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規模經濟概念

規模經濟概念精品(七篇)

時間:2024-01-27 16:36: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規模經濟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規模經濟概念

篇(1)

要準確地揭示農業規?;洜I的內涵,必須認真區分與其相關聯的農業經營規模、農業規模經濟、農業規模經營三個基本概念

1.農業經營規模。規模,一般是指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生產要素,在一定的經濟實體(企業或其它生產經營單位)內的聚集程度。任何社會生產,尤其是社會化的大生產,都是由經濟實體在聚集了一定的生產要素(即構成一定的經營規模)的條件下進行的。當然,這里所說的規模,不僅僅指經濟實體所聚集的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綜合,而且還包括經濟實體聚集的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及其形成的生產勞動能力。

農業經營規模是指農業經濟實體(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戶等)聚集的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總和及其優化配置所形成的生產能力。當然,農業經營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關鍵是要尋求經營規模的適度值,而適度值的確定則要看在一定的自然、經濟、技術條件下,一個農業經濟實體的經營規模能否取得最佳規模效益,也就是能否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

2.農業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概念源自西方經濟學,它的一般含義是指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即較大規模的經營能夠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可以增加總收益(指總利潤、總收入等),或者可以降低單位產品成本,提高利潤率。在現實中,我們理解和使用規模經濟這個概念,必須密切聯系農業發展的具體實際,科學把握規模經濟理論對規模經濟所下的嚴格定義:第一,規模經濟是指純粹規模擴大(即生產要素同比例擴大)而引起的經濟效益提高,同時又是與生產要素配置比例變動會引起報酬遞減的變化相對應的。它要求我們在使用規模經濟概念時,一定要區分純粹規模變動和生產要素配置比例變動對農業經濟效益產生的不同影響,否則,如果只看重純粹規模變動這個假設,就會使規模經濟的研究失去實際意義。第二,規模經濟是指規模報酬遞增現象,即經濟效益的提高幅度必須大于經營規模的擴大幅度。在發展農業規模經濟的實踐中,我們不能忽視這種幅度的比較,也不能簡單認為“只要規模擴大提高了效益”就是規模經濟,而應該重視經濟效益提高的幅度是大于、等于還是小于經營規模擴大的幅度。第三,規模經濟理論認為,經營規模擴大可以產生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兩種現象:經營規模擴大,經營效益不斷提高,就是規模經濟;反之,則是規模不經濟。在現實實踐中,我們不能把農業規模經濟理解為“規模越大必然越經濟”,“農業規模經濟是經營規模擴大的唯一的、必然的趨勢”,而應該防止農業經營規模擴大過程中的規模不經濟現象的發生。

3.農業規模經營。農業規模經營與農業經營規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農業規模經營是在我國農村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些第二、第三產業發展比較快的地區,由于經營規模太小和生產手段落后,導致農業比較效益不斷降低,農民務農種糧的興趣下降,農業生產出現了停滯徘徊局面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形式。這種經營形式的特征不是表現在生產關系方面,而是表現在生產力方面,它體現為合理的規模特征。因此,農業規模經營就是指使農業經濟實體的經營規模實現規模經濟的一種經營形式。它將使農業經濟實體的經營規模與其內部各類生產要素和外部環境相互協調,從而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可見,農業規模經營與農業經營規模、農業規模經濟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農業經營規模與農業規模經營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對農業經營活動的規模特征的直觀反映,而后者是對具有合理的規模特征的農業經營活動的界定;農業規模經濟與農業規模經營的區別在于,前者側重于表現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合理關系,而后者側重于表現為達到這種合理關系而進行的經營活動本身。它們三者之間的聯系表現為,農業規模經濟是農業規模經營所要實現的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又必須以農業經營規模的變動作為主要手段。

4.農業規?;洜I。通過以上三個基本概念的區別和界定,我們就可以給農業規模化經營下定義了。規模是一個名詞,在它的后面加上“化”以后,就使得規模成為一個動態過程。過去,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雖然存在像那樣大的農業經營規模,但卻沒有形成“規?;?,“規模化”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才能夠產生。農業規?;洜I就是指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過程中,以市場為導向,以追求最佳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為中心,在改變細碎、分散的極小農業經營規模的前提下,使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不同農業經濟實體之間實現合理集中和優化配置,逐步建立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農業內部與外部規模經營組織形式,最終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規模效益。

篇(2)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規模經濟;途徑;支撐要素

一、房地產規模經濟概念

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包括各種專業公司和聯合公司的規模)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資源貯備、開發建設、資金、人才規模。它表明開發建設諸要素以及開發建設的房屋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集中程度。根據這種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劃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劃分房地產企業規模的標準,既可用勞動力、資金來劃分;也可用其完成的開發量或正在開發的數量劃分;也可用其中兩個以上的要素同時作為劃分的標準。

二、房地產規模經濟要求

1.房地產企業初始規模的確定。為了確定房地產企業的適宜規模,必須首先確定房地產企業的起始規模。起始規模是經濟合理條件下的最小開發建設規模,是確定房地產企業最適宜規模的基礎。起始規模應保證房地產開發建設各環節中的人才、資金、資源、設備等,并使其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規模的合理確定,是決定投資房地產開發的重要依據。當房地產項目的最小規模低于起始規模時,不宜投入開發,而開發規模大于起始規模時,則應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自身條件以及其他條件,按不同的規模,組成開發建設的合理性方案,并選擇最優規模。由于房地產的區域性非常強,加上東部與西部差異,城市與縣鎮差異。因此很難準確確定具體的初始規模。原則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產企業開發規模較為適當;在小型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以小型較為適合。

2.企業最適宜規模的確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產企業規模,并非規模越大、實力越強就越好。還必須根據所在區域房地產市場情況而定。為了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最適應開發規模,需要以企業最適宜規模為核算評價的標準,企業最適宜規模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開發建設過程,管理組織最為合理,各種生產要素能充分利用,技術經濟指標先進,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規模。如果企業規模超過了企業最適宜規模的界限,投資和勞動力消耗的增加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將呈遞減趨勢。由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各種社會化分工合作機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顧問策劃公司、工程有招投標的公司、監理公司、宣傳有廣告策劃公司、銷售有營銷中介公司。企業從人員數量上考慮,大型企業人才數量只需要中型企業人數,中型企業人數只需要小型企業人員,沒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確定企業最適宜規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據具體的技術經濟特點合理選擇。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這種方法的實質是通過消耗類指標和效益指標的對比分析,在盈虧平衡的基礎上不同規模方案進行比較,確定企業最佳開發建設規模。當前企業最適宜規模應當以所擁有的資金、土地資源作為衡量標準。

3.企業最優規模的選擇。企業最適宜規模是計算企業規模的依據,但并不是選定的企業實際規模。在選擇企業的實際規模時,要根據社會需求量的大小,在企業起始規模和最適宜規模之間,經過多方案的對比分析來確定。比較企業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計算同一年開發建設成本與基建投資額之和來進行??傎M用最低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三、房地產規模經濟實現途徑

1.房地產企業購并是資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價收購資產,實現低成本擴張。使購并企業獲得的資產大大超過購并成本和購并價格,或超過新建企業的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業實施購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優勢互補、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動機。獲取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動機。企業購并可能以直接實現規模經濟,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自身內部擴張,逐步增擴股,增大股本結構,實現擴張,并以實現滾動開發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2)橫向購并中的規模經濟。橫向購并是同一產業中生產同類或存在替代關系的企業之間購并,具有直接的規模經濟效果;(3)縱向購并中的規模經濟。企業縱向購并的規模經濟實現也必須首先具備上述企業規模經濟的支撐條件,否則,會陷入規模不經濟的誤區;(4)混合購并中的規模經濟要獲得混合購并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效果,構成企業規模經濟的各種支撐條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產規模經濟也可以在政府統一運作下完成。各級地方政府通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規模開發。然后通過土地招投標市場,按照規劃片區由各開發企業在競標所得的地塊上進行組團式或居住小區式開發。較為成功的實例就是南京市開發建設的“月牙湖小區”。它由建委、國土、規劃局等部門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區的規劃要求,統一進行布局,綜合配套,由十幾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組團式、居住小區規模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企業戰略同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一定的目的、通過一定的方式組成的網絡式的聯合體稱為戰略聯盟。戰略聯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國DEC公司總裁簡?霍普羅德和管理學家羅杰?內格爾提出。從20世紀80年代起,戰略聯盟在西方和日本企業界得到迅速發展。戰略聯盟是一種關系松散的企業組織形式,它不具有傳統企業那樣明確的層級和邊界,對于聯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機動靈活。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實踐中,這優勢互補的組織形式具有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產的區域性很強,因此戰略聯盟中的各方可以通過相互間的網絡進入對方的地區市場。這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軍外地市場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同時,戰略同盟可以克服較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雙方招投標大型土地項目資金不足的劣勢,在大型國有土地招投標中避免殘酷競爭,哄抬地價,提高土地投資成本,達到規模經濟,戰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產規模經濟的支撐要素

