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5 16:51: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教育的實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讓學生動動“嘴”
現在,學校的勞動教育非常被動,一方面,學校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也結合學校活動開展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勞動,但是家長不領情、不配合;另一方面,整個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應試化”非常反感,甚至認為學校變相地弱化勞動教育。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根源在于勞動教育僅僅是教師在“動嘴”,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
勞動教育不能只是國家的號召、學校的事宜、教師的教育,而應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勞動教育成為學生自覺的教育行為。因此,學校開展勞動教育,要主動地挖掘學生資源,讓學生成為勞動教育宣傳大軍,為勞動教育鼓與呼。
教師要學會善于發動學生參與到勞動教育中去。平時,不但組織學生學習《憫農》之類珍惜糧食、尊重勞動的學科知識,更應組織學生走進社區、農村,主動參與到勞動教育宣傳中。無疑,這樣“動嘴”的活動,比單純的說教教育效果好多了。
二、讓學生動動“手”
勞動教育不讓、少讓學生“動手”,這看似悖論,卻是我們勞動教育的現狀。學生缺乏足量的勞動教育,甚至不知道還有勞動教育。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勞動教育需要動手,這存在著些許安全隱患,還有什么比安全問題更讓學校揪心的呢?于是,能不舉行的勞動活動就不舉行、能不開展的勞動教育就不開展;另一方面家庭也有一些顯性的責任,主要是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吃力受苦。
勞動教育就是讓學生在參與勞動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勞動的光榮、偉大,進而產生熱愛勞動、喜歡勞動的良好品質。因此,學校要學會放手,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當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校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做到有預案、有保障,以萬無一失的活動安排去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
三、讓學生動動“腦”
有這么一種觀點:世界是懶人創造的。這說明反省的重要性。勞動教育也是如此。我們不但要教育學生愛勞動、會勞動,更要教育他們思勞動。學會反思勞動的有效性,想出更好、更有效的勞動方法來。因此,要激勵、鼓勵學生“動腦”,學會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益達到勞動教育的教育目的。
有一種觀點,勞動教育僅僅是勞動,不需要動腦,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勞動教育不僅僅需要“動手”,更需要動腦。勞動教育不僅讓學生在勞動中身體素質得到提升,更要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心理素質得到發展,其對勞動的認識更深刻、更深入。我們要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勞動,即想出“快、好、省”的辦法來,做一回勞動的“懶人”。
四、讓學生動動“腳”
現在,一些學校的勞動教育其實就是校園勞動教育,停留在大掃除這一老掉牙的活動上;不敢帶學生去野外、社區開展經常性、系統性的勞動教育。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勞動教育如果僅局限于校內,這樣的勞動教育是不完善的,其效果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學校的勞動教育應大膽地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
勞動教育不僅僅是一隅之地的勞動教育,而應將目光投向整個社會,讓學生的腳踏出校園,走入社會,以大社會辦大教育的視野,去統籌勞動教育,讓社會發揮其應有的教育責任,這才是勞動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
五、讓學生動動“眼”
勞動教育并不是簡單、簡化的粗活,其實,它也是需要細致地策劃、實施的。勞動教育需要一定的步驟去實施。因此,引導學生有效地觀察很重要。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時,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細致、細心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讓學生開眼界,看到社會七彩繽紛的一面。真正的勞動教育,不是脫離社會現實的閉門造車式的教育,相反,它會緊密結合社會實踐,緊跟時代前進步伐的新型教育。
六、讓學生動動“耳”
勞動教育需要借鑒前人、他人的經驗,在勞動教育中讓學生動動“耳”,聽聽他人的技巧、技術。學校組織勞動教育,應該向學生講清楚勞動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所在,提高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積極性。就勞動教育自身而言,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接受勞動思想教育,這比任何形式學科教育的效果要好。
目前農村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十分單薄,勞動技能欠缺;同時,家長也存在一定偏見,令人擔憂。勞動技術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經過參與勞動實踐活動,進行勞技教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培養熱愛勞動意識。另外合理的勞動對于學生增長智慧、增強體質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加強勞動教育已經是刻不容緩,加強農村勞動教育主要途徑是:第一是學校、家長要改變觀念,樹立現代素質教育的育人觀念;第二,加強勞動教育的研究,改進實施策略;第三,要加強對勞動技術教學的硬件建設。
