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2:46: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視覺傳達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以廣東地區為限,除美術專業院校——廣州美術學院之外,共40多所綜合性藝術院校。在傳統的畢業設計展覽中,專業美術院校因人數、專業眾多,多以統一時間在專業性展廳,各系科分樓層同時進行,展覽時間較長。綜合性藝術院校因資源和場地有限,多在校內展出,系科展覽分布繁雜,場次多,各系科展覽時限短。從以上的現狀分析可了解藝術院校的畢業設計展覽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首先,院校對畢業設計展覽存在管理、策劃缺失,調研了解多數院校畢業設計與展覽,一般在畢業生最后學年第一個學期安排畢業教學任務,學生和教師雙向選擇或系科負責人安排教學任務,導師負責設計方向、進度和作品質量;第二個學期院校統一安排各系科展覽場次與時間。因缺少前期院校展覽意向整體規劃和后期效果考量、系科體現各自專業特征,加之教師的差異性指導,使得各系科畢業作品整體感差,展覽呈現“擺地攤”的凌亂效果。其次,綜合性藝術院校展覽模式存在局限之二是展覽資源缺乏。
綜合性大學一般以學校重點學科為培養對象,藝術類專業常為綜合性院校補充性學科,藝術院系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提供給學生的展覽場地有限、布展資源不足、展覽環境局限,無法使教師和學生有更大空間發揮,這種局限使得設計成果得不到最大的社會釋放,導致他們對畢業設計的熱忱不高。再次,展覽形式的單一性是藝術院校畢業設計展的最大詬病,以視傳專業畢業作品展為例,以海報招貼、包裝設計等為主導的傳統形式依然存在各藝術院校。但隨著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視覺傳達的設計形式趨向多元化,引入了信息設計、交互設計、導向設計、網絡媒體設計、實驗性海報和動態廣告等。新的形式促使展示形式多元化。如何更好地表現作品,首先要考慮展覽形式的展現。但由于前期進行的策劃不足,大部分的同學對創新缺乏勇氣嘗試,最終又回到傳統單一的展覽形式中。最后,綜合性藝術院校展覽形式的單一還存在于畢業設計與展覽沒有利用好綜合性院校的學科優勢,更多是模仿專業性藝術學院的展覽形式,缺乏自身特色。如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點的綜合性大學,該大學藝術學院的視覺傳達畢業設計展可以發揚學校學科優勢,突出特點,使學生的設計服務于農業與生命科學等特色學科,做出自己專業的特色,從而使設計作品真正達到產、學、研結合。除此之外,設計與展覽還缺乏學院、系科、專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視覺傳達專業本身是一個綜合性、交叉性、跨界性較強的學科。合作性設計可以有更多形式的嘗試,優勢互補,發揮各自長處,包括跨界型的設計,多學科語言設計,用不同載體來體現作品的延伸性。上述提及的藝術院校專業特色與展覽合作方式都需在畢業設計方向及展覽策劃的最初擬定。
二、視覺傳達專業畢業設計的特征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藝術展覽越來越多,交流越頻繁,藝術院校的畢業展覽存在的問題愈發顯現,有些藝術院校已開始重視畢業設計展覽及畢業設計展覽模式的探討與完善,力求顯示出現代展覽的包容性、多元性和創新性優勢,同時對展覽主題、展地安排、有效資源整合進行更周全的考慮。有的院校甚至將畢業設計展覽作為自身鮮明的品牌效應。而這些與傳統畢業設計展覽相比,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資源整合顯示優勢。院校的資源有限,畢業設計費用基本由學生自籌,由于經費的局限,學生較保守地使用傳統設計方法,對耗費資金較高的創新性、研究性的實驗性設計望而卻步,因此與社會機構合作,或是社會力量主辦、院校協辦,高校間相互合作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學生資金與技術上的不足。其次是展覽場地的多元變化。不同的合作方式使得院校在展覽場地的選擇也做了規劃與調整,藝術院校和系科更多地選擇開放性更大的美術館、藝術館等可以面向公眾的場所。
三、視覺傳達專業畢業設計的探討與實踐
進一步探討視覺傳達專業畢業設計的發展方向,本人于2013年開始畢業設計與策展模式的實踐教學,2013年聯合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動畫專業和服裝專業的部分教師與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跨專業整合,以“廣府傳統視覺元素再造”的設計方向、“又及”為畢業展覽主題,申請廣州公益展覽場館展覽的教學探索。由于經費短缺、展覽資源嚴重不足,最終回到傳統的畢業展中,但其中部分跨專業的畢業作品更顯優勢,如反映廣府特殊群體的“自梳女”作品是視覺傳達專業和動畫專業整合后的優秀畢業作品,資源更豐富,表達形式更多元化,展覽效果更完整。該作品在2013年獲得了華南農業大學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的優秀獎。通過2013年畢業設計展覽模式的探索,確定了畢業設計從策展開始的教學模式的深入。2014年畢業設計開題以“設計行者”作為策展主題,展覽的主旨為“設計路上,行者不息”,寄語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對未來的期許,通過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示自己的專業態度和專業追求,學生也可借助此平臺向社會推廣自己以獲取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展覽模式不斷探索,“設計行者”展覽嘗試與社會媒體力量合作機制,即與城市畫報和IMARK創意市集合力逐漸形成展覽的集資、推廣與策辦的“設計行者”邀請展。“設計行者”邀請展有別于以往的展覽形式。社會資源的引入,展覽形成系列化宣傳與相關主題活動的推廣。首先,展覽宣傳前期通過追夢網資金籌集,豆瓣網平臺展覽活動的推介;展覽期間更借助羊城晚報、羊城地鐵報等紙媒與新浪網、騰訊網、21cn手機網等網絡媒體的傳播,展覽信息量的擴容和傳播速度的提升,展覽受到更多社會群體的關注。其次,展覽活動不再是單一學生畢業作品展覽,更多是擴展性的展覽周邊活動的增加,“設計行者”邀請展包括了學生作品的主題展覽、歌莉婭225服裝畢業設計專場、設計夜行者夜跑活動、設計行者采訪、24H-Onlin系列展覽。
展覽周期延長,展覽活動范圍擴大,展覽社會影響力也不斷增強。最后,“設計行者”展覽在展覽空間變得更多元,設計行者的展覽場地由原來的院校展廳轉為商業展覽空間,將展覽和創意市集的模式結合。展覽前期為觀賞交流階段,視覺展覽結束后,展地轉變成創意市集,以展覽吸引專業群體,以市集回歸大眾,進行設計分享的同時將設計商業化。設計者可以在自己的展位推銷設計、每一個展位成為畢業生優秀設計作品獨立展示推廣的舞臺。除了實體空間的設計作品展示之外,展覽形式還涵蓋了網絡虛擬空間形式,通過“設計行者”邀請展的主題網站邀請廣州其他藝術院校的院校畢業生的優秀設計作品發表與大眾評選,優秀作品可參加實體空間的展示。兩種不同形式的展覽空間因其聯動效應,打破藝術院校畢業生學術交流的壁壘。設計行者邀請展的改革模式相對以往展覽,以設計畢業生為服務人群,學生可在此平臺獲得更多機會,通過展覽分享設計理念,提高作品關注度;可與其他院校優秀設計者交流學習;可將設計作品商業化,虛擬作品獲可持續經營機會。而展覽本身構建了應屆畢業設計師與社會接觸的交流平臺;給予原創設計及新生群體發揮的空間,提高優秀畢設作品關注度,同時也給往后的畢業設計展覽提供新的模式。一年一度的畢業展既是設計作品走向社會的關鍵,也記錄這個時代藝術設計教育發展歷程。它是畢業設計師展示的最初舞臺,也反映了設計師創作、大眾審美等內在的藝術設計發展水平。展覽形式的創新都需要足夠優秀的學生作品來支撐,開放的畢業設計展最直接地面對公眾對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檢閱。展覽模式要創新、設計要創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更需要創新,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找到需要改變的關鍵。
作者:唐鑠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摘要】當今互聯網技術在中國社會已經得到了深入發展,社會對互聯網人才的需求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相對的也帶給了高校的互聯網教育新的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網頁設計》而言,如何能夠適應社會,培養出符合時展要求的大學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教學研究課題。筆者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多年,通過結合本校目前的學生現狀和教學現狀,對于這個方向思考得出了一些淺薄體會,旨在通過這些思考,培養出適應時代的網頁設計師,同時探索出一條改善目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就業現狀的途徑。
【關鍵詞】視覺傳達;網頁設計;教學
"2015年7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
2015年11月12日,2015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正式落下帷幕,最終交易額也正式揭曉。據阿里巴巴實時數據顯示,2015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最終以912.17億元交易額拉下帷幕!
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絕大部分人們現在正常的購物需求都由互聯網來主導,人們對網頁的視覺性體驗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社會對于網頁設計師的需求也是逐年增多,社會各種互聯網培訓學校也是悄然升溫。基于這種社會需求,國內許多高校在也都增開了《網頁設計》課程。
筆者在藝術設計學院里從事了多年教學工作,目前所受課程都是視覺傳達專業的網頁設計課程,主要授課的對象是視覺傳達系電腦藝術設計和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大三的專科學生,這些學生們經過大一、大二基礎課程的學習,對平面設計理論知識和軟件實踐操作都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針對視覺傳達系開設的《網頁設計》課程,主要是從藝術設計層面,培養學生的界面設計能力;而計算機類專業中網頁設計的課程,則側重網頁的程序的開發和數據庫的建立能力。
但是結合實際的社會需求,更需要的是將設計與程序開發進行有機的結合,而以上不同學院的專業區分的課程設置是完全分隔的,經過實踐教學,筆者認為其不夠科學和合理。下表是某公司的一則網頁設計師(美工方向)招聘的專業能力要求:
有扎實的美術功底、良好的創意思維和理解能力;
熟悉HTML、CSS語言、div+css網頁開發,有豐富、真實的、獨立完成的、符合W3C標準的制作成品(要求兼容各主流瀏覽器),對web3.0網站有一定的認識;
有 開發、網站搜索優化經驗優先;
精通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Illustrator等設計軟件,對圖片渲染和視覺效果有較好認識;
專注于網站界面開發與設計,以及用戶體驗優化,較強的平面設計和網頁設計能力,良好的美工基礎,能夠獨立設計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的前臺頁面;
從上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結果,那就是對網頁設計師美工不僅要求有平面方面的設計能力,同時要懂得與之相關的編程知識,結合實際市場需求,高校在網頁設計的課程設計上應進行更有意義的創新改革,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浪潮。
針對視覺傳達專業學生而言,通過幾年的基礎課訓練,已經具有了極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較好的設計能力,但如果針對將來要從事網頁設計師這個崗位而言,其又具備如下缺陷:
一、缺乏對不同載體下頁面設計尺寸方面的認知
相比較起來,學生幾年所接受的知識,都是與平面打印相關系,運用的單位無外呼厘米、毫米、米等打印度量單位,對應的載體是紙質文檔,因此設計慣性知識考慮單一。而相比較起來網頁設計最終的呈現載體是計算機屏幕,不同屏幕分辨率下,呈現的頁面效果會有有所不同,而且頁面中圖標的尺寸,各個元素的尺寸,直接影響了人們通過電腦查看的舒適性,而電腦屏幕的度量單位是像素,怎么扭轉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認知,是一個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如果不處理學生對于尺寸方面的認識,最終導致的后果,就是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設計的頁面由于尺寸問題不能實現。這個問題曾經筆者在實際的設計案例中也是經歷過的。
針對此問題,筆者經過實際的教學研究,讓學生通過對比不同屏幕載體之間的數據,自己截屏研究--模仿設計--實現再呈現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掌握網頁設計中的整體尺寸以及各分類元素的尺寸設計問題。
二、英文水平薄弱,代碼知識嚴重欠缺
對于藝術設計學院學生而言,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英文水平,因此本科畢業考核標準對于藝術生的英文水平的標準基本上是三級水平,而專科生對于英文水平是沒有設定的,因此學生的英文水平普遍較差,但要想從本質上理解網頁設計的知識,同時能夠便于糾錯和設計瀏覽器之間的兼容性問題,必須要求學生掌握核心的英文代碼知識,但學生在這個方面基本上是一張空白紙張,也因為是這個問題阻礙了很多學生通往網頁設計師之路。
針對此問題,筆者到目前也沒有找到更好的、更快捷的方式,但結合實際情況,希望之后在網頁設計教學之前增加學生對于html代碼知識的學習,同時增加學生的實踐案例操作時間,讓學生通過長時間的訓練,達到精通的程度。
以上就是筆者對目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網頁設計》課程的一點思考,網頁設計是伴隨著時代而產生的,市場對于網頁設計師的需求之后只會增加,而高校是培養網頁設計師的一片沃土,要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擺在很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面前的一件大事。希望通過本文的一點思考,對將來藝術設計院校的《網頁設計》課程改革會有所幫助。
作者一簡介:郝江波,男,漢、河南濟源 ,研究方向:服裝設計;作者二簡介:徐卓,女,漢、湖南岳陽,研究方向: 產品設計。
【摘 要】視覺傳達設計(以下簡稱視傳)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要求、專業核心技能必然要和品牌塑造發生關聯。品牌塑造能力可以說是在視傳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處于提綱挈領的地位。筆者依托自身任教于某應用型本科高校視傳專業品牌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初步探究視傳專業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的培養途徑及方式。針對現有的培養途徑及方式的不足,在教學中努力創新,進行改進。
【關鍵詞】品牌塑造;培養途徑
品牌作為商業社會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品牌塑造更是企業起步之后逐步發展壯大過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制約瓶頸。品牌塑造因為其和人的感官記憶、視覺聯想等能力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本身正是一項針對廣大消費者展開的商業心智塑造運動,所以直接對接著視傳專業學生畢業后進入職場、發揮專業技能的主要工作崗位。筆者立足于自身講授的某應用型本科高校視傳專業品牌相關課程,對品牌塑造能力在視傳專業學生中的培養開展以下研究。
一、品牌及品牌塑造能力的起源
眾所周知,任何一家企業在生存中都必須考慮與同行業企業的競爭情況,凸顯自身的差異,憑借這種被消費者信服的差異從而在競爭中勝出,有效地爭奪消費者。而這種給消費者的內心留下深刻印象的“企業的差異性”,隨著企業經濟活動的長期開展,成為企業不懈追求的自我標簽。企業一直期望著和消費者就這種自我定義的差異性達成共識。這種源于商業競爭的企業發展差異化動機,即是品牌誕生的原因和企業進行品牌塑造的目標。
如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在于以競爭促進行業和企業的生產技術和服務水平的進步,企業在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中仍是必須要考慮所面臨的競爭情況,在企業成立之初就必須考慮到今后的品牌塑造方向和路徑,而不能僅僅是以簡單的“盈利萬能法則”去應對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所有挑戰和問題,否則形成的后果只能是企業存活的“曇花一現”短命式發展,可以說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和國際企業的競爭中意識到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在生產能力和服務品質都不遜色于國外品牌的實力基礎上,中國企業卻因為“影響消費者心智”的品牌塑造工程與國外企業存在顯著差距,敗于同行業的世界企業。如企業品牌缺乏消費者對品牌風格的認同、品牌個性的確認、對品牌積極發展的堅定信念,消費者難以在內心中和企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的形成有深刻的維系,從而企業品牌難以在消費者的生活選擇中形成較高的識別度,從而讓消費者成為品牌的忠誠顧客,消費者的生活難以與品牌的發展保持同步進程。
隨著社會愈加進步,商業愈加繁榮,不得不承認品牌意識正被愈加需要,品牌塑造能力也愈是能幫助企業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對中國企業、中國品牌、中國廣告設計師以及市場營銷人員發起嚴峻考驗。
二、視傳專業和企業品牌塑造能力的深刻聯系
2016年南昌萬達文化旅游城投入使用,而這項被該企業董事長王健林稱為抗衡風靡全球的迪士尼文化的、帶有鮮明的中國文化風格的主題樂園建筑工程,從視覺設計方面彰顯出品牌塑造在人們生活中的設計落腳點。
一進入南昌萬達文化旅游城,萬達在園內處處都以精心的設計,彰顯出了中國主題公園文化風格。一提起主題樂園,大部分人想到的風格應該就是現代化、樂趣、夢幻、摩登,而在萬達品牌下的主題樂園中,萬達茂的巨型青花瓷花瓶外墻,前方的廣場噴泉,噴泉前的巨型LED屏,屏上播放的園內各種活動視頻,伴隨視頻播放的音樂,以及隨音樂舞動的噴泉,還有夜晚與噴泉、音樂相得益彰的絢麗燈光秀,各種展示類和活動類的海報和招貼,讓每一個進入園內的游客從視覺元素上感受到了萬達的景區特色、“萬達品牌”元素。
而該特色又充分帶有中國風格。萬達文化主題公園入口處氣勢恢宏的亭臺樓閣,就在休息處、景區路標指示牌這樣的景區常見場所,也能看出在圖形、字體、外觀上用心展示的中國文化特色。總之,讓每一個置身萬達文化旅游城的人都感受到這里的與眾不同,有強烈的文化幸福感,愿意再次選擇來這里游玩。
由萬達文化旅游城的品牌塑造的成功我們可看出,品牌塑造需要借助在視覺上傳達出的設計風貌來展示出自己的特色,視傳專業學生發揮專業技能的場合與品牌塑造的途徑是等同的。無論是平面還是視頻或其它新媒體類型廣告,亦或圖片、字體或空間陳設的設計,都是表現品牌理念、個性和特色的重要方面。
所以品牌塑造能力本質上就是視傳專業學生文字、圖形、色彩、造型等進行視覺創意設計的能力綜合在一起所達到的最高目標。
三、品牌塑造能力在視傳專業學生中的培養現狀
目前各個高校視傳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響應國家創新創業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產學研互動的人才培養方向,在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式改革、教學質量監控、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條件建設、校企與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強調高校專業與企業的對接,以開辦校企合作的工作室、雙師型人才進高校講學為視傳專業實踐人才培養改革的特色和著力點。
