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5 10:12: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洋環保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迫切性。
要想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長篇大論的空洞說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觀形象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針對這一特點我在教育活動中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1 組織學生觀賞錄象、圖片、閱讀資料。
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迫切性,我變枯燥乏味的環境保護知識為直觀形象,使學生樂意接受。組織學生觀賞錄像、圖片不乏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我先讓學生觀看98抗洪搶險那驚心動魄的戰斗錄像,告訴學生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水和土地正遭受著嚴重的破壞,森林資源日益減少,土壤的過分流失沙化……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我國長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喪失,因此導致了98年夏于這場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災的慘痛場面。我還讓學生通過看圖片,分發一些資料讓學生閱讀,從中了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如《每分鐘發生的環境災難》:世界上每分鐘損失耕地40萬平方米,每年損失耕地21萬平方千米;每分鐘有4.8萬噸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億噸,每分鐘有85噸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鐘有28人死于環境污染……,讓學生從這些資料的閱讀中明白: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1.2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學生在活動中最容易接受知識受到教育,因此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環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如:開展《我與藍天同在》,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材料,采用知識競賽的方法讓學生認識中國環境保護標志,了解3月12日植樹節,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知曉為了法理和保護環境,我國也制定并貫徹了《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止法》等;采用一分鐘演講、獨唱《熱愛地球媽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環保意識,豐富環保知識,從而進行一次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和靈活性。
2.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要有針對性、靈活性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而小學生具有好勝、好夸、喜歡表揚等特點,因此教師在教育時宜隨機應變,靈活多樣,讓學生在表揚聲中樂意地接受教育。如有一次我帶學生到花溪樂園游玩,同學們興致很高,紛紛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好好地露一手,還帶了不少食品助興。來到花溪樂園我先讓學生觀賞了公園的美景,然后圍坐在草坪上邊欣賞表演邊吃著帶來的食品,當我們準備返校時,發現原來碧綠的草坪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同學們把各種包裝紙扔了一地,當時,我真想大聲訓一番,然后命令他們拾掉包裝紙,但轉念一想這會掃學生的興,而且這也不能全怪學生呀,何不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一次環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們坐下,即講了一段《天游峰掃路人為何每天掃路》的故事,還跟他們講了環境保護的知識。然后又掃視了一下碧綠的草坪,同學立即心領神會,搶著拾起垃圾,不僅把草坪上的包裝紙拾干凈了,連公園的角落也清理了一遍。當公園面貌煥然一新時,我們會心地笑了。
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也要有針對性,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當今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聰明活潑同時也好奇調皮,凡事有個新鮮感,常常有些同學在食堂前有事無事地去踩腳踏式水籠頭來玩水,這樣無意中就浪費了珍貴的水資源,面對這一情況,嚴厲的批評只能一時湊效,解決問題的根本還需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的寶貴,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于是我把環境保護教育有機地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如在學習完《訪問環保專家方博士》一文之后,讓學生談談學了課文后的感受,懂得了什么,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水資源和水環境。學生從中受到了教育,玩水籠頭現象自然消失了。
3.教師在環境保護教育中要注意示范性、長期性。
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美好的、偉大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在校園環境保護教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身先示范,看見廢紙就拾,親自動手擦洗花壇,打掃衛生,學生定會主動加入這一行列,積極打掃。我們還應把環保教育貫串于日常生活中,經常帶學生到花壇除草,成立綠色小衛士隊,齊抓共管,共同愛護一草一木。給學生創設優雅的學習環境,還定時請鎮環保人員給學生講解有關知識;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宣傳環保知識,讓學生親自參加環境保護勞動實踐……幾年來,始終如一地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活動。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讓他們明白:愛護地球、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及千秋的大事。我們應該從小增強環保意識,學習、宣傳環保知識,自覺保持環境衛生,不做污染環境的事,愛護綠化,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是我們教師不容忽視的責任。