1.現狀與問題
"從片面發展轉到全面發展"是培養現代社會合格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在談及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時,"勞動教育狀況令人擔憂",同時也闡述了相關的一些現象,讀后令人深省。去年假期間,我利用回農村之暇,走訪了十幾戶學生,其中耳聞目睹有關學生家務勞動的情況讓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
1.1 有兩名11歲、13歲的女同學,(分別讀小學五年級與初一)至今沒洗過衣服、手帕,自己從未洗過頭,主要由其奶奶、媽媽幫助洗,家務事幾乎是不干的。(兩名學生的成績均較好)
1.2 一天晚飯后,天已漸暗,我去一正讀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家隨訪。到了他家推門,只見其飯桌上一片狼籍:4個菜大多所剩無幾(只留一點湯與一點咸菜),碗筷丟放著,桌上、地上散落許多飯粒,一只凳子斜倒著……這時,其母親從豬棚走了出來,滿頭是汗,一身疲憊的樣子,她似乎頗有歉意的招呼了我,說她兒子已吃過飯正在樓上看電視。隨后,其母滿懷失望、氣憤而又無奈地向我訴說,孩子從不肯做家務,只管自己享用。
2.憂慮與責任
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兒童教育專家對波士頓地區456名少年兒童所作的2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干家務與不愛干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后失業率為1:5;犯罪率為1:10;平均收入高出20%,此外,離異比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得多,這一比率所反映的趨勢,應該能被大家認同的,也是普遍客觀存在的。問題的癥結或者說關鍵是,我們當前的教育普遍忽視了勞動教育,我們的觀念中普遍淡化了勞動教育。據報道,我國小學生在家勞動時間平均為11分鐘,僅是美國的1/7、泰國的1/6、韓國的1/4、英國的1/3、日本的1/2,如果我們在教育中一旦形成"十分普遍的現象",任其發展,其最終的后果將是犯"歷史性的錯誤"!
農村小學生的純樸、誠實優秀品質漸漸地消失,亂花錢、圖享受,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珍惜勞動成果等不良品行的滋長。現在農村小學生的面貌實在令人擔憂。不難想象,我們培養的人如果是一個缺乏勞動觀念,不珍惜勞動成果,不珍重家庭親情,那么這樣的人縱有高智、高能、高分,最終對于家庭,對于社會會有一種怎樣的回報呢?多少往事人生悲劇,真是不堪預測!農村小學的勞動技術教育正陷入泥潭,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勞動技術教育,轉變觀念,走出困境。所以,在學校中加強勞動技術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3.實踐與對策
3.1 是學校要改變觀念,樹立現代素質教育的育人觀念。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小學3~6年級學生人人必須經歷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之一。接受勞動與技術教育、獲得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經歷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權利。說到底,造成我們勞動教育相對薄弱,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技能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相當一段時間來,學校(包括家長)自覺地、不自覺地受"應試教育"影響,是"應試教育"所造成的必然后果,認為勞動教育是一種"多余的教育"、"過時的教育",這是十分錯誤的。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證明: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義務與責任。學校領導、教師要充分認清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識到勞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是培養新一代建設人才,提高人才素質的必然要求。
勞動技術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經過參與勞動實踐活動,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熱愛勞動。在參加勞動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磨煉意志,可以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要熱愛勞動果實,勤儉節約。另外,合理的勞動對于學生增長智慧、增強體質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3.2 加強勞動教育的研究,改進實施策略。勞動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改變課堂上說教式、形式化的教育,重要的是我們的學校領導、教師要從少兒身心發展特點出發,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勞動教育。
3.2.1 抓好一個重點――用好教材是勞動教育的基礎。勞動技術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性性教育培養任務,不是短暫的教育,或者一兩次活動就可以實現的。目前使用的小學教材《綜合實踐》,相當部分是較好的教材,具有實踐性、技能性與應用性,我們只要認真地貫徹本教材的理念,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果。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們的教師要切切實實地落實好每一節課,每一次活動,落實到每一個學生中去(勞動教育以活動形式進行是比較合適的)。首先我們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編排體系,做出認真課前準備。第二,必須建立相應的教學研討活動組織,定期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勞動技能(綜合實踐課)評價體系,進而促進勞技活動的深入開展。