從企業內部來看,構成規模經濟的主要支撐條件是:

1.擁有土地資源的支撐。土地是財富之母。土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它不僅是房地產業的直接開發和經營的對象,同時也是各類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礎載體。房地產的開發建設離不開土地資源,而土地資源卻可以作為未被開發的原始形態而獨立存在,可以說土地是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萬源之本,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所有,房地產企業僅能依據開發建設項目用地性質的不同,購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權(依用地性質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權的一次性周期長達40~70年,因此,要實現房地產企業的規模經濟,必須在其可預見的預見期里,充分貯備土地資源。如果沒有土地只能是空談規模經濟。

2.資金支撐。資金是房地產血液,房地產規模經濟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資金,通過資金參與控制更多的具有規模經濟的開發項目,即房地產規模經濟離不開龐大的資本投入。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積聚能力,以及進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能力,就其成為能否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支撐條件。

3.企業家能力的支撐。當房地產企業開發建設規模以算術級數或幾何級數增長時,特別是當房地產企業通過橫向、縱向及混合購并若干企業,實現房地產企業規模急劇擴張時期,其管理的復雜程度、組織協調工作量會呈幾何級數增加。對房地產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企業的外部來看,構成規模經濟主要支撐條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產業是一個由政府政策高度壟斷性行業,是一個受政府政策影響,對政策敏感性極大的產業。由于政府嚴格控制著房地產一級市場中最重要的資源——土地。使得它對整個房地產市場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它決定了市場供求關系平衡位置,決定了價格走向。作為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的房地產企業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緊密相關,政策是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場規模支撐。市場規模即市場需求量。市場需求量的大小是實現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由于規模經濟是房地產開發的明顯趨勢。但由于其受市場容量的限制,即受開發建設地區人口因素影響。因此,并非開發建設規模越大越好,隨著規模的擴大會出現規模效益遞減情況。筆者根據多年房地產開發實踐,提出如下規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規模:50萬人~100萬人)一般不宜進行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規模:150萬人~300萬人)一般宜進行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大于500萬人)一般宜進行特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開發規格以居住區為宜(建筑面積為50萬m2~150萬m2),資金籌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集團標準。

上述僅是相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就各級地方政府而言,本著經營城市考慮,其開發規模應適當地提高一個檔次,以利于城市綜合布局。

3.市場范圍支撐。市場范圍與市場規模是密切相關的。市場范圍大,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反之,市場范圍小,市場規模也會隨之縮小。市場范圍,即房地產企業開發商品房的銷售范圍,是一個市場空間概念。由于房地產所特有的地域性強,使用權得其開發建設的商品房一般不會超出以地級市、縣級市銷售的范疇。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產開發隨該城市地域的擴張,城市化的進程而市場范圍擴大。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無限擴大,也會陷入規模不經濟。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科研、社會發展、對外開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產市場范圍不盡相同。對外開放程度越高,政治、經濟、文化、科研、社會發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強,人口流動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強,市場范圍就越大。

4.產業及產品差別。規模經濟并非是適用于所有產業與產品的概念。在房地產產業經濟運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規模經濟效益十分明顯;有些商品房的規模經濟效益則不十分明顯,甚至不存在規模經濟性。

參考文獻:

1.喬梁.規模經濟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國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篇(3)

【關 鍵 詞】資產重組/整合/計算機集成/流程再造

【 正 文 】

一、整合、集成和流程再造的異同

“整合”和“集成”的英文術語同為“ integration”,它來自于integer 這一詞根, integer 來自于拉丁語的詞根“in ”(內部)和tangere(聯系),所以,整合和集成都具有內部相互聯系、 融合為一個整體或一體化的含義。

我國的“資產重組”這一概念與國外文獻并沒有嚴格對應的術語,由于兼并和收購(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我國企業資產重組的主要形式,所以,可以把兼并和收購看成是資產重組的相近似的術語,簡稱并購。并購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的一體化或是多元化戰略,例如可以通過對同行業企業的并購(橫向一體化)來實現企業規模經濟和建立一種競爭優勢,也可以通過對原材料供應企業或者是產品經銷企業的并購(縱向一體化)來使交易內部化和降低交易費用。并購活動也可以實現企業多元化的戰略選擇,多元化包括相關多元化(在與主業相關的領域內進行多元化經營)和無關多元化(進行跨行業的多元化經營)。從國際經驗看,跨行業經營成功的例子不多。正因為如此,美國本世紀90年代的并購活動不再重蹈60年代跨行業并購的覆轍,而是圍繞回歸主業和專業化經營來進行。

資產重組和重組整合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如果說我國企業的資產重組不僅是資產、產權、債務、業務和人員的重組過程,而且也是經營思想、管理制度、組織經驗和企業文化的重新組合,那么,重組整合就是不同質的資產、不同的權利主體、差別性的業務,以及不同的觀念、行為準則和行為方式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形成某種企業能力的過程。企業能力包括了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是預見能力,即企業高層領導對潛在機會的把握能力,涉及戰略選擇和業務整合;二是一線執行能力,涉及決策結構、員工激勵和協調等問題。制度整合就是要形成這方面的能力。所以重組整合的兩個關鍵方面是業務整合和制度整合。

“集成”的技術基礎是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化為標志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it)和信息系統(is)的發展促進了企業的變革。文卡特拉曼(n·venkatraman)認為,這種變革的程度及其所獲得的潛在利益(效率)的大小,可通過五個應用層次來描述,即局部利用、內部集成,業務流程再設計、企業網絡再設計和業務范圍再定義。第一和第二個層次對企業的變革是漸進性的或改良性的,因而獲得的潛在利益也相對較少,后三個層次對企業的變革產生劇烈的、革命性的影響,因而獲得潛在利益較大。這就是說,如果信息技術只是疊加在現存的組織狀況(特別是策略、結構、流程和文化)上,那么它獲得的利益是邊際性的??梢钥闯觯目ㄌ乩褍炔考梢暈楦牧夹缘钠髽I變革,同時認為,內部集成包含了兩類集成:技術的相互連接和業務流程的相互依賴。前者是指不同系統通過一個共同的信息技術平臺相互連接和共同操作;后者是指組織作用和責任在經營的不同職能部門的相互依賴(文卡特拉曼,1994)。

但是,正如薩維奇(chares m.savege)所說, 集成不能僅僅看作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如果僅是這樣,組織就與原來沒有多大的區別。集成改變了組織的工作方式。在原來的企業中,各個部門以“部分集合”的方式工作,即它們僅看到自己部門內的活動,不會去考慮其他部門的問題,而高層領導對基層發生的事情也只有片面的理解。集成的真正任務是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將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創造性的思想彼此聯系,以迎接整體的挑戰和機遇。集成與網絡化相互補充,它們表示正在進行的過程。集成的過程就是人力資源網絡化的過程,它把我們的想象和知識連接成網絡,以使我們可以對具體的機會采取決定性的行動(薩維奇,1996)。

流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 )按文卡特拉曼的劃分屬于信息技術促成企業變革的第三層次,這是一種劇烈的、革命性的變革。企業流程再造論(bpr)的先驅邁克爾·哈默(michael harmmer)在其與詹姆斯·錢皮(james champy )合著的《再造企業》(reengineeringthe corporation)一書中也認為, 流程再造是為了顯著地改善經營而對業務流程進行徹底的重新設計,并認為定義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徹底的”,強調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全部推倒重來的變革風格(哈默和錢皮,1993)。后來哈默在其另外一本關于流程再造的著作《超越改革》(beyond reengineering)中承認,改革的徹底性,不管如何重要和令人振奮,并不是它的最重要的方面。流程再造定義中最為重要的關鍵詞是“流程”(process), 即一套完整的貫徹始終的共同為顧客創造價值的活動。為什么要進行流程再造,哈默認為,工業革命違背了流程,將它們分解成一個個專門的任務,然后集中注意力改進這些任務的績效,任務以及建立在任務上的組織形成了工業社會的基石。這樣就產生了兩種重要后果:其一,依據勞動分工和管理分工進行任務劃分,為簡單的人創造了簡單的工作職位而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復雜的、結果執行得很糟的流程。其二,當人們專注于任務時,就不會關心整個流程,不會關心流程產生的結果及這種結果為顧客帶來的價值。員工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上司、活動、任務”上面,而不是“顧客、結果、流程”上面。這樣兩種后果是導致許多企業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