在此專業發展背景下,企業的品牌塑造目標和視傳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目標達到了高度統一,品牌塑造能力伴隨著應用型高校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高度重視而融入進了專業的開設中。筆者通^對多所應用型高校視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解讀和分析,總結了以下目前視傳專業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養的途徑及方式。
途徑一:企業聯合專業、業務進課堂
該途徑下的培養方式是各個高校著重以廣告行業和某些企業的宣傳設計業務來展現和檢驗視傳專業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以學生作品在廣告大賽、行業設計大賽勝出、學生設計被企業宣傳所采用為品牌塑造能力培養成功的象征。
途徑二:課程設置重實訓,企業人員進課堂
該途徑下,以前主要在課外活動中實施的實訓項目成為專業的主要課程內容,高校有意識地吸收企業的設計人員來開展校內實訓教學項目,積極尋找企業和行業內有市場運用價值和行業推廣前景的設計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從而促進視傳專業學生的圖形元素視覺設計這一專業核心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的聯系,同步提高,聯動培養。
四、視傳專業學生品牌塑造能力之“生活化”培養途徑及方式
筆者任教的為一所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辦學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視傳專業品牌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對視傳專業對應的行業、企業特點的研究,以及視傳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教育規律的觀察總結,認為:現有的視傳專業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的培養途徑及方式過于依賴外界資源,需要校方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尋求來自企業的支援,項目中與企業進行的溝通協商也會讓教師、學生消耗大量的精力在品牌塑造之外的“雜務事宜”之上,所以筆者汲取現有的培養途徑及方式之上的優點,進行改進,提出了“生活化”的培養途徑及方式。
以筆者從教的《品牌傳播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為例,以樹立品牌理論意識、運用品牌韃サ哪諶鶯褪侄巍⑵放拼播新媒體手段這三大知識板塊為教學主線,知識講授與學生品牌塑造的實踐應用能力充分結合,結合我校視傳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將該課程中強調的品牌塑造主體更準確定義為當下數量較多、呈現蓬勃發展趨勢的小微企業,而非是以往品牌塑造針對的知名大型企業。
通過調查學生的課下實踐活動、網上的企業信息和品牌設計業務,在授課中引入企業品牌塑造案例,教學中開展和品牌塑造相關的討論,發現學生都會對越是實際可操作、越是接近生活的品牌塑造問題展現出高度設計創意,智力投入較高,受此啟發,在三大知識模塊的授課線索中貫穿了“高校店家”這一商業主體。比如,要求學生在品牌傳播內容學習階段,設計我校某一店家的品牌傳播元素,或是品牌圖形、或是品牌字體、或是品牌色彩等品牌視覺元素,或是品牌文化、品牌故事等品牌抽象元素;在品牌傳播方式學習階段,讓學生思考自己為該家店設計的品牌元素在校內或是通過廣告、或是公關、促銷或社交等手段傳播給受眾;總之,品牌傳播的學習內容要突出現實中存在的“高校店家”主題。
五、“生活化”培養途徑及方式的未來研究方向
視傳專業學生是以圖形、色彩等藝術元素的視覺表達、綜合運用為專業核心能力。該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領域也多是在視覺傳達運用較多的產品包裝、廣告制作等企業品牌塑造直接相關的方面。隨著近年來國家經濟改革供給側結構理論的提出,高校教育作為未來市場人才源源不斷的供應方,教育界針對視傳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研究也被關注。在此背景下,視傳專業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作為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逐漸被重視。筆者總結和評價了現有的視傳專業人才品牌塑造能力培養的兩大途徑及方式,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生活化”的途徑及方式。
“生活化”培養途徑及方式有其對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養的可取之處,學習過程充分與實際結合,但筆者也在該途徑和方式的具體教學操作中,發現該途徑待改進之處,可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因為溝通和營銷能力的欠缺,源于生活實際的品牌塑造方案雖然有一定的設計水平,視傳專業的學生卻未能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去,和校內的店家達成共識,將在課上所創作的品牌塑造方案付諸商業實際,使得視傳專業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養顯的動力不足,難以在專業學習中持續化。
在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專業發展現實壓力下,品牌塑造能力的“生活化”培養途徑和方式必須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尋求到商業利益的突破,從而真正的、全方位的“生活化”,而這勢必要對學生的品牌塑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要對該途徑的實現方式展開更多研究。
作者簡介:李丹(1986-),女,漢族,河南開封人,南昌工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媒體發展和品牌傳播。
摘 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需要研究課程結構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時展和企業用人標準,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服務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課程結構;現狀;問題;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正在經歷著更多的變革,媒體行業也在經歷著嬗變。傳統媒體行業面臨諸多的挑戰,新興媒體不斷涌現,傳播方式也在不斷創新,新型視覺傳達人才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新寵。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需要結合時展和市場人才標準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推動教育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為社會輸送更多的設計人才,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1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結構的發展現狀分析
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視覺媒介呈現來給觀眾傳達各種信息與情感的藝術設計表現形式。從概念上看就能清楚的明天,視覺傳達藝設計就是一種給人看的設計。這一概念是一個舶來品,最早在日本流行,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日本東京世界設計大會。到1988年這個概念才正式傳入我國,并為廣大學者所接受,逐步引入藝術類專業。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還是沒有推廣這一個視覺傳達設計這個概念,學術界、教育界都是以藝術設計來稱謂。2012年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以及專科目錄才正式增設藝術學門類學科,并將原來的術設計專業進行重新定位和細化,裂變為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以及環境設計等具體專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設計的表現內容也不再局限傳統內容范疇,將表現形式、方法、呈現材料等向更為光寬廣的領域延伸,向更好地科技層次提升。同時,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不斷發展變化,公眾的鑒賞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科技與藝術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原有的藝術設計裂變出來的專業門類又進一步向數字媒體、交互、展示、界面以及多媒體等更多的信息化科技應用分支拓展延伸。
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將傳統的靜態媒體時代幾乎徹底的解構與顛覆,原來的靜態媒體已經不能在現代市場保留足夠生存和延續生命的領地,尤其是數字化媒體對整個社會環境和藝術市場更是沖擊得無立足之地。視覺傳達從以往的平面化、靜態化迅速向綜合化以及動態化轉向。而視覺傳達的傳播方式也不再是傳統的靜態展示,而是走向了動靜結合,呈現的方式也從原來單一的二維空間走向了現在的三維、四維空間。 傳統意義上的視覺傳達專業結構更多的是平面印刷設計,更多的是二維層面和靜態形式的呈現,帶給觀眾以形狀和色彩的感受。以此來設置的課程造成學生的思維觀念相對單一,設計意識不強,操作能力簡單。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科技進步的不斷加快,綜合媒體應用技術不斷增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學生需要更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為此,很多高校很早已經著手進行專業結構的調整和變革,構建新型的課程結構體系,并針對課程結構特點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和模式,從課程結構、課程設置、課程評估以及教學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教學及課程調整。具體表現為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對知識點進行科學分類,重新構建科學合理的知識點結構體系。第二,結合藝術發展與科技進步,設置專門的交叉知識模塊。第三,增設更具時代感和創新藝術元素的新穎教學案例,幫助學生從具體案例中培養藝術思維,把握現實作品與設計理念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第四,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基礎和發展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成立專門的課題研究小組。第五,做好教學方法綜合評估,剔除落后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模式,全面重視學生的綜合應用創新能力考查。
2 我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結構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專業課程與基礎課安排順序不合理
視覺專業課程結構設置中需要合理安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比重和順序。但是,現在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基礎課與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存在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強調學生的繪畫基礎,重視學生的基本繪畫技能,這是非常基礎性的教學,也是決定學生以后發展和提升的重要課程。但是,很多專業課程設置時過分重視基礎課程,設置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還要對學生進行繪畫方面的基礎性訓練,基礎能力與專業能力沒有在教學中得到明確區分,也就不能夠設置較為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其次,應用能力是學生最為重要的能力,需要重點關注和引導,但是,在應用能力培養安排更多的課時,做出過多的訓練,一定會影響其他方面的教育和提升,無法保障課程設置的多樣性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性。很多課程都是強調學生的應用能力訓練,造成課程設置和規劃不夠清晰,無法細化并做到專業能力的多元化。
2.2 綜合課程與實踐課程安排不科學
視覺傳達設計展業不同于其他的理論研究學科,需要重視學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他們的創造技能,這是學科性質決定的,課程安排中加大比重是無可厚非的,教學中強調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學生的理論素養是必不可少,人文素養更是決定他們的專業應用技能提升層次和藝術文化水平的關鍵因素。視覺傳達設計需要一定的實踐能力,需要專業技能,需要能夠創作設計出較好的藝術形式。藝術作品背后是思想,要帶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視覺體驗,進而引發觀眾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從而獲得一定的心理愉悅或者精神共振,以此來達到藝術表現的效果。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設計者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理想,沒有了藝術審美標準和人文精神,所有的視覺傳達設計都是一個空殼,是沒有血肉和精神的骨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價值。由于我國視覺傳達專業過分強調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導致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不匹配,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不相稱,專業課程知識點相對單一,學生進行藝術設計的思路相對狹窄,綜合設計和創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學生缺乏綜合知識課程的支持,不能接受更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素養的滋養,造成他們的營養不良,后期生長不旺。
2.3 課程基本結構不能做到協調與全面
構成課程結構的要素要全面,還要體現一定的邏輯順序,需要合理安排各個要素的組織關系,還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結構的橫向和縱向關系,并且能夠將這些關系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落實。課程設置不是簡單的數量比例關系和排列組合形式,而是要講究科學性和操作性,還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習慣與轉換效果。但是,現在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結構不全面,且無法做到相互協調。課程設置需要從多角度綜合考慮,兼顧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專業能力,服務他們的理論素養與應用實踐能力,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認知規律,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學生逐步豐富知識結構和文化素養,穩步提升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結合教學目標、專業發展和行業環境,將學科知識真正能夠轉變成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綜合素養。對課程做好邏輯層次劃分,從基本的知識構成來更好地設計課程體系,做到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發展目標的統一。但是,我國很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出現了不少問題,目標地位不夠清晰,課程內容相對混亂,不能把握學科功能,也就無法突出專業特色。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課程結構,不能做到全面綜合考慮,無法實現要素的協調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與社會發展及市場發展變化聯系非常緊密,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技術,拓展新領域,研究新問題,課程設置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問題。
3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結構設置及創新的原則分析
課程結構設計與創新是教學過程的前提,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安排有利于教學組織和管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創新課程結構設置能夠緊跟社會發展和市場變化,確保人才培養與時代接軌,造就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3.1 培養目標是課程設計與創新的根本依據
課程結構安排和創新變化必須服務于教學目標和人才發展目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必須結合教學計劃,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很多高校專業培養目標不夠清晰,描述相對籠y,知識給教學或者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思路或者方向。新時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構建課創新課程結構設置需要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對教學計劃和課程進行細化,確保專業培養目標能夠成為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制定的重要依據。因此,需要結合市場對人才要求及藝術、科技自身發展趨勢,制定科學的培養目標,并結合社會發展不斷優化創新。
3.2 教學目的是課程結構調整和變革的基本前提
教學的真正目的不是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方法,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影響和組織下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發生了某種變化。這是著名教育家泰勒對教育的著名言論,學生能夠有所變化和提升,學生能夠真正得到鍛煉,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也是教學的根本目的。課程結構設置和創新安排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教學目的,把握好教學目的,服務于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和進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結構創新需要真正把握教學的目的,能夠體現視覺設計專業學科的基本觀念,能夠將其中的各種概念、原理與知識體系融合起來,將學科的主題思和人才培養標準融入課程設置結構中來。這就要求研究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結構的現狀和創新都應把握教學目的,全面審視專業課程的教學目的,為課程結構調整和創新確立基本原則。
