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方向精品(七篇)

時間:2024-01-09 14:5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方向

篇(1)

1.國內發展現狀

1.1發展還不完善

中國的現代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較晚,相對于國外一些發展較早的國家來說,我們對它的認識還很淺顯,跟國外一些技術先進國家的距離還很遠,很多人包括一些從事其研究的人對它都有或多或少負面的評價,他們普遍認為現代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生物、醫學、工程學的交叉學科,但實際的培養計劃中生物、醫學學的很少,電子學得多些,學科廣而不專,就業不好。它尚未形成自己的獨立基礎理論與知識體系,以融合各交叉學科知識為自己的基礎,缺乏永恒的研究主題與固有的中心目標,隨交叉學科的發展和應用對象的需求而變化。很多學習現代生物醫學工程的人對自己的專業抱有消極的態度,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就業形勢不是很樂觀,這也反映了現代生物醫學工程發展不完善,沒有形成很好的體系,沒有在國內高校中產生普遍影響力。

1.2發展方向不夠全面

現代生物醫學工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主要將目光著眼于醫療器械的研發和使用,發展方向比較單一。僅僅著眼于醫療器械而不是全面的發展,就會產生很大的局限性。這也深深影響著在這一領域學習的學生,不能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形成一種將自己的研究全面化的思想,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保守,進而失去學習的動力,這樣就不利于生物醫學工程更好的發展。

1.3包含的學科多雜

我們知道,現代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了生命科學和工程技術,理、工、醫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是一門多學科交融的邊緣學科,其中工程學又包括電子學,計算機科學,力學,材料科學,機械制造學等。生物醫學包括生物學,神經科學,內科學,外科學,矯形科學等。現代生物醫學工程學習的重點是生物醫學,但是在解決一些生物醫學問題的時候往往要借助于工程學的知識,掌握工程學的知識對于更好的掌握生物醫學又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

篇(2)

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20世紀50年代形成的一門獨立的邊緣科學,現代醫療器械則是這一新興學科的產品形式。它是工程技術向醫學科學滲透的必然結果。20世紀50年代以來,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現代文明流行病開始威脅人類健康。因此,醫學科學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不是以定性觀察、現象歸納為方法學特征的醫學本身所能解決的,它必須和以定量觀測、系統分析為方法學特征的工程科學相結合,并綜合運用各種已有的和正在發展的高新技術,才有可能逐步解決這些問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應運而生。當前生物醫學工程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支柱,是21世紀最具有潛在發展優勢的領先科技之一[1]。

1、什么是生物醫學工程?

1.1含義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交叉領域,其內涵是: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與生命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相結合以認識生命運動的“定量”規律,并用以維持、改善、促進人的健康。“生物醫學工程”這個詞匯蘊含了三個專業領域的相互影響:生物學、醫學和工程學。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生命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理論、方法、手段,研究人類及其他生命現象結構功能的理、工、醫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是多種工程技術學科向生命科學滲透和相互交叉的結果,并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支柱。生物醫學工程是應用基礎科學,主要服務于人類疾病的診斷、預防、監護、治療及保健、康復等方面;生物醫學工程的主要研究任務是利用工程技術手段解決醫學診斷、治療和信息化管理等問題,為醫學提供高技術含量的現代醫療裝備。

1.2內容與領域

生物醫學工程的研究內容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方面。基礎研究,包括生物力學、生物控制、生物效應、生物系統的質量和能量傳遞、生物醫學信息的提取與處理、生物材料學、生物系統的建模與仿真、各種物理因子的生物效應等;應用研究,直接為醫學服務,包括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傳感技術,生物醫學信息處理技術,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人工器官、醫用制品和儀器,康復與治療工程技術等。后者是醫學工程研究領域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它的成果直接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效果最明顯、最迅速,所以特別受醫學工程人員和醫生的重視。

2課程安排

根據我國《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生物醫學工程高技術專項將按照當代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方向,重點發展醫療影像設備、醫療監護系統及設備、腫瘤物理治療設備等11大類產品,強化新型醫用植入器械和人工器官、數字化與智能化醫療裝備、可生物降解醫用高分子及藥物控釋載體、醫療監護和遠程診療系統等領域的創新能力。針對這一方向,我們將設定14次課,分別介紹各項技術產品或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讓學生對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有個整體的了解和認識。課程設置如下[2]:

1.生物醫學工程概況:介紹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概況、發展歷程、學科內容、工程分支,以及國內外高校建設發展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情況。

2.組織工程學: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工程學的原理,吸收現代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材料與工程學等學科的科研精華,在體內或體外構建組織和器官,以維持、修復、再生或改善損傷組織和器官功能,是繼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之后,生命科學發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標志著醫學將走出器官移植的范疇,步入制造組織和器官的新時代。目前組織工程已經成為再生醫學研究和發展的核心與主要方向。

3.生物材料學:研究與生物體(特別是人體)組織、血液、體液相接觸或作用時,不凝血、不溶血、不引起細胞突變、畸變和癌變,不引起免疫排異和過敏反應,無毒、無不良反應的特殊功能材料。許多重點院校和科研單位都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從事生物材料及制品的開發研究,在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無機和金屬生物材料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果。

4.人工器官:主要研究人體組織與器官的再生、修復與替代。人工器官在臨床上的應用,挽救了不少垂危的生命,為臨床醫學的發展開拓了新途徑。目前人工器官的研究和應用已基本遍及人體全身。