從上述關于整合、集成和流程再造的分析可以看出,它們都是與一體化有關的概念。它們的差別在于,重組整合貫穿于整個工業社會,它體現出人和資源的調整和再調整以及一體化的連續過程。整合并沒有對建立在勞動分工和管理分工基礎上的嚴格等級組織結構、順序工作和嚴格定義的任務、以及指揮和控制的管理原則提出挑戰。一體化主要圍繞規模經濟、范圍經濟、交易內部化這樣一些經濟原理來進行的,這些經濟原理的基礎是分工和專業化。集成是產生于晚期工業時代的一個邊緣性的概念,說它是一個邊緣性的概念是因為,如果把集成僅僅看作是技術相互連接和業務流程相互依賴,而不觸動工業社會企業的基本管理原則和組織形態,那么,正如文卡特拉曼的劃分,集成屬于工業社會中企業的一種改良。如果像薩維奇那樣把集成看成是人力和知識的網絡化過程,目的是在組織內和組織之間建立多個功能交叉的團隊,那么,集成已經涉及到網絡組織,屬于后工業時代的組織形態。流程再造可以看成是對工業時代形成的勞動分工和管理分工的整合和一體化過程,因而它必然是對傳統等級制企業和管理原則的一種反叛和革命,從本質上說是屬于后工業社會的。

二、我國企業重組整合的基本方向

根據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和企業當前的狀況,我認為,我國企業戰略性重組應該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要解決重復建設和重復生產所導致的企業規模不經濟、產業集中度較低、產品競爭力不強和企業間惡性競爭的問題;二是要解決國有經濟退出競爭性行業,把資源集中于控制某些重要領域和關鍵行業,以及改善企業的經營機制;三是要解決結構調整和結構優化的問題,促進產業高度化和科技創新。所以,優化結構、改善企業經營機制和增強企業競爭力是我國企業資產重組要達到的三項主要目標。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在于重組整合;業務整合和制度整合是重組整合的兩個重要方面。

我國經濟在1996年以前是數量擴張時期,為彌補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的短缺空間,一些競爭性的行業,如家電、棉紡織、輕型汽車等出現大、中、小型企業并行發展的格局。雖然各行業產量排名前幾位的企業規模明顯擴大,競爭力增強,但其擴張速度不能跟上行業總規模的超常規高速擴張。同時,這些行業存在數量眾多的中小型企業,由于達不到規模經濟,產品缺乏競爭力,處在難以維持生計,處境日益惡化的狀態。在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中,業務整合的重點是形成規模經濟和培植企業核心能力。

篇(4)

關鍵詞:水泥企業 并購 規模經濟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4-0098-02

引言

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量持續走高,水泥行業成為各地方爭相投資和發展的行業,并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為快速的行業。當前,水泥行業已被國家明確定義為產能過剩的行業,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進行規范和限制。水泥行業兼并重組的進程從2009年第四季度就開始提速,旨在清理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擬建項目、嚴控新建項目的國務院38號文,終結了水泥行業數年來“新建為主、并購為輔”的發展策略。以大吃小的并購戲碼不斷上演,而大企業間也是暗潮涌動,大企業間的并購正在醞釀。水泥行業雖然說是規模經濟效應明顯的行業,但是企業規模經濟的發揮仍然受制于企業的合理規模;另外,水泥市場受運輸半徑的影響非常大(100公里通常為水泥公路運輸的最佳運輸半徑),具有很強的區域性,水泥企業的過大規模必然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如果并購后水泥企業由規模擴大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的降低,那么企業就應該停止并購。因此,對并購重組背景下水泥企業的合理規模的探討具有一定意義。

一、水泥企業的合理規模

(一)水泥企業合理規模的概念

水泥工業企業的合理規模,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以滿足水泥消費需要為前提的企業最佳規模。它是隨技術水平、經濟水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的。合理規模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一個動態概念。水泥企業合理規模的標志應該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單位產品投資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術裝備最合理,勞動生產率最高,單位產品市場成本最低。從宏觀角度看,符合生產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順暢合理,工廠規模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二)決定水泥企業規模的影響因素

決定水泥企業規模的影響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業布局、市場需求、地區經濟、運輸條件及水、電條件等;內部因素包括礦山資源、技術裝備、生產組織等。選擇合理的規模就是把上述兩類因素統一起來,保證在生產和流通兩個方面,達到最低的勞動消耗和最好的經濟效果。現將主要影響因素分述如下:

1.工業布局與工廠規模的關系。合理的工業布局是提高社會生產效果的重要條件之一。而工廠規模是體現生產力布局的一個重要方面。工廠規模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又影響著工業布局。改善工業布局不僅包括對企業在地理分布上的調整,也包括對企業規模的調整。因此,工廠規模應服從國家或地區整體戰略布局的需要。

2.水泥消費量與工廠規模的關系。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工廠的規模,首先決定于在經濟運輸半徑范圍內的水泥消費量??砂聪率接嬎悖篞=πR2q其中,Q:工廠規模(噸/年);R:水泥的經濟運輸半徑(公里);q:水泥消費密度(噸/公里2年)。q=q1q2。q1:按人口計算水泥平均消費量(噸/人年);q2:水泥消費范圍內的人口密度(人/公里2)。

水泥消費密度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水泥消費密度較大,工廠規模一般比消費密度較低的中、西部地區要大。在水泥消費密度較大地區的工廠規模較小,或在水泥消費密度較小地區的工廠規模過大,都是不合理的。

3.礦山資源與工廠規模的關系。水泥原料資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鋁質原料,尤其石灰石礦山資源對工廠規模起著最直接的制約作用。中國是世界上石灰巖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門外,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分布。據有關地質部門統計,全國石灰巖分布面積達43.8萬平方公里(未包括和臺灣),約占國土面積的1/20,全國已發現水泥石灰巖礦點七八千處。因此建廠規模一定要與資源條件相適應。

4.運輸條件與工廠規模的關系。水泥是一種體重、量大、低值的短腿產品,由水泥生產到市場消費直接按運輸條件及運輸費用決定工廠規模極為重要。不同運輸方式的運價率不同,其合理的運輸距離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公路運價率最高,鐵路次之,水運最低。因此,采用公路運輸時合理的運距應小于水運。在相同的水泥消費密度下,工廠規模增大,消費半徑就增大,運輸費用也隨之增大。當運輸費用的增大超過規模增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時,則應適當縮小工廠規模。如何衡量運輸的經濟性?通常以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的比重作為衡量標準。不同國家允許運輸費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發達國家允許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的30%~40%。發展中國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據中國的運輸條件,水泥的運輸費用對生產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

(三)合理規模數學模型探討

昃向禎在他的文章中通過借鑒瑞士學者羅伊斯(AK.Reuss)計算水泥工廠的最佳規模的方法,對他的公式進行修正,從而提出了適合中國水泥工業最佳規模的計算公式。

昃向禎認為,羅氏模型以水泥消費為基礎,從水泥生產成本加上運輸費用的最低值來確定最佳規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他認為按該模型計算出的最佳規模偏高,原因可能是國外的運輸費用及勞動力價格與中國有較大的差別。所以昃向禎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對羅氏模型公式的常數項進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為:Q=255 000q0.34906。