3.3 充實通識教育是優化創新課程結構的主要途徑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消除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優化課程結構體系,需要在保障學生專業技能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對學生進行更多的通識教育,豐富他們的文化素養。視覺傳達設計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讓學生能夠更好感知生活,認識社會,感悟人生,以更好的藝術設計來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生,讓作品更有現實價值,更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可持續發展為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變革思維。
總之,社會在不斷發展,技術在不斷尋求突破,產業也在經歷重大變革,傳統意義的平面印刷媒體設計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進步,更具創新特色的視覺傳達專業成為社會發展的方向。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需要結合時展和市場人才標準優化課程結構,推動教育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摘 要:針對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生不能充分適應市場發展,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問題,各大院校就視覺傳達專業教學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此專業的職場化教學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之一。在視覺傳達專業教學中,應基于自身教育特點以及市場需求,將職場化教學創新工作貫穿在整個教學設計以及實踐中,積極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務實性、創新性、延展性。以此來促進其在畢業后盡快融入市場中,在職業發展中做到游刃有余。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職場化教學;創新模式
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方面,相關高校一直在探索此專業職場化教學的專業特點、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效果,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逐漸建立以及健全仿職場實訓基地、實驗室、實踐教學等若干方面的創新與改革。現今,在此專業教學中,圍繞職場化教學,相關的實踐指導書、實踐基地、實踐教學設施設備等方面建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培育出符合市場以及職場需求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優秀人才,必須要進行積極摸索,不斷創新與完善職場化教學模式,努力實現專業教學同社會發展、市場需求之間的有效銜接,充分結合公司模式,創建富有獨特性、創新性的職場化教學模式,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應用型藝術人才。
1 視覺傳達專業教學性質以及教學模式
就視覺傳達專業教學而言,除了基礎理論課程,專業課程基本都需要通過實踐方式開展。針對此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意設計能力,展開相關的鍛煉以及培養,為視覺傳達專業教育的規律以及特點,同時也是實施職場化教學必需的路徑。籠統來說,職場化教學主要指的是一些帶有實驗性、操作性以及項目性特點與要求課程,此外還關系到寫生、采風以及實習等若干實際操作課程。在視覺傳達專業教學中,應基于自身教育特點以及市場需求,將職場化教學創新工作貫穿在整個教學設計以及實踐中,積極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務實性、創新性、延展性。同時,通過實證性方法,將廣告策劃實際案例教學引進課堂,聯合具體的教學實踐,不斷積極探索此項專業課程內容的柔性邊界,重點關注理論同實踐教學的集成性;加強職場化教學模式的啟發以及引導,增強輔助教學手段的w延性;促進教學規律探索工作發展,強化職場化教學模式創新。
2 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的變革
怎樣把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開拓讓其對事物抱有懷疑態度,怎樣激發并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創造能力,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嚴謹的邏輯思維將形象化的視覺元素的藝術性完美地表現出來,怎樣才能讓其在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地滿足市場所需,照顧到消費者的 消費心理,并將這些完美的結合,以上內容均為這一學科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了發展方向。
第一,在教師隊伍方面的變革主要體現在教學觀點與方法上,其具體內容為注重實踐型教師人才的培養,以市場、行業與企業的需求為基礎進行教學方面的變革,在教學觀念與方法上勇于創新遵循“設計與藝術創意結合”的教學方針。詳細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以多媒體為媒介創新課堂知識來源,取代從前以課本知識為主導學習資源的課堂模式,利用網絡等多媒體設備來滿足并適應于新型科技材料、藝術表現方式、社會需求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學實踐。以上幾方面均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視覺傳達設計,并促進其不斷創新。視覺傳達設計這一科目屬于開放性很強的一門科目,所以在該科目的教學設計中應充分發揮新媒體這一媒介的作用,例如影視作品、手機、電腦等視聽設備與媒介;又或者廣播、喇叭、叫賣等聽覺媒介;再比如雜志、宣傳手冊、傳單等紙制媒介;還有空間與流動媒介:空間上有展臺、橫幅、牌匾等,流動的比如說交通工具、服飾衣帽等。在以上幾種媒介的基礎上,不單單可以完善這一科目的知識體系,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從根本上滿足社會實踐的需要。二是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努力深化此方面的變革,改善先前課堂教學方法的缺陷,盡可能地增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增強其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藝術概論》時,可多利用啟發式與互動式類型的教學方法,比如說類比法和歷史追溯法,這可以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余地,增加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升其創造性與創新能力。比如說在《視覺傳達設計》這一科目中,可以教學知識點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一些綜合類的實踐設計。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增添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進行即興表述和寫作類培訓,利用自身實踐調查的成果進行分析,以此豐富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使其自學水平得到增強,同時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升。
第二,在課程內容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實踐項目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是將授課方式設置為階梯模式,以課程內容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盡量充足的模范課題,在選題上要選取具有創新精神且形式豐富的課題,在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基礎對課題加以深入研究。先是小組范圍內進行課題研究,隨后小組與小姐間互相交流,最后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這就是階梯式的授課方式,這不僅能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可以為學生今后實踐提供更多的理論指導,增加其知識儲備。二是授課方式突破維度界限,以課程內容為基礎,為學生創造課題實踐的機會:比如說進行簡單的產品包裝或是宣傳推廣的設計等。這同時是該課程教學的終極目標,設計作品展現了設計者的思維成果,若不進行設計實踐一切都將是虛話。因此學生必須努力提升其綜合能力,以課程內容為基礎進行富有創造性設計實踐,以新媒介和科技手段依托靈活運用點、線、面等圖形語言,增強設計的畫面感與形式美感,使其設計的作品頗具現代性和創造性,引人入勝。三是提升即興創作和手繪能力,使其能夠不依賴于他人進行信息采集、資源調研、獨立分析與思考,同時能夠自主進行設計,合理解決所遇問題并進行反思。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這將為其今后的設計提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經驗,以此才能不斷累積并提升其創造性。同時實踐練習還能夠將課程中所學知識和教學環節有效地進行連結,老師做出相應的指導,最終對作品進行專業性點評。四是在課程內容上新增實踐環節,以校內資源為依托,同時利用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企業實習機會,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指導方針來通過技術等方面的提升來豐富實驗室的功能;使其進行實踐基地的能夠高度還原真實場景,可以滿足學生設計與教師教學的需求,為學生能力的提高奠定硬件基礎。
3 結語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以及市場競爭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一定要抓好職場化教學工作。唯有這樣,才能夠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現代專業人才。
【摘 要】作者在文章中引入中國美術學院“東方設計學”學科體系構建及相關專業教學改革的理念,闡述區域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相互融合發展的作用,并以所在學校的具體教學實例進行分析例證,探討區域文化在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創新和應用。
【關鍵詞】區域文化 視覺傳達設計 教學 創新 應用
一、引言
我國創意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給藝術設計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體現區域文化特色的設計理念已成為衡量設計師自身素養和設計水準的新標準。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也順應時展需要,與時俱進地開始同步跟進和調整教學改革的探索。由中國美術學院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設計學”學科體系構建及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并傳達給觀眾的設計。它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卻很迅速。隨著新形勢的發展,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需要結合“東方設計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及時研究和調整相關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方向,將區域文化特色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明確新時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完善相關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模式探索,為社會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創新人才。
二、區域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相互融合發展的作用
當代藝術設計正朝著繁榮多元的方向發展,專業間的交叉、整合將成為未來的主題。中國設計的前進方向也將在融合世界優秀文化藝術的基礎上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探索“中國特色”的設計道路,展現“東方設計學”風貌,是中國現代設計人的職責所在。充分發揮地區文化優勢,將其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之中,通過本土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能使其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璀璨多姿的區域文化特色在藝術設計領域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與區域文化特色相結合的研究,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實現藝術設計教育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內蘊豐厚,形態多樣,是我們在進行藝術設計創作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寶藏。在研究國內外先進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區文化優勢,將其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之中,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來進行區域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的理論研究。在探索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辦學特色的基礎上,讓區域文化特色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得到更好的傳承和應用,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探索構建“東方設計學”學科教學體系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區域文化特色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豐富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與區域文化特色相結合的教學理論研究成果
根據區域特色在原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結構調整,加強課程設置結構的綜合性、彈性以及多樣性。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上突出區域文化特色,做好專業建設規劃工作,與本地區其他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形成互補發展,減少在專業建設中的重復設置,注重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規劃、交叉專業建設發展的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如何適時將區域文化特色元素引入教學內容之中,探索區域文化特色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給學生更多的利于發揮個性特點的空間,培養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構建獨具特色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品牌,能有效豐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與區域文化特色相結合的教學理論研究成果。
(三)區域文化特色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融合發展,是提高師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手段
區域文化伴隨著民俗民風而發展和完善,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生存環境和民族、民俗等諸多因素基礎上所形成。把本土文化特色的相關內容融入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之中,建設科研和教學水平較高、結構合理、適應專業發展要求,具有實施素質教育活動能力的創新型師資隊伍,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師資建設,將研究經驗和探索經驗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實施,并通過與區域相關特色企業的接洽,加快科研成果向行業產出轉化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推進作用。
藝術設計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進一步融入區域特色文化,讓學生在課程學習階段豐富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幫助學生豐富和提升設計思維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同時,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創新意識,傳承和宣傳區域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學應用實例分析
創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理論教學方法,將區域文化特色融入培養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過程之中。根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特點來研究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創新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為地方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優秀應用技術型設計專門人才。結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深入了解區域文化特色,提煉出適合進行視覺傳達設計課程教學的元素,并將其融合在教學內容和設計實踐之中,探尋培養具有區域特色的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創新和應用的有效途徑,一直是筆者所研究和關注的教學改革探索方向,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一些嘗試。