5.生物傳感器技術:使用固定化的生物分子結合換能器,用來偵測生物體內或體外的環境化學物質或與之起特異互作用后產生響應的技術。目前,生物傳感器正朝著以下幾個方面發展:①向高性能、微型化、一體化方向發展;②生化檢測的智能化系統;③仿生生物學的發展。

6.生物系統的建模與仿真:對生物體在細胞、器官和整體等各層面的參數及其相互關系建立數學模型,并用計算機求解該模型以分析和預測各種條件下生物系統運行的機制和狀態。研究領域涵蓋生物力學、復雜生物醫學系統的建模與仿真等領域,主要采用計算力學、圖形圖像分析和數學建模等方法,對生物醫學中的科學問題進行計算機建模和分析。

7.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技術:生物醫學信號的檢測與處理幾乎成為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共同的研究方向。從生物體中獲取各種生物醫學信息,并將其轉換為易于檢測和處理的電信號。

8.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研究如何將人體有關生理、病理的信息提取出來并顯示為直觀的圖像、圖形方式,或對已有的醫學圖像進行分析處理,為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可能性,也為臨床診斷引入了新的概念。

9.數字化X射線影像技術及設備:數字化X射線影像技術現已成為臨床診斷的最主要手段。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直接數字化平面X射線影像技術;數字化X射線三維影像技術;低劑量CT、容積CT等。

10.磁共振影像技術及設備:磁共振影像是檢測人體解剖、生理和心理信息的多因素、多層面和多對比度成像設備。

11.核醫學成像技術及設備:核醫學成像是對放射性核素標記化合物的體內生化過程成像的裝備,是目前能夠在臨床應用的最主要的分子成像手段。涉及的關鍵技術:單光子斷層成像(SPECT)技術和系統、正電子發射(PET)影像技術和系統、PET與CT融合技術等。

12.數字化超聲波成像技術及設備:超聲成像設備在四大影像設備中使用最為廣泛。目前重點發展技術包括:多波束成像技術、諧波成像技術、多角度復合成像技術、三維成像技術、電容式微機械超聲換能器、彩色超聲成像設備系統、數字黑白超聲影像設備等。#p#分頁標題#e#

13.醫學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可運載腫瘤標志物分子的特異性抗體、腫瘤治療藥物以及造影劑等新的高效藥物(基因)載體;發展納米尺度的顯微探針成像技術;發展用于組織再生修復的納米生物材料;建立用于納米材料健康與安全評價的技術與方法,都是當前重點發展方向。

14.康復工程技術:重點發展假肢仿生智能控制技術、低成本假肢矯形、適應不同功能障礙者工作和學習的環境控制系統與遠程交流、認知功能康復、人工電子耳蝸漢語識別、電子助視、老年人室內安全監護等技術。

3教學模式的探索

針對課程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認知的特點,設想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課程的教學:

3.1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生動、易于理解的特點,并可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效率。由于每次課針對的是某項技術領域相關理論知識和行業動態的介紹,涉及的知識點多且泛,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形象直觀,趣味性強,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降低了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和記憶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2優化課程內容,加強實踐教學

在教學中注意把握課程的整體體系,強調課程知識點和適用性。教學重點清晰,適當補充行業最新動態作為課外知識。課堂授課的重點應放在概念的理解和相關模型的建立。同時,應創造條件充實參觀和實驗內容,讓復雜的理論實物化、形象化、簡單化。跟有教學合作基礎的醫院聯系,安排學生到相應科室參觀相關設備和操作系統,開展現場教學和盡可能多的實驗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際操作中。通過這種實踐教學,使學生覺得取得臨床上的應用成就并不是遙不可及,從而增強他們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

篇(3)

關鍵詞:三位一體化;數字醫療;生物醫學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5-0134-02

一、“三位一體化”創新型數字醫療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我國高等教育當前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工程類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面向我國經濟建設主戰場,應責無旁貸地為地方經濟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服務。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把發展教育和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擺在了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1,2]。在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研究型的綜合性的,大體是我們國立的重點大學”;“應用型的專業性的、培養各行各業的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學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學校”和“職業性的技術技能型”。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仍然占統治地位,其課程設置、課程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都帶有濃重的學科體系特點。學生的職業能力難以提高,很難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從而出現了人才市場上供求失衡的結構性矛盾。可以看出,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缺失決定了教學模式改革的必然性。而“三位一體化”創新型數字醫療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其彌補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在能力培養上的不足,符合生物醫學工程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構建“三位一體化”創新型數字醫療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高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二、“三位一體化”創新型數字醫療人才培養模式的規劃

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人才培養應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出發點,以數字醫療儀器為特色,培養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理論知識,具有能將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從事醫學電子儀器的設計制造、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以及在其他電子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等工作的高水平、創新復合型人才。因此,推進人才模式研究,合理安排知識內容,突出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培養學科歸屬感、自豪感,讓社會更了解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儲備,這些都將列入我們的學科規劃。

在創新培養模式研究中注重解決三個科學問題:①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問題,實現我校獨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學科研究生創新教育模式研究;②信息背景和導向問題,實現扎實的信息技術背景、服務數字醫療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③產學研研發平臺和研究生培養平臺的建設,利用現有多企業協作的省部級科技平臺,培養更具活力、創新型研究生人才。