(四)2009年中國六大區域水泥工廠合理規模統計

根據中國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人口數據,以及數字水泥網上的水泥產量,計算出中國2009年六大區域水泥工廠合理規模。全國六大行政區工廠平均合理規??煞譃榱鶄€層次:華東最大,西南最小。依次是:華東(256.1萬噸)>中南(211.9萬噸)>東北(143.5萬噸)>華北(139.4萬噸)>西北(86.3萬噸)>西南(25.5萬噸)。全國平均153.9萬噸。除了華東和中南的平均合理規模在全國平均合理規模之上,其他四個行政區都在全國平均合理規模之下。東北和華北的平均合理規模與全國平均合理規模相差不大,但是西北和西南的平均合理規模與全國平均合理規模相差甚遠。但是,企業合理規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每個區域的規模本來就應該有差別。不同區域之間的合理規模沒有可比性,但是能為每個行政區域內的省市提供一個借鑒。另外,具體到每省每地而言,工廠合理規模的大小也要按照具體條件確定,該大則大,該小則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運方便的地方規模可大些,相反消費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規??尚⌒?。而且合理規模是一動態概念,隨著地區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水泥消費密度不斷上升,合理規模也應隨之變大。

二、并購重組過程中水泥企業合理規模的思考

水泥行業存在著規模經濟,企業間的并購重組也是為了發揮出水泥企業的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說明各種生產要素增加,即生產規模擴大對產量或收益的影響。當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小于產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時,就是規模收益遞增。當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大于產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時,就是規模收益遞減。當這兩種比率相等時則是規模收益不變。根據規模經濟理論,通過并購活動使其資產、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從而得到不斷下降的LAC曲線。但是LAC曲線下降到最低點以后開始上升,這說明作為特定的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是可以無限擴張的,適宜的生產規模受到并購后企業資產存量、管理能力、人員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產規模一旦超出了最優狀態,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規模經濟是以企業合理規模為基礎的。企業規模經濟的發生應該是合理規模和其他影響企業業績如文化、技術和管理等因素起協同作用的時候,而且企業擁有合理的規模還是基礎條件。試想,如果水泥企業為了發揮規模經濟一味地追求企業規模擴大,以為企業規模越大,規模經濟就越明顯,忽視了合理規模,那么企業并購后的績效也是可以預見的。要想提高競爭力,在并購重組過程中,注意企業的合理發展規模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多數行業的生產中,企業在得到規模內在經濟的全部好處之后,規模內在不經濟的情況往往要在很高的產量水平上才會出現,所以在中國水泥行業第二輪大企業間的并購即將開始之前,水泥大企業應該考慮并購后是否會出現規模不經濟的問題。此外,水泥是一種體重、量大、低值的“短腿”產品,運輸費用在水泥的商品價值占了很大比例,所以需要考慮運輸的經濟性。運輸的經濟性通常以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的比重作為衡量標準。不同國家允許運輸費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發達國家允許水泥運輸費用占生產成本的30%~40%;發展中國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據中國的運輸條件,水泥的運輸費用對生產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所以在考慮水泥企業規模的時候,既要考慮規模經濟的充分發揮,以降低單位平均成本;又要考慮水泥產品區域性特征。因為過大的企業規模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會被過多的運輸成本所抵消,甚至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降低還不及運輸成本的增加。

三、建議

并購是把雙刃劍,它只能是做強企業的手段,而不能是目的?,F在很多水泥企業一味的忙于擴張,忽視了并購后企業的合理規模的問題。水泥企業的合理規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在并購過程中水泥企業要注意規模的合理性擴大,而不要為了并購而并購。規模經濟的發生需要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的因素的有效整合,但也需要企業合理的規模。企業規模過大和過小都不利于企業規模經濟的發生。當然不同省份的合理規模不一樣,而且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合理規模也不一樣。因此要根據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規模。

參考文獻:

[1]祁紹平,肖強,劉文.水泥業務并購:是餡餅還是毒藥?[J].中國建材,2010,(2):64-69.

[2]王燕謀.關于抑制產能過剩的一些看法[J].中國水泥,2010,(1):7-8.

篇(5)

關鍵詞:規模經濟;成本;MES;形成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7)03-0082-06

一、引 言

亞當?斯密把分工看作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時認為分工又受制于生產規模與市場需求量的大小,這是規模經濟思想的起源;馬歇爾第一次明確提出“規模經濟”概念,認為報酬遞增是由于企業擴大其不動產而獲得了種種新的大規模生產經濟。布洛克提出以“組織的經濟來代替報酬遞增”;一些經濟學家從交易費用的節約和內部化優勢方面探討組織管理的規模經濟,如科斯、張五常、黃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萊因等把交易費用的節約看作是企業產生并存在規模經濟的原因。巴克萊、卡森和拉格費等則沿用科斯等人的觀點,在研究了世界市場的不完全性及跨國公司的性質,解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及決定因素時,進一步闡述了內部化引起企業規模經濟的原因。產業組織理論的代表人物喬治?J?施蒂格勒曾在其《規模經濟》一文中指出“規模經濟理論是關于社會組織的經濟理論關鍵部分,因為它是每個關于市場組織、政府控制經濟生活的作用(及其變化過程)問題的基礎。”[1]我國學者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規模經濟現狀分析,指出我國產業的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生產要素過于分散,缺乏規模經濟;針對存在的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措施,如提出通過企業集團化來提高規模經濟效益;提出通過企業重組和并購來實現規模經濟;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達到規模經濟。也有不少學者從技術進步角度探討規模經濟問題,或者從產業組織理論角度研究,認為市場競爭和企業規模的關系存在一定的矛盾;也有人用一種思維邏輯來思考企業規模和產業組織科學性問題;還有學者就如何實現企業規模的高質量快速增長,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進行了深刻分析。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中關于規模經濟的形成機制是一個空白。因此,本文擬從源頭上梳理“規模經濟”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回顧理論界追尋規模經濟的探索特別是有關MES的研究成果,著重探討規模經濟的形成機制,以便為企業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規模理論尋求和獲得競爭優勢提供借鑒作用。

二、規模經濟的概念形成與發展

規模經濟理論實際上源自人們對生產成本的分析。[2]英國學者馬克西和西爾伯斯通在他們合著的《汽車工業》一書中,對汽車工業的規模經濟進行了實際研究,并描繪了汽車工廠生產線的長期平均費用曲線圖,這就是著名的馬克西西爾伯斯通曲線,也稱規模經濟曲線(見圖1)。

根據馬克西和西爾伯斯通對汽車生產線長期平均費用所作的分析,某一種車型的生產批量同成本的關系如下:當年產量由1千輛增加到5萬輛時,單位成本將下降40%;由5萬輛增加到10萬輛時,單位成本將下降15%;由10萬輛增加到20萬輛時,單位成本將下降10%;由20萬輛增加到40萬輛時,單位成本將下降5%。當年產量超過40萬輛時,成本下降的幅度十分微小,在達到年產100萬輛后,再加大批量就不再有規模經濟了。

資料來源:轉引自孫慶廣:《奔向成功/現代企業經營戰略透視》,企業管理出版社,第148頁。

圖1 馬克西西爾伯斯通曲線[2]

上述這種隨著生產能力的擴大,生產的單位成本逐漸下降、收益逐漸上升的現象叫規模經濟,或叫規模報酬遞增。馬歇爾指出:“自然在生產上所起的作用表現出報酬遞減的傾向,而人類所起的作用則表現出報酬遞增的傾向。”“勞動和資本的增加,一般導致組織的改進,而組織的改進則增大勞動和資本的使用效率[3]。”傳統的規模經濟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層次上,即單一產品生產規模的經濟性,單個廠商規模的經濟性及企業組織規模的經濟性[4]。

(一)單一產品生產規模的經濟性

產品生產規模的經濟性是規模經濟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最初主要來自于勞動分工和協作。由于分工和協作,每個生產者可以提高同一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同樣數量的單干的個人工作日的總和比較起來,結合工作日可以生產更多的使用價值,因而可以減少生產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產品規模的經濟性是商品經濟社會中最早也是至今為止最普遍存在的規模經濟。

(二)單個廠商規模的經濟性

單個廠商規模的經濟性,是指主要由生產函數或生產技術所決定的生產單一產品系列的工廠規模的合理性。廠商規模的經濟性可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表示,它描述了隨著設備水平的提高和生產能力的擴大,平均成本下降的趨勢。在長期內,當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都成比例地擴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07年第3期2007年第3期(總第147期)趙全民: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規模經濟及其形成機制研究大,規模收益(指由規模變動所引起的產量變動)開始是遞增的,但由于產量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因而大于總成本增加的比例,故平均成本下降。圖2是工廠的長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線。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短期平均成本(即一定時期內,各種設備和技術條件相對穩定不變時生產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線,其最低點的產量就是工廠的最佳規模。