現以筆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一門專業課程《包裝設計》為例,對桂林區域文化特色在課程教學中的兩個應用實例進行分析探討。桂林位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的民族融合區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獨特的區域文化特色。根據這一特色及相應的市場發展需求,在《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重點放在與桂林旅游相關的產品包裝設計上,切實為推進“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為桂林地方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優秀應用技術型設計人才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實踐。
(一)竹制材料旅游工藝品或紀念品包裝設計
桂林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濕潤,雨水充足,氣候宜人的環境下竹子生長茂盛。竹子質地可塑性強,易于雕刻,使得竹材料在桂林旅游工藝品和紀念品中得到大量的使用。根據這一特色,在進行《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竹制材料的桂林旅游工藝品或紀念品的包裝設計作為課程作業的具體設計對象,引導學生們在對桂林的本土文化特色進行充分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選取一定的對象進行相關主題的設計實踐。
設計效果展示在一次《包裝設計》課的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們對桂林區域文化進行充分調研,有意識地讓他們注意到由于桂林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大量文人墨客的聚集,使得桂林地區飲茶和飲酒盛行,而竹制器具正是桂林當地常被使用的盛茶、盛酒用具,也是作為饋贈和旅游紀念的不錯選擇之一。進而以竹制茶具、酒具作為設計素材,讓學生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再結合桂林特色文化做更深層次的了解,提煉出可供拓展的元素來進行竹制茶具或酒具的包裝設計實踐。如圖1和圖2的包裝設計作品――“竹韻”茶具系列包裝設計,是為一套竹制茶具所設計的包裝,包括有茶壺、茶杯、茶匙等竹制茶具的內外包裝。設計者從竹制產品的原生態這一特色出發,選用了桂林當地的土麻布作為包裝的主要材料,以純手工進行縫制和制作。桂林土麻布可以選擇的顏色相對單一,所以設計者加以南印花布作為點綴,并將這一套茶具包裝的外包裝盒蓋參考我國的傳統服飾“唐裝”的形式做了一定的設計處理。
(二)特色食品包裝設計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有一種說法是桂林因“桂樹成林”而得名。在桂林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很多的桂花樹。秋天走在街道上,一陣一陣的桂花香味撲鼻而來,也為桂林增添了一道獨有的風景。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等由桂花所制成的各種食品健康味美,也和“桂林三寶”一樣是受到旅游者們歡迎和喜愛的食品。這些食品的包裝設計也是融合桂林區域特色進行包裝設計課程教學實踐的一個良好的切入點。“桂”食品包裝設計(D3)就是學生根據桂林區域特色所設計的一套桂花食品系列的包裝設計。設計者從桂花食品的選料天然和桂林爭創綠色環保旅游城市這兩個立足點出發,選用清新而充滿生機的綠色作為整體包裝設計的基調,并將桂林傳統南糖包裝所常用的牛皮紙、麻繩運用于包裝之中,設計出來的“桂”食品禮盒包裝桂林地方特色濃郁。
山水文化、藩王文化、史前人類文化、古運河文化、抗戰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桂林地區還有很多區域特色文化可以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進行創新應用。如何更好地將桂林區域特色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區域特色文化應用到設計實踐之中,對區域文化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從實踐中去領略這些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養應用技術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適應地方創意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的“東方設計學”學科體系構建及相關專業教學改革在桂林地區的一種探索。
四、結語
區域特色文化內容豐富,是我們華夏兒女所共同擁有的珍貴文化財富。區域文化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研究,在傳承和創新區域特色文化的同時,為不同區域院校具體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利用元素和引導學生發揮創意的拓展空間。將區域特色文化合理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實踐和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與時俱進地契合了地方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為藝術設計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急需的走在行業尖端的應用技術型創新人才,也是“東方設計學”學科體系構建及相關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摘 要 本課題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現今我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模式;介紹互聯網迅猛發展的背景下UI界面設計的創新影響力;結合教學實踐,探索UI界面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具體的推廣方案;以親身經驗對UI界面設計課程進行教學總結,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進行特色化教學改革進行嘗試。
關鍵詞 互聯網 UI界面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UI界面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與數字媒體專業相結合的新領域,專業院校需要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融入新的APP界面設計、網頁界面設計、游戲視覺設計等新的課程,對傳統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培養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UI界面設計基礎的創新型、綜合型設計人才。現階段,國內的藝術設計專業院校在數字媒體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始不斷摸索適應社會發展的改革之路。例如廣州美術學院在視覺傳達專業課程中開設了針對網絡和移動平臺的UI界面設計課程;江南大學對工業設計及視覺傳達設計兩個專業進行創新改革,打破了傳統的課程設置,增設了UI界面設計課程;燕京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將人才培養分為兩個方向:新媒介藝術設計方向和品牌與傳播設計方向,以此培養更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
1 UI界面設計的創新影響力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當今手機互聯網的三大主流系統:ios系統、Android系統、windows系統,都會相應進行各種應用程序和軟件的設計推廣。一種被稱為UI界面設計的新的視覺傳達設計表現形式開始在互聯網中越來越多的提到。各種以數字技術為載體的數碼產品,例如平板電腦、在線手游以及其它人機交互技術產品的盛行,都需要UI界面設計師這一新的職業對產品進行整體優化,因此UI界面設計的影響力不可小覷。針對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來說,UI界面設計則主要是指GUI,GUI即“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也就是“圖形用戶界面”,是對屏幕產品的視覺效果和互動操作進行設計,是一種結合美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人機工程學等學科,并且結合市場需求,強調人、機、環境三者合并為一個系統進行總體設計。我們眾所周知的蘋果公司推出的智能電子產品iPhone、iPad,三星公司的Galaxy系列手機、Galaxy Tab平板電腦,都贏得了巨大的受眾群體,成為革命性科技產品的標桿。究其原因,不僅僅是體現在其優秀的軟硬件產品設計上,美觀且操作流暢的UI界面設計也是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的原因。以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為例,App應用程序市場中有多達50萬個不同種類的程序可供下載,每個程序都過ios系統規范化的設計,通過卓越的UI界面設計,為用戶提供了方便、快捷而流暢的操作體驗,是人機交互時代界面設計的優秀案例。國產品牌諸如小米、聯想、華為以及近些年涌現的應用軟件設計公司同樣也在移動互聯時代嘗到了交互設計的甜頭,積極拓展UI界面設計的業務,成立專業的UI設計部門。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優秀的UI界面設計是產品和企業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的法寶。
2 UI界面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推廣方案探索
2.1 優化傳統課程設計,融入UI界面設計的方法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重新構建、整合原有的傳統課程體系,將UI界面設計巧妙地融入傳統課程設計中。例如在傳統的“標志設計”、“版式設計”主干專業課程中,增加適應互聯網發展需求的數字設計課程,以此延展和優化主干專業課程的教學體系。例如在“標志設計”課程中,融入icon圖標設計的內容,icon圖標設計是UI界面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標志設計的課程中加入先導性的課程,有利于后期學生對整體界面的設計把控。Icon圖標是指的界面圖標,是狹義上的圖標概念,是在特定媒介上的圖標設計。界面圖標分為軟件圖標、網頁圖標、手機端圖標三個大的類別。便于用戶在多次使用過程中的記憶,并形成習慣。icon圖標設計的趨勢大可分為擬物化設計和扁平化設計,在標志設計的課程中,可以設置icon圖標設計專項練習,針對不同的設計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拓展原有的標志設計課程思路,打破原有標志設計課程的二維局限,例如校園主題icon圖標創作, 針對不同節日主題的icon圖標創作等。在標志設計的課程中,可以設置icon圖標設計專項練習,針對不同的設計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拓展原有的標志設計課程思路,打破原有標志設計課程的二維局限。以下是在課堂上icon圖標的專項練習成果(圖1):八個校園主題icon圖標創作(內容包含P教學樓,Q宿舍樓,R圖書館,S體育場,T食堂,U澡堂,V銀行,W超市)。
2.2 將真實的UI項目引入課堂
把真實的UI設計項目引入到課堂當中,借鑒UI設計公司的運作流程,建立針對UI界面設課程的新的專業課程體系標準。在具體的項目實踐過程中,將學生分為若干個設計團隊,分別負責項目經理、客戶經理、UI設計師、GUI設計師等不同成員職責,在具體的項目實踐中進行立項、市場調研、頭腦風暴、視覺設計方案制作等,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營造同UI設計公司或其它互聯網設計公司對等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學習能力,這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UI設計師所必備的素質。
2.3 充分進行多學科交融
創建以視覺傳達專業為核心,利用其它專業的資源,盡可能多的進行其它相關課程的多樣化融合,例如開設“攝影基礎”、“影視后期合成”、“展示設計”、“flash動畫”等課程,不但能夠加強視覺傳達專業的基礎知識,也能擴展該專業學生的設計思路,為有意向從事視覺傳達專業相關工作的學生拓展更廣闊的就業機會,例如在當今數字媒體背景下非常熱門的“電視節目包裝設計”,不僅要求具有扎實的視覺傳達設計理論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媒體應用能力。
2.4 提升傳統文化藝術修養
在數字媒體時代與文化創意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傳統文化的藝術內涵培養,將民族文化更加深刻地融入在現代教學體系中,將東方的和西方的、傳統的和現代的、主流的和大眾的等知識更加豐富地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追求西方科學技術,而沒有自我文化特色的藝術教育是失敗的。為創建具有文化本源性的藝術設計教育方法、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復合型設計人才,建議在必修課設計史的基礎上,開設“中國畫基礎”、“民俗學”、“版畫”、“書法”、“陶藝”等選修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藝術修養,構建多元思維方式。
3 UI界面設計課程教學總結
UI界面設計是一門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極高的課程,關聯到設計藝術學、計算機技術、人機工程、心理學等眾多學科,要求學生必須要有較強的綜合學習能力、開闊的設計思維、熟練的軟件操作、良好的視覺分析、全面的團隊合作能力等,是一門要求較高的的新興綜合課程。要想開展好此類課程教學,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與時俱進,在原有傳統課程基礎上進行大膽改革,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觀摩學習兄弟院校的經驗,進行教學總結和反思,在摸索中不斷進步。
(1)將UI界面設計在企業中所需要掌握的能力細化為相關的專業課程,設置出新的相關課程體系,以便課程能夠順利進行,使課程體系能夠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
(2)UI界面設計大多數是針對屏幕的設計,對設計規范的要求較高,學生在做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這方面的要求,往往有好的創意卻沒有一定的規范約束。需要在視覺傳達設計的基礎課程中加強學習,例如CI設計、版式設計、字體設計等專業基礎課,需要更加重視課程中基礎規范的學習,也可以適當引入UI界面設計的相關知識規范作為先導內容。
(3)借鑒一線城市兄弟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方案,加大校企合作,同時可以邀請水晶石、火星時代等數字媒體培訓機構到學校中進行交流學習,開展短期workshop的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架構和社會平臺的無縫鏈接。
(4)如今借助網絡平臺呈現的設計資源眾多,涌現出大量的設計抄襲現象,很多同學為了應付作業抄襲網上的作品草草了事,針對這一現象,應當加強提升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參觀各類藝術展覽、民俗文化藝術活動,加大對“藝術史”、“民俗學”等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設計視野。
摘 要: 本文主要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尋求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教學改革之路,從而促進我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教學方式 教學改革
現階段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主要課程要求是教會學生利用平面視覺的符號、文字、插圖及相關的標志,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傳遞給接受者各種信息。這門課程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比如報紙、雜志當中的各種平面設計廣告,包括路邊的廣告牌等。概括來講就是有廣告設計、印刷設計、海報招貼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及企業形象設計等許多方面。隨著社會對該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的教學相應需要改革,包括課程的設計、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管理。這些改革都是當前我國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目標
學校的教育最終要服務于社會,學校的教育不僅僅是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應該與市場相聯系,不斷地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這樣當學生畢業后才不至于失業,才能立足社會。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國際化、產業的多元化給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許多的就業崗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前景一片光明。因為不同的企業都有著自身的發展模式及自己的企業文化,所以盡管都是設計部門,但不同的企業會有不同的要求,這些千變萬化的要求對學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因此,高校“因材施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