三、“三位一體化”創新型數字醫療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路徑

(一)優化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教育課程結構體系

知識結構是指知識的構成狀況,即所掌握的各種知識的相互比例、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作用以及它們所形成的整體功能。知識結構通常包括核心知識和拓展知識,它們相對應的教育分別是核心教育和拓展教育。由于以前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學生所接受的核心教育內容不一致,各高校差別非常大。比如醫學院校往往強調醫科內容,學生最初接觸的知識往往是純醫學內容,在進行后續的拓展教育時,由于工科基礎太薄弱,學生感覺非常吃力。而在工科院校,核心教育內容重視工科,按理說進行拓展教育比較輕松,但問題仍然比較嚴重。“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是干什么的?”“與自動化等專業的區別在哪里?”“重慶郵電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研究生培養些什么?”這些疑惑讓學生的拓展教育受到制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教育課程群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1)科學基本知識;(2)工程專業核心課程;(3)生物醫學專業核心課程;(4)人文與社會科學;(5)工程專業選修課程。

(二)突出信息特色,探索教育創新如何服務地方經濟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需要寬厚的信息背景,要利用運用大量的通信、計算機領域和儀器儀表知識。重慶市“10+2”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信息(數字醫療等)、生物(生物醫學工程等)等高技術產業,構建一批高技術產業基地,在生物醫療、信息、儀器儀表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國家級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因此,本研究將立足信息學科基礎,主動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醫學電子儀器為學科特色,培養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理論知識,具有能將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從事醫學電子儀器的設計制造、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以及在其他電子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等工作的研究生創新人才。

(三)構建、探索運行具有可推廣性的校企聯合產學研合作研究平臺

研究生創新能力很大程度體現在解決問題、理論分析、研究開發的綜合能力。研究實踐平臺是研究生創新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教育工作者擔負了培養21世紀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重任。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中,實踐教學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過程,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開拓學生科學視野,提升學生科研素質,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加強學生主動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級醫學工程型人才的教育工作中,生物醫學工程的廣大教師和教育管理者應該廣開思路,不僅重視研究理論教學方法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還要積極為學生實踐活動提供機會,創造環境和氛圍。

(四)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目前研究生水平評價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體現:第一是課程考核;第二是;第三是論文答辯。這三大模塊基本上確定了研究生的學習能力、處理課題能力和總結能力。但是對于生物醫學工程這種交叉學科,其評價方法應該體現學科特色,需要更加細致化、過程化和量化。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評價指標體系的選用。既有學科特點,又有產學研創新,交叉學科,信息特色。比如:課程學習體系,必然要包含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生物醫學技術、健康康復要求等多方面、多模塊的知識體系,包括課堂學習、文獻查閱、情報檢索、歸納總結等能力,知識產權申報與總結;產學研平臺實習和解決企業需求能力評價;發表科技作品,不但包括科研論文,還應該強調文獻綜述發表,專利申報,軟件著作權發表等事項。(2)指標體系權重設計和評價算法。通過充分調研、征求導師、同行、學生意見和建議設計各參數權重體系。通過評價體系和體系指標權重設計相應的評價算法,通過量化和定性評語方式確定研究生創新能力。(3)評價效果研究。通過評價體系的研究,跟蹤創新人才培養效果,同時進行評價方法效果復核。

(五)探索研究生研究、學習生涯規劃

研究生生活時間短,而學習、研究任務重。研究旨在實現一種明確的、有序的研究生研究學習生涯規劃,解決如何盡快適應交叉學科學習研究、如何規劃研究生涯問題。通過研究生涯路線圖的形式研究在不同學習階段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所需從事的工作、參與的課題、掌握的技能、乃至發表的作品。通過不同類型、不同基礎入學研究生的研究生涯路線圖,獲得更加規范、更加高效的研究過程管理。探索學習、研究過程的宏觀目標與微觀管理的有機聯系,通過共性問題,提煉出不同類型入學研究生將要踐行、實現的研究路線圖。在研究中還將全面研究國際、國內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中的優勢體系、培養方案,進一步提煉出生物醫學工程發展的新戰略和人才培養新模式,優化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課程群,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全面實施與整體提升。

四、結束語

實現獨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學科研究生創新教育模式研究,實現扎實的信息技術背景、服務數字醫療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建設產學研研發平臺和研究生培養平臺,利用現有多企業協作的省部級科技平臺,培養更具活力、創新型研究生人才,必須探索本學科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法和教學改革模式,在可能情況下與我國“卓越計劃”進行有效接軌,探索在數字醫療人才培養領域開展應用型、工程型、創新性卓越工程師的可行性[4]。顯而易見,只有注重過程管理、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學生能力的提高才有內在的驅動力,才能保證“三位一體化”創新型數字醫療人才培養模式成功實施。

參考文獻:

[1]張陽德,,任力鋒.生物醫學工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途徑的探討[J].中國醫學工程,2004,12(3):106-107.

[2]陳武凡,譚小丹,周猛.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特色教育的系統規劃[J].醫療衛生裝備,2007,28(9):78-79.

篇(4)

關鍵詞 醫工理交叉基金 醫工理結合 臨床需求 產業化 科研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Explor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for the Medical-engineering Cross Projects in University

ZHOU Jing, LV Fenglin, WU Xueping

(Office of scientific R&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macro strategy of creating world-class university, a strong impetu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vestiga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medical-engineering cross fund. Based on the great requirement,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this paper stat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pplies the proper proposes which can be wished to pus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efficiently.