企業組織規模的經濟性是更高一級的規模經濟,它是指現代企業組織所具有的多單位企業的經濟性。錢德勒認為,現代企業組織是“由一組支薪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所管理的企業”[5],“它將大規模生產過程和大規模分配過程有機地結合于一個單一的公司之內”,因而其具備多種經濟功能,能在多個不同的地區經營多種系列的產品,從而獲取規模經濟效益。

企業組織規模的經濟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組織之間的結合導致了大量市場交易的內部化,從而節約了交易成本,獲得了規模經濟效益。

(2)企業組織規模經營可以產生大量銷售效益,因集中銷售而使單位產品分攤的廣告費用、銷售費用降低。

(3)企業組織規模經營可以使單位產品分攤的研究開發費用降低,從而具有更大的研究開發實力和效率。

(4)企業組織規模經營還可以因原材料的大量采購、信息的集中收集和處理、會計業務的部門化、商品品質的標準化、談判的程序化和合同的標準化以及資金的集中、風險的分散等帶來規模經濟效益。

三、最小有效規模(MES)的研究

根據研究,長期成本曲線變化有兩種情況:

一是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單位平均生產成本不斷降低,當單位產品成本下降到最低點時,相應的生產規模即為最佳規模。這時,如果再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單位產品成本就不再隨生產規模的擴大而下降,而是開始升高。在這種情況下,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型。在這種曲線里,只有一個產出規模能使單位平均成本達到最低點,稱為“最佳規模點”。

二是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平均成本不斷下降,當下降到某一點時,平均成本既不再顯著降低也并不大幅度升高,這種曲線叫做L型長期成本曲線。對應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開始變緩的生產規模,就是最小有效規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簡稱MES )。斯蒂格勒(1958)在《規模經濟》一文討論廠商的最佳規模時指出:如果一個產業的諸廠商使用完全相同的資源,那么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中只有唯一最低點,即只有一種產出規模是經濟的,但在現實經濟中,諸廠商擁有的資源質量不同,使用不同資源的廠商若規模相同,則效率會不同。而相同的效率可以在不同規模中達到,所以相異的規模可能同樣是經濟的,即平均成本是一條底部平坦的曲線。同時,他首創“生存技術法”來確定最佳規模,企業在長期競爭中得以生存的規模都是最佳規模。他用生存技術考察了美國制造業的情況,發現最佳規模是一個范圍相當大的領域,即多種不同規模都是最佳的。T?薩文(T. Saving,1961)運用生存技術對美國制造業所進行的更為廣泛的研究支持了施蒂格勒的結論。

(一)確定MES的基本方法

會計法和工程法的主要區別是確定費用曲線的數據來源與方法不同,會計法主要根據不同規模企業的成本(橫斷面數據)或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不同規模時的成本(縱切面數據),或將兩類數據結合,繪出規模成本曲線。

工程法又叫技術定額法。它不直接采用財務數據,而是在設定的產出和原材料前提下(如規定產量、品種等,規定礦石金屬含量),根據基本的設備系數(如高爐數量、容積,機床型號、數量等)、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節拍、切削參數)以及標準的技術費用定額(如年標準工作日和工人單位時間工資、設備單位時間折舊和能耗、材耗等)來確定規模費用曲線。

有了規模成本曲線,就可以根據邊際成本最小或成本規模變化率最小的準則確定MES。確定的方法有三種:根據函數解析計算求解、根據邊際成本和誤差判斷確定MES及通過方案比較確定MES。

適者生存法(Survivor Technique)是美國學者施蒂格勒提出的。該方法的立論依據是由于實際費用的不確定(如因能源突然發生危機,出現新技術等)及計算方法的主觀性和市場機會的不確定性等原因,計算確定MES很困難,甚至不可能。因此,應根據競爭的優勝劣汰,通過觀察市場確定經濟規模。施蒂格勒提出的具體方法先計算不同時點產業各規模層企業附加價值占全產業附加價值的比重,而后計算這一比重的增大指數 。其中,Vaij是j產業中位居i規模層企業的附加價值比重, 為基準時點,t為后來時點;增長指數最高的規模層對應這個產業的經濟規模。

(二)基本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會計法的主要優點是數據容易獲取,且成本是一種綜合指標,能綜合反映企業的規模經濟性特點,當樣本量較大時,或對企業成本進行了合理分析時,能提高所得結果的可靠性。缺點是適用會計法時,規模往往指實際產量,因而相應的成本往往受許多與規模經濟性無關的因素影響,可能歪曲真實的規模經濟效益。

工程法突出的優點是比較準確,能夠根據工藝或工廠系統的技術能力,較真實地反映技術的規模經濟性本質,能夠避免會計法無法避免的無關因素的影響。主要缺點是要求分析者熟悉工程技術,且計算比較復雜。此外,設定條件如產品結構、費用定額的確定可因專家經歷背景相異、使用標準不很統一而不同。

適者生存法與前兩種方法的差別是原理性的,其突出優點有兩條:一是它考慮了各種難以計量的費用和效率,符合市場競爭出效益的商品經濟規律;二是方法較簡便,需要的數據只是每個規模等級的工廠數目和市場占有率。主要不足是:在壟斷行業不適用;觀察時間短的結論不可靠;混淆規模的外部經濟性和內部經濟性,無法得到規模成本曲線,因而有許多重要的經濟分析無法進行。

四、規模經濟的形成機制研究

(一)技術創新規模經濟的決定因素之一

導致成本隨生產規模擴大而下降的機制有兩種,一是由于設備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單位產品的設備折舊分攤,二是由于規模擴大帶來了其他生產環節采用新技術或進行技術革新的可能性,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這兩種機制實際上是技術進步的不同表現[7]。由于設備能力只能階躍式的上升,因此,可以說規模經濟的真正含義是技術能級的躍遷。規模投入必定要引發技術能級躍遷,才能創造出規模經濟,而這種規模經濟也就構成了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1)科學技術作為現代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撐力量,物化在物質生產力的各要素之中,促使生產函數變化或創立新的生產函數,推進規模經濟發展。在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成長型產業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使生產力在量的增長和質的飛躍兩方面都帶來巨大變化,帶動企業規模的擴張和效益的優化。技術創新引致企業組織規模創新,規模經濟便得到更有效發展。

(2)對于企業來說,技術創新可以形成企業核心技術充滿生機的技術群體,從而獲得持續的新產品研制與開發能力,并轉化為強大的進入市場和開拓市場的力量,開發出與規模經濟相適應的市場規模。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產品開發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基本內容。而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一方面可以改造傳統產品的性能,改善產品質量和降低產品價格,提高傳統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開發出新產品,主動引導消費需求,開拓新產品市場,并依靠核心技術優勢迅速搶占成長中的市場。

(3)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核心企業可以憑借技術紐帶與其他企業進行聯合,迅速地實現規模擴張。一般來說,每一產業或每種產品都存在某種關鍵技術。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中一旦取得了這種關鍵技術,便可以在企業家的推動下,采取各種形式開拓橫向和縱向一體化的生產方向,從而提高生產同類產品企業和在技術上前后銜接企業的技術水準,甚至使這些企業聯合成為規模巨大的集團企業,以獲取規模經濟效益。(4)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在引起物質生產技術基礎變化的同時,推動勞動素質的提高,促使人力資本的形成,為規模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技術創新引起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比例發生變化,提高腦力因素的相對作用,促進勞動力向智能化發展;促使勞動力掌握新技術的速率加快,知識更新周期縮短;技術創新還能使勞動力適應多種職業的技術要求,向“一專多能”的能力結構發展。這樣,技術創新促進企業人力資本的形成;后者反過來又推動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從而為規模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5)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在引起生產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變革的同時,推動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從而實現企業組織規模的創新,更有效地推動企業組織規模創新的擴張。(二)組織和管理規模經濟的決定因素之二

企業規模擴大以后,通過合理的組織結構把各種分散、無序的資源協調起來,統一有序地生產經營,產生1+1>2的合力效果[8]。提高管理工作的專業化程度,從而提高管理效益和節省人員;市場交易內部化,節省交易成本;把一些生產經營環節結合在一個企業內部,節省能源與運輸成本,減少尋價成本等等,都是企業通過組織和管理而獲得規模效益的途徑和方法。

