對較弱的利益相關者較少的管理權限。也就是說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管理權限的配置是一種非均衡的分散配置。這種非均衡的管理權限的配置過程實際上是繼續教育利益相關者利益協調的過程。期望通過管理權限的非均衡分散,使繼續教育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達到平衡。所謂利益要求的平衡,不是要對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都同等對待,而是在對利益相關者進行利益相關分析后,對那些核心的、關鍵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給予更多重視,使其利益要求得到滿足;對重要性相對低的利益相關者適當降低其利益要求的實現程度,以實現繼續教育發展成果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

(二)質量管理責任分擔機制

“要使管理的等級運轉良好,就需要有明確的協調機制和責任制度。”質量管理責任是多層次的責任體系。質量管理責任分擔機制的建立是為了實現繼續教育各利益相關者的質量自律和部分自治,調動全體成員的質量自覺,推動更加適應市場需求,又能滿足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質量創新。

1.政府的元管理。立法機關通過專門立法或修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為繼續教育質量管理活動提供法律層面的合法性,確立政府、社會組織,高校自身三大主要利益相關者各司其職、互相牽制的質量管理權力格局,保留繼續教育質量立法權、撥款權、懲戒權和元評估權(對中介機構評估程序、評估方法、評估結果的再評估)。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宏觀管理,頒布基本質量準則、評價程序與規制,依法被賦予對高校、社會機構等評價主體進行元評估的權力,即對繼續教育質量評估或監控本身的合法性、科學性等進行評估或監控等管理行為,而不是直接介入繼續教育質量管理實踐。但是政府頒布的質量標準應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繼續教育層次質量與結構質量布局要合理,監督程序要合理合法。政府依法履行質量責任,對政府失職、越職行為造成的損失要依法追究和索賠。政府不進行直接管理,“并不是意味著政府權力的縮小,更不是意味著政府政權維系能力的下降,而只是為了讓大學更好地提供公共利益”。

2.高校的特色管理。高校有義務向政府和社會證明其辦學質量,定期對繼續教育質量進行自評,自評結果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對外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并作為政府撥款的參考依據;結合國家質量標準,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質量標準,特色質量是對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表達,是高校擁有的特色質量資源與各利益相關者需要的有機結合,特色質量是在高等教育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最有效武器。因此,繼續教育管理者在繼續教育質量管理實踐中應該注重培育特色、形成特色、營銷特色。

3.教師的自由管理。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是現代大學的制度根基,教師期待質量管理能夠維持高校的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學術研究氛圍,不受非學術因素的干擾。教師對學術質量的利益訴求是最強烈的,由此,教師對繼續教育質量管理的責任應該是維護高等教育的學科性、探索性、自由性和創新性。同時,教師還期待繼續教育能拓展他們的研究視界,為他們提供與市場、社會等近距離接觸的契機。

4.學生的參與性管理。學生的質量責任在于履行學習和研究承諾,達到國家和學校規定的質量標準。當學生不能完成質量責任時,學校有權依法進行懲戒,直至取消學習資格。“參與不是在管理活動中被動地卷入,而是主動地分享管理權。參與指的是個體卷入群體活動的一種狀態,既指個體在群體活動中是否‘在場’、是否與其他成員進行互動等外顯行為,也包括個體在認知和情感方面卷入和影響群體活動的狀態和程度。”繼續教育管理者應改變學生管理的理念,轉變學生管理模式,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確保教育信息的開放,建立起學生參與的激勵機制、健全的民主監督機制和科學民主的質量管理決策機制。

5.社會的監督性管理。社會評價機構的責任在于擁有足夠的權威且能夠公正實施評價的專家,擁有先進的評價技術和評價方法。當評價機構不能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時,將受到經濟制裁、行政制裁或法律制裁。社會公眾和輿論媒體等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的質量責任在于依法公正、誠實地履行監督義務,輿論的聲音推動各質量主體履行質量責任,預防、控制和糾正質量目標的偏離。

(三)質量監測與風險預警機制

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價注重結果的測評,而且評價的組織方式與高校組織機構的職能觀是同構的,即縱向的評價機制,上級機構評價下級機構,領導評價下屬,官員評價教師,教師評價學生。這種線性的質量評價范式完全無視繼續教育質量是個復雜性系統的現實,導致質量信息的單向傳達而無法實現在利益相關者之間共享,加之質量風險的高度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顯現的時間滯后性、發作的突發性,這意味著利益相關者無法及時發現質量風險,反而必須時刻準備應對隨時降臨的風險,加大質量成本的投入,高校的聲譽和生源競爭力也隨之下降。由此,高校的質量信息監測與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1.重構質量信息收集與整合機制

從某種程度上講,教育是依靠數據與信息來支撐質量的評價、管理與改進。建立橫向的或跨部門協作的質量信息交流共享機制,高校繼續質量信息的獲取對任何利益相關者是暢通的,任何利益相關者都被允許以合法手段去收集繼續教育的任何質量信息;建立繼續教育質量信息定期制度,高校履行對利益相關者的質量說明責任,實現質量承諾。

2.建立質量監測機構

包括高校內部的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質量監測機構,更重要的是建立獨立于政府與高校的第三方監測評價機構,這種監測機構是非營利性的,是權威性的,它由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士組成,他們不帶有任何利益訴求,秉持公正與客觀的精神,對高校的繼續教育質量信息進行科學研究分析,把最終研究報告公之于眾,對質量不盡人意者予以特別分析,提出改進對策供參考,以示警醒。

3.堅持質量監測與預警的過程導向

旨在實現某種結果的一系列活動便稱為過程。繼續教育質量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質量政策的執行過程與質量管理行為,因此,質量管理實質上是一種過程管理,它高度強調質量的預防與持續改進,堅信在管理過程中預防質量問題所需的成本遠遠低于在高校管理周期結束后糾正問題的成本,因為質量管理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與教育發展規律。同時,過程管理具備柔性化特征,能對就業市場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適時調整質量政策,提升質量價值觀,改善質量評價模式,優化質量管理過程。雖然質量管理是利益相關者利益管理權力博弈的過程,但也是利益共同體構筑的過程,它強化了利益相關者各方的質量責任意識,達成了共建優質質量的共識。

教育相關論文:高等教育發展與高校信貸風險相關性研究

【摘要】 文章在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教育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構建了高等教育發展與高校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兩者之間的回歸模型,并結合eviews軟件與廣西25所高校2004—2008年數據實證研究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旨在為政府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高等教育發展政策的制定、高校信貸風險與高等教育發展良性互動機制構建路徑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等教育發展;高校信貸風險;相關性;面板數據

隨著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擴張與銀行信貸快速增加,高等教育信貸風險凸顯。吉林大學賣地償還銀行貸款事件,南昌大學、鄭州大學高校高額信貸等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據調查,我國公辦高校貸款規模高達2 000億元到2 500億元。高校信貸風險逐步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高校信貸風險與高等教育發展之間的關系也成為了理論界與政府部門的熱門話題。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國外關于高校發展融資研究的實證模式較多,如美國模式、英國模式、澳大利亞模式等,并且研究的重點在于高校發展資金籌措方面,而對于高校信貸風險控制則考慮甚少。

國內學者對于高校信貸風險的研究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對高校信貸風險進行分類,并提出防控對策。此類研究認為高校貸款存在政策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結算風險、經營風險等八大風險(朱永琴、王誠,2003),或是利率風險、法規風險、發展風險、管理風險、規模風險等五大風險(黃學峰,2005)。二是對高校信貸適度規模的研究。閆琳(2005)設計了“教育機構風險評價體系”,以評價結果作為是否發放貸款以及金額、期限、擔保方式的重要依據;于志剛(2005)建議從高校現實支付能力、潛在支付能力、自有資金動用程度、資產增長率、收入增長率、支出增長率、生均事業支出增長率、現金凈流量等指標來衡量高校貸款規模是否適度。三是對高校信貸風險成因的研究。劉艷春(2009)將高校信貸風險形成歸因于管理層風險意識缺乏、大規模擴招、缺乏財務預警系統三個方面;許振珊(2006)認為高校指導思想及項目管理責任的缺失是引發償債風險的直接原因,貸款項目專業化、科學化管理的缺失是引發償債風險的內在因素;而高等院校辦學經濟效益的變動則是引發償債風險的根本原因。

對于高等教育發展的研究,國內外研究文獻較為豐富。thackwray, bob(1997)不僅建議采用學校規模、學生規模、圖書館規模和學校股東等指標測度高校發展規模,而且還以英國高校為例,運用經濟學的指標來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效率和速度進行評估;john p. murray也從規模因素、效率因素評估了高校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效益問題。國內學者楊棟輝、劉慧峰(2008)從高等院校數量、高等院校學生數量、教職工情況、高等院校規模、經費投入五個方面,選取了每百萬人口學校數、每十萬人口畢業生數等11項指標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詹正茂(2004)選用了規模、效率和速度指標作為考慮因素對高等教育發展進行評價等等。

因此,盡管在實踐方面高等教育發展及其信貸風險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但目前國內對高等教育發展與高校信貸風險的研究尚處于“割裂”狀態,缺乏對于兩者之間互動機制的研究。高等教育發展主要體現在高等教育規模擴大、效率的提升和速度的加快三個方面,國內許多文獻將高校信貸風險的形成歸因于招生規模的急劇擴大,但究竟兩者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系,并沒有進行深入理論與實證探討,從而也無法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與信貸風險的防范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二、高等教育發展與高校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高等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遵循科學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指標體系建立原則,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重點從規模、效率、速度因素來評價高等教育發展狀況和水平(如表1所示)。

1.規模因素,反映教育整體的發展狀況與水平。主要從學生、教師、資產等方面來進行說明。具體指標包括校舍面積、在校生總人數、固定資產總值、教育經費撥款、自籌經費、銀行貸款額等。

2.效率因素,反映教育發展資源利用情況與投入產出情況。具體指標包括生師比、高級職稱占專職教師比重、教學與科研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重等。

3.速度因素,反映高等教育在現有的規模和效率的情況下發展和擴展的速度。主要從學生、教師、經費等指標的增長速度來進行說明。具體指標包括在校生年增長率、專任教師增長率、固定資產增長率等。

(二)高校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本文重點從高校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與自籌資能力三個維度建立高校貸款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1.償債能力因素,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已獲利息倍數和償債保障率等。

2.運營能力因素,主要反映高校對其現有資源的經營能力。具體的評價指標包括高等教育經費收入支出比、貸款依存度和貸款負擔率等。

3.自籌資能力因素,反映高校利用自身資源籌集資金能力的強弱。高校自籌經費主要包括學費收入、教育服務收入、科研服務收入、投資收入等,即除財政收撥款以外的所有收入。具體的評價指標包括教學活動收入比重、財政撥款比重兩項指標。其中財政撥款占比越大,說明對財政撥款的依賴性越強,自籌資金的能力越弱。

三、高等教育發展與高校信貸風險之相關性研究:基于廣西2004—2008年高等教育發展的面板數據

(一)編制二級指數

本文運用2004—2008年25所高校6個二級指數進行面板數據分析,以確定二者之間的關聯性,但在實際中不能直接獲得規模(gm)、效率(xl)、速度(sd)、償債能力(czh)、運營能力(yy)、籌資能力(cz)的數值。因而,必須編制基于三級指標的二級指數。本文結合spass軟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為三級指標賦權(如表3和表4所示),再加權編制成為二級指數。

(二)回歸結果與分析

調用eviews6.0,先分別以czh、yy、cz作為因變量,以gm、xl、sd為自變量建立三個回歸模型,分別采用似然比(likelihood,lr)檢驗與hausman檢驗進行固定效應檢驗與隨機效應檢驗,再根據檢驗結果選擇恰當的模型。eviews6.0輸出的效應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的效應檢驗結果,czh與 gm、xl、 sd的回歸應接受隨機效應模型,yy與gm、xl、sd、cz與gm、xl、sd的回歸模型,應采用固定效應模型。根據效應檢驗的結果分析,所采用的回歸模型的變量系數及檢驗如表6所示。

從表5可看出,在模型ⅰ中gm的系數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模型ⅱ中gm與xl的系數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模型ⅲ中gm與sd的系數分別在1%、5%的顯著水平下顯著。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在樣本的范圍之內,10%的顯著性水平下,廣西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高校的償債能力呈負相關關系,即高等教育規模增加1個單位,高校償債能力下降0.261個單位;

2.在樣本的范圍之內,5%的顯著性水平下,廣西高等教育的規模與高校的運營能力呈負相關關系,即高等教育規模增加1個單位,高校的運營能力下降0.559個單位;

3.在樣本的范圍之內,1%的顯著性水平下,廣西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高校的籌資能力呈正相關關系,即高等教育的規模增加1個單位,廣西高校籌資能力增加0.435個單位;