Key words medical-engineering cross fund; medical-engineering combination; clinical needs;industrializ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0 引言

科技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與變革,學科間的相互交叉與滲透成為了科技發展的新方向和新生力量,如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將生物醫學與工程學的科學研究、應用需求緊密結合,促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推動。隨著現代醫學向著綜合化、社會化和技術化的研究趨勢發展,一方面,醫學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成為必然,出現了醫學與理學、工學、文學的結合;另一方面,臨床器械、醫療設備的發展顯示出了對理工學科的迫切需求。美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得到了快速成長和發展,擴展生物醫學研究的基礎,發展各學科間交叉的方法,建立與物理學家、數學家和生物醫學工程師的通力合作,從基礎研究到轉化研究;從臨床治療到衛生保健;從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到生物材料的研發;從生物信息學的進步到醫療器械的開發;從生物電磁學到器官水平上的成像;從基因圖譜到康復醫學等等,無不彰顯醫學與理工學科相互交叉、融合、滲透的必要性。與此同時,在醫學與理工學科交叉融合的進程中,也面臨著種種挑戰與創新,畢竟醫學與理工學科大相徑庭,其顯著的差別在于四個不同的層次上:學科內容的不同、方法論的不同、認識論的不同和科研價值觀的不同,致使醫學與理工學科的合作也需要克服重重障礙。因此,醫學與理工學科的交叉融合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目前國內的醫學發展中,自行生產的醫療器械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的矛盾已日益凸顯,加強、加深醫學與理工學科的合作已成為當務之急。高校作為國家科技研究與發展的中堅力量,尤其是綜合型高校,同時具備醫學和理工學科的雙方面優勢,積極組織開展醫工、醫理的合作研究更是重要之舉。在學校大力推進醫工理結合的科研進程中,如何管理,如何充分調動起醫工理結合研究的積極性,如何有效推動醫工理的科研發展,如何將醫工理的交叉融合落到實處,成為了學校在管理醫工理科研項目過程中至關重要且需要不斷思考和完善的問題。既要認識到醫學與理工學科間的迥異差別,又要清楚醫學研究與理工科前沿技術的相互需求,在管理醫工理交叉科研項目中,既要借鑒其它類科研項目成功有序的管理經驗,又要形成適宜其發展的獨特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醫學與理工學科間的強強聯合,共同攻關;交叉融合,優勢互補;相互推動,共創佳績。

1 醫工理交叉基金的管理模式

1.1 研討科研需求 制定項目指南

針對促進學校醫工理學科的融合,提高學校醫工理交叉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培養一批在醫工交叉學科的優秀科研人才,為進一步培育和孵化具有競爭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國際競爭力的前沿科研項目奠定基礎。學校以醫工理交叉基金的啟動為主線,通過科研項目帶動,有效組織和整合醫工理學科資源。例如,首先邀請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和領軍人才探討科研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制定項目指南,確定項目的主要資助方向;其次,專家與科研管理人員一起探討項目的申報要求和申請條件,針對主要資助方向,形成引導類的重大、重點項目和自由選題類的面上項目等,再依據項目要求,制定不同需要的申請條件,旨在涵蓋重點研究方向,涉及不同年齡層次的科研人員,體現醫工、醫理、醫管等學科的交叉,從人員合作、科研合作等各方面促進醫工理的交叉融合與發展,形成系統、規范的項目申報指南。

1.2 自找合作伙伴 專家評審遴選

在項目的申報過程中,鼓勵各附屬醫院、醫學院、各理工科院系的教師、醫生、科研人員,根據自己的科研專長、研究興趣、參照項目指南,自己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通過溝通交流,相互了解、學習,形成科研思路與臨床試驗相結合的合作團隊,共同撰寫項目申報書。例如醫療器械的開發,臨床醫生可以與機械動力方向的教授進行合作;超聲圖像的改進可以與電子、軟件方面的專家合作等等。然后,科研管理部門會根據申報書的研究方向進行匯總、分類后組織醫工理學科領域的專家進行項目的評審與遴選,由合作的雙方共同進行答辯。專家小組依據科研需求優先、雙方優勢聯合、具備科研潛力、結合臨床實際、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原則遴選和審批。

1.3 實地考察調研 進行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探索質量管理體系

學校特設立醫工理交叉項目旨在促進強強學科的優勢聯合并順應科技發展的需要,因此對醫工理項目的管理需要效率與質量兼顧,需要對執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有效的監督、管理和引導。學校設立醫工推進辦,協同科研管理部門定期對各附屬醫院進行實地考察,聽取醫工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求和想法,既能走近科研人員,又能近距離了解到他們在彼此合作中以及在學科交叉間出現的各類問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設計表格,進行中期檢查,對完成進遲緩的項目進行督促;在項目完成后,統計進行結題驗收,組織專家對各項目的完成情況予以打分評價,采取對完成優秀的項目進行適當的鼓勵支持,對未達標的項目進行警告和督促。并在此基礎上發現具有研究潛力的種子項目,進行孵化、培育。

2 醫工理交叉項目管理中的問題探討

2.1 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1)醫工理的實質性融合不到位。由于醫學和理工學科存在著根本上的差別,學科方向迥然不同,雙方不熟悉更不了解對方的知識和技術。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了解對方的知識背景和研究需求,會造成合作主動性的缺乏,存在溝通上的障礙,甚至容易出現雙方研究結果的相互脫節,導致醫學與理工學科難于實現真正的融合,仍然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臨床需求。

(2)需強化對成果的臨床應用性、產業化前景的關注。醫工理結合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運用理工科的技術手段解決臨床需求,因為需要在結合的同時強化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否則,目標仍未能實現。在實際的合作中,由于缺乏合作基礎,學科之間的共識不足,理工科對醫學的臨床問題認識也不全面,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的對接臨床需求,因此,也會造成難以產業化的癥結。