無形資產的規模效益,正越來越受到理論界和企業界的重視。無形資產是企業聲譽、權力和優越條件的總和。它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與長盛不衰的源泉。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紛紛采取減少有形投資、增加以技術轉讓為主要手段的非股本生產合作,通過生產特許協議、生產許可證協議、商標轉讓等來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而由商標、品牌、專利、商業秘密、專營特許權、商譽等組成的無形資產,具有無限規模收益遞增性。它主要表現在:

(1)無形資產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增值性。有形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有形磨損,使其價值下降;無形資產一旦形成和投入使用,它本身會產生累積效應,不但不會因使用而發生磨損,而且越使用頻繁,其自身價值也就越高。

(2)優越的無形資產意味著市場的擴大。名牌產品在到達新市場之前已為消費者接受和認可,由于品牌效應和質量優勢,其市場占有率往往高于同類其它產品。(3)無形資產本身作為一種資本可以直接交易、直接投資而獲取高額利潤。無形資產規模報酬遞增可用圖3表示:

(三)市場規模經濟的決定因素之三

1.品牌效益。一般來講,人們認為品牌代表了商品的品質,有了品牌的幫助,顧客購買時就不必太費力氣。無論是生產企業、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都已經越來越重視品牌的作用。企業規模巨大,使用單一家族品牌甚至所有產品使用同一品牌,在廣告、促銷等方面能夠節省大量費用;也能夠迅速贏得用戶,擴大各種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可見品牌可以產生規模效益。而且,企業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其它品牌組成協作聯盟,產生整體大于個體之和的規模效應。通過品牌聯合,廣告和促銷可以獲得增值效應[9]。品牌聯合對于一個需要宣傳產品品質的品牌有雙重作用。如果產品上有一個品牌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明產品的品質,那么再加上一個品牌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當某個品牌單獨出現不太能說明問題時,聯合品牌可以更好地表明品質。當人們對產品表面上看不出來的品質有疑問時,如經歷型產品,用聯合品牌可以讓人們對產品的真實品質感到放心。

2.價值創新,促進規模效益。

先來考察Accor的案例[10],20世紀80年代中期,法國的經濟型旅館業正經受著滯脹和能力過剩的困擾。

當時,在經濟型旅館業有兩個不同的細分市場。一是由無星和一星級旅館組成,房間平均價格為60~90法國法郎,顧客來這里是因為價格低廉;二是二星級旅館,房間平均價格為200法郎,通過提供比無星和一星較好的睡眠環境而吸引顧客。顧客希望得到與其支付等價的享受,或是支付較多,得到象樣的晚間睡眠;或是支付較少,忍受不好的床鋪或噪音。

ACCOR 經理人員從鑒別所有經濟型旅館業無星、一星和二星的顧客需要入手,集中于那些廣泛共享的需要,ACCOR的經理人員看到了克服行業所迫使顧客所做主要妥協的機會。他們詢問自己如下四個問題 :

(1)我們的行業認為想當然的因素中哪些應該被剔除。(2)哪些因素應當降低到行業標準以下。(3)哪些因素應當提升到行業標準以上。(4)應該創造哪些行業尚未提供的因素。第一個問題迫使經理人員思考公司據以展開競爭的因素是否真的向消費者傳遞價值,那些被認為想當然的因素,可能沒有價值甚至毀損價值。第二個問題迫使經理人員檢討,為了在競賽中與競爭對手相匹敵和擊敗競爭者所做的那些產品和服務設計是否過了頭。第三個問題使得經理人員去揭示和剔除其行業迫使顧客所做的妥協。第四個問題有助于經理人員打破行業已建立的界限去發現全新的消費者價值源泉。

在回答這些問題時,ACCOR形成了旅館的新概念,這就導致了“一級方程式”的推出。首先,公司剔除了諸如昂貴的餐廳和吸引人的起居室等標準旅館特性,ACCOR承認雖然會喪失一些顧客,但多數人沒有這些也一樣會來。

其次,ACCOR 的經理人員相信經濟型旅館業在其它方面也向顧客提供了過多的服務。 理所當然,“一級方程式”要予以剔除,接待員僅在登記、結賬高峰時才有,其它時間里顧客使用一個自動的講述機(TELLER );旅館的房間很小,僅僅配備了床和必不可少的用品沒有信箋、辦公室和裝飾品,沒有壁櫥和梳妝臺,只有一些架子和房間角落的掛衣桿。房間本身是由在工廠生產的標準組件構成,從而具備生產的規模經濟性,便于質量控制,隔音良好。

“一級方程式”為ACCOR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公司削減了建筑一個房間平均成本的一半,其人事費用也從行業平均水平銷售額的25%~35%下降到20%~23%,這些成本節約使得ACCOR把顧客最重視的特性提高到超出法國二星級旅館的平均水平以上,但價格卻僅僅略高于一星級旅館。

顧客對于ACCOR的價值創新給予了回報。公司不僅獲得了法國大量經濟型旅館業的顧客,而且還擴大了市場空間。從原來在車上睡眠的卡車司機到需要幾小時休息的商人,新的顧客已被吸引到經濟型旅館這一類來。20世紀90年代的一次統計表明,“一級方程式”在法國的市場份額比離它最近的5個最大競爭者的總和還要多。

資料來源:《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 》,HBR,1997,JanFeb.

ACCOR 偏離其行業常規邏輯的程度,可以在我們所說的價值曲線,即用圖形來描述一個公司在其行業所有的關鍵成功要素方面的相關績效上看出。根據競爭的常規邏輯,一個行業的價值曲線遵循一個基本的形狀,競爭者試圖通過多提供一點或少獲得一點來改善顧客的價值,但絕大多數并不考慮改變曲線的形狀。

實際上,價值創新意味著企業的經營空間得到拓展;意味著企業從競爭激烈的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擺脫競爭者,為顧客提供適意的產品(服務)從而獲得可觀的回報(經濟效益)。這無疑是一種規模效益。

參考文獻:

[1]喬治?施蒂格勒.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9.

[2]孔慶廣.奔向成功/現代企業經營戰略透視[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7.

[3]馬歇爾.經濟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4]F. M. 歇爾.產業市場結構和經濟結果[M].芝加哥:麥格納里學院出版公司,1980.

[5]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6]陳小洪.規模經濟初探[J].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1989,(7).

[7]高波.規模經濟發展與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J].江蘇社會科學,1995,(3).

[8]李巍巍,孫永廣,施祖麟.企業組織、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機理的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1995,(1).

[9]Akshay R? Rao, Robert W?Ruekert.品牌聯合的威力[J].世界經理人文摘,1996,(3).

[10]W . Chan Kim,Renee Mauborgne.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1-2).

The Roo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Study on

Economyof Scal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ZHAO Quanmin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y of Scale. And Scale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single product,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iated. The paper also briefly states the related study of MES and emphasizes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which induce Economy of Scale. It is hopeful to help our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making full use of Scale.

篇(6)

[關鍵詞] 同質化競爭性; 規模經濟效應; 速度經濟效應; 協同效應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49

[中圖分類號] F2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6- 0082- 02

0 引 言

在近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中小企業憑借其經營方式靈活、組織成本較低、對技術服務要求不高以及能夠在市場中進退容易等自身優勢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命脈中的重要成員[1]。目前,盡管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比例已經超過了注冊企業總數的99 %,可是大多數中小企業處于一種同質化競爭性的狀態,盡管它們大約占有國內生產總值的60 %、稅收的50 %和城鎮就業崗位的75 %,但是這些中小企業仍面臨著巨大風險。如何提高這些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本文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并對其效應進行了分析。

1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

1.1 同質化的概念[2]

對于企業同質化概念的理解,本文從狹義和廣義的角度進行闡述:

(1) 狹義:指某些企業所在同一行業,并且其生產的產品性能、商業模式、技術引進與開發水平、管理體制等各方面都趨近相同的現象。

(2) 廣義:是指中小企業在市場上彼此之間相互模仿、逐漸趨同的一種現象,同時也是這些中小企業在發展歷程中的鐘擺平衡動態過程。

1.2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

具有同質化的中小企業競爭性是指這些具有同質化中小企業所處的市場是完全市場,進而使得這些企業必須彼此之間在有限的資源和較少的機遇面前進行爭奪。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是指為了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具有同質化競爭性的中小企業通過建立一種競合關系、鐘擺動態平衡的聯盟,來借助合作伙伴的資源和能力來提高企業聯盟和自身的競爭能力,最終達到“共贏”的目標。