4.在樣本的范圍之內,5%的顯著性水平下,廣西高等教育發展的效率與高校運營能力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即高等教育發展的效率提高1個單位,高校運營能力增加0.285個單位;

5.在樣本的范圍之內,5%的顯著性水平下,廣西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與高校籌資能力之間呈負相關關系,即高等教育發展速度增加1個單位,高校籌資能力下降0.155個單位。

結論表明,廣西高等教育發展與高校信貸風險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規模因素對廣西高校信貸風險有著全面性的影響,規模擴大既拓寬了高校籌資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高校的籌資能力,但盲目擴張同樣導致了高校財務運營能力與償債能力的下降。其中,運營能力下降說明廣西高校正面臨著規模擴張與經營能力不協調的矛盾。以單純追求高校規模擴大為目的的高校財務運營往往會掩蓋許多運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致使高校在發展與管理過程中積累越來越多的風險。規模與償債能力呈負相關關系,恰恰證實了這一點。效率與財務運營能力正相關表明,高等教育發展效率的提高可增強高校的財務運營能力,降低高校的信貸風險,也預示高等教育管理者更應注重高等教育發展的效率。另外,過快的廣西高等教育發展速度也對高校的籌資能力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快速發展以犧牲教育質量為前提,最終也會導致高校自籌資能力的下降,進而增大高校的信貸風險。

教育相關論文:農村初級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相關問題及對策的探討

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初級中學課程體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確立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在教育理念、思想觀念與學習態度等諸多方面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何克服這些問題以及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成為社會、學校和家庭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1問題

1.1 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

經濟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基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較低,經濟收入的有限必然導致教育投入的縮水。盡管國家特別關注教育問題,并對《義務教育法》進行了修訂,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費。但是,對于有些農村學生家長來說,在家務農或者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他們的經濟收入一直呈低水平,對其子女上初中、高中、大學的經濟支持度就低。

1.2“讀書無用”思想泛濫

近年來,國家對大中專畢業生的分配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過去上了大學就包分配、吃國庫糧的格局,大中專畢業生不再統一包分配,而是實行“雙向選擇”,機關事業單位招錄都是“逢進必考”。也就是說,舉全家之力供養孩子上了大學也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這種現實嚴重挫傷了農村家長希望孩子讀書成才的積極性,使他們滋生了“讀書無用”的想法。

1.3 思想政治課中考分值比重小

隨著中考體制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課在初中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小,無論是在教師眼中還是在家長和學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課成為名副其實的小科,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重視程度降低。例如,2011 年臨沂市中考,總成績860分,思想政治課50 分,還不到總成績的6%,分值比重很小。

1.4 思想政治課教師力不從心

由于思想政治課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有限的緣故,平時教學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時間安排相對不足。不論是自習時間還是輔導時間,見到的往往是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課”教師的身影。

同時,有些教師也給學生灌輸學習思想政治無用的思想,致使思想政治課學習時間被占用現象時有發生。

1.5 學生歧視思想政治課現象嚴重

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思想政治課程受到學生的嚴重歧視,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中。即使是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學生做數學題或者學習其他科目的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思想政治課學習量很難保證。

2對策

2.1 多種措施提高農村經濟收入

2.1.1 強化政府職能,加大對農村農民經濟扶持和幫助力度,為農村子女上學提供可靠經濟基礎和保障,縮小城鄉差距。

2.1.2 農村農民積極進取,抓住國家的一切惠民政策,如種糧補貼、生豬養殖貼息貸款等好政策,利用當地有利條件,努力發展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牧業等,為家庭增產創收。

2.1.3 積極響應國家的好政策,主動爭取國家的各種貼息貸款,利用當地有利條件,發展生產、發展經濟,從而使他們各自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2.2 強化教育,杜絕“讀書無用”思想

讀書是農村學生改變命運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舉措。即使國家對大中專畢業生不再實行統一分配,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不管在哪行哪業的人都要有較全面的知識。成才不在于學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2.3 轉變教師思想政治課教育觀念和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觀念

2.3.1 轉變教師思想政治課教育觀念。盡管思想政治課在中考中占有比較小的比重,但是思想政治課教育工作一樣重要。一方面,利用校內的資源,如圖書室、多媒體教室等來擴大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爭取和利用校外現有的資源,如去當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門,看看他們是如何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來維護國家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從而增加自己的社會實踐方面的知識;把課堂知識用來指導社會實踐,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與社會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另一方面,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因為教師講課只有理論聯系實際,為學生排憂、解惑,才會使學生感到政治課的實際用途。

2.3.2 轉變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觀念。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成才不僅需要數學、英語、語文等科目的分數支撐,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同樣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課是確立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和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要克服農村初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中暴露出的在教育理念、思想觀念與學習態度等諸多方面的許多問題,確保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不滑坡,只有采取提高農村經濟收入、轉變部分農村家長培養其子女的觀念問題、強化教育、轉變農村學校思想政治教師觀念、轉變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觀念等舉措,政府、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齊心協力,才能保證農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質量出現一個嶄的局面。

教育相關論文:試論中學生素質教育與音樂欣賞課的相關性

[論文關鍵詞] 修養 情感 心理健康 創新

[論文摘要] 《音樂欣賞》課程作為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如何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教學的對象、環節、目地三方面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論述。

《音樂欣賞》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針對中學生開展的一門藝術課程,這是中國教育界的一次重要改革。音樂教育是一種獨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響為表現手段,觸動人的情感,引發人的聯想與想象,作用于人的心靈,給人以多方面的影響與熏陶,促進人的進步與發展。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理解認識音樂教育的基本功能。音樂可以給人帶來極大的歡愉,從而給人以積極的影響和教益。營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環境,對于實施素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全面、切實地實施素質教育則是很困難的。素質教育的環境是多方面的。

一、 一個人的思想品質的修養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的提高

我國古代就有以樂制國的國君,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國家,是治國的一種方法。以樂治國,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為表現就會有更高的道德水準。近代學者梁啟超也說道:“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們都強調音樂在培養人的內在的道德修養、精神品質的重要作用。單就素質教育本身而言,通過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社會培養多種多樣的、多種類型的、各種規格的、多種層次的人才,同時,也輸送少部分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通過深造為社會培養經濟、政治、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各種高級專門人才。素質教育的這兩種結果,對于國家來說,是滿足社會對各種各類人才的需要,對于學生(或家長)來說,提高全面素質,更有利于自己(或孩子)未來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為社會服務并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崗位。

二、 對于學生的情感培養

近些年來,各種媒體關于尊師、同學之間的關愛對有困難的同學獻愛心的宣傳,這不能不說明在平時的感情培養過程起到關鍵作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感情變化是潛移默化的。音樂本來就是情感的藝術,《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動,故行于聲”,中國民間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發”的說法。音樂中所蘊涵的濃重的情感不僅是因感而發的,同時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給欣賞者以極大的心靈觸動和感奮,進而產生感動人、教化人的作用。任何一部好的音樂作品都是藝術家們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許多優秀的音樂家們總是用音樂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來歌唱偉大的祖國、美麗的家鄉、真摯的情感、偉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賞這些音樂作品則是聽眾與藝術家們的心靈溝通,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和強化欣賞者同樣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說,音樂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賞好的音樂作品,能培養人們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熱愛大自然、熱愛人間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 促進人的心理健康

當代學生都注重自我,以我為中心的心理性格。遇到事情不能認真、積極、冷靜的去面對,在同學之間的團隊合作不能很好的進行,音樂教育則能在矯正人的這種心態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學習音樂和學習其他學科有明顯的差別,無論是學習聲樂,還是學習器樂,都是一種技術性很強勞動,這首先就需要長時間的艱苦磨練,久之必然能鍛煉出堅強的毅力和信心,同時它要求精確度比較高,要想較好地完成學業,必須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極度的細心。 音樂在培養人的團結協作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在大合唱過程中,要求同學們在不同的高中低部分步調一致充分合作。音樂作為人類交流的一種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

能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心靈的溝通,實現的是人的心靈上的和諧。

四、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濃厚的創新意識是創造發明的前提,只有創新意識強的人, 才可能對每件事物進行思考,并設法改進它。只有不斷改進,才可能有創造發明。 因此,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有了問題學生才會去思考,有了問題學生才會去多思考。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懂得創造,因為藝術就是創造,藝術美的主要特征是獨創新穎,不可重復。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可隨機應變,思維開闊,不局限于某種形式,不受消極定勢的桎梏,以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音樂創作教學活動中,如在音樂創作課程中,給學生一個音節,讓學生開拓思維,在思考、分析、比較、判斷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編出不同的旋律,以增強學生的變通性和靈活性,進而使學生勤于思考敢于思考來達到創新意識的目的。

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和學生的“接受、模仿、繼承”為基本模式。現代教育則認為,學生才是教學的真正主題,教師的教必須服務于學生的學,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教師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充分發揮潛能的機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我會學”的飛躍,從而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品質和個性。

藝術就要不斷創新,就要張揚個性,有時候就要突破權威。這就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美術課上,我不以師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變“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為“教學相長”的朋友關系,時時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美術課上讓學生暢所欲言,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張揚自己的個性,在繪畫示范時,我從不讓學生跟著老師一筆一畫的畫,不要求學生作品非與示范作品一模一樣,學生有創新的地方,我會及時的表揚、鼓勵,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樣學生處于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心情較好、情緒愉快、觀察靈敏、思維活躍,能通過作品較完全的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

教育相關論文:高等教育利益相關者評價分析

摘要:

對高等教育評價的需要來源于評價主體的利益及其所面臨的壓力,因此在評價時必須注重多元評價主體的參與,本文根據利益相關者“影響或被影響”的定義,運用米切爾評分法分析了高等教育評價的利益相關者,并提出了有效發揮考評主體作用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

高等教育;評價;主體

一、引言

對高等教育評價的目的在于發揮其診斷功能,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公共部門在管理和決策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只有讓利益相關者參與到決策過程中,正確、平等地表達其利益訴求,才能使該項管理達到更加公平合理的結果。而在中國對高等教育的評價中外部利益相關者基本被排斥在外,考核主體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門主導,然而其服務對象是面向社會的,會使其提供的服務實際上并不能令服務對象滿意,因此非常有必要將其他利益相關主體納入評價體系。[1]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

根據弗里曼在他的《戰略管理:一種利益相關者的方法》一書中給出的定義:“利益相關者是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者受到一個組織實現其目標過程影響的所有個體和群體。”這一定義擴大了利益相關者的范圍,但是這一定義太過籠統,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界定出具體的利益相關者,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克拉克森將利益相關者定義為:“利益相關者以及在企業中投入了一些實物資本、人力資本、財務資本或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并由此而承擔了某些形式的風險,或者說,他們因企業活動而承受風險。”這一定義是以產權契約理論為依據的,在具體的實證研究中可以依據定義中所述的具體影響方式來界定出一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綜合上述的觀點,筆者認為利益相關者是指那些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進行了一定的專用性投資,并承擔了一定風險的個體和群體,其活動能夠影響或者改變企業的目標,或者受到企業實現其目標過程的影響。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米切爾平分法對利益相關者進行分類,米切爾平分法從合法性、權利性以及緊迫性這三個屬性將利益相關者劃分為潛在的利益相關者、預期型利益相關者和權威型利益相關者三類。其中權利性是指能在企業經濟或管理決策中對企業起到重大影響的個人或團體;合法性是在法律、經濟或是社會上與企業有契約關系的個人或團體;緊迫性是指個人或團體的利益訴求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企業的回應。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下高等教育評價主體的分析