2.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課程設置改革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要求相關的老師在教授一些基礎設計理論知識和專業設計的前提下融入新的設計理念,促進學生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和設計技巧,進而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設計改革要求主要是將新的設計理念融入教學,將設計和創作有機結合,在理論教學上實現藝術設計的前瞻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課程改革方面要注意的問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只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也不能只重視實踐而忽視理論。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因為設計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支撐,如果只重視實踐就會好比空中造樓,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的支撐就如水中的浮萍,則根基不牢,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一定要使兩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可以與企業合作,通過安排相應的實踐課程,使學生參與實踐訓練了解企業真正的需要。學校與企業合作,企業將一些項目交由學校,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完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地體會到真正的設計文化,對他們的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快速而有效地實現自身的發展。這樣的課程安排,既擺脫課堂的束縛,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學生自我創造能力的提升,可謂事半功倍。
3.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教學模式上,由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在我國在改革開放后才真正地建立起來,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的時間。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開始設置時由于基礎薄弱,經驗不足,因此在教學模式上基本照搬照抄國外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工藝美術教育、應用美術教育、裝飾教育還是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方面。由于自身發展經驗不足,因此基本走的是跳躍式的發展道路,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落后,創新性不強,實踐能力不強,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有必要改變目前我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積極通過網絡技術開展教學,通過分析一些經典的設計模式向學生講解一些當前的流行因素及新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這些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對傳統模式的突破。
4.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在實踐方面的改革
前文已提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設計知識。在當前的設計背景下,各高校該如何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以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呢?方法是多樣的。如前文提到的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通過制定相應的實踐課程安排,使學生參加實踐訓練了解企業真正的需要;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企業將一些項目交由學校,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完成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地體會到真正的設計文化,會對他們的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起到促進的作用,快速而有效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另外,在日常教學時學校可以舉行一系列的設計大賽,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可以個人參賽也可以是團體參賽,這樣安排不僅可以突出個人的創作才華,而且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學生通過參加設計大賽不僅有利于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比賽當中,而且有利于形成整體的設計意識。課堂上,老師只是將某一個設計元素當做作業留給學生發揮設計創造力,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往往只注重于某一個環節而沒有整體的概念。比如設計一個圖標,課堂上學生們可能只會追求結果,而忽略整個設計過程的完整性。而開展設計大賽則不一樣,在參賽過程中,學生自己選題,并圍繞選題寫出設計理念,同時將過程記錄下來。設計完成后向他人講解自己的設計作品。這樣一個流程下來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設計本身,還有整個設計過程的準備工作,各方面的組織協調能力及創作理念的問題,等等。這樣的一個完整過程能夠有效檢驗學生設計能力的優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真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實踐改革中應不斷地挖掘新方式,挖掘學生的潛能。
二、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中應注意的問題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需要,然而,在改革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改革要徹底,要充滿決心。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如果不改革勢必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如果改革就應該下定決心,不可只做表面文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學生發展。其次,學校及相關人員要重視教學的改革。任何事情,只有學校和各方面人員都重視,才有利于發展,教學的改革也是如此。教學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該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展開。最后,一定要持之以恒。教學改革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間實現所有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改革方向正確,思路正確,適合社會的發展,就不擔心實現不了目標。因此,當改革成果還沒那么有成效時切不可心急,不可隨意放棄,應該勇敢地堅持下去,相信勝利就在前方。
三、結語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道路漫長且曲折,但改革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校應高度重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不斷地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利用社會有利因素促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思想觀念上的追求創新,探求更符合現展趨勢的教學方式,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專業人才,這是現代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追求的目標。
[摘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隨著數字媒體時代的來臨,其引領著視覺傳達設計科研創新的發展方向,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決定了視覺傳達設計能否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墨守成規的理念已成為制約科研創新的關鍵因素。而問題意識是科研創新的核心,發現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是關系到視覺傳達設計科學研究發展方向的根本。從設計理念、設計表達形式、技術表現形式等各個方面都要求創新能力的培養,技術的進步對于設計的發展往往具有強迫性,而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使設計的發展變被動為主動,并為科學研究提供充足的動力。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 創新能力 問題意識 培養與策略
創新的核心關鍵就是問題,問題的提出代表著求知欲望,這就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強勁的生命力,在設計方面同樣如此,人性化設計、服務設計、體驗設計、綠色設計等設計理念的提出都強調以人為本,在設計理念的不斷變化過程中,問題意識起到了關鍵作用,問題意識指引設計研究,推動設計研究,完善設計研究,并最終解決設計中的實際問題,是整個科學研究活動的主線。設計的改良和發展是對傳統理念的挑戰,設計本身即是一種創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設計創造的過程,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集中表現,因此重視問題意識,挖掘問題意識將成為設計研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從而使問題意識成為促進科學研究發展的常態形式,發揮問題意識在設計研究領域的推動作用。
一、視覺傳達設計創新能力要素
(1)創新設計理念。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目的是信息的交流與傳播,隨著時代的進步,其傳播媒介、傳播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變,傳播理念的不斷改變其根本是人的延伸,視覺傳達設計的科學研究是視覺符號的研究,所以基于不同時期的傳播方式人的接受理念也在不斷變化,在信息數字化發展的時代,新的信息傳播理念的形成,已對固有的傳播理念形成了巨大的沖擊,而科學研究的創新方式是基于傳統理念的提升,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要能夠把握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方向,結合信息時代的特點,突破傳統理念的束縛,以數字媒體時代為契機,使人們對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從固定的以傳統媒介為載體的模式轉化為多元化、多維度的數字化載體模式。設計理念的創新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綠色設計、服務設計,體驗設計等理念的提出都是基于時代的發展需要而產生的。綜合設計的不同需求,就要求更為廣泛的學科內容,設計與藝術學、美學、傳播學、材料學、營銷學、心理學等學科內容的交互性越來越強,對于綜合學科內容的把握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更好的迎合市場的要求,使科學研究的跨學科性,跨專業性得到加強,科研創新是對舊理念的突破,是對新理念的實施,視覺傳達設計的科研創新同樣要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理念的創新能夠帶來結果的創新,同樣也能使設計發揮更大的作用。
(2)創新技術表達。良好的技術表現形式能夠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速度和效率,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成果需要良好的平臺,借助數字媒體技術在技術表現形式上的創新,能夠使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形式更豐富,媒介形式的多樣化使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交互性更強,覆蓋面積更廣,傳播效率更高,數字傳播媒介與傳統媒介相比在傳播環境上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數字化技術的革新更好地表現了設計創意,同時使視覺傳達設計的成果展示能夠借助數字化技術呈現出虛擬現實的設計形象,數字化的形象展示融合了圖形、色彩、音頻等多種設計元素,使受眾群體從視聽覺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驗感受,這是數字技術表現相較于傳統技術表現形式的巨大優勢。創新技術表達不僅使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同時也使內容的復制、應用、修改、傳播更加便捷,綜合了技術與藝術的表現,促進了媒介與傳播的融合。視覺傳達設計本身就要求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借助信息技術平臺的發展使視覺傳達設計在各方面做到不斷推陳出新,所以,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研究需要技術的支撐,技術的創新也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優質的平臺,從而使設計不再受到技術的約束,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問題意識在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研究的重要影響
(1)問題意識突破傳統思維方式。問題意識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傳達設計需要更為突出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甚至批判性思維,打破傳統思S的設計才能讓人耳目一新,才能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而實際中從事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人員忽視了在數字媒體時代所反饋出的問題,比如信息載體的變化,數字時代的特征變化,而停留在傳統的思維模式上一成不變,以傳統的設計方式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終將被市場所淘汰。問題意識的提出基于現實設計中的真實問題,實際問題,是以合理的設計解決實際需求的過程,具有強烈的科學性和創新性,為設計創新提供不竭的思維動力。問題意識淡漠是制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缺乏逆向思維、聯想性思維、發散式思維、缺乏敢于懷疑能力是學習和科研創新的絆腳石。設計的本質即創造型思維的表現,優秀的設計則是建立在創新的思維能力之上,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進行設計改良,才能更好地獲得創新性的成果,西方的廣告設計往往能夠立意新穎,特點鮮明,其根本在于更重視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2)問題意識引導科研創新。在任何的科研活動中,問題貫穿整個科研整體,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同樣如此,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并傳達給受眾的設計,無論包裝設計、印刷設計、廣告設計、品牌形象設計等,如何快速、準確、富有吸引力的表現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關鍵,確定了問題就確定了設計的目標和任務,就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設計的創新來源于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猶如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如仿生學設計的應用師承于自然,可充分應用于包裝的外觀設計和造型設計,無論是造型上的仿生亦或是功能上的仿生,創新性都是來源于細心的觀察和發現,將有價值的設計元素提取并應用于實際的設計需求中,所以,問題意識的提出是關系到設計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是引導科研創新的先決條件。
(3)問題意識促進創新成果。視覺傳達設計問題意識的提出,恰當的設問,應圍繞現實性、多元性、直接性來進行,解決方案的實施要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建設性。視覺傳達設計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如廣告設計注重創意內涵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要求,包裝設計注重視覺元素和造型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標志設計注重圖形內涵是為了滿足品牌形象的記憶與傳播等,都從單一化的傳播作用轉化為滿足人們精神文明需求多元化的視覺設計,從傳統媒介到數字媒介的轉變,傳統視覺語言到數字化形式的轉變,無不是由問題意識帶來的設計創新成果,只有在設計中不斷地提出問題并以創新的思路去解決問題,才能使視覺設計做到與時俱進,視覺設計是創造的過程,是將問題意識形態化的過程,問題意識的建設性越強,所呈現出的視覺設計成果也就越具有創新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對于視覺設計而言,問題意識將決定設計成敗。
三、視覺傳達設計與問題意識培養
(1)保持對設計動態的敏感性。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日新月異,從事視覺傳達設計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綜合性、多元化的知識儲備使設計理念、設計思維更具有深度,通過對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事物并學會以設計的眼光加以分析,要能夠形成良好的藝術通感,感受與設計之間的某種內在聯系以形成敏銳的設計嗅覺,設計來源于生活,視覺設計前沿動態的時刻變化要求我們要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敏銳的嗅覺有助于我們快速的發現問題,并且不會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如視覺元素(圖形、圖像、符號、文字、色彩)的變化,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的更新,當然,設計的敏感性同樣離不開藝術與審美情趣的修養,藝術鑒賞能力的修養,也要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視覺設計的敏感性是直覺與閱歷的統一,是對視覺設計持之以恒的高度專注,是知識經驗和工作能力的積累,所以,問題意識與培養視覺設計敏感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2)數字技術帶來新問題。數字技術的發展使視覺傳達設計研究面臨著新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技術的發展對設計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強迫性,視覺傳達設計要能夠符合數字技術的需求,數字時代的變化使得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手法變得多樣化,抽象性、具象性、動態的、靜態的、虛擬化等視覺符號形式,設計作品也因此具有信息量豐富、傳達形式多樣、注重時效性、交互性的特征,技術的更新使視覺傳達設計的研究不僅要注重內容,而且也要注重其形式的變化,視覺媒介傳播由單一性向多媒介組合方式過度,無論從事科研工作或是教學工作都應該將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緊密的與視覺傳達按設計專業相結合,使視覺傳達的O計觀念、設計內容、表現手法,傳播方式、反饋機制等方面都能夠具有明確的時展技術的需求,適應數字時代帶來的新變化,即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