3.2.2 落實一個支撐點――創建勞動基地活動是勞動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結合農村的實際,努力開辟課外勞技教育的渠道,讓學生到廣闊的天地里去體驗生活,從學習體驗中培養 學生堅強的意志,樹立艱苦奮斗、熱愛勞動的思想。建立 "勞動基地教育",學校每學期組織學生去參觀各種農作物的培育、生長、管理的收獲,同時聽取農業專家的專題講座,體會了農業勞動生產的偉大意義與價值,從而培養關心農業,熱愛農民的感情。所以創建勞動基地活動是勞動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是勞動技能的一個支撐點。
3.2.3 強化一個亮點――教師們探索尋求有效方法與方式是勞動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各有差異,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勞動教育中,要因地因時因人組織教學活動,教師要創造性亮出自己的教學特色。例一位勞技課老師把家里的絲瓜種子拿來,分發給每一個學生,并進行培育的方法指導,每一個學生回家都十分小心地培育、栽種……據這位老師反映學生對自己栽種的作物非常關切,舍得勞動,表現了精心地哺育,小心地呵護。待到收獲的時節,學生們所表現的喜悅、激勵、自豪以及急切言表的神情,真令人欣慰,令人難忘!后來在家長的支持下,引導學生創辦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小小植物園",同學們都能主動地參與勞動,積極地相互間進行"技術交流"和"成果比賽",他們真正地體驗著勞動的樂趣,體驗著"勞動最光榮"的含義了。
3.2.4 形成一個合力點――爭取家長社會的支持是勞動教育組成部分。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學校的勞動教育好多需要家長的配合協作才能完成。勞技教育缺少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一方面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 地指導學生進行勞技訓練,另一方面家長還可以督促孩子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感情 。我們通過家長學校舉行家長教育講座等,讓學校和家長形成共識:學生參與勞動,不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熱 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愛惜勞動果實的品質,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在勞動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 造力,使雙手更加靈巧;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品質,懂得尊重老人、 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幫助別人。
事實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學校只要利用多種途徑向家長說明勞動教育的利弊關系,假于社會輿論的導向,家長一定會對勞動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邀請社會上一些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作事跡報告,也是勞動教育的很好形式。
3.3 要加強對勞動技術教學的硬件建設。
3.3.1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勞動技術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實踐性與開放性,決定了它對硬件設施的依賴。一般認為勞動實踐基地分為兩個類型:校內勞動實踐基地。農村小學的空地多,學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對各個角落、每塊花木都要精心設計,細致管理,各班級可以建立相應的責任保護區,花壇管理基地;讓學校出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美好景象,讓學生感受著勞動的自豪與光榮。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學校要積極與社會機構取得聯系,與職業技術學校、農技站、科技館、獸醫站、農場、養殖戶等單位結對,定期活動。挖掘周邊環境的潛力,如建立"衛生一條街"、"保護母親河"等。
3.3.2 資金設備投入。學校要通過各種辦法籌措資金:自己籌一點,上級撥一點,社會幫一點等以保障勞動技術教育設備設施的建設和勞動實踐活動基地的建立。
幼兒年齡雖小,但身心發展的水平已具備了參加勞動的條件。再加上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在正確的教育影響下,他們會很樂意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然而,由于社會、家庭和幼兒園條件限制等諸多因素的困擾,幼兒勞動教育得不到全面實施,致使幼兒缺乏為他人、為集體勞動的意識,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一、現狀分析
1.勞動教育的觀念
教師認為勞動不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比較注重幼兒知識的傳授、智力的開發,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觀念不足。許多家長認為時代不同了,教育孩子珍惜勞動果實已經過時了。他們認為孩子年齡小,勞動教育為時過早,而不注意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
2.幼兒勞動的內容較少
幼兒勞動包括諸多方面,如自理、為他人服務等。在家里,有的家長工作忙,嫌孩子動手能力差、動作慢而耽誤時間,包辦代替太多,幼兒沒有動手鍛煉的機會。同時,也剝奪了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機會。家庭和幼兒園勞動教育脫節,多以成人勞動代替幼兒勞動教育,使勞動教育得不到實施。
3.幼兒勞動教育的方法較單一
幼兒的勞動教育在內容、形式上過于簡單,主要是教師在教學后進行品德教育的一種總結性談話,采取的一般方法是“說教法”。而幼兒沒有勞動實踐的親身體驗,教育也空洞無力,教育意義并不深刻。現在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聰明、學習好,孩子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并不注重幼兒的勞動教育。對于幼兒自發的勞動,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幼兒勞動的積極性,影響了勞動習慣的培養。