第一,潛在的利益相關者。潛在的利益相關者擁有緊迫性、合法性和權力性三種屬性中的一種,根據其具有屬性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蟄伏利益相關者、或有利益相關者和要求利益相關者。蟄伏利益相關者具有權力性,因此他們的利益訴求會影響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現,這些利益相關者通常與高等學校沒有直接的契約關系或業務往來聯系,如第三方評價機構和專業認可機構,但是他們往往有著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當它們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一致的時候就等于擁有了合法性,這時他們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第三方評價機構和專業認可機構都是獨立的機構,他們與被評價的高校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因此其評價意見更加科學合理。這些機構都是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對于高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學校管理和人才培養質量等都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強調工作方式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因此他們是不可或缺的利益相關者。或有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性,學術機構就是這一利益相關者的典型代表,或有利益相關者不具有權利性和緊迫性,他們在評價時側重的是政策完成的連續性和規范性,不會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意見,因此他們的評價結果在整個評價中所占的比重不會太大。要求利益相關者具有緊迫性,典型的代表用人單位和新聞媒體,他們不具有合法性和權利性,但是他們往往通過各種渠道向高等學校施壓,迫使高等學校考慮他們的意見,提高服務質量和完善管理方式[1]。第二,預期型利益相關者。預期型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性、權利性和緊迫性中的兩個屬性,按照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將預期型利益相關者分為關鍵利益相關者、從屬利益相關者和危險利益相關者。關鍵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的利益表達機制,并擁有一定的權威性,如政府,它具有法律賦予的合法地位,是評價時不能缺少的主體,同時法律也賦予了其監督管理的職責,因此它可以通過合法的途徑對被考核者施加壓力,影響其評價。在評價中他們的意見往往成為關鍵,因為他們往往掌握了被評價高校的大量信息,對被評價高校有一定的主觀基礎定論。從屬利益相關者最具緊迫性,同時也有合法性,家長這一利益群體就屬于從屬利益相關者,他們迫切需要從高等教育中獲得投入的回報,同時廣大公眾的利益是高等教育的終極追求目標,從這一點來看,隱性的契約關系是家長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保障。但是家長這一利益群里缺乏有效的權力性,其影響力對高等教育影響力有限,必須借助跟他們有一致利益訴求的其他利益相關者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并且需要被借助的這一利益相關者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能引起被考核者的快速關注。現實中家長常常借助新聞媒體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媒體進而影響其他利益相關者,使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幫助自己表達利益訴求,最終以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危險利益相關具有緊迫性,他們的存在使被考核者具有一定的危機感,如其他教育機構這一利益相關主體。但是他們缺乏合法性,沒有法律保障他們的合法權利也沒有合理的途徑去影響被評價高校的行為,因此他們往往通過從其他利益相關者那里借用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試圖擴大影響力使自己的權利合法化[2]。第三,權威型利益相關者。權威型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性、緊迫性和權力性,他的需求必須得到首要關注并及時得到回應。在對高等教育進行評價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往往是最具權威的利益相關者,他們擁有合法的對被評價高校的干預途徑,擁有權威性,一旦其要求變得迫切,便成了最有影響力的利益相關者,甚至可能直接左右評價的結果,因此在評價中應分配適宜的比例,權重不能過高,否則會影響考核的公正性。

四、最佳評價主體的判定

根據上文分析人們可以看出各評價主體具有不同的屬性,他們的評價側重點和評價視角也是不同的,如何判定這些利益相關者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對他們權重的賦值。這可以根據客觀性、效用性和成本高低三個原則來判斷。首先是客觀性,客觀性是對考核評價主體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評價者的評價結果能否真實反映被考核者工作的實際情況、是否對被考核者的工作能力進行了正確的判斷等。那如何判定一個評價主體的評價結果是否客觀,又可以根據三個要素判斷:考核評價主體是否具有獨立性、給出的評價結果是否準確,評價的內容是否全面,如果滿足了這三個要素,那么人們就可以說該考核主體的考核評價結果是客觀的。獨立性是指該評價主體作出判斷的依據是自身具有的專業素養和獨立思考的過程而不受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在這一點上第三方評價機構、專業認可機構、學術機構是最佳的評價主體,他們獨立于政府機構之外跟被評價高校沒有必然的聯系,作出的評價都是最為客觀的。準確性是指觀測值或估計值與真值的接近程度,多用于定量評估,但也可利用特殊分析工具將定性的指標加以量化,使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在這一點上,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結果最為準確,他們制定了評價的指標用于衡量被評價者,力求將被評價高校的真實水平都反映出來。全面性是指評價應該盡量完整,才能避免對被評價者形成偏差。對某一組織的評價應該是基于所有評價結果的相關性分析和綜合評價,并且該評價主體評價的角度應該盡可能全面。第二是效用性,在經濟學中,效用是指對于消費者通過消費或者享受閑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滿足的一個度量。因此評價并不是管理的最終目的,而是一種有效的評價工具,以期利用評價這一工具找出目前工作中的不足進而明確改進的方法。評價主體應該全面客觀地反映被考核者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最佳的評價主體應該在評價時對所處的環境和未來的發展予以展望,對可能產生的利益和損失做出反應。最后是評價成本的高低,評價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要不要將相關利益者納入評價體系中。評價成本不僅包括消耗的物資和財力,還包括該評價主體占用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權力。在這一點上,家長的成本相對是較高的,因為家長具有分布廣、專業素質低等特點,要使評價具有參考價值,不僅需要考核部門組織人力去甄選能參與評價的家長,還需要對他們進行相關專業培訓,讓他們熟悉評價的流程和明確自身需要評價的具體內容。然而在現實中,任何一個評價主體都不可能做到三大原則同時具有最優值,因此在實際評價中,往往需要人為地確定一個主維度原則,在保證主原則最優的情況下,力求其他兩個原則達到最優[3]。根據上文的分析,在明確了利益者相關者的界定和分類方法,以及如何判定最佳利益相關者的前提下,列出了與高等教育有利益關系的評價主體,并且對其客觀性、效用性和評價成本的高低進行了分析。

五、有效發揮高等教育評價主體作用的措施

第一,積極制定相關法律以確保評價主體多元化。積極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確立高等教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地位,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主體多元結構。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機構以民間機構為主,大部分西方國家都承認社會評價主體的法律地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相關政府部門應逐步建立和出臺與高等教育評價相關的法律法規,為高等教育評價主體多元化參與評價提供堅實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第二,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機制改革。中國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長期由政府占絕對主導地位,政府部門通過把控高校人才培養的每個環節對高校培養質量實行控制,但是這種集權控制模式更容易產生官僚主義,使高校失去主動改革發展的動力,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打破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嘗試多元評價主體參與的管理評價模式。第三,完善評價監督機制。完善的制度還需要有效的執行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對制度的有效執行還需要完善的監督機制作為保證。對高等教育評價監督機制的完善,必須引進更為全面的管理體系,形成對監督工作的監督,即不僅僅注重對評價結果的監督,還需要對評價的過程進行監督,對監督部門、監督者的行為進行監督。對每項工作的操作程序進行標準化規定,實行文件化管理,推進監督工作的有效執行,從而提高評價工作的實效性、公平性、公正性。

作者:湯燕 單位:河海大學

教育相關論文:實踐教育利益相關者學校管理論文

一、高等學校管理類學科實踐的特殊性

市場經濟時代,勞動力作為資源稟賦,必須要進入市場進行檢驗,才最終能夠被市場認可。因此,未來高等學校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教育和精神沐浴,而須要從承擔社會分工的角度,為人力資源市場培養精密化、科學化、專業化的實踐性復合人才。管理類學科主要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學。它是伴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的。管理類學科背景的學生在校期間雖然具體專業背景不同,但都是通過理論學習應用于實踐,以掌握現有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也就是對人、財、物等資源的有效配置來提高生產力的。目前高校學科設置中,管理學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農林經濟管理學、公共管理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等5個一級學科,其下轄15個二級學科。從學科設置情況來看,未來畢業生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在企事業單位擔任管理工作崗位。從管理類專業的性質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這就要求突出實踐教學。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還是以理論傳授為主,使學生掌握管理類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學會用理論分析和解決管理實際問題的方法,許多學生對管理類實踐只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以致在就業之初就出現所學理論與實際脫節。管理類專業背景學生的工作經驗與能力也是制約校企有效對接,高校人才充分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其未來的就業方向和崗位就是企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這是一個組織的內部核心部門,其對于人才的要求更為苛刻,理論知識不再是評價人才的唯一指標,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因此作為一名剛剛初出茅廬的大學新人是很難進入到企業的管理工作崗位,這也造成了學生在就業時的茫然與困惑。

二、高校教育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應用

實踐教育不僅是高校課程設置的必要環節,也是驗證學生理論掌握情況及其實現自我定位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也應看到,當今的教育不再是以往那種自我封閉、自成一體的發展個體,教育主體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主體,它具備與汽車、旅游等制造業和服務業所具備的產業發展特征,其中教育產業鏈的形成,要求學校從價值鏈的整體考慮學校教育的整體性安排和管理體制。高等學校教育作為教育的最高階段,其培養訴求更要求高等學校與產業鏈中的其他主體協同發展,謀求實現最大目標。在高等學校教育產業鏈的發展中,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紐帶是學生,而在三者之間,學生家長、教師、社會等諸多方面也都關注并影響著學生的實習實踐活動,因此對這些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分析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實習實踐的效果及高校的實踐教育體系設置和改革。利益相關者一詞最早出現于1708年的《牛津詞典》,其本意是指人們在某一項活動或某企業中“下注”(Haveastake),在活動進行或企業運營的過程中抽頭或賠本。后來利益相關者逐漸開始被經濟學者運用于企業與戰略管理等相關領域。著名的戰略管理專家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關者”一詞的經濟學家,他認為“要制定理想的企業目標,必須綜合平衡考慮企業的諸多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沖突的索取權,他們可能包括管理人員、工人、股東、供應商以及顧客”。此后弗里曼等管理學家相繼對利益相關者理論進行了擴展和發揚,在企業經營與管理中,那些能影響企業目標實現或被企業目標實現所影響的個人或群體都可以被歸結為利益相關者。當然利益相關者的應用領域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管理領域,伴隨其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利益相關者理論不斷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在高等教育領域利益相關者理論也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近年來,有關高校教育利益相關者的國內外研究日益豐滿,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學家均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探討了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與發展。認為學校成長的關鍵是必要的內外部合作,高校須轉變以往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建立“以他方為中心”的參與模式,大學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是互動共生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學校教育推動了企業發展,企業發展產生更多的用人需求。

三、管理類專業實踐教育利益相關者構成

高等教育不僅僅是政府與學校的聯系與協調,圍繞學生與學校組織存在的教師、家庭、企業、公共部門、傳媒、社區等個人與組織也積極參與到了高校的發展和建設中。尤其是高校的實踐教育中更離不開與組織內外相關者的聯系與溝通。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美國學者Mitchell和Wood從3個屬性方面利用多維分析法對利益相關者進行了層次分析,按照其合法性、權利性和緊急性由高到低進行賦值評分,分值最高的利益相關者為確定型利益相關者,也是最權威、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其同時具備上述三個屬性特征;其次是預期型利益相關者也稱重要相關者;最后是潛在利益相關者也稱邊緣相關者。按照此分法在管理類專業學生實踐活動中,其利益相關者可分為:核心相關者,包括學校管理部門、實習指導老師、學生、企業(用人單位);預期相關者,包括學生家長、行業組織、政府部門;潛在相關者,包括高等學校、社會、媒體等。

四、結論

正如前文所述,當前高等學校教育中,學生實踐環節已經成為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但實踐教育如何順利開展,尤其是對管理類學生特殊的專業背景,就業現象成為此類高等學校關注的熱點和急須解決的問題。高等教育與就業實踐對接是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學校和學生不再是教育的孤島,利益相關者理論將會幫助我們理清各方訴求,最終實現高校實踐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趙欣 單位: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教育相關論文:大學教學質量與心理素質教育的相關性

一、大學教學現狀

走進這些學校,學生上課睡覺、說話嬉鬧,隨處可見。課后不做作業;自習時間,上網聊天。若正常考試,大部分人難以及格。而這些學校的教學主管部門無視學生的實際狀況,強行要求學生考試不及格率不能超過10%—20%。否則,授課教師不得閱卷,美其名曰“考教分離”。即便如此,補考時只要學生交了補考費就能及格;畢業時只要交了學費,就能拿到畢業證。原本“考教分離”是為了規范考試,統一考察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水平,防止授課教師弄虛作假。而在這些學校,“考教分離”成了教學管理人員弄虛作假的托詞。

甚至,個別民辦院校沒有校舍,沒有穩定的教師隊伍,沒有與專業課相適應的實習實訓設備和場所,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教學計劃。安排教學時,能請到什么教師,就開什么課;實習實訓時,臨時找一個校外機構而代之,或者不分專業送到工廠頂崗勞動,或者由學生自找門路自行實習。有的還把學生交給中介公司,成批送往工廠勞動,自己一方面獲取數目不菲的中介費,另一方面再從學生的工資中扣取管理費。分析原因,一是國家每年擴招,使大量高考中的低端學生涌入大學,為學校組織教學和教師施教造成困難;二是一些學校的校長、私立院校的老板,試圖保持較高的及格率和畢業率,以彰顯自己的辦學水平,以利于來年招生;三是一些授課教師為了彰顯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及格率,以利于來年再聘;四是組織教學時,不能因材施教,授課內容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生不愛學,或者學后難以理解和記憶;五是一些私立院校的老板為了節約開支,不愿投資購置教學設備和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六是用人單位不切實際,對應聘人員學歷文憑的要求越來越高;七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門監管不力或者不作為,對一些非法行徑聽之任之。這些融合到一起,導致急功近利和弄虛作假。