(3)醫工理交叉過程中對交叉人才培養的推動力不夠。醫工理結合過程中,培養交叉型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使之具備多學科知識背景,能夠更好的利用理工科知識解決醫學問題,完善臨床需求。目前,理工科學院與醫學院及各附屬醫院,對此方面的關注程度有待提升,尚未制定相關的政策,使之成為培養交叉型人才的有力推手。

2.2 對策及推進辦法

(1)建立互動平臺,科研信息共享。加強學科間的溝通與交流,例如定期開展雙方的學術交流沙龍,設立專門的網頁進行信息共享,并且教務處和研究生院相互配合,推動在醫院開設理工類課程,在理工科院系適當開設臨床醫學課程等。既促進對雙方研究領域的認識,加深對各方研究中的空白和需求的理解,又有利于擴大開展合作研究。

(2)整合優勢資源,發掘科研潛力。充分發揮理工科院系的傳統優勢和醫科的臨床優勢,提倡“理工科的研究提品樣品,醫院提供臨場試驗”的研發合作,加大力度推進醫療設備、器械、材料、醫用軟件(如三維導航軟件)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研發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的產品。同時學校成立MED-X研究院,作為凝聚醫工結合力量的橋梁和紐帶,牽頭推動形成醫工理合作的大團隊,培育具有科研潛力、具備產業化前景的大項目。

(3)完善管理體制,強化人才培養。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有的放矢、目標明確,以醫工理的實質性融合為目標,以科研項目的合作為切入點,聚焦相互的合作、發展與推動,從交叉型人才培養、加強互動為抓手,逐步擴大融合、整合優勢資源,鼓勵廣泛參與,形成大跨度、大團隊式的交叉研究,真正通過理工學科的知識體系和技術研發實現醫學臨床需求的解決。如醫學院實施“4+4”模式的研究生招生,即招收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進行醫學博士的培養,著力培養醫工知識相互融合的交叉型人才。

3 醫工理交叉科研管理的發展與展望

醫學與工程的結合推動了學科的進步與醫療器械事業的發展。由于醫療檢測設備、醫療器械的迅速革新及臨床醫學、再生醫學、轉化醫學的快速發展,醫學迫切需要相關的理學、工學學科的技術支撐,實現醫工理學科的融合是未來臨床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推動醫工結合的科研發展中,更要完善從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到過程監督的管理流程,形成規范的管理機制、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為實現醫學與理工學科結合的觀念創新、醫工合作科研的體制創新和醫工科研管理的過程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萬振,劉錚強,吳太虎.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在臨床中的創新應用[J].學科與人才,2008.29(5):110-111.

[2] 龍云玲,劉艷,張文超.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平臺的建設模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7):37-38.

篇(5)

在美敦力的使命陳述中有這樣一句話:“在現有的業務活動中賺取合理的利潤,以完成本公司的業務、保持本公司的成長、達到本公司的目標。”那么美敦力怎樣定義“合理的利潤”,又怎樣平衡利潤與“減緩病痛、恢復健康、延長壽命”這個高尚使命間的關系?

顧客、員工、股東皆大歡喜

“所謂合理的利潤,就是能夠保證我們進行再投資,支持新產品、新療法的研發工作,并且給股東合理的分紅。”比爾•霍金斯這樣解釋。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公司成立早期,美敦力的新產品、新發明不斷增加,可經營狀況卻節節下降,虧損一年比一年多,還差點兒破產,這都是由于公司的研發費用、市場費用和其它運營成本不斷提高的結果。到了2004年,美敦力在研發上的投入已達10億美元,如果沒有利潤支撐,那么公司的正常運轉就難以保證,更遑論并購其它企業和購買新技術。“我們的定價是以市場為基礎的,我們需要在利潤方面取得一個平衡,來保證公司正常運轉并給股東回報,讓我們企業能夠長久發展。”

霍金斯認為:美敦力現在就是處在這樣一種平衡之中。“從顧客的角度看,我們是市場定價;從員工的角度看,我們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從股東的角度看,我們有能力回購股票,提高股東回報。因此,顧客喜歡我們的產品和價格,員工說我們是最適宜工作的公司,華爾街愿意給我們的股票以溢價。所以我們是美國最好的公司之一,有最高的員工保留率,在我們參與的每個市場上都獲得了成功。”而這,就是合理利潤的最佳注釋。

“使命讓我們有共同的目標”

對于這個問題,美敦力大中華區總經理徐建球從一個員工的角度給以這樣的解釋:“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到我們的使命上,是使命將員工、顧客和公司連接起來,讓我們擁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公司想服務更多的患者,員工想服務更多的患者,我們的顧客——醫生也想服務更多的患者。所以醫生、員工都希望公司盈利,這樣我們才有能力長期存在下去,才能更長久地踐行我們的使命。”

“盈利非常重要,但這是服從我們的使命的。為了讓員工理解這一點,我們就要將成本結構與員工進行很好的溝通。”霍金斯表示。其實,股東、員工和顧客三者的利益是不矛盾的。美敦力股票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是“《財富》500強”中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僅2004年一年,植入患者體內的各種美敦力產品總共達500萬只。美敦力近5年的平均毛利率為74.83%,平均凈利率為19.65%,都遠高于行業和標準普爾的平均值。