由于教師和家庭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觀念不正確、教育方法不適當,幼兒勞動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不能全面發展和實施。表現在幼兒身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需要教師幫助,上廁所后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衣服等;幼兒勞動意識差,家長經常包辦代替,使幼兒誤認為事事都由家長做,如搬椅子、收拾整理玩具等;幼兒對玩具圖書不知道愛惜,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二、正確認識對幼兒的勞動教育
1.加強成人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認識
首先,教師要轉變勞動教育的觀念,克服以往重教育、輕勞動的思想,要認識到幼兒勞動教育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把幼兒勞動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使幼兒勞動教育充分實施和發展。
筆者和家長及時溝通,幫助家長了解、認識到幼兒勞動的重要性。與家長交流,使家長認識到在家里培養幼兒勞動習慣的重要性,要處處為幼兒創設勞動的條件,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要與幼兒家長經常交流、溝通,共同協作,讓幼兒學會勞動,在豐富的勞動中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
2.使勞動教育得到落實
在幼兒園里參加集體勞動,可以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增強幼兒的集體觀念,從小培養幼兒熱愛集體、團結友愛的好習慣。在餐巾擺放活動中,幼兒都爭先恐后地說:“老師,今天我要擺毛巾。”在參與生活勞動、不斷走向獨立的過程中,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從中獲得了一些知識和勞動技能。
筆者利用一日活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如:在“看看誰能干,誰的本領大”的活動中,筆者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教師告訴他們:“我們要比賽穿衣服,看看誰能干。”到最后,幼兒興趣可高了:“老師老師,你看我穿得多整齊!”“我把扣子扣好了,還沒有錯呢!”在勞動過程中,教師要了解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而不是觀察幼兒“是否需要幫忙”。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
1.講解法
創設情境,增強教師語言講解的感染力,利用各種方法、談話、故事等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從中學習,增強勞動的意識。
2.示范法
教師和家長可以示范方法,教給幼兒自我服務和其他的勞動方法和技巧,供幼兒直接模仿和學習。
3.實踐法
要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就要讓幼兒親自參加力所能及的全面勞動,使幼兒親身體驗勞動過程的辛苦,親眼目睹自己的勞動成果。讓幼兒感到勞動的快樂,有利于培養其勞動習慣。
4.正面教育與個別指導相結合
一、在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意義深遠
《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指出:小學開設勞動課,對于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既能動腦,又能動手,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和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1世紀將是全球激烈競爭的世紀,培養和造就能夠迎接新世紀挑戰的新一代,顯得刻不容緩。近些年來,在獨生子女占大多數的小學生中,因優越的社會和生活等條件,出現了不少嬌男嬌女,他們的心理素質較差,缺乏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素質,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憂慮。因此,增強青少年一代吃苦耐勞、不怕困難、艱苦奮斗、自強自立、勇于拼搏、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已成為當務之急,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只有從加強勞動教育入手,并切實地建立起這種教育的保障機制,使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共識,實現勞動教育網絡化,才能真正收到實效。
二、小學勞動教育的具體實踐及探索
(一)轉變觀念,切實重視勞動課的落實改變過去在應試教育中把勞動課看成是可有可無的副課的觀點及把勞動課改上語、數等主課的做法,遵循《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開設勞動課,并把勞動課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課同一高度來認識,配齊配好勞動課老師,積極抓好勞動課的教改和落實工作。建立勞動課的教師定時集中備課,定時檢查,經常聽課、觀課、評課的教育制度。
(二)用好教材,優化勞動課課堂教學小學勞動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學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創造物質文明所必備的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他們創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必備的思想政治觀和勞動價值觀。抓住勞動課主課堂,進行熱愛勞動教育。而這種教育不是僅僅靠理論的說教,更多的是學生通過自身對勞動的體驗而產生的。諸如懂得“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光榮,不勞動可恥”等道理,尊重各行各業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珍惜所擁有的物品,尊重勞動果實等等。