二、提升大學生教學質量措施

2011年7月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這無疑要求各高校的校長、院長及廣大教師必須采取措施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采取措施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下面,結合作者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些體會和設想。要搞好教育,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有一個覺悟高、作風正、忠誠教育事業的領導班子和一支素質高水平高的教師隊伍;其次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科學合理可操作的人才培養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領導班子。常言道,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教育方針、政策和路線是國家制定的,但是是否執行,就由學校的領導說了算。好的領導,可以聘請好的教師,制定好的規章制度,保障整個教學環節正常運行。否則,見利忘義,把學生當勞力出賣,自己賺錢,甚至“倒賣”文憑“,倒賣”學校,非法集資,從中牟利。好的教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他會認真備課上課,認真管理,會積極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保證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正常運轉;否則,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把職業道德拋之九霄云外。至于規章制度,是學校法律。有了健全的規章制度,所有的事務有章可循。這樣,就會對一些非常規的操作起到制約作用。至于科學人才培養方案,它決定辦學的層次和模式,決定整個教學環節的運行過程。因此,對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專業,結合學生的層次和基礎,制定出科學合理和可操作的人才培養方案。作為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負起責任,加強巡查和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尤其要依法治理那些內外勾結倒賣文憑、以實習為幌子把學生作為勞力出賣以及非法集資或者倒賣學校的行徑。作為教師,要以國家教育方針為準則,本著對黨對國家對學生和對社會負責的精神恪守職業道德,自覺維護國家有關教育的法令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做好本職工作,堅決抵制一切有損于教育教學的人和事,使我國的教育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

三、關于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思考

眾所周知,高職和三本院校是在一本和二本招生錄取之后才能錄取,留下的無疑是高考中的低端生。其中很多人在中學時期不愛學習,調皮搗蛋。這些人參加高考,有的是為家長所迫,有的是為混一張文憑畢業后找一份工作,有的是走投無路別無選擇,也有的是因為年齡小待在家里無所事事,等等。共同點,高考分數低,基礎差。然而這類學生也是社會成員中的一部分,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因此,也必須重視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這除了正面說教之外,還應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還應根據專業特點、學生水平和心理狀況,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合理分配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比例。除了正面的“思想品德”課之外,可增設音樂、文藝、美術、古典文學、詩詞鑒賞或者詩歌創作類課程。由于總學時的限制,在具體實施上,有些納入教學計劃,有些可作為課外選修課,有些可采用講座方式,或通過學生社團活動開展。使人文社科類的課程貫穿于學生三年或四年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這不僅有利于活躍學生的課余生活和校園氣氛,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多種素質修養的技能型人才。

音樂不僅僅是娛樂,它可以使學生抒發情感,驅散憂郁,解除煩惱,鼓起勇氣;美術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領悟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給學生一種美的追求和向往。古典文學,尤其是我國的古典文學和詩詞,包含豐富的人文思想和哲理。它傳承幾千年,塑造了一個偉大的民族和民族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組織學生學習,可向學生傳授幾千年來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學生學習怎樣為人處世,怎樣把握自己的命運,從而樹立起健康向上的思想,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與高等數學、物理、化學以及機械電子類的課程相比,該類課程相對容易學習,容易被學生接受和掌握,也就有助于消除學生對學習恐懼和厭倦的思想,彌補這類學生在中學時期學習上的不足。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規范教學管理的組織保障;制訂切合實際、合理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針對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加強心理和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好專業課的愿望、信心和勇氣。學生學習好了,素質提高了,各種舞弊現象和行為就會銷聲匿跡。

作者:陳建鐸 陳宏 李梅 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教育相關論文:政治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性

1“共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在教學中,教師要理解學生的情感,充分尊重學生,只有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關系,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信任,實現有效的教學。在教學時,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的體驗,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比如,在課堂提問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難度不同的問題,讓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一些思維性的、創造性的問題;讓成績欠佳的同學回答一些識記類的問題,并且在此過程中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

2民主、和諧、合理利用實例資源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就要以一種民主平等的教育態度,如:尊重、信賴、接納等去營造民主的課堂環境,通過生動形象的情景設計,使學生在感悟、體驗中完成人格的培養。“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尊重是雙向的,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欣賞和信任時,他就會對教師有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同時在學業和思維方面也會有更大潛能的突破。

比如,在“播種道德,收獲幸福”這一部分的學習中,先讓學生探討人類一直苦苦追尋的問題,“什么是幸福?”有個學生提出“有錢就是幸福”。我沒有因為他的觀點與自己甚至是課本上的觀點有出入就馬上否定他,而是先肯定了這個觀點中合理的部分,并對他敢于把自己的不同觀點表達出來的勇氣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然后鼓勵他進一步深入思考,找出現實的依據,在進一步理智考慮,錢是否就是幸福的全部。

在討論中,筆者給出一個典型的實際案例:某家庭富有的獨生女,像小公主一樣被大家寵著,但不快樂,在得到一位智者的指點后,每天做一些幫助父母、幫助同學、老師,甚至幫助陌生人的事情之后,竟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并且在父母欣喜的神態、老師欣慰的笑容、同學贊賞的目光、陌生人感激的話語中,真切地體會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是有價值的,這種幸福感一直溫暖著她的心。對此,學生深有感觸,于是,在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討論中,學生得出了“幸福是善的主觀體驗”“善的實現即幸福的實現”等觀點。

3深挖教材,幫助學生塑造健康心理

在講授哲學原理的時候就可以深層次挖掘哲學原理及方法論對于我們生活、學習的現實指導意義,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講到“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我就及時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處理好主觀的“我”與客觀的“我”之間的矛盾。通過系列活動:畫“樹”、二十個我是誰、“照鏡子”等探究活動讓學生逐漸認識、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正視自己身上的矛盾點。這樣的系列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喚起學生追求真理的欲望,還能切實把所學原理運用到實際中來,讓學生覺得原本難懂的哲學課、枯燥的政治課原來都可以與我們如此貼近、如此有趣,也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知識的動機和興趣。

再如,講授“發展觀”和“事物發展的道路”這部分內容時,特別強調“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然后及時教育學生培養自覺、果斷、自制、堅韌的意志品質,并運用某小伙子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面對接二連三的失敗,很多人都失去了遞上求職資料的勇氣,而他卻憑著耐性、冷靜和拼搏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進一步讓學生感悟到,真正的高手無論面對怎樣困難的局面,都能保持高昂的斗志,有著絕不輕言失敗的意志力。

4總結

總而言之,在中職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不僅是政治教學本身的需要,更是值得現代教育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

作者:周蜜 單位: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

教育相關論文:化學實驗與素質教育的相關性

一、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知識

根據中學生形象思維長于抽象思維的特征,直觀手段易使學生形成概念。因此,我們必須充分運用這一手段。如對于單質、化合物、酸、堿、鹽等,教師可讓學生直接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形成明確的概念。有關物質的結構、性質及其變化的概念,教師應在學生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歸納,形成正確概念。對于初中生首先要接觸的“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這兩個概念,教師可結合“鎂帶燃燒”“堿式碳酸銅加熱分解”“水的沸騰”和“膽礬的研碎”這四個演示的分析后形成。實踐證明,在教學初始階段,許多化學概念如果不通過演示實驗表達,單純依賴書本或抽象思維是難以理解的。實驗提供的感性材料,有利于思維,有效地促進學生掌握概念。化學實驗中有聲、光、色、態、味等多種的現象。學生通過觀察,在大腦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經過認真的加工就能比較牢固地掌握知識。例如,學生通過觀察色態、聞氣味、燃燒、水溶性、水溶液的pH值、通過亞硫酸等一系列變化,就能鞏固硫化氫氣體的有關知識。

二、培養和發展多種能力

學生的能力主要體現在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方面,而觀察是基礎。學生學習的好壞,能力的高低,往往和他們對客觀事物反應的敏銳度和對科學知識探索的細密程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社會實踐和教學中經培養和鍛煉才能形成,而化學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化學實驗中常有溶解和沉淀生成,氣體產生,顏色變化,發光、發熱、發聲、氣味的變化等。教師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這些現象,就是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動腦思維,多問些為什么。教師對實驗的目的、意義要十分清楚,必須緊緊圍繞目的開展教學活動,做到概念清晰,引導有序,表達嚴密,要充分應用心理學上注意的規律,把學生的觀察活動引上正確的軌道,指導學生觀察什么、怎樣觀察,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觀察的主要方面。如對于“鎂的燃燒”,在初中緒論課中實驗主要是讓學生建立化學變化的概念,而高中實驗則是認識鎂的性質。實驗目的不同,觀察的重點就有所不同。在解釋現象、分析結果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清晰闡明實驗數據、實驗現象與所解決問題的關系,獲得結論,發現規律。實驗出現失敗或誤差在所難免,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產生失敗或誤差的原因,通過系統分析發現癥結,找出解決辦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推理的能力。

三、幫助學生掌握常用的化學實驗技能技巧

實驗技能的訓練必須借助于化學實驗,這是任何教學方式和方法不能代替的。學生學習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實驗技能,要經歷模仿練習、獨立操作到熟練操作這幾個階段。教師在操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勤于思考,不僅要掌握儀器的名稱、形狀、用途、操作方法、步驟,還要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如制氧氣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橫放的試管底部為什么要略高于管口?為什么要先預熱后才固定加熱?為什么用排水集氣法?實驗結束時為什么先把導氣管拿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手腦并用,思維貫穿于整個實驗過程,從而可以熟練掌握該知識點的技能技巧。

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師在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學生學會制定周密的計劃,嚴格按計劃操作,規范操作方法步驟,學會在觀察中做好記錄,科學地分析實驗結果和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實驗中,教師應言傳身教起好榜樣示范作用。教師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會感染學生,促使他們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學風。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培養是全面的,既有實驗知識的傳授,又有操作技能技巧的訓練;既有邏輯思維的啟發,又有良好行為習慣和科學方法的培養。教師充分重視實驗教學的功能,就是在提高學生的素質。對此,我們化學教師應有足夠的認識。

本文作者:劉永利 單位:河北省灤平縣第一中學

教育相關論文:家庭教育與學校及社會教育的相關性

一、在家、校教育結合上,家長應明確幾點要求

進一步明確教育子女是家長的神圣社會職責,極大的愛心與熱情關心熱愛孩子,培養教育子女,充分認識到子女不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職責,更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科學的規律辦事。家庭處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線,必須了解教育是科學,家庭教育也是一門科學,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責任心是不夠的,還必須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每個家長除學習政治、文化知識外,還必須學習教育科學,明確教育的本質,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等,從而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經常了解子女們所在園、校情況和子女在園、校的表現。家長應多抽時間到校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了解教師怎樣教,孩子怎樣學,全面掌握子女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的表現。

注意總結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結合的經驗。我國家庭教育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可以說建國以來的家庭教育實踐是現實的家、校教育結合經驗的主要部分,是千千萬萬家長心血的結晶,是千千萬萬的家長為建設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結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因此廣大家長當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務就在于總結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學校教育的經驗,進一步促進家長們在家、校教育的結合上繼續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訪”“校訪”“師訪”是家、校教育結合的基本途徑

1.“家訪”

這通常是學校和幼兒園教師對孩子家長分別進行的訪問,通過這樣的訪問,了解學生的家庭條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現,與家長交換教育學生的意見,與家長一起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囑家長不能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通過家訪,教師和家長共同做工作,使得學生感到教師和父母都是愛護他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教師家訪是,家長要細心傾聽教師的詢問和對學生優缺點的介紹、分析,對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也要如實告訴老師。家長對教師的來訪,要熱情接待,無論職務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時間,熱情接待教師來訪。

2.“校訪”“師訪”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要主動進行“校訪”“師訪”,即家長訪問學校,訪問老師,主動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長提供幾種常用的方法:書信往來,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帶給老師,讓孩子體會到這是正常現象,是對他的關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師面談、交換具體意見時,可以適當讓孩子參加,這樣,不僅有助于孩子家長和學校教育配合,同時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準備地參加家長會;特殊聯系,家長針對特殊的具體問題和老師直接取得聯系,以期謀求妥善解決的辦法,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異常表現、發生不軌行為、學習不努力、好習慣被破壞、成績下降等,家長要處處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態變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動及時和老師聯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長會議是家、校教育結合的基本方式

家長會通常是在學期的開始或期中、期末進行,主要是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教學的一般情況,介紹學校在貫徹全面發展教育方針上的具體措施和要求,以及聽取家長對辦學的意見。家長會開得好,可以促進廣大家長關心學校協助學校教育孩子,可以使整個社會重視教育。

在三方面結合的教育中,要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為根本,全面搞好社會教育。運用社會力量進行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思想影響極大,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教育有利于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建國以來,社會教育在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因此,三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教育好子女是與家庭、學校、社會教育面面相關的,只有全面結合,全面教育,全面用心,才能培養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