一、重大辦職責任務完成情況
2007年納入市計劃的重大項目有78個,其中:重大建設項目47項,總投資7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8億元,今年竣工的項目有17個,開工的項目有22個;開展前期工作的重大預備項目31項,總投資2437億元,正在開展前期研究有23個,已完成前期研究、正在報批的項目有8個。
2007年我辦負責各項重大項目獲得的主要成果有:
(一)廣珠鐵路獲得國家批準并正式開工。
(二)與中石油簽訂全面合作協議,2000萬噸煉油項目推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三)江珠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四)中化高欄8萬噸級化工碼頭投入試運行。
(五)珠海電廠3、4號機組投產,5、6號機組前期工作取得進展。
(六)BP二期PTA設備安裝完畢,開始調試,12月中投產。
(七)LNG接收站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
(八)廣珠城際軌道建設順利。
(九)金鳳路、金海大道等拓寬城市的骨干道路推進工作進展順利,城市道路改造全面提速。
二、采取的措施和主要工作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謀劃規劃重大項目。
2007年我市重大項目建設推進的安排,按照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關要求,除了過去主要安排的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和重化工業項目外,增加了服務業項目、水利及排洪工程、環保生態項目、文化教育項目等,涵蓋了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推進的重大項目從2005年的35個、2006年的44個,上升到2007年的78個,進一步拓展了重大項目推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二)明確重點,形成推進重大項目工作的新思路
在深入調查研究,準確判斷形勢和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推進重大項目的工作思路。一是推進“一橋”、“兩港”、“兩鐵”、“四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推動珠海由交通末梢向交通樞紐轉變,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二是建設PTA、LNG接收站、大型煉油和大型修造船等項目,承接國際重化工業和高端制造業產業轉移,打造珠江口西岸重化工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今年以來,我們按照這一思路,積極推進港口、軌道、高速公路和能源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投入40億元用于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重點完善高欄港經濟區和高新區的配套,提升園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能力。
(三)加強領導,實行四套班子牽頭負責推進重大項目的工作制度。
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重大項目推進工作的新舉措,實行四套班子分工牽頭負責重大項目推進工作。使每一個項目的推進做到了“三個一”:一個分管市領導、一個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一套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四套班子領導的參與、協調和督辦,極大鼓舞了干勁,加大了問題和困難解決力度,有力推進了重大項目的進展。
(四)健全機制,重大項目推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1、制定了重大項目工作的考核激勵機制方案。根據市委市政府放入安排,市重大辦、市委組織部牽頭起草了《重大項目推進管理考核獎勵辦法》初稿,對重大項目實行目標管理和考核獎勵,經過多次討論和征求意見,形成初稿于今年7月上報市政府。市機關作風辦草擬了《2007年珠海市機關、事業單位年終考核辦法》,將重大項目等工作情況納入部門年度量化考評內容。
2、強化了重大項目工作的決策督查督辦與行政效能聯運機制。市委辦、市府辦和市監察局共同草擬了《決策督查督辦與行政效能監察聯動機制工作辦法》初稿。有利于將包括重大項目在內的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納入行政效能監察的全程監管之內,對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職能部門工作效率、工作作風的改善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建立了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和聯合督辦制度。市委辦、市府辦、市重大辦進一步加強了溝通協調、力量整合、工作聯系,對重大項目工作力量進行合理分工、資源共享和有效配置。
4、正在組建重大項目工作網絡和辦公自動化系統。將進一步提高全市重大項目工作的效率,擴大覆蓋面。
(五)加強宣傳,重大項目不斷深入人心。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力度,在“十七大”勝利召開之際,市重大項目辦和珠海廣播電視合主辦的《新的跨越—喜迎“十七大”珠海重大項目巡禮》大型主題采訪報道于2007年9月20日正式啟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使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突破發展“瓶頸”,加快發展步伐,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
(六)突破難點,為重大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強用地用海工作,確保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用海。成立重大項目征地拆遷工作領導小組和重大項目用海領導小組,規劃、國土、海洋、林業等部門與重大辦、項目主密切配合,確保了項目的推進。
三、重大辦機作風建設情況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我辦高度重視機關作風建設活動的開展,將其視為推進重大項目的有利保障,我辦以楊潤貴主任為領導,從組織上、人力上、措施上保證了機關作風建設的扎實進行和順利開展。
(二)狠抓教育,不斷強化服務意識
我辦召開各種專題學習討論會,通過學習教育,我辦全體人員進一步認識到開展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了心態,增強了為重大項目服務的意識和工作責任感。
(三)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服務方式