(3)發展定位帶來新問題。
設計的發展需面向受眾及市場,視覺傳達設計的研究同樣應立足于市場,市場因素的不斷變化,如傳達對象、傳達目標、媒介選擇、訴求重點和訴求方式、用戶體驗等方面都是研究問題的方向,問題意識在培養過程中需根據實際的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是毫無根據的提問,這樣才能使問題意識在設計中發揮應該起到的作用。視覺設計的根本目的是信息的傳播,無論何種方式的信息傳播都需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市場因素是問題意識的根本來源,也是視覺傳達設計也終將面向市場,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需要對市場環境變化有充分的把握,這樣才能發現更為實際的問題,發現促進創新的問題,才能發現促進視覺設計發展的問題。
總而言之,視覺傳達設計的研究需要建設在良好的問題機制之上,數字時代給視覺傳達設計帶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在視覺傳達設計學術研究過程中,要重視問題意識、強化問題意識、培養問題意識,用問題意識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
【摘要】素描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礎造型訓練課程,在多年的素描實踐教學中結合本專業的特性和一些教學實踐環節中的具體問題,在此對該課程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分析和適當的定位。
【關鍵詞】視覺傳達;素描造型;圖形;材料
素描不僅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同時又是造型藝術的基礎訓練方式,是造型藝術教學的必要課程。20世紀20年代,包豪斯的藝術家們對傳統素描課程作了重大的改進,他們反對以純藝術和再現的形式來進行素描訓練。他們的試驗成果被廣泛推廣并逐步完善,從傳統素描中演變分離出來而形成獨立的視覺造型藝術學科。
視覺傳達設計是運用視覺符號和視覺元素來傳達各種信息的設計。在西方文化和傳播學的影響下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于日本舉行的世界設計會議期間提出的這個概念。視覺傳達設計形態上的平面化、靜態化、動態化、綜合化共同呈現,為設計師在圖形圖像的擴展和應用提供了無止境的可能性。
由視覺傳達的專業特點決定必須要有于之適應的素描教學觀念。擁有扎實的造型能力,是實現優良設計表現的基礎。嚴謹的透視素描練習可提高準確的造型能力,但對于豐富想象力的培養還需要更加多元的訓練模式。
一、圖形的潛力量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創意理念與設計表現始終是關系到整個設計作品傳播實效的兩個重要環節。創意理念是一種思維形態,它存在于設計師的意識之中,而要將這種理念傳達出來,必須在設計表現中尋找載體,及通過視覺元素來實現與受眾之間的交流。要將概念化的創意信息轉化為形態化信息,圖形便是傳達信息的重要載體,優秀的設計作品總是以自己獨特的圖形語言準確清晰地傳達設計主題。因此可以說圖形將直接影響到設計作品的表現力。
圖形作為信息的載體、視覺關注的中心,其表現力直接決定作品的優劣。而圖形的表現力來自于設計者對其造型的駕馭能力。圖形的造型,對其情感的表達、特征的體現、氛圍的營造具有不可取代的潛作用力。如何將虛幻的想象力轉化成實在的圖形語言,那么對造型手法的思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不二法門。
二、造型語言是設計的推動力
素描訓練中的造型表現方法,不管在形體組合關系描繪,還是畫面構成因素的表現,都是素描學習與訓練的要點,對學生設計水平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從素描造型的角度去分析,設計專業的素描課程更注重形體構造的組合,結構的分析,形體的設計,造型的嚴謹,強調研究對象的構造,注重結構的分析,采用以線為主的表現手法,側重理性的觀察。素描造型要求學生觀察物體表面的變化特征,從而研究物體本身以及物體之間的形狀和轉換特征。
在視覺傳達專業素描教學中,多進行結構造型的研究性素描訓練,并要求學生對其表現手法的多樣性和造型意識多元化的思考,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并拓寬對造型觀念的認識與理解。其中超越技巧性的、經驗性的固定模式訓練,有助于學生設計思維的養成。這種訓練更重要的是對觀察方法和思維方式的練習,它將獲取的視覺信息進行典型化、概念化的處理,使作品中的視覺語言具有獨特的感染力。
三、造型過程的潛要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素描表現技巧的發揮,也有賴于對工具、材料性能的了解和表現技法的掌握。不同的繪畫工具、材料具有獨特的功能屬性,也有與其相適應的技法表現。對工具材料的選擇,在很大程度給予作品提供了更多風格表現的多樣性,我們對工具材料的探討與研究,學習多種表現技法,才符合現代設計的要求。
現代設計要求作品具有多樣性的創意表達方式,無限的圖形圖像表現力,要求設計者能夠對視覺語言應用自如,這些都迫使設計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培養學生廣博的藝術修養顯得尤為重要。在專業的學習中可對多種繪畫工具材料進行嘗試,了解其表現技法。除了常用的工具材料如鉛筆、炭筆、木炭條等使用之外,對其他的工具材料如鋼筆、毛筆、彩鉛、色粉、油畫棒、丙烯、巖彩、數位板等綜合材料的嘗試都應在教學實訓中有所體現。設計的宗旨是改變和提升現狀,在通向設計殿堂的途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去變換思維角度,使自己擁有更高的設計品位。
結束語
“形盲勝于色盲”是當今視覺設計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可忽視一些學生對造型能力的不足和形態感受的麻木的現狀。通過改善素描教學的觀念來提高學生對形態敏銳的感知力、對造型手法深刻的表現力,來改變素描教學的質量,對視覺設計教學意義重大。金字塔的基座決定了它的高度,對視覺傳達設計素描教學的探討,旨在基礎性學習與設計水平的提高中建立一種更加緊密的聯系,以期望教學實踐得到更好的成效。引導學生通過特定的訓練,逐步跨越傳統的陳規舊俗,追求他們的藝術理想。
摘要: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畢業設計具有創新性和社會性。本文從畢業設計的選題模式和選題階段的教學管理二方面探索了視覺傳達專業畢業設計的創新性與社會性。以概念先導和問題主導的選題模式,以雙師團隊的協同指導,分階段多層次的考核體系為具體方案,從源頭上提升了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質量,提升了畢業生適應社會和市場的能力。
關鍵詞:視覺傳達;畢業設計;創新性;社會性
畢業設計是本科四年教學成果的總結,是學生大學階段最重要的實踐課程,也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走向市場的第一步。信息技術和媒介傳播的創新與變化,要求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社會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畢業設計教學上,結合市場和社會實際,結合新觀念和新媒介,體現創新性與社會性。
好的選題是畢業設計好的開始,優秀的畢業設計作品,往往從選題開始就是優秀的。清代大藝術家鄭板橋曾說:“作詩非難,命題為難。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言簡意賅地道出了選題在整個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創新性和社會性的選題,能驅動學生從市場和社會角度出發,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產生具有創新性和社會性的畢業設計成果。
一、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現狀
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在畢業設計選題階段存在眼界和思維的局限性,在整個畢業設計階段,學生通常首先將著眼點放在設計表現技法和畢業設計展的最終呈現形式上,習慣以某一門專業課程出發,虛擬課題占大部分比重,忽略選題階段的市場調研、創意思維對畢業設計中期進展和畢業設計后期呈現的影響。而在設計中后期階段也沒有在表現形式上深入挖掘提煉出創新點,解決具體問題,導致畢業設計空有軀殼,言之無物,作品俗套而雷同。
學生在選題過程中,首先切入的不是創意性的概念,而是單一的課程方向,如先確定是做包裝設計還是VI設計,然后再隨意虛擬出一個主題名稱,套用市面上已經存在的設計形式,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包裝或是VI設計。這種選題只是單純的設計形式重復,既沒有結合市場的調研與分析,也沒有考慮到后期能否實際應用,使最終的設計成果并沒有實際的市場價值和社會現實意義。針對此情況,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畢業設計整體教學改革過程中,認為畢業設計質量控制應從源頭上抓起,對畢業設計選題階段的教學進行了選題模式和教學管理的探索。
二、概念先導和問題主導的選題模式
1.概念先導,融會貫通。畢業設計選題要以概念先導,引導學生分析社會中好的設計項目的策劃、設計、媒介表現方式,通過觀念的碰撞,產生新的創意點和核心概念,再依據概念來進一步確定選題,鼓勵學生做出能融會貫通四年所學的設計課程甚至跨學科方向的畢業設計。如果畢業設計的目的就是研究與探索某一具體設計方向,這類選題也應該是以概念為先導,探索具有創新性的視覺表現形式和媒介應用形式,在觀念上注重多維交叉融合和跨界思維,以市場的角度看問題。
2.問題主導,結合實際。在畢業設計選題過程中,要關注社會動態,結合實際,以問題為主導來思考畢業設計的選題。原則在于,結合自己的興趣點,思考在自己生活中和社會上存在的問題,以設計的介入來解決社會中存在的某個問題,完成一項完整的畢業設計。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一是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從自己的生活著眼,思考身邊的事物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以小處入手,讓畢業設計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某個問題或是引起他人和社會的關注和思索。二是做來源于校企合作的真題項目,真實的項目是植根于解決企業和品牌存在的問題的,必須考慮到企業、市場、消費者和媒介,實踐性強,是最具現實意義的選題。三是結合大型的設計競賽。設計競賽中的選題一般都是具有研究探索性的選題,關注于目前社會中正在發生的事件,或者近期設計行業中的焦點問題。以設計競賽為切入點的選題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概念先導和問題主導的選題模式使學生更能結合市場和社會現實進行設計創作,會不知不覺地驅動學生去關注市場,重視畢業設計的調研與策劃,規劃畢業設計的設計內容,使畢業設計有一個良好的有意義的開端。在近年畢業設計中,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運用概念先導和問題主導的選題模式,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社會性的畢業設計。例如畢業設計作品“怡瑞嘉園――家庭式養老房地產項目”,學生對于傳統的VI設計項目中作了創新設計,聯合文理專業背景的廣告學專業學生進行跨專業畢業創作,完成了一套具有扁平化視覺風格的完整房地產策劃項目,例如關于夢現象探索與研究的“十萬個夢什么”,融合了統計學、醫學、文學等知識,以信息可視化設計形式進行表現。也出現了很多以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和企業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的畢業設計和校企合作項目,例如針對公共場所母嬰室設置情況的“愛寶母嬰室整體形象設計”,針對武漢本土企業的改良設計“武漢動物園的導視系統設計”、“soda二廠汽水包裝改良設計”、“成都華貝興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VI設計”等。設計效果出色,得到學校和企業專家的一致好評,優秀畢業作品多次得到本土媒體報道。
三、多層次與分階段的教學管理
1.循序漸進的選題過程。很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在畢業設計乃至整個大學期間,都只重視設計本身,不能用系統和整體的觀念思考設計的本質。要求學生在畢業設計選題階段,完成選題的可實施性分析、前期調研和資料收集、設計內容和時間規劃等內容,循序漸進地選題過程是很有必要的。(1)選題的可實施性分析。選題的可實施性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一是學生自身的水平;二是選題的創新性;三是選題在畢業設計展中的呈現方式。如果學生的水平與選題的難度不能匹配,就應該縮小選題內容,減小難度,或是直接放棄選題,重新選擇。除了新的選題外,畢業設計中也有很多老題新做的選題,這一類選題要注意選題的創新性,如果在老題新做中沒有創新點可以挖掘,那就是重復的、沒有意義的畢業設計。如果選題涉及到新的視覺表現方式和媒介應用形式,就要考慮設計內容能不能在最終的畢業設計展中完美呈現。(2)重視前期調研和資料的收集。確定了選題的可實施性,就要對主題進行調研和資料收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平時設計實踐較多,容易孤立地看待設計問題,不能整體系統地對待整個設計,對前期調研和資料的收集不夠重視。設計的根基和創新點,來源于前期的調研和資料的收集,只有實實在在地了解同類選題的設計和研究現狀之后,才能確定選題的目的和定位,才能在創新點上有所呈現。(3)設計內容和時間規劃。選題的可實施性和選題調研完成后,要確定具體設計內容,并制定好時間規劃,對于畢業設計過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設計內容和時間規劃包括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畢業設計小組成員的工作分配、與指導教師溝通的時間安排、畢業展覽呈現的效果規劃等內容,只有確定好具體的內容和時間規劃,畢業設計的中期階段、答辯階段、成果展示階段才能循序漸進地進行。
2.雙師團隊分階段協同指導。從畢業設計選題到畢業設計成果展示階段,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以概念先導和問題主導的選題模式,促使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必須由擅長各自領域的教師和企業導師進行協同指導。學生會依據選題和分組確定具體的指導教師,在涉及到跨專業合作的畢業設計小組中,指導教師團隊由相關專業教師共同組成協同指導,在涉及到校企合作的畢業設計中,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進行畢業設計的協同指導。
指導教師在選題之前,就必須引導學生以概念先導和問題主導進行選題,并積極引入企業真題和競賽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在選題過程中,指導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討論選題的可操作性,并敦促學生進行完善的前期調研和資料收集,制定設計內容規劃和時間規劃,并將選題階段整體完成情況以開題報告、任務書的形式完成存檔。
3.分階段多層次的考核體系。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過程分為設計選題、中期檢查、畢業答辯和成果四個階段,并依據四個階段制定分階段的考核體系,掌控整個項目化設計過程,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考核重點。設計選題階段,選題是否來源于真題,選題的社會性和創新性是重要觀測點;中期檢查階段,設計項目的計劃進度、完成的方案質量是重要觀測點;答辯階段,設計項目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論文的創新點是重要觀測點;成果展示階段,設計細節顯示出的專業性和創意性,設計項目能否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重要觀測點。
而在選題階段,也要依據選題的過程制定多層次的考核體系。學生在選題階段有沒有進行可實施性分析,資料收集與市場調查情況,設計內容和時間規劃是否合理,共同組成選題階段的分值。同時,提高選題階段和中期檢查階段的分值比重,重視過程考核成績,從源頭上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總之,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來說,優秀的畢業設計從選題開始就應該是優秀的,作為學生大學生涯的最后一步和進入職場的準備之步,畢業設計選題應該注重創新性與社會性的結合,通過概念先導,問題主導的畢業設計選題模式、嚴謹的選題論證與調研,整體系統的設計,提升藝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質量,以培養應用型的藝術設計類高素質人才,反映出學以致用的意義。
摘 要:動畫專業教學過程中往往重點放在三維、動畫等方面,對視覺傳達相關課程有所忽略。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已成為動畫設計不可或缺部分和設計師的必備素質。,視覺傳達意識的加強,能使作品更注重內容傳播的準確性和傳播效果。
關鍵詞:動畫;視覺傳達;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影視、網絡等新媒體更多地進入設計師的視野。視覺和影像已作為獨立的傳達手段而存在。許多高校相繼開設了動畫相關專業。以培養具有較高的設計能力,能在各種領域熟練應用現代媒介手段,從事信息、影象、廣告及視覺藝術設計工作的高級人才。但在課程設置和具體專業實踐中,許多學校立足于影視、網絡等二維三維運動傳播媒介只注重影視媒體的特點及技術要求,把重點放在動畫、影像編輯等專業課程內容上,而對視覺傳達課程有所忽視。
21 世紀是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培養適應市場需求且快速適應社會發展的全方位設計人才已成當務之急。然而“動畫設計”一路走來,雖然產生了很多優秀的設計師,但很大一部分年輕設計師不能沉下心對待設計,為了謀生也在思考全新職場的發展。剛熟悉市場動向的這批人因缺乏堅強的意志等原因離開了設計市場,設計行業迎來的也是一批剛出校門的畢業生,他們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經歷從“學院派”到“商業派”的轉型。針對這些問題,對設計教學模式以及思維模式進行重新審視,以及構建科技化、市場化且具有現代形態的設計教育體系,是我們每個熱愛設計的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動畫設計作品中的不可或缺因素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以“讀圖”為標志的“圖像化生存”時代,當代主流文化形態也正在向視覺文化嬗變。作為現代藝術設計領域重要組成部分的視覺傳達設計,成了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表現形式。
動畫作品借助動態方式向人們傳遞大量的視覺信息,帶來平面媒體未有的視覺感受。但影視作品都是由平面來組合的,每一幀精美的界面設計造就了精彩的整體完美影像。所以說,視覺傳達已滲入了影視設計作品的整個全過程。動畫設計作品不僅要滿足動畫、技術、傳播等方面的需要,還要滿足視覺審美和品牌宣傳需要。對每個畫面進行組合設計,視覺形象會更加整體。對影片色彩的組合把握,使流行設計被帶入整體設計環境。這些設計內涵,與字體設計、版面設計以及構成等課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增強作品內容傳播的準確性
信息傳達準確度已成為衡量影視設計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將產品或企業商業活動抽象信息概念轉化為形象化的視覺語言 ,進行形象的 ,藝術的描繪 ,通過傳播感染大眾情緒 ,影響他們的心理 ,完成商業運作及宣傳。設計中的信息傳達已經成為一種包容性極廣的文化現象 ,涉及的范圍不僅包括造型、美學、傳播學 ,還有語言、市場、社會、生理和心理等諸多因素。設計者通過作品向受眾傳達自身的思維過程與結論 ,達到指導或勸說目的 ,而受眾也正是通過設計作品 ,與自身經驗印證 ,最終了解設計者所希望表達的思想感情。