本文作者:劉福娟 單位:葫蘆島市青少年宮

教育相關論文:家庭教育方式與兒童社會融合的相關性

一、“新市民”的界定及社會融合的概念

本文所指的“新市民”主要是指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進城農民工中的一部分人通過購房或者個人投資經營等方式把戶口遷移到城市,并且以其具有的較高的學歷和精湛的專業技能使其具有穩定的工作,能夠在城市中穩定的生活,其子女一般出生在城市、落戶于城市、生長在城市。對于社會融合的概念問題,不同的學者給予了不同的內涵,但最普遍的理解是把社會融合看成是個體和個體之間、不同群體或不同文化之間互相配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并以構筑良性和諧的社會為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并不僅僅是移民適應、同化移入地文化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是城市居民發揮主體性,接納和接受移民,達到兩者和諧的過程。“新市民”作為進城農民工群體中的一個特殊的小群體,憑借個人的努力,利用開放的人口政策躋身于城市居民行列,顯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當然這些人口政策也決定了“新市民”的社會層次。“新市民”擁有相對較高的學歷和相對穩定的工作,加之大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極強的包容性等特點,使“新市民”社會融合的程度較高。但與本地市民相比,他們仍然身處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中關于家庭育兒更是處于生育期的“新市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他們自身具有的這些經歷以及社會身份與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其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和變化。為了考察這些落戶城市的“新市民”家庭教育情況,分別選取了哈爾濱市、北京市、鄭州市五個此種類型的家庭,以定性研究的方式,通過訪談、電話、網絡聊天、電子郵件等形式,與“新市民”家庭進行深入地溝通,發現“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而這些新特點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新市民”子女的社會融合。現總結如下,以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點及對兒童社會融合的影響

通過對考察結果的總體分析,“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現的一些新特點如家庭教育觀念的潮流化、家庭親子關系平等化和親密化、家庭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及家庭活動集體化等,對兒童的社會融合均產生著較大的影響。

(一)家庭教育觀念的潮流化對兒童社會融合的影響

家庭教育觀念其實就是父母或家長的教育觀念,是指父母或家長在教育和培養子女的過程中,對子女發展以及子女如何發展所持有的基本、整體的觀點,而且家庭教育觀念是一個深受時代和社會發展變化影響的概念,其內涵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其實,“新市民”本身的發展就是時代進步的一個標志,他們在時代大潮的推動下,從農村走向城市,隨之在城市落戶,逐漸與城市生活、城市發展融合在一起,他們的教育觀念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受城市文化教育的耳染目睹,“新市民”家庭教育中出現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家庭教育觀念日益受城市教育風尚和各種教育傳播媒介的影響,出現潮流化傾向。新市民家庭教育觀念受“社會性感染”的影響,出現的這種追隨潮流的趨向,使他們逐漸拋卻或調整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在優生優育方面,認同“只生一個孩子好”,在兒童觀、兒童教養方面等迅速的與最新流行的教育理念相適應,基本保持和城市家庭教育新理念同步。在教育行為的選擇上更趨向于合理、科學,更趨向于城市認同的方式、方法,因此,這一點在促進“新市民”子女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和諧共生上具有較大的意義。當然,潮流化也隱含著從眾化的意味。在受從眾心理、攀比心理、補償心理的驅使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接近或達到城市孩子水平,是“新市民”的普遍心態,并由此背負更大的壓力,也失去了原本樸素、簡單的農村特色。“新市民”家庭教育觀念的潮流化傾向在子女教養方面最突出的表現是:“新市民”用于子女教育投資的消費大大增加。通過對五個家庭的訪談得知,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樂藝術方面有所了解,一方面出于讓孩子獲得多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以彌補自己從未受到這方面教育的缺憾。因此,“新市民”家庭大多為孩子購買各種樂器,送孩子上美術班、音樂舞蹈班,甚至為孩子聘請家庭教師,專門對孩子進行輔導。較大的家庭教育投入的動力來自于年輕的“新市民”“超越自己、超越農村”,“不再過苦日子”的普遍心態,希冀通過各種各樣專門的培訓教育提升孩子未來在城市生活的競爭力,不再像自己一樣歷經打拼的艱辛和磨難。這種對教育的過高期望,導致新市民不惜代價對孩子施以“英才教育”。這種傾向,違背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過多占用了孩子游戲娛樂的時間和空間,極大地占據了孩子們在其它形式中進行社會融合教育的時間,從而喪失了和城市孩子進行交流溝通的機會。

(二)家庭親子關系平等化、親密化對兒童社會融合的影響

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父母與幼小子女的關系包括撫養、管教及培育等。據調查,農村家庭親子關系有如下特點:親子間的親密度低,親子依戀不強,親子交往的頻率低;農村父母對子女有偏愛現象,更加偏愛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農村兒童對母親更加信任、依戀和親近。[3]“新市民”已在城市生活數年,其生育觀、家庭觀已然發生改變,家庭結構的核心化,子女的獨生化,使子女日益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父母給予子女更多的關懷、照料、陪伴、管理和培養,使親子關系也日趨平等并更加緊密。親子關系的平等化、親密化,使“新市民”家庭逐漸形成新的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家庭教育模式。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親子教育的基礎,只有在關系和諧的狀態下,孩子才會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識、經驗、智慧順利地傳遞給孩子。這種家庭教育模式,有利于培養兒童活潑的天性、強烈的求知欲、廣泛的興趣、可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和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一些“新市民”家長利用有限的空閑時間帶領孩子郊游、參觀博物館等,有的“新市民”家長陪伴孩子利用廢舊物品進行手工制作等,以開啟孩子的智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新市民”由于過往生活的艱辛,出于代償心理,在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放棄應有原則,對子女的非分要求也言聽計從,一味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子女便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特殊心理和行為方式,在家里唯我獨尊,缺乏對他人、他物的認同感和協作感,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

(三)家庭教育文化多元化對兒童社會融合的影響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員通過學習與生活活動所創造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家庭教育文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價值觀、家庭教育主體觀、學習至上價值觀等,它是家庭文化的一個重要側面,對人的發展方向與進程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新市民”均來自于不同省份的農村,年幼時受到農村傳統教育文化氛圍的浸染與熏陶,雖然在城市已生活多年,但仍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農村文化的印記。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是以家庭為本位,中國農村家庭教育也具有這種鮮明的價值追求,“魚躍龍門”、“光宗耀祖”是其共同的心理訴求。“新市民”雖然已取得真正的城市身份,但在城市家庭育兒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原來農村家庭教育文化,尤其是農村家長制“家風”的影響。同時,“新市民”子女多由農村老家的祖輩帶養,因此,農村家庭教育文化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學習至上”、“教育改變命運”的教育理念落實在孩子教育上,就特別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智力發展,而忽視甚至漠視了孩子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同時,“新市民”身居城市數年,其家庭教育理念和行為必然受城市文化的影響,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城鄉文化共同交織構成“新市民”特殊的、多元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的多元,使這些自身素質相對較高的“新市民”不斷整合各方文化優勢,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文化厚度。“新市民”子女從小感知不同的風俗習慣,聆聽不同的方言與鄉音,領略不同地區的文化風情,對其個性成長及社會性發展都將有所裨益。但“新市民”家庭文化的厚度與其自身文化素質等有很大關系,如果對多元文化整合的能力不夠,地域文化、城鄉文化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就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和沖突。表現在家庭教育中,不易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會無所適從,失去應有的判斷力,使其處在一種“我該聽誰的”的憂慮之中,影響其健康成長。

(四)家庭活動集體化對兒童社會融合的影響

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交往活動是兒童快速認識社會、融入社會的一個有效途徑。“新市民”遠離農村家鄉,在城市落戶生活,與農村家族式的大家庭相反,“三口之家”是其家庭生活的寫照,家庭中的閑暇娛樂時間是父母和子女共同度過的。而且由于“新市民”自身教育觀念的提升,比較注重和子女的交流和溝通,比較關注孩子的內心需要。在有關家庭活動內容、形式的選擇上,更注重聽取孩子的建議,往往是父母與子女共同商量、共同活動,父母與子女之間不僅僅是父子(女)關系,更多的是同伴關系。與一般城市家庭相比,由于城市社會關系的缺少,使“新市民”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新市民”家庭在購物、出外游玩等的家庭娛樂與閑暇活動中,整個家庭共同參與的集體化特征尤為明顯。新市民家庭這種家庭活動集體化的特征,有利于促進親子關系的平等、和諧,使子女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接受教化和熏陶。同時,新市民也有意識地帶領孩子在閑暇時間出游、參加社會交往活動,以拓展孩子的視野,增加他們了解社會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新市民”家庭活動的集體化是一種被動的集體化,是在缺少其他社會關系之下的無奈選擇。由于其他社會關系的缺乏,“新市民”家庭中每一個人都是相互依賴的對象,而對孩子來說,這種情況更為明顯。由于這種集體化特征,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必然限制和影響孩子在兒童社會的交往,尤其是和其他城市孩子的交往,也必然影響兒童社會融合的程度。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新市民”正值事業的上升期,多年的城市生活打拼,十分明了工作對其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此,在“新市民”家庭中,父母與子女集體娛樂、度過閑暇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這使得電視、電腦成為兒童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伙伴,逐漸成為影響兒童社會融合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電視、電腦以直觀的方式引起兒童的興趣,增加了兒童的語言認知,對“新市民”子女的語言認知,尤其是普通話的學習有較大幫助,也開闊了兒童的視野,提供兒童更多的知識信息。另一方面,電視、電腦媒體資源質量缺乏有效監管,內容多與兒童的生活不相適應,過多的與電視為伴,勢必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幾點思考

通過與“新市民”家庭的深入溝通,發現隨著農民工社會身份和社會層次的變遷,對其子女的社會融合也有不同的影響。因此,采取措施創建和諧、共融的社會氣氛,整合多方力量構建社會支持網絡及加速“新市民”自身素質的提升,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一)全方位提升“新市民”的社會融合度及自身素質

在新市民家庭中,年輕的“新市民”父母是家庭教育最直接、最經常、最重要的教育者,他們自身的融合程度及融合經歷,必然影響孩子對城市社會及城市生活的認同,因此,要促進孩子的社會融合,必然要首先全面提升“新市民”的社會融合度。為此,第一,政府和社會其他相關部門要繼續深化針對“新市民”的落戶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使他們順利地在城市安身且安心地工作與生活;第二,努力營造友好、和諧的社會環境,以幫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社會生活。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發展能力取決于父母的發展。”父母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其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新市民”的素質,尤其是作為父母的教育素質,關鍵在于使“新市民”的教育觀念發生深刻的變化,以使其教育行為發生根本的改變。為此,首先“新市民”要從自身做起,閱讀有關教育理論的書籍,借鑒適合于自身的教育方法,同時樹立健全的人才觀、兒童發展觀和教子觀。其次,構建社區服務“新市民”家庭教育的體系,為“新市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包括身體養育、心理方面的咨詢、親子互動等,以進一步解決“新市民”在家庭育兒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導力。

(二)倡導社會融合理念,培育多元、共生文化氛圍

社會融合的主旨在于構建良性和諧的社會,其手段在于強調個體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包容、互相認同。“新市民”與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不僅包括自身對城市的認同,而且也包含城市社會對其的包容和接納。因此,必須調動多方力量加強宣傳,倡導社會融合理念,促進“新市民”及其子女與城市社會的共融。首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我國各個地域的文化習俗,開闊人們的視野,了解并認同文化差異,學會相互尊重和理解。其次,發動社區開展交誼活動、張貼宣傳圖畫,宣傳農民工為城市建設所做的突出貢獻,讓城市本地居民以和“新市民”家庭結對子、互相串門等方式交流雙方家鄉風俗習慣,增進居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了解。通過共同努力,為“新市民”參與城市建設及其子女教育提供良性發展的平臺,創建和諧共生的多元文化氛圍。

(三)整合多方力量構建社會支持網絡,共同推進社會融合

“新市民”及其子女的社會融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多種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政府、社區、家庭無不在直接或間接地促進或阻礙著“新市民”的社會融合,而“新市民”自身的融合經歷與城市生活經驗對其子女的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這種教育又直接影響其子女的社會融合進程。所以,政府提供有關農民工的落戶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支持的大環境,社區相關措施推進的中觀環境,幼兒園及其他幼教機構創建的平等和諧的主陣地,以及來自“新市民”家庭的支持,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構造社會支持網絡化體系,才是最終推進“新市民”子女社會融合最有效的措施。

綜上所述,“新市民”屬于進城農民工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但與城市本地居民相比,他們畢竟是外來者,而且他們也坦言,在與城市本地居民及城市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融不進去”的感覺,但對城市優質教育的渴求使他們又不得不正視現實,這種經歷或者心路歷程必然會影響到子女的社會融合教育,因此,全社會共同努力,營建和諧共融的社會氣氛、打破城鄉差異已不能僅僅只是一個口號。