霍金斯把使命比喻為“公司的纖維”,它已經融進公司的一舉一動之中。

美敦力的公司使命

應用生物醫學工程理論,研究、設計、制造并銷售可減輕病痛、恢復健康、延長壽命的儀器和裝置,以此促進人類的福祉。

將發展方向定位于本公司能力最強的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吸收能夠加強本公司在此領域之能力的人員和設備;通過教育和吸收新知識,不斷促進此領域的發展;避免進入本公司不能做出獨特而有價值之貢獻的領域。

不遺余力地提高本公司產品的可靠性和品質;使本公司產品的質量無人可比。并使本公司以敬業、正直、誠實和服務周到而著稱。

在現有的業務活動中賺取合理的利潤,以完成本公司的業務、保持本公司的成長、達到本公司的目標。

篇(6)

轉化醫學提倡從實驗室到病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理念,搭建基礎醫學科研與臨床研究的 橋梁。它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模式,面臨著機遇和 挑戰。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進步,其模式和內涵 也在不斷演進和發展。

近年來,我國相繼成立了一批轉化醫學中心,召 開了多次高水平的國際會議和論壇,取得了較快的 發展。但是發展中也出現了缺乏統籌和低水平重復 等弊端。為了走中國特色的轉化醫學之路,在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的同時,也務必強調中國國情,力 避盲從。

1 轉化醫學發展歷程

1.1傳統醫學發展模式的窘境過去100多年里, 醫學基礎科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類基因組計劃、 干細胞研究、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分子生物學以及免 疫學等方面的發展堪稱典型代表。這些科學研究從 多個維度促進了人類對自身健康和疾病機制的認 識。不斷涌現的治療方法提高了人類的平均壽命, 也減少了某些疾病的病死率。研究表明,過去數十 年內美國的冠狀動脈疾病的病死率降低了 60%,癌 癥的總體病死率在20年內降低了 13% m。

然而,應清醒地認識到,現代醫學存在諸多的局 限性。其一是可治愈疾病數占總疾病數的比例仍然 很小,包括癌癥在內的諸多疾病缺乏早期診斷的方 法;目前,已經明確致病分子通路的疾病大約 有4000種,但只有約200種有相應的藥物治療方 案0。其二是傳統的藥物研發模式成本高,導致藥 品價格昂貴,民眾及政府的醫療負擔沉重。

上述2點難題的產生重要原因是新技術、新藥 研發存在諸多瓶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的鴻 溝依然明顯,被稱之為“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 ” 3 , 很多研究僅僅止步于,研究成果難以轉化 成為臨床實際應用。

早在2003年,國際頂級醫學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就撰文論述當時醫 學技術創新中遇到的瓶頸問題。概括來說,從實驗 室的新發現到臨床應用主要的瓶頸分為下述2個部 分[4 是實驗室基礎研究新成果向臨床試驗(clin?ical trail)的轉化;二是臨床試驗結果向醫師的臨床 治療、臨床決策的轉化。

上述2個方面瓶頸產生原因眾多,要打破瓶頸, 需要協調政府、科研機構、醫院、患者等參與方。文 章還特別提出以下4點建議:一是提高公眾對臨床 試驗的認知和參與度;二是提高信息化建設,以提高 臨床試驗的效率;三是培養訓練有素的臨床試驗研 究人員;四是提供穩定和足夠的臨床試驗經費。

1.2 轉化醫學概念的提出2003年,時任美國國 立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主任 Zerhouni 博士在 Science 雜志上發表論 述0,針對世界范圍內生物醫學研究的現狀,廣泛 地征求了各方面專家的意見,總結出了最受關注最 有前景的3個研究主題,即科學發現的新路徑研究 (new pathways to discovery )、面向未來的科研團隊 (research team for the future)以及臨床研究的重新整合(reengineering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enterprise)。

文別論述到現代生物醫學研究產生了諸多成 果,這些成果將很多致命的疾病轉變成為可以治療 的慢性疾病,如果還想更進一步,則必須對現有臨床科 研體系進行改革,尤其要解決臨床研究越來越難以開 展的問題。這一點是整個計劃當中最困難也是最重要 的一點。該計劃提出要促進各種研究相關人員的合 作,促進現有研究機構的整合,以及促進信息系統和數 據庫的發展。以此為基礎,NIH提出了著名的路線圖 計劃(roadmap),奠定了轉化醫學發展的基礎。

1.3 臨床和轉化科學基金2006年,NIH主導開 展臨床和轉化科學基金項目(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Awards, CTSA),首批成立12家臨床和 轉化醫學中心,至2012年全美成立了 60余家臨床 和轉化醫學中心,這些中心通常緊密依托大學和醫 學中心。NIH年均撥款5億美元資助這些中心開展 轉化醫學研究H。

1.4 轉化醫學的3T模型針對醫學轉化效率低下的問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于2008年再次闡述如何加速基礎科 研成果向臨床的轉化0 ,提出著名的“轉化醫學3T 模型”。概括起來3T分別指:T1,將基礎科研的新 發現轉化為臨床應用的知識,包括新的篩查方法、新 藥等;T2,將臨床應用的知識轉化為每位患者個體 化的診療方案,通俗的說,就是研究“如何在正確的 地點和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治療應用于正確的患 者”;T3,研究如何有效地將新的診療方案“呈遞” (deliver)給患者。發現P受體阻滯劑對急性心肌梗 死有效到真正服務于臨床心肌梗死患者,中間隔了 漫長的25年,這個例子在某種程度上諷剌了一些科 學家所認為的“只要我發表了論文,別人就會采 用”。T2和T3研究的進展可能可以避免下一個有 效的藥物再次遭遇這種尷尬。