傳達(communication )一詞源于拉丁語 ,基本意思是“給予”和“溝通”,是以不同個體之間進行傳達與聯系為基本宗旨的。但我們常忽視其“溝通”的含義,只注重“傳”而未注重“達”。隨著時展 ,人們對于“傳達”的理解在不斷深化。今天的“傳達”,除單方告知信息外 ,更重視“溝通”與“互動”的潛在內涵。已非傳統意義上視覺設計 ,而是溝通人-產品-環境-社會-自然的中介。通過對信息的搜集、整理、設計、傳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鑒于此,注重傳達意識的加強,對作品內容的準確傳遞至關重要。
三、設計師的必備素養
視覺傳達在動畫設計應用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影視媒體設計師理應掌握很好的設計技巧,并通過具體的設計實踐操作形成自己的視覺經驗。在作品設計過程中,這些經驗有助于設計師構思出完美的產品形態,并表達自我的創意思維。
四、關于課程的開設構想
動畫專業的課程重點不在視覺傳達方面,而視覺傳達包含的課程量多面廣,究竟哪些是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必須或需要開設的呢?
為培養學生將構成原理運用于實踐設計能力。版面設計、文字設計、形態分析等專業基礎課是必須的,這些課程占用課時不多又與以前的知識不脫節。而包裝設計、CI設計等綜合性課程,占用課時量大,可安排為欣賞選修課程。
通常本專業學生三維、立體的感覺很好,有良好的構思。但涉及到每一個面的文字圖形編排時,對文字、色彩、圖形、位置等把握就明顯有所欠缺了。經常遇到學生精心制做的作品,從創意構思到制作技術都很完美。但因為沒有經過版式、文字的設計訓練,沒有將構成課程應用到界面設計的實際操作經驗,或者根本未意識到這也是整個設計主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關鍵幀沒有傳達出作者思想意識,導致造成畫面視覺混亂,使觀者誤解創意者意圖。在對作品整體制作過程中,對作品整體感覺把握不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為避免配色失誤,有的作品僅以單調原色表現。有的平面語意表現較弱,引不起觀者注意。所以,引導學生重視傳達設計訓練,使他們的作品趨于更加完美,是設置這些課程的宗旨。
五、視覺傳達設計學習的重要性
現代設計發展至今,分類越來越細致,但由于社會與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挑戰,綜合型的設計人才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需要,除了要求設計師要有橫跨諸多設計領域、門類的專業特長,還要有能夠將不同設計領域細分又能系統地加以綜合思考的能力。而就目前的設計教育看,重視覺表現,輕文化內涵和專業實踐,課程之間仍然處于被束縛的孤立尷尬狀態之中,各個專業互不聯系,只局限于自己領域內,缺乏有機的銜接和交流。于是在就業中弱點逐漸被暴露,學生知識面狹窄,綜合適應能力差,從學校踏入社會的學生就像盲人摸象,只看到了局部,從而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其次,理論與實踐失衡,出現“學難致用”的局面,大量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設計作品普遍出現,部分畢業生進入社會還要接受企業的“二次回爐”,浪費了時間,也為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另外,外行內行人士誤認為人人都可以從事“視覺傳達設計”,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景觀、動畫、民藝的學生紛紛加入“視覺傳達設計”的隊伍,也因此出現了“人人可以搞視傳”的錯誤理念,阻礙著創新能力的發揮。諸如此類情況的出現,直接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設計教育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命題,如何在共性中尋找個性,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并在有限的專業課程下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
設計師作為引導新生活風尚的人群要靈敏地捕捉時代的瞬息萬變,在設計和作品推廣過程中,要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所以,在課程中讓學生了解相關設計形態的設計過程,并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優秀視覺傳達作品。為他們今后在專業領域更加深入發展學習提供正確思路和方向。
加強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習和教學是作品本身的需求,也是培養一專多能高級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是學生本身快速適應工作和社會對設計師提出的要求。
一、應用型教育的特點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用型高校也應運而生。應用型高校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社會素養和競爭力。應用型教育的這些特點,也決定了教學模式上更加偏重實踐教學的發展和運用。應用型教育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應用型人才,同時也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特點
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指借助傳播媒介通過對視覺符號語言組合而成的視覺圖形設計傳達給消費者的一種藝術設計形式。它受科技進步影響較多,尤其受到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媒體等技術進步影響較大。同時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囊括的專業超越了傳統平面設計專業的范疇,因此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表達更加科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性較強,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涉及領域更加的廣泛,社會將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質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這與應用型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
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現狀
我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起步晚,但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視覺傳達設計人才也變得更加受歡迎。在應用型教育的不斷推廣下,我國近千所高校開設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一方面滿足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開設的課程存在滯后性,其內容與快速發展的時代特征不相適應;在教學模式上也是機械性對西方教學模式進行模仿,“模仿有余,創新太少”對我國實際情況聯系過少,沒有更好的考慮我國對視覺傳達設計人才要求;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基礎課程對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缺乏關注;針對學生的課題設計創新性不足,過于僵化與社會發展脫軌嚴重。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最主要的是考慮課程資源如何獲得,課程內容的豐富將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資源的獲得途徑
(一)增強專業課程間的橫向聯系。視覺傳達設計作為一門藝術設計形式,其所要掌握的課程也較多,學生既要掌握平面設計理論和廣告設計的表現形式,同時還要了解繪畫中各種表達技法,同時隨著數字媒體的發展,學生還要掌握攝影及3D動畫等方面的技能。要想提高學生設計能力,增強其社會競爭力,就需要學校將專業課程進行整合,加強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融會貫通,而不是對專業一知半解,避免能做廣告設計,去不懂色彩的運用等情況的發生。專業課程的整合也是獲取課程資源的一種途徑。
(二)加強課程的實踐內容設置。應用型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應用人才,秉著這個教學理念,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打破過去以理論課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過去的“閉門造車”向“走出去”轉變,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操作相結合,在實踐中動手動腦,不斷夯實自己的專業水平。應用型高校一般都會實行校企結合的模式,因此,能夠為了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社會競爭力,應多于企業合作,根據企業的需求去創作去設計,讓學生的實踐作品更加符合當前市場需要。
(三)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這也為與科技水平聯系緊密的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便利,信息技術的進步讓視覺傳達設計課程變得多樣化,不再局限在傳統課堂教學,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獲得有效信息,獲得更多的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能夠通過網絡接觸更多真實優秀的設計方案和案例,并可以在網絡世界里和更多的老師、同學進行學習和交流。
(四)加強校與校之間的交流。目前為止,我國設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已近千所,因此,有進行學校交流的條件,同時,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又決定了其多進行交流對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和社會競爭力有諸多好處,加強校與校之間的交流,豐富學生課題設計內容,增強課題的創新性,進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性。
(作者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摘 要:就當前社會形勢而言,視覺傳達專業中的包裝設計對學生畢業就業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在傳統的包裝設計教學模式下,學生學到的東西過于單一,不能很好地應用于日常工作中。所以,這就要求視覺傳達專業教師對包裝設計教學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探索。
關鍵詞:視覺傳達;包裝設計;教學改革
0 引言
在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今天,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視覺傳達專業作為高校老牌藝術類專業,改革發展勢在必行。包裝設計作為視覺傳達專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與相關產品以及推廣營銷都有著一定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對產品的認識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包裝以及造型設計上,要能夠通過對產品的包裝來實現對產品的營銷推廣。因此,要加強視覺傳達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就要求我們提高對包裝設計課程的重視,加快對包裝設計課程改革創新的步伐。
1 對當下包裝設計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國,主要的包裝設計人才都是出自各大高校,視覺傳達專業人才相較于專業的包裝裝潢專業、包裝工程專業,還比較欠缺。在市場需求大于人才培養速度的情況下,視覺傳達專業的畢業生還有進入包裝設計行業的可能,但是隨著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畢業生需要增強自身專業素質,不斷提升自己在包裝設計行業的競爭力。隨著市場對專業人員的需求增大,我們要對包裝設計課程進行創新改革,同時還要明確包裝設計最終的服務目標――市場,以避免學生脫離實際,對包裝設計理解得過于藝術化。
2 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
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師要知道自己教出的學生是要步入社會獨自生存的,因此我們的教學理念要緊隨時代的步伐,這樣才能讓畢業生在社會中更具有競爭力。在明確這一點的基礎上,對包裝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要針對社會對包裝設計人才的需要而進行。在日常教學中,要脫離原有的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能只為了教學而教學,要讓學生充分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
3 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必須要不斷進行創新,以適應社會的步伐。傳統的教學內容單純地重視視覺而忽視了傳達的目的,這很顯然達不到時代進步的要求。因此,在結合社會進步的基礎上,我們要充分結合包裝設計產業,順應產業需求,將包裝設計的課程內容與產業的需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多角度、跨學科的教材內容創新。同時,包裝設計課程應該服務于企業,包裝設計教學內容的創新要與創意策劃、項目管理、市場營銷等多種知識內容相串聯,避免單一的教學內容將學生引入歧途。為適應社會潮流,包裝設計教學內容應該充分聯系實際,避免單一的理論教學,在教學內容中應該重點強調之間的作用,為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同時,還要教導學生學會將產品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充分突出產品與包裝的地域文化特征,讓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在包裝設計行業中擁有一份競爭力。
4 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
一般情況下,一門課程被學生接受的程度主要受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可以說,好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知識的傳授變得更有效率。由此看來,在視覺傳達專業中包裝設計的教學改革,對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尤為重要。就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創新改革方法:
4.1 增加課堂中的實踐項目,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日常的包裝設計課堂中,教師可以引進更多的實踐項目,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接觸到包裝設計的全過程。同時,在接觸包裝設計實踐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學生對包裝設計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吸收。這樣做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最直觀地了解包裝設計過程,還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讓學生對包裝設計產生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標。
4.2 將教、學、做有機結合,提升教學的整體性
在包裝設計過程中,學生首先應該重視的是設計感,其次才是包裝外形。但是,一般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在這里都是先注重產品的外形包裝,而沒有核心的設計理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將教、學、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設計的核心思想,同時教師也能更好地向學生講解設計的理念。使用這種整體性教學方式還有著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因為教師的教導、學生的學習以及實踐動手的環節都有機結合在了一起,大大加強了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從而避免了學生因為走神而對知識掌握的不全面。
4.3 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傳統的包裝設計課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的教授為主,單純的知識性講解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都不是很完善,同時還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意思維。因此,在創新性包裝設計課程中,我們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課堂的主導,讓學生充分加入到課堂中來。這樣不僅僅能讓單調的課堂充滿活力,更有利于學生的靈感迸發。
例如,在對實體產品進行設計包裝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任意分組來進行創意性包裝。在學生設計包裝結束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分別談談他們的設計包裝理念,以及他們是如何在包裝中來體現他們的設計理念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實際操作時,沒能表達出自己的設計理念的學生進行輔導,教導他們如何用實物來展示自己的理念。而對表現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新一輪的創新設計,讓學生的包裝設計更加富有創意,更能夠貼近當下社會潮流。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將與包裝設計關聯比較大的整體策劃、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對學生進行講解。避免學生的設計理念脫離實際,過分理想化和藝術化。
4.4 對學生進行分階段考核,讓教學更具有持續性
由于現階段高校都是采取學分制的結業方式,一般專業都只有一次結業考試,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并不用心,只是在考試之前臨時抱一抱佛腳。因此,為了讓包裝設計課程更具有持續性,我們可以在每個知識點之后對學生進行實踐考核。這樣不僅僅能夠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更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在考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創意和知識點掌握情況并重,因為現今社會對包裝設計師的要求并不僅僅是專業水平過硬,更要求設計師有著天馬行空的創新力。