1.在簡單重復勞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教材第二冊中《疊被子》、《洗手、洗臉》、《刷牙、漱口》,教材第三冊中《洗補襪子》、《不隨地亂扔垃圾》等課的內容,都是小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常遇到的較簡單的小事,教材詳細地介紹了這些小事的做法及注意事項。教師在教會學生學會這些小事的同時,還緊扣教材中的一些詞:“應該”、“要”、“常”等對學生進行常做這些事的教育,使其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復雜勞動中培養學生堅強意志是人們自覺地克服困難完成預定的任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形式。復雜勞動一般比較繁瑣和常遇到困難,而這正是培養鍛煉學生堅強意志好機會。如《種蠶豆》、《蘿卜玩具》等課中“學與做”都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但又是小學生力所能及的。老師教這些課時,鼓勵學生想方設法去完成,激勵學生克服困難,在完成任務中鍛煉自己的毅力,培養意志力。
3.在優化勞動教學中,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習掌握一些創造、技法,逐步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團結協作、敢想敢干、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教師在優化教學時,可遵循以下四條原則:(1)全面性原則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和全面素質的提高,這就需要教師考慮問題時要盡可能地讓全班學生或大多數學生都能參與,全面調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2)創造性原則只有不斷創新,社會的車輪才能滾滾向前。(3)競爭性原則這種競爭既可以是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也可以是學生小組之間的競爭,小組之間的競爭又包含著小組內同學間的協作精神。不管哪一種競爭,都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好勝心、上進心和榮譽感,也能激起學生成功的欲望。(4)趣味性原則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遵循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寓勞動于知識,寓勞動以技巧,寓勞動于娛樂之中,力求使勞動課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勞動習慣;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9-0067-01
教師可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根據幼兒生理、心理及年齡特點,嘗試以“幼兒園學會生活教育”作為幼兒教育和幼兒全面發展的切入口,通過給幼兒提供適宜的勞動環境和生活材料,讓幼兒獲得勞動鍛煉的機會。這樣,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掌握一些自我服務和生活的基本技能,使他們成為一個有愛心、能勞動、獨立性強、適應能力好、有生存能力的人。
一、確定勞動教育目標,安排勞動教育內容
教師可按大、中、小三個年齡段及以幼兒實際水平確定目標,安排內容。勞動目標:尊敬勞動者,熱愛勞動者;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掌握自我服務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安排內容:小班幼兒進行自我服務勞動,逐漸做到不依賴成人而獨立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獨立的盥洗、進餐、睡眠、起床、整理臥具等;中班幼兒在自我服務的基礎上,嘗試為班集體服務,如進餐前的整理,活動室、午睡室、包干區經常的清潔工作等;大班幼兒在熟練掌握獨立生活技能的同時,為周圍環境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如為園內草坪、花壇拔草、澆水等。
二、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搞活勞動教育方法
教師應在“保教結合”理論指導下,改變傳統教學的觀念、結構、方法,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時間。教師可根據三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水平和勞動教育目標,選擇適合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確定幼兒在生活勞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給園內每個幼兒在時間、空間及條件上提供充分的操作和實踐的機會,鼓勵幼兒多動手、動腦。同時,教師可通過家長問卷調查、家長座談會、家訪等形式,主動取得家長的共識和配合,以此拓寬教育途徑,形成正確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方法上,全體教師努力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更新教育觀念,在指導幼兒掌握技能的過程中,做到不包辦代替,不急于求成,努力遵循積極主動原則、量力而行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反復鞏固原則。教師要始終是觀察者、指導者,而非填鴨式的說教者,做到面向園內每一名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三、選準載體,擴大勞動教育活動
幼兒掌握勞動知識、技能、方法的過程是一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的過程,技能形成的過程又是一種知識轉變為動作的結果。因此,教師應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之中,寓勞動教育于各科教育活動之中。
1. 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者及勞動成果的教育
遵循“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應相互滲透、有機結合的原則,盡量挖掘各教育因素,τ錐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者及勞動成果的教育。教師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帶領幼兒參觀保育員、食堂阿姨的勞動,參觀花園里花工的勞動,參觀建筑工造房的勞動,讓幼兒在觀察中體驗勞動者的工作,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真摯情感。