1.5 美國國家促進臨床和轉化科學發展中心的成 立及對傳統轉化醫學的影響美國國家促進臨床和 轉化科學發展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s, NCATS)成立于 2011 年,旨在 克服醫藥研發中的瓶頸問題,改進轉化醫學的研究 方法。2012年NCATS獲得高達5億7000萬美元 的資助&]。成立之初,現任NIH院長Collins在Sci- 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雜 志 上 撰 文 提 出 NCATS 的成立的必要性和發展理念0。他指出醫學研究 領域的傳統三大問題仍然存在瓶頸:新藥研發時間 長,平均從發明到批準臨床應用大約需要13年時 間;費用昂貴,每種藥物需要10億美元;失敗率高, 95%以上的候選藥物以失敗告終。新藥、新診斷試驗和新型醫療器材有其研究規 律般可以分為上、中、下游3個階段。上游階段 是探索疾病機制和分子通路,這一階段隨著近年來 高通量測序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得到 了長足的發展。下游階段是藥物上市前臨床研究, 這部分主要由藥物公司和醫院進行研究,操作規程 比較成熟。目前導致科研成果轉化效率低下的主要 原因在于中游階段。所謂中游階段,是指從上游研 究得出的分子通路中大量候選分子里,篩選出合適 的候選藥物,進入臨床試驗。中游階段篩選的準確 性決定了臨床試驗的成功率與藥物的研發成本。然 而不幸的是,篩選的方法在近幾十年缺乏足夠的改 進;針對這一缺失,NCATS應運而生。

隨著NCATS的建立,CTSA將由NCATS直接管 理。CTSA未來的發展目標是更加緊密地聯合各個 臨床和轉化醫學中心,倡導資源共享,從而降低臨床 試驗成本、加快新藥研發;這種合作也有利于擴展轉 化醫學研究的領域,每家臨床和轉化醫學中心便于 形成自身強項的研究領域08。

2012年6月,NCATS了產業先鋒計劃“探 索已知分子的治療新用途(discovering new therapeutic uses for existing molecules) ”,旨在深入挖掘已知分

子的治療用途B]。該項目力求調動NIH/NCATS、科 研人員和制藥公司的資源和積極性;NCATS將 為6~8個子項目計劃提供2000萬美元的研究基 金;科研人員將提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制藥公司 將提供研究藥物及相關實物資助。目前,已有包括 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在內的8家國際知名制藥公 司參與該項目,58種藥物將進入研究計劃。

2我國轉化醫學發展現狀與協和轉化醫學中心

    從2009年起,我國陸續成立了一些轉化醫學中 心,如衛生部比較醫學重點實驗室阜陽轉化醫學研 究中心、中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等M。協和轉 化醫學中心成立于2010年,發展目標是成為國家級 轉化醫學中心。該中心依托中國醫學科學院北 京協和醫院,真正面向患者,充分調動中國醫學科學 院各家附屬醫院的臨床資源優勢。其主要國外合作 伙伴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國內較有影響的轉化醫學中心已有20余家 (表1)。這些轉化醫學中心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區 域,大多依托臨床醫院、科研院所、醫藥企業,涉及的 研究領域涵蓋遺傳性疾病、代謝性疾病、感染性疾 病、腫瘤等多個方向。3博采眾長,探索中國特色轉化醫學發展模式

目前,世界上發展轉化醫學最早且相對最成熟的 是美國模式。其特點是由NIH主導推出了 “CTSA”, 在30多所大學和醫學院建立了 60余家臨床和轉化 醫學中心或臨床和轉化科學中心。NIH通過資金紐 帶聯系指導各中心的分工和發展,基本形成了以 NIH為核心、大學和研究機構為主體的轉化醫學研 究合作網絡。這些轉化醫學中心發揮的作用,主要 是為臨床醫生主導的創新藥物臨床研究提供特殊的 激勵機制和環境。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復雜的疾病 譜,以及數量最多的醫療衛生人員,從而具備了開展 臨床試驗等轉化醫學研究的有利條件。但中國各地 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和條塊分割,特別是人員素質 參差不齊等不利條件,如何建立中國特色的轉化醫 學發展模式,就成了中國醫學界亟待解決的課題。 目前,國內推動轉化醫學發展主要是通過召開國際 會議、建設中心和合建實驗室等方式。 各家中心的 資助渠道、課題選擇、機制體制建設、人才培養和國 際合作渠道各有不同,缺乏統一協調。有些大學通 過中介牽線一所或多所美國大學,盲從拷貝其發展 模式建立中心。這種缺乏統籌和分工安排的局面, 可能產生多種問題,比如忽略基礎研究、溝通不足和 低水平重復等。

為了更好發掘國內轉化醫學的潛力,探索出符 合國情的轉化醫學道路,有必要加強多層次、多角度 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學習國外的經驗,探索符 合國情的研究機制,培養研究隊伍。

第一、培養人才。在目前階段,國際合作模式的 核心應該以轉化醫學高端人才教育培訓為突破口。 培訓一支能把握國際轉化醫學發展方向的研究隊伍, 能為我國的轉化醫學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我國的 醫學院和轉化醫學研究機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可以考慮與國際領先的醫學院和醫學研究機構開展 創新性的教育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我國的高 年級臨床醫學生、科研型臨床醫生的科研能力和國 際化視野,創建國際化的轉化醫學研究人才網絡。