4.5 讓藝術與課程內容相結合
在包裝設計教學過程中,僅僅通過對課本的講解和一般的實踐,是不能夠達到企業對包裝設計的要求的。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能夠完全掌握包裝設計過程,更要將他們的藝術思想加入其中。因此,在這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特長,平衡藝術與設計,從而培養出更多能夠經得住企業考驗的優秀設計師。
5 總結
在視覺傳達專業包裝設計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牢牢把握住時代的變化帶來的機遇,及時掌握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力爭讓畢業生有著更強的就業優勢。包裝設計作為視覺傳達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要對其要有足夠的重視,這對加強視覺傳達專業的競爭力,以及提高畢業生就業率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在對包裝設計課程的創新改革中,教師一定要堅持以學生利益為最根本目標,為學生的未來負起責任。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失和傳承,業已引起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本文就傳統裝飾紋樣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問題進行了相關概念的界定,并分析了本課題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傳統裝飾紋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傳承與創新;意義與價值
一、引言
當前,我國視覺傳達設計行業存在著過度沿用西方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和方法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存在著喪失自我個性以及作品日益同質化的傾向。要糾正這一弊端,要求我們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注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活學活用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元素”的能力。將中國傳統裝飾紋樣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進行融合,能使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更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社會性,也有利于指導教學實踐。
二、概念界定
傳統裝飾紋樣: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勞動生息中創造,并與中國的禮制和儒家、道家、宗教以及風土人情等融合,在不同歷史時期創造的用來裝飾或美化青銅器、陶瓷、絲綢、漆器、金銀錯、玉雕、牙雕、磚石雕刻、刺繡等工藝品的圖案形式,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逐漸發展、成熟,成為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裝飾造型體系。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廣告設計、印刷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招貼設計、產品包裝設計、VI設計、展示設計等。其培養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各種設計項目的設計規律與表現技法,讓學生熟練使用多種視覺傳達設計軟件,使學生具備完成視覺傳達設計任務的能力。
傳承與創新:傳承即是取舍,創新即是揚棄。所謂傳承也就是指對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續,是否定中的肯定,克服中的保留,是“取舍”。所謂創新就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舊質”向“新質”的飛躍,是揚棄。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發展。兩者之間是內在的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傳統裝飾紋樣的傳承與創新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
三、傳統裝飾紋樣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之中的意義與價值
(一)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要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可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不僅是培養設計創造能力的教育,而且是培養具有健全人格與藝術素質、創造力為目標的教育。
傳統裝飾紋樣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之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開辟高校覺傳達設計教學為文化建設服務的方法和途徑。同時, 中國創意獨特、風格鮮明、技藝精湛、形式豐富多彩的傳統裝飾紋樣資源的發掘和傳承,也迫切需要借助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這一途徑得以實現,這為本選題的提出奠定了更為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價值
首先,我國雖有比較豐富的研究傳統裝飾紋樣的資料和成果,但對傳統裝飾紋樣的分析、藝術價值的挖掘、文化傳承以及創新應用還有所欠缺。但是很少有結合傳統裝飾紋樣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來研究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應用的成果。本課題尤其關注傳統裝飾紋樣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互動規律,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進行思考,探索傳統裝飾紋樣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而總結將傳統裝飾紋樣融入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所要遵循的傳承原則和創新應用路徑,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現實性與適切性。
其次,當前不乏大量生硬地照搬傳統裝飾紋樣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傳統裝飾紋樣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中國傳統裝飾紋樣,有豐富多彩的樣式和韻味深厚的內涵,將中國傳統裝飾紋樣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相結合,能找到適合本民族視覺傳達設計的新方向,可為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開創無限的發展和設計空間。
再次,中國傳統裝飾紋樣有著完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屬于文化遺產的范疇,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挖掘傳統裝飾紋樣的時代美感,可使中國的設計界借此設計出優秀的作品,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同時,為中國軟實力的提高添磚加瓦。
四、結語
伴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眼球卻遭遇著大量生硬地照搬傳統裝飾紋樣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它們缺乏對傳統文化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致降低了作品的設計品味,喪失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國際傳播的影響力。
鑒于此,作為高校應在傳承與發展傳統文化藝術教育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影響。很有必要將傳統裝飾紋樣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進行融合,構建傳統裝飾紋樣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傳承與創新應用的良好格局。
摘 要:設計競賽作為鍛煉學生實踐設計能力和檢驗老師授課成果的有效手段,已成為現在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通過探討設計競賽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影響,將對視覺傳達專業的課程體系調整和教學內容更新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設計競賽 教學改革 視覺傳達設計
當今國內外各種設計類競賽層出不窮,為那些具有良好理論基礎和實踐動手能力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同學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設計競賽作為一種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具體實踐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的有效形式,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設計,這也是藝術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設計競賽一般側重于考察參賽者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動手技能,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設計實踐經驗,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同時,參與一些設計競賽并獲得相關的獎項既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檢驗,也將成為學生就業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砝碼。
一、設計競賽是促進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設計競賽的評委大多是專業領域中經驗豐富的一線設計師,有著對現代視覺設計觀念最敏銳的眼光,可以對設計作品公正、客觀、公平的進行審視,同時反饋給課程教學最及時的改革動向,雖然有些設計競賽不是真實的設計案例,但對視覺設計未來的前瞻性有正確的指導價值。
1.以設計競賽為導向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縱觀當下的各種競賽,無論是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還是靳埭強設計獎,它們的意義不只是獲得幾個獎項,其根本意義在于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創新觀念,培養動手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邊緣專業,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融合了人文、自然、技術、美學、科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當今的設計形式日新月異,變化發展非常快,這就要求指導老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密切關注設計的發展前沿和理念,增強實踐創新設計能力。通過設計競賽老師會發現平時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進而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以改進教學方法,并將一些最新的設計觀念和設計動態滲透到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潛能。例如作者在標志設計課程中增加了動態標志設計的內容,并適時將多媒體介質的運用貫穿于整個視覺傳達專業,給受眾新鮮的視覺效果,以便符合當今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趨勢,讓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同學知道當下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設計趨勢以及最新的技術運用、材料選擇、媒介執行等方面的新成果。
2.以設計競賽為依托設置課堂教學作業
以前教學的設計內容以虛擬課題為主,學生缺乏設計的責任感,而實際的項目對學生來說更具吸引力,更能提升同學們的興趣點和成就感。因為實際項目是現實存在的內容,從項目的構思到最后的完成,涉及到成本的核算、材料的選擇、加工的技術和后期的印刷等眾多要素,整個過程都要符合市場化要求,學生在實際項目的設計周期中進行了較實際的課程體驗操作,可以在設計過程中將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例如作者在教授吉祥物設計課程中,就以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的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為依托,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并獲得吉祥物專題設計三等獎。作品以最具南京特色的梅花、云錦花紋和折扇為基本元素,設計出如同翅膀般飄逸的造型,代表著青春的張揚活力,與主題表達非常吻合。吉祥物造型中女孩子的名字是梅梅,男孩子是云云,名字也是從這些特色的元素中得來的,整個設計透露出濃濃的民族氣息。
3.以設計競賽為契機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一個和諧的團隊是成功的基礎。隨著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不斷細化,形成了眾多設計方向,例如一件產品的包裝完成需要包裝結構、包裝力學、包裝裝潢和包裝印刷等多方面的有效整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設計競賽也是如此。在設計過程中幾個同學集思廣益定方案,然后分工合作,互幫互助以達到設計目標的效率最大化,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設計課題,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互相體諒、相互激勵成為貫穿整個設計過程的指導綱領。很多學生在參與設計競賽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與別人溝通合作、如何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也學會了互相謙讓、互相鼓勵,通過大家的精誠合作很好的解決問題,最終創作出優秀的設計作品。
二、設計競賽是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
當今藝術類學生在校期間缺乏一定的實踐動手環節,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很難快速適應從學校到單位的過渡,然而公司需要的是招來即用型人才,導致畢業生與社會實際的需求總有一段距離。同時,相對其他設計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門檻較低,行業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的加劇,當前的就業趨勢嚴峻。通過賽前的培訓以及大賽的洗禮,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升,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強了崗位勝任力。作者通過對幾屆畢業生的追蹤調查發現,積極參加設計競賽及獲得一定獎項的同學在就業中比較順利,其中不乏一些專業的4A廣告公司及知名的設計機構,在與企業招聘人員交流中獲知,現在的企業需要有實踐操作能力能獨立完成項目的員工,而對大學畢業生最好的體現方式就是設計競賽獲得的獎項。當然,設計競賽只是我們創新實踐的一種途徑,不要帶著功利的眼光來看待,而且設計競賽的評判存在一定的主觀性,評委對設計形式和風格有自己的偏好,獲獎固然是對設計能力的一種肯定,但真正令學生受益匪淺的是其過程,重要的是使學生通過競賽完善自身,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設計競賽給教學改革帶來的啟迪
1.深化交互式教學方法
設計競賽作為課程教學體系的有機延伸,是一種開放性、競爭性很強的實踐方式,是課堂實踐教學中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成效的檢驗,也是對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的積極探索。指導老師以設計投標小組的形式組建團隊,嚴格按照競賽規則和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設計創作,學生的激情和智慧在頃刻迸發,指導老師也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專業學識傾囊相贈,師生間圍繞具體設計問題的交流探討明顯加強,具有近距離的真實性和親切感,從而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交互式教學關注的真正核心,不僅僅是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而是有意識地去引導、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式上應當避免單一的、常規的方式,應采取具有一定激勵作用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實踐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2.教學內容的求真務實
設計專業有其特殊的專業特性,設計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海市蜃樓,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和腦海中,而是一種現實的“造物”方式。老師的授課內容不能停留在教科書上,還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脈搏,確保教學內容貼近現實,使學生畢業后面對客戶時不再感到茫然。在教學內容的講述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得到訓練,創新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設計競賽不僅可以使優秀學生脫穎而出,也使指導老師受益匪淺。由于設計競賽主題明確,針對性強,貼近當下設計思潮,對老師課程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授課方式融會貫通、靈活多變,采用貼近市場的教學理念,同時探索各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