本文作者:喬金霞 單位:黑河學院教育系

教育相關論文:通識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相關性

1“背離”: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差異

在教育實踐當中,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看似籠罩一切,起著哲學本體論和方法論意義上的指導作用,實際上又游離于專業教育之外,難以真正對專業教育產生實際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動方始終有國家力量和執政黨意志的身影,而通識教育一般只在民間的大學層面中被提及,少有國家力量的參與。因此一個是官方的意志,是官學的范疇;一個是民間的意志,是私學的范疇。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內涵和價值取向上還有以下差別。

一是求善的兩面。通識教育在中國的提倡,其深意在于重拾大學“求善”之功用,補正大學囿于“求真”之困。通識教育提倡的“善”是理想的“善”,是自由的“善”,是純粹的“善”,是幾乎只存在于個體本身的,具備典型的主體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樣在“求善”,但這種“善”是現實的“善”(切合統治階級的現實需求)、是規范的“善”(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功利的“善”(以某一種社會制度和社會理想為終極追求目標),它帶有典型的外在性。

二是主體性的兩種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人與國家的關系,有著典型的意識形態色彩和階級觀念,為一般的教育所回避和掩蓋;德育反映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注重人的入世情懷及其與社會的和諧共處,保持相應的自約束機制;通識教育反映的是人這一主體性的問題,其載體指向是知識的完備和心智的健全,具備典型的個人性特征。這也是通識教育何以在提倡個人主義的西方出現的根源之一。通識教育講究的是一般性的心性的養成,在于防畸;中國古代盡管也不分學科地培養人才,講究的卻是最高的品質:至善。

三是知識取向與精神取向。通識教育的源動力是“無知(知識)之患”,初始目的是矯正科學主義之下的專業教育,以在專業訓練的職業化需求之外,尋求一條知識互通的方式,讓學生的知識結構完善起來,進而作用到人才培養當中,以培養博通的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動力是“無支(精神支柱)之患”,目的卻是在知識之外構建起一條精神的籬笆,以讓憑借現代科學知識和思想潮流中培養出來的人才依然在一種崇高的社會理想和既定的政治性哲學體系的規范之內,依靠思想和精神的指引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能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以培養知行合一的高素質人才。

四是完人培養目標背后的個體完善性與人的社會化。通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養指向都是“完人”。但是通識教育的目標指向是知識博通、學科融匯的“完人”,也就是知識意義上的“通才”;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指向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完人”,更注重德的優先性培養,著力于推進人的社會化,是政治意義上的“全人”。

2“契機”: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

2.1通識教育在中國高等教育語境中的“開門之難”

2.1.1科學主義的阻滯與功利主義的遮蔽

通識教育在西方高校被提出,首先出于對當時科學主義甚囂塵上的對抗。被科學主義籠罩的大學,知識分門別類,被細分成一個個的專業學科,而學科之間壁壘森嚴,互不聯通,通過這種學科培養出來的人才專業基礎扎實、專業知識深厚,但卻缺少常識和基本的素養,缺乏對人類浩瀚知識的整體認知和融會貫通的能力,于是“各種課程的共同部分”的通識教育理念開始出現。另一方面,科學主義帶來的唯科學是從的局面,也掩蓋了人文教育的效用。大工業化對大學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和實用性的需求,不僅讓很多只限于書齋當中的純知識探求趣味的學科日漸萎縮,代之而起的是密切聯系市場需求的實用專業,在就業壓力之下的大學教育也逐步轉變為培養“職業人”的場所。高等教育不再帶有閑暇的浪漫色彩和知識探求的神圣目的,大學的人才培養淪為“職業培訓所”。學生有著職業化的專業訓練,但卻缺少基本的人文素養和自由探究精神,缺乏關注人類命運的寬廣視野和廣闊的胸襟。為了將這種職業培養的傾向扭轉,通識教育作為借力的工具被大學廣泛應用。于是,講求博通和人文視野的通識教育作為對科學主義的補充而出現在正式的課程體系當中。可以說,通識教育在當代教育中被重提,就是為了對抗當代教育的功利性,希冀對科學主義進行修正和補充,通識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的職業性和專業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內容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能力、態度與價值的教育”。一方面是理想的吁求,一方面是理想與現實的拉鋸和對抗。當通識教育進入中國的大學,一方面受科學主義的阻滯,通識教育尚難被按專業和學科培養人才的課程體系所吸納,只能更多地以講座或選修課的性質出現,只被當作課外活動的一種形式,一種休閑式的補充。另一方面,受功利主義的遮蔽,在以職業訓練為目標的大學人才培養中,難以產生直接就業力的通識教育自然也難以被重視。甘陽在談到通識教育的推行不力時說到:“通識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不是一般的教育,就其本性而言,它是一個非就業傾向性的教育。而我們現在不能否認大學必然要產生就業,而且學生的就業傾向是越來越強。這里存在巨大的矛盾。”因此,在實質層面,通識教育并沒有被現在大學教育體制所吸納,沒有在人才培養中真正貫徹落實通識教育的培養方案。

2.1.2思政教育課程擠占空間

通識教育即使在形式層面被大學接受,當其要落實到具體的課程計劃時發現,這些增加的通識課程無處安身。因為名目繁雜而學分充足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已經將除專業課程之外的公共課程和選修性質的課程擠壓得沒有應有的空間。強行納入多門通識課程,只能讓學生的課業負擔越來越重;象征性地納入通識課程,卻無法實現通識教育的系統性目標,讓其有名無實。因此,即使通識教育理念普遍被今天的大學接受,在具體實施的層面上,通識教育依然沒有能夠真正踏進大學課程體系的門。

2.2思想政治教育的“閉門之困”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國教育體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進入大學正式課程體系當中也顯然順理成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從來沒有碰到如通識教育一樣的“開門之難”。但是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面臨困境———實效性危機,其雖無“開門之難”,卻有“閉門之困”。

2.2.1說教與灌輸

說教是思想政治教育慣常采取的教育方式。這種說教方式已經遠遠落后于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吁求,現代教育主張教育主體之間的平等性,而說教卻采取居高臨下的姿態,試圖以大道理大理論來實施控制性影響,力圖以其天然正確性來強制性地影響學生的認知。說教方式招致的反感顯然易見,被貼上說教標簽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遭遇著重大的信任危機。如萬斌提到:“反觀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我們無法回避的一個基本事實是,我們的這些教育常常被學生視為說教。2001年浙江大學學生會搞的一次民意調查曾深深地刺痛過我們的心。這次調查的一項統計結果是,有80%以上的學生認為高校德育課應該取消!”此種情形可以說是在中國各所大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哲學是智慧的學問,哲學引發深思。思想政治教育本來背后倚靠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理論的應用層面,但由于說教方式的普遍存在,反而讓其偏離了真正的哲學,走向了庸俗化。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正在試圖讓思想政治教育重回哲學的軌道。如萬斌在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論》一書中從哲學方法論角度出發,糅合現在流行的西方哲學中的主流方法論,試圖讓其從說教的層面重新進入哲學層次,如將理想論與理想主義教育的結合、將自由論與正確自由觀的教育結合、將社會規律論與社會主義信念的教育的結合、將人的本質論與集體主義原則的教育結合、將人性論和反對利己主義人生觀的教育結合、將德性論與美德的教育結合、將人的價值觀與科學的人生價值觀教育結合、將社會動力論與謀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教育的結合。灌輸原則也被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徐志遠將灌輸原則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則,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向人民灌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并且認為“理論灌輸法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不過,灌輸原則被認為與現代教育方法產生了一定的沖突,如現代教育注重自由討論、啟發式教學,培養的是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發揮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同時,灌輸原則在實踐應用中被認為帶有強制、壓服的色彩而招致反感,這一點盡管在灌輸原則實施的時候就努力避開雙方的沖突,如沈壯海指出:“灌輸,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確立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的基本原理,并且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確立灌輸原理之初,就明確地將灌輸與強制性的壓服作過區分”。不過,教育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使用灌輸方式的時候并不一定完全遵循,受教育者也會先入為主地將灌輸與強制服從兩者混淆起來。進一步來說,不論是說教還是灌輸,都與當前的閱讀語境下的新青年的接受方式背道而馳。當前的閱讀語境被稱為“后現代閱讀”,它是繼傳統閱讀和現代閱讀后的新興閱讀方式。傳統的閱讀內容借助于先進的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實現了移動閱讀、檢索性閱讀、點播性閱讀和消遣性閱讀,實現了向大眾“悅”讀的轉變,逐步滿足了閱讀者對閱讀的娛樂化、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后現代閱讀”是網絡化語境下的新型閱讀方式,是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并逐漸成為影響大學生群體思想、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當前的大學生基本是1980或1990年后出生的全新一代,該群體有其獨特的群體特征。在“后現代閱讀”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一個已經有著較大變化的教育對象,必須探索新的教育途徑和教學方式。

2.2.2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模塊化

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已經占據了牢固的主體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形勢與政策宣講、公民道德教育等幾大模塊已經完整地固定,成為大學課程的必修課,占據了大量的學時和學分。然而專業模塊化的結果卻使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大學并未真正受到重視。不論是教師層面還是學生本身,其地位類同于“嚼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自然其思想政治教育效用也大打折扣,甚至招致一定程度的反感。在屢次思想政治課程調研中,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評價幾乎都是消極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本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內容也并非具備“被抵觸”的本質,其根源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當以固化的課程形式出現時,其本質從思想培養、價值觀影響、國家榮譽感培育等軟性層面走向了知識傳授的硬性層面,而長期采用的僵化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更是“火上澆油”。

2.3發展的通識教育理念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可能

通識教育本是針對專業教育、科學教育的泛化而被重提,重在人文素養和科學思維的培養,有關道德價值觀、國家政治意識形態方面的教育影響并非是其重點,但隨著世界大學不可避免地從“象牙塔”邁入“動力站”,大學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一切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都在隨著大學職能的轉變而在修正、發展本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圖景。在西方,與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類似的是世界觀與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教育等,也就是西方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此類教育的任務已經逐漸被通識教育吸納,成為通識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并且成長為越來越受歡迎的教育形式。鑒于對西方成功經驗的借鑒,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起來,也成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基礎共識,也即將成為教育實踐不可阻擋的趨勢。

3“合流”: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謀而合

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和實施中的背離種種,無不暗含相應的交融的基礎;而兩者在實施中面臨的困境的解除,同樣需要其互為包容、互為提攜方能真正脫困。

3.1基礎:學科與內容的視角

3.1.1學科(研究領域)泛化的傾向

舊學科的新生與新學科的立足無一例外都有將原有的學科邊界擴大的傾向,仿佛一個不知足的地主,永遠覬覦其邊緣的土地。如后發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堂而皇之地將先生的德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了進去,通識教育的研究邊界也從來不忘將德育的目標當成己任。可見,至少在德育這個問題上,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識教育的范疇界定幾乎是一致的,這是兩者的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原屬法學門類,被納入政治學一級學科內,因其本身的交叉屬性,同時能在教育學學科插一腳,其邊緣的模糊性也助長了它邊界擴張的欲望,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范圍內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極其模糊的身影,從其課程開設角度來看,它既可以被當做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此時,馬克思主義理論正被政治學和哲學兩個學科分割)的傳播者,又可以當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和當前政策的解讀者和宣講者,在學理上幾乎可以涵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所有應用;從其實踐形態來看,學生事務管理、學生行為規范、學生思想引導等等作為學生第二課堂中非學習性的功能全部囊括進去了,因此在中國你幾乎看不到獨立的學生事務管理,因為學生事務管理全部被放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當中。而通識教育的擴張性欲求顯得尤為強烈,如想與自由教育劃清界限,又想將之納入懷中,如某研究者出版的專著即將自由教育與普通教育(通識教育)并列起來,互為注釋;如將人格教育、人文教育、素質教育,甚至文化教育、專業基礎教育也納入其中,當然也不忘將已明確定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客氣地納入己方陣營。其實,通識教育最先被提出的時候,就是針對“‘大學生學習的課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這一問題提出來的”,而“今天的‘公共課’、‘基礎課’就屬于這一‘共同的部分’”。可見,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還是通識教育,他們在學科泛化的過程中都將對方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都“泛化”進去了,這也就為兩者的溝通和融合提供了可能和現實的基礎。