2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效應分析

本文認為具有同質化競爭性的中小企業進行有效的聯盟之后,這些中小企業所獲得的規模經濟、速度經濟和協同等效應大于單個企業在市場中運行所獲得的效應之和,更是這些單個中小企業無法獨自達到的。本文將從規模經濟效應、速度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的角度來分析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對于中小企業增強其競爭力的可行性。

2.1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規模經濟分析

規模經濟是指在技術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企業各種投入要素的增加,生產或經銷單一產品的單一經營單位因規模擴大而減少了生產或經銷的單位成本時而導致的經濟。規模經濟分為規模內部經濟和規模外部經濟。一般說來,企業為了獲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采取的都是企業自我擴大再生產或者借助企業合并的傳統方式。但是戰略聯盟[3]改變了這一方式,而是借助于外部環境實現企業自身的規模經濟。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規模效應是某一行業里的中小企業借助于同行業其他企業家的資源和能力可以形成的。這些中小企業在有效的聯盟過程中,各企業以誠實、平等、互信、互利為前提,組織并且利用共享的信息、技術、經驗甚至是固定資產等資源,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發揮整體的能力,進而提高聯盟和企業自身的核心能力。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可以為聯盟企業實現技術和市場上的規模經濟效應。其中技術上的規模經濟也稱為“規模產出效應”,是指這些中小企業通過聯盟在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某個環節或者一系列的環節進行合作,會降低相應環節的生產成本和組織成本、增加規模產出、節約交易費用和穩定交易關系,實現內部規模經濟。市場上的規模經濟是指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通過這種競合關系可以實現市場上的規模購買、擴展空間、避免過度競爭,從而實現外部規模經濟。

2.2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速度經濟分析

速度經濟這個概念是由哈佛大學經濟史學家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首次提出的。他認為速度經濟是由于企業通過迅速滿足客戶的需求而帶來超額利潤的經濟。也相當于是說能夠對市場的變化反應較快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的企業也是最有可能獲得市場機會,從而獲得“超額利潤”。在戰略管理理論中[4],速度經濟是企業通過聯盟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技術更新的變化比單個企業的反應快而形成的一種比較經濟利益。面對當今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環境,由于單個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這些弱勢中小企業無法在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上保持絕對優勢。然而具有同質化競爭性的中小企業通過建立聯盟將各自企業的人力、資源、技術凝聚一起,使得企業聯盟可以占據相應市場上的有利位置,掌握市場上的需求動態,并可以對顧客的需求能夠較快地做出反應。

針對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的情況,聯盟可以隨時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預測并把握可以精確預測到市場的需求方向和需求量,從而聯盟中的企業根據這一需求的方向和數量確定產品的生產或銷售??偠灾?,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可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加快產品生產的進程、縮短產品投放到市場的時間,能夠迅速對顧客的需求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樣就不會有不必要的延時性,從而獲得企業聯盟的速度經濟優勢。

2.3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協同效應分析

美國學者H. Igor Ansoff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經濟學上的“協同效應”,他認為兩個公司或者多個公司聯合可以使得整體的效益大于各單個公司單獨的效益之和,即用數學表達式為1 + 1 > 2的效應。企業的“協同效應”是指企業通過某種方式聯合在一起對內部資源的重新分配,將其發揮到最有效狀態所帶來的效應[5]。企業的這一效應可以實現企業對于資源最大利用率,最終表現在企業整體和個體能力和價值的提高。企業聯盟的協同效應絕不等同于將聯合的單個企業簡單匯總而形成業務表現。

對于某一行業里任何一個中小企業來說,由于其可利用的資源能力并不是無限的,沒有足夠的競爭能力去占有這個行業相應市場上的主動權。為了擁有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本文建議中小企業可以與同行其他中小企業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關系,來實現聯盟中資源的優勢互補,進而達到企業能力的增強和運用資源效率的提高。即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是指具有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可以建立聯盟來提高彌補資源的不足、對資源的配置效率,從而使得這些中小企業獲得協同效應來達到聯盟的“共贏”目標。

因此,在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過程中,這些中小企業通過有效的企業能力管理和誠實守信的合作使得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轉移和擴散,從而使企業聯盟產生1 + 1 > 2的協同效應,進而使得這些中小企業擁有企業聯盟競爭優勢、增強聯盟整體的能力和提高單個企業的價值。

3 結 論

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的效應都必須是在市場動態的環境基礎上產生的。這些中小企業只有選擇適合各自的聯盟伙伴、建立正確的聯盟協議和機制并形成較佳的聯盟,通過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資源配置,就可以為這些中小企業帶來規模經濟、速度經濟、協同等效應,提高企業聯盟的能力和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最終能夠在市場上立足,并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傊?,面對當前的市場經濟,我國的中小企業不僅面臨著來自國外同行業企業的競爭,而且更多接觸的是國內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對中小企業來說,為了避免同行業過多的競爭和增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同質化競爭性中小企業聯盟不失為良策。

主要參考文獻

[1] 周躍鋒,丁旺旺,齊鑫. 中小企業形成競爭性非互補戰略聯盟的動因分析[J]. 科技創業月刊,2010(12).

[2] 周躍鋒,溫星彬,景學青. 中小企業競爭合作模式探討[J]. 經營與管理,2012(6).

[3] 李新春. 企業聯盟與網絡[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篇(7)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考察關于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的演進過程,可以發現:早期對國際競爭的研究主要是以國家為主體的,企業只是隱含在國家這個概念下進行研究,并沒有成為獨立的研究個體。因此,我們需要從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相關研究中探討國際競爭優勢。隨著國際經濟理論和產業組織理論的興起和發展,以及企業國際競爭活動和跨國公司地位的上升,企業開始成為國際競爭研究的獨立研究對象,并出現了以企業作為一個能夠完整地、充分地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動主體來考察其國際競爭活動的理論。而20世紀90年代,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提出以企業的國家背景來研究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這又是關于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的新發展。

1.國際競爭優勢來源的經典觀點:比較優勢

一直以來,在研究企業國際競爭優勢時,“比較優勢”是最為經典的觀點。在這方面的理論中,最早出現的是16至17世紀的重商主義理論,之后18世紀又有以國際分工為理論出發點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的“絕對優勢說”和19世紀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比較優勢說”,以及20世紀上半 葉具有現代意義的赫克歇爾(E?Hekscher)――俄林(B?Ohlin)“資源賦予論”等理論。鑒于當時的歷史階段,在國家與企業關系中,國家對企業跨國經營活動干預的明顯性,以及企業自身跨國經營活動過程中國家利益傾向的顯著性,早期的關于企業跨國經營理論,是隱含在以國家這個利益主體為解釋對象的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理論中而被闡述的。

亞當?斯密認為要參與國際貿易,就必須至少有一種產品在生產上與交易伙伴相比處于勞動生產率絕對高、或生產耗費勞動絕對低的地位上,否則,在國際貿易中就沒有利益而只有損害。而大衛?李嘉圖證明了決定國際貿易的基礎是比較利益,而非絕對利益。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資源稟賦條件,處于絕對優勢的國家集中生產本國國內具有最大優勢的產品,處于絕對劣勢的國家也不必停止生產全部產品,而只應該停止生產國內處于最大劣勢的產品,通過交換,可以獲得比較優勢。

在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中,比較利益的根源是各國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勞動成本的差異。然而在現實世界中,除了勞動成本外,其它生產要素(如土地、資本和礦產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俄林就提出了“資源賦予論”,他們認為以自己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從事商品的專業化生產和國際交換,就會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否則就會處在相對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國際經營活動中,一國出口的總是那些以自己相對豐裕的要素生產的產品,而進口那些需要用本國相對稀缺的要素生產的產品。

以上三種“比較優勢”理論,從國家的層面上指出兩國之間存在的要素差異,無論是勞動生產率、勞動成本還是資源稟賦的絕對差異或相對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或者說是在國際商品交換中處于有利地位的基礎,即優勢產生的基礎。但是,比較優勢理論只是靜態地分析了資源存量和生產地相對成本差異對各國貿易競爭優勢的影響,排除了技術進步因素、需求因素、規模經濟因素和許多實際因素的作用,沒有考慮到國際間的大量投資和企業跨國經營現象,在這些條件下比較優勢會發生改變。