2. 開展多項活動,創設勞動環境,教授勞動方法,掌握勞動技能
(1)各班創設“生活勞動區”。教師可在晨間活動區開辟“生活勞動區”,給幼兒提供適宜的勞動材料,讓幼兒在生活勞動區獲得許多做“家務勞動”的本領和生活常識。(2)做個能干的值日生。可將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都設值日生,輪流值日,如分發點心、碗筷,擦抹桌椅,管理圖書、玩具,澆花、拔草、掃地,掛毛巾等。實踐證明,值日生工作使每個幼兒形成了愛集體、愛勞動的良好習慣。(3)種植和飼養活動。幼兒園可將種植的花草樹木承包到班級,讓班內幼兒參與管理。鼓勵幼兒種植和飼養,如飼養金魚、泥鰍、烏龜、小螃蟹,喂養小兔,種植大蒜、洋蔥、玉米、絲瓜、扁豆等,發展勞動技能,形成勞動習慣。(4)大幫小、大帶小活動。為使幼兒能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養成關心他人、關心年幼同伴的良好品質,幼兒園可開展“大幫小、大帶小”活動,通過幫助弟妹穿衣、整理午睡室等勞動,鞏固勞動技能,并逐步幫助弟弟妹妹學會自理技能。這樣幫帶結合,有利于幼兒的自我提高,同時幼兒對勞動的熱愛、對弟弟妹妹的感情也會在心靈深處得到升華。(5)勞動競賽活動。讓幼兒將已學到的技能通過比賽的形式展現給大家,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水平。幼兒園可定期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如穿衣褲、系鞋帶、整理床鋪、分碗筷、擇菜等勞動比賽,不僅創設了良好、積極的勞動氛圍,而且使全園幼兒的勞動素質進一步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通過這種知行一致的生活勞動教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在每個幼兒的心里埋下自理、自立、自強的種子,提高幼兒的勞動技能,增強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一,也是培養未來人才之路。
參考文獻:
關鍵詞:幼兒;家庭;勞動教育
一、幼兒家庭勞動教育
家庭勞動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勞動教育。家長通過言傳身教,使子女能夠進行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以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幼兒家庭勞動教育旨在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勞動觀念與勞動意識,這一時期的家庭勞動教育,是幼兒機械地模仿成人的勞動,進行自我服務與管理的游戲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往往缺乏目的性,而成人的任務就是要讓幼兒明白勞動的意義、掌握簡單的勞動技能,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勞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從小進行勞動鍛煉,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減少對成人的依賴,能夠促進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勞動促進孩子智力發展,動手勞動是孩子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通過基本勞動的訓練,促進孩子手腦協調發展,加快孩子腦細胞發育成長;勞動促進孩子身體健康,勞動使孩子養成動手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夠促進孩子大小肌肉的發育和肢體的協調;勞動促進孩子良好品德意志的形成,勞動使孩子學會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和勞動者,從而促進孩子良好個性和道德品質的發展。因此,家庭勞動教育對孩子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三、現實中的幼兒家庭勞動教育
(一)家庭勞動教育效率不高
如今能夠堅持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家長實在是難能可貴,相信他們對孩子進行的這種重要的教育會讓他們的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但是當前家長們開展的勞動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效率低下。之所以家庭勞動教育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因為家長缺乏耐心,沒有持之以恒地將勞動教育長期堅持下來;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接受能力估計錯誤,要么太難,導致孩子難以學會,要么太簡單,引不起孩子興趣。如此一來,盡管家長教了,教的也不少,但孩子懂的、會做的卻不多。
(二)勞動教育方式存在一定誤區
家長們普遍缺乏這樣的意識:因為生活中處處有勞動,所以只要有合適的時機就可以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許多家長認為勞動教育一定要在勞動時才能進行,只有讓孩子親自參加勞動,那時進行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其實,對孩子的勞動教育經常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行的,許多家長只會機械地教授孩子勞動技能,卻不會有意或無意地通過自己或他人的勞動向孩子傳達正確的勞動觀念。
(三)家長對孩子勞動的反應不夠積極
當孩子憑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某個任務,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滿心期待地希望得到家長的鼓勵,可是父母的一聲聲“看你把衣服弄這么臟,以后不要弄了!”“這都弄些什么,純粹給我添亂!”等話語嚴重孩子的自信心,本來孩子能夠幫家長做一些事,也做到了盡自己所能能做的,按理來說應該得到表揚和鼓勵才是,即使他們做得不夠好也應該耐心的提供一些改進的建議,家長們卻總是把孩子的勞動視為麻煩的來源。如今生活的快節奏和職場的激烈競爭導致家長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極少,而長期的快速效率的辦方式也導致了對和孩子在一起緩慢低效活動的不適應。當孩子在勞動中遇到困難時,家長們為了節省時間總是直接代勞,長此以往,孩子哪還有勞動的興趣呢?