3.1.2方法和內容的交融與重疊

一般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教育”,而“五要素說”中的德育的內容也同樣包括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校在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幾乎都包括了進去,如浙江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第一大類就是思政類。只需簡單地對比一下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通識教育三者的內容,可能看到更多的不是區別而是重疊和密切的關聯。顧海良曾經提出以文化素質教育來統攝思想政治教育與通識教育:“以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同以全面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為主的“通識教育”,都是素質教育的內涵,也都是以實現素質教育為目標的。”‘通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是如此;‘通識教育’就其內容來講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的,也是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科交叉幾乎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識教育共同的總方法。通識教育尋求科學與人文的交匯,交匯的前提是對單線條的補充,以文補理,或以理育文,進而誘發學科意義上的交叉學科的生成,為其提供知識基礎和交叉的可能。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本身是交叉性的課程,是典型的跨學科教育,如其所涉既有本源意義的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亦有哲學史不可避免的歷史情懷(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論成果必然要聯系中國近現代史的現實)、還有經典作家們對經濟的闡釋,而作為思政課程最為現實關照的形勢與政策課程,簡直就是所有學科的大雜燴:有政治專題、經濟專題、國際關系專題、軍事專題、科技專題和環境專題,此種學科非有通識教育理念不可,否則課則不通、講則難動。

3.1.3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首先,通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指向培養“全人”或者“完人”,盡管兩者的具體指向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其最終指向都是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終極目的。其次,教育的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兩種,這兩種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識教育身上都有一定的重疊性。思想政治教育具備的“個體價值”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進個體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引導政治方向、激發精神動力、塑造個體人格、調控品德行為等幾個方面”。而在中國的人才培養語境中,通識教育“更強調培養具有正確人生觀、健康價值觀及能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對社會有高度責任感的人”。這一個體性目標幾乎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翻版。通識教育在與專業教育的對比中,認為“通識教育是‘育人’,而專業教育是‘制器’”,當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與目標也從來不是“制器”的,而同樣是“育人”,是非就業型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是指“具有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健康發展的價值”,“主要表現在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管理價值幾個方面”。顯然,通識教育在個體之外的溢出價值中自然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社會價值。

3.2共同的吁求: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雙向“脫困”的必要

其一,通識教育中國化的必要。通識教育之所以在中國大學中難以得到大力的推行和真正的落實,產生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其問題就是通識教育的“純潔”形象,回避政治和意識形態,尋求人才培養的獨立人格和自由的思維,一直被認為是與帶有強烈政治色彩和統治階級意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格格不入的。如果通識教育要真想在中國的大學中謀求一定的地位,敞開懷抱接受和融合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必要的妥協方式。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擺脫形式主義的必要。以說教和灌輸為主要形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國內的大學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問題。而要擺脫其形式主義的身份,需要借助其他教育方式來實現。在德育研究范疇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德育、通識教育三大概念體系,其意識形態的色彩逐步減弱,但其本質內涵卻沒有根本性的差異,其統一的教育目標都是指向主流價值觀的引導。正因通識教育在意識形式色彩上的淡化,使之披上了“鮮艷的外衣”,更能被受眾所接受。因此,通過通識教育這一更為寬袤、平和的教育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暗融”入通識教育當中,可以借此擺脫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困境。

4“橋梁”: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載體

學科與內容的交融和重疊,以及雙方在擺脫困境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方向的一致性為通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流提供了理論基礎,那么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隱性課程和學生社區建設的改革實踐則為兩者的合流提供了現實的載體。

4.1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為了尋求在大學課程體系中安身立命的空間,無法排斥思想政治課程的存在,而被迫將之吸納進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課程在本質上確屬“共同的知識”,仍是通識教育課程理念中提倡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于是,在今天進行通識教育改革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當中,都把思想政治教育包含進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當中,并且將之當做必修部分確立起來,作為通識教育的模塊之一。如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浙江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無不將思政類課程放在首位。

4.2隱性課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模塊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課程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完整性和科學性,但在專業課程開設的同時,仍需尋找新的影響途徑,而隱性課程即為一條有力途徑。隱性課程被視為常規的、正式的課程計劃外的“非計劃學習活動”,是“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無意識地獲得的經驗”,它能通過“課內外間接的、內隱的,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非特定心理反應發生作用”。隱性課程是對以專業化、正規化身份出現的“顯性課程”的重要補充。隱性課程是一個看不見的教育領域,也是通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在力圖爭取發揮作用的重要影響途徑。教育研究者通常將通識教育同時定義為“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和“一種人才培養理念”,理念的實現和作用的發揮需要借助諸多的載體,而課堂之外的課余生活和這種生活所依賴的場所及其生活的群體通常被認為是通識教育重要的影響途徑。思想政治教育同樣被區分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兩個方面,而后者即是典型的隱性教育的影響方式,因為它并未出現在正規的課程當中,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移入學生的課余活動當中,試圖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進行全程滲透。

4.3新型學生社區建設

出于借鑒國外通識教育實施經驗中的住宿學院制考慮,國內的通識教育實踐都注重校園環境和生活社區的建設,如北大“元培計劃”的各學科學生的混住,西安交通大學彭康書院將書院視為“學生社區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課堂’,是大學生離開父母后來到的一個新的‘大家庭’。”并且“將學生專業學習與素質培養、通識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從管理機制上分開,前者由專業學院承擔,后者由書院承擔”。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面臨尷尬地位的過程中尋求的改革途徑里,也在學生社區建設中融入了通識教育的理念,如現在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黨建進公寓、輔導員入住公寓等做法,都是通識教育主張的住宿導師制的淺層嘗試,其理想前景即是在學生社區全面實現通識教育意義上的改革。

本文作者:陳榮榮 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教育相關論文:邊防公安法制教育相關問題思考

當前邊防部隊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由于教育資源和其他相關因素的限制,只有部分基層部隊能接觸到教育講師團和領導干部宣講的授課,教育形式也相對單一。有些基層單位開展法制教育僅僅局限于上幾堂法制課,照本宣科,內容空洞枯燥,導致官兵們學法、用法的積極性不高;有些單位不注重區分教育對象,沒做到因人施教;還有的單位把法制教育定位于“以刑為主,一講眾聽”,錯誤地認為只要能預防官兵犯罪,教育就成功了,忽視了官兵整體法制觀念的增強和法律素質提高的重要性。盡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很多單位在法制教育上仍然實行一位教師、一塊黑板、一本書的傳統授課教學模式上,未能與時俱進,也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三)法制教育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差一些基層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制教育的內容和官兵思想實際貼得不緊,不能對癥下藥的問題。“少數人得病,多數人吃藥”,“不論患什么病,都吃一樣的藥”等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單位對法制教育認識不到位,思想有偏差,隨意性較大,對不同的教育對象不能區別對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缺少交流。教育者只顧傳授法律知識,忽視受眾的接受和理解,導致“我講你聽,我說你通”、“想不通慢慢想”等現象普遍;被教育者則盲目接受,沒有深入體會。對法制教育認識不足,還導致很多邊防單位在做法上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使得部隊的管理工作法制化進程出現阻滯,盡管部隊的條令條例不斷完善,但仍有部分干部不能正確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在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官兵權益問題上,也常遇到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維護官兵權益的口號喊得很響,真正遇到涉法問題卻不知如何解決,或解決得不是很理想,往往存在處理形式簡單的問題。如果法制教育始終處于空談文本的真空狀態,不考慮通過法律途徑幫助官兵避免違法行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部隊法制教育終是難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改進邊防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建議

法制教育是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搞好邊防部隊法制教育,使干部戰士能運用法律武器解決實際涉法問題,對提高邊防官兵的政治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公安邊防部隊不同于一般的軍事部隊,既是戰斗部隊又是武裝執法力量,只有掌握了法律武器,廣大官兵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搞好針對性的專題教育,使邊防法制教育落到實處,是提高廣大邊防官兵法律素質的重要手段,具體應抓好以下幾點:(1)結合邊防工作實際,開展崗位應知應會法律知識學習;(2)依據基層單位掌握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法制教育;(3)把握時機,根據官兵實際遇到的種種涉法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和教育,學會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4)在教育方法上,應由“書面抽象”向“日常實踐”轉變。法制教育應能“請進來”,并且能“走出去”。“請進來”就是加強部隊與軍地司法機關、院校的聯系,邀請軍內外專家做專題報告或系列講座。“走出去”則是部隊官兵走出軍營,到社會去體驗民主法治的進步,通過切身感受提高法律素質。

真正服務于基層邊防官兵法制教育不只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行為教育,因此把學法和用法統一起來,能學以致用才是關鍵。利用普法知識講座、法律知識比武、法律知識辯論會、模擬執法現場、典型案例分析、遵紀守法典型事跡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對干部戰士進行學用結合的教育,多在“怎么學法、怎么用法”上做文章,進而突出法制教育的實踐性、應用性。學用結合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加強邊防干部的法律素質以提高部隊依法管理的能力。學習法律知識并非只為學而學,更重要的是用來養成守法的習慣,規范自己的執法行為,進而使法律意識在守法執法實踐過程中被重新認知和不斷強化。現在部隊的條令條例不斷完善,在實踐條令條例的過程中,干部只有不斷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身素養,才能正確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當今社會信息交流渠道多、方便快捷,很多戰士在入伍前受到西方某些思潮影響,法紀觀念淡漠、強調所謂的“民主自由”,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干部必須充分掌握相關法律知識,依法帶兵、處事有禮有節有據才能做好管理工作。第二是運用法律武器幫助邊防官兵依法解決個人的涉法問題。近年來,官兵家庭遇到的涉法問題大量增加,主要涉及婚姻家庭、財產繼承、債務糾紛、軍人合法權益保護、轉業和優撫安置政策問題等。面對此類涉法問題,很多官兵由于不懂法律束手無策,或者對法律一知半解不能很好保護自己權益。因此,在法制教育中應加強對這類問題針對性的講解,使官兵們能受益于法制教育,促使其主動地去認識法律,并自覺運用法律,只有通過幫助官兵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遇到的涉法問題,才能更好的發揮法制教育的效果。第三是普及相關軍事法律知識及刑法知識,防患于未然。邊防法制教育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預防執法犯罪。在預防執法犯罪工作中,除應大力提倡“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外,搞好官兵法制教育更為重要。法制教育要做到三勤,即:腦勤、嘴勤、手勤。所謂腦勤,就是針對問題和隱患勤于思考分析研判,爭取在問題出現之前做好預案,想好應對措施,問題一旦發生,又要善于琢磨如何應對;所謂嘴勤,就是勤于查找法制教育中發現的問題,警鐘常鳴,重點易發的問題反復提醒;手勤,就是對上級需要貫徹的指示精神、近年部隊發生的典型案例及法制宣傳教育內容要勤于記錄下來,便于平時學習及在遇到問題時查看。

法制教育在注重“義務”的同時,還應當強調“權利教育”,權利教育與義務教育缺一不可、不能偏廢,這樣才能發揮官兵的主觀能動性。守法實質上包括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長期以來,有些人把守法僅僅理解為對義務的承擔,這是一種誤解。作為軍人,在履行了義務的同時,還享有很多法律所賦予的特殊權利,例如,我國《婚姻法》和《刑法》等相關法律都規定現役軍人的婚姻受法律保護,就是軍人享有特殊權利的典型,所以當邊防官兵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應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前,邊防官兵及其家庭權利方面的涉法問題有逐漸增加趨勢,其主要表現為“三多”:一是婚姻家庭不穩固所導致的涉法問題較多;二是財產繼承和債務糾紛所致的涉法問題較多;三是軍人合法權益受損久拖不決的涉法問題較多。面對上述涉法問題,一些官兵僅僅知道法律條文,但卻不知如何運用,導致在涉法問題面前束手無策,因此,拓寬法制教育內容,強化權利意識教育,使法制教育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基層邊防官兵解決實際問題,是邊防部隊法制教育的另一項重點內容。

邊防部隊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保證邊防官兵具有合格的政治素質及較強的法律意識,從而保障各項邊防工作順利開展。為此,邊防部隊法制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把國家的法律法規、部隊的條令條例等講清,也要把一些和戰士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講明白,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努力改進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多種教育形式以增強教學效果。邊防地區應該充分利用各地區現有的信息資源和力量,進行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重視基層配備媒介的作用,如讓邊防官兵通過收聽法制節目、播放法律案例視頻、閱讀法制報紙等辦法,增加法制學習的渠道和方式。在邊防部隊中還可以采用組織學習小組的方式,讓邊防官兵互相交流研究遇到的案例和問題,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授課模式,讓官兵們在互動中學習了解相關法律知識,這些以討論交流為主的學習形式和方法既能規范邊防官兵的自身行為,又能對相關法律知識進行活學活用,進而形成法制教育良性循環的局面。總之,法制教育是邊防部隊經常性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抓出實效。針對當前公安邊防部隊法制教育的特點,只有積極研究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改革創新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調動廣大官兵參與法制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官兵學法、用法、守法,從而保證公安邊防部隊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本文作者:孟宇 單位:遼寧省公安邊防總隊)