2.企業國際競爭優勢來源理論的發展

二戰以后,鑒于企業已經成為國際資本流動中一種最為普遍而又高效的載體、其跨國經營活動已經隨著企業自身力量的壯大及經營思想的轉變而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現實,有一些理論從一開始就將企業作為行動主體來考察其國際經營與競爭活動,提出企業國際競爭的壟斷優勢,包括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的折衷理論。

海默(S?Hymer)在其撰于1960年、發表于1976年的《壟斷優勢論》中指出,由于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本身的不完全性、企業規模不同所導致的企業規模經濟效益不同,以及政治干預等所導致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的不完全性所建立起來的,在技術、規模、資金上的壟斷優勢,是謀取國外高額利潤的來源,也是國際競爭優勢的來源。市場缺陷的存在使得有些企業擁有了優勢,這些優勢包括三大類:(1)來自專利的生產技術以及生產要素的完善的優勢,如專利和專有技術、獲得資金的優勢條件、管理技能等;(2)商標、公司信譽以及對優質名牌產品的設計的控制而產生的獨特的產品差異優勢;(3)大企業可能有包括內部和外部的規模經濟的優勢。

鄧寧(J?H?Dunning)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1976)是眾多關于企業跨國經營理論中影響最為廣泛的,他也是從企業利益的角度來分析企業國際競爭行動。鄧寧認為,企業的所有權優勢(Ownership)、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和區位優勢(Location)是企業進行國際競爭活動的充要條件。所有權優勢是企業擁有的其它企業所缺乏并無法獲取的某些無形資產,尤指生產技術上的優勢。內部化優勢是企業基于市場不完全性而致力開發的將所有權優勢進行內部化的能力。而區位優勢則指企業所處的特定國家或地區所賦予的包括政府政策、市場容量和勞工成本等企業外部經營環境上的優勢。企業國際競爭經營的目標取向就是為了讓這些優勢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同時,鄧寧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不同的行業中企業應擁有的優勢,以及到何地去發揮這種優勢和怎樣發揮這種優勢。

3.以母國為基礎的國際競爭優勢來源:國家競爭優勢

隨著產業的不斷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的不斷高漲,以往的比較優勢、壟斷優勢以及折衷理論提出的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似乎難以解釋跨國公司如何在特定國家的特定產業發展獨特的技術與經驗,為什么有些國家的跨國企業能夠建立并維持競爭優勢,而其他則不行等問題。

1990年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調查并研究了國家如何在產業的競爭中展現優勢,以及競爭優勢對企業戰略和國家經濟的啟示,回答了以上提出的問題。他認為,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決定條件,在于企業所處的國家能否在特定領域中創造和保持比較的優勢,這也就是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國家是企業最基本的競爭優勢,因為它能創造并保持企業的競爭條件。國家不但影響企業所作的戰略,它也是創造并延續生產與技術發展的核心。波特認為母國市場優勢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并且受四個因素影響,即生產要素、需求要素、相關和支持工業以及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況,如下圖所示。

生產要素是指在某個行業中競爭所需要的投入,如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資金和基礎設施(如公路、通訊系統等)。這些要素分為基礎要素(如自然資源、勞動力等)、高級要素(如公路系統、信貸等)以及特殊要素(如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資源)。

需求要素是指本國自身購買需求的規模。銷售的規??梢援a生足夠的需求來支持規模效率。這種效率同樣會促使在其他國家市場上領先。但是,特殊的需求也會超越國界創造機會。例如,瑞士企業長期領導世界的采掘設備行業,這是因為瑞士經常需要采掘穿山隧道來修建鐵路。

相關和支持工業是指企業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強大的工業在支持,使得整條生產銷售鏈都十分暢通。例如,意大利的制鞋行業,該行業供應商皮革業很發達,銷售渠道也有所支持(因為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會購買皮革產品)。

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況同樣促進企業的成長。每一個國家戰略、結構和競爭的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個相同的特征是競爭強度的加速。

這個國家競爭優勢模型主要強調一國經濟的環境和結構對國家競爭優勢的作用。同時,該模型還認為機會和運氣將有助于提高某些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的戰略選擇起著關鍵作用,且政府的政策也會發生作用。該模型是基于企業已經運用了合適的戰略從而得到的競爭優勢。同時,這四個因素可能會加強本國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業發展停滯不前。

4.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的整合:國際競爭優勢來源的工具

關于國際競爭優勢來源的理論,經歷了從比較優勢到國家競爭優勢的歷程,這種競爭優勢的變化都體現為生產要素、成本要素、技術要素、需求要素等要素在不同國家的差異,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以及發揮管理技能、組織結構、企業戰略等方面的優勢。因此,對這些理論的總結研究表明,從比較優勢理論到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的來源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三個方面,即國家差異、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企業通過這三個基本工具來建立各自的國際競爭優勢。

(1)國家差異。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要素,在無效率的市場中,這導致了國家要素成本的差異。企業的不同活動例如研發、生產和營銷等都有不同的因素差別。企業因此能夠通過設置價值鏈,使每一項在不同國家的活動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帶來最大的效益從而獲得成本優勢。同時,國家差異也存在于競爭的東道國市場,消費者的偏好和行為、分銷渠道、促銷策略以及其他營銷手段在不同國家是不同的,因而,企業需要通過適應不同國家市場獨特性的要求來影響它的生產和銷售。例如,在比較優勢、壟斷優勢、包含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的折衷理論以及國家競爭優勢中,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國家差異。無論這些理論的視角如何,它們都是企業在國家差異性的基礎之上對價值鏈進行要素的國際配置,從而獲得成本以及其它的優勢。然而,靜態和純粹的國家差異經濟觀點是不夠的,要用動態的觀點來看各種要素相對的優勢,延伸社會和經濟要素的概念,用更為廣闊的社會相對優勢概念來包括所有相對的優勢,這些社會相對優勢是指質量、原材料的數量和結構,以及人力資源等各種“軟”資源,例如組織間的聯系、教育系統、組織與管理的核心技術等。從整體而言,國家的相對優勢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并依靠復雜的組織要素相配合來獲得。

(2)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概念,并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如何獲得競爭優勢的研究中。而規模作為一種競爭的工具也已被企業運用到實際競爭中,然而,規模本身是一個靜態的概念,它需要通過經驗曲線和學習效應來獲得動態的效果。例如,擴大產量有利于企業開發規模的效益,使企業能夠積累學習,并使企業沿著學習曲線逐漸降低成本。

邁克爾?波特(1985)提出的價值鏈的概念充實了規模作為競爭優勢來源的分析。這種概念化的工具集中分析了企業在不同價值增加活動中的規模利益。有效的規模將因活動不同而有所區別。市場不斷擴大,分工日益深化,這就為企業建立專業化工廠生產某些專用設備或制作專門化投入物(中間產品、零部件、服務等)提供了客觀可能性。比較優勢、壟斷優勢、折衷理論和國家競爭優勢中的另一個共性就是創造和利用專業化,并且動態地發展專業化。專業化帶來的最大效益之一就是規模經濟,獲得規模效率。但不可忽視追求規模效率也會限制企業適應變化的能力。

(3)范圍經濟。范圍經濟效益產生于共享產品、市場或管理等一些活動所帶來的成本的降低。范圍經濟的戰略重要性來自于企業能力的多樣化,它可以共享價值鏈中交叉的投資和成本,而這一點是競爭者無法效仿的。范圍經濟的第二個重要來源是共享內部關系,如與客戶、供應商、分銷商、政府和其他機構的關系。共享知識是第三個范圍經濟的來源。比較優勢、壟斷優勢、折衷理論和國家競爭優勢中,因為要素差異而采取集中或專業化,或者其它一些資源具有獨特性,都是需要從共享資源(包括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來獲得成本的降低或者獨特性的持續,發揮范圍經濟效益,從而產生一時難以被模仿的優勢。但是范圍經濟也是有成本和代價的,隨著產品和市場多樣化,管理的復雜性提高,企業更難以管理。

5.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妇科|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野花香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精品国内片67194|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观看 | 先锋影音xfyy5566男人资源|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玩弄japan白嫩少妇hd小说|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 日韩插啊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午夜成人亚洲理伦片在线观看|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性猛交╳xxx乱大交|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无码区 |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国产熟人av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 双乳被老汉揉搓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