第二、組建聯合實驗室。重大疾病的轉化醫學 研究往往涉及到多個領域、多個層次的專業知識。 為了提高對發病機制、診斷、治療和預防的綜合認 識,應組建跨機構、跨學科的協作團隊進行轉化醫學 研究,綜合各研究機構的強項,形成合力。此團隊將 依托新藥研發、臨床研究、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內的 新技術、新發展以及技術成果轉化,共同開展針對癌 癥、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前瞻性臨床研究。

篇(7)

關鍵詞:數字圖像技術;應用;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91.41

計算機的特點在于能夠處理各種數據,數字圖像能夠經過增強、復原、分割等處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在的數字圖像技術具有圖像處理多樣性、精度高、圖像的再現性好、處理量大的優點,本文主要研究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1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研究現狀

所謂圖像處理是指利用計算機來處理圖像的過程,主要是實現改善圖像的視覺效果,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圖像數字化、圖像增強、圖像還原以及圖像分割等。數字圖像處理最早來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報紙業,到20世紀50年代,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隨著太空計劃得到很大的發展,最具有典型的例子,是對月球照片的處理。

進入到20世紀70年代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隨著計算機斷層掃面(CT)的出現得到發展,在以后的時間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1975年EWI公司研究的CT裝置獲得諾貝爾獎,目前數字圖像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

2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目前在各行各業中都得到了很大的進展。在遙感航空航天方面,不少國家都派出了偵查飛機對目標地區進行空中攝影,進而通過圖像處理技術來分析照片,節省了人力、物理,也能夠從圖片中得到其他的有用信息。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以及其他的一些國家發射了資源遙感衛星,由于成像條件非常差,因此圖像本身的質量也不高,需要采取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處理,如采用多波段掃描器進行掃描成像,圖像分辨率為30m,這些圖像轉變為數字信號傳送下來,再經過處理。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在各國的應用中已非常廣泛,如用在森林調查、災害監測、資源勘查以及城市規劃中。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最早來源于醫藥方面,因此在生物醫學工程方面,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也發揮出了巨大作用,除了上文所講述的CT之外,還有一些顯微圖像處理技術,主要是識別紅細胞、白細胞以及染色體分析等,在醫學診治方面X光肺圖像增強、心電圖分析以及超聲波圖像處理技術等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在通信工程方面,目前通信主要的發展趨勢為綜合性的多媒體通信,也就是將電視、計算機以及電話聯合在一起在數字通信網上傳輸,在傳輸的過程中最為復雜和困難的地方集中在圖像的處理中,比如說,彩色電視信號速率為100Mbit/s以上,想要傳輸出去就需要壓縮信息的比特量,因此技術成敗的關鍵就在于編碼壓縮。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研發的新的編碼方法,如小波變換圖像壓縮編碼以及自適應圖像網絡編碼等。

在工業和工程方面,主要的應用集中在自動裝置配線中檢測零件的質量、彈性力學照片的應力分析以及郵政信件的自動分檢等,另外在智能機器人中也有應用。在軍事、公安方面,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導彈的精確制導、偵查照片以及圖像的傳輸和顯示方面,在公安方面,主要應用在鑒別人臉、識別指紋以及圖片復原方面。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除了以上所講述的應用領域之外,在電視圖像的編輯、服裝設計、發型設計以及文物資料復原等方面也有廣泛的使用。

3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目前數字圖像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隨著低成本硬件相關技術的發展可以想象數字圖像技術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些診斷、圖像壓縮編碼以及目標識別等方面,但是還沒有廣泛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將會向著高分辨率、立體化、超高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發展,下面具體講述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隨著計算機、人工智能以及思維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在計算機視覺方面將會進一步的發展,智能機器人的重要感覺器官是視覺,目前研究的開放話題集中在理解和識別三維應力,將會應用在軍事勘察、危險環境作業以及家庭服務等方面,目前人們對于自身的視覺了解的還非常少,因此在計算機視覺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還會向著虛擬現實發展,所謂虛擬現實就是使用計算機構成一個虛擬的三維空間,這項技術的發展是在計算機硬件技術的提高方面提出的,人們應用機器人身上的攝像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所在的環境,進而操縱機器人的行為,另外網上虛擬現實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人們在完成社會生產中往往習慣使用自身的認識和工具,將這些掌握在自身手中,因此目前時代的發展趨勢就是將原來二維的東西向著三維發展,如三維重建技術在地圖方面的使用,在軍事方面能夠使用電子沙盤實現任意角度的轉化和計算,也能夠真實的直觀的反應兩點之間的障礙物等,還能夠實現模擬飛行路線,為作戰指揮帶來極大的便利。在計算機中進行三維重建目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主要是計算機視覺研究領域。在圖像壓縮、識別以及分割方面,目前已取得很大的研究進展,目前圖像處理面臨的新的問題主要是圖像專業壓縮算法、圖像識別算法等。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先分析了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和主要的應用領域,進而研究數字圖像技術的發展趨勢。目前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已廣泛的應用在生活中,如在網絡、手機等中的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還會不斷得到進步,這些還需要更多的人努力去研究。

參考文獻:

[1]孔大力,崔洋.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方向[J].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院刊,2012(04):11-14.

[2]陳炳權,劉宏立,孟凡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1):63-70.

[3]呂戈靜.淺談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33):8035-8036.

[4]丁可.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研究與發展方向[J].經濟研究導刊,2013(18):246+2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玩50岁四川熟女大白屁股直播|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在线观看| 高雅人妻被迫沦为玩物|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豆国产95在线 | 亚洲|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把女邻居弄到潮喷的性经历|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做爰视频www|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色影网|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 |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美腿乱|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97一期涩涩97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黑人大荫道bbwbbb高潮潮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