教育相關論文:環境微生物學教育相關問題思索

本文作者:程翔 孫德智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學內容的設置

目前,各個學校編寫了不少環境微生物學的教材。其中,周群英和王士芬編著的《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第三版)》為廣大高校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所采用,它基本可以滿足一般工科類院校的教學要求。但是,在使用的同時,各學校還應根據自身的專業特色,對其中各章節的內容進行取舍,并針對各自的專業適當增加內容,比如土壤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以體現學科的優勢研究領域。在“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把握好基礎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兩部分的關系十分重要。前者是后者的理論基礎,后者則是前者的工程應用,重點則是環境工程實踐中的微生物學原理。如果對微生物的結構、營養、代謝等內容介紹過多,課程容易演變為細胞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或生物化學等;而對污染控制的具體工藝過程涉及過多,又容易重復污染控制工程的課程內容。因此,在課程教學時,應合理安排這兩部分的比例。

另一方面,“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的教學還應處理好與其他相關課程的相互關系。北京林業大學開設的“植物學”“環境生物學”等課程與“環境工程微生物學”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3門課程在如細胞結構、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等知識內容上均有一定的論述,但課程核心和重點內容各不相同。在講解“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時,應注重強調微生物細胞、生理、遺傳方面的獨特性,并對這些特性在環境工程領域的應用展開詳細介紹。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知識單元的邏輯銜接,注重課程體系的統一性,要明確課程的側重點,避免重復。基于當前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飛速發展,“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的課程教學還應緊密結合當前環境污染控制和生態修復相關領域的新進展,而不能只停留在傳統污染處理工藝的微生物學原理上。教師通過對最新污染控制工程理論和技術的微生物學原理進行解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專業的熱情,樹立投身環境保護事業的志向,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提高。例如,在廢水生物處理的微生物學原理部分,筆者介紹了這幾年比較受關注的利用好氧顆粒污泥處理高負荷、強毒性有機廢水的新工藝,解析了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在好氧顆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生物處理系統由于污泥濃度大幅增加而帶來的高效性,來強調通過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進行廢水處理技術的革新。學生對這些新內容的反饋很活躍,也引發了很多討論。

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現代社會的快速信息化,傳統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難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也無法滿足當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大學課堂的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應借助多媒體、網絡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工程實例,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2]。根據實驗心理學的原理,對于同樣的信息,圖像比文字容易被信息接受者所記憶,這就是所謂的“圖象優勢定律”[3]。在傳授以敘述性為主的知識內容時,合理使用形象思維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力;而信息的幾何形狀、色彩、字符對形象思維的建立起著相當大的作用。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在教學中通過展現大量生動形象的微生物照片,可以使學生容易認識和區分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印象深刻,易于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比較G+和G-細菌的結構時,通過對細胞圖片的詳細講解可以清楚地說明二者的區別:G-細胞由胞外到胞內依次為外膜、細胞壁、周質空間及原生質膜,而G+則為細胞壁、原生質膜;同時,G-細菌的細胞壁上僅有一層很薄的肽聚糖,但脂肪層較厚,相反G+細菌的細胞壁含有多層肽聚糖,而脂肪卻相對較少。這樣,學生對G+和G-細菌細胞壁差別的認識就會十分深刻,為此后順利開展革蘭氏染色實驗提供了理論基礎。在介紹微生物代謝、遺傳等較為抽象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合理采用示意圖、動畫等形式來進行講解,將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例如,在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一章中,筆者采用Flash動畫演示了微生物遺傳的經典轉化實驗即肺炎鏈雙球菌感染小白鼠實驗,使原本抽象難懂的概念和理論變為生動的畫面,教學效果明顯改善。事實上,國內外一些著名高校、環境微生物實驗室的網站上和國外優秀原版微生物教材中有許多高質量的微生物圖片、教學課件和研究成果,教師可以將其作為本課程的教學素材來加以使用,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大學階段的人才培養正日益與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緊密聯系,這就要求“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的教學要注重結合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不斷地加入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例來說明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同時教師也不能脫離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而單純地搞教學工作。只有長期參加科研實踐的教師,才能使自已的教學內容更加具有前沿性、獨創性和啟發性,在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只有將教學與工程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選取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中最新發現的細菌鞭毛充當“納米導線”的現象作為背景材料,展開討論,分析了細胞鞭毛的電子傳遞功能在物質轉化和能量代謝中發揮的作用。這個例子在介紹微生物學知識的同時,很好地詮釋了如何恰當地利用微生物的特性來解決環境問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又如,通過介紹實際工程項目———煤氣廢水生物處理系統中活性污泥的馴化過程,說明了微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對于有毒有害工業廢水處理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大學教學中,課時的有限性與知識的增長性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工程微生物學”這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尤為如此。所以,教師在授課時,應更加注重所介紹內容的質和量,將多而雜的信息進行疏理與歸納,并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傳達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進行變革,改變以往單一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方法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從而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研究表明,提問、引入和討論等啟發式教學方法比起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更為吸引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啟發式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啟發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思考和分析等綜合能力。總體來講,一些基礎性知識的教學,可以以教師講解為主,但講解的內容要少而精,留一部分內容讓學生自己去消化吸收。對于理解性的知識內容,教師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有些問題要引而不發,導而不講,讓學生自己通過分析和總結來深化認識。此外,還應注意到高年級本科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于一些比較淺顯的、多門環境類課程反復涉及的章節內容或非核心知識單元,完全可以安排由學生自學來完成。例如,在講解微生物在氮素循環中的作用時,筆者詳細介紹了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生化反應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所以在講解廢水微生物的脫氮原理時,采取了“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組織討論和總結”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既節省了課時,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為以后的科研創新打下基礎。

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的挑選和設置

如果說理論教學的課堂容易出現“教師—學生”信息單向流動的現象,那么實驗課則毫無疑問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的教學和認識活動。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其實驗部分的內容對整個課程教學的效果會產生重要影響。基于此,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從2011年開始將本門課程的實驗部分從10學時提高至16學時(每學時100min),并單獨設課,稱為“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課是加深學生對該門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微生物實驗技能以及提高學生運用微生物學知識理論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學者將這些實驗項目分為驗證性、綜合性、研究性和生產實踐性等4種類型,筆者認為此分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5]。驗證性實驗是實驗課程的基礎,是理解和掌握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知識內容的基本保證,其實驗的主要內容相對固定,比如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開設的“光學顯微鏡的操作及細菌、放線菌、霉菌的形態觀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顯微鏡觀察”“革蘭氏染色技術”“培養基配制及滅菌技術”“細菌純種分離、培養和接種技術”等實驗項目。其他3類實驗是在不同深度和廣度上對所學內容的拓展和綜合運用,起著開發學生研究熱情和創新欲望的作用,其具體內容的選擇往往有很大差異。

對于這部分內容,目前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已開設及計劃開設的有“水中總大腸菌群的測定”“空氣中微生物的測定”“土壤微生物的類型、數量及分布分析”等實驗項目。這些實驗項目的內容相對完整,學生需要對實驗的過程進行總體設計,通過對身邊的實際樣品(如宿舍區污水、道路空氣和校園土壤等)進行檢測和分析來確定自己周邊環境的質量水平,這些實驗都得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總體上,該部分的實驗內容仍在不斷完善中。4種不同類別的實驗對于課程的教學都十分重要,不可彼此替代,不可顧此失彼,其優化組合則可以實現“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實用性、趣味性、創新性的統一。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合理設置實驗項目的具體內容和比例,從而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

教育相關論文:環境專業英語教育相關思索

本文作者:孫娟 趙東風 趙朝成 李石 劉芳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與學生互動的環節,采用啟發式教學,利用學生已有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語言、情景、圖片、類比等方法來激勵學生,啟發學生積極進行思考、閱讀和交流。鼓勵和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交流當中來,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通過小型報告會等形式實踐課堂所學的內容。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考核以結課考試形式為主,考試成績受基礎英語水平的影響較大,部分學生對于專業英語學習的理解也存在誤區,認為專業英語就是基礎英語加專業詞匯[3]。為充分發揮學生日常學習的能動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強調課堂的學習內容是和課程考核緊密聯系的,這樣就在無形當中增加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考試內容如果側重于閱讀和翻譯,那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就要增加閱讀和翻譯的比重;如果考試內容有口語部分,那在平時課堂的訓練過程中也要增加口語的環節。這樣就使學生學習的時候更有目的性,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采取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包括課堂提問、平時測驗和作業,通過適當增加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增加平時測驗的次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不應局限于對文獻閱讀和翻譯技巧的傳授,而應注意專業知識的傳授,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掌握環境工程領域一些基礎理論和技術的英語表述,并將國際最新的研究熱點貫穿其中。對于教材的選用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注重與同期開展的專業課做好結合。通過與相關專業課老師進行溝通合作,一方面將所學專業課知識融入到專業英語的教學中,例如將重要專業課內容編入到專業英語的教學講義里,通過專業英語的方式復習專業課內容,使學生在充分了解專業知識背景的基礎上學習專業英語,就便于專業詞匯和相關邏輯語句的記憶和掌握;另一方面請專業課老師協助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加強專業英語的實踐,例如對于專業英語課程里已經學過的專業詞匯,在專業課的授課過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現,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強化專業詞匯的記憶。這樣就使得學生專業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大三一學期的英語教學,而是持續得到英語的培訓,這樣就使英語扎根于專業知識當中,使專業課的學習和專業英語的學習可以相互結合,相互促進,使學生學有所用[4]。

如何提高學生利用專業英語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對于我們專業英語的設置,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學生在大四畢業設計環節外文文獻的查閱和閱讀,以及就業后和研究生階段利用專業英語進行專業領域內信息的查找以及利用專業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的目的。利用專業英語進行閱讀和寫作就成為專業英語教學的一個核心的內容。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學生利用專業英語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在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增加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練習。但是,目前環境工程專業英語大多數學校僅設置32學時[5],在這樣緊張的課時安排下,要增加學生課堂閱讀和寫作的練習,就一定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突出重點的安排。在專業文章閱讀方面,要鼓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通過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和質量。在翻譯訓練方面,要給學生多布置一些漢譯英和英譯漢的翻譯作業,還可給學生布置課外專業文獻檢索任務,或安排學生從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環境專業相關文章并按要求翻譯英文摘要。在課堂講解方面,注意要點突出,教會學生快讀和翻譯的技巧,例如,翻譯的時候要聯系上下文,考慮特殊的語境;遇到長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語、謂語和賓語,然后將修飾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過綜合利用課前預習、課余作業和課堂ppt講解來合理利用課時,提高學生利用專業英語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在寫作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動畫等形式強化專業詞匯的記憶,鼓勵學生利用外文期刊數據庫等資源,收集、整理、翻譯英文文獻,嘗試撰寫英語論文和實驗報告等。對學生的英語論文及時進行修改和點評,形成“學生起草———老師講評———學生修改———老師再講評”的學習機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提高學生利用專業英語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進一步推進考試方式方法改革,例如:筆試試卷適當減少詞匯的考試分值比重,重點考核學生英語文獻的讀寫能力。期末考試可采用開卷與閉卷、客觀題和主觀題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平時強調的重要知識點、重點詞匯和表達方式采用閉卷方式;對于閱讀量大、有一定難度的翻譯資料以及寫作等則采用開卷形式,綜合考核學生各方面的專業英語水平。

如何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口語的能力

目前由于對外交流的加強,需要學生提高利用專業英語進行口語交流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一些學生基礎英語就講不好,講專業英語就更難了。如何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口語的能力也成為我們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難點。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口語的能力。對于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不局限于對專業英語閱讀、翻譯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運用專業英語進行口語交流的能力。首先,盡可能地采用英文原版視頻,不僅訓練學生的英語聽力,更使學生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其次,對于不容易找到原版音像材料的章節,要堅持在課堂上運用英語對學生進行學習要點提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考慮到不同學生專業英語基礎的差異,所以在提問的同時應結合ppt投影,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尤其是專業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這樣不僅使學生熟悉了課堂內容,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更使學生真正學會專業英語口語的表述和交流。通過豐富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授課形式,例如通過觀看國際學術會議視頻、分組討論國際環境領域熱點問題等形式,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自己體會專業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從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參與者,在課堂的參與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利用專業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結論

以上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在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學生英語科技論文閱讀和寫作、運用專業英語查找信息以及熟練進行科技交流的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學工作當中,將進一步總結教學經驗、深化教學模式改革,從而實現專業英語在環境學科國、內外接軌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嫩草影院|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аⅴ天堂最新版在线中文| 激情 小说 亚洲 图片 伦|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中字日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交换|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蜜臀性色av免费| 亚洲中文无码mv|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hd|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黑人上司好猛我好爽中文字幕| 香蕉在线 亚洲 欧美 专区| 18成禁人视频免费|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欧美激情乱人伦|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 亚洲 中文字幕 日韩 无码|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app|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