(四)家長對勞動教育認識不足
人們對勞動的重視程度早已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社會沒有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也未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勞動實踐環境,因此才會出現“重智輕勞”的現象:家長總是在有意無意地向幼兒表現出對體力勞動者的蔑視,為了驅使幼兒努力學習,甚至將體力勞動者作為反面教材,辛勞一天下班回家時不會讓幼兒正確了解自己勞動的意義,反而和幼兒說:“倘若你不好好讀書,將來便和我一樣勞累……”,仿佛勞動是非常丟臉而又得不到益處的。
四、思考及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正視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社會不應歧視體力勞動者、鄙視體力勞動,廣大勞動人民應受到應有的尊重和熱愛,正視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間的關系,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導向有利于樹立家庭勞動教育的重要地位。尤其社會要創造良好的勞動氛圍,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勞動環境,比如多開展公益性勞動,讓孩子有作為志愿者參加集體勞動的機會。學校盡量開設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以彌補社會和家庭勞動教育的缺陷與不足。應該把勞動教育納入素質教育范疇,即使學校不能開設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應該重視勞動教育。
(二)尊重孩子的勞動,積極引導孩子勞動
1.正視孩子的勞動和勞動成果
讓孩子參加勞動絕對不是添麻煩,勞動是每個人生存的基本權利,孩子自然享有這種權利,家長無權剝奪,孩子必須參與勞動才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當孩子做成一件事時,首先必須給予鼓勵和肯定,然后才能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3-6歲年齡段的孩子內心脆弱,行為易受情緒的影響,尤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及時的鼓勵和幫助對孩子極其重要,這個時候的鼓勵和信任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勞動的積極性。
2.不要吝嗇時間,多和孩子一起勞動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重要,和孩子一起勞動無疑是培養親自關系的絕佳方法。和孩子一起勞動的過程也是對孩子更深入了解的過程,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會告訴家長孩子在哪些領域存在什么樣的長處與不足,而孩子的某些優缺點需要在勞動中才能得到體現。
3.不要過分溺愛孩子
家長疼愛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但過分溺愛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尤其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們不能做孩子的奴仆經常讓孩子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堅強意志也就能得到培養。
(三)改善勞動教育的方式方法
家長務必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和鼓勵,直接代勞和不管不顧絕對是不明智的做法;以鼓勵和信任來激發孩子的勞動興趣,因為3-6歲幼兒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及時的鼓勵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勞動技能,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放手讓孩子參與勞動,總是擔心這個那個,孩子就真成了溫室里的花朵了;教會孩子在勞動中既要動手也要動腦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些靈活多樣的方法對提高勞動教育的效率是很有用的。
五、結論
勞動使社會進步,賦予人類聰明和財富,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勞動就是為孩子的人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生存技能,樹立良好的意志和品質,還有利于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不能永遠為孩子遮風擋雨,只有通過適當的勞動教育才能使孩子具備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從長遠來看,孩子的勞動教育關系到民族素質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必須正視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無論是家長、老師、幼兒園還是社會,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勞動教育的問題必須得到有效的解決,以發揮其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培養鞏固孩子正確的勞動觀念,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大辭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
[2]張榮鋼.當前家庭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D].湖南師范大學,2011.
[3]趙榮輝.勞動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0.
[4]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全國家庭教育調查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我個人認為,勞動教育和其他主題教育一樣,貴在激發學生內需。學校勞動教育如果能很好地根植于學生的校園生活,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之中,學生就能在日常化的實踐體驗中逐步理解并認同“勞動”的意義,即“勞動”對于“我(們)”、“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成長”的作用,從而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從案例所及“校園除草”這樣的勞動任務,或者說想以此展開的勞動教育有兩個具體的操作思路:
1.設立勞動小崗位,使學生擁有自主選擇的可能。
從學校層面講,教學班以外的公共區域的管理,既可以設置專門的校級崗位,面向全校學生招聘,又可以根據就近原則(近班級所在位置,近學生能力所及)分配給各個班級,納入班級勞動小崗位統一管理。無論是校級崗位,還是班級崗位,我們都可以按照崗位設置崗位競聘崗位實踐崗位評價崗位輪換這樣的運作過程,豐富并提升那些不被人們重視的學校、班級日常勞動的育人價值。
勞動崗位設置,可以從學生生活的具體維護和建設需要出發,從發揮學生才能、彌補其不足的角度出發,鼓勵由學生提出、策劃各種類型的勞動崗位,自主地設計勞動崗位的職責,確立合理的勞動崗位目標,讓勞動崗位的產生與設置過程,成為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自主地建構生活的過程。勞動崗位的名稱不求統一,可以個性化命名,像“黑板美容師”、“桌椅小排長”、“護綠小天使”等,不僅崗位名稱與崗位內容相關度高,而且富有童真稚趣,崗位競聘時往往會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
勞動崗位的競聘,要提前公布崗位職責和人數,以供學生對照選擇。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愿望,自主選擇有興趣的勞動崗位,包括適合自己且能勝任的崗位,也包括挑戰自我、希望在實踐鍛煉中提高自我的崗位。過程中,教師可以適度給予指導,但不要替代學生選擇,更無需扮演“任務分配者”的角色。因為是“我要做”,比起“任務分配”可以少許多“很難做到公平”的自責。
學生新接手一份勞動崗位工作,會因為自身能力、個性和崗位間的差異等呈現出不同狀態。作為教師,除了耐心等待學生的實踐、體驗與發展,還需要時時給予幫助、引領和糾偏,而不僅僅只是“監督落實”。特別是對于那些“嬌生慣養,根本不會勞動;由于體質問題,勞動能力比較欠缺;好溜尖耍滑,會投機取巧”的學生,更要在尊重學生發展差異的同時進行分類指導。
前兩類學生,初次承擔勞動崗位工作往往會感到有困難,老師一定要對他們充滿期待,并給予手把手的指導,及時肯定他們在勞動崗位工作中的點滴進步,因為這份崗位工作能否做下來,不僅影響他們對勞動的快樂體驗,還會影響他們自信心的建立。對于第三類學生,可以通過目標引領,鼓勵創造和多元評價來激發他們參與勞動實踐鍛煉的內需。
另外,勞動崗位的定期輪換,不僅可以豐富每個學生的角色意識,使學生在不同角色的動態流動中得以發展,也是追求“勞動中的公平”的一個有效舉措。
2.組建勞動項目組,為學生創設協作互助的時空。
勞動教育,除了自主選擇勞動崗位、定期輪換來盡可能追求“勞動中的公平”,我們還可以通過勞動項目組的建設,來促進學生差異資源的積極轉化。
這樣的項目組一般說來,有三種類型:
一是把小干部培養與勞動崗位進行橫向溝通,組建項目組。例如:紀律委員――課間小巡警、綠化小衛士;生活委員――餐廳小衛士、水電節能員;勞動委員――黑板美容師、桌椅小排長、地面清潔員……項目組“組閣”時,由班委、隊委擔當項目組的組長,項目組各崗位的工作內容即為班委、隊委的管理內容,這樣既可以明確小干部的職責,在相對穩定的較小范圍內培養其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又可以通過評價項目組工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
二是通過“一崗多人”來組建勞動項目組。例如:黑板美容師項目組、桌椅小排長項目組、地面清潔員項目組等,因為組內成員勞動內容和要求相同,最能實現“同伴互助”“以老帶新”,學生便于相互比照,容易找到同伴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便于發現自己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果能加入“崗位小能手”之類的評比,還能促進學生的爭先積極性。
三是同一天從事崗位工作的同學組成勞動項目組。這種類型的勞動項目組,對于開展勞動教育會呈現出更多、更豐富的資源。因為評價指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勞動崗位工作做好,項目組才算完成勞動任務”,所以利于強化學生